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语文教案设计 >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海洋――21世纪的希望》练习题(精选13篇)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海洋――21世纪的希望》练习题(精选1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海洋――21世纪的希望》练习题(精选13篇)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海洋――21世纪的希望》练习题 篇1

  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

  学什么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怎么学

  读拼音写汉字,看谁写得最规范最美观

  kāng kǎi ynchng li suān wēi  xi ji   zh   

  二、填字成词

  波涛(     )(     )     无(     )无(     )   喜怒(     )(     )

  望洋(     )(     )    大显(     )(     )    一(     )(     )

  测一测

  一、读下列句子,并在“□”处填上标点,并写出其作用。

  1、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                    。

  2、科学家发现,海洋是个聚宝盆,它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锡□锰□硫等。

  3、科学家们早就呼呈□人类应该向海洋索取食物□

  4、她终于想到一个主间□,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茂在半截蜡烛内。

  二、选出和前一对词关系最相似的一组,对“√”。

  1、牙刷:刷牙

  a、颜色:图画    b、肥皂:洗衣    c、布:纺织     d、飞机:降落

  2、树枝:树

  a、课本:书包    b、袜子:衣服    c、蔬菜:水果   d、手指:身体

  3、医生:病人

  a、爸爸:哥哥   b、朋友:邻居   c、老师:学生  d、教养员:幼儿园

  三、正确选用“的、地、得”填入句中括号里。

  秋天,梧桐树(   )叶儿黄了,一阵风吹来,悠悠(    )飘舞在空中,如金色(    )蝴蝶。菊花却开(    )那么热闹,有红(    ),紫(    ),黄(    ),白(    )……一串红色不示弱,热烈(    )怒放着,红(    )那么娇艳,那么可爱。

  四、按要求写句子(各一句)。

  ?(1)表示学习方面的谚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最喜欢的一句歇后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最喜欢的一句名言警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最喜欢的一句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提高

  阅读短文,并完成练习:

  大海的呼吸

  ①大海会呼吸吗?是的,它呼吸时威风凛凛、令人生畏。你到海边去看看;那海浪一起一伏地涌向岸边,习溅起朵朵浪花。要不了多少时间,原先你站立的那片沙滩就被水浸没了,沙滩和岩石都不见了。几小时以后,海水悄悄地退了回去,你曾留下脚印的地方又显露出来。

  ②海水这种按时涨落的现象,就是大海在有节奏地呼吸,而且天天如此,年年不变。它的名称叫“潮汐”。

  ③海水永停息地一涨一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在钱塘江入海口附近曾放置过装满12吨重石块的铁丝笼,可是在一次海潮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④能不能利用海潮这匹烈马呢?人们用实际行动作了肯定的回答。早在1912年,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潮汐电站。

  ⑤有人作过计算,如果把地球上的潮汐能都利用起来,每年可发电12400亿度,相当于110座葛洲坝水电站的发电量。

  1、用“√”表示下面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①威风凛凛(wēi fēng lǐng lǐng)无影无踪(wú yǐng wú zōng)

  ②飞溅(fēi jiàn) 浸没(jìn mò)  沙滩(shā tān)

  ③能量(néng liàng) 蕴藏(wèn cáng)   显露(xiǎn lù)

  ④放置(fàng zhí)  潮汐(cháo xī)    脚印(jiǎo yìn)

  2、从课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显现(      )   隐藏(      )   *近(      )   停止(      )

  3、用下面的词语造句。

  威风凛凛:                                                      

  无影无踪:                                                      

  4、大海的呼吸叫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5、第②自然段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第③自然段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第④自然段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第⑤自然段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请你说出其中一种说明方法使用的好处?

  。

  6、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

  ①大海会呼吸吗?是的。(        )

  ②它呼吸时威风凛凛,令人生畏。(        )

  7、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如果”一词能否去掉?理由是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海洋――21世纪的希望》练习题 篇2

  目标预设

  1、阅读课文的语言文字材料,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理解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激发学生探究海洋的兴趣。

  2、讨论发现“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感受文本内容的纲目与条理。

  3、品味体会文本说明方法与语言特色,模仿文本语言进行表达。

  重点、难点

  感受文本的说明方法与语言特色,理解海洋真正是21世纪的希望。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抓住知识要点,更要引导学生关注知识背后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等。虽然这篇说明文文体简洁、通俗易懂,但同样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运用语言、感悟形象、晓悟情趣,上出浓浓的“语文味”。

  教学过程

  一、生字词引文本,感对比说明

  1、课文预习了吗?出示三个生字:“慷”“蕴”“胁”,指名读读,选择你认为难写的字写一写,注意提醒学生“慷”下面不是“水”。

  2、这三个字课文中是怎么组词的? (威胁 慷慨地给予 蕴藏 )

  3、预习了课文,你能联系文本内容,用其中的一个词说说话吗?适机指导学生读读相关段落。

  预设一:人们受到生态环境恶化、食物的匮乏的威胁,海洋慷慨地给予我们高蛋白食品。适机理解“匮乏”

  预设二:世界受到能源危机的威胁,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预设三:人类受到电力缺乏的威胁,海洋蕴藏着海浪、潮汐等的无穷无尽的能量,

  预设四:海洋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水资源,可以慷慨地给予人类以空间。

  [设计意图]从词语入手,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引导学生理解词义。“慷慨地给予、蕴藏”是从海洋这一方面讲的,而“威胁”却是从人类现状方面说的,海洋“慷慨地给予我们了什么?它蕴藏了什么?人类的现状受到了什么威胁?这两个问题涵盖了文章内容的全方面,在这样的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这三个词的意思,还进一步加深并拓展了文本内容的理解:人类面临的困境威胁,“慷慨地给予、蕴藏”突显了开发、利用海洋的美好前景,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关键句析段落 明文本结构

  1、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用几句话简单地概括文本的内容,并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来归纳的。

  预设一:找出文中的关键句,组合在一起。

  预设二:将各段内容合理组合。

  2、出示“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 、“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读一读,在文本中找到与之相呼应的句段,师生对话交流,明确它们在文本中的作用。(中心句总起、过渡段总结上文引起下文。)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不同于别的学科,既有语言内容的学习,也需语言形式的掌握。本板块训练学生概括归纳文本内容的能力,明晰概括归纳的方法:可以逐段叠加整理段意,可以找出文章中关键句段。在读思议的基础上,文本的内容与框架便可以了然于心。

  三、表达中品情感 悟语言特色

  ㈠、读“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的段落,体会语言表达的特色。

  读读文章的1―3自然段,作者是怎么表达人与海洋的关系密切的,找出的相关的语句,说说你的体会。

  预设一:从内容上谈。作者从两方面来说明这关系的密切。海洋对人类的利与弊,人类对海洋的敬与畏。引导学生读好关键短语:“航行的便利、丰富水产、不可缺的食盐、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城镇。”(出示与短语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预设二:从形式上关注。

  1、说明文一般没有华丽的词句,也没有动人的情节,语言也平实朴素,所以会让一些读者觉得枯燥没意思,但是课文的语言特别的生动有趣,试着找一找。

  2、在找的基础上出示以下句子:

  (1)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

  (2)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

  (3)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

  聪明的你,发现了这些句子的特点了吗?关注加横线的字词,小组讨论交流,说说你的体会。(这些字词的使用使句子变得活泼生动了,海洋就像人一样,有喜怒哀乐,会有人的动作和神情,海洋的形象一下子丰满、鲜活了起来。)

  3、适机理解“望洋兴叹”及引号的用法。

  (1)请课前查过字典的同学说说“望洋兴叹”的意思或者老师出示故事:

  秋天的雨水使河水全部上涨,众多大川、小溪的水都流入黄河,水流汹涌而宽阔。于是河神洋洋自得,认为自己就是天下的了。他顺着水流向东而去,一直来到北海边。向东望去,却看不到水的边际。于是河神才改变自己先前得意洋洋的脸色,望着汪洋大海对北海神感叹说:“原来我自高自大,以为谁都不如自己,现在看来我是多么渺小。” 典故中的“望洋兴叹”是什么意思?叹什么?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我们课文中的“望洋兴叹”是什么意思?叹什么?为什么还加上双引号呢?

  (2)课文中还有一些加上双引号的句子,看看它们又隐含着什么秘密。

  A、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颗“水球”。

  B、目前,陆地上的煤、石油等矿藏,由于长期开采,已越来越少,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在闹“能源危机”。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思维的点,一点一得。引导学生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表达效果,以及关注引号的用法。本文是一篇说明文,在说明的语言表达上有其独特的精彩之处,说明不是干涩的无情物,人有情,物亦有情。把这些精彩之处聚合在一起让学生进行整体的悟读,实现一课一得。

  ㈡、读“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从语言中感受海洋的魅力。

  自由读文章的5-8自然,每一段都尝试填一填。

  海洋是个 ,人类 。

  预设一:海洋是个聚宝盆,人类便把目光转向海洋,致力于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

  1、你从聚宝盆看出了什么?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我们在致力开发海洋?

  2、比较朗读,说说自己的体会。

  出示: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台已矗立在海涛之中,一艘艘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深处,先进的海底探测器也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

  如今,一座海洋石油平台已矗立在海涛之中,一艘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深处,先进的海底探测器也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

  3、小结:作者将海洋比作“聚宝盆”,让我们形象地感受到海洋内矿产资源的无穷无尽。你能像作者这样形象地表达吗?读读其它的段落,试一试。

  预设二:海洋是个“食物柜”,人类向海洋索取高蛋白的食品。

  预设三:海洋是个“能源站”,人类可以向海洋索取价格低廉。

  预设四:海洋是个“家园”,人类可以在海底拓展生存空间。

  预设五:海洋是个“淡水库”,人类用海水淡化的方法解决水荒。

  [设计意图]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理解,还要让自己的语言美起来。课文中形象的表述海洋是一个聚宝盆,本环节利用文本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创新的模仿,海洋是个“食物柜”、海洋是个“能源站”、海洋是个“家园”、 海洋是个“淡水库”,扎扎实实进行语言训练。

  4、学到这儿,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你还想抛什么问题给大家思考?

  海洋还是个 ,人类 。

  [设计意图]读出理解是收获,读出问题也是收获。读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更是收获。此环节,旨在训练学生处理、概括信息的能力。

  5、深入思考:海洋对于人类来说,是不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呢?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说话训练,不但引导学生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认识也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保护海洋、合理开发和应用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同时也认识到作为一名小学生,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积极探索海洋的奥秘,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四、作业中重迁移 达读写目标

  你心目中未来的海洋是什么样子的?结合课文内容与搜集到的资料,写一篇短文,用上“慷慨地给予、蕴藏、威胁”等词。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此处是读写结合,与开篇理解前后呼应。意在趁热打铁,积累运用,把语言训练做得更扎实、有效。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海洋――21世纪的希望》练习题 篇3

  提前自学充分,课堂效率提升

  ——《海洋——21 世纪的希望》学案设计

  一、对“生本”课堂的认识 近期, “生本”走入了教师的视线,走进了课堂。它以全新的模式正朝着有利于学生发展 的方向迈进。从老师们所谈论的几堂“生本课”来看,似乎有这样一种倾向:学生在课堂上 活动起来了,热闹起来了,课堂参与率大幅提高了,教师觉得轻松了,解放了,皆大欢喜。 然而在这热闹之后,语文课堂的效率提高了多少?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了多少?我们暂时还 没能作出科学的分析。我认为,小学语文课堂不管呈现怎样的改革态势,其最终的目标应是 一致的——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内容。 ”我们现在研究的 应该是采用何种形式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生本” ,并非一味地把课堂给学生,学 生不是课堂的操控者,课堂只是一个舞台,学生在上面锻炼自己。教师淡出,走到幕后,学 生强位出列,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上以多种形式(朗读、谈感悟、辩论、表演、自创诗歌……) 参与语文学习,在参与的过程中,激发语文兴趣,获得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 素养。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教师心中应有这个“本” ,并牢牢掌控围绕目标达成的一切教学 进程,调控教学行为,使目标达成度处在较高的水准上。本着这样的宗旨,教师带领学生走 进“生本”课堂,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偏差。 提高“生本”课堂效率的步幅与频率更在于教师的“导” 。也就是说“生本”的前提是“师 导” 。教师在“生本”课堂这“一出好戏”开场之前,须做大量的“导”的工作。 “生本”不 是减少教师的“负担” ,而是把教师的工作前置到课堂之前,把课堂还原为学生的课堂,成就 学生应有的“课堂主角” 。因此,在“生本”课堂之前,教师要着重做好这几方面的“导”的 工作: 1、研透文本(课程标准、教材、教材外的精当的拓展资料) 。 2、研透学生(小组建设,学习形式) 。 3、研究文本与学生学习形式之间的最优化。 4、研究课堂时间与目标达成之间的比率:学生以何种形式参与课堂,他们所借用的学习 形式(读、讲、谈、辩、演、展……)在达成某一个目标上所用的时间。 5、研究课堂的“动静结合”——学生的“小组活动”与个体的“静思默想”的结合。 6、研究教师在“生本”课堂上的介入——在学生不能“学透”的地方,教师以怎样的形 式及时有效地介入。 大致做到以上几点,教师才能运筹帷幄,才能保证“生本”课堂的效率。当然,我们的 改革还处于起始阶段, 并不能抛弃传统中的精华,不是一下子就脱胎换骨,应力求稳中求发 展,教师“该出手时就出手” ,收放自如。 二、课例解读 下以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十三课《海洋——21 世纪的希望》为例,谈谈我的一堂 “生本课” 。 (一) “生本”课堂前,教师对文本的细读: 教材解读: 教材解读: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十三课《海洋——21 世纪的希望》是一篇说明文。教参上标 明的重点段是第二段(第 4—8 自然段) 。

  在细读文本(课程标准、教材) 在细读文本(课程标准、教材)后,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重点: 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重点: 1、学习说明文的表达方式: (1)总分说明:第一段,先总提海洋与人类的关系密切,后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说明; (2)多方面说明:第二段,人们迎来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从“开发矿产、索取食物、 海水发电、缓解水荒、开拓空间”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2、扣词扣句领悟作者怎样说明“中心问题” :海洋——21 世纪的希望。主要是通过对第 5 自然段的细读: (1)作者怎样说明“海洋——21 世纪的希望”的? (2)在第 5 自然段的基础上仿写——创写(课后第三题:你心目中的未来海洋是什么样 子的?结合课文内容搜集相关资料,写一篇短文。 )在课堂上呈现的是一个段落,课堂上学会 了方法后,小组交流,再整合起来就是一篇短文。 (二)教学策略: 1、针对第一段内容以及作者采用的“正反两方面说明”的方法,采用朗读为主,以读代 讲的策略。学生通过比较朗读,感悟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的情感,以此凸显人与海洋的 关系非常密切。 2、针对第二段内容以及作者采用的“多方面说明”的方法,采用读写结合的策略: (1)精读、细读第五自然段,体会作者怎样具体说明“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 (2)学习作者的说明方法,自读第 6—8 自然段,圈画词句,说说作者是怎样说明“海 洋——21 世纪的希望”的? (3)说明方法的运用: 你心目中的未来海洋是什么样子的?结合课文内容搜集相关资料,写一篇短文。相关资 料的查找在课前完成,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选择性概括,提炼有效信息。学习课文第二段的说 明方法,实践运用。 (三)学案上“提前自学”部分与情境研讨相关联的内容: 1、资料查找方面:海洋食物、海水发电……海洋在哪些方面还能给人类提供帮助? 2、读读课文,文中写到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哪些方面?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说,大海的胸怀是宽广的,又有人说大海也是有感情的。海洋也有很多话要对我 们说呢—— 同学们,也许你们还不太了解我,我可是 21 世纪的希望——海洋啊!我多么乐意为你们人类 作出贡献呀!就说说( )这个方面吧…… 要求:1、紧扣课文内容,课作适当拓展(补充资料) ;2、有层次;3、语言流畅、自然大方; 4、带上自己的感情;5、小组合作。 4、课外资料准备: 、 课外资料准备: (1)学生自备资料; (2)老师准备的资料课前下发: 开发海洋,利用海洋(资料)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一个开发海洋的新时代己经来临。在开发海洋中,人们 将更有效地从海洋中取得更多财富。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筹划建立或已经建立了海底田园和 海底牧场,人们正在从过去单纯的海洋捕捞时代,逐渐过渡到未来的“耕海”时代。在不远 的将来,人们在海底田园和海底牧场中,将比在陆地上的农牧场中工作得更出色、更有效, 因为同面积的单位产量,海洋养殖的产量要比陆地种植高出 100 倍。人们将大量养殖海藻和 海草等,供应陆地上的牛、猪、羊等作饲料,从而获得更多的蛋白质、世界海底田园的总产 量不久将会从目前的 2000 万吨跃增到 5000 万吨,大量的海藻、海草等也将由水下联合收割 机来割取,然后由钢索吊装到船上。 在不久的将来,人们世世代代捕鱼用的渔网将被强大的吸水装置替代,利用电场发出的 光、一定频率的声音和溶于水中的特殊化合物,能够引诱和迫使鱼群集中在一起,游近船上 放下的吸水管道,吸水管道连水带鱼一起吸进船舱中。到那时,连同海底牧场向人类提供的 各种鱼虾类一起,人们从海洋中所获得的海味将达 10 亿多吨,比现在向海洋索取到的多上十 几倍乃至几十倍。 随着世界对石油、天然气等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长和人们对这些资源的大量开采,陆地 上的这些资源将日益枯竭。使人们势必将目光转向海洋,或者另找新能源。据估计.海底的 石油蕴藏量约为 900 亿吨,仅北冰洋的石油储量就可供世界用上 50 年。目前,己有 100 多 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大陆架和深海石油的勘探与开采,己发现了 500 多个油气田,一个为期 十年的世界海洋边缘钻探计划的实施已近尾声。探索和开采海底石油,并将把生产基地建在 海底。对于海底石油开采后的运输问题,人们将用大型潜水艇。设想把巨型塑料筒沉入海底, 里面装上 10 万吨原油,由潜艇拖带航行。也有人设计用飞船装运。 海洋中存在着巨大的能量,人们称之为“蓝色的煤海” ,它将转化为人类未来的能源。未 来的海洋热能转化厂,将设置在海中,在沿海可由电缆供给城市用电。被誉为“未来的燃料” 的重水,海水中的含量也比陆地水高得多。从重水中可以提取氢的同位素,科学家们正在用 它来进行热核反应试验,如果获得成功,它将成为取之不尽的能源。 在不远的将来,人们还将建造“海底城市” ,这己不是幻想,而是现实。目前,日本已为 阿拉伯国家建造了一座海上游动的“小城市” 。它大多用钢铁做成,中心是一座 6 层大厦。设 有室内小花园、电影院,水电全部自己供应。它可以满足海上采油工作人员文化娱乐生活的 需要。这个浮动“城市”是靠 8 根高大柱子托起的,把它们收起来,就可以当船行驶。将来 许多海上工厂,将在原料生产地或市场附近的海域兴建起来,为海上城市居民提供物质需要。 日本四国岛西南面的龙串湾,有个“海中公园” ,人们在海底透过 16 面直径 60 厘米的玻璃 窗可以饱览海底奇景:奇形怪状的礁石,五彩缤纷的珊瑚,各种奇丽的鱼儿及奇趣的海星、 海葵等。自从美国第一个建造了水下实验室以后,不少国家纷纷效仿,在海底建造“钢屋” 和其他建筑, “屋”内气压和海面相同,人们可以在里面正常地工作,维修海底油气井,打捞 沉船,海底勘探或为潜艇补给等。另据报道,日本一群工程师、建筑师。计划在离东京 120 千米的海域上,建设世界首座“海洋城” ,以解决未来人类住的问题。海洋城将建于 200 米深 的海底,有 4 层楼高的钢骨平台,离海面约 70 米,面积 23 平方千米、全城由 1 万条坚固直 柱顶住,直柱附近设有感应装置。可测台风、海啸及暗流,自我调整力度以抵抗这些外来压 力,保持海洋城的平稳。海洋城除了住宅区外,还有一个商业中心,400 个网球场,8 个高尔 夫球场,两个棒球场,1 个栽种水果蔬菜的人工田,还有纵横相连的道路。海洋城的建设费 用估计需要 2000 亿美元,这项巨大的工程可望在本世纪末完成。到 21 世纪,这座“海底城 市”将居住万人以上,那时,深邃的海底不再沉默,将会跟大陆一样,变得热闹非凡,越来越多的人将去发掘它、建设它,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描绘这张硕大无比的宏伟蓝图。 海洋的未来向人们展示了辉煌的前景,广袤的海洋将给人类作出巨大的奉献。

  (四)课堂片段呈现: 学习目标:学习作者多方面说明的方法。 学习内容:主要学习第二段(第 5—8 自然段) 。 切入方式:课前 2 分钟,在音乐中聊天——三亚落日——“海洋”——想起哪些词语— —希望 出示课题:海洋——21 世纪的希望 读题。 从题目切入:这是一篇说明文。 (板书:说明文)这里的破折号是什么意思?用一个字代 替: “是” 。 质疑:既然是说明文,作者是怎样说明“海洋是 21 世纪的希望”的? 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全文。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具体说明了“海 洋是 21 世纪的希望”? 自学检测: 1、指名读文:正音、句间停顿。 2、作者主要从“开发矿产、索取食物、海水发电、缓解水荒、开拓空间”等几个方面加 以说明。 (根据学案) 这些内容在课文哪些自然段?(第 5—8 自然段) 那么,第 4 自然段和第 5—8 自然段是什么关系呢?(总分) 主要学习第 5—8 自然段: 精读、细读第五自然段,体会作者怎样具体说明“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

  有人说,大海的胸怀是宽广的,又有人说大海也是有感情的。海洋也有很多话要对我们 说呢—— 同学们,也许你们还不太了解我,我可是 21 世纪的希望——海洋啊!我多么乐意为你们人类 作出贡献呀!就说说( )这个方面吧…… 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胸怀宽广的海洋,好不好?那,我们就先从开发矿产这个方面说 起吧。 要求:1、紧扣课文内容,可作适当拓展(补充资料) ;2、有层次;3、语言流畅、自然大方; 4、带上自己的感情;5、小组合作。 一组上台自述。其他组补充。 课堂实录: 同学们,也许你们还不太了解我,我可是 21 世纪的希望——海洋啊!我多么愿意为你们 人类作出贡献!就说说矿产资源这个方面吧:现在世界正面临着能源危机,而我是个聚宝盆, 我的身体里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锰、硫等。随着世界对天然气、石油等资 源的大量需求,人们大量开采,陆地上的这些资源正日益枯竭。人们的目光势必转向我—— 海洋,寻找另外的新能源。我的一小部分——北冰洋的石油储量就可以供你们用上 50 年,我 可以让你们人类迈向前景更美好的生活。 师小结: (结合要求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 。刚才的海洋的自述,说得很有层次,有层 次就让人更加明白,当然,这个层次是可以调换顺序的,只要把话说顺就行!这让我们明白 了:海洋确实是 21 世纪的希望呀! 海洋要讲的话只开了一个头,在下面的四个方面,他又会怎样自述呢? 出示: 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加上土地沙化等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正面临食物匮乏的威胁 临食物匮乏的威胁。 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加上土地沙化等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正面临食物匮乏的威胁。 科学家们早就呼吁:人类应该向海洋索取食物!可以预料, 世纪人类的餐桌上, 科学家们早就呼吁:人类应该向海洋索取食物!可以预料,21 世纪人类的餐桌上,将会有越 来越多的高蛋白食品来自海洋。 来越多的高蛋白食品来自海洋。 海浪和潮汐的能量过去都白白浪费了,如今利用海水的运动来发电已经不是梦想。 海浪和潮汐的能量过去都白白浪费了,如今利用海水的运动来发电已经不是梦想。潮汐发电 海水温差发电站的建立,将会给人类带来无穷无尽而又价格低廉的电力。 站、海水温差发电站的建立,将会给人类带来无穷无尽而又价格低廉的电力。 用海水淡化的方法缓解地球上许多干旱地区的水荒,正逐步由幻想变成现实。 用海水淡化的方法缓解地球上许多干旱地区的水荒,正逐步由幻想变成现实。 在海底建设城市,以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正逐步由幻想变成现实。 在海底建设城市,以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正逐步由幻想变成现实。 学生小组选择一个方面练习自述。 小组上台,其余组补充。 课堂实录: 我们一小组说的是“缓解水荒” 。 亲爱的人类朋友: 目前,地球上的淡水已经越来越少,只有 0.07%的水可以供你们使用。但是我——海洋 的血液中有 97%的水。现在人类已经发明了淡化海水的方法。如果能有效地利用我的血液的 话,那可以使不少地方摆脱烈日的煎熬,干渴的痛苦。每当我想起撒哈拉大沙漠那一片荒凉 的地带,我就感到心痛,但是我不会坐以待毙的,我会利用我的血液来拯救他们。只要能有 效地利用我,那里就会成为充满生机的绿洲。那里的人们就会摆脱烈日的煎熬,那时候,他们会感谢你们的。地球上有 60%的地方是缺水的,有些地区竟然在为“水”而打仗。我要充 当一名和平的使者,让你们握手言和。人类呀,一个利用海水的时代已经来临,请充分地利 用我身上的水吧。我会慷慨地给予你们所需要的一切资源。 师小结评价。 现在回到课文,作者在说明“海洋是 21 世纪的希望”时,主要采用了多方面说明和具体 ” 说明的方式,让我们知道了——“海洋,21 世纪的希望!(读题) 然而,让我们充满希望的海洋却遭到了这样的待遇: (人类破坏海洋资源的图片) 如果现在你就是海洋,你要说些什么?生说。 师:对!读一读课文最后一段话。生读文。 作业: 从(索取食物)(海水发电)(缓解水荒)(开拓空间)4 个方面中任选一个方面,有层次 、 、 、 地说明“海洋是 21 世纪的希望” ,可以采用自述的方式。 三、教后反思: 本堂课体现了“生本” ,教师着重做了以下工作,真正发挥好了“导”的作用: 1、布置学生课前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写到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哪些方面” 。这一题 在课前解答,利于课堂上时间的有效利用,从收上来的学案情况看,解答基本令人满意,大 部分学生能抓住要点,有效概括。课堂上,教师只需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点拨概括的方法即 可。 2、引导学生就文中的重点段(第 5—8 自然段)中的“开发矿产” ,以“海洋自述”的形 式,适当拓展资料,组织好交流的语言。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课前小组进行合作读文,寻 找资料,组织语言;课堂上学生的交流有理有据,语言流畅,效果较好。 3、课的中间时段,学生小组合作,就“索取食物”“海水发电”“缓解水荒”“开拓空 、 、 、 间”等方面作具体介绍。这个环节是在第五自然段学生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有了 前面的“铺垫” ,这个环节的展开比较顺利,精彩也在这里呈现。 本课目标达成度较高,这得益于课前提前自学的充分——小组搜集资料,对文本作了合 适的补充;小组成员间的交流合作,在合作中取长补短,集大家的智慧于一身,成员共同进 步……如果没有课前的提前自学,什么问题都要在课堂上思考、解决,一则,时间上不允许, 二来,不能保证目标的达成,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也就只是停留于口头而已。 一言以蔽之:要想提高“生本”课堂的效率,必须在“师导”之下充分提前自学。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海洋――21世纪的希望》练习题 篇4

  1、课文主要内容及全文思路导读

  本文是介绍海洋与人类生活的一篇说明文。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知道,人类与海洋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正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将成为人类21世纪的希望。

  文章可以从三部分去理解--

  第一部分是第1~3自然段,主要讲人类与海洋关系密切,千百年来人们热爱生活,又敬畏海洋。

  第二部分是第4~8自然段,主要讲人类正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第三部分是第9自然段,讲人类要开发利用海洋,首先必须保护海洋。

  第二部分应该成为我们阅读的重点,从中我们将知道人类可以从哪些方面开发、利用海洋,使海洋造福于人类。

  2、课文精彩片断欣赏

  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科学家发现,海洋是个聚宝盆,它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锡、锰、硫等。目前陆地上的煤、石油等矿藏,由于长期开采,已越来越少,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在闹"能源危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类便把目光转向海洋,致力于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如今,一座座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深处,先进的海底探测器也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

  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加上土地沙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正面临着食物匮乏的威胁。科学家们早就呼吁:人类应该向海洋索取食物!可以预料,21世纪人类的餐桌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蛋白食品来自海洋。

  海浪和潮汐的能量过去都白白浪费了,如今利用海水的运动来发电已经不是梦想。潮汐发电站、海水温差发电站的建立,将会给人类带来无穷无尽而又价格低廉的电力。

  此外,用海水淡化的方法缓解地球上许多干旱地区的水荒,在海底建设城市,以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也都将要由幻想变成现实。 

  点评:为什么说海洋是个聚宝盆?

  从"大显神威"中可见探测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过去、如今的对比中,使人对未来充满信心。

  海洋的作用可真不小!

  迷人的前景,海洋真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之所在。

  3、【欣赏】

  读了这一部分,你一定会对人类将如何开发、利用海洋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那是由于作者巧妙的结构安排。

  第4自然段,紧承上文,去笔锋一转,自然过渡到今天人类与海洋的关系,不再是"望洋兴叹",而是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同时,这一自然段开启了下文,是5~8自然段的总领,所以它在全文中的作用可不小哩。

  接着,作者具体介绍人类如何开发、利用海洋,基本上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一个意思,这就是一节一意,使读者对第4自然段所说的"人类正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有了更清楚更直接地了解。

  正是有了这样的结构安排,使得读者在阅读时对内容一目了然,但这部分的精彩还不仅在于此,在具体介绍人类如何开发、利用海洋时作者使用了大量的对比,使读者在强烈的反差中认识到海洋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比如第5自然段中,作者一方面说明海洋是个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一方面交代陆地上的"能源危机",在这两者的鲜明对比中使人认识到海洋的巨大作用。再如第6自然段,为了说明海洋对人类食物来源的重要意义,作者也是先以陆地上土地沙化和生态环境恶化造成食物匮乏的现象为对比较对象,使读者在巨大的反差中不断强化"海洋对人类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的理解。

  4、表达方法提示:使说明文也生动起来说明文一般没有华丽的词句,也没有动人的情节,语言也平实朴素,所以会让一些读者觉得枯燥没意思,那么如何克服这些不足呢?不同的作者会根据说明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这篇《海洋--21世纪的希望》的作者是怎么办的呢?

  我们先来看课文中的几个句子--

  (1)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

  (2)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

  (3)只有这样,海洋才会乐于作出它的奉献。

  聪明的你,发现了这些句子的特点了吗?如果你注意到加点的字词,你一定会感受到正是因为这些字词的使用使句子变得活泼生动了,原来缺乏生命的海洋一下子鲜活了起来,像人一样,有喜怒哀乐,会有人的动作和神情……这就是说明文中的拟人句带给我们的感受,使我们在阅读说明文时不至于觉得太枯燥、乏味,同时对作者说明的事物有了更具体形象的理解。

  不同的表达方式带来不同的表达效果,如果大家在学习中遇到说明文的习作训练,课要注意用上适当的表达方法,使你的文章生动起来,活泼起来!

  5、创新与实践

  (1)、请你谈谈对"人类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这句话的理解。

  (2)、课文中有这样一些词:

  能源危机土地沙化潮汐发电站海水温差发电站

  你对它们了解多少?查一查资料,分别给它们做一张资料卡片。

  附:课后习题5提示:

  联系课文第二部分来回答,从海洋为人类提供矿藏、食品、能量、淡水和居住环境等方面具体说。

  6、海洋相关资料

  一、如果把地球看成一个村庄或一个大城市的居民小区,海洋可就是它的中央空气调节器。

  "万物生长*太阳"。太阳能量射到地球,80%以上被地球表面吸收,不到20%反射到空中。海洋面积大,海水吸收热量的能力强,储存热量的能力大。到达地球的大部分太阳能量被海洋吸收并储存起来,海洋成为地球上的巨大的热能仓库。陆地表面吸收太阳热量能力差,而且集中在表层很浅的地方,储存能力也很差。白天热得快,夜晚也凉得快。这样一来,地球热量的供应就主要由海洋来调节。海洋通过海水温度的升降和海流的循环,并通过与大气的相互作用影响地球气候变化。  海洋不但通过大气调节地球气候,而且海洋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还向地球大气提供40%的再生氧气。另外60%的再生氧气是森林和其他地表植物提供的。因此,人们把海洋与森林并称为地球的两叶肺。不过,地球的这两叶肺与动物的肺相反,它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新鲜氧气。二、在海洋中存在着多种元素  难以提取的钾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一种重要元素,海水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钾盐资源,据计算总储量达5×1013吨,但是由于钾的溶解性低,在l升海水中仅能提取380毫克钾。目前,已有采用硫酸盐复盐法、高氯酸盐汽洗法、氨基三磺酸钠法和氟硅酸盐法等从制盐卤水中提取钾;采用二苦胺法、磷酸盐法、沸石法和新型钾离子富集剂从海水中提取钾。

  溴是一种贵重的药品原料,可以生产许多消毒药品。例如大家熟悉的红药水就是溴与汞的有机化合物,溴还可以制成熏蒸剂、杀虫剂、抗爆剂等。地球上99%以上的溴都蕴藏在汪洋大海中,故溴还有"海洋元素"的美称。据计算,海水中的溴含量约65毫克/厘3,整个大洋水体的溴储量可达l×1014吨。  镁不仅大量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它还可以用于钢铁工业。近年来镁还作为新型无机阻燃剂,用于多种热塑性树脂和橡胶制品的提取加工。另外,镁还是组成叶绿素的主要元素,可以促进作物对磷的吸收。镁在海水中的含量仅次于氯和钠,总储量约为1.8×1015吨,主要以氯化镁和硫酸镁的形式存在。从海水中提取镁并不复杂,只要将石灰乳液加入海水中,沉淀出氢氧化镁,注入盐酸,再转换成无水氯化镁就可以了。电解海水也可以得到金属镁。全世界镁砂的总产量为7.6×106吨/年,其中约有2.6×106吨是从海水中提取的。美国、日本、英国等是目前世界上生产海水镁砂产量较多的国家。

  铀是高能量的核燃料,1千克铀可供利用的能量相当于2250吨优质煤。然而陆地上铀矿的分布极不均匀,并非所有国家都拥有铀矿,全世界的铀矿总储量也不过2×10 

  6吨左右。但是,在巨大的海水水体中,含有丰富的铀矿资源,总量超过4×109吨,约相当于陆地总储量的2000倍。

  从本世纪60年代起,日本、英国、联邦德国等先后着手从海水中提取铀的工作,并且逐渐建立了多种方法提取海水中的铀。现在海水提铀已从基础研究转向开发应用研究。日本已建成年产10千克铀的中试工厂,一些沿海国家亦计划建造百吨级或千吨级铀工业规模的海水提铀厂。如果将来海水中的铀能全部提取出来,所含的裂变能相当于l×1016吨优质煤,比地球上目前已探明的全部煤炭储量还多1000倍。

  "能源金属"锂是用于制造氢弹的重要原料。海洋中每升海水含铿15~20毫克,海水中锂总储量约为2.5×1011吨。随着受控核聚变技术的发展,同位素锂6聚变释放的巨大能量最终将和平服务于人类。锂还是理想的电池原料,含铿的铝捏合金在航天工业中占有重要位置。  重水也是原子能反应堆的减速剂和传热介质,也是制造氢弹的原料,海水中含有2× 1014吨重水,如果人类一直致力的受控热核聚变的研究得以解决,从海水中大规模提取重水一旦实现,海洋就能为人类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除了上述已形成工业规模生产的各种化学元素外,海水还将无私地奉献给人类全部其他微量元素。

  三、海底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  海底石油和天然气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多栖身在海洋中的"大陆架"和"大陆坡"底下。

  在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以前,有的时期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在海湾和河口地区,海水中氧气和阳光充足,加之江河带入大量的营养物和有机质,为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丰富的"食粮",使许多海洋生物(如鱼类以及其它浮游生物、软体动物)迅速大量地繁殖。据计算,全世界海洋海平面以下100米厚的水层中的浮游生物,其遗体一年便可产生600亿吨的有机碳,这些有机碳就是生成海底石油和天然气的"原料"。

  但是,仅有这些生物遗体还不能形成石油和天然气,还需要一定的条件和过程。海洋每年接受160 

  4乙吨沉积物,特别是在河口区,每年带入海洋的泥沙比其他地区更多。这样,年复一年地把大量生物遗体一层一层掩埋起来。如果这个地区处在不断下沉之中,堆积的沉积物和掩埋的生物遗体便越来越厚。被埋藏的生物遗体与空气隔绝,处在缺氧的环境中,再加上厚厚岩层的压力、温度的升高和细菌的作用,便开始慢慢分解,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这些生物遗体就逐渐变成了分散的石油和天然气。

  生成的油气还需要有储集它们的地层和防止它们跑掉的盖层。由于上面地层的压力,分散的油滴被挤到四周多孔隙的岩层中。这些藏有油的岩层就成为储油地层。有的岩层孔隙很小,石油"挤"不进去,不能储积石油。但是,正因为它们孔隙很小,却是不让石油逃逸的"保护壳"。如果这样的岩层处在储油层的顶部和底部,它们就会把石油封闭在里面,成为保护石油的盖层。

  分散在砂岩中的石油并没有开采的价值,那些油气富集的地方才具有开采价值。浅海的地层常常是砂层、页岩、石灰岩等构成的,这些都叫沉积岩。沉积岩本来应当成层地平铺在海底,但由于地壳变动,使它们弯曲、变斜或断开了。向上弯的叫背斜,向下弯的叫向斜。有的像馒头一样的隆起,叫穹隆背斜。有些含有油气的沉积岩层,由于受到巨大压力而发生变形,石油都跑到背斜里去了,形成富集区。所以背斜构造往往是储藏石油?quot;仓库",在石油地质学上叫"储油构造"。通常,由于天然气密度最小,处在背斜构造的顶部,石油处在中间,下部则是水。寻找油气资源就是要先找这种地方。

  斜里去了,形成富集区。所以背斜构造往往是储藏石油的"仓库",在石油地质学上叫"储油构造"。通常,由于天然气密度最小,处在背斜构造的顶部,石油处在中间,下部则是水。寻找油气资源就是要先找这种地方。

  四、潮汐能开发利用

  潮汐是一种世界性的海平面周期性变化的现象,由于受月亮和太阳这两个万有引力源的作用,海平面每昼夜有两次涨落。潮汐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为人类的航海、捕捞和晒盐提供了方便,更值得指出的是,它还可以转变成电能,给人带来光明和动力。

  潮汐发电是一项潜力巨大的事业,经过多年来的实践,在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上基本成型,可以进入大规模开发利用阶段。潮汐发电的前景是广阔的。

  20世纪初,欧、美一些国家开始研究潮汐发电。第一座具有商业实用价值的潮汐电站是1967年建成的法国郎斯电站。该电站位于法国圣马洛湾郎斯河口。郎斯河口最大潮差13.4米,平均潮差8米。一道750米长的大坝横跨郎斯河。坝上是通行车辆的公路桥,坝下设置船闸、泄水闸和发电机房。郎斯潮汐电站机房中安装有24台双向涡轮发电机,涨潮、落潮都能发电。总装机容量24万千瓦,年发电量5亿多度,输入国家电网。

  1968年,前苏联在其北方摩尔曼斯克附近的基斯拉雅湾建成了一座800千瓦的试验潮汐电站。1980年,加拿大在芬地湾兴建了一座2万干瓦的中间试验潮汐电站。试验电站、中试电站,那是为了兴建更大的实用电站做论证和准备用的。到目前为止,由于常规电站廉价电费的竞争,建成投产的商业用潮汐电站不多。然而,由于潮汐能蕴藏量的巨大和潮汐发电的许多优点,人们还是非常重视对潮汐发电的研究和试验。

  据海洋学家计算,世界上潮汐能发电的资源量在10亿千瓦以上,也是一个天文数字。潮汐能普查计算的方法是,首先选定适于建潮汐电站的站址,再计算这些地点可开发的发电装机容量,叠加起来即为估算的资源量。

  世界上适于建设潮汐电站的20几处地方,都在研究、设计建设潮汐电站。其中包括: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库克湾、加拿大芬地湾、英国塞文河口、阿根廷圣约瑟湾、澳大利亚达尔文范迪门湾、印度坎贝河口、俄罗斯远东鄂霍茨克海品仁湾、韩国仁川湾等地。随着技术进步,潮汐发电成本的不断降低,进入2l世纪,将不断会有大型现代潮汐电站建成使用。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海洋――21世纪的希望》练习题 篇5

  一、 题目入手,感知主要内容

  课前,教师布置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阅读、了解一些有关海洋的知识。上课伊始,组织学生谈谈自己眼中的海洋,在交流中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谈,如海洋的无边无 际,海洋的物产丰富,海洋有时温和有时暴躁等。通过交流,学生对海洋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对研究海洋产生了兴趣。接着,我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哪 些段落具体告诉我们“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的?”引领学生了解文章首段与尾段的内容。通过自读、讨论,学生知道这两段告诉我们海洋占了地球的绝大部分,人 们既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我们在开发海洋时必须爱护海洋。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由题目切入文本重点,这样的开篇直奔主题,简约高效。它顺应学情,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使学生尽快地进入了学习情境。从了解重点段再兼顾首尾段落,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阅读教学规律,也着力体现了高年段篇章教学的特点。

  二、 精读重点,感悟未来希望

  在精读重点段时,可用“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呢?”这一总问题统领全段的学习。学生通过阅读第5~8自然段,从相应的词句中,知道人类面临的困境主要有:“能源危机”“食物匮乏”“水荒”等。

  1. 借助资料,感受“能源危机”的可怕

  教师首先帮助学生理解“能源危机”的意思,是指人为造成的、常规能源中的矿物燃料的危机,通常涉及石油、电力或其他自然资源的短缺。然后出示资料:“石油 ――恩赐还是魔咒?经历过第一次石油危机的人们有切肤之痛。1973年被称为是美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年,以前灯火辉煌的摩天大楼一片漆黑,联合国大厦 周围和白宫顶上的电灯也限时关掉,许多居民不得不靠拾树枝生火取暖。”进而,启发学生想象,假如有一天陆地上能源枯竭,人们将会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以此 让学生对“能源危机”的可怕产生切肤之痛。

  2. 运用数字,想象“食物匮乏”的威胁

  教师出示人口增长统计图,20__年全球60亿人口,以平均每年增长6000万人计算,到2050年将是90亿。如果以每年人均粮食消费量500千克为 例,指导学生统计出20__年到2050年全球粮食的需求量。然后出示一组数据:20__年全球谷物生产总量为20亿吨;目前,全世界75%以上的人口只 能勉强吃饱饭;近5亿人口严重营养不良,全世界每年有41000名儿童死于饥饿和有关疾病。那么,到全球人口达到90亿时,情况又会如何呢?引导学生感受 “食物匮乏”的威胁早已逼近人类,并想象如果有一天这种灾难降临我们头上,会是多么残酷。

  3. 激活旧知,体会“水荒”的痛苦

  回顾课文《水》,先想一想村子缺水的情景,如那个村子里的人吃的水,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而且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 担;只有在下雨的日子里,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而一年中雨天的日子又是少得可怜;夏天男女老少都有一种将要被风干的感觉等,体会水的弥足珍 贵、缺水的无比痛苦。同时,出示一组世界有关地区干旱缺水情景的图片,让学生感到干旱引起的“水荒”已不是个别地区的现象,而是威胁着整个人类生存的危 机。

  4. 开发海洋,人类的希望所在

  面对这些人类生存、发展的困境,人们该怎么办呢?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并启发学生思考:人们找到办法了吗?这时,学生发现:海洋,正是人类的希望所在。 接着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海洋能给人们带来希望呢?学生通过读书,结合已有知识同桌交流,一一概括出开发海洋应对危机的可能:

  (1) “海洋是个聚宝盆,它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锡、锰、硫等”矿藏;“海浪和潮汐”也蕴含着大量的能源。因此,人类可以通过“致力于海洋矿 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水的运动来发电”等方法开发新能源……交流中可适时指导学生联系课文插图,了解海洋石油平台;出示汹涌的波浪,了解海上“烈马” ――波浪能等。

  (2) 海洋里虽然不能种水稻和小麦,但是,海洋能提供丰富的海产资源,海洋中的鱼和贝类能够为人类提供滋味鲜美、营养丰富的高蛋白食物。因此,人类可以“向海洋 索取食物”,解决“食物匮乏”的危机。“可以预料,21世纪人类的餐桌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蛋白食品来自海洋。”

  (3) 面对“水荒”,人们“用海水淡化”“在海底建设城市”来应对。交流中可以出示海水淡化的流程图,也可以推荐主题网站,激发学生对美好未来的展望。

  5. 保护海洋,让海洋乐于奉献

  当学生徜徉在对未来海洋的美好憧憬时,教师要及时唤醒他们的意识:海洋给人类带来了新的希望,因此,我们“首先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否则,就是自毁希望,自毁未来。从而,加深对“只有这样,海洋才会乐于作出它的贡献”的理解。

  三、 略读首段,了解开篇作用

  课文重点段已把“海洋――人类21世纪的希望”说得很清楚了,可是,为什么还要加上第一部分呢?

  学生读书、思考、讨论后知道:第一,地球是一颗“水球”,这就形象地告诉我们,海洋占了地球总面积的71%,它积蓄了地球上97%的水,可见它与人类有着 不解的情缘。第二,人们既“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这一矛盾的态度是因为:海洋“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使人类的生命得以延续, 它“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使人类的生存条件得以改善,可以说,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依赖海洋;但是由于人类认识的限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面对海 洋造成的灾难还束手无策。现在,随着对海洋认识的不断深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已能创造条件来开发利用海洋。文章正是按照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过 程、开发过程,层层深入展开叙述的。

  教学时围绕“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这一中心,通过引导学生读书,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渗透谋篇布局的意识,使工具性体现得更突出。

  四、 收集资料,展望未来海洋

  学完课文后,学生对开发海洋、让海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可及时引导学生结合文中开发海洋,解决危机的几个方法展望未来:我们的 餐桌食品将更加丰富多彩;现代化的海底城市将欣欣向荣;干旱地区水源的变化……然后要求学生任选一个方面搜集资料,作具体的研究,写一篇想象作文,展望未 来――21世纪的海洋。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海洋――21世纪的希望》练习题 篇6

  课题: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

  本课初备

  课时

  共 2 课时, 本课第 2 课时

  复备与反思

  吴咏萍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精读理解课文,明白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3、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

  1、精读理解课文,明白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2、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设疑导入:为什们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二、导学——精读感悟

  1.默读第四至八自然段,探究:

  (1)第4自然段这句话在全文有什么作用?

  (2)小组合作,完成下表。     

  自然段

  面临现状

  开发利用

  条件

  5

  6

  7

  8

  (3)根据表格谈谈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4)你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与观察,谈谈我们还能怎样去开发、利用海洋呢?

  (5)用上“由于”这个词,概括自己的学习收获。

  2.感情朗读第九自然段,探究:

  (1)“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有什么重要性?作为一名小学生,怎样为保护海洋作贡献?

  (2)听了科学家的警告,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3. 课文延伸,再次质疑。

  (1)为人类的未来——海洋,写一条公益广告,提醒人们时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

  (2)默读全文,说不定你会找到更多的疑问,在你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练学——反馈巩固

  1.造句。

  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课文内容填空。

  (1)课文围绕海洋能够为人类提供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在海底____________

  __________这几方面说明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2)人类要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须 __________ ,珍惜__________ 。只有这样,海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思学——总结拓展

  写海洋很广阔的成语有:一望无际    一望无垠    无边无际    广袤无垠

  写海上风浪大的成语有:惊涛骇浪    波澜壮阔    浊浪排空   波浪滔天

  五、课后作业(见导学案)

  板书设计:

  参加备课人员

  吕华明    赵  忠    秦玉萍    桂  砚    吴咏萍    张宏兰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海洋――21世纪的希望》练习题 篇7

  [写作特色]

  本文的显著写作特色是总分说明,纲举目张,条理清晰。比如先总提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然后从“提供”、“给予”、“冲垮”、“毁灭”正反两方面加以说明,归结到人类对海洋既热爱又敬畏的复杂心情。:

  又如第二段先总提人类正迎来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新时代,然后从矿产资源、高蛋白食品、发电、淡化海水和建设海底城市诸多方面一一说明,条分缕析,纲目分明,给人以清晰印象,这在“结构分析”中已图示说明了。

  [教学要求]

  1.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由于”造句。

  2.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领会“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1.看录像。(大海)

  同学们,你们了解海洋吗?海洋与我们人类有哪些关系呢?

  2.揭示课题。

  (板书:8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呢?

  二、初读指导

  1.借助拼音自学生字,会读会写田字格中8个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两个生字。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低廉威胁大显神威望洋兴叹

  慷慨敬畏喜怒无常无穷无尽

  3.自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提示:“矿”是后鼻音,“匮”读第四声。

  2.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意思。

  低廉:(价钱)便宜。

  慷慨:大方,不吝惜。

  威胁: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

  敬畏:又敬重又害怕。

  望洋兴叹:本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讨论:

  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什么?

  全文可分几部分?哪部分写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第一段(第1―3自然段):写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

  第二段(第4―8自然段):写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正迎来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第三段(第9自然段):写开发海洋,首先得保护海洋。

  四、精读训练

  1.自由朗读第一段,画出中心句。

  (出示: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

  2.课文通过哪些方面来写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呢?

  画出有关语句。

  交流:

  (1)“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说说自己的理解。

  (2)“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抓住“慷慨、丰富、每日不可缺”几个词)

  这两句之间的分号,说明什么?这两句都是讲海洋给人类带来的益处,因此,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

  (3)“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沿海的城镇……”

  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要求抓住“无情、冲垮、毁灭”等)这句是讲海洋给人类带来的可怕灾难,所以人们在热爱海洋的时,又――(敬畏海洋)

  3.引读第3自然段。

  4.指导朗读第一段。

  要读出千百年来人类对海洋既“热爱”又“敬畏”的复杂心情,及面对它“喜怒无常”的无奈。

  齐读第一段。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二、继续精读训练

  1.过渡: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已进入信息时代的我们,还会像千百年来的人们那样“望洋兴叹”吗?(指读第4自然段)人类是怎样开发、利用海洋的呢?

  2.学习第二段。

  (1)齐读第4自然段。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2)人们是从哪些方面开发、利用海洋的呢?快速读读下面几个自然段,交流。

  (板书

  开发矿产资源

  索取高蛋白食品

  利用水力发电

  淡化海水缓解水荒

  建设海底城市)

  (3)课文是怎样具体开发、利用海洋的呢?对照课文,根据板书,四人小组逐个自然段讨论。

  交流:

  ①“由于……都在闹‘能源危机’”、“―座座……”、“一艘艘……已驶向……”、“……已潜入……”。

  (人类“能源危机”,导致到海底开发矿藏)

  看图理解第5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朗读第5自然段。

  ②“由于……人类正面临着食物匮乏的威胁”、“21世名的餐桌上……来自海洋”。

  (人类“食物匮乏”,导致到海洋索取高蛋白食品)

  朗读第6自然段。

  ③“潮汐发电站……价格低廉的电力。”(人类用较少的价钱,获得大能量的电力)

  朗读第7自然段。

  ④“用海水淡化……缓解……水荒。”(人类遇干旱,用淡化海水的方法缓解)

  “在海底建设城市……” (人口增长,拓宽生存空间)

  朗读第8自然段。

  (4)朗读第二段。

  3.课文学到这儿,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人类面临困境时,把“目光转向海洋”,科学开发、利用海洋给人类带来了希望)

  根据板书,概括地说一说。

  自由说、指名说。

  4.齐读第三段。

  为什么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

  我们可以怎样保护海洋?

  朗读第三段。

  三、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

  海洋与人类有密切关系,我们现在就要努力学习,将来更好地开发、利用海洋,让它真正成为人类新世纪的希望。

  四、练习

  指导造句“……由于……”。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海洋――21世纪的希望》练习题 篇8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此基础上领悟“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文材料,感受海洋特点,了解海洋与人类的关系,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激发学生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的情感。

  3、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合作交流,了解今天海洋开发利用取得的巨大成就,畅想人们美好的未来,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1、品读感悟海洋与人类的关系。

  2、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及文本语言,畅想人们美好的未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要求学生搜集有关海洋开发利用的资料。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感受海洋特点。

  1、(板书:海洋)提到海洋,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它?(波涛汹涌……)(出示有关词语)谁能把海洋的气势之大,范围之广朗读出来?(指名读)

  2、海洋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不少诗人这样称赞它。(媒体出示,生读:海洋,蓝色的煤海,天然的鱼仓,能量的源泉,盐类的故乡,旅游的胜地。千百年来,海洋被人们传诵,更因为它与人类有着不解的情缘。)

  二、品读感悟,了解海与人的关系。

  1、让我们打开书,自由朗读第2、3小节,过去人类对海洋怀着怎样的情感?找出两个关键的词语(热爱、敬畏)。

  2、人们为什么热爱海洋却又敬畏海洋呢?

  生交流:①人们热爱海洋(“提供”“慷慨”“丰富”“每日不可缺少”)体会到海洋的无私、博大的胸怀。指导朗读。

  ②人们敬畏海洋(因为它发起脾气来很可怕)哪些词语能体现出来?(无情地、掀翻、冲垮、毁灭)读着这句话你想起了什么?(赤潮、飓风、海啸等)指导朗读,及时评价。(老师感受到海啸的来势凶猛,令人望而生畏、毛骨悚然。)

  ④这两句话不仅告诉我们人们热爱、敬畏海洋的原因,还告诉我们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与海洋的关系(引读:非常密切)。

  小结:海洋温柔的时候,它像一位慷慨慈祥的母亲,发起脾气来,却像一个残酷无情的恶魔,凶猛地吞噬着一切。面对这喜怒无常的海洋,在科技还不发达的昨天,人们有能力去改变它、利用它吗?(不能)人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束手(引:无策),无可(引:奈何),这就是文中所说的“望洋兴叹”。板书:(昨天  望洋兴叹)

  ⑤你能把昨天人们对海洋既热爱却又敬畏的感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生练读、齐读2、3小节)

  三、合作交流,深入了解海洋。

  1、时代在前进,科技在发展,进入信息时代的我们对海洋还是只能“望洋兴叹”吗?

  出示第4小节。(指名读)

  ①读着这句话你心情怎样?(很激动)

  ②今天能开发、利用海洋的原因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表示原因的词语是(生:由于),相当于关联词中的哪个词?(因为)。今天我们又学到了一个表示原因的词语。

  ③换一个说法,句意不变。

  ④再读第4小节,联系上下文想想,它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承上启下)这段话把前后两部分内容有机巧妙地结合起来,使文章更通畅,联系更紧密,它是我们写作中常用的一个好方法。

  2、那么,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是如何开发、利用海洋的?

  ①快速浏览5—8小节,随后小组合作讨论、思考:21世纪的人类生活将面临哪些困境?人们又是从哪几方面开发利用海洋的?(试着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

  ②21世纪的人类生活将面临哪些困境?生交流,师随机用多媒体出示:

  能源危机  开发矿产资源

  食物匮乏  索取高蛋白食物

  电力紧张  利用水能发电

  出现干旱  淡化海水、缓解水荒

  空间狭小  建设海底城市

  ③我们看,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出示“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台……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 (指名读)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激动、自豪)从哪里体会到的?(交流关键词)谁愿意自豪地读一读的?(生读文)

  ④人类对海洋其他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你能结合课后搜集到的资料来说说吗?(学生交流)

  ⑤老师也搜集到了一些资料,让我们一睹为快吧!(观看图片,老师随机介绍)

  海洋科学考察船、海上石油平台、美国先进的海底探测器

  “海洋保健食品”——深海鲨鱼肝油、海参活宝、第六生命素

  世界上第一个潮汐电站是——法国的朗斯电站;

  我国第一、世界第三的电站——浙江江厦潮汐电站

  未来的海底城市等

  看着这些骄人的成绩,你想说什么?

  小结:这些资料足以表明今天的人们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已大显神威,随机板书:(今天  大显神威)

  四、图文结合,畅想未来海洋。

  1、今天人们向海洋索取资源已取得了累累硕果(观看“蓝色革命”录像)

  2、科学家早已预料到,出示句子(师引读):

  ①可以预料,21世纪人类的餐桌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蛋白食品来自海洋。

  ②潮汐发电站、海水温差发电站的建立,将会给人类带来无穷无尽而又价格低廉的电力。

  ③用海水淡化的方法缓解地球上许多干旱地区的水荒,在海底建设城市,以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也都将要由幻想变成现实。

  3、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遐想。那时,提取海洋生物基因能制成特效新药、艾滋病、高血压、白血病早已不是不治之症。去海底城市居住生活、游览不再是梦想……那时的你也许已是一位海洋开发的建设者、创造者,让我们读读以上这段文字,结合画面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描绘人们美好的未来,去塑造一个未来的我,行吗?出示四幅图(海上石油平台、高蛋白食品、发电站、未来海底城市)(配乐,学生畅想、交流)

  4、从同学们美好的畅想中,可以看到人们明天的生活——充满希望。板书:(明天  充满希望)

  5、小结:此时,我们可以由衷地说:海洋的确是人类(生齐读,师完成课题板书:——21世纪的希望)

  五、激情励志,增强环保意识。

  1、海洋这位温情的母亲,它以宽广的胸怀,用生命的乳汁哺育着地球上的儿女,可人们又是如何与它共处的呢?老师摘录了一段新闻标题,大家读一读,内心有什么感受?想对人们说些什么?(生交流)

  2、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高声向全人类呼吁(生齐读最后一节)。

  3、 同学们,海洋存亡,匹夫有责。痛定思痛后只有一句话-------(齐读: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万语千言只为大家谨记(齐读:海洋-----21世纪的希望)海洋,人类生存的第二空间。据科学家统计,目前已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仅占它的10%,还有面广量大的海洋资源等待着我们去研究开发,让我们从现在起就奋发努力,将来用你们非凡的智慧去揭开海洋更多的奥秘,让海洋真正成为人类(齐读:海洋——21世纪的希望。)

  七、课后作业

  1、说一说:结合课文内容及你了解到的相关知识,说一说为什么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2、写一写:你心目中未来的海洋是什么样子的?结合课文内容,搜集相关资料,写一篇短文。

  板书:

  昨天  望洋兴叹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今天  大显神威

  明天  充满希望

  设计理念: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语文素养的培养。一是强化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与交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鼓励阅读、激发想象、启迪情感,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领悟文本的熏陶和教育意义。二是树立大语文观念,以文本为依托,对学习内容进行整合、优化和拓展,以拓宽语文学习资源和学习途径。三是拓宽语文学习方式,培育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使学生在自由充分的学习活动中学会学习、生成智慧、提高素质。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海洋――21世纪的希望》练习题 篇9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领悟“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愫。

  3、初步了解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课文弄明白“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教学难点:进一步体会海洋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很多说明文《麋鹿》、《神奇的克隆》、《恐龙》,这些说明文咱们一读题目就知道了说明的对象是什么,今天我们学的课文也是一篇说明文,齐读课题。这篇说明文要说明对象是什么的?(海洋)这里有一个破折号,起到了解释说明的作用,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二、品读感悟,了解海洋与人类的关系。

  1.过去,人类对海洋怀着怎样的情感?打开书,自由朗读第2、3自然段,找出两个关键的词语(热爱、敬畏)。

  2.人们为什么热爱海洋却又敬畏海洋呢?

  生交流:

  ①人们热爱海洋(“提供”“慷慨”“丰富”“每日不可缺少”)我们体会到海洋的无私、博大的胸怀。指导朗读。

  “慷慨”是什么意思?这个词是用来形容人的,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②人们敬畏海洋(因为它发起脾气来很可怕)哪些词语能体现出来?(无情地、掀翻、冲垮、毁灭)读着这句话你想起了什么?(赤潮、飓风、海啸等)指导朗读,及时评价。(老师感受到海啸的来势凶猛,令人望而生畏、毛骨悚然。) ③瞧,海洋既能提供给人类帮助,又直接影响和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财产,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可见它与人类的关系怎么样?(密切)

  3.小结:这一自然段通过总写海洋和人类的关系密切,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对比。为了避免语言的枯燥无味,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的形象描述,这样就生动、有趣多了。这样的写法下文中也有。

  师生配合引读。

  4.过渡,正因为这样,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什么叫“望洋兴叹”?“兴”在字典上的解释有:

  1、兴盛、流行;

  2、发出、发动、创立;3、起,起来;指名选择。

  人们会发出怎样的叹息呢?

  三、合作交流,深入了解海洋。

  1.时代在前进,科技在发展,进入21世纪信息时代的我们对海洋还是只能“望洋兴叹”吗?出示第4小节。(齐读)

  2.①快速浏览5―8小节,思考:21世纪的人类,生活将面临哪些困境?用直线划出,人们又是从哪几方面开发利用海洋的?用波浪线划出,在书上找找画画,有什么想法可以写下来,做做批注。

  21世纪的人类生活将面临哪些困境?我们来交流一下。能源危机 (近30年来,人类消耗了地球上三分之一的可利用资源。与此同时,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在30年内增长了一倍,并继续增长。陆地资源紧缺。)

  面对这些危机,人类是怎样开发和利用的海洋的?(交流)

  板书:能源危机 开发矿产资源 (读句子,海洋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希望,读出我们的自豪。指导读)

  食物匮乏 索取高蛋白食物(读句子,海洋保健――深海鲨鱼肝油、海参活宝,提取海洋生物基因能制成特效新药,那时,艾滋病、高血压、白血病早已不是不治之症。海洋怎么不是我们人类的希望呢?)

  电力紧张 利用水能发电

  出现干旱 淡化海水、缓解水荒

  空间狭小 建设海底城市

  当然,我们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利用远不止这些方面,这仅仅是作者列举了一些典型的情况来进行说明,这也是说明文的一种常用方法。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海洋――21世纪的希望》练习题 篇10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这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和丰富的网络资料,了解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愫。

  3、培养学生正确迅速输入文字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设计理念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是苏教版六年级的语文课文,这是一篇关于海洋的说明文,告诉我们,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新世纪里的希望。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一门重要学科,其听说读写领域中含有大量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的因素,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挖掘这些因素,进行系统训练,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问、探索的品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综合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和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网络教学以庞大的知识信息资源库为基础,为学生创设了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来选取学习的内容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充分激发了学生主动意识,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情入境

  1、教师简介地表的分布情况,提问:蔚蓝色的海洋与人类有着怎样的关系?

  2、学生回忆并概括海洋与人类的关系

  3、小结:海洋与人类的关系密切。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不在望洋兴叹,这是为什么呢?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认真读课文的第二部分内容,思考这部分内容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交流概括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人类开发和利用海洋的。

  4、交流相机板书。

  (三)利用网源,精读课文

  1、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到两个方面进行学习。要求:先读读课文内容,想想读懂了什么;在结合相关的网上资料学习,想想有还了解到哪些知识。

  2、结合课文内容、网络提供的图片、文字、影片资料交流、谈体会,各抒己见。

  (四)课外拓展,自主创新

  1、学生学完了课文,在头脑中产生了保护海洋的意识,在此基础上发动学生设计一条保护海洋的宣传口号,号召全社会、全世界人们保护海洋。

  2、学生把设计的宣传口号输入BROG版块并在课堂上交流。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海洋――21世纪的希望》练习题 篇11

  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                                           1、直接引出课题《海洋——21世纪的希望》。 2、读了这课的题目,有什么问题?   3、带着问题一起阅读课文,相信学完课文,这些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   1、             为了更好地阅读课文,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课的生字词。 1)             出示生字词 měng        liú 锰           硫 kāng         xié 慷慨        威胁           yùn 蕴藏 2)             指名读、齐读 3)             去拼音读 4)             观察排列规律:第一行都是矿物,一、二行生字都是左右结构,第三行是上下结构。 5)             理解:“慷慨”的意思 2、             指名轮读课文,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学生汇报 1)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2)为了解决“能源危机”,把目光转向海洋。 3)科学家们早就呼吁:人类应该向海洋索取食物! 4)海水淡化、建设海底城市等。 引读课题 提问探究 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海洋有什么特点?         指名读           齐读 抽读 指名说 指名解释 指名轮读,同座讨论对课题的理解。         

  教和学的过程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三、精读课文                                   3、             小结:因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陆地的资源已经越来越少,而海洋却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所以我们要把目光转向海洋,开发海洋、利用海洋这才是人类发展的希望所在。   1.出示:其实“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与海洋的关系就非常密切。”请结合书上的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图片资料进一步突出人与海洋的关系密切。(航行、各种水产品等)视频播放海啸画面,感受海洋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从而引出:难怪“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理解“敬畏”,为什么敬畏? (人们敬重的是海洋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和对人类的奉献,害怕的是海洋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3.“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请同学们默读5——8自然段,具体说说人类是怎么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 1)海洋是个聚宝盆,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矿产资源,解决“能源危机”的问题; 2)人类向海洋索取食物,解除“食物匮乏”的威胁; 3)建设潮汐发电站、海水温差发电站,提供廉价的电力; 4)用海水淡化的方法缓解干旱地区的水荒; 5)建设海底城市,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谈谈看图和视频后的感受,进一步理解“非常密切”。       默读思考做批注 四人小组讨论,派代表汇报。  

  教和学的过程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4.再读5—8自然段,思考:人类在生产生活中面临了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的?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自然段默读、思考。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查找的资料进行汇报,逐一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从而全面了解人类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具体做法。 1)         海底矿产资源的种类、数量 2)         海洋生物的种类、数量 3)         潮汐发电站的发电原理视频 4)         海底建设城市的初步探索图片等                   5.出示最后一小节“不过,人类要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只有这样,海洋才会乐于作出它的奉献。”据你所知,目前,人类在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方面做得怎样?举例说明。 好的方面:保护海洋动物;拒绝吃鱼翅;拯救鲸鱼;蓝丝带组织等。 坏的方面:墨西哥湾漏油事故、渤海湾漏油事故、肆意捕杀海洋动物、海洋垃圾污染等。 默读思考,指名汇报。人类面临“能源危机”,于是开发海洋矿产资源;面临“食物匮乏”,向海洋索取食物;面临“海浪、潮汐能量浪费”,建立潮汐发电站、海水温差发电站;面临“水荒”,淡化海水;面临“生存空间不够”,在海底建设城市。 引导学生结合查找的课外资料说说自己了解的内容。  

  教和学的过程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四、小结             五、作业   6.播放一组人类虐杀海洋动物、肆意污染海水、海洋垃圾等图片,激发学生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的意识。 1.一件件触目惊心的事件,一幅幅惨不忍睹的图片不断提醒着我们要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只有遵循自然规律,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海洋,海洋才会造福人类,否则人类会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2. 好在现在已经有不少人开始积极行动起来了,欣赏歌曲《呵护蔚蓝》部分。 1. ★请你设计几条保护海洋的宣传语 2. ★★写一写“你心目中未来海洋的样子” 2.★★★根据本课所学和查找到的相关资料,写一篇科学小论文《如何开发海洋、利用海洋》或《如何保护海洋资源》   保护海洋宣传语: ⒈海洋宣传日:一天的提醒,一生的行动。 ⒉民无海洋不富,国无海洋不强。 ⒊拥抱蓝色海洋,珍爱生命摇篮。 ⒋生命从海洋开始,善待海洋从你我开始。 ⒌拥抱海洋,感恩海洋,善待海洋。 ⒍手拉手保护海洋环境,心连心传承海洋文明。 ⒎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共图民族复兴大业。 ⒏海洋,中国腾飞的加速器。     观看真实的图片资料,谈感受。                 读题,留作课后思考。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海洋――21世纪的希望》练习题 篇12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的具体语言文字,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九课(齐读课题)。茫茫宇宙中的地球裹着一件水兰色的纱衣,那是广袤无垠的海洋在奔腾不息。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敬畏海洋,但今天(出示第四自然段)

  1、 指名读。

  2、 你们明白了什么?有感情地朗读。

  3、 练习用“由于”造句。

  4、 你们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开发、利用海洋?怎样开发、利用海洋?)

  5、 好,就让我们从这两个问题入手来理解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吧。

  二、学文

  1、 把书打开,自由读5―8自然段,找出问题的答案,画出句子,圈出关键词,再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同学自学)

  2、 交流:

  ⑴ 交流为什么

  (生读能源危机,出示“目前……能源危机”)可以具体地谈谈自身的理解吗?

  知道了这些信息,我们心里沉甸甸的,感到(恐慌、担忧)有感情地读这一段。(生读文)

  (生读食物匮乏,出示“由于……威胁。”)说说你圈出的词语:

  “急剧”是什么意思?世界人口增加怎样急剧呢(20__年60亿,平均每年增加7800万人,2050年人口是90亿)人口如此急剧增加,会有什么负面影响?

  “恶化”同学举例说说生态环境的恶化。

  人越来越多,可耕种面积越来越少,于是人类开始面临(食物匮乏的威胁)谁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除此之外,人类还面临着那些生存危机?

  (出示图片)是啊,近30年来,人类消耗了地球上三分之一的可利用资源。与此同时,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在30年内增加了一倍,并继续增加。陆地资源紧缺,人类事物匮乏,我们深深得为自身的未来感到(担忧),齐读这两段话,相信你们能读得更好。(生读文)

  ⑵交流怎么办

  人类真的到了山重水复、无路可走的地步了吗?有没有什么解救之道呢?(海洋……聚宝盆……丰富……)于是,人类把目光转向海洋,是怎么开发、利用的呢?

  (生读“如今……大显神威。”出示)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自豪,高兴)从哪里体会到的?(交流关键词)谁愿意自豪地读一读的?(生读文)

  (有感情)真好,想不想去看看海洋采矿者的风采(录像)

  (没感情)老师给大家看一段录象,相信看了后你会读得更好。(录像)

  继续交流怎么开发、利用海洋。海洋可开发利用的远远不止这些,想一想,我们还可以怎样开发和利用呢?(同学各抒己见)

  3、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说海洋是21实际的希望了吧,谁来说说。

  4、是啊,曾经海洋孕育了生命,如今,又将解救人类于危难之中;可是,现代人类又是怎样对待这个兰色希望的呢?这张照片展现的是漂浮在海面的石油!由于油船泄漏、油井发生井喷,大量石油随波逐流,生灵遭涂炭,海鸟的尸体不时被抛向海滩。这是赤潮迸发是的海水。随着海洋污染日益加重,赤潮也日趋严重,鱼、虾、蟹等大量死亡,数万公里的海洋成为死海。除此之外,人类的乱捕乱杀,在全球近乎100的水域内捕鱼,已造成海洋中很多物种的消失。

  5、同学们,心情繁重吗?想说些什么呢?

  6、是啊,正如我们书上所说,人类要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需(生读“维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只有这样(生读“海洋才会乐于做出奉献”)

  7、 同学们,海洋存亡,匹夫有责。痛定思痛后只有一句话-------(齐读: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万语千言只为大家谨记(齐读:海洋-----21世纪的希望)。

  三、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仿5、6自然段把自身开发、利用海洋的设想写下来。

  3、 继续了解海洋的知识。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海洋――21世纪的希望》练习题 篇13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海洋——21世纪的希望》第二课时。下面我就按说教材、说学情分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准备、说教学流程、说板书设计八个部分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选文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探索与发现”,旨在让学生关注海洋,关注自然,从而关注我们人类自己的生存空间,《海洋——21世纪的希望》正符合这一特点。

  这是一篇有关海洋的说明文。课文告诉我们,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新世纪的希望。行文简洁流畅,纲举目张,条理清楚。

  二、说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如自主预习、边读边画边批注……懂得搜集信息;但对生活关注不够,对海洋了解不多,作为我们北方学生,对海洋了解少之又少,因此注重师生间的交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利用生活资源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说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结合教材特点及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订了以下两个教学目标:

  (1)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愫。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四、说教法。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是学生、教师、文本、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感受。”教学中,我结合本课特点,准备采取以读代讲的形式,通过朗读、默读、浏览、速读等多种形式,再加上想象、课件、图片的展示等手段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引导他们关注生活,利用生活资源领悟课文,加深理解和体验,认识到保护环境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愫。

  五、说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结合我校“自主学习因势利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我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预习阶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主动探究的习惯;在小组交流中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与探究,培养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展示环节以朗读为主线贯穿读、说、析、品、评,不知不觉让学生受到熏陶,完成教学。

  六、说教学准备:

  1.布置预习:默读课文,想一想昨天的海洋,今天的海洋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从文中画出有关句子,读一读,做上批注。

  2.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海洋资源匮乏的图片等)

  七、说教学流程:

  共由复习导入温故知新——明确任务学有方向——交流展示适时点拨——整合提升拓展升华——拓展延伸关注生活——展开想象描绘未来六个环节组成。

  (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第一课时,学生们通过朗读,通过学习,对海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了让他们温故知新,为学习本节课做好铺垫,所以,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也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知识铺垫。并且自然过渡到明确任务环节。

  (二)明确任务学有方向

  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学生课前预习的内容。现在重新提出来是让学生更清楚的认识到本节课应该完成的具体目标,它是落实教学重点的主要途径。

  (三)交流展示适时点拨

  交流展示分三个环节进行:自我完善——小组交流——全班展示。自我完善要求学生重新完善自己的预习任务,做好在小组中交流的准备。随后小组交流,(这一环节是因为我们的学生由于处在农村,胆子还是比较小,也不够自信,小组交流可以先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进行展示,通过小组中的合作,使自己的观点更加完善,增强自信心,为全班展示打好基础。同时,对于一些稍有难度的问题,可以在组长的带领下通过集体探究进行解决。)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我们进行全班展示,在全班展示的过程中,我做好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力求给更多的学生以展示的机会,并且随机进行引导和点拨,落实教学重点。

  我估计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会从第二自然段、三自然段、五、六、七自然段找出句子,然后谈海洋给自己的感受:无私奉献、可怕等。对于学生的每一个观点,只要能从文中找出句子,谈出理解,并有感情地读下来,我都引导学生对他们进行肯定与赞扬。同时有机的进行整合并落实语言文字训练,适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感受海洋为人类提供便利及可怕的图片、海洋资源匮乏的图片等;去感受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愫,从而落实教学重点。

  如我认为海洋很无私,同时也很暴躁,很可怕。孩子们会展示朗读这一段话——“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的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沿海的城市,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我引导学生抓住“提供了、慷慨的给予”体会海洋的无私奉献,抓住“无情地掀翻、冲垮、毁灭”体会海洋的可怕,在此基础上,再出示两组图片(一组为海洋给予人类丰富水产品的图片,一组为给人类带来可怕灾难的图片。)更进一步感受到海洋与人类密切的关系。带着这种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样,在读与悟的不断交替、深化中落实教学重点。

  再如:我认为海洋很无私,因为人们正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矿产资源。孩子们会展示朗读这一段话——“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台已矗立在海涛之中,一艘艘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深处,先进的海底探测器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学生们联系上文谈到因为许多地方在闹能源危机,所以开始向海洋开发矿产资源,此时,我出示闹能源危机的图片,让孩子们深切的感受到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而后,再引导学生通过“一座座、一艘艘”来体会人们正在对海洋开发、利用,而海洋也正在向人们毫无保留的奉献自己。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与文本、与作者、与编者发生共鸣。

  又如:我认为海洋很无私,孩子们会展示朗读这一段话——“潮汐发电站、温差发电站的建立,将会给人类带来无穷无尽而又价格低廉的电力。”

  由于我们农村学生对发电站还不了解怎么回事,此时,我出示在大海上建立发电站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受海洋的无私。

  ……

  (四)整合提升拓展升华

  在班级展示完成以后,我引导学生回顾全文,进行整合,正因为海洋很无私,为人类提供了矿产资源、高蛋白食品、利用海水来发电等,所以我们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人类要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这时我出示课文最后一段话,让学生们齐声朗读,从而渗透思想教育。

  (五)、拓展延伸关注生活

  学完课文,学生强烈感受到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意识到了保护海洋迫在眉睫。抓住这个关键时刻,要求学生:“请你为保护海洋设计宣传口号,号召全社会、全世界人们保护海洋。”从而对海洋的情感得以升华。学生用独特的体验写出了丰满的口号,“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蓝色的海洋,生命的摇篮”、“幸福生活不只在于丰衣足食,也在于碧水蓝天。”等。

  (六)、展开想象描绘未来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为重要。所以学完后,我设计了“你心目中未来的海洋是什么样子的?结合课文内容,搜集相关资料,写一篇短文”这一作业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情感得到了升华。

  八、说板书设计。

  学生能从板书中清晰地了解课文主要讲述的内容,明白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更激发内心的情感。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开发矿产资源向海洋索取食物

  利用海水发电淡化海水资源

  建设海底城市

  以上就是我对《海洋——21世纪的希望》这篇课文的理解与课堂设计,不到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海洋――21世纪的希望》练习题(精选13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