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搭配教学设计
温州市蒲鞋市小学 洪细苗
备注:本课例转自温州市“城乡共话素质教育新课程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p112―113数学广角
【教材分析】
“数学广角”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二年级学生已初步接触排列与组合知识基础上安排的。排列与组合不仅是组合数学的最初步知识和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教学设计中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以落实《标准》中提出的要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学生分析】
从对本校学生调查情况看,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已有较高的起点,有的学生已能用算式表达结果,远远超过教材规定的要求;但是很少有学生真正理解算式的实际意义,没有达到真正的建构。因此,根据学生差异,教学目标定位应略高于教材的要求。不仅仅是一般性的呈现教材内容,而是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加工处理,具有一定挑战性。不仅仅一般性的列举排列结果,而是让学生在经历数学活动中形成优化意识,提升数学思考。
【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1.创设生活情境,有效激发兴趣,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能采用列举,连线等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排列,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
2.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突出数学思考。
3.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鼓励个性化学习。
【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过程预设与评价:
一.谈话引入
(出示一组图片):大山有多远,我们的爱有多深!
师:这是我们学校最近与泰顺县横坑乡中心小学结对活动的感人场面。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学校还派了7名“爱心使者”,平时都是穿校服的,学校很重视专门给他们准备了衣服。(出示)
师:穿什么衣服好呢?
学生自由发言。
二.探究新知
1.尝试猜想
师:要想每人都穿得不一样,能做到吗?请你大胆猜一猜。(伟大的发现就是从大胆的猜想开始的)
预设:能或不能。
2.引导思考:要知道能不能使每人穿得不一样,关键要知道什么?
上衣和裤子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3.尝试验证。
师:你能不能用简便的方法把各种不同穿法记录下来,比如你可以用一些简单的符号来表示上衣和裤子。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表示。
4.学生板演。
预设:有画图的,文字说明,编号连一连线等等。
5.展示评价。
追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记录的?(板书:方法)
师:是这样的记录的同学请举手。
你们对他的方法有意见?
教师展示有重复或有遗漏的学生作业,让学生评价,突出“不重复,不遗漏”。(板书:不重复,不遗漏)
还有不同的方法吗?(能不能换个角度去思考呢?)
预设:学生有画图连线,编号连线,文字描述,算式。
6.观察比较。
师: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想法:一种从上衣出发,另一种从裤子出发。(板书:有顺序)
小结:你认为哪种记录方法既快速又方便。
预设:学生如果有用乘法要追问是怎么想的?
师:通过刚才我们研究发现不能做到每人穿的不一样,那怎么办?
7.拓展延伸:请你增加一种颜色的上衣或一种颜色的裤子,想一想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快速记录下来。
同桌交流,挑选两种情况展示。
小结:现在你认为哪种记录方法既快又简便呢?
师:老师非常欣赏用符号来表示上衣和裤子再连一连线。
『设计意图』采用问题解决的策略展开有效的教学。改变问题的呈现形式,不是直接提出“一件上衣搭配一条裤子,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而是让学生猜测“能不能做到每人穿得不一样”,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明确问题的导向。其次,充分尊重和相信学生,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时空。经过讨论,发现解决问题的两种思维形式和表达问题结果的不同方式。学生可以有各自的表达方式,尊重数学化和非数学化的表达方式,从而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个性化。
三.听课活动中的数学问题。
1.师:请同
学们估计一下今天来听课的有多少老师?
2.提供信息,学生猜测。
师:洪老师已经了解到,听课老师人数是由这(2、3、4)组成的,你要猜几次才能保证猜对呢?(3次,4次或6次)
3.请大家把猜测的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
4.汇报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这样记录有什么好处?
生:不会重复,也不会漏了。
5.总结方法:要猜几次其实就是这三个数有多少种不同的排列?
师:像刚才那些同学一样,先考虑百位数,再考虑十位和个位,或先考虑个位,再考虑十位和百位。这样能做到有序的思考,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
『设计意图』创设猜听课老师人数的简单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留给学生探索和想象的空间也很大。从自由猜测到有策略研究,注重有序思考方法的渗透,体验、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