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故宫博物院案
目标:
1?掌握生字新词,并积累应用。
2.熟读课文,弄清参观路线,理清文章结构。
3.掌握文章以空间为序的写作特点,了解以空间为序写文章必须确定立足点
(观察点)和准确使用方位语言(方位词和方位短语)。
教学重、难点:
1、 理清本文说明顺序。
2、 体会文章方位词语的准确性和说明的条理性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导学
1、 读准字音
金銮(luán)殿 蟠(pán)龙 鎏(liú)金 中轴(zhòu)线 迥(jiǒng)然不同
鳌(áo)头 湛(zhàn)蓝 额枋(fāng) 檀(tán)香 妃嫔(pín)
藻(záo)井 击罄(qìng) 琉(liú)璃 矫(jiǎo)健 攒(cuán)
1、释义
玲珑:精巧细致。
湛蓝:深蓝。
布局:全面安排。
肃穆:严肃而恭敬。
幽雅:幽静而雅致。
悠扬:形容声音时高时低,和谐动听。
井然有序:形容整齐的样子。
迥然不同 :形容差别很大。
二、指导学习?研讨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导入:电视里头流行的清宫戏,如《还珠格格》《康熙王朝》…大家知
道这些故事发生的背景地点在哪吗?对了,就是在明清皇宫,那么今天,
我就带领大家走进这座神秘的宫殿。
(2)板书课题
(3)检查预习,积累字词
2、初读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游览路线, 理清文章结构
请同学梳理(填写课后练习一图)
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概括说明故宫的概况??
第二部分:分别介绍故宫博物院的各大建筑
第三部分:从景山鸟瞰故宫,再次点明故宫的整体特点。
小结:根据故宫的布局和游览路线,我们可以发现:文章的说明顺序是
按照事物空间分布位置来介绍和说明的,这样的说明顺序叫做空间顺序
(2)本文怎样进行空间顺序说明的?找出文中的方位词。
(3)以导游的身份,向游客介绍故宫博物院。(鼓励学生写好有创意性
的导游词)
三.巩固练习: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在天安门右前方,巍然耸立着一座雄伟壮丽的大厦,这就是人民大会堂。全国各族人民的代表在这里共商国策。 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是首都最宏伟的建筑之一,建筑面积达171800平方米,体积有1596900立方米。一条黄绿相间的琉璃屋檐,把巍峨的大会堂的轮廓从蔚蓝的天空中勾画出来。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
我们在建筑师的陪同下,从天安门广场往西走,参观人民大会堂。老远就看见镶嵌在正门顶上的国徽的闪闪金光。踏上一层楼高的花岗石大台阶,迎面是12根浅灰色的大理石柱。门柱有25米高,柱身要4个人才能合抱过来。柱距采用我国柱廊的传统样式,明间宽,紧邻的两个次间较窄,再往两旁,各4个次间又较窄。这样高大而有力的柱廊,是建筑师们吸收了中外古今门柱造型的优点创造出来的。
迈进金黄色大铜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亭,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建筑师站在这里,指着四周向我们介绍了整个建筑的布局:朝西直入万人大礼堂;往北通宴会厅;向南穿过长长的廊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公大楼。整个建筑就是由这三部分组成的。
1.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自然段交待了哪些内容。
2.第二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方式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3.第四自然段哪些词语表明了空间方位的转移? ( )
4.文章介绍了万人大礼堂,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采用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教后感
八年级语文教案
故宫博物院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2、了解故宫主要建筑的特征用途等,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
王为中心的特点。
2、通过了解古代建筑,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1、2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 默写词语
2、回忆上课内容
二、研读重点段落
1、思考: 在“前朝”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大殿?这是为什么?
默读5?8段写太和殿部分,讨论:
(1)各段说明的重点是什么? 每段主要抓住了什么特点来介绍的?划出表现
这些特点的主要词语。
(2)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从对太和殿的介绍中你能看出故宫建筑设计
的主要特色吗?
(3)这部分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2.在“内廷”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宫?这又是为什么?
文章对后三宫也作了一定的说明,对后三宫主要说明了它们的功用和装
饰。默读12?14段写后三宫部分,回答:
(1)“后三宫”的图案和前三殿有什么不同?
3、比较全文为什么要以介绍太和殿为重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小结
(1)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知道在介绍建筑群时,分清主次,采用有详
有略的写法,才能突出重点,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写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
印象。重点与详略的安排,却要根据建筑物的特征而定。〔2〕本文采用的
说明顺序是先总后分再总。分说以方位为序,由南到北、从外入内写去。
这样,有利于说明建筑物的特征,使文章有条有理,结构严谨,给人的感
受十分明晰。
三.巩固练习:课内语段阅读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姿多彩,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1.第一段中使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 ___。
2.“金琐窗”的“琐”的意思是_ 。
3.两段文字分别先从外部说明了_ _;再从__ _部说明了 _结构、布局_ _。
4.太和殿的特征是_ 、殿内装饰以龙为主题的含义是
。
5.第二段中运用了哪些方位词语?立足点是什么?
6.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方式是_ __。
7.选文对太和殿的说明体现了故宫的什么特点?
教后感
八年级语文学案
故宫博物院
学习目标:
1?掌握生字新词,并积累应用。
2.熟读课文,弄清参观路线,理清文章结构。
3.掌握文章以空间为序的写作特点,了解以空间为序写文章必须确定立足点
(观察点)和准确使用方位语言(方位词和方位短语)。
学习重、难点:
1、 理清本文说明顺序。
2、 体会文章方位词语的准确性和说明的条理性
学习过程:
一、预习?自学
1、 读准字音
金銮( )殿 蟠( )龙 鎏( )金 中轴( )线 鳌( )头
湛( )蓝 额枋( )檀( )香藻( )井 击罄( ) 琉( )璃
迥( )然不同 妃嫔( )矫( )健 攒( )
4、释义
玲珑:
湛蓝:
布局:
肃穆:
幽雅:
悠扬:
井然有序:
迥然不同 :
二、学习?研讨
1、检查预习,积累字词
2、初读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游览路线, 理清文章结构
填写课后练习一图:
天安门?端门?午门?金水河?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
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
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1、2段)
第二部分:(3?15段)
第三部分: (16段)
(2)本文怎样进行空间顺序说明的?找出文中的方位词。
同步检测
1、在( )内填字来完成短语:
①规模( )大 ②庄严肃( ) ③( )然不同
⑤举世( )名 ⑥鸣钟击( ) ⑦烟雾( )绕
⑧错( )相连 ⑨龙凤( )祥 ⑩池馆水( )
三.巩固练习: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在天安门右前方,巍然耸立着一座雄伟壮丽的大厦,这就是人民大会堂。全国各族人民的代表在这里共商国策。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是首都最宏伟的建筑之一,建筑面积达171800平方米,体积有1596900立方米。一条黄绿相间的琉璃屋檐,把巍峨的大会堂的轮廓从蔚蓝的天空中勾画出来。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
我们在建筑师的陪同下,从天安门广场往西走,参观人民大会堂。老远就看见镶嵌在正门顶上的国徽的闪闪金光。踏上一层楼高的花岗石大台阶,迎面是12根浅灰色的大理石柱。门柱有25米高,柱身要4个人才能合抱过来。柱距采用我国柱廊的传统样式,明间宽,紧邻的两个次间较窄,再往两旁,各4个次间又较窄。这样高大而有力的柱廊,是建筑师们吸收了中外古今门柱造型的优点创造出来的。
迈进金黄色大铜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亭,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建筑师站在这里,指着四周向我们介绍了整个建筑的布局:朝西直入万人大礼堂;往北通宴会厅;向南穿过长长的廊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公大楼。整个建筑就是由这三部分组成的。
1.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自然段交待了哪些内容。
2.第二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方式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3.第四自然段哪些词语表明了空间方位的转移?
4.文章介绍了万人大礼堂,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采用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学后感
八年级语文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2、了解故宫主要建筑的特征用途等,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
王为中心的特点。
3、 通过了解古代建筑,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学习重、难点
教学目标1、2
学习过程
一、复习
1、 默写词语
2、回忆上课内容
二、研读重点段落
1、思考: 在“前朝”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大殿?这是为什么?
默读5?8段写太和殿部分,讨论:
(1)各段说明的重点是什么? 每段主要抓住了什么特点来介绍的?划出表现
这些特点的主要词语。
(2)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从对太和殿的介绍中你能看出故宫建筑设
计的主要特色吗?
(3)这部分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2.在“内廷”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宫?这又是为什么?
文章对后三宫也作了一定的说明,对后三宫主要说明了它们的功用和
装饰。默读12?14段写后三宫部分,回答:
(1)“后三宫”的图案和前三殿有什么不同?
3、比较全文为什么要以介绍太和殿为重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小结
三.巩固练习:课内语段阅读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姿多彩,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1.第一段中使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________。
2.“金琐窗”的“琐”的意思是________。
3.两段文字分别先从_______部说明了________;再从________部说明了________。
4.太和殿的特征是________,殿内装饰以龙为主题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
5.第二段中运用了哪些方位词语?立足点是什么?
6.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
7.选文对太和殿的说明体现了故宫的什么特点?
学后感
14《故宫博物院》参考答案
课时一
二2.(1)天安门?端门?午门?金水河?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 文章的结构:总分总
(2)从…往里走,沿着…穿过… 走进午门… 进了太和门… 向南…往北…从方位词的使用可以看出作者立足点的不断变化,这就是“动点观察”
三.1.交待了大会堂的位置、气势以及在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作用。2. 描写,突出了大会堂雄伟庄严、气势宏大的特点。3. 迈进、穿过、到4. 列数字 空间顺序
课时二
二.1.在“前朝”中重点介绍了太和殿,因为太和殿是三大殿的中心,皇帝的宝座在此,是显示皇威的地方,太和殿也是故宫建筑群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地体现了皇权至高无上的本质特征,所以要重点介绍。(1).5段:写外观特征,抓住色彩特点。如:湛蓝、金黄色、青蓝点金、红色、金锁窗、朱漆门。 6段:写内部装饰,抓住龙的姿态特点。如:蟠龙、金龙、双龙戏珠、单龙飞舞、行龙、坐龙、升龙、降龙。 7段:写建筑位置,抓住象征皇权的特点。如: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皇帝宝座在这条线的中心点上。 8段:写殿的作用,抓住大典威严气氛的特点。如:跪满百官、排列仪仗、皇帝端坐、鸣钟击罄、烟雾缭绕。(2)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地体现了故宫的本质特征,即处处反映出以皇帝为中心、皇权至上的建筑设计特点。所以建殿于中轴线上;因皇帝自诩为真龙天子,因而处处饰以龙形。(3)这部分采用了从外向内的说明顺序,从殿外写到殿内;写殿内设置又按照方位顺序写:正中、上面、背后、两旁、殿顶、中央、周围等。方位词语的使用可以看出作者是静立在某处进行观察的。2.在“内廷”中重点介绍了乾清宫,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奏章的地方。文章对后三宫也作了一定的说明,对后三宫主要说明了它们的功用和装饰。(1)前三殿以龙为主因为皇帝自命为真龙天子,这是皇权的象征,所以用龙来突出皇权的威严,“后三宫”彩绘中凤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凤朝阳、龙凤呈祥、飞凤、舞凤、凤凰牡丹等图案。和前三殿相比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2)因为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主体,最能体现故宫建筑设计的特色??处处体观封建帝王 “唯我独尊”、皇权至上的思想。重点介绍此殿,就能使读者窥一斑而知全貌。
三.1. 列数字2. 连环形花纹3. 规模 内 结构、布局4. 宏伟、壮丽、威严 真龙天子地位至高无上。5.大殿正中 正中、下面、背后、两旁、殿顶、中央、上面
6.描写7. 体现了其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的特点
目标:
1?掌握生字新词,并积累应用。
2.熟读课文,弄清参观路线,理清文章结构。
3.掌握文章以空间为序的写作特点,了解以空间为序写文章必须确定立足点
(观察点)和准确使用方位语言(方位词和方位短语)。
教学重、难点:
1、 理清本文说明顺序。
2、 体会文章方位词语的准确性和说明的条理性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导学
1、 读准字音
金銮(luán)殿 蟠(pán)龙 鎏(liú)金 中轴(zhòu)线 迥(jiǒng)然不同
鳌(áo)头 湛(zhàn)蓝 额枋(fāng) 檀(tán)香 妃嫔(pín)
藻(záo)井 击罄(qìng) 琉(liú)璃 矫(jiǎo)健 攒(cuán)
1、释义
玲珑:精巧细致。
湛蓝:深蓝。
布局:全面安排。
肃穆:严肃而恭敬。
幽雅:幽静而雅致。
悠扬:形容声音时高时低,和谐动听。
井然有序:形容整齐的样子。
迥然不同 :形容差别很大。
二、指导学习?研讨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导入:电视里头流行的清宫戏,如《还珠格格》《康熙王朝》…大家知
道这些故事发生的背景地点在哪吗?对了,就是在明清皇宫,那么今天,
我就带领大家走进这座神秘的宫殿。
(2)板书课题
(3)检查预习,积累字词
2、初读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游览路线, 理清文章结构
请同学梳理(填写课后练习一图)
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概括说明故宫的概况??
第二部分:分别介绍故宫博物院的各大建筑
第三部分:从景山鸟瞰故宫,再次点明故宫的整体特点。
小结:根据故宫的布局和游览路线,我们可以发现:文章的说明顺序是
按照事物空间分布位置来介绍和说明的,这样的说明顺序叫做空间顺序
(2)本文怎样进行空间顺序说明的?找出文中的方位词。
(3)以导游的身份,向游客介绍故宫博物院。(鼓励学生写好有创意性
的导游词)
三.巩固练习: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在天安门右前方,巍然耸立着一座雄伟壮丽的大厦,这就是人民大会堂。全国各族人民的代表在这里共商国策。 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是首都最宏伟的建筑之一,建筑面积达171800平方米,体积有1596900立方米。一条黄绿相间的琉璃屋檐,把巍峨的大会堂的轮廓从蔚蓝的天空中勾画出来。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
我们在建筑师的陪同下,从天安门广场往西走,参观人民大会堂。老远就看见镶嵌在正门顶上的国徽的闪闪金光。踏上一层楼高的花岗石大台阶,迎面是12根浅灰色的大理石柱。门柱有25米高,柱身要4个人才能合抱过来。柱距采用我国柱廊的传统样式,明间宽,紧邻的两个次间较窄,再往两旁,各4个次间又较窄。这样高大而有力的柱廊,是建筑师们吸收了中外古今门柱造型的优点创造出来的。
迈进金黄色大铜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亭,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建筑师站在这里,指着四周向我们介绍了整个建筑的布局:朝西直入万人大礼堂;往北通宴会厅;向南穿过长长的廊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公大楼。整个建筑就是由这三部分组成的。
1.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自然段交待了哪些内容。
2.第二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方式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3.第四自然段哪些词语表明了空间方位的转移? ( )
4.文章介绍了万人大礼堂,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采用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教后感
八年级语文教案
故宫博物院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2、了解故宫主要建筑的特征用途等,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
王为中心的特点。
2、通过了解古代建筑,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1、2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 默写词语
2、回忆上课内容
二、研读重点段落
1、思考: 在“前朝”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大殿?这是为什么?
默读5?8段写太和殿部分,讨论:
(1)各段说明的重点是什么? 每段主要抓住了什么特点来介绍的?划出表现
这些特点的主要词语。
(2)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从对太和殿的介绍中你能看出故宫建筑设计
的主要特色吗?
(3)这部分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2.在“内廷”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宫?这又是为什么?
文章对后三宫也作了一定的说明,对后三宫主要说明了它们的功用和装
饰。默读12?14段写后三宫部分,回答:
(1)“后三宫”的图案和前三殿有什么不同?
3、比较全文为什么要以介绍太和殿为重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小结
(1)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知道在介绍建筑群时,分清主次,采用有详
有略的写法,才能突出重点,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写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
印象。重点与详略的安排,却要根据建筑物的特征而定。〔2〕本文采用的
说明顺序是先总后分再总。分说以方位为序,由南到北、从外入内写去。
这样,有利于说明建筑物的特征,使文章有条有理,结构严谨,给人的感
受十分明晰。
三.巩固练习:课内语段阅读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姿多彩,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1.第一段中使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 ___。
2.“金琐窗”的“琐”的意思是_ 。
3.两段文字分别先从外部说明了_ _;再从__ _部说明了 _结构、布局_ _。
4.太和殿的特征是_ 、殿内装饰以龙为主题的含义是
。
5.第二段中运用了哪些方位词语?立足点是什么?
6.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方式是_ __。
7.选文对太和殿的说明体现了故宫的什么特点?
教后感
八年级语文学案
故宫博物院
学习目标:
1?掌握生字新词,并积累应用。
2.熟读课文,弄清参观路线,理清文章结构。
3.掌握文章以空间为序的写作特点,了解以空间为序写文章必须确定立足点
(观察点)和准确使用方位语言(方位词和方位短语)。
学习重、难点:
1、 理清本文说明顺序。
2、 体会文章方位词语的准确性和说明的条理性
学习过程:
一、预习?自学
1、 读准字音
金銮( )殿 蟠( )龙 鎏( )金 中轴( )线 鳌( )头
湛( )蓝 额枋( )檀( )香藻( )井 击罄( ) 琉( )璃
迥( )然不同 妃嫔( )矫( )健 攒( )
4、释义
玲珑:
湛蓝:
布局:
肃穆:
幽雅:
悠扬:
井然有序:
迥然不同 :
二、学习?研讨
1、检查预习,积累字词
2、初读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游览路线, 理清文章结构
填写课后练习一图:
天安门?端门?午门?金水河?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
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
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1、2段)
第二部分:(3?15段)
第三部分: (16段)
(2)本文怎样进行空间顺序说明的?找出文中的方位词。
同步检测
1、在( )内填字来完成短语:
①规模( )大 ②庄严肃( ) ③( )然不同
⑤举世( )名 ⑥鸣钟击( ) ⑦烟雾( )绕
⑧错( )相连 ⑨龙凤( )祥 ⑩池馆水( )
三.巩固练习: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在天安门右前方,巍然耸立着一座雄伟壮丽的大厦,这就是人民大会堂。全国各族人民的代表在这里共商国策。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是首都最宏伟的建筑之一,建筑面积达171800平方米,体积有1596900立方米。一条黄绿相间的琉璃屋檐,把巍峨的大会堂的轮廓从蔚蓝的天空中勾画出来。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
我们在建筑师的陪同下,从天安门广场往西走,参观人民大会堂。老远就看见镶嵌在正门顶上的国徽的闪闪金光。踏上一层楼高的花岗石大台阶,迎面是12根浅灰色的大理石柱。门柱有25米高,柱身要4个人才能合抱过来。柱距采用我国柱廊的传统样式,明间宽,紧邻的两个次间较窄,再往两旁,各4个次间又较窄。这样高大而有力的柱廊,是建筑师们吸收了中外古今门柱造型的优点创造出来的。
迈进金黄色大铜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亭,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建筑师站在这里,指着四周向我们介绍了整个建筑的布局:朝西直入万人大礼堂;往北通宴会厅;向南穿过长长的廊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公大楼。整个建筑就是由这三部分组成的。
1.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自然段交待了哪些内容。
2.第二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方式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3.第四自然段哪些词语表明了空间方位的转移?
4.文章介绍了万人大礼堂,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采用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学后感
八年级语文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2、了解故宫主要建筑的特征用途等,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
王为中心的特点。
3、 通过了解古代建筑,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学习重、难点
教学目标1、2
学习过程
一、复习
1、 默写词语
2、回忆上课内容
二、研读重点段落
1、思考: 在“前朝”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大殿?这是为什么?
默读5?8段写太和殿部分,讨论:
(1)各段说明的重点是什么? 每段主要抓住了什么特点来介绍的?划出表现
这些特点的主要词语。
(2)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从对太和殿的介绍中你能看出故宫建筑设
计的主要特色吗?
(3)这部分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2.在“内廷”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宫?这又是为什么?
文章对后三宫也作了一定的说明,对后三宫主要说明了它们的功用和
装饰。默读12?14段写后三宫部分,回答:
(1)“后三宫”的图案和前三殿有什么不同?
3、比较全文为什么要以介绍太和殿为重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小结
三.巩固练习:课内语段阅读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姿多彩,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1.第一段中使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________。
2.“金琐窗”的“琐”的意思是________。
3.两段文字分别先从_______部说明了________;再从________部说明了________。
4.太和殿的特征是________,殿内装饰以龙为主题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
5.第二段中运用了哪些方位词语?立足点是什么?
6.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
7.选文对太和殿的说明体现了故宫的什么特点?
学后感
14《故宫博物院》参考答案
课时一
二2.(1)天安门?端门?午门?金水河?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 文章的结构:总分总
(2)从…往里走,沿着…穿过… 走进午门… 进了太和门… 向南…往北…从方位词的使用可以看出作者立足点的不断变化,这就是“动点观察”
三.1.交待了大会堂的位置、气势以及在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作用。2. 描写,突出了大会堂雄伟庄严、气势宏大的特点。3. 迈进、穿过、到4. 列数字 空间顺序
课时二
二.1.在“前朝”中重点介绍了太和殿,因为太和殿是三大殿的中心,皇帝的宝座在此,是显示皇威的地方,太和殿也是故宫建筑群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地体现了皇权至高无上的本质特征,所以要重点介绍。(1).5段:写外观特征,抓住色彩特点。如:湛蓝、金黄色、青蓝点金、红色、金锁窗、朱漆门。 6段:写内部装饰,抓住龙的姿态特点。如:蟠龙、金龙、双龙戏珠、单龙飞舞、行龙、坐龙、升龙、降龙。 7段:写建筑位置,抓住象征皇权的特点。如: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皇帝宝座在这条线的中心点上。 8段:写殿的作用,抓住大典威严气氛的特点。如:跪满百官、排列仪仗、皇帝端坐、鸣钟击罄、烟雾缭绕。(2)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地体现了故宫的本质特征,即处处反映出以皇帝为中心、皇权至上的建筑设计特点。所以建殿于中轴线上;因皇帝自诩为真龙天子,因而处处饰以龙形。(3)这部分采用了从外向内的说明顺序,从殿外写到殿内;写殿内设置又按照方位顺序写:正中、上面、背后、两旁、殿顶、中央、周围等。方位词语的使用可以看出作者是静立在某处进行观察的。2.在“内廷”中重点介绍了乾清宫,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奏章的地方。文章对后三宫也作了一定的说明,对后三宫主要说明了它们的功用和装饰。(1)前三殿以龙为主因为皇帝自命为真龙天子,这是皇权的象征,所以用龙来突出皇权的威严,“后三宫”彩绘中凤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凤朝阳、龙凤呈祥、飞凤、舞凤、凤凰牡丹等图案。和前三殿相比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2)因为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主体,最能体现故宫建筑设计的特色??处处体观封建帝王 “唯我独尊”、皇权至上的思想。重点介绍此殿,就能使读者窥一斑而知全貌。
三.1. 列数字2. 连环形花纹3. 规模 内 结构、布局4. 宏伟、壮丽、威严 真龙天子地位至高无上。5.大殿正中 正中、下面、背后、两旁、殿顶、中央、上面
6.描写7. 体现了其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