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语文教案设计 > 固本培根 顺学而导――《上天的蚂蚁》案例分析(精选15篇)

固本培根 顺学而导――《上天的蚂蚁》案例分析(精选1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固本培根 顺学而导――《上天的蚂蚁》案例分析(精选15篇)

固本培根 顺学而导――《上天的蚂蚁》案例分析 篇1

  [背景] 《上天的蚂蚁》是北师大版小语第三册第十一单元“努力”中的一篇新课文。这篇童话通过一只小小的蚂蚁立志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从通天树爬到天上的故事,赞扬了蚂蚁敢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

  低年级的孩子最爱读童话,因为童话最贴近儿童的世界。儿童的世界与成人世界是完全不同的,充满了奇思妙想,一切都有可能,山是仙山,水是灵水,小鱼可以做梦,萤火虫也有烦恼……作为成人世界的教师,只有先走进儿童世界,才能和学生同情共振,不破坏文本童话的意境。

  [案例]

  片段一:童趣为先,词语为本,感受通天树之高。

  师:我来画画,你们来猜词,看谁眼明脑快。(师画简笔画)

  众生(猜词):“树干”、“树尖”、“通天树”

  师:我觉得自己画的树还不够高,谁来帮帮我?

  生:“高得插入云霄”还得画云。

  师:那么请你来画画,其它同学齐读第一自然段为画配音。

  师:还有哪些句子也能说明这棵通天树特高呢!请大家快速地读一读,找一找,画一画养成一边读一边想,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生:“从树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师: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通天树就像是什么?

  生:通天树就像是一架天梯。

  生:通天树就像是孙悟空的金箍棒。

  师:啊,确实高,让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还有哪些句子呢?

  生:“巨人多么想到天上去看看啊!他抬头仰望、脖子都仰酸了,也望不到树尖。

  师:你们知道动画片中有哪些巨人吗?

  众生:奥特曼、怪兽、变形金钢……

  师:巨人身材那么“魁伟”,也望不到树尖,这通天树真高,让我们一起看图读词“通天树”。

  师:谁来用词语形容一下“通天树”

  生:“顶天立地”、“高耸入云”。

  片段评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求知欲的原动力,这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尤为重要。课始画图猜词,充分运用“首因效应”有效地把握好课前两分钟,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大大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提高了教学效率。接着想象说句子,举动画片中的例子释“巨人”、“魁伟”,让童趣悄然生长。

  低年级词语教学是根本,记得李海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只有这样词语才会在学生的心中变得丰厚起来。”在教学中,教师扣住“通天树”一词,画图感知,读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想象说句子,拓展说词,让词语成为学生言语表现的鲜活元素,让词语教学灵动起来,有效走进文本,贴近儿童的世界,体悟感情,放飞思维。

  片段二:激活潜在资源,渗入心理素质教育,感悟小蚂蚁身小志坚。

  师:你认为小蚂蚁能爬到天上去吗?

  (大多数学生说能)那么你从文中的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生:“我能爬到天上去!一个充满自信的声音传来。”

  师:“充满自信”这种自信是满分100分的自信,带着这种自信我们来读这句话。

  师:小鲤鱼要跳龙门,也是充满自信的。它的秘诀是……

  众生:“我心如铁,坚不可摧!”

  师:对,小蚂蚁也是这样!(领唱歌曲,别看我小,我有雄心志气高……)

  众生接唱:“哪怕前头有个巨浪,我要迎上它漂呀漂……”

  师:光心动不行,还要有行动,小蚂蚁的行动是……

  生:“一步一步不停地爬!”

  师:的确,行动时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就像我们读过的哪些故事中的道理一样?

  生:水滴石穿

  生:愚公移山

  生:“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生: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师:出示警句带读。

  师:那么还有少数人说不能的,肯定意识到了蚂蚁上天的危险,谁能大胆地猜测一下?

  生:风吹雨打很危险。

  生:电闪雷鸣更危险。

  生:树叶、树枝落下来会砸伤它。

  师:鸟虫会伤害它。

  ……

  师:的确危险重重,就像“唐僧取经”有三个高徒,还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呢?更何况是小蚂蚁呢?那么我们也写一个“小蚂蚁上天的历险记”,看看小蚂蚁会不会像小鲤鱼泡泡那样幸运遇到了好朋友?会不会像阿酷一样智勇双全?会不会像陈香一样拜师学艺……“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大胆地想,大胆地说,大胆地写吧!

  生:小组讨论编故事(略)

  [片断评析]

  教育资源不仅包括有形的资源,如教材、网络资源等,也包括无形的资源,如人的体验、情感和态度等。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资源。本课教师在教学中,活用教材,将儿童所熟知喜爱的动画片、故事、警句、歌曲融进文本的解读。将学生的生活体验,情感兴趣有效调动激活,使阅读变得轻松快乐,使课堂童趣盎然。

  同时也让心理素质教育走进课堂。在读句拓展、想象中潜移化地塑造学生自信的性格,踏实的品质,坚强的意志。近年来心理学研究发现“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心理素质教育如果不进入课堂,课堂必然不会有和谐的氛围,学生必然不会拥有健康的心理。

  [总评]

  常言说得好: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语文学习,重在积累,贵在感悟。积累感悟是语文学习之树的本。学生是积累、感悟的主体。积累,是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是学生情感体验的积累,是学生生活经历的积累。感悟,是学生生命体验的感悟,是学生人生历程的感悟,是学生审美情趣的感悟。因此学生的健康发展是语文学习之树的“根”!要固本培根,就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贴近学生的心,走进儿童的世界。学生,才是课堂的“源头活水!”只有顺学而导,才能固本培根,让语文学习之树根深叶茂!

固本培根 顺学而导――《上天的蚂蚁》案例分析 篇2

  教材分析:《上天的蚂蚁》是北师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11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课文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通过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告诉孩子们只有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文章短小紧凑,情节通过对话展开,浅显易懂,故事性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学生分析: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和培养,我的学生逐步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孩子们在识字、读书、思维等方面有一定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继续练习分析字形字义。注意本文一些容易写错的字,比如“试”容易多写一撇,“鼓”的左上角是“士”不是“土”。

  2、朗读课文,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教学重点: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在阅读中体会蚂蚁的自信和勇气。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位大家非常熟悉的好朋友,听,它来了!(师播放音乐《小鲤鱼吐泡泡》)

  (生跟唱)

  师:谁能说说小鲤鱼泡泡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吗?

  生1:泡泡很勇敢。

  生2:泡泡为了找到龙鳞,经历了很多困难,但都不害怕,努力向前进。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我带来的另一位朋友也和泡泡一样,有着令人佩服的品质它就是――(师板书:蚂蚁)

  读,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蚂蚁”都是“虫”字旁。

  师:蚂蚁是什么类的动物?

  生:昆虫。

  师:昆虫类的动物一般要用“虫”字旁。

  (板书上天的)

  齐读课题:上天的蚂蚁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自由读书,自己解决不认识的字,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读书。)

  2、自己指认生字表上的生字,组词。

  三、随文识字,理解课文

  1、学习第1、2段。

  请看黑板上的通天树

  师:这是一棵什么树?从哪儿知道的?

  生:通天树。从课文第2段知道的。

  师:自由读一读。

  师读:“这是一棵通天树。”白胡子爷爷告诉一个身材魁伟的巨人,“从树干往上爬,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生:我发现了你漏了一个词“一直”。

  师:“一直”什么意思?漏掉这个词行不行?

  生:“一直”就是“永远不停下”,漏掉这个词,树就不高了。

  师:好,老师改正。“这是一棵通天树。”白胡子爷爷告诉一个身材魁伟的巨人,“从树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你还能从哪些语句中看出这棵树很高呢?

  生交流汇报。师相机学习重点词语,并将词卡贴在黑板上。

  云霄

  什么意思?看图黑板或书中插图理解。

  仰望

  做个动作,向高处看就是“仰望”。

  身材魁伟

  谁可以说是身材魁伟?(巨人)还可以用哪个词来说?生:身强力壮。读:身强力壮  身材魁伟

  2、学习3―7自然段。

  巨人怎么做的?自己读3―7段,看看巨人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学生自由读书。

  指名读书,师:如果能想象着加上动作和表情读就更好了。

  再指名读书,师:爷爷听了巨人的话还会怎么鼓励他?

  生:你再试一试,也许能爬上去。

  生:你勇敢点,再试一试,也许能爬上去。

  生:你这么有力气,快试一试吧。

  师:这就是“鼓励”。(师贴词卡,齐读“鼓励”)

  巨人怎么说?

  生:不行,我不行。

  生:不行,太高了,我不行。

  生:不行,太高了,我不行,我可不敢爬。

  师:孩子们,这就叫“连连告退”。(师贴词卡,齐读“连连告退”)

  同桌分角色练习读书。

  指名展示。

  3、学习8―13段

  师:小蚂蚁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画出小蚂蚁的话,自己读一读。

  学生默读课文画句子。

  指导读蚂蚁的话,一句一句读出自信。

  “我能爬到天上去!”一个充满自信的声音传来。

  “你在哪儿?”

  “你往地上瞧,我是一只蚂蚁。”

  “你能行吗?”

  “我能行!”

  “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请看大屏幕,师生对读。

  师:通过刚才读书,你体会到这是一只怎样的小蚂蚁?

  生:自信的小蚂蚁。

  生:坚强的小蚂蚁。

  生:勇敢的小蚂蚁。

  生:努力的小蚂蚁。

  师:(配乐)一步一步,小蚂蚁向上爬去,他又累又渴,多么想停下来休息,但是他反复地告诉自己:读“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一步一步,小蚂蚁向上爬去,他的力量那么弱小,他甚至听到了巨人对他的嘲笑,但是他坚定地告诉自己:读“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是啊,没有比人更高的天,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小蚂蚁向世界证明:只有不断地努力,才可能成功!齐读“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读了一个美丽的童话,认识了一位自信、坚强、努力的小蚂蚁,再读书,你会有更丰富的感受。

  朗读全文(配乐)

  作业:小蚂蚁爬到天上去了吗?请同学们打开想象的翅膀,把这个美丽的故事续编下去,下节课讲给老师和同学们听。

固本培根 顺学而导――《上天的蚂蚁》案例分析 篇3

  一、谈话引入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特别的朋友,齐呼它的名字。

  2、师:蚂蚁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身子小小的

  生:尖尖的触角

  师:观察得细致,表达得准确

  生:偷吃,爱吃甜的,家里如有蚂蚁,甜的会被吃光

  师:你知道蚂蚁的喜好

  3、老师把它的名字写下来,你发现了什么?师板书蚂蚁二字。

  师:这两个字都是是虫字旁。蚂蚁属于昆虫类动物。所以昆虫类动物一般都是虫字旁。今天我们就要去认识一只特别的蚂蚁,它是一只:上天的蚂蚁。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请大家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

  2、请用自己喜欢的办法,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

  3、特别强调:仰望,俯下。是一对反义词。

  (1)读读这两个黑色的字,你能发现什么?(单人旁)

  (2)做做动作,你还发现了什么?(反义词)

  (3)一个是往天上仰望,一个是往下面俯看。所以是反义词。

  4、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书。男女生分读。开轮船。

  师:同学们声音宏亮,发音准确,真了不起。

  5、师:请同学听课文朗读,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个什么故事?(巨人和蚂蚁都想爬上通天树,蚂蚁成功了,而巨人却失败了的故事。)

  生回答,师板书:老爷爷、巨人、小蚂蚁

  三、学习课文(通天树)

  1、巨人和蚂蚁都想爬上通天树,那通天树究竟是什么样的,请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有一棵树,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

  2、谁能让我面前出现一棵很高很高的树?(分组读)

  3、你们往文章下面找找,还有什么地儿也让我们感觉树很高?(第3自然段“他抬头仰望,脖子都仰酸了,也望不到树尖”)你们看同样是写树高,我们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直接说树高到了什么程度,还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来表达。

  4、那么这棵通天树到底有什么密秘呢?请生回答。读2自然然。(齐读)

  四、学习课文(巨人)

  1、师:听到这个秘密巨人和蚂蚁多么想到天上去看看呀!这就是巨人,书上说它――身材魁伟,而小蚂蚁却很小很小。就他们体型而言,你觉得谁更容易爬上天?为什么?

  2、读4―7段(男女分读),说说此时,你眼中的巨人。(胆心、懦弱、没信心)

  3、填空,巨人地说……

  4、面对这样没信心的巨人,白胡子爷爷是怎么鼓励他的呢?自己去文中找一找,读一读。老爷爷的语气应该怎么样?亲切,老人说话的语气应该慢一点(白胡子爷爷鼓励巨人……)

  5、平时,你是怎么鼓励别人的呢?谁来填一填。书上74页。完成。金钥匙完成。

  6、白胡子爷爷这样鼓励了巨人,可是巨人,还是说:“不行,我爬不上去”多请2人读。对,这就叫连连告退。最后它终于跑掉了。

  五、学习课文(小蚂蚁)

  1、身强力壮的巨人试都没试就吓跑了,小蚂蚁是怎么表现的呢?咱们一块儿去看一看。(分角色朗读)

  2、看屏幕这些都是小蚂蚁的话,从三句话里你发现了什么?!都是表示语气特别强烈,你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小蚂蚁?(充满自信)

  3、分组读出自信的感觉。

  4、请大家想象一下。一步一步,小蚂蚁不停地往树上爬,它又累又饿,多么想停下来休息一下呀,但是他告诉自己;一步一步,小蚂蚁还是不停地爬,它的力量是多么弱小呀,他仿佛听到了巨人在嘲笑它,可是,他告诉自己;是啊,没有比人更高的天,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小蚂蚁向世界证明:只有不断地努力,才可能成功!齐读“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六、拓展练习

  1、此时,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小蚂蚁,你会说什么呢?

  2、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自己说些什么呢?

  3、没错,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只要我们像小蚂蚁一样,坚强勇敢充满自信,一步步不定停地去坚持,最终一定能取得胜利。

固本培根 顺学而导――《上天的蚂蚁》案例分析 篇4

  小蚂蚁说完话,就开始一步一步地往上爬。白胡子爷爷说:“小心啊!越往上爬,风越大,就越危险!”小蚂蚁说:“我知道了,谢谢您!”小蚂蚁爬了一会儿,一不小心就滑了一下,它连忙抱住树干,才没有掉下来。它休息了一会儿,又继续往上爬。它爬呀爬呀,不知不觉就到了夜晚,小蚂蚁还在往上爬。可是,天气越来越冷,风越来越大,小蚂蚁再往上爬,就可能会被风吹走。于是,它停下脚步,蜷起身子牢牢地抱住树干休息。天亮了,风变小了,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小蚂蚁继续往上爬。经过了这样数不清的白天黑夜,小蚂蚁终于爬上了树顶,到达了天上。它站在树顶,欣赏着天上美丽的景色,高兴地喊:“啊!我终于成功了!”

  (评:小作者根据课文,联系生活,发挥了丰富的想像力,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小蚂蚁坚持不懈、努力向上的上天之图。从中,我们也看到了小作者那乐观、自信,立志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成功的决心!)

固本培根 顺学而导――《上天的蚂蚁》案例分析 篇5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会认13个生字。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蚂蚁为了实现远大志向而不懈努力的精神。

  2、会写田字格中的5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上天的蚂蚁》,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1、齐读课题。

  2、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再读。

  二 、揭示目标

  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出示目标),请大家齐读学习目标 。孩子们,目标明确了,要靠大家认真地自学,才能达到目标。有没有信心?

  三、理解课文,升华感情

  (一)第一次先学后教。

  把语文书轻轻的翻到69页,请看老师为你们准备的自学指导。(出示自学指导)

  1、师读自学指导。

  2、开始自学,七分钟以后比谁回答得好。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4、时间到请坐端正。谁来回答第1题,先说这是一棵怎样的树,再读句子。

  师小结:这棵树很高很高。我们从作者的直接描述中,从老爷爷和巨人的对话中,从巨人的感受中都能体会到。看来呀,同一种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法呢。

  5、巨人站在通天树前是怎样说的?谁来读巨人的话。

  a、一生读,(出示巨人的话)谁敢和他比赛读?巨人多么想到天上去看看啊!可是巨人-------齐读。

  b、这就叫连连告退。板书:巨人 连连告退   你认为巨人是个怎样的人?

  师小结:身材魁伟的巨人虽然有上天看看的愿望,可是他不自信,不行动,不努力,最终选择了放弃。

  6、请看第3题,谁来读老爷爷的话?一生读。

  a、老爷爷还会怎样鼓励巨人呢?

  b、   生活、学习中谁鼓励谁试一试吧,同桌互相说一说。

  c、谁来说给大家听?

  (二)第二次先学后教。

  (出示金钥匙)今天,金钥匙给我们带来了读书方法------默读。金钥匙提醒小朋友,读书可以默读。齐读------孩子们,试一试,用默读的方法读8-----13自然段。谁来读自学指导(出示自学指导),一生读。

  1、开始自学,五分钟后比谁读得有感情,回答得好。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时间到,坐端正。

  a、谁来读蚂蚁的话?一生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当小老师。谁敢向他挑战?

  b、谁读老爷爷的话?

  c、出示老爷爷和蚂蚁的对话。谁愿意扮演可爱的小蚂蚁,谁是老爷爷?  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他们读得好,请把掌声送给他们。

  d、老师和你们分角色读好吗? 老师读旁白,女生是小蚂蚁,男生是老爷爷。

  4、你们喜欢小蚂蚁吗?告诉老师为什么?

  生:因为蚂蚁很自信,很勇敢,它知道只要不停的爬,就能看到天上是什么样。因为蚂蚁有理想,他很自信,他相信自己能行的。

  师总结:小蚂蚁个小志气大,他有了上天的目标,他就充满自信,去努力,去坚持,让我们把赞许的掌声送给它。

  5、孩子们,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想一想小蚂蚁在不停地向上爬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6 、师引读:出示句子

  a、一步一步,小蚂蚁向上爬,他又累又饿,多么想停下来休息,可是它告诉自己,读----------

  b、一步一步,小蚂蚁向上爬,他的力量是那么弱小,他甚至听到巨人在嘲笑它,但是它始终相信,读--------

  c、是啊,没有比人更高的天,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小蚂蚁向世界证明,读---------。

  7、孩子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自信,坚强、努力的小蚂蚁,让我们把对小蚂蚁的喜爱、敬仰之情送进美丽的童话吧。捧起课本齐读课文。

  师:你们的书声告诉老师第一个学习目标达到了。

  四、学写生字。

  生字宝宝想和大家交朋友呢,出示(我会写)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间架结构,边按笔顺描边想办法记住字形。难写的字多描几个。四分钟后比谁记得牢。(写字做到三个一。)

  1、 师:时间到,生字能写下来吗?拿出听写纸准备听写。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听写。

  a、我们来看-------写的。师:谁来教教他,记----字的好办法?老师写学生书空。组词

  b、我们再看-------写的。

  c、同桌交换改。

  d、全对的请举手。有错的同学没关系,告诉老师你哪个字记不住?谁来帮他记?

  e、有错的同学补错两边,没错的试着给生字宝宝找朋友。

  五、总结

  孩子们,经过我们的努力,这节课的两个学习目标我们都达到了。看来只要努力就一定会到达目标,取得成功。我们一起说:

  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六、阅读链接

  1、《铁杵磨针》    2、 《愚公移山》   3、《水滴石穿》 4、《龟兔赛跑 》

固本培根 顺学而导――《上天的蚂蚁》案例分析 篇6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感受通天树、巨人、蚂蚁三者的形象。

  2、会认13个生字,会写生字“信”。

  3、认识什么试默读,了解默读有什么好处。

  教学重点:

  1、分清楚平翘舌音字的读音:终”“常”“试”“充”这几个生字是翘舌音,“酸”为平舌音;

  2、多音字知识的巩固:“树干”的“干”

  教学难点:

  1、“身材魁伟”、“身强力壮”放在读文的过程理解意思;

  2、“仰”和“俯” 两个互为反以的生字随文解意;

  3、领悟蚂蚁除了充满自信,更重要的是一步一步的努力。

  教学准备:ppt 、通天树教具、生子卡、生词卡。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识记:“蚂蚁”

  师:孩子们,通过预习我们认识了一个可爱的小家伙,它是谁啊?

  [出示蚂蚁图片][出示蚂蚁生字卡]

  2、抽读生词正音:

  3、平翘舌音归类:

  师出示字卡:常、充、试、终

  酸

  师:哪个聪明的孩子看懂了蒋老师为什么要把他们这么放?

  师:老师还有个词语想来考考大家!

  4、巩固多音字:[师出示词卡:树干]

  师:树干的干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gàn,注意读准它。

  5、这是一只想干什么的蚂蚁?[生读课题]

  三、品读识字

  1、还有谁想上天?你心中的巨人是什么样的?

  3、课文中有两个四字词语形容巨人!谁能找到了是哪两个?

  a出示金钥匙 b读1~7自然段  c 出示“身材魁伟”“身强力壮”(稍作解释)

  4、你们怎么知道巨人想上天?从那句话读出来的?

  5、巨人上天了吗?为什么?

  6、这是一课什么样的树?找到课文里的句子勾画下来读一读。

  [师出示通天树] 品读句子 指导朗读

  7、师:巨人是怎么看的?做动作理解“抬头仰望”并指导朗读。

  8、指导读:巨人觉得没有爬上去的可能性!

  9、白胡子老爷爷怎样鼓励他?巨人怎么回答?怎么做的?

  10、师:这时传来了谁的声音?什么样的声音?

  11、默读第8自然段到13自然段~找找你还能从哪些地方看出蚂蚁很小很小!

  相机指导:“俯”&“仰”

  12  蚂蚁这样小,连白胡子老爷爷也怀疑地问――出示句子:

  蚂蚁是怎样回答的?师连续追问 指导朗读

  13、说着蚂蚁开始爬树,对老爷爷说了什么?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勾出小蚂蚁说的话。

  四、升华主题:

  1、你喜欢这只蚂蚁吗?

  2、指导读核心句:

  让我们像小蚂蚁一步一步向上爬一样,从下往上读这句话――

  让我们记住这只充满自信的蚂蚁――

  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像他一样勇敢、自信、坚持不懈,读――

  3、语文天地:格言

  六、写字:“信”

  五、拓展

  1、对小蚂蚁说(写)一句鼓励的话。

  课后反思

  本次家长开放课比较好的调动了课堂氛围,落实了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注重随文识字。根据本班部分家长反应孩子平翘舌音掌握困难,这课生字中平翘舌音又比较集中,特别设计了归类识记这个环节。本课抓住课题中的两个形声字“蚂蚁”和一对反义词“俯”和“仰”,抓住规律,有针对的进行识字指导。通过“蚂蚁”两个字

  ,进一步巩固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规律;通过“俯”和“仰”巩固根据偏旁表示的意思记字的方法。

  第二,注重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在理解“有一课树很高很高,……”一句中,开始出现的树很矮,就是要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做出判断。开始有学生根据“很高很高” 判断出树太矮了,我把树升高一截,但马上有学生指出“这棵树是插入云霄”,看着学生一步步深入文本,我喜在心里。在此基础上指导朗读,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还有请学生说出从课文里哪些地方读出蚂蚁很小很小?学生进一步深入走进文本,训练了学生从文本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第三,多种形式指导朗读。在理解“有一课树很高很高,……”一句中,采用男女生赛读的方式;在理解“抬头仰望”一词时,请生做动作体会,体会看的辛苦并读好本句;在读“我能行!”这句时,采取师生对话的形式,体会自信;文末的中心句,采取老师层层深入的引导,反复诵读。

  第四,整合单元,注意拓展。适时引入语文天地中的格言部分。继加大了课堂容量,又升华了主题。结合三年级将要进行的“妙笔生花”部分,结合本课设计了为小蚂蚁写一句鼓励的话。为学生写作的起步训练创设情景,创造话题。

  当然,还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第一,应进一步落实词句的朗读训练。第二,还应安排学完一篇课文后的全文诵读(或分角色读)的指导。第三,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在拓展部分做恰当的引导。如最后请学生为小蚂蚁写一句鼓励的话,学生大多数写得差不多,如“坚持就是胜利”等,没有凸显个性。如果教师事先考虑到这种情况,多做一些指导,如“如果遇到刮风下雨,你会对蚂蚁说什么?”、“如果烈日当空,你怎么鼓励蚂蚁?”等等,多为学生创设一些情景,才会有缤纷的答案,充分凸显儿童丰富的想象力。

固本培根 顺学而导――《上天的蚂蚁》案例分析 篇7

  教材分析:《上天的蚂蚁》是北师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11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课文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通过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告诉孩子们只有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文章短小紧凑,情节通过对话展开,浅显易懂,故事性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学生分析: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和培养,我的学生逐步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孩子们在识字、读书、思维等方面有一定的能力。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看老师板书课题。板书蚂蚁

  读,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蚂蚁”都是“虫”字旁。

  师:蚂蚁是什么类的动物?

  生:昆虫。

  师:昆虫类的动物一般要用“虫”字旁。

  (板书上天的)

  齐读课题上天的蚂蚁

  [从课题开始,从“蚂蚁”这个词语入手,渗透形声字的规律,引导学生关注汉字的够字规律,培养孩子对汉字的兴趣,为孩子形成独立的识字能力作了有益的渗透。]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自由读书,自己解决不认识的字,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读书。

  2、自己指认生字表上的生字,组词。

  3、学习重点词语,请看大屏幕

  多媒体屏幕出示:云霄

  什么意思?看图理解。多媒体出示课本插图

  仰望

  做个动作,向高处看就是“仰望”。

  鼓励身强力壮身材魁伟

  什么意思?出示图片(巨人)这就是“身材魁伟”,还可以用哪个词来说?生:身强力壮。再读:身强力壮身材魁伟

  自信(读)观察“信”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怎样写好“信”字?

  左窄右宽

  在73页描一描,写一写。(学生练习写字)

  再看大屏幕,还有一个句子:“从树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自己读一读。指导读准“树干”。再读句子。

  接读课文。

  师:指名读课文,同学们认真听,一边听一边想,故事里出现了几个人物?

  生:爷爷巨人蚂蚁(板书)

  [识字教学有面有点,开始学生指认课本上生字表中的生字,是对生字的全面关注,后面多媒体学习是对重点词语的突破。特别在突破重点词语的过程中,结合每个词语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去识记理解。如身材魁伟借助巨人图片,如仰望请学生做动作等等。孩子从音、形、意几方面学习汉字,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关于识字的理念。]

  三、理解课文

  1、学习第1、2段。

  请看大屏幕出示通天树图片

  师:这是一棵什么树?从哪儿知道的?

  生:通天树。从课文第2段知道的。

  师:自由读一读。多媒体出示:“这是一棵通天树。”白胡子爷爷告诉一个身材魁伟的巨人,“从树干往上爬,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生:我发现了屏幕上漏了一个词“一直”。

  师:“一直”什么意思?漏掉这个词行不行?

  生:“一直”就是“永远不停下”,漏掉这个词,课文就没有意思了。

  师:好,老师改正。“这是一棵通天树。”白胡子爷爷告诉一个身材魁伟的巨人,“从树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读。

  [课堂教学凭借语言文字理解内容,体会感情,还注重体会重点语句的作用和表达效果,在此过程中学习了语言,同时进行了人文熏陶。老师的教学策略能更好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词语“一直”的教学,孩子读懂了段,读懂了文,过程和方法在这里得到水乳交融的落实。]

  学习3―7自然段。

  巨人怎么做的?自己读3―7段,看看巨人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学生自由读书。

  指名读书,师:如果能想象着加上动作和表情读就更好了。

  再指名读书,师:爷爷听了巨人的话还会怎么鼓励他?

  生:你再试一试,也许能爬上去。

  生:你勇敢点,再试一试,也许能爬上去。

  生:你这么有力气,快试一试吧。

  巨人怎么说?

  生:不行,我不行。

  生:不行,太高了,我不行。

  生:不行,太高了,我不行,我可不敢爬。

  师:孩子们,这就叫“连连告退”。

  [善于抓住文章的“点”进行挖掘,激发学生进行联想补白,理解课文-----教师备课的工夫得一见。]

  同桌分角色练习读书。

  指名展示。

  学习8―13段

  师:小蚂蚁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画出小蚂蚁的话,自己读一读。

  学生默读课文画句子。

  指导读蚂蚁的话,一句一句读出自信。

  “我能爬到天上去!”一个充满自信的声音传来。

  “你在哪儿?”

  “你往地上瞧,我是一只蚂蚁。”

  “你能行吗?”

  “我能行!”

  “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请看大屏幕,师生对读。

  师:通过刚才读书,你体会到这是一只怎样的小蚂蚁?

  生:自信的小蚂蚁。

  生:坚强的小蚂蚁。

  生:勇敢的小蚂蚁。

  生:努力的小蚂蚁。

  师:(配乐)一步一步,小蚂蚁向上爬去,他又累又渴,多么想停下来休息,但是他告诉自己:读“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一步一步,小蚂蚁向上爬去,他的力量那么弱小,他甚至听到了巨人对他的嘲笑,但是,读“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是啊,没有比人更高的天,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小蚂蚁向世界证明:只有不断地努力,才可能成功!齐读“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读书,读重点句,学生在读中体会文意提升情感。]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读了一个美丽的童话,认识了一位自信、坚强、努力的小蚂蚁,再读书,你会有更丰富的感受。

  朗读全文(配乐)

  作业:小蚂蚁爬到天上去了吗?请同学们打开想象的翅膀,把这个美丽的故事续编下去,下节课讲给老师和同学们听。

  课后反思:

  近日上网浏览,看到第六届全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大赛上,崔峦老师大会的发言中提出大赛组委会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的基本规律制订了如下评课标准:

  1.课程理念要先进。教学要能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

  2.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目标明确、恰当,“三维”目标整合,年段语言训练目标突出,并且能将目标落实到教与学的过程之中。

  3.语文训练要扎实。恰当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精心预设,注重生成。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参与面广,阅读、感悟、质疑、运用贯穿始终,听、说、读、写训练扎实。

  4.教学过程要朴实。教学环节合理、简化,教学手段简便、实用。

  用这样的标准来反思这堂课,自己觉得有所努力,教学以读为主,整个课堂里最响亮的声音就是孩子琅琅的读书声,孩子在读中积累词语,在读中感悟文意,在读中体验情感,在读中感受人物的内心,以读来提升孩子的语言素养和人文情怀。但更有待提高,毕竟是自己打造的一节课,还需要大家的帮助,以期为大家奉献更精彩的课堂教学!

固本培根 顺学而导――《上天的蚂蚁》案例分析 篇8

  一、       周学习内容:学习《上天的蚂蚁》和《第三个小板凳》 二、       周学习重难点: 1. 生字:认字26个,写字17个。 2. 积累:积累两个新部首弓字旁和酉字旁,继续练习查字典,分析字型。 3. 作文: 练习写话,表达对人的鼓励。 三、       周学科融合:让学生了解“有志者事竟成”“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等谚语的意思,引导学生积累学习方面的词语、谚语。 四、       周学情分析:这两篇课文内容很有趣,容易引起学生兴趣,但其中包含的哲理很耐人寻味,要让学生明白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的道理,在挫折面前不低头。

  上天的蚂蚁     授课时间:周

  整 体 设 计

  个 性 设 计 教 材 分析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一只小小的蚂蚁立志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从通天树爬到天上的故事,赞扬了蚂蚁敢于立大志一往无前的精神。   学法 教师导法 情境交融法,小组合作 学生学法 分角色朗读,分析字形自主识字 学习目标 1.理解目标: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2.积累目标:模拟每个人物的特点,分角色朗读,积累“坚持不懈、水滴石穿”等词语。 3.生字目标:会写8个字,认识13个字。 学习重点 1.初读感知点:(1)、自读课文,读懂意思,知道故事中出现了几个人物。 (2)、自学生字,读准字音,端详字形,看哪些地方容易出错。 (3)、找找生字和课文中哪个字组成一个词,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不懂的画出来。 2.细读感悟点:(1)、再读课文,不读错别字,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分组讨论学习: a、你喜欢巨人还是蚂蚁? b、蚂蚁要爬的是一棵怎样的树? c、小蚂蚁能爬到天上去吗? (3)、分角色朗读课文。先试试根据每个人物的特点模拟其声音,看谁学得象。 (4)、从小蚂蚁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3.能力训练点:引导学生积累“坚决、毅力、愚公移山”等词语。 4.拓展延伸点:课外阅读《愚公移山》、《十八缸水》等故事。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三个小板凳      授课时间:周

  整 体 设 计

  个 性 设 计 教 材 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爱因斯坦小时侯自强自立的故事。   学法 教师导法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学生学法 朗读、讨论 学习目标 1.理解目标:朗读课文,想象爱因斯坦遇到挫折和失败时不气馁、不断努力的情景,体会“努力”包含的品质。 2.积累目标:与阅读理解结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生字目标:学习“品”字形结构的字,“此”和“些”字的对比。 学习重点 1.初读感知点:(1)、自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自学生字,分析字形,不写错别字。把带有生字的词语反复读几遍,联系上下文理解。 (3)、出示字卡,检查自学情况。 2.细读感悟点:(1)、再读课文,读通顺,不读错别字。 (2)、第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3)、默读第二、三自然段,看到爱因斯坦交上来的小板凳,老师和同学们什么表现? (4)、一向不爱说话的爱因斯坦这次为什么有勇气“站起来”反驳老师? (5)、最后老师为什么改变了对爱因斯坦的态度?想象一下,爱因斯坦是怎样努力的。 3.能力训练点: 引导学生讨论:爱因斯坦做第三个小板凳时,心里会想些什么? 4.拓展延伸点:课外阅读名人成材的故事,让学生明白遇到挫折和失败不气馁,不断努力是多么重要。

固本培根 顺学而导――《上天的蚂蚁》案例分析 篇9

  [教材分析]

  《上天的蚂蚁》是北师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11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课文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通过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告诉孩子们只有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文章短小紧凑,情节通过对话展开,浅显易懂,故事性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不但有这么多的大朋友和我们一齐上课,还带来一个小朋友,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身子小小的

  生:尖尖的触角

  师:观察得细致,表达得准确

  生:偷吃,爱吃甜的,家里如有蚂蚁,甜的会被吃光

  师:你知道蚂蚁的喜好

  2.赵老师把它的名字写下来,睁大眼睛,你发现了什么?

  生读

  师:你会读准音

  生:他们是形声字

  师:具体说

  生:他们的左边都是虫字旁,右边是读音

  师:偏旁说明他们是小虫子,右边是读音

  [从课题开始,从“蚂蚁”这个词语入手,渗透形声字的规律,引导学生关注汉字的够字规律,培养孩子对汉字的兴趣,为孩子形成独立的识字能力作了有益的渗透。]

  3.今天学的课文也是小蚂蚁,但跟你们讲得有些不一样,师板题,这是一只上天的蚂蚁,齐读课题。

  二.初读

  1.请大家轻声把课文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

  插曲:生齐读

  师引:读自己的

  没有作用,还是齐读,读完是(9:50)

  最后一句,指名读。

  2.学习生字词

  师:课文读完了,字词都认识了吗,赵老师来考你们,孩子们往大屏幕上看,齐读词语。

  生齐读词语

  师:提高点难度,还成吗?

  师:什么是魁伟?

  生:高大强壮

  师:指指台下有哪些是身材魁伟的老师

  生纷纷指

  仰望――俯下

  师:读读这两个红色的字发现了什么?

  生:仰和俯都是单人旁

  师:你们来做动作,还能发现什么?

  生做动作

  师:你能说出这样的一组词来吗?

  师:词语朋友都出来了,我们静静地每个读两遍

  生读

  师:口齿清楚声音洪亮,你们了不起

  [识字教学有面有点,开始学生随文读准生字,是对生字的全面关注,后面多媒体学习是对重点词语的突破。特别在突破重点词语的过程中,结合每个词语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去识记理解。如身材魁伟借助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并现场感受魁伟,如仰望俯下请学生做动作等等。孩子从音、形、意几方面学习汉字,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关于识字的理念]

  3.感受大树

  师:赵老师送你们一个大宝贝,师板画大树

  师:这是一棵通天树,课文哪里写了这棵树,找到了吗?

  学生自由找

  师:我们想知道通天树什么样?

  指名读

  师:你听出什么来了?

  生:树很高很高

  师:所以是一棵通天树

  三.研读

  引语:……我们先来看看巨人的表现

  1.出声读2―5自然段(9:57)

  插曲:学生又一次齐读,老师说,赵老师打扰一下,咱们自己读自己的,学生当即自由读。

  师:读了一遍就可以坐好了

  师:读完了,也可以读6、7段,一直读到7自然段

  2.交流巨人的表现

  师:巨人站到这棵树前,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1生读

  师:你听出什么来了?

  生:胆子很小

  师:老师读一读,好吗?

  师:范读,你听出什么来了?

  生:胆小,没有自信心,要是爬上去就知道天上什么样子

  生:他很想上去,但没有上去

  师:很想上天的巨人在树下说了什么,谁找到了句子

  生读句子

  师:为什么把根本加重了语气

  生:巨人没勇气

  师:这个词真好,谁也读出他的没勇气

  师:摇摇头,后面有个小逗号,注意停顿

  师:什么表情,什么心情,能不能找到一个词,送到句子里再读这句话

  出示:巨人摇摇头,(地)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世根本不可能的。”

  指名填读

  [善于抓住文章的“点”进行挖掘,激发学生进行联想补白,理解课文-----教师备课的工夫得一见。]

  师:你想对他说什么?

  生:我想对他说――

  师:直接说

  指名说

  师:谢谢孩子们对他的鼓励,文中的老爷爷又是怎么鼓励他的?

  生读句子

  师:这儿两个词读得很准,大家齐读

  师:如果你是文中的老爷爷,你会怎么鼓励他

  指名读

  师:我听出来,生活中谁鼓励谁试一试,

  出示:鼓励:“试一试吧!”

  师:我们再读读老爷爷对巨人鼓励

  生齐读

  师:我们都这样鼓励了,可巨人的表现是什么?

  指名读,齐读

  3.交流蚂蚁的表现

  师:身材这么魁伟的巨人试都没试就跑掉了,这只小小的蚂蚁又做了说么,说了说么,小组分角色读一读。

  师:汇报,先说好,你们各读什么,其他孩子拿好你的小文章

  一组学生汇报

  师:谢谢你们,对小蚂蚁描写的句子找到了吗?

  1生读一处,(我们把机会给别人)2生读另一处(很好,还有吗,女孩子)3生读(小蚂蚁说了什么)4生读(连这三个字没有忽略)

  出示句子:“我能爬到天上去!”一个充满自信的声音传来。

  “我能行!”

  “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这儿还藏着两个词呢?充满自信

  师:什么是充满自信

  生:相信自己到了极限

  师:谁来读读,读出一个充满自信的小蚂蚁

  指名读

  师:小蚂蚁,你的个头那么小,能行吗?

  教师不断问,要求学生不用话筒,来做这只充满自信的小蚂蚁,起立齐喊我能行

  师:说着就做什么?

  生读蚂蚁的所做

  师:你听出什么来了?

  指名说(很有计划)

  师:渲染一年四季的气候,反复引读: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小蚂蚁始终相信只要,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读书,读重点句,学生在读中体会文意、提升情感。]

  师:读着小蚂蚁的话,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说

  师:再看看它们的结尾,你发现了什么

  生:感叹号

  师:有时候表达的感情比较强烈会用上叹号

  师:你们看到了怎样的小蚂蚁?

  生:充满自信

  师:除了充满自信,还看到了怎样的一只蚂蚁

  生: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生:不放弃

  师:老师就把你这个字放这儿,板书

  师:充满自信、不放弃、勇敢的小蚂蚁能不能爬到天上去,我们把鼓励赞许的掌声送给它

  [课堂教学凭借语言文字理解内容,体会感情,还注重体会重点语句的作用和表达效果,在此过程中学习了语言,同时进行了人文熏陶。老师的教学策略能更好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词语“鼓励”、充满自信和感叹号的教学,孩子读懂了段,读懂了文,过程和方法在这里得到水乳交融的落实。]

  四.拓展延伸

  老师把这只小蚂蚁送给你们,班长是谁,同时有一句话一起分享:有志者事竟成。

  五.课后说明:北京是40分钟的课,还有5分钟的写字就不能呈现了。

  [总评]

  (一)学段特点突出

  低段的语文课,识字教学实在是个重中之重的问题,赵老师意识到了,非常清醒、非常自觉、处理得非常有章法。同时,赵老师还十分重视句子的朗读,强调读句子时内部的停顿。这都充分彰显低段教学的特点。

  (二)语文味道浓厚

  在富有童趣的整堂课中,浓浓的语文味洋溢在课堂上,洋溢在师生的对话中,洋溢在学生的语文实践中,洋溢在每个学生的听、说、读中(因时间关系省去写)。特别是“鼓励”、“地说”两处语言训练,更是凸现了语文味。

固本培根 顺学而导――《上天的蚂蚁》案例分析 篇10

  一、导入。

  孩子们,今天不但有这么多的老师和我们一起上课,老师还带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课件蚂蚁)仔细观察,谁来说说它长得什么样?(观察得细致,表达的清楚)老师把它的名字写下来,你们睁大眼睛叫出它的名字。(齐读)看着蚂蚁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虫子旁)虫子旁的字与什么有关?(说明他们都是小虫子)你还发现了什么?(形声字)左边是虫子旁,表明他们都是虫子,部首右边字的读音又和他们的读音是一样的,一半表义,一般表音,所以它是形声字,你们的眼睛可真尖。今天我们将要认识的这只蚂蚁可不是一般的蚂蚁,他能爬到天上去,你们信吗?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上天的蚂蚁》。

  二、学习课文。

  1. 师:读课文之前,老师想先送给你们一个大宝贝(师板画大树)。这是什么?这可

  不是一般的树,他有特异功能,特别神奇,想知道吗?

  2. 出示读书要求:请你大声的读课文,找一找通天树有着什么样的奥秘,画出来读一

  读。(这是一棵通天树,从树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唉,通天树能从地上一直连接到天上,他像什么?他居然能让你从地上一直爬到天上,说明它长得怎么样?到底有多高,谁知道?(指名读、齐读)(云霄图)我觉得自己画的树还不够高,还得画点云,树腰飘着云,树都已经插到云霄里去了,看来树的确是很高。

  3. 其实在课文中描写树高的句子不只这句,还要好几处呢?

  4. 请先看读书要求:

  (1) 小声读课文。

  (2) 用~~画出描写树高的句子。

  反馈:

  (1).“这是一棵通天树,从树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到天上去。”

  师:它是一棵通天树,通往天上的树自然很高(指明读)谁能超过他,比他读得更高?(2-3)齐读。从老爷爷的对话中能看出树高,还有哪些地方说明树高?从巨人的动作上找找。

  (2)“他抬头仰望,脖子都仰酸了,也望不到树尖。”你为什么觉得这句话说明树高? 巨人你见过吗?在动画片里都见过巨人吧。从动画片里你都知道哪些巨人?那巨人留给你的印象是什么,能不能用词语来形容一下他?(出示图片,板书:身材魁伟)巨人很高大,但是连这么高大的巨人脖子都仰酸了,还看不到树尖。孩子们一起来,把你的头抬起来仰望,哟,脖子都仰酸了,你们看到树尖了吗?当然望不到树尖的树真高呀!我们一起来读句子。起,对了,真高!还有哪个句子说明树高?从巨人的语言上再找找。

  (3)“巨人摇摇头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根本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换个词?(肯定、绝对)

  师:同学们读一读红色字的部分,体会一下巨人说话时的语气。(指明读、齐读)同学们刚才听了你们的读,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读一读。咱们把描写树高的句子放到了大屏幕上,我和你们合作读,你们度描写树高的句子,老师读其他部分的句子,听明白了吗?让我们再去感受一下树有多高!

  师:是啊,孩子们,这棵树的确很高,今天老师就把这个大宝贝送给你,面对通天树,你想干什么?(上天)今天除了你们,还有两个人也很好奇,他们也想到天上去看看,他们是谁啊?(巨人、蚂蚁)从文中有一句话能够看出巨人特别想到天上去,赶快找!(巨人多么 想到天上去看看啊!)巨人想不想到天上去看看?我变个魔术把句子变一下:巨人很想到天上看看。你觉得哪个句子更好一些,为什么?是啊,孩子们,同样的一句话但因为标点和语气的不同能为我们展示完全不一样的心情。你能不能用“谁多么怎么样啊!”来说一句话。

  真棒孩子,你的学习能力真强!

  师:我们说巨人多么想到天上去看看啊,但是看着这棵可以上天的树,巨人说了什么?(不行,我爬不上去)这个可高了的树把巨人吓到了,谁愿意来给巨人加加油打打气?不仅我们在巨人加油打气,白胡子爷爷也在鼓励巨人,白胡子爷爷说了什么?(试一试吧!你身强体壮,也许能爬上去。)对了,现在老师就是白胡子爷爷,你们就是句子,我请到谁,谁就跟我对话,好不好?那我要鼓励巨人了,我想请你来。加上你的动作,好吧!

  “呀,巨人呐,你身材魁伟,试一试吧,一定能爬到天上去的。”“不行,我爬不上去”“呀,天上那么美,你不是很想上天吗?”“不行,我爬不上去。”还是爬不上去呀,对了,像白胡子爷爷这样一次又一次地鼓励巨人,但巨人又说爬不上去,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在书上有一个词语谁发现了?一次又一次地鼓励他,他却一次又一次地后退,这个词就是连连告退。孩子们,想一想,巨人在说这句话时,你能体会到巨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没有自信、胆小)

  (4)正当巨人连连告退的时候,一个充满自信的声音传来,它说:“我能爬到天上去”。这个充满自信的声音来自哪?我真为小蚂蚁担心,连身材魁伟的巨人都被吓跑了,这很小很小的蚂蚁能上天吗?(能)咱们说话可不能没有凭据,请大家读课文8-13自然段,快速读一读,找一找你从那些字句能看出蚂蚁能爬上天。

  “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从这个句子里的哪个词你体会到了蚂蚁能爬到天上?(不停地爬)什么意思?说明蚂蚁爬的过程中怎么样?(没有停止过)也许它累了它渴了,但它从来没有停止过,在读一读,你能体会到这是只什么样的蚂蚁?(自信)这种自信是满分100分的自信,带着这种自信,谁来读?(指明读)自信满满。谁再来读?男生读读,女生试试。读得真好,你们让老师感到了这只蚂蚁的确很有勇气,的确很勇敢。

  这只充满自信、勇敢的小蚂蚁到底爬到天上去了吗?课文并没要告诉我们,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吧,“唐僧取经”有四个高徒,还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更何况是一只小蚂蚁,看来小蚂蚁上天一定也会遇到很多的危险,谁能大胆地猜测一下?的确危险重重,但是小蚂蚁退缩了吗?它说。

  这只勇敢的充满自信的小蚂蚁,努力地不停地往上爬,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它都一步一步(不停地爬),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风雨交加,它都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小蚂蚁相信自己,读。你们都是勇敢地努力地小蚂蚁。

固本培根 顺学而导――《上天的蚂蚁》案例分析 篇1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蚂蚁能上天,是因为它充满自信,坚持不懈。

  3、会认、会读本课的生字、生词。

  教学重点:目标1、2、3

  教学难点:1、2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揭示课题

  1、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动物,猜猜它是谁?

  小小的个子,褐黑的衣裳,尖细的手脚,它比大象有力气,天天爬来又爬去。

  2、学生猜谜,师板书“上天的蚂蚁”。

  3、生齐读课题,说说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本,解决生字

  1、同桌互相检查预习情况(预习的好的,就奖励他一个笑脸)。

  2、自由朗读课本,要是读通读顺,读准字音。

  3、检测生字的认读,开火车领读课后生字。

  4、检测生词的认读,开火车领读(出示小黑板)。

  6、同桌互读课文(读得好,送给他一个笑脸,读得不好,就帮帮他)。

  6、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评议,纠错正音)。

  三、熟读课文,读中感悟

  1、齐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想上天?

  抽生回答(巨人和蚂蚁)

  2、你从哪些词句看出巨人很想上天?

  生交流:“巨人多么想到……啊,”可以看出巨人对上天的渴望。

  练习朗读,读出巨人对上天的渴望。

  3、面对这通天树,巨人开始行动了吗?(生自由发言)

  4、巨人放弃上天的原因是什么?

  (1)同桌讨论

  (2)抽生交流

  a、树高(在文中勾出描写树高的句子,练习朗读,读出树高的样子)

  b、没有勇气,没有信心(勾出描写巨人没有信心的句子,练习朗读,读出巨人没有信心)

  5、分角色朗读课文1―7自然段。

  b、蚂蚁也想上天,面对这通天大树,小小的蚂蚁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1)默读课文8―13自然段

  (2)抽生交流

  (3)抓住蚂蚁的语言,反复朗读,体会其自信、努力的美好品质

  7、分角色朗读8―13自然段。

  8、同样是爬通天大树上天,你觉得蚂蚁和巨人,谁上天更容易些,为什么?

  生同桌讨论,抽生交流。

  9、蚂蚁能爬上天吗?它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1)生自由发言

  (2)引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蚂蚁的自信、顽强与执着,想象蚂蚁最后能获得成功。

  (3)是总结:

  巨人:虽有目标,但没有勇气,不去行动,不作努力,最终实现不了目标。

  蚂蚁:有了目标,充满信心,坚持不懈,不断努力,最终取得成功。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师:我们要向小蚂蚁学习什么呢?

  向小蚂蚁学习,树立目标,不懈努力,勇往直前。

  2、你有什么梦想,你怎样像小蚂蚁那样去实现你的梦想。

  板书设计: (略)

固本培根 顺学而导――《上天的蚂蚁》案例分析 篇12

  教材分析:这篇文章通过一只小小的蚂蚁立志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从通天树爬到天上的故事,赞扬了蚂蚁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认识再大的困难只要脚踏实地去做,就能克服困难的道理。

  2、通过朗读、交流、讨论,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引导学生明白困难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自己没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只要我们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并一步一步地去做,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教学重点:认识再大的困难只要脚踏实地去做,就能克服困难的道理。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领悟课文所讲述的道理。

  教学步骤:

  一. 复习上节课生字、词。

  出示课件(生字、词)

  a、自由读一读词。b、指名读。c、全班齐读。

  二、读课文,理解感悟:

  1、默读课文,给课文标出自然段。

  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13自然段)指名回答:

  2、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看一看哪一组最团结)

  三、讲解课文

  a、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知道生看图:通天树

  问:这棵树到底有多高?指名回答。

  你认为蚂蚁容易爬到天上去,还是巨人更容易爬到天上去呢?出示课件

  b、分角色朗读2―7自然段。(师:旁白 生1:白胡子老爷爷 生2:巨人。)

  你能说一说这是什么样的一个巨人吗?指名回答

  课文有两个词语形容了巨人的身体,你能找出来吗?指名回答

  请用把这两个词语括起来。说明巨人的身体很高大,很强壮。

  巨人说了什么?请用波浪线勾画出巨人的话。

  出示小黑板:巨人的话

  指名读一读,你能读出巨人胆小怯懦的语气吗?

  看着这棵可以上天的大树,巨人是怎么做的?(从书中画出来)

  (他先抬头仰望,接着摇摇头,然后连连告退,最后跑掉了。)

  你想对巨人说什么?指名回答

  胆小、怯懦的巨人逃走了,我们再往下看,有什么事情发生呢?

  c、指名分角色读8―13自然段。师:旁白 生1:白胡子老爷爷,生2:蚂蚁

  请用波浪线勾画出小蚂蚁说的话。出示小黑板:蚂蚁说的话

  全班一起读一读。重点重复读最后一句话。

  d、对比蚂蚁和巨人的话。出示小黑板(对比)

  看到蚂蚁和巨人你想说什么?指名回答

  分角色朗读蚂蚁和巨人的话。(女生:蚂蚁    男生:巨人)

  你喜欢巨人还是蚂蚁?为什么?指名回答

  e、你认为充满自信的小蚂蚁能爬到天上去吗?为什么?指名回答

  师:生活中会出各种各样的困难,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会向巨人那样退缩呢?还是向小蚂蚁那样自信的去战胜困难呢?学习了《上天的蚂蚁》这一课,以后你遇到困难的时候能象小蚂蚁那样自信的孩子请站起来,让我们一起大声地对困难说“我能行!”

  其实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自己没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只要我们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并一步一步地去做,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固本培根 顺学而导――《上天的蚂蚁》案例分析 篇13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感受通天树、巨人、蚂蚁三者的形象。

  2、会认13个生字,会写生字“信”。

  3、认识什么试默读,了解默读有什么好处。

  教学重点:

  1、分清楚平翘舌音字的读音:终”“常”“试”“充”这几个生字是翘舌音,“酸”为平舌音;

  2、多音字知识的巩固:“树干”的“干”

  教学难点:

  1、“身材魁伟”、“身强力壮”放在读文的过程理解意思;

  2、“仰”和“俯”两个互为反以的生字随文解意;

  3、领悟蚂蚁除了充满自信,更重要的是一步一步的努力。

  教学准备:ppt 、通天树教具、生子卡、生词卡。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识记:“蚂蚁”

  师:孩子们,通过预习我们认识了一个可爱的小家伙,它是谁啊?

  [出示蚂蚁图片][出示蚂蚁生字卡]

  2、抽读生词正音:

  3、平翘舌音归类:

  师出示字卡:常、充、试、终、酸

  师:哪个聪明的孩子看懂了蒋老师为什么要把他们这么放?

  师:老师还有个词语想来考考大家!

  4、巩固多音字:[师出示词卡:树干]

  师:树干的干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gàn,注意读准它。

  5、这是一只想干什么的蚂蚁?[生读课题]

  三、品读识字

  1、还有谁想上天?你心中的巨人是什么样的?

  3、课文中有两个四字词语形容巨人!谁能找到了是哪两个?

  a出示金钥匙

  b读1~7自然段

  c出示“身材魁伟”“身强力壮”(稍作解释)

  4、你们怎么知道巨人想上天?从那句话读出来的?

  5、巨人上天了吗?为什么?

  6、这是一课什么样的树?找到课文里的句子勾画下来读一读。

  [师出示通天树]品读句子指导朗读

  7、师:巨人是怎么看的?做动作理解“抬头仰望”并指导朗读。

  8、指导读:巨人觉得没有爬上去的可能性!

  9、白胡子老爷爷怎样鼓励他?巨人怎么回答?怎么做的?

  10、师:这时传来了谁的声音?什么样的声音?

  11、默读第8自然段到13自然段~找找你还能从哪些地方看出蚂蚁很小很小!

  相机指导:“俯”&“仰”

  12 蚂蚁这样小,连白胡子老爷爷也怀疑地问――出示句子:

  蚂蚁是怎样回答的?师连续追问指导朗读

  13、说着蚂蚁开始爬树,对老爷爷说了什么?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勾出小蚂蚁说的话。

  四、升华主题:

  1、你喜欢这只蚂蚁吗?

  2、指导读核心句:

  让我们像小蚂蚁一步一步向上爬一样,从下往上读这句话――

  让我们记住这只充满自信的蚂蚁――

  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像他一样勇敢、自信、坚持不懈,读――

  3、语文天地:格言

  六、写字:“信”

  五、拓展

  1、对小蚂蚁说(写)一句鼓励的话。

  课后反思

  本次家长开放课比较好的调动了课堂氛围,落实了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注重随文识字。根据本班部分家长反应孩子平翘舌音掌握困难,这课生字中平翘舌音又比较集中,特别设计了归类识记这个环节。本课抓住课题中的两个形声字“蚂蚁”和一对反义词“俯”和“仰”,抓住规律,有针对的进行识字指导。通过“蚂蚁”两个字,进一步巩固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规律;通过“俯”和“仰”巩固根据偏旁表示的意思记字的方法。

  第二,注重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在理解“有一课树很高很高,……”一句中,开始出现的树很矮,就是要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做出判断。开始有学生根据“很高很高”判断出树太矮了,我把树升高一截,但马上有学生指出“这棵树是插入云霄”,看着学生一步步深入文本,我喜在心里。在此基础上指导朗读,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还有请学生说出从课文里哪些地方读出蚂蚁很小很小?学生进一步深入走进文本,训练了学生从文本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固本培根 顺学而导――《上天的蚂蚁》案例分析 篇14

  教材分析:

  《上天的蚂蚁》是北师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11单元努力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课文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通过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赞扬了蚂蚁敢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说明了“只要意志坚,鸡毛能上天”的道理。

  本课短小紧凑,浅显易懂,故事性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课文通过对话展开情节,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说明,要想做成一件事,靠的不是身材、体力等物质方面的条件,而是要有坚持不懈、努力进取的恒心和毅力。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学习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体会努力的含义。

  本课的难点是从蚂蚁的话中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学生分析: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和培养,学生在识字、朗读、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具有初步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巨人与蚂蚁的不同表现,从对比中体会“蚂蚁”品质。

  4、引导学生树立目标,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在阅读中体会蚂蚁的自信和勇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朋友,它就是――蚂蚁!仔细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蚂蚁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再读词语。

  (蚂蚁虽然是本课的生字,但是学生早就通过各种途径认识了它的读音,因此把重点放在渗透形声字的规律:形旁表意思,声旁表读音上,引导学生关注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为学生形成独立的识字能力作有益的渗透。)

  2、同学们都见过蚂蚁,站在蚂蚁面前 ,你有什么感觉?很小很小的蚂蚁平常都干些什么事情呢?

  3、一只蚂蚁却要干一件不同寻常的大事情,它要――上天。(板书:上天)它就是上天的蚂蚁。

  4、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故事《上天的蚂蚁》――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翻到语文书69页,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不懂得地方打个问号。

  2、复习识字方法,认读词语。

  a: 课文中的词语迫不及待地跳出来想考考你们,你们认识他们吗?(小老师领读)

  b:看到大家读得那么好,老师也想和大家一起玩个抢读的游戏,就是老师指大家读,比比谁的反应快?

  3、同桌互读课文。

  同学们真厉害,这么快就记住这些字了,那调皮的词语趁大家在游戏的时候又回到了课文中去了,我们再来读读课文吧。同桌轮读,每人一个自然段。读得好,夸夸他;读不好,教教他。

  (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倾听习惯。)

  (三)品读课文

  树高,路长,困难大。

  1、蚂蚁和巨人都想从哪里爬到天上去 ?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树?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勾出描写通天树高的句子。

  (注意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a:谁找到了?大声地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读:有一棵树,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

  读得好时:通过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见了插入云霄的通天树。(板画通天树:用绿色粉笔)同学们,像他这样来读一读。

  没读好:孩子们,通天树高吗?而且是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可是,这个孩子的读,让老师觉得通天树不太高。谁能读得更高一些?(评语:有点高了!更高了!好一棵插入云霄的通天树!)来,大家一起读。

  b:还有哪些句子?

  生读:从树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通天树就像一架通向天上的梯子,好高哟!来,一起读,边读边想象。

  c: 还有哪些句子?

  生读:他抬头仰望,脖子都仰酸了,也望不到树尖。

  做一做“抬头仰望”的动作。

  (根据词语特点,让学生通过动作来理解词语,直观、形象。)

  同学们巨人多么想知道通天树到底有多高啊!他就抬起头望呀望,脖子都仰酸了,他可能望到什么,也望不到树尖?

  他望到了白云,也望不到――(引读)树尖。

  他望到了小鸟,也望不到――(引读)树尖。

  他望到了大雁,也望不到――(引读)树尖。

  通天树实在是――(引读) 太高了。

  来,我们再读读这句话,读出通天树的高。

  (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运用传统教学手段简笔画为学生直观地展示通天树的高大,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重点句子感受通天树的高,为后面体会蚂蚁的精神奠定基础。)

  巨人的懦弱

  1、这时,多么想上天的巨人怎么说?

  (生读巨人的话)

  一起来读读这句话,想想,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我知道了树很高,我知道了巨人认为爬到天上去是不可能的。如果有学生说到巨人心里很害怕,及时表扬, “你真会读,读到了巨人的心里,掌声送给他。”如果学生体会不到巨人心里的害怕,就应该顺势引导:学生说树很高,老师就引――树很高,巨人心里就很――害怕,所以他说,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孩子们,现在你就是这个心里十分害怕的巨人。加上动作、加上表情,再读读这句话,读出巨人的害怕,可以站起来读。谁来读?

  ――从你的动作中,我们感受到了害怕!谁再来读?

  ――从你的表情中,我们感受到了害怕!

  ――胆小的巨人们,来,一起读。

  小结:孩子们,在朗读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加上表情动作,读出心里的感受。

  (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加强对朗读方法的指导。因此,教师通过课文的学习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使学生入情入境,与文本产生共鸣,从而快乐地学,扎实地学,有效地学。)

  2、我们读出了巨人的害怕,白胡子爷爷也听出了巨人的害怕,白胡子爷爷怎样鼓励巨人?(如果学生没有读好,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想想白胡子爷爷会怎样说话)

  白胡子爷爷鼓励巨人,――(生读第五自然段))声音再低沉一点,再慢一点。

  白胡子爷爷鼓励巨人,――(师读第五自然段)

  巨人说――(生读第六自然段)

  3、 通天树下还有黄牛、山羊、小鹿、大象等等,当然,也有你和同学们。想想谁还会怎样鼓励巨人?(课件出示)―― 鼓励巨人:“试一试吧!――――――――”

  巨人后退两步,说――不行,我爬不上去。

  巨人低下头,说――不行,我爬不上去。

  巨人声音越来越小,说――不行,我爬不上去。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因此抓住文章的“鼓励”进行挖掘,激发学生进行联想补白,仿说句子,把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

  4、像巨人这样的表现,书上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就叫什么?最后,巨人终于跑掉了。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巨人啊?

  蚂蚁的努力

  1、面对同样高的通天树, 蚂蚁又是怎么说的呢?默读8――13自然段,用波浪线勾出蚂蚁说的话。

  蚂蚁说的话是,谁来读――

  2、课件出示句子:反复读读这三句话,勾出重点词语,想一想,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

  3、你从哪里感受到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板书:自信、坚定、勇敢)

  4、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这只勇敢、自信的小蚂蚁,选你最喜欢的一句,加上动作表情,读出自信、勇敢、不放弃。

  谁来读?读得好,我们就把掌声送给他!

  (评价语言:就这句,谁能更自信?)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让学生自读句子感受蚂蚁的精神,在交流中畅谈自己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在个性化的感情朗读中,加深理解,获得思想启迪。)

  4、小蚂蚁向上爬着,通天树太高了,想想他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a大风把他刮下树来摔死!

  小蚂蚁的力量是多么弱小,他冒着被风刮下来摔死的危险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他勇敢地说――(最后一句)

  b:大雨会淋湿他,太阳会烤着他,他还是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他坚定地说――(最后一句)

  c:还有哪些困难? 一天又一天, 一月又一月,小蚂蚁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可他仍然一步一步不停地爬着,他自信地说――

  5、望着一步一步不停往上爬的小蚂蚁,你会对他说什么?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因此设计了“小蚂蚁在爬树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这一问题,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把语言训练和情感熏陶落到实处。)

  主题深化

  1、我们相信,蚂蚁总有一天能够――(引说)爬到天上,而巨人却永远不能――(引说)爬到天上。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要想做成功一件事情,靠的不是――身材、体力,靠的是――勇敢、自信、努力。

  2、我们一起分角色来读读课文,感受小蚂蚁的勇敢、自信。

  课文中有蚂蚁、巨人、和白胡子爷爷。现在我们就分别来扮演他们读读课文。第一组读巨人的话,你们就是故事中的――巨人。第二组读白胡子爷爷的话,你们就是 ――白胡子爷爷。第三四组读蚂蚁的话。其余部分老师读――注意:边读边想象故事内容,加上动作、表情。全体起立,准备!

  (教学应以读为本,采用各种读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读,有目的、有层次地读,读出声、读出味、读出情,受到情感熏陶和思想教育,同时积累语言文字。)

  3、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句话:(出示句子)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上天的蚂蚁》教学反思

  孩子的情感是孩子发挥“创意留白”的源泉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么一句话:“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孩子就是孩子,他所听到的感受的可能就是和他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而赋予自己的情感在里面。不管孩子心里所感知的内容情感是否与作品本身的结局内容一样。孩子要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想象时,我们不该给予扼杀,而是给予帮助,因为孩子的想象力、创造性是如此巨大,孩子们总是在不经意间给人惊喜,让人兴奋不已!我觉得,有时需要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寻找,在体验中发现新的意境。教学中我将学生本身的需要、兴趣、经验放在首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孩子们个个都很积极参与,从中可以看到,当孩子得到老师的支持和鼓励时,设置一个他们都感兴趣的话题时,孩子的思维就会不受约束,而想象的也远远超过了大人,会收到很好的活动效果

固本培根 顺学而导――《上天的蚂蚁》案例分析 篇15

  一、背景分析

  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课堂也渐渐地发生着变化。上学期,我们二年级的全体语文教师总结出了语文长文短教的方法。我们在教学中也在尝试着使用,的确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不小的实惠。我们在教学中挖掘课文,抓住语言、思维、朗读三个训练点进行训练,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上天的蚂蚁》的教学中,我以文本教材为载体,让课堂教学贴近于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赋予课堂以生命和活力,让语文课堂因生活而精彩。

  二、案例描述

  《上天的蚂蚁》是一篇非常有趣的文章。文章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对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

  师:同学们,蚂蚁和巨人都想上天干什么呢?

  生:都想到天上看看美丽的风景。

  师:说说蚂蚁经过了许多的艰难困苦,一步一步的爬到了天上后,将会怎么样呢?

  (生思维活跃,争相发言)

  生:它看到了美丽的长娥姐姐正抱着玉兔呢?

  生:它看到花园里开满了桂花,闻到了阵阵花香。

  生:它看到绿绿的小草,还有五颜六色的花儿。

  生:它看到了果园里挂满了黄澄澄的梨子,红彤彤的苹果,一派丰收的景象!

  生:它会到处逛逛,看看美丽的风景,看看神奇的天宫。

  (正当我倾听于学生对天堂生活的赞美之言时,一位学生忍不住也想发表自己的见解了,手举得高高的。“老师,我有不同的看法”)

  生:老师,我觉得蚂蚁有可能没有看到这么美的景色。我们地球上也有地方没这么美,也有看起来非常肮脏的地方,难道天上就全部都那么美吗?我不相信。

  师:(我一愣,是啊,谁也没去过?然后充满好奇疑惑)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它也许会看到路边垃圾成堆,苍蝇、蚊子成群,闻到一阵阵很刺鼻的臭味。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众说纷纭)

  生:对,它看到天上的神仙们往小河里倒垃圾,心里很不舒服。

  生:它仿佛看到神仙们大量砍伐树木,鸟儿没有了家。

  生:它感觉天上的世界并不像想得那么美 。

  (有点偏题了,这不是在钻牛角尖吗?但我转念一想,其实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时机啊。哦,原来孩子们是把地球上的不美好的事情和天上联系到一起了,而且孩子们也确实感觉到了我们人类的不文明之处,这正好应该引导他们从爱护环境入手?做个讲文明的孩子 。)

  师:那么你们能不能用什么好办法来挽留小蚂蚁呢?让它安心快乐生活在天上。(学生思考片刻,跃跃欲试,兴趣盎然)

  生:可以做个广告牌,上面写上“保护动物,人人有责”来告诉大家应该与动物成为好朋友。

  生:神仙们也要保护好环境,不能把动物的家弄脏。

  ……

  师:同学们说得棒极了!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样的,只要大家共同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许多的小动物就不会遭遇灭绝,动物们才会快快乐乐地生活在我们身边!

  三、案例反思

  我真为学生的奇思妙想感到振奋!其实他们并不真的是在钻牛角尖,而的确是现实生活中有太多不文明现象值得去关注。我没有按照我们“想当然”的观点去框定学生的思维,而是给了学生思维的空间,想象的余地。案例中正是学生有了对生活的感悟,才会有了“我觉得蚂蚁有可能没有看到这么美的景色。”的灵感。而这就需要在老师不断地帮助下,感悟生活,激发兴趣,陶冶热爱生活的情感。案例中,学生在说话的过程中也迸发出了让我们意想不到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涌出意想不到的新问题和新答案,始终使课堂充满着疑点,闪烁出亮点,呈现出课堂精彩。我肯定了学生的见解,珍视学生的发现,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中受到鼓舞,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固本培根 顺学而导――《上天的蚂蚁》案例分析(精选15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