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信息教案设计 > “环境保护”(精选14篇)

“环境保护”(精选1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环境保护”(精选14篇)

“环境保护” 篇1

  课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调查、查找资料和研究的内容

  帮助班级学生组建九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研究性学习课和双休日,按以下内容分配不同的任务,开展活动。

  1、调查内容:

  (1)在自己家庭的生活区,通过走访和调查了解生产和生活对环境的依赖和影响。

  (2)调查本市一家有影响的高能耗企业,了解对大气保护的措施。

  (3)走访当地政府部门,收集行政机关对大气环境的监测情况。

  2、查找资料:

  (1)通过因特网或学校图书馆,了解当今世界对大气环保的研究和治理情况。

  (2)总结大气污染的种类。

  (3)现阶段我国空气污染物的主要原因。

  3、研究内容:

  (1)化石燃料与人类进步的关系。

  (2)我国治理“酸雨”应首先采取什么措施。

  (3)展望新能源。

  二、课堂教学过程

  1、研究性学习小组汇报

  学生研究性学习小组发表课前对环境保护有关的调查、收集资料和研究的有关小结报告。

  2、总结环境污染的种类

  通过学生各组的发言,总结环境污染的种类。

  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食品污染、固体废气物污染、放射性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等。

  3、大气污染情况分析

  我国是以燃煤为主的国家,粉尘、二氧化硫(so2)、氮的氧化物(nox)成为我国大气的首要污染物。如1998年全国烟尘排放量达1452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2090万吨。我国酸雨的罪魁祸首是二氧化硫。

  光化学烟雾也经常有报道。

  全球现大气异常现象如气候变暖、破坏臭氧层等,被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学者所重视。

  4、酸雨形成的原因

  讨论之后,教师总结。

  教师提供环保素材的有关信息。

  (1)图片

  (2)录象:有关酸雨的几段录像。

  5、治理大气污染的方法

  (1)研究性学习小组提供方法。

  (2)全体学生评价。

  (3)教师评价。

  参考方法:

  (1)提高燃料标准。

  (2)开发新能源。

  (3)研究煤和燃油的脱硫和脱氮技术。

  (4)推广天然气,减少煤炭和燃油的使用。

  (5)加大治理污染企业,如对环保增加投入和搬迁的力度。

  (6)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7)完善环境保护的有关政策。

  (8)鼓励低耗产品和环保产品的开发。

  三、课堂教学总体评价。

  1、对教学内容评价。

  2、对学生课堂及课前的活动评价。

  3、教师自我评价。

  教案点评:

  环境问题由来已久,如今已成为世人关注的热点问题。本节课在教学中结合常见的污染问题,采用了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安排学生在课前调查、收集并就所得信息进行研讨,从而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种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学习方式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科研、实践、协作等多种能力。

“环境保护” 篇2

  第四节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是一幅多么撩人的自然美景。然而,如今的地球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灾难:大气污染加剧、水污染严重、固体废弃物与日俱增、臭氧空洞、酸雨、赤潮、温室效应、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

  一、大气污染的来源、危害、治理

  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碳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物、飘尘、煤尘、放射性物质等。

  1.来源:煤、石油的燃烧,矿石冶炼,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

  2.危害: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植物生长;破坏建筑材料;改变地球气候等“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

  3.治理:综合治理:调整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等),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燃气等化石燃料,减少工业废气排放,对废气进行回收净化再利用等。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政府部门合理规划、制订标准、加强监测。

  二、水污染的来源、危害、治理

  主要污染物:无机物,碱、盐等,重金属耗氧物质,植物营养物质,石油,难降解有机物等。另外还有氰化物、酚类、病原体、放射性物质、悬浮固体物等等。

  1.来源:石油炼制、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使用过农药、化肥的农田排水、降雨淋洗大气污染物和地面淋洗固体垃圾等。

  2.危害:污染水源,改变水质,加剧水源危机;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海滨风景区;危及人体健康等;“赤潮”与水体富营养化。

  3.治理:控制污水任意排放,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改善用水制度,研究无污染新工艺,合理、科学地施用化肥、农药等。

  三、居室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 主要污染物:co、co­2、so2、nox、nh3、醛类(如甲醛)、酚类、烟雾、烟尘、放射性稀有气体氡、电磁波、螨虫、细菌、病毒等。1.来源:煤、石油、液化气、天然气等的燃烧,煎、炒、烘、烤等高温烹调加工中产生的烟雾,烟草的燃烧,电器发出的电磁波,地毯中的螨虫,建筑装璜材料产生的甲醛、放射性稀有气体氡,化妆品,日用化学品,家宠等。2.危害:引起人体呼吸道、消化道等疾病,导致各种癌症、皮肤病、传染病,影响婴幼儿智力和发育等。3.防治措施:保持室内清洁、通风;对电器辐射采取防护措施,并保持距离;厨房要有通风换气设施;宠物要经常洗浴,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并注意及时清除;女性朋友要慎用化妆品和日常化学用品;建议男士少抽烟或不抽烟。

  四、人类的行动 1972年6月5日至16日,探讨保护人类环境战略的第一次国际交流大会――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简称《人类环境宣言》。同时联合国大会将“联合国环境会议”的开幕日――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此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每年都要在这一天发表环境现状、年度报告书,以期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 1974年5月成立了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近几年,我国相继制定了《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等一系列有关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

  背景资料

  [资料1]“伦敦烟雾事件” 素有“雾都”之称的英国伦敦,1952年12月5日至8日,又被浓雾笼罩。在这一段时间里,许多人突然患呼吸系统疾病,伦敦的各家医院一下子住满了病人。4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增加4000多人。死者中,45岁以上者居多,约为平时死亡人数的3倍;1岁以下的死亡者,较平时增加约1倍,事件发生的一周中,因支气管炎、冠心病、肺结核和心脏衰弱而死亡人数,分别为事件前一周中同类病症死亡人数的9.3倍、2.4倍、5.5倍和2.8倍。因肺炎、肺癌、流感及其他呼吸道疾病的死亡者,较平时成倍增加。该事件与伦敦当时大量烧煤有关。煤烟尘经久不散,在恶劣的气象条件下,遇到逆温,*近地面处大气污染物如烟尘、二氧化硫大量聚集,大雾变成了刺激性很强的酸雾。伦敦公害事件发生以后,1956年、1957年又连续发生烟雾事件。1962年12月3日至7日,烟雾再度发生,又有约11000人患病,其中136人魂归西天。[资料2]“核试验的阴影”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好莱坞出产的巨片《征服者》刚投放市场,便立即引起轰动,由著名影星约翰・韦思领衔的剧组班子一时间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之中。然而,谁也没有料到,伴随着成功的喜悦竟是巨大的打击。3年后,在影片中担任角色的女影星苏珊・海华因身患恶性肿瘤遽然而亡。6年之后,剧组的另一位女影星阿格妮丝・摩海德同样被癌症夺去了生命。22年之后,当年的主角约翰・韦思也同样因癌症而魂归西天。奇怪的是,悲剧没有从此中止。到了80年代初,《征服者》原剧组220人中竟有91人患上了癌症,其中有46人离开了人世。悲伤的气氛笼罩着好莱坞影城,这一幕幕悲剧引起了全世界的惊诧和关注。一大批科学家迅速赶来了。经过反复调查,集中会诊,人们最后终于查出了原因。原来,影星们患上的癌症与圣乔治沙漠的沙粒有关。影片《征服者》所表现的是成吉思汗征服中亚的历史事件。当时摄制组在外景地圣乔治沙漠紧张地活动了2个月,拍摄了大量精彩的镜头。随后,他们又用卡车将许多沙子运进摄影棚,继续该片的内景拍摄。不料,这些小小的沙子竟然酿成如此惨剧,实在令人痛心和震惊。原来,在圣乔治沙漠200千米以外的内华达州,有个美国原子弹试验基地,腾空而起的蘑菇云,将放射性物质四处扩散,严重污染了圣乔治沙漠,才导致了众影星罹难的惨剧。[资料3]“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 “温室效应”是怎么回事呢?在温室里,玻璃能让阳光进入室内,但它却吸收了一定比率的热辐射,并阻挡了这些入室的热辐射返回空间。这样,不需要任何形式的加热补偿,温室内白天的温度就会比室外气温高出许多。农业生产上的塑料薄膜育秧、玻璃窗苗床以及北方的塑料大棚菜畦,都是利用了这个道理。大气中,有一些气体,具有与玻璃相似的作用――让阳光到达地球,阻碍热量从地球表面散发出去,从而维持了地球表面的气温。这种效应,就如同温室的作用一样,称为“温室效应”。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氯氟烃、臭氧等气体,这些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为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浓度越高,保温作用就越强,会使地球温度升高。金星的大气层中co2含量高达97%以上,因此,温室效应相当显著,其表面温度高达465~485℃,在那里,锡、铅、锌等金属都会熔化为液体。随着工业的发展,人类使用燃料越来越多,向大气中排出的二氧化碳与日俱增。加之,乱砍滥伐使森林面积减少,导致对co2的吸收能力降低,由此引起大气中co2浓度的升高。某些专家已经提出警告:到2057年,世界的热带雨林可能全部消失。那么,在不到1XX年至150年的时间里,大气中的co2将显著增加。“温室效应”的作用将愈演愈烈,全球将会变暖。据科学家估计,到21世纪中叶,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可能上升1.5~4.5℃。南北极的高山冰川融化,而使海平面上升。海水的上涨将会带来灾难性后果:沿海城市被海水吞没,使很多人无家可归,成为“生态难民”。[资料4]“疯猫跳海”从1953年到1956年,在日本熊本县水俣湾附近的小渔村,出现了许多怪异的现象。一向温顺的猫变得步态不稳,抽筋麻痹,最后疯狂地跳入水中溺水而死,当时人们谓之“自杀猫”。更令人惊讶的是,人群中出现了大批口齿不清、步态不稳、面部痴呆的患者,进而发展为耳聋眼瞎,全身麻木,最后精神失常,他们时而酣睡不醒,时而兴奋异常,身体弯曲成弓,高叫而死。各种猜测与流言不胫而走,恐怖笼罩着周围地区,这就是闻名世界的日本公害事件之一――“水俣病事件”。后经调查研究于1962年才确定水俣病的发生是由于汞的环境污染,特别是长期食用被污染的鱼贝类引起的甲基汞慢性中毒。这是由水俣氮肥厂排出的含氯化甲基汞(ch3hgcl)的废水污染海域后所造成的结果。[资料5]“痛痛病”继水俣病之后,日本又发现了一种怪病。患病初期,患者只是感到腰部和手足等处关节疼痛,后来又发展为神经痛、及至骨骼软化、萎缩、自然骨折、在剧痛难忍中丧生。对死者进行尸体解剖发现,他们全身多处骨折,有的竟达到73处,身高也缩短了几十厘米。这种病因不明的疾患,就被称为“痛痛病”。经过调查,痛痛病发生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下游镉污染地区,病因就是当地居民长期饮用被镉金属污染的河水和食用此水灌溉的含镉稻米。这些镉是从哪里来的?原来,日本三井金属矿业公司在神通川上游开设了炼锌厂,炼锌厂经年累月向神通川排放废水,其中含有大量镉离子,于是镉便由食物链进入人体,积累到一定的数量后便引发了痛痛病。痛痛病事件从1955年一直延续到70年代。据统计,1963年至1979年共有患者130人,其中81人真的痛死了。[资料6]拿破仑之死和自贡恐龙绝灭之谜不可一世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君主拿破仑于1821年在圣赫勒拿岛死去。拿破仑究竟死于何人之手?100多年来一直是个谜。随着科技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用重要的环境污染“监测器”――头发,分段分析其微量元素的浓度,以了解各时期内微量元素的摄入情况。结果发现拿破仑的头发里砷的含量比正常人高出40倍,而圣赫勒拿岛上的食用水中含有较多的砷。历史之谜终于揭开,叱咤风云的拿破仑,死于慢性砷中毒。无独有偶,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在研究国内外罕见的十分壮观的我国四川省自贡市恐龙遗址时,发现这里大量石化了的恐龙骨骼与残骸重重堆积的奇异景象竟同样是由微量元素砷所造成的。地质学家通过多年研究,发现自贡恐龙骨骼中砷的含量达100~300 mg/kg,比一般动物骨骼高出数百倍至数千倍,对此地岩中残存的碳化植物的碎片进行化学分析后,发现当时植物中砷的含量高达100~1000 mg/kg。正是自贡当年格外丰盛的水草和参天大树,使云集在这里的众多恐龙发生积累性的慢性食物中毒而大批死亡以致绝灭。盛极一时的大恐龙,断送在元素砷之手。[资料7]女儿国之谜《西游记》中描写了唐僧一行西去取经路过女儿国的故事。众人不相信真有其事,如果真如此,那么怎能繁衍后代?岂不是种族灭绝,国之不存了吗?曾在广东某一山区的村寨里,数年前连续出生的尽是女孩,人们急了,照此下去,这个地区岂不也变成女儿国了吗?有的人求神拜佛,也无济于事。有位风水先生开言道:“地质队在后龙山寻矿,把龙脉破坏了,这是坏了风水的报应啊!”于是,迷信的村民,千方百计找到了原来在此地探矿的地质队,闹着要他们赔“风水”。地质队又回到了这个山寨,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是在探矿的时候,钻机把地下含铍的泉水引了出来,扩散了铍的污染,使饮用水的铍含量大为升高,长时间饮用这种水,而导致了生女不生男。后经治理,情况得到好转,在“女儿国”里又生出男孩了。[资料8]“赤潮”与水体富营养化“赤潮”是一种危害巨大的自然灾害,它会造成水质恶化和鱼类的大量死亡。20世纪以来,赤潮在世界各地频频发生,日本的濑户内海是赤潮的高发区,仅1976年就发生了326次之多。我国近来也时有发生,其中以1989年黄骅海域赤潮事件最大,损失最重(达3亿元人民币)。1998年春天,又一股来势汹涌的赤潮横扫了香港海和广东珠江口一带海域。赤潮过处,海水泛红,腥臭难闻,水中鱼类等动物大量死亡。当地的各类养殖场损失惨重。据《经济日报》1998年5月3日报道,此次赤潮事件,香港渔民损失近1亿港元;大陆珍贵养殖鱼类死亡逾300吨,损失超过4000万元。一时间,各新闻媒体炒作纷纷,人们不禁要问,何为“赤潮”?它是如何发生的?赤潮的发生机理至今尚无定论。一般认为,适度的水温、盐分、营养盐、促生质(促进藻类生长的物质)等各种因素都是赤潮生物的增殖因子。而水体富营养化亦即含氮磷营养盐的富集是赤潮发生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水体富营养化并非新生事件,自然界一直都存在这一现象。所谓沧海变桑田,部分原因就在于水体富营养化。它使湖泊等先变为沼泽,最后变为草原和森林,但这是一个成千上万年的过程。如今人类的活动使之变得异常剧烈。大量含氮、磷肥料的生产和使用、食品加工、畜产品加工等工业废水和大量城市生活污水特别是含磷洗涤剂产生的污水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准即行排放,成为当今水体富营养化过程的重要物质来源。水体中过量的磷、氮营养盐,成为水中微生物和藻类的营养,使得蓝、绿藻和红藻迅速生长,急剧繁殖。它们的繁殖、生长、腐败,引起水中氧气大量减少,导致鱼虾等水生生物大量窒息死亡。某些藻类甚至还会释放出一些有毒物质使鱼类中毒死亡。此外,由于死亡藻类分解时会放出一些ch4、h2s等气体,使海水变得腥臭难闻,水质恶化。这种由于水体中植物营养物质过多蓄积而引起的污染,叫做水体的“富营养化”。这种现象在海湾出现叫做“赤潮”,如果是发生在淡水中,又叫做“水华”。因此,水体富营养化是赤潮(或水华)的先兆,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这时需要着重说明的是合成洗涤剂,它由表面活性剂、增净剂等组成。表面活性剂在环境中存留时间较长,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对水生生物有毒性,能造成鱼类畸形。增净剂如磷酸盐,可使水体富营养化。那么,如何治理水体富营养化呢?最有效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把含大量氮磷元素的废水堵截在进入天然水体之前。例如,禁止含磷洗涤剂的生产和使用,对城市工业和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往污水中加入ca(oh)2和al2(so4)3等沉淀剂除去磷等等。[资料9]居室污染与防护

  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家庭居室、办公场所、商店宾馆、车辆飞机)度过的。人们已从室内空气中鉴定出300多种挥发性化学物质。尽管其含量一般仅在mg/kg或ug/kg级水平,甚至更低,而且由于人们长时间滞留于室内,其影响是十分严重的。医学研究表明,由上述原因造成的室内化学污染是呼吸道、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重要诱因。

  1.建筑装璜装饰材料污染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新型建筑装璜装饰材料进入了家庭,成为新的化学污染源。家具、墙纸、天花板、化纤地毯、塑料地板、隔热材料等中所含的甲醛在长期持续缓慢地释放出来。各种树脂、油漆、乳胶、涂料、粘合剂等也大量释放出甲醛。塑料制品受热潮解时容易发生变性释放出甲醛。调查发现,装饰程度较高的居室中,甲醛浓度竟为室外的46倍。甲醛为细胞原浆毒,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吸收,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组织蛋白的凝固坏死,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动物试验证明甲醛是致肺癌物。室内含量达30 mg/m3时可当即致死。因此,研制新一代环保型装璜装饰材料,实现装璜的环保化、绿色化,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控制甲醛污染的有效方法是关闭门窗,在室温27℃以氨水熏蒸几个小时。装修中使用的各种溶剂、粘合剂可造成苯、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等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油漆中用做稀释剂的香蕉水,含苯或甲苯达50%~55%,其毒性作用主要表现在对神经系统的先兴奋后抑制作用,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中毒后出现头痛头晕、心动过速,重者出现意识障碍、抽搐,可发生脑水肿、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2.厨卫污染

  炊事燃烧、分散取暧是居室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各种燃料(煤、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木材、纸张等,在供氧不足下不完全燃烧,生成大量多环芳烃(pah)。在400℃~800℃下芳香烃逐渐聚合或环化生成的苯并[a]芘是强致癌物。so2、酚等促进致癌物与苯并[a]芘等联合作用,使肺癌死亡率逐渐上升。家用炉具排放的烟气中苯并[a]芘可达1000 μg/m3。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煎、炒、烤、烘等高温烹调加工中,烹调油在270℃高温下分解,其烟雾中含有多环芳烃苯并[a]芘、苯并蒽,而食用油与鱼、肉等食品一起在高温下能生成烃类、醛类、羧酸、杂环胺等200多种物质,其遗传毒性远大于苯并[a]芘。香肠、熏鱼、烤牛肉、烤焦的鱼皮以及直接在火上烤的牛排中,苯并[a]芘的含量分别高达1.0~10.5 μg/kg。而爱吃烟熏食物的冰岛人的胃癌发生率很高。故应改革炉灶,使用脱排油烟机,注意通风、消烟、除尘,减少高温烹调,提倡烹饪电气化。

  卫生间、下水道散发的气体中含有h2s、甲硫醇、甲硫二醇、乙胺、吲哚等,有毒性,会引起呕吐、降低食欲。空气中h2s含量为30~40 mg/m3时即会引起眼睛及呼吸道症状。而若在低浓度下长时间接触,也会发生慢性中毒反应,头痛、眩晕、记忆力和免疫功能下降。吸烟与肺癌的增长呈正相关。香烟烟雾中含有相当数量的多种pah、氮氧化物、正尼古丁、假木贼碱以及as、ni、cr等多种致癌物和co、hcn等多种有害物。用gc/ms分析烟草焦油中的pah有150多种,其中致癌的有10多种。每100支烟中含苯并[a]芘3.0μg~ 4.0 μg,二苯并[a,j]蒽0.4 μg,苯并[b]荧蒽0.3 μg,苯并[j]荧蒽0.6 μg。吸烟有害健康,被动吸烟者同样受到严重威胁。

  3.化妆品污染

  美容热使形形色色的化妆品涌入家庭。专家告诫,应慎用各种化妆品。临床发现,使用化妆品引起皮炎患者增多。化妆品中的色素、香料、表面活性剂、防腐剂、漂白剂、避光剂等都可导致接触性皮炎。香水、防晒剂、染发剂中含的对苯二胺,口红中含的二溴和四溴荧光素都具有变应原性质,可引起皮肤红肿、搔痒,发生变应性接触性皮炎。胭脂、眉笔的笔芯亦含有变应原,可引起眼睑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使用含雌激素的化妆品能引起儿童性早熟发育症状。洗发香波中含的苯酚有毒性。其口服致死量为2 g~15 g。若苯酚通过皮肤大面积吸收进入体内,对内脏、肾功能和神经系统有广泛的破坏作用,严重者1小时内可死亡。洗发水含苯胺类化合物,溅入眼内,2天内眼球表面就出现广泛损伤,并能渗入晶体引起白内障。苯胺毒性很高,它通过肺呼吸、口服和皮肤接触进入体内。含氢醌的皮肤漂白剂、含巯基醋酸的冷烫剂、含硫化物的脱毛剂以及指甲化妆品常可引起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国家规定祛斑霜的含汞量应低于百万分之一,但有些祛斑霜含汞量竟高达2%。长期使用后导致发汞、尿汞含量增高,引起慢性汞中毒。有些化妆品含有四氧化三铅(俗称丹红)或碱式碳酸铅(俗称铅白),进入人体或呼吸道易引起铅中毒。因此从医学的角度来看,不化妆、不染发、慎用化妆品、崇尚自然美,是现代女性最佳的养生之道。

  4.日用化学品污染

  家庭中广泛使用着各种日用化学品。美国环保局宣称,从油漆到洗涤剂,家家都有有毒化合物。各种家用除虫剂、消毒剂、洗涤剂、衣服干洗剂、空气清新剂、家具擦光剂、擦玻璃剂,它们是有用的,但同时也在散发出有毒气体。一些日用化学品含有挥发性溶剂,如汽油,长期使用有诱发心脏病的危险。毒性很高的苯胺有少量用于生产家用化学品、涂料、光漆、染料、抗氧化剂、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家用杀虫剂如萘(卫生球的主要成分)若误服、皮肤沾染或吸入高浓度蒸气均可损害肝、肾。广泛用做溶剂、灭火剂、干洗剂的ccl4,用做去油剂、干洗剂的ch3ccl3,用做致冷剂、发泡剂的chf2cl等是主要的氯代烃污染源。在农药、油漆、油墨、复写纸、粘胶剂等中用做添加剂、在塑料中用做增塑剂的多氯联苯(pcbs),是毒性极大的有机氯化物,可诱导肝癌、腺瘤的发展,并能通过母体转移给胎儿致癌。多氯代二苯并二恶英(pcdd)、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是目前毒性最大的有机氯化物。杀虫剂、除草剂的大量使用,使环境中的pcdd、pcdf含量升高,每年进入环境的量可达106 g。

  5.放射性污染

  烟叶中含u、ra―226、po―210、pb―210等放射性物质。我国6个品牌香烟中,po―210含量为8.5×10-13 curie/g。这些放射性物质被吸入支气管并在其分*位积累,导致支气管上皮肿瘤。打火机使用的电石(氯化稀土产品)含微量u、th,总放射性比活度为2.5×10-6 curie/kg。放射性稀有气体氡是严重的公害之一。氡是3种天然放射系在放射性衰变中的产物,由于其有很大的流动性,能随时被人吸入体内,并继续发生放射性衰变,形成“内放射”,严重损伤人体的组织和器官,因此应注意严格选用符合国家标准、放射性物质含量低的建筑材料。身居花岗岩地带的居民应警惕当地井水、泉水、矿泉水有无异常高的放射性。其饮用水宜存贮几天后再饮用。生活燃料煤中u、th的含量分别可达 0.8 μg/g。 北方农村用无烟囱地炉做饭、取暖,室内环境常被天然放射性物质尤其是po―210污染,某些居民头发中po―210的含量竟高出一船居民50多倍。

  6.化学过敏症和大楼综合症

  近年来一种易被人忽视的现代文明病――“化学物质过敏症”频频见诸报端,这是指因长期大量接触化学物质而导致的人体过敏,它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患者大多存在自律神经障碍、瞳孔对光线的反应及眼球运动出现异常。其主要症状为手脚发冷、失眠、咽喉疼痛、头痛、腹泻、皮肤炎症等。由于导致上述症状的原因十分复杂,医生往往无法及时明确诊断。报道对144名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统计分析,35%因居住在新房内;58%因使用了空气清新剂、杀虫剂、香水甚至修正液等化学用品;6%原因不明。其中有80%为女性。除了撤去患者身边引发过敏症的化学物质,服用维生素以增加营养,促进排毒,通过运动加快排汗等方法外,目前尚无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随着高层建筑的现代化,使用空调系统的封闭型办公场所常使不少工作人员出现眼睛发干发炎、鼻塞、头痛、胸闷、怠倦、嗜睡等症状,被称为“大楼综合症”。其诱因是多种多样的;湿法复印机散发的碳氢化合物使人疲劳、皮肤疼痛、发炎;干法复印机逸出的臭氧能刺激眼睛与呼吸道,引起炎症;电脑、信息处理装置的荧光屏释放出的正离子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导致荧光屏皮疹;荧光照明设备的紫外线和空气中各种化学成分一起,产生光化学烟雾,影响视力。人体也是一种污染源,从呼吸道排出的化学物质有149种,通过尿和皮肤排出的有151种和171种。这些化学物质滞留在密闭的室内,对健康造成危害。

  7.电子雾污染

  电子雾污染虽不属于化学污染,但在室内环境污染中也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在此值得一提。空调、彩电、计算机、冰箱、电热毯等各种电子产品在使用中都不同程度地发出电磁波――电子雾。电子雾会使人头痛、疲乏、神经质、睡眠不安,影响儿童发育。生物学家调查发现,1969年~1982年美国马里兰州有951名男子死于脑瘤,其中大部分是电工或电气工程师。而在高压线附近工作的人体内癌细胞的生长速度比一般人快24倍。因此从安全起见,人与彩电之间的距离应保持4 m~5 m,离开荧光灯管2 m~3 m;卧室内勿放置冰箱,电热毯变热后应及时切断电源。移动电话、对讲机发出的高频电磁波对健康有影响,经常长时间使用会产生头痛、注意力分散、眼睑抽搐、记忆力衰退等症状。故能使用普通电话时尽可能不使用移动电话。

  [资料10]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人类在向自然界索取、创造富裕生活的同时,不能以牺牲人类自身生存环境作为代价。为了人类自身,为了子孙后代的生存,通过许许多多的曲折和磨难,人类终于从环境与发展相对立的观念中醒悟过来,认识到两者协调统一的可能性,终于认识到“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必须爱护地球,共同关心和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并开创了一条人类通向未来的新的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之路。

  80年代是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发生飞跃的阶段。1987年4月,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人类在与自然界进行漫长斗争的时候,虽然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然而,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到了今天,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越来越频繁,环境与生态的危机也越来越强烈和深刻了。

  为了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依照下列原则来使用各种自然资源:

  (1)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要(粮食、衣服、住房、就业等)和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

  (2)人口发展要与生态系统变化着的生产潜力相协调;

  (3)像森林和鱼类这样的可再生资源,其利用率必须在再生和自然增长的限度内,使其不会耗竭;

  (4)像矿物燃料和矿物这样不可再生资源,其消耗的速率应考虑资源的有限性,以确保在得到可接受的替代物之前,资源不会枯竭;

  (5)不应当危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如大气、水、土壤和生物,要把对大气质量、水和其他自然因素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

  (6)物种的丧失会大大地限制后代人的选择机会,所以可持续发展要求保护好物种。

  环境与发展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相互依存,密切相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已成为当代环境与发展关系中的主导潮流,作为一种新的观念和发展道路被人们广泛接受。

“环境保护” 篇3

  教学过程:

  事先安排学生搜集资料

  导入:课上教师首先介绍全球当前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此部分内容可以参考本资源库中的扩展资料部分)  

  思考并讨论: 1.全球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 2.产生这些环境问题的原因和根源是什么? 3.产生这些环境问题导致的结果是什么? 4.面对这些问题该怎么办?

  分组发言:向全班介绍本组的收集结果。

  讲述与讨论:理解可持续发展是人粪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1)讨论

  ①将全班以4~5人为一组分成若干小组;

  ②讨论以下问题: 环境问题的由来和产生的根源 ;环境保护的措施和途径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按照现有的发展模式,将会产生什么结局 ;人类发展模式的思考 。

  (2)提问并总结

  ①每组选举一名代表做本组讨论的总结发言;

  ②各组学员可就每一专题提问,由这一专题所在组的学员回答他们的讨论结果。

  讲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与由来 (此部分内容可以参考本资源库中的扩展资料部分)  

  可持续性的思想和概念源远流长,不论是中国还是世界各国都保持有传统的“永续利用”思想的历史。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源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逐步认识和热切关注。其产生的背景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资源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人类已不同程度地尝到了环境破坏的苦果。悲观主义者描绘了世界末日的景象,向人类敲响了警钟。几乎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了关于“增长的极限”的讨论。

  伴随着人们对公平(代际公平及代内公平)作为社会发展目标的认识的加深,以及范围更广的、影响更深的、解决更难的一些全球性环境问题(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消失等)开始被认识,可持续发展思想在80年代逐步形成。

  人们承认面临的严重危机,但可以通过寻求新的发展道路来解决。1980年3月5日,联合国向全世界发出呼吁:“必需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持续发展。”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1987年,该委员会把长达4年研究、经过充分论证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提交给联合国大会,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模式。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又通过了由各国首脑签署的《21世纪议程》,正式确认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小结:分组小结如何从我做起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

  全班交流:(此处可以参考扩展资料《保护地球的种种方法》)

  形成班约的形式,约束每一个人。

“环境保护” 篇4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了解大气污染的定义、危害、防治措施以及大气污染的种类。

  2.  了解水污染的定义、危害、防治措施以及水污染的种类。

  3.  了解土壤污染的定义、危害、防治措施以及土壤污染的种类。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调查及查阅有关保护环境的资料,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能力。

  (三)情感目标:

  懂得人类与环境、化学与环境科学的关系,领悟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环境污染的成因及防治污染的措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生阅读教材,师生一起讨论。

  一、人类生存环境的构成

  人类生存的环境主要由大气、土地、水、矿产、森林、生物、生活居住区,风景游览区等诸多要素构成。

  二、环境污染的分类

  1.  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2.  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3.  按造成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能源污染。

  《考试说明》在总体测试目标中指出:“考试还应力图反映出考生能够初步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和生产中各类有关的化学问题。”这就要求同学们能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

  我们主要从大气、水、土壤三方面分析我们周围的环境问题。

  三、大气污染

  同学们阅读P139至P140页,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

  1.  大气污染的含义

  当大气中某些有毒、在害物质的指标超过正常值或大气的自净能力时,就发生了大气污染。

  把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写在卡片上。

  2.  大气污染物主要有:①漂浮颗粒物;②硫的化合物;③氮的化合物;④碳的氧化物;⑤碳氢化合物;⑥含卤素的化合物;⑦放射性物质;⑧……

  将大气污染的产生原因写在卡片上。

  3.  大气污染的形成

  ①     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有害烟尘、气体被排放到大气中;

  ②     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使用矿石燃料的动力机械排放的有害气体和烟尘;

  4.  大气污染的危害

  ①     有毒氧化物、烟尘等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和动物的生长。

  ②     硫的化合物、氮的氧化物等还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严重时会导致植物的枯萎死亡,这些氧化物还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并且空气中的NO2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

  ③     对金属、矿石及其制品有腐蚀性的物质,会损害建筑和某些雕像;

  ④     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改变世界的气候,引起多种自然灾害大区域频发;

  ⑤     氟氢烃类物质的排放会破坏臭氧层,形成臭氧空洞,使人类及动物遭受紫外线的伤害。

  征对大气污染的类型和原因,请提出治理方案。

  5.  大气污染的治理方案

  人必须依靠呼吸新鲜空气来维持生命,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天呼吸20000次,平均吸放15kg空气,其质量大约相当于每天所需食物及饮水质量的10倍。有报导指出,人可以几天不喝水,不吃东西,但不能几分钟不呼吸。

  大气污染物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也有少量通过接触和刺激体表进入人体。人体吸入的空气经过鼻腔、咽部、喉头、气管、支气管后进入肺泡,并在肺泡上进行气体交换。当血液通过肺泡毛细管时,放出二氧化碳,吸收氧气。含氧的血液被输送到人体各部分,供人体组织和细胞新陈代谢用。如果生活在烟雾迷漫的环境中,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污染物就会溶于体液或沉积有肺泡上,轻者会使上呼吸道受到刺激而有不适感,重者会引起疾病,使呼吸道和肺功能损害,引起病变。

  大气污染的防治要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首先要改变能源结构,合理规划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布局,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从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的问题。再是运用防治大气污染的技术治理大气污染,适当扩大城市、城镇绿化面积,植树造林,充分利用环境自净能力。还要制订大气质量标准,加强大气质量监测和预报,为大气污染的治理提供可靠的参数。

  介绍大气污染的危害:

  作业 :P143 一

  P144 二、三、四

  第二课时

  课本中的角色扮演。

  小结:

  四、水污染

  1.  水污染的含义

  使水和水体的物质、化学性质发生变化或使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使用价值的现象叫做水污染。

  2.  水污染的来源

  ①工业污水的排放;②生活污水的排放;③垃圾液的渗漏;④化肥、农药、合成洗涤剂的滥用。

  3.水污染的危害

  水污染对渔业等水产业、工业、农业、畜牧业和人类的身体健康等,都有一定程度的危害。

  4.水污染的治理

  对水污染的治理,要采取污水先净化后排放,以有机肥代替化肥,不使用含磷洗涤剂、注意农药的使用等措施。

  五、土壤污染

  1.  土壤污染的含义

  由于土壤中的微生物、土壤中的化学反应,以及生长在土壤中的植物能分解某些污染物,因此,土壤对污染物具有净化能力。土壤中污染物的积累和净化是同时进行的。如果进入土壤的污染物的数量超过了土壤的净化能力,就会引起土壤质量下降,这种现象叫做土壤污染。

  2.土壤污染的来源

  ①城市污水、工业废水的污染及危害

  (汞、铅、镉、砷、酚、CN-等)

  ②垃圾及工矿企业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及其危害

  固体废弃物以日晒雨淋,它们的渗出液中所含有毒物质渗入土壤后,会改变土壤结构,影响其中微生物的活动。(蚊、蝇     传染病)

  ③化肥、农药的污染及危害

  (磷矿石中有铅、镉等造成土壤污染。

  小结:从80年代起,酸雨、臭氧层损耗和气候变暖这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使地球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并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环境问题既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产生的,也必将在同一进程中得到解决,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老的环境问题解决了,新的环境问题又会出现。人类与环境的矛盾,处于不断动力和变化之中,永无止境。

  作业 :P145 五、六、七

“环境保护” 篇5

  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为建立新型教育方式和教育模式提供了新思维、新方式,特别是为实现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途径。本人在组织一节的教学时,利用多媒体局域网课室以及因特网资源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教材分析

  本小节教材主要讲述了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草原的利用和保护、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和建立自然保护区。

  2、教学对象分析

  在绪论中,学生已经知道生物学向宏观方面发展就是关于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在“生态平衡”一课时,又学习了生态平衡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破坏及其危害以及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这些知识为本节课的认识奠定了基础。

  3、教学目标 

  3.1 知识目标

  本节课要求学生识记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主要原因、草原的利用和保护、我国特有的珍贵动植物和濒危的珍贵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和我国重要的自然保护区,理解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和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

  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环境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3.2.能力目标

  通过网上教学和学生网上冲浪,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通过因特网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思路和教学软件设计

  根据教材、教学对象分析和教学目标 ,采取以下的教学流程:情景导入  →自主探究→网上交流→归纳小结→反馈评讲。通过语言讲授和学生操作计算机,以讨论法、谈话法组织整个教学过程 。

  整堂课采用了3种教学软件。课前利用frontpage2000,制作了网站《保护绿色家园》(intranet版,其internet版网址为),将教学中要利用的网上信息,通过超级链接的形式与网站中有关文字内容相连(学生可以通过鼠标点击该部分文字,进入相关网站)还使用javascript制作了留言板和四个专题交流室(如何保护森林和草原、对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看法、如何保护动植物资源、如何使广州更美丽);课上使用ie5.0浏览器浏览全堂课的教学内容。考虑到网上传输速率较慢,课前将所要网上信息浏览一遍,课上使用ie5.0所有的非在线浏览方式组织教学。

  5、教学程序设计

  1、引导学生访问“黄河风情”站点。

  2、提出问题:为什么古代的黄土高原富饶丰美,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文明,而现在却是千沟万壑,满目疮痍?为什么黄河上游清澈明净,而下游却污涝混浊呢?

  1、浏览“黄河风情”站点。由于乱伐森林,水土流失,大量泥沙被冲入黄河,造成下游河床逐年增高,形成世界罕见的“悬河”,极易造成洪涝灾害。

  2、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进入学习情境。

  自主探究

  1、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本课的学习目标,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①森林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哪些作用呢?

  ②我们应该怎样来保护森林?

  ③草原的利用主要在哪些方面?

  ④草原的不合理利用,一般表现在哪些方面?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利用草原?

  ⑤我国特有的珍贵动植物有哪些?

  ⑥建立自然保护区有什么意义?

  ⑦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不是进行自然保护区的唯一手段?为什么?

  2、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并提供适当帮助和指导,对学生学习中碰到的问题,作个别辅导。

  1、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利用教师准备好的课件进行自主探究,通过超级链接转入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学习。

  2、积极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3、浏览教师所提供的网站,并进一步深入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中国植物保护网

  ②植物科学之窗

  ③新疆草原存在问题

  ④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⑤上海野生动物园

  网上交流

  1、作为其中的一员参与交流,除对交流起组织作用外,还对交流作点评、导拔,以保证交流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2、将有代表性的学生学习结果转换到大屏幕上供全体学生交流。

  将各自学习的结果,进入网络进行交流。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交流室的在线人数、交流对象选择进入不同的专题交流室对问题展开讨论。并采用语言等形式辅助网上交流。

  归纳小结

  1、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根据前面所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理清知识体系。

  2、联系上节课所学习的生态平衡的知识提出:我们强调自然保护,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而是反对无计划地开发和利用。我们只有遵循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以长远观点和整体观点来综合考虑问题,才能有效地保护自然,才能使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1、认真做好笔记。

  2、将知识内化。

  3、进一步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反馈评讲

  根据计算机反馈的在线练习完成情况,对其中有共性的问题,作适当的评讲。

  完成在线练习

  6、教学体会

  运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相对传统教学具有以下优势:

  6.1.激发学习兴趣,增加教学容量

  利用多媒体局域网组织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手法具有多样性,教学氛围轻松、活泼,学生能够在良好状态下自主、积极地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采用超级链接的形式,控制性好,交互性强,符合人类的联想记忆方式。学生可以通过鼠标点击自由地在不同知识点之间进行转换,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了大量的信息,使教学容量大为增加,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在此基础上,针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交流,其思维深度也大大增加。

  6.2.自主建构知识、培养学生能力

  利用多媒体局域网组织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通过“人机对话”的方式,自主探究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 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在整个教学过程 中,学生通过网上冲浪去寻找知识。通过独立思考、对话交流去获取知识。这培养了他们运用因特网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独立精神和协作品质。

  6.3.顾及个体差异,真正因材施教

  我们以往都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教学方式,往往造成“好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而网络教学可进行异步的交流和学习,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与学习进度自定进度进行个别化学习:对于某些知识,基础薄弱,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并回答问题,同时也得到教师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而对于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通过网络去获取更多的知识。克服了教学中的“一刀切”现象,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

“环境保护” 篇6

  第四节 环境保护任重道远

  [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2.理解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

  一、环境保护的国际行动

  环境问题的全球性,一方面表现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环境问题在性质上具有相似性和①普遍性;另一方面,源于某些国家和地区的环境问题,其影响和危害跨国、跨地区乃至对②全球环境构成威胁。

  1.积极履行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近年来,国际社会和国际组织致力于推动和敦促各国履行国际环境保护公约,政策措施日益具体化。各国政府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把③可持续发展纳入本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但是,各国因自身利益不同,在涉及有关权益和承担义务方面的矛盾错综复杂,其中最主要的是④发达国家与⑤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

  思维活动

  1.为什么里约会议确立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要求发达国家提供“新的和额外的资金”治理环境污染和改善全球环境?

  答案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都共同拥有一个家园――地球,有责任共同保护地球环境,但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起步晚,经济落后,而发达国家工业化早,经济发达。不论从历还是现在,发达国家造成环境问题的责任更大,所以发达国家在全球环境改善和治理环境污染方面理应承担更多的义务。

  2.共同实施全球环境问题研究计划

  国际科学界组织和实施了三大重大环境科学计划:⑥世界气候研究计划、国际地球生物圈计划、⑦全球环境变化的人类因素计划。

  3.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

  其目的是规范全球企业和社会团体等所有组织的环境行为,限度地⑧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思维活动

  2.我国应该如何应对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

  答案 我国一方面要提高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以达到国际标准的要求,并与贸易国家对接。另一方面,要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反对抬高绿色标准来拒绝进口我国的工农业产品。

  二、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1.我们只有善待⑨资源,善待⑩地球,才能拯救自己。保护环境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2.绿色代表环境、代表生命。目前,绿色已成为⑪无污染、⑫无公害的代名词。

  3.绿色社区的硬件建设包括:⑬绿色建筑、社区绿化、⑭垃圾分类、污水处理、节水节能和新能源等基础设施。绿色社区的软件建设包括:一个由政府各有关部门、民间环保组织、居委会和物业公司组成的联席会议;一支起骨干作用的⑮绿色志愿者队伍;一系列持续性的⑯环保行动;一定比例的绿色家庭。

  思维活动

  3.带有“中国环境标志”的产品有什么优点?

  答案 我国带有该环境标志的产品,在生产、使用和处置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等优点。

  探究点一 环境保护的国际行动

  探究活动  下面是我国已经签署的一些国际多边协定,读后完成下列问题。

  ①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②关于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 ③控制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公约

  ④干预公海油类污染突发事故国际公约 ⑤国际捕鲸管制公约 ⑥生物多样性公约 ⑦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⑧核事故及早通报公约

  (1)这些公约的签订说明我国积极参加________环境保护活动。对于气候________、________蔓延等跨国问题,必须经过________合作,同时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以上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________性原则。

  (2)上述公约中,属于保护生物资源的是________;保护大气的是________;保护海洋的是________;防止固体污染物的是________。

  答案 (1)世界 变暖 酸雨 国际 共同

  (2)①⑤⑥ ② ④ ③

  反思归纳

  1.中国参与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

  签署环境公

  约和议定书 努力履行国际公约 意义

  签署文件 合作项目 合作领域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京都议定书》 至20xx年3月,我国与32个国家签署环境保护的备录、行动计划、公报、声明、议定书等文件53份 与挪威、德国、加拿大、韩国、意大利、美国、荷兰、澳大利亚、日本、欧盟等开展了百余个合作项目 水资源研究与保护、大气质量研究与保护、有害废弃物研究与管理、动植物研究与保护、环境宣传教育、环保技术合作等 我国是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在环境保护领域,不仅有履行国际公约和进行国际合作的责任和义务,而且在解决我国严重的环境问题方面有寻求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2.主要的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具体内容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控制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采取控制消耗臭氧层物质全球排放总量的预防措施,以保护臭氧层不被破坏,最终彻底消除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排放

  《生物多样性公约》 国际社会为保护地球上生命有机体及其遗传基因和生态系统的多样化,避免或尽量减轻人类活动使生物物种迅速减少的威胁而订立的全球性国际公约

  迁移应用1  我国需要加强环境管理国际合作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我国是世界上CO2排放量的国家

  B.没有国际支持,我国不能进行任何环境保护工作

  C.我国是造成环境污染份额的国家,应承担的责任

  D.我国是的发展中国家,有履行国际公约和进行国际合作的责任和义务

  答案 D

  解析 中国并非世界上CO2排放量和污染份额的国家。但是作为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有履行国际公约和进行国际合作的责任和义务。

  探究点二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探究活动  绿色消费成为时尚,“绿色产品”的概念是指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对环境都不造成污染。阅读“产品在社会中的一般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代码①~⑤填到上图A~E处,⑥~⑨填到上图F~I处。

  ①使用/复用 ②原材料采集和处理 ③运输销售 ④废弃/再循环 ⑤产品的加工制作 ⑥商品 ⑦原材料 ⑧产品 ⑨废品

  (2)以下环节中,最易对产品造成污染的是(  )

  A.使用 B.加工制作

  C.运输 D.原材料的采集

  (3)以下做法与绿色消费相悖的是(  )

  A.使用无汞电池 B.产品多层包装

  C.废品回收利用 D.完善质检体系

  (4)为减轻和避免过多消耗能源带来的大气污染,结合我国实际谈谈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1)A―② B―④ C―⑤ D―① E―③ F―⑦ G―⑨ H―⑧ I―⑥

  (2)B (3)B (4)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加强国际合作等。

  反思归纳  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不仅包括绿色产品,还包括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利用、对生存环境、物种环境的保护。

  绿色消费是指人类在社会消费中,不仅要满足我们这一代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还要满足子孙后代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我们倡导的绿色消费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三是注重对废弃物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

  迁移应用2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夏青介绍说,“绿色”绝不是天然的概念。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主任、世界环保苏菲奖获得者廖晓义认为,“绿色消费”绝不是“消费绿色”。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这里“绿色”的正确含义是(  )

  ①天然的 ②无污染的 ③无公害的 ④绿颜色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这里“绿色”需要________技术作为保证(  )

  ①能源 ②原材料 ③资源回收 ④基因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 (1)C (2)D

  解析 (1)材料中已经指出,“绿色的”不是“天然的”,“绿色消费”不是“消费绿色”。(2)基因技术对环境的影响尚不确定。

  自20xx年7月1日起,我国停止全氟氯烃(除必要用途之外)的生产和消费,提前两年半实现《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履约目标,兑现了我国对国际社会的承诺。思考并完成1~2题。

  1.我国加入《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目的是(  )

  A.保护臭氧层

  B.消耗臭氧

  C.减少对臭氧层破坏认识的不确定性

  D.担负起与发达国家相同的环保义务

  答案 A

  解析 “停止全氟氯烃的生产和消费”是关键词,说明该议定书是限制氟氯烃排放的,而氟氯烃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

  2.在我国参加的环境保护的国际行动中,加入《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属于(  )

  A.积极履行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B.共同实施全球环境问题研究计划

  C.参与全球变化的分析和研究

  D.规范相关企业的环境行为

  答案 A

  解析 该《议定书》是一个国际公约,加入它体现了我国“积极履行国际环境保护公约”的行为;“参与全球变化的分析和研究”是“共同实施全球环境问题、研究计划”的目的;ISO14000系列标准是规范企业的环境行为的。

  经中国科协批准,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类因素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CNC-IHDP)于20xx年8月成立。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中国参与和实施“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类因素计划”的原因是(  )

  A.鼓励居民“绿色消费”

  B.加强全民环保意识

  C.限度地节约资源

  D.减少对全球环境变化问题的不确定性

  4.参与“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类因素计划”后,中国应建立相应的________系统(  )

  A.环境保护的管理政策 B.环境保护的法规

  C.分析、研究、培训 D.环境监测

  答案 3.D 4.C

  解析 第3题,“加强全民环保意识”是“积极履行国际环境保护公约”的意义;“限度地节约资源”是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的目的;“绿色消费”属于居民在保护环境中的“行动”。第4题,建立“环境保护的管理政策体系”的核心在于“管理”;“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建立的目的是保护和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5.20xx年3月8~9日,沙尘天气横扫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局部地区出现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天气。下图是此次沙尘天气影响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此次沙尘天气过程,a地与b、c两地相比,a地沙尘更强的自然原因有________。(3分)

  (2)沙尘天气对b区农业生产的影响有________。(4分)

  (3)减轻沙尘危害的可行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2分)

  A.建防风林削弱近地面风力

  B.发展灌溉增加地面湿度

  C.农作物留茬增强抗风蚀能力

  D.硬化地面抵抗风蚀

  (4)针对沙尘暴这一环境问题,江苏省中学生适合的参与方式是________。(1分)

  答案 (1)气候干燥,地表植被稀少;风力强;沙源多

  (2)毁坏农作物;土地沙化;肥力下降;影响植物生长

  (3)A C

  (4)关注生态问题,参与防风治沙宣传活动;开展募捐活动等(任答一点)

  解析 (1)a地位于南疆,气候干燥,地表植被稀少;风力强;沙源多,故其沙尘更强。(2))沙尘天气对b区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毁坏农作物、土地沙化、肥力下降、影响植物生长等方面。(3)在干旱地区发展灌溉增加地面湿度是不现实的,硬化地面抵抗风蚀是临时性的措施,会改变当地的生态环境。(4)针对沙尘暴这一环境问题,江苏省中学生适合参与的活动只要合理即可。

  [基础过关]

  我国宪法序言最后一段这样写道:“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的法律效力。”思考并完成1~3题。

  1.环境法制定的基本依据和指导原则是________中的有关规定(  )

  A.《宪法》

  B.《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D.《民法通则》

  2.在我国环境法规体系中,规定了国家环境政策和环境保护的方针、原则和措施的是(  )

  A.《宪法》

  B.《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D.《民法通则》

  3.下列规定来自《宪法》的是(  )

  ①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②控制二氧化碳、甲烷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 ③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 ④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1.A 2.C 3.C

  解析 第1题,《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它的规定是其他法律制定的依据和指导原则。第2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关于国家环境政策和环境保护的方针、原则和措施是制定其他环境保护法规的依据;《国际环境保护公约》是国际上各国为防治全球性环境问题而制定的;《民法通则》不是环境法规。第3题,“控制二氧化碳、甲烷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来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来自《民法通则》。

  4.下列有关环境保护法规体系连线不正确的一组是(  )

  A.环境保护单行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B.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

  C.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

  D.环境保护标准――《饮用水质量标准》

  答案 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次于宪法,是制定环境保护单行法的基本依据。

  报讯:近日,太阳能顺利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标志着太阳能有限公司的管理及业务发展全面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思考并完成5~6题。

  5.ISO系列标准是________制定的(  )

  A.联合国 B.中国环保总局

  C.国际标准化组织 D.各国消费者协会

  答案 C

  解析 ISO系列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

  6.太阳能企业按照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标准进行生产,可以(  )

  ①降低生产成本 ②限度地节约资源 ③减少环境污染 ④改善生态环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企业按照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标准进行生产,由于环保要求的提高,虽然可以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但是生产成本将增加。

  浙江省20xx生态建设工作简报(第48期)称,“千岛湖风景区的13个景点全部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8题。

  7.制定ISO14000系列标准的国际组织的英文缩写是(  )

  A.WCRP B.ISO

  C.IGBP D.IHDP

  8.千岛湖风景区申请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目的是(  )

  ①规范景区的经营行为 ②限度地节约资源 ③减少环境污染 ④改善生态环境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7.B 8.A

  解析 第7题,WCRP、IGBP、IHDP依次是世界气候研究计划、国际地球生物圈计划和全球环境变化的人类因素计划的英文缩写。第8题,ISO14000标准体系规范的是相关组织的环境行为;景区的经营行为不当,将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环境本身就是一种资源。

  [能力提升]

  20xx年9月27日,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批准,南宁市人大公布施行《南宁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据此完成9~10题。

  9.在我国环境法规体系中,该《条例》属于(  )

  ①环境保护综合性法规 ②环境保护单行法律 ③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④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由卫生部以国家强制性卫生标准发布的《饮用水质量标准》,其代号可用________标志(  )

  A.GB B.GT

  C.BT D.GB/T

  答案 9.D 10.A

  解析 第9题,该《条例》是针对城市噪声扰民而制定的,属于专门性法规;该条例是由自治区政府制定的,属于地方性法规。第10题,“强制性”是关键词,说明该标准是强制性标准,用“GB”表示。

  爱护环境,节能减排,践行低碳生活,是全社会每个人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和使命。据此回答11~12题。

  11.关于低碳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低碳经济就是指要减少煤炭的燃烧

  B.低碳经济就是指企业要降低能耗

  C.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

  D.低碳经济主要是约束企业行为,与消费者无关

  12.低碳经济要求低碳生活,关于低碳生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低碳生活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但现实生活中很难实现

  B.低碳生活要求我们在生活中要减少能源消耗

  C.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中不要用煤取暖

  D.低碳生活要求我们不做剧烈运动,减少二氧化碳的呼出量

  答案 11.C 12.B

  解析 “低碳”是为了减少能耗,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经济要求经济活动全过程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低碳生活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减少能源消耗。

  13.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某商品带有环境标志,就意味着该商品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点。

  (2)在人们的生活中,提倡“绿色消费,环保选购”,请列举一些符合此要求的行为。

  (3)倡导选购有环境标志产品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4)实施环境标志认证为什么能达到上述目的?请说明其中的道理。

  答案 (1)在生产使用和处理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

  (2)用无氟制品、无磷洗衣粉、环保电池,购买绿色食品。

  (3)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有益于人类及其他物种的生存和安全。

  (4)环境标志越来越成为消费者心目中衡量商品信誉的重要指标。而商品的信誉直接关系到商品的销售和企业的效益。所以,实施环境标志认证是保护环境、引导企业走向清洁生产的有效措施。

  解析 本题以中国环境标志为载体,考查清洁生产、文明消费等方面的知识,要联系实际,结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综合分析。

  14.读《中铁六局第五建筑工程公司施工噪音污染处罚条例》,说出在我国的环境法规体系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属于哪种法律类型。

  中铁六局第五建筑工程公司施工噪音污染处罚条例

  填报时间:20xx-04-08

  责任单位:龙泉驿区环保局

  行政行为:施工噪音行政处罚

  行政处理:中铁六局第五建筑工程公司在龙泉北干道春秋名邸商住楼施工过程使用了可产生环境噪音的设备,该公司在工程开工15日前未依法向当地环保部门进行排污事项申报登记,处罚1 900 000元整。

  法律依据:国务院1997年3月1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九条

  答案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环境保护单行法律。

  解析 在确定某项环境法律或法规的法律类型时,要关注其制定并颁布的单位和内容:

  从颁布的单位看,是国务院,属于环境保护行政法规;从内容看,是关于噪声的防治,属于环境保护单行法律。

“环境保护” 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洋环境问题的表现,产生的根源,以及监测防治的措施。

  2.了解海洋权益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内涵,专属经济区的划分,以及如何处理好相邻国家间关于海洋权益的争端问题。

  教学建议

  1.关于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环境问题包括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两个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读《海洋污染物质来源》示意图,分析各经济生产部门所产生的污染物质的种类,污染物泄漏和排放到海洋的途径,给海洋生态带来的危害,给人类带来的威胁等。在分析了海洋污染问题之后,可自然过渡到海洋生态破坏的问题上。针对海洋生态破坏问题,可引导学生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进行分析,特别着重在人为因素的的分析上。关于海洋环境保护问题,也可在课堂上向学生播放有关的录像资料,使学生获得直观的、生动的印象。

  2.关于石油污染和监测防治:在教学中,教师将此部分内容合并到海洋环境保护标题下,在讲海洋石油污染时,以阿拉斯加的油轮泄漏为例,说明造成的危害和监测防治措施。关于海洋石油泄漏清污方法,可以用有关的科教片进行展示,比用语言描述效果要好。

  3.关于海洋权益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这部分教材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采取课堂阅读讨论的方式,通过阅读课文内容和读《专属经济区》示意图,了解海洋权益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内涵,专属经济区的划分,讨论如何处理好相邻国家间关于海洋权益的争端问题。

  关于海洋环境问题的教学分析

  海洋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而产生的。海洋形成已有几十亿年了,人类利用海洋也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并未发生严重污染问题,就是因为海洋对有害物质具有自净能力。污染物质进入海洋以后,经过物理过程(扩散、稀释)、化学过程(氧化、还原)、生物过程(降解等)的作用,一部分或全部被海水吸收、沉降、稀释或转化,海洋环境又会恢复到原来的状况。海水的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如果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数量超出了环境的自净和容纳能力,便会使海洋环境遭到污染。海洋环境容量是衡量海水自净能力大小的标志,它是指在不危害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的前提下,某一海洋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海洋环境容量是海洋环境质量控制和产业规划的一个依据。

  20世纪以来,人类及其日益发展的技术,给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反过来海洋污染又对海洋生物资源、工业用水质量和人类自身的健康造成日益严重的威胁。教材投产业部门讲述了海洋污染物质的来源及其造成的危害。从类型上说,目前危害较大的海洋污染物质主要有石油、重金属、农药、有机物质、放射性物质、固体废物和废热水中的热能等。海洋污染的特点是:污染源广,污染物质种类多,影响范围大,危害深远,控制复杂,治理难度大。海水中赤潮的发生与海洋环境污染有着直接和密切的关系。赤潮是指海水中某些微小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短时间内发生突发性的增殖和聚集,引起水体变色和水质恶化的现象。赤潮的发生有自然因素的作用,古代曾有赤潮现象的记录。但是,人类无节制地向海洋排放、倾倒废弃物是目前赤潮时有发生的主要原因。如果学生对这一现象感兴趣,教师可作适当讲解。

  关于石油对海洋造成的污染的教学分析

  石油是各种污染物中入海量较大的一种。由于人们对矿物燃料特别是石油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海洋石油开发和运输迅速发展,海洋中石油溢出事件无疑会更加频繁,石油污染将是一种持续的海洋污染现象。20世纪60年代末,随着海洋石油运输业的飞速发展,油轮溢油事件开始频繁发生。时至今日,恶性的油轮油溢事件仍时有发生。在海洋石油开来活动中,石油的自然渗出、偶然发生的井喷、油污排泄等,也可能造成油溢。清理石油污染的化学物质还可能造成二次污染。油污染对海洋环境的现时影响和长期影响是:(1)破坏海洋生态;(2)危害渔业生产;(3)破坏海滨娱乐场所;(4)使整个海岸环境退化。

  关于世界海洋管理的教学分析和建议

  世界海洋的管理一直是人类面临的挑战之一。海洋面积辽阔,涉及150多个独立国家的国界。维护公海自由的斗争持续了几个世纪。不仅;因海国家对部分海域有主权要求,一些内陆国家也要求分享海洋。

  某些国家甚至因各自要求的领土管辖范围上的冲突而发生纠纷。海洋环境区域差异很大,工业发达国家向海洋中排放的污染物,要比发展中国家多得多。20世纪60年代初,大洋多金属结核的发现,在国际上引起了关于国际海底及其资源的法律地位的激烈争论。因此,与海洋有关的环境问题、领土要求问题与资源所有权等问题始终是国际海洋法会议的主要议题。

  20世纪中叶以来,国际海洋法律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在40年代,世界海洋还被置于少数霸权国家的控制之下。进入60年代后,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力量对比发生转折,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取得决定性胜利,这些新独立的国家和已取得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纷纷提出反对海洋霸权、争取平等的海洋权的要求。早在1958年,联合国第一次海洋法会议就提及海洋和海洋资源是人类的共同继承遗产。1970年,第25届联大通过了“各国管辖范围以外海底及其底上的原则宣言”,表明国际海底及其资源适用于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原则,已经得到国际上的普遍承认。1973年12月,联合国召开了第三次海洋法会议,经过9年会议上的争论,在1982年4月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认公海、国际海底的海洋资源属国际共管、共享。

  公约所确立的新的海洋法制度的主要特点是扩大了沿海国家的管辖海域面积和管辖权力,确认沿海国家对于管辖海域的海洋资源享有主权权利。国家管辖海域按其法律地位的差别,可分为内海、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这四种主要区域。从行使资源主权权利方面讲,国家管辖海域可以被视为海洋国土,这些管辖海域中的海洋资源应当与陆地国土一样,得到重视和开发。

  在教学中,可结合其他学科(如历史、政治)的知识内容,对20世纪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格局与发展适当予以介绍,使学生理解新的国际海洋法律制度确立的背景及其与国际海权思想发展、国际海洋权益斗争间的关系。

  --方案

  〖引入新课〗

  1.读图引入:读《海洋污染物质来源》示意图

  2.提问:海洋污染物质来源于哪些经济部门,它们是通过什么途径进入到海洋中,从而产生海洋环境问题的。

  〖海洋环境保护的教学〗

  1.讲述:海洋环境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海洋污染,即海洋污染物质进入海洋,超过海洋本身的自净能力;二是海洋生态的破坏,即在各种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海洋生态受到的破坏。海洋的污染物绝大部分来源于陆地上的生产过程。其中,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弃物是海洋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它们集中于大型港口和工业城市附近。这些污染物进入河流后汇入海洋中,危害海洋生物,逐渐在海洋生物体内富集,人食用了污染了的水产品,会危及人类健康。此外,农业生产中由于大量使用农药,残留的农药随水循环进入海洋;核电站和工厂排出的冷却水流入河口或海洋中,由于水温较高,往往会影响海洋生物;沿海石油化工工业、石油进出口港口、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油轮失事等,都可能造成石油泄漏,污染海洋环境。

  2.阅读:课本《阿拉斯加的油轮泄漏》一文及插图、图表《海上石油泄漏清污方法》

  3.提问:海洋污染会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什么影响;海洋生态的破坏是否都是人为因素?

  4.讲解:除海洋污染外,人类的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如破坏海岸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工程建设;人类对某些海洋生物的过度捕捞;缺乏科学论证的围海造田工程;都会导致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海洋生物数量和种类不断减少,甚至部分物种濒临灭绝。另外,自然环境的变化,如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以及一些自然灾害,如海底火山爆发、海啸、海底地震等,也会使海洋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和改变。但是,人为因素对海洋生态的破坏更为突出。

  〖海洋权益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教学〗

  1.阅读和读图:课本相关部分内容,并且读《专属经济区》示意图

  2.讨论:专属经济区是怎样划定的;一个国家享有的海洋权益包括拥有哪些方面的主权;相邻距离小于200海里的沿海国家间,各自管辖的海域划界和拥有的海洋权益如何裁定?(讨论结果略)

“环境保护” 篇8

  活动设计背景

  大班开学伊始就有一些小朋友不注意总是随地乱丢纸屑、果皮等垃圾,说了好几次,效果不好,孩子年龄太小,加之在农村生活对卫生习惯没有养成。一天户外活动时,几个小朋友把纸屑斯的到处乱扔,地毯上一片狼藉,孩子的生活卫生习惯需要在点滴中逐步培养,借机我就社会领域开展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周围环境中的垃圾是哪里来的,认识其危害。

  2、启发幼儿积极思考解决环境卫生的办法,并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

  3、引导大班幼儿为维护环境卫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到乱丢垃圾的危害性,初步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2、寻找保护环境的一些方法。

  活动准备

  1、课前让居住同村的幼儿两人一组,调查并且用自己的方法记录,收集村子周围环境的垃圾分布情况。

  2、投影片,环保影片视频;

  3、幼儿操作材料:橡皮泥、积木、绘画纸、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组织交流调查周围环境情况

  师:这几天,我们对村子和幼儿园周围的环境进行了调查,并作了记录,现在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调查的情况?(4~5人作介绍)

  二、基本环节――了解垃圾对环境、人、动物、植物的危害

  1、打出投影片。

  师:在草地上我们发现了什么?

  在操场地毯上我们发现了什么?

  在活动教室里我们发现了什么?

  除了这些地方,我们还发现哪些地方有脏东西?

  2、谈谈这些垃圾是从哪里来的?

  师:为什么这些地方总是有垃圾?

  师:有垃圾的这些地方给人什么感觉,对环境有什么影响,(打出投影、看视频)问:对人、动物、植物有什么危害?知道了垃圾有这么多害处,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3、怎样保护环境

  怎样才能使我们周围的环境保持卫生?(草坪、操场、教室)打出投影,各种清洁机器,分别介绍给幼儿。

  三、结束环节――从自身做起爱护身边的环境

  工人叔叔发明了这么多机器,让人们有一个干净卫生的环境,我们应该保护好环境,不乱丢垃圾,遇到乱丢卡机的人或者事,也要及时的阻止。

  教师出示各种材料,让幼儿操作

  师:对保护环境你们还有好的想法和主意吧,用这些材料,做出来或画出来,介绍给老师和同伴。

  教师介绍“回收箱”,引出新的问题

  师:老师也做了一样东西叫“宝贝回收箱”,是专门用来放可以回收的废品的。

  出示幼儿收集的垃圾,这是大家在调查时收集来的垃圾,看看都有哪些东西?谁知道哪些是可以回收的,哪些是不能回收的,我们课后整理一下。

  四、活动延伸环节

  向幼儿介绍可回收的废品,并同幼儿商量把回收箱放在什么地方最合适。

“环境保护” 篇9

  教学目标

  1.了解大气污染所形成的全球变暖、臭氧层的破坏、酸雨等现象产生原因及危害;

  2.正确认识大气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3.通过沉浸式双语讲授,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应用英语,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

  1.全球变暖

  2.臭氧层的破坏和保护

  3.酸雨的危害

  教学难点

  英语语境的建立与学科学习相结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introduction (导入新课)

  show to the students the picture that the earth is sweating like a man feeling enormously hot in summer and the picture of antarctic hole of ozonosphere, and watch the short film about acid rain. (出示地球出汗的卡通片,南极臭氧空洞图片以及观看酸雨影片片段,指出全球大气环境已经受到严重的污染,所以本课要研究大气环境保护)

  2.presentation (教授新课)

  2.1. 整体思路

  guide the students to know three atmospheric problems, each problem instructed in this way: first, what causes the problem; secondly, what harmful affects such problem bring; and finally, measures that can be taken to solve the problem.(分别讲述大气环境的三大问题,每个问题的以如下方法呈现:一产生问题的原因;二是其危害,三应当采取的措施)

  2.2 具体教材双语的讲授。

  2.2.1 global warming

  after a picture that show the change of the temperature of the earth in recent year, i put forward a question: “is the temperature going up or down? the students answered and students understand what is “global warming”. then the students discussed the cause of global warming in english, i listened to them and help them express themselves in english, finally conclusions were reached about what the human should do to stop the earth from getting hotter < in this session, students listened to english speaking and they spoke english in discussion and even they tried to express their ideas in english.>

  2.2.2 the protection of ozone layer

  at first a short english film show how the cfc “eat” the o3, then with the more widely use of the refrigerator that used cfc, antarctic hole of ozonosphere appeared(comes the picture of antarctic hole of ozonosphere) after that, english film show harmful affects about the depletion of ozone layer. in the same way, what to do to protect ozone layer is the last thing for students to know.< english film is good environment for students to immerse themselves in english. )

  2.2.3 acid rain

  put forward question after question to fulfill the instruction of the content, such as a) what is acid rain; b)how it comes into being; c) where does acid rain frequently happen d)why acid rain is harmful e)what to do to reduce acid rain. ( in this session, i establish question for students to think about, then by picture and film i let the students analyze the problem themselves, and solve the problem themselves, in which they were trained to analyze facts to find the answer, at the same time, english thinking pattern is applied. )

  3.exercises (课堂练习)

  我用英文设计了几个单项选择题和双项选择题复习巩固学生所学的教学内容,同时也通过作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得到了锻炼。练习如下:

  1.choose the right answer from a, b, c and d(there is only answer that is right).

  1) carbon dioxide is the main _______in the atmosphere.

  a.gas that can form acid rain

  b. greenhouse gas

  c. gas that will damage the ozonosphere

  d. gas that can form cloud to rain

  2)deforestation will result in the increase of_______.

  a.carbon dioxide  b. carbon oxide

  c.sulfur dioxide  d. cfc

  3)apart from the natural factors that damage the ozonosphere, the human being’s break-down of ozone mainly refers to _______.

  a.the release of carbon oxide  b. the release of carbon dioxide

  c.the release of cfc       d. the release of nitrogen oxide

  4)in the atmosphere, ozonosphere lies in the ______.

  a.troposphere  b. stratosphere  c. mesosphere  d. hydrosphere

  5)the acid rain in china is mainly sulfated acid rain because _____.

  a.we burn wood for main energy

  b.we burn coal for main energy

  c.we have power station propelled by fire

  d.our power station propelled by water

  2.choose the two right answers from a, b, c and d.

  1)the artificial reasons for the increase of carbon dioxide in the atmosphere are _____.

  a.burning of fossil fuels

  b.construction of power station

  c.deforestation

  d.the sea is polluted

  2)the direct reasons for global warming to raise the sea level are ______.

  a.there will be more rivers

  b.more rainfall and less evaporation

  c.ocean water expand due to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d.melted polar ice makes the sea level rise

  3)the damage of the ozonosphere result in _______.

  a.more people will have skin cancer

  b.rainstorms in the whole world

  c.global drought

  d.damage of the ecologic environment and agriculture

  4)the gases that will form acid rain are _______.

  a.carbon dioxide  b. sulfur dioxide

  c.nitrogen oxide  d. carbon oxide

  5)the affects that acid rain result in are _______.

  a.acidify the soil

  b.more people get skin cancer

  c.acidify water in the rivers and cause fish to die

  d. decay in buildings and culture relics

  4.homework (课后练习)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text:

  part 1 global warming:

  6)what are the main problems of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toda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is the global warming only due to natural reason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what’s the artificial reason that makes the air temperature ris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in what ways can the human beings increase carbon dioxide in the atmospher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how does the sea level rise? (there are two ways, what are the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what will be affected when the rainfall and humidity conditions around the world chang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what are the measures to reduce the amount of released carbon dioxid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rt 2 the damage and protection of ozonosphere

  13)what’s the artificial reason for the reduction of the amount of ozone in the stratospher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if the amount of ultraviolet rays reaching the earth surface increases, what are the harmful affect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what can we do to protect the ozonospher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rt 3 the damage and prevention of acid rain

  16) what is generally called acid rai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how does acid rain coming into be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why is acid rain in china sulfate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in what part of china do the areas have been changed into acid rain area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what are the harmful affects of acid rai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how can we prevent and control acid rai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境保护” 篇10

  活动目标:

  结合北京成功申办20__年奥运会,继续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使幼儿懂得个人行为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活动准备:

  1、活动前,每个幼儿都吃一块口香糖,并在开课前做自行处理。

  2、6张不同处理口香糖方法的图片及投影仪。

  活动过程:

  1、让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处理刚才那块口香糖的。

  2、启发幼儿回忆并讨论在哪些地方见过人们吃过的口香糖。

  3、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6个小朋友处理口香糖的行为,说一说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A把口香糖粘到别人身上

  B把口香糖吐到地上

  C把口香糖粘到墙上

  D把口香糖拿在手里玩

  E把口香糖粘到汽车的座位上

  F把口香糖扔到垃圾桶里

  4、找出正确处理口香糖的方法,并让未吐口香糖的幼儿当场用正确方法处理口香糖。

  5、老师介绍关于“天安门广场地面被口香糖污染”的新闻,从而使幼儿知道乱吐口香糖可不是一件小事,因为它会污染环境。

  6、结合北京申奥成功,教育幼儿也要为建设美丽的北京做贡献。

  7、幼儿朗诵师生共同创编的诗歌“地球妈妈,我爱您!”

  活动分析:

  北京申奥成功以后,环保意识的增强尤为重要。老师在日常生活中针对幼儿吃口香糖,以及怎样处理口香糖这一行为,展开了这次环保教育活动,幼儿通过亲身感受,同伴间展开激烈的讨论,最后在对与错,是与非之间找到了答案,认识到了自己的小小行为对环境的作用。

“环境保护” 篇11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洋环境问题的表现,产生的根源,以及监测防治的措施。

  2.了解海洋权益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内涵,专属经济区的划分,以及如何处理好相邻国家间关于海洋权益的争端问题。

  教学建议

  1.关于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环境问题包括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两个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读《海洋污染物质来源》示意图,分析各经济生产部门所产生的污染物质的种类,污染物泄漏和排放到海洋的途径,给海洋生态带来的危害,给人类带来的威胁等。在分析了海洋污染问题之后,可自然过渡到海洋生态破坏的问题上。针对海洋生态破坏问题,可引导学生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进行分析,特别着重在人为因素的的分析上。关于海洋环境保护问题,也可在课堂上向学生播放有关的录像资料,使学生获得直观的、生动的印象。

  2.关于石油污染和监测防治:在教学中,教师将此部分内容合并到海洋环境保护标题下,在讲海洋石油污染时,以阿拉斯加的油轮泄漏为例,说明造成的危害和监测防治措施。关于海洋石油泄漏清污方法,可以用有关的科教片进行展示,比用语言描述效果要好。

  3.关于海洋权益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这部分教材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采取课堂阅读讨论的方式,通过阅读课文内容和读《专属经济区》示意图,了解海洋权益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内涵,专属经济区的划分,讨论如何处理好相邻国家间关于海洋权益的争端问题。

  关于海洋环境问题的教学分析

  海洋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而产生的。海洋形成已有几十亿年了,人类利用海洋也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并未发生严重污染问题,就是因为海洋对有害物质具有自净能力。污染物质进入海洋以后,经过物理过程(扩散、稀释)、化学过程(氧化、还原)、生物过程(降解等)的作用,一部分或全部被海水吸收、沉降、稀释或转化,海洋环境又会恢复到原来的状况。海水的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如果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数量超出了环境的自净和容纳能力,便会使海洋环境遭到污染。海洋环境容量是衡量海水自净能力大小的标志,它是指在不危害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的前提下,某一海洋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海洋环境容量是海洋环境质量控制和产业规划的一个依据。

  20世纪以来,人类及其日益发展的技术,给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反过来海洋污染又对海洋生物资源、工业用水质量和人类自身的健康造成日益严重的威胁。教材投产业部门讲述了海洋污染物质的来源及其造成的危害。从类型上说,目前危害较大的海洋污染物质主要有石油、重金属、农药、有机物质、放射性物质、固体废物和废热水中的热能等。海洋污染的特点是:污染源广,污染物质种类多,影响范围大,危害深远,控制复杂,治理难度大。海水中赤潮的发生与海洋环境污染有着直接和密切的关系。赤潮是指海水中某些微小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短时间内发生突发性的增殖和聚集,引起水体变色和水质恶化的现象。赤潮的发生有自然因素的作用,古代曾有赤潮现象的记录。但是,人类无节制地向海洋排放、倾倒废弃物是目前赤潮时有发生的主要原因。如果学生对这一现象感兴趣,教师可作适当讲解。

  关于石油对海洋造成的污染的教学分析

  石油是各种污染物中入海量较大的一种。由于人们对矿物燃料特别是石油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海洋石油开发和运输迅速发展,海洋中石油溢出事件无疑会更加频繁,石油污染将是一种持续的海洋污染现象。20世纪60年代末,随着海洋石油运输业的飞速发展,油轮溢油事件开始频繁发生。时至今日,恶性的油轮油溢事件仍时有发生。在海洋石油开来活动中,石油的自然渗出、偶然发生的井喷、油污排泄等,也可能造成油溢。清理石油污染的化学物质还可能造成二次污染。油污染对海洋环境的现时影响和长期影响是:(1)破坏海洋生态;(2)危害渔业生产;(3)破坏海滨娱乐场所;(4)使整个海岸环境退化。

  关于世界海洋管理的教学分析和建议

  世界海洋的管理一直是人类面临的挑战之一。海洋面积辽阔,涉及150多个独立国家的国界。维护公海自由的斗争持续了几个世纪。不仅;因海国家对部分海域有主权要求,一些内陆国家也要求分享海洋。

  某些国家甚至因各自要求的领土管辖范围上的冲突而发生纠纷。海洋环境区域差异很大,工业发达国家向海洋中排放的污染物,要比发展中国家多得多。20世纪60年代初,大洋多金属结核的发现,在国际上引起了关于国际海底及其资源的法律地位的激烈争论。因此,与海洋有关的环境问题、领土要求问题与资源所有权等问题始终是国际海洋法会议的主要议题。

  20世纪中叶以来,国际海洋法律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在40年代,世界海洋还被置于少数霸权国家的控制之下。进入60年代后,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力量对比发生转折,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取得决定性胜利,这些新独立的国家和已取得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纷纷提出反对海洋霸权、争取平等的海洋权的要求。早在1958年,联合国第一次海洋法会议就提及海洋和海洋资源是人类的共同继承遗产。1970年,第25届联大通过了“各国管辖范围以外海底及其底上的原则宣言”,表明国际海底及其资源适用于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原则,已经得到国际上的普遍承认。1973年12月,联合国召开了第三次海洋法会议,经过9年会议上的争论,在1982年4月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认公海、国际海底的海洋资源属国际共管、共享。

  公约所确立的新的海洋法制度的主要特点是扩大了沿海国家的管辖海域面积和管辖权力,确认沿海国家对于管辖海域的海洋资源享有主权权利。国家管辖海域按其法律地位的差别,可分为内海、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这四种主要区域。从行使资源主权权利方面讲,国家管辖海域可以被视为海洋国土,这些管辖海域中的海洋资源应当与陆地国土一样,得到重视和开发。

  在教学中,可结合其他学科(如历史、政治)的知识内容,对20世纪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格局与发展适当予以介绍,使学生理解新的国际海洋法律制度确立的背景及其与国际海权思想发展、国际海洋权益斗争间的关系。

  教学设计方案

  〖引入新课〗

  1.读图引入:读《海洋污染物质来源》示意图

  2.提问:海洋污染物质来源于哪些经济部门,它们是通过什么途径进入到海洋中,从而产生海洋环境问题的。

  〖海洋环境保护的教学〗

  1.讲述:海洋环境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海洋污染,即海洋污染物质进入海洋,超过海洋本身的自净能力;二是海洋生态的破坏,即在各种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海洋生态受到的破坏。海洋的污染物绝大部分来源于陆地上的生产过程。其中,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弃物是海洋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它们集中于大型港口和工业城市附近。这些污染物进入河流后汇入海洋中,危害海洋生物,逐渐在海洋生物体内富集,人食用了污染了的水产品,会危及人类健康。此外,农业生产中由于大量使用农药,残留的农药随水循环进入海洋;核电站和工厂排出的冷却水流入河口或海洋中,由于水温较高,往往会影响海洋生物;沿海石油化工工业、石油进出口港口、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油轮失事等,都可能造成石油泄漏,污染海洋环境。

  2.阅读:课本《阿拉斯加的油轮泄漏》一文及插图、图表《海上石油泄漏清污方法》

  3.提问:海洋污染会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什么影响;海洋生态的破坏是否都是人为因素?

  4.讲解:除海洋污染外,人类的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如破坏海岸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工程建设;人类对某些海洋生物的过度捕捞;缺乏科学论证的围海造田工程;都会导致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海洋生物数量和种类不断减少,甚至部分物种濒临灭绝。另外,自然环境的变化,如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以及一些自然灾害,如海底火山爆发、海啸、海底地震等,也会使海洋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和改变。但是,人为因素对海洋生态的破坏更为突出。

  〖海洋权益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教学〗

  1.阅读和读图:课本相关部分内容,并且读《专属经济区》示意图

  2.讨论:专属经济区是怎样划定的;一个国家享有的海洋权益包括拥有哪些方面的主权;相邻距离小于200海里的沿海国家间,各自管辖的海域划界和拥有的海洋权益如何裁定?(讨论结果略)

“环境保护” 篇12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成教学任务:

  1、导入:从水资源的地球分布入手,分析各国及我国各个城市的用水情况,让学生感受到水资源对我们的重要性,从而为后面的节约用水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做好铺垫。

  2、由于水资源不是取之不竭的,所以水污染的危害就显得更严重。图片展示几种水污染的情况,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环保的必要性,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让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小组合作完成探究课题,引导学生大显身手,探究出多种治理水污染的方法,巩固了知识,又增长了技能。

  4、污染包括水资源的污染与空气的污染,过度到空气的污染知识。主要了解酸雨、温室效应、

  光化学烟雾、臭氧层空洞等方面,使学生从真实的画面中真切的体验到洁净的空气对我们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5、以挑战自我的方式巩固和测试。

  6、课后作业让学生以《我与环境保护》为题,谈谈学习后的感受及如何从自我做起保护环境。

  谢谢你的来电,那段时间对我来说同样是深深的美好的回忆,如果当时不在意可能就不会跟你赌气了。一直欠你一句谢谢,谢谢曾经的包容和爱护。如今,就让我们彼此祝福吧!一定要幸福!

“环境保护” 篇13

  活动目标:

  1、初步让幼儿了解垃圾的产生和危害。

  2、让幼儿懂得不乱扔垃圾,垃圾要放进垃圾桶。

  活动准备:

  1、各种环境的图片若干张。

  2、幼儿在生活中对垃圾的来源有了初步的了解。

  3、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1、(出示图片1)师:今天天气真好,老师要带小朋友一起到郊外游玩。瞧,你喜欢这儿吗?为什么?(老师鼓励幼儿大胆说出图片上优美的地方)

  教师小结:这儿风景真优美,有山、有清清的河水、有草地、有花……真是一个游玩的好地方。

  二、通过观看图片,感知环境的变化,了解垃圾的来源。

  1、(出示图片2)教师:可是,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最近这儿的变化可大了,你们看看什么地方发生了改变?为什么会变成了这样?(教师鼓励幼儿说出图中发生改变的地方,并引导幼儿说说都有些什么垃圾,这些垃圾是哪来的。)

  2、组织幼儿讨论:生活中你看见过哪些地方有些什么垃圾?(引导幼儿从家庭中、幼儿园、马路上、公园等方面说说)。这些垃圾是这样产生的?

  三、从垃圾带来的环境变化,了解垃圾的危害。

  1、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幼儿了解垃圾的危害:

  图一:河面上漂满了生活垃圾,水脏了。

  图二:草地上堆满了垃圾,苍蝇满天飞。

  图三:垃圾腐烂,臭气熏天,行人路过捂住鼻子。

  图四:幼儿园滑滑梯下,瓜果皮满地,小朋友滑到了

  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图片了解垃圾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和不利。

  2、教师小结:生活中的垃圾对我们的危害太大了,不仅使优美的环境遭到了破坏,还危害了我们的身体健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师:那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我们周围的环境变得像以前那样美呢?

  四、学做“环境小卫士”

  1、师:为了保护环境,当我们看到垃圾时应该怎么做呢?在生活学习中,有了垃圾又该怎么办呢?(鼓励幼儿自由说说,进一步了解不乱扔垃圾,有了垃圾应放进垃圾桶,增强环保意识。)

  2、“小卫士”在行动

  师: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到室外学做环保小卫士,把垃圾送回家,现在我们出发吧!

“环境保护” 篇14

  教学目标:

  1、体会用破旧教学材料开展游戏的快乐

  2、懂得双手轮流替换投掷

  3、提升动作的协调性与正确度

  首要模式:

  集体

  课时布置:

  一课时,30分钟

  要点难点

  要点:

  在学习双手轮流替换投掷的过程内,体会用破旧教学材料开展游戏的快乐

  难点:

  配合得当地双手练习轮流替换投掷

  教学预备

  经验预备:

  课前懂得做韵律操

  物质预备:

  每个人三(锡都)个旧杂志揉成的纸团、背篓8只、录音机、韵律操磁带

  教学过程:

  一、开始

  1、在Music的伴乐下,孩子跑进入场,听鼓声绕场所做走、跑、跳的游戏;

  2、孩子集中成4路纵队,做韵律操。

  二、基本

  1、自由探究时期孩子每个人一个纸团、自由玩、看谁玩的方式最多,幼儿教师叮嘱孩子留意安全。

  2、导入学习时期

  ①请1名孩子演示,幼儿教师解说动作要点:先用手轻握纸团举起手到小耳朵旁、侧身、两脚自然分开,挥手将纸团丢到外面。

  ②孩子自由练习,幼儿教师个别指导。

  ③孩子站成四队,鱼贯练习,幼儿教师查验孩子投掷的状况并总结。

  3、温习加强时期

  ①游戏“小卫士捡垃圾”2遍玩法:8名孩子当“教学畚箕”,背部小背篓,其余孩子都当“捡垃圾小卫士”。“小卫士”把垃圾拾起丢到“教学畚箕”中,“教学畚箕”迅猛躲避,不让“小卫士”把垃圾丢进自个儿的背篓中。约定的时间“教学畚箕”里的纸团最少的为胜利者。

  ②游戏“小卫士运垃圾”2遍玩法:孩子站成四路纵队,队列的一端各放一筐“垃圾”,另一端各放一个空筐,上插一块“垃圾回收站”的牌子,每队孩子按顺序将垃圾桶里的纸团放到垃圾回收站中,每一次唯有运一个纸团,先运完的1组为胜利。

  三、结束

  1、唱《环境保护小卫士》的乐曲自由舞蹈;

  2、收拾教学教学材料。

  扩展教学:

  将纸团放于教学区中,孩子自由教学时可在过道上接着练习。

  教学讲评:

  一、设计用意

  这一次教学的目标是练习双手轮流替换投掷,渗透的环境教育目标是在环境保护游戏中体会运用破旧物件的愉快。所以,在探究时期,幼儿教师给予孩子每人一个杂志团的纸团与充分的时间让孩子自由探究,从感情视角出发激起孩子的共鸣,在加强时期,以“小卫士捡垃圾”、“小卫士运垃圾”的游戏进行,教学的困难程度也由易到难。教学融合孩子的年纪特征,采用直观、形象、生动有趣、有意思的模式,让孩子在玩中学,寓教于乐,进而增添孩子的环境保护观念,此外,将单一、无趣的投掷动作变为有意思的教学游戏。

  二、效果讲评

  教学的基本让孩子自由玩纸团,发现纸团的玩法,很好的显现了自我独立性,让孩子在发现中学习,有利于培育孩子的革新能力。运动技能的学习需要一个过程,通过“小卫士捡垃圾”的游戏有效地融合了环境保护教育并进而温习了所学的动作。这节课的要点是对孩子开展上肢动作的练习,与此同时也重视融合浑身其余各部位的练习,通过“小卫士运垃圾”游戏,使孩子上腿部及浑身有了配合得当进一步提高。此外,将环保的游戏融进动作的教学里,孩子兴致非常高,使教学达到了高潮。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环境保护”(精选14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