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政治教案设计 >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案(精选9篇)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案(精选9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案(精选9篇)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案 篇1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目标:

  1、整体和部分的含义;系统的含义及其基本要求

  2、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异同点 ;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

  3、结合实际,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初步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三个原则)

  教学重点:结合实际,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初步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三个原则)

  教学难点: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异同点 ;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包括了联系的三性――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我们懂得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道理,就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有的同学也许会问,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价值?)不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又有什么坏处?

  举例:看到吊灯、房子在颤动,同学们会想到什么呢?――地震――振震――躲到哪里呢――三角空间,千万不能躲在床底下和桌子底下,这样就会加大了被击中的可能。

  煤气泄漏――马上关闸门、开窗

  印尼海啸――动物的反应――一个10岁的英国女孩看到了海面的异常,联想到刚刚在书本上学到的海啸知识,迅速呼喊周围的人逃离,这使得周围百余人因即时撤退而幸免于难。

  因此,我们要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教材p57探究1:――

  ――人是一个整体,手包括手指是整个身体的一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吴道子所画钟馗“一身之力俱在食指,不在拇指,故不敢改,若改动一个手指,就要改全身、改全画”,如果改动了这一手指,就会影响到人物的整体,所以,黄筌无法改动吴道子的画。

  (过渡)正是因为整体和部分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黄筌跟本无法改动原画。而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要求中,很重要一点就是正确认识和处理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那么整体和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的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1)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①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整体――全局、全过程――数量上是一――主导地位――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

  部分――局部、各阶段――数量上是多――被支配地位。

  例子:苏轼在《琴诗》中写道:“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诗中琴、指头、琴声三者之间的联系表明――琴、指头三者是一个整体,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

  (过渡)一辆“奔驰牌”汽车如果仅有车身而没有发动机,能否奔驰?有了发动机而没有轮子能否开走?

  构成事物的整个部分、要素不是散乱成一团的。而是相互依赖,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只有这样,事物才能成为有机整体。

  ②整体与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a、一是二者相互依赖,各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整体由部分构成,它只有对于组成它的部分而言,才是一个确定的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没有整体也无所谓部分。

  例子:

  “譬如一只手,如果把它从身体上割下来,名虽可以叫手,实已不是手了”列宁很欣赏这句话,并作了补充:“身体的各个部分只有在其联系中才是他们本来应当的那样。脱离了人体的手,只是名义上的手。”《燕丹子》有则故事,燕太子丹为了达到刺杀秦王的目的而讨好刺客荆轲的欢心,让美人为其弹琴跳舞。荆轲看到美人十指纤纤的玉手,长叹一声“但爱其手”太子丹令人“即断其手,盛之玉盘奉之”。显然,盛在玉盘中的血淋淋的手,已不再是能歌善舞的手了。

  肉是由氮、碳等元素构成的,但是如果把这些元素分解开来使之失去联系,那么,这些抽象的物质就不是肉,人们也大概不会分别地吃氮、碳等元素,正如我们不会口渴时喝氢或氧一样。

  b、二是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变化影响部分,部分的优劣也会影响整体。特别是处于关键部位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汽车发动机不同,导致整车性能不同:法拉利f350与普通qq进行比较。

  足球队:皇马、曼联等与其他球队的比较

  整体对部分的影响:姚明所处的球队是由一帮小学生组成的,与nba的球队进行比赛,结果可想而知。球队这个整体影响到了姚明这个部分的发挥。

  另外,整体与部分还是相互作用的,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以班中的同学为例:

  全班――个人,个人――四肢、头脑等,人脑――大脑、小脑,脑干等

  (过渡)正是因为整体与部分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要学会运用全局的观点来看问题了。

  (2)理解整体和部分关系的意义(方法论)

  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内容来看,其方法论应包括多方面的要求。

  其中有两点是最基本的、最主要的。

  一是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的思想,做法是从整体出发,在整体上选择最佳行动方案,实现最优目标。像人们常说的,“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就是选择最佳方案的形象比喻和说明。

  例子:东亚运动会,艾志波受伤汪强紧急增援国足后防线,当时汪强所在的队伍还有联赛要打,沈阳金德老总从全局出发,同意放人。

  二是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例子:学生学习要平均,不用偏科、“跛脚”,只有每一科目都搞好了,整体成绩才会上去。

  德、智、体全面发展。

  汽车的配置

  (总结过渡)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处处可见的,让学生举例。――机械手表的零件、风扇里的风叶……

  整体观念重要,部分的作用也不可或缺。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那么究竟什么是系统呢?它有哪些基本特征呢?

  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1)系统及其基本特征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优化性)分别解释

  (过渡)系统和要素是自然界、社会和思维运动中普遍存在的,任何一个事物都存在着系统和要素两个方面。

  (2)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要素是组成一个整体而相互作用的部分。是作为整体的组成元素、因素、方面、部分而存在。

  教材p58探究

  (过渡)我们学习了系统与要素的哲学道理,就要懂得去运用。

  (3)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

  ①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系统优化方法的核心。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它要求人们对事物的属性的认识进入到“整体性”的认识,从而开拓了对事物整体性研究的新领域。

  治驼背的寓言吗?说的是山东有一医生能治一切驼背,方法之独特、手术之简便举世无双。一驼背者备厚礼求治,医生说:“包你背直。”说罢,他就让驼背者伏在地上,他在驼背上放一门板,蹦上去就是几下,那驼背者起先杀猪般嚎叫:“你要踩死我呀?”医生说:“只要驼背能直,哪管生死乎?”

  这就犯了不顾大局,舍本逐末的错误。

  ②有序性原则

  ――有序性原则认为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有一定的规则,而不是杂乱无章的,系统内部都具有层次等级式结构,系统的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的。

  例子:生物中的天敌灭虫、元素的分子排列

  ③优化原则

  ――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结合使整体的功能具有了趋向强化的特征,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从而为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提供各种优化的方案。

  a、田忌赛马

  b、分粥

  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不够。

  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后来他们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

  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但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

  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同样是七个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气。所以一个单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习气,一定是机制问题,一定是没有完全公平公正公开,没有严格的奖勤罚懒。如何制订这样一个制度,是每个领导需要考虑的问题。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当各个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有全新的功能;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而一切变化都是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做准备,质变就不会发生。量变引起质变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基本形式有两种:第一,由于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即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的变化引起质变;第二,数量不变,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方式和结构上的变化也会引起质变。《分粥》故事中,同是七人分一桶粥,有抓阄分粥、推选分粥、委员会分粥、轮流分粥四种分粥方案。谁分粥,谁先拿粥,前三种分粥方案是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没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每周饱一次、腐败粥、凉粥。只有最后一种方案,只是改变了分粥者拿粥次序,就是改变了拿粥的排列方式,分粥者不是先拿粥,而是最后拿粥,各个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终于实现了完全公平公正公开,达到了良好的意愿,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这正是量变引起质变的第二种方式的体现,这种质变,也是制度创新、体制创新。

  c、即将在我们宜昌兴建的三峡工程,围绕是上还是不上的问题,数千位专家学者争论了几十年。他们针 对兴建三峡大坝所涉及的防洪、发电、航运、泥沙淤积、生态平衡、文物保护、水库诱发地震、防御战争能力 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反反复复的调查研究。1986年3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友人时说:“中国政府所做的一切 都是为了人民,对于兴建三峡工程关系到千秋万代的大事,一定要周密考虑,有了一个好处最大、坏处最小的 方案,才能决定开工,是决不会草率从事的。”这里的“周密考虑”指什么?(学生答:建大坝与防洪、航运 、移民、发电等多方面事物的联系)那“好处最大、坏处最小”又意味着什么?(学生答:“趋利避害”,“ 扬长避短”,即具体分析一事物同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权衡利弊得失,正确选择、充分利用有利的联系,自 觉克服、尽量避免那些不利的联系)

  板书设计:                                 课后小结: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1)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2)理解整体和部分关系的意义(方法论)

  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1)系统及其基本特征

  (2)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3)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案 篇2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政治》第4册,《生活与哲学》第3单元第七课第二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主要学习内容有: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等。 [学生分析]      学生此前已学过唯物论的基本知识,和辩证法部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课,本课作为前一节课的方法论,学生学习本课有一定的延续性。此部分内容与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学习将有一定的兴趣;联系的观点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这对初学哲学,对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关系不是很明确的学生来说,在学习上有一定难度。 [设计思想]: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高二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和社会实际,设疑问难,循序渐进,用丰富而生动的现实材料来引出和论证相关观点。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精神,课前准备充分,课上组织讨论,提高认识,并将思想认识内化,避免空洞说教和简单灌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识记: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系统的含义与特征。 2、理解系统优化的方法;综合性思维方式。 3、运用:举出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运用相关原理,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才能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最优目标;运用所学知识,剖析生活实例,说明如何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培养和锻炼综合性思维,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初步具有坚持和把握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能力,初步具有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能力。在处理问题时,既要看到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它们的区别,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学会运用综合性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和处理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分析,帮助学生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及综合性思维方式等知识点的思路与方法。             2、采用“三个一”授课思路,即教师善于挖掘课程资源,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准备一个学习提纲、找一则时政或事实素材、提一个疑难问题,教师紧扣此资源与其他资源整合进行授课的教学思路。             3、组织学生分组探究学习,引领学生培养自主创新精神与实践的能力,以及培养集体主义的意识与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整体意识,培养全局观念,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或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努力把自己融入集体,融入社会。               2、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统筹考虑,优化组合。锻炼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树立集体主义观念,是这一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最终落脚点。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3、掌握系统优化的思维方法。 [教学媒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新课:  播放一则关于近期猪肉涨价的相关报道(注1) 讲授新课: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1)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 ○含义不同; 师(问): 你能从猪肉涨价中看到什么?是好事还是坏事?    师分析由于猪肉涨价: ①城镇居民生活成本提高 ②猪饲料价格上涨 ③中国由玉米出口国变为玉米进口国 ④国际市场玉米价格上涨 ⑤鸡肉、猪牛羊肉价格涨 ⑥农民收入增加,种粮积极性提高 ⑦猪肉与三年前同期价持平 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57:   多媒体显示(内容见注2) 师析:①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体、学校、水分子、金牌的获得等),这是从静态来看,即从空间上看;也指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如人的一生),这是从动态来看,也就是从时间上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②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并不是胡乱地堆积在一起就是一个整体,而是相互联系、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即每个部分都会影响其他部分,进而影响整体。③注意“金牌的获得”和“人的一生”这两种类型的整体形式。 引发学生思考回答:(略) 学生思考概括整体与部分的含义 学生从事探究活动:思考 (1)以上四组事物中,哪些是整体?哪些是部分? (2)整体由什么构成? (3)整体是怎样组织起来的? (4)整体从静态(空间)看是什么?从动态(时间)看是什么? 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较有影响的事例,可知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可以拓展思维,全面正确地认识事物;同时为今后学习对立统一规律做好铺垫。 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提取有用信息的方法 使学生更全面准确地认识全体和部分的含义,为后面学习提供有力保证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 (2)整体和部分的相互联系 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整体和部分相互依赖; ○整体和部分相互作用; ○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3)处理好整体和部分关系 ○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多媒体显示(见注3):     师析:(1)因为他不懂得捕雀的网虽然由一个个网眼组成,但网中的网眼相互制约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因而使网在功能上具备了单个网眼所不具备的功能。这说明,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2)结论参见课文p57。 师引导学生探险究活动得出如下结论:     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和恩格斯谈论手的两句话可知,部分离开整体是无法获得的,人身体上的各个器官是构成人的活生生的肌体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分割的的统一性,它们既有联系,又相互区别。因此,脱离了人的身体的手不能算是人体的一个部分。       多媒体显示:《一举而三役济》(内容见注4) 引导学生探究活动得出结论:   这个施工方案全面考虑了施工的各个环节及其相互联系,结构合理、关系顺畅,既节约了资源,又大大缩短了工期,实现了整体的最优目标。古人尚能如此,我们更应该自觉地优化结构、协调发展,争取系统目标的最优化。     学生探究活动: (1)单个网眼为什么捕不到雀而网能捕到呢? (2)根据(1)问,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探究活动: 为什么说离开了人的身体的手就不能算是人的一个部分?(课文p57探究题)   学生探究活动:用哲学道理分析一举而三役济的意义?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表演小品或短剧“管中窥豹”,揭示成语所包含的哲理。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 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学习,透过现象看本质。   体味中华传统文化智慧内涵,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哲理内容,并自主以表演单位按不同等级评价,使学生学习评价方式多样化、科学化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1)系统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掌握系统优化方法必须做到的三个方面 ○着眼于事物的整体 ○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师引导学生阅读并得分析: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也可叫系统与要素的关系是因为:系统就是诸多要素相互联系的整体,要素就是组成一个整体的相互作用着的部分,要素与要素之间、系统与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但严格地讲,系统和要素及其关系比整体和部分的含义及其关系在内容上要丰富一些。注意“一定意义上”的理解。     师引导分析指出:木桶原理告诉我们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构成事物的内部要素对于这个事物的重要性,说明部分对于整体的价值。因为只有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结构优化合理,才能使整体获得功能最大化。     生活中实例如:接力赛中每一个运动员的良好表现将决定整体的成败,人们知识结构中的每一部分的状况将会影响其整体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方式;经济活动中每一个企业的良好信誉也会决定整个国家的竞争力和形象等。     引出系统优化的方法。   师析:教材中叙述唐代韩愈和宋代苏东坡的两种不同的读书方法的事例,和我们同学的学习、生活非常贴近,它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系统优化的方法都是必不可少的。在实际生活中要真正掌握这种方法,就要做到三点: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还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1+1>的道理。 多媒体显示(内容见注5):《三个火堆》 师引导学生探究后析: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与部分的联系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两者的地位和功能是不同的。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不是吗?第   学生思考: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也可以叫做系统与要素的关系,这是为什么?从严格意义上讲,二者是否完全等同?阅读教材后回答。   学生完成课本木桶对话的探究活动 学生完成探究活动:两种学习方法中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谈谈你是怎样学习的,总结出自己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读书、拓展思维和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激发学习兴趣、积累知识,将学习生活化。   观察学生联系实际能力并能准确等级评价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3)用综合性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三个火堆,第三个群体发挥了优化组合的优势,他们在处理取暖与捡柴的矛盾时,采取了轮流制度,一半儿取暖,一半儿捡柴,既照顾了整体利益,又兼顾了个体利益,既考虑了长远利益,又照顾了眼前利益,他们办事情选择了最佳方案,实现了最优目标(让火与生命延续到第二年春天),他们的聪明之举不得不令人叹服!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各部分原有的性能得不到发挥,力量削弱,甚至相互抵消,使整体功能小于各部分之和。请看看,第一、第二个火堆和群体,它们要么只顾取暖,无人捡柴,要么只知捡柴,不知烤火,不管哪种情况,对延续火与生命都不是最佳方案,最终都导致了可悲的下场!     师引导探究后析:系统优化思维极其重要。从认识方面来说,系统优化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因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在联系中把握各个部分,在联系中把握事物整体,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和准确的认识。 从实践方面来说,系统优化方法要求处理和解决问题时要着眼于整体功能状态的优化,力求系统的最佳效应。系统的性质是要素、结构、环境三者的函数,其中结构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要十分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协调有序,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功能。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国家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是“一盘棋”,个别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不利于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因此,必须从系统整体出发,搞好宏观调控。经济发展和人口、环境、资源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必须相互配合,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必须和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协调发展,“三个文明”必须共同进步,所有这些都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系统优化的方法,统筹兼顾,大力协调,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学生探究活动:三个火堆,三个群体,在同样寒冷的的冬天里,为什么有的群体被冻死,有的群体却能够让生命与火延续,看了这则故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探究:“多浆船”事例运用了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这样的思维方式对你有什么启发?   你认为上述“猪肉涨价”的例子,是否运用了系统优化思维方式?是如何运用的?     激发兴趣拓展思维   观察学生的分析,并记录予以正确评价    引导学生总结、提高、升华   前后呼应,及时体现和强调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本课知识体系(板书参考)设计]: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 含义不同 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 整体和部分的相互联系(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整体和部分相互依赖; 整体和部分相互作用; 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处理好整体和部分关系 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系统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概念 特征 掌握系统优化方法必须做到的三个方面 着眼于事物的整体 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用综合性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教学后记:   1.、“三个一”课堂教学资源的发掘,保证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利用电教媒体教学后,增加课堂教学信息的密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增加了同学们对政治课的兴趣,加深了对“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理解。 2.、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和课堂发言,充分发挥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使老师教得生动,学生学得主动,对观点也把握得透。 3.、由于穿插许多现实材料,使学生进一步感爱到学习哲学的有用性,提高了他们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反响极好。 教学参考资料:

  注1、《参考消息》引外电报道中国猪肉价格上涨: 中国市场猪肉价格猛涨,政府忙于应付。猪肉价格上涨的背后原因是玉米价格价格的上涨。中国由于玉米供给的不足,甚至有可能从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沦为进口国。同石油、铁等一样,这种情况有可能改变世界市场的需求平衡,导致出现新的“中国风险”。 中国市场的猪肉价格从5月中旬开始上涨。据中国各报报道,中国主要城市的猪肉价格与一年前相比上涨了40%以上,个别城市甚至上涨了一倍。钎肉价格的上涨甚至开始波及到牛肉、鸡肉和鸡蛋等其他食品。中国的消费物价指数也在3月份就超过了政府的预警线。中国开始出现通货膨胀的担忧。 据业内人士讲,中国市场猪肉价格的上涨与占猪肉成本80%的饲料的价格上涨有关。占据猪饲料主要地位的玉米的价格近两年来上涨了40%。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人猪肉消费量猛增。况且,不仅作为饲料,作为能源多样化原料的玉米的用途也在扩大。因此,虽然中国的玉米产量在去年创下了1.43亿吨的历史纪录,但出口量与上一年相比却下降了64%。日本贸易公司认为,中国目前由于水资源枯竭,玉米增产已经很难,中国随时沦为玉米进口国都不奇怪,这必将给日本也带来影响。 不过,也有人对此次中国市场猪肉价格的上涨持乐观态度。日本的农业相关人士认为,这次猪肉价格的上涨也许对中国政府来说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因为,中国政府将三农问题列为国家的重点课题,而猪肉价格的上涨将增加农民的收入。 其实尽管说是猪肉价格猛涨,但价格水平仍与3年前持平。  注2、分析这样一组关系: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各省、市、自治区,与工、农、兵、学、商各行各业,与各机关团体;       (2)人体与其组成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3)学校与其职能部门(如: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办公室、团委、各年级、各班);        (4)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氧原子;        (5)金牌的获得与教练员、其他运动员、陪练员的劳动;        (6)人的一生与婴儿期、少年期、青年期、老年期 注3、张网捕雀     古代有个人在林中见到一张捕雀的大网,捕到的麻雀都是雀头钻进一个个网眼里,于是他回家用一截截短绳结成许多互不关联的像网眼一样的小绳圈来捕雀,结果一个雀也没有捕到。 注4、一举而三役济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了一个“一举而三役济”的故事。宋真宗年间,一场大火把宫内楼台宫室烧成废墟。修复这些宫室楼台有三个困难:一是取土困难,路途遥远;二是运输困难,要运土及大批建筑材料;三是处理大量垃圾困难。面对这些困难,负责该工程的丁谓经过周密思考,首先下令把宫前的大街挖成大沟,就地取土烧砖。第二步把宫外的汴水引入大沟中,运进竹木等建筑材料。第三步,重建宫室楼台,工程完工后再把碎砖废土填入沟内,修复原来的大街。 注5、三人火堆 严寒的冬天里,一群人点燃了一堆火。大火熊熊燃烧,烤得人浑身暖烘烘的,有个人想:天这么,我绝不能离开火,不然我就会被冻死,其他人也都这么想,于是这堆无人添柴的火久便熄灭了,这群人全被冻死了。 又有一群人点燃了一堆火,其中有一个人想,如果大家都只烤火不捡柴,这火迟早也会熄灭,其他也都这么想。于是,大家都去捡柴,没有人烤火,都被陆续冻死在了捡柴的路上,火最终因缺柴而灭。 另有一群人点燃了第三堆火,这群人没有全部围着火堆取暖,也没有全部去捡柴,而是制定了轮流取暖、轮流捡柴的制度;一半人取暖,一半人捡柴,于是人人都去捡柴,人人也都得到了温暖,火堆因得到了足够的柴源而熊熊地燃烧,大火和生命都延续到了第二年春天。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案 篇3

  【教材分析】本课是《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总特征,也是我们认识和观察事物的基本方法,本框题通过学生对由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联系和作用交织起来的物质世界的壮丽画面的观察和理解,旨在让学生领悟联系的观点,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解析事物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尝试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工作与学习。它是对上一框题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延续,同时学好这个框题也为学好辩证法的其它观点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它在整课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本框题设计了两目。第一目,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本目的逻辑结构是: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二者相互区别――二者相互联系――学习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重要意义;第二目,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本目的逻辑结构是:系统的概念――系统优化的方法的内容和意义――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学情分析】

  本课作为前一节课的延续且与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高二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这阶段的学生普遍对事物的认识多停留在感性阶段,缺乏理性的思考。因而我们要注意从现象入手,逐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全面分析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教学目标】l      知识通过分析社会生活中的实例,概括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比较系统和要素,概括系统的基本特征。l      能力解析事物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运用整体和部分辨证关系原理分析实际问题,尝试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工作。l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唯物辨证法的联系观,培养全局观念,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社会的关系;培养综合性思维、合作精神和树立集体观念。【教学重点】1.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教学难点】1.整体与部分功能不同。2.如何把握系统及其特征。【教学方法】1、创设情景教学让学生归纳抽象的道理、应用观点、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2、启发式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精神,让学生先自学并结合事例,谈谈自己对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理解。3、布置综合实践活动:合作策划高二的学习方法,用系统优化的观点和方法制定实施方案。【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创设学生知识构建、问题讨论、互动交流、情感的提升的情境。创设“亚运会筹备工程”的情景,让学生分析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树立全局的观念;创设情境让理解系统的基本特点;创设让学生尝试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工作解决问题的观点互动交流的平台。【教学过程】

  教学

  过程

  教师和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创设情景●    “激疑引趣” 导入环节, 让学生感悟发生在身边的亚运会筹备工程,引导他们用联系的观点去分析问题的兴趣。●      学生在亚运会主题曲中观看感受亚运会筹备工作的情景。感受整体工作部署与身边具体工程,引发整体与部分的观点的思考。创设出新课探究任务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新课探究

  新知

  培养

  能力

  探究

  新知

  培养

  能力

  环节一: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方法论的探讨l        老师设疑引发学生结合“我与班集体”实例分析、归纳出“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树立全局思考问题的观念,重视部分作用,用局部推动整体的发展态度。在      引导学生,关注 “整体和部分的区别”、“整体居于主导地位,部分服从于整体”,“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几个难点。        设置三个基础的选择题检测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l        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理解、运用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的方法论的要求。设置一道情景式的主观题让学生学以致用,并提升学生的答题能力。●      老师归纳、评价、提升学生的观点。环节二: 探讨系统优化的方法

  ●      通过对历史经典:“田忌赛马”事例的分析,引导学生对系统优化的方法进行思考。●      设计一道选择题检测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设计小组协作策划环节,组织学生合作策划活动:用系统优化的观点和方法安排每晚的工作。(注意本环节视乎学生的课堂的学习情况而定,如课内无法完成则可作为一个作业布置)●    老师归纳、评价、提升学生的观点。●      在老师的引导下结合“亚运会筹备工作”、“我与班集体”,对“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进行思考、归纳、分析、理解。●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小组协作分析问题:“运用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说明我们市民应如何看待亚运市政工程的建设?”。从而树立全局的观念,重视部分作用,用局部推动整体的发展态度,体会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社会的关系。●    在典型事例中对“系统优化的方法”进行探讨,了解系统的含义,理解系统的三个基本特征,结出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    尝试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工作。小组协作,理论联系实际。1、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解疑、答疑发挥学生主体作用;2、让学生通过分析社会生活中的实例,概括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从感性思维发展为理性思维,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3、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树立全局的哲学观点,并让学生体会社会责任感,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4、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让学生把握系统的优化方法。5、理论联系实际,学会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工作。巩固提升课堂小结:●    老师引导学生运用网络,对本节所学的内容进行归纳。●    老师的生活寄语。学生回答检查教学效果

  强化认知提升认识提升情感拓展作业:●    《学习与评价》相关练习●    找一段新闻,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进行评析。 学生回答检查教学效果进行知识反馈

  强化认知提升认识

  提升情感【课堂实录】  见光盘录象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案 篇4

  (新人教必修4)

  第七课 第二框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整体与部分的辨证关系;系统的含义与特征,理解系统优化的方法;综合性思维方式;

  2、能力目标

  使学生初步具有坚持和把握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能力、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树立整体意识,培养全局观点,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或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努力把自己融入集体,融入社会。

  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统筹考虑,优化组合。锻炼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树立集体主义观念。

  【重点和难点】

  重点:  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难点: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教学过程】

  【学习过程】 【导学设计】

  一、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1)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①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含义不同

  地位功能不同  

  ②整体与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a、一是二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体______构成,它只有对于组成它的部分而言,才是一个确定的整体。部分是_______的部分,没有整体也无所谓部分。

  b、二是______________。

  整体的变化影响部分,部分的优劣也会影响整体。特别_______________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c、整体与部分还是____________的,且________________。

  (2)理解整体和部分关系的意义(方法论)

  ①树立_________________思想。做法是从整体出发,在整体上选择最佳行动方案,实现最优目标。像人们常说的,“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就是选择最佳方案的形象比喻和说明。

  ②是______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得到最大发挥。

  二、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1)系统及其基本特征

  ①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基本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系统是由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统一整体,要素是_____________的部分。是作为整体的组成元素、因素、方面、部分而存在。

  (3)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

  ①_________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系统优化方法的核心。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它要求人们对事物的属性的认识进入“整体性”的认识,从而开拓了对事物整体性研究的新领域。

  ②_________原则

  有序性原则认为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有一定的规则,而不是杂乱无章的,系统内部都具有层次等级式结构,系统的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的。

  ③__________原则

  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结合使整体的功能具有了趋向强化的特征,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从而为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提供各种优化的方案。

  【巩固提升】

  【学习过程】 【导学设计】

  1.“100-1=o'’被一些管理学家奉为定律,意在提醒人们防止因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100-1=0"蕴含的哲理是

  ①部分决定整体,整体的性质决定于部分的性质

  ②整体统帅部分,部分的作用取决于其在整体中的地

  ③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关键部分的功能关系整体的成败

  ④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的作用有时大于整体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你对这里“一定意义上”的理解是

  a.强调二者不能等同,但有共同之处

  d.二者是完全一致的

  c.二者不属于同一范畴

  d.二者具有的特征是一样的

  3.“鲁有执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人,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人。’遂依而截之。”对上述办事方式,其哲学启示是

  a.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可取的

  b.割裂丁整体与部分的联系,是不可取的

  c.重视了事物整体中的各个部分,是正确的

  d,强调了整体是有各个部分构成的整体

  4.北京城市发展将改变过去以城区为中心,向外扩展的发展格局,而是规划建设通州、顺义、亦庄等11个新城。新城的发展可以疏解中心城区人口,集聚新的产业,带动区域发展,成为集就业、生活、娱乐功能为一体的新区,使北京城市建设有利于首都功能的发挥,有利于成为“宜居城市”。上述规划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正确的认识来源于人们对事物各要素的科学分析

  d.人们思想认识的变化对事物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c.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有利于整体功能的发挥

  d.整体与部分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5.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它具有的特征是

  ①整体性②有序性③复杂性和多样性④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6.唐代韩愈读书用的是“提要钩玄”法。“他说:“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读一部书,要善于把握各部分的内在逻辑,从而提出纲要,钩出精义。这体现了

  ①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一个要素  ②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③把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④

  7.下列成语中与“见微知著”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a.一叶知秋    b.盲人摸象

  c.坐井观天    d.管中窥豹

  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897名演员模拟活字印刷术的字模,上下起舞,错落有致,在古人箴言的吟诵声中,三个醒目的“和”字被依次凸显出来,每一个人的动态程序都不一样,但整体效果极佳。

  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①办事情要着眼整体,寻求最优目标  ②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  ③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④部分有时统率和决定着整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83%;医疗卫生事业安排预算832亿元,比上年增加167亿元,增长25.2%,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XX年的5.8%提高到6.3%;为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将投入2762亿元,比上年增加458亿元,增长24.2%,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XX年的20.12%提高到20.91%。

  这些实实在在的投入,使人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以至于人们将今年的中央财政预算称为“民生财政”。

  运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原理,说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的关系。

  10,XX年9月29日,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全国人民一定要以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成功举办为契

  机,继续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出更大成绩。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

  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结合材料,运用系统和要素的关系,分析说明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正确性。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了解系统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能力目标:

  1.初步具有坚持和把握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能力,在处理问题时,既立足整体,又重视部分,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初步具有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和处理生活、学习中的问题;

  3.初步形成从案例中感悟提炼哲理并运用哲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整体意识,培养全局观念,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或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具有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

  二、教学重点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三、教学难点

  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

  四、教学过程

  师:(音乐停)同学们,从刚才的画面和音乐声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七巧板的神奇。其实,七巧板的神奇之处不仅在于它可以拼接组合成各种图形,而且在这拼接组合中还蕴含着丰富的哲学道理,能给我们带来人生的启示。这节课,我们就借助七巧板,一起来学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这个框题。(板就课题)

  师:刚才每个学习小组都拿到了一个装有七巧板的信封。现在就以七人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各执一板,完成右侧拼图。

  我请一个小组到黑板上完成,其他小组在座位上完成。比一比哪些小组拼得既快又好。

  生:指名一个小组上黑板拼图,其它小组在座位上围成七人小组,完成拼图。

  以下环节解决整体部分的含义

  师:(手指图)同学们,这是一幅由七块板拼接成的少女舞帕图。图案中,每块板就是整个图案的一个有机组成――

  生:部分(板书:部分)

  师:而整个图案就是一个――

  生:整体(板书:整体)

  师:整体与部分的内涵是不同的。请大家结合图形和拼图的过程说说对整体、部分内涵的理解。

  生:首先我们从图形来看,每块板是图案的局部,整个图案是全局。再从拼图的过程看,整个拼图是一个过程,完成拼图要先看懂图形,整体把握图形,然后把板子分发给小组成员,小组成员按照一定的顺序拼图,然后对图案修改完善,的每个步骤就是拼图过程中的阶段。从数量上看,一幅图形由多块板组成,完整的拼图过程是由多个阶段构成,整体是一,部分是多。

  师:因此说,整体与部分在内涵上是相互区别的。(点击)

  以下环节解决整体地位、作用、功能高于部分

  师:少女舞帕图是由七块板组成的,其中任何一块板能够单独表现这个主题吗?

  生:不能。

  师:图案中的任何一块板都不能单独具有整个图案的表意功能。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生:整个图案是由七块板相互联接、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有机整体,具有组成它的各个部分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每块板在特定的图案中有特定的功能,离开了具体图案,就失去了其在图案中的功能。每块板都作为整体中的一个部分而存在,每块板都处于被整个图形支配的地位,服从和服务于整体。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

  师:请举例说明

  以下环节解决整体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师:(取下图中的正方形拿着板晃动),这块板在图案中表示的是人的头,离开了这幅人物图案,我们还能说这块板表示的是人的头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板离开了图案就不具有在原图案中的表意功能了?

  生:(师引导学生说出)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能成其为部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师:拿掉一块板,会对人物图案产生怎样的影响?这说明了什么?(拿不同的板,影响不同)

  生:(师引导学生说出)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师:(把正方形的板贴在另一位置,变成乌鸦喝水图)这还是一幅人物图案吗?它觉得他像个什么图案?

  生:不是。更像乌鸦喝水图。

  师:在新图案中,这块正方形的板表示的还是人得头吗?

  生:不是。代表的是石子。

  师:一块板位置的改变使整个图案表意功能发生了变化,图案的变化也使各块板在图案中的功能发生了变化,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生: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整体和部分相互影响的。

  师: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初步认识到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我们借助于一张图表来归纳小结一下。懂得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对于我们认识和处理问题有什么指导意义呢?

  生:既立足整体,寻求最佳方案,努力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又重视部分,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师:能结合实例说说吗?

  以下环节解决系统优化的方法

  师:过渡: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板书:系统 要素)那么,什么是系统呢?(板书:含义)

  生:系统是……

  师:整体就一定是系统吗?

  生:只有具备了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的基本特征的整体才能成为系统(板书:含义 特征)

  师:怎样才能把一个整体优化成一个系统呢?(板书:要求)

  生:(师引导回答)①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②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师:系统优化的方法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省泰中位于城市中心位置,同学们上学途中可能都会碰到一个问题:路难行,安全隐患多,城市交通问题突出。如何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实现“交通让城市生活更美好”这样一个人类梦想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请大家分析思考,jd模式是怎样体现系统优化方法要求的。

  生:(引导分析)

  师:

  以下环节综合运用本课知识分析解决人生问题

  师:知识归纳(注意完善知识体系):本节课我们通过对七巧板拼图的分析探讨,初步懂得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初步掌握了系统优化的方法,这对我们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一起来用本堂课所学内容分析一个案例:

  某校高二学生小明的歌唱得不错,被校合唱团看中了,同学们也一致推举他参加。小明担心参加活动会影响学习、影响高考。而高考考不好,一生就毁了。小明不愿参加。

  结合本课知识,谈谈你对小明同学认识的看法。

  如果让你去跟小明做一些交流,你准备给他哪些建议?

  生:组内分析讨论。代表发言。

  师:第一问引导学生分析说出:①“赢得高考就赢得一生”说法不科学。一方面他肯定“高中阶段是人一生中的关键阶段”。运用知识:人的一生是个整体,是全过程,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另一方面,他夸大了高考在人生中的地位作用。运用知识: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整体的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②认为“高中生的任务就是瞄准高考考试科目认真学习”的看法是片面的。一是他对高考的认识不够全面,现行江苏高考模式是“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考查的是学生的全面素质。二是他把学习看成了高中阶段生活的全部,忽视了接受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发展全面素质,搞好学习仅仅是提高人全面素质的一个部分,而非高中生活的全部。参加艺术团的活动有利于锻炼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③小明拒绝大家的推举,不愿意参加,强调的是个人利益,忽视了集体利益,缺乏集体主义观念。缺乏集体主义观念的人,走向社会,会漠视他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很难与人合作,很难融入社会,很难赢得一生。运用知识:整体高于部分,部分应服从服务于集体,应有全局观念。④小明把参加活动与学习对立起来,忽略和系统优化方法的运用。

  第二问引导学生说出:①应树立全局观念,认真规划自己的人生,把自己锻炼培养成素质全面、眼光长远、具有集体观念的人。②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认识事物,处理好学习、工作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关系,统筹考虑,科学安排,优化组合。

  师:课堂小结提升,布置作业:人生是一个整体,规划好人生,可以让我们人生的脚步走得更加坚实,可以让社会因我们的存在更加美好。课后,请同学们请尝试用本课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做一份人生规划。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案 篇6

  下面是一篇初中政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说课稿范文。欢迎阅读!

  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下面我准备从对教材的分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等几方面作具体阐述,希望得到各位的支持和指导!

  一、说对教材的分析

  1、说本框题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框题是哲学辩证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既是世界观又是上一框题《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方法论》。因此它是上一框题的延续,同时学好本框题也 为学好辩证法的其他观点打下良好基础,所以它在整课书乃至整个辨证法部分 都处于不容忽视的地位。

  2、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整体和部分的含义,系统的基本特征;理解整体和部分的辨证关系;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能力目标:用具体事例分析我们做事情要从整体着眼,选择最优方案,寻求最优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全局意识和顾全大局观念,培养合作精神,增强集体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树立为集体为国家作贡献的价值观。

  3、说教学重点:

  整体和部分是辨证统一的关系。确立的重点的依据: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学习理论是为了指导实践。掌握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对青年学生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4、说教学难点: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确立难点的依据:这一知识比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但学好这一知识对于指导学生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呢?这就需要正确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教无常法,贵在得法”。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将有事半功倍之效。

  二、说教法

  根据新教材的理念,在教学中老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研究者,既“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结合高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主要采取以下教法:

  直观演示法:

  利用多媒体、漫画、图片材料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方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集体讨论法: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集体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说学法

  1、学情分析:

  由于高二学生刚学习哲学,而哲学理论性逻辑性都比较强,又很抽象,这使得大多学生对哲学心存恐惧,认为深不可测,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显得尤为被动。

  2、学法:

  为了让学生从被动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我主要采用了评价思考法、自主探究法、集体讨论法、总结反思法等。

  四、说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设疑激趣)

  播放成龙刘媛媛的歌曲《国家》

  出示歌词,设问:“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没有强的国,哪有富的家”蕴涵了什么哲学道理?

  (二)讲授新课

  出示漫画:《坐井观天》《盲人摸象》,设问:两人共同犯了一个什么错误?

  1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

  (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学生讨论漫画,老师引导学生归纳:二者都错误地把 部分当成了整体。实际上它们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

  A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

  a含义不同。 告诉学生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去把握整体和部分的含义。

  出示材料,学生阅读:张网捕雀的典故。思考:单个网眼为什么捕不到麻雀而一张网能捕到呢?

  老师分析得出结论:

  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这说明整体和部分

  b地位功能作用不同。

  出示图片:钟和各个零部件。让学生思考:钟表是由各零部件组成,但任何零部件都不具备计时功能,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引出

  B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

  a二者相互依赖

  学生分析成语俗语:“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 “牵一发而动全身”,共同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老师归纳

  b二者相互影响

  学习原理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那么这个原理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样的方法论呢?

  (2)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的方法论

  出示名句:“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世”。学生思考:这一名句给了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A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实现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成语“一着不慎,全盘皆输”又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B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可能用同学有异议:

  整体功能一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吗?学生讨论后教师强调指出:只有当部分以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田忌赛马反败为胜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证。反之如果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会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就是证明了这一点。

  播放儿歌《三个和尚没水喝》,过渡到第二知识点,这是本课的难点,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法,集体讨论法等。

  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由于前面已经讲了整体和部分的含义,所以在这里直接给出系统的含义

  (1)系统的含义(略)

  学生探究:“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老师引导学生归纳:其原因在于虽然人数增加了,但部分没有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不是相互支持,而是相互制约相互拆台,结果出现了1+12的效应。通过这一分析总结出

  (2)系统的基本特征

  第一、整体性原则

  第二、有序性原则

  第三、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3)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a、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b、要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c、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这就要求我们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讲到这里,学生可能有疑问: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能不能理解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完全等同于系统和要素的关系呢?

  教师明确指出,二者是有区别的,不能完全等同。因为系统中强调层次性有序性,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就不强调,所以只能说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五课堂小结(板书)

  师生回到情景导入的歌曲《国家》,根据其设问,采用师生对话的方式,共同总结一对关系,一种方法,列出本课知识结构图表,体现知识的系统性。

  (课外作业)布置研究性题目:假设学校下个月将举办校运会,规定每班参赛选手不超过15名,每位选手限报2项。请你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设计一份最佳参赛方案。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剖析生活实例;并能够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设计方案,培养综合性思维能力。同时,学会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最佳目标。

  过程与方法: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等相结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整体意识,培养全局观念,具有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掌握系统优化的思维方法。

  设计思路

  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生活实例之中,引导学生在分析实例中提炼观点,通过讨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播放歌曲《北京欢迎你》并播放奥运会各项目运动员团体图片。

  这首歌大家很熟悉,北京欢迎你,中国欢迎你!听到这首歌大家会想到北京奥运会。第29届北京奥运会虽然已经圆满结束,但人们对许多激动人心的场面仍然记忆犹新。北京奥运会期间倡导的中国加油文明手势大家会做吗?

  (显示图示:中国加油文明手势。)

  教师:请伸出你的双手,我喊1,2,3,大家一起做!

  教师:非常好!让我们也用这个手势为国家的未来更美好而加油!为什么在座的各位同学乃至13亿中国人都会有这个共同的愿望呢?

  同学发言,教师总结、导入新课。

  国家繁荣了,才能使个人的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才能为个人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才能使个人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从哲学角度来说,这体现了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今天我们共同探究这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部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整体和部分的区别】

  教师:什么是整体?什么是部分?

  现在我们一起重温一下北京奥运会的精彩瞬间(视频:女子体操团体决赛),并体会其中寓含的意义。

  1.播放:女子体操队队员图片及团体图片。

  2.历届奥运会女子体操团体冲金回顾。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由马艳红领衔的女队,由于在跳马和自由操两个项目上劣势比较明显,只获得了铜牌;1988年首尔奥运会,陈翠婷领衔的女队在优势高低杠和平衡木的比赛中失误不断,在弱项跳马和自由操上也发挥欠佳,获得了第六名;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杨波领衔的女队,在高低杠和平衡木上拥有了很强的实力,但是终因跳马和自由操项目的落后,获得第四名;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莫慧兰领衔的女队,实力较强,但她们在自己的强项上出现失误,与上届成绩一样获得第四名。XX年悉尼奥运会,刘璇领衔的女队在各个小项的比赛中,团结一心,共同战斗,获得了铜牌。XX年雅典奥运会,张楠领衔的女队一个接一个的发挥失常,获得了第七名,这是历史最差成绩。XX年北京奥运会,由程菲领衔的女子体操队在历史上第一次获得冠军,这个成绩也是历史最佳成绩。

  请你说一说什么是整体,什么是部分。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静态上 :整体是事物的全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

  动态上 :整体是事物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发展全过程的各个阶段。

  请同学们举出几个我们身边的整体和部分的例子来。

  说出它们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

  1.播放视频片断《体操队员的选拔与替换》。

  2.设置问题:江钰源、邓琳琳是否能自由选择进入国家队?是否能自主决定参加或者不参加哪个项目的比赛?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

  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整体处于主导的地位,部分处于被支配的地位,整体发挥着统率的作用,而部分要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设置问题:体操队是由队员、教练、队医等组成,但任何一个部分都不能单独获得团体冠军,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分析说明、回答。

  说明: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你还能不能举出类似的例子)。

  归纳小结:整体和部分的区别表现在:含义、地位、作用、功能的不同。

  【整体和部分的联系】

  设置问题:1.体操队缺少了任何一个部分也不能够夺得团体冠军,这又说明了什么?

  2.任何一个队员离开了这个团队就不能够参与团体比赛,也不可能获得奖牌,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分析说明、回答。

  小结:二者相互依存,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部分一旦离开了整体,就失去了它本身存在的意义。

  3.播放视频片断:第29届北京奥运会体育代表队报告──杨威《团队成就了我》。

  4.设置问题:是什么原因使杨威一步步走向成功?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小组合作探究,分析说明原因。

  教师归纳总结:

  体现了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功能,整个男团为杨威的个人成长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影响着部分,杨威个人的出色表现也为男团的胜利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部分制约着整体,整体和部分相互影响。

  除了以上两种联系,二者还存在相互转化的情形。比如说男子体操队在什么情况下是部分,在什么情况下是整体,请填写在下面的括号中。

  体操队(  )──男子体操队(  )──杨威(  )

  以上我们分析了整体和部分的联系,请用我们身边的成语、俗语或者身边的例子来说明。

  下面看一下老师搜集的例子,各说明了什么道理?

  设置分析说明题:生活中的成语、俗语所体现的哲理。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相互依存(整体离不开部分)、相互影响(部分对整体的影响)。

  2.滴水不能行舟,独木不能成林。(部分离不开整体)

  3.“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部分离不开整体)

  4.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整体对部分的影响)

  5.一着不慎,全盘皆输。(部分对整体的影响)

  6.牵一发而动全身。(部分对整体的影响)

  7.木桶理论:一个木桶由许多木板组成,木桶的容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部分对整体的影响)

  学生分析、回答,教师简评。

  我们回顾一下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展示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我们学习原理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那么这个原理给我们提供了怎样的方法论?

  刚才在杨威的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话:

  如果让我在男团和全能上做出割舍,我一定毫不犹豫地选择团体(因为男团这枚金牌承载了我们体操人太多太多的付出和努力)。这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分析回答: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这几年,教练组一直在后面使劲推着我们前进,就那么一脚一脚把我揣上了冠军的领奖台,那是不是意味着成绩的取得都是男团的功劳,可以忽视杨威的作用呢?这说明什么道理呢?

  学生分析回答:不是,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下面给同学们一点时间把表格填写完整,并按照表格的内容把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在教材中明确下来。

  整体与部分

  区别

  ⑴含义不同

  ⑵地位、作用、功能不同: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部分;部分处于被支配地位,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联系

  (1)相互依存(2)相互影响(3)相互转化

  部分制约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

  ⑴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⑵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第二部分  系统优化的方法

  全局和局部的关系作为一对古老的范畴在哲学上称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作为现代系统论的新概念,又叫系统与要素的关系。二者在一定意义上是等同的,下面同学们按照提纲自主学习,落实知识点,认真体会其中的方法,然后老师让大家设计方案,并检验大家的学习成果。

  引导学生自主看书,列出提纲:

  1.系统的含义   

  2.系统的基本特征  

  3.要求

  检验自学成果:

  设置活动1:游戏《同舟共济》规则:每组可选2-3人。

  1.每人用左手或右手的食指支撑棒子,其他四指不可碰到棒子。

  2.食指必须平伸,不可勾到棒子。

  3.食指不能离开棒子,离开了就得重来。

  4.小组成员齐力将棒子从胸前往下移至地面。

  每组会有一位裁判,监督有无违反规则者,最后以先移至地面者获胜。

  并找获胜的同学谈谈取胜的原因,是如何安排的?

  设置活动2:设计方案:如何合理安排烧水沏茶?

  妈妈让小明给客人烧水沏茶。洗水壶用1分钟,烧开水用15分钟,洗茶壶用1分钟,洗茶杯用1分钟,拿茶叶用2分钟。小明估算了一下,完成这些工作用20分钟。为了使客人早点喝上茶,按你认为最合理的安排,多少分钟就能沏茶了?

  学生分析,设计方案:

  方案1:洗水壶1分钟-烧开水15分钟-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沏茶。

  方案2:洗水壶1分钟-烧开水15分钟(同时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沏茶。

  以上两个方案设计给我们什么启示,他们是如何安排与考虑的(系统优化的角度观察和处理问题)?

  学生归纳、分析,教师引导。

  得出结论:着眼于整体性原则、遵循有序性原则、注重优化趋向,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教师引导:

  以上要求中整体和部分哪个有所强调,哪个没有强调呢,这就是说“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与“系统与要素的关系”是有区别的,不能完全等同。至于系统论中讲的层次性、有序性原则等,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没有。所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与系统和要素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是等同的。

  以上我们谈到的优化趋向在现实生活中未必都能做到,比如就有个这样的故事(展示图片)。

  三个和尚的故事(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学生归纳、分析:原因在于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人数虽然多了,但没有形成合理的结构,不是相互支持,而是相互消磨,结果各要素的力量内耗了,出现了1+1+1=0即<3的效应。结构要素互不合作,处于无序状态。

  设置活动3:为三个和尚设计管理组织方案,使他们协调统一始终有水喝。比比谁的方案最有创意!

  学生四人一组,分组讨论,并说出自己的方案,教师简单评价。

  教师总结:同学们设计的方案都很好,很有创意,无论哪种方案,同学们都考虑了从整体着眼,优化组合,达到整体最优的目标。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就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设计了一些方案,我们看他是怎么设计的:

  第一座庙:三个小和尚商量后把路分成三段,三个人接力挑水,水缸就满了。

  第二座庙:老和尚立了新庙规,三个小和尚,谁水挑得多,晚上吃饭加道菜;谁水挑得少,没菜,吃干饭。这一来,小和尚们争着挑水,一会儿庙里的水缸就满了。

  第三座庙:三个小和尚商量,山上的竹子很多,咱们干嘛挑水呢!砍一些竹子,打通它,连成一个输水管,河边装一个轱辘。第一个和尚摇轱辘,水桶上去了;第二个和尚站在高处,把水桶里的水灌入水槽;第三个和尚在庙里接水,把水缸装满。三个小和尚分工不同,三天一轮换。

  教师归纳总结:第一座庙的和尚发明了接力挑水法,靠的是协作、团结的精神,搞了“机制创新”。

  第二座庙的和尚订了新的庙规,这就是“管理创新”。

  第三座庙的和尚用竹子做成输水管道,三个和尚靠技术创新解决了吃水问题。

  我们今天教材的知识就学到这,请同学们(可以选一位或几位同学)把今天所学的内容归纳一下。

  学生自主归纳体系:一对关系──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论,一个方法──系统优化的方法(系统含义、基本特征、实践上和认识上的要求)。

  教师归纳总结、升华。

  归纳总结:学习理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我希望通过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系统优化的方法的学习,有助于指导同学们的学习、生活甚至是以后的工作。同学们要树立全局观念,以大局利益为重。最后我说这样一句话:一条锁链最脆弱的一环决定其强度,希望每个同学能成为锁链中最坚固的一环,用自身的力量去为集体、为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课后作业】按系统优化原则,请为班级出谋划策,如何提高本班的整体水平?

  整体上:如班集体的教育影响力是个体无法实现的。班风影响人的品格状态,学风影响人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力。有序性:班级中主导作用是老师,教师中核心作用是班主任,班集体的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其中关键作用是班干部的核心力、“领头羊”的示范力;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从班集体发展的趋向来看,是师师合作、师生互动、生生互帮越来越好,情感越来越深。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案 篇8

  一、概述

  本节课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政治》第4册,《生活与哲学》第3单元第七课第二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主要学习内容有: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等。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能识记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系统的含义与特征。

  2、能理解系统优化的方法;综合性思维方式。

  3、能举出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运用相关原理,知道如何才能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最优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剖析生活实例,说明如何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养成综合性思维,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能够初步坚持和把握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能力,初步具有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能力。在处理问题时,既能看到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它们的区别,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学会运用综合性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和处理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形成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分析,初步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及综合性思维方式等知识点的思路与方法。

  2、采用“三个一”授课思路,即教师善于挖掘课程资源,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准备一个学习提纲、找一则时政或事实素材、提一个疑难问题,教师紧扣此资源与其他资源整合进行授课的教学思路。

  3、组织学生分组探究学习,引领学生培养自主创新精神与实践的能力,以及培养集体主义的意识与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初步树立整体意识,培养全局观念,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或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努力把自己融入集体,融入社会。

  2、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综合性思维,树立合作精神和树立集体主义观念,是这一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最终落脚点。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高二(一)班是文科班学生,对哲学学习有较高兴趣;此部分内容与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学习将有一定的兴趣;

  2、本班学生是年级中素质较好的班级,自我学习意识较强。但学生学习的自我调控能力较弱。

  3、学生此前已学过唯物论的基本知识,和辩证法部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课,本课作为前一节课的方法论,学生学习本课有一定的延续性。

  4、联系的观点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这对初学哲学,对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关系不是很明确的学生来说,在学习上有一定难度。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高二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和社会实际,设疑问难,循序渐进,用丰富而生动的现实材料来引出和论证相关观点。

  2、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精神,课前准备充分,课上组织讨论,提高认识,并将政治学科的思想和知识内化,避免空洞说教和简单灌输。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知识点

  学习

  目标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得结论

  占用

  时间

  媒体来源1、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性理解二者整体与部分统一性课件用网捕麻雀bf能够较易形成感性认识2分钟互联网2、系统优化的方法能够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进行分析事物幻灯三个和尚没水喝gg能够掌握系统优化方法3分钟自制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播放:黄荃模仿钟馗图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一)、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1)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

  ○含义不同;

  师(问):黄荃为何无法改动钟馗图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整体与部分的事例。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57:

  多媒体显示(内容见注2)

  师析:①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体、学校、水分子、金牌的获得等),这是从静态来看,即从空间上看;也指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如人的一生),这是从动态来看,也就是从时间上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②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并不是胡乱地堆积在一起就是一个整体,而是相互联系、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即每个部分都会影响其他部分,进而影响整体。③注意“金牌的获得”和“人的一生”这两种类型的整体形式。

  展示:《井底之蛙》

  引发学生思考回答:(略)

  学生思考概括整体与部分的含义

  学生从事探究活动:思考青蛙为何可笑?

  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较有影响的典型事例,可知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拓展学生思维,全面正确地认识事物;同时为今后学习对立统一规律做好铺垫。

  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提取有用信息的方法

  使学生更全面准确地认识全体和部分的含义,为后面学习提供有力保证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

  (2)整体和部分的相互联系

  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整体和部分相互依赖;

  ○整体和部分相互作用;

  ○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3)处理好整体和部分关系

  ○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二)、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1)系统和要素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2)系统的基本特征

  (3)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

  多媒体显示(见注3):

  师析:(1)因为他不懂得捕雀的网虽然由一个个网眼组成,但网中的网眼相互制约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因而使网在功能上具备了单个网眼所不具备的功能。这说明,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2)结论参见课文p57。

  师引导学生探险究活动得出如下结论:

  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和恩格斯谈论手的两句话可知,部分离开整体是无法获得的,人身体上的各个器官是构成人的活生生的肌体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分割的的统一性,它们既有联系,又相互区别。因此,脱离了人的身体的手不能算是人体的一个部分。

  多媒体显示:《一举而三役济》(内容见注4)

  引导学生探究活动得出结论:

  这个施工方案全面考虑了施工的各个环节及其相互联系,结构合理、关系顺畅,既节约了资源,又大大缩短了工期,实现了整体的最优目标。古人尚能如此,我们更应该自觉地优化结构、协调发展,争取系统目标的最优化。

  媒体展示《田忌赛马》

  师问:1、田忌运用的是什么思维方法?

  2、说说田忌是怎样运用这一方法的?

  探究与争鸣:是否整体的功能总大于局部?

  媒体播放:三个和尚没水喝

  课堂小结:展示本节课的逻辑结构图。

  学生探究活动:

  (1)单个网眼为什么捕不到雀而网能捕到呢?

  (2)根据(1)问,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探究活动:

  为什么说离开了人的身体的手就不能算是人的一个部分?(课文p57探究题)

  学生探究活动:用哲学道理分析一举而三役济的意义?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表演小品或短剧“管中窥豹”,揭示成语所蕴藏的哲理。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回答。

  了解系统内优化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

  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学习,透过现象看本质。

  体味中华传统文化智慧内涵,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哲理内容,并自主以表演单位按不同等级评价,使学生学习评价方式多样化、科学化。

  激发学生兴趣,了解优化系统的重要性。

  让学生明晰本节课的逻辑结构七、教学评价设

  教学设计成果评价量表(二)

  一级指标

  分值

  二级指标

  等级

  优

  良

  中

  一般

  概述

  5

  说明学科、年级、教材版本,学习的内容和本节课的价值及重要性

  5

  3~4

  2

  0~1

  学习目标分析

  15

  从学生角度确定教学目标,目标阐述清楚、具体,可评价

  5

  3~4

  2

  0~1

  结合新课程标准,知识、技能、过程和情感体验并重,重视学生多元智能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5

  3~4

  2

  0~1

  处理好课标要求和拓展之间的关系

  5

  3~4

  2

  0~1

  学习者特征分析

  10

  分析学习者起点能力,包括认知能力特征分析、认知结构分析、特定的知识和能力基础特征分析

  5

  3~4

  2

  0~1

  分析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和学习风格

  5

  3~4

  2

  0~1

  教学策略分析

  15

  有创新,符合学科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5

  3~4

  2

  0~1

  教学方法和策略可操作性强,便于实施

  5

  3~4

  2

  0~1

  目的明确、阐述清晰

  5

  3~4

  2

  0~1

  媒体的选择与设计

  5

  媒体容易获得,媒体选择与设计符合学习者特征和教学的要求

  5

  3~4

  2

  0~1

  教学过程设计

  20

  教法上有创新,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以及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

  5

  3~4

  2

  0~1

  方案简单可实施,对教学环境和技术的要求不高,可复制性强

  5

  3~4

  2

  0~1

  各个教学环节描述清晰,能反映教学策略以及师生的活动

  5

  3~4

  2

  0~1

  格式规范

  5

  3~4

  2

  0~1

  教学评价

  10

  注重形成性评价

  5

  3~4

  2

  0~1

  有明确的评价标准,提供了评价工具

  5

  3~4

  2

  0~1

  教学资源

  20

  资源符合学习者的特征、有利于主题的表达和目标的教学

  5

  3~4

  2

  0~1

  资源内容丰富,并且正确、科学

  5

  3~4

  2

  0~1

  表现形式合理,简洁明了、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5

  3~4

  2

  0~1

  尊重知识产权,说明资源来源和出处

  5

  3~4

  2

  0~1八、帮助和总结

  1.、“三个一”(要求学生准备一个提纲、一个事例和一个问题,并在课内优化并解决问题)课堂教学资源的发掘,保证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利用电教媒体教学后,增加课堂教学信息的密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增加了同学们对政治课的兴趣,加深了对“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理解。

  2.、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和课堂发言,充分发挥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使老师教得生动,学生学得主动,对观点也把握得透。

  3.、由于穿插许多现实材料,使学生进一步感爱到学习哲学的实践性和有用性,提高了他们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反响极好。点评:石老师对课题的来源和内容描述清晰。但是,缺乏对课题在全书中的地位,以及所教内容的价值分析。还忽略了教学所需的课时数。点评:石老师从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了一个完整描述。尤其是对“过程与方法”的描述中,突出了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的分析,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提高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点评:石老师学生的智力、非智力因素,以及可能的学习困难做了细致的分析,为接下来的教学策略的选择提供了依据。这有利于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点评:石老师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坚持了思想政治课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但是,缺少对教学策略选择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对具体的教学方法策略也没有进行分析。点评:综合利用课件、幻灯片等多种媒体教学手段,创设了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主动探究学习的热情,体现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生活化”的基本特色。但是,对比后面的“教学过程”内容,发现存在一些出入。如播放:黄荃模仿钟馗图、展示《井底之蛙》、多媒体显示《一举而三役济》和媒体展示《田忌赛马》等,未在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中得以体现。点评:石老师对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设计目的进行了详细、清晰的说明。结合教学流程图,可以感受到石老师这节课安排的教学环节连贯、媒体选择恰当、活动形式多样,体现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这也能够很好体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尊重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教学思想,有利于本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总之,石老师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按照教育技术理论的要求,对一节思想政治课教学进行了规范化的设计,突出了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整合,很好地证明了教育技术理论不仅是科学的、可行的,而且是具有很强的实际可操作性。这也增强了我们学习和运用教育技术的信心。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案 篇9

  [教学内容]:     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3单元第七课第二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主要学习内容有: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等。 [学生分析]      学生此前已学过唯物论的基本知识,和辩证法部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课,本课作为前一节课的方法论,学生学习本课有一定的延续性。此部分内容与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学习将有一定的兴趣;联系的观点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这对初学哲学,对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关系不是很明确的学生来说,在学习上有一定难度。 [设计思想]: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高二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和社会实际,设疑问难,循序渐进,用丰富而生动的现实材料来引出和论证相关观点。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精神,课前准备充分,课上组织讨论,提高认识,并将思想认识内化,避免空洞说教和简单灌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识记: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系统的含义与特征。 2、理解系统优化的方法;综合性思维方式。 3、运用:举出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运用相关原理,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才能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最优目标;运用所学知识,剖析生活实例,说明如何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培养和锻炼综合性思维,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初步具有坚持和把握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能力,初步具有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能力。在处理问题时,既要看到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它们的区别,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学会运用综合性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和处理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分析,帮助学生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及综合性思维方式等知识点的思路与方法。             2、组织学生分组探究学习,引领学生培养自主创新精神与实践的能力,以及培养集体主义的意识与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整体意识,培养全局观念,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或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努力把自己融入集体,融入社会。               2、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统筹考虑,优化组合。锻炼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树立集体主义观念,是这一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最终落脚点。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3、掌握系统优化的思维方法。 [教学媒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新课:  播放奥运会开幕式《击缶》场面 讲授新课: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1)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 ○含义不同; 师问: 看完录像后,我们为那壮观的场面所震憾的同时同学们有没思考过开幕式《击缶》中XX名乐手为什么会做到如此的整齐,如此的协调,从而带给我们美的享受?    师问: 昨天同学们预习了这个框题的内容,现在同学们用一些时间相互交流讨论一下预习的成果。   (展示学生自主学习成果) 多媒体显示 (开幕式《击缶》场面) 师问: 请同学们思考在《击缶》中哪些是整体?哪些是部分?他们之间什么关系? 生:答略 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总结。并引导学生分析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并通过表格的形式在多媒体上显示学生的分析。 引发学生思考回答:学生回答:(略) 学生讨论交流自主学习的成果 学生结合事例分析思考并概括整体与部分的含义 学生从事探究活动:思考分析 (1)哪些是整体?哪些是部分? (2)整体由什么构成? (3)整体是怎样组织起来的? (4)整体从静态(空间)看是什么?从动态(时间)看是什么? 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较有影响的事例,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可以拓展思维,全面正确地认识事物;同时为今后学习对立统一规律做好铺垫。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提取有用信息的方法 使学生更全面准确地认识整体和部分的含义,为后面学习提供有力保证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 (2)整体和部分的相互联系 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整体和部分相互依赖; ○整体和部分相互作用; ○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3)处理好整体和部分关系 ○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归纳总结。   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归纳总结。 师问: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从而过度到方法论要求) 生:答略 生:举身边事例分析 师:同学们回答的相当好,做为奖励,我们听段音乐放松一下。 播放音乐《天路》引入西藏问题 师:分析归纳并结合西藏及海西建设的事例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个人利益和国家集体利益的关系。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     学生探究活动: 结合事例及录象探究整体和部分的区别? 学生探究活动: 结合事例及录象去探究整体和部分的联系?   学生探究活动: 引出方法论要求,学生举例教师引导并提升。 欣赏音乐,并思考音乐所反映的内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 充分利用学生身边资源及国内外时事,并通过教师引导分析上升学生的情感态度。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处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个人利益和国家集体利益的关系。 欣赏音乐,并通过音乐所反映的内容来提升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1)系统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掌握系统优化方法必须做到的: 从实践方面看: ○着眼于事物的整体 ○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从认识方面看: 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因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和准确的认识。 师引导学生阅读并得分析: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系统就是诸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要素就是组成一个整体的相互作用着的部分。 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师:游戏《同舟共济》     宣布游戏规则 1.各组选一名组长组织 2.用2分钟讨论方案 3.在地上的圈子里以站立人数多一方为胜。 4.站立时间要持续3秒以上 5.双方各派一名监督员 6.站立时脚不得踩在圈外 学生游戏 通过游戏让学生分析获胜的原因。从而引出系统优化的方法。 生:分析略 师:对学生分析进行归纳总结引出系统优化的方法。   学生思考: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也可以叫做系统与要素的关系,这是为什么?从严格意义上讲,二者是否完全等同? 学生游戏 并通过游戏让学生明白获胜的原因。并让学生分析从而引出系统优化的方法论要求   培养学生读书、拓展思维和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激发学习兴趣、积累知识,将学习生活化。   观察学生联系实际能力并能准确等级评价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师引导探究并分析:系统优化思维极其重要。从认识方面来说,系统优化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因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在联系中把握各个部分,在联系中把握事物整体,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和准确的认识。 从实践方面来说,系统优化方法要求处理和解决问题时要着眼于整体功能状态的优化,力求系统的最佳效应。系统的性质是要素、结构、环境三者的函数,其中结构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要十分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协调有序,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功能。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国家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是“一盘棋”,个别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不利于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因此,必须从系统整体出发,搞好宏观调控。经济发展和人口、环境、资源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必须相互配合,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必须和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统筹协调起来. 师: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升 师:布置研究性题目: 9月29日,我校将举办校运会,规定每班参赛选手不超过15名,每位选手限报2项,请用系统优化的方法为班级设计一份最佳参赛方案.    引导学生总结、提高、升华 通过小结使学生对本课内容有更全面的理解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积极性,并能做到学以致用 本课知识体系(板书参考)设计 基本特征 内容 要求 实践 教学后记:   1.、注重课堂教学资源的发掘,保证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利用电教媒体教学后,增加课堂教学信息的密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增加了同学们对政治课的兴趣,加深了对“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理解。 2.、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和课堂发言,充分发挥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使老师教得生动,学生学得主动,对观点也把握得透。 3.、由于穿插许多现实材料,使学生进一步感爱到学习哲学的有用性,提高了他们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  结合学校及学生实际布置相应的开放性作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能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案(精选9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