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100万
一 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的知 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过成百上千上万的数,对成百上千上万的数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感受数的方法,感受到了数字存在的必要性和作用;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 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进入数学新课程后,因教师理念的更新、多媒体的广泛使用以及受年龄特征和所用教材特点的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基础水平与以往相比均有明显提高。
二 学习任务分析:
较大的数据在报纸杂志上经常出现,而学生对此却缺乏体检,本课时的内容安排,首先提供了一个活动,让学生感受大数,再让学生自己设计活动感受大数,让学生充分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感受大数,发展数感。
中要始终遵循学生主 动学习的原则,通过丰富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大数,采用实验教学拓展学生的思维,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借助学生自己熟悉的事物,从不同角度对100万进行感受,发展数感;能用计算器处理较复杂的数据;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实验活动中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情感与态度:在实验过程中体会数据的客观真实性,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初步培养学生以科学数据为 依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通过感受100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的良好品质。
三 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实例引入,激发兴趣;第二环节:创设情境,实验操作;第三环节:发现问题,自主探索;第四环节:交流解释,总结反思;第五环节:议议试试,提高升华;第六环节:布置作业。其具体内容与分析如下:
第一环节 实例引入,激发兴趣
活动内容:
教师提出一个实际的问题:“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我们迎来了祖国母亲五十三岁华诞。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我市园林部门特意准备了一百万盆鲜花装扮美丽的宜昌城区,大家沿途可以看到街道两边 摆 满了美丽鲜花,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一百万盆鲜花放在一块儿,有多大面积?它能够美化多少平方米的绿地?我们怎样估测这个问题?”
目的:
利用符合当时、当地的现实背景作为引入,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尝试解决问题。
实际 教学效果:学生通过讨论得到要估测 占地面积,必须计算出一个花盆的面积。此时有学生提出可以先算花盆上面的圆的直径,然后算出面积;有学生对此质疑,提出不是求圆的面积,应 该是求正方形的面积,因为圆形与圆形之间有空隙。明确了这点后,学生分组进行了计算。进而指出:“一百万盆鲜花占地大约在两万平方米左右。那么两万平方米有多大呢?”并给一些数据:若世界杯所用的足球场是7000平方米,那么刚才的一百万盆鲜花所占的面积相当于多少个标准的足球场?建议在该环节教师要及时巡视,以发现学生在讨论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第二环节 创设情境,实验操作
活动内容:
教师提出问题:一顿饭大约吃下了多少粒米?100万粒大米的质量又是多少?
目的:
由 “粒粒皆辛苦”引出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话题,先让学生猜测一碗饭的粒数,再让学生思考估测的方法,最后动手实践,得出较为接近真实的数据。
实际教学效果:
学生提出了两种估算100万粒大米的方法。一是“先算出一百粒米有多重,再用结果乘以10000就可以知道一百万粒大米有多重。”另一种是“可以先称出20颗米的质量,然后算出一粒米的质量,再算出一百万粒米有多重。”根据这两种方法,请学生动手操作,每小组得到自己的数据。利用此数据解决“一顿饭大约吃下了多少粒米”的问题,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并了解到了不同的估算方法。
第三环节 发现问题,自主探索
活动内容:
教师请各组指定一个关于100万的数据,并进行感受。
目的:在学生已获得了一部分100万有多大的体验之后,教师适时地提出能否用其它方式体验100万有多大,旨在让学生感受体验方法的多样性,开阔、发散学生的思维。
实际效果:课堂上学生人人都参与实验,有的小组甚至将实验场地由教室转向户外,与同伴合作较好,真正的在活动中获得了成功的乐趣,发现问题自主探索得以具体化。
各个学习小组分别提议感受:]
一百万棵树能绿化多少平方米土地?
一百万本数学书有多高?看看教室堆不堆得下?
一百万个一元的硬币摞起来有多高?
一百万支铅笔要砍伐多少棵树?
一百万滴水有多少立方米?
一百万步有多长?
第四环节 交流解释,总结反思
活动内容:
各组根据自己指定一个关于100万的数据进行感受并交流。
目的: 通过各组实验结果的交流,让学生进一步充分地、丰富地感受100万有多大,并培养学生交流、表达的能力。
实际效果:通过小组交流,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大大增强,并体验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在活动中充分了获得成功的乐趣。各个小组相应的估算感受如下:
一百万根铅笔大约要砍92棵树。这种树高500厘米,直径是10厘米。
一百万滴水是6万毫升,相当于109瓶矿泉水。
一百万步相当于500公里,相当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二十五分之一,由此,二万五千里长征大约要走2500万步。宜昌到武汉的距离为330公里,相当于走去,然后走回来了一大半。
一百万棵树可 以绿化1800个宜昌外国语学校,或1200个国际标准的足球场。
(点评:学生能联想到自己身边的事物进行比较,使比较枯燥的数据显得更亲切易于接受。这正是教科书的所要达到的目标)
一百万本书摞起来相当于3500层楼高,大约占2个教室。
一百万个硬币摞起来,有17个国际大酒店高。
第五环节 议议试试,提高升华
内容:
请学生谈谈怎样看待一百万
目的:围绕“100万有多大”的主题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实际效果:学生从整个课堂中真切地产生了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忧患意识。
第六环节 布置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以《我眼中的100万》 为题,谈谈自己对一百万有多大的感受。
目的:适时布置数学小论文《我眼中的100万》,让学生对100万有多大的认识的得以深化,在有话可说时学习撰写数学论文。
实际效果:学生写出了高质量的数学小论文。
(点评:本节课调动了学生学习、实验操作的积极性,通过亲自实验,而不是教师的说教来体会 100万有多大,所有的实验事先并没有准 确数据,也训练了学生的估算能力,学生课后反应较好。课堂上充分体现了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主动探索的学习方式,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从引导探究到放手让学生探究的做法值得借鉴)
四 教学反思:
《认识100 万》是新世纪教科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是一节录相课,多次在教师培训会上播放,效果良好。
课本只提供了数大米的活动,而教师设置了三个问题:一开始就在创设的“一百万盆鲜花装扮宜昌”问题情境中,让学生有目的地探索问题,自然的就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借以引入课题;紧接着,由古训“粒粒皆 辛苦”,一顿饭大约吃下了多少粒米?引出和学生生活熟悉但又感觉陌生的话 题,再让学生大胆猜测一碗饭的粒数,并思考估测的方法,
一 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的知 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过成百上千上万的数,对成百上千上万的数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感受数的方法,感受到了数字存在的必要性和作用;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 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进入数学新课程后,因教师理念的更新、多媒体的广泛使用以及受年龄特征和所用教材特点的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基础水平与以往相比均有明显提高。
二 学习任务分析:
较大的数据在报纸杂志上经常出现,而学生对此却缺乏体检,本课时的内容安排,首先提供了一个活动,让学生感受大数,再让学生自己设计活动感受大数,让学生充分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感受大数,发展数感。
中要始终遵循学生主 动学习的原则,通过丰富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大数,采用实验教学拓展学生的思维,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借助学生自己熟悉的事物,从不同角度对100万进行感受,发展数感;能用计算器处理较复杂的数据;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实验活动中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情感与态度:在实验过程中体会数据的客观真实性,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初步培养学生以科学数据为 依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通过感受100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的良好品质。
三 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实例引入,激发兴趣;第二环节:创设情境,实验操作;第三环节:发现问题,自主探索;第四环节:交流解释,总结反思;第五环节:议议试试,提高升华;第六环节:布置作业。其具体内容与分析如下:
第一环节 实例引入,激发兴趣
活动内容:
教师提出一个实际的问题:“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我们迎来了祖国母亲五十三岁华诞。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我市园林部门特意准备了一百万盆鲜花装扮美丽的宜昌城区,大家沿途可以看到街道两边 摆 满了美丽鲜花,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一百万盆鲜花放在一块儿,有多大面积?它能够美化多少平方米的绿地?我们怎样估测这个问题?”
目的:
利用符合当时、当地的现实背景作为引入,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尝试解决问题。
实际 教学效果:学生通过讨论得到要估测 占地面积,必须计算出一个花盆的面积。此时有学生提出可以先算花盆上面的圆的直径,然后算出面积;有学生对此质疑,提出不是求圆的面积,应 该是求正方形的面积,因为圆形与圆形之间有空隙。明确了这点后,学生分组进行了计算。进而指出:“一百万盆鲜花占地大约在两万平方米左右。那么两万平方米有多大呢?”并给一些数据:若世界杯所用的足球场是7000平方米,那么刚才的一百万盆鲜花所占的面积相当于多少个标准的足球场?建议在该环节教师要及时巡视,以发现学生在讨论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第二环节 创设情境,实验操作
活动内容:
教师提出问题:一顿饭大约吃下了多少粒米?100万粒大米的质量又是多少?
目的:
由 “粒粒皆辛苦”引出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话题,先让学生猜测一碗饭的粒数,再让学生思考估测的方法,最后动手实践,得出较为接近真实的数据。
实际教学效果:
学生提出了两种估算100万粒大米的方法。一是“先算出一百粒米有多重,再用结果乘以10000就可以知道一百万粒大米有多重。”另一种是“可以先称出20颗米的质量,然后算出一粒米的质量,再算出一百万粒米有多重。”根据这两种方法,请学生动手操作,每小组得到自己的数据。利用此数据解决“一顿饭大约吃下了多少粒米”的问题,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并了解到了不同的估算方法。
第三环节 发现问题,自主探索
活动内容:
教师请各组指定一个关于100万的数据,并进行感受。
目的:在学生已获得了一部分100万有多大的体验之后,教师适时地提出能否用其它方式体验100万有多大,旨在让学生感受体验方法的多样性,开阔、发散学生的思维。
实际效果:课堂上学生人人都参与实验,有的小组甚至将实验场地由教室转向户外,与同伴合作较好,真正的在活动中获得了成功的乐趣,发现问题自主探索得以具体化。
各个学习小组分别提议感受:]
一百万棵树能绿化多少平方米土地?
一百万本数学书有多高?看看教室堆不堆得下?
一百万个一元的硬币摞起来有多高?
一百万支铅笔要砍伐多少棵树?
一百万滴水有多少立方米?
一百万步有多长?
第四环节 交流解释,总结反思
活动内容:
各组根据自己指定一个关于100万的数据进行感受并交流。
目的: 通过各组实验结果的交流,让学生进一步充分地、丰富地感受100万有多大,并培养学生交流、表达的能力。
实际效果:通过小组交流,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大大增强,并体验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在活动中充分了获得成功的乐趣。各个小组相应的估算感受如下:
一百万根铅笔大约要砍92棵树。这种树高500厘米,直径是10厘米。
一百万滴水是6万毫升,相当于109瓶矿泉水。
一百万步相当于500公里,相当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二十五分之一,由此,二万五千里长征大约要走2500万步。宜昌到武汉的距离为330公里,相当于走去,然后走回来了一大半。
一百万棵树可 以绿化1800个宜昌外国语学校,或1200个国际标准的足球场。
(点评:学生能联想到自己身边的事物进行比较,使比较枯燥的数据显得更亲切易于接受。这正是教科书的所要达到的目标)
一百万本书摞起来相当于3500层楼高,大约占2个教室。
一百万个硬币摞起来,有17个国际大酒店高。
第五环节 议议试试,提高升华
内容:
请学生谈谈怎样看待一百万
目的:围绕“100万有多大”的主题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实际效果:学生从整个课堂中真切地产生了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忧患意识。
第六环节 布置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以《我眼中的100万》 为题,谈谈自己对一百万有多大的感受。
目的:适时布置数学小论文《我眼中的100万》,让学生对100万有多大的认识的得以深化,在有话可说时学习撰写数学论文。
实际效果:学生写出了高质量的数学小论文。
(点评:本节课调动了学生学习、实验操作的积极性,通过亲自实验,而不是教师的说教来体会 100万有多大,所有的实验事先并没有准 确数据,也训练了学生的估算能力,学生课后反应较好。课堂上充分体现了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主动探索的学习方式,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从引导探究到放手让学生探究的做法值得借鉴)
四 教学反思:
《认识100 万》是新世纪教科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是一节录相课,多次在教师培训会上播放,效果良好。
课本只提供了数大米的活动,而教师设置了三个问题:一开始就在创设的“一百万盆鲜花装扮宜昌”问题情境中,让学生有目的地探索问题,自然的就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借以引入课题;紧接着,由古训“粒粒皆 辛苦”,一顿饭大约吃下了多少粒米?引出和学生生活熟悉但又感觉陌生的话 题,再让学生大胆猜测一碗饭的粒数,并思考估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