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用字情况调查活动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
2、了解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社会用字的规定,正确使用汉字。
3、培养学生对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归纳的能力。
4、掌握有关错别字,汉字形体演变的知识,明确错别字的危害。
活动过程
一、活动准备
1、确定调查人员。将学生以6至7人分为小组,选出小组长,明确组员和小组长职责。
2、明确调查范围与对象。将要调查的街道或乡村分片,每小组负责一片或几片。调查对象为招牌、广告、商标、店名、路标、标语、板报、报刊、学生作业等。
3、时间安排。
10月10日―10月13日 材料的调查,搜集阶段。
10月14日―10月17日 材料的分析,归纳阶段。
10月18日 小组口头总结,老师指导分析,总结。
10月19日―10月21日 小组形成书面调查报告和总结阶段。
4、设计调查表(见附件1)
二、材料的搜集阶段
1、小组搜集了解国家有关社会用字的相关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关于社会用字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务院批转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废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和纠正社会用字混乱现象的请示>的通知》等,明确国家有关社会用字的规定要求,明确哪些情形下,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用语用字,哪些情况下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2、学生自查作业中的错别字、不规范用字,小组成员之间互查错别字、不规范用字,将错别字、不规范用字记录到调查表中。
3、小组合作在报刊杂志上找错别字、不规范用字,把错别字、不规范用字记录到调查表。
4、小组合作,带上字典在街道、乡村找错别字、不规范用字并记录到调查表。
5、每个小组搜集一个有关错别字的笑话或故事。
6、小组合作,了解有关汉字形体演变的知识。
三、材料的整理,分析,归纳阶段
1、小组对搜集的错别字、不规范用字进行整理分析,归纳错别字、不规范用字形成的原因,完成调查表最后一项(此项工作学生完成有一定难度,可指导学生查阅相关的汉字形体演变的知识及错别字形成原因、纠正错别字的方法等资料)。
2、总结预防,纠正错别字的方法,可以编成顺口溜,歌谣等。
四、在老师的指导下口头交流,总结(以课堂形式,一课时)。
1、导入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它是人们用来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工具。中华民族的通用文字有悠久的历史,它也经历了多次演变。为了规范汉字的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00年10月31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自2001年1月1日施行至今,情况怎么样呢?我们班于10月10日至13日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同学们对社会用字情况进行了调查。这节课我们就对调查情况进行口头总结和交流。
先请同学们讲讲搜集到的有关用字不规范的笑话或故事,然后总结一下用字不规范带来的后果与危害。
2、学生讲笑话或故事,总结不规范用字的后果与危害(教师归纳板书)。
3、各小组组长总结这次调查活动。主要从以下方面总结:
(1)小组成员分工。(2)调查活动过程。(3)成果:调查到多少错别字,找出了哪些形成错别字的原因,归纳出多少纠正错别字的方法或经验。对错别字的危害有什么认识。(4)有什么体会或经验。
4、小组成员补充发言。
5、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纳产生错别字的原因(教师归纳板书)。
6、师生归纳纠正错别字的方法(教师归纳板书)。
7、学生自由发言谈体会或收获。
8、教师补充归纳。
五、书面总结阶段
教师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写出书面调查报告。如有必要,向报刊或当地有关部门书面反映错别字的情况,以引起重视。
六、推广应用阶段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利用好自己的研究成果,尽量避免写常见的错别字;班级学生运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养成帮助同学认真检查作业,找出错别字的习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社会服务。在报刊上发现错别字要向国编辑反映,在街上发现错别字要向有关单位反映,设法使其纠正,使我们的周围都能正确,规范地使用汉字。
附【错别字调查表】
错别字、不规范字调查表
学校: 班级: 调查人:
错别字、不规范字 正确书字 原词或原句 出处 时间错误原因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
2、了解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社会用字的规定,正确使用汉字。
3、培养学生对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归纳的能力。
4、掌握有关错别字,汉字形体演变的知识,明确错别字的危害。
活动过程
一、活动准备
1、确定调查人员。将学生以6至7人分为小组,选出小组长,明确组员和小组长职责。
2、明确调查范围与对象。将要调查的街道或乡村分片,每小组负责一片或几片。调查对象为招牌、广告、商标、店名、路标、标语、板报、报刊、学生作业等。
3、时间安排。
10月10日―10月13日 材料的调查,搜集阶段。
10月14日―10月17日 材料的分析,归纳阶段。
10月18日 小组口头总结,老师指导分析,总结。
10月19日―10月21日 小组形成书面调查报告和总结阶段。
4、设计调查表(见附件1)
二、材料的搜集阶段
1、小组搜集了解国家有关社会用字的相关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关于社会用字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务院批转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废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和纠正社会用字混乱现象的请示>的通知》等,明确国家有关社会用字的规定要求,明确哪些情形下,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用语用字,哪些情况下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2、学生自查作业中的错别字、不规范用字,小组成员之间互查错别字、不规范用字,将错别字、不规范用字记录到调查表中。
3、小组合作在报刊杂志上找错别字、不规范用字,把错别字、不规范用字记录到调查表。
4、小组合作,带上字典在街道、乡村找错别字、不规范用字并记录到调查表。
5、每个小组搜集一个有关错别字的笑话或故事。
6、小组合作,了解有关汉字形体演变的知识。
三、材料的整理,分析,归纳阶段
1、小组对搜集的错别字、不规范用字进行整理分析,归纳错别字、不规范用字形成的原因,完成调查表最后一项(此项工作学生完成有一定难度,可指导学生查阅相关的汉字形体演变的知识及错别字形成原因、纠正错别字的方法等资料)。
2、总结预防,纠正错别字的方法,可以编成顺口溜,歌谣等。
四、在老师的指导下口头交流,总结(以课堂形式,一课时)。
1、导入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它是人们用来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工具。中华民族的通用文字有悠久的历史,它也经历了多次演变。为了规范汉字的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00年10月31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自2001年1月1日施行至今,情况怎么样呢?我们班于10月10日至13日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同学们对社会用字情况进行了调查。这节课我们就对调查情况进行口头总结和交流。
先请同学们讲讲搜集到的有关用字不规范的笑话或故事,然后总结一下用字不规范带来的后果与危害。
2、学生讲笑话或故事,总结不规范用字的后果与危害(教师归纳板书)。
3、各小组组长总结这次调查活动。主要从以下方面总结:
(1)小组成员分工。(2)调查活动过程。(3)成果:调查到多少错别字,找出了哪些形成错别字的原因,归纳出多少纠正错别字的方法或经验。对错别字的危害有什么认识。(4)有什么体会或经验。
4、小组成员补充发言。
5、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纳产生错别字的原因(教师归纳板书)。
6、师生归纳纠正错别字的方法(教师归纳板书)。
7、学生自由发言谈体会或收获。
8、教师补充归纳。
五、书面总结阶段
教师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写出书面调查报告。如有必要,向报刊或当地有关部门书面反映错别字的情况,以引起重视。
六、推广应用阶段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利用好自己的研究成果,尽量避免写常见的错别字;班级学生运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养成帮助同学认真检查作业,找出错别字的习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社会服务。在报刊上发现错别字要向国编辑反映,在街上发现错别字要向有关单位反映,设法使其纠正,使我们的周围都能正确,规范地使用汉字。
附【错别字调查表】
错别字、不规范字调查表
学校: 班级: 调查人:
错别字、不规范字 正确书字 原词或原句 出处 时间错误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