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书》(通用16篇)
《石头书》 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以及图片资料理解课文的生字。
3、抓住文中的6次对话,理解石头书的含义,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探索身边感兴趣的事物。
教学重点:读好本课的对话。
教学难点:是理解勘探队员叔叔的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知道川川、磊磊看见一位叔叔正看着一块大石头,这位叔叔还说他在——(生:读书),川川和磊磊都爱刨根问底(板书:刨根问底)他们很想知道这书里有哪些学问,于是有了他俩和勘探员叔叔之间的一系列对话。
2、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找出他们之间的6次对话,在相应的地方标出序号。
(同桌先合作读一读)
二、讲读课文
(一)交流找的6次对话。
(二) 结合对话进行教学。
(通过和勘探员叔叔的几次对话,川川和磊磊知道了好多知识呢!我们先来这次对话)
●第二次对话:
1、出示对话,指名两学生扮演读
2、重点理解句子: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1)读一读,这个带问号的句子需要回答吗?
你能换一种说法吗?
(2)出示幻灯,让学生看“石头书”
(3)石头书和我们的语文书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石头一层一层的,就像书一页一页的。)
(板书:一层一层)
(4)理解:师:原来,这篇课文讲的是石头像书。
能不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为什么说石头像书?
(5)指导朗读出“奇怪”
过渡:我们平时用的语文书、数学书、英语书等,除了一页一页,还有什么特点?石头书里有吗?川川和磊磊就更奇怪了,请大家仔细读一读第3次对话和第4次对话,把你们知道的告诉川川和磊磊。
●三、四次对话教学
1、指名读对话
2、交流,你从叔叔的话里知道了什么?
(1)石头书上的字叫什么?(雨痕、波痕、矿物)
(2)看图理解“雨痕” 、“波痕”。
(3)省略号省去了什么?欣赏岩石、矿物图片。
这些矿物真是 。(用上成语)
各种各样 五颜六色
千奇百怪 五彩斑斓
千姿百态 五光十色
形态各异 色色俱全
(4)石头书上有画吗?什么画?(树叶、贝壳、小鱼)
出示化石图片,欣赏
理解“化石”:化石就是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物等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
3、现在,你能不能再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连起来说说为什么石头像书?答案在增加内容(一层一层,有字有画)
板书:有字有画
●五、六次对话
1、读了书后我们能获得知识,这些化石能告诉我们什么呢?默读第11、13两节,思考。
2、出示填空:化石能告诉我们:很久很久以前,这里( )。后来,这里变成了( )。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 ),这里又变成了( ) 。石头书会告诉我们( )。
3、再读第11、13小节,并联系上下文,想想勘探队员是根据什么来推断这里曾经是密林和大海的。
4、小结填空:
因为石头一层一层的,所以石头像书。
因为石头上有字有画,所以石头像书。
因为石头能告诉我们很多知识,所以石头像书。
因为石头_____,有__、有__,还可以
告诉我们______,所以石头像书。
三、总结全文
大自然就是一本神气的书,只要你怀着好奇的心,去刨根问底,就会发现,引读出示:石头是一本书,花儿是一本书,树木也四一本书,云朵是一本书,太阳是一本书,星星也是一本书……
四、朗读体会 、课文中的提示语用法。
1、课文中的问话,有的提示语在前,有的在后,看看你会填符号吗?
2、出示几句对话
川川好奇地问 叔叔 您在看什么呀
我在读书呢 叔叔笑着说。
3、出示答案
川川好奇地问:“叔叔,您在看什么呀?”(提示语在前面)
“我在读书呢。” 叔叔笑着说。 (提示语在后面)
4、练习填空提示语在中间的符号。
“这题你没认真读题吧?”老师严肃地说,“下次一定要注意,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提示语在中间)
板书:
石 头 像 书
一层一层
有字有画
获得学问
《石头书》 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课文主要介绍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知识。
3、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用钢笔正确书写。能正确认读绿线中的5个生字,初知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认识1个多音字。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读通顺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
板书课题:石头书 学生读题。当你看到“石头书”三个字时,你想到了什么?
2、质疑:石头怎么能做书呢?石头书有多重啊?石头书的作者是谁?石头书上有什么内容?石头书有什么作用呢?
3、同学们根据课题,脑海中一下子就闪现了这么多问题,真好!大家都想很快找到答案,一直要把问题都弄明白为止。问个明白,探个究竟,这就是“刨根问底”。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初步谈谈预习的收获,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预习效果。
2、教师提出自读建议:(1)读准生字的音,认清字形。(2)边读边想读懂了哪些词语。理解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查字典、做上记号与同学讨论等。(3)简要说说课文的内容。
3、学生带着所提出的问题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适时作个别指导。
5、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专注地听读,发现错误,教师引导学生帮助正音,特别要注意翘舌音。
出示课文中的部分词语:
勘探 光秃秃 足迹 煤炭 矿物 矿石 贝壳 脚印
学生练读增强记忆。
6、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分节朗读。
7、分组朗读全文。
8、学生说一说,读过课文后,你知道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初步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三、指导书写
1、复习生字朗读情况。(学生拿出生字卡片读一读、再出示小黑板抽读)
2、指导书写“叔 刨”、“矿 怪”“壳”。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回指导。
四、布置作业
习字册书写生字词
板书:
17、石头书
一、石头就像书
二、书上的字和画
三、书里学问多
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和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鼓励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问底,乐于探究,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读好对话。
教学难点:抓住6组对话中的主要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字词,听写 足迹煤炭 矿物 矿石 贝壳 脚印。
2、引导回忆第一课时所学内容,进行交流。
二、精读感悟
(一)学习一到五自然段
1. 学生自由读读一到五自然段。
2. 引导学生抓住“趴”、“聚精会神”想象勘探队员专心致志地研究石头书上学问的神态。
3. 引导学生辨别“好奇”、“奇怪”分别表示了什么?
4. 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交流感受,有所感悟。
(二)学习六到十一自然段
1. 学生自由读读,要一边读一边想想川川和磊磊提出了什么问题?读懂了吗?
2. 学生读后交流读书收获。
3. 结合学生的交流,出示“雨痕、波痕、矿物”的投影图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七自然段。
4. 结合学生的交流,出示“树叶、贝壳、小鱼”的投影图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九自然段。
5.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第七或第九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
(二)学习十二到十四自然段
1. 学生自由读读这几个自然段。
2. 引导学生注意“用处可大了”、“……”、“石头书里的学问可还真不少呢”这些句子和标点。
3. 学生相互交流各自收集的有关资料。
4. 教师推荐阅读一些浅显的科普读物和相关网站来进一步说明“用处可大了”。
5. 引导学生通过“刨根问底”、“高兴”来体会他俩已经被这本博大精深的“石头书”深深吸引住了,孩子们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也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三、总结全文
1、总结谈话。
2 、朗读全文。
四、迁移练习
1、读读下面的词语。带点的字还有另外的读音,你能用另外的读音再各组一个词吗?不知道的可以查查字典。
好奇 地壳 藏着矿石
2、学完课文后,你能联系上下文,说说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吗?
“我在读书呢?”叔叔笑着说。
“看懂了这些又有什么用呢?”川川特别爱刨根问底。
五、布置课内外作业
1、完成《补充习题》上的作业
2、组织读历史故事、讲历史故事的活动。
3、收集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人物的小故事,在班上交流。
板书:
有字
17、石头书 有画
学问真不少
[1] [2] 下一页
课前思考:
《石头书》这课的教学重难点是感受岩石这本大书的神奇趣味,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探索精神。培养利用多种渠道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堂上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辅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朗读深入感悟课文,了解“岩石”这本大书中的自然科学知识,使学生有感“趣”、知“趣”到探“趣”,并拓展视野,自觉的探索大自然,开发初步的探究精神。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使整个过程体现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这节课其实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分角色读、表演读、示范读、小组合作读等方式从正确流利达到有感情。在读中落实重点词句,在读中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初步的探究精神,形成独特的情感体验。重视学生的表达能力训练,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课前思考:
本课的教学,采用从题目设疑的方法展开教学,学生能从题目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如:石头怎么能做书呢?石头书有多重啊?石头书的作者是谁?石头书上有什么内容?石头书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初读课文,能在文中找到部分内容的答案,这种学习有助于学生今后完成课外阅读内容。
本课的多音字比较多,在教学时也因重点知道学生读好了。
本课千万不能上成科学课。
教学反思:
本课部分生字学生很容易写错,“叔叔”、“怪”、“刨”,在课堂上就着重指导了。从学生作业批阅下来,还有少数几个学生写错了,再通过再其他学生交流是如何记住的,写错的学生也能掌握了。
本课多音字比较多,在初读课文时,就着重让学生注意了。所以初读课文,学生能朗读的比较流畅。
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但是本课没有用科学的术语来介绍地质的有关知识,这样会觉得比较枯燥,而课文用川川、磊磊和一位叔叔的对话,顿时让枯燥的文章生动起来。
学生对课文中的川川和磊磊所提出的问题也充满了好奇,有的学生甚至提出更多、更怪的问题,我也不能回答出来,只能让学生课后自己上网查。
恰逢学校有一块石头,午间学生拉着我去看,说是那里的石头上也有画和字。说明这篇课文的教学起到了效果,教会了学生平时要学会观察,学会提问。
提示语的安排的不同形式的学习,对三年级学生是很重要的,也是很难的。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也遇到过不少不同的提示语的形式,但没有引起重视过,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介绍,学生能很快回想起平时看到过的,并能举例说说。
在今后的教学中,更要逐步渗透不同的写作方法,毕竟写作平时的积累是特别重要的。
课后反思
《石头书》这一课主要是以生动的对话介绍了化石这本大书的神奇趣味。所以,在导入时,我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许多学生都已经能很好地围绕中心来提,比如:石头书是什么呀?石头书上究竟有什么呢?为什么叫石头书呢?等等。暂且不管学生能否围绕这些问题来开展学习,但在平时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是很重要的。
课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感受化石这本大书的神奇趣味,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这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围绕“川川和磊磊在石头书上刨到了哪些学问”来开展,一共提出了三方面学问:1、为什么叫“石头书”?2、石头书上有“字”和“画”吗?3、了解了石头书上的内容后有什么用处呢?以此来分三部分学习课文。所以我觉得教师能给学生一条线索来学习,会对学生在课文的理解方面有很大帮助。
课后反思:
《石头书》这一篇课文情趣盎然,寓科学知识于充满童真的对话之中。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要学生了解石头书里的秘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何让孩子们认识石头也是一本书呢?光从文中的对话是不能完全理解的。所以我上课是设计了“石头书告诉我们……”这个环节,巧妙地突破了重点,化解了难点。
让石头自己说出秘密所在,孩子们很感兴趣的,因为在他们喜爱的动画片中,很多花花草草等都会说话的。老师的示范很重要,学生也很认真的看,还情不自禁地学了起来。也打开了学生要说话的思维,达到了铺垫的作用。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语言交流能力等语文综合素质得到了训练。
孩子们深入了说出了石头书中的奥秘,体现了他们对知识的充分掌握,他们不是没有,不是没有话说,他们需要我们老师来唤醒,需要激励。
课前思考:
本文是一篇科学性很强的文章,都是对话,我初上三年级不是很会上,于是找到教学光盘,看了光盘上的老师是怎么上的。
在听了光盘上无锡某校华蓉蓉的一节阅读课――《石头书》,又有了一些感触。本文是一篇说明文,寓科学知识与人物对话中。对于这样枯燥的说明文,华老师的这节课,由“刨根问底”引出文中川川和磊磊提出的问题,半节课时间就解决了。后半节课,让学生找文中对话,选定一个角色进行表演。然后选学生登台进行了表演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再找提示语的形式,教师进行了板书。课没有就此结束,教师又创设了一段表演情景:一个星期天,川川和磊磊又在一起,表演了“吹泡泡”。然后,让学生用上提示语的不同形式,把内容写下来,真正做到了从文中学写。原来,知识性课文教学也有如此讲究。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用从题目设疑的方法展开教学,学生能从题目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如:石头怎么能做书呢?石头书有多重啊?石头书的作者是谁?石头书上有什么内容?石头书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初读课文,能在文中找到部分内容的答案,这种学习有助于学生今后完成课外阅读内容。
教学反思:
学生围绕问题展开学习,一边回答问题一边学习,思路十分清楚。另外,在阅读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例如:请学生用“因为……所以……”说一说为什么石头像书,请学生把带问号的句子改成句号的句子,然后进行比较,说说哪句好,为什么,最后指导朗读,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课文情趣盎然,寓科学知识于充满童真的对话之中,科普作品成了有趣的儿童读物,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注重对话朗读,突破教学重点。
上一页 [1] [2]
《石头书》 篇3
一、揭题质疑
1、谈话。(出示课文插图)
师:课前,我们读通了课文,自学了生字,还知道两个小朋友川川、磊磊看见一位叔叔正聚精会神的看着一块大石头,川川、磊磊感到非常——(生:好奇)老师也很好奇,一块石头有什么好看的?那么让我们带着好奇心跟随川川和磊磊一起去看看吧!
二、精读感悟
(一)过渡: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川川和磊磊于是向叔叔提出很多问题,请大家把书本打开,快速浏览一下课文,看看川川和磊磊一共问了几个问题?
1、指名说,老师相机出示问题。
2、理解“刨根问底”的意思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
川川和磊磊提了这么多问题,一直要到把问题都弄明白为止,找一找,书上有个词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板书:刨根问底)
“刨”字的本义是用工具挖掘,“刨根问底”的意思是将事情的经过弄得清楚明白的意思。学习就要有刨根问底的精神!
(二)精读课文
1、解决“石头是书”
面对川川和磊磊的第一个问题,勘探员告诉他们:“我正在看书,石头就是书。”嘿,奇怪了,石头怎么会是书呢?
生回答,师相机出示句子:
“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这是个反问句,其实就是什么意思呢?)
指名说,相机出示句子:“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就像一本书。”
师听后边说边板书:哦,原来,这篇课文讲的是石头像书,而不是用石头做成的书。(把课题改成“石头像书”)
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一层又一层的石头,就像——书(板书:形似书)
你用“因为……所以……”说一说为什么石头像书吗?
2、激趣:说石头像书,仅仅是因为他们形似吗?自由读课文,看看你还能找出几点理由。
(1)教给学生读书方法。
该怎么找答案呢?老师教你们一种读书方法,拿出笔来,一边轻声读课文,一边想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写了石头像书,找到了就在这个自然段前作一个“☆”的记号或用波浪线画出相关语句。
(2)学生自读课文,作上记号
(3)交流。(应该是第五七、九、十一、十三自然段)
(学生说到哪个自然段就学习哪个自然段)
a、理解第七自然段。
①请学生说说选择这一段的理由。
②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找找这石头书上有哪些字,并把它们圈出来。
③再交流。学生回答,老师板书:雨痕、波痕、矿物……。
生:我知道石头上有雨痕,波痕。(师:雨痕是什么?波痕是什么?)雨痕是雨点留下的脚印,波痕是波浪留下的足迹。
多可爱啊,雨还有脚,波还有足呢,谁来可爱的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再指名读(你读得更可爱了)孩子们,雨真的有脚吗?波真的有足吗?(没有)勘探队员叔叔用了拟人的方法向我们介绍,拟人就是把物比作人,今后在写作时你们可以学以致用。瞧,这就是雨痕,波痕,那它们告诉我们什么呢?(生:雨痕说明这儿曾经下过大雨,波痕说明这儿曾经是大海)说的多好呀,很有根据的猜想,你(们)是善于思考的孩子。
还有什么?
生:石头上有许多的小不点儿,有红的,黄的,黑的,透明的,闪光的……叫做矿物。
师:我听出了你很会读书,你把小不点儿突出来了,让我明白有些矿物是那么的细小。还有谁愿意来读读这一句,别的同学也听听,看看,你听出了什么?(指名再读)
生:我听出了它有很多颜色,有红的、黄的、黑的,透明的,闪光的……
师:省略号省略了什么?这么多颜色呀,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呢?
生: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万紫千红……
师:咱们班的同学平时词语积累的还真不少呢!这些矿物不光有各种颜色,还有透明的,闪光的呢,这些字美吗?(美)谁能来美美地读一读?
⑤说话训练。还是用“因为……所以……”说一说为什么石头像书。
师:这字真特别呀!咱们要怎么读才能读得懂这些字呢?
生:要仔细读用心地读用眼睛认真观察认真思考等
b、理解第九自然段。(9:00)
①请找到第九自然段的同学读一读这一段。
②练习说话。用上“因为……所以……”再说说石头为什么像书。
③叔叔在这儿发现了树叶、小鱼、贝壳的化石,我们来看看。(出示幻灯:小鱼、树叶、贝壳的化石)
④理解“化石”。(化石是古代生物死后,其遗体或遗迹被埋藏在地层里,经长期的石化作用,变成了像“石头”状的东西。)
化石就是画,这可真有意思,它们告诉我们什么秘密呢?推想一下。(师此处引:雨痕告诉我们这里曾经下过大雨,那这些化石呢?)
⑤这些都是你们的推想,勘探队员叔叔有什么想法呢,我们一起看看他的推断。默读第11段。(学生认真默读)
化石告诉我们:这里曾是__________,后来变成了__________,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__________,这里又变成了__________。石头书会告诉我们__________……
通过对照,你们发现自己的猜想对了吗?(生:对了)太了不起了,这是你们用心思考的成果,掌声送给自己。
同学们,由密林变大海再变成高山需要要几十万年、几百万年、几千万年乃至上亿年的时间呢,咱们可以从哪些词看出来?(生:很久很久以前、又过了很多很多年、慢慢等)
该怎么读这些词?指名两位学生读。(读得好,听出来时间过得很长很长)
读得多好呀,这些变化的过程是多么漫长呀!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我们已经无法看见,但石头却忠实地进行了记录,科学家们就是通过看这些石头书上的画推测道以前曾经发生的事。觉得神奇吗?来,拿起书,我们再来回味石头书中那美丽的画吧!(师生共读)
小结:化石就像是地球的日记,里面有很多奥秘还等待你们去探索。
13段
书上有字有画,石头上也有字和画,那石头是不是更像书了?(像)看懂了这些字和画有什么用呢?
交流:这里的省略号告诉我们——
总结:石头就像书一样,不仅因为外形相似,更因为它有字、有画,而这字画就像我们的课本一样,给我们——!(板书:有知识)
出示句子:“石头书里的学问还真不少呢。”
三、总结提升
1、今天我们和川川、磊磊一起刨根问底,知道这些石头不仅形似书,上面有字、有画,而且还能告诉我们很多知识!这样看来,这石头呀,不止是像书,它根本就是——书呀(师生齐说,师把板书上的问号擦掉,“像”字划掉)怪不得叔叔把石头称为石头书呢!
2、一块看似普普通通的石头,竟然有这么多学问,看来大自然中,生活中许多看似普通的东西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善于思考、乐于探究也能学到许多知识,真可以说“处处皆学问”。
我们要用心的读生活这本大书,(板书:用心读书)这里的“读”是指我们平时的读书吗?
(“读”是指探索、研究,要刨根问底)
作业设计
老师这里有两个问题想让大家在课后继续刨根问底:
1、是不是只有石头才是书?
2、大自然中还有哪些像石头一样奇妙的书?
板书设计:
17、石头书
形似书
刨根问底有字、画用心读书
有知识
《石头书》 篇4
无锡市东湖塘中心小学孙丽萍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
3、认识石头书,初步知道为什么叫石头书。
4、学习川川和磊磊对周围感兴趣的事刨根问底,乐于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
教学过程:
一、质疑揭题,导入新课
1、 大家喜欢看书吗?为什么?
平时喜欢看什么样的书?
板书:有字
有画
知识
2、今天呀,老和大家一同来读一本非常奇特的书――“石头书”。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大家看了这个题目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这本书在哪里?这本书为什么叫“石头书”?这本书上有什么字?这本书上有什么画?这本书上有哪些知识?)
2、 同学们对这个题目提出了许多疑问。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怀有浓厚的兴趣,这就叫“好奇”。
板书:好奇
我们三(2)班的小朋友都是好奇、好学的孩子。大家的“好奇”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石头可以成为书吗?二是这本书上有些什么样的字、画,有什么用途?我们应该带着什么样的心情读这本石头书?
3、 好!就让我们一起带着好奇心去读这本奇怪的书。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读得正确、流畅,。大家愿意试一试吗?
(这里采用以问设疑,以疑激趣的方法,鼓励学生质疑,释疑,深入研究,这对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质疑、探究能力很有好处。)
5、检查自读情况
① 通过课件出示词语:川川磊磊叔叔 地壳贝壳
勘探矿物煤炭 脚印足迹
学生自读。指名朗读后评价:读得很好。“叔叔”的第二个字要读轻声。地壳的“壳”有两个读音,地壳的壳读qiao,地壳就是地球坚硬的壳;现在请大家一起朗读词语。
(词语分四类出示,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区分多音字和近义词)
② 课文插图上有三个人,他们分别是谁?叔叔是干什么的?
(是勘探员叔叔)
师介绍:勘探员叔叔的任务就是发现地壳中的矿物和煤炭。发现地壳中的矿物的过程就叫“勘探”。
③ 磊磊和川川向勘探员叔叔问了许多问题,勘探员叔叔也回答了不少问题。刚才大家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这本书为什么叫“石头书”?也就是“石头”与“书”有什么关系?现在请大家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再读课文一下,把不懂的问题标出来。
三、精读课文,解决问题。
1、石头书上真的有字吗?有哪些字呢?让我们在带着这些来读6――7自然段,也许你们自己能解决这些问题。
①自读后交流
卡片出示:石头书上有 ,有 ,还有,
这些都是石头书上 的字。
②谁愿意代表勘探队叔叔把这段话有表情地读一下?那些小朋友愿意和老师合作一起来读一读?
③通过课件在视幕上展示勘探员叔叔的第一段话:“有哇,你们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还有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叫矿物。这些都 是石头上的字。”)学生自读,你读懂了什么?
[生]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还有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
[师]雨痕和波痕的形状可能有什么不同?
[生]雨痕是一点一点的,波痕是一圈一圈的。
[师]石头书上的字就这些吗?
[生] 还有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
[师]指着视幕上的省略号问:这6个小点表示什么?
[生]表示还有很多很多。
[师]对的。这些小不点儿叫什么?
[生]叫矿物。
④相机板书:雨痕、波痕、矿物(师简要介绍雨痕、波痕、矿物的有关知识)
⑤课件展示5幅不同矿物标本照片,这些矿物有不同的颜色,有的金光闪闪,有的晶亮透明……看到石头书上的这些字,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它们?
(学生纷纷回答:千奇百怪。五颜六色。密密麻麻。千姿百态。姿态各异。)
⑥石头书上真的有字,不仅形态各异,而且五彩斑斓,多姿多彩。谁愿意代表勘探员叔叔把这段话有表情地读一下?愿意读的同学请站起来,一起把这段话读一下。
2、石头书上真的有画吗?有哪些画呢?自读(8――9自然段)
①哪位小朋友来介绍一下?
②出示课件:小鱼、贝壳等化片,简单介绍一下化石。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各种不同的化石标本,师生一起逐一辨认:恐龙,兰草,鱼,蜘蛛,荷花,海星,小海螺,海虾,等等。)看到这么多的画,能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它们呢?
(学生纷纷回答: 惊讶!太美了!太神奇了!千姿百态。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③这些画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这些有画的石头有一个名称,叫――?
(生齐:化――石)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恰到好处,不仅突出了重点,节省了时间,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拓展了他们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了词汇)
④在视幕上展示勘探员叔叔的勘探员叔叔的第二段话:叔叔说:“有,这是树叶,这是贝壳,那块石头上还有一条小鱼。这些都是化石。”请喜欢这一段的同学站起来一起读这一段话。(一部分同学站起来读。再指名个别读,齐读。)
3、通过读书,我们知道了石头书上真的有字有画,它告诉我们些什么呢?
请你猜一猜:(课件) 石头书上有小鱼,这里以前可能是。
石头书上有树叶,这里以前可能是。
石头书上有贝壳,这里以前可能是。
石头书上有( ),这里以前可能是。
(猜一猜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带着问题仔细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通过自主探究来获得、解决课问中的知识要点和难点。)
4、在视幕上展示勘探员叔叔的第三段话:“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一片密林,地上有花有草,还有许多昆虫。后来,这里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山。”
①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学生一起朗读。)石头书上的字和画告诉了我们地壳竟是如此的变动,告诉了我们许多地壳变动的知识。读到这里,你们对这本石头书有什么新的认识?
(石头书里的知识很多很多。一块小小的石块里,居然蕴藏着这么多的知识!)
②说得太好了!勘探队员们从金光闪闪的矿物中,可以发现其中蕴藏着金矿;从色彩斑斓的各种矿物中,可以推断这里蕴藏着何种珍贵的矿藏。
6、在视幕上展示勘探员叔叔的第四段话:“用处可大了。这本书会告诉我们:哪座山下埋着煤炭,哪块地下藏着矿石……”
①大家一起把勘探员叔叔说的这一段话读一下。石头书里蕴藏着丰富的知识,知识就是财富。我国有一位著名的地质学家,叫李四光,他通过研究 “石头书”,为我国发现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大量的石油资源,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大量的财富!
②板书:财富
(即时地介绍李四光研究地质的事例,从中体会石头书的用途,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抓住机会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总结课文
1、石头书跟我们用的书一样,有字,有画,有知识,这是一本神奇的书。只是读这本书需要许多特殊的知识和技术。除此以外,大家想一想,还有没有什么疑问?
[生]石头书在哪里呢?
[师]大家说,石头书在哪里呢――?
[生齐]在――山――上。
[师]对,在山上,也可能在地下,在海里。还有什么问题吗?(过了一会儿,学生纷纷举手。)
[师]大家的脑袋里可能还有各种各样的许多问题,充满着好奇,非要把问题弄清楚。课文上有一个词,叫――?
[生齐]刨――根――问――底
板书:刨根问底
[师]问一个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要一直问到把问题弄清楚。大家把这个词一起读一下。
[师] “刨”是什么偏旁?
[生]侧刀旁。
2、对,刨就是挖掘。刨根问底是指遇到不懂或有趣。的问题一直追问到底,直到彻底弄明白为止。
这是科学探究精神的体现。
(这里设计的一段刨根问底的追问,让学生理解了“刨根问底”的意思,依托对语言文字的阅读感悟,鼓励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问底,乐于探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这真是这堂课确定的教学重点之一。)
3、今天我们学了《石头书》引发了大家的好奇心热爱科学的兴趣,引发了大家许许多多的问题,、怎么办?可以同学之间相互探讨,可以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也可以查阅各种各样的资料,到网上去查阅各种各样的知识和信息。 希望大家继续探究这本永远读不完的“石头书”。
附:教师板书设计:
石头书 好奇
有字
有画
有用 刨根问底
(财富)
教学后记:
心理学认为,儿童与生俱来的尝试的需要和新的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和被人欣赏的需要,以及承担责任的需要。而这些需要的满足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环境和适当的方法。的确如此,对于小学生而言,尝试既需要勇气,又可以激发学生乐于实践、勇于实践的热情。在教学时,我一方面潜意识地引领学生读书,提出了明确的读书要求,一方面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力求感知文本。
我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参阅读实践,引导他们从读中质疑,读中释疑。既为学生创造了阅读实践的环和空间,又很好地发展了学生的智力,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训练了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如此,师生共同读、共同讨论、共同进步,形成了真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
我在组织学生研读文本时,没有支离破碎的,分析有的只是送给孩子一声肯定,带给孩子一片掌声,献给孩子一张笑脸。让所有的孩子在主动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和知识。基于此,学生的思路宽了,思维活了,这样想象翅膀也就插了起来,新鲜、奇妙的语言也就流淌出来了。
《石头书》 篇5
【教学要求】
⒈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⒉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科学的热情。
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激发兴趣。
⒈书是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从书中我们能汲取营养,获取丰富的知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与书有关,题目是:22 石头书
⒉看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想法?
二、初读指导:
⒈自学生字词。
⑴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不了解的词语。
⑵会读会写生字词。
⑶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勘探奇怪聚精会神足迹矿物地壳刨根问底
⒉学生自读课文。
⒊检查自学情况。
⑴出示词语,让学生逐个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⑵指名解释词语:
⑶齐读生字词。
⑷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学生书写"勘"、"探"、"叔"、"矿"、"刨"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
⒊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⒋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⒌弄清脉络,出示思考题:
根据下面的意思,对照课文想一想,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说了这些意思。
⑴川川和磊磊发现一位勘探队员趴在石头上看着什么,感到好奇。
⑵勘探队员叔叔的介绍使川川和磊磊理解了"石头书"的含义,了解了有关化石的知识。
⑶川川和磊磊很高兴,也想读这本书。
三、精读课文
⒈引出全文的感情线索。
读课文,思考:川川和磊磊这件事的过程中是在不断变化,清在稳重画出有关的词语。
⒉朗读第1、2自然段。
⒊朗读指导: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这种好奇的心情表现出来。
⒋过渡:勘探队员的不同寻常的举动引起川川和磊磊的好奇,哪们,勘探队员到底在干什么?下节课学习。
四、作业 :
1 练写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
⒈朗读课文3、4自然段。
过渡:第1、2 自然段告诉我们勘探叔叔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看着什么,这一不同寻常的举动引起了川川的好奇。哪么叔叔究竟在干什么?
川川和磊磊听了叔叔的回答后为什么感到很奇怪?
比较"奇怪"与"好奇"的异同。
指导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⒉朗读学习5~13自然段。
思考:勘探叔叔夫人面前明明是一块光秃秃的石头,可他为什么说自己在读书?
(引导学生从石头的外形,石头的字画,及石头的价值和作用这些角度考虑)
⑴川川和磊磊听了勘探叔叔的话,为什么"不禁笑了起来","不禁是"什么意思?
⑵石头上的字指的字是什么?画指的是什么?
⑶读第12自然段,联系第8、10自然段,想想勘探队员叔叔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这里曾经是海洋和密林?
⑷"刨根问底"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什么?这本书究竟有什么用?只是根据什么来推断的?
⒊朗读第14自然段。
川川和磊磊为什么高兴?为么说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这里的"读"字应怎样理解?
⒋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总结全文:
⒈说说"石头书"的含义。
⒉教师小结:今天我们随着作者阅读了"石头书",了解了有关石头里蕴藏了这么多知识。在大自然种,还有许多类似的"石头书"这样的事物,等待我们去探究,去研究。我们现在应努力学习,长大了去揭示哪些奥秘。
三、作业 :
练习朗读课文。
《石头书》 篇6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
2、凭借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鼓励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问底,乐于探究,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知道“石头书”指的是什么?“书”里有什么学问,应该怎样读这本“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石头书》这篇课文,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探索石头这本书的奥秘。
二、学习(1―5)自然段
1、自由练读,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
比较:
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读读句子,意思一样吗?再读句子,体会有什么不同?
3、指导朗读。
三、学习(6―11)自然段
1、过渡:这石头既然是书,那书里肯定有字和画。你能从勘探队员回答川川和磊磊的问题中找到石头书上的字和画吗?
默读(6―11)自然段,当你找到答案时,可以在这个内容上加个记号。
2、你们从哪儿找到石头书上的字?
根据回答出示第7自然段。
多媒体展示矿石
朗读指导:从你的读中老师听出你已看懂石头书上的字。
3、怎么看懂画呢?
出示第9自然段
你知道化石吗?一起来看看化石。多媒体展示化石图片
师读:“化石?化石能说明什么?”我这么读懂吗?川川、磊磊这么问懂吗?
生:不懂。
学生练读。
师:谁能告诉大家?
出示第11自然段
师:用心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多媒体展示地壳运动的变化。
师:书能让我们获取知识,石头能告诉我们地壳变化这一知识,石头多像书哇。再读读这一自然段,把下面这个练习做一下。
填空:
勘探队员知道这里曾是一片密林,因为石头书上有( )、( )、( );后来这里变成海洋,因为石头书上有( )、( )、( );过了很多很多年( ),这里又变成高山。
真了不起,你也可以成为小勘探队员。
分角色朗读
四、学习(12―14)小节
1、过渡:虽然在叔叔的解释下,川川和磊磊对石头书上的字和画有所了解,但觉得还不过瘾,还在追问,非问到底不可,课文上用了一个词语叫(生:刨根问底)。他们还想刨什么学问?
2、出示13自然段
(1)这里的省略号说明石头书还能告诉我们很多的秘密,想想它还会告诉我们什么?
(2)交流
(3)指导朗读
3、同桌练读
4、刚才我们一起探索了石头的奥秘,知道石头里原来有那么多的学问呢!想看看其他的石头书吗?
多媒体展示
五、你知道自然界中有什么可以被称为书的?
出示:( )是( )的书。
六、你能介绍搜集到的关于化石、矿物的资料吗?
先在小组内交流,再指名交流。
七、总结:知识的海洋无边无际的,我们所学的只不过沧海一粟罢了,要想获得更多的课外知识,就要多看课外书,到大自然中,看懂大自然这本无字的书。
《石头书》 篇7
一.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板书:石头书。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
仅仅的三个字就让你脑子中闪现了那么多问题,真好,像大家这样想很快的找到答案,一直要把问题都弄个明白、探个究竟,这就是——板书:刨根问底
那么“石头书”中到底有哪些学问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到课文中“刨根问底”,比一比谁从“石头书”中“刨”到的知识最多。
二.初读
昨天老师布置了大家回去预习,相信这些生字词一定难不倒你,谁来试一试?
足迹 地壳 奇怪 煤炭
脚印 贝壳 好奇 勘探队员
从这些词语中,你发现了什么,“刨”出些什么来呢?
你们太厉害了,简单的几个词语就被你们刨出这么多知识来,相信在课文中你们能挖掘更多的秘密!谁愿意来读读课文?
看来你们预习得非常认真!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一天,川川和磊磊在山上玩,看见一个(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地看着什么。于是川川好奇地问他在看什么?谁知叔叔却说他在读书呢!(板书:读书)
这是怎么回事啊?他读的是什么书呢?为什么说石头就是书呢?
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课文5-13自然段,找一找答案。读课文之前,我想问问我们可以怎么读呢?(比如读的时候拿起笔来,批批划划,可以参考课后的习题读书,遇到不懂的看看书上的插图,也可以查字典等等,在你感到猜对了或读懂了的地方标上“!”,在有问题的地方标上“?”。)
三.精读
1、“石头是一层一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这是从石头的外形来看,很像书,仅仅是外形像书吗?
“有文字”“有画”“有知识”(为什么石头就是书?怎么读石头书呢?)
2、石头书上有字
雨痕、波痕、矿物(雨痕就是指雨点留下的脚印;波痕就是指波浪留下的足迹;矿物就是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那我们怎么才能读懂石头书上的字呢?出示:雨痕图,大家看,这是从石头书中找到的字,你看懂了什么?(这是雨痕,我看到有许多雨点的痕迹)于是你又想到?(这里经常下雨。)你不但很会观察,也很有想象力。这就是读石头书最好的方法。再出示:波痕图,谁来为大家读读这块石头上的字?(这是波痕,我看到波浪留下的痕迹,由此,我想到这里原来可能是一片海洋)同学们越来越会读石头书了。再让我们欣赏一下石头书上另一些美丽的字吧——出示矿物图,这些晶莹透亮的矿物都含有丰富的成分,不同的颜色矿物就表明它含有不同的成分,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课后再去研究研究。
3、石头书上有画
要读懂一本书,我们不但要研究它的文字,还要观察书中的图画,那石头书上有画吗?
读第9段,出示:树叶、贝壳、小鱼化石图,那么我们又该怎样去读石头书上的画呢?(聚精会神地观察,刨根问底地探索)
4、借助石头书上的字和画,我们就可以读懂石头书上丰富的知识了,它告诉我们——引读第11段。再回顾一下我们读懂石头书的过程吧,(这里的密林是怎么读出来的?借助雨痕和树叶化石读出来的。)(后来,这里变成了大海又是怎么读出来的呢?通过波痕和贝壳化石小鱼化石发现的)
读懂了石头书,用处可大了。这本书会告诉我们,引读第13段。仅仅只能知道哪里有煤炭和矿石吗?还有许许多多的宝藏都藏在省略号中了,难怪川川和磊磊会说“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不少呢。”
四、拓展总结。
同学们,川川和磊磊通过刨根问底读懂这些石头书,我们通过认真读课文并对石头书上的字和画进行观察和想象,也读懂了这些石头书。其实大自然中又何止石头是书,还有许许多多的事物也是书。出示图,口头填空。
大自然中处处都是学问,只要我们学会(聚精会神地观察,刨根问底地探索)就一定能读懂大自然这部神奇的书。
五、写生字
1、观察字形:煤炭
2、分析字形特点
3、范写
4、练写
《石头书》 篇8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书是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从书中我们能吸取到营养,获取丰富的知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跟书有关,板书课题:石头书
2、齐读课题,说说你看了课题,有什么问题想问?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勘探 奇怪 聚精会神 足迹 矿物 地壳 刨根问底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勘探 叔叔 奇怪 一册 足迹 矿物 刨根问底 煤炭
易读错的词:地壳 好奇 不禁
(2)指名逐个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
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读准字音。
(3)指名说说对课文中一些词语的理解。
(4)再次练读生字词。
(5)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引导学生写好“勘”“探”“叔”“矿”“刨”。
3、各自轻声读课文。
4、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师生评议,并正音。
5、理清文章条理。出示思考题:
根据下面的意思,对照课文想一想,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说了这些意思。
(1)川川和磊磊发现一位勘探队员趴在石头上看着什么,感到好奇。
(2)勘探队员叔叔的介绍使川川和磊磊理解了“石头书”的含义,了解了有关化石的知识。
(3)川川和磊磊很高兴,也想读这本书。
三、再读课文,在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
四、交流质疑的内容。
能通过初读课文理解的,可通过小组讨论解决,实在有困难的留到下节课再解决。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练习朗读课文。
17、石头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边默读,边思考问题,同时在书中做好记号的读书方法。
3、理解课文,知道“石头书”指的是什么?“书”里有什么学问,应该怎样读这本“书”。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从小具有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石头书“指的是什么,”书“里有什么学问,应该怎样读这本“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指着讲桌上的一堆石头)
(1)同学们,你们看,这些是什么?
(2)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这些石头,你们想继续探索这些石头的奥秘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石头书》
二、过渡:有这样一个词:刨根问底,谁知道是什么意思?
做学问就要有刨根问底的精神,这节课,我就看看哪位同学能到刨根问底。
三、质疑激趣
(1)师:出示: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呀,我们也要学会读这本书。
(2)指名读这句话。
(3)师:看到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估计学生会问:石头怎样能做成书呢?
“石头书”里有哪些学问呢?
该怎样读这本“石头书”呢?
4、精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第五自然段的内容,从而理解课文中所讲的“石头书“是指”石头像书,而不是用石头做书。
可设计问题:为什么石头像书?我们平时看到的书是什么样子的?
师:是呀,这光秃秃的石头,我左看,右瞧,也看不出它哪儿像书呀。
5、过渡:这个问题,你能不能帮助老师解答?
教给学生读书方法:一边默读一边想: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写了石头像书?用笔在每一自然段前作一个记号。(生默读课文,作记号。)
指名回答问题。
6、理解第五自然段
(1)这一自然段写了石头哪儿像书?(一页一页)
(2)指导朗读。
(3)用“因为……所以……“说一说为什么说石头像书?
7、理解第七自然段。
(1)让学生“毛遂自荐“读第七自然段,思考:书上有字,石头上有字吗?
(2)大声读第七自然段,思考问题。
(3)生回答:(雨痕、波痕……)
(4)练习说话。
你们能学习第五自然段那样说几句话吗?(中间用“像“把两句话连起来说一说。)
过渡:石头上也有“字“吗呀!那石头上有画吗?
8 、学习第九自然段。
(1)愿意读的同学都站起来读第九自然段,同时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了石头哪儿像书?
(2)指名回答:(树叶、贝壳、小鱼……)
引导:这些都叫什么?(化石)你们看――
出示:书中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指导朗读。
9、学习第十一、十三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师:读了书后我们能获得知识,那石头会告诉我们什么?
(3)自由读十一、十三自然段,思考。
(4)生回答。
(5)课件演示地壳形成的过程。
(6)练习说话:
化石告诉我们:这里( )后来,这里变成了( ),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 )这里又变成了( )石头书告诉我们( )。
10、学生总结,练习说话。
(1)师:刚才同学们分层次交流了石头哪儿像书,你能不能连起来说说:为什么说石头像书?
(2)指名说说。
(3)现在,我们都了解了石头里的学问了,怪不得叔叔叫它“石头书“呢!
(4)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索了石头的奥妙,知道石头里原来有这么多的学问呢!你们还了解哪些关于石头的知识。知识的海洋是无边无际的,我们所学的,只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就要多读课外书,到大自然中,看懂大自然这本“无字的书“。
《石头书》 篇9
教学内容: 《17、》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培养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究底,乐于探究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读好对话,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石头书”指的是什么,“书”里有什么学问,应该怎样读这本“书”。
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石头、小黑板、挂图、一堆石头。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指导书写生字。
一 我的十分钟,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师:书是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板书:书)同学们,你们能说说书的好处吗?
生交流汇报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从书中我们能汲取营养,获取丰富的知识。”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把书比作是灯塔,书是方向性的。”
“读书可以让我们学到丰富的知识,可以让我们开阔眼界,还可以使人进步。”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
师,说得真好,希望大家今后多读书,读好书,在书中学知识,长见识,增长才干。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共同来读一本书。 (在“书”前板书:石头)
2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
3同学们,你们刚才提出的疑问,书上已有明确的答案,只要我们认真学习课文,就会弄明白的。
二 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 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 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3) 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勘探 足迹 聚精会神
矿物 地壳 刨根问底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足迹 矿物 一册 脚印 叔叔 勘探队员
奇怪 矿石 煤炭 化石 贝壳 刨根问底
(2)指名逐个读,注意读准平舌音:册、足 翘舌音:叔叔
前鼻音:印、勘、炭 后鼻音:矿
(3)找出正确的读音。
地壳(qiào ké) 好奇 (hǎo hào) 埋藏(cáng zàng)
贝壳(qiào ké) 好看(hǎo hào) 宝藏(cáng zàng)
(4)课文中有很多与地质勘探有关的词语,通过课前查课外书,你知道了哪些词语的意思,给大家介绍介绍。
(5)齐读生字词。
(6)出示生字黑板。指名读,你能给他们找朋友吗?(成语)
这些生字中,你认为哪些特别容易错,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选择你认为比较难的字描一描,写一写。
(7)试读课文。
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轻声试读课文。
找出自己认为读得好的段落展示给大家听。
三 自主练习
1出示多音字组词:
壳ké ( ) 禁jīn( ) 好hǎo( )
qiào( ) jìn( ) hào( )
2扩词。
怪 ( ) ( ) ( ) ( )
矿 ( ) ( ) ( ) ( )
迹 ( ) ( ) ( ) ( )
3读句子,再用带点词语造句。
(1)川川好奇地问:“叔叔,你在看什么?”
好奇――
(2)石头是一本很特别的书。
特别――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理解课文,知道“石头书”指的是什么?“书”里有什么学问,应该怎样读这本“书”。
一 导入新课
(1)(指着石头)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2)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这些石头,你们还想不想继续探索这些石头的奥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石头书》。
(3)检查朗读:指名分节读课文。
过渡:课文中有这样一个词“刨根问底”,谁知道是什么意思?
做学问就要有刨根问底的精神,这节课,我就要看一看哪位同学能做到“刨根问底”。
(4)我的十分钟
师:“什么”这个词在文中出现了两次,意思一样不一样?
生讨论
师总结:同样的词,用在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意思不一定一样。
想一想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生思考 交流
生:《蒲公英》一课中“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第一个“有什么意思”的意思是情趣。
第二个“有什么意思”的意思是意义。
“如果我们光读书,却不用心思考,提不出问题,这可是个问题”
“提不出问题”的“问题”是想回答的题目。
“这可是个问题”的“问题”是值得注意的地方
师:例子举得不错,两个“意思”“问题”的意思的确不一样,通过刚才的讨论,你
明白了什么?
生:我明白了,有些词语,用在不同的地方,他们所表达的意思不一定一样,我们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二 质疑激趣,精读课文。
1书上有这样一句话。出示:
“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呀,我们也要学会读这本书。”
(1) 指名读这句话。
(2) 看到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根据学生回答相继出示:石头怎么做成书呢?
“石头书”里有哪些学问呢?
该怎么读这本“石头书”呢?
2 这三个问题其实很简单,答案就在课文里,现在请你自己读读课文,读完后再与同座同学交流交流。(给予充分的时间)
3全班交流。
(1)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在第几小节?谁把这一小节读一读,再回答第一个问题。板书:石头 像 书
a听同学们这样说,老师倒有个问题了:石头怎么能像书呢?你看我们平常用的书,语文书啦,思品书啦,它们都有什么特点?(板书:一页一页,字、画,获得知识)。 b 而这石头光秃秃的,怎么看也看不出它哪儿像书呀?你能帮老师解答吗?怎 么才能找到答案?
老师教你一种读书方法。拿出笔,一边默读一边想: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写了石头像书?用笔在这些自然段前做一个记号。
c交流:你找的是哪一自然段?把这一段读一读。(第五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写了石头哪儿像书?(一页一页)
指导朗读这一段。
练习说话。用“因为---所以---”说一说为什么说石头像书?
d 按以上步骤完成第七、九自然段。
(2)我们读书能获得知识,那石头会告诉我们什么呢?
a 自由读十一、十三自然段。
b指名回答。
c练习说话:(出示)
化石告诉我们:这里曾是( )。后来,这里变成了( )。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 ),这里又变成了( )。石头书会告诉我们( )•••
(3)川川和磊磊听了叔叔的话后高兴地说“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呀,我们也要学会读这本书。”这里的“读”是我们平常读书的读吗?那这个“读”字该怎么理解?
(读:钻研、探索)
(3) 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 总结全文
1、说说“石头书”的含义。
2、理解练习
1)、填空:
(1)石头就是书,不仅因为它 的,就像 ,而且因为石头书上也有字和画。“字”指 、 和 ,“画”指 。(2)“它能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一片密林,地上有花有草,还有许多昆虫。”中“它”指 。从 ,我知道这里曾是一片密林;从 ,我知道后来这里变成了大海。
2)、课外阅读:《奇怪的大石头》
3、小结:今天,我们跟随作者阅读了“石头书”,了解了石头里竟蕴含了这么多的学问。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类似“石头书”这样的事物,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研究。我们现在应该努力学习,掌握知识,长大了去揭示那些奥秘。
四 布置作业
练习朗读课文
自主练习
1、“刨根问底”是什么意思?它和哪个歇后语的意思相近?
2、川川和磊磊从石头书中“刨”到了哪些学问?
板书设计
石头→书
一层一层 一页一页
雨痕、波痕…… 字
树叶、贝壳、小鱼…… 画
告诉…… 获得知识
智慧瞬间
拓展阅读
化石小资料:
简单地说,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时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我们把这些石化了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等。
人物小故事:
奇怪的大石头
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小时候,他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每次他都受藏在一块大石头的后面。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一听到小伙伴的脚步声,他就悄悄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发生了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李四光跑去问老师,老师想了想,说:“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
“是谁把它放在哪儿的呢?”
“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这我可说不上来了。”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爸爸也说不清楚。
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呢?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经过进一步的考察,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冰川活动的遗迹。他的这一研究成果,震惊了全世界。
《石头书》 篇10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预习设计:
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借助身边的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
学习流程:
一、导入新课
师: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孩子特别喜欢书,回忆一下,你都读过哪些书?生:
师:谁能简单介绍一下读书的作用?生:(丰富知识)
师:老师要告诉大家:读书只是学习知识的途径之一,你知道吗,大自然也是一本书,只要我们善于探索观察,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老师给大家带了几张图片,这是什么?生:(石头)
师:你可别小看了这些石头,他们隐藏着无穷的奥秘。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探索石头中的奥秘。(板书:石头书)
师:当你看到石头书三个字时,你想到了什么?生:??
师:同学们根据课题,脑海中出现了这么多的问题,真好!大家都想很快找到答案,一直把问题都弄明白为止,对吗?
生:对。
师:问个明白,探个究竟,这就叫刨根问底,那么就让我们轻轻找开书,到课文中去刨根问底吧!
二、检查预习情况
词语、句子大闯关
A组:川川磊磊叔叔(这是课文中的三位人物)
B组:地壳好奇藏着(读了这几个词语,你有什么想要告诉大家的呢?)(多音字组词:贝壳好处西藏等)
C组:雨痕波痕矿物(这是石头上的字,)(先让学生说:文中指什么?文中这样介绍他们,指名读)
出示句子:雨点留下的脚印是波浪留下的足迹是还有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叫(评价朗读)
D组:树叶贝壳小鱼(先让学生说:文中指什么,还是我们生活中的树叶和贝壳吗?这些是石头上的画,是动物、植物保存在地层中的遗体、遗迹,他们是地球的日记。叫做化石)
出示句子: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一片密林,地上有花有草,还有许多昆虫。,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山。(评价朗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文中的词语、句子大家读的很好,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自主学习〉
1)默读课文:读流利,不唱读,不复读,不读破句。
2)读后思考:用划出川川和磊磊向叔叔问了几个问题,并用①②等标上次序;用 划出叔叔是怎么回答的。
〈合作探讨〉
组长组织组内成员讨论交流自读课文的收获。
〈交流展示〉
1)、交流,相机出示:
在看什么?书哪里有书?石头就是书。书上有字吗?雨痕、波痕、矿物
书上有画吗?树叶、贝壳、小鱼化石说明什么?以前后来又过了(地壳变化)
看懂石头书有什么作用?煤炭矿石
2)、刨根问底:川川和磊磊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真是不达目的不罢休,这用我们课文中的词语来说就是什么?(刨根问底)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打破砂锅问到底。
3)、这六个问题,要是老师把第一、二个放在一起,第三、四、五放在一起,第六个单独在一起。你觉得课文要怎样划分段落吗?(1---5、6---11、12---14)
〈自我完善〉
四、总结课文学习生字
课文主要写了有着刨根问底精神的川川和磊磊从勘探队员那里得知了许多石头书的学问。下节课老师继续和大家探索石头中的奥秘。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生字。
1、认读识记。2、交流识记方法。3、重点指导4、学生练习书写。
《石头书》 篇11
教学目标:
精读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资料,初步了解什么是石头书、石头书里有哪些学问以和研究化石的作用,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一块小石头。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揭题。
2、谈话。(出示课文插图)
师:上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还知道两个小朋友川川、磊磊看见一位叔叔正看着一块大石头,这位叔叔还说他在――(生:读书)他读的是什么书呀?(石头书)为什么要读这石头书呢?请大家来读读这一句话。
3、质疑。
(1) 出示句子: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呀,我们也要学会读这本书。
(2) 指名读句子。
(3) 质疑:读了这句话,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生提问,师归纳)
(4) 过渡: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只要认真地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1、解决“石头能做成书吗”。
(1) 师:这个问题的答案在课文第五自然段,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轻声读读这一段,看谁能自身解决。(学生自由读第五自然段)
(2) 学生交流。
师听后边说边板书:原来,这篇课文讲的是石头像书,而不是用石头做成书。(把课题改成“石头 书”)
(3) 激趣:可是这石头怎么能像书呢?你们看我们平时用的语文书、数学书、英语书等等,它们都有什么特点?(生回答,师板书:一页一页、字、画、获得知识)
(师拿起一块石头)可是这石头光秃秃的,我左看右看,也看不出它哪儿像书呀!这个问题你们能协助老师解答吗?
2、解决“石头书里有哪些学问”。
(1) 教给学生读书方法。
该怎么找答案呢?老师教你们一种读书方法,拿出笔来,一边轻声读课文,一边想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写了石头像书,找到了就在这个自然段前作一个“☆”的记号。然后同桌讨论讨论,说说自身选择这个自然段的理由。
(2) 学生自读课文,作上记号后同桌讨论。
(3) 交流。(应该是第五、七、九、十一、十三自然段)
(学生说到哪个自然段就学习哪个自然段)
A、理解第五自然段。
① 请交流的同学读读这一段,并让他说说石头哪儿像书。(师板书:一层一层)
② 句子训练。
出示句子: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请学生把这句问号的句子改成句号的句子,然后进行比较,说说哪句好,为什么,最后指导朗读。
③ 说话训练。
请学生用“因为……所以……”说一说为什么石头像书。
B、理解第七自然段。
① 请学生说说选择这一段的理由。
② 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找找这石头书上有哪些字,并把它们圈出来。
③ 再交流。学生回答,老师板书:雨痕、波痕、矿物……。
理解“雨痕、波痕、矿物”,并想象省略号省略了什么,最后欣赏矿物(演示课件)。
④ 说话训练。还是用“因为……所以……”说一说为什么石头像书。
⑤ 师生对读第六、七自然段。
C、理解第九自然段。
① 请找到第九自然段的同学一起来读一读这一段。
② 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师板书:树叶、贝壳、小鱼……)
③ 理解“化石”。(化石就是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物等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演示课件,欣赏化石。
④ 练习说话。用上“因为……所以……”再说说石头为什么像书。
⑤ 分男女生朗读第八、九自然段。
D、理解第十一、十三自然段。
① 学生自由朗读这两段,并想想石头书能告诉我们什么,用直线划出来。
② 交流,板书:告诉我们……
③ 出示填空,指名口答。
化石告诉我们:这里曾是__________,后来变成了__________,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__________,这里又变成了__________。石头书会告诉我们__________……
④ 探究。
再读第十一、十三自然段,并联系上文,想想勘探队员是根据什么来推断这里曾经是密林和大海的。
⑤ 师生对读第十至十三自然段。
(4) 小结。
再次出示句子: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呀,我们也要学会读这本书。
让学生说说石头书里究竟有哪些学问,这里的“读”是指我们平时的读书吗? (“读”是指探索、研究)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索了石头的奥妙,知道石头里原来有这么多的学问呢!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总结谈话
四、课外延伸
你们见过哪些石头?它们是什么样的?
《石头书》 篇1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培养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究底,乐于探究的态度。
重点难点:
读好对话,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石头书”指的是什么,“书”里有什么学问,应该怎样读这本“书”。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石头、小黑板、挂图、一堆石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指导书写生字。
一、我的十分钟,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师:书是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板书:书)同学们,你们能说说书的好处吗?
生交流汇报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从书中我们能汲取营养,获取丰富的知识。”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把书比作是灯塔,书是方向性的。”
“读书可以让我们学到丰富的知识,可以让我们开阔眼界,还可以使人进步。”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师,说得真好,希望大家今后多读书,读好书,在书中学知识,长见识,增长才干。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共同来读一本书。 (在“书”前板书:石头)
2.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
3.同学们,你们刚才提出的疑问,书上已有明确的答案,只要我们认真学习课文,就会弄明白的。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 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 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3) 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勘探 足迹 聚精会神
矿物 地壳 刨根问底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足迹 矿物 一册 脚印 叔叔 勘探队员
奇怪 矿石 煤炭 化石 贝壳 刨根问底
(2)指名逐个读,注意读准平舌音:册、足 翘舌音:叔叔
前鼻音:印、勘、炭 后鼻音:矿
(3)找出正确的读音。
地壳(qiào ké) 好奇 (hǎo hào) 埋藏(cáng zàng)
贝壳(qiào ké) 好看(hǎo hào) 宝藏(cáng zàng)
(4)课文中有很多与地质勘探有关的词语,通过课前查课外书,你知道了哪些词语的意思,给大家介绍介绍。
(5)齐读生字词。
(6)出示生字黑板。指名读,你能给他们找朋友吗?(成语)
这些生字中,你认为哪些特别容易错,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选择你认为比较难的字描一描,写一写。
(7)试读课文。
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轻声试读课文。
找出自己认为读得好的段落展示给大家听。
三、自主练习
1.出示多音字组词
壳ké ( ) 禁jīn( ) 好hǎo( )
qiào( ) jìn( ) hào( )
2.扩词。
怪 ( ) ( ) ( ) ( )
矿 ( ) ( ) ( ) ( )
迹 ( ) ( ) ( ) ( )
3.读句子,再用带点词语造句。
(1)川川好奇地问:“叔叔,你在看什么?”
好奇――
(2)石头是一本很特别的书。
特别――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理解课文,知道“石头书”指的是什么?“书”里有什么学问,应该怎样读这本“书”。
一、导入新课
(1)(指着石头)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2)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这些石头,你们还想不想继续探索这些石头的奥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石头书》。
(3)检查朗读:指名分节读课文。
过渡:课文中有这样一个词“刨根问底”,谁知道是什么意思?
做学问就要有刨根问底的精神,这节课,我就要看一看哪位同学能做到“刨根问底”。
(4)我的十分钟
师:“什么”这个词在文中出现了两次,意思一样不一样?
生讨论
师总结:同样的词,用在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意思不一定一样。
想一想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生思考 交流
生:《蒲公英》一课中“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第一个“有什么意思”的意思是情趣。
第二个“有什么意思”的意思是意义。
“如果我们光读书,却不用心思考,提不出问题,这可是个问题”
“提不出问题”的“问题”是想回答的题目。
“这可是个问题”的“问题”是值得注意的地方
师:例子举得不错,两个“意思”“问题”的意思的确不一样,通过刚才的讨论,你
明白了什么?
生:我明白了,有些词语,用在不同的地方,他们所表达的意思不一定一样,我们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二、质疑激趣,精读课文。
1.书上有这样一句话。出示
“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呀,我们也要学会读这本书。”
(1) 指名读这句话。
(2) 看到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根据学生回答相继出示:石头怎么做成书呢?
“石头书”里有哪些学问呢?
该怎么读这本“石头书”呢?
2.这三个问题其实很简单,答案就在课文里,现在请你自己读读课文,读完后再与同座同学交流交流。(给予充分的时间)
3.全班交流。
(1)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在第几小节?谁把这一小节读一读,再回答第一个问题。板书:石头 像 书
a听同学们这样说,老师倒有个问题了:石头怎么能像书呢?你看我们平常用的书,语文书啦,思品书啦,它们都有什么特点?(板书:一页一页,字、画,获得知识)。 b 而这石头光秃秃的,怎么看也看不出它哪儿像书呀?你能帮老师解答吗?怎 么才能找到答案?
老师教你一种读书方法。拿出笔,一边默读一边想: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写了石头像书?用笔在这些自然段前做一个记号。
C交流:你找的是哪一自然段?把这一段读一读。(第五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写了石头哪儿像书?(一页一页)
指导朗读这一段。
练习说话。用“因为---所以---”说一说为什么说石头像书?
d 按以上步骤完成第七、九自然段。
(2)我们读书能获得知识,那石头会告诉我们什么呢?
a 自由读十一、十三自然段。
b指名回答。
C练习说话:(出示)
化石告诉我们:这里曾是( )。后来,这里变成了( )。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 ),这里又变成了( )。石头书会告诉我们( )・・・
(3)川川和磊磊听了叔叔的话后高兴地说“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呀,我们也要学会读这本书。”这里的“读”是我们平常读书的读吗?那这个“读”字该怎么理解?
(读:钻研、探索)
(3) 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总结全文
1、说说“石头书”的含义。
2、理解练习
3、小结:今天,我们跟随作者阅读了“石头书”,了解了石头里竟蕴含了这么多的学问。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类似“石头书”这样的事物,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研究。我们现在应该努力学习,掌握知识,长大了去揭示那些奥秘。
四、布置作业
练习朗读课文
自主练习
1、“刨根问底”是什么意思?它和哪个歇后语的意思相近?
2、川川和磊磊从石头书中“刨”到了哪些学问?
板书设计:
石头→书
一层一层 一页一页
雨痕、波痕…… 字
树叶、贝壳、小鱼…… 画
告诉…… 获得知识
《石头书》 篇13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16
纯洁冰心 发表
听了光盘上无锡某校华蓉蓉的一节阅读课――《石头书》,又有了一些感触。本文是一篇说明文,寓科学知识与人物对话中。对于这样枯燥的说明文,上课前还真没有从教法上多斟酌,只是找了一些语言训练点而已。顺着文中的五问,依次解决。文中的一个反问句,也让学生进行了改写。另外,文中描写对话,四种形式都出现了,我倒也重点引导学生看过,就是没有让学生训练。华老师的这节课,由“刨根问底”引出文中川川和磊磊提出的问题,半节课时间就解决了。后半节课,让学生找文中对话,选定一个角色进行表演。然后选学生登台进行了表演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再找提示语的形式,教师进行了板书。课没有就此结束,教师又创设了一段表演情景:一个星期天,川川和磊磊又在一起,表演了“吹泡泡”。然后,让学生用上提示语的不同形式,把内容写下来,真正做到了从文中学写。原来,知识性课文教学也有如此讲究。
(搜索本课的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diyifanwen.com)
本文转载
《石头书》 篇14
张家港市乘航小学 朱世蓉
教学理念:《石头书》一课是科普小品文,教学重点是以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读好人物对话,感悟课文内容.难点是感受岩石这本大书的神奇趣味,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探索精神.培养利用多种渠道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所以要上还这堂课并不容易,我在经过多次研究教材后,课文中"刨根问底"这个词语引起了我的关注.从词语上来看,它是一个本文要重点理解的词语,"刨"还是本课的生字;从文章内容来看,它是对文章多次对话内容的一个巧妙总结;从写作手法上看,它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从教学设计的总体考虑来看,它可以作为一个突破点,解决《石头书》当中的问题.所以我由中心词"刨根问底"入手,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辅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培养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多种朗读形式深入感悟课文,了解"岩石"这本大书中的自然科学知识,使学生有感"趣",知"趣"到探"趣",并拓展视野,自觉的探索大自然,开发初步的探究精神.
教学目标:1,精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什么是石头书,石头书里有哪些学问以及研究化石的作用.
3,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一块小石头.
教学过程:
揭题,质疑
1,谈话.(出示课文插图)
师:上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还知道两个小朋友川川,磊磊看见一位叔叔正聚精会神的看着一块大石头,川川,磊磊感到非常――(生:好奇)你们好不好奇呀 老师也很好奇,一块石头有什么好看的 那么让我们带着好奇心跟随川川和磊磊一起去看看吧!
新授
(一)过度: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川川和磊磊于是向叔叔提出很多问题,请大家把书本大,快速浏览一下课文,看看川川和磊磊一共问了几个问题
1,学生自渎课文,要求:找出川川和磊磊提了哪几个问题.
2,指名说,老师相机出示问题.
3,理解"刨根问底"的意思
师:川川和磊磊提了这么多问题,一直要到把问题都弄明白为止,找一找,书上有个词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显示:刨根问底)
"刨"是什么意思 查字典然后说说这个词的意思.("刨"字的本义是用工具挖掘,"刨根问底"的意思是将事情的经过弄得清楚明白的意思)
(二)精读课文
那川川和磊磊从石头上刨到了哪些学问
(石头是书,石头上有字,有画……)
解决"石头是书"
师:嘿,奇怪了,石头怎么会是书呢
生回答,师相机出事句子:
"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
(这是个反问句,其实就是什么意思呢 )
指名说,相机出示句子:"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就像一本书."
师听后边说边板书:哦,原来,这篇课文讲的是石头像书,而不是用石头做成的书.(把课题改成"石头 书")
2,激趣:可是这石头怎么能像书呢 你们看我们平时用的语文书,数学书,英语书等等,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生回答,师板书:一页一页,字,画,获得知识)
(师拿起一块石头)可是这石头光秃秃的,我左看右看,也看不出它哪儿像书呀!这个问题你们能帮助老师解答吗
3,解决"石头书里有哪些学问".
(1) 教给学生读书方法.
该怎么找答案呢 老师教你们一种读书方法,拿出笔来,一边轻声读课文,一边想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写了石头像书,找到了就在这个自然段前作一个"☆"的记号.然后完成表格.
(2) 学生自读课文,作上记号完成表格
石头的外形像书
石头的内容像书
石头的价值像书
(3) 交流.(应该是第五,七,九,十一,十三自然段)
(学生说到哪个自然段就学习哪个自然段)
a,理解第五自然段.
① 请交流的同学读读这一段,并让他说说石头哪儿像书.(师板书:一层一层)
② 句子训练.
出示句子: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请学生把这句问号的句子改成句号的句子,然后进行比较,说说哪句好,为什么,最后指导朗读.
③ 说话训练.
请学生用"因为……所以……"说一说为什么石头像书.
b,理解第七自然段.
① 请学生说说选择这一段的理由.
② 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找找这石头书上有哪些字,并把它们圈出来.
③ 再交流.学生回答,老师板书:雨痕,波痕,矿物…….
理解"雨痕,波痕,矿物",并想象省略号省略了什么,最后欣赏矿物(演示课件).
④ 说话训练.还是用"因为……所以……"说一说为什么石头像书.
⑤ 师生对读第六,七自然段.
c,理解第九自然段.
① 请找到第九自然段的同学一起来读一读这一段.
② 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师板书:树叶,贝壳,小鱼……)
③ 理解"化石".(化石就是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物等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演示课件,欣赏化石.
④ 练习说话.用上"因为……所以……"再说说石头为什么像书.
⑤ 分男女生朗读第八,九自然段.
d,理解第十一,十三自然段.
① 学生自由朗读这两段,并想想石头书能告诉我们什么,用直线划出来.
② 交流,板书:告诉我们……
③ 出示填空,指名口答.
化石告诉我们:这里曾是__________,后来变成了__________,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__________,这里又变成了__________.石头书会告诉我们__________……
④ 探究.
再读第十一,十三自然段,并联系上文,想想勘探队员是根据什么来推断这里曾经是密林和大海的.
⑤ 师生对读第十至十三自然段.
(4) 小结.
再次出示句子:"石头书里的学问还真不少呢."
川川和磊磊经过刨根问底,明白了石头书里的学问,那么同学们,川川和磊磊这样刨根问底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或让你想到了什么
(我们要用心的读书,这里的"读"是指我们平时的读书吗 )
("读"是指探索,研究)
总结谈话
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索了石头的奥秘,知道石头里原来有这么多的学问呢!
《石头书》 篇15
一、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书吗?
学生:喜欢。
老师:都喜欢看什么样的书啊?
学生:像语文书一样,印在纸上的,一页一页的书。
老师:今天啊,老老师请大家见识一本非常奇特的书
(出示石头)
学生:啊
老师:其实这也是一种书,他也能教给我们许多知识,这就叫做“石头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请同学们把手拿出来,跟老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注意“头”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老师板书课题)
老师:看了这个课题,你们想说些什么?或者有什么疑问呢?
学生1:石头怎么能做书呢?
学生2:石头书的作者是谁呢?
学生3:石头书上有些什么内容啊?
学生4:石头书有什么作用?
二、初读课文
老师:同学们对课题提出了许多疑问,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怀有浓厚的兴趣,这就叫“好奇”。那就让我们一起带着好奇心来读读这篇课文。
(教老师出示自读要求,学学生兴致勃勃地读课文。)
老师:(出示词语)大家先自己读一下。(学学生自读)谁能读的请举手。(指名读)现在请大家一起来朗读这些词语。(齐读)
老师:谁能解决刚才同学针对课题提出的疑问?请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指名回答)
三、学习学生字(略)
四、学习课文
老师:第1、2自然段告诉我们勘探叔叔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看着什么,这一不同寻常的举动引起了川川的好奇。你读了课文明白了什么?学生:他们不知道勘探叔叔在干什么!
老师:石头像书吗?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不像,那勘探员叔叔面前明明是一块光秃秃的石头。怎么说是书呢?
老师:可他为什么说自己在读书?(引导学学生从石头的外形,石头的字画,及石头的价值和作用这些角度考虑)
学生:因为那上面有字和画。
老师:石头书上真的有字吗?谁能告诉我是什么样的字?
[老师]石头书上真的有字吗?谁能告诉我是什么样的字呢?
[学生]石头上的字,就是雨点留下的痕迹。
[老师]还有吗?
[学生]还有许多不同颜色的小不点儿,叫矿石。
[老师]看看他们说得对不对?(教老师通过课件在视幕上展示勘探员叔叔的第一段话:“有哇,你们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还有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叫矿物。这些都是石头上的字。”)请一位同学把这段话朗读一下。(一位学学生朗读。)
[老师]听了这位同学的朗读,你知道石头书上的字是什么了吗?
[学生]是雨痕和波痕。
[老师]谁能说得具体一点?
[学生]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还有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
[老师]雨痕和波痕的形状可能有什么不同?
[学生]雨痕是一点一点的,波痕是一圈一圈的。
[老师]石头书上的字就这些吗?
[学生]还有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
[老师](教老师指着视幕上的省略号问):这6个小点表示什么?
[学生]表示还有很多很多。
[老师]对的。这些小不点儿叫什么?
[学生]叫矿物。
[老师](教老师通过课件展示5幅不同矿物标本)这些矿物有不同的颜色,有的金光闪闪,有的晶亮透明。看到石头书上的这些字,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它们?
[学学生纷纷回答]千奇百怪。五颜六色。密密麻麻。千姿百态。姿态各异。
《石头书》 篇16
(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备注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重点理解“勘探”、“地壳”、“刨根问底”等词语的意思。
教 学 过 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板书17、石头书)。请齐读课题什么书?(石——头——书——)
石头书?!有这样的书吗?太奇怪了!你见过吗?你对石头书感兴趣吗?(感兴趣)那好,咱们今天就研究石头书。你想了解石头书的什么?请告诉大家,咱们共同研究。(学生依题质疑,师相机板书:样子?字?画?作者?出版社?作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语:看来同学们跟我一样,对石头书充满了好奇。咱们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揭开这些谜呢?(去读课文)好!咱们来读课文,苏格兰王子普鲁斯进行了八次激烈的战斗才把侵略军赶出国门,我们多读几次课文,一定能解决这些问题。
1、 自由读全文。要求:①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问老师问同学或查字典。②读通读顺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③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生自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2、 检查效果:
①认读生字、词语(先后出示四组字词)
a组:川 川川 磊 磊磊 叔 叔叔
b组: 地壳 贝壳
c组: 脚印 足迹
d组:矿物 一册书 奇怪 煤炭 趴下 光秃秃 勘探
刨根问底
② 指名接读课文,评价。
③说一说这篇课文大概内容是什么。
三、 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 齐读全文。要求:边读边注意,你在文中找到了哪些问题的答案。读完课文你就可以把你知道的答案说给大家听,看谁最聪明?学生齐读。
2、交流找到的答案,解决一个个问题,适时指导片段朗读
样子(1-5段):大石头、光秃秃、一层一层。
字 (6-7段): 雨痕、波痕、矿物……
画 (8-11段):树叶、贝壳、小鱼
作用(12-14段):找到煤炭矿藏……
作者:地球妈妈
出版社:大自然
四、分角色朗读全文,
五、练习钢笔描红。
仔细观察课后生字表上的生字,你觉得哪个字比较难写?书写时应注意什么?重点指导写“勘”、“叔”。
六、作业
1、比一比,再组词。
探( ) 矿( ) 刨( ) 煤( )
深( ) 扩( ) 炮( ) 谋( )
壳 ké ( ) 好 hào( )
qiào( ) hǎo( )
2、熟读课文。
17、石头书(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 备注
1、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勘探队员为什么把岩石称为“石头书”,体会石头书的内容及其作用,培养学生从小具有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 学 过 程
一、揭示课题
出示课题:“石头书”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非常有趣的课文。
二、整体感知:
1、师述:
一天,川川和磊磊在山上玩,看见一个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地看着什么。“聚精会神”什么意思?(专心致志、一丝不苟、全神贯注、一心一意、目不转睛)
川川和磊磊感到非常好奇,向叔叔提了很多问题。
2、快速朗读课文,找找川川和磊磊问了几个问题?
3、(出示:6个问题)(只要读引号里的对话内容)
师:川川和磊磊提了这么多问题,目的就是要把一个问题弄明白,探个究竟,什么问题---“为什么叫石头书?”找一找,书上有个词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出示:刨根问底)指名读读,说说意思(刨根问底、打破沙锅问到底)
过渡:做学问都应该这样,下面请大家也进入“石头书”的世界去“刨”个明白,把你认为能找到“为什么叫石头书”的自然段好好读读,或者做个记号。
三、学习课文:
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五节
交流(板书:一层一层)
(从外形上看,书是一页一页、一册一册的,石头是一层一层的,很像)
2、“你们看,……厚厚的书吗?”这是一句反问句。
叔叔这样说是想加强肯定的语气,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导朗读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为什么石头像书。
4、齐读第五自然段
第七自然段
1、交流:书上有字,石头上也有字(板书:字)
2、指名读第7自然段,评价读书(来啊,是比较兴奋的语气)
3、通过朗读,你知道这石头书上的字是什么:雨痕、波痕、矿物
这里的省略号里让你明白了什么?(矿石还有其他的颜色,说明石头书上的字也是很多的)可以用那些词来形容。(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彩斑斓、色色俱全)
4、师生分角色读6、7两节
第九自然段
1、找到这一自然段的同学起立读读。
2、说说理由:书上有画,石头书上也有画(板书:画)
3、“树叶、贝壳、小鱼”都叫---化石
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等埋藏在地下,经过很长时间变成的像石头一样的东西。
你在哪看到过化石?
欣赏化石
4、分角色读8、9两节
5、师引导质疑:看到了这些化石,同学们有问题要问吗?
师:我们有一个问题能解决:化石能说明什么呢?
十一自然段
1、指名当勘探员叔叔读11节(读好“很久很久”慢些)
(1)显示:______________化石说明___________。(根据石头书上的雨痕和树叶判断出这里曾经是“一片密林”;根据石头书上的波痕和贝壳、小鱼判断出后来这里变成“大海”,现在又变成高山。化石可以让我们了解各个地质时期的特点。)
(2)联系7、9和11两节先自己说一说,再同桌练说
(3)交流:这里怎么能说明石头是书?(它也能让我们获得知识。石头能告诉我们地壳变化这一知识。)板书:获得知识
(4)齐读11节
十三自然段
1、石头书上还有什么学问?
(1)“……”省略号说明什么?(石头书上的知识十分丰富啊,比如我们都没有见过恐龙,但恐龙骨骼和牙齿的化石是我们了解恐龙生活的主要线索。
2、从叔叔的回答中川川和磊磊知道了很多,他们是多么高兴呀!
生齐读14节
四、总结:
1、石头书的外形是 ,看上去就像 。 、 、 是这本书上的字, 、 、 等化石是这本书上的画,所以我们叫它“石头书”。石头就是书,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呀!而大自然更是一本百科全书。同学们更要学会读这本身边的无字的书。
2、自己浏览各网站,把你刨到的关于石头书的知识发在网上。
五、布置作业
1、 朗读课文,体会写对话时,提示语的安排形式。
2、 写一段话,学习用上提示语的两种形式。
3、 收集有关化石的资料。
六、板书:
17、石头书
外形 一层一层
字 雨痕、波痕、矿物
内容
画 树叶、贝壳、小鱼
价值 获得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