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指要复习:现代中国政治建设案
【必备考点指要】
1.概述新中国初期建立民主政治的措施,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2.紧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成就这条主线,同时把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与西方古代和近代政体进行比较,认识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3.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基础考点整理】
考点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条件
(1)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2)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①时、地:1949年3月,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②内容: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工作中心(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基本政策(政治、经济、外交方面);总任务(两个转变: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3)中共中央机关前往北平。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新政协会议召开)
①时、地:1949年9月,北平。②中心议题: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③内容:讨论国名、国旗、国徽、国歌等问题;通过“一纲两法”(《共同纲领》、《政协组织法》、《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其中《共同纲领》规定国家性质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体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选举中央委员会。
2.新中国成立
(1)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2)开国大典。
3.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1)结束旧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
(2)建立新国家(建立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
(3)进入新纪元(新中国的成立,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确定
1.条件:(1)政治上,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初步巩固。(2)经济上,三大改造及大规模经济建设全面展开。(3)组织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成立奠定了法律基础和组织基础。
2.制定: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内容:(1)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国家)及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3)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4.体现的两大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5.性质和意义:性质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意义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行,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初步建立:1949年人民政协会议。
2.职能变化:1949―1954年,代行全国人大职权;1954年以后,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
3.基本制度地位的确认: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认。(1954年,二届政协会议认为人民政协需要继续存在和发展,它也符合《宪法》的精粹)
4.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阶段:标志是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1.确立原因
(1)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逐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2)在旧中国,由于历史条件、地理环境的原因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的政策,各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很不平衡。(3)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各民族都面临反帝反封建的共同命运,都面临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共同任务,中国各民族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4)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民族原则。
2.确立过程
(1)《共同纲领》规定,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中国先后成立了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1947年,最早)、新疆、广西、宁夏、西藏(1965年,最晚)。
3.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局部与整体观)。
考点二: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一)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
1.民主政治的良好开端(正确探索)――中共八大(1956年9月,北京)
(1)背景: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胜利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探索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之路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
(2)内容:(含形势、矛盾、政治、党派、法制、党风)①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敌我矛盾、阶级矛盾基本解决,先进制度与落后生产力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为主);②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国内各民族的团结;③重申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④健全国家法制,使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⑤强调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
(3)意义:中共八大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以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开端。(但由于党内“左”倾错误不断发展,中共八大的正确方针政策没有得到贯彻)(“右”倾:妥协过份;“左”倾:革命过头)
2.民主政治的重大挫折(严重错误)――“文化大革命”
(1)“文革”爆发原因:(指导思想错误、毛泽东的错误、野心家的错误)
①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党内指导思想的“左”倾错误越来越严重,甚至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②毛泽东把阶级斗争进一步扩大化,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想通过“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③林彪、江青、康生等野心家别有用心地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2)“文革”导火线:1965年11月,上海《文汇报》发表了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
(3)“文革”的经过:①196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1966年8月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这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②中央文化革命小组,成为不受中共中央政治局约束的、领导“文化大革命”的指挥机构。③红卫兵运动在全国迅速兴起,是“文革”的重要发展阶段。④从上海开始的造反派夺权,使全国陷入空前的社会大动乱,是“文革”的高潮阶段。⑤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标志着“文革”的结束。
(4)“文革”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危害:
①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摧残。
③国家的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全国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之中。
④革命委员会,实际上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
(5)“文革”的性质:它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
(二)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北京)
1.背景
(1)“文革”结束后的两年时间里,由于没有在思想上彻底清理“文革”的错误,党和国家的工作一直在徘徊中前进。
(2)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成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2.内容
(1)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2)政治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口号,把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3)组织路线,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的领导集体。
(4)重大决策,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3.意义: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中国从此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家的政治建设从此进入一个新时代。
(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1.时代要求: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进入政治建设的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2.主要成就
(1)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1980年,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2)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经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宪法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1984年,政府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体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5)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6)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改变了过去由上级政府任命村委会干部的做法,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
(7)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8)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考点三:“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有心栽花,无心插柳)
1.背景:祖国统一,众望所归;改革开放,国力增强。
2.形成过程
(1)提出构想:1978年10―12月,邓小平多次在会谈和会议中,提出初步构想。
(2)发展构想:①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和平统一方针,建议“三通一探”。②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就实现祖国统一问题提出九条方针政策(“叶九条”)。
(3)完善构想: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正式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并在多次谈话中全面阐述。
(4)法律确认: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认这一构想,1984年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这一构想。“一国两制”构想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国家基本政策。
3.内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4.意义:“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战略构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对人类历史和世界和平作出的巨大贡献)
(二)香港、澳门的回归
1.香港回归――“一国两制”构想首次成功运用
(1)香港问题的由来:①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鸦片战争后被英国占领。②新中国成立后,为打破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封锁,保留香港作为大陆的国际通道,中国没有立即收回香港主权。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从来不承认关于香港地区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声明将在适当时机收回香港主权。
(2)解决香港问题的有利条件:①改革开放国力强大;②“一国两制”方案可行。
(3)香港回归的历程
①回归谈判:1982年,中英两国关于解决香港问题谈判时,将“一国两制”作为谈判的基础。②《联合声明》:1984年,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是“一国两制”的具体体现(大致内容:届时交还;直辖特区;高度自治;三个不变;两个继续)。③基本法通过:199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国家法律形式落实了这一构想。④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一国两制”构想在实践上获得巨大成功。
2.澳门回归――“一国两制”构想再次成功运用
(1)签约:1987年,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签署。
(2)回归:1999年12月20日,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3.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
(1)中华民族大事,世界历史大事。(2)结束列强占领,开创共发新纪。
(3)中国统一大步,国际和解范例。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1.两岸关系有巨大进展
(1)1979年元旦,宣布停止炮击大小金门,实现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
(2)1980年后,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逐步被打破,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三通四交流”冲破“三不政策”:是指“通航、通邮、通商”和“人员、文艺、科技、体育交流”冲破了台湾当局过去坚持的“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
(3)1992年,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在事务性商谈中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史称“九二共识”。
(4)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推动了两岸的经济交流和合作。
(5)1995年,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简称“八项主张”)的重要讲话,(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6)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连战。这是60年来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首次握手。
2.两岸统一有巨大障碍
(1)障碍:台湾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
(2)对策:全体中华儿女团结一致,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坚决反对“台独”。
【高考方向预测】
1.由于本专题的知识点与当今社会热点联系性较强,易于创设新情景来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备考中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和关注。甚至已经考过的知识点,仍会变换角度、变换题型进行考查。
2.实同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我国制定的发展海峡两岸关系的政策、台湾问题、国共关系的演变历程等将依然成为高考的重点。
3.对本专题的考点,应重点关注新中国初期的三大政治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一国两制”构想及其运用。
【规律方法总结】
1.运用“一二三”巧记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一是指一个特色: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二是指两个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1949年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三是指新中国民主政治的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49―1956年,是民主政治的形成与确立时期;第二个阶段是1956―1976年,是民主政治的曲折发展时期;第三个阶段从1976年至今,是民主政治的健全完善时期。
2.对台湾问题的认识
(1)历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三次分离
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直到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895年《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收回。1949年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海峡两岸至今分离。注意:前两次分离是外来侵略所致,是国与国的外交问题;第三次分离是中国内战所致,属于中国内政问题。
(2)中国政府对台湾的基本政策
中国政府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这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而是针对台湾岛内分裂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的。
【易混知识清单】
1.比较《共同纲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历史条件:前者是国民政府被推翻,新中国即将成立;后者是人民政权得到巩固。
(2)性质:都是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前者具有人民民主性质,后者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经济建设方针:前者规定各种经济成分并存,合理调整工商业。后者规定对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计划经济体制。
(4)意义:前者为建国提供了法律依据,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纲领。后者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2.正确认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
(1)政党地位:在多党合作的关系中,共产党是处于政治领导地位的唯一政党,各民主党派与中共法律上是平等的,组织上是独立的。
(2)政党关系:政治上是密切合作关系,共产党不是独揽政权,民主党派也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在野党,二者是政治合作,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共同参政的关系。
(3)合作基础: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4)合作方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重要的组织形式,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重要渠道和场所。
3.民族自治区与“一国两制”下特别行政区的联系和区别
(1)联系:两者都享有自治权,都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不具有任何独立主权实体的性质。
(2)区别:
①社会制度不同:前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后者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②设立的区域不同:前者是少数民族同胞当家作主,后者港澳台同胞当家作主。
③主要作用不同:前者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后者有利于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④享有自治程度的不同:后者享有(除外交和国防外的)高度自治权,前者不享有。
4.“一国两制”的“两制”并非都是主体
“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并存,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
5.当前解决台湾问题的阻碍因素和有利因素
(1)阻碍因素
国际反华势力推行“以台制华”战略,是台湾问题长期不能解决的根本原因。台湾岛内分裂势力(“台独”)的存在是另一个巨大阻碍因素。
(2)有利因素
改革开放,中国国力增强;“一国两制”构想充分考虑到各方利益;港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范例;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一个中国”原则得到联合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单元要点分析】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念及重要作用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念:它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民族自治地方,并设立民族自治机关,行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自治权的制度。它实行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和中央的统一领导。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可以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以共同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共同发展经济文化建设;另一方面又可以保证各民族的平等地位,适应各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它既能发挥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积极性,又保证了中央必要的集中和祖国的统一。
2.修正主义
修正主义是指在共产主义运动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歪曲、篡改、否定的一类资产阶级思潮和政治势力,是国际工人运动中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机会主义思潮。首先必须声明:修正主义是一个用来指责别人思想的词汇,任何人都不会承认自己是修正主义,就像中国说苏联是修正主义、阿尔巴尼亚说中国是修正主义一样。它产生于19世纪90年代,其社会基础是资本主义“和平”发展时期逐步形成起来的工人贵族阶层以及补充到工人阶级队伍中的小资产阶级。
3.1982年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时,英国提出“用主权换治权”的实质
英国政府的代表提出“用主权换治权”,有人比喻为“中国当董事长,英国当总经理”,其实质还是保持英国的殖民统治。
4.2005年胡锦涛主席提出对台湾问题的四点意见
2005年,胡锦涛提出四点意见,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其核心是在一个中国原则下,用“一国两制”构想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5.解决台湾问题,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依据和条件
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极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根本保证);结束台湾海峡两岸的分裂状态,实现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人心所向);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依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建交公报等国际文献关于台湾问题的原则(国际法依据);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理论(政策保证);港澳回归,并保持了繁荣,提供了榜样和借鉴(榜样借鉴)。
【学科问题探究】
1.开国大典上毛泽东的庄严宣告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大地欢声雷动。在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就位。人民领袖毛泽东庄严宣告:“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提到开国大典,人们很容易想到毛泽东主席那句震古铄今的名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然而这句话,并不是毛泽东在天安门楼上讲的,而是在此之前的9月21日的政协开幕词中讲的。原文是“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篇文章已收入《毛泽东文集》)。
2.开国大典上的礼炮仪式
鸣礼炮,从北平解放后已是第三次。第一次是7月7日晚天安门20万群众纪念抗战12周年及政协筹委会召开时放的。第二次是9月21日新政协开幕时鸣了礼炮54响。开国大典则以54门礼炮鸣28响,54门礼炮象征全国54个民族(当时还未有现在56个民族之说),28响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历28年(1921―1949)艰苦奋斗才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3.从歌曲《爸爸的草鞋》和诗歌《乡愁》中体会海峡两岸同胞盼统一、盼团圆的心情
草鞋是船,爸爸是帆。远远的故乡在召唤,满载半个世纪漂泊的沧桑,倦航的船儿快来靠港,靠港!
――《爸爸的草鞋》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解析: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现在的海峡,从小到大,随着诗人的成长,指代乡愁的事物不断变化,但实质上都是对土地、对大陆、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都反映出被海峡分割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高考真题选编】(2011年高考历史真题精选精析)
1.(2011年浙江省文综19)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中可以获悉 D
A.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B.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装
C.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 D.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2.(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9)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参加北平市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后,感慨万端:“我踏进会场就看见这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材料中的“第一次”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具有
①平等性 ②广泛性 ③继承性 ④深刻性
A.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的平等性、广泛性和深刻性。材料无法体现继承性,排除③。
3.(2011年上海市文综31)1949年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回顾这段历史进程,老师制作了下表,并列举标志性史实如下:①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制定《共同纲领》 ④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根据表中示例,将标志性史实与历史进程匹配起来。(填写编号)
历史进程新中国诞生中国走向
世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一国两制实施
标志性史实③
【答案】:② ① ④
【解析】:准确掌握中国现代史(新中国成立以来)上重大历史事件及其重大意义。
4.(2011年天津卷文综历史12―(3)、(4))
材料三
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
――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是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材料四
第十六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摘自2010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3)对比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促使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4分)
(4)综上,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4分)
【答案】:
(3)变化: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增加。时代背景: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
5.(2011年浙江省文综38―(3))
材料三
……直至近百年来,才发生新的变化。……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伟大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着重号为本试卷所加)
――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1939)
【必备考点指要】
1.概述新中国初期建立民主政治的措施,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2.紧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成就这条主线,同时把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与西方古代和近代政体进行比较,认识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3.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基础考点整理】
考点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条件
(1)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2)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①时、地:1949年3月,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②内容: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工作中心(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基本政策(政治、经济、外交方面);总任务(两个转变: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3)中共中央机关前往北平。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新政协会议召开)
①时、地:1949年9月,北平。②中心议题: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③内容:讨论国名、国旗、国徽、国歌等问题;通过“一纲两法”(《共同纲领》、《政协组织法》、《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其中《共同纲领》规定国家性质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体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选举中央委员会。
2.新中国成立
(1)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2)开国大典。
3.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1)结束旧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
(2)建立新国家(建立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
(3)进入新纪元(新中国的成立,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确定
1.条件:(1)政治上,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初步巩固。(2)经济上,三大改造及大规模经济建设全面展开。(3)组织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成立奠定了法律基础和组织基础。
2.制定: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内容:(1)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国家)及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3)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4.体现的两大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5.性质和意义:性质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意义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行,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初步建立:1949年人民政协会议。
2.职能变化:1949―1954年,代行全国人大职权;1954年以后,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
3.基本制度地位的确认: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认。(1954年,二届政协会议认为人民政协需要继续存在和发展,它也符合《宪法》的精粹)
4.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阶段:标志是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1.确立原因
(1)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逐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2)在旧中国,由于历史条件、地理环境的原因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的政策,各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很不平衡。(3)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各民族都面临反帝反封建的共同命运,都面临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共同任务,中国各民族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4)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民族原则。
2.确立过程
(1)《共同纲领》规定,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中国先后成立了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1947年,最早)、新疆、广西、宁夏、西藏(1965年,最晚)。
3.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局部与整体观)。
考点二: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一)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
1.民主政治的良好开端(正确探索)――中共八大(1956年9月,北京)
(1)背景: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胜利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探索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之路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
(2)内容:(含形势、矛盾、政治、党派、法制、党风)①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敌我矛盾、阶级矛盾基本解决,先进制度与落后生产力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为主);②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国内各民族的团结;③重申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④健全国家法制,使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⑤强调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
(3)意义:中共八大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以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开端。(但由于党内“左”倾错误不断发展,中共八大的正确方针政策没有得到贯彻)(“右”倾:妥协过份;“左”倾:革命过头)
2.民主政治的重大挫折(严重错误)――“文化大革命”
(1)“文革”爆发原因:(指导思想错误、毛泽东的错误、野心家的错误)
①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党内指导思想的“左”倾错误越来越严重,甚至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②毛泽东把阶级斗争进一步扩大化,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想通过“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③林彪、江青、康生等野心家别有用心地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2)“文革”导火线:1965年11月,上海《文汇报》发表了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
(3)“文革”的经过:①196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1966年8月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这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②中央文化革命小组,成为不受中共中央政治局约束的、领导“文化大革命”的指挥机构。③红卫兵运动在全国迅速兴起,是“文革”的重要发展阶段。④从上海开始的造反派夺权,使全国陷入空前的社会大动乱,是“文革”的高潮阶段。⑤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标志着“文革”的结束。
(4)“文革”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危害:
①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摧残。
③国家的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全国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之中。
④革命委员会,实际上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
(5)“文革”的性质:它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
(二)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北京)
1.背景
(1)“文革”结束后的两年时间里,由于没有在思想上彻底清理“文革”的错误,党和国家的工作一直在徘徊中前进。
(2)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成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2.内容
(1)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2)政治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口号,把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3)组织路线,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的领导集体。
(4)重大决策,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3.意义: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中国从此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家的政治建设从此进入一个新时代。
(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1.时代要求: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进入政治建设的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2.主要成就
(1)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1980年,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2)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经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宪法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1984年,政府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体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5)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6)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改变了过去由上级政府任命村委会干部的做法,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
(7)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8)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考点三:“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有心栽花,无心插柳)
1.背景:祖国统一,众望所归;改革开放,国力增强。
2.形成过程
(1)提出构想:1978年10―12月,邓小平多次在会谈和会议中,提出初步构想。
(2)发展构想:①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和平统一方针,建议“三通一探”。②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就实现祖国统一问题提出九条方针政策(“叶九条”)。
(3)完善构想: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正式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并在多次谈话中全面阐述。
(4)法律确认: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认这一构想,1984年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这一构想。“一国两制”构想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国家基本政策。
3.内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4.意义:“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战略构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对人类历史和世界和平作出的巨大贡献)
(二)香港、澳门的回归
1.香港回归――“一国两制”构想首次成功运用
(1)香港问题的由来:①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鸦片战争后被英国占领。②新中国成立后,为打破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封锁,保留香港作为大陆的国际通道,中国没有立即收回香港主权。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从来不承认关于香港地区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声明将在适当时机收回香港主权。
(2)解决香港问题的有利条件:①改革开放国力强大;②“一国两制”方案可行。
(3)香港回归的历程
①回归谈判:1982年,中英两国关于解决香港问题谈判时,将“一国两制”作为谈判的基础。②《联合声明》:1984年,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是“一国两制”的具体体现(大致内容:届时交还;直辖特区;高度自治;三个不变;两个继续)。③基本法通过:199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国家法律形式落实了这一构想。④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一国两制”构想在实践上获得巨大成功。
2.澳门回归――“一国两制”构想再次成功运用
(1)签约:1987年,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签署。
(2)回归:1999年12月20日,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3.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
(1)中华民族大事,世界历史大事。(2)结束列强占领,开创共发新纪。
(3)中国统一大步,国际和解范例。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1.两岸关系有巨大进展
(1)1979年元旦,宣布停止炮击大小金门,实现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
(2)1980年后,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逐步被打破,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三通四交流”冲破“三不政策”:是指“通航、通邮、通商”和“人员、文艺、科技、体育交流”冲破了台湾当局过去坚持的“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
(3)1992年,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在事务性商谈中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史称“九二共识”。
(4)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推动了两岸的经济交流和合作。
(5)1995年,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简称“八项主张”)的重要讲话,(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6)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连战。这是60年来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首次握手。
2.两岸统一有巨大障碍
(1)障碍:台湾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
(2)对策:全体中华儿女团结一致,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坚决反对“台独”。
【高考方向预测】
1.由于本专题的知识点与当今社会热点联系性较强,易于创设新情景来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备考中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和关注。甚至已经考过的知识点,仍会变换角度、变换题型进行考查。
2.实同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我国制定的发展海峡两岸关系的政策、台湾问题、国共关系的演变历程等将依然成为高考的重点。
3.对本专题的考点,应重点关注新中国初期的三大政治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一国两制”构想及其运用。
【规律方法总结】
1.运用“一二三”巧记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一是指一个特色: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二是指两个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1949年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三是指新中国民主政治的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49―1956年,是民主政治的形成与确立时期;第二个阶段是1956―1976年,是民主政治的曲折发展时期;第三个阶段从1976年至今,是民主政治的健全完善时期。
2.对台湾问题的认识
(1)历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三次分离
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直到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895年《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收回。1949年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海峡两岸至今分离。注意:前两次分离是外来侵略所致,是国与国的外交问题;第三次分离是中国内战所致,属于中国内政问题。
(2)中国政府对台湾的基本政策
中国政府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这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而是针对台湾岛内分裂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的。
【易混知识清单】
1.比较《共同纲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历史条件:前者是国民政府被推翻,新中国即将成立;后者是人民政权得到巩固。
(2)性质:都是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前者具有人民民主性质,后者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经济建设方针:前者规定各种经济成分并存,合理调整工商业。后者规定对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计划经济体制。
(4)意义:前者为建国提供了法律依据,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纲领。后者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2.正确认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
(1)政党地位:在多党合作的关系中,共产党是处于政治领导地位的唯一政党,各民主党派与中共法律上是平等的,组织上是独立的。
(2)政党关系:政治上是密切合作关系,共产党不是独揽政权,民主党派也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在野党,二者是政治合作,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共同参政的关系。
(3)合作基础: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4)合作方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重要的组织形式,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重要渠道和场所。
3.民族自治区与“一国两制”下特别行政区的联系和区别
(1)联系:两者都享有自治权,都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不具有任何独立主权实体的性质。
(2)区别:
①社会制度不同:前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后者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②设立的区域不同:前者是少数民族同胞当家作主,后者港澳台同胞当家作主。
③主要作用不同:前者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后者有利于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④享有自治程度的不同:后者享有(除外交和国防外的)高度自治权,前者不享有。
4.“一国两制”的“两制”并非都是主体
“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并存,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
5.当前解决台湾问题的阻碍因素和有利因素
(1)阻碍因素
国际反华势力推行“以台制华”战略,是台湾问题长期不能解决的根本原因。台湾岛内分裂势力(“台独”)的存在是另一个巨大阻碍因素。
(2)有利因素
改革开放,中国国力增强;“一国两制”构想充分考虑到各方利益;港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范例;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一个中国”原则得到联合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单元要点分析】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念及重要作用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念:它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民族自治地方,并设立民族自治机关,行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自治权的制度。它实行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和中央的统一领导。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可以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以共同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共同发展经济文化建设;另一方面又可以保证各民族的平等地位,适应各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它既能发挥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积极性,又保证了中央必要的集中和祖国的统一。
2.修正主义
修正主义是指在共产主义运动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歪曲、篡改、否定的一类资产阶级思潮和政治势力,是国际工人运动中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机会主义思潮。首先必须声明:修正主义是一个用来指责别人思想的词汇,任何人都不会承认自己是修正主义,就像中国说苏联是修正主义、阿尔巴尼亚说中国是修正主义一样。它产生于19世纪90年代,其社会基础是资本主义“和平”发展时期逐步形成起来的工人贵族阶层以及补充到工人阶级队伍中的小资产阶级。
3.1982年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时,英国提出“用主权换治权”的实质
英国政府的代表提出“用主权换治权”,有人比喻为“中国当董事长,英国当总经理”,其实质还是保持英国的殖民统治。
4.2005年胡锦涛主席提出对台湾问题的四点意见
2005年,胡锦涛提出四点意见,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其核心是在一个中国原则下,用“一国两制”构想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5.解决台湾问题,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依据和条件
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极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根本保证);结束台湾海峡两岸的分裂状态,实现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人心所向);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依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建交公报等国际文献关于台湾问题的原则(国际法依据);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理论(政策保证);港澳回归,并保持了繁荣,提供了榜样和借鉴(榜样借鉴)。
【学科问题探究】
1.开国大典上毛泽东的庄严宣告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大地欢声雷动。在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就位。人民领袖毛泽东庄严宣告:“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提到开国大典,人们很容易想到毛泽东主席那句震古铄今的名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然而这句话,并不是毛泽东在天安门楼上讲的,而是在此之前的9月21日的政协开幕词中讲的。原文是“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篇文章已收入《毛泽东文集》)。
2.开国大典上的礼炮仪式
鸣礼炮,从北平解放后已是第三次。第一次是7月7日晚天安门20万群众纪念抗战12周年及政协筹委会召开时放的。第二次是9月21日新政协开幕时鸣了礼炮54响。开国大典则以54门礼炮鸣28响,54门礼炮象征全国54个民族(当时还未有现在56个民族之说),28响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历28年(1921―1949)艰苦奋斗才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3.从歌曲《爸爸的草鞋》和诗歌《乡愁》中体会海峡两岸同胞盼统一、盼团圆的心情
草鞋是船,爸爸是帆。远远的故乡在召唤,满载半个世纪漂泊的沧桑,倦航的船儿快来靠港,靠港!
――《爸爸的草鞋》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解析: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现在的海峡,从小到大,随着诗人的成长,指代乡愁的事物不断变化,但实质上都是对土地、对大陆、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都反映出被海峡分割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高考真题选编】(2011年高考历史真题精选精析)
1.(2011年浙江省文综19)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中可以获悉 D
A.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B.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装
C.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 D.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2.(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9)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参加北平市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后,感慨万端:“我踏进会场就看见这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材料中的“第一次”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具有
①平等性 ②广泛性 ③继承性 ④深刻性
A.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的平等性、广泛性和深刻性。材料无法体现继承性,排除③。
3.(2011年上海市文综31)1949年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回顾这段历史进程,老师制作了下表,并列举标志性史实如下:①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制定《共同纲领》 ④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根据表中示例,将标志性史实与历史进程匹配起来。(填写编号)
历史进程新中国诞生中国走向
世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一国两制实施
标志性史实③
【答案】:② ① ④
【解析】:准确掌握中国现代史(新中国成立以来)上重大历史事件及其重大意义。
4.(2011年天津卷文综历史12―(3)、(4))
材料三
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
――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是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材料四
第十六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摘自2010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3)对比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促使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4分)
(4)综上,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4分)
【答案】:
(3)变化: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增加。时代背景: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
5.(2011年浙江省文综38―(3))
材料三
……直至近百年来,才发生新的变化。……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伟大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着重号为本试卷所加)
――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