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语文教案设计 > 《早》教学设计(通用12篇)

《早》教学设计(通用12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早》教学设计(通用12篇)

《早》教学设计 篇1

  教学流程

  一、发现话题

  出示图片:

  同学们,请看屏幕,知道他是谁吗?说说你对他的了解。

  是的,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毕生追求真理,英勇战斗。对敌人,他横眉冷对;对人民,他满腔热忱。他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鲁迅的文章。

  出示:早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你最想知道的又是什么呢?

  同学们,对于读懂这篇文章来说,我们应该关注以下一些问题:第一,《早》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第二,这篇文章是怎么写的?第三,文章为什么要用“早”作为题目?

  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著名作家吴伯箫先生写的《早》这篇文章。

  二、通读全文

  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文章,那么,文中的生字你们是不是都认识了呢?那我们一起来读读,好吗?

  出示:酿  朴  墨  寿  哪  默  瓣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这里有两个生字的读音是一样的,请大家比较一下它们的字形的差异,然后,再拿出钢笔来把这两个字认真地描一描,临一临,细细体会它们写法。

  出示:墨  默

  下面这几个字,字形比较接近,也请你们比较一下它们的差异,然后,给它们组一组词,分辨它们的差异。

  出示:瓣  辩  辨  辫

  出示:匾  砚

  这是两条绿线内的生字,谁来带领大家读一读,注意读准它们的字音。

  课文都读了吧,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吗?下面请同学们汇报一下自己的读书情况。你们可以选择自己最有把握读好或者给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来读。为了能更好地展示你们的读书水平,建议同学们,先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再把课文读一读,以做好充分地准备。好吗?

  读完了课文,我们先来聊一聊第一问题:出示:《早》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正如同学们所说的那样,这篇课文是一篇游记,课文是以游踪为序来介绍了三味书屋的。在课文中,我们可以找寻到作者的游览路径:新台门→石桥→三味书屋→后园,空间转换十分自然。课文通过对三味书屋陈设的介绍、蜡梅花的赞美以及鲁迅书桌上“早”字来历的讲述,启迪人们要学习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珍惜清晨,珍惜春天,做“东风第一枝”。

  三、精读理解

  1.出示图片:

  同学们,这就是鲁迅小时侯读书的地方——三味书屋。请你们仔细观察,并按一定的顺序介绍一下三味书屋的陈设。

  2.那么,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三味书屋的陈设的呢?就让我们跟着吴伯箫爷爷一起走进三味书屋。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2、3、4三个自然段,用笔画出有关描写三味书屋陈设的语句。

  3.通过阅读,你们发现课文的是以什么顺序来介绍三味书屋的呢?作者在介绍三味书屋的陈设的时候,还写了什么?

  同学们,作者对三味书屋的描绘是本文的重点之一,为我们展示了一则有顺序、有条理地介绍建筑房舍内陈设的绝佳范例。从刚才的交流中,同学们已经弄明白了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是以方位为顺序来介绍三味书屋的。文中表示方位的词语依次是:南墙上→东北正中→画前面→东北角上。每个方位的陈设介绍得也非常清楚明白。

  南墙上:南墙上有一个小洞,里边有小匾,上题“停云小憩”。

  东北正中:挂一幅画。

  画前面:正中是先生的座位,朴素的八仙桌,高背的椅子,桌子上整齐地放着笔墨纸砚和一把不常使用的戒尺。

  东北角上:鲁迅用过的一张书桌。

  作者在介绍三味书屋的陈设的时候,还写出了自己的感受和联想。

  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的这一部分,想一想,你觉得这一部分与课题“早”有什么联系?

  其实,三味书屋是鲁迅接受启蒙教育的地方,从这里让我们可以感受到鲁迅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启蒙教育。这就为我们揭示文章题目“早”的第一层内涵:那就是鲁迅接受启蒙教育之早。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这一部分作者还点示了自己所闻到的清香,并写出了由此引发的联想,很自然地过渡到下文,使上下文巧妙地勾连了起来。

《早》教学设计 篇2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起期待

  1、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想露一手,行吗?(师板书篆书“早”),想说什么?

  2、激情: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这的确是一个“早”字,这“早”和“梅花”、和“花苞”有联系,你信吗?学完了这篇课文,你一定会明白的。

  3、齐读课题。

  [点评: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一定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早”、这“梅花”、这“花苞”把学生带入了学习情境,引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范读引路,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

  2、听了老师的朗读,你知道了些什么?

  [点评:“教师自身就是教学情境”,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听老师范读课文”,不仅可以让课文的语言有效地浸润学生,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开辟了一个整体把握文本的时空。]

  三、自读课文,读通读顺

  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遇到读不好的句子多练几遍。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指名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酿”读“niàn”,不读“liàn”    “蔬”读“shū”,不读“sū”

  4、联系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

  5、集体交流。

  (1)屏示生字:酿    屋     蔬    朴   寿    默    瓣

  (2)自主交流,鼓励创意表达。

  [点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座创新的富矿。”(彭坤明语)让学生自主交流学习生字的收获,无疑是在给学生搭建一个创新的舞台。学生可以放开想象陈述自己熟记字形的创意,可以独辟蹊径汇报自己对生字新词的理解,可以进行扩词展现自己丰富的词汇,还可以连词或句展示自己运用语言的能力。]

  6、分小组赛读课文,每人读自己读得好的句段。

  四、默读课文,质疑问难

  1、默读课文,画出自己感到困惑的地方(词语、句子或文章内容),认真思考,小组探究。

  2、汇报:学生质疑,学生解答,难以理解的地方教师适时点拨。

  (预设:《早》是一篇文化蕴味十足的课文,文中有些词语离学生的生活较远,比如“诗云”、“子曰”、“对课”等。特别是“二十四番花信风”,学生即使阅读了相关的注释,也未必能准确地理解,需要教师讲清、讲透。)

  [点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意识是学习的起点,是主动探究的动力。这一环节,让学生质疑,并在合作中探究、解疑,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五、出示生字,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直接导入,畅谈收获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些什么?(师适时板书:三味书屋的陈设、蜡梅花、“早”字的来历)

  [点评:上课伊始,让学生畅谈上节课的学习收获,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交流中历练语言表达能力,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

  二、自读课文,感悟语言

  1、快速浏览课文,蒙胧中你对文章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为什么?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屏示自读提示:自由朗读课文,读你最感兴趣的部分,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高声朗读,可以默读,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读……

  [点评:巴士卡里雅曾说:“只有自由,才能学到知识。”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自由选择学习方法,是对学生阅读个性的尊重,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主人,创造的活力才有可能在学生身上迸发。]

  三、自主交流,加深体验

  交流的过程完全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教师跟着学生走,还学生自主的天空,帮助学生冲破思维的束缚,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点评:个性是一切创造活动的生命,每一个有阅读习惯的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在交流的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氛围,让学生以无拘无束的心态研读课文,充分表达自己充满个性色彩的阅读感受,努力使课堂成为表达与交流的乐园。课堂是动态的,学生行为无法预料,笔者只能针对课文的主要内容作如下大胆的预设。]

  1、评读醉“清香”

  (1)激情导读:同学们,作者还没进门就已经闻到了纯净疏淡的清香,可见,这“清香”诱人啊!我们读文章就是要把作者的感情读出来,把自己的感情读进去,谁能把这股“清香”读出来?

  (2)学生自由练读。

  (3)指名读,读后评价。

  (4)赛读。

  [点评:“评价”将竞争机制引入了课堂,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但“评价”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教师需注意引导,力避“找缺点”、“挑毛病”的一边倒倾向,逐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评价观。被评价的孩子往往一下子会成为“众矢之的”,需为其创造“反扑”的机会,保护其自尊心,树立其自信心。]

  2、导说游“书屋”

  (1)师:想到三味书屋去看看吗?

  (2)课件展示三味书屋(凸显三味书屋方位的变换,教师配以生动的解说词。)

  (3)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①让学生明白作者是按方位顺序向我们介绍三味书屋的;②引导探究:学生们为什么冲着古树底下的梅花鹿行礼?从这段文字中你还能感受到什么?)

  (4)对照屏幕练说三味书屋的陈设。

  (5)指名说说三味书屋的陈设。

  [点评:这一设计,给学生提供了生动活泼的语言实践的情境,促进学生将书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

  3、设境赏“梅花”

  (生读书后)

  (1)你感受到什么?

  (2)想到三味书屋的后园去看看那冰清玉洁的梅花吗?谁能把这段文字读好,老师就和谁去看梅花。

  (3)生练读后,指读。

  [点评:朱熹说过:“教人不见意趣,必不乐学。”“谁读得好,老师就和谁去看梅花。”自然巧妙地调动了学生的朗读兴趣。]

  (4)课件展示梅花图片,配以优美的音乐,最后图片淡化,出示课文关于梅花的描写。

  (5)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

  [点评:情境能激起学生的情绪,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丰富学生的个性体验,这段情境创设既体现了教材特点,又突破了教材难点,从而促进儿童知识的、能力的、智力的、情感的尽可能大的发展。]

  4、品析悟“来历”。

  品析“那年鲁迅的父亲生了病……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

  (1)你读懂了什么?

  (2)探究“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的含义。

  (3)激情:十一、二岁的鲁迅一面读书,一面还要挑起家庭的重担,多么不容易啊!自由练读,体会少年鲁迅生活的艰辛。

  品析:“鲁迅听了没有说什么,……而且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1)自读感悟。

  (2)师范读,说说你听出了什么?

  (3)指名朗读,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想起了——

  (预设:想起鲁迅珍惜时间的名言以及鲁迅珍惜时间的故事。)

  (4)屏示鲁迅珍惜时间的名言,丰富学生的积累。

  [点评: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提出要“重感悟”、“重积累”,这一环节,强化了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读出文章的意境,并联系鲁迅的生平,加深学生体验,将课外积累和课内阅读巧妙地揉和在一起。]

  (四)总结升华,延伸主题

  1、齐读最后一节,谈感受。

  2、探究板书,整体把握。

  (1)屏示梅花图片,配以音乐。

  师:这梅花虽不如牡丹的婀娜多姿,也不如月季的绚丽芬芳,但它却是人们最喜爱的花,不仅仅因为它开得最早,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更重要的是它是最有气魄、最有品格、最有骨气的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就愈挺拔,愈神气。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涌现出许多具有梅花品格的人,他们在恶势力面前从不低头折节,鲁迅就是其中的一个。

  (2)同学们,看了梅花图,听了老师的介绍,再看看板书,你发现了什么?

  [点评:学生受阅读经历的限制,对文章的把握往往缺乏整体性。课文最后一节和教师板书惟妙惟肖地将文章各部分内容整合在一起,用心感悟,学生不难发现“早”、“三味书屋”、“蜡梅花”三者之间的联系以及作者写梅花的用意,同时还能感受到这篇游记的独到之处和教师板书的匠心独运。]

  3、激情拓展,布置作业。

  (1)师激情:鲁迅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也是战斗的一生,鲁迅用笔和黑暗势力作出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写下许多壮丽的诗篇。

  (2)屏示并齐读。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自题小像》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惯于长夜过春时》

  (3)师:就是这样一位愿意用自己的鲜血唤醒全民族觉醒的鲁迅于1936年10月19日凌晨5时25分与世长辞了。四年以后,在延安窑洞里,伟大领袖毛主席在昏暗的油灯下这样写道:“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身上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半封建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同学们,课文我们读完了,但我们对鲁迅的认识并没有结束,课后请同学们认真研读鲁迅的作品和生平事迹,走进鲁迅的精神世界。

  教学设计特点:

  1、以学定教,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课堂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段生命体验,师生彼此是学习的伙伴。教师应该跟着学生走,以学定教,用自己的理念、自己的经历、自己的语言去面对学生,去“配合”学生,为学生搭设展示自我的平台,与学生共舞。让学生“读最感兴趣的部分”、“选择最喜欢的读书方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2、朗读感悟,彰显学生的阅读个性

  张田若先生说得好:“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这形象地道出了朗读对于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在 这一教学设计中,我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生发问题,在读中产生灵感,在读中自我感悟,在读中放飞个性。所有的问题都“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打开学生思接千载的想象通道,使其才思敏捷,让其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飞扬。

  3、丰富积累,编织课内外联系的纽带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上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者吴伯箫老先生借《早》向读者展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文章处处洋溢着民族文化的芬芳。鲁迅是“民族魂”,他的作品及身上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感悟语言,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后,引领学生了解鲁迅,认识鲁迅,研究鲁迅,走进鲁迅的精神世界,使得语文课堂不再是学生学习的终点,而是学生学习的“驿站”,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观。

  4、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创新潜能

  李吉林老师曾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生发语言动机,提供语言材料,从而促进语言发展。”课文虽然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栩栩如生地将三味书屋的陈设和冰清玉洁的梅花呈现于我们眼前,但学生对三味书屋没有直接的文化积淀,对梅花也缺乏必要的生活积累,学生对课文语言的感悟必然难以深透。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我细心揣摩教师语言,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画面有“形”还有“境”,教师描述有“形”还有“情”,“情动而辞发”,可以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创新潜能,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早》教学设计 篇3

  一、参观书屋

  1.深冬,在这酿雪的天气,我们跟随吴伯箫先生来到绍兴,过一道石桥踏进黑油竹门,来到三味书屋,游览这样一处景点。看着书上的图,看看三味书屋里有什么?

  2.生看图后交流,教师随机按学生的发言顺序板书:

  八仙桌 椅子 匾牌 一幅画 先生的座位 学生书桌 鲁迅书桌

  3.设问:假如现在你要把三味书屋介绍给别人,按照黑板上的顺序介绍,同学们觉得合适吗?为什么?(很乱,没顺序)

  4.指导:介绍一个处所的摆设或陈设首先要有条理,有顺序,有重点,要让别人听明白室内都有哪些东西,分别摆在什么地方的,哪样陈设特别能引起你的注意(文中重点写的部分),读读课文后试试看,你能做到吗?

  生自由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介绍三味书屋陈设的,同桌同学互相演示一下。

  5.交流:

  ①按方位顺序介绍:南墙上——东面正中——画前面——东北角上。(重点介绍了鲁迅的书桌及因此而引起的联想)

  ②教师引读:书屋朝西……南墙上……东面正中……画前面……东北角上……用过的一张……

  6.过渡:作者在这段中除了重点写三味书屋的陈设,还写了哪些内容?(作者闻到的和想到的)

  二、欣赏梅花

  1.过渡:这股令作者无限欣喜的纯净疏淡的清香是不是腊梅的香味呢?让我们跟随作者去看个究竟。默读课文,画出课文中写梅花的句子。

  2.赏读:

  师:根据同学们所画的句子可以看出课文有两处写梅花的句子,读一读,品一品,同时思考这两处可以调换吗?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片断一:

  还没进门,迎面先扑来一阵清香。那清香纯净疏淡,像是桂花香,又像是兰花香。

  片断二:

  迈进后园,腊梅开得正盛,几乎满树都是花。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

  3.交流:

  ①品味作者的表达智慧。(学生抓住“白里透黄、黄里透绿、润泽透明、像琥珀、冰清玉洁”等关键词句品味。)

  ②思考两处写梅花的句子可不可以调换,揣摩课文表达顺序:第一处由花香引出书香,第二处由梅花引出“早”的故事,不可调换。

  三、将书屋、梅花和鲁迅“早”的故事协同起来

  1.同学们,吴伯箫此次游览三味书屋的最大感受都集中在一个字,那就是“早”字。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文章哪几段写了“早”的故事?

  2.用自己的话说说鲁迅“早”的故事,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学生交流话题:鲁迅从小就严格要求自己,虽然是不得已才迟到的,但他还是牢记老师的教导,树立了时时早、事事早的信念,并为此奋斗了一生……

  3.读到这可能会有一种感觉,你觉得这个“早”字与写梅花有联系吗?

  学生交流话题:一借梅花的冰清玉洁来形容鲁迅的品德高尚;二借梅花的开花早说明鲁迅为了革命事业时时走在时间的前面……

  4.同学们,“早”字是鲁迅学习的精神所在,一个小小的“早”字,代表的是一个信念,一种精神,一生的奋斗目标。

  出示:

  要珍惜清晨,要珍惜春天,要学梅花,做“东风第一枝”。

  讨论话题:这句话的文字背后好像话中有话,吴伯箫先生好像在表达着什么?似乎在暗示着什么?……会读书的人就能感悟到其中的弦外之音,你能吗?试试看,同桌同学讨论一下。

  交流:

  (l)这里的“清晨”“春天”指的是什么?(生命中最美好的光阴)

  (2)吴伯箫先生好像在表达着什么?暗示着什么?(要学梅花,学鲁迅,珍惜时间,时时早,事事早)

  (3)此时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大家自由谈)

  5.小结:是的,鲁迅就是这样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最后终于成为大文豪,一生写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希望同学们也能像鲁迅先生那样,勇做“东风第一枝”!

  四、总结拓展

  1.这篇课文还可以用什么作课题?(访问三味书屋、东风第一枝)为什么以“早”为题目呢?

  2.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五、作业(任选一题作答)

  1.学习第3自然段的写法,写一个你熟悉的处所。

  2.你能从梅花、荷花、粉笔、小草等事物中选择一个描写来赞美一个人吗?

《早》教学设计 篇4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去浙江绍兴访问鲁迅先生早年求学的地方——三味书屋。在三味书屋的东北角上有一张鲁迅先生曾经用过的书桌,在书桌上鲁迅曾刻了一个字“早”你们想知道这个“早”字的来历吗?

  2.板书课题:13 早

  二、范读课文(听录音)

  听课文录音,提出学习要求:课题“早”指什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自读课文(自学要求):

  1、读准宇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

  2、画出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

  四、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

  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对学生不懂的词语教师作适当讲解。

  五、指导书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二、精读讲解:

  1、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还想知道哪些知识?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1)三味书屋的陈设(第三自然段):

  ①按方位顺序介绍三味书屋:

  南墙上----匾

  东面正中----画

  画前面----先生座位

  四面----学生书桌

  东北角上----鲁迅用过的一张书桌

  ②出示三味书屋的挂图,请学生说说三味书屋的陈设。

  ③当你看到鲁迅先生用过的书桌时会想到什么呢?而作者看到鲁迅先生用过的书桌又想到了什么?

  (2)鲁迅在桌上刻“早”的原因(第6、7自然段)

  ①自由读

  ②思考:

  鲁迅迟到的原因是什么?

  鲁迅后来迟到过吗?为什么?

  (3)描写梅花的句子(第五自然段)

  出示:迈进后园,蜡梅开得正盛,几乎满树都是花。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梅飘香而送暖,梅花开的时候,正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二十四番花信风,一候是梅花,开得最早。

  a.自由读,想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b.指名说

  c.理解“润泽透明”、“冰清玉洁”、“韵致”等词的意思。

  d.腊梅花美在哪儿?

  e.指导朗读这段话。

  f.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呢?

  三.朗读全文

  四.总结课文

  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

  1.朗读课文。

  2.按方位顺序,写一段话介绍你的教室或房间。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作者写梅花的用意。

  3.通过课文语言材料,体会并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挂图、投影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早》教学设计 篇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鲁迅”这个名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鲁迅的课文。

  2、板书课题:13早,生齐读课题。

  3、质疑: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为什么用“早”作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带着上述问题自读课文。

  要求:标出节次,划出生字词以及认为难读的地方。

  2、自学生字新词。

  3、提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共同解决。

  4、快速阅读课文,回答: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指导分段

  1、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按照游览“三味书屋”的先后顺序给课文分段。

  3、班级交流。

  四、指导朗读

  1、提出难读之处。

  2、教师指导朗读,学生练读。

  3、指名读。

  五、指导写字

  1、仔细观察字型以及间架结构。

  2、提出难写的字。

  3、师指导书写。

  4、生临写。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练习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根据文中介绍,了解“三味书屋”的陈设,并能口述。

  2、体会作者写梅花的用意,并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教学目标:

  一、导入

  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访问“三味书屋”。

  二、精读指导

  1、总体感受。

  自由朗读课文,回答:课文为什么用“早”作课题?

  2、第一部分

  (1)指名读,质疑:从这节中你知道了什么?

  (2)齐读本节。

  3、第二部分

  (1)过渡:“三味书屋”到底是什么样子?它有哪些特别之处?

  (2)自读2—4节,想一想:每节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第2节

  ①自由朗读,你知道了什么?

  ②一进门就闻到了一股清香,当时,作者心里是怎样想的?

  过渡:是呀,这是哪儿散发的香气,不是桂花,又不是兰花,看来只能是书香了。到底是不是?等我们观赏了“三味书屋”后,答案自见分晓。

  第3节

  ①指名读,其余同学划出描写方位的词语。

  ②自由读1—6句,根据插图找到正确的方位。集体辨位,教师指导看图,

  提问:作者是按从哪到哪的顺序写的?

  ③自由练习介绍“三味书屋”的摆设。

  ④自由朗读第3节后半部分,思考:寿镜吾老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第三部分

  过渡:腊梅是怎样的一种花?让我们走进后园去看看?

  1、读课文,边听边划出描写梅花样子的词语句子。

  (1)指导朗读。

  (2)是呀,梅花太美了!除了美丽之外,梅花还能带给大家什么?齐读第5节的最后两句,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2、自读6、7节。

  (1)指名述说“早”的由来。

  (2)分组讨论:从这些事中,可以看出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这一个小小的“早”字对他有什么作用?

  3、真没想到,这么一个字对他的一生都起到了作用。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法?

  4、让我们把所有的决心都放到最后一句话中吧!齐读最后一节。

《早》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学习第5——8自然段,了解早字的来历学习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2 知道作者写梅花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早》这篇课文。

  板书:早

  2、能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吗?

  3听了同学们的回答,老师有个疑问,既然课文写的是游记,为何以“早”为题?

  可以快速浏览课文,从文中找答案。

  看来,这个早字和梅花有关,和鲁迅有关。板书:梅花 鲁迅

  二、1、就让我们,跟随作者脚步,循着花香迈进后园,去观赏园中的美景吧。

  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五小节,一边读一边想像园中的美丽景色。

  2、检查自读情况。(刚才我发现**同学读得最认真,你愿意来读读这一段吗?还有谁能和他读得一样棒?再指名读)

  3、大家已经把课文读了三遍,相信大家脑海中也一定绽放着一树的梅花。你能谈谈梅花给你留下的印象吗?(可以是一个字、也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

  开得盛 从哪些词语感受到 能通过朗读把你的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冰清玉洁的韵致(若学生答美。则追问:这种美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

  冰清玉洁是一种怎样的美?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种美表达出来吗?

  4、同学们很会读书,能把你们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和听课的老师一起分享吗?

  5、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段,好吗?

  6、这么美的语言不背下来有点可惜,我们来个背诵比赛,看谁最先把这段话背下来。

  7、检测:先请一落后生,能不能背?老师帮助你(出示投影)敢不敢背,背出来大家给他掌声。

  再请一优生。能背吗,增加点难度。老师关掉投影。能背也给掌声。

  8、梅花除了开得盛、有冰清玉洁的韵致,还有哪些特点?早

  9出示: “梅飘香而送暖----最早”。

  二十四番花信风什么意思?

  "     出示投影

  古代认为应花期而来的风。风好似花绽放的信号,故称花信风。小寒到谷雨共八个节气,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为一候,共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共二十四番花信风。梅花风最早,所以说“二十四番花信风,一候是梅花,开得最早。”

  当第一候的东风吹来的时候传递的是什么花绽放的信号。对!是被誉为东风第一枝的梅花

  板书:开得早

  10、“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比起梅花冰清玉洁的韵致,梅花不畏严寒,早早开放的勇气和精神更值得我们敬仰和赞叹。

  一起来赞一赞。齐读。

  梅飘香而送暖,梅花开的时候,正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二十四番花信风,一候是梅花,开得最早。

  三、1、梅开得早。鲁迅也早啊。请同学们默读6——8小节,看看课文是怎样写鲁迅书桌上早字的来历的。一边读一边画出感动你的词句,在旁边写上你的感悟。

  2、谁能把你们的学习成果向大家汇报一下。

  预设

  (1)鲁迅一边要上书塾,一边要帮家务,天天要奔走于当铺之间。从中体会到什么?

  奔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奔走?

  鲁迅听了没有说什么,默默地回到座位上。他在书桌上轻轻刻了一个小小的:“早”。

  (1)没说什么 对自己要求严格有原因却没有辩解。通过对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品味,也能领悟人物性格。还有谁来品品这段话,谈谈你的看法。

  (2)默默的 再也 轻轻地

  (3)把早字刻在桌上

  3谁来做一做小鲁迅?

  指名读   师:以后要早到!--生: 鲁迅听了没有说什么

  ----(默默地  轻轻地  要有感情)

  4、一个小小的早字,代表的是一个信念,一种精神,一生的奋斗目标。

  这种信念这种精神在他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我们可以从他的名言中找到例证。

  投影:名言

  5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读从那以后——从那以后,鲁迅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板书:战斗一生   

  为什么老师写战斗一生呢?因位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他永远走在战斗的前列,用他的一枝笔,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唤醒了民众。所以说他---引读”时时早,事事早,战斗了一生.”

  四、这篇课文主要赞美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为什么还要花大量的笔墨来写梅花呢?

  你能说说鲁迅与梅花的相似之处吗?

  (1)他们都早, 不畏严寒;梅花凌寒独放

  鲁迅面对敌人,面对黑暗的社会毫不畏惧敢为人先,他们都敢做东风第一枝.

  (板书:不畏严寒

  不畏艰险 东风第一枝)

  像这种以梅花来烘托人物的方法我们叫它

  板书:以物喻人

  五、学习鲁迅学习梅花

  学到这,文章快结束了,我们也该离开三味书屋了。(音乐:秋日思语)一阵微风送来梅花的缕缕清香,纯净疏淡,经久难忘。让我们把“早”字记在心中,学习鲁迅不畏艰险,敢为人先,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珍惜时间,珍惜青春,把握今天,好好学习----

  出示齐读最后一段。

  六、作业

  1、像鲁迅一样写几个字作为座佑铭,刻在心上奋斗一生。

  老师刻的是:责任,你呢?

  板书设计:

  梅花   冰清玉洁 

  不畏严寒  开得早

  13早                               东风第一枝

  鲁迅    时时早  事事早

  不畏艰险战斗一生 

《早》教学设计 篇7

  教学内容 3.早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三维目标 1.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并能理解重点词语。 2.通过阅读、思考,能按顺序对照插图介绍三味书屋的陈设。 3.在阅读中初步感受鲁迅先生那种“为革命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伟大精神,树立起珍惜时间的观念。 教学重点 难    点 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难点:学习课文有顺序、有条理介绍建筑房舍内陈设的方法,体会作者叙述描绘的精巧细腻。 教学资源 相关资料: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并且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时署名“鲁迅”。据说,取“鲁迅”二字为笔名有以下原因:1. 母亲姓“鲁”;2. “周”、“鲁”是同姓之国;3. “鲁”,含有“愚鲁”、“愚笨”的意思。“鲁迅”二字便是“愚鲁而迅速”的意思,如同常说的“笨鸟先飞”。 鲁迅名言:1.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用在工作上了。2. 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3. 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4.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鲁迅与时间》 学生经验:有赏梅的经历,对鲁迅的作品比较陌生。 教学用具准备:小黑板、挂图 预习设计 1.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的程度。 2.自学生字、新词,自己不能解决的做好记号。。 3.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在感受深或有疑问的地方做好记号。 4. 收集关于梅花的诗句三组。

  学 程 设 计

  导 航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板块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说说对鲁迅的了解。 2.读题   【板块二】检查预习 1.默写词语: 2.集体批改,讨论生字书写的注意点。 3.指名读词。 4. 重点读准“绍兴、停云小憩”的读音。 5.开火车读,相机指导理解。 学生质疑。      6. 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7.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按什么顺序写的?试着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板块三】访问三味书屋,学习作者的写法 1.  仔细看图,说说三味书屋的陈设。 【学习单1】 课文是怎样介绍三味书屋的陈设的呢?默读第2段,画出有关句子。

  ① 指名读

  ② 讨论

  找一找鲁迅的书桌

  ③ 生看图练说三味书屋的陈设 4.学生用作者的这种方法,介绍我们的教室 让学生先思考,然后分小组练说,最后全班交流。 5.再读描写三味书屋的这一部分,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课后用这种方法向同学们介绍一下自己的书房。 【板块四】小结 1.自由轻声读这一段,想一想:作者在这段中除了重点写三味书屋的陈设,还写了哪些内容?   【板块五】学习生字 1.说说生字的注意点。 2.做《习字册》。 【板块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2分钟) 1.同学们,你们知道鲁迅吗? 2.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去浙江绍兴访问鲁迅先生早年求学的地方——三味书屋。在三味书屋的东北角上有一张鲁迅先生曾经用过的书桌,在书桌上鲁迅曾刻了一个字“早”你们想知道这个“早”字的来历吗?

  3.板书课题:早 【板块二】检查预习(13分钟) 1.默写词语: 酿雪  朴素  笔墨纸砚  寿镜吾  哪里  默默  花瓣 2.集体批改,讨论生字书写的注意点。 3.指名读词。 绍兴 纯净疏淡 书塾 诗云 子曰 停云小憩 琥珀 润泽透明、冰清玉洁 二十四番花信风 4. 重点读准“绍兴、停云小憩”的读音。 5.齐读,相机指导理解。 学生质疑。      理解:润泽透明、冰清玉洁 诗云、子曰:云、曰,表示说的意思。“诗”是古代“六经”之一,“子”是对孔子等人的尊称,“诗云”、“子曰”是“四书”、“五经”中常见的话。 二十四番花信风:古代认为应花期而来的风。风应花期,其来有信,故称花信风。有小寒到谷雨有八个节气,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为一候,共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梅花风最早。 6. 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7.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按什么顺序写的?试着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按照游览“三味书屋”的先后顺序,画出路线图:新台门——石桥——三味书屋一后园 第一段(第1自然段):深冬,我们在绍兴访问三味书屋。 第二段(第2~4自然段):三味书屋的陈设。 第三段(第5~8自然段):有腊梅花开得早,想到鲁迅书桌上“早”字的来历。 【板块三】访问三味书屋,学习作者的写法(15分钟) 1.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三味书屋去看看。 出示:三味书屋的挂图

  这就是鲁迅小时侯就读的书塾三味书屋。请仔细看图,说说三味书屋的陈设。

  2.指名说图中的陈设,师评价:

  (是否按一定的顺序说,语句是否通顺、简洁。)

  3.课文是怎样介绍三味书屋的陈设的呢?默读第2段,画出有关句子。 交流  ① 指名读

  ② 讨论: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介绍了哪些陈设?

  (方位顺序:南墙上——东面正中——画面前——东北角上)

  (匾、画、先生座位、学生书桌)

  找一找鲁迅的书桌

  ③ 教师引读:(书屋朝西……东北角上……用过的一张。)

  ④ 生看图练说三味书屋的陈设

  ⑤ 指名说

  (体会作者叙述有条理,语言简洁) 4.让学生用作者的这种方法,介绍我们的教室。 让学生先思考,然后分小组练说,最后全班交流。 5.再读描写三味书屋的这一部分,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课后用这种方法向同学们介绍一下自己的小书房。 【板块四】小结(3分钟) 1.作者采用了按方位顺序介绍“三味书屋”,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们在今后的作文中也应该学习作者的这种方法。

  2.自由轻声读这一段,想一想:作者在这段中除了重点写三味书屋的陈设,还写了哪些内容?(还写了闻到的清香和想到的)

  3.这股令作者无限欣喜的纯净疏淡的清香是不是腊梅的香味呢?让我们下节课跟随作者去看个究竟。 【板块五】学习生字(2分钟) 1.说说生字的注意点。 2.做《习字册》。 润泽透明可联系图片理解。纯净疏淡可以联系文章语境。冰清玉洁要理解比喻义。 增加一个多音字当。 在朗读时提醒注意《补充习题》二上出现句子的标点。理解顿号的用法。 作

  业

  设

  计

  ☆完成《习字册》田字格。 ☆☆熟读课文,读出感情。     ☆☆☆用作者的这种方法介绍自己的书房。

《早》教学设计 篇8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并能理解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试背描写梅花的句子。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思考,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能按顺序对照插图介绍三味书屋的陈设。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阅读中感受鲁迅先生那种“为革命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伟大精神,树立起珍惜时间的观念。

  学习过程:

  激发兴趣,谈论“早”

  1、教师板书:早

  2、设问:想到什么?

  3、揭示课题,齐读

  4、设问:最想了解什么?

  5、教师归纳小结:为什么要用“早”做课题?“早”有什么来历?含义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了解“早”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读准生字词的读音,并能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有不懂的做上记号,可以问问同桌,还不能解决的准备提问。2、指名读文,相机正音。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汇报自己读懂的地方,并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4、汇报自己在读文过程不懂的地方。

  5、师生通过读文、讨论等方式共同解决。

  三、选读课文,感悟“早”

  1、在这篇课文中,你最喜欢哪节?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节?2、指名读学生自己选定的小节,感情朗读汇报,并说说喜欢的原因。(学生一般都是选择第五节和最后一节,重点指导学生朗读)

  四、精读课文,品悟“早”

  1、课文哪几节与“早”有关?(5~8小节)

  2、精读5~8小节,课文一共写了哪几种“早”?

  3、品评两种“早”的异同。请同学们任选一种“早”进行批注式阅读,如“你读懂了什么?”或者“这一节主要写了什么?”等。可在文章的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想、发现等,准备汇报。

  4、根据学生汇报的顺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a、学生汇报第五节的内容:

  a、这一节主要写了梅花的冰清玉洁的韵致和梅花开花的早。

  b、课文写的梅花美吗?理解“冰清玉洁”,能通过你的读使我们感受到吗?

  c、自由练读,指名读,范读、齐读。

  d、这么美的文字,你愿意记在自己的心里吗?

  e、课文为什么要写梅花的“冰清玉洁”和开花时的早?

  b、学生汇报第六节:

  a、这一节主要写了鲁迅书桌上“早”的来历。

  b、说说自己读完后有什么样的感受?

  c、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

  d、你觉得这个“早”字与写梅花有联系吗?

  e、交流、讨论。

  f、师生经过交流、讨论,达成以下共识:一借梅花的冰清玉洁来形容鲁迅的品德高尚;二借梅花的开花早说明鲁迅为了革命事业时时走在时间的前面,奋斗了一生。

  五、联系实际,深化“早”

  1、师小结过渡,并引读最后一节。

  2、“东风第一枝”指的是什么?

  3、学到这儿,你最想说什么?

  六、图文对照,联系“早”

  1、再读课文,了解写作的顺序。

  闻到清香——了解清香来源——梅花的特点——想到书桌上“早”——要珍惜时间,学做梅花

  2、图文对照,了解三味书屋的方位。

  3、自由练说,指名说。

  4、试对教室练说。

  七、总结课文,升华“早”

  作者由蜡梅的清香纯净引出鲁迅书桌上“早”的来历,进而彰显鲁迅“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人格品质,希望同学们也能像鲁迅先生那样,勇做“东风第一枝”!

  八、板书设计

  早

  梅花     早  精神

  }     以花喻人

  鲁迅     早  精神

  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早》教学设计 篇9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精美的游记,通过对三味书屋的陈设、腊梅花以及鲁迅书桌上“早”字的来历的描述,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梅花是作者的一个写作重点。作者在文章中着力描写腊梅花,有闻到的花香到花的颜色、形状,把腊梅具有的特点栩栩如生地描写出来,字里行间充满喜爱赞美之情。所以引导学生对其反复品读是本课的重点。

  以花喻人是课文的另一大特点。由腊梅的清香纯净引出鲁迅桌上“早”字的来历,进而讲到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人格品质,可谓蕴涵深刻,让学生体味其中妙处是本课的一大难点。

  介于教材的以上特点,本课要求学生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知识能力:学会本课的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润泽透明”、“冰清玉洁”等词语;过程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梅花的美,体会鲁迅的人格品质;

  情感态度:产生希望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作者写梅花的用意。

  3、通过课文语言材料,体会并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早的精神。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8自然段。

  三、教具准备

  挂图、投影片

  一、揭示课题

  1、板书:11早

  2、这是吴伯萧爷爷写的一篇散文。看了课题,同学们想知道什么?(课题“早”指什么?课文主要写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①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

  ②画出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

  ③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对学生不懂的词语教师作适当讲解。

  诗云、子曰:云、曰,表示说的意思。“诗”是古代“六经”之一,“子”是对孔子等人的尊称,“诗云”、“子曰”是“四书”、“五经”中常见的话。

  二十四番花信风:古代认为应花期而来的风。风应花期,其来有信,故称花信风。有小寒到谷雨有八个节气,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为一候,共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梅花风最早。

  3、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1)同座讨论。

  (2)集体交流。

  ①课文分几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每段写什么?

  按访问三味书屋的顺序,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深冬,我们在绍兴访问三味书屋。

  第二段(第2~4自然段):三味书屋的陈设。

  第三段(第5~8自然段):有腊梅花开得早,想到鲁迅书桌上“早”字的来历。

  ②课文主要写什么?(“我们”访问三味书屋,看到了三味书屋的陈设,并由后花园)的腊梅花想到了鲁迅书桌上“早”字的来历

  4、分段朗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强调“蔬菜”、“曰”的写法,“蔬”字笔画较多,要写得紧凑一点,“曰”字笔画少,不能写得太瘦小,要适当向两边伸展:“琥”、“珀”是左右结构,写时要左窄右宽)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

  1、练读课文。

  2、搜集鲁迅的名言及他的一些小故事。

《早》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读题

  2.围绕“早”,文章写了哪几个方面?

  板书:鲁迅(在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以此提醒自己,时时早,事事早)

  梅花(在春天里开得最早)

  3.选择一个方面进行学习,分别找出描写梅花和鲁迅先生的部分,想一想,文章为什么既要写鲁迅,又要写梅花。(借物喻人,梅花象征着鲁迅)

  a.找出描写梅花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第二小节:

  作者为什么会由梅花香想到书香?

  同样的纯净疏淡{洁净、纯洁、清新、淡雅}

  闻到花香,仿佛听到了咿咿呀呀的读书声,想到当年鲁迅先生就是在这里开始了他的学习生涯,与书本结下了不解之缘。书本就如人的精神食粮,“三味”正是指五谷、蔬菜、点心,闻着梅花的清香,读着“诗云”“子曰”,这就是鲁迅当年就读的书塾,这就是鲁迅当年学习的地方。

  (2)第五小节:

  指名读

  你觉得园中的梅花开得美吗?

  颜色美:白里透黄、黄里透绿

  质感美: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冰清玉洁

  品质美:飘香、送暖、开得最早、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都用自己的文笔赞颂过梅花:赞颂梅花的冰清玉洁,赞颂梅花的特立独行,赞颂梅花的傲对风雪,赞颂梅花的不畏严寒。

  《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尤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板书:冰清玉洁

  飘香送暖

  开得最早

  这样的梅花,有谁会不喜欢呢?

  带着赞美的语气读。

  b.作者写梅花,写鲁迅为什么在第三自然段要介绍三味书屋,以及里面的陈设呢?

  读一读,想一想,文章第三自然段起什么作用?

  (1)看图读文,说说书屋里的摆设

  (2)这段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的,找出表示方位顺序的词:

  朝西(门、窗)南墙(圆洞门、小匾)东面正中(画)画前面(先生的座位)东北角上(鲁迅的座位)

  (3)写这一段的目的:

  去“三味书屋”访问,自然应该介绍一下“三味书屋”,鲁迅读书的地方

  屋内有一张鲁迅刻着“早”字的书桌,引出鲁迅关于“早”的故事

  自然地引出腊梅花,把鲁迅和梅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c.梅花早,鲁迅也早,

  (1) 关于书桌上“早”字的来历,读第七小节:

  从“一面、一面、天天奔走于”你知道了什么?(鲁迅先生的迟到是有不得已的苦衷的)

  当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批评他以后,鲁迅默默地回到座位上,轻轻地刻了一个小小的“早”字,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严格要求自己,把一个坚定的信念牢牢地记在心里。)

  “从此以后”是指什么时候?(从刻下“早”字以后)

  “再也没有迟到过”“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鲁迅先生为什么而奋斗?(用他手中的笔与黑暗的社会奋斗了一生。)

  (2)你觉得鲁迅先生与梅花有哪些相似之处?

  板书:高风亮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一生的写照)

  奋斗一生(他曾经说过“我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

  珍惜时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写作上的。”)

  鲁迅先生一生的品格正如梅花一样,他用犀利的文笔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他珍惜时间,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d.让我们向鲁迅学习,向梅花学习,珍惜清晨,珍惜春天,做“东风第一枝”。

  “清晨”和“春天”指什么?(美好的时间)

  怎样做才能称得上“东风第一枝”?

  事事走在别人前面,不畏艰难,成为大家的表率的人。

  引读。

  愿大家都能争做“东风第一枝”,让我们也在心中深深地刻上一个大大的“早”字。

  4.齐读全文。

  5.介绍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及鲁迅先生的著作,引导同学在课后阅读。

  板书设计:

  梅花 冰清玉洁 飘香送暖 开得最早

  早 “东风第一枝”

  鲁迅 高风亮节 奋斗一生 珍惜时间

  教学目的:结合课文内容,了解作者写梅花的用意,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感受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教学准备:两段打印的课文

  鲁迅先生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

  鲁迅作品收集

《早》教学设计 篇1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鲁迅”这个名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鲁迅的课文。

  2、板书课题:13早,生齐读课题。

  3、质疑: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为什么用“早”作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带着上述问题自读课文。

  要求:标出节次,划出生字词以及认为难读的地方。

  2、自学生字新词。

  3、提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共同解决。

  4、快速阅读课文,回答: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指导分段

  1、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按照游览“三味书屋”的先后顺序给课文分段。

  3、班级交流。

  四、指导朗读

  1、提出难读之处。

  2、教师指导朗读,学生练读。

  3、指名读。

  五、指导写字

  1、仔细观察字型以及间架结构。

  2、提出难写的字。

  3、师指导书写。

  4、生临写。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练习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根据文中介绍,了解“三味书屋”的陈设,并能口述。

  2、体会作者写梅花的用意,并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教学目标:

  一、导入

  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访问“三味书屋”。

  二、精读指导

  1、总体感受。

  自由朗读课文,回答:课文为什么用“早”作课题?

  2、第一部分

  (1)指名读,质疑:从这节中你知道了什么?

  (2)齐读本节。

  3、第二部分

  (1)过渡:“三味书屋”到底是什么样子?它有哪些特别之处?

  (2)自读2—4节,想一想:每节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第2节

  ①自由朗读,你知道了什么?

  ②一进门就闻到了一股清香,当时,作者心里是怎样想的?

  过渡:是呀,这是哪儿散发的香气,不是桂花,又不是兰花,看来只能是书香了。到底是不是?等我们观赏了“三味书屋”后,答案自见分晓。

  第3节

  ①指名读,其余同学划出描写方位的词语。

  ②自由读1—6句,根据插图找到正确的方位。集体辨位,教师指导看图,

  提问:作者是按从哪到哪的顺序写的?

  ③自由练习介绍“三味书屋”的摆设。

  ④自由朗读第3节后半部分,思考:寿镜吾老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第三部分

  过渡:腊梅是怎样的一种花?让我们走进后园去看看?

  1、读课文,边听边划出描写梅花样子的词语句子。

  (1)指导朗读。

  (2)是呀,梅花太美了!除了美丽之外,梅花还能带给大家什么?齐读第5节的最后两句,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2、自读6、7节。

  (1)指名述说“早”的由来。

  (2)分组讨论:从这些事中,可以看出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这一个小小的“早”字对他有什么作用?

  3、真没想到,这么一个字对他的一生都起到了作用。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法?

  4、让我们把所有的决心都放到最后一句话中吧!齐读最后一节。

  三、总结

  自由浏览全文,找出给自己印象最深的句子,读一读。

  四、布置作业

  1、朗读全文。

  2、摘抄你喜欢的句子。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作者写梅花的用意。

  情感目标: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教育学生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难点

  1、结合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写梅花的用意。

  2、通过鲁迅先生的事实,教育学生要时时早,事事早。

  教学准备投影仪

  教学时间:3课时

《早》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学会五个生字, 正确读写“白帝城、江陵、猿声”等词语。

  2、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

  3、学习利用注释,展开想象,读懂古诗。

  4、理解诗句意思,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诗句,感受诗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

  理解诗中重点词句,读懂古诗。

  教学方法

  直观法、合作学习、情境感受。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让学生课前查阅与这首古诗相关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背诵《绝句》,说说诗意。

  2、回忆上节课学习《绝句》的方法,.课件展示学习步骤:

  ⑴熟读古诗

  ⑵理解诗意

  ⑶想象意境

  ⑷练习背诵

  3、师:今天,我们继续用上一节课的学习方法学习一首唐代诗仙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二、学生利用课前查阅的资料简要介绍作者李白,教师加以补充。

  三、解题

  师:这首诗的题目《早发白帝城》,谁知道它的意思?

  早:早上。发:出发。

  白帝城:地名,在今重庆奉节城东白帝山上,位于长江三峡一带。城居高山,地势险要。(.课件展示地图)

  四、指导自学

  课件展示自学要求:

  1、自学生字词,自由朗读本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利用注释读懂本诗,体会诗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3、画出不理解的地方,通过查阅工具书,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五、小组合作学习

  1、汇报各自自学情况;

  2、将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通过结合各自课前查阅的资料一同解决问题;

  3、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

  六、汇报自学情况

  1、指名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汇报朗读。

  2、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内容?

  3、从一二两行诗中,你读懂了什么?(诗人从哪里出发、要到哪里去、距离多远、需要多少时间?)复习“夸张”手法的运用。

  4、这两行诗是什么意思?(早晨离开了仿佛在彩云中间的白帝城,千里迢迢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了。)

  5、指导朗读一二行诗。

  6、你对后两行诗是怎么理解的?

  7、这两行诗表现了行船之快,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轻松、愉快)

  8、指导朗读,学生试读。

  七、体会诗人心情及诗歌意境

  1、利用课前查阅的资料交流:为什么诗人会觉得船行得特别快?(顺水行舟;作者愉快的心理使然。)

  2、正因为如此,所以诗人在第一句就写道“朝辞白帝彩云间”。为什么诗人说白帝城仿佛是在彩云中间呢?(地势高;作者心情高兴。)

  3、展开想象:诗人在得到赦免的消息后,他会想些什么呢?你能想象出诗人顺流而下,行船经过三峡,见到长江两岸奇丽的景色时,那种欣喜的样子吗?学生自由描述。

  4、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诗人喜悦的心情吧!.课件播放音乐,学生带表情齐声朗诵。

  5、背诵。

  刚才老师发现这首古诗同学们读得很熟,甚至有很多同学已经会背了。下面请所有能背的同学背给大家听听。

  老师也想当场背一背,邀请刚才没背过的同学和我一起来,行吗?

  八、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行船的轻快和沿途壮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重获自由后轻松喜悦的心情。整首诗气势奔放,情景交融,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九、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古诗。

  2、课外找一两首李白的诗读一读、背一背。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早》教学设计(通用12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