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语文教案设计 > 人教版《趵突泉》教学实录(精选17篇)

人教版《趵突泉》教学实录(精选17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人教版《趵突泉》教学实录(精选17篇)

人教版《趵突泉》教学实录 篇1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到济南观光游览,请大家注意观察,说说你沿途看到了什么景色?(老师出示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的电脑课件)

  生:我沿途看到了济南的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济南的景色十分美丽。

  (运用情景教学法导入新课,借助课件展示济南三大名胜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同学们昨天预习了课文,查找了资料,你了解到哪些有关趵突泉的情况?

  生1:趵突泉在山东济南市,济南被人们称为泉城,趵突泉是泉城最有名的泉。

  生2:趵突泉公园里有金线泉、柳絮泉、漱玉泉等10几个泉口,趵突泉的泉水喷涌而出,像热浪在翻滚。

  师(指课题发问):“趵”是生字,你们能根据字形猜到它的字义吗?

  生:足字旁表示脚,我猜是跳跃的意思。

  师:“突”是我们三年级时过去学过的字,谁能说说它的字理?

  生:“突”是指犬突然从洞穴里窜出来,是奔跑的意思。

  师:顾名思义,趵突泉是怎样的泉?

  生分别回答:趵突泉是跳跃的泉!趵突泉是奔跑的泉!

  师: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写的《趵突泉》一文,看看他是怎样写趵突泉的“趵”与“突”的。

  (从课题入手,运用字理教学法,理解“趵”与“突”的形和义,点拨学生围绕“趵”与“突”学习全文。)

  二、整体感知,捕捉重点

  (教师让学生自由读全文,要求把生字的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师:学习这一课,你最想了解什么?

  生1:假如没有这泉,济南真的会失去它“一半的妩媚”吗?作者为要什么这么说?

  生2:大泉美在哪?为什么说冬天的大泉很神秘?

  生3:为什么说小泉的美没有哪一种珠宝能比得上?

  (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大泉?美?神秘?

  假如没有……失去一半的妩媚 ?

  小泉?没有哪一种珠宝能比得上?)

  (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质疑问难,以学定教。)

  师:同学们只要把后两个问题弄懂了,第一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教师边指板书边说。)

  (教师先让学生仔细读课文,思考他们感兴趣的问题。然后鼓励他们去和自己的好朋友共同探讨,用他们喜欢的方式研究、学习。教师巡视,参与学生们的学习。)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同学合作探究,自主学习。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三、汇报学习成果

  1、体会大泉的美

  师:刚才老师在巡视时,发现同学们在用各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学习课文。哪一个小组想上来汇报你们的学习成果?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要求汇报。老师先请了一个学习小组的同学上台汇报学习成果。)

  生1:我们组是用字理学习的方法来学习课文描写大泉的这一部分的。

  生2: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泉池中央偏西,有三个大泉眼,水从泉眼里往上涌,冒出水面半米来高,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滚。”我们对“冒”字进行了字理分析:我们认为,“冒”原来是指古人戴的帽子,帽子总是戴在头上,所以引申为往上顶。这里是指趵突泉的泉水不断地往上涌。

  师:说得不错。(出示电脑课件,演示“冒”字的演变过程。)你们看,“冒”字的小篆很像一顶有沿的风帽,把人的整个脑袋都给戴上了,中间只露出眼睛。帽子总是戴在头上,所以引申为往上顶。同学们可要注意,在写“冒”字的时候千万别把帽子的口子给封死了,这样的帽子就戴不了了!(生哄笑)

  生3:我有补充。这一句中的“沸”字是个形声字,三点水旁,取“弗”的音。原意指水烧开了,课文中的“煮沸”一词使我们知道了趵突泉的泉水就像煮开了的水一样,在不停地翻滚。

  生4:我说“涌”字,它也是个形声字,从这个字我也了解到了趵突泉的泉水在不停地翻滚。

  师:“涌”“冒”意思差不多,它们的顺序能调换吗?

  生4:不能,因为泉水涌出的力量大, “涌”出的水太多了才会向上“冒”,冒出的水下落时是翻滚的,就像烧开的水在翻滚。

  生5:描写大泉的还有这么一句话:“三个水柱都有井口那么大,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我对“昼”字进行了字理分析,“昼”字下面的“旦”指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所以我知道了“昼”是白天的意思。

  师(出示“昼”字演变的课件):看,古体“昼”字的上半部分是繁体的“画”字,表示界限的意思,昼夜是有界限的。那“没昼没夜”指――不分白天和黑夜(生齐答) 师:从这个词语你们知道了什么?

  生:趵突泉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都在不停地冒。

  生1:老师,我还注意到了这个句子中的“晶莹”一词,“晶”是说泉水亮晶晶的,“莹”的形旁是“玉字”,说明趵突泉的泉水像玉一样光洁、透明。

  师:你真聪明!再看看这两个字,你们能不能区别它们呢?(教师板书“萤”、“荧”二字,让学生根据它们的形旁区别它们的字义并组词)

  生2:老师,我还有补充!“倦”是形声字,人形卷声,形容人非常疲劳、困倦。“不知疲倦”是不知疲劳和困倦,在这里作者是把趵突泉比作了一个不知疲劳的人,浑身好像有使不完的劲,永远不停地往上冒。

  (学生运用字理知识析字解词,自己读懂课文。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这一小组汇报完了,老师又请下一个小组的同学汇报)

  学习小组长:我们小组用的是表演的方法来学习描写大泉的这个部分的。下面我们给大家表演一下。

  (三个女同学分别扮演三个大泉眼,做出泉水不断向上涌的动作,几个同学半蹲着,扮演落下来的泉水,表现它们在不断地翻滚 。还有一个同学在旁边朗读课文,配画外音。)

  师:你们的表演非常精彩,能说说你们为什么这么表演的吗?

  生1:我们这几个同学表演的是大泉眼。因为课文里说三个大泉从泉眼里往上涌,冒出水面半米来高,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滚。而且不知疲倦,没昼没夜地冒,所以我们的手臂不停地使劲儿高高举起再落下,表现泉水在不断地向上冒。

  生2:我们表演的是落下的泉水,它们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滚。

  (下面的小观众们自发地为他们的表演鼓掌。)

  (另一个学习小组的同学也上讲台上汇报。)

  小组长:老师,我们组是通过朗读法学习课文的。(小组的同学感情朗读课文中描写大泉的片断 。)

  生1: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强调了三个“冒”字,表现出大泉不断喷涌的气势。

  (教师让同学们对他们的朗读进行评议,然后让学生自由读,与同桌互读。再播放录相,让学生体会大泉不断喷涌的气势。最后进行朗读竞赛。)

  师:冬天的趵突泉是怎样的?为什么说冬天的大泉会把人引入一种神秘的境界?这是同学们在初读课文时提出的问题,下面请你们欣赏冬天的趵突泉。(出示电脑课件,感受冬天的大泉的神秘美。)

  师:谁来谈谈自己的感受,说说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

  生1:冬天的趵突泉上飘荡着热气,宛如仙境一般。

  生2:冬天,如烟如雾的热气在深绿色的水藻上飘荡,把人们带到了一种充满遐想的境界,宛如仙境一般,所以作者说冬天这里更好、更美。

  师:我们来感情朗读这一部分,声音轻柔、虚幻些,看看你们的朗读能否把人引入一种神秘的境界。

  2、体会小泉美(学生用各种方式汇报学习成果)

  ⑴ 用绘画法学习的小组汇报。(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们画出三种小泉眼冒泡的样子。其他同学评议,修改和补充。)

  “不断”,“均匀”,“像一串珍珠”,“随着水流摇曳”……

  “隔一会儿”,“十来个”,“好像你追我赶似的”……

  “半天冒出一个”,“比较大”,“大多扁扁的”……

  (学生在仔细品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景物的特点,把课文中文字描写的景物通过形体和画面再现出来,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创新能力。)

  ⑵ 用拍节奏的方法学习的小组汇报,拍出小泉眼冒泡的节奏。 

  (学生一面模仿小泉眼冒泡的声音,一面拍手,打节奏,实物投影仪展示同学们写出的三种节奏。并说说他们是根据课文中的什么描写得出这几种节奏的。)

  第一种: | |

  第二种: 0 | 0 |

  第三种:0 × | 0 × |

  (老师说出小泉眼的不同形态,全班同学跟着小组同学一起拍出相应的节奏。)

  ⑶ 运用朗读法学习的小组汇报。(学生感情朗读,品赏优美词句,体会作者语言的准确、形象。全班同学向他们学习,自由读,齐读,配乐读)

  ⑷ 教师出示小泉冒泡的电脑课件,让学生欣赏小泉的美。(教师画外音:在阳光照射下,大大小小的水泡五光十色,没有哪一种珠宝能比得上。)

  (老师放手让学生选择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学生学得无拘无束。他们把从各门功课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语文学习上,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科之间的整合。)

  师:同学们,趵突泉的大泉和小泉都是如此的美,你们能不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

  生纷纷喊:可以用“妩媚”一词来概括!

  师:谁能说说这个词的意思?

  生1:“妩媚”两个字都是女字旁,是说女子讨人喜欢的样子。

  生2:“媚”的右边是个眉字,表示女子眉清目秀的样子,现在引申为美好、可爱的意思。(学生边说教师一边出示课件──“媚”字的字形演变图)

  师:说得真好!(指黑板上的问题:“假如没有……失去一半的妩媚 ?”)同学们现在能体会这句话的意思吗?

  生1:这句话是说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的景色会没有那么美丽可爱,会逊色很多。

  生2:这句话是说趵突泉在济南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没有它,济南就没有那么美了。

  生3:我有补充,济南又名泉城,而趵突泉又是如此的美,它为泉城增色不少!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都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你们可曾知道,著名的泉城济南曾经失掉了一半的妩媚?

  生:我知道,八十年代中期,由于人们乱砍乱伐,地下水遭到堵塞而断流,趵突泉的水突然不冒了。

  师:是啊,著名的泉城济南也因此失掉了一半的妩媚――旅游的人数大大减少,旅游收入也随之减少。济南的市民非常伤心。这个问题引起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他们请来专家找出症结所在,然后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兴修水库,引水入库。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趵突泉又开始沸腾了。你们看,趵突泉的美还给济南带来了经济效益。现在对于这一句话,你们是不是有了更深的体会?

  (准确把握切入点,有机渗透德育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师:下面我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背诵,再来美美地品味一下趵突泉的美

人教版《趵突泉》教学实录 篇2

  【设计一】

  一、看图导入,初读课文

  1、(出示课本图片)这是一池泉水,它在山东济南市。看,中间有三股泉水在向上冒,这不是人工喷泉,而是自然的喷泉。这里很美,来这里观光游览的人很多。小亭子右侧的碑文上写着“第一泉”,左侧的碑文上写着“趵突泉”,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看图学文《趵突泉》。

  2、初读,做到不漏读、不错读,教师组织指导朗读难以读通的句子。

  3、再读,边读边思考边动笔,理清课文安排了哪些材料。

  二、模拟景象,理解课文

  1、在水槽中放入半槽清水,用一个塑料袋装满水,口上装一根导管后扎紧扎严,放入水槽中。

  2、让学生用手由轻到重,用力按压装水的塑料袋。怎样才能使水向上“冒”,说说“冒”水时导管口的方向冲哪儿?用力情况怎样?(可以反复做这个模拟实验)

  3、一般情况下,喷水口必须向上,而且压力很大时,才能在水面上产生“冒”的景象。我们按压的仅仅是一个小塑料袋,而且是用了一时的力量,让它产生“冒”的一时情景。而趵突泉的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不疲倦。现在你对大泉 “冒” 的那种自然力量有什么感触?

  4、下面老师让大家也来想办法,模拟一下小泉里水泡情景--吐水、明珠、摇动、珠花等。请根据课文内容,想一个什么办法来模拟这个景象呢?(学生会想到:用导管向水槽中吹气;往水槽中放置一块干燥的砖头或土块;给水槽底部加热……)

  5、学生模拟设计后,分组交流,在充分讨论后,各组推荐代表汇报。

  6、理解“这比那大泉还更有趣”。为什么说更有趣?注意适时引导学生用上“有的……有的……有的……”“……像……”等词语把模拟景象中观察到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说清楚。

  7、回想生活经历,自然物被雾笼罩时的迷人情景,推想趵突泉冬天水上起热气情景的神秘之美。

  8、趵突泉美不美?为什么说“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

  三、拓展练习,感悟方法

  1、根据图画或模拟景象,任意选一个题目写一个片断。⑴ 神秘的大泉;⑵ 迷人的小泉;⑶ 我心中的趵突泉。

  2、播放录像片《泉城》,让学生欣赏具有“泉城”美誉的72泉风光。

  ⑴ 片中的哪个镜头最吸引你?

  ⑵ 截取片中的某一个泉景作内容,说说它的美。

  3、选择方法,实际练习

  ⑴ 我们家乡是拒马河的源头,是涞水县涞水河的源头,所以把我们县叫涞源县。请大家到拒马河源头去观察欣赏,然后把你观察到的泉水美景用文字描绘出来,介绍给大家。

  ⑵ 我们县正在申报立项建造石门人工湖,根据你所学课文内容,请你参照《趵突泉》的美景,参与设计模拟人工湖的建造格局。

  ⑶ 介绍或设计模拟的方法自己决定。上述两道题目是“长效作业”,可以在课外完成。

  【设计二】

  一、故事引入,揭示课题

  老师讲述乾隆皇帝到山东济南的游玩时,看到趵突泉的美景,心血来潮,提御笔封此泉为“天下第一泉”的故事。还有人说“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趵突泉真的这么美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著名的语言大师老舍爷爷写的《趵突泉》。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1、学生带着要求学课文(拼读生字,理解词义,读通课文,把课文与图片对照,想想文意)。

  2、交流自学情况:课文写了哪两种泉?多少个大泉,多少个小泉?是怎样的大泉,又是怎样的小泉?

  三、抓住结构,概括段意

  抓住“大泉神秘”“小泉有趣”这条主线,引导学生研究:⑴ 课文分段;⑵ 段意的概括;⑶ 主要内容的归纳。

  四、专题研究,理解课文

  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合作形成“研读专题”,围绕怎样感受作者对泉的喜爱之情,请你任意选择你觉得最生动的一处讲析给大家听。

  1、教师先指导一处以作示范,让学生明白应当怎样讲析。

  2、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划出自己最喜欢、感受最深或最能体现作者对泉的喜爱之情的句子,“研读”领悟这些关键词语的特别含义,“赏读”体会作者对泉的喜爱之情。放手让学生自己研读,教师巡视指导,掌握自主研读情况。

  3、小组或同桌合作,最后组织学生把这个自读过程具体说出来参加课堂交流;教师随机作点拨、深化和评价。

  五、开放阅读,升华主题

  1、课件出示课外阅读资料--《趵突泉简介》《济南为什么泉多》等,让学生阅读。

  2、查找有关天下第一泉及千佛山、大明湖的资料,并阅读交流。

  3、泉,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并不陌生。然而,在语言大师老舍爷爷的笔下却显得那么美。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这正说明了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美好的事物,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用心去观察感受,就能像老舍爷爷一样--不但能发现美,欣赏美,而且能创造美。

  【点评】

  两个设计的共同点:

  1、在设计理念上,这两个教学设计都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2、在教学方法上,设计一中,教师在指导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参与大泉“冒”水的景象模拟,独立完成小泉水泡的多姿多彩模拟设计;设计二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探究,以一课一问取代了传统的情节分析、烦琐提问这一难以突破的课堂模式,把课堂学习的时空真正还给了学生,以充分展示语文教学的生命活力。这都是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在课程开发方面,都注重跨学科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使语文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

  4、在语文素养方面,都注重让全体学生在听、说、读、写实践中,通过独特的自身体验,提高语言积累和语感能力。

  两个设计不同点:设计一一改循序“分析”的传统做法,让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或实践能力。开发地域课程资源,介绍拒马源头的泉水美景等等,突出体现着创新与实践的课程理念;设计二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研读,从而形成自学自悟活动,把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教学价值取向突出。这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趵突泉》的理解,而且从根本上激发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爱好,开拓了阅读视野,使他们终身获益。

人教版《趵突泉》教学实录 篇3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使学生感受到趵突泉大泉的雄伟气势、无穷力量及小泉的有趣。    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文中省略号的用法。学习作者描写小泉的写法。    情感目标:通过学生感受到趵突泉大泉的雄伟气势、无穷力量及小泉的有趣,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思想熏陶。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想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作者描写小泉的写法。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到江南观光游览,请大家注意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出示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的图片)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同学们昨天初步学习了课文,你了解到哪些有关趵突泉的情况?(趵突泉在山东济南市。公园里有金线泉、柳絮泉、漱玉泉等10几个泉口,它们和周围古建筑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泉水喷涌而出,势如热浪。)出示课题:趵突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写的《趵突泉》一文,看看他是如何进行描述的。 二、新课1、自由读全文,边读边想,学习这一课,你最想了解什么?根据质疑梳理教学重点,归纳:①     假如没有这泉,济南真的会失去它“一半的妩媚”吗?作者为要什么这么说?②     大泉美在哪?有什么特点?③     大泉和小泉各有什么不同的特点?或:                                             冒,冒,冒,?                                    大泉 ?  晶莹、活泼  ?                                             永不知疲倦  ?        假如没有……失去一半的妩媚?             珍珠摇曳   ?                                    小泉 ?  你追我赶  蹿?                                             冒  摇晃  ?2、自学课文。同学们只要把后两个问题弄懂了,前面的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先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认真地思考你们感兴趣的问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可以找你的好朋友共同探讨,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3、汇报学习成果。(1)体会大泉美。(字理识字法、精读批注法、朗读法)重点理解这几句:①字理识字法理解:“泉池中央偏西…… 水从泉眼里往上涌,冒出半米来高,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滚。”体会“涌”“冒”的意思。能将两个词调换吗?为什么?(涌,从水,勇声,水由下往上冒。字理分析:冒,   小篆很像一顶有沿的风帽,把整个脑袋都给戴上了,中间只露出眼睛。帽子总是戴在头上,所以引申为往上顶。)(涌出的力量大,因为有“涌”才产生“冒”,继而,下落时是翻滚。)学习“沸”。(形声字,三点水旁,弗fú声。水烧开了,在翻滚。)② “三个水柱都有井口那么大,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字理分析:昼,太阳出来,指白天。趵突泉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都在不停地冒。莹,指泉水像玉一样光洁、透明。倦,人形卷声,形容人非常疲劳、困倦。而趵突泉像一个不知疲劳的人似的,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永远不停地往上冒。)精读批注法体会三个“冒”的作用。放图象,让学生练说描述大泉的美趵突泉像一个不知疲劳的人似的,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永远不停地往上冒,让人看了受到鼓舞,精神振奋。试读一下,你们一定会有这种感觉。③“要是冬天来玩就更好了……”:抓“更”字(如烟如雾的热气在深绿色的水藻上飘荡,一定会把人带到一种充满遐想的境界,宛如仙境一般,因此说,冬天这里更好、更美)感受冬天的大泉的神秘美。感情朗读。在学习这一部分时,学生可用朗读法、精读批注、字理析词等方式学习、汇报。教师在其中只起穿针引线的作用。(2)体会小泉美。学生用各种方式汇报学习成果。①画一画,画出三种小泉眼冒泡的样子。评议,修改和补充。 “不断”,“均匀”,“像一串珍珠”,“随着水流摇曳” “隔一会儿”,“十来个”,“好像你追我赶似的”“半天冒出一个”,“比较大”,“大多扁扁的” ②通过感情朗读的方式汇报。(学生感情朗读,品赏优美词句,体会作者语言的准确、形象。)②抓“ 串”和“蹿”的字理体会小泉的美。③看图像体会小泉的美。(画外音解决最后一句)(3)解决第一个问题。学到这里,解决前面提出的问题好理解了吧吗?可以通过字理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可在此字理分析“妩媚”两个字都是女字旁,表示女子讨人喜欢的形态。出示媚字的字形演变图引申为美好、可爱的意思,这句话是说没有趵突泉,济南的景色会没有那么美丽可爱,会逊色很多。) (著名的泉城济南曾经失掉了一半的妩媚,八十年代中期,由于人们乱砍乱伐,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地下水遭到堵塞而断流,趵突泉的水突然不冒了,著名的泉城济南因此失掉了一半的妩媚――旅游的人数大大减少,旅游收入也随之减少。济南市的市民非常伤心。这个问题引起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他们请来专家找出症结所在,然后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兴修水库,引水入库。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趵突泉又开始沸腾了。你们看,趵突泉的美还给济南带来了经济效益,所以说没有趵突泉,济南将会失去一半的妩媚。)三、总结:

  《趵突泉》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语句优美、生动,富有诗情画意。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了趵突泉的美丽景色,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人教版《趵突泉》教学实录 篇4

  学习目标: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美的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的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了解大泉、小泉的位置和特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的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通过自学、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学习生字新词。

  2、结合图画明确作者观察的顺序和重点,初步学习课文,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3、学习第1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学生出示自己搜集的资料,了解祖国的名胜。

  学生自由讲述自己游历的或了解的黄山、西湖等山水名胜的情况。

  2、观察挂图,了解趵突泉。(相机说一说山东的一些名胜古迹,如泰山、孔庙、趵突泉等)

  3、简介趵突泉和课文的作者老舍。

  二、看图。

  自学,观察插图。

  (1)回顾以前所学的观察方法,说说需要注意什么。

  (2)按照顺序、抓住重点观察图片。

  (3)集体交流,教师小结。

  三、自学课文。

  1、初读课文,自学课文。

  2、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检查: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检查正音。

  3、再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学课文,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

  (3)集体交流反馈。

  4、齐读课文,再次理解课文内容。

  5、说说趵突泉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说说什么是名胜,教师让学生区分“名胜”和“古迹”,并简介千佛山、大明湖。

  4、说说什么是“单讲”。

  5、小结作者的写作方法。

  五、自读课文以后的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2、3、4自然段,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大泉、小泉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说说济南的三大名胜。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2、教师检查。

  (1)什么样的水叫“活水”?

  (2)这一部分写了趵突泉的哪些特点?

  3、理解最后一句。

  (1)指名读。

  (2)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它是一个什么句?

  (3)谁能换一种句式来表达?

  (4)这句话好在哪里?

  三、学习3、4自然段,讲读学生的疑难问题。

  1、齐读课文。

  2、自读,分组讨论,说说大泉、小泉的特点,交流疑难问题。

  3、先由学生讲述对趵突泉的了解。

  (大泉有3个,一年四季昼夜不停的在翻滚;大泉泉水永不疲乏的在冒,永远活泼、鲜明……)

  4、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

  问题设计:为什么大泉眼一年四季、昼夜不停的在翻滚?为什么看了三分钟,便觉得自然的伟大,使你不敢正眼去看?为什么说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一种神秘的境界指的是什么境界?……

  教师予以综合:(1)大泉和小泉各有什么特点?(2)大泉、小泉给人什么印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

  5、学生解答问题。

  (1)大泉的特点:永远不停的冒(翻滚),泉水活泼、鲜明。

  (2)小泉的特点:不断冒出各种形状的水泡,优美,有趣。

  (3)大泉给人的印象:令人感到自然的伟大。(教师引导学生谈感受,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小泉给人的印象:令人感到优美、有趣。(教师引导学生谈感受,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6、选择优美的段落背诵。

  四、总结。

  1、集体小结作者的写作特点。

  2、教师总结。

  板书:

  1、趵突泉

  纯洁

  大泉――伟大

  活泼

  鲜明

  大鱼吐水

  美

  小泉――有趣

  一串明珠

  一串珍珠

  一朵珠花

人教版《趵突泉》教学实录 篇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

  2、结合图画明确作者观察的顺序和重点,初步学习课文,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检查预习情况。

  1.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2.形近字

  佛――拂 泼――拨 洁――结 摇――遥

  秘――密 妩――抚 扁――偏 倦――蜷

  3.理解生字词语:

  二、仔细观察图画,再认真读课文,在图画中试着找一找大泉眼,并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1.小组学习,概括自然段段意:

  第1自然段: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

  第2自然段:泉水清浅、鲜洁,它为济南增添了美。

  第3自然段:大泉日夜翻滚,冬天会有一番神秘的景象。

  第4自然段:小泉多姿多态,活泼、有趣。

  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按照去公园游览的路线从不同方面介绍了。

  三、指导朗读课文。

  四、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2、仿照课文中的句子,用“那么……那么……”写句子。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作者把观察到的事物,再具体形象地加以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

  一、学习第一段。

  第一自然段只一句话,上半句讲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下半句“单讲”。那么,这一段在文章里起了什么作用?

  (文章开门见山,语言简洁,起到了“引起下文”的作用。)

  二、看图画,阅读学习第二自然段。

  小组学习,思考:

  1.作者还没有来到公园,就已经感受到了的美了,那是为什么呢?

  2、泉水的特点是什么?

  3、你是怎么理解泉水特点的?

  4、“假如没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美”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是在桥上看到的流出的泉水和泉水流过岸边“幽静”的环境。)

  (清浅”“鲜洁”)

  (“清浅”的意思是干净、清澈见底。“鲜洁”的意思是水质鲜活,没有杂质。)

  (“美”一般形容女子、花木等姿态美好可爱。作者感到在济南美丽的山光水色之中,的美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假如没有,就大大逊色了。)

  三、看图画,阅读学习第三自然段。

  1.教学过渡:作者说“假如没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到底是怎样的“美”。

  2、读课文,学生小组讨论,

  思考:

  (1)这一段哪几句具体写大泉?作者笔下描绘的大泉是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特点?

  (2)写“不断地翻滚”是怎样具体写的?

  (3)作者一边描绘大泉,一边写出了自己的感受。想象水“翻滚”的样子,联系课文内容,说说翻滚的大泉给作者和我们的感觉是什么?反复读这三句话,从中体会作者深深的感受。

  (3~6句)

  (看到水从三个大泉眼里往上冒,不断地翻滚。)

  (“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滚。”“……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

  (自然的伟大)

  3.在这一段里,作者除了写大泉的景象,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泉池的形状、泉口的位置和水的流向)

  4、如果说,平时的那么“翻滚”,“好像永远不知疲倦”,那么,冬天的怎样呢?

  (更好)

  怎么“更好”?是一个怎样“更好”的景象?平时的泉“伟大”,冬天的泉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

  (“神秘的境界”)

  6、小结:这一段描写大泉的美丽景色,突出表现了大泉“昼夜不息”地“翻滚”的自然的'伟大,以及冬天的神秘感。使我们和作者一样感受了自然的震撼。

  7、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四、阅读学习第四段。

  1.齐读这一段,作者怎样从描写大泉过渡到描写小泉的?

  (多姿多态)

  2.小泉有什么特点?

  (过渡句:“池边还有数不清的小泉眼”)

  怎么“多姿多态”?作者采用什么句式列举了泉水往上冒的样子?

  (“有的……有的……有的……”抓住小泉的种种姿态和变化莫测来表现小泉的“多姿多态”。)

  3.反复读这一段,抓住表现小泉不同姿态的词句,仔细品味小泉的各个特点,体会作者赋予的感情。

  4.作者写小泉,采用了什么手法来写的?

  (比喻)

  5.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五、总结:

  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语句优美、生动,富有诗情画意。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了的美丽景色,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板书设计 :

人教版《趵突泉》教学实录 篇6

  《趵突泉》是篇写景文章,老舍用浓墨重彩介绍了趵突泉的美与趣,读了让人如临其境、如见其身。全文共有4节,第1节简述济南的三大名胜;第2节概说泉水之美,为济南增添了无穷魅力;第3节写了大泉的壮观与冬日泉水的神秘。第4节用了一系列排比句式写出了小泉的有趣。全文以“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为文眼,向读者展现了趵突泉泉水清鲜而纯洁,大泉昼夜翻滚、生生不息,小泉活泼可爱、善变有趣的动人画面,值得反复品读、欣赏,值得推敲、评析直至存入脑海。

  老舍是文学大师,小小一篇《趵突泉》写作手法也十分高超,布局谋篇匠心独具,遣词造句得心应手,字里行间渗透出对趵突泉的赞美喜爱之情,更传递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崇敬之情。这些,都是教学时可开发的资源,要引导学生去赏析、去学习,甚而模仿和创作。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这篇课文,欣赏美文佳句。

  2、交流自己喜欢的美句,谈谈自己的感悟。

  3、感受大自然的伟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交流自己喜欢的美句,谈谈自己的感悟。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好!听说咱们四(5)班的同学聪明活泼,见多识广,是这样吗?这么一说,我倒想见识一下,考考你们,想接受我的挑战吗?

  1、游戏导入

  抢猜城市的别名。如:广州-羊城,花城;昆明-春城;重庆-山城;哈尔滨-冰城;济南-泉城。

  知道广州为什么会称为花城吗?(广州花很多。广州气候宜人,很适合种花。)

  哈尔滨为什么会被称为冰城?(冬天冰很厚,特别冷)

  同学们知道山东济南的别称为什么叫泉城吗?

  (济南城里泉水特别多,清代作家刘鄂在《老残游记》中描写的“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绮丽风光,就是济南的形象写照。在济南的所有泉水中,最有名的是什么泉,知道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趵突泉)

  关于趵突泉,昨天同学们去查了资料,谁来向大家介绍你所了解的趵突泉?

  2、 学生介绍收集到的有关材料。

  同学们收集的资料还真不少。老师也收集了一段关于趵突泉的录像,想看一看吗?

  怎么样?(生说说感受)

  刚才我们通过互相交流资料,知道了趵突泉历史、名称的由来,还知道了从古到今有许多文人墨客来到趵突泉,写下有名的诗词歌赋。我们现代的著名文学家老舍先生就对趵突泉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描述,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师指黑板上的课题)趵突泉。想读一读吗?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想一想,你觉得文中哪一句话最能体现趵突泉在济南的地位?用笔把它划下来。

  2、交流,课件出示中心句:“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

  谁也找到这一句的,请你来读读这个句子。     

  还谁也找到这一句的,也请你来读读这个句子。 

  (指导朗读,重点:定,一半) 

  为什么说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

  (理解1、泉水,是济南的灵魂,是济南的眼睛,是号称"泉城"的主要意义所在!

  所以,没有了泉,济南就好象没有了灵魂,没有了生机活力!也就不会叫做泉城了! 泉水之中,趵突泉数天下第一泉,没了它,济南的泉会逊色大半!

  理解2、趵突泉是济南最著名也是最美丽的泉水,济南的美丽一半都来自趵突泉的美丽。)

  师:难怪有人说:济南七十泉流乳,趵突独称第一泉。师引:如果没有这泉,生接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

  (或)带着你对这个句子新的理解,再来读读这个句子吧(指名读,齐读)

  过渡:这么美的趵突泉,老舍先生是如何来描写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找找课文是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趵突泉的?(大泉和小泉两方面)板书

  (学生读文想想找找)

  三、学习“大泉”

  1、哪段写大泉的?(第三段)        

  谁来读读第三段?其他同学边听边划出自己喜欢的或者你认为写得很美的句子。

  把自己刚才划的句子读一读,然后读给同桌同学听一听,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2、交流。

  句1“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你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钟,便觉得自然的伟大,使你再不敢正眼去看。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好像永远不感到疲乏,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

  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神奇、自然的伟大)谁还想来谈谈?

  从哪些地方看出自然的伟大?

  (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冒,冒,冒,好像永远不感到疲乏。)

  你来念一念这三个冒(指导朗读三个冒)念出生生不息的活力

  师:趵突泉就这样不停地冒着,充满着青春活力地生:冒,冒,冒;蕴含着无穷力量地生:冒,冒,冒;日夜不停地生:冒,冒,冒;生生不息地生:冒,冒,冒。师引:在这样的泉水面前,你只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钟,便呆生接:觉得自然的伟大,师引:伟大得生接:使你再不敢正眼去看。

  这样的泉,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它?(伟大、壮观、神奇、气势雄伟、力量无穷)

  过渡:还有让你觉得美的句子吗?

  句2“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在深绿的长长的水藻上飘荡着,不由你不想起一种神秘的境界。”

  这句话又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呢?(一种神秘的美)板书:神秘

  谁还想来说说?

  朗读读出冬天泉水神秘的美。

  3、三个大泉那么生机勃勃,冬天的泉水又是那么神秘,面对着这大泉,你会发出怎样的感叹?老舍先生又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

  (泉太好了)

  谁来当当老舍先生来发发感叹?

  把“太好了”读好。指名读,齐读。

  四、学习“小泉”

  过渡:大泉这么雄伟壮观,力量无穷,深深地吸引了我们;然而的小泉可比大泉更有趣呢!

  1、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了小泉的许多姿态,请你读一读,划出你最喜欢的那种姿态的句子,多读几遍,你还可以画一画或者做做动作,等会儿请同学们猜猜你画、表演的是哪一句,好吗?  

  第一种姿态:

  “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地蹿上来一串水泡;”

  1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句子?(有趣)

  2能把这种有趣的感觉读出来吗?谁也想来读读?

  第二种姿态

  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

  1指名读,你感受到什么了。

  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感觉很美。

  2他读时你们体会到美了吗?自己读一读,边读边想象一下,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什么样?

  第三种姿态

  “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大,扁一点,慢慢的,有姿态地,摇动上来,碎了;”

  1自己加上动作进行朗读,看谁的动作最能够准确地表达出句子描写的姿态。(感受水泡慢,上来的费劲。)

  2指名表演,其他同学一起读。(半天时间长,慢。看,有趣)

  3大家加上动作,都感受着读读。

  第四种姿态

  “有的好几串小碎珠一起挤上来,像一朵攒得很整齐的珠花,雪白;”

  1指名读

  2为什么吸引你(很美)

  3朗读。

  2、 想像仿写

  有没有了?小泉的样子和姿态只有这些吗?你是从那发现的?

  (体会省略号的用法)

  (你真会读书,是个会思考的孩子)

  a让我们想像一下,小泉还会有什么样子呀!请你用你聪明的小脑瓜进行想像,把它写到白纸上。最好学着书上的句式:有的像-------------       b谁写好了想读给大家听一听?

  3、你会用什么词语来概括小泉?

  (有趣多姿)板书。

  五、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走进了趵突泉,感受到了她的壮观的美,神秘的美,有趣的美,多姿的美。趵突泉真是:(课件出示小诗)

  泉眼如轮,泉水上涌,珍珠随处涌。

  六、作业

  课文学完了,课外,你想给自己布置点什么作业呢?

  指名说说

  师:老师这儿有几个作业,你如果感兴趣,可以选一个做一做。

  1、摘录并背诵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

  2、小组合作做一份有关趵突泉的综合小报。

  3.画一画自己心目中的趵突泉。

人教版《趵突泉》教学实录 篇7

  一、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理解趵突泉溪水、大泉和小泉的特点,了解趵突泉的美姿

  2、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学习方法、习惯目标:

  1、学会运用“读文章,想画面”的方法,想象出溪水、大泉、小泉的形象

  2、学习作者细致描绘,抒发感受的方法,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人文教育目标:受到热爱大自然的熏陶,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二、教学重点

  1、通过合作和朗读感悟,想象出大、小泉眼的样子和特点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感受

  理解想象大泉和小泉涌出的水各有什么特点

  四、教学策略

  欣赏、品读、想象

  五、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材料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老师要出一些题考考大家,有没有信心把它做对?

  第一题:知道山东的省会在哪的请举手?你是如何知道的?(指名学生回答)

  师:对,在济南。在济南每年都会有无数的中外游客蜂拥而至,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知道的请举手。(生自由发言)

  师: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几幅图片,相信在看了之后,你们心里的谜团肯定会一个个解开的。(播放大明胡、千佛山、趵突泉图片)

  2、看完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想?

  师:对,正是因为济南美,正是因为济南有这么多的游览胜地,所以才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特别是这趵突泉,连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在游览完了之后,都被它的美丽景色所倾倒,于是写下了一篇非常优美的文章,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课文――趵突泉(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a)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一些什么问题?(生自由发言)板书学生提出的的部分问题。

  b)师:爱提问题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我们要把它坚持下去。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自己所提的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下课文。(生自由读课文)

  c)解决学生提出的较简单的问题。

  d)师:好,读完了课文,谁能用“趵突泉真……”来描述自己读完之后的感受?(生自由发言)

  e)师:美丽、有趣、壮观的趵突泉,那就让我们赶紧跟随作者一起走进课文,去细细品味一下吧!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师:通过读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生自由回答)

  啊!原来我们刚才所看到的大明湖、千佛山、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那在你的心目当中,认为怎样的地方才算是名胜呢?(生自由发言)

  师:承如同学们所说,只有那些历史悠久,环境又非常悠美的地方才可以称得上是名胜,那就让我们再来领略一下这些名胜的风采吧!(幻灯片播放大明湖、千佛山、趵突泉的图片)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a)师:这么美的趵突泉,作者又是通过哪几个方面把趵突泉的这种美体现出来的,默读课文寻找一下。

  b)指名学生回答,板书溪水、大泉、小泉

  c)师:好,现在我们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小组内成员要互相说一下溪水、大泉、小泉,作者分别是通过哪些句子把他们的美体现出来的,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d)学习溪水

  i.  小组代表汇报:作者写溪水时是用这些句子来描述的……,通过这些句子让我们体会到了……

  ii.  师:慢慢读一下这些句子,看看从中你能知道什么?(生自由发言,板书清浅、鲜洁)

  iii.  师:再细细读一下这些句子,想象清浅、鲜洁的溪水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指名学生描述自己所想象到的景象。

  iv.  师:想象的好美啊,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真实的画面吧!(播放图片)

  v.  师:看完了图片,你想说点什么?(生自由发言)

  vi.  让学生对照图片,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vii.  师:面对这么美的泉水,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看看作者发出了一种什么感叹?

  (指名学生回答)

  viii.  师:读一读这句话,看看从作者的感叹中你又能体会到什么?(生自由发言)

  e)学习大泉

  i.  小组代表汇报:作者写大泉时是通过这些句子来描述的……,通过这些句子让我体会到了……

  ii.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的句子。

  iii.  师:慢慢读一下这些句子,看看从中你又能知道什么?(生自由发言,板书昼夜翻滚,纯洁、鲜明、活泼,冬天热气飘荡)

  iv.  师:细细品味一下这些句子,看看你的眼前浮现出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自由读体会)

  v.  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一下。请你想象一下,此时此刻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vi.  师:你的眼前浮现出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谁能起来说一说?(生自由发言)

  vii.  师:那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画面去看一看吧!(播放有关大泉的画面)

  viii.  师:在刚才的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生自由谈)

  ix.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把大泉的这种美读出来吧!

  x.  师:通过刚才有感情地朗读和我们所看到的画面,你又有新的感触吗?(生自由谈)

  xi.  师:大泉确实是非常壮观、非常神秘、非常震撼人心的,那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济南,真实领略一下大泉的实地风光吧!(播放风光实录)

  xii.  师:通过刚才的风光实录,你体会到大泉涌出的水有什么特点?(生自由发言)

  师:是啊,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能几回见。现在谁能读这段话,把我们带进那壮丽、神秘的大泉?

  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教师配合播放风光实录。适机评价学生。

  f)  学习小泉

  i.  小组代表汇报:作者写小泉时是通过这些句子来描述的……,通过这些句子我体会到了……

  ii.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的句子

  iii.  师:自己慢慢读一下这些句子,想象一下小泉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闭上眼睛,师范读

  师:你的眼前又涌现出了一种什么样的画面?(生自由发言)

  iv.  小泉也如此美丽,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小泉看一下吧!(播放风光实录)

  v.  在刚才的风光实录中你看到了什么?(自由发言)

  vi.  师:你在看了这么美的画面之后有何感想?(自由发言)

  vii.  师:如此秀美的小泉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一下吧!

  viii.  师:现在谁能起来读一下这段话,再把我们带进那秀美的小泉感受一下?

  ix.  指名学生朗读,教师配合播放画面。

  g)师:看来趵突泉既有壮丽的美,又有非常柔和的美,想不想再把这种美丽、奇异的风光领略一下?完整播放趵突泉的风光实录,配合解说。

  h)师:现在如果让你用两个词语来概括一下趵突泉的特点,你会用哪两个词语?让你用一句话赞美它,你会如何说?(生自由发言)

  (四)佳句剖析

  师:正是因为作者的语言文字运用得如此美妙,所以才向我们描述出了如此美丽的趵突泉,那整篇文章当中,你最喜欢哪句话,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你的同桌听听,和他一起分享这佳句美景。(同桌互读)

  指名读,互相评议。

  (五)小结升华,进行人文教育

  师: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何感触?(自由发言)

  师:趵突泉虽然离我们很远,但我们可以珍惜好身边的一草一木,让大自然更加美丽,让美丽的环境天天都能伴随我们身边,同学们能做到吗?

  (六)作业

  为趵突泉设计广告词,吸引更多的人来观赏。

  查阅其他有关资料,了解济南其他名胜古迹的特点。

人教版《趵突泉》教学实录 篇8

  老舍是现代著名作家。三十年代初期,他从英国回到山东,写了一系列优秀散文,表现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趵突泉》只是其中的一篇。作者笔触细腻,文章凝练含蓄,因此我们的理解不能停留于字面,必须联系全文仔细辨析,防止偏颇。

  一、“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了一半的美”,真会如此吗?又怎样理解呢?

  趵突泉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没有这泉,济南也不会丢失一半的美吧?其实,作者这样写,在于突出趵突泉景色优美,令人向往,强调了趵突泉在济南的风景名胜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不能机械地算死账。同时,这样一强调,读者肯定会对趵突泉的美景产生浓烈的兴趣,滋长追索的情绪,从而急于阅读下文,作品也就更加引人。另外,这样写也是具体描绘趵突泉美景的别致先导,使文章过度自然,增强了内在联系。 

  二、面对美丽的趵突泉,“你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钟,便觉得自然地伟大,使你再不敢正眼去看”,这是为什么呢?

  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可以知道,趵突泉一年四季充满了青春活力。看着这“纯洁”、“活泼”、“鲜明”的活水,“永不疲乏,永不退缩”,永远使“冒、冒、冒”,怎不使人浮想联翩?怎不使人感到大自然的伟大?呆呆看三分钟之后,所以不敢正眼去看,不是出于恐惧、害怕,而是融进了作者的真切感受,对这种永不衰竭的自然伟力,产生了由衷的敬佩之情,这才不敢正眼去看,并且由具体形象悟出了深刻的哲理,启发人们去深入思考这一似乎出人意料的奇怪现象。

  三、文章描写池边小泉,在“有的──有的──有的──”之后,用了一个省略号,它只是简单地表示省略吗?

  作者为了活现泉水上冒的形态,用了一组排比句,写得细腻传神,末了的一个省略号,不只是前边一连串姿态各异的水泡出现、变化、消失过程之具体描写的省略,而且还暗示了趵突泉变化多姿,难以穷尽,给人妙趣横生的印象,它能使读者从这个省略号生发开去,产生联想,引起身临其境的感受。

  现将教学中的一点感受和做法做一总结: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们都去过哪些旅游胜地游玩?

  生:我到过杭州西湖(学生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到过的地方可真多,今天老师带大家到山东济南著名的趵突泉去看一看,你们想不想同行?

  生:想!

  (建立良好的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是课程改革所追求的,上课伊始,我亲切的话语一下子就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一种和谐,真诚,温馨的心理氛围在学生中形成,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济南名胜趵突泉水的清浅,鲜洁和大泉,小泉优美动人的姿态,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那引人入境的仙境,更足以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力量和神秘。)

  2、整体感知,理清顺序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全文,说说趵突泉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趵突泉的泉太好了,清浅,鲜洁

  生:趵突泉的小泉比大泉更有趣。

  师:现在你就是一名导游,请自己设计游览趵突泉的线路图。

  (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路线设计,要求学生解说时注意要有一定的顺序,语言简单明了)

  (此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全文,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地表达出自己对趵突泉的独特感受,充分体现了学生的独立性,赋予学生一定的角色,让他们当一名导游自设游览线路图并解说,每个孩子都有强烈的表现欲,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上台展示自己的线路图,使得他们的表现欲得到了极大满足,自信心倍增,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发展,改进了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提高了教学活动的吸引力。)

人教版《趵突泉》教学实录 篇9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美的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大泉、小泉的特点。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古人说,谁见了泉水,谁就会得到幸福,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欣赏一下趵突泉。(板书课题,课件出示趵突泉录像)

  1、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浏览全文,想一想趵突泉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指名回答)

  2、浏览全文,想一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趵突泉的?(指名回答)

  (板书 泉水 大泉 小泉)

  三、朗读品悟大泉 

  1、作者沿着小溪往前走,看到了三个大泉,从哪一个句子里最能体会出大泉的特点呢?(指名回答)

  2、去掉这三个“冒、冒、冒行不行?为什么?

  3、指导有感情地读“冒、冒、冒”。

  四、朗读品悟小泉

  大泉极富有生命力,那么小泉又是怎么样的呢?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可以用读,可以用画,可以用议,来体会一下小泉的有趣。

  1、指名用画来休会的小朋友上台,出示画面,介绍他画的是哪一个句子,也可以出示画面让大家猜一猜,他画的是哪一个句子

  2、指名朗读好的小朋友用读展示他的体会。

  3、指名说一说,你体会到小泉有什么特点。

  五、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趵突泉这一课,沿着作者的顺序一起欣赏了奇泉趵突泉,感受到了她的美丽,趵突泉真是:(课件出示小诗)

  泉眼如轮,泉水上涌,珍珠随处涌,金线自然牵。

人教版《趵突泉》教学实录 篇10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美的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大泉、小泉的位置和特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述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二)仿照课文中的句子,用“那么……那么……”写句子。练习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作者把观察到的事物,再具体形象地加以描写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第一段只一句话,上半句讲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下半句“单讲”趵突泉。那么,这一段在文章里起了什么作用?

  (文章开门见山,语言简洁,起到了“引起下文”的作用。)

  (二)看图画,阅读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作者还没有来到趵突泉公园,就已经感受到了趵突泉的美了,那是为什么呢?

  (那是在桥上看到的趵突泉流出的泉水和泉水流过岸边“幽静”的环境。)

  那泉水的特点是什么?

  (清浅”“鲜洁”)

  怎么理解“清浅”“鲜洁”?

  (“清浅”的意思是干净、清澈见底。“鲜洁”的意思是水质鲜活,没有杂质。)

  “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一半的妩媚。”“妩媚”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妩媚”一般形容女子、花木等姿态美好可爱。作者感到在济南美丽的山光水色之中,趵突泉的美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假如没有趵突泉,就大大逊色了。)

  (三)看图画,阅读学习第三段。

  1、教学过渡:作者说“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一半的妩媚。”接下来,我们就看看趵突泉到底是怎样的“妩媚”。

  2、指名读这一段。这一段哪几句具体写大泉?

  (3~6句)

  作者笔下描绘的.大泉是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特点?

  (看到水从三个大泉眼里往上冒,不断地翻滚。)

  写“不断地翻滚”是怎样具体写的?

  (“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滚。”“……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

  3、作者一边描绘大泉,一边写出了自己的感受。想象水“翻滚”的样子,联系课文内容,说说翻滚的大泉给作者和我们的感觉是什么?

  (自然的伟大)

  4、反复读这三句话,从中体会作者深深的感受。

  5、在这一段里,作者除了写大泉的景象,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泉池的形状、泉口的位置和水的流向)

  6、如果说,平时的趵突泉那么“翻滚”,“好像永远不知疲倦”,那么,冬天的趵突泉怎样呢?

  (更好)

  怎么“更好”?是一个怎样“更好”的景象?平时的泉“伟大”,冬天的泉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

  (“神秘的境界”)

  7、小结:这一段描写趵突泉大泉的美丽景色,突出表现了大泉“昼夜不息”地“翻滚”的自然的伟大,以及冬天趵突泉的神秘感。使我们和作者一样感受了自然的震撼。

  8、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四)阅读学习第三段。

  1、齐读这一段,作者怎样从描写大泉过渡到描写小泉的?

  (过渡句:“池边还有数不清的小泉眼”)

  2、小泉有什么特点?

  (多姿多态)

  怎么“多姿多态”?作者采用什么句式列举了泉水往上冒的样子?

  (“有的……有的……有的……”抓住小泉的种种姿态和变化莫测来表现小泉的“多姿多态”。)

  3、反复读这一段,抓住表现小泉不同姿态的词句,仔细品味小泉的各个特点,体会作者赋予的感情。

  4、作者写小泉,采用了什么手法来写的?

  (比喻)

  5、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五)总结:

  《趵突泉》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语句优美、生动,富有诗情画意。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了趵突泉的美丽景色,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人教版《趵突泉》教学实录 篇11

  一、本课分析:

  这是一篇看图学文。图上画的是趵突泉公园,突出了池中的三股大泉,大泉冒出水面,在不断翻滚;小泉冒出的水泡隐约可见。泉池中的水清澈见底,池中有游鱼,池边有凉亭、垂柳。

  课文记叙了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美丽景色,依次描绘了趵突泉泉水的清浅、鲜洁和大泉、小泉优美动人的姿态,重点是对三股大泉和小泉景色的描写。细致的观察、形象的描述以及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个人真切感受,是这篇课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了解趵突泉景色的特点是教学的重点;体会作者的感受,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通过让学生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学习和体会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美的情趣。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正确读写“趵突泉、纯洁、疲乏、水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课文,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美的情趣。

  4、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了解趵突泉景色的特点是教学的重点;体会作者的感受,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三、教学方法:看图,师生合作探究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情趣,引入课题

  1、出示图画,你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你是哪儿知道的?

  2、老师介绍趵突泉:趵突泉公园位于济南市中心,趵突泉南路和泺源大街中段,南靠千佛山,东临泉城广场,北望大明湖,面积158亩。趵突泉公园是以泉为主的特色园林。

  趵突泉又名槛泉,为泺水之源,至今已有二千七百年的历史。趵突泉,三窟并发,声如隐雷,“泉源上奋,水涌若轮”。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摄氏18度左右,严冬,水面上水气袅袅,像一层薄薄的烟雾,一边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一边是楼阁彩绘,雕梁画栋,构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历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诗人诸如曾巩、苏轼、张养浩、王守仁、蒲松龄等都有吟泉佳作和美文。

  3.作者介绍:老舍(1899―1966)小说家、剧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市人。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教员、校长。 1922年到天津南开学校中学部任教,并在燕京大学读书。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称号。1966年8月因“文革”遭受迫害,不幸含冤去世。

  二、对照图画,初读课文。

  1、读课文,了解大意。

  2、自学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

  4、请学生放声读读课文,再对照看图,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不懂的句子,记下不明白的问题。

  三、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1. 理清文章顺序,抓住文章重点。

  (西门桥溪活水大泉小泉   重点:对大泉、小泉的描写)

  (1)既然济南有三大名胜,作者为什么“单讲趵突泉”?

  (2)假如没有这泉,济南真的会失去一半的美吗?

  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这是作者对趵突泉的整体感受,从作者的感受中,可以体会到趵突泉对济南的重要。济南又叫“泉城”,有七十二泉,“趵突泉”号称天下第一泉。

  仿照这一句式,学生填写:假如没有这大大小小的泉,济南定会丢失(全部的美)。

  (3)大泉、小泉各有什么特点? 

  四、巩固练习。

  1、认真朗读课文。

  2、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二、小声朗读课文,思考。

  1、作者重点向我们介绍了趵突泉的那些美景?各抓住什么特点来介绍的。

  2、小组讨论。

  3、学生发言。

  4、师生共同回答。

  二、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思考:看到大喷泉,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

  (3)用铅笔画出文中描写作者的感受的句子。

  (4)讨论重点句子:

  “一年四季……翻滚”“你立定呆呆……正眼去看”“不由……神秘的境界”“泉上起了……飘荡着”

  “你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钟,便觉得自然的伟大,使你再不敢正眼去看。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好像永远不感到疲乏,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这是作者在观察、欣赏三个大泉时的感受,从三个大泉的喷涌、翻滚中,作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力量,“不敢正眼去看”,是对大自然的敬畏,表现三个大泉震撼人心的美。

  “永远……永远……永远……”排比句式具体表现作者从三个大泉体会到的大自然的伟大。从作者的独特感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三个大泉的壮美。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学:(标出这段共有几句话,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齐读这一部分

  (3)“有的大鱼吐水……雪白”体会小泉的特点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

  作者运用比喻手法来写小泉,既表现了小泉的特点,又表达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小泉冒水,作者觉得有的像大鱼吐水,有的像一串明珠,有的像一朵攒得很整齐的珠花。从作者的感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小泉的秀美。

  省略号有什么作用:还有很多小泉作者没有写出来,你能想象出它们的样子吗?

  老师提示,,小泉中有叫金线泉的,会是什么样子的?有叫螺蛳泉的,又会是什么样子的?

  (4)这么美的趵突泉在济南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呢?请大家读一读第一、二自然段,并讨论。

  三、合作探究,感悟不同

  找出描写大泉、小泉特点的词语,说说各有什么不同?

  四、朗读指导:大泉表现的是一种壮丽、阳刚之美,朗读要有一定的气势;小泉表现的是一种秀丽、阴柔之美,要读得活泼一些。写大泉的文字中,有一句是写冬天大泉的情景:“冬天更好,……神秘的境界”,要读得轻些、慢些,仿佛真的进入一种神秘的境界。

  五、总结全文,激趣深化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有很多有名的风景区,就名泉来说,除了济南的趵突泉,你还知道有哪些名泉?(无锡的二泉映月,杭州的虎跳泉)

  六、课后反思:

人教版《趵突泉》教学实录 篇12

  老舍是现代著名作家。三十年代初期,他从英国回到山东,写了一系列优秀散文,表现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趵突泉》只是其中的一篇。作者笔触细腻,文章凝练含蓄,因此我们的理解不能停留于字面,必须联系全文仔细辨析,防止偏颇。

  一、“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了一半的美”,真会如此吗?又怎样理解呢?

  趵突泉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没有这泉,济南也不会丢失一半的美吧?其实,作者这样写,在于突出趵突泉景色优美,令人向往,强调了趵突泉在济南的风景名胜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不能机械地算死账。同时,这样一强调,读者肯定会对趵突泉的美景产生浓烈的兴趣,滋长追索的情绪,从而急于阅读下文,作品也就更加引人。另外,这样写也是具体描绘趵突泉美景的别致先导,使文章过度自然,增强了内在联系。

  二、面对美丽的趵突泉,“你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钟,便觉得自然地伟大,使你再不敢正眼去看”,这是为什么呢?

  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可以知道,趵突泉一年四季充满了青春活力。看着这“纯洁”、“活泼”、“鲜明”的活水,“永不疲乏,永不退缩”,永远使“冒、冒、冒”,怎不使人浮想联翩?怎不使人感到大自然的伟大?呆呆看三分钟之后,所以不敢正眼去看,不是出于恐惧、害怕,而是融进了作者的真切感受,对这种永不衰竭的自然伟力,产生了由衷的敬佩之情,这才不敢正眼去看,并且由具体形象悟出了深刻的哲理,启发人们去深入思考这一似乎出人意料的奇怪现象。

  三、文章描写池边小泉,在“有的------有的------有的------”之后,用了一个省略号,它只是简单地表示省略吗?

  作者为了活现泉水上冒的形态,用了一组排比句,写得细腻传神,末了的一个省略号,不只是前边一连串姿态各异的水泡出现、变化、消失过程之具体描写的省略,而且还暗示了趵突泉变化多姿,难以穷尽,给人妙趣横生的印象,它能使读者从这个省略号生发开去,产生联想,引起身临其境的感受。

  现将教学中的一点感受和做法做一总结: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们都去过哪些旅游胜地游玩?

  生:我到过杭州西湖(学生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到过的地方可真多,今天老师带大家到山东济南著名的趵突泉去看一看,你们想不想同行?

  生:想!

  (建立良好的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是课程改革所追求的,上课伊始,我亲切的话语一下子就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一种和谐,真诚,温馨的心理氛围在学生中形成,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济南名胜趵突泉水的清浅,鲜洁和大泉,小泉优美动人的姿态,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那引人入境的仙境,更足以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力量和神秘。)

  二:整体感知,理清顺序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全文,说说趵突泉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趵突泉的泉太好了,清浅,鲜洁

  生:趵突泉的小泉比大泉更有趣。

  师:现在你就是一名导游,请自己设计游览趵突泉的线路图。

  (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路线设计,要求学生解说时注意要有一定的顺序,语言简单明了)

  (此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全文,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地表达出自己对趵突泉的独特感受,充分体现了 学生的独立性,赋予学生一定的角色,让他们当一名导游自设游览线路图并解说,每个孩子都有强烈的表现欲,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上台展示自己的线路图,使得他们的表现欲得到了极大满足,自信心倍增,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发展,改进了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提高了教学活动的吸引力。)

人教版《趵突泉》教学实录 篇13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美的情趣。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大泉、小泉的特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述的方法。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欣赏过天然泉水的美景吗?无论是白云山的九龙泉的清甜,还是珍珠泉的瑰丽,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在山东济南,有一处的泉水更为闻名,当年清朝的乾隆皇帝游经此地,大为赞叹,并誉其为“天下第一泉”。你们知道是那个泉吗?《趵(跳跃)突(奔突)泉》(“趵”“豹”联系记忆识字法)

  请有准备的同学简单介绍趵突泉。

  二看图说话,初步感受。

  1、仔细观察图画,看看有什么景物,哪个是主要的景物(大泉),怎么样的(用生动的词语),整体感觉怎样。

  2、同桌互相练说

  3、请2个同学说说。(三窟并发,泉涌上奋,浪花四溅,水涌若轮,势如鼎沸……)

  三、看图学文,整体感知。

  1、这三股泉水奔涌不已,真令人惊叹。我国现代著名  第1自然段: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 (开门见山,引起下文)

  第2自然段:趵突泉泉水清浅、鲜洁,它为济南增添了美。

  [提示:作者还没有来到趵突泉公园,就已经感受到了趵突泉的美了,那是为什么呢?(那是在桥上看到的趵突泉流出的泉水。)那泉水的特点是什么?(清浅鲜洁“)

  为什么”丢失一半的美“?(作者感到在济南美丽的山光水色之中,趵突泉的美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假如没有趵突泉,就大大逊色了。)]

  第3自然段:大泉日夜翻滚,冬天会有一番神秘的景象。

  第4自然段:小泉多姿多态,活泼、有趣。

  4、划分结构段,归纳段意:

  提示: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按照去趵突泉公园游览的路线从不同方面介绍了趵突泉。

  第一段(第1自然段):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第二段(第2~4自然段):趵突泉泉水清浅,大泉日夜翻滚,小泉姿态优美动人,为济南增添了美。

  5、朗读课文,熟读你最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上承前课,下启大小泉的学习。

  上节课我们一起初步认识了趵突泉,你们最喜欢那些段落呢?(描写大小泉的段落)为什么?(美)

  (读这些段落,鼓励能背的同学背。)的确,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美不仅来自那泉水流出的一溪活水,还来自她的源头――大泉小泉的奇景。让我们一起来品味品味吧。

  二、品味美,习写法。

  1、品赏大泉,体味作者感受。

  1)默读这一段。想想这一段哪几句写大泉?全班答(3~6句)

  2)作者笔下描绘的大泉是什么样的景象?(水从三个大泉眼里往上冒,不断地翻滚)(冬天泉上的烟雾)

  3)让学生质疑,或提问:是不是只是描写这两种景观呢?如果是,何必写那么长呢?(作者一边描绘,一边写出了自己的感受。)

  a.想象水昼夜不停”翻滚“的样子,说说翻滚的大泉给我们的感觉是什么?

  联系课文内容,给作者的感受是什么呢?(自然的伟大)

  b.为什么觉得自然的伟大,不敢正眼去看呢?(第5句)

  加述:两千多年前,我国史书已有关于她的记载,从古到今,她奔涌不息,从没停止过。

  c.反复读这两句话,从中体会作者深深的感受。

  d.以”永远……永远……永远……“造句,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

  e.那么,冬天的泉给我们和作者带来了什么联想?(”神秘的境界“)4)大泉有什么特点?(奔涌不息)

  5)在这一段里,作者除了写大泉的景象,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泉池的形状、泉口的位置和水的流向)

  6)小结:这一段描写趵突泉大泉的美丽景色,突出表现了大泉“昼夜不停”地“翻滚”的自然的伟大,以及冬天趵突泉的神秘感。使我们和作者一样感受了自然的震撼。

  7)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2、玩赏小泉,学习形象地描写。

  1)作者怎样从描写大泉过渡到描写小泉的'?( “池边还小泉呢”)

  2)齐读这一段,小泉有什么特点?(多姿多态)

  怎么“多姿多态”?作者采用什么句式列举了泉水往上冒的样子?(“有的……有的……有的……”抓住小泉的种种姿态和变化莫测来表现小泉的“多姿多态”。)

  3)反复读这一段,抓住表现小泉不同姿态的词句,仔细品味小泉的各个特点,把你最喜欢的一种姿态画下来。请2个同学展示。

  4)小泉给作者和我们的感受是什么?(有趣、活泼)

  采用了什么手法来写的?(比喻、拟人)

  5)以“有的……有的……有的……”造句,用上比喻(有能力的同学可兼用拟人),生动地描述有多种姿态的景物。提示:如烟花、喷泉等

  6)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体会作者赋予的感情。

人教版《趵突泉》教学实录 篇14

  《趵突泉》是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一篇选学课文。作者老舍用浓墨重彩介绍了趵突泉的美与趣,读了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全文以“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为文眼,向读者展现了趵突泉泉水清鲜而纯洁,大泉昼夜翻滚、生生不息,;小泉活泼可爱、善变有趣的动人画面。文中单单一个“冒”字就值得我们反复品读、欣赏;值得推敲直至存入脑海,所以,我在本堂上主抓这个“冒”字来教学,让学生体会趵突泉独一无二的特点―冒。

  老舍是位语言大师,他用生动、纯熟、富有表现力的笔触把昼夜冒涌的泉水展现在读者面前。教学这篇课文,就要从词中品句,句中品文,文中品法,从而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来感受句子的意思,进而深刻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根据四年级学生,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一定的基础,但对文字所蕴含的内在实质的把握还是较浮于浅层。因此要让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联想,来理解文中所描绘的趵突泉的特点以及感受它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认知水平,我综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在读书的时候边读边想,学习作者由表及里观察景物特点的方法。

  3、抓住重点句子,感悟大泉和小泉的特点,体会语言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却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灵活运用多种教法的优化组合: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对学生进行点拨;运用自学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采用以读代讲法,让学生从读中去理解,从读中去领悟。充分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了一种愉悦民主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成为教学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我们经常说阅读是个性化认知的过程。学生运用所学的阅读文章的方法,主动理解语言文字所描绘的事物,揣摩感情,达到对课文深层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形成自主学习、构建新知识的过程、方法和习惯,这是我们所追求的。

  本课的教学设计依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而定。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始终处于思考的状态为指导思想,教学环节如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游玩呢?

  2、你们去的地方真多,今天我们一起去济南的趵突泉游览一番。

  3、揭示课题(板书),简介趵突泉。

  一、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

  2、课文讲了趵突泉哪两个方面?

  二、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齐读,说体会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作者还没有来到趵突泉,就已经感受到了趵突泉的美了。

  2、泉水有什么特点呢?你是怎么理解这个特点的?

  3、“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失去一半的美”这句话怎么理解?说说体会。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游览趵突泉,看看它到底是怎么美。

  2、自由读。

  3、作者笔下的大泉是怎样的景象?有什么特点?

  4、作者一边描绘大泉,一边写出了自己的感受。联系课文内容,说说翻滚的大泉给作者和我们什么感受。

  5、如果说平时的趵突泉那么“翻滚”“好像永远不知疲倦”,那么冬天的趵突泉怎样呢?自由朗读,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6、小结:这一段描写趵突泉的美丽景色,突出了大泉“昼夜不息”地“翻滚”的自然的伟大以及冬天趵突泉的神秘感,使我们和作者一样感受了自然的震撼,让我们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一段。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看完了大泉,我们再一起去看看小泉,它们又有什么不同呢?师读。

  2、文章通过什么来表现小泉的有趣?(点拨使用了比喻的手法,用了“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

  3、启发大家想象,水泡还会有什么样子?

  4、写话训练

  5、有感情地读。

  三、总结

  学完本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教学,永远是一项遗憾的劳动。虽然在预设时考虑周全,但在实施过程中未必能达到预期效果。一堂课下来,静心思索,感觉课堂教学中存在许多不足:

  其一,借班上课,对学情不够了解,没有很好激发学生的热情;也没有恰当处理好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这都是我以后向各位老师学习、思考探索的问题。

  其二,课堂的调控还很缺乏,对于学生的精彩回答没有很好地引导,使课少了亮点。

  其三,教师的评价很贫乏也不够及时。在课上,我有点吝啬,对于学生精彩的评价,没有给予很好的点评。

  其四,教师在整堂课中话还是太多,使学生没有发挥出全部的实力。应该压缩老师讲解的时间,留下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静心读书,在书上读划批注,留下思考的痕迹。

  其五,在本课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课文读得还蛮多的,但读的方式还不够多。

  感谢大家耐心地听完了我的课,敬请大家对我的课堂教学提出宝贵的批评和建议,好让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人教版《趵突泉》教学实录 篇15

  趵突泉(课文)

  老舍   

  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现在单讲趵突泉。

  出了济南的西门,在桥上就看见一溪活水,清浅,鲜洁,由南向北流着。岸边的垂柳倒映在水面,上下都是绿的,幽静极了。这水就是从趵突泉流出来的。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它一半的妩媚。

  沿着小溪往南走,就来到趵突泉公园。一个开阔的泉池,差不多是见方的,占了大半个公园。池里的水清极了,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泉池中央偏西,有三个大泉眼,水从泉眼里往上涌,冒出水面半米来高,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滚。三个水柱都有井口大,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要是冬天来玩就更好了,池面腾起一片又白又轻的热气,在深绿色的水藻上飘荡着,会把你引进一种神秘的境界。

  池边还有数不清的小泉眼。有的不断地冒泡,均匀的小气泡连成一串,像一串珍珠随着水流摇曳。

  有的要隔一会儿才冒出十来个气泡,只见气泡轻快地往上蹿,好像你追我赶似的。有的半天冒出一个气泡,那些气泡比较大,大多扁扁的,一边往上升一边摇晃,碰着水面就碎了。在阳光照射下,大大小小的水泡五光十色,没有哪一种珠宝能比得上。

  趵突泉的欣赏

  老 舍

  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现在单讲趵突泉。

  在西门外的桥上,便看见一溪活水,清浅,鲜洁,由南向北的流着。这就是由趵突泉流出来的。设若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了一半的美。但是泉的所在地并不是我们理想中的一个美景。这又是个中国人的征服自然的办法,那就是说,凡是自然的恩赐交到中国人手里就会把它弄得丑陋不堪。这块地方已经成了个市场。南门外是一片喊声,几阵臭气,从卖大碗面条与肉包干的棚子里出来,进了门有个小院,差不多是四方的。这里,“一毛钱四块!”和“两毛钱一双!”的喊声,与外面的 “吃来”联成一片。一座假山,奇丑;穿过山洞,接联不断的棚子与地摊,东洋布,东洋磁,东洋玩具,东洋……加劲的表示着中国人怎样热烈的“不”抵制劣货。这里很不易走过去,乡下人一群跟着一群的来,把路塞住。他们没有例外的全买一件东西还三次价,走开又回来摸索四五次。小脚妇女更了不得,你往左躲,她往左扭;你往右躲,她往右扭,反正不许你痛快的过去。

  到了池边,北岸上一座神殿,南西东三面全是唱鼓书的茶棚,唱的多半是梨花大鼓,一声“哟”要拉长几分钟,猛听颇像产科医院的病室。除了茶棚还是日货摊子,说点别的吧!

  泉太好了。泉池差不多见方,三个泉口偏西,北边便是条小溪流向西门去。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你立定呆呆的看三分钟,你便觉出自然的伟大,使你不敢再正眼去看,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只是自然有这样的力量!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在深绿的长的水藻上飘荡着,使你不由的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

  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的上来一串小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泡,大,扁一点,慢慢的,有姿态的,摇动上来;碎了;看,又来了一个!有的好几串小碎珠一齐挤上来,像一朵攒整齐的珠花,雪白。有的……这比那大泉还更有味。

  新近为增加河水的水量,又下了六根铁管,做成六个泉眼,水流得也很旺,但是我还是爱那原来的三个。

  看完了泉,再往北走,经过一些货摊,便出了北门。

  前年冬天一把大火把泉池南边的棚子都烧了。有机会改造了!造成一个公园,各处安着喷水管!东边作个游泳池!有许多人这样的盼望。可是,席棚又搭好了,渐次改成了木板棚;乡下人只知道趵突泉,把摊子移到“商场”去(就离趵突泉几步)买卖就受损失了;于是“商场”四大皆空,还叫趵突泉作日货销售场;也许有道理。

人教版《趵突泉》教学实录 篇16

  《趵突泉》教学反思    

  片断一:整体感知,理清顺序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全文,说说趵突泉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趵突泉的泉太好了,清浅,鲜洁

  生:趵突泉的小泉比大泉更有趣。

  师:现在你就是一名导游,请自己设计游览趵突泉的线路图。

  (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路线设计,要求学生解说时注意要有一定的顺序,语言简单明了)

  此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全文,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地表达出自己对趵突泉的独特感受,充分体现了学生的独立性,赋予学生一定的角色,让他们当一名导游自设游览线路图并解说,每个孩子都有强烈的表现欲,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上台展示自己的线路图,使得他们的表现欲得到了极大满足,自信心倍增,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发展,改进了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提高了教学活动的吸引力。

  片断二:游览景点,感受美丽

  师:作为一名称职的导游,你将怎样介绍大泉和小泉并能吸引住游客?小组合作学习,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小组长记下本组不能解决的问题。

  生:我读懂了趵突泉的泉水清浅,鲜洁,有活力。

  生:我读懂了小泉比大泉更有趣。

  生:为什么说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

  生:略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寻求解决疑难的方法)

  师:现在请小导游,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讲解或提问)带着游客游览。

  生:……

  (教师根据情况,适时组织点拔,随机指导朗读)

  此教学环节的设计真正落实了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我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努力达到生生互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自读,质疑,讨论表演等形式来理解课文内容,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生,主动探索的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不仅让全体同学有所发现,学有所得,而且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为了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感受趵突泉的美丽景色,我采用了多样化的朗读形式,指导学生有层次,有目的地品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积累,体现了以读代讲的特点,学生在饰演导游的过程中,既增强了情感体验,品味了成功的喜悦,又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达到了“乐中学”的效果。

  《趵突泉》教学反思

  《趵突泉》一课是小学语文第九册教材上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要求精读的课文。课文记叙了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美丽景色,作者抓住了趵突泉大泉和小泉的特点进行了具体细致的描写,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趵突泉的赞美之情。课文先介绍趵突泉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突出了趵突泉在济南风景名胜中的地位。然后依次描写了趵突泉泉水的清浅、鲜洁和大泉、小泉优美动人的姿态。

  教学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通过看图和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培养爱美的情趣;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

  一、抓重点句,贯穿全文。

  我抓住能够贯穿全文的重点句“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

  层层深入学习挖掘文章内涵。从文章开头质疑为什么三大名胜趵突泉却占据一半进入课文学习。在整体感知课文后,引到老舍爷爷游览了趵突泉后,怪不得发出这样的感叹:“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欣赏完大泉的气势美,小泉的姿态美后,再次诵读“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时加深对此句话的理解、感悟。而在学完小泉的有趣之后,有回归到:“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一次次的回归,让学生逐渐地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二、课后整体感悟。  

  课已经结束了,静下心来反思这一节,有欣慰,也有遗憾。一、课前引领学生拓展性阅读不够,因此孩子语言的积累不够丰富,影响学生更好的了解与课文相关的知识,更好地学习课文,储备能量。二、小泉一段中的省略号省略的是什么启发引导的还不够,一方面省去的是前面出现过的小泉有趣姿态,另一方面是学生产生的无尽遐想,当时我只考虑到了后者。我觉得每一次试讲都促使我更深入地去与文本进行对话,都能帮助我更深入地挖掘教材、把握教材,更好地体现教材的弹性,在今后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三,在处理学生理解小泉水泡变化钱姿百态时,我设计了一个让学生读课文后想象并画在画纸上,然后由学生说一说所画的是哪个情景,这一环节虽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不还不够明显,还应重新设计,精益求精达到更完美的效果。

  《趵突泉》教学反思

  《趵突泉》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选学课文。课文记叙了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美丽景色,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趵突泉的赞美之情。课文先介绍趵突泉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突出了趵突泉在济南风景名胜中的地位。然后依次描写了趵突泉泉水的清浅、鲜洁和大泉、小泉优美动人的姿态。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通过看图和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培养爱美的情趣;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

  一、抓重点句,贯穿全文。

  我抓住能够贯穿全文的重点句“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

  层层深入学习挖掘文章内涵。从文章开头质疑为什么三大名胜趵突泉却占据一半进入课文学习。在整体感知课文后,引到老舍爷爷游览了趵突泉后,怪不得发出这样的感叹:“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欣赏完大泉的气势美,小泉的姿态美后,再次诵读“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时加深对此句话的理解、感悟。而在学完小泉的有趣之后,有回归到:“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一次次的回归,让学生逐渐地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二、充分利用图片、录象,激发学生兴趣,化解难点。

  揭题时,学生边看济南三大名胜的图片,边听老师配乐解说。此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把学生带入的课文中,这节课我们就单讲趵突泉。在体会大泉的气势之美时我们重点体会三句话。几次试教后我发现学生对句子中“永不疲乏”、“永不退缩”等词语理解得还不够到位,只能够停留在文字表面,运用书中的句子“大自然太伟大了”来谈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悟。我通过查找资料利用录象,重点抓住几个“冒”字后先后引读,从而再回到全句再读感受到这是一种 “永不疲乏”、“永不退缩” 的自然力量。层层深入地引读来引导学生感悟趵突泉的“永不疲乏”、“永不退缩”等词语的意思,从而以读代讲,经过这样的几次导读学生的读的水平层层提高,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学生自读自悟,在读中学生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

  二、课后整体感悟。  

  课已经结束了,静下心来反思这一节,有欣慰,也有遗憾。一、课堂评价学生时教师语言应再丰富一些。二、课前引领学生拓展性阅读不够,因此孩子语言的积累不够丰富,影响学生更好的了解与课文相关的知识,更好地学习课文,储备能量。三、小泉一段中的省略号省略的是什么启发引导的还不够,一方面省去的是前面出现过的小泉有趣姿态,另一方面是学生产生的无尽遐想,当时我只考虑到了后者。我觉得每一次试讲都促使我更深入地去与文本进行对话,都能帮助我更深入地挖掘教材、把握教材,更好地体现教材的弹性,在今后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人教版《趵突泉》教学实录 篇17

  设计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探究,把课堂学习的时空真正还给了学生,把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以充分展示语文教学的生命活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l、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课文,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美的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了解趵突泉景色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故事引入,揭示课题。

  师:乾隆皇帝到山东济南的游玩时,看到趵突泉的美景,心血来潮,提御笔封此泉为“天下第一泉”的故事。

  有人说“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趵突泉真的这么美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著名的语言大师老舍爷爷写的《趵突泉》。

  二、整体感知,捕捉重点。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将字音读准,将课文读通。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想想每一自然段的意思。

  3、课文中具体写趵突泉的美丽景色的是哪几个自然段?

  4、交流自学情况。

  (1)“活水”是指怎样的水?作者看到的是怎样的一溪活水?

  (2)作者抓住泉水的什么特点来写?怎样写自己的感受和联想?(3)课文从哪几方面描写小泉眼的美丽和有趣?

  三、抓住“单讲”,直奔重点。

  1、学习第三自然段,对照彩图,你读懂了什么?

  2 、体会大泉美。

  读出你最喜欢的描写大泉美的句子,抓重点词加以体会。

  (1) 出示句子一:“泉池中央偏西,有三个大泉眼,水从泉眼里往上涌,冒出水面半米来高,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滚。”体会“涌”、“冒”的意思。能将两个词调换吗?

  (2)放图像,感受大泉的动态美,体会作者用词之精妙。

  (3)句子比较。

  a. 三个水柱都有井口大,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象永远不知疲倦。

  b.三个水柱……没昼没夜地冒,永远不知疲倦。

  提问:这两个句子能否突出大泉不停地涌出呢?

  提问:你明白泉水为什么“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象永远不知疲倦”吗?

  (4) 作者写“要是冬天来玩就更好了------”为什么?读句子想想好在哪里?练读描写大泉精彩的句子,体味情感,在背诵中体验美,再现美。

  a、自由朗读。给学生创造知识内化过程。

  b. 指导朗读。这一环节由教师范读,要在技巧方面给予示范、指导,让学生练说描述大泉的美。

  四、研读讨论,领悟特点。

  1.默读第四段课文,画出描写小泉样子的重点词语,抓住“数不清”理解小泉多,小泉有不同的姿态。

  3、再读课文,说出“数不清”的原因。

  3.理解“在阳光照射下------“这个句子。

  五、区别比较,感悟异同。

  1、自由读第三、四自然段,找出描写大泉和小泉的词语,说出有什么不同。

  2.朗诵强化:体会大泉水面美和小泉水下的不同及作者由表及里的观察方法。

  六、积累:

  1、识记、书写生字。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趵突泉

  大泉:昼夜翻滚  神秘境界  气势美

  小泉:有的…有的…有的……形态美

  自然的伟大

  第二课时

  一、研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赏读。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三、结合实践,训练能力。

  1、学写解说词。《趵突泉》目前已是旅游胜地,请你配上适当的解说词,写清楚导游的身份,旅游的地方,以及这地方的特点,力求写得清楚明白,形象生动。

  2、做导游。这是解说词的一个延伸,要求学生自己组成“旅游团”,自我推荐尝试当导游,全程陪同作解说。

  四、开放阅读,升华主题。

  1、课件出示课外阅读资料--《趵突泉简介》《济南为什么泉多》等,让学生阅读。

  2、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天下第一泉及千佛山、大明湖的资料。

  3、小结:

  泉,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并不陌生。然而,在语言大师老舍爷爷的笔下却显得那么美。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这正说明了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美好的事物,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用心去观察感受,就能像老舍爷爷一样--不但能发现美,欣赏美,而且能创造美。

  五、总结扩展,激趣深化。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水壮美,不仅有济南的趵突泉,你知道还有哪些吗?

  (甲天下的桂林山水,黄山的奇松怪石,牡丹江的镜泊湖,金华的双龙洞……)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人教版《趵突泉》教学实录(精选17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