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诗歌赏析
第1课时 鉴赏诗歌的形象与思想感情
第2课时 鉴赏诗歌的语言与表达技巧
第3课时 对照式鉴赏
第4课时 作文突破一 审题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第5课时 文言断句
第6课时 文言翻译
第7课时 散文类阅读
第8课时 史传类阅读
第9课时 作文突破二 点题
专题一 诗歌赏析
考情分析
湖南近三年高考诗词考点分析一览表
年份体裁考查内容考查角度
朝代作者诗题
2009绝句
和词宋、金秦观
元好问《三月晦
日偶题》
《点绛唇》1.鉴赏诗歌思想内容。
2.鉴赏诗歌表达技巧。
2010词宋陆游《好事近》1.理解诗歌语言、表达技巧。
2.理解诗歌思想情感。
2011绝句元末
明初高启《春暮西园》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或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等,任选一个角度。
命题特点
1.从时代看,以唐宋为主,可能涉及明清等。
2.从作者看,多为名家,也重视非名家的名作。值得说明的是对名家的考查多为其非名作。
3.律诗绝句为首选,且律诗、绝句是考查的主体,也兼及词、古体诗。从题材看,写景、抒怀、羁旅、送别、慨世、咏物、哲理为选材重点。
4.2009年前比较注重两首诗词的比较阅读鉴赏,从2010年才转为单首诗词的考查。从题型看,全为鉴赏、评价、分析的主观题。2012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可能仍将是分点设置,一首诗拟2道小题,一个题侧重于考查局部(手法、关键词、情感等),另一个题着眼于几个方面的综合。
5.复习范围上应以诗为主,词、曲次之;2012年的高考,必须注重诗歌思想内容、作者观点态度、表达技巧的复习,在尽可能大的范围里,选择那些语言优美、意蕴丰富、爱国情怀、离别思念的诗篇来提升应考能力。
第1课时 鉴赏诗歌的形象与思想感情
典例导练
(1)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答案】 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能力。对于第一问,诗歌描绘的画面,可以通过对四句诗的理解分析加以概括,难度不大。第二问,考查诗歌表现的情感,有一定的难度。该诗不同于一般的贬谪诗,曾自号“醉翁”的欧阳修并没有耿耿于怀,怨天尤人,郁郁寡欢,而是寄情于山水,悠然自乐。
第1课时 │ 典例导练
具体答题时,考生不但要细读诗歌,慢慢咀嚼,抓住“蛛丝马迹”,设身处地,合理推断,留意注释中是否有时局背景的介绍,了解诗人的境遇、主观志向,做到知人论世;还应根据平时积累,进行综合思考,大胆推断,谨慎求证。对于本题而言,一些考生一看到注释中说“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省境内)期间”,就简单地判断该诗表达的是郁闷伤感的情怀。出现错误的原因,一是没有认真解读诗歌,二是没有利用初中教材中《醉翁亭记》所接触过的相关知识。
(2)
【答案】 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题干已经明示“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考生答题时,就要分别指出三、四句中的实写、虚写内容,并简要回答出虚实结合所起到的具体作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等,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的作用。
2 [2011?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
春日秦国怀古
周 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 ①周朴(? 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1)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答案】 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鉴赏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这首诗是一首怀古诗,追怀秦朝,诗人通过描写荒凉的景物来表达这种怀古伤今之情。首联直言“荒郊”“消魂”便透视出了这种情愫,颔联中“春草尽”、“古碑存”便进一步触发了诗人对秦朝的怀念,颈联进一步的景物描写更是渲染了荒凉气氛,尾联表明强秦已不再,只有黄沙漫漫,不堪回首,使诗人想到了当今的唐王朝,国事衰微,那是一种怎样的伤感之情呢!
第1课时 │ 典例导练
(2)
【答案】 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这首诗的情景关系处理是很自然和清晰的,作者由眼前实景引发了诗人的怀古伤感之情;而且在充沛的景物描写之中又寄寓了作者无尽的伤感之情;并且作者所描写的景物是一种哀景,而抒发的也是一种哀情,这显然是一种以哀景写哀情的手法。
点拨提升
一、鉴赏诗歌形象
高考考查鉴赏诗歌形象一般有两大类别:一是鉴赏人物形象;一是自然景物形象,既包括多种景物综合描绘,即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类,也包括单一景物的刻画,即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的一类。
鉴赏人物形象的几种方法。
(一)从人物本身的描写入手,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等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画,诗歌也不例外。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等等。诗歌往往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从对比烘托中来理解人物形象,即侧面描写。侧面描写具有间接性,可以避免镜头过多对准描写主体,和正面描写相结合,可以使诗歌虚实相生,拓展意境和想象的空间,可以使人物摇曳多姿。侧面描写或景物烘托人物,或借助他人的反应来表现此人,或用其他人物的对比,使所刻画的对象更为鲜明,更为突出。侧面描写对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须慎加选择,要选择确能起烘托作用或产生对比效果的事物,忌一般化、无明显特点的事物。
(三)细节中见精神。此外,人物形象的分析离不开对其生活经历、文化背景、家庭环境等因素的考虑,即古人说的“知人论世”。高考诗词一般都注明了作者,这些作者绝大多数在课本中出现过,是考生比较熟悉的。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一般是接近主创风格的。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另外,背景的了解对把握人物形象也有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从诗歌内容中揣摩其写作背景,更多的时候,出题者会在诗词后附注释给我们以暗示。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诗人感情的载体,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主观的感情形象,鉴赏景或物的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
基本方法是先找出诗句描写的客观物象,即诗中写了哪些具体的景和物;然后抓关键词(主要是各种修饰语或特殊句式)分析物象的特点(声、色、形、态、味、香等),注意写景的角度(上、下、高、低、远、近、俯、仰等)以及表现手法(点面结合、动静结合等)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其次要注意各种物象的关系(主次、对比、意象的组合等)。
不管哪种类型,都必须先认真分析诗歌具体描述的形象,抓住其特点,这是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方法,脱离了对具体形象的分析,架空了来谈论诗歌形象是毫无意义的,其结果就是泛泛而谈,千人一面,千面一孔。
二、体悟思想感情
(一)整体把握,分清类型。我们在阅读和分析时,一定要从把握诗歌的整体入手,即主要写了哪些景象,景象的总体特征是怎样的,作者感情的基本倾向等,既要深入体会,又要宏观把握。
古代诗歌从其取材范围、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来看,可以分为以下九种类型。一是送别类。一般根据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的多是离愁别绪,依恋不舍。二是怀古类。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类是通过昔盛今衰,古今变化,来借古讽今;另一类是通过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同时委婉地对现实进行批评。三是边塞类与思乡类。
边塞诗大都以描写战争为主题,或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或揭露战争的残酷性;而思乡诗则往往反映人们厌倦战争,渴望与亲人团圆,渴望安宁的平静生活。四是闺怨类。分两小类,一类是妇女对丈夫的思念,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另一类是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的向往。五是借景抒情类和咏物言志类。借景抒情类通过描写景物,抒发自己的忧愁哀思或远大抱负;咏物言志类是通过对独特事物的赞扬,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格或理想。
如果我们能确定诗歌属于什么类型,就非常有利于准确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所表达的感情。
(二)研读题目,知人论世。诗歌题目通常涵盖了作品的主要内容,否则就有文不对题的弊病。研读诗歌的题目,就能大致推断它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诗言志,歌咏言。”一切优秀的诗歌作品,都应是时代的产物;一切优秀的诗人,都应该用自己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丰富的社会和时代精神。同时,任何作品都会不同程度地烙上作者个人人生经历的印记。因此,鉴赏时要顾及作者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时代背景,这才可以较确凿地思考作品的意旨,评价作者的思想态度,进而深思“义理”。
(三)抓住意象,体味意境。在古代诗歌中,有些意象其意义指向比较明确,而且有比较特定的内涵。如“羌笛”本义是羌族人吹的一种乐器,曲调哀怨,多含思念;后来就用“羌笛、竹笛、羌管”来作思乡的代名词。掌握常见意象的基本内涵,是有助于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的。
诗歌中的意象不是纯客观自然的,而是作者思想感情和客观自然和谐统一的产物,即作品的意境。鉴赏古诗,就应当深入作品的意境中去,理解诗人是如何借助抒情客体来表现自己鲜明的个性色彩的,表现了自己的爱与憎、痛苦与欢乐、希望与追求等。
(四)重视注释,关照尾联。诗歌的语言和内容都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如有时出于表情达意的需要,常常运用典故等,这无疑增加了理解的难度,为此,给出一定的注释是很有必要的。注释虽然只有短短的几个到几十个字,却是命题者给考生的暗示:介绍写作背景,那是暗示思想内容或现实意义;介绍相关诗句,那是暗示用典或其意境;介绍作者,那是暗示诗人的写作风格,等等。一定要仔细研读注释。
诗歌中的尾联常常是表达作者感情和观点的句子,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慨叹古今,或冀望未来。
易错提示
(一)以译代析,没有鉴赏。鉴赏离不开理解,没有理解就没有鉴赏,因此鉴赏诗歌时往往有诠释一下诗句内容的必要,但是这种诠释只是鉴赏的前提,而不是鉴赏本身。回答时如果只是对诗句作简单的翻译,没有根据题干的要求进行阐述,显然不符合鉴赏题的要求。“以译代析”的结果是没有赏析。
(二)浮在表面,缺乏分析。有的考生的答案表面上似乎该答的都已经一网打尽,无一遗漏了。按说该万无一失了,其实不然。如果是回答像“怎样表现”一类的题目,能将诗歌中用以表现的意象等答全是必要的,但它的重点在“怎样”,也即艺术技巧。考生如果只是将意象当作一个个例子,用来证明自己的某些观点,缺少结合诗句本身的分析,将导致观点与例子之间只是一种水与油的关系,观点脱离诗句本身,诗句成了观点的外衣,停留在“观点”加“例子”的层面上,不能体现诗句蕴含的思想内容,没有分析出“意象”的寓意,更没有分析这样表现的艺术技巧。
(三)望文生义,任意发挥。诗歌中的词语往往具有多义性的特点。不少考生在答题时不领会具体语言环境,常常用词的基本义替代词的语境义,望文生义、牵强附会,以致误入歧途。如由“春”想到“万物复苏”,想到“希望”,想到“热爱生活”,就是典型的以基本义替代语境义的错误。不少考生在答题时抛开诗歌的思想内容大谈自己的感想,结果离题万里。这种任意发挥的答案,无视诗歌鉴赏的根本前提是“鉴”,信马由缰,偏题在所难免,也是失分的症结所在。
(四)无中生有,盲目套用。即考生喜欢先从政治角度切入,绞尽脑汁地从字缝里发掘诗的所谓政治意义。结果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如有的考生可以由“春”想到“热爱生命”“为国效忠”“怀才不遇”,乃至“渴望一展雄才的豪情壮志”。这种凭着自己的想象而出现的随意答案,其原因是想用一些名词术语当作万能钥匙,盲目照搬,乱贴标签,以图能骗得一些分数。还有一种就是盲目套用。如鉴赏山水田园诗时就套用“隐逸”“闲适”“热爱自然”;诗词中若有花落飘零之景,就认为是“伤春惜春”;若作者是杜甫、白居易,则主题多是忧国忧民……这种推测,某些时候会侥幸“命中”部分答案,但如果不结合诗人的生平、思想、艺术风格,尤其是诗歌作品本身进行理解判断,分析综合,其结果只能是千人一面、缺乏个性与灵性,这种所谓的鉴赏只会让阅卷老师产生厌倦。
新题精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11分)
观魏博①何相公猎
张 祜
晓出禁城东,分围浅草中。
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
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
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
【注】 ①魏博,古地名。
(1)诗歌前两联描写了怎样的场景?有什么作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诗歌后两联,简要分析“何相公”的形象。(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 这两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艳丽、壮阔宏大的晨猎场景(晨猎图),(分析概括3分)烘托了晨猎的氛围,为人物的出场做了铺垫。(作用2分)
【解析】 可以从“浅草”“红旗”“白马”,分析得出写环境色彩的艳丽,从“分围”“向日”“迎风”等,分析得出写场面的宏大。阅读标题理解诗的内容可以得出它的作用。
(2)【答案】 塑造了一个身手矫健、技艺高超的猎手形象。“背手抽”写出了取箭动作的娴熟利落。“翻身控”展现了猎手动作难度大,技艺高超。尾联通过描写人们的惊叹和大雁应声而落侧面表现出射箭技艺的高超。(形象概括2分,分析4分)
【解析】 分析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内容,就可以思考出人物的形象,正面描写主要从动作上分析,侧面描写主要从“万人齐指”和“一雁落”上归纳。
【诗歌赏析】
总括诗的前半部分,一至三句,是以朝霞满天,晨风拂煦,绿草如茵,红旗向日,作为人物亮相之前的壮丽场景,紧接而来的“白马骤迎风”一句,是英雄人物跃马出场,施展浑身“帅”劲的亮相动作。由此而下,此诗便将写作重心转到这位骁勇骑士当众显露猎射飞雁,矫健灵活的杰出身手上去。“背手抽金镞”,是正面描写骑士背手取箭的动作,著一“抽”字,手势的利落可知,加之“背手”而“抽”,又可见身段之灵巧。“翻身控角弓”,弯弓名之曰“控”,这就进一步展现了射者臂力强劲的架势,“控”之而再来一个“鹞子翻身”的漂亮动作,造型又是多么健美!对于这位英雄射手的真正的评价,当然不是停留在一招一式的动作表面。
关键所在,毕竟还有待于亮出他那百步穿杨的惊人绝技。果然,刹那之间,就在围观的人群中间,突然爆发出一阵哄然的欢呼,并且一齐指向遥远的天空。原来蓝天高处,一只带箭的鸿雁,垂着双翅,直向地面坠落下来。此处“寒空”之“寒”,虽有点出时令的作用,但主要在渲染高飞鸿雁的凌绝苍穹,从而加强了一箭高高命中的神异气氛。全诗至此,戛然而止。由于射雁成功而出现的欢声雷动的热烈场面,自可留给读者去想象了。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题目。(8分)
阮郎归
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①
向子 ②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同③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④还。
【注】 ①乙卯为绍兴五年(1135),诗人在大雪征途上怀想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中被掳北去的徽、钦二帝。②向子 :南宋初年主战派大臣之一。③同:通“彤”。④鸾辂:帝王所乘的车驾。
(1) 这首词的上片是怎样表现“断肠”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起笔设境,渲染氛围:江南江北,大雪漫天,阴冷苍凉。②展开联想,吐露悲意:易水清寒,国家蒙难,其悲不堪。③即景述怀,强化情感:彤云密布,关山重重,肝肠寸断。(评分建议:答出任两点即可,每点2分。)
(2)①对中原尽失、二帝被掳的伤痛之情。(1分)②对“靖康之耻”难以忘怀、难以洗雪的痛切之情;(2分)③对故国故君的思念之情。(1分)
【诗歌赏析】
首两句写作者风尘仆仆于鄱阳道上,正值大江南北风雪迷漫,想起靖康二年徽钦二宗被俘北去,至今已近十年。“易水寒”意味着生离死别和誓杀强敌。“同云”两句,从“遥知”生发而来。“同云”亦作“彤云”,指下雪前密布天空的阴云。“三关”,泛指中原关塞。极目北望,只见山外有山,连绵不断,自己所熟悉的花都汴京和中原父老,已经是不可能见到了。思念及此,怎不令人心碎欲绝。
下片承上而来。“天可老”三句是痛心国耻未雪。“频闻”两句表达了作者切盼和怀疑的心情。经常听说朝廷派遣使臣去金国向二帝问候,但究意何时两帝才能返回南宋呢?鸾,本为车上的鸾铃;辂,是车上的横木,此处以鸾辂代表帝王的车驾。作者在这结束的两句中针对主和派打着“迎还二圣,恢复中原”的旗号,实际上却在顺应着高宗不可告人的内心活动,即是并不打算部署军事力量,挥师北上,只求屈膝苟安,称帝于江左。这是因为如果南宋出师节节获胜,金国就会送还二帝,而他就得让位于钦宗。高宗既无北上恢复中原之意,二帝也不可能南归,亡国之恨也就难以消除。作者不能明说,只是以“频闻”、“几时”进行暗示,使读者领会其弦外之音。
3.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7分)
〔双调〕 碧玉箫
关汉卿
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正清樽斟泼醅,有白衣劝酒杯。官品极,到底成何济!归,学取他渊明醉。
(1)这首小令的前四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答案】 前四句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秋山图:(1分)金风玉露的秋季,漫山遍野的枫叶绚丽多彩,泉水清澈,苍松荫道,金菊绕园盛开。(1分)不仅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1分)也为后面的抒情作了有力的支撑。(1分)
【解析】 前四句集中写秋天的景色。“秋景堪题”,是总写,是对秋景概括的赞美。以下三句,各自以绚丽的色彩展开对秋景的描绘。“红叶满山溪”,写远景。秋天来了,千山万壑到处是一片片殷红的颜色,经霜的树叶胜似二月的春花,意境开阔,引人入胜。一个“满”字给人增添了无限寥廓的感觉。
“松径偏宜”,写中景。稍近处有一条方便的弯曲小径,青松掩映,盘桓而上,直达山巅。青翠的松柏与满山的红叶形成色彩对比,加深了人们的视觉印象。“黄菊绕东篱”,写身边景物,是近景。盛开的黄花环绕着简陋的竹篱,一派农家氛围,一派田园风光。前四句,远处的红叶,近处的黄菊,通过青翠的松径联结成一个立体的完整画面,层次清晰,色彩绚烂,和谐宁静,秋意盎然。“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描写秋景是为了抒写其超脱、隐逸的情怀。
(2)
【答案】 用典。(1分)最后一句借用陶渊明隐居山林的典故(1分)表达了作者绝意仕途、归隐山林、醉酒消忧的激愤之情。(1分)
【解析】 陶渊明曾为彭泽令八十余日,赋《归去来兮辞》,自免去职,开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居生活。最后一句说学习陶渊明,表示了作者与仕途诀别、归隐田园的决心。
【诗歌赏析】
这首小令描写了秋山景色的绚丽宜人,诗人游山的诗酒豪兴和由此而生的归隐之叹,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污浊现实的不满。
开篇首句,即豪情满怀,气盖全篇;一连四句,展现出秋山的壮丽景色:正是金风玉露的季节,诗人载酒游山,但见漫山遍野,枫叶流丹,层林尽染,状如云锦彩霞,宛如熊熊红火。火红的枫叶,金黄的菊花,色彩鲜艳明丽;清浅的山溪,幽邃的松径,氛围清新秀美。秋景如画,自然会使诗人逸兴遄飞,顿生灵感,欣然而叹“秋景堪题”了。
作者一反诗词中草木摇落、红衰翠减、肃杀凄凉的悲秋情调,而以乐观豪情去写秋景的磅礴绚丽和勃然生机。且景中寓情:红叶、山溪,皆林泉之士所爱,红叶可题诗,可烧火煮酒;山溪可酿酒,又可供垂钓。苍松、黄菊,凌霜傲雪,经久不凋,象征超尘拔俗,志洁行芳,而为陶潜所赞。凡此皆为下文“学渊明醉”张本。而“堪题”、“偏宜”,赞美之情亦溢于言表。四句用隔句扇面对偶,写得有声(溪)、有色(红、黄)、有态(满、绕);景致描绘又极有层次:一二句写全景,是出乎其外,三四句写局部,是入乎其内,绘出一幅绚丽多娇的秋山图。
五六句写开怀畅饮的豪兴。值此绚丽宜人的秋景,正该让清樽斟满,开怀痛饮;难得与一伙布衣朋友相聚,正可举觞相劝。清樽、泼醅、白衣、酒杯,这些意象,又隐含着安贫乐道、浮云富贵、笑傲王侯之意。
末尾四句一转,正面抒发不屑仕进的归隐之情:出仕做官,纵然品级升到极限,最终能有什么救助呢?意即亦无济于事的。故不如学陶渊明归隐,以醉消忧。本来,关汉卿何尝不想兼济天下呢?但处于这样的时代,统治者昏庸暴虐,杜绝贤路;官场黑暗险恶,阴谋倾轧;正直之士又不愿同流合污。所以作者发出了绝意仕进、愤世嫉俗的呼声。然而这毕竟只是愤激之词,事实上终其一生,他并未消极归隐,而是正视现实,紧握笔杆,创作杂剧,在仕隐两途之外开辟出一条新路,度过了他战斗的一生。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诗歌赏析
第1课时 鉴赏诗歌的形象与思想感情
第2课时 鉴赏诗歌的语言与表达技巧
第3课时 对照式鉴赏
第4课时 作文突破一 审题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第5课时 文言断句
第6课时 文言翻译
第7课时 散文类阅读
第8课时 史传类阅读
第9课时 作文突破二 点题
专题一 诗歌赏析
考情分析
湖南近三年高考诗词考点分析一览表
年份体裁考查内容考查角度
朝代作者诗题
2009绝句
和词宋、金秦观
元好问《三月晦
日偶题》
《点绛唇》1.鉴赏诗歌思想内容。
2.鉴赏诗歌表达技巧。
2010词宋陆游《好事近》1.理解诗歌语言、表达技巧。
2.理解诗歌思想情感。
2011绝句元末
明初高启《春暮西园》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或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等,任选一个角度。
命题特点
1.从时代看,以唐宋为主,可能涉及明清等。
2.从作者看,多为名家,也重视非名家的名作。值得说明的是对名家的考查多为其非名作。
3.律诗绝句为首选,且律诗、绝句是考查的主体,也兼及词、古体诗。从题材看,写景、抒怀、羁旅、送别、慨世、咏物、哲理为选材重点。
4.2009年前比较注重两首诗词的比较阅读鉴赏,从2010年才转为单首诗词的考查。从题型看,全为鉴赏、评价、分析的主观题。2012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可能仍将是分点设置,一首诗拟2道小题,一个题侧重于考查局部(手法、关键词、情感等),另一个题着眼于几个方面的综合。
5.复习范围上应以诗为主,词、曲次之;2012年的高考,必须注重诗歌思想内容、作者观点态度、表达技巧的复习,在尽可能大的范围里,选择那些语言优美、意蕴丰富、爱国情怀、离别思念的诗篇来提升应考能力。
第1课时 鉴赏诗歌的形象与思想感情
典例导练
(1)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答案】 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能力。对于第一问,诗歌描绘的画面,可以通过对四句诗的理解分析加以概括,难度不大。第二问,考查诗歌表现的情感,有一定的难度。该诗不同于一般的贬谪诗,曾自号“醉翁”的欧阳修并没有耿耿于怀,怨天尤人,郁郁寡欢,而是寄情于山水,悠然自乐。
第1课时 │ 典例导练
具体答题时,考生不但要细读诗歌,慢慢咀嚼,抓住“蛛丝马迹”,设身处地,合理推断,留意注释中是否有时局背景的介绍,了解诗人的境遇、主观志向,做到知人论世;还应根据平时积累,进行综合思考,大胆推断,谨慎求证。对于本题而言,一些考生一看到注释中说“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省境内)期间”,就简单地判断该诗表达的是郁闷伤感的情怀。出现错误的原因,一是没有认真解读诗歌,二是没有利用初中教材中《醉翁亭记》所接触过的相关知识。
(2)
【答案】 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题干已经明示“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考生答题时,就要分别指出三、四句中的实写、虚写内容,并简要回答出虚实结合所起到的具体作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等,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的作用。
2 [2011?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
春日秦国怀古
周 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 ①周朴(? 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1)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答案】 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鉴赏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这首诗是一首怀古诗,追怀秦朝,诗人通过描写荒凉的景物来表达这种怀古伤今之情。首联直言“荒郊”“消魂”便透视出了这种情愫,颔联中“春草尽”、“古碑存”便进一步触发了诗人对秦朝的怀念,颈联进一步的景物描写更是渲染了荒凉气氛,尾联表明强秦已不再,只有黄沙漫漫,不堪回首,使诗人想到了当今的唐王朝,国事衰微,那是一种怎样的伤感之情呢!
第1课时 │ 典例导练
(2)
【答案】 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这首诗的情景关系处理是很自然和清晰的,作者由眼前实景引发了诗人的怀古伤感之情;而且在充沛的景物描写之中又寄寓了作者无尽的伤感之情;并且作者所描写的景物是一种哀景,而抒发的也是一种哀情,这显然是一种以哀景写哀情的手法。
点拨提升
一、鉴赏诗歌形象
高考考查鉴赏诗歌形象一般有两大类别:一是鉴赏人物形象;一是自然景物形象,既包括多种景物综合描绘,即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类,也包括单一景物的刻画,即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的一类。
鉴赏人物形象的几种方法。
(一)从人物本身的描写入手,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等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画,诗歌也不例外。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等等。诗歌往往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从对比烘托中来理解人物形象,即侧面描写。侧面描写具有间接性,可以避免镜头过多对准描写主体,和正面描写相结合,可以使诗歌虚实相生,拓展意境和想象的空间,可以使人物摇曳多姿。侧面描写或景物烘托人物,或借助他人的反应来表现此人,或用其他人物的对比,使所刻画的对象更为鲜明,更为突出。侧面描写对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须慎加选择,要选择确能起烘托作用或产生对比效果的事物,忌一般化、无明显特点的事物。
(三)细节中见精神。此外,人物形象的分析离不开对其生活经历、文化背景、家庭环境等因素的考虑,即古人说的“知人论世”。高考诗词一般都注明了作者,这些作者绝大多数在课本中出现过,是考生比较熟悉的。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一般是接近主创风格的。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另外,背景的了解对把握人物形象也有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从诗歌内容中揣摩其写作背景,更多的时候,出题者会在诗词后附注释给我们以暗示。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诗人感情的载体,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主观的感情形象,鉴赏景或物的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
基本方法是先找出诗句描写的客观物象,即诗中写了哪些具体的景和物;然后抓关键词(主要是各种修饰语或特殊句式)分析物象的特点(声、色、形、态、味、香等),注意写景的角度(上、下、高、低、远、近、俯、仰等)以及表现手法(点面结合、动静结合等)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其次要注意各种物象的关系(主次、对比、意象的组合等)。
不管哪种类型,都必须先认真分析诗歌具体描述的形象,抓住其特点,这是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方法,脱离了对具体形象的分析,架空了来谈论诗歌形象是毫无意义的,其结果就是泛泛而谈,千人一面,千面一孔。
二、体悟思想感情
(一)整体把握,分清类型。我们在阅读和分析时,一定要从把握诗歌的整体入手,即主要写了哪些景象,景象的总体特征是怎样的,作者感情的基本倾向等,既要深入体会,又要宏观把握。
古代诗歌从其取材范围、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来看,可以分为以下九种类型。一是送别类。一般根据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的多是离愁别绪,依恋不舍。二是怀古类。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类是通过昔盛今衰,古今变化,来借古讽今;另一类是通过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同时委婉地对现实进行批评。三是边塞类与思乡类。
边塞诗大都以描写战争为主题,或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或揭露战争的残酷性;而思乡诗则往往反映人们厌倦战争,渴望与亲人团圆,渴望安宁的平静生活。四是闺怨类。分两小类,一类是妇女对丈夫的思念,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另一类是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的向往。五是借景抒情类和咏物言志类。借景抒情类通过描写景物,抒发自己的忧愁哀思或远大抱负;咏物言志类是通过对独特事物的赞扬,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格或理想。
如果我们能确定诗歌属于什么类型,就非常有利于准确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所表达的感情。
(二)研读题目,知人论世。诗歌题目通常涵盖了作品的主要内容,否则就有文不对题的弊病。研读诗歌的题目,就能大致推断它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诗言志,歌咏言。”一切优秀的诗歌作品,都应是时代的产物;一切优秀的诗人,都应该用自己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丰富的社会和时代精神。同时,任何作品都会不同程度地烙上作者个人人生经历的印记。因此,鉴赏时要顾及作者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时代背景,这才可以较确凿地思考作品的意旨,评价作者的思想态度,进而深思“义理”。
(三)抓住意象,体味意境。在古代诗歌中,有些意象其意义指向比较明确,而且有比较特定的内涵。如“羌笛”本义是羌族人吹的一种乐器,曲调哀怨,多含思念;后来就用“羌笛、竹笛、羌管”来作思乡的代名词。掌握常见意象的基本内涵,是有助于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的。
诗歌中的意象不是纯客观自然的,而是作者思想感情和客观自然和谐统一的产物,即作品的意境。鉴赏古诗,就应当深入作品的意境中去,理解诗人是如何借助抒情客体来表现自己鲜明的个性色彩的,表现了自己的爱与憎、痛苦与欢乐、希望与追求等。
(四)重视注释,关照尾联。诗歌的语言和内容都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如有时出于表情达意的需要,常常运用典故等,这无疑增加了理解的难度,为此,给出一定的注释是很有必要的。注释虽然只有短短的几个到几十个字,却是命题者给考生的暗示:介绍写作背景,那是暗示思想内容或现实意义;介绍相关诗句,那是暗示用典或其意境;介绍作者,那是暗示诗人的写作风格,等等。一定要仔细研读注释。
诗歌中的尾联常常是表达作者感情和观点的句子,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慨叹古今,或冀望未来。
易错提示
(一)以译代析,没有鉴赏。鉴赏离不开理解,没有理解就没有鉴赏,因此鉴赏诗歌时往往有诠释一下诗句内容的必要,但是这种诠释只是鉴赏的前提,而不是鉴赏本身。回答时如果只是对诗句作简单的翻译,没有根据题干的要求进行阐述,显然不符合鉴赏题的要求。“以译代析”的结果是没有赏析。
(二)浮在表面,缺乏分析。有的考生的答案表面上似乎该答的都已经一网打尽,无一遗漏了。按说该万无一失了,其实不然。如果是回答像“怎样表现”一类的题目,能将诗歌中用以表现的意象等答全是必要的,但它的重点在“怎样”,也即艺术技巧。考生如果只是将意象当作一个个例子,用来证明自己的某些观点,缺少结合诗句本身的分析,将导致观点与例子之间只是一种水与油的关系,观点脱离诗句本身,诗句成了观点的外衣,停留在“观点”加“例子”的层面上,不能体现诗句蕴含的思想内容,没有分析出“意象”的寓意,更没有分析这样表现的艺术技巧。
(三)望文生义,任意发挥。诗歌中的词语往往具有多义性的特点。不少考生在答题时不领会具体语言环境,常常用词的基本义替代词的语境义,望文生义、牵强附会,以致误入歧途。如由“春”想到“万物复苏”,想到“希望”,想到“热爱生活”,就是典型的以基本义替代语境义的错误。不少考生在答题时抛开诗歌的思想内容大谈自己的感想,结果离题万里。这种任意发挥的答案,无视诗歌鉴赏的根本前提是“鉴”,信马由缰,偏题在所难免,也是失分的症结所在。
(四)无中生有,盲目套用。即考生喜欢先从政治角度切入,绞尽脑汁地从字缝里发掘诗的所谓政治意义。结果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如有的考生可以由“春”想到“热爱生命”“为国效忠”“怀才不遇”,乃至“渴望一展雄才的豪情壮志”。这种凭着自己的想象而出现的随意答案,其原因是想用一些名词术语当作万能钥匙,盲目照搬,乱贴标签,以图能骗得一些分数。还有一种就是盲目套用。如鉴赏山水田园诗时就套用“隐逸”“闲适”“热爱自然”;诗词中若有花落飘零之景,就认为是“伤春惜春”;若作者是杜甫、白居易,则主题多是忧国忧民……这种推测,某些时候会侥幸“命中”部分答案,但如果不结合诗人的生平、思想、艺术风格,尤其是诗歌作品本身进行理解判断,分析综合,其结果只能是千人一面、缺乏个性与灵性,这种所谓的鉴赏只会让阅卷老师产生厌倦。
新题精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11分)
观魏博①何相公猎
张 祜
晓出禁城东,分围浅草中。
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
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
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
【注】 ①魏博,古地名。
(1)诗歌前两联描写了怎样的场景?有什么作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诗歌后两联,简要分析“何相公”的形象。(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 这两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艳丽、壮阔宏大的晨猎场景(晨猎图),(分析概括3分)烘托了晨猎的氛围,为人物的出场做了铺垫。(作用2分)
【解析】 可以从“浅草”“红旗”“白马”,分析得出写环境色彩的艳丽,从“分围”“向日”“迎风”等,分析得出写场面的宏大。阅读标题理解诗的内容可以得出它的作用。
(2)【答案】 塑造了一个身手矫健、技艺高超的猎手形象。“背手抽”写出了取箭动作的娴熟利落。“翻身控”展现了猎手动作难度大,技艺高超。尾联通过描写人们的惊叹和大雁应声而落侧面表现出射箭技艺的高超。(形象概括2分,分析4分)
【解析】 分析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内容,就可以思考出人物的形象,正面描写主要从动作上分析,侧面描写主要从“万人齐指”和“一雁落”上归纳。
【诗歌赏析】
总括诗的前半部分,一至三句,是以朝霞满天,晨风拂煦,绿草如茵,红旗向日,作为人物亮相之前的壮丽场景,紧接而来的“白马骤迎风”一句,是英雄人物跃马出场,施展浑身“帅”劲的亮相动作。由此而下,此诗便将写作重心转到这位骁勇骑士当众显露猎射飞雁,矫健灵活的杰出身手上去。“背手抽金镞”,是正面描写骑士背手取箭的动作,著一“抽”字,手势的利落可知,加之“背手”而“抽”,又可见身段之灵巧。“翻身控角弓”,弯弓名之曰“控”,这就进一步展现了射者臂力强劲的架势,“控”之而再来一个“鹞子翻身”的漂亮动作,造型又是多么健美!对于这位英雄射手的真正的评价,当然不是停留在一招一式的动作表面。
关键所在,毕竟还有待于亮出他那百步穿杨的惊人绝技。果然,刹那之间,就在围观的人群中间,突然爆发出一阵哄然的欢呼,并且一齐指向遥远的天空。原来蓝天高处,一只带箭的鸿雁,垂着双翅,直向地面坠落下来。此处“寒空”之“寒”,虽有点出时令的作用,但主要在渲染高飞鸿雁的凌绝苍穹,从而加强了一箭高高命中的神异气氛。全诗至此,戛然而止。由于射雁成功而出现的欢声雷动的热烈场面,自可留给读者去想象了。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题目。(8分)
阮郎归
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①
向子 ②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同③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④还。
【注】 ①乙卯为绍兴五年(1135),诗人在大雪征途上怀想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中被掳北去的徽、钦二帝。②向子 :南宋初年主战派大臣之一。③同:通“彤”。④鸾辂:帝王所乘的车驾。
(1) 这首词的上片是怎样表现“断肠”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起笔设境,渲染氛围:江南江北,大雪漫天,阴冷苍凉。②展开联想,吐露悲意:易水清寒,国家蒙难,其悲不堪。③即景述怀,强化情感:彤云密布,关山重重,肝肠寸断。(评分建议:答出任两点即可,每点2分。)
(2)①对中原尽失、二帝被掳的伤痛之情。(1分)②对“靖康之耻”难以忘怀、难以洗雪的痛切之情;(2分)③对故国故君的思念之情。(1分)
【诗歌赏析】
首两句写作者风尘仆仆于鄱阳道上,正值大江南北风雪迷漫,想起靖康二年徽钦二宗被俘北去,至今已近十年。“易水寒”意味着生离死别和誓杀强敌。“同云”两句,从“遥知”生发而来。“同云”亦作“彤云”,指下雪前密布天空的阴云。“三关”,泛指中原关塞。极目北望,只见山外有山,连绵不断,自己所熟悉的花都汴京和中原父老,已经是不可能见到了。思念及此,怎不令人心碎欲绝。
下片承上而来。“天可老”三句是痛心国耻未雪。“频闻”两句表达了作者切盼和怀疑的心情。经常听说朝廷派遣使臣去金国向二帝问候,但究意何时两帝才能返回南宋呢?鸾,本为车上的鸾铃;辂,是车上的横木,此处以鸾辂代表帝王的车驾。作者在这结束的两句中针对主和派打着“迎还二圣,恢复中原”的旗号,实际上却在顺应着高宗不可告人的内心活动,即是并不打算部署军事力量,挥师北上,只求屈膝苟安,称帝于江左。这是因为如果南宋出师节节获胜,金国就会送还二帝,而他就得让位于钦宗。高宗既无北上恢复中原之意,二帝也不可能南归,亡国之恨也就难以消除。作者不能明说,只是以“频闻”、“几时”进行暗示,使读者领会其弦外之音。
3.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7分)
〔双调〕 碧玉箫
关汉卿
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正清樽斟泼醅,有白衣劝酒杯。官品极,到底成何济!归,学取他渊明醉。
(1)这首小令的前四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答案】 前四句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秋山图:(1分)金风玉露的秋季,漫山遍野的枫叶绚丽多彩,泉水清澈,苍松荫道,金菊绕园盛开。(1分)不仅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1分)也为后面的抒情作了有力的支撑。(1分)
【解析】 前四句集中写秋天的景色。“秋景堪题”,是总写,是对秋景概括的赞美。以下三句,各自以绚丽的色彩展开对秋景的描绘。“红叶满山溪”,写远景。秋天来了,千山万壑到处是一片片殷红的颜色,经霜的树叶胜似二月的春花,意境开阔,引人入胜。一个“满”字给人增添了无限寥廓的感觉。
“松径偏宜”,写中景。稍近处有一条方便的弯曲小径,青松掩映,盘桓而上,直达山巅。青翠的松柏与满山的红叶形成色彩对比,加深了人们的视觉印象。“黄菊绕东篱”,写身边景物,是近景。盛开的黄花环绕着简陋的竹篱,一派农家氛围,一派田园风光。前四句,远处的红叶,近处的黄菊,通过青翠的松径联结成一个立体的完整画面,层次清晰,色彩绚烂,和谐宁静,秋意盎然。“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描写秋景是为了抒写其超脱、隐逸的情怀。
(2)
【答案】 用典。(1分)最后一句借用陶渊明隐居山林的典故(1分)表达了作者绝意仕途、归隐山林、醉酒消忧的激愤之情。(1分)
【解析】 陶渊明曾为彭泽令八十余日,赋《归去来兮辞》,自免去职,开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居生活。最后一句说学习陶渊明,表示了作者与仕途诀别、归隐田园的决心。
【诗歌赏析】
这首小令描写了秋山景色的绚丽宜人,诗人游山的诗酒豪兴和由此而生的归隐之叹,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污浊现实的不满。
开篇首句,即豪情满怀,气盖全篇;一连四句,展现出秋山的壮丽景色:正是金风玉露的季节,诗人载酒游山,但见漫山遍野,枫叶流丹,层林尽染,状如云锦彩霞,宛如熊熊红火。火红的枫叶,金黄的菊花,色彩鲜艳明丽;清浅的山溪,幽邃的松径,氛围清新秀美。秋景如画,自然会使诗人逸兴遄飞,顿生灵感,欣然而叹“秋景堪题”了。
作者一反诗词中草木摇落、红衰翠减、肃杀凄凉的悲秋情调,而以乐观豪情去写秋景的磅礴绚丽和勃然生机。且景中寓情:红叶、山溪,皆林泉之士所爱,红叶可题诗,可烧火煮酒;山溪可酿酒,又可供垂钓。苍松、黄菊,凌霜傲雪,经久不凋,象征超尘拔俗,志洁行芳,而为陶潜所赞。凡此皆为下文“学渊明醉”张本。而“堪题”、“偏宜”,赞美之情亦溢于言表。四句用隔句扇面对偶,写得有声(溪)、有色(红、黄)、有态(满、绕);景致描绘又极有层次:一二句写全景,是出乎其外,三四句写局部,是入乎其内,绘出一幅绚丽多娇的秋山图。
五六句写开怀畅饮的豪兴。值此绚丽宜人的秋景,正该让清樽斟满,开怀痛饮;难得与一伙布衣朋友相聚,正可举觞相劝。清樽、泼醅、白衣、酒杯,这些意象,又隐含着安贫乐道、浮云富贵、笑傲王侯之意。
末尾四句一转,正面抒发不屑仕进的归隐之情:出仕做官,纵然品级升到极限,最终能有什么救助呢?意即亦无济于事的。故不如学陶渊明归隐,以醉消忧。本来,关汉卿何尝不想兼济天下呢?但处于这样的时代,统治者昏庸暴虐,杜绝贤路;官场黑暗险恶,阴谋倾轧;正直之士又不愿同流合污。所以作者发出了绝意仕进、愤世嫉俗的呼声。然而这毕竟只是愤激之词,事实上终其一生,他并未消极归隐,而是正视现实,紧握笔杆,创作杂剧,在仕隐两途之外开辟出一条新路,度过了他战斗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