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语文教案设计 > 司马光 教案(通用17篇)

司马光 教案(通用17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司马光 教案(通用17篇)

司马光 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个聪明勇敢,遇事不慌的孩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朗读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思维训练。

  难点:体会到司马光是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教具:电脑课件。

  教学模式:学--议--练教学式

  操作步骤: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制定目标,激发动机--自读引导,深入学习--积累语言,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听老师讲故事:从前,有一个很有名的作家写了一本书,他不知道取什么名好,于是他拿着书叫产宰相取名,宰相看了,连连叫好,但是他又说:这么好的书,我没有资格给它取名字。没办法,他只好去请皇上给他取名。皇上看了,拍案叫绝,欣然提笔给这本书使名为《资治通鉴》。你们知道这位作家是谁吗?他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讲了他小时候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

  二、制定目标,激发动机

  1.出示课文插图,指导学生看屏幕,知道图上有些什么。

  2.根据图提问,小朋友,看过图您想知道什么?筛选出:(屏幕显示)

  (1)、这个故事发生在那里?

  (2)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水缸里的?别的小朋友怎么样?

  (3)哪个是司马光?他是怎么做的'?

  (4)那个小朋友怎么样了?

  三、自读引导,深入学习。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四个问题来学习课文,小声自由读全文。

  (一)、看图,想: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你是怎么知道的?板书:古时候,并看图理解,再齐读一自然段。

  (二)解决第一个总理: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

  1.小组读第二自然段,画出相应的词语?(花园、假山、水缸)

  2.回答问题,板书:花园

  3.指导看图理解词语,板书:司马光、小朋友、花园、水缸。

  4.比较填空,这两句有什么不同。

  (1)他跟几个小朋友玩。

  (2)他跟几个小朋友在______玩

  5.指导朗读。

  (三)解决第二个问题:这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别的小朋友怎么样?

  1.齐读第三自然段,回答问题。板书↓掉

  (1)理解不小心并教育学生要注意安全。

  (2)利用课件直接演示小朋友掉进缸里的情景(出示课件:小朋友爬到水缸上的假山上,不小心掉进缸里的情景)

  (3)思考:那个小朋友掉进水缸,会发生什么危险?为什么?这时别的小朋友怎么办呢?

  2.师读第四自然段

  (1)画出他们表现的词语。

  (2)看图理解他们的惊慌

  (3)引读:有的……有的……

  (四)解决第三个问题:哪个是司马光?他是怎么做?看出什么?

  3.小组讨论,理解:为什么用举?为什么要使劲?几下子说明了什么?看出司马光什么?板书:举、砸

司马光 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新课《司马光》。(生齐读)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说)

  2.(出示司马光人物头像)师介绍:司马光是900多年前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他姓司马,名光,司马是复姓,著有《资治通鉴》。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写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的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放多媒体课件和课文朗读的录音,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考。

  2.问: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什么事?(学生概括故事)

  3.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一读。③标出课文有几小节。

  4.师检查读文情况。①出示词语,指名认读。②出示带点字,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开火车”认读。③分段读课文,集体评议、订正。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观察,找出规律。

  2.师范写,学生观察,练写。

  3.展示、评议。

  四、积累词汇

  1.再读课文,找出课文表示数量的词。谁再说说几个这样的词语?(自由说)

  2.读读说说,看谁说的多?如:司──司机公司司仪……

  给“慌、假、别、吓、块”组词。分小组讨论、积累,再大组比赛,指定时间内,看哪组组词最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走迷宫:出示课件,学生分组依次认读生字,全部读完方可走出迷宫。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引读第一小节。

  (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3)“古时候”是什么时候?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时候?(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回答)

  2.学习课文第二小结:

  (1)自读、标一标有几句话。

  (2)指名读,想一想:他是谁?

  (3)出示句子,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跟几个小朋友玩。

  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4)读第二句,把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读清楚。(学生自由读。)

  (5)花园里有什么?(自由读。)

  (6)这是一口怎样的水缸?看图,水缸究竟有多大?缸里的水多不多?

  你从哪看出来的?你能把缸大水多读出来吗?(生练读、评读)

  3.学习课文第三小节:

  (1)这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由读第三段

  (2)小朋友是怎样掉进大水缸的?什么叫“一不小心”?

  (3)小朋友掉进水缸里了,着急吗?用着急的语气读读。

  (学生练读、评读)

  4.学习课文第四小节:

  (1)小朋友们都怎样了?“慌了”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读,用“──”画出小朋友表现的句子,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2)交流汇报,师板书:小朋友慌了叫喊跑找(分析字形)

  (3)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怎么叫,怎么喊?(学生试着叫、喊)

  (4)读出小朋友慌了的语气。(学生练读,评读)

  5.学习课文第五小节:

  (1)司马光是怎样表现的?(自由读)

  (2)出示句子:他拿起一块石头,砸那口缸,砸破了。

  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

  哪句话好?为什么?(学生读句子,比较异同)

  (3)在句子中找出表示动作的词,标出△。

  板书:司马光没有慌拿起使劲砸

  (4)把自己当成司马光,边读边做动作。

  6.学习课文第六小节

  (1)指名读,想想结果怎样?

  (2)用轻松愉快的语气读一读。

  三、读中积累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自己读,指名读。)

  2.背诵课文。

  (1)指名看图叙述故事。

  (2)同桌合作背诵。

  (3)自由背,喜欢背哪部分就背哪部分。

  (4)指名背诵全文。

  四、总结全文

  1.谈收获:你喜欢司马光吗?为什么?从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2.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想出什么办法救人?

司马光 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课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一个故事。司马光和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司马光举石砸缸救出了小伙伴。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了解司马光的沉着机智,并从中受到启发。

  【学习目标】

  1、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司马光的沉着、机智。

  4、想出新办法,发展创新思维。

  【课前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或多媒体,生字卡片,小黑板。

  学生:读课文,标注生字、自然段;收集关于司马光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揭题激趣

  1、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板书:司马光)

  2、认读生字“司”。齐读课题。

  3、简介司马光。

  二、整体感知,认识生字

  1、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看插图或多媒体课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自由、轻声地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3、小黑板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学生自由读,抽读检查。

  4、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司马光在花园里遇到了什么事?

  2、指导朗读2、3自然段。

  ⑴引导看图(或用多媒体演示当时的情形)。

  ⑵自由朗读,体会课文中小朋友的心情。

  ⑶指名读第3自然段,感受情况的紧急。

  3、小伙伴们是怎么做的?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4、大家试着做做司马光的动作,体会“举”“砸”。

  四、指导朗读

  比较“别的小朋友”和“司马光”的不同表现,边读边体会。

  老师引读:有个小朋友……掉进了大水缸。别的小伙伴──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呢?……最后……。

  五、课后思考,拓展思维

  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

  第二课时

  一、讨论交流

  司马光沉着机智,救出了小伙伴。你能想出别的办法救出那个小朋友吗?比一比,看谁的办法最好。

  1、学生自己想办法。

  2、分组交流,推选出好的办法到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适时评议办法的优点和不足。也可以与司马光的办法比一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了解在当时的情况下,什么办法是最好的)

  4、再次朗读课文,并说说司马光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二、识记生字,积累词汇

  1、复习生字读音。(出示卡片,认读生字)

  2、鼓励学生用生字组成词语,(积累词汇,巩固识字)教师给予肯定或指正。

  3、采取小组竞赛、词语接龙等形式,完成“读读说说”的练习。

  三、朗读背诵,积累巩固

  1、自由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2、根据故事发展的顺序,教师引导背诵。

  四、指导生字书写

  1、认读“别”“到”等6个字。

  2、引导观察这六个字,都是左右结构,要注意口字旁、立刀旁、双耳的书写位置。

  3、学生描红,书写生字。

  4、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评议。

司马光 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的能力。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运用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方法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能从课文插图中学习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课前准备】

  1、学生:

  ⑴搜集有关司马光的资料。

  ⑵认读字卡片。

  2、教师:

  ⑴吹塑纸剪成假山、水缸。

  ⑵课文插图,第4、5自然段的文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司马光的图片)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一位古时候的人,他的名字叫司马光。他是一位有名的人。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写的就是他小时侯的事。

  (板书课题20、司马光)

  (从图入手,引出课题,激起学生对司马光了解的愿望。)

  二、自主识字,初读感知

  1、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认字,读通课文:

  ⑴借助拼音。

  ⑵问别人。

  ⑶联系上下文猜字。

  ⑷听别人读。

  2、同桌互读正音:

  3、指名读课文。其他小朋友认真听,评一评读得怎么样。

  (学生评价订正读音,教师随机利用卡片指导学生巩固认读字。)

  4、运用游戏,检查学生识字情况。

  师:现在我们要把生字朋友从课文中请到我的生字卡片上,看大家还认不认识?

  出示生字卡片,用摘字的游戏识字。

  (方法:把字贴在黑板上认识哪个字就摘哪个字来读,其他学生跟读。)

  让学生在小组里摘字,说说用什么方法认识这些字的。

  师:谁来说一说哪几个生字用换偏旁的方法来记住的?

  叫──收球──救

  师用开火车的游戏检查学生识字情况。

  5、把生字朋友送回课文的家中,全班齐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司马光干什么?用简短的话说一说。

  (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识字,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在出示了四种识字方法,这样既复习巩固了原有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的能力。同时为了让学生识起字来饶有兴趣,在教学中引入游戏。这样能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提高识字效率,巩固识字效果。)

  6、四人一小组读课文,可以齐读、分段读、表演读。讲讲自己读懂了什么?

  7、小组汇报交流。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学习到、别两个生字:

  1、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记忆字形。找一找两个字的相同点。

  2、教师范写,生描写

  3、请写的好的学生说一说怎样才能写好。

  4、生练写,同桌互评。写的满意的画一个。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复习识字

  师:我们继续学习《司马光》。这节课我要先考考同学们,看看谁这些字都认识了。

  师:(出示一幅花园的图)将认读字藏在花芯中,找一组学生摘花,读字,同桌组词。

  二、细读课文,朗读感悟

  1、看插图,找一找哪几个自然段写的图上的内容。(第3、4、5、6自然段)

  出示这几段读一读,说一说发生什么事了?

  (一个小孩掉到水缸里了。)

  2、读一读,让学生想一想假如自己在场会是什么心情?读出紧张的语气。

  3、别的小朋友都怎样做的?看插图,说一说。

  (发挥插图的用处,理解课文)

  4、司马光是怎么做的?读课文第5段,自己演一演。

  5、议一议他是怎么想的?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四、背诵课文,掌握方法

  1、为什么要写第1、2自然段?

  师小结:事情的发展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有起因、经过、结果。

  2、试着按照这种方法,背诵课文。

  (生背课文。)

  3、指名背诵,怎样才能背下来?

  五、扩展沿伸

  师: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板书机智勇敢)

  出示:遇到困难怎么办?动动脑筋,一定会有解决的办法。

  师:请同学们也向司马光来学,帮助这位同学。

  (小红的沙包挂在了树杈上,怎么办呢?)

  或介绍司马光的资料。

  六、书写生字

  1、出示吓、叫、那、都。

  2、说一说你的发现

  (可以说识字方法、也可以说两组同部首的字)

  3、重点指导那,其他字自学。

  4、生描写,同桌互评。

司马光 教案 篇5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65

  《司马光》教案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得”的另一个读音(de)。

  2.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花园的环境和司马光的词句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思路:

  《司马光》是本单元最后一篇看图学文。课文中的图是一幅单幅图,学生不了解故事内容是不易看懂的。因此在教学时可先启发学生看图。在简介故事内容后再提出几个问题,如: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讲图画上的故事的。

  在学生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再带领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学习课文。先学习第一部分(一至三自然段),让学生知道“古时候”是很久以前。这一部分重点讲读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借助图画和课文弄清缸在假山的什么地方,以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缸。然后启发学生想想这个小朋友是怎么掉进缸里的?掉进缸里如不及时救出会出现什么情况?让学生弄清事情的起因及当时的危急情况。

  课文的第二部分是(四至六自然段)。让学生通过认真读课文,找出“有的……有的……”及“哭、喊、跑、叫、找”等动词,想象当时玩耍的小朋友着急的心情,动作忙乱的情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看图后再仔细读第五自然段课文,说说司马光是如何砸缸的。读完第六自然段,小朋友得救了。还可启发学生想想除了砸缸外还可用什么办法救那个小朋友?

  朗读应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重点句、段,要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反复体会。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900多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2.设置悬念:今天我们就是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为什么要救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

  2.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图画上的故事的。

  1.提出初读要求:

  (1)读准每个字音。

  (2)画出本课的生字。

  2.说说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读讲一至三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出示生字卡片“古时候”,帮助学生理解“古时候”就是很久以前。

  (3)让学生说说,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要写谁的事情。

  (4)回到课题,是以人物的名字作为课题的。

  2.第二自然段。

  (1)第二段有几句话,这两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2)借助图画学习第2句话,弄清缸与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强调是装满了水的大水缸。

  卡片出示: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3.第三自然段。

  (1)自读课文,思考:

  ①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

  ②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出现什么情况?

  (2)学生回答思考题后,教师略作小结,为突出司马光遇事不慌,聪明果敢作好铺垫。

  第二课时

  一、学习四至六自然段课文。

  1.第四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

  (2)讨论:从哪里看出别的小朋友都慌了?

  (3)出示卡片: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4)在学生读文想象后,让学生表演第4段的内容。

  (5)小结:别的小朋友心里着急,动作忙乱,司马光表现怎么样呢?

  2.第五自然段。

  (1)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用笔画出司马光的动作。

  (2)出示卡片: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

  (3)讨论:

  ①司马光没有慌,他是怎样做的呢?

  ②“举起”与“拿起”作比较,“举起”说明什么?

  ③指名让学生表演“使劲砸”的动作。

  ④“几下子”告诉了我们什么?

  (4)再引导学生看图,讨论:

  ①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

  ②能用别的办法救出那个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吗?

  (5)小结:司马光救人这件事可看出他是个遇事不慌、聪明、果敢的孩子。

  3.第六自然段。

  (1)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得(dé)”的读音。

  (2)让学生代得救的小朋友向司马光说一句感谢的话。

  二、朗读四至六自然段课文。

  第三课时

  一、总结全文。

  1.指名朗读。

  2.看图复述故事。

  3.让学生说说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二、完成课后作业第2题。

  1.卡片出示两组句子:

  (1)他跟几个小朋友玩。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2)司马光。司马光用(石头)砸缸。

  2.要求学生找出每组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1)第1组的第2句写明在什么地方玩,并体会表示地点的词语在句中的作用。

  (2)第2组的第2句写清楚了司马光用什么东西砸水缸。

  三、指导学生识记字形并书写。

  1.让学生自己说说如何识记本课的10个生字。

  2.指导书写。

  “候”注意右上不要写成“工”字。

  “孩”右半边的笔顺是“亠亥”。

  “回”是大口套小口,注意大口的最后封口。

  “朋”由两个“月”组成。

  “跑”“足字旁”,右边是书包的“包”。

  转载自江都教育网

司马光 教案 篇6

  通过《司马光砸缸》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还要教育学生遇到事情要像司马光那样开动脑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识记8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14个要求会认的字,掌握两个部首“足字旁”、“石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3、感受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时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4、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明白砸缸救人事情的前因后果,感受司马光沉着、勇敢、果断的品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学生或老师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学习“司”字,字谜:这个同学真马虎,“同”字丢掉一小竖。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九百多的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2、设置悬念:今天我们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为什么要救人,又是怎么救人的呢?

  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

  2、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展开图上画的故事的。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准字音。

  2、提出初读要求:

  (1)读准每个字音。

  (2)画出本课的生字。

  3、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识记生字。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从前”是什么意思?

  (3)在这一自然段,发生了什么事?

  (4)思考: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出现什么情况?

  2、第二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讨论:从哪里看出小朋友都慌了?还可能有什么样子的?

  (3)相机学习“叫”“跑”,请学生列举其他带有“足字旁”字,说说它们都与什么有关。

  (4)小结:别的小朋友慌了,动作忙辞职,司马光表现怎样呢?

  3、第三自然段。

  (1)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画出描写司马光砸缸动作的句子。

  (2)出示句子:司马光没有跑。他拿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讨论:

  司马光没有跑,他是怎样做的?

  指名让学生表演“使劲砸”的动作。

  “几下子”告诉了我们什么?

  (3)再引导学生看图,讨论:

  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

  能用别的办法救出那个掉进缸中的小朋友吗?

  (4)相机学习“使、劲、砸、破”。学习“石字旁”,说一说带有“石字旁”的字有哪些?都与什么有关?

  (5)结果怎样了呢?

  (6)学习“出”、“终”、“于”、“救”。

  (7)通过这件事,你能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8)让学生代表得救的孩子向司马光说一句感谢的话。

  五、朗读课文

  六、课后作业

  把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第二课时

  一、总结全文

  1、指名朗读。

  2、复述课文。

  3、让学生说一说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二、复习字词

  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2、完成课后活动――连线。

  3、完成课后活动二,涂色。

  4、完成课后活动三,读词语。

  三、指导书写。

  司:注意第一笔先写“横折勾”

  跑:注意“足字旁”的写法。

  出:注意笔顺

  四、课后作业。书写生字。

  拓展阅读:《司马光砸缸》课文

  从前有个人叫司马光。他小时候,常跟小朋友们在花园里玩儿。花园里有一座假山,假山旁边有一口大缸。有一回,有个小朋友在假山上玩儿,不小心掉到大水缸里了。

  小朋友们都慌了,有的叫着喊着跑了,有的跑去找大人。

  司马光没有跑。他拿起一块石头,使劲儿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缸里的水流出来,掉在缸里的小朋友终于得救了。

司马光 教案 篇7

  司马光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别、到、那、都、吓、叫”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3、感受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4、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白砸缸救人的前因后果。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

  2.认识13个生字。

  教学重点: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教学难点:掌握识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指导看图,从图中质疑。

  1.出示插图,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看不懂得吗?

  学生质疑,教师归纳问题:(1)爬出来的孩子是怎样掉进缸里的?

  当时的情况怎样? (2)是谁救了他,他是怎么救的?

  二、揭题释题。

  1.板书课题,读题。(1)知道“司马”是复姓。(2)识记司,组词。

  2.简介司马光。(学生或教师)

  三、初读感知,合作初步解疑。

  1.自由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识记生字新词。自主选择生字识记,组内交流,全班反馈。

  砸缸 假山 水缸 别的 叫着 吓哭 慌  使劲 砸破 得救

  3.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问题(1)(2)

  4.小组讨论交流读懂的问题。

  四、作业。

  (1)读课文1遍。

  (2)认读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新词,训练朗读。

  2.分析课文,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读生字卡片

  二、学习1~3段,解决问题(1)。

  1.借助插图了解大水缸的位置及这是怎样的一口缸。

  2.读文后讨论,理解:不小心。

  启发想象:掉进缸里的孩子会怎样?3.朗读指导。

  三、学习4~6段,解决问题(2)

  1.看图读文了解别的孩子的表现,板书:哭  喊  叫  找

  小组讨论这些孩子当时是怎么想的?

  2.讨论司马光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他是个怎样的人?

  划出司马光的动作。理解:使劲砸。

  三、质疑释疑。(针对课文内容提问,自由解答,教师引导)

  四、你喜欢司马光吗?用一句话夸夸他吧!

  五、朗读指导。

  六、指导书写。注意偏旁在左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七、拓展训练。

  如果你是当时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做呢?

  八、作业布置: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复习词语,朗读课文,听写生词。

  教学重点:复习巩固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新语:

  二、再读课文,加深感悟。

  三、指导背诵。

  教师引导,让学生悟出背诵的方法:看图背诵、想情节背诵、看板书背诵

  四、听写生字词语。

  五、总结。

  学了司马光砸缸救人,我们懂得了遇到紧急事件,要沉着冷静、动脑筋、想办法。

  板书设计

  20 司马光

  都慌了

  掉进缸   别的小朋友―――――叫 喊 跑 找

  没慌

  司马光――――举砸(几下子) 得救了

  (遇事不慌机智勇敢)

司马光 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教育学生要像司马光那样,遇事不慌,积极开动脑筋,解决问题。

  3、指导说话“有的……有的……还有的……”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指名读,师生评议,齐读词语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出示提示)司马光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其他小朋友,司马光,最后。

  [低年级小朋友的概括能力不强,教师给予适当的提示,学生说得较有条理。]

  过渡: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这个故事。

  二、细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小节:

  1、自读,想想第一小节告诉了我们些什么?

  2、指名读,交流,相机理解个别词语,朗读句子:

  这一自然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古时候:距离现在很远的时候,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是发生在距离现在近一千年前。)、地点(花园里)、人物(司马光和小朋友们)

  提示,比较这两种说法,哪一种好。

  花园里有一座假山,假山远处有一口水缸,缸里有水。

  花园里有一座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师:是啊,小朋友们在这里玩真是太危险了。

  [第一自然段给我们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存在的隐患。但发现这些内容要让学生归纳出来有些困难,站起来的小朋友都是读文中的句子。经过思考,修改如下:每个故事都有它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故事是由什么引起的)、经过(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和结果,读读第一小节,告诉了我们这里的哪些内容?]

  过渡:司马光和小朋友一起在花园里玩,他们玩得可开心了,可你们知

  道吗?玩着玩着竟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二)学习第二小节

  1、读读第二小节,说说发生了什么事情。

  (学生交流,指出事情是: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水缸里。)

  2、这是一只怎样的水缸?(指名说,强调“在假山下面”,“大”,“装满水”)一位小朋友掉进这装满水的大水缸里,他可能会遇到什么危险呢?(指名交流)

  [再让学生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水缸”是为了让学生再次进入到情境,感受掉入水缸的小朋友的危险。]

  3、是啊,这时的情况十分危险,真是“千钧一发”(出示词语,领读)突然发生这们的意外,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还有的(跑去找大人)。

  4、小朋友在这种情况下,心里害怕极了,吓得一点主意也没有,这句话中有一个字最能说明小朋友此时的心情,哪个字?(点:慌)你还从这句话中哪些词看出小朋友“慌”了?(点:哭喊跑)

  (1)他们会怎么喊呢?

  (2)小朋友们有的都急哭了,有的大喊救命,还有的跑去找大人来帮忙,急坏了的小朋友还可能会怎么做呢?(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

  (3)小朋友们真是急啊,你们看到这们的情景心里急吗?那你们一定能读好这一小节。(自由读,指名,男,女,齐。)

  过渡:此时,有一个小朋友的表现与大家完全不同,他是谁呀?司马光有没有逃走?有没有害怕?师:他非常冷静,镇定,他是怎么做的?

  四、精读第三自然段。

  1、读读第三小节,把写司马光动作的词圈出来。

  2、指名说说司马光是怎么做的。

  3、比较句子:

  司马光没有慌,他拿起一块大石头,砸那口缸。

  司马光没有慌,他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

  [低年级学生要他们独立找出一句话里的重点字词,比较困难,把重点字词点出来,通过对比,学生比较容易感受到重点字词的作用。]

  4、谁能把这句话读好?

  (1)指名。

  (2)谁愿意上来学学司马光砸缸的样子?

  (3)一起读好这句话

  5、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小朋友们,你们此时的心情怎样?

  五、总结全文

  1、小朋友被救了,我们也松了一口气,可多亏了司马光了,谁来夸夸司马光?

  2、司马光在这种十分危急,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一点也不慌,我们可以用这几个成语来形容(出示:“临危不惧、从容不迫、方寸不乱”领读)在这么危急的时刻他想出砸缸救人的好办法,我们也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这时的司马光,(出示:“多谋善断”领读)。

  3、小朋友,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还会想出什么办法救这个小朋友?看谁的办法比司马光更棒?

  4、总结:司马光的办法在当时的紧急情况下是最好最有效的,让我们再一起来夸夸司马光。(齐读全文。)

  [“多谋善断”这个词语是指“很有智谋,又善于决断。”课堂上小朋友们想到的办法,可能司马光在当时也想到了,这是他的有智谋,但这些办法中用石块砸缸在当时是最好最有效的,司马光善于决断,总结下来,司马光是个“多谋善断”的人。可以看出重点是在办法的好坏、是否有效上,所以我觉得还是应该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办法,在对比中突显司马光的“多谋善断”。修改如下:

  小朋友,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还会想出什么办法救这个小朋友?看谁的办法比司马光更棒?

  总结:司马光的办法在当时的紧急情况下是最好最有效的,在这么危急的时刻他想出砸缸救人的好办法,我们也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这时的司马光,(出示:“多谋善断”领读)]

司马光 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司、假等13个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3.能借助课文插图学习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会书写要求写的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你们知道司马光吗?谁知道?给大家讲一讲好吗?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材料说一说)

  2.(出示司马光人物头像)师介绍:司马光是900多年前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他姓司马,名光,司马是复姓。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板书课题:司马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多媒体课件和课文朗读的录音,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考。

  2.提问: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什么事?(学生概括故事)

  3.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一读。③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4.师检查读文情况。①出示词语,指名认读。②出示生字,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开火车认读。③分段读课文,集体评议、订正。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引读第一小节。

  (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3)古时候是什么时候?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时候?

  (出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回答)

  2.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读,标一标有几句话。

  (2)指名读,想一想:他指的是谁?

  (3)出示句子,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跟几个小朋友玩。

  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4)花园里有什么?(自由读。)

  (5)这是一口怎样的水缸?(看图)缸里的水多不多?从课文中措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3.学习课文第三、四段。

  (1)这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由读第三段。

  (2)看见一个小朋友掉进水缸里了,别的小朋友怎么样?(指导用着急的语气读第四段。)

  (学生练读、评读)

  了?慌了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读,用──画出小朋友表现的句子,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4.学习课文第五段。

  (1)司马光是怎么做的?(自由读)

  (2)出示句子:哪句话好?为什么?(学生读句子,比较异同)

  他拿起一块石头,砸那口缸,砸破了。

  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

  (3)在句子中找出表示动作的词,标出△。

  (4)把自己当成司马光,边读边做动作。

  5.学习课文第六段。

  (1)指名读,想想结果怎样?

  (2)用轻松愉快的语气读一读。

  6.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自己读,指名读)

  四、总结全文

  1.谈收获:你喜欢司马光吗?为什么?从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2.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想什么办法救人?

  板书设计:

  20.司马光

  小朋友 司马光

  慌了 没有慌

  哭 叫 喊 跑 举 使劲砸

  第二课时

  一、巩固识字

  1.问答对唱:学生分两小队,老师进行指挥。先由师唱什么字竖心旁?谁猜对了谁就走。唱完,每排第一名同学接着唱,对答老师慌字是个竖心旁,我猜对了我就走,回答完毕回到座位。

  2.读一读数量词:一座假山、一口水缸、一块石头、一个小朋友。

  二、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观察,找出规律。(要写的六个字都是左右结构,横排两个字都有相同的偏旁。)

  2.师范写,学生观察,练写。重点指导写好双耳旁。

  3.展示、评议。

  三、背诵课文

  1.指名看图叙述故事。

  2.同桌合作背诵。

  3.自由背,喜欢背哪部分就背哪部分。

  4.指名背诵全文。

  四、实践活动

  1.积累词汇:

  (1)找出课文表示数量的词。谁还能说几个这样的词语?自由说。

  (2)口头扩展词语,如:司司机、公司用慌、假、别、吓、块、救口头组词。分小组讨论、积累,再大组比赛,指定时间内,看哪组组的词最多。

  2.创新故事会:学生交流有关司马光的故事。

  编辑短评:教案中的教学方法符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便于教师借鉴和操作,有些教法和问题设计得巧妙,有利于拓展教师设计教学的思路。

司马光 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通过读书,认识“司”、“假”、“缸”3个生字,会写“别”、“到”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第一至三自然段,为后面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埋下伏笔。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第一至三自然段,为后面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埋下伏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题激趣

  1.教师:小朋友,你明白老师姓什么吗?那你明白后面那位老师姓什么吗?(师回答)那你能向后面的老师介绍下你姓什么呢?我们的姓只有一个字,这天我们来认识一个古时候的小朋友,他的姓和我们有些不同,他姓司马(板书),像这样有两个字组成的姓我们把它叫作复姓。司马这个姓十分个性,马这个字我们早就学过了,那你能给“司”这个字找个朋友吗?他的名字叫“光”。(板书)谁愿意和他打个招呼呢?(叫几个学生。)让我们一齐来读读课题吧!(20.司马光)

  2.教师:瞧,这个就是司马光,他到底是一个怎样样的孩子呢?让我们读读课文,去认识一下他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把书本翻到85页,看看读书要求。

  出示读文要求:

  (1)边看插图边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长句子。

  (2)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号。

  2.教师:老师看到大家读课文的时候十分认真,有的同学都已经读了好几遍了,此刻老师要来考考大家,这篇课文总共有几个自然段啊?(6个)老师想听听你们读得怎样样了?

  三、细读感悟,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请大家看课文插图。谁是司马光?他是什么时候的孩子?

  2.谁来读第一自然段。(提醒学生注意读准轻声)男同学和女同学想来比一比吗?

  3.请大家再看课文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小朋友在花园里干什么?(课件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谁来读第一句话?(抽1-2名学生)

  4.花园里有什么?(课件出示“假山”图。再出示词卡:假山)谁来读?假山是真的山吗?所以“假”的意思就是?它的反义词是?(出示字卡:假)这个生字读什么?(赛词)

  5.(板书假山简笔画)这是花园里的假山。假山下面有什么?(课件出示“大水缸”图。再出示词卡:大水缸)一齐读。

  6.板书大水缸简笔画。教师介绍:在古时候,人们在花园里放一口大水缸大,缸里装满了水,那是用来防火的。因为那时没有灭火器,当火灾发生的时候,就能够用缸里的水来灭火。

  7.(出示字卡:缸)谁认识这个生字?缸,我们来看看我们身边的缸(课件出示:我们身边的“缸”)这些都是什么缸呀?养鱼的叫?盛烟灰的叫?洗澡用的叫?一齐读。

  8.谁来读第二句话?(抽1-2名学生)

  9.咱们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读一读,注意把句子读得流利一些。

  10.多美的花园呀,小朋友在那里玩得真快乐!但是,之后却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这是怎样回事呢?谁来读第三自然段?(指名朗读)

  11.指名回答

  12.“一不留意”是什么意思?如果你就在旁边,看到自己的小伙伴掉进大水缸里,你的情绪必须会十分紧张。所以咱们读这个自然段就要显得紧张一些。“一不留意”这个词语要读得稍快一些。谁来试一试?我们一齐来读。

  13.教师小结:哎呀,小朋友掉进大水缸里了,咱们心里真紧张啊!有谁能去救救他呢?

  四、生字巩固,指导书写

  1.咱们刚才学了几个生字了?(课件出示本课时所学的三个生字)还认识它们吗?我们来猜字谜。(猜到后请学生举起手中相应的字卡。)

  这个同学真马虎,“同”字丢掉一小竖。(司)

  工人中午下山找水喝。(缸)

  2.把生字的拼音去掉后,你们还能认识它们吗?我们来开火车认生字。火车开得最快的小组,我们奖励生字苹果。

  3.小朋友,光认识生字还不行,我们还要学会写一手漂亮的好字。此刻,老师就来教大家把字写正确,写美观。(课件出示:“那”和“都”)

  4.“那”和“都”这两个字哪里相同?(提醒学生:都是左右结构,部首都是(右耳旁))

  5.咱们学过哪些(左耳旁)的字?(课件出示:阳、那、都)

  6.(左耳旁)和(右耳旁)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左耳旁),“耳朵”要写得高、小,竖的末尾像一个小雨点;(右耳旁),“耳朵”要写得低、大,竖的末尾像一根针。)

  7.伸出我们的小手指,跟着老师一齐来数笔顺。(播放课件)

  8.多美的字呀,老师也想写一写。看看老师写得好不好?(“那”字左边和右边差不多一样大小,注意两条短横不要挨着横折钩。“都”的左边要写得宽一些,右边要写得矮一些,这样字就显得更加美观。)

  9.你们也来写一写吧。

  10.检查、评价学生的书写

  五、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过得快乐吗?有什么想法?

  2.教师评价,提出期望:(小朋友,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如果我们能认识更多汉字,如果我们能把字写得更加美观,我们的心里就会感到个性开心。咱们一齐来努力吧!)

司马光 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本课生字11个,积累词语九个,句子两句。

  技能目标: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节。

  情感目标:学习司马光在危急时刻砸缸救人的故事,领悟司马光的机智。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生字,积累词语九个。

  教学准备:录像带、录音带、图片。

  教学过程:

  环节安排 教的活动 学的活动 教学意图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新朋友(板图),他叫司马光(板题)

  2、 学习“司”,介绍“司马”是复姓。

  1) 学习“司”,给“司”找朋友。

  2) 师述:司马是复姓,你还知道有哪些复姓?

  (上官、诸葛、欧阳、端木……)

  3、 过渡: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讨论、交流

  二、看录像学习课文 1、 播放课文录像,思考:

  司马光和小朋友们在花园里玩时,发生了什么事?

  2、 交流并出示第二小节,指导朗读。

  师述:请看图,这口缸这么深,里面的水那么满,像你们这么矮的小朋友掉在缸里有什么危险?

  3、 师述:在这紧急关头,小朋友们都慌了,叫着喊着去找大人,可是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第三节,圈出生字,小小组学习生字。

  重点指导:

  慌:理解意思。什么时候你会很慌张?

  找:组词

  劲:提醒是前鼻音

  4、 请两位小朋友分别读读司马光和小朋友的表现。

  1) 出示句子

  2) 指导:前句紧张可以读得快些;后句要读得不慌不忙;“使劲”读得有力度。

  5、 我们再来看看图,图上的小朋友都在大声地叫喊,那他们会喊些什么呢?

  1) 出示相关插图。

  2) 出示填空

  小朋友不小心掉到大水缸里去了。大家都慌了,有的急得大叫:“            。”有的哭着喊着:“            。”还有的              。

  6、 集体讨论小朋友的这些方法好不好?司马光的办法好不好?

  过渡:正是司马光急中生智,才使这个落水的孩子得救了。

  7、 学习第四节

  1) 自学生字,重点指导:

  破:与“被”作比较,分别找朋友

  流:用好方法记

  救:与“球”作比较,找朋友

  2) 指导朗读

  8、 学完了课文,你觉得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机智,勇敢,遇事不慌张)

  讨论、交流

  自己练一练,读出紧张的语气

  个别读

  小小组学习

  自己练练

  两大组配合读

  配动作读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完成课后练习

  自己口头练练

  交流评价

  讨论交流,相互评价

  自学生字

  用平稳的语气读读第四节

  谁能背一背 借助录像,把抽象的语言文字演绎成生动活泼的画面,激发学的兴趣。

  用描述感受的方法,理解词义,适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

  通过合理的想象,适时地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

  运用比较的方法体会司马光的聪明之处,教育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应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三、复习巩固

  1、 读生字

  2、 “摘葡萄”游戏

  3、 读课后句子

  四、作业 课外阅读

  《皮球浮上来了》

司马光 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认识司、假”等13个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3.能借助课文插图学习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会书写要求写的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你们知道司马光吗?谁知道?给大家讲一讲好吗?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材料说一说)

  2.(出示司马光人物头像)师介绍:司马光是900多年前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他姓司马,名光,司马是复姓。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板书课题:司马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多媒体课件和课文朗读的录音,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考。

  2.提问: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什么事?(学生概括故事)

  3.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一读。③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4.师检查读文情况。①出示词语,指名认读。②出示生字,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开火车”认读。③分段读课文,集体评议、订正。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引读第一小节。

  (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3)“古时候”是什么时候?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时候?

  (出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回答)

  2.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读,标一标有几句话。

  (2)指名读,想一想:“他”指的是谁?

  (3)出示句子,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跟几个小朋友玩。

  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4)花园里有什么?(自由读。)

  (5)这是一口怎样的水缸?(看图)缸里的水多不多?从课文中措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3.学习课文第三、四段。

  (1)这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由读第三段。

  (2)看见一个小朋友掉进水缸里了,别的小朋友怎么样?(指导用着急的语气读第四段。)

  (学生练读、评读)

  了?“慌了”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读,用“──”画出小朋友表现的句子,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4.学习课文第五段。

  (1)司马光是怎么做的?(自由读)

  (2)出示句子:哪句话好?为什么?(学生读句子,比较异同)

  他拿起一块石头,砸那口缸,砸破了。

  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

  (3)在句子中找出表示动作的词,标出△。

  (4)把自己当成司马光,边读边做动作。

  5.学习课文第六段。

  (1)指名读,想想结果怎样?

  (2)用轻松愉快的语气读一读。

  6.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自己读,指名读)

  四、总结全文

  1.谈收获:你喜欢司马光吗?为什么?从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2.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想什么办法救人?

  板书设计:

  20.司马光

  小朋友      司马光

  慌了       没有慌

  哭 叫 喊 跑   举 使劲砸

  第二课时

  一、巩固识字

  1.问答对唱:学生分两小队,老师进行指挥。先由师唱“什么字竖心旁?谁猜对了谁就走”。唱完,每排第一名同学接着唱,对答老师“慌字是个竖心旁,我猜对了我就走”,回答完毕回到座位。

  2.读一读数量词:一座假山、一口水缸、一块石头、一个小朋友。

  二、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观察,找出规律。(要写的六个字都是左右结构,横排两个字都有相同的偏旁。)

  2.师范写,学生观察,练写。重点指导写好双耳旁。

  3.展示、评议。

  三、背诵课文

  1.指名看图叙述故事。

  2.同桌合作背诵。

  3.自由背,喜欢背哪部分就背哪部分。

  4.指名背诵全文。

  四、实践活动

  1.积累词汇:

  (1)找出课文表示数量的词。谁还能说几个这样的词语?自由说。

  (2)口头扩展词语,如:司―司机、公司……用“慌、假、别、吓、块、救”口头组词。分小组讨论、积累,再大组比赛,指定时间内,看哪组组的词最多。

  2.创新故事会:学生交流有关司马光的故事。

司马光 教案 篇13

  教学要求:

  1.复习生字、新词。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育学生遇事要像司马光一样沉着机智。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叫《司马光》记得文中讲了,填空:(   )砸缸救人。

  2.读完(   )砸缸救人,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生质疑: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他是怎么救人的?等)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继续深入地阅读课文。

  3.复习生字、新词。

  二、学习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让我们来看看司马光为什么“砸缸”救小朋友。

  a.出示插图请同学们对照课文的插图,自由读读课文,看看那口水缸在哪里?是口什么样的水缸?用“——”画出有关句子。(第二自然段)

  b、指导朗读:生;那是一口大水缸,还装满了水。教师板书(画一口大水缸)这在课文哪个自然段读到告诉大家(第二自然段)能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那是一口怎样的水缸吗?(出示第二自然段,突出大,满)

  个别读,全班读

  c、读得真好,可他指呢?(他指司马光)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从第一自然段知道的)真会读书,你懂得联系上下文思考问题。让我们一起读一二两个自然段。

  过渡语:正当孩子们玩得高兴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课件出示:小朋友掉进水缸,(教师板书)展开想像:这个小朋友掉进水缸里,小伙伴们什么心情呢?请你仔细想想,把自己当作其中的一个人物,说说此刻此时,你的心情如何?

  (2)为什么着急呢?掉进缸里的小孩子面临着哪些危险呢?

  (3)出示第三自然段你准备怎么读?

  (4)同桌练读后,全班汇报读。

  过渡语:在这万分紧急的情况下,司马光的做法和别的小朋友的表现一样吗?请认真读四、五自然段。

  5.学习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1)出示插图;别的小朋友是怎么表现的?请看着图,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说.(板书:哭、喊、叫、跑)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也能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说

  (2)我想用一个词形容别的小朋友的表现----慌了,板书;慌思考:小朋友们为什么这么惊慌?(因为这关系到人的性命,大家都很害怕,又毫无办法)

  (3)表演:能抓住别的小朋友惊慌时的动作,把此时慌乱的场面表演出来。

  (4)他们演得好,那你们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惊慌、害怕的氛围吗?(出示第四自然段配乐)

  (3)全班练渎。

  (4)齐读。

  思考:就在此时司马光的表现与其他人有什么不同?(出示图文对照第五自然段)

  (5)板书:没有慌,砸缸救人,(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他遇事不慌,我想用一个词夸他----沉着)试着用这样的语气读读这段。

  (6)试着做司马光救人时的动作。评议:谁表演得好?为什么?

  (学生砸缸的动作要十分用力,才能体现是“使劲砸”)为什么司马光要用这么大的力气?小组讨论。(因为这样才能很快地把缸砸破,救出小朋友)

  (7)练习朗读,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这段文字读出自己的体会。男女生比赛读。

  提问:同学们也动脑筋想一想,假如你当时是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员,你还有什么方法能救出掉进大水缸的小朋友呢?学生讨论后全班交流。

  同学们很聪明,想了不少的好办法,现在我们比较一下,司马光的办法和大家的办法谁好?为什么?(时间就是生命,司马光的办法与我们的不一样,他让水离开人,小朋友在最短的时间内获救了。)

  6、学习第六自然段

  出示课件:砸缸水流出来了,小朋友获救了。

  看到这,你们开心吗?

  (1)请同学带着高兴的心情读第6自然段。

  三、创造性的思维训练

  (1)缸里的的小朋友得救了,就在这时候,假如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会怎么称赞呀!

  请学生分角色演一演。(板书:聪明,勇敢)

  (2)老师也跟大家一样喜欢司马光。不过,郑老师相信如果咱班的小朋友遇到紧急问题,一定也能想出那么棒的办法来呢。想不想试试,看看自己在困难面前是不是也能跟司马光一样,做到不慌张,能动脑筋想出好办法呢?

  课件出示:

  出示画面:在放学路上,有一位小女孩突然间鼻子出血不止。让学生进一步明白遇事不慌张,要积极动脑筋自己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总结:学了这篇课文,我们不仅认识了一位聪明,机智的司马光,还懂得了在生活中遇到紧急情况不要慌,动脑筋解决问题。

  四、学会背诵技巧。

  这么好听的故事你们打算用什么办法背下来,讲给家里人听呢?

  教师引导,让学生悟出背诵的方法:看图背诵、想情节背诵、看板书背诵。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的背诵课文

  教学设想:

  《司马光》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砸破水缸救出落水小朋友的事。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从落水到得救,情节扣人心弦。本课的教学,要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救人的品质。

  《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使学生获得思想启迪,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因此,教学中我试着这样做:

  读一读,重感悟。

  朗读是语文课堂活动中的重要方式。朗读不仅仅是为了理解课文内容、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获得充满灵性的感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读感悟,引导学生观察图通过读书读懂课文的内容,想象课文的情境。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脑中再现小朋友惊慌的表现,体会慌乱的场面。通过演读,让学生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救人的品质。

  背一背,重积累。

  语文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是积累,不仅应有生活材料的积累,还应有语言材料的积累。这个单元练习里"熟记成语"中的四个成语(从容不迫、多谋善断、临危不惧、方寸不乱),是对杰出人物临危不惧、从容应变这一心理品质的赞颂,而小时的司马光正是如此。因此,在教学时可让学生背一背成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成语。从而丰富语言的积累。

  说一说,重迁移。

  语文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应充分利用文中插图,情节的空白处,创设说话的情境,让学生乐说、想说、会说。教学第四自然段时,先让学生观察图画,说一说小朋友惊慌的表现;学完课文后,让学生想象说说人们会怎样称赞司马光,从而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完这堂课后,我深深地悟到了:

  其一: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应积极开发课外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在生活中学语文,悟语文,用语文,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其二:拓展训练不是要学生钻牛角尖,走死胡同,浇灭学生创造的火花,而是要引导学生在现有生活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积极思维,展开想像,大胆创新,展示个性。

  其三:教师要敢于跳出编者和自己以前的思维定势的"套子",带领学生大胆地进行改革创新。允许教师根据对教材的独特见解,灵活运用教材,处理教材。我想,这也是编者愿意、乐意看到的。

  《司马光》这篇课文可以说是老教材留下来的一篇经典课文,学生乐学,也易学,而且兴趣浓厚;可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觉得我们的学生缺失了什么。

  我在介绍完司马光后,看图学习了故事的开头,研读课文的时候,我让学生“看着图猜猜哪个是司马光,并说出你的理由?”学生开始行动了,不一会儿,一双双小手就高高的举起来了。学生都找到了答案,穿红衣服的小男孩是司马光,而要让学生说理由时,学生又变得支支吾吾了。我没有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让他们再去读读课文,找找答案。过了一会儿,有几只小手举了起来。我请了一个女同学,她说:“因为课文中写道‘别的小朋友都慌了,司马光没有慌’。”我肯定了她的说法。这时,我看到还有小手高高的举着,他说;“因为是司马光砸的缸,他就在缸的旁边,所以,他就是司马光。”我表扬他会读书,会思考。这个环节可以说进行的很顺利,学生说的也很好。接下来,研读 “别的小朋友”的表现时,令我没想到的情况发生了。

  课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在让学生模仿小朋友们慌了的表现时,“吓哭了”做的很好,也很投入;而让学生做“叫着喊着”时,第一个男同学说:“快来人啊,有人掉进大水缸里了。”他在说的时候,声音很急,把两只手放在了嘴边,做喊的样子,可以说模仿的很像。这时,我却听到了下面小朋友笑的声音。于是,我马上进行了引导:“有一个小朋友掉近水缸里了,这个时候,你站在旁边会笑吗?”同学们纷纷摇头。“如果你在旁边,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有小朋友说:“啊呀!怎么办呢?”有小朋友说:“得马上救他,要不然他会死的。”我及时进行了补充“这个时候,大家的心里都很着急,不可能会笑”。教室里又恢复了平静。我又请了第二个学生来模仿,这个学生模仿的更像,大声疾呼:“救命啊,救命啊。”我又让学生自己进行了叫、喊的尝试,我留意了一下学生的表情,我看到还是有人在笑,心中不免有一丝的遗憾。

  在课堂上,虽说我努力的创设了情境,让学生学着叫、喊,通过角色互换,体会当时花园里的小朋友的慌乱;在出现意外情况时也进行了引导,可还是有学生却它当成了一种游戏,对同学入情入境的模仿报以的是轰笑,我们的学生到底缺失了什么?我陷入了深深地沉思。

司马光 教案 篇14

  教学目的: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育学生要像司马光那样,遇事不慌,积极开动脑筋,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1. 板书课题:司马光

  2. 告诉学生“司马”是复姓,“光”是名。司马光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大文学家,大史学家。本课介绍的是他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二、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边读边思考:文中共几小节,主要写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字词,整体感知文本

  1.自由朗读,认识生字词。

  2.学生带读,认准生字词。

  3小组练习,记住生字词。

  4.相互交流,提醒易错音

  5,课文共四小节。写了司马光砸缸救人的事。

  四、学习课文

  学习第一、二最自然段

  1、司马光为何要砸缸救人,这事还得提到事情的起因,有一天,司马光和小朋友来到了一个地方,出示第一小节。

  2、自读第1节。用自己的话说说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关键人物。

  3、再指名说说假山、水缸的位置。

  4、指导朗读。

  1、玩着玩着,这时发生了什么事?自读第2节。

  2、出示句子。有个小朋友爬上了假山,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

  (1)这时情况怎么样?谁来读?

  (2)语汇议:是否读出了危险的语气。

  (3)指导诗词:“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指导看图,“大水缸”,“装满了水”突现情况很紧急。

  (4)指读,个别读,章读。

  3、在这危险紧急关头,小朋友和司马光他们的表现和做法一样吗?用“—”画出他们各自有关句子。自读2~3节。

  4、反馈、交流、讨论。

  (1)出示句子: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还有的跑去找大人。

  ①理解“都慌了”,指导读词。

  ②引读,别的小朋友都慌了,他们有的,有的还有的。

  ③谁来学他们喊一喊?怎么喊?喊些什么?

  ④表演读这句话。

  ⑤且扩“有的……有的……还有的……”来说话吗?

  (2)谁画了司马光怎么做的句子?

  ① 指导读词:“没有慌”、“使劲”。指导读句子,表演朗读。比较句子。

  a. 他搬起一块大石头。

  b. 他搬起一块石头。

  指名读句子,说说有什么不同。司马光为什么要搬“大”石头?从这里你可以看出司马光怎么样?

  a. 司马光杂那口缸。

  b. 司马光使劲砸那口缸。

  指名读句子。你觉得哪句话好?“使劲”写出了什么?表现了司马光怎么样?

  ② 司马光为什么会这样做?他当时是怎么想的?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③ 结果呢?小孩得救了,大家高兴吗?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

  ④ 如果这时大人赶来了,会对司马光说些什么?你想对他说什么?

  聪明、勇敢

  有几个成语是这样写的

  3. 讲读第三段。

  速度稍慢,第一句要有力,第二句要放松。

  五. 总结课文

  1.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说说司马光是个怎么样的孩子,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什么。

  5、小结。

  6、有感情朗读课文。

  六、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别、那、吓、到、都、叫"。

  2、自学笔顺,同步描红。

  3、分享成功经验。

  4、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书写。

  板书设计:      20.司马光

  没有慌 —→ 搬石砸缸 —→ 缸破人出

  遇事沉着 有主张

司马光 教案 篇1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 个生字。

  2、课文插图中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过程与方法

  1、 理解课文的内容,感悟到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能想出好办法。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背诵课文,体会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沉着冷静、机智勇敢是一种优秀品质。

  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2、 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会观察书中插图中人物的动作、表情、神态。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了解人物

  1、导言:同学们,在距今九百年前,也就是在我国北宋时期有一位历史学家,他就是司马光,这篇讲述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事。

  2、哪个同学对司马光有了解呢?请你说一说。

  二、借助图画,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 请你轻声读读课文,边读边标画出本课的生、新词。

  2、出示本课的生字卡片,请同学们认读。

  3、指导学生看图。

  (1)通过初读课文,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什么?图上有个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 知道哪个孩子是司马光?

  (2)学生简述画面的内容。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读文,说说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读了这段,你读懂了什么?

  (2)“古时候”是指什么时候?

  3、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深入地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再次看图,假山和水缸在什么位置?请你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3)结合书上的内容和图上的画面,请你说说:这是一口什么样的水缸?

  (4)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这段文字,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4、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这段,思考:正当孩子们玩得高兴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不小心”是什么意思?

  (2)展开想像:这个小朋友掉进水缸里,小伙伴们的心情怎样?情你细想想,把自己当作其中的一个人物,说说此时此刻,你的心情如何?

  (3)为什么着急呢?掉进缸里的小孩子面临着什么危险呢?

  (4)用着急的心情练读。

  (5)小组内练读后,全班交流。

  (6)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小司马光是怎么做的?请你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5、学习课文第上自然段。

  (1)思考:小朋友们为什么这么惊慌?

  (2)练习朗读,读出惊慌,害怕的语气。

  (3)小组内练读。

  (4)个别学生展示读。其他们学进行评价。

  (5)在这万分紧急的情况下,一个小朋友去叫大人,大人来了能不能救出孩子呢?他的方法好吗?小组讨论。

  (6)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

  6、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司马光的表现与其他人一们吗?为什么?

  (2)试着做司光砸自由缸的动作。说说:谁表演得好?为什么好?练习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3)讨论司马光的做法好在哪。

  (4)小组讨论:司马光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5)再读这一段,思考“花园里为什么要一口大缸呢?有什么用?]

  (6)这口缸有它的自身价值,可是却被司马光砸碎了,耸不怕大人批评他吗?

  (7)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这一段。

  7、学习课文第六自然段。

  (1)自己读读这段。思考: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段?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四、发散思维训练。

  还有别的方法救出小孩吗?

  五、总结全文。

  读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呢?遇到紧急情况时应如何去做呢?

  教学反思

  使学生能体会到: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

司马光 教案 篇16

  一、多种方法识字

  新课程倡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语文,要通过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学习知识。低年级要以识字为主,课文是识字的载体,要通过多种方法来学习生字。本课我采用的是随文识字的方法识字,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有助于学生熟记生字,同时,我采用了多种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生字。

  如:学习“常”字我让学生说一说你经常和谁在一起?谁经常和你一起玩?从而理解“常’多次的意思。再如学习“掉、喊、跑”字,我让学生表演动作,通过学生的表演加深学生们对生字意思的理解,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充分展示自我。本课教学中,我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充分的读、大胆的想,勇敢的说、尽情的演。我采取了多种朗读的形式,充分的给学生读书的空间,让他们在读中感悟,读出当时小朋友们的心情。

  同时,我引导他们大胆的想:小朋友们会喊些什么、叫些什么,他们心情怎样?在此基础上我又让学生大胆的演,进一步体会到了小朋友们慌张的样子。这样做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们能入情入境的学习,真正理解了课文。

  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的主要情节线索图,尝试创编故事。

  2.在与老师、同伴共同观察、讲述和讨论图片的过程中,丰富讲述经验。

  3.知道遇到困难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

  活动准备: 故事主要情节的图片两幅(①孩子掉进水缸里;②司马光砸缸)。

  活动过程:

  观察、讲述第一幅图片,大胆猜测故事情节的发展。

  2.观察、讲述第二幅图片。

  3.尝试根据故事主要情节线索图,讲述故事。

  (1)自由结伴讲述。

  (2)集体交流讲述。

  4.猜想和创编故事的开头和结尾,尝试完整地讲述故事。

  (1)猜想和创编故事的开头和结尾。

  (2)讨论故事名称,完整讲述故事。 资料链接: 司马光砸缸 从前,有个男孩叫司马光。有一天,他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捉迷藏。花园里有座假山,假山下有一口装满了水的大水缸,有个小朋友爬上假山藏了起来。

  大家玩得正高兴时,忽然听见“扑通”一声。哎呀!那个小朋友不小心掉到水缸里去了,这可把大家吓呆了:如果不赶快把这个小朋友救上来的话,他就会淹死在水缸里! 大家围着水缸伸出手去,想把他拉上来。可是,水缸太高,小朋友们个子矮,根本就够不着,没有办法把小伙伴救上来。去叫大人吧,又怕时间来不及。怎么办呢? 有的小朋友吓得哭了,有的小朋友吓得跑了。

  只有司马光不哭也不跑,站在那里想办法。当他看到路边的石头时,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急急忙忙抱来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过去。只听到“喀嚓”一声,水缸被砸出了一个大洞,水哗哗地从洞口流了出来。不一会儿,水就流光了。掉进水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司马光砸缸救小朋友的事情传开以后,大家都夸司马光又聪明又勇敢。

司马光 教案 篇17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55

  《司马光》教案  

  教材简析:

  本课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他和几个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遇到这样的突发情况,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大石头,砸破水缸,小伙伴得救了。本文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朗读课文,我们能体会到: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

  导学目标:

  1、            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 个生字。

  2、            课文插图中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能力素养点:

  1、            理解课文的内容,感悟到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能想出好办法。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背诵课文,体会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质。

  导学重难点: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2、            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3、            学会观察书中插图中人物的动作、表情、神态。

  导学设计理念:

  本文的学习重点是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并且学会观察人物的动作、表情、神态,所以在设计本课的教案时,在关注到这方面。指导学生识字时,让学生边读文,一边记认生字,通过给黑板上的生字着色,加强色彩化,让学生整体感知生字,再让学生自主识字,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找到汉字规律,然后采用问答和对唱的方式巩固生字,效果会更好。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教师先示范,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试着朗读,再在小组间进行评价,抓住司马光不同表现的词语进行感情朗读。通过引导学生收集关于司马光的故事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也加深了对课文的了解。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了解人物

  1、            导言:同学们,在距今九百年前,也就是在我国北宋时期有一位历史学家,他就是司马光,这篇讲述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事。

  2、            哪个同学对司马光有了解呢?请你说一说。

  二、借助图画,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            请你轻声读读课文,边读边标画出本课的生、新词。

  2、            出示本课的生字卡片,请同学们认读。

  红色卡片:(会认的字)

  黄色卡片:(会写的字)

  3、            指导学生看图。

  (1)  通过初读课文,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什么?图上有个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 知道哪个孩子是司马光?

  (2)  学生简述画面的内容。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            指名读文,说说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  指名读,读了这段,你读懂了什么?

  (2)  “古时候”是指什么时候?

  3、            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  指名读,深入地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  再次看图,假山和水缸在什么位置?请你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3)  结合书上的内容和图上的画面,请你说说:这是一口什么样的水缸?

  (4)  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这段文字,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4、            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  自由读这段,思考:正当孩子们玩得高兴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不小心”是什么意思?

  (2)  展开想像:这个小朋友掉进水缸里,小伙伴们的心情怎样?情你细想想,把自己当作其中的一个人物,说说此时此刻,你的心情如何?

  (3)  为什么着急呢?掉进缸里的小孩子面临着什么危险呢?

  (4)  用着急的心情练读。                         

  (5)  小组内练读后,全班交流。

  (6)  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小司马光是怎么做的?请你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5、            学习课文第上自然段。

  (1)  思考:小朋友们为什么这么惊慌?

  (2)  练习朗读,读出惊慌,害怕的语气。

  (3)  小组内练读。

  (4)  个别学生展示读。其他们学进行评价。

  (5)  在这万分紧急的情况下,一个小朋友去叫大人,大人来了能不能救出孩子呢?他的方法好吗?小组讨论。

  (6)  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

  6、            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  自由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司马光的表现与其他人一们吗?为什么?

  (2)  试着做司光砸自由缸的动作。说说:谁表演得好?为什么好?练习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3)  讨论司马光的做法好在哪。

  (4)  小组讨论:司马光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5)  再读这一段,思考“花园里为什么要一口大缸呢?有什么用?]

  (6)  这口缸有它的自身价值,可是却被司马光砸碎了,耸不怕大人批评他吗?

  (7)  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这一段。

  7、            学习课文第六自然段。

  (1)  自己读读这段。思考: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段?

  (2)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四、发散思维训练。

  还有别的方法救出小孩吗?

  五、总结全文。

  读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呢?遇到紧急情况时应如何去做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

  1、            练习背诵课文。

  2、            同学们相互评议。

  二、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练习书写。

  1、            学习生字“我会认”

  2、            合作学习:讨论如何记住本课的生字、新词?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3、            学生交流学习。

  4、            汇报学习体会。

  5、            学生反复认读生字。做游戏。

  3、            学习“我会写”,指导书写本课的生字。

  (1)  出示生字卡片,学习“我会认”

  (2)  仔细观察本课在写的生字,说出规律:均为左右结构的字。

  (3)  指导书写“别、到”两个字,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4)  学生仿写、描红,教师相机指导。

  (5)  教师进行评价,并及时鼓励。

  三、课堂练习。

  1、            比一比,再组词。

  救(       )   劲(      )  司(       )

  球(       )   径(      )  同(       )

  转载自中国教师网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司马光 教案(通用17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