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精选14篇)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篇1
一、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齐读课题)。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人,他就是……你了解他吗?我看见同学们回家都搜集了不少资料,谁来介绍介绍他呢?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法布尔,一起去看看他的童年生活。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可以自己轻声读,也可以四人一小组轮流读,看看文章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板书着迷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请同学们再读2---10小节,把有关的语句划划,重点的词句圈圈,还可以写写自己的理解或体会。先自己找,然后四人一小组可以讨论讨论。三、赏读课文1、 全班交流2、 出示:“一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师:谁来读好它?你读得仿佛让我们看到这只纺织娘。齐读。出示纺织娘的图片。师介绍纺织娘的特点。这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多么惹人喜爱啊。怪不得法布尔捉到它时会高兴地说…3、 出示“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师:谁来读好它?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了法布尔捉到虫子时的那份欣喜若狂了!现在老师就是法布尔的妈妈,我忙完农活准备回家时,发现儿子不见了,我焦急地喊:“儿子啊,儿子啊,你在哪儿?”你们就是法布尔,齐读。4、 交流第四节5、 师:法布尔常常一观察就是几个小时,甚至一天。我们一起来读读,读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出示:练习法布尔去水边逮蝴蝶。法布尔蹲下来静静地观察奇妙的水底世界。请用关联词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不是…就是…要么…要么… 有时…有时…)在法布尔的眼里各种昆虫都是那么吸引人。5、出示“一只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小申虫,比樱桃还要小, 色比蓝天还要蓝。”师:谁看到这只小申虫了,谁来读好它?同学们,正是由于喜欢,所以在法布尔的眼里这些寻常的小虫子总是显得那么特别,他的观察多仔细啊!所以出示“鲁迅称他是无与伦比的观察家。” 6、出示“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赏。”师:同学们,放进、包上、装进、欣赏这些动词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对昆虫倾注了全部的感情)?同学们,这里他称这个小申虫为小宝贝,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称什么为小宝贝啊?我们一起来读读,体会他这种得到梦寐以求的东西的激动之情。7、出示:“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师:这个放让你体会到了什么?父母之命难为啊,你们与它是同龄人,最能理解他,谁最理解他,来把这段文字读好。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法布尔的情绪是随着着虫子而变化的,得到了就高兴,现在父母让他扔掉他就伤心,当一个人的喜怒哀乐都围绕着一样东西时,我想他是情有独钟了。8、出示第十节。“没有用的玩意儿”,为什么要加引号呢?会是些什么东西啊?他把这些在大人眼里没有用的东西装在袋里, 地玩,这时候,不仅仅是着迷了,而是痴迷了。板书痴迷。9、师:同学们,后人为了纪念法布尔,为他建造了一尊雕像,出示雕像。看看他有什么特别之处吗?是啊,他的口袋天天这样鼓鼓的,一直到老,作者说,这衣袋塞满了许许多多的昆虫,仅仅是昆虫吗?还塞满了什么。出示练习。(同桌交流)三总结课文,布置作业。师:多少迷恋,多少执着,多少欢乐,多少眼泪啊!这些昆虫就像一大师的手,引领着法布尔走进了昆虫的世界,法布尔与昆虫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相信法布尔宁可为昆虫设计一身结婚礼服用,也不愿意参加上流社会的晚宴。在法国,人们推选他为诺贝尔奖的后选人,你们看这就是他花了毕生的精力,写的一本昆虫介的巨著。一起读读它的名字。出示师介绍。师:老师这里有一段文字选自《昆虫记》,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师:同学们,法布尔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成就跟他执着的追求,锲而不舍的努力分不开的。让我们从小也像他一样,孜孜以求,不断探索,长大开辟一条属自己天空。师:今天的作业(任选一题)1、 观察昆虫的活动,写一篇观察日记。2、 阅读《昆虫记》,写一篇读后感。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精读课文,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对大自然的热爱.
2,引导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明白无论做什么事,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会获得成功.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品读体会文中深刻的句子,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明白本单元前两课所学的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会成功的道理,融会贯通,在学生的已知经验和未知经验之间架一座桥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一位用口袋来装昆虫的怪人,他是谁
生:法布尔.(板书)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以及你们课后所查的资料,你对法布尔有哪些了解 (结合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过度:法布尔真是个了不起的科学家,要想对他了解更多,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童年,走进他童年与众不同的生活,体会他那份对昆虫的痴迷.
二,精读课文
1,出示要求:用心读一读文章2——10自然段,看看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将你的感受体会写下来.
2,学生自读批注,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3,讨论交流,(投影出示相关语句)
一 a "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三天前就注意到了,这声音,这纺织娘的叫声在法布尔听来是那么动听,那么美妙,(点击红字)真想看看它的庐山真面目啊,而现在——(引读)这"终于"二字在你们朗读中显得那么有分量,谁来对终于说点什么 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为了一只纺织娘,在花园里整整守了三天.让我们给想象插上翅膀,这三天,他是怎么过的啊 ]
b,难怪他会这样跟妈妈说——出示:"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①指名读,这可是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呀!出示:"妈妈一看,儿子的手中拿着一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多么可爱的纺织娘,读出对它的喜爱)
②再指名读,真是令人兴奋的事情呀!一起读.
③你们可都是昆虫迷了,这小小的发现都能高兴成这样!
读读这句话(出示: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
过渡:还有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 a,出示:他把鸭子……五彩缤纷的蠕虫……
①是啊,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他的身边围绕着的已不再是鸭子,而是——还可能是什么
②是啊,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他想要去细细观察的可就是奇妙的水世界了,这里有……有……有……
多么惬意的生活呀,你来读.
多么可爱的水底小精灵呀,我们一起来!
(点回)过渡:再齐读这句话.还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吗
b,出示:"嗬,真漂亮!"他边叫边用小手扑过去,敏捷地捉住了它.
动作之快,这可都是练出来的呀!谁来读
在别人眼里不起眼的小甲虫,在法布尔眼里却是那么漂亮,它长什么样 (点击 图片)
再出示:这只小……还要蓝.
指读:比蓝天还要蓝,蓝得发亮呢!
再指读:比蓝天还要蓝,蓝得耀眼呢!我们一起来.
怪不得法布尔会情不自禁地赞叹:(点击红色句子)——
c,所以——"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①从(点红字)"放进""包上""装进"这些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法布尔对昆虫倾注了全部的情感.)谁来做一回法布尔,把你的喜悦传达给我们每一位同学 瞧你高兴的样子(或得到这些小宝贝),仿佛得到了稀世珍宝一样.我们一起来.
②这些可都是珍宝,你会怎样对待这些心爱的宝贝呢 拓展训练:"他把这个小宝贝( )地放进蜗牛壳里,( )地包上树叶,( )地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d,说法布尔是昆虫迷,还真不是浪得虚名啊,夕阳西下,法布尔赶着鸭子,满载而归,心里甜滋滋的.让我们也来感受他的喜悦,齐读5,6两小节.
三,可是,法布尔眼里的宝贝,在父母眼中又是什么呢
正因为他只捡这些没用的玩意儿,这回父母是忍无可忍,同学们尝试读读父母的话,等会把父母的话再次对着法布尔说一遍.
②指三名同学分角色读.
③父亲不理解儿子,可母亲也不理解你,母子连心啊.我们一起读读这段话,出示:"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
能否把(点)"放"换成"扔""丢" 为什么 (抓住"难过极了""刷刷地""很不情愿""放"等词,指导朗读,体会法布尔的不舍与无奈!)
④父母叫他扔,他却是放,一个放字,可见法布尔是多么不舍得呀.他只想对小宝贝们说——
⑤可父母的不理解,面对他们严厉地责骂,他放弃他的好朋友昆虫们了吗 (没有)
如放弃的话,他可不是昆虫迷了.他甚至对昆虫的迷恋是有增无减啊,抓住一切机会对昆虫进行观察研究,请看这些小资料,(出示)等下我请同学选择其中一条感兴趣的来读一读.
三,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师:是啊,此时此刻,法布尔对昆虫已不仅仅是着迷,而是越来越迷恋,越来越痴迷!
法布尔高高鼓起的衣袋里装满了昆虫,仅仅是装满了昆虫吗 你们能不能用这样一句话来说一说
出示:"法布尔高高鼓起的衣袋里,塞满了许许多的昆虫,还塞满了( )"
(无奈的眼泪,对昆虫的喜爱之情,对昆虫世界的好奇,当昆虫学家的愿望,童年的快乐……)
师:多少迷恋,多少眼泪,多少执着,多少梦想!也正是这种执着,这种痴迷将法布尔引进了可许的殿堂,让他成为了著名的昆虫学家,完成了不朽的巨著《昆虫记》.(板书)课文学到这儿,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
师总结:只要你们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我相信你们终有一天也会登上科学的高峰.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昆虫的知识,更多科学家的故事,那么就请你们走进我们的阅览室,那里有你们取之不尽的精神食粮.
四,布置作业
观察一种昆虫,写一篇观察日记.(要求:描写细致入微;表达准确生动.)
板书设计:
15 装满昆虫的衣袋
法布尔 昆虫迷 《昆虫记》
昆虫学家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精读课文,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对大自然的热爱。
2、引导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明白无论做什么事,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会获得成功。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装满昆虫的衣袋。
【教学重难点】
1、品读体会文中深刻的句子,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明白本单元前两课所学的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会成功的道理,融会贯通,在学生的已知经验和未知经验之间架一座桥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生齐读课题:《装满昆虫的衣袋》。谁来告诉大家,谁的衣袋里装满了昆虫?从中可以看出什么?
板书:法布尔
2、过渡:法布尔的衣袋总是鼓鼓的,装满了许多好玩的东西,如果我们把喜欢看球赛的人叫球迷,特别爱读书的同学我们称他书迷,你觉得法布尔该叫什么迷呢?
板书:昆虫迷
二、初读课文
1、请你快速浏览课文,划出文中带有“迷”的词语和句子。
读后交流、板书: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
着迷
迷恋
痴迷
2、同学们,课文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排列这三个词语的,你觉得他们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
交流体会:他们都带有“迷”,但三个词语迷的程度是越来越深的。
3、说说课文是通过哪两件事来描写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的?(抓纺织娘、捉小甲虫)
【设计意图:品读是阅读教学中学习语言、体悟情蕴的最有效方法。引导学生品读找中心句,画出法布尔对昆虫着迷的语句,既体现了对教材的创造性理解和处理,又让学生学到读懂课文,捕捉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三、精读课文
过渡:法布尔到底是怎样对昆虫由“着迷”到“迷恋”甚至“痴迷”的呢?让我们再次走进法布尔的童年,走进他童年与众不同的生活,体会他那份对昆虫的痴迷。
(一)学习第一个故事。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2、3自然段,看看从哪些词语、句子可以看出法布尔着迷于昆虫?
2、学生自读批注,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3、讨论交流,(投影出示相关语句)
a、学习第4自然段
(1)引读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法布尔八九岁的时候,父亲叫他去放鸭子。他把鸭子赶进池塘以后,就去(水边逮蝴蝶,捉甲虫),或是(蹲下来静静地观察奇妙的`水底世界:漂亮的螺壳、来回穿梭的游鱼、五彩缤纷的蠕虫……
(2)扣住省略号,想象水底世界还会有什么?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
(3)补充资料。这个奇妙的水底世界在《昆虫记》里有很多有趣的描述,老师摘取了一个片断给同学们欣赏。(……水甲虫在池塘深处活泼地跳跃着,它的前翅的尖端还带着一个气泡,这个气泡帮助它呼吸。胸下有一片胸翼,映着阳光闪烁着金光,仿佛佩带在大将军胸前的那块闪亮的胸甲。水面上,我们看到一堆闪着亮光的‘蚌珠’在欢快地打着转儿、扭动……不对,不是‘蚌珠’,是豉虫在开舞会呢!不远的地方,有一队池鳐正用它们傍击式的游泳姿朝这边游过来,如裁缝手里的缝针一般迅速、有力。……)
(4)学生通过阅读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5)带着这种感受我们再来读一读第四自然段。
b、“妈妈一看,儿子的手中拿着一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体会纺织娘的可爱,指导朗读,读出法布尔对它的喜爱)
c、“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法布尔用了几天时间才捉到它?你们想想,为了找到这只纺织娘,法布尔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
三天前就注意到了,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为了一只纺织娘,在花园里整整守了三天,这三天,他是怎么过的啊!父母找不到他,他丝毫没有感觉他们的着急)
d、“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重点结合插图和“三天前”“终于”以及两个“!”指导朗读,体会小法布尔的兴奋、激动!)
4、小结,点拨读书的方法:读书就要这样,一边读一边想,细细咀嚼、品味,学会感动,诵读出味道来就有了兴趣。这样,读书也能入迷哦!
【设计意图:“要读懂人物,就要看到人物的心灵美。”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走进法布尔的心灵世界,读出自己的思考,读出自己的独特理解,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真正目的。】
(二)学习第二个故事。
1、过渡:法布尔就是这样对大自然,对昆虫非常着迷。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这种迷恋越来越深了!让我们再来读读他的。捉小甲虫的故事。
能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着迷的语句用中括号标出;让你感动的句子画波浪线“~~”;给你想重读的词语加点“?”;想说一两句的,就在页眉、页脚或行间等空白处写下来。
2、学习好的同学合同桌交流,读一读、说一说。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
3、讨论交流:课文的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法布尔是个昆虫迷?(投影出示相关语句)
a“一只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他们眼前掠过!嗬!真漂亮!他边叫边用小手扑过去,敏捷地捉住了它,这只甲虫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
(从外形描写中体会小甲虫的可爱,从而体会法布尔对它的喜爱。从捉虫的动作中体会法布尔已很有经验,结合体会指导朗读。)
b“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①生活中,你看过谁把什么当作“小宝贝”?
②请同学们注意法布尔一系列的动作,细细地品味,你还能感受到什么?(法布尔对小甲虫照顾得很周到,精心呵护,很珍惜小甲虫)
③感情朗读第5自然段。从“放进”“包上”“装进”这些词中体会法布尔对昆虫倾注了全部的情感。)
C“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
(①进垃圾堆的东西,我们一般用什么动词?
(②那课文为什么不用“扔”,而用“放”呢?――是啊!一个“放”字让我们看到了法布尔是那么地不舍,又是那么地无奈啊!
(③抓住“难过极了”“刷刷地”“很不情愿”“放”等词,指导朗读,体会法布尔的不舍与无奈!)
D、同学们,法布尔高兴是因为昆虫,难过也是因为昆虫。当一个人的喜怒哀乐都是因为某样东西时,他就是真正地爱上了这样东西,就是对它“迷恋”了!法布尔对昆虫太着迷了,面对父亲的怒斥、母亲的重责恐吓,法布尔放弃了对昆虫的迷恋了吗?他怎么做的?
指读、引读第10自然段。
此时的法布尔已经对昆虫由着迷到迷恋甚至痴迷啦!
现在,你能说说对“痴迷”的理解吗?
【设计意图:紧扣“揭全文之旨”的三个词语――着迷、迷恋、痴迷,引导学生一层一层地体会意思,一次一次地把体会到的意思读出来。从而进一步理解和感悟词句的意蕴,同时也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读出自己的理解与个性,一次一次地读,一波一波地把情感催过来,由感性到理性,有效地内化了文本语言,树立起法布尔的高大形象,使其具有立体美感,占据学生的心灵世界,让学生步入法布尔痴迷于昆虫、潜心于科学研究的天地,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萌发爱科学的思想。】
三、学习课文最后一小节
此时的法布尔,这位昆虫迷,已经由最初的“着迷”到“迷恋”,甚至是“痴迷”了。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今天,人们印象中的法布尔就具有了一个典型的特征――衣袋里装满昆虫。
法布尔痴迷昆虫,昆虫也像一位大师一样牵着他的小手把他引进了科学的殿堂。板书:走进殿堂。你知道长大以后的法布尔有什么样的成就吗?
(1)学生交流收集的法布尔相关资料。
(2)老师简介《昆虫记》。
(3)指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回扣课题,总结全文。
1、请你再来读一读课题,思考一下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为题目哪?
换一个题目,例如,爱昆虫的法布尔,法布尔的故事,可不可以?
(生动形象地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痴迷。他时时刻刻都在钻研着昆虫。)
2、是啊,多少迷恋,多少眼泪,多少梦想,多少执着!正是因为这种痴迷、这份执着,让他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完成了不朽的巨著《昆虫记》。课文学到这儿,你有什么话想说吗?(从法布尔的身上,你明白了什么?)
板书:一心一意地追求
锲而不舍地努力
3、教师赠送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件事情产生了兴趣,我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做得那么有滋有味,兴趣盎然,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甚至忘记了自己。――法布尔”
五、布置作业
1、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法布尔,我向同学们推荐阅读《昆虫记》这部书,相信通过阅读你会有很大的收获。
2、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里面有许许多多奥秘等待同学们去探索,课文虽然结束了,但我们探索的路将更长,课后,请同学们走进大自然,去观察你喜爱的小动物吧,并写观察日记。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两件事.儿时的法布尔对昆虫充满了好奇,在一天傍晚,他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八九岁时去放鸭子,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父亲的责骂也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课文并没有写法布尔是怎么成为一名昆虫学家的,而是记叙了他小时候对小虫子非常着迷的两件事.这是课文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
1,要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2,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3,学会搜集资料,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延伸,使课文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点
从学生有限的生活积淀和自身的阅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语句,在读中一步步走进人物内心,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
四,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熟读课文,并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设计要素
设计感
故事感
交响感
共情感
娱乐感
意义感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法布尔"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的无穷乐趣.
2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激发对美好事物的浓厚兴趣,培养仔细观察,孜孜以求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品读感悟第二到第十自然段的内容.
教学难点:深刻领悟题目的内涵,让学生得到启迪.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激发对美好事物的浓厚兴趣,培养仔细观察,孜孜以求,坚持不懈的精神.
讲解法布尔生活中的小故事,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法布尔.
出示视频:《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断——六条腿的舞蹈家.让学生欣赏,
播放视频《昆虫记》的片段,让学生走进《昆虫记》走进法布尔的生活.
播放歌曲《童年》让学生在优美体味童年生活的快乐.
要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设计要素
设计感
故事感
交响感
共情感
娱乐感
意义感
一,交流资料,,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三,品读课文,自主感悟
四,拓展引申文本,追求超越升华
设计小组合作及情感教学的教学活动使本课极有设计感.
自由朗诵,整体感知;聆听范读,比照仿诵.
整体感悟: 学生思考,讨论,质疑以下问题.
如果要你为法布尔设计一个雕像,你准备怎样设计
.
多媒体法布尔生平事迹.介绍法布尔生活中的小故事.
法布尔观察昆虫很着迷.他为了观察昆虫,居然连回家都忘了.
学生互相讲述一下发生在童年时的故事
出示视频:《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断——六条腿的舞蹈家使学生感受到法布尔富有诗意的语言和他敏锐的观察力..
.
配乐《童年》学生朗诵法布尔观察昆虫着迷的片段
.
出示视频:《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断,观看了这个片断,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对小时候的法布尔有哪些了解
你们的描述让老师好像看到了当时的情景,法布尔捉住这只纺织娘的确是不容易呀.你们能把这种很不容易的感觉读出来吗
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办一个主题展览
播放歌曲《童年》让学生在优美体味童年生活的快乐.
学生加上自己的动作,朗读法布尔捉虫的语句.与法布尔共同感受捉纺织娘的辛苦,捉住纺织娘的那份喜悦
学生配乐朗读自己的喜欢的段落.互相赞美.
了解法布尔的生平.为什么法布尔会取得这样的成就呢 和小时候的故事有很大的关系.
教会学生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
让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去生发,去拓展,去创造,"跳出文本看世界",使学生受到法布尔细致观察,严谨治学的精神的熏陶和感染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观察、殿堂、责骂”等含有生字的词语的意义。
3.在学生脑海里形成法布尔对昆虫痴迷的丰满、真实的形象,初步感知“法布尔精神”。
教学重点:
从学生有限的生活积淀和自身的阅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词句,在品味、朗读、想象中建构学生心中的“法布尔”形象。
预习安排:
1.查词典理解“着迷、迷恋、痴迷”三个词语的意思;
2.搜集法布尔迷恋昆虫的小故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设置冲突。
1.检复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法布尔有了怎样的印象?
2.整体感知
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到怎样的程度了呢?请快速地读一读书。
师相机形成板书
抓纺织娘
捉甲虫被责骂
3.设置冲突
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后人为了纪念法布尔,在为他建造的雕像上,把两个衣袋做得高高地鼓起,好象里面塞满了许许多多昆虫。
■什么叫痴?(如痴如醉,忘了自己)什么叫迷?(着迷,入迷)痴是什么偏旁?说几个含有病字头的字。
■你想说什么?
■痴迷成这样了,让我们一起走进“抓纺织娘”这件事情,读读2、3两自然段,看看你有没有什么话要对法布尔说,或者有什么问题要问问他。
(二)、触摸细节,引导体验。
学生阅读思考,接着开始交流。
1.触摸抓“纺织娘”的细节,体验法布尔对小虫子的着迷。
先组织学生自由谈感受,然后引读“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相机切入对“那”的理解。
■我也来读读――“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一只会唱歌的虫子!”
■聚焦“失误”――“那只”不能说成“一只”。
■想象说话
那只会唱歌的虫子是怎样的一只虫子?
三天前,那只虫子在哪里?法布尔在做什么?两天前?一天前?
■朗读。
■过渡:一个“那”字,让我们感受到了法布尔的那份抓到纺织娘后的快乐。让我们分角色地来读读,表达你的感觉。
■情境朗读。
第一、二两组朗读第二段,两位学生各自学着爸爸或者妈妈一起呼喊(比如这样喊――法布尔!法布尔!法布尔!),一生读法布尔的话,其他学生读剩下的部分。
■总结(引读):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后人为了纪念法布尔,在为他建造的雕像上,把两个衣袋做得高高地鼓起,好象里面塞满了许许多多昆虫。
■过渡:你有没有什么问题想问问雕塑家呢?
为什么要将两个衣袋做得高高地鼓起?
请学生默读“捉甲虫被责骂”这一部分,边读边看看法布尔想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捉虫子,被责骂”的细节感悟,体验法布尔对小虫子的“迷恋”。
先请学生自由说,然后根据学生的发言,切入下面词句中的一个展开教学。
(1)忽然,一只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从他眼前掠过。“嗬,真漂亮!”他边叫边用小手扑过去,敏捷地捉住了它。这只甲虫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
■你看到了怎样的小虫子?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动作?
■动作这样敏捷,你想说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敏捷呢?
■朗读。
■过渡:法布尔高兴极了。他(导读)――
(2)法布尔高兴极了。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好好欣赏。这一天,他还捡了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
■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想象说话
法布尔一边将小宝贝放进蜗牛壳,一边会对他的小宝贝说些什么呢?
■除了将蜗牛放好,他还做了什么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为什么他还要捡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
他在想着……?
■过渡:就这样想着,开心,可是回到家却……
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3)理解责骂,体验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我听到了爸爸在骂他。
■我听到妈妈也责备他。
■法布尔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过渡:
(4)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流,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
■他的眼泪是怎样的眼泪呀?法布尔一边流泪,一边在心里和小甲虫怎样告别呀?
■读。■过渡。
(5)可是母亲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以后每次放鸭,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捡那些“没用的玩意儿”,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你想对法布尔说什么?
(三)、联系“衣袋”,升华体验
1.过渡: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后人为了纪念法布尔,在为他建造的雕像上,把两个衣袋做得高高地鼓起,好象里面塞满了许许多多昆虫。
2.升华:在你看来,这鼓鼓的“衣袋”装的是什么?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篇6
所属册数 第九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如:痴迷、鸟栖虫居、鼓鼓囊囊等。3、了解课文内容,从法布尔喜欢昆虫的两件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4、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难点:从小养成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志趣。
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法布尔的资料,全面感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2、自主预习课文,提出问题。
作业设计 1、完成习字册。2、搜集有关昆虫的资料,完成项目作业。
教学设计 :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讲述的两件事。
3、能提出自己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把你们的手放进你们的口袋,说一说你们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
2、可有一位伟大科学家,他小时候,在衣袋里装满了昆虫。他是谁?(板书:法布尔)
3、你们了解他吗?向大家介绍介绍。
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后,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地自由读课文,如果有些段落或语句读得不够熟练,就多读几遍,直到读流利为止。
2、把自己没读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交流读书情况,结合朗读理解部分词语:
1、指名分读课文(有些重点段落齐读)
2、请同学读自己读得不流利的段落。
3、把自己读得很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四、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同桌互读,一边读一边交流每小节的意思。
2、集体交流:你读明白了什么?
法布尔小时候很喜欢昆虫(2-10)
法布尔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小时候的生活环境(1)
法布尔凭借对昆虫的着迷,进入了科学的殿堂。(11)
3、理清课文条理:
一(1)二(2-10)三(11)
五、质疑问难:
如果是词语方面的,当堂解决;如果是课文内容方面或者是拓展延伸的,就引导学生课后读课文或查找资料,试着解决。
六、作业:
1、课作:a、朗读课文
b、写习字册
板书:
15、装满昆虫的衣袋
生活环境(1)
对昆虫着迷(2-10)
走进了科学的殿堂(11)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二、三段。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课题的原因。
2.从课文的描写中找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生齐读课题:《装满昆虫的衣袋》。课文写谁的衣袋里装满了昆虫?你从题目中可以看出什么?
课文用几件事向我们介绍了这位昆虫迷呢?
(1、父母干农活时,他找纺织娘;2、放鸭子时,捉小甲虫。)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过渡:是的,在法布尔的衣袋里装满了地上爬的、天上飞的小昆虫,衣袋装得鼓鼓囊囊的,这足以看出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很着迷。(板书:着迷)
齐读第二、三自然段。
读完后,请你们找出描写法布尔小时侯对昆虫非常着迷的词句。读一读,说一说。
(1)学生汇报: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三天前”、“终于”就发现了,现在仍在寻找,可见有一种锲而不舍的探究精神,不查个水落石出,决不放弃。)
(2)瞧,这就是那只会唱歌的纺织娘――媒体显示纺织娘的图片。
你就是法布尔,找了三天才找到她,你高兴吗?拿起书读一读,有感情地朗读法布尔的话。
生齐读。
2.学习第四――九自然段。
过渡:法布尔花了三天时间终于找到了那只会唱歌的纺织娘,他确实是一个昆虫迷。相信在接下来放鸭子的故事中,更能感受到法布尔对小虫子的着迷。自由朗读课文第4――9自然段,请同学们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1) 读第四自然段:
师:法布尔放鸭子的生活快乐吗?
生:(两三名同学结合课文汇报)
生(指名读)他把鸭子赶进池塘以后,就去水边逮蝴蝶、捉甲虫,或是蹲下来静静地观察奇妙的水底世界:漂亮的螺壳、来回穿梭的游鱼、五彩缤纷的蠕虫……
师:(指导朗读)借这样的机会,他沉浸在自己的天地中,各种各样的昆虫、奇妙的水底世界深深地吸引着法布尔。让我们也进入这境界中去吧。
生:(齐读。)
(2) 学习5――9自然段
师:(过度)法布尔放鸭子的生活充满着无穷无尽的快乐,同时也常常伴随着痛苦和伤心,下面的故事中哪一点最使你感动?
生:(指名汇报)
师:(媒体显示第9 自然段)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
①由难过的原因引出“父母责骂”内容。小组合作,讨论父母为什么责骂他,从责骂中你还能体会到什么。
(父亲认为法布尔只顾 ,不顾 。因此, ;母亲担心的是什么。)
谁来读父母的话。
生1读父亲的话。
师:这是一位严厉的父亲,他已经怒气冲冲了。
生2读母亲的话。
师:这是一位慈爱的母亲,责备的话语流露出疼爱。
②法布尔心甘情愿扔掉这些小虫子吗?(引出第5自然段,感受小甲虫的可爱)
师:是啊,他如何忍心扔掉这些小玩意呀。在法布尔的眼里,他们简直是宝贝,是心爱的小宝贝。究竟怎样可爱呢?能看出他很珍爱这些小宝贝吗?
生:(用-----画出写小甲虫可爱的句子;用~~画出珍爱的词语。画好后组内先交流)
师:(指名读书汇报,随机显示甲虫图片)你们看,多美的小甲虫啊。你们喜爱她吗?你的眼前就有这样美丽的的小甲虫,你有什么想法?
自由朗读体会整个第5自然段。
③强化第9段的感受:父亲叫他扔了甲虫,他觉得扔的是甲虫吗,是宝贝,是心爱的宝贝,是他的快乐与幸福,因此他多不情愿啊。父母理解他吗?因此他----难过极了,眼泪--------。
你们理解他吗?是啊,你们是他的小伙伴,是知心朋友,你们最理解他。看着伤心难过的法布尔,谁来安慰他一句。
(3)学习第十自然段。读后过渡:在这两个故事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引读:虽然遭受到了挫折,――(生齐读)可是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板书:迷恋)(生接读)以后每次放鸭,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拣那些“没用的玩意儿”,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
提问:你能从这一自然段中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吗?
(“兴致勃勃、没用的玩意儿、背着、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可看出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反而使他更专注地观察研究昆虫。)
4.学习第十一自然段。
过渡:法布尔就迷恋着昆虫,长大后更是如此,甚至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昆虫,真是达到了――(书上用了一个什么词语?)
(生齐答――痴迷)
(板书:痴迷)
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入科学的殿堂。(板书:进入科学的殿堂)终于,举世闻名的巨著《昆虫记》在他手中诞生了,为人类做出了杰出的的贡献。
现在,老师要大家做一回雕塑家,给这位昆虫学家塑像,你会怎样塑呢?
(生自由回答。)
你们个个都是有创意的雕塑家。那么现实中人们是如何为法布尔塑像的呢?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生齐读。)
三、回扣课题,总结全文。
1.上节课,有同学提出“为什么要用做《装满昆虫的衣袋》课题”,现在你们明白了没有?
(这是为了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2.学了这一课,你们一定想多了解一点有关昆虫的知识吧!老师还希望你们能法布尔的故事中得到一点启示。
四、作业。
搜集有关昆虫的资料,完成项目作业。
板书:
装满昆虫的衣袋
着迷 迷恋 痴迷
进入科学的殿堂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篇7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的认识了一位昆虫学家,他叫什么名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法布尔的故事。齐读课题。
2、这篇课文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为题目呢?我们先观察一下法布尔的衣袋(出示塑像)。请学生说说法布尔塑像的特点。
3、过渡:法布尔的衣袋总是鼓鼓的,装满了许多好玩的东西,如果我们把喜欢看球赛的人叫球迷,特别爱读书的同学我们称他书迷,你觉得法布尔该叫什么迷呢?
二、初读课文
1、请你快速的浏览课文,划出文中带有“迷”的词语和句子。
读后交流、板书:
着迷
迷恋
痴迷
2、同学们,课文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排列这三个词语的,你觉得他们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
交流体会:他们都带有“迷”,但三个词语迷的程度是越来越深的。
三、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个故事
1、过渡:法布尔到底是怎样对昆虫由着迷到迷恋甚至痴迷的呢?让我们再次走进法布尔的童年,去读他的童年故事。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2、3自然段,看看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指名说,相机板书:抓纺织娘
2、从法布尔抓纺织娘这件事情中,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法布尔着迷于昆虫?
重点体会词语:三天 终于
指导朗读
3、那是一只什么样的纺织娘呢?(出示投影)你觉得它怎么样?书上是这样描写的,指导读此句。
4、抓到了又会唱歌又很漂亮的纺织娘,法布尔心情怎
么样?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指导读书。
学习第二个故事
1、过渡:法布尔就是这样对大自然,对昆虫非常着迷。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这种迷恋越来越深了!让我们再来读读他的第二个故事。
快速浏览5―11自然段,用笔画出表示法布尔感情变化的词语。请同学板书(高兴极了 甜滋滋 难过极了)。
2、交流:是什么让法布尔高兴极了?阅读第五自然段。
板书:抓小甲虫
3、虫子怎么样?找出句子读一读。
法布尔把这只小甲虫称为什么?他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宝贝的?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篇8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部分词意。
3.读懂课文内容并理清课文条理
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导入:
1、学们把手放进衣袋,说一说你的衣袋里放了些什么?
现在一个人的'衣袋里装满了昆虫,你们觉得奇怪吗?
这个衣袋里装满昆虫的人是谁?他是哪儿人?为什么要把昆虫装进衣袋?大家读一读《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文章就知道了?(板书课题)
3、介绍法布尔。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他为什么在口袋里装满昆虫了?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读准生字音。
莱昂溪纺厉垃圾
(2)认清生字形。
比一比,组词
3、指明学生回答提问,因为他十分喜欢昆虫。
4、检查学生词语。
学习了生字,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这些词语。你能读好这些词语吗?
出示词语:
纵横笼罩穿梭蠕虫闪烁厉声兴致勃勃
裤兜殿堂垃圾圣莱昂纺织娘鼓鼓囊囊
(1)请你读一读,带领大家来读。
(2)自读课文来理解一些词语。请你来说说你会的词语。
5、齐读课文,加深理解词语。
6、检查课文朗读。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文章主要介绍了法布尔十分的喜欢昆虫。列举了一些例子。
指明学生来评价一下他们的朗读,并且来说说他们读的好与差的部分。
请你再来尝试读一读,读出语气。
三、总结
1、本课我们重点学习了生字词,还了解了课文的大概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吗,请你来谈一谈。
2、指导学生写字。
莱,草字头加个来。
溪注意一点。
厉注意写法。
3、学生描红。教师从旁指导。
板书
15、装满昆虫的衣袋
介绍法布尔列举事例走进科学殿堂
装满昆虫的衣袋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
2、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激发对美好事物的浓厚兴趣,培养仔细观察,孜孜以求、坚持不懈的精神。
3、有感情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执着追求、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和理解,你觉得法布尔是个什么样子的孩子呢?
(他是个对虫子特别着迷的孩子)
2、板书着迷,你来说说什么样子叫着迷呢?在你的生活中有什么是你特别着迷的呢?
过渡:是啊,法布尔对昆虫非常的着迷,喜欢看球赛的人,我们通常叫他是球迷,喜欢下棋的叫棋迷。那法布尔我们可以叫他是什么?(昆虫迷)
二、精读课文
1、读一读课文,请你来找找从那些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法布尔是个名副其实的昆虫迷呢?。
学生自读课文,指名学生说一说
A、从捉纺织娘
B、捉小甲虫。
2、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他着迷的精神来。
①、影出示第三自然段,齐读读第三自然段,从那个词我们最能看出法布尔的着迷呢?圈出终于。法布尔在三天前就开始寻找了,结果终于被他找到了,他心中会多么的高兴,兴奋啊,那么请你来体验一下他当时的心情,读一读第一句妈妈,在这儿呢读出高兴兴奋的语气来。
②、读一读第四节,从这些例子中我们更加能了解到法布尔对昆虫非同寻常的感情啊。
③、我们再来看看另一只小甲虫的故事,指明学生朗读5、6、7、8、9、五段,从这五段中,你觉的法布尔仅仅还是对昆虫很着迷吗?请你来找一个更合适的词语能说明法布尔的心情。。
板书:迷恋
④、投影出示6、7、8、9三段
这时候法布尔的心情不同的,请你来划一划,找一找。请你来说说有什么不同呢?
心情的变化:捉小甲虫时的高兴心里甜滋滋的-------被父母责骂时的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将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仍然兴致勃勃地拣那些昆虫,背地里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
A、同学们在生活中肯定也曾被父母责骂过,你还记得你父母是怎么责骂你的吗?你来模仿一下他们的口气来读一读法布尔父母的责骂。指明学生读。男女声来读一读。
B、当父母责骂你时,你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请你来说说。我们的小法布尔心里也是非常难过的。指名学生来读一读第九段。
C、但是在这样的责骂面前他又怎么样呢?放弃还是坚持啊?圈出词语丝毫没能、仍然。可见啊,他确实是非常的迷恋昆虫的啊
D、齐读6到9自然段。
3、小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只能用痴迷来形容。
正是有了这种执着追求,法布尔走进了科学的殿堂。而今天人们印象中的法布尔就具有了一个典型特征--------(引读)衣袋装满昆虫
①、请你再来读一读课题,思考一下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题目呢?换一个题目,例如,爱昆虫的法布尔,法布尔的故事与它相比有什么不足的呢?
生动形象的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痴迷。他时时刻刻都在钻研着昆虫
②、教师板书:执着追求,坚持不懈
三、拓展阅读。
法布尔对昆虫的那股钻劲儿、韧劲儿简直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或许他对昆虫的好奇、那份爱,不能为人所理解。他的心血凝结成了简单通俗的一本昆虫巨著《昆虫记》,以科学的态度,翔实的资料真实地介绍了昆虫生活。他笔下的那些小虫子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充满着灵性。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法布尔。读一读课外资料。
读了之后,你有什么像对他说一说的吗?
板书:15装满昆虫的衣袋
入迷
迷恋(执着追求,坚持不懈)
痴迷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如:痴迷、鸟栖虫居、鼓鼓囊囊等。
3、了解课文内容,从法布尔喜欢昆虫的两件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4、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难点:从小养成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志趣。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练习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讲述的两件事。最后能提出自己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课时:交流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读书自己解决。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对科学、自然的热爱,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法布尔的资料,全面感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2、自主预习课文,提出问题。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讲述的两件事。
3、能提出自己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把你们的手放进你们的口袋,说一说你们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
2、可有一位伟大科学家,他小时候,在衣袋里装满了昆虫。他是谁?(板书:法布尔)
3、你们了解他吗?向大家介绍介绍。
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后,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地自由读课文,如果有些段落或语句读得不够熟练,就多读几遍,直到读流利为止。
2、把自己没读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交流读书情况,结合朗读理解部分词语:
1、指名分读课文(有些重点段落齐读)
2、请同学读自己读得不流利的段落。
3、把自己读得很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四、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同桌互读,一边读一边交流每小节的意思。
2、集体交流:你读明白了什么?
法布尔小时候很喜欢昆虫(2-10)
法布尔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小时候的生活环境(1)
法布尔凭借对昆虫的着迷,进入了科学的殿堂。(11)
3、理清课文条理:
一(1)二(2-10)三(11)
五、质疑问难:
如果是词语方面的,当堂解决;如果是课文内容方面或者是拓展延伸的,就引导学生课后读课文或查找资料,试着解决。
六、作业:
1、课作:A、朗读课文
B、写习字册
2、家作:A、抄写词语
B、带着问题读课文或查找有关资料。
板书:
15、装满昆虫的衣袋
生活环境(1)
对昆虫着迷(2-10)
走进了科学的殿堂(11)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读书自己解决。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对科学、自然的热爱,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质疑问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你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二、明确学习任务:
你想弄明白这些问题吗?怎样才能弄明白?
三、学生自学课文,思考:
1、法布尔喜欢昆虫吗?你怎么知道的?用 画出有关语句。
2、法布尔的父母是什么态度呢?试着把父母说的话有感情地读出来。
四、交流讨论:
1、法布尔的父母是怎样批法布尔的。(抓住父亲怒气冲冲、吼、可恶、小傻瓜、拣这些没用的小玩意儿;母亲厉声责备、撑破裤兜、中毒等词句进行品读,从而感悟、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喜欢之情。)
A、指名读
B、评议,围绕父母当时的态度及语气,引导学生读出气愤来。
C、齐读
2、对话:如果是你的父母这样批评你,你会怎样?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3、过渡:法布尔又是怎样做的呢?
4、指名读第九、十自然段。齐读,讨论:你读出了什么?
法布尔十分喜爱昆虫。(指导学生用心去体会法布尔当时的心情,以及他与父母背着捉昆虫的原因)
5、是呀!法布尔是多么喜欢昆虫啊!可是父母却严厉地批评了他,可他仍然没放弃他的爱好。再读课文的第10自然段。
6、除了九、十两个自然段能读出法布尔喜欢昆虫外,还有哪些地方也能读出来呢?
A、第三自然段:抓到纺织娘时的高兴的样子。(感情朗读法布尔的话和动作,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程度)
B、第四自然段:概括描写法布尔八九岁时对昆虫的入迷(抓住每天 不是 就是 东蹦西跑蹲下来静静地观察朗读体会)
C、第五、六自然段:抓甲虫时的表现(指导作者有详有略的写法,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喜欢)
D、第十一自然段:人们在为他做雕像时,故意把两个衣袋做得鼓鼓的,告诉人们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正是这一特写镜头最能生动地表现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
(以上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改变交流讨论的顺序;另外,要引导学生朗读体会)
五、总结讨论,渗透德育:
1、文章向我们介绍的法布尔具有什么特点?
2、正是法布尔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才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从而最终成为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从他身上,你明白了什么?
(要想取得成功,只有一心一意地追求,锲而不舍地努力)
3、文章为什么要以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每个人都有衣袋,它是用来装钱装物的,法布尔竟然用它来装满了昆虫,由此可见,法布尔对昆虫是多么喜欢啊!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充分表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程度。)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篇9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5课。(齐读课题)
二、听写词语:
1.我们先来听写几个词,谁愿意来报词?
2.默完了吗?自己打开书,认真核对一下,把错的词语订正一遍,或者把写得不漂亮的字再写一遍。
三、整体入手:
1.出示雕像这就是衣袋鼓鼓囊囊的法布尔,看到这鼓鼓的衣袋就好像里面装满了许许多多的——昆虫。
2.让我们再来看看法布尔和昆虫的故事(圈画课题中的昆虫),你更喜欢哪个故事,选择这个故事中,你最感兴趣的内容读一读。
请3位学生读,教师随课文内容简评。
四、学习2-3
1.出示“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2.谁来兴奋得读一读?指读1名
▲你看到法布尔抓虫子的画面了吗?读读这个故事,展开想象。指名说
(1)你看到了法布尔捉虫时的动作
(2)你注意了法布尔关注虫子时的神态。
(3)你留心到当时夜幕已经降临。
(4)好一个小法布尔!
▲ 法布尔捉虫字都忘记了回家的时间,忘记了饥饿、忘记了蚊虫的叮咬……,这都说明他对昆虫——着迷呀!板书:着迷
▲ 谁来读这句话?指读2名
(1)你体会出法布尔捉到虫子时的欣喜了。
(2)你感受到法布尔胜利般的喜悦。
3.这虫子抓了几天?这几天,法布尔是怎么过的?指名说 3名
▲这三天里,法布尔吃饭的时候,想着这只虫子,睡觉的时候,也惦记着这只虫子,耳边总是萦绕着这只虫子“轧织、轧织……”的声音,真是为它着迷呀!此刻终于捉到了这只虫子,它不禁欢呼——“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4.瞧,这就是会唱歌的虫子—纺织娘。出示图 你知道它为什么叫“纺织娘”吗?
▲正是这样“轧织、轧织……”像织布的声音,在法布尔的心目中却像歌唱家动听的歌声。
▲当他好不容易捉到这位“歌唱家”时,他欣喜若狂,大声喊道:——“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这可是他牵挂了三天的虫子,读!
▲ 好不容易才抓到的,这儿可用了两个感叹号!读!
五、学习5-9
(一)第五节
1.短短的,脱口而出的,一句话,一个词、一个字、一个标点,都能启发我们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同样一个细微的动作也可以表现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自己读读这段话,你又发现了什么?
2.把你的发现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3.我们来分享一下,你的发现吧!
学生自由说,其他句简评。重点抓两处:
(1) 他边叫边用小手扑过去,敏捷地捉住了它。
抓 掠(目光敏锐)——扑——捉(身手敏捷、有经验)
2.你还从哪儿发现,法布尔对昆虫很着迷?
(2) 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抓 小宝贝
▲这小宝贝什么样?
▲ 这只甲虫(引读)——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还闪着——金属的光泽。
▲ 见过樱桃吗?什么样?
▲ 看,樱桃的颜色光洁鲜亮、玲珑可爱。
▲ 看,湛蓝的天空美吗?
▲ 樱桃的美,天空的美,都是诗人笔下最美的,这只小甲虫在法布尔的眼里能和这些最美的事物相媲美。
▲ 难怪法布尔不禁叫道, “嗬!真漂亮!”
▲ 这小甲虫还闪着金属光泽呢,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不同的光彩,读
▲ 一声由衷的惊叹,再次让我们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 这句中,还有哪儿让你发现法布尔对昆虫很着迷的?
抓 一系列动作
▲这些细微的动作,打动了你。你看清楚法布尔一步步的动作了吗?指说2名
▲你看到了法布尔小心翼翼呵护小甲虫的样子。
▲法布尔对待小甲虫的细微动作,就像是一位妈妈在照顾襁褓中的婴儿一般。要知道那个时候的法布尔才8、9岁呀,他精心的呵护着小甲虫,生怕碰伤了它,弄疼它,这仅仅是着迷吗?板书:痴迷
▲ 你知道什么叫“痴”?——极度迷恋
3.让我们一起读第五自然段,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
▲他满载而归,口袋鼓鼓囊囊的,心里甜滋滋的。可是回家后不久,法布尔的眼泪就刷刷的往下掉,这是为什么呢?自己读一读课文。
(二)第九节
1.指名说
——因为父母亲责备他,语气很严厉!
▲用你的朗读来表现法布尔父母生气的样子。指读1名
▲这么厉声的责备,难怪法布尔的眼泪刷刷的往下掉。还有什么原因?
——父母亲不理解他,他们都认为法布尔口袋的东西都是些“没用的玩意儿”,而这些东西却在法布尔的眼里相当珍贵,是他的宝贝,是他的珍爱,现在要他扔掉,多舍不得呀!
▲法布尔那鼓鼓的衣袋里,装着他花了三天时间,才找到的纺织娘,他曾经欢呼——“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那鼓鼓的衣袋里,装着他曾经在池塘边费尽周折抓到的——蝴蝶,甲虫;
那鼓鼓的衣袋里,装着他曾经在奇妙的水底世界里发现的——漂亮的螺壳、来回穿梭的游鱼、五彩缤纷的蠕虫……
那鼓鼓的衣袋里装着他曾经,称之为小宝贝的小甲虫,这只甲虫——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
这些心爱的小宝贝怎能舍得扔呢?读 出示9
▲ 法布尔很不情愿呀!谁来读
▲ 法布尔不忍丢弃,只好轻轻地放啊!谁再来读?
▲
法布尔是这样深切的爱着昆虫,是这样执着的爱着昆虫,是这样如痴如醉的爱着昆虫,他的喜怒哀乐全都围绕着昆虫,在他眼里这些昆虫就是宝贝,是他生活中不能缺少的朋友,怎会是“没用的玩意儿”,父母这样不理解他,他难过极了!读
六、总结课文:
1.可是父母的责骂(引读)出示第10节——
2.父母的责骂、阻止、不理解,都没有让法布尔放弃,他仍然——第10节
3.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和执著的追求,板书:执著,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
2.出示图
这是他创作的《昆虫记》,分为十大册,是世界昆虫学上的一部巨著,,誉满全球,被译成许多种文字出版,真实、详细地描绘了昆虫的生活。
3.这书中还记录着他童年时的欢乐。蹦字出示话 当我面对池塘,凝视着它的时候,我可从来都不觉得厌倦。在这个绿色的小小世界里,不知道会有多少忙碌的小生命生生不息。在充满泥泞的池边,随处可见一堆堆黑色的小蝌蚪在暖和的池水中嬉戏着,追逐着;有着红色肚皮的蝾螈也把它的宽尾巴像舵一样地摇摆着,并缓缓地前进……
4.后人为了纪念法布尔,在为他建造的雕像上,把两个衣袋做得高高的鼓起好像装满了许许多多的昆虫。
5.这鼓鼓的衣袋里,装满的仅仅是昆虫吗?( )
——装满了多少欢乐、多少眼泪、多少迷恋、多少执着、多少梦想……
6.法布尔就是这样的热爱昆虫,他把他的一生都奉献给昆虫学,人们会永远记住他、怀念他、爱戴他。
7.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齐读课题。看到这鼓鼓的衣袋,就好像看到了把一生都奉献给昆虫学研究的科学家——法布尔。
8.让他和他对昆虫学的痴迷,执着的精神,永远记在我们的心里。让我们用心来写这个昆虫学家的名字,在课题旁认认真真地写——教师范写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篇10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教学重点:朗读感悟法布尔对昆虫是怎样痴迷的
教学过程:
一 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上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游览了文章的主人公法布尔的家乡,知道了那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3、这节课,我们继续关注法布尔。
二、出示末段,引导质疑
1、喜欢看球赛的人,我们通常叫他“球迷”,喜欢下棋的人我们叫他“棋迷”,那法布尔我们可以叫他――“昆虫迷”
2、出示课文第11自然段,请同学们大声地读一读这段话,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明白了?还有什么地方你读不明白?
3、讨论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板书:痴迷)
4、学生质疑,你们还有什么地方读不明白?
5、出示(1)痴迷?(2)高高鼓起?把学生所学问题归纳为两点,一是法布尔是怎样痴迷昆虫的?二为什么人们要把法布尔的两个衣袋塑得高高鼓起?
a) 自探自悟,合作学习
1、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仔细读课文第2-10自然段,找出描写法布尔痴迷昆虫的句子,划出来有感情地多读几遍,并在旁边写上你的体会,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大组交流:你从哪儿读出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
(1)第3自然段第一句话,说体会。
为了捉一只会唱歌的纺织娘,法布尔整整花了三天的时间,此时他的心情怎样?指导读出法布尔的高兴劲儿。
(2)第4自然段,说体会
这位同学有没有读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指导评价,朗读
(3)第5自然段第六句话,说体会。
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些词用得特别好,特别能看出法布尔对这只小甲虫的痴迷?指导读出法布尔对小甲虫的呵护倍至。
你们有没有什么心爱的小宝贝?你是怎样对待它的?
(4)第6自然段,说体会
指导读出法布尔心里甜滋滋的样子。法布尔心里甜的到底是什么?他的收获可真多,书上用了一个什么词?这时候的法布尔心里会想些什么?
(5)第9自然段,说体会
范读,学生评价,指导读出法布尔的忧伤。
(6)第10自然段,说体会。
这些玩意儿真的没用吗?你能帮助法布尔说服他的爸爸妈妈吗?
你们有没有这种经历,背着父母偷玩,藏在口袋里?
指导朗读,评价
3、对于昆虫,法布尔是这样的痴迷,这样的执着,这样的无怨无悔,尤其是那小甲虫事件更是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b) 回归末段,解决疑问。
1、出示课文第11自然段,引读第一句话,擦去第一个问号。
2、为什么人们要把法布尔两个衣袋做得高高鼓起?讨论交流后擦去第二个问号。
c) 总结课文,发表感想
1、一只只小小的昆虫,对法布尔竟有这么大的魔力。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可在法布尔眼中,昆虫比西施还要美,他一趴就是一整天,几十年如一日。经过几十年辛勤的劳动,法布尔揭开了昆虫世界的许多秘密,向人们介绍了四百多种昆虫和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写了一部《昆虫记》,共两万多字。
2、学到这儿,你有什么感想吗?
3、老师这里有两句诗想送给大家,出示: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祝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认定一个目标,坚持不懈,不久的将来,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叩开成功之门,成为第二个法布尔。
d) 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你喜欢昆虫吗?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昆虫的活动,写一篇观察日记。
板书设计:5、装满昆虫的衣袋
痴迷科学的殿堂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篇11
教学内容
装满昆虫的衣袋
共几课时
1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读懂课文内容并理清课文条理。
4、小练笔:想象在捉住纺织娘后父母与法布尔的对话,练习续写。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生字词的学习,整体感知课文。
难点:练习续写法布尔在捉住纺织娘后父母与他的对话。
教学资源
1、 有关法布尔的生平事迹的介绍,他的著作《昆虫记》学生上学期已阅读,本学期正继续阅读中。
2、 五年级的学生活泼可爱,天真浪漫。他们也一定喜欢喝昆虫交朋友,对很多昆虫也很感兴趣,所以这篇课文中的许多内容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深入阅读。
预习设计
1、自主预习课文,提出问题。
2、学生读课文,搜集法布尔的资料。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1、介绍法布尔
2、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
要求:边读边思考刚才提出来的问题,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检查朗读情况,纠正生字词读音
讲读课文第二段
从哪儿可以感受到他很喜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用文中的词句来回答。
(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
快速地小声朗读课文,与你的同桌交流。 ①捉纺织娘,
一、教学导入。
1、 同学们,平时你们的衣袋里装些什么呢?
2、 在法国,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小时候在衣袋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昆虫。知道他是谁吗?(板书:法布尔)谁了解他?用一、二句话给大家介绍介绍。
3、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法布尔小时候的故事(出示课题)。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 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去读一读,边读边思考刚才提出来的问题,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 检查初读。
(1)有哪些问题,你已经找到答案了?
(2)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那么生字同学们掌握得怎么样了?谁来读一读这些词?
(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哪一个字要注意读音?“栖”的声母是“q”,我们一起读。去掉拼音谁能读好?你觉得那一个字书写时要特别留意?“溪”“厉”(出示厉、历的比较:)谁来填一填?
(3)好,下面我们合上书,试着听写几个词,看看自己的掌握情况。
对照大屏幕,自己检查,你对了吗?
三、讲读课文。
1、 刚才我们已经读过课文,你知道法布尔的口袋里为什么会装满昆虫吗?(他很喜欢昆虫)
这句话中哪个词语让你感受到法布尔的(手指黑板上提问)口袋里为什么会装满昆虫?“着迷”
2、 课文通过哪几件事写出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着迷、痴迷的?
3、 师引读:“1823年,12月22日……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回家迟了 ②捉甲虫被责骂依然痴心不改
朗读第一自然段。谈感受
(自然环境优美)
(指名读、齐读)
学生讨论回答:
(空气湿润,草茂土肥,适于昆虫生长)
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不是,他去找昆虫了)
学生:“三天前……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你从哪感受到的? “三天前”、“终于”,早就发现了,一直没放弃,在寻找。
(全身翠绿,触角细长)
大家看图: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小法布尔在草丛中捉到这只纺织娘是多么不容易啊!)
引导学生理解:(坚持到底,执着,不怕出库,锲而不舍)
(指名读)“妈妈……会唱歌的虫子!”
①(出示:“妈妈……一直会唱歌的虫子!”)比较一下这两句话有什么区别?“一只”“那只”(说明了这是三天前早就发现的,找了好久)是呀,找了那么久,三天来吃尽苦头,现在终于如愿以偿,应该怎样读呢?(指名读,读出无比喜悦)我听出了……
②(出示:“妈妈……那只会叫的虫子”)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有什么区别?“会叫”、“会唱歌”,你感受到了什么?(喜爱)你觉得法布尔的心目中,这些小昆虫,仅仅是小动物吗?是什么呢?(歌唱家)为什么?(“动听的声音”“歌唱家”)这都是发自内心的赞叹啊!
齐读第三自然段
小结课文:
小村子里”,让我们走近法布尔的家乡去看一看,请同学们读读第一自然段。
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感受到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小溪纵横”、“花草丛生”、“鸟栖虫居”、“各种各样可爱的小动物”,谁能用你的朗读展现出一个环境优美的小村庄?
4、 看着这样一个小村庄你想到了什么?这些与法布尔最喜爱的昆虫有什么关系呢?(空气湿润,草茂土肥,适于昆虫生长)
5、 因此,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二、三自然段,读完后找一找、画一画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一天傍晚,暮色……法布尔不见了”
(1)“暮色”天已经黑了,这么晚了法布尔还没回家,他在哪呢?这时的法布尔还只是小孩子,他是贪玩而没回家吗?
(2) 还有谁来说一说你从哪儿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十分着迷?
这只纺织娘对法布尔的吸引力可真大啊!它究竟是什么样子呢?谁来读一读?
(出示图)大家看,这就是一只纺织娘,她长得漂亮吗?看一看图,再读读这话,你想到什么?你能想象为了找到纺织娘法布尔可能遇到哪些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
你觉得年纪小小的法布尔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呀? 法布尔捉住这只纺织娘的确是不容易呀,你们能把这种很不容易的感觉读出来吗?
(4)法布尔的执着与专注让他终于找到了这只纺织娘。我想法布尔一定很兴奋。同学们看书上这幅图,看看他的神情,你觉得此时的法布尔会说些什么?他对妈妈是怎样说的?
③ 我们一起来读这一自然段
想象情境,练习说话:你能想象吗?当小法布尔的父母找到他,发现他是在捉纺织娘的时候,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小法布尔又会怎么说,怎么想呢?
提供提示语:
妈妈听了法布尔的话,又好气,又好笑,她嗔怪说:
爸爸用严厉的目光看着他,生气地说:
小法布尔两眼依然发着光,不以为然地说:
虽然父母批评了他,小法布尔依然( ),他轻轻地抚摸着小纺织娘,偷偷地笑了。
四、小结课文:
法布尔就是这样对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不仅仅是纺织娘,各种各样的小昆虫都深深吸引着他,老师这儿有一篇短文,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昆虫记》片段)
知道你们刚才读的是谁的故事吗。因为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长大后他写下了著名的《昆虫记》这本书。同学们刚才读的就是《昆虫记》里面的一小段。这本书详细、深刻地描绘许多种昆虫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书店找找这本书。
作业设计
《一课一练》第一、二、三题
在摘抄本上摘录有关昆虫的知识。
教学内容
装满昆虫的衣袋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3、 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和一般命题常识。
教学重难点
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资源
1、 通过观察书本中插图来认识纺织娘,感受法布尔捉到昆虫后的欢喜。
2、 学生已阅读法布尔撰写的《昆虫记》,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预习设计
自主阅读课文,写批注。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法布尔捉纺织娘这件事,你一定对他有了初步地了解,法布尔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出示:法布尔是 ―――― )
自学课文
自读要求:
读一读法布尔的故事,你还能从中感受到法布尔是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学生汇报:
重点学习:
这儿有一个词“欣赏”,而不是观察,从中你有什么感受?(他太爱这个小虫子了。)是啊,小虫子在法布尔的心目中已不是一只小虫子了,这时变成了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指名读。真漂亮呀。就是这样一只小虫子深深吸引着法布尔,并使得法布尔对它如此珍爱。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
注意,这只小甲虫是怎么出现的?(“掠过”)读一读这句(自己读),你能从中想到什么吗?(从“掠过”可以体现出小甲虫飞得很
一、导入新课:
1、在上一堂课的学习中,同学们读了课文,对课文有了大致的了结。谁愿意读课题。“装满昆虫的衣袋”。
2、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第15课《装满昆虫的衣袋》。
二、学习课文,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
1、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学4―10小节,读一读法布尔的故事,你还能从中感受到法布尔是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出示自读要求)
2、谁来汇报?法布尔是怎样的人?(出示:法布尔是――) 你从哪看出来的?
(根据学生发言,教师相机出示句子)
(1)对昆虫十分珍爱的人――“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第五节)
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虫子,文中有没有介绍它的?你们能想象出法布尔包这只小虫子时的感受吗?(体会法布尔一连串细小的动作中传达的对昆虫的迷恋) 我再请一位同学来读这句话 这句话还有没有补充?
“有一次,法布尔正在细心的观察周围的一切,忽然,一只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在他眼前掠过。”
指导学生朗读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快,捉住很不容易。)
法布尔捉住了吗?谁来读读他是怎么捉住这只小甲虫的? “‘嗬!真漂亮!’他边叫边用小手扑过去,敏捷地捉住了它。”(指名读)
同学们一定知道“敏捷”是什么意思,(动作快)在这里仅仅是写法布尔捉虫的动作快吗?(不是仅仅写法布尔捉虫的动作快,还说明法布尔对昆虫越来越敏感了,他对昆虫越来越迷恋了。)
拣了多少(许多),从哪看出(鼓鼓囊囊)。看来法布尔还挺喜欢贝壳石子,是吗?
学生观看学习《昆虫记》
齐读这一段
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喜欢捉虫子的人――“夕阳西下,法布尔赶着鸭子,满载而归,心里甜滋滋的。”(第六节)
执著的人――“第十节”
这段话中还让你感受到什么?(板书:执着痴迷)
其他同学读这段话,还有些什么感受呢? (“鼓鼓的”让你想到了前文写到的哪一个词?)鼓鼓的衣袋里会有些什么呢?(蜗牛、石子……)你从这儿感受到什么呢?
我们再来读这一小节。(齐读)
从父母的责骂中,我们感受到了父母对法布尔严厉中也有慈爱,也感受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男女生分角色读读父母的话。
父母都强烈反对法布尔捉昆虫,能想象出法布尔这时的心情吗,谁来读一读相关的句子“法布尔难过极了……放进了垃圾堆。”你能感受到他和小甲虫分开时心情吗?
上节课由同学提问“课文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课题”,这样的题目会给你什么启示呢?
学生讨论回答:
(两个鼓鼓的衣袋是法布尔对昆虫痴迷的象征,象征了法布尔对昆虫浓厚的兴趣以及他对昆虫的执着与专注。)
这是法布尔对昆虫痴迷的象征。看着这个课题,我们仿佛看到了法布尔对昆虫浓厚的兴趣以及他对昆虫的执着与专注。我想,法布尔如果在父母的责骂中选择放弃,没能坚持自己的爱好和兴趣,也许就不能成为后来的昆虫学家,更无法写下巨著《昆虫记》。
学完这篇课文,同学们想对自己说些什么呢?谁来谈一谈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用一个人做的有代表性的事情做题目的。此外,还有什么命题方法吗?
(1) 用人物的话语做题目。
(2) 用人名做题目。
“这一天,他还拣了许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
教师指导:
(2)体会到法布尔是个对昆虫无比珍爱的人,你还体会到什么呢?(出示:法布尔是―― )
仔细观察的人――“第四节”
教师引入:
池塘,同学们都见过,没有什么生机,可在法布尔的眼中却是那么奇妙,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不仅是文中提到的这些,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生物都吸引着法布尔,这是法布尔写的《昆虫记》的片段,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昆虫记》片段)
小结:昆虫世界在法布尔的眼中十分美丽、奇妙。你觉得法布尔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们一起来读这一节。
(3)你还能感受到(出示:法布尔是―― )法布尔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学习第七、八节
出示:(第七、八节)
这部分是父母对法布尔的责骂,自己读读,除了责骂,你还能从父母的话中读出些什么?(关心)
还有谁来说说,从父母的这段话中,你还感受到了什么?你从哪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你们看“撑破了裤兜”。
三、总结全文。
1、正是这种(指板书)对昆虫的执著痴迷,把法布尔引进里科学的殿堂,写下了著名的《昆虫记》,后人为了纪念法布尔,建造了一尊雕像,我们齐读最后一节。
我们再来读这一小节。
2、那位雕塑家,你能给大家说说为什么给法布尔的衣袋做得鼓鼓的?
作业设计
小练笔:
学完这篇课文,你有没有被法布尔对昆虫的执着与专注感染,你喜欢上昆虫了吗?利用课间观察昆虫的生活,写一篇观察日记。
能做到语句通顺,运用正确的标点符号,写出昆虫的特点、生活习性等。
能在观察的基础上,比较具体、有一定条理地写出昆虫的特点、生活习性等。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篇12
教学目的
1、继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趣。
3、了解本文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和命题方法。
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
2、了解本文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和命题方法。
方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
准备:字典,小黑板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垃圾 纺织 殿堂 责骂 中毒 观察 可恶 痴迷
2、同桌互相批阅,写的好的送一张笑脸给他。错的很快更正三遍。
二;学习课文 内容,感悟人物情感。
1、快速浏览全文。思考:这篇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交流自己的观点,并说出理由。
3、出示句子;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
4、默读课文,同桌讨论:课文中还有哪句话和这句话意思相近?课文中还有哪些带有“迷”字的词语?
5、指名读自己找出来的句子。
6、观察开头、结尾的特点,并分别读一读。
7、讲解;这篇课文首尾呼应我们应该在读的过程中体会这种表达方法的效果。
8、出示课文中带有“迷”字的词语。(着迷、迷恋、痴迷)
9、借助字典,了解“迷”的意思。同时教师出示:
“迷”的意思是:(1)分辨不清,失去判断能力;(2)对某人或某一事物发生特殊爱好而沉醉。(3)沉醉于某一事物的人。(4)使看不清,使陶醉。
10、四人小组讨论;以上三个词语中的“迷”字的意思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应该是第几种意思。
11、交流自己的意见。
12、再用“迷”字的其他意思各组一个词。根据其它意思我们把法布尔称为什么迷?
13、指名发表自己的观点。
14默读课文,你认为课文哪些地方都说明法布尔对昆虫很着迷?
15、四人小组学习课文。并在组内讨论交流所画的句子,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读好写法布尔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句子,体会他的感情。
16、全班交流。
17、指导朗读重点句子,体会感情。
三:总结全文。
1、文中多次提出“把衣袋塞的鼓鼓的”你认为为什么要这样写?
2、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3、讲解:课文是用一个人的特征为题,回忆学过的课文或写作的时候,还有别的命题方法吗?
4、小结:用人名或动物名为题;用事情为题;用地名为题;用人物语言为题。
5、指名分别举例说明。
6、谈谈自己学了这篇课文的 收获。
四:课内外积累;
1、介绍《昆虫记》这本书以及法布尔生平,了解法布尔精神。
2、搜集自己喜欢的昆虫的资料。
五;板书设计:
着迷
5、装满昆虫的衣袋 迷恋 捉纺织娘 捉甲虫 昆虫迷
捡贝壳 石子
痴迷
教后记;
教学思路;
1、围绕中心句,从“迷”字入手紧紧扣住“着迷、迷恋、痴迷”通过质疑、讨论来学习法布尔对昆虫着迷的两件事。
2、运用画、议、读的方法感悟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体会人物对昆虫的痴迷。
3、通过找一找、读一读、议一议,来了解首尾呼应的写法。
4、通过查找资料,听教师讲解,丰富积累,增长见识。了解名人的生平,学习名人的精神。
教学效果;
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但是由于是周一,学生状态不佳,参与面不广。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篇13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两件事。儿时的法布尔对昆虫充满好奇,在一天傍晚,他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八九岁的时去放鸭子,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父母的责骂也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课文并没有写法布尔是怎么成为一句昆虫学家的,而是记叙了他小时候对虫子非常着迷的两件事,这是课文的重点。
我上的是第一教时,教学目标主要是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两件事,知道法布尔是一个“昆虫迷”。教学中我立求做到以下两点:其一在整体上,教学中为提高实效,改变按常规“平推”的教学流程,从突破教学重难点出发,科学剪裁,合理地实施教法,落实评议基本功训练,体现语文学科“文”、“情”、“趣”合一的特色。其二朗读时引导学生进入情景,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激活学生的读书需求,使师、生、文本之间进行和谐的对话。
教学过程:
一开始就示课题,读题。请学生说说谁的衣袋里装满昆虫,引出法布尔,并用自己的话介绍法布尔。再用“课文就给我们介绍了法布尔小时候观察昆虫的趣事”,让学生打开课本,初读课文。这样的设计紧紧围绕重点,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接着让学生按要求读课文,然后检查自学情况。在检查时,我从一组词语入手“小溪纵横”、“花草丛生”、“鸟栖虫虫居”让学生找到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读句子,并说说这几个词语的意思,并用图出示这优美的环境,在此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第一自然段。因为这段说到有许多小动物跑来跑去,所以顺利成章地引出“文中写到了哪些小动物”,为下面理清课文条理埋下伏笔。接着用课文主要写了法布尔抓哪些小动物的经过呢?让学生再读课文,找出相关的段落。,学生在归纳这两件事的时候,可能说不完整,可能段落找不全,我也不急于求成。例如第一件事,法布尔为了捉纺织娘,结果忘记了回家。先让学生用听老师读,想象画面等方式调动学生朗读的举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走入文本,正确流利地朗读。然后我作适当的指引“纺织娘是捉到了,可法布尔却忘记了?”让学生填空,全面地了解第一件事情。再请学生迁移读法,用“再现情境法”朗读第二自然段。整个这件事的教学我采用“半扶半放”的方式,让学生找、读、思、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
朗读:
“法布尔为了抓小甲虫,遭父母的责骂,但丝毫没能阻止他对昆虫的迷恋”这件事时,要求略有提高,要学生完整地叙述这件事。此外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如先让学生理解“责备“、“责骂”的意思,接着提示学生这是一般的批评吗?学生立刻从“怒气冲冲”、“厉声”感知父母的批评是严厉的。最后请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第七、八自然段,水到渠成。
总之,我认为高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更要灵活多变,要让学生更自由、更生动、更主动、更活泼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更要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开拓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全面的提高素质,增强能力。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篇14
课题就是课文的眼睛,也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最先接触到的文本信息。由课题设计问题,切入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还能突出教学重点,有效统领全文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这一匠心独运的课题,是提示法布尔性格特点和成功奥秘的点睛之笔,是后人设计法布尔塑像的创意之举,也是教师引领学生理解文本、走近人物、品味语言的切入点与突破口。紧扣这一课题设计教学,不仅能有效突出课文的核心内容,突破教学难点,还有助于学生深入品味课文语言表达的精妙之处。
教学重点
抓住课题,品读课文,从典型事例中读懂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和对梦想的执著追求。
教学过程
一、切“题”导入
1.出示法布尔塑像,引导学生观察:这是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塑像。看了这尊塑像,哪一点留给你的印象最深?(抓住“高高鼓起的衣袋”,揭示并板书课题。)
2.初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了解大意。
3.质疑:你觉得法布尔的衣袋里仅仅装的是昆虫吗?里面还“装”着什么?(在课题的“装”字上加引号。)
设计意图:“装满昆虫的衣袋”既是这课文的课题,也是课文的一则妙语,它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法布尔痴迷昆虫与对自己梦想的执著追求。然而让学生理解这样深刻隽永的表达还有一定的难度。这时,教师可以从课题导入,设计“法布尔的衣袋里还‘装’着什么”这一贯穿课堂教学的问题,以减少教学中的枝蔓,直奔教学的核心内容,起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教学效果。
二、扣“题”品文
1.师:课文中有一些词语直接写出了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你能找出来吗?
(板书:着迷、迷恋、痴迷。)
2.师:正如课题所写的一样,课文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小法布尔对昆虫世界的热爱。自读课文第2―10自然段,看看课文从哪些事例中表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请在这些词语、句子或段落旁边写下自己的理解、感受和体会。
(生自学,组织交流,引导学生抓住“捉纺织娘”“放鸭时捉甲虫”两个典型事例进行理解。)
3.品读“捉纺织娘”。
师:在法布尔眼里,这是一只怎样的纺织娘?
(抓住“全身翠绿、触角细长”和“动听的声音、歌唱家”体会纺织娘的可爱、漂亮,以及法布尔对纺织娘的喜爱;抓住
“天黑未归”和“三天前”“终于”等词语,体会法布尔捉纺织娘的不易和捉到纺织娘后的喜悦。)
4.品读“放鸭时捉甲虫”。师:他是怎么捉到这只甲虫的?
(抓住“扑过去、捉住、包上”等
动词,体会法布尔捉虫子时动作的熟练,感受他对昆虫的喜爱。)
师:这又是一只什么样的甲虫?出示“这只甲虫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读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体会。)
设计意图:抓住课文重点词
语、句子进行品析,是阅读的基本技能。对于进入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品词析句不能只停留在“读懂了什么”上,要能够围绕阅读的主旨,联系全文以及相关的词语进行赏析,读出“为什么要这么写”。
5.体会“典型事例”的作用。
师:那么作者是怎么让我们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与痴迷的呢?快速浏览第2-10自然段,你有什么发现?
(生说。)
师:是的,要突出人物特点,就得通过具体而又典型的事例来表现。正因如此,课文的字里行间都表现出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出示并朗读: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
三、由“题”知人
1.师:只有着迷、热爱,就能在科学的道路上有所收获吗?他的衣袋里除了“热爱”,你觉得还有什么?默读体会,再讲一讲。
(课件出示: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师:父亲是怎么责骂他的?
(指名读父亲的话:你这可恶的小傻瓜,我叫你去放鸭子,你倒好,只顾自己玩,捡这些没用的玩意儿!快给我扔了!)
师:可是父亲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课件出示:以后每次放鸭,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捡那些“没用的玩意儿”,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
师:母亲又是怎么批评他的呢?(指名读母亲的话:捡石子干什么?撑破了裤兜!老是捉虫子,不叫你的小手中毒才怪呢!)
2.生齐读: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师:你从这一句中读出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法布尔不轻易放弃自己的爱好,对梦想执著追求,坚持到底。师板书:执著追求。)
3.师:是的,法布尔凭着自己的仔细观察和悉心研究,几十年如一日地进行研究和创作,终于完成了一部科学性、文学性兼备的十卷巨著――《昆虫记》。此时,法布尔的故事一定让你想起一些成语、名言、警句,谁来说一说?(生说。)
设计意图:“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语文知识的积累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如果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效果自然不好。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创设语言情境,运用机会,提高语言积累的效果。
四、解“题”之妙
再次出示法布尔塑像:后人为了纪念法布尔,在为他建造的雕像上把两个衣袋做得高高地鼓起来,好像里面塞满了许许多多昆虫。现在你读懂了这位雕塑家的意图了吗?(生说。)
设计意图:课题的妙处与雕塑家设计的妙处是一致的。很显然,如果一下子让学生回答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课题好在哪里时,学生不一定能说清楚。而让学生先猜猜雕塑家这一创新设计的意图,学生不仅参与性高,而且比较容易读懂其中的原因。这样,整个教学紧紧围绕课题展开,浑然一体,层层深入,实现了从理解含义到领悟写法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