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通用21篇)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成功、实验、教育家、绳子、代表、茶杯、危险、顺利、如实、不假思索、激动、获得”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小女孩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品德,培养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实验成功的原因,体会有了危险需要需要沉着冷静、互相合作、先人后己,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
三、教学准备:课件 、课前做实验
四、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1、出示课题:一次成功的实验
2、质疑提问: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
2、学生再读课文,用笔画出不容易读准、读好的词句,然后反复练读,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3、指名读课文,互相评价。
4、课文是按照实验的先后顺序来叙述的,每部分重点讲了什么?
5、组织交流。
a.请三个学生分别朗读实验之前、实验之时、实验之后这三部分。
b.再请三个学生分别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三部内容。
三、精读感悟
1、学生自读课文,想一想刚才提出的问题,你有哪些已经解决了?
2、组织学生交流已经解决的问题。主要交流以下三个问题:
a.什么人在做实验?
b.教育家怎么做这项实验?
c.教育家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
四、识字写字
1、出示本课的生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这些生字。
2、指导观察要求会写的字,看看每个生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
3、学生写字,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即时评价。
五、实践活动
演示课文中这个实验,鼓励学生课后与同伴一起做一做这个实验。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细读
1、鼓励学生把课文进一步读好。学生读完后交流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生交流:读完课文,你们会做这个实验了吧!谁能告诉我这个实验怎么做,你是从课文哪儿学来的?学习(主要学习2、4自然段)
2、围绕“危险”做文章。
(1)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好“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他一边喊:‘危险!快上来!一……二……’”这句话。(学习3自然段)
预问:
a、谁有危险了?
b、孩子们怎么会有危险呢?
(2)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险境”,体验危险。
情境描述:
小铅锤就分别代表着这三个小孩,三个小孩此时正被突然灌进来的大水威胁着生命。时间紧急,在水淹没小铅锤的时候,就是三个生命的失去。逃出井口,是唯一获救的生路,可是“井”口很窄,一次只能上去一个人,谁先上去,谁的生命就可得以保全,谁留在最后,谁的生命就最可能被大水永远的夺去。
同学们,你们体会到危险了吗?(学生带着这份体验读句子:“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他一边喊:‘危险!快上来!一……二……’”)
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人,你怎么办?(学生会回答)
假如井里面有一个人就是你,你怎么办?(学生会回答)
假如你也是其中的一人,你怎么办?(学生会回答)
……
(3)讨论1:怎样才能很好地逃离险境?引导学生领悟小女孩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品德,培养合作精神。(学习5自然段——9自然段)
预问:
a、大家都一起往外跑,行吗?
b、大家都让别人先出去,行吗?
结论:要想获得最大的解救,三个人只能是一个一个有秩序地往外跑。遵守秩序就是需要大家有合作精神,更主要的是谁来提出这个秩序?
假设:如果是你,你愿意第几个跑出出井口,为什么?(注:愿意自己最后的人可能是最少的)
读中悟:
a、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指导学生后读:“一个女孩低声对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你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指名说(低声而果断的语气读)
大家把自己当作那个小女孩,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果断一点,再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再果断一点,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大家读得真果断,把掌声送给自己。
同学们,正是有了“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这个果断的决定,当教育家“三”字刚出口,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从“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这句话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分工合作,才能把小铅垂顺利地提出来。板书分工合作
b、读了这句话,你觉得小女孩是为什么要把自己留在最后呢?说话你的理由。
此时此刻,教育家问小女孩,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出示:小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不假思索地说是怎么说?没有思考地说,说明是脱口而出的。例如,我问大家,现在在上什么课?语文课。大家这样不用过多思考马上就能说,叫不假思索地说。这里的“不假思索”形象地反映了“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这样的意识已经深深地扎根于女孩的心中,变成了她理所当然的行为。此时,你体会到了什么?小女孩善良,先人后己。板书先人后己。
这句话应该用怎样的语速读呢?女孩的回答应该是响亮而平静的,语速应该稍微快点。
女同学读读这句话。
三、回归全文,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
1、是啊,在所有人都面临危险的时候,小女孩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这种先人后己的精神感动了教育家,所以,出示:这位教育家激动地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他对校长说:“这个实验我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提铅锤,结果铅锤都堵在瓶口,一个也拉不出来。今天,我的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
2、这个实验我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提铅锤,结果铅锤都堵在瓶口,一个也拉不出来。今天,我的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这句话中哪个字写出了以前实验失败的原因?争。如果实验要取得成功就应该?让
板书:争失败 让 成功。
如果争,实验就会失败,如果让,才能让实验成功,所以我们想要取得成功,就要学会让。
3、学到这里,大家知道如何才能成功逃生吗?用两个词来说就是:先人后己、分工合作。
出示道理:遇到危险,先人后己、分工合作才能化险为夷。
2、总结全文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作业。
1、有感情地读课文。
2、完成《课堂作业本》
附板书:
一次成功的实验
合作
教育家 危险 顺利
先人后己
(让) 成功 争 失败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 篇2
课 题: 30、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目标:1、认识“锤、堵、获”3个字。会写“育、瓶”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成功、实验”等13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4、体会到做人要谦让,5、要有先人后己的精神。教学重点:1、理解生字词的意思。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知道实验为什么能取得成功。教学准备:1、演示实验的课件。2、收集你所知道的教育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1、出示课题:一次成功的实验2、质疑提问: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二、初读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2、学生再读课文,用笔画出不容易读准、读好的词句,然后反复练读,直到自己满意为止。3、指名读课文,互相评价。4、课文是按照实验的先后顺序来叙述的,每部分重点讲了什么? 5、组织交流。a.请三个学生分别朗读实验之前、实验之时、实验之后这三部分。b.再请三个学生分别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三部内容。三、精读感悟1、学生自读课文,想一想刚才提出的问题,你有哪些已经解决了?2、组织学生交流已经解决的问题。主要交流以下三个问题:a.什么人在做实验?b.教育家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c.教育家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四、识字写字1、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这些生字。2、指导观察要求会写的字,看看每个生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3、学生写字,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即时评价。五、实践活动演示课文中这个实验的课件,鼓励学生课后与同伴一起做一做这个实验。 第 二 课 时一、继续精读感悟1、这篇课文你还有哪些问题已经理解了?2、重点引导讨论“实验为什么能取得成功”这个问题。二、学习交流1、4人小组讨论。2、全班进行交流。学生要抓住重点语句,如: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谈自己的看法。通过交流认识到,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让学生再质疑,再释疑。4、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学生先试着自己读一读。注意体会不同人物不同的语气。5、小组内合作读一读。6、各小组毛遂自荐来读,其他小组进行评议。二、拓展活动请你写几句话来赞美一下课文中的这位小女孩。写好后和同学交流,也可贴在班级的黑板报上。二次备课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 篇3
一 、 教学背景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一次成功的实验》讲得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学让三个小学生做逃生游戏。这个实验已经做过许多次却都没有成功,而这一次却获得成功。实验说明了合作才能成功,也赞扬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质。课文可分为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叙述顺序清楚、结构明晰。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受到与人合作、先人后己的教育。通过人物的动作与语言体会实验成功的原因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二 、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三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成功、实验、教育家、绳子、代表、茶杯、危险、顺利、如实、不假思索、激动、获得”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领悟小女孩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品德,培养合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读题质疑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三十课(师边说边板书课题),大家一起读课题。看到课题你想强调哪个词?试着读读,最好说出理由。
2、读了这个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板书:原因?目的?过程?)
(二) 初读感知 评评议议
1、过渡: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你们提了这么多精彩的问题真了不起!有了问题怎么办呢?(学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生字新词
师:看到大家读得这么相信生词一定掌握的很好,有没有小老师带读?(带读、开火车读)
3、师: 同学们读得真用心。你认为这篇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实验过程的?最好能说出理由,让同学们心服口服。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
4、师:你们分析得很有道理。现在我请三位同学一起来读读这三部分。谁愿意?其他的同学当评委认真听。(学生评)
(三)精读品悟
师:请同学们自读写实验过程的段落,想想这次实验成功的原因在哪里?
1、多媒体显示重点句一:
一个小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引导体会小女孩的聪明、急中生智、心中有他人、不怕牺牲、有集体荣誉感、有团结合作精神等。可引导学生从任何一方面来理解这句话,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理解。)
2、多媒体显示重点句二:
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他一边灌,一边喊:“危险!快上来!一……二……”
(这里的省略号是表示声音的延续,也就是字音要拖长。)
3、多媒体显示重点句三:
“三”字刚出口,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
(理解小女孩遇到危险时的沉着冷静)。
4、多媒体显示重点句四:
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引导学生从“不假思索”一词及小女孩的话来领悟人物精神。)
(四) 释放积淀 运用实践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电视里,书上,有关先人后己、很好合作、沉着冷静、急中生智的事很多很多。只要我们多多留心观察,关心他人,我们也会不假思索地做出这样的事。由于时间有限,下课后,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说说,回家也可对爸爸、妈妈说。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 篇4
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一次成功的实验》。下面我就教材理解、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四方面对这篇课文作一个初步的教学构想。
一、说教材
1、对教材的理解《一次成功的实验》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组的第二篇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学让三个小学生做“逃生”游戏。这个实验已经做过多次都没有成功,而这一次却获得成功。实验说明了合作才能成功,也赞扬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质。
教育家的实验是对学生品行的考查,三个小学生尤其是小女孩,经受住了考验。课文的对话朴实、简洁,意味深长,最能表现人物品质。从小女孩对同伴和教育家说的话中,可以看出她临危不乱,处事果断,先人后己。
文章分为教育家实验的准备、实验的经过和实验取得成功的原因三个部分。叙述顺序清楚、结构明晰。这篇课文是对学生进行与人合作、先人后己的教育的很好的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受到与人合作、先人后己的教育,通过动作和对话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教学目标的设定:
基于我的教学理念和对教材的理解,我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设定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特别要读好小女孩所说的话。
2、过程与方法目标:读懂课文内容,重点理解课文部分词语的意思,如:不假思索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小女孩在遇到危险时,沉着冷静、先人后已的精神,并能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教学重难点的确立:通过动作和对话体会小女孩在遇到危险时的沉着冷静,并能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二、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教学以读为主线,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合适的、喜欢的方式阅读,引导学生在“尝试自学、引导自悟、训练自能”中自我感悟和体验,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本课的教学我采用“一点突破法”,重点抓住实验的成功需要什么条件这条主线展开。
(二)说学法
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我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法、读思结合法进行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本课我用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内容有:质疑问难、初读感知、理清课文脉络、书写指导。第二课时内容有:了解实验过程、联系对比体会小女孩的精神、学文悟理。下面我来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设计了细读课文,了解过程、精读课文,激发情感、研读课文,提升情感、拓展延伸,迁移情感这四个板块。
(一)细读课文,了解过程
1、我先要求学生通读全文,读懂实验过程及要求。
2、接着,我又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互相说说实验的要求和实验过程。
【亲近文本,自读自悟,交流释疑,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让学生能在合作学习中,通过说及讨论,初步明白实验要求及实验过程,为下面学习提供帮助。】
3、教学重点句:通过上面的读和讨论,我继续引导学生了解实验的全过程,我问:同学们,就这个实验以前失败过吗?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课件出示:这个实验我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结果铅锤都堵在瓶子口,一个也拉不出来。
出示了句子后,我先让学生读一读这个句子,并试着找一找句子中写的哪个字决定了以前许多次实验都会失败呢?我预设学生会说是“争”决定的,我接着问学生:你能帮“争”换个词吗?能对“争”提问题吗?我预设学生会问:①为什么争着往外拉,铅锤就拉不出来呢?②他们为什么要争呢?
在学生提问后,我随机交流预设中学生的提问。
4、师小结:因为“争”,所以以前的实验都失败了。那这次实验又如何呢?
【这一环节是对前面学生合作说实验要求及过程的反馈,既是检查,又是强调要求的重要性,明白当时情况的紧急性。同时,也为学生能在后面更好地理解小女孩的品质提供了感性乃至理性的依据。】
(二)精读课文,激发情感
1、在这个环节里,我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找找最让你感动的句子交流一下。我预设如下。
课件先出示: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1)释词:我引导学生读悟,体会“不假思索”。
要求:1、读准“假”的读音。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假”及“不假思索”的意思。
(2)联系课文:在解决了“不假思索”这个词语的意思后,我问学生:小女孩不假思索的是什么呢?引读“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3)联系生活:接着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说说,什么话能够在不经过思考就能马上说出来的呢?
(4)为了加深对“不假思索”这个词的理解,我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不假思索”说句话。
(5)关联上下文思考:接着,我问学生:同学们,你还能从哪儿证明小女孩确实是有了危险让别人先出去的呢?
学生交流后课件再出示: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①我指导学生读悟当时科学家的话,“危险,快上来!”让学生体会当时的危险。
②小女孩选择了“我最后”,就等于选择了什么?
(6)指导朗读:在学生的情感基础上,我引导:是啊,对于小女孩来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的想法已深深地在她心里扎下了根,发了芽。所以当教育家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时,她还用得着多考虑吗?她可以想都不想就告诉这位教育家,引读(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最后,师板书:先人后已
【如上教学环节,重点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小女孩在有了危险时,让别人先出去的品质。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能从文中的句子及词语中去感悟这种品质,所以就抓住一个重点词“不假思索”,让学生明白这个词的一般意思,并且通过不同场合中的意思的比较,让学生能真正走进小女孩的内心世界,真正体会她精神的可贵。此处的朗读也是水到渠成,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情感注入到朗读当中去。】
(三)、研读句子,提升情感
1、过度语:这次实验的成功了,因为小女孩能在危险的时候,让别人先出去。让我们再来细细品读3至6自然段,细细体会还有没有另外的因素呢。
2、交流想法:这里我的预设如下。
过渡语:实验的成功,除了要有小女孩先人后已的精神外,还需要三个学生的密切配合。
我用课件出示: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三”字刚出口,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
(1)指名学生读
(2)接着,我问学生:如果这时你就是那个同伴,你不服从安排,铅锤能顺利的提出来吗,如果你们就是那两个同伴,你们都不服从安排,实验能成功吗?所以这次成功靠一个人行吗?靠两个人行吗?它需要三个人……(让学生接下去说团结合作)并师板书:团结合作
(3)指导朗读:我先问学生,我们该以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好4、5、6这三个自然段呢?我预设学生会说用佩服、赞赏的语气来读,因为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三个孩子的团结协作,尤其是小女孩的先人后己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顺势,我说,那就赶紧带着你们独特的体验来读读4、5、6三个自然段吧。
3、师小结:前面多次实验的失败,缺少的就是(点:先人后已团结合作),而有了这些,就成了(点:一次成功的实验)
【这个教学环节,要让学生明白的是在关键时刻的沉着冷静及团结合作的精神,这一段教学,既可以是预设中的直接生成,也可以是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有所感悟。本文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有直接个人体验,更要让学生能深入感悟隐藏在文本中的深层次的东西,即冷静、合作,并使这样的教学更符合现代教育的特点。】
(四)、拓展延伸,迁移情感
在这个环节里,我设计了两个小环节。
1、让学生动笔写,把自己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写下来。写好后再和大家交流一下。
2、提供相关的资料,进一步让学生感悟:先人后已、团结合作的精神。如神舟六号飞船能顺利升空所需要的一切……
【通过想一想,写一写,让学生能把在文本学习中的感悟,通过写,有效地进行思维的迁移,从而让他们获得独特的个人体验,获得更为广阔地思维空间。】
说板书设计
先人后已
一次成功的实验
团结合作
我的板书重点针对本课故事背后的人文性进行设计,凸显了我的教学重点,这样给孩子提供了一个理解文本的平台,有助于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努力想体现“以读为本,以生为本”的精神,关注学生,关注过程,努力将语文课上成发展语言和个性的综合训练课。谢谢!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 篇5
【学习目标】
1、认识“锤、堵、获”3个字。会写“育、瓶”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成功、实验”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做人要谦让,要有先人后己的精神。
【课前准备】
演示实验的课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1、出示课题:
一次成功的实验
2、质疑提问:
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学生质疑的问题可能有:
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什么人在做呢?又是怎么做的呢?为什么实验能取得成功呢?
教师可以把以上问题写在黑板上。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
2、学生再读课文,用笔画出不容易读准、读好的词句,然后反复练读,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3、指名读课文,互相评价。
4、课文是按照实验的先后顺序来叙述的,老师板书:实验这前 实验之时 实验之后 每部分重点讲了什么?学生边读边想。
5、组织交流:
⑴ 请三个学生分别朗读实验之前、实验之时、实验之后这三个部分。
⑵ 再请三个学生分别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三部分内容。
三、精读感悟
1、学生自读课文,想一想刚才提出的问题,你有哪些已经解决了?
2、组织学生交流已经解决的问题。主要交流以下三个问题:
⑴ 什么人在做实验?
⑵ 又是怎么做的呢?
⑶ 教育家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
在交流第二个问题时,教师可演示实验过程的课件。
四、识字写字
1、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这些生字。
2、指导观察要求会写的字:
⑴ 引导学生分析“绳、险、俩、堵”这4个左右结构的生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左窄右宽)
⑵ 引导学生分析“瓶、顺”这两个左右结构的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左右一样宽)
⑶ 引导学生分析“育、系、茶、危、索、获”这6个上下结构的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⑷ 引导学生思考写左中右结构的“激”应注意什么。
3、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即时评价。
五、实践活动
演示课文中这个实验的课件,鼓励学生课后与同伴一起做一做这个实验。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 篇6
《一次成功的实验》讲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学让三个小学生做“逃生”游戏。这个实验已经做过多次都没有成功,而这一次却获得成功。教育家的实验目的其实是对学生品行的考查,三个小学生尤其是小女孩,经受住了考验。从她与教育家质朴的对话中,让我们感受到她那临危不乱,处事果断,先人后己高尚品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围绕重点,注重基本技能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我注重提示学法,让学生“读、想、划、议”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学生人人参与,营造了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转围,课堂气氛活跃。课堂上我围绕实验成功的关键,学生抓住课文重点句:“一个女孩低声对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和“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引导学生揣摩人物心理,指导学生朗读训练学生的语感。通过朗读再现实验过程,学生读出情,读出意,读出味,加深对课文的感悟。我还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不假思索”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指导学生训练说话,拓展延伸,进一步体验情感,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动手操作,培养实践能力.语文教学应该充满情、趣、味,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按照教育家做实验的要求与方法演一演,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加深认识,领悟女孩有了危险先人后已的美好品德,培养合作意识,富有情趣,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因为时间关系,不能让每个学生都上台演一演,只能让他们课后去实验。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 篇7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讲的是一位教育家来到一所小学进行的一次意外危险时刻的心理测试实验。实验的成功反映了三个学生懂得要团结,要心中有他人的好品质。
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部分(第1自然段):讲一位教育家来到一所小学,要在三个学生中做个游戏。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讲实验取得成功的过程。在这部分先讲实验前的准备,取出实验用品;再讲教育家向三个接受实验的学生说清实验的程序和要求;最后讲实验取得成功的过程。
第三部分(第7―11自然段):讲教育家了解实验成功的原因,为小学生的优秀品德使他的实验第一次成功而万分激动。
1.读课文,知道教育家给小学生做了个什么实验。
2.明白实验成功的原因,并从中受到要心中有他人的教育。
第一课时
一、实验导入 ,揭示课题。
1.教师:上课前,我们先来做…次实验。
2.请上三位学生。教师介绍实验的用品、程序和要求。
3.实验结果。(三位学生争着往外拉铅锤,把瓶子弄倒了。)
4.同样的实验,课文小的三位学生就获得了成功。你们想了解他们是怎么做的?成功的原因又是什么吗?
5.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3.想想教育家做了―――个怎样的实验。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系(着绳子不假思索
2.理解词语。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
激动:(感情)因受刺激而冲动。
顺利:在事物的发展或工作的进行中没有或很少遇到困难。
3.说说教育家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
(“这个瓶子是一口井”,“手里拿着的铅锤代表你们自己”,实际上可以说是一次当你面临意外危险时刻时的心理测试实验。)
四、再读课文,思考阅读提示中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指导阅读第二至六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思考:这次实验是具体怎样进行。
2.从课文中画出写实验用品、程序和要求的语句,出声读一读。
二、指导阅读第七至十一自然段。
1.这次实验的结果是获得了成功。他们为什么会获得成功?
2.从全文中找相关语句,分析体会。
(1)一位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思考讨论:她为什么这么说?她当时怎么想的?
(从“井口很窄,一次只能上来一个人’’这句话分析。如果我们三个人都争着往外拉铅锤,产生的结果只能是都堵在瓶口或者把瓶子弄倒,谁也脱离不了危险。如果一个一个地提,让他俩先上,我最后上,我们就能顺利地脱离危险。)
(2)“三”字刚出口,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
(团结协作,紧密配合。)
(3)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思考讨论:从这个“先”字,你体会出了什么?
(先人后己。在危险时刻,心中想着别人。)
3.这个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分组讨论。讨论的结果不要强求一致,只要合情合理就可以。
(在危险时刻心中有他人;在危险时刻相互关心,团结一致;比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4.这位教育家为什么激动地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
(一方面:这个实验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把瓶子弄倒了。今天,这个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另一方面:为学生心里有他人的优秀品德而激动。)
三、从这个实验中,你想到些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总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要心里多想着别人。)
四、总结。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 篇8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讲的是一位教育家来到一所小学进行的一次意外危险时刻的心理测试实验。实验的成功反映了三个学生懂得要团结,要心中有他人的好品质。
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部分(第1自然段):讲一位教育家来到一所小学,要在三个学生中做个游戏。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讲实验取得成功的过程。在这部分先讲实验前的准备,取出实验用品;再讲教育家向三个接受实验的学生说清实验的程序和要求;最后讲实验取得成功的过程。
第三部分(第7―11自然段):讲教育家了解实验成功的原因,为小学生的优秀品德使他的实验第一次成功而万分激动。
1.读课文,知道教育家给小学生做了个什么实验。
2.明白实验成功的原因,并从中受到要心中有他人的教育。
第一课时
一、实验导入 ,揭示课题。
1.教师:上课前,我们先来做…次实验。
2.请上三位学生。教师介绍实验的用品、程序和要求。
3.实验结果。(三位学生争着往外拉铅锤,把瓶子弄倒了。)
4.同样的实验,课文小的三位学生就获得了成功。你们想了解他们是怎么做的?成功的原因又是什么吗?
5.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3.想想教育家做了―――个怎样的实验。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系(着绳子不假思索
2.理解词语。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
激动:(感情)因受刺激而冲动。
顺利:在事物的发展或工作的进行中没有或很少遇到困难。
3.说说教育家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
(“这个瓶子是一口井”,“手里拿着的铅锤代表你们自己”,实际上可以说是一次当你面临意外危险时刻时的心理测试实验。)
四、再读课文,思考阅读提示中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指导阅读第二至六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思考:这次实验是具体怎样进行。
2.从课文中画出写实验用品、程序和要求的语句,出声读一读。
二、指导阅读第七至十一自然段。
1.这次实验的结果是获得了成功。他们为什么会获得成功?
2.从全文中找相关语句,分析体会。
(1)一位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思考讨论:她为什么这么说?她当时怎么想的?
(从“井口很窄,一次只能上来一个人’’这句话分析。如果我们三个人都争着往外拉铅锤,产生的结果只能是都堵在瓶口或者把瓶子弄倒,谁也脱离不了危险。如果一个一个地提,让他俩先上,我最后上,我们就能顺利地脱离危险。)
(2)“三”字刚出口,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
(团结协作,紧密配合。)
(3)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思考讨论:从这个“先”字,你体会出了什么?
(先人后己。在危险时刻,心中想着别人。)
3.这个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分组讨论。讨论的结果不要强求一致,只要合情合理就可以。
(在危险时刻心中有他人;在危险时刻相互关心,团结一致;比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4.这位教育家为什么激动地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
(一方面:这个实验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把瓶子弄倒了。今天,这个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另一方面:为学生心里有他人的优秀品德而激动。)
三、从这个实验中,你想到些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总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要心里多想着别人。)
四、总结。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 篇9
“溪流因为有了阻碍,才有歌声;人生的乐章因为有了困难、挫折,才变得壮美。”我就听过这句话,可真正感悟到此中的内涵,那是在我经历了那次青年教师大比武之后。
一、年轻的冲动
2003年春节刚过,学校要举行青年教师大比武活动,教材自定,课题自选。初听此讯,我内心窃喜,哈,可该我大显身手啦!但静下心来又确实没底,当时我教三年级语文,上哪课?从这次大比武活动对手的强劲,从自己擅长的个长,我应该选择的是高年级的情感型课文。《林海》、《穷人》、《白杨》……这些课文我都听别人讲过,总感觉他们有许多不到位的地方,而且还觉得自己可以,但拿出课本、教参来一读,发现并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简单。年轻的冲动是经不起考验的,实属无奈,我最终决定在现在所执教的课文上,将所有的课文浏览了一遍,我被《一次成功的实验》吸引了,文章讲述的是讲的是一位教育家来到一所小学进行的一次意外危险时刻的心理测试实验。实验的成功反映了三个学生懂得要团结,要心中有他人的好品质。我想,现在的孩子也太需要这种优秀品质了。于是我陷入了钻研之中……
二、艰难的跋涉
随着对文章研究的深入,我发现问题来了,学生对于读懂课文根本不成问题,但这节课的着眼点应该是什么?课堂上上什么?经过思考,我把它定位在孩子们通过化为深深的共鸣,从内心深处真正懂得“事情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团结合作,心中有他人”这点上。课堂教学要体现知识与能力,要展现过程与方法,要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是课程标准中着力指出的三个维度。我的课堂着力点就是如何体现这三个维度的有机整合。接下来就是我该如何设计,用什么方法去体现?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自己琢磨着试了两次,本教研组的两位老同志也来听课肯定了我的突破点──从重点段入手,以三读为手段,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学生感悟得也颇深,但毕竟是大比武,得精益求精。于是,我又是陷入思考、修改、讨论之中,如此以往,第五次下来,自我感觉还是没有突破,没有达到自己理想中的课堂教学效果──师生合作的程度还不够,课堂的气氛还有些沉闷。总感觉前面就是阳光,可就是被一层薄纸蒙住了。这时离比武时间仅有三天了。此时,我真是心急如焚,我对自己说:“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有时,转一个弯或许会柳暗花鸣,既然达不到最好,就换一课。”同事们也在催我快下决心。
那日下午,我征求王全昌校长的意见:“我想换一课,上《穷人》。您看怎样?”王校长紧紧地盯着我,踱了几个方步,又坐下来,语重心长地说:“现在你面临的问题确实很棘手。你的课题已经挑出来了,但你觉得你不能超越自己了,是吧!不过,凭我的经验,临阵退却还是失败的多。我不能为你做什么决定,你还得自己认真思考一下。”晚上,我还是徘徊于换与不换之间,坐在电脑前打《穷人》一课的教材,就在我进退两难之际,我脑中却闪现出了一篇书中描述的“蜘蛛织网”场景,蜘蛛织网总是接了断,断了接,对待每次失败都没有灰心,而我难道连蜘蛛都不如?就这样认输?这时,电话铃声响起,一听是王校长,他不紧不慢地说:“怎么样?认输啦?”我顿时明白了,急忙说道:“不!”最后王校长鼓励说:“我对你充满了信心!”我最终下定了决心:还是上《一次成功的实验》。一个不眠之夜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过去了。
三、激qing的释放
3月1号终于到了,或许是我长期思索的缘故吧,我终于捅破了这层纸。说也奇怪,尽管我抽到的是上午第一节,许多学生我还没来得及认识,尽管评委是区里的教研员和两位资深的语文专家,尽管诺大的阶梯教室座无虚席,一向心理素质较差的我却没有一丝紧张,在讲台上,我谈笑风生,与孩子们会心地交流,忘乎了所有的一切──
〖片断一〗
师:你觉得怎样才能读好这段?
生1:走进课文才能读好这段。
生2:想象课文里面的内容,把它当成自己看到、的想到的以及自己做的一样。
师鼓励说:说的真好。把心沉入课文,去体验是读好课文的好方法。用你喜欢的方式读,用心去感受一下,你觉得这个小女孩的做法怎样?有什么感受?
(许多学生都投入激qing地朗读当中,两分钟后已有很多学生举手。)
师:这么多同学都想来发表看法了,说明读得都很认真。别说出来,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众生自信地说:能!
(学生又投入朗读中,兴趣盎然。)
〖片断二〗
生1:我觉得:“一位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他读出了态度坚决,做事情要成功就要团结合作,紧密配合。我与他的认识一样,不过,我与他的得不一样。
(生朗读起来,一改前者突出“我”,而突出两个“你”。)
师:你读出了小女孩的机智与聪明,也读出了她思维敏捷,反应迅速。
生:如果小女孩反应不敏捷的话,她就不会这么快就做出这么巧妙、合理的安排。我十分佩服她的机智与聪明!
师(既赞同又指导):你真会读书!是啊,同样的感受会有不同的读法,同样的句子会有不同的感受。要读好课文就要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同时,你读着读着,可能还会有新的感受。谁还能这种方法朗读一下?其它部分也可以。
(又有几个孩子朗读课文中的其它地方,如: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等许多含义深刻的地方。这一环节高潮迭起,孩子们参与朗读的积极性很高。)
师: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是一件多么有滋味的事!我给每个同学机会,你们可以一个人,也可以读给伙伴们听,甚至可以走到我身边读给我听。
(孩子们的愿望得到极大的满足,课堂中洋溢着生命的活力。)
〖片断三〗
师:你想亲自做做这个实验吗?(生大声说“想”)好,下面请同学们自由结合,三个人一个小组,亲自做做这个实验,一会我请你说说你们的实验结果,以及你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另外你们从中又感受到了什么?现在开始。
(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音乐,让孩子们在轻松、和谐、愉悦的良好氛围中进行实验。)
师:许多同学的笑脸告诉我你们成功了,那么现在你想说些什么呢?
生1:在危险时刻心中有他人是我们成功的原因。
生2:在危险时刻相互关心,团结一致是我们成功的原因。
生3:我们组的杜翔同学有比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才使我们有了成功。
生4:我们不懂得团结合作,而且心里只是想着自己怎么先出去,所以我们失败了;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不要总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要心里多想着别人。
生5:团结合作,心中有他人是任何事情走向成功的关键。
……
(交流还在继续着,孩子们就像打开了话匣子,都尽情表达,一吐为快。)
“最美的就是最自然的。”我、孩子们、课文三者之间的有机融合的对话,使学习成了一种享受,我与孩子们的激qing得以尽情地释放,我在“享受”中成长,也在“享受”中感悟……
四、心灵的感悟
我走下讲台时,许多评委与同事都纷纷向我道贺,此时容易激动的我却没有太多的激动,只是跑到王校长哪儿由衷地道了一声谢,然后一个人静静地离开了教室……我想,一定是我在上这节课的艰难跋涉中享受了经历整个过程的愉悦的缘故吧,我从心里真真切切地体验到了一种快乐与安慰。
“这就是新课程崇尚的理念之一──体验过程。”心底有一个响亮的声音在对我说。只有体验了失败与成功的全过程,生命才会因此而美丽,才会体验撞击与超越的激qing。我庆幸自己有领导的热情鼓励,有同事们无私的帮助,有教研组成员间的团结与合作,才使我有了坚持不懈、勇于撞击的勇气。我真心地感谢他们。
五、生命的追求
古往今来,人人都向往生命的美丽与成功,无一例外。我脑中经常闪现那些奥运会运动员在领奖台上领奖的感人画面,但谁又能想到他们成功背后的辛酸与汗水。是啊,快乐在于经历。就像蝴蝶的美丽在于破茧的奋勇,人生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不奋斗怎么会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艰难──经历──快乐──体验──成功,我想,这是所有人生命共同的追求。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 篇10
1、课前布置学生分小组准备实验用的瓶子、小铅锤(或用小石块代替)。
2、本课要求认的字不多,注意“锤”是翘舌音。要求会写13个生字,字形都较为复杂,教师关键要指导学生掌握好各个部件的比例,例如“瓶、绳、险、顺、堵”都是左右结构,但两部分占的比例并不一致,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清楚字形后再书写。“危”字的不要写成“巳”。
3、本课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可以通过自读大体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等方式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
初读课文后,让学生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课文可以分为实验的准备、实验的经过、实验的成功的原因三个部分。下面的两个问题让学生读课文时思考讨论:教育家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这个实验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抓一些关键词语来深化学生理解。例如,“顺利”“不假思索”两个词。“顺利”本意是指“在事物的发展或工作的进行中没有或很少遇到困难”,教师可以联系到最后一段中的一句话来帮助学生理解,“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结果铅锤都堵在瓶口,一个也拉不出来。”这实际上是为“顺利”提供了相反的注解。因此,在课文的语境中,“顺利”实际上含有“迅速的,没有任何阻碍的”的意思。“不假思索”在文中的意思是不经过思考,脱口而出的,学生通过上下文应该不难理解。教师应该抓住这个词适当拓展,让学生想象女孩说话时的神态,并体会她的思想品质。这里的“不假思索”形象地反映了“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这样的意识已经扎根于女孩的心中,变成了她理所当然的行为,课文的感人之处也在于此。
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领悟课文中一些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例如,“这位教育家激动地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这句话主要讲了教育家被女孩的高尚品格深深感动了。由于句中使用了“激动”和“好久”等词语,才使句子表达的情感更加强烈。
课文有较强的现场感,可以在上课之前或上课之后,让学生按照教育家做实验的要求与方法演一演,也可以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通过亲身实践,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提高认识,进一步体验情感。
本课的突出特点是对话较多,学生在朗读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说说,课文中的对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例如:
“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根据模拟实验的情况,这里的语气应该是低声而果断的。)
“你刚才跟他俩说了什么?”(教育家看见实验成功以后,既感到高兴又感到疑惑,这里应该把这两种语气读出来。)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教育家听见女孩的答案,感到吃惊和高兴,这里应该更多地读出探询的语气。)
“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女孩的回答应该是响亮而平静的,语速应该稍快。)
4、课后第二题是引导学生理解全文的问题,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设计这个题目是让学生领会课文的主旨并能谈出自己的看法。要允许谈不同的看法,对实验能取得成功的原因可能有不同的见解。例如,有的认为是女孩“先人后己”的精神品格和行为让实验得以成功,有的认为是女孩临危不乱、沉着冷静让实验取得成功,有的认为是学生听从安排、有序“撤离”让实验取得了成功。这些看法都正确,特别是要体会到后两点有一定难度,教师应该鼓励。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例如,塞车时大家都往前挤,结果乱成一团,谁都走不了;上公共汽车时,排队上车既迅速又安全。
教师在教学时,单纯强调女孩的道德是不够的,对困境中的冷静与协作也应该引导学生理解,这也更符合现代教育思想。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 篇11
之一
佚名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讲的是一位教育家来到一所小学进行的一次意外危险时刻的心理测试实验。实验的成功反映了三个学生懂得要团结,要心中有他人的好品质。
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部分(第1自然段):讲一位教育家来到一所小学,要在三个学生中做个游戏。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讲实验取得成功的过程。在这部分先讲实验前的准备,取出实验用品;再讲教育家向三个接受实验的学生说清实验的程序和要求;最后讲实验取得成功的过程。
第三部分(第7―11自然段):讲教育家了解实验成功的原因,为小学生的优秀品德使他的实验第一次成功而万分激动。
1.读课文,知道教育家给小学生做了个什么实验。
2.明白实验成功的原因,并从中受到要心中有他人的教育。
第一课时
一、实验导入 ,揭示课题。
1.教师:上课前,我们先来做…次实验。
2.请上三位学生。教师介绍实验的用品、程序和要求。
3.实验结果。(三位学生争着往外拉铅锤,把瓶子弄倒了。)
4.同样的实验,课文小的三位学生就获得了成功。你们想了解他们是怎么做的?成功的原因又是什么吗?
5.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3.想想教育家做了―――个怎样的实验。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系(着绳子不假思索
2.理解词语。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
激动:(感情)因受刺激而冲动。
顺利:在事物的发展或工作的进行中没有或很少遇到困难。
3.说说教育家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
(“这个瓶子是一口井”,“手里拿着的铅锤代表你们自己”,实际上可以说是一次当你面临意外危险时刻时的心理测试实验。)
四、再读课文,思考阅读提示中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指导阅读第二至六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思考:这次实验是具体怎样进行。
2.从课文中画出写实验用品、程序和要求的语句,出声读一读。
二、指导阅读第七至十一自然段。
1.这次实验的结果是获得了成功。他们为什么会获得成功?
2.从全文中找相关语句,分析体会。
(1)一位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思考讨论:她为什么这么说?她当时怎么想的?
(从“井口很窄,一次只能上来一个人’’这句话分析。如果我们三个人都争着往外拉铅锤,产生的结果只能是都堵在瓶口或者把瓶子弄倒,谁也脱离不了危险。如果一个一个地提,让他俩先上,我最后上,我们就能顺利地脱离危险。)
(2)“三”字刚出口,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
(团结协作,紧密配合。)
(3)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思考讨论:从这个“先”字,你体会出了什么?
(先人后己。在危险时刻,心中想着别人。)
3.这个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分组讨论。讨论的结果不要强求一致,只要合情合理就可以。
(在危险时刻心中有他人;在危险时刻相互关心,团结一致;比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4.这位教育家为什么激动地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
(一方面:这个实验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把瓶子弄倒了。今天,这个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另一方面:为学生心里有他人的优秀品德而激动。)
三、从这个实验中,你想到些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总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要心里多想着别人。)
四、总结。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 篇12
学习目标:
a、学会生字“功、激、索、获、锤、灌”等词。理解“不假思索、成功”的意思。
b、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运用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读懂课文内容。
c、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实验成功的原因,懂得要团结,心中要有他人。
教学重点:理解这次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懂得要团结,心中要有他人。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知道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知识链接:
课文讲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学让三个小学生做“逃生”游戏。这个实验已经做过多次都没有成功,而这一次却获得成功。实验说明了合作才能成功,也赞扬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质。
教育家的实验是对学生品行的考查,三个小学生尤其是小女孩,经受住了考验。课文的对话朴实、简洁,意味深长,最能表现人物品质。从小女孩对同伴和教育家说的话中,可以看出她临危不乱,处事果断,先人后己。
文章可分为从教育家实验的准备、实验的经过和实验取得成功的原因三个部分。叙述顺序清楚、结构明晰。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受到与人合作、先人后己的教育,通过动作和对话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这也是教学重点。
问题质疑:
1、这个实验可能有几种结果?
2、小女孩为什么能让这个实验获得成功?
学习方法: 先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理解“有了危险先让别人出去”的含义
课堂作业:
1、让学生上台实物演示,体会实验的结果不同:
2、先争着往外拉铅锤,铅锤都堵在瓶口,一个也拉不出来——这说明实验失败了。然后按顺序,有人退到最后,能顺利地一个一个地把铅锤拉了出来——这说明实验成功了。
3、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4、请你写几句话来赞美一下课文中的这位小女孩。写好后和同学交流。
达标检测
a、请你填字成词,再写一写。
天( )地( ) ( )前( )后 月( )人( )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 )远眺 成( )结( ) 悠然( )( )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b、请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说话练习:实验成功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实验失败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学习反思:
通过学习学生能理解小女孩遇到危险先让别人先出去,体会先人后己的高尚品质。但是学生对这点理解不到位,不明白先人后己的道理,需要教师平时多做这方面的教育。
指导小结:让学生实验,亲历实验成功的过程,体会“遇事先想别人,后考虑自己”的含义学习本单元后我的收获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 篇13
【学习目标】
1、认识“锤、堵、获”3个字。会写“育、瓶”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成功、实验”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做人要谦让,要有先人后己的精神。
【课前准备】
演示实验的课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1、出示课题:
一次成功的实验
2、质疑提问:
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学生质疑的问题可能有:
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什么人在做呢?又是怎么做的呢?为什么实验能取得成功呢?
教师可以把以上问题写在黑板上。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
2、学生再读课文,用笔画出不容易读准、读好的词句,然后反复练读,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3、指名读课文,互相评价。
4、课文是按照实验的先后顺序来叙述的,老师板书:实验这前 实验之时 实验之后 每部分重点讲了什么?学生边读边想。
5、组织交流:
⑴ 请三个学生分别朗读实验之前、实验之时、实验之后这三个部分。
⑵ 再请三个学生分别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三部分内容。
三、精读感悟
1、学生自读课文,想一想刚才提出的问题,你有哪些已经解决了?
2、组织学生交流已经解决的问题。主要交流以下三个问题:
⑴ 什么人在做实验?
⑵ 又是怎么做的呢?
⑶ 教育家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
在交流第二个问题时,教师可演示实验过程的课件。
四、识字写字
1、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这些生字。
2、指导观察要求会写的字:
⑴ 引导学生分析“绳、险、俩、堵”这4个左右结构的生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左窄右宽)
⑵ 引导学生分析“瓶、顺”这两个左右结构的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左右一样宽)
⑶ 引导学生分析“育、系、茶、危、索、获”这6个上下结构的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⑷ 引导学生思考写左中右结构的“激”应注意什么。
3、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即时评价。
五、实践活动
演示课文中这个实验的课件,鼓励学生课后与同伴一起做一做这个实验。
第二课时
一、继续精读感悟
1、这篇课文你还有哪些问题已经理解了?
2、重点引导讨论“实验为什么能取得成功”这个问题:
⑴ 4人小组讨论:
组长负责整理本组的意见,代表小组进行全班交流。
⑵ 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要抓住重点语句,如: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谈自己的看法。通过交流认识到,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一是小女孩具有舍己为人的精神,关键的时刻首先想到的是别人的安危;二是三个学生有合作精神。互相配合得很好。
3、让学生再质疑,再释疑。
二、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1、学生先试着自己读一读。注意体会不同人物不同的语气。
2、小组内合作读一读。
3、各小组毛遂自荐来读,其他小组进行评议。
三、拓展活动
请你写几句话来赞美一下课文中的这位小女孩。写好后和同学交流,也可贴在班级的黑板报上。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 篇14
厚街镇溪头小学 方少梅
【教材简析】
这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讲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学让三个学生做“逃生”游戏。这个实验已经做过多次但都没有成功,而这次却获得了成功。教育家的实验是对学生品行的考查,三个小学生尤其是小女孩,经受住了考验,体现出小女孩品质的可贵和团结合作的重要。这篇文章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不仅贴近小学生的生活,还给学生以启迪。
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讲三个学生做游戏的经过。第二部分(第7-11自然段)讲教育家弄清了实验成功的原因后,感到十分激动。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教学以读为主线,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阅读,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自我感悟和体验,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有所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设计思路】
1、以教师讲故事和学生分组做实验导入,感受实验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明确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初步体验团结合作精神的重要性,为突破难点作好铺垫。
2、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内容有趣且易懂,因此,自读自悟是本课教学所体现的主要特点。运用本单元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理解重点词句和课文内容。
3、通过说(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做(游戏)、演(分角色朗读及表演课文内容)突破本课重、难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运用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3、教育学生学习小女孩先人后已的精神,懂得互相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
【教学重点】
了解实验(游戏)的经过,弄懂实验成功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懂得“成功”的真正含义。
【教学准备】
瓶子、玻璃球、细绳子、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1.学生做游戏。
2.请参加游戏的学生说说自已在做游戏时的感受和体验。
3.请没有参加游戏的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小结过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与刚才游戏有关的课文,文中也有三个小朋友参加了刚才同样的游戏,他们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板题:一次成功的实验)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采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2)难以理解的字、词、句等,用笔做上记号。
2、检查自读情况。初步解决阅读困难。
小结过渡:同学们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真棒!既然同学们有这么多疑问,就让我们再把课文读读,看谁最快找到答案!在读之前老师给同学们一点提示,请看。
三、再读课文,深入分析课文。
多媒体显示阅读提示:
这是一个实验,也是一个游戏,却让教育家十分激动。再读课文时,想一想:
(1)教育家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
(2)实验最后成功了,为什么实验能取得成功呢?
(3)你觉得小女孩是个怎样的人?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一边仔细地看屏幕,一边认真的听录音。
(播放动画)听完后:板书三个问题。
1、小组交流。讨论刚才提出的三个问题。将不明白的地方在组内讨论、交流。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由组长收集起来。
2、全班交流。小组汇报,共同解决问题。
四、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深入体会重点句。
重点句一:
一个小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引导体会小女孩的聪明、急中生智、心中有他人、不怕牺牲、有集体荣誉感、有团结合作精神等。可引导学生从任何一方面来理解这句话,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理解。)
重点句二:
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引导学生从“不假思索”一词及小女孩的话来领悟人物精神。)
重点句三:
他对校长说“这个实验我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把瓶子弄倒了。今天,我的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 (引导学生理解教育家的话一方面说明了以前的多次实验为什么没有取得成功。另一方面,这次实验的成功让教育家十分激动,也是对女孩无私精神的赞扬。)
五、实验成功了,最高兴的会是谁?(教育家)
对,那么让我们一起来把最后一段读读,注意要把教育家激动、兴奋的感情读出来。(齐读最后一段)
同学们读得真棒!分析最后一段。板书:
30.一次成功的实验
失败 争着往外拉
成功 先人后己 、合作精神
六、再次交流收获。
1、 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2、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好人物对话)
3、重演课文中的游戏,进一步体会小女孩先人后己的精神。(此项活动可结合教学灵活处理。)
【板书设计】
30.一次成功的实验
失败 争着往外拉
成功 先人后己
合作精神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 篇15
【教学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生字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②读懂课文,了解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③理解实验成功的原因。④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练习用不同语气读人物对话。
(二)过程与方法: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有了危险需要沉着冷静、互相合作、先人后己,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重难点】理解实验成功的原因,体会有了危险需要需要沉着冷静、互相合作、先人后己,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的第一、二、三自然段。今天,我们我们继续来学习这一课。”师故意写错课题“成功的实验”。生指出少了“一次”2、师:“一次“不写行吗?生读完课题后再问:为什么不行?师:你是从文中哪一个自然段知道的?
二、学习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出示文字片)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你从哪些词语当中可以看出只有这次实验获得了成功?(终于、激动、久久)把这三个词放到句子中读一读吧!那么以往的实验为什么总是失败呢?请看实验(出示课件)看完实验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想想哪个词最能说明失败的原因?(争)语言训练:同学们,“争”字还可以用哪个字来替换呢?(抢)师过渡:那么,这一次实验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呢?这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重点。请看今天的导学提纲(出示导学提纲)我们先随着课文与文中的三个学生一起来做做这个实验吧!(师边朗读课文边边演示课件。)
三、学习4-6自然段。师:刚才我们做的实验在文中的哪几自然段?请你们用心默读课文4-6自然段,把你感触最深的句子划出来,再读一读,想一想,等会儿和同学交流、交流。
出示句子:一个小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指导朗读:请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这句话应该怎么读?自己先试着读一读,再指名读。
师:下面,老师想让同学们分组来个小比赛,看看谁读得最好。在比赛前,老师先把同学们的意见汇总一下:小女孩说话时是低声的,所以读时声音要小要轻,当时情况危急,读时语速要快,吐字要清晰。
出示句子: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他一边灌,一边喊:“危险!快上来!一……二……”师:这里应该怎样读呢?你们自己先轻声读读这句话吧。不要忘了看标点符号哦!师生评价:用顿号,我们就要很快地读:一、二。这里用---省略号该怎样读呢?师:这里的省略号是表示声音的延续,也就是字音要拖长。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创设话语情境,指导感情朗读。
师:学到这老师有个问题想问大家:“小女孩为什么等到教育家喊“二”时才对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呢?教育家在喊“一”的时候,小女孩在干什么?
生:她正在思考,怎样才能脱险?猜猜她会怎么想?师:在这么危险的时候,她还在思考,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板书:沉着冷静)师:对呀,从这里我们看出下女孩沉着冷静,急中生智。当教育家“三”字刚出口时,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你们知道“顺利”是什么意思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是啊,查字典是理解词语的好办法。还有什么好办法来理解这个词语?(联系上下文)师:你说得对联系上下文也是理解词语的一个不错的方法。师:从“一个一个”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师:是呀,如果这时你就是其中的一个同伴,你不服从安排,铅锤能顺利的提出来吗,如果你们就是那两个同伴,你们都不服从安排,实验能成功吗?所以这次成功靠一个人行吗?靠两个人行吗?它需要三个人……(让学生接下去说)并板书:团结合作。(板书:团结合作)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他们的团结合作吧!学生齐读。
师:同学们,在这么危险的时刻,女孩为什么把自己放在最后,难道她不怕危险?她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个疑问教育家也想知道,教育家是怎么问?小女孩是怎么回答的?我们继续学习课文7-10自然段。请同学们用心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新词,把它圈起来,想一想。
四、学习第7-10自然段。
师:刚才同学们是否用心读书了呢?我们来考考你们:请1、2组同学来当教育家,读一读教育家的话,3、4组同学来当小女孩,读一读小女孩的话,老师来读旁白。看看谁表演得最像?
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感受到教育家是又高兴又很想知道小女孩为什么要这样做?谁来如实告诉他呢?回答之前考考你们:“如实”是什么意思?文中的小女孩如实地告诉教育家什么?
师:看来老师是难不倒你们的,言归正传谁来如实告诉教育家小女孩为什么要这样做?出示句子: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不假思索是什么意思呢?创设情境加深理解:师:某某,你是哪里人?学生很快回答出来。你为什么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生:因为我早就知道了。师:某某,你几岁?生很快回答:“九岁?”师:你为什么也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生:因为我早早知道了。师:那小女孩为什么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生:因为她早早就知道“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师:所以小女还孩回答时声音非常----(响亮)神态非常--(自然、镇定)谁来试着读一读?回答得又响亮又干脆,真好!还有谁想读?读得真不错!师:在危险面前想到的是别人,用一个词概括这就叫——板书:先人后己
师:小结:对于小女孩来说,先人后己的思想已深深地在她心里扎下了根,发了芽。
在公交车上,小女孩会不假思索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食堂里拿菜时,小女孩会不假思索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谁也能“不假思索”说一个句子?
师:是呀!正因为小女孩有先人后己的思想,所以当教育家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时,她还用得着多考虑吗?她可以不假思索地告诉这位教育家,齐读(有了危险,我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师:学到这,你有话想对小女孩说吗?生各抒己见。
师:是啊,小女孩先人后已、沉着冷静的优秀品质深深地感动了我们,让我们带着对小女孩的无比敬佩,把她的话深深地记在心里。生再次齐读: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走。看板书小结:现在你们知道这一次实验为什么能取得成功了吧?前面多次实验的失败,缺少的就是(团结合作沉着冷静先人后已),而有了这些,就成了(一次成功的实验)。
五、拓展延伸,释放情感积淀
师:难怪实验成功后,教育家——(师再次出现最后一段)。现在你们来当教育家,老师来当记者采访一下你们:请问你为什么这么激动?那我们用激动的语气再一次来读读教育家的话。(齐读教育家的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六、总结: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电视里,书上,有关先人后己、很好合作、沉着冷静、急中生智的事很多很多。只要我们多多留心观察,关心他人,我们一定也会不假思索地做出这样的事。
七、作业超市:师:学了这篇课文你们一定想到了很多很多。请回去以后,小组合作,再去尝试做一次实验,把感受写在日记本上。2、找一找关于先人后己或者团结合作的故事读一读。
板书设计:
沉着冷静
30、一次成功的实验团结合作
先人后己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 篇16
写法提示:
本文来自于实际生活的选材是一篇作文成功的关键,文中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表现了人物的精神美、心灵美!
段落结构:
第一段(开头第1自然段):写一位教育家来到一所小学做实验。
第二段(第2自然段到倒数第2自然段):写实验的过程及结果。
第三段(最后1自然段):这个实验成功了,这位教育家非常激动。
点拨难句:
1、一个女孩低声对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从这句话中就可看出小女孩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先考虑的是别人,最后考虑的才是自己。
2、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这句话如实地道出了实验成功的原因。“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反映了这个小女孩的心灵美。
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记叙教育家让三个学生做拉铅锤的游戏的事,赞扬了小女孩在危急关头先人后己的可贵精神,说明了只有团结协作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写作特点:
1、课文通过记叙人物的动作及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
2、课文通过这次实验与以往实验的对比来说明实验成功的重要原因。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 篇17
学习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成功、实验、教育家、绳子、代表、茶杯、危险、顺利、如实、不假思索、激动、获得”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领悟小女孩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品德,培养合作精神。
教材简说:
课文讲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学让三个小学生做“逃生”游戏。这个实验已经做过多次都没有成功,而这一次却获得成功。实验说明了合作才能成功,也赞扬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质。
教育家的实验是对学生品行的考查,三个小学生尤其是小女孩,经受住了考验。课文的对话朴实、简洁,意味深长,最能表现人物品质。从小女孩对同伴和教育家说的话中,可以看出她临危不乱,处事果断,先人后己。
文章可分为从教育家实验的准备、实验的经过和实验取得成功的原因三个部分。叙述顺序清楚、结构明晰。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受到与人合作、先人后己的教育,通过动作和对话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这也是教学的重点。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 篇18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①认识“锤、堵、获”3个字。会写“育、瓶”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成功、实验”等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什么人在做呢?又是怎么做的呢?为什么实验能取得成功呢?
初读感知
①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②学生再读课文,用笔画出不容易读准、读好的词句,然后反复练读,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精读感悟
①学生自读课文,想一想刚才提出的问题,你有哪些已经解决了?
②组织学生交流已经解决的问题。主要交流以下三个问题:
识字写字
①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这些生字。
②指导观察要求会写的字。③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改进:写字的时间至少要保证15分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运用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3、教育学生学习小女孩先人后已的精神,懂得互相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
【教学重点】
了解实验(游戏)的经过,弄懂实验成功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懂得“成功”的真正含义。
【教学过程】
瓶子、玻璃球、细绳子。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修改)
3、学生做游戏。
4、小结过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与游戏有关的课文,文中也有三个小朋友参加了游戏,他们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板题:一次成功的实验
二、读阅读提示,明确本课学习要求
阅读提示:这是一个实验,也是一个游戏,却让教育家十分激动。读读课文,想想教育家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这个实验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再说说从这个实验中,你想到了什么。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采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要求:
⑴ 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
⑵ 难以理解的字、词、句等,用笔做上记号。
2、检查自读情况:
⑴ 指名读课文。
⑵ 学生评议,指出读得好的地方与不足之处。
3、带着阅读提示中的要求默读课文,想想哪些段落是描写实验之前的、哪些段落是描写实验经过的,哪些段落是描写实验成功原因的。
4、做实验。
四、交流自读收获
1、小组交流:
在组内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将不明白的地方在组内讨论、交流。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由组长收集起来。
2、全班交流:
小组汇报,共同解决小组内遗留的疑难问题。
五、再读课文,深入体会重点句
1出示重点句一:一个小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引导体会小女孩的聪明、急中生智、心中有他人、不怕牺牲、有集体荣誉感、有团结合作精神等。可引导学生从任何一方面来理解这句话,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理解。)(这里是重点训练朗读的部分)
2、多媒体显示重点句二: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引导学生从“不假思索”一词及小女孩的话来领悟人物精神。)
3、多媒体显示重点句三:他对校长说“这个实验我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把瓶子弄倒了。今天,我的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
六、再次交流收获
1、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好人物对话)
2、小练笔:学了这篇文章,你想说什么?请你写下来。(修改)
【板书设计】
一次成功的实验
实验的准备
实验的经过
成功的原因 沉着冷静 善于思考
先人后已 团结合作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 篇19
一,和同学交流:你是用什么办法记住下列生字的.
育 瓶 系 绳 茶 危 险 顺 俩 索 激 堵 获
二,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在括号里.
(1)jì (2)xì
1.教育家取出三个系( )着绳子的小铁锤.
2.我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关系( )很好.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窄——( ) 危险——( )
成功——( ) 低——( )
四,任选一个词语造句.
激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假思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给带点的字,词选择恰当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1."思"有三种解释:①思路,想法.②想念,挂念.③想,考虑,动脑筋.
a.遇到问题时,我们一定要认真思考,才能顺利地解决问题.( )
b.高华家搬到外地去了,同学们都很思念她.( )
2."发出"一词有三种解释:①发生.②发表,发布.③送出.
a.听了老师讲的故事,同学们发出了笑声.( )
b.学校发出通知,写明了期末考试的时间和安排.( )
六,读一读,写一写.
成功 实验 瓶子 绳子 代表 激动 教育家
茶杯 危险 顺利 如实 获得 不假思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读一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展开丰富的想象,然后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她为什么这么说 她当时怎么想的 )
2.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从这个"先"字,你体会出了什么 )
3.这位教育家激动地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他对校长说:"这个实验我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提铅锤,结果铅锤都堵在瓶口,一个也拉不出来.今天,我的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
(这位教育家怎么激动 他为什么激动 )
八,根据提示的实验步骤,自己设计一个小实验.
九,动动手
准备实验工具——实验的经过——体验——成功——得出成功或失败的结论——初步说明原理.
十,选读乐园
有趣的发现
一百多年前,英国有位著名的科学家叫达尔文.
有一次,达尔文到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去考察.他看到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没有翅膀或翅膀残(cán)缺,达尔文感到十分奇怪.
达尔文捉来许多昆虫,进行比较,又在岛上认真观察,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岛上经常刮大风,那些没有翅膀或翅膀残缺的昆虫,由于不会飞,不容易被风吹走. 那些翅膀特别大的昆虫,因为顶得住大风,所以也能生存下来.而那些翅膀不够大的昆虫,由于容易被吹到海里去,便渐渐地消失了.
这个有趣的发现,对达尔文后来的科学研究起了重要的作用.
十一,动动脑
1.默读文章,说说小岛上的昆虫有哪些不同,原因是什么.
2.说一说你从短文中受到什么启发.
参考答案:
二,1.jì 2.xì
三,窄——宽;危险——安全;成功——失败;低——高
五,1.a.③ b.② 2.a.① b.②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 篇20
课前准备
①生字卡片或抄写生字新词的小黑板。
②一个瓶子,三个系着绳子的小铅锤,一怀水。
第一课时
做实验,揭示学习目标
①教师组织学生做课文中的实验,如果实验成功了,请学生总结为什么会成功;如果实验不成功,师引导学生思考:实验为什么没有成功?
②揭示课题:实验怎样才能获得成功呢?出示课题并齐读:一次成功的实验。
检查预习
①师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让学生说说这些生字词哪些你已经认识了,是怎么认识的。教师即时表扬主动识字的学生,推广他们识字的好方法。
②多种形式读生字和新词。
③指名学生读文,读后请学生互相指正。
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
①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把课文读两遍。
②请学生说说这次实验的过程。
自主阅读
①学生读文,画出感兴趣的语句,读读想想,从这些句子中悟出了什么?
②小组内交流,组长整理意见,准备下节课全班交流。
指导写字
①师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②在这么多的生字中,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个字?请学生上黑板演,并说说这个字的注意事项。
③学生写字,教师即时评价。
第二课时
复习生字词
①用字词卡片指名认读。
②听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听写后学生对照词语表自行批改订正。
交流感悟
①组织学生交流上节课自读自悟的收获。
②教师相机出示以下重点句子让学生谈体会。
a.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b.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c.这位教育家激动地所起女孩,好久才放下。他对校长说:“这个实验我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提铅锤,结果铅锤都堵在瓶口,一个也拉不出来。今天,我的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
理解第三段话的时候,引导学生抓住“激动”来体悟句意。如,这位教育家怎么激动?他为什么激动?
分析原因
①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实验能取得成功?
学生可以前后4人一组,也可以找好朋友讨论。
②交流讨论的结果。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认识到,实验能够取得成功,是由于小女孩具有先人后己的精神,而且她在遇到危险时能沉着果断地安排,也是由于三个同学能密切配合。
感情诵读
①学生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课文。
读完后互相评一评,提提改进的意见,特别是怎样读好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
②小组赛读。
各小组开展朗读比赛,看看哪组读得好。老师和其他学生做评委。
扩展练习
读了这个故事你相到了什么?把你想到的写在日记本上。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 篇21
一、激趣导课
师:同学们,在科学课上我们做过许多实验,实验有成功、有失败,今天我们要来看看一次成功的实验。(板书)
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师: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1:我想知道实验为什么能成功?
生2:实验是怎么成功的?
生3: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实验?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真精彩,那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师: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师:同学们读得可真认真,谁来当小老师领读这些生字
3、识记要求会写的生字
师: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过这几个生字?
生1:在奖状上见过“获得”的“获”。
生2:在路上看到过“堵车”。
生3:在商店里看到过“锺子”
师:太棒了,你们都是生活的有心人。
4、复习会认的词
师:下面这些生字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老师想考考大家是不是都还记得。请这组同学来开火车。
师:同学们的记性真好,我们也一起来读一读。
5、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过渡:生字读得这么好,相信课文也会读得好。老师请3位同学来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待会儿要让你评一评。
师:你来读1到3,你来读4到6,你来读7到11。
师:同学们听得真认真,谁来评一评。
生1:我认为他声音不够响亮,能再响亮一些会更好。
生2:我觉得他读得通顺、流利。
6、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师:大家很会倾听,倾听也是一种能力。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师:谁来说说?
生:课文讲的是一位教育家带了一个瓶子和三个锺铅让三个学生做实验的事。(师板画瓶子和锤铅)
师:你太会读书了,概括得既简练又准确。
三、精读课文,自读自悟
1、学法指导
师:同学们这么会读书,老师想告诉大家一个更好地学习课文的方法。请个同学来读这一学法。(大屏幕出示学法)
师:接下来就请同学们用这些学法来学习课文,看看哪组同学聪明,可以小组讨论交流学习收获。
2、汇报交流
师:谁愿意先来说说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生1:是小女孩的话。
师:小女孩的什么话呢?
生:一个女孩低声对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多媒体出示)
师:为什么说女孩的话是成功的关键。
生:因为如果没有少女孩的话,大家都争着往外拉铅锤实验就不会成功。(板书画铅锤,第一,第二,最后)
师:你说得非常有道理,女孩的“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这句话这么重要,我们应该怎么读?
生1应该读得快点,
师:还有谁来补充?
生2应该低声。
师:谁愿意试一试,
生举手
师:老师很喜欢这个同学,因为她勇敢,敢试,请你读,
生读
师:谁来说说她读得怎样?
生:好
师:好在哪里?
生1:读出了那种紧张的感觉,
生2:读出了危险的情景。
一生读
生:她读得太快了.
师:对,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要低声、果断。老师来试一遍,我们一起来试试,想象你就是那个女孩在做这个实验,可以比一比动作.(生读)。
师:那我们也向她那样读,我们为什么要读得这么快呢?
生:因为有危险!
师:从哪句话可以看出“危险”?
生:我从此“教育家拿――”看出来的。
多媒借体示二: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他一边灌,――“
师:怎样读好这句话。
生:读得紧张一点,快一点。
师: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生:我认为“一”“二”要读得慢点。
师:为什么?
生:因为“一”“二” 后面用的是省略号。
师:你眼睛真雪亮,省略号在这里指声音的延长,所以我们要读得稍微慢一点。
师: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的朗读水平,
生读。
师:你认为她读得怎么样?
生:前面部分都一读得太快了。
师:前面是作者叙述的部分,速度应该适中,你能来试试,
生读
3、创设话语情境,指导感情朗读。
师:同学们,你们就是代表着锤铅,水不断地往上涨,漫过了脚踝、到了膝盖、到了腰部,再不出来就有生命危险了。带着这样的感受谁再来读读。你来试试。(生读)
师:老师感受到了危险,我们全班一起来感受,齐读。
师:“三”字刚出口,三个学生就――(引读)。
多媒体出示三:“三”字刚出口,――。
师:同学们(指着板书),在这么危险的时刻,女孩为什么把自己放在最后,难道她不怕危险?她为什么要这样做?
生: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多媒做出示四: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师:“不假思索”是什么意思?
师:尽管发言不够热烈,但老师从同学们的眼神里读出了一种东西,这就是“思考”
师:“思索”就是
生:思考的意思。
师:“不假思索”就是。
生:不用思考。
师:对,就是不经过思考,脱口而出。
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你会不用思考,一下子就能说出来呢?能用“不假思索”说一句话吗?
生1:老师问了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不假思索就能回答出来。
师:你真聪明,谁再来?
生2:我这次考得很好,我要求爸爸带我去动物园,爸爸不假思索地答应了。
师:你有个好爸爸,那课文中的女孩为什么“不假思索”?
生:女孩知道“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师:应该说是早就知道了“有了危险――”
生:她对这句话很熟悉。
师:也就是说她把“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这句话牢牢记在心理,她特别熟悉,对吗?
师:我们一起再读这句话,边读边感受。
4、体会人物品质
师:你感受到什么?(女孩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生:我感受女孩为别人着想;
生:女孩关心别人。
师:对啊!女孩有了危险是先想到别人想到自己(板书:先人后已)
师:让我再次读女孩的话(生读)
师:女孩先人后已的品质感动了我们,他也深深地打动了教育家,难怪教育家激动地抱起女孩子(引读)
师:是啊!实验成功是多么让人兴奋啊!我们来找找实验成功的原因,谁来说?
生:女孩的先人后已的精神。
生:还有同伴们听她指挥。(大家的合作)
师:对,如果没有同伴的团结合作,大家都争着拉铅锤,实验也不会成功。(板书团结合作)
四.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实验过程
师:同学们那我们也来做一做这个实验,先请同学位再默读课文,看看做实验前要做哪些准备,想想要注意些什么?
师:好我们按小组做这个实验,一个当教育家假装例水,三个拉铅锤,要注意实验安全,开始吧!
五、课堂小结:
师:看到同学们脸上洋溢着的笑容,老师知道他们的实验成功了。其实在生活中很多地方都需要我们学会合作。课文我们先学到这儿,我们再来看看这节课要求我们掌握的生字词。
六,指导生字书写
师:请同学们再读本课生字词,指会写的字这些字中认为哪个难写,容易写错的,想提醒同学的?
生“危险”的“危”下面是”?不要写成“已”
生:“险”写出要注意右边的中间一横不要漏掉。
师:你人真细心,请同学们在下面练写写两个。
[生练写,教师巡视适时点拨:你的写字姿势多规范啊!你字如其人,请秀。咱们做人要堂堂正正做人,写字也得端端正正地写。]
七.课堂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会了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还知道了女孩无人后已的高贵品质,也知道了合作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作业在大屏幕上.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