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数学教案设计 > 正方体的认识(通用15篇)

正方体的认识(通用1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正方体的认识(通用15篇)

正方体的认识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掌握正方体的特征,以及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综合及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解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

  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填空.

  (1)长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都是(   )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 )形.长方体有(   )个顶点.

  (2)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   ),长方体有(   )条棱,可分(   )组,(  )的(   )条棱的长度相等.

  (3)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长方体的(      ).

  2、口答:说出每个图形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3、说出下面图形的长、宽、高以及每个面都是什么图形.

  教师设疑:这个图形的长、宽、高都相等,它的每个面是什么形呢?这样的长方体又叫什么形体?这节课要研究它的有关知识.

  教师板书:.

  二、学习新课.

  1、观察、操作,认识特征.

  (1)让学生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

  (2)让学生拿出正方体的纸盒,分组观察并讨论.

  ①正方体有几个面?各个面有什么特点?

  ②正方体有几条棱?所有的棱有什么特点?

  ③正方体有几个顶点?

  小结: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也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正方体有8个顶点.由于正方体的棱长都相等,所以它的长、宽、高都叫做棱长.

  (3)操作:按教科书所给的图样,用硬纸做一个正方体,再量一量它的每条棱的棱长是多少厘米.

  2、观察比较,找到关系.

  (1)长正方体异同点:

  (2)长正方体的关系.

  三、反馈练习.

  1、下面图中哪个是正方体?棱长是多少?正方体有几个完全相同的面?

  2、下图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由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的,它们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

  3、操作练习.

  (1)用24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形状不同的长方体,可以摆几种?(6种)

  每种长方体的长、宽、高是多少厘米?

  ①宽1厘米,长24厘米,高1厘米;

  ②长12厘米,宽2厘米,高1厘米;

  ③长8厘米,宽3厘米,高1厘米;

  ④长6厘米,宽4厘米,高1厘米;

  ⑤长6厘米,宽2厘米,高2厘米;

  ⑥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

  (2)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稍大一些的正方体,至少需要多少小正方体?动手摆一摆看.(8个)

  (3)有一块形状如图的硬纸,把它按照虚线折叠,能不能围成一个正方体?按照图中的形状,剪一块硬纸折折看.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正方体的特征是什么?正方体与长方体有什么关系?

  五、课后作业 .

  1、说出下图中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分米,再说出它的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分米.

  2、分别计算出下面每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向上的面的面积.

  六、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小画家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活动形式

  每次选择4名同学在前面表演,其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结果做出判断.

  活动过程 

  每次挑选的4名同学分别坐在4个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如水壶、茶杯等),先把自己看到的画下来,然后交给教师.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猜一猜某幅画是谁画的,他坐在哪个位置.

正方体的认识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掌握正方体的特征,以及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综合及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解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 

  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填空.

  (1)长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都是(   )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 )形.长方体有(   )个顶点.

  (2)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   ),长方体有(   )条棱,可分(   )组,(  )的(   )条棱的长度相等.

  (3)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长方体的(      ).

  2、口答:说出每个图形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3、说出下面图形的长、宽、高以及每个面都是什么图形.

  教师设疑:这个图形的长、宽、高都相等,它的每个面是什么形呢?这样的长方体又叫什么形体?这节课要研究它的有关知识.

  教师板书:.

  二、学习新课.

  1、观察、操作,认识特征.

  (1)让学生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

  (2)让学生拿出正方体的纸盒,分组观察并讨论.

  ①正方体有几个面?各个面有什么特点?

  ②正方体有几条棱?所有的棱有什么特点?

  ③正方体有几个顶点?

  小结: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也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正方体有8个顶点.由于正方体的棱长都相等,所以它的长、宽、高都叫做棱长.

  (3)操作:按教科书所给的图样,用硬纸做一个正方体,再量一量它的每条棱的棱长是多少厘米.

  2、观察比较,找到关系.

  (1)长正方体异同点:

  (2)长正方体的关系.

  三、反馈练习.

  1、下面图中哪个是正方体?棱长是多少?正方体有几个完全相同的面?

  2、下图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由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的,它们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

  3、操作练习.

  (1)用24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形状不同的长方体,可以摆几种?(6种)

  每种长方体的长、宽、高是多少厘米?

  ①宽1厘米,长24厘米,高1厘米;

  ②长12厘米,宽2厘米,高1厘米;

  ③长8厘米,宽3厘米,高1厘米;

  ④长6厘米,宽4厘米,高1厘米;

  ⑤长6厘米,宽2厘米,高2厘米;

  ⑥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

  (2)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稍大一些的正方体,至少需要多少小正方体?动手摆一摆看.(8个)

  (3)有一块形状如图的硬纸,把它按照虚线折叠,能不能围成一个正方体?按照图中的形状,剪一块硬纸折折看.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正方体的特征是什么?正方体与长方体有什么关系?

  五、课后作业 .

  1、说出下图中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分米,再说出它的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分米.

  2、分别计算出下面每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向上的面的面积.

  六、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小画家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活动形式

  每次选择4名同学在前面表演,其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结果做出判断.

  活动过程 

  每次挑选的4名同学分别坐在4个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如水壶、茶杯等),先把自己看到的画下来,然后交给教师.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猜一猜某幅画是谁画的,他坐在哪个位置.

正方体的认识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掌握正方体的特征,以及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综合及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解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 

  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填空.

  (1)长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都是(   )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 )形.长方体有(   )个顶点.

  (2)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   ),长方体有(   )条棱,可分(   )组,(  )的(   )条棱的长度相等.

  (3)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长方体的(      ).

  2、口答:说出每个图形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3、说出下面图形的长、宽、高以及每个面都是什么图形.

  教师设疑:这个图形的长、宽、高都相等,它的每个面是什么形呢?这样的长方体又叫什么形体?这节课要研究它的有关知识.

  教师板书:.

  二、学习新课.

  1、观察、操作,认识特征.

  (1)让学生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

  (2)让学生拿出正方体的纸盒,分组观察并讨论.

  ①正方体有几个面?各个面有什么特点?

  ②正方体有几条棱?所有的棱有什么特点?

  ③正方体有几个顶点?

  小结: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也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正方体有8个顶点.由于正方体的棱长都相等,所以它的长、宽、高都叫做棱长.

  (3)操作:按教科书所给的图样,用硬纸做一个正方体,再量一量它的每条棱的棱长是多少厘米.

  2、观察比较,找到关系.

  (1)长正方体异同点:

  (2)长正方体的关系.

  三、反馈练习.

  1、下面图中哪个是正方体?棱长是多少?正方体有几个完全相同的面?

  2、下图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由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的,它们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

  3、操作练习.

  (1)用24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形状不同的长方体,可以摆几种?(6种)

  每种长方体的长、宽、高是多少厘米?

  ①宽1厘米,长24厘米,高1厘米;

  ②长12厘米,宽2厘米,高1厘米;

  ③长8厘米,宽3厘米,高1厘米;

  ④长6厘米,宽4厘米,高1厘米;

  ⑤长6厘米,宽2厘米,高2厘米;

  ⑥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

  (2)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稍大一些的正方体,至少需要多少小正方体?动手摆一摆看.(8个)

  (3)有一块形状如图的硬纸,把它按照虚线折叠,能不能围成一个正方体?按照图中的形状,剪一块硬纸折折看.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正方体的特征是什么?正方体与长方体有什么关系?

  五、课后作业 .

  1、说出下图中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分米,再说出它的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分米.

  2、分别计算出下面每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向上的面的面积.

  六、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小画家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活动形式

  每次选择4名同学在前面表演,其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结果做出判断.

  活动过程 

  每次挑选的4名同学分别坐在4个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如水壶、茶杯等),先把自己看到的画下来,然后交给教师.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猜一猜某幅画是谁画的,他坐在哪个位置.

正方体的认识 篇4

  教学内容:教材第5页、“练一练”,练习一第5-10题。

  教学要求:1、使学生认识正方体,认识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征,认识正方体的图形;知道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联系。

  2、使学生认识正方体的棱长,并能量出正方体的棱长。初步认识棱长就是每个面的边长。

  3、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及空间观念,使学生联系实际会识别正方体的物体和图形。

  教具准备:正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

  一、复习长方体的特征。(让学生说说)

  板书:长方体

  面     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相对面相等)

  棱     12条棱(相对的棱相等)

  顶点   8个顶点

  二、教学新课

  1. 出示实物(使长方体的棱都相等就成了正方体)

  你还见过哪些物体是正方体?(学生观察正方体)

  2.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根据学习长方体的方法小组讨论正方体的特征。

  板书:6个面都是正方形,面积都相等

  12条棱都相等

  8个顶点

  3.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三、巩固练习

  1.自己动手做一个正方体。(137页纸)

  说说自己手中正方体的特征,量量它的棱长。(思考只要量几条?)

  2.做练习一第6题。

  说明第一个为什么不是正方体(正方体有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面,每条棱都相等)

  3.做练习一第7 题

  哪一个是正方体?为什么?

  (沿着一条棱摆几个小正方体,这条棱的长就是几厘米)

  4.口答8、9两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说说它有哪些特征?正方体和长方体有什么联系?

  五、布置作业        练习一第9、10题

正方体的认识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掌握正方体的特征,以及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综合及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解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 

  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填空.

  (1)长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都是(   )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 )形.长方体有(   )个顶点.

  (2)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   ),长方体有(   )条棱,可分(   )组,(  )的(   )条棱的长度相等.

  (3)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长方体的(      ).

  2、口答:说出每个图形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3、说出下面图形的长、宽、高以及每个面都是什么图形.

  教师设疑:这个图形的长、宽、高都相等,它的每个面是什么形呢?这样的长方体又叫什么形体?这节课要研究它的有关知识.

  教师板书:.

  二、学习新课.

  1、观察、操作,认识特征.

  (1)让学生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

  (2)让学生拿出正方体的纸盒,分组观察并讨论.

  ①正方体有几个面?各个面有什么特点?

  ②正方体有几条棱?所有的棱有什么特点?

  ③正方体有几个顶点?

  小结: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也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正方体有8个顶点.由于正方体的棱长都相等,所以它的长、宽、高都叫做棱长.

  (3)操作:按教科书所给的图样,用硬纸做一个正方体,再量一量它的每条棱的棱长是多少厘米.

  2、观察比较,找到关系.

  (1)长正方体异同点:

  (2)长正方体的关系.

  三、反馈练习.

  1、下面图中哪个是正方体?棱长是多少?正方体有几个完全相同的面?

  2、下图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由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的,它们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

  3、操作练习.

  (1)用24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形状不同的长方体,可以摆几种?(6种)

  每种长方体的长、宽、高是多少厘米?

  ①宽1厘米,长24厘米,高1厘米;

  ②长12厘米,宽2厘米,高1厘米;

  ③长8厘米,宽3厘米,高1厘米;

  ④长6厘米,宽4厘米,高1厘米;

  ⑤长6厘米,宽2厘米,高2厘米;

  ⑥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

  (2)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稍大一些的正方体,至少需要多少小正方体?动手摆一摆看.(8个)

  (3)有一块形状如图的硬纸,把它按照虚线折叠,能不能围成一个正方体?按照图中的形状,剪一块硬纸折折看.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正方体的特征是什么?正方体与长方体有什么关系?

  五、课后作业 .

  1、说出下图中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分米,再说出它的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分米.

  2、分别计算出下面每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向上的面的面积.

  六、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小画家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活动形式

  每次选择4名同学在前面表演,其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结果做出判断.

  活动过程 

  每次挑选的4名同学分别坐在4个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如水壶、茶杯等),先把自己看到的画下来,然后交给教师.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猜一猜某幅画是谁画的,他坐在哪个位置.

正方体的认识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掌握正方体的特征,以及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综合及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解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

  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填空.

  (1)长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都是(   )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 )形.长方体有(   )个顶点.

  (2)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   ),长方体有(   )条棱,可分(   )组,(  )的(   )条棱的长度相等.

  (3)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长方体的(      ).

  2、口答:说出每个图形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3、说出下面图形的长、宽、高以及每个面都是什么图形.

  教师设疑:这个图形的长、宽、高都相等,它的每个面是什么形呢?这样的长方体又叫什么形体?这节课要研究它的有关知识.

  教师板书:.

  二、学习新课.

  1、观察、操作,认识特征.

  (1)让学生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

  (2)让学生拿出正方体的纸盒,分组观察并讨论.

  ①正方体有几个面?各个面有什么特点?

  ②正方体有几条棱?所有的棱有什么特点?

  ③正方体有几个顶点?

  小结: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也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正方体有8个顶点.由于正方体的棱长都相等,所以它的长、宽、高都叫做棱长.

  (3)操作:按教科书所给的图样,用硬纸做一个正方体,再量一量它的每条棱的棱长是多少厘米.

  2、观察比较,找到关系.

  (1)长正方体异同点:

  (2)长正方体的关系.

  三、反馈练习.

  1、下面图中哪个是正方体?棱长是多少?正方体有几个完全相同的面?

  2、下图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由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的,它们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

  3、操作练习.

  (1)用24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形状不同的长方体,可以摆几种?(6种)

  每种长方体的长、宽、高是多少厘米?

  ①宽1厘米,长24厘米,高1厘米;

  ②长12厘米,宽2厘米,高1厘米;

  ③长8厘米,宽3厘米,高1厘米;

  ④长6厘米,宽4厘米,高1厘米;

  ⑤长6厘米,宽2厘米,高2厘米;

  ⑥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

  (2)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稍大一些的正方体,至少需要多少小正方体?动手摆一摆看.(8个)

  (3)有一块形状如图的硬纸,把它按照虚线折叠,能不能围成一个正方体?按照图中的形状,剪一块硬纸折折看.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正方体的特征是什么?正方体与长方体有什么关系?

  五、课后作业 .

  1、说出下图中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分米,再说出它的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分米.

  2、分别计算出下面每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向上的面的面积.

  六、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小画家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活动形式

  每次选择4名同学在前面表演,其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结果做出判断.

  活动过程 

  每次挑选的4名同学分别坐在4个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如水壶、茶杯等),先把自己看到的画下来,然后交给教师.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猜一猜某幅画是谁画的,他坐在哪个位置.

正方体的认识 篇7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的例3,“试一试”和“练一练”,第14页练习三的第6、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展开图,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难点:

  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的基本特征。

  难点:通过操作,让学生自我感知和发现特征。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问: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谁能说说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基本特征?

  指名回答。

  师引入谈话:今天我们继续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3。

  (1) 出示例题,理解题意。

  师问:题中要求我们沿着画有红线的棱剪开,可以怎样剪呢?谁会?

  指名上来说一说自己准备剪的步骤,再操作。(操作前先标上“上、下、前、后、左、右”)

  (2) 认识展开图。

  师将剪好的展开图放在实物投影上。

  师问:①观察一下,展开后的每一个面与原来的面有什么关系?(相对的面肯定是隔开的)

  ②谁能把展开图再复原成立体图?

  学生进行操作。

  (3) 分组操作。

  师问:在小组中尝试沿着正方体纸盒其它的棱剪一剪,看看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展开图?

  小组活动,师巡视指导。(注意指导学生:不能沿着每一条棱剪,将展开图剪断)

  展示学生的展开图,并说说有什么发现?

  师问:①如果这个面是前面,它的上面在哪里?后面在哪里?

  ②哪两个面是相对的面?

  各自将展开图复原再展开,和同桌互相说说相对的面分别是什么?

  2、教学“试一试”

  (1) 学生独立在小组中完成。

  (2) 指导理解。

  师问:①你能从展开图中找出3组相对的面吗?

  ②你是怎么想的?和同学互相说说你的发现。(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3、教学“练一练”。

  (1) 完成第1题。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试着照样子剪一剪,然后再复原。

  (2) 完成第2题。

  学生先看图想象,并作出判断。

  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试着将121页的图形剪下折一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三第6题。

  学生先作出判断,并说出理由,再把第123页的图形剪下来折一折。

  指名汇报:哪个图形沿虚线折叠后能围成长方体?

  3、完成练习三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小组中说说是怎么连线的。

  指名说说自己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四、课堂总结

  师: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识?

  五、布置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正方体的认识 篇8

  教学目标 

  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能够辨认这些图形.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知道图形的名称.

  难点:辨认这些图形.能够区别长方形与长方体,正方形与正方体.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复习准备

  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多少个正方形?多少个三角形?多少个圆?(投影片)

  (二)学习新课

  1.初步认识长方体.

  (1)出示长方体实物(装墨水瓶的纸盒、火柴盒)

  师:同学们看这个纸盒和火柴盒,谁知道它们是什么

  形状?学生能回答可由学生回答,不能回答老师告诉学

  生,并板书:长方体.

  (2)看一看、摸一摸.

  让学生拿出一个长方体实物,看一看它的形状,摸一摸每个面.

  师:长方体有几个面?怎样正确地数出?(长方体有上、下两个面,前、后两个面,左、右两个面,一共有六个面)

  师:长方体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相对的面一样吗?(长方体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的面完全一样)

  教师再出示一个长方体实物.(其中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

  师:这也是一个长方体.它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相对的面一样吗?(这个长方体有六个面,有四个面是长方形,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一样)

  (3)举例.

  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东西的形状是长方体?

  (4)小结.

  师: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我们知道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着的两个面的形状相同,有的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有的长方体有两个面是正方形,其余4个面是长方形.

  板书:6个面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教师出示长方体实物,变换摆放方向,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长方体.如下图:

  2.初步认识正方体.

  (1)出示正方体实物(魔方玩具、方积木块)

  师:谁知道它们是什么形状的?边说边在黑板上板书:正方体.

  师: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都是什么形?

  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正方体数一数有几个面,再拿一个正方形的纸放在正方体的每个面上比一比.师生共同得出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板书:6个面 正方形

  3.认识长方体图和正方体图.

  师:现在我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画成图,你们认识吗?

  教师出示已画好的长方体图和正方体图,让学生说出它们各自的名称,并贴在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左面.

  4.辨认长方体和正方体.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体是什么样子的?正方体是什么样子的?

  (2)选图形(投影片)

  (三)巩固反馈

  1.教科书 p.23做一做.

  先让学生说一说中间一行的每一个图形的名称,再让学生把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实物和它所对应的几何图形用线连起来.然后集体订正.

  2.在长方体下面画√.

  3.在正方体下面画√.

  4.数一数.

  长方体有( )个 正方体有( )个

  长方形有( )个 正方形有( )个

  5.动手摆.

  教科书练习七第2,3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一些感性认识,知道它们的名称,能够辨认就可以了.由于是初步认识,因此不要对学生提更高的要求.

  首先通过实物对长方体有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知道长方体有几个面?各是什么形?继而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然后教师通过变换长方体的摆放方向,从直观上加深对长方体的认识.最后教师再出出示长方体图,让学生抽象的认识长方体.体现了对学生思维深刻性的培养.

  通过选图形、数一数、摆一摆三个层次的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已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进行概括、迁移,在比较中识别长方体和正方体,辨认长方形和长方体、正方形和正方体.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高度的发散状态,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的目的.

  板书设计 

  

正方体的认识 篇9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反思

  《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是学生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一次过渡,也是学生学习其它立体图形的基础。是学生对图形认识的一个转折点,它从平面图形过渡到立体图形,从计算面积到计算体积,而且对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更是一个质的飞跃。特别是对于那些构建空间念能力薄弱的学生来说,本单元的学习是有一定难度的。而对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充分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虽然说长方体在学生的身边随处可见,但是要发现它的特征,还是不怎么容易的。我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一课时注重做到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已经了解了哪些知识。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组织教学。

  2、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在解决“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我让学生把一个长方体放在课桌上,然后坐着观察,站着观察,再换个角读观察,学生在观察后得到结论:最多能同时看到3个面。在探究长方体特征时,我先和学生认识面、棱、顶点,然后把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运用长方体事物,在小组内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发现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学生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很快发现了长方体的很多特征,我想这样发现的特征学生肯定印象深刻。

  3、注重知识的条理性,培养学生有条理地研究问题,有条理地总结结论。在研究长方体特征时,我让学生分别从面、棱、顶点三方面去研究,学生对于研究有了方向。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结束后我组织学生有条理地总结,并有条理地板书。

  4、新增了有两个面是正方体的特殊长方体。同样让学生自己先研究再交流,发现这样的长方体除正方体外的四个长方体完全相同,为后面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做铺垫。

  5、在练习中注重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如在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棱的特征以后,我增加了一些题目,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求棱长总和;已知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求棱长。

  本节课学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自主性、积极性,为他们创造了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知识建构过程。

正方体的认识 篇10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立体图形的识图.

  教学难点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立体图形的识图.

  教具准备

  教具:长方体框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台、长方台等;投影片;动画.

  学具: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

  教学设计

  一、复习准备.

  1、请同学们自己画一个已经学习过的平面图形;再请每位同学用手摸一摸画出的图形;老师明确:这些图形都在一个平面上,叫做平面图形.

  2、教师摆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台、长方台、墨水瓶盒等.

  教师提问:这些物体的各部分都在一个面上吗?(不是)

  教师明确:这些物体的各部分不在一个面上,它们都是立体图形.

  3、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有什么特征.

  教师板书:长方体的认识

  二、学习新课.

  (一)长方体的特征.

  1、请同学取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

  教师提问:请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

  请用手摸一摸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

  请摸一模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

  教师板书:面、棱、顶点

  2、参考讨论提纲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演示动画“长方体的特征”】

  讨论提纲:

  ①长方体有几个面?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关系?

  ②长方体有多少条棱?棱的位置、长短有什么关系?

  ③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教师板书:长方体:

  面:6个,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棱:12条,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顶点:8个.

  教师:请完整地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

  3、比较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

  老师提问:长方体是立体图形,画在纸上如何与平面图形区别呢?

  请观察,你能看到几个面?哪几个面?

  你能看见几条棱?哪几条棱?

  教师介绍长方体的画法:

  看不见的棱画在图纸上用虚线表示,最后面画出的是长方形,其它的面画出的是平行四边形.

  4、出示长方体框架观察.

  教师提问:框架上的12条棱可以分几组?怎样分?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教师明确: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二)正方体特征.

  1、【演示动画“正方体的特征”】

  教师提问:看一看新得到的长方体与原来长方体比较有什么变化?

  (长、宽、高变为相等,六个面都变成了正方形,长方体变为正方体)

  2、对照长方体的特征学生自己研究正方体的特征.

  学生讨论、归纳后,教师板书:正方体:

  面: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棱:12条棱长度都相等.

  顶:8个.

  3、学生讨论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相同点:面、棱、顶点的数量上都相同;

  不同点:在面的形状、面积、棱的长度方面不相同.

  教师提问:看一看长方体的特征正方体是否都有?试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教师板书集合图:

  三、巩固反馈.

  1、量一量自己手中的长方体的长、宽、高,说出每个面的长和宽是多少?

  2、根据图中数据口答.

  (1)        (2)

  (1)长方体的长是( )厘米,宽( )厘米,高( )厘米, 12条棱长的和是( )厘米.

  (2)这幅图中的几何体是( )体,12条棱长的和是( )分米.

  (3)如图一个长方体,它的长、宽、高分别是9厘米,3厘米和2.5厘米.它上面的面长是( )厘米,宽( )厘米,左边的面长( )厘米,宽( )厘米,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和是( )厘米.

  3、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1)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

  (2)正方体的六个面面积一定相等;( )

  (3)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最多有四个面面积相等;( )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四、课堂总结.

  谁来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图纸上的立体图?

  五、课后作业.

  1、拿一个火柴盒,量一量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然后说一说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2、说出下图表示的物体是什么形状,并且说明:

  它的上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它的右侧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它的前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它的下面和后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六、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面

  棱

  顶点 

  长方体

  6个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12条,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8个

  正方体

  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

  12条长度都相等

  8个

  探究活动

  制作长方体

  制作准备

  准备橡皮泥八小团,细棒十二根(分成三组,每组四根长短相同)

  制作过程

  1.按下图的顺序,逐步搭成一个长方体的架子.

  2.成品如图.

正方体的认识 篇11

  课题: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能直观地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能辨认这些图形。

  2、 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些图形进行初步的、形象的概括,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 精心组织学生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和创新精神。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长方体、正方体实物,两个学生一个相对面颜色相同的长方体(相对面可拆下),一个学生两个小正方体,板书的小黑板条。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把小朋友带来的物体都放在桌面上(四人一小组)

  你们的桌面上有许多的物体,请小朋友动手动脑把它们分一分,想想哪些物体应该放在一块,为什么?(音乐停就停手)

  提问各别小组:你们为什么这样分哪?(因为一部分是长方体,一部分是正方体)

  小朋友真聪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贴出板书。

  二、 新授

  1、 认识长方体

  1)自主探知

  认识图形是我们一年级的小朋友第一次遇上的内容,你们想学好它吗?好,就让我们先来认识长方体吧。

  师手拿长方体实物教具,问:看到长方体,你们想学获得些什么有关它的知识哪?(几个面,每个面什么样,各个面有什么特点,生活中哪些是长方体,长方体是不是每个面都是长方形)

  大家提得真不错,今天老师教你们一种学习方法,让你不仅能回答出同学们的问题,还能获得有关长方体更多的知识,你们想学吗?

  课件出示:摸一摸、数一数、看一看、比一比

  师:

  摸,就是摸长方体的各个面,摸摸看有什么感觉。

  看,就是看长方体各个面是什么样的

  比,就是比各个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请同学们把这四个任务读一读。

  比完后再请同学们举一举你周围有长方体的例子。

  由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讨论。

  师巡视,参与一些小组活动。

  在比时,老师适当提示把它的六个面拆下来对比。

  请小组代表发言: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你发现了长方体的哪些特点?

  摸:面是平的

  数:6个面(问:你们小组是怎么数的?)

  板书:6个面

  看:每个面都是长长的方方的或长方形

  比:学生可能说颜色相同的面一样大,老师引导黄色的是长方体的哪两面,红色的呢,绿色的呢?也可能说上下,左右,前后一样大。

  课件演示并说明:上与下对着,左与右对着,前与后对着,这样对着的面叫相对的面。相对的面怎么样?(一样大)

  板书:相对的面一样大

  说:我们小组想到了――――是长方体。

  请三个小组代表分别汇报。

  2)师出示

  问:是不是所有长方体的面都是长方形哪?看老师拿着的这个长方体,仔细看它是不是6个面都是长方形?

  可见长方体分两种,一种是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另一种是四个面是长方形,两个面是正方形的。

  你们事来的长方体里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例子吗,找出来给组员看看。

  3)课件演示,下面请同学们看屏幕,这是什么?

  这个长方体可神奇了,他会变,仔细看,它怎么变

  长方体变得这么长还是?

  长方体变得这么宽还是?

  长方体变得这么高还是?

  同学们在自已的努力和组员的帮助下,不仅认识了长方体,还学会了认识图形的本领,你们还能通过摸、数、看、比还认识正方体吗?板书:正方体

  请同学们拿出正方体,小组开始讨论。

  请小组代表发言,问:在比的过程中,你们小组是怎么比的?(用两个正方体比,画一个面比,折一个面比,剪一个面比。)

  电脑演示6个面重合。

  板书:(正方体实物)

  6个面

  每个面完全一样

  小结:正方体的特点。

  三、长方体与正方体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结合板书说明相同点是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平的,不同点是长方体只有相对面相同,而正方体每个面都相同。)

  三、 练习。

  1、 书上“做一做”

  实物长方体和正方体大家会辨认了,如果把它们画在图上,你们会辨认吗?我这有道题。请一位同学把题目读一遍。(投影)并请行做完的学生把书拿到投影仪上反馈。

  2、 拼一拼

  ,教师手上有二个小正方体,我把它们拼在一起,成了?现在请你们小组合作,分别用劲个和4个正方体能拼出长方体?师巡视,选取摆得好的在屏幕上投影展示。(有两种情况,并说明可以横着摆,也可以竖着摆)

  下面,请你们用8个小正方体拼一个大正方体,你们会吗,试试看。

  二、猜一猜物体的形状。

  老师有个百宝箱,里面装着一些东西,看,你猜,老师手里拿着的东西是什么形状的?

  猜错的同学别灰心,还有机会,看,这回老师手里拿个什么形状?这回呢?

  出示一个

  问:为什么都猜错了?

  可见要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长方体,要看几个面?

  五总结,这节课你们学得开心吗,都学到了哪些东西?

正方体的认识 篇12

  [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05-4-4    文章录入:云中漫步 ]

  课题一: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要求  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形成长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用具  ①教师准备:教材第3页图中的各个实物,铁丝制作的长方体框架、投影仪。②学生准备:收集一些长方体开头的小纸盒,并将教材第169页的长方体展开图剪下来贴在硬纸板上备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观察后回答:

  ①我们已经学过这些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②根据学生的回答有意归类并板书。

  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

  ③指着左边问:这些都是什么图形?(并在上面板书:平面图形)

  ④指着右边问:这又都是什么图形?(并在上面板书:立体图形)

  2.实验

  用两个同样大小的量筒装600毫升的水。然后往其中一只里放入一块石头,让学生观察,这只量筒里水面的变化情况?小组讨论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空间”这一概念。

  从今天开始,我们的数学课主要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这节课我们首先学习长方体的认识,并板书课题。

  二、探索实践

  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它们的特征。

  (1)认识长方体的面。(让学生分组讨论)

  ①用手摸一摸它有几个面(注意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

  ②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注意出示也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③哪些面完全相等?(演示给学生看)

  再根据学生的发言用投影归纳出:

  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2)认识长方体的棱。

  让学生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每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意引导学生有顺序地摸)。这些地方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来做,最后统一为“棱”)

  再让学生分小组去数和量:

  ①数:长方体有多少条棱?(要说出数的方法)

  ②量:动手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看哪些棱的长度相等?(有什么规律?)

  根据学生的发言归纳出:(投影显示)

  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3)认识长方体的顶点。

  让学生拿一个长方体纸盒,用手摸长方体每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并提问:

  ①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顶点)

  ②长方体有几个顶点?(8 个)

  (4)拿一个长方体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观察。

  最多能看到几个面?(3个面)

  讲:所以我们通常把长方体画成这样。

  (投影出示)

  (5)用填空的形式小结长方体的特征。(投影显示)

  长方体是由    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    形)围成的    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两个面    ,相对的棱的长度     。

  2、教学长方体的长、宽、高。

  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下的两个问题:

  (1)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分?

  (2)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找几名代表将测量结果告诉大家。

  想一想:

  (1)你知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什么吗?(长、宽、高)

  (2)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短与这个长方体有没有关系?(投影显示出几个长、宽、高不同的长方体)

  结论:长方体的大小和形状是由它的长、宽、高决定的。

  三、课堂实践

  1.量一量教科书的长、宽、高。

  2.做练一练。

  3.练习一的第1和2题。

  4.练习一的第3和4题。

  五、课堂小结

  由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口诀:

  长方体立体形,8顶6面十二棱;

  棱分长、宽、高,每组四条要记好;

  6个面对着放,对应面都一样。

  六、课外延伸

  在家里找一个自己喜欢的长方体玩具或物体,仔细观察一下它的面、棱、顶点;或是找一些材料自己做一个长方体并涂上或画上喜欢的图案。

  课题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要求  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正方体的特征及长、正方体的异同点。

  教学用具  ①教师准备:教材第5页的正方体实物和一个长方体纸盒、投影仪。②学生准备:上节课做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请大家拿出昨天做好的长方体,边观察边填写下表:(投影显示)

  形体 

  面   棱  顶点   面的形状 面积   棱长   长方体     

  2、填好表后请回答:(投影显示)

  (1)什么叫做棱?

  (2)什么叫做顶点?

  (3)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这个长方体的什么?

  以上是长方体的特征及有关知识,(拿出一个正方体)你知道它有什么特征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研究正方体的特征,并板书课题。

  二、探索实践

  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小组合作学习。

  (1)观察并回答:

  ①它们的形状都是什么体?(正方体)

  ②正方体还有一个名称你知道吗?(立方体)

  (2)小组讨论。

  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准备好的正方体,观察和讨论一下正方体有什么特征。然后选一个代表说出你们观察讨论的结果,最后将学生的发言归纳在下表中。(投影出示)

  形体 

  面   棱  顶点   面的形状   面积    棱长   正方体     

  (3)用填空的形式小结。

  正方体是由   个   的正方形围成的    图形。正方体也有    条棱,它们的长度   。正方体也有    个顶点。

  (4)做第22页的“做一做”。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展开图的硬纸片,动手将它折、贴成一个正方体,再量出它的棱长,并标出它的棱长。

  2.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点。

  首先将复习与新课的两张表合在一起如下图:(投影显示)

  形体 

  面 棱 顶点 面的形状 面积 棱长

  长方体 6 12 8 6 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时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 每组互相平行的四条棱的长度相等

  正方体 6 12 8 都是正方形 都相等 都相等

  (1)请你观察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看它们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根据学生的回答填完上表。

  (2)想一想: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

  结论:正方体可以说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用图表示。(投影显示)

  长方体

  正方体

  三、课堂实践

  1.做练一练。

  2.练习一的第6.7.8.9题。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1)正方体的特征。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五、课堂作业 

  1.练习一的第5题。

  2.练习一的第9、10题。

正方体的认识 篇13

  教学目标 

  (一)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二)立体图形的识图。

  教具准备

  教具:长方体框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台、长方台等;投影片;电脑动画软件。

  学具: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复习准备

  请同学们自己画一个已经学习过的平面图形;再请每位同学用手摸一摸画出的图形;然后老师说明这些图形都在一个平面上,叫做平面图形。

  教师摆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台、长方台、墨水瓶盒等。请学生先观察,再请两三位来摸一摸,然后问:这些物体的各部分都在一个面上吗?学生:它们的各部分不在一个面上。

  教师:我们看到的这些物体,它们的各部分不在一个面上,它们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

  教师:这些物体在原来的位置不动,我们还能在它们所占的位置上放别的物体吗?(请一位同学演示。)

  学生:不能。

  教师:可见立体图形都占有一定的空间。

  教师请学生从教具中挑出长方体后,说明本节课要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有什么特征,并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留出写“正方体”的空)。

  (二)学习新课

  1.长方体的特征。

  (1)请同学取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

  教师:请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

  学生:面。(教师板书:面)

  教师:请用手摸一摸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

  学生:有一条边。

  教师:这条边称为棱。(板书:棱)

  教师:请摸一摸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

  学生:尖。

  教师:相交的这点称为顶。(板书:顶。)

  (2)教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长方体,参考讨论提纲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投影片出示讨论提纲:

  ①长方体有几个面?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关系?

  ②长方体有多少条棱?校的位置、长短有什么关系?

  ③长方体有多少个顶?

  学生讨论并归纳后,教师板书:长方体:

  面:6个,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棱:12条,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顶:8个。

  请学生观看动画图(用电脑软件或实物展示)

  出示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展示同上,要表示有四个面相等;

  第三步:出示8个顶点。

  教师:请完整地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先请同桌两人互相说,然后请一两位同学拿着学具给全班同学说。)

  (3)老师:长方体是立体图形,画在纸上如何与平面图形区别呢?

  教师:(拿一个长方体正对学生)请观察,你能看到几个面?哪几个面?

  请几位观察角度不同的同学回答。

  教师:看不见的棱画在图纸上用虚线表示,最后面画出的是长方形,其它的面画出的是平行四边形。(介绍的同时用动画图像展示。)

  教师:出示长方体框架请观察,再出示框架的投影图。(如图)请指出框架上的12条棱分几组?并指出哪几条棱是一组的?

  请指出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

  教师:请量一量自己的长方体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看一看长度是否相等?

  教师: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练习:请分别说出下面两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第二个长方体与第一个长方体有什么区别?(投影片)

  2.正方体特征。

  (1)展示动画图像:(或抽拉投影图)

  第一步:长方体中的长边缩短,使长、宽、高相等;

  第二步:长方体中的短边伸长,使长、宽、高相等。

  教师:看一看新得到的长方体与原来长方体比较有什么变化?

  学生:长、宽、高变为相等,六个面都变成了正方形,长方体变为正方体。

  教师:请同学取出自己准备的正方体,(也叫立方体)观察,对照长方体的特征来研究正方体的特征。(把课题补充完整――加上“正方体”。)

  学生讨论、归纳后,教师板书:正方体:

  面: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棱:12条棱长度都相等。

  顶:8个。

  请看动画图像。

  (2)教师:请对比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说一说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学生讨论后归纳:长方体和正方体在面、棱、顶点的数量上都相同;在面的形状、面积、棱的长度方面不相同。

  教师:看一看长方体的特征正方体是否都有?试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学生: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教师板书集合图:

  (三)巩固反馈

  1.量一量自己手中的长方体的长、宽、高,说出每个面的长和宽是多少?

  2.根据图中数据口答填空。(投影片)

  (1)长方体的长是( )厘米,宽( )厘米,高( )厘米。12条棱长的和是( )厘米。

  (2)这幅图中的几何体是( )体,12条棱长的和是( )分米。

  (3)如图一个长方体,它的长、宽、高分别是9厘米,3厘米和2.5厘米。它上面的面长是( )厘米,宽( )厘米,左边的面长( )厘米,宽( )厘米,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和是( )厘米。

  3.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画×。(投影片)

  (1)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 )

  (2)正方体的六个面面积一定相等; ( )

  (3)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最多有四个面面积相等; ( )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

  (四)课堂总结及课后作业 

  1.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图纸上的立体图。

  2.作业 :教材P22练习五:1,2,3。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已经能识别长方体和正方体,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它们的特征。立体图形的具体研究,学生是第一次,所以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感受、观察、比较,认识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二者的关系。平面图上的立体图形,学生接受比较困难,在教案设计中,安排实物观察、动画图像的生动演示,来加深学生对图上虚实线画法的理解,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立体图形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看立体图的能力。

  本节新课教学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教学长方体的特征。共分三个层次进行:让学生通过感官了解长方体的面、棱和顶;利用教具学具和讨论提纲,帮助学生自己去认识并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通过图像和练习,学生会看平面上的立体图,掌握长、宽、高。

  第二部分教学正方体的特征。共分两个层次进行:利用长方体长、宽、高的变化来认识正方体的特征,会看立体图;对比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扳书设计

正方体的认识 篇14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立体图形的识图.

  教学难点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立体图形的识图.

  教具准备

  教具:长方体框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台、长方台等;投影片;电脑动画软件.

  学具: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

  教学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

  2、教师摆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台、长方台、墨水瓶盒等.

  平面图形的面都在一个平面上?大家请看这些物体的各部分都在一个面上吗?(不是)

  教师明确:这些物体的各部分不在一个面上,它们都是立体图形.

  在这些物体中这个(拿一个长方体)叫什么名字你们知道吗?

  这个物体(拿一个正方体)呢?

  在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形状的?

  3、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征

  教师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首先我们来学习长方体。

  二、学习新课

  1、比较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画直观图

  老师提问:长方体是立体图形,画在纸上如何与平面图形区别呢?

  请观察,你能看到几个面?哪几个面?

  教师介绍长方体的画法:

  看不见的棱画在图纸上用虚线表示,最后面画出的是长方形,其它的面画出的是平行四边形.

  (一)长方体的特征.

  2、请同学取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

  教师提问:请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

  请用手摸一摸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

  请摸一模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

  教师板书:面、棱、顶点

  同桌相互指出你手中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3、我们已经知道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下面我们参考讨论提纲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讨论提纲:

  结合你手中的长方体学具,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完成以下问题,并将你得出的答案在组内交流。

  ①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都是什么形状?哪些面完全相同,你是怎么知道的?

  ②长方体有多少条棱?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③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教师板书:长方体:

  面:6个,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棱:12条,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顶点:8个.

  教师板书:请完整地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

  4、出示长方体框架观察.

  教师提问:框架上的12条棱可以分几组?怎样分?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教师明确: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请同学们拿出你准备的长方体,量出它的长、宽、高。

  (二)正方体特征.

  1、如果老师把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变成一样长,会是什么样的图形呢?

  教师提问:看一看新得到的长方体与原来长方体比较有什么变化?

  (长、宽、高变为相等,六个面都变成了正方形,长方体变为正方体)

  2、请你观察你手中的正方体,你能看到几个面?哪几个面?

  教师介绍长方体的画法:

  看不见的棱画在图纸上用虚线表示,最后面画出的是长方形,其它的面画出的是平行四边形.

  3、请同学们对照长方体的特征,自己研究正方体的特征,并在组内交流。

  学生讨论、归纳后,教师板书:正方体:

  面: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棱:12条棱长度都相等.

  顶:8个.

  3、拿出准备的正方体,请你量出它的棱长是多少?

  4、学生讨论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相同点:面、棱、顶点的数量上都相同;

  不同点:在面的形状、面积、棱的长度方面不相同.

  教师提问:看一看长方体的特征正方体是否都有?试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教师板书集合图:

  三、巩固反馈

  1、根据图中数据口答填空. 

  (1)长方体的长是( )厘米,宽( )厘米,高( )厘米, 12条棱长的和是( )厘米.

  (2)这幅图中的几何体是( )体,12条棱长的和是( )分米.

  3、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1)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

  (2)正方体的六个面面积一定相等;( )

  (3)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最多有四个面面积相等;( )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四、课堂总结

  谁来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图纸上的立体图?

  五、课后作业

  练习三中习题

  六、板书设计

正方体的认识 篇15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案例]

  片段一:自主探究,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1,初步感知

  请每个学生拿出一个长方体纸盒,用手摸一摸这个长方体纸盒,并说一说摸到了长方体的哪一部分.

  教师拿出一个长方体模型让学生观察,边演示边说明,我们摸到的共有三部分,分别是面,棱,顶点,长方体都是由"面,棱,顶点"这三个要素组成的,我们要研究长方体的特征,就应该从这三方面去考虑.

  2,面的特征

  (1)关于长方体的面你知道什么 还会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提出学习研究的问题,并归纳成三个问题:长方体有几个面 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哪些面面积相等

  教师提出学习建议,根据上面三个问题,拿出一个长方体纸盒,数一数,量一量,想一想,你能发现长方体的面有什么特征

  学生分组合作进行学习研究,并填写研究报告:

  我的发现

  我的验证

  (2)反馈整理

  你发现长方体有几个面 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简便准确地数数面的数量,并认识"相对的面".

  长方体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还有不同的发现吗 引导学生通过对不同长方体观察,测量发现长方体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也有可能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长方体哪些面的面积相等 你是怎么发现的 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 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运用实物,媒体进行演示,进一步验证.

  (3)小结:长方体的面有什么特征 我们学习研究长方体面的特征是从哪几方面来想的 (板书数量,形状,大小)怎么发现的

  3,棱和顶点的特征

  (1)教师提出学习建议:

  a,找一找书本,学一学什么叫做棱 什么叫做顶点

  b,数一数,量一量,你发现长方体的棱有什么特征 顶点呢

  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研究.

  (2)反馈整理

  片段二:认识正方体特征

  1,承上启下,引入正方体

  观察上面第二个图形的长,宽,高,你发现什么 它是什么形状 什么叫正方体 揭示正方体的意义.

  量一量自己手中的学具,判断它的形状是不是正方体,说一说为什么

  2,学习探究正方体的特征

  (1)引导学生回忆长方体特征的学习研究方法,想一想要学习研究正方体的特征可以从哪几方面去想 有哪些办法

  教师提出学习建议:观察正方体学具,数一数,量一量,想一想,正方体有什么特征 请小组合作,填好下面表格.

  正方体特征:

  面

  棱

  顶点

  片段三:鼓励质疑,延伸探究

  1,总结:这节课学什么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有哪些收获

  2,创设情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1)对本课的学习,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吗 问题可以是自己不懂的地方,也可以是自己的独自见解,引导学生看书自学,交流讨论,大胆提出问题.

  (2)创设情境一:

  出示长方体立体图.请仔细观察,有关这个立体图,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为什么有的棱画成虚线 为什么有的面是平行多边形等等).

  (3)创设情境二:

  教师拿出一叠整齐的卡片让学生观察,这叠卡片形成的是什么形状 拿走一部分,剩下的是什么形状 再拿出一部分,最后只剩下一张关于这一张卡片,你想提什么问题 (一张卡片是什么形状 )

  3,拓展延伸.让学生尝试解答由学生自已提出的问题,对有争议学生自己没法解决的问题,教师不给予答案,作为一项作业,让学生带着问题课后自己解答.

  [评析]

  教学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就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积极的认知活动中主动求知,自主探究.本案例注重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的构建,围绕"提出问题―操作探究―反馈整理"三个环节进行教学.认识长方体面的特征是第一次探究活动.教师先引导学生自己提出探究的问题,明确探究的方向,激发探究的欲望,然后学生按教师提出的学习建议,利用学具动手操作,借助多种感官的参与,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探究发现,形成对面特征初步的感性认识.第三个环节反馈整理,启发学生思考:你发现长方体的面有什么特征 还发现了什么 怎么发现的 有什么验证办法 让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讨论,教师把握方向,学生各抒己见,积极参与,进而认识了长方体面的三要素构成及特征,实现了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转变.

  教学中,教师安排了三个层次的探究活动,长方体面的特征,长方体棱和顶点的特征及正方体的特征.三个层次的活动互相联系,层层相扣,步步递进,前一层活动为后续活动提供方法,奠定基础,后续活动又成为前一层活动的延伸和拓展.整个过程是个探究,发现,验证,得出规律的过程,学生在一次次问题解决中,领略了方法,得到了锻炼,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是本案例的一个有益尝试,当学生对长方体立体图形的作图方法及一张卡片的形状等知识产生疑问,提出质疑时,教师不给予答案,而把这些问题当作一个研究课题,由学生课外解答.这样的教学,体现了"留着问题下课"的教学思想,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正方体的认识(通用15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