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精选17篇)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 篇1
荷塘月色
教材与教学对象分析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散文,也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朴素、典雅、充满诗意的语言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在写景中抒发出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学生是容易入景的,但入情即难,而且对语言和景物层次的精妙之处难以感悟,因此在教学时先详细叙说文章写作的时代形势和作者的复杂心境,让学生通过联想产生历史的想象,再紧扣作者情感的变化揣摩语言的运用和意境的美。
一、教学目标
1、 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二、教学重点
1、 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 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三、教学程序
课前:① 学生查阅有关时代背景的资料;
② 学生仔细阅读文章,认真思考教师布置的阅读训练题。
课堂:① 分小组讨论阅读训练题(一课时)
② 以文章的写作顺序,结合阅读训练题(二课时)
课后:① 整理课堂笔记
② 限时做《创新思维训练》中有关题目
③ 仿写: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博喻写一段写景的文字
四、教学过程 及阅读训练资料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析: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作者彷徨苦闷,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的心情)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如果省略了“渐渐”一词,表达效果有何不同?析:“渐渐”写出了时间流动和空间转移的缓慢,与环境的宁静和心境的颇不宁静相适应,如果省略了,则不能描摹出时空变换的流动性,也不能体现出缓慢中的宁静与宁静中的颇不宁静)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若将“带”字换成“掩”或“关”有何不同?析:“掩”―出门/转身/拉掩,动作烦琐,有一定的目的性;“关”―动作过程与“掩”相类似,目的性强,语言的感情色彩平淡苍白,缺乏表现力;“带”―轻轻地将门从背后掩上,动作轻柔随意,保持环境的宁静,也与心境相符)上门出去。
(1、在本自然段中,作者所处的环境是由哪几个空间立体地构成的?析:院子、夜空、墙外、屋里、门外)
(2、在本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些叠词?有何作用?析:日日、渐渐、迷迷糊糊、悄悄;本文使用的叠词不仅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韵律美。叠词一般用轻声的语调来读,轻柔的语调与轻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而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的。)
沿着(为什么不用“通往”?析:“沿着”是围绕,才可见“荷塘四面”的景色,而“通往”则表示还走在往荷塘的路上,无以得见“荷塘四面”。)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曲折、幽僻、寂寞”三种情景前后有何联系?析:曲折引出幽僻,幽僻引出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作者在描绘景物时用了哪些叠词?析:蓊蓊郁郁、阴森森、淡淡;景物的色调是怎样的?析:淡淡;流露了怎样的心情? 析:淡淡的哀愁。)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若换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析:“踱”:走路时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慢条斯理,脚步井然有序,而心里却若有所思,若有所感,在幽闲、超然中,淡淡的哀愁在若隐若现。若换成“走”字,则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韵)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联系上下文,理解“平常的自己”是怎样的?现在的自己又是怎样的?析:苦闷、彷徨、想逃避又难以超然;自由的人)到了别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妙处”和“受用”两个词,可以表明作者的心情有何变化?析:从淡淡的哀愁到淡淡的喜悦)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本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在上下文的联系中有何作用?析: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弥望”何解?析:充满视野,满眼,如“春色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亭亭”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它修饰的是“舞女”还是“裙”?析:与“高”相呼应,修饰“舞女”)的舞女的裙。(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析:本体――叶子;喻体――亭亭的舞女的裙;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层层的叶子中间,(“田田”与“层层”是对前面哪个词的具体解释?为什么?析:曲曲折折;“田田”描其连绵不绝,“层层”描其高低有序),零星地点缀(“点缀”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析:零星)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本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若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好不好?为什么?析:拟人;不能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因为拟人的运用可以回应上面的“舞女”,荷茎象舞女,叶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颜,同样千姿百态,楚楚动人)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析:本体――白花;喻体――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1、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点缀着”的,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2、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的“星星”相似;3、荷花是“袅娜”、“羞涩”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此处运用了“通感”的写景方法,试述什么是“通感”?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缕缕清香”与“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有何相似?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析:“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相似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作用:用“歌声”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觉的可感形象,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把视觉、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启迪读者更加深远地想象和联想。)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颤动”的原因是什么?析:微风)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为什么只有一道而不是几道?析: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凝碧的波痕。(波痕为什么是凝碧的?析:田田、层层、肩并肩、密密地挨着)叶子底下是脉脉(写出的流水的什么特点?析:无声、含蓄)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这一段所写的景物的顺序能不能调动?析:不能。因为叶子出水很高,而且是田田的,目之所及肯定首先是叶子;因为白花是点缀其间的,而且白而发亮,所以接着写花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花是零星的,所以微风过处有清香;因为有微风,就有了波痕;因为有了波痕,便看见了底下的流水;因为有流水,所以叶子更见风致。作者的目光又回到叶子与花上,从而顺理成章,从容不迫地引出下文对静静地泻在叶子与花上的月光的描写。景物出现的顺序是有着极强的前后关联的,极富层次感,绝不能调动)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若换用“淌”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泻”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强的动感与立体感;“淌”虽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泪或汗等顺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来,而月光是从空中照下的,并无依附任何事物。)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若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牛乳”和“轻纱”的本体是什么?梦的本体又是什么?析:薄薄的青雾;叶子和花)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本句描写了哪两种树影的哪些特点?“画”字对表现这些特点有何作用?析: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本句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是从哪两种感觉的互相转移?析:本体――月色;喻体――名曲;相似点:和谐;是视觉与听觉的互换。)
(评:这一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写,如流水,泻;也有用景物进行反衬,如写青雾、叶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令作者与读者如痴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描写出树的哪些特点?析: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在总体写树中又着重写了杨柳的丰姿,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析:点面结合)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是怎样由景写到人的?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变化?析:由路灯光联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会联想到人的心,一想到个人,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自然会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作者的心绪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哀愁。)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呢?析:“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就想*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 首徐回,兼传羽杯; 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思乡之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
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此时此刻的作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呢?析:触景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黑暗的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借思乡排遣忧愁)――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析: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
《荷塘月色》板书设计
缘由:心情颇不宁静(情感基调,下文不断揭示和照应)
一、月夜出门 目的:看月下荷塘
小路:曲折、幽僻、寂寞
总写荷塘月色 树:蓊蓊郁郁
月光:淡淡(景物色调)
心情:淡淡的哀愁
二、漫步小路 感想一:象超出平常的自己
勾勒荷塘轮廓 直抒胸臆 感想二:觉是个自由的人(照应一)
感想三:受用无边的荷香月色
心情:淡淡的喜悦
荷叶 多、生意盎然:田田
高、美:亭亭、舞女的裙
颜色:点缀着些白花
荷塘 荷花 姿态:袅娜地开着(盛开)
羞涩地打着朵儿(含苞)
光亮:明珠、星星
荷香:渺茫的歌声
荷波:象闪电、霎时、凝碧
三、细写 荷水:脉脉
荷塘月色 (叶子:更见风致)
从月色的角度,正面写:如流水、泻
青雾:薄薄,似牛乳
似轻纱
从景物的角度,反衬: 叶子与花:似梦
月色 树影:黑影、倩影
光与影:不均匀、和谐
如名曲
写月光下 近景 从面上写:树色阴阴、
的荷塘四周 似烟雾
静态 从点上写:杨柳丰姿
远景:隐隐约约的远山
(仰视)
平视:路灯:无精打采
动态:蝉鸣、蛙叫
心态:我什么也没有(照应二)
淡淡的哀愁
四、回首江南采莲盛况,思乡情浓,心情依然不宁静(照应三)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 篇2
教材与教学对象分析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散文,也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朴素、典雅、充满诗意的语言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在写景中抒发出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学生是容易入景的,但入情即难,而且对语言和景物层次的精妙之处难以感悟,因此在教学时先详细叙说文章写作的时代形势和作者的复杂心境,让学生通过联想产生历史的想象,再紧扣作者情感的变化揣摩语言的运用和意境的美。
一、教学目标
1、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二、教学重点
1、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三、教学程序
课前:①学生查阅有关时代背景的资料;
②学生仔细阅读文章,认真思考教师布置的阅读训练题。
课堂:①分小组讨论阅读训练题(一课时)
②以文章的写作顺序,结合阅读训练题(二课时)
课后:①整理课堂笔记
②限时做《创新思维训练》中有关题目
③仿写: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博喻写一段写景的文字
四、教学过程及阅读训练资料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析: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作者彷徨苦闷,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的心情)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如果省略了“渐渐”一词,表达效果有何不同?析:“渐渐”写出了时间流动和空间转移的缓慢,与环境的宁静和心境的颇不宁静相适应,如果省略了,则不能描摹出时空变换的流动性,也不能体现出缓慢中的宁静与宁静中的颇不宁静)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若将“带”字换成“掩”或“关”有何不同?析:“掩”―出门/转身/拉掩,动作烦琐,有一定的目的性;“关”―动作过程与“掩”相类似,目的性强,语言的感情色彩平淡苍白,缺乏表现力;“带”―轻轻地将门从背后掩上,动作轻柔随意,保持环境的宁静,也与心境相符)上门出去。
(1、在本自然段中,作者所处的环境是由哪几个空间立体地构成的?析:院子、夜空、墙外、屋里、门外)
(2、在本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些叠词?有何作用?析:日日、渐渐、迷迷糊糊、悄悄;本文使用的叠词不仅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韵律美。叠词一般用轻声的语调来读,轻柔的语调与轻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而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的。)
沿着(为什么不用“通往”?析:“沿着”是围绕,才可见“荷塘四面”的景色,而“通往”则表示还走在往荷塘的路上,无以得见“荷塘四面”。)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曲折、幽僻、寂寞”三种情景前后有何联系?析:曲折引出幽僻,幽僻引出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作者在描绘景物时用了哪些叠词?析:蓊蓊郁郁、阴森森、淡淡;景物的色调是怎样的?析:淡淡;流露了怎样的心情?析:淡淡的哀愁。)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若换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析:“踱”:走路时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慢条斯理,脚步井然有序,而心里却若有所思,若有所感,在幽闲、超然中,淡淡的哀愁在若隐若现。若换成“走”字,则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韵)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联系上下文,理解“平常的自己”是怎样的?现在的自己又是怎样的?析:苦闷、彷徨、想逃避又难以超然;自由的人)到了别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妙处”和“受用”两个词,可以表明作者的心情有何变化?析:从淡淡的哀愁到淡淡的喜悦)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本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在上下文的联系中有何作用?析: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理清全文结构及行文线索,把握情景交融式散文的框架特点,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和创作能力。
2、 欣赏散文的优美,体悟语言魅力,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
3、 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本文的写作线索和作者在文章中所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
2、 作者的语言运用技巧和“通感”的修辞特点与作用。
课时安排:
两个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课文。
一开始便提问,让学生谈谈自己所知道和了解的有关朱自清的一些情况,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并概述作者朱自清的相关情况。由此扩展到《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展现朱自清先生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由此,将学生引入到本篇课文之中。
板书课题及作者:荷塘月色
―― 朱自清
2、读课文,初步感知。
任意抽选学生来分段朗读课文,其余同学自己跟随默读。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仔细揣摩文章的语言。
3、作品的结构分析。
读完课文后,组织学生讨论问题。
1)、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并对每部分加以概括。(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结构,锻炼学生独立分析课文的能力)
总结学生的分析,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参考分析: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写“观荷缘起”
第二部分(第4~6段)写“荷塘月色”
第三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
2)、文章是怎样的一个结构,是如何将三个部分连接起来的?(引导学生去分析文章的行文线索)
《荷塘月色》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其行文线索很有特色,有两条如同经纬线交织在一起的线索,一是从作者出门经小路到荷塘又回来的空间顺序来惊醒景物的描绘;二是以作者的心情变化作为线索。从文章总体来看,写景是位抒情服务的,因此其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
板书:两条线索
一、空间:出门――小路――荷塘――门口
二、心情:不静――求静――得静――出静
4、细读课文,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再默读一篇,然后讨论问题)
1)、文章的文眼是哪一句?
“这几天心理颇不宁静。”(进一步分析起笔这样写的目的,分析作者为什么会不宁静)
2)、文章中哪些语句直接表现出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揣摩作者通过语言所表达出来的复杂感情,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鉴赏和分析的能力
比如说:“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是不是有点矛盾?
3)、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根据前面对作者感情的把握,让学生对文章中作者的心情变化进行总结。作者的心情在文中是变化的。他开始是不宁静的,为了寻找宁静来到荷塘,在这里,他的心情获得了一种暂时的愉悦。
但最终他还是没有摆脱烦恼。作者的心情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时而烦恼时而愉悦,最后仍然摆脱不了现实的烦恼。
教师补充小结:李白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朱自清是借景消愁愁更愁!但朱自清是巧妙地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不着痕迹地表露了自己的情感。虽然他没有高呼“我很痛苦”,但我们在荷塘月色中能够深深感受到,在严酷现实的重压下作者的苦闷、彷徨和寂寞心境。
5、作业:熟读课文,背诵4~6段。
6、总结:本课时的重点就是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揣摩,文中作者的感情是相当复杂的,要鼓励引导学生深入到作品之中,尝试从语言中发掘作者的思绪,锻炼赏析能力。
第二课时
1、赏析语段,品味语言。(任意抽出学生分段朗读4~6段,鼓励当场背诵)
在掌握全文感情基调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来赏析精彩的语段(4~6段)。让学生欣赏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的幽美,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高超技巧,体悟文章的语言特色。(这一阶段多采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多说,拓宽思路。这些问题的设置,主要引导学生从修辞、叠字叠句的运用,融情于景的手法等方面赏析文章。
这些问题有学生未发现的,有已发现而仍用心不细的,可从不同角度发问。既是揣摩语言,提问就必须紧紧扣住语言,切忌架空。从而促使学生认识到,读文学作品不能停留在字面的识读上,要利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参与评论,一点一点地培养鉴赏能力)
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作者是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解释“通感”的修辞手法以及作用,然后鼓励学生尝试举例)(拓展到本段所使用的其他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板书: 一种特殊的比喻。
本体――花香 (作用于人的嗅觉)
喻体――渺茫的歌声 (作用于人的听觉)
把作用于嗅觉上的花香“错置”到听觉上合理吗?
(合理:而且把花香的特点写清了,形象生动。荷花的香味清雅宜人,立于微风中的赏花人嗅那馨香,时有时无,这种体验是真实的;听那从远处高楼飘来的歌声,时断时续,同样是真实的体验。这两个“真实”便把不同类的感官功能沟通了。作者在感觉上的体验是细腻而丰富的。这一句也恰恰说明“人在景中”。)
2)、“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
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句中有’亭亭’二字。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很美。荷叶本来是静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动的,是舞女的裙。这是以虚写实,以动写静。(引导学生揣摩语言,理解作者动静结合的创作手法)
同时向后扩展,让学生自己找出同样使用了动静结合手法的句子,并分析。锻炼学生的独立的分析能力。
3)、“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如果把“曲曲折折”换成“曲折”好不好?(本文用了三十多个叠字,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有一种音韵美。蓊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绿树,隐隐约约的远山,曲曲折折的荷塘,亭亭玉立的荷花,缕缕的清香,静静的花叶,薄薄的青雾,既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音韵和谐。)
4)、引导学生从语言中体会作者一个人在月夜之中欣赏美景的时候,心情又是如何?(进一步领会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
2、仿照前面的分析,引导学生独立分析第5、6两段
3、 讲解《采莲赋》、《西洲曲》在文中的作用
4、 讨论课后练习
5、 作业:写一篇文章,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进行景物描写,尝试使用本文所学过的语言运用技巧。
6、总结:本课时的重点在于对文章语言的赏析,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探讨的方式,与学生平等对话,充分发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再辅以教师的推敲。同时要注重学生对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不能仅仅是学知识,还要善于运用知识。
附说课要领
一、自我介绍:姓名、工作单位、课题
二、说教材
《荷塘月色》是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一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文章,由于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因此,这篇文章事实上是学生进入高中接触的第一篇现代文。《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朱自清的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运用白话文描写景致独具魅力,被称为写景的好手。并且在景物描写中,能自然地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使他的作品不仅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因此,教学中应侧重语言训练,感受、品味语言,领悟、体验作者的情感,在诵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要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手法,更要让学生仔细品位语言,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
三、接教案的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
四、说教法
在教法上我采用对话式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提问法、讲解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
五、说学法
朗读法: 形式多样的读、大量的读
讨论法: 通过提问思考讨论,引导自己思考,自己得出正确答案。
质疑法: 引导学生从无疑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查阅资料法 :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六、接教案中的教学过程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鉴赏散文的相关知识。
2、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
3、(美点寻踪)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美。理清游踪。
4、引导学生体味第四段的语言美、画面美。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认识“通感”的修辞方法,体会本文中“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思维发展与提升:诵读课文,领略作者在文中流露的主观情感。熟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段。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把握作者情感的发展变化,了解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作品的感情色彩同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内在联系,理解一个正直文人不满于现实又无法找到出路的苦闷心境,培养学生敢于对文本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和评价质疑的能力,并且学会与他人分享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课前准备:《荷塘月色》朗读带和一些舒缓的音乐;并要求学生课前查阅资料,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制成ppt,做好课上展示的准备。
《荷塘月色》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夏季的一个夜晚,月亮升高了,是一轮圆月,我们的主人公心情郁闷,想散散心,于是想到荷塘去走一走。月光下的荷塘是那样的美,荷塘上的月色也令人陶醉,那景色就象一幅静谧、安详、优美的图画。作者将这幅画给我们描摹了下来,成为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我们读他的文章就象看到了那幅画一样。那篇文章就是著名的《荷塘月色》,作者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
二、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合作探究:
(一)、教师播放课文配乐朗读
1、配乐动画朗诵,初步感知、欣赏美景、体味感情。感受课文的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
2、检查预习《能力培养与测试》中字词练习的完成情况。
(二)整体把握,自主探究
①、用自己的话概述文章的内容。
②、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给文章八个小段标上序号,找出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和抒情的段落,找出文章抒情的语句。
③、作者的行踪是怎样的?请用箭头表示出来。
④、作者感情发展脉络是怎样的?
让学生依次交流以上问题。
(三)师生交流明确:
①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②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是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
文章主要抒情的段落是第三段。
文章抒情的语句主要有:
第一段: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第二段: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第三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便觉是一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第六段: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第七段: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第八段: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③作者的行踪:家门――小路――荷塘――四周――家门
④感情发展脉络
“不宁静”→欲求排遣,淡淡的哀愁→观荷塘月色,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感慨→惦念江南,欲求超脱不得。
(四)、学生再次仔细阅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和有必要深究讨论的问题。
学生小组互相交流,也可把问题交给全体同学一起,教师加以点拨。
在学生互相交流提出的问题后,教师还可以抛出下列的问题供大家探究:
1、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2、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3、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4、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写采莲的事情?
5、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6、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针对上述问题请学生认真讨论,能在课堂上回答的问题,我们当堂解决,还有不能解决的请同学们上网查阅资料,或上图书馆查阅资料。我们下节课再来互相交流解决。)
(五)、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问题讨论交流,然后教师抽查,并加以点拨。
关于作者思想感情的问题:
教师提示,要搞清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的问题,首先要搞清为什么作者会颇不宁静,这必须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必须联系作者自身来看。明确:
1、作者、作品简介
关于朱自清,《荷塘月色》(引导学生参看教辅资料《能力培养与测试》)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教师点拨,并明确:
1、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明确:《荷塘月色》表现了作者为国家民族命运而焦躁不安的矛盾心情,既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也表现了他不愿意投身武装的革命,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这是他当时的真实心态的反映。
2、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明确:因为这是作者性格的真实写照,也是因为当时作者这种矛盾心态非常强烈。
3、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明确:作者主观上想通过游览荷塘平息一下自己不宁静的心态,客观上确实在观赏月色下荷塘、荷塘上月色的时侯,作者完全陶醉于自然美景之中,但是很快又回归不宁静,又重新忧郁起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就是他不宁静的表现。
4、第七段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想起采莲的事情?
明确:以采莲的热闹衬托自己的孤寂,且荷莲同物,作者又是扬州人,对江南习俗很了解。
5、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明确:作者想寻找美景,使自己宁静,平息自己矛盾的心态而不得,当然伤感。
6、第八段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明确:一方面有照应文章开头的作用,但主要目的还是以静写动,以静来反衬自己,心里的极不宁静。心里的不宁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澜。全篇充满着动与静的对立统一:社会的动荡与荷塘一隅的寂静,内心的动荡与内心的宁静形成对立统一,文章开头心里不宁静,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趋于心静,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宁静的现实中来,也形成对立、转化。
三、熟读精美语段。
第四、第五、第六段。
教师要求学生诵读时要把握好感情的“度”,以含蓄为主,“内在”情感要丰富,表现出优美的“韵味”,语速宜缓,节奏分明。
四、作业。
上网或者上图书馆查找有关作者和作品的资料,走近朱自清。
第二课时
一、简要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导入新课。
二、欣赏精美语言。
同学们说说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说明理由。然后教师归纳:
1、形象美――手法多样:
鲜明的比喻、明显的对比、强烈的衬托、生动的拟人、传神的通感
2、语言美――新颖而不失自然传神
通俗流畅描述传神节奏协调(量词、叠词)
3、意境美――融情入景、即景抒情
本文的语言美,主要是用了大量的修辞的手法:如
比喻句
①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②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③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到荷塘的那边去了。
④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⑤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⑥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⑦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小结:比喻具体形象
拟人句:
①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到打着朵儿的……
②叶子本是肩并肩地挨着……
③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
小结:拟人灵秀动人
通感句
①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②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小结:通感迷离精妙
通感是一种特殊的修辞。通感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通感就是移觉。
举例(1)她笑得很甜。(视觉转为味觉)
(2)人靓歌甜。(听觉转为味觉)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嗅觉转为听觉)
(4)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视觉转为听觉)
叠词节奏鲜明
迷迷糊糊悄悄蓊蓊郁郁阴森森淡淡曲曲折折田田等
动词准确形象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在泻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青纱的梦。为什么说“泻”“浮”二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呢?可否用“照”替代“泻”,用“漂”替代“浮”呢?
(“泻”的范围广,与“流水”相照应,而且有动态美,显得生动活泼。“照”的范围窄,不能与“流水”相照应,有点呆板,显得不灵泛。)
“浮”突出静态美,“笼”可与之对照。“漂”突出动态美,“笼”不能与之对照
三、总结课文,启迪思维,迁移运用。
本文描写的荷塘只是清华园中一个普普通通的荷塘,然而在作者笔下,却是如此的秀美静谧,令人神往。为什么?
由于:作者对景物做了深入细致的观察,对生活有深挚真切的感受,运用语言的功力很深,故有了美文《荷塘月色》。
四、课后作业
1、背诵第4、5、6段。
2、以《校园月色》为题,写一篇抒情散文。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 篇5
缘由:心情颇不宁静(情感基调,下文不断揭示和照应)
一、月夜出门 目的:看月下荷塘
小路:曲折、幽僻、寂寞
总写荷塘月色 树:蓊蓊郁郁
月光:淡淡(景物色调)
心情:淡淡的哀愁
二、漫步小路 感想一:象超出平常的自己
勾勒荷塘轮廓 直抒胸臆 感想二:觉是个自由的人(照应一)
感想三:受用无边的荷香月色
心情:淡淡的喜悦
荷叶 多、生意盎然:田田
高、美:亭亭、舞女的裙
颜色:点缀着些白花
荷塘 荷花 姿态:袅娜地开着(盛开)
羞涩地打着朵儿(含苞)
光亮:明珠、星星
荷香:渺茫的歌声
荷波:象闪电、霎时、凝碧
三、细写 荷水:脉脉
荷塘月色 (叶子:更见风致)
从月色的角度,正面写:如流水、泻
青雾:薄薄,似牛乳
似轻纱
从景物的角度,反衬: 叶子与花:似梦
月色 树影:黑影、倩影
光与影:不均匀、和谐
如名曲
写月光下 近景 从面上写:树色阴阴、
的荷塘四周 似烟雾
静态 从点上写:杨柳丰姿
远景:隐隐约约的远山
(仰视)
平视:路灯:无精打采
动态:蝉鸣、蛙叫
心态:我什么也没有(照应二)
淡淡的哀愁
四、回首江南采莲盛况,思乡情浓,心情依然不宁静(照应三)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 篇6
《荷塘月色》是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一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文章,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提供的《荷塘月色》说课稿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荷塘月色》说课稿
一、说教学目标
高中与初中相比,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如本单元――现当代散文单元学习重点就是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文章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
依据学生学习特点、教材特色以及大纲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目标: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同时,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掌握一定的赏析散文的方法
(3)情感与态度目标: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情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二、说教材
《荷塘月色》是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一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文章,由于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因此,这篇文章事实上是学生进入高中接触的第一篇现代文。《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朱自清的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运用白话文描写景致独具魅力,被称为写景的好手。并且在景物描写中,能自然地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使他的作品不仅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壮年时期的作品,他的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堪称现代白话文的典范。因此,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要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手法,更要让学生仔细品位语言,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
重点:
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淡淡喜悦淡淡哀愁的思想感情,理解本课借景抒情的手法。
2通过品读语言,尤其是精彩语段4―5段的赏析,品味文章语言美,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流露的复杂的感情
2写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
三、说教法
对于教师的作用,新的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因此,这一堂课,在教法上我采用对话式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提问法、讲解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
四、说学法
1朗读法 形式多样的读、大量的读
2讨论法 通过提问思考讨论,引导自己思考,自己得出正确答案。
3质疑法 引导学生从无疑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4查阅资料法
五、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引导学生初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对四、五自然段深入分析。
第二课时深入理解感情,赏析第六自然段,理解《采莲赋》作用。
现在我着重讲讲第一课时。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以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被毛泽东称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这一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凸显朱自清先生的人格魅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2、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第二步,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这一部分大约需十五六分钟的时间。是这一堂课中占时较多的一部分。之所以安排这么多时间,是因为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美文,充分的朗读是让学生体验这篇文章最好的办法。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读”就是“自主”学习方式的最直接体现。巴金说过:“写吧,只有写,才会写。”我们是否也可以这样说:放手让学生读吧,只有读,才会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在读中思考,在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这一部分大约分这样几步:
(1)学生自由读,之所以不要学生齐读,是因为我觉朗读是一种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而且这种再创造带有鲜明的个体色彩,每个学生的对文章的理解不一样,他朗读时的轻重缓急是不一样的。
(2)第二步,抽学生起来朗读读。教师予以适当的评点、指导。让学生听一部分范读。
(3)再次自读 听完范读后还是让学生自己读课文。
3仔细品读,把握感情
经过几次诵读之后,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感知。再次请学生起来朗读课文,这次是请学生挑出自己最有体会的语段来读。在我设想中,学生选四、五自然段及《采莲赋》这一段的比较多。若有学生提到自己比较喜欢《采莲赋》这一段,我想以此为切入口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感情基调。设计几个问题:“为什么喜欢这一段文字?”它与全文的中心是否协调?引导学生去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
当然,课堂是生成的。这只是事先的一种设想。如若学生未提及《采莲赋》这一段,教师应善于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抓住学生发言的闪光点,或切入对精彩语段的品位,或是对写作手法的揣摩。
4、赏析语段,品位语言
在把握全文感情基调的基础上,教师继续请同学找出自己最有体会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或提出自己的疑问,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赏析课文精彩语段四、五、六自然段,引导学生欣赏朱自清笔下荷塘和月色的幽美,体会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高超技巧,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语言特色。
请`喜欢第四自然段的同学有感情地朗读,并谈谈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作必要的启发指点,尤其是在那些容易被忽略之处,以下仅举几例:(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用裙来比喻叶子?(引导学生用比较法揣摩语言)
(2)如果把“曲曲折折”换成“曲折”好不好?(引导学生用替换法揣摩语言)
(3)这里写的是月下的荷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月亮的影子?(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结合)
(4)作者对月光下的荷塘仅仅是做静态的描绘么?(理解作者动静结合的写法)
(5)荷香与歌声有什么可比的共同点?(领会通感手法的运用)
(6)一个人在这月夜,能够如此细致地欣赏这样的美景,他的心情如何?(把握感情,体会借景抒情)
(以上所启发引导的地方,在备课之时皆已储存,到了课上就要随机使用。这些问题的设置,主要引导学生从修辞、叠字叠句的运用,融情于景的手法这三方面赏析文章。这些问题有学生未发现的,有已发现而仍用心不细的,可从不同角度发问。既是揣摩语言,提问就必须紧紧扣住语言,切忌架空)
品读赏析第四自然段的基础之后,引导学生用刚才所学的赏析方法试着对第五自然段从语言、情感、描写角度这几个方面进行赏析。特别对于这一段中几个动词的使用如学生在论述中未触及,教师可结合课后习题二予以适当点拨。
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希望语文教学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体会到这篇文章的佳处,而且掌握一些赏析散文的手法,学会自己赏析文章。小结本课必不可少因此,在引导学生充分探讨的基础上,教师做一个小结,总结本文语言的特点,体会本文借景抒情的手法,点明在柔美和谐中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并告诉学生作者描写的细,来自作家对客观物象观察的细,体味的细。
第一课时结束,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四、五自然段
3、完成课后习题二
第二课时继续品位语言,深入领会作者思想感情,争取当堂背诵
1、请学生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重点赏析第六自然段
3、讲解《采莲赋》在全文作用
4、背诵四、五、六段
5、拓展延伸
课后练习
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写一段景物描写的文字,抒发自己的某种感情。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 篇7
山东定陶一中语文组 刘 方 274100
[教学设想]
《荷塘月色》是一篇美文,也是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散文名篇。根据本单元学习重点“揣摩语言”,那么教学本文,应从感受景物的特点入手,来把握作者的感情,进而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品味语言时先让学生充分地尽情地朗读,感受和理解语言之美,然后要求每人选择一段或一两个句子评点,老师适当给以点拨和引导。引入《杨义评〈荷塘月色〉》和《余光中评〈荷塘月色〉》两篇观点相左的文章,让学生交流讨论。课后以“我对《荷塘月色》语言风格的看法”为题写一篇短评。
[得意之笔]
1.作者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这是不错的,更重要的是借荷月言己志。在作者的笔下,荷叶清纯,荷花素洁,荷香清淡,月色如水,月光如雾,――这一切,无不是作者那高尚纯洁、朴素无华品格的象征。作者原名“自华”,后该名“自清”,由此,我们可以读出荷月之美与作者之品格的相通之处,这就是一个“清”字:出淤不染,皎洁无瑕!而作者一生都无愧于“自清”二字:清正,清贫,清白,清廉。
(只有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出发,才能真正领会文章独到的艺术魅力)
2.“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一句,比喻形象生动,形神兼备,不仅写出了荷花的形态美,而且化静为动赋予了荷叶勃勃生机,展现了荷叶少女般的纤柔娇美、绰约丰姿。“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无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一句暗喻高妙,逼真地写出了月色的迷蒙暗淡,显示作者渐露忧烦伤感之情。描摹物态,信手拈来自然成文,毫无斧凿之痕,非大家不能为也。
(用词设喻之妙,需要品味,更需要联想)
3.(1)古今中外,许多文学作品都写到了月光,借月光来抒发自己的某种情思。下面四句都描写了月光,分别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l.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l.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l.月亮上来了,是一轮灿烂的满月,它象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涌了出来。
l.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2)下面四句诗,哪一句最符合作者写《荷塘月色》一文的动机和心情?
l.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
l.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l.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
l.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精心设计一些高质量题目,有助于能力的迁移)
[思想感片]
朱自清――中国知识分子自画像
月夜下,荷塘边,一位教书先生模样的人,在不停地徘徊,他偶尔驻足望一眼点点荷花,随即又陷入了沉思。此时月色迷离,夜阑人寂,蝉声和蛙声不时传来,撩拨得人心烦意乱。
――每每读《荷塘月色》,就想见了这种情景,不禁暗自揣摩朱自清先生的模样,那一定是一位清秀文弱心细多感的人。及至看到先生的肖像,果如其然,古人曰文如其人,信也夫!
先生的形象无疑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形象,欲了解中国的知识分子,先生无疑是最好的样本。
中国的知识分子最多难。
先生才华横溢,著作等身,但穷困潦倒一生,虽与身处乱世有关,却足以说明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多蹇。历代统治者都是五大郎开店,对知识分子既嫉妒又惧怕,再者是轻视,斥之为书呆子,迂腐可笑不谙世事。他们官场上不会阿谀奉承左右逢源,故得不到上司赏识;商场上不会投机倒把坑蒙拐骗,故发不了横财。清苦寂寞,注定是他们的命运。他们的精神翱翔在科学和理性的高空,而身子却深陷于龌龊的大地上,灵肉分离苦不堪言。做中国的知识分子,何其不幸哉!
中国的知识分子最清高。
先生作此文时是清华的教授,但日子据说过得很拮据,然而先生人穷志不短,而且历久弥坚,“情愿饿死,也不吃美国的面粉”,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宁折不弯的骨气和正气。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士可杀而不可辱,头可断而魂不死。这种特立独行高傲无羁的人格,最大地显示了生命的高贵和尊严。伯夷不食周粟,有人视之为傻瓜,但千百年来人们还是把他做为“义”的化身歌而颂之。朱自清做的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有人以此非议之,但事实已经证明,现在的中国最缺乏的正是这样的人。
中国的知识分子最爱国。
先生教务繁重,兼有家事拖累,经常是身心俱瘁自顾不暇,但他仍密切关注时局发展并为此寝食不安,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可贵的爱国精神。位卑未敢忘忧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知识分子尤甚。这种爱国情感,仿佛与生俱来至死不悔。内忧外患生死存亡的关头,挺身而出奔走呼号的是他们;歌舞升平国泰民安的时候,不甘现状居安思危的是他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今古一脉相传。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以天下为己任,真正是中国各阶层中最杰出最优秀的一群人。
中国知识分子,可怜!可敬!可爱!
[一孔之见]
(1)《荷塘月色》整篇文章设喻达14次之多,除少数堪称佳构外,大多均不足称道,如把荷花比作明珠星星,平淡无奇,了无新意,比作刚出浴美人,又有些庸俗不堪,使人想入非非;把荷香比作歌声,把月影比作名曲,更是牵强附会匪夷所思,世人多以通感视之,认为神奇之至,未免有些夸张。
(2)《采莲赋》和《西洲曲》引入文中,究竟有何指向,令人无从把握。作者饱受国事家事之忧,意欲寻一别样天地,以求解脱,解脱不成,便借诗抒怀,这可以理解,可诗中明明表现的是少男少女引逗嬉戏缠绵悱恻的恋情(《采莲赋》)、女子对心上人的表白和思念(《西洲曲》),莫非朱先生于情感生活上有难言之隐?联系1927年的社会大背景,又不能这样理解。前后矛盾,白璧有瑕,实在遗憾。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 篇8
一、教材与教学对象分析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散文,也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朴素、典雅、 
充满诗意的语言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在写景中抒发出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学生是容易入景的,但入情即难,而且对语言和景物层次的精妙之处难以感悟,因此在教学时先详细叙说文章写作的时代形势和作者的复杂心境,让学生通过联想产生历史的想象,再紧扣作者情感的变化揣摩语言的运用和意境的美。 
二、教学目标  
1、 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三、教学重点 
1、 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 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四、教学程序 
课前:① 学生查阅有关时代背景的资料; 
      ② 学生仔细阅读文章,认真思考教师布置的阅读训练题。 
课堂:① 分小组讨论阅读训练题(一课时) 
      ② 以文章的写作顺序,结合阅读训练题(二课时) 
课后:① 整理课堂笔记 
      ② 限时做《创新思维训练》中有关题目 
      ③ 仿写: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博喻写一段写景的文字 
五、教学过程 及阅读训练资料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析: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作者彷徨苦闷,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的心情)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如果省略了“渐渐”一词,表达效果有何不同?析:“渐渐”写出了时间流动和空间转移的缓慢,与环境的宁静和心境的颇不宁静相适应,如果省略了,则不能描摹出时空变换的流动性,也不能体现出缓慢中的宁静与宁静中的颇不宁静)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若将“带”字换成“掩”或“关”有何不同?析:“掩”―出门/转身/拉掩,动作烦琐,有一定的目的性;“关”―动作过程与“掩”相类似,目的性强,语言的感情色彩平淡苍白,缺乏表现力;“带”―轻轻地将门从背后掩上,动作轻柔随意,保持环境的宁静,也与心境相符)上门出去。 
(1、在本自然段中,作者所处的环境是由哪几个空间立体地构成的?析:院子、夜空、墙外、屋里、门外) 
(2、在本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些叠词?有何作用?析:日日、渐渐、迷迷糊糊、悄悄;本文使用的叠词不仅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韵律美。叠词一般用轻声的语调来读,轻柔的语调与轻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而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的。) 
沿着(为什么不用“通往”?析:“沿着”是围绕,才可见“荷塘四面”的景色,而“通往”则表示还走在往荷塘的路上,无以得见“荷塘四面”。)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曲折、幽僻、寂寞”三种情景前后有何联系?析:曲折引出幽僻,幽僻引出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作者在描绘景物时用了哪些叠词?析:蓊蓊郁郁、阴森森、淡淡;景物的色调是怎样的?析:淡淡;流露了怎样的心情? 析:淡淡的哀愁。)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若换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析:“踱”:走路时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慢条斯理,脚步井然有序,而心里却若有所思,若有所感,在幽闲、超然中,淡淡的哀愁在若隐若现。若换成“走”字,则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韵)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联系上下文,理解“平常的自己”是怎样的?现在的自己又是怎样的?析:苦闷、彷徨、想逃避又难以超然;自由的人)到了别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妙处”和“受用”两个词,可以表明作者的心情有何变化?析:从淡淡的哀愁到淡淡的喜悦)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本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在上下文的联系中有何作用?析: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弥望”何解?析:充满视野,满眼,如“春色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亭亭”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它修饰的是“舞女”还是“裙”?析:与“高”相呼应,修饰“舞女”)的舞女的裙。(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析:本体――叶子;喻体――亭亭的舞女的裙;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层层的叶子中间,(“田田”与“层层”是对前面哪个词的具体解释?为什么?析:曲曲折折;“田田”描其连绵不绝,“层层”描其高低有序),零星地点缀(“点缀”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析:零星)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本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若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好不好?为什么?析:拟人;不能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因为拟人的运用可以回应上面的“舞女”,荷茎象舞女,叶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颜,同样千姿百态,楚楚动人)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析:本体――白花;喻体――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1、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点缀着”的,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2、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的“星星”相似;3、荷花是“袅娜”、“羞涩”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此处运用了“通感”的写景方法,试述什么是“通感”?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缕缕清香”与“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有何相似?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析:“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相似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作用:用“歌声”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觉的可感形象,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把视觉、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启迪读者更加深远地想象和联想。)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颤动”的原因是什么?析:微风)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为什么只有一道而不是几道?析: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凝碧的波痕。(波痕为什么是凝碧的?析:田田、层层、肩并肩、密密地挨着)叶子底下是脉脉(写出的流水的什么特点?析:无声、含蓄)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这一段所写的景物的顺序能不能调动?析:不能。因为叶子出水很高,而且是田田的,目之所及肯定首先是叶子;因为白花是点缀其间的,而且白而发亮,所以接着写花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花是零星的,所以微风过处有清香;因为有微风,就有了波痕;因为有了波痕,便看见了底下的流水;因为有流水,所以叶子更见风致。作者的目光又回到叶子与花上,从而顺理成章,从容不迫地引出下文对静静地泻在叶子与花上的月光的描写。景物出现的顺序是有着极强的前后关联的,极富层次感,绝不能调动)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若换用“淌”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泻”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强的动感与立体感;“淌”虽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泪或汗等顺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来,而月光是从空中照下的,并无依附任何事物。)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若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牛乳”和“轻纱”的本体是什么?梦的本体又是什么?析:薄薄的青雾;叶子和花)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本句描写了哪两种树影的哪些特点?“画”字对表现这些特点有何作用?析: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本句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是从哪两种感觉的互相转移?析:本体――月色;喻体――名曲;相似点:和谐;是视觉与听觉的互换。) 
(评:这一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写,如流水,泻;也有用景物进行反衬,如写青雾、叶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令作者与读者如痴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描写出树的哪些特点?析: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在总体写树中又着重写了杨柳的丰姿,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析:点面结合)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是怎样由景写到人的?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变化?析:由路灯光联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会联想到人的心,一想到个人,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自然会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作者的心绪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哀愁。)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呢?析:“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 首徐回,兼传羽杯; 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思乡之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 
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此时此刻的作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呢?析:触景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黑暗的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借思乡排遣忧愁)――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析: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 
《荷塘月色》板书设计  
                 缘由:心情颇不宁静(情感基调,下文不断揭示和照应) 
一、月夜出门  目的:看月下荷塘 
                              小路:曲折、幽僻、寂寞 
                总写荷塘月色  树:蓊蓊郁郁 
                              月光:淡淡(景物色调) 
                              心情:淡淡的哀愁 
二、漫步小路            感想一:象超出平常的自己 
勾勒荷塘轮廓  直抒胸臆  感想二:觉是个自由的人(照应一) 
                          感想三:受用无边的荷香月色 
                          心情:淡淡的喜悦 
                     荷叶  多、生意盎然:田田 
                           高、美:亭亭、舞女的裙 
                         颜色:点缀着些白花 
            荷塘  荷花  姿态:袅娜地开着(盛开) 
                              羞涩地打着朵儿(含苞) 
                           光亮:明珠、星星 
                     荷香:渺茫的歌声 
                     荷波:象闪电、霎时、凝碧 
三、细写           荷水:脉脉 
 荷塘月色         (叶子:更见风致) 
                    从月色的角度,正面写:如流水、泻 
                                         青雾:薄薄,似牛乳 
                                             似轻纱 
                    从景物的角度,反衬: 叶子与花:似梦 
             月色                       树影:黑影、倩影 
                                          光与影:不均匀、和谐 
                                             如名曲 
                   写月光下        近景  从面上写:树色阴阴、 
                   的荷塘四周                      似烟雾 &nbs
[1] [2] 下一页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朱自清的生平及创作成就。
2、理解识记生字生词的形、音、义。
技能目标:
1、欣赏本文所展示的优美意境,提高对情景交融类散文的鉴赏能力。
2、学习运用联想、朗读、比较等方法品味本文语言的精美。
情感目标:
1、能理清文章感情脉络,注意作者情感的变化,体会作者复杂的心态。
2、学习朱自清先生的崇高的民族气节。
教学设想:
1、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欣赏课文所展示的优美的意境上,注意赏析本文的语言魅力。
2、在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勿包办代替,要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涵泳玩味,从而领悟文章意蕴之深刻,语言之精美。教师注意随机点拨,把握课堂进程。
3、第一课时侧重于整体把握全文的结构和脉络,第二课时重心落在4-6的细读赏析上。
教学时数:二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古往今来赞美荷花的诗歌文章很多,如杨万里的“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他写的是艳阳照耀下的荷花,月色朦胧下的荷花该是别有一番情致吧?让我们走进散文大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慢慢行走,细细欣赏!
活动一:检查预习情况
小煤屑路蓊蓊郁郁独处的妙处弥望袅娜霎时脉脉的流水梵婀玲
妖童媛女 首徐回纤腰束素敛裾
活动二:整体把握课文,理清感情脉络。
听录音,注意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写了朱自清一次怎样的经历?
----月下散步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作者的行踪
家――小路――荷塘――家。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
3、本文写了作者的一次月下散步的经历,作者为什么深更半夜的时候去月下散步呢?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夜深人静之时本应好好休息了,但许多事情剪不断,理还乱,就想到去荷塘散步,以此来排遣内心的烦恼。
4、朱自清去月下散步的目的是什么?
----寻找宁静
5、一夜畅游,朱自清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吗?
学生齐答。(只让学生回答“找到”还是“没有找到”)到底找到没有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作者心情是怎样变化的。请看第3自然段的内心独白。指名朗读。教师点拨朗读要点,注意重读“也爱独处”“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等词句,表现作者摆脱尘俗的喜悦之情。
6、这一段独白到底流露了朱自清怎样的心情?
学生明确:作者在这幽僻的环境之中,在朦胧的月色中,一人独处,才感到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才能暂时超脱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为能够暂时得到自由,欣赏荷塘月色而淡淡喜悦。
7、课文4、5小节是最能表现作者艺术风格的写景名段,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和朦胧柔和的月色、沁人心脾的荷香融合在一起,形成幽雅宁静、素淡朦胧意境。我们下一节课再作细致的赏析。作者独处之妙超脱之乐能不能永久呢?美梦会不会醒来呢?作者现在大家先看看第六小节,说说作者的心境有何变化。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并注意抓重点语句。
生:“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流露出失落之意,宁静的环境并未能排遣心中的哀愁与苦闷,依然摆脱不了那绵绵的愁绪。
可以指导学生朗读这一句,注意“我什么也没有”读出感情。
8、师:作者的愁绪可谓“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借美景来忘却以告失败,朱自清又尝试用什么办法来超脱现实,摆脱种种烦恼呢?这种方法最终有没有奏效呢?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剩下的部分,在讨论后回答。
生:作者通过想像江南采莲的习俗,想像采莲中热闹风流,想像采莲中情感的纯洁美好,借此把自己从现实中解脱出来。但现实终究是不能超脱的,人终究不可能长久生活在梦中,不管这个梦是让人心旷神怡的景物还是令人神往不已的习俗,“推门进去”说明作者又回到现实中,种种苦闷、无奈甚至是痛苦还是要缠着他,可谓“抽刀断水水更流,借景消愁愁更愁。”
活动三:小节本课,预习单检查
1、明确结构,归纳大意:
全文分三大段:
第一部分(1―3):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及来到荷塘的感受。(点明题旨)
第二部分(4―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发对江南的惦记。(偏重抒情)
2、作者情感变化的脉络
感情变化是:“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下渐渐超脱→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作者在文章中体现了一种复杂的思想情感,即“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喜悦”,这可从文章中的景物中见出。这也就是本文的感情基调。
结语
李白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朱自清是借景消愁愁更愁!李白是直抒胸臆,而朱自清是巧妙地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不着痕迹地表露了自己的情感。虽然他没有高呼“我很痛苦”,但我们在荷塘月色中能够深深感受到:人生忧伤虽轻犹重,孤独苦闷似淡还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精读课文3、4小节,欣赏本文所展示的优美意境,提高对情景交融类散文的鉴赏能力。学习运用联想、朗读、比较等方法品味本文语言的精美。
导入:
品读《荷》文最为重要的不在于索解郁闷、孤独的原因,而在于其消解方式,以及在消解中表露出来的作者性格素养、人生追求甚至是人生矛盾。以此来培养我们对生活与自然细腻而优雅的体味,对生命过程深刻而复杂的感悟。就让我们进入文章的核心 3、4小节。
活动一:研习课文第4小节
1、指名朗读或听录音,说说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景物顺序是如何安排的?本文题目是“荷塘月色”,这一段偏重于“荷塘”还是“月色”?
这一段依次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定点观察,由近及远,由上到下,先静态后动态,写景的层次极为清晰。这一段主要是写月下的荷塘,虽没有直接写月色,但所有景物都在月色的笼罩之下。
2、文学的精彩之处不在于写了什么,更在于怎样写的。我们现在从修辞手法角度来分析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叶、荷花、荷香的,说说这些修辞手法突出了事物什么特点,另外有哪些词语用得非常准确,品味其妙处。学生涵泳体味,并小组交流。随后教师点拨:
荷叶
比喻: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玉立、修长婀娜、灵动飘逸,写出了荷叶高圆而舒展的风姿。田田,用叠词,突出荷叶的茂密连绵。
荷花
博喻: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描绘说明同一个本体的比喻,用博喻写出了月光下的荷花的各种姿态。
明珠――写出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
星星――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
美人――用刚出浴的美人来形容露珠点点的荷花,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而想到荷花的质朴、清新、纯洁、淡雅和高贵、冰清玉洁
袅娜――常用来形容女子体态轻柔优美,这写出了荷花柔软妩媚饱满的荷花柔美姿态,用来修饰盛开的荷花是恰如其分。
羞涩――含苞欲放的娇美情态,有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少女的娇羞,正好传神地表现了含苞未放的荷花的情态。
可以要同学们尝试着将“袅娜”“羞涩”互换一下位置,看好不好。
荷香
通感: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沁人心脾。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
活动二:研习课文第五小节
1、第四段写的是月下的荷塘,这一段写的是
明确:荷塘上的月色。
2、月色无形,很难摹写,朱自清怎样做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的呢?中国传统绘画理论认为画山精神画不出,以云岚衬之。如果把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结合起来,既正面描写月色,又描写月光下的景物,或者展开联想,用贴切的比喻形容,无疑会大大增强文章的艺术魅力。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说说作者写了哪些月光下的景物,又有哪些精彩的比喻。哪些词语特别有表现力?
明确:写了叶子和花,灌木、杨柳的倩影,比喻句有“流水”、“酣眠小睡”“如鬼”“名曲”等句。用得准确生动的词语有“泻”“浮”“画”等。
3、一二两句中,“泻”“浮”二字能否换成“照”“升”?叶子和花从侧面突出了月色的什么特点?请在心中细心的体味,然后跟同学交流,准备发言。
明确:“泻”字,顿时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照”字直白,是如实地写,不是描绘,淡而无味。另方面与“如流水一般”不相配,失去和谐感。)
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一个水气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出。(而“升”给人腾空而上的感觉,不能妥帖地道出雾的轻柔。)
叶子和花的特点是娇嫩柔润,从侧面突出了月色的皎洁朦胧特点
4、“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酣眠”“小睡”分别比喻什么?为什么作者认为“这恰是到了好处”?
明确:分别比喻月光朗照和月色朦胧,这种朦胧柔和的月色非常符合作者此时的心境 淡淡的喜悦,心灵获得慰藉,所以说“恰是到了好处”。
5、“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的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联系上文,并不均匀是指什么?这一句通感手法的运用有何妙处?
明确:是指灌木的树影浓密巨大,杨柳树影的稀疏修长。“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的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由视觉向听觉转移。月的光华和阴影,用“名曲”的旋律来形容,表明光与影的和谐,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优美,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乃至带入一种幻境。
6、听录音品味感受
总结本课
这两段写景层次分明而特征鲜明,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之情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诚如罗丹所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却缺少发现的眼睛”,同学们,春有莺飞草长,夏有蝉鸣树林,秋有枫叶如火,冬有白雪皑皑,用敏感的头脑,带上一双敏锐的双眼,慢慢行走,细细欣赏啊!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 篇10
阅读题在语文考试中占有一定的分数,多做阅读题,争取加强自己的语感,不要在阅读题上丢分。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荷塘月色》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荷塘月色》
朱自清
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②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③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④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⑤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 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⑥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⑦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 首徐回,兼传羽杯; 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⑧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⑨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⑩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荷塘月色》阅读题目
1、解释第③自然段画横线短语在文中的含义。(3分)
平常的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个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由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说出“本体”和“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自然段画横线句子通过一连串的修辞来写景物的特点,从这一角度加以赏析。(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采莲赋》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从全文看,有什么表达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荷塘月色》
1.、“平常的自己”:指为环境和精神压力所困扰而又整天忙忙碌碌的自己。(1分)
“另一世界”:指没有烦事缠绕,精神得以超脱的世界。(1分)
“自由的人”:指没有任何干扰,可以随意想、说、做的人。(1分)
2、本体是“白花”。喻体是“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有三: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且是“零星地点缀着”,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的“星星”相似。荷花是“袅娜”“羞涩”且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5分,本体2分,喻体每点1分)
3、作者运用一系列修辞,正面描写月光。先用“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倾泻,又无声响,幽静而幽美的情状。“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是用衬托的手法去写月光,描写出了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接着又用两个比喻“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把月光那种朦朦胧胧的状态写了出来。作者把满月朗照比作“酣眠”,把“淡淡的云”比作是“小睡”,写出了满月的必要与隔着淡淡之云的情趣,表明了作者喜欢似明非明,似亮非亮的感觉。(8分,每点2分)
4、《采莲赋》描写了江南艳丽少男和美貌女子,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出采莲的热闹欢乐情景。从全文看,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采莲赋》的热闹、欢快可以看出作者与现实抗争的失败,思乡是作者为了摆脱现实忧伤所做的再一次努力。(6分,每点3分)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 篇11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散文的经典之作,其清新的语言、灵巧的构思、写景状物的高超技艺让人叹服!
经常听老师上《荷塘月色》的公开课,没发现好的使人难忘的好课,自己上来也觉得无趣。一篇如此优美的抒情散文到了老师手里怎么就变样、变味了呢?
抒情散文不好上,我想是许多老师一致的看法。原因不一:情感不好把握有之,分析不到位有之,不知从何讲起有之,等等。而《荷塘月色》是众多散文中比较难上的一篇,不好找突破口,我上课喜欢找突破口。你从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开始,但不好继续讲下去,想去开导学生,课堂死气沉沉。你从作者行程开始,显得单调肤浅。你从朗读开始,课堂重点不突出。难,真的难,难于上青天了。大多老师上公开课喜欢分析描写荷香月色的那几段,因为比较好驾驭。
今天我也上了《荷塘月色》,总的感觉不好,不喜欢这堂课,可以说是一节失败的课。其一,缺乏激情;其二,重点不突出;其三,分析不透彻;其四,学生活动不够。
现细细想来,觉得有几点值得我好好反思的。
第一,课堂教学不是百家讲坛唱独角戏,而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学生去探究合作。
第二, 散文教学要突出朗读,要学生读去体味作者的情感和优美的散文语言。如何读,要课前设计好,面要广、要意义。
第三,抒情散文教学要突出文中的情和景,如何梳理把握情感,怎样品味文章的景物描写,中学语文老师不是大学教授不必要那么深奥,要讲得通俗易懂。但也不能流于表面毫无启发。
第四,教学要设计亮点和高潮,教学要有波澜,有余味。
第五,教学要选好突破口,设计好有价值的提问。
第六,散文教学不需面面俱到,要有所取舍。
第七,《荷塘月色》第一课时可以从找出文中抒情的句子,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点拨,主要是要学生体悟作者的心理波动,设置高潮应该在“蝉声和蛙声”、《采莲曲》以及“妻儿”的沉睡处,作者用反衬来表达自己的心理反应。那么我们可以感悟到作者的内心“不宁静――宁静、孤寂――不宁静”这种矛盾的徘徊的过程。
第八,第二课时重点欣赏描写部分通过诵读来感受散文的美以及作者描写技巧。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 篇12
教 学 要 求 : 
1.基础知识:(1)字词的理解和运用;(2)朱自清和他的散文;(3)通感的手法。 
2.阅读能力:(1)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2)体会散文的语言特点,学习文中词语鲜明的感情色彩。 
3.写作能力:写一段鉴赏本文语言美的文字。 
教 学 重 点 :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直接抒情的语句的含义,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 学 难 点 : 
对本文语言技巧的鉴赏。 
教 学 时 数 : 
二 课 时  
 教 学 过 程 及 内 容 :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 课文,简介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原名自华,号秋实。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文学研究会早期成员。江苏东海人,因祖父、父亲都定居扬州,又自称扬州人。 
幼年受士大夫家庭的传统教育,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20年毕业后在江、浙的中学任教,极受欢迎。1925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31-1932年在英国伦敦学语言学及英国文学,回国后仍在清华大学任教授并兼中文系主任。 
1948年8月12日病逝前,谆谆嘱告家人,说已签名拒绝美援,不要买政府配售的面粉。 
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2.代表作品:长诗《毁灭》、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 
二、朗读课文: 
1.朗读课文。 
2.初悟作者的思想情感 
三、简介创作背景 
本文写于1927年7月。当年4月12日,南方发生“四一二”政变。 
面对“南方这一年的变动”,朱自清觉得是“人的意想所赶不上的”。他认为:“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一法……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哪一条呢?……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以姑作安心地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那里去》)“这几天心里似乎有些异常……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一封信》) 
简而言之,此时的朱自清正处在反感于国民党的,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存疑虑。陷入了不知道往“哪里走”的“惶惶然”中。 
四、作品结构分析。 
    指导:《荷塘月色》的每个自然段有其独立内容,但从作者的行踪变化上看,无论是紧扣文题的主体文字,还是荡开笔墨写联想的“闲笔”,这8个自然段还是可以划分成几个大部分的,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了有助于我们对内容的分析和对主旨的探索。 
   (一)学生提挈每个自然段的内容(用语要简明、准确)。 
         第1段  独游荷塘的时候、地点和缘由。 (心境:“颇不宁静”) 
   第2段  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第4段   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5段   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   荷塘四周的景物。  (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 
         第7段   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   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二)综合、归纳。 
从写景状物的角度上看,第4―6段显然是文章的主体内容,应归为一部分。前三段,写夜赏的缘由。7、8两段,由现实写及想象中古时候的旧俗,突转一笔(回到家门)收束全篇。 
    这样分析,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写“观荷缘起”(情) 
    第二部分(第4―6段)写“荷塘月色”(景) 
第三部分(第7―8段)写“月下遐思”(情) 
四、小结写作线索。 
《荷塘月色》的行文线索,很有特色,如同经、纬两条线穿织在一起。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作者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的变化好似一条经线,作者的游踪、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犹如一条纬线。 
清代学者王国维言“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     
五、找出直接抒情的语句,体会其情感。 
1. “这几天心里颇不安静”。 
    不加掩饰直抒情怀显出作者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夜深人静出游荷塘的缘由(欲排遣苦闷之情)。 
    2.“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是独处的妙处”) 
    这一段抛开了写景,句句都在内心活动。这样写,是不是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呢?  
    ①抒发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正是对“心情颇不宁静”的自我调节。抛开了写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的痛楚心态―烦扰的思绪压抑不住,一定要说出来。只有在清冷的环境里独处才“觉得是个自由的人”,这其中不就蕴含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吗? 
    ②从行文上看这一段似乎是“游离”出来的抒情段,但从时空上看,这一段与第2自然段是同步的。实际上,这“情”还是离不开“景”的,如果不是月下独行在那条极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发所谓“独处”之情呢?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①在行文上,这是一个过渡句,提挈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它与第2自然段有什么关系,则容易被忽略。这句是对“去荷塘”文字的一个接续,2、3段便浑成一体了(再次证明第3段并非“游离”出来的段落)。 
   ②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他要追寻美来自慰,反映了不满现实而又幻想超脱现实的心态。 
六、小结、布置作业 。 
通过对全文结构的分析,我们对《荷塘月色》的内容、写作线索都比较清楚了;结合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我们对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感情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些都为我们进一步学习、欣赏《荷塘月色》奠定了基础。 
下一课时,我们将认真研读作品中写景状物的段落,欣赏其高超的语言艺术和独特的表现手法;我们还要进一步体味作者是怎样把深沉、复杂的感情寄寓在“景语”之中的。 
作业 :背诵课文第4、5、6段。 
附:板书设计  
荷  塘  月  色 
  1  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 
观荷缘起      2  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3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4  月下荷塘。 
        荷塘月色      5  荷塘月色。 
6 荷塘四周的景物。  
7 联想江南采莲的旧俗。 
              月下遐思 
                            8  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提问。 
1. 集体背诵《荷塘月色》第4自然段。 
2. 请两位同学各背诵一遍第4段。 
二、解析第4自然段, 
讨论重点:多角度来描摹荷塘美景。 
1.写满眼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顺笔写及缕缕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和流水,层次井然,形象精确。 
“荷叶――荷花――荷香――流水”这是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来写的。 
   2.深层探究作者的匠心: 
    ①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 
    实际上,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物静而情动。花、叶、流水的人格化表现了景与情的交融,潜在的韵致也就流动起来了。作者把叶子比成“亭亭的舞女的裙”,说是静,却有动,也许叶子静静地铺展着,可喻体中的女郎是在旋着舞着的,否则,那裙裾怎能临风伞开呢?再如,朱自清先生用“羞涩”一词来形容待放的花朵,更是耐人寻味,不仅暗合古人对荷花“绰约若处子”的赞誉,更让读者浮想不已,既然“羞涩”于颜内心怕更怦怦吧!这“动”已溢于文字之外了。 
    ②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的神韵。 
    所谓“可想”,是指由“可见”引起的合理联想,把不可见的景物写得很有风采。 
第4段的最后一句 ,荷叶田田,满遮荷面,塘水看不到;作者却断定那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是由于叶子的“风致”引起的合理想象。这是很精彩的一笔。 
从“视觉―嗅觉―听觉”这一角度来欣赏作者怎样描写荷塘,进而解决一个问题:第4段是“人在景外”还是“人在景中”(实际上是“情景交融”的问题)。 
三、关于“通感”问题。 
1.分析下列这一句的比喻特点: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本体―花香 作用于人的嗅觉)    喻体―渺茫的歌声  (作用于人的听觉) 
“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   ――钱钟书 
2.把作用于嗅觉上的花香“错置”到听觉上合理吗? 
合理!而且把花香的特点写清了,形象生动。荷花的香味清雅宜人,立于微风中的赏花人嗅那馨香,时有时无,这种体验是真实的;听那从远处高楼飘来的歌声,时断时续,同样是真实的体验。这两个“真实”便把不同类的感官功能沟通了。作者在感觉上的体验是细腻而丰富的。这一句也恰恰说明“人在景中”。 
    3.从第5段中找出有通感修辞现象的句子,并进行欣赏。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同梵娜玲上奏着的名曲。”) 
四、欣赏第5、6段。 
    欣赏重点:品味语句或句中所蕴之情。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精确在哪儿? 
     写月光照在荷叶荷花上,“泻”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新鲜欲滴的实感。 
    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里的比喻与拟人,准确形象,但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作者为什么不割爱此句,以使通篇流溢着美呢? 
    (引导学生从借景抒情的角度来思考,体会作者心中难以排除的哀愁,烦怨) 
五、课堂作业 。 
《荷塘月色》的语言艺术是很高超的,美的语言,有丰富表现力的语言并不是靠词藻堆砌,靠粉饰来写就的,散文的语言美就要表现在语言的“生活化与艺术化的统一”上。例如: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一句,除“亭亭”一词外,都是口语,“叶子出水很高”是“写实”的一笔,不需修饰已经达到“准确”了,但作者不满足“摹形”,他要传荷叶之“神”,于是抓荷叶的状态特征以裙作比,“亭亭”二字便成了点睛之笔,一位临风起舞的窈窕淑女的美姿出现了,那展开旋动的裙与硕大舒展的荷叶融合为一体,荷叶的动态美便跃然纸上,心形兼备。 
   请同学们也找这样的例句进行欣赏,并写一段文字表述你的理解(一百余字即可)。 
六、课后作业 : 
1、 背诵第4至6段。 
2、 书面完成“练习”二、三、四题。
[1]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 篇13
作为一名高中的语文老师,一定要学会反思,反思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反思自己的教学技能,反思学生的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学反思范文,供大家参考。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写景散文,是必修二中专题四“慢慢走,欣赏啊”这一专题中的一篇散文。这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这篇文章,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淡素雅、超凡脱俗的月下荷塘图。教材中要求的是欣赏文章的意境美,因此我在设计教学时,使注意从意境这方面进行切入来学习欣赏这篇文章。“意境”顾名思义,即“意”与“境”的组合,意为作者的情感,而 “境”则为外在事物,所谓“意境”即为作者内在情感与外在景物的有机结合,情景交融。
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注意让学生体会荷塘之美,月色之美,以及在描写荷塘月色时所用的语言之美,并探究语言刻画的手法,其次是让学生领悟一切景语皆情语,探索朱自清先生在本篇文章中蕴藏的情感,紧扣开头的第一句(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对全文进行思想感情上的分析,因此我安排了两课时,第一课时重点鉴赏文章的语言,欣赏美丽的荷塘月色之景,第二课时从景入情,对其情感和所表达的思想进行分析,感受文章的意境美(散文就是美文,是文质相称,形神俱美的艺术品),古人说“文因质立,质资文宣”。散文的美表现咱内容和形式上的完整结合。《荷塘月色》就是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上完这节课后,我感觉最为得意的地方就是评点这一环节。让学生在评点课文时,学生对于文章的点评非常到位,甚至于有些学生的点评替代教师的讲析,例如:有一位学生说:文中的第四段中曲曲折折的荷塘,“曲曲折折”写出了荷塘形状的不规则也写出了荷塘回环曲折的美感,而田田则写出了荷叶之多,亭亭写出了荷叶之高,荷叶的动感,荷叶的美,叠加了袅娜,节奏羞涩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荷叶娇羞之态,像少女一般的美,而写流水则脉脉一词来描述,把水写活了,写出了人的感情。
得意之二便把文中使用叠词的句子让学生改写,对比改写之后与之前对照,有什么不同,领会叠词在文中使用的作用,并让学生举出使用叠词较多的诗词,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学会从语音,语言节奏的角度来鉴赏诗词、散文,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好处,此处教师的预设在课堂中注意让学生去自主探究,自发生成,避免了出现老师预想不到的事情并且学生在对比中也学习到了方法。
而谈起本节课的不足,则有很多,试举一两个作为典型代表:
首先第一处便在引导学生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的时候教师只注重了自己的预设,而忽略了在此中的引导,以至于教师一味的把学生往自己设定好的路子上引,却引不过来,学生不明白教师在想的什么,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因此,让我感觉到在预设与生成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可忽略。
另一个是上课时的语速太快,提问时没有注意语言轻重缓急,让学生不能抓住问题的要点,使得课堂上学生的反应较慢,无法达到预设的理想状态,让学生无法从老师的语言中体味到文章舒缓朦胧的意境美。这也是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拓展阅读:高中语文《荷塘月色》说课稿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上的要求是“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本文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的代表作。作者描绘的荷塘月色,形象生动、语言优美、典雅,艺术技巧纯熟、自然,是一篇经典的美文。鉴于以上分析,根据课程改革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了解作者寻求宁静、向往自由的思想感情;品味作者高雅的审美情趣。
2、知识目标:学习巧妙的语言修辞,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3、能力目标:训练朗读、分析、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鉴赏语言美,掌握情景交融艺术手法
(四)教学难点:通感的学以致用
二、说教法:根据以上的分析以及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和年龄、心理特征(感性思维为主),拟采用诵读法、直观演示法、设疑讨论法。声情并茂的配乐诵读法:此法可使听众渐入佳境,引起共鸣。图文并茂的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打出荷塘月色图幻灯片,配合语言描绘,视听结合,调动人的多种感觉器官和想象,使学生多角度感受到美。合作互动的设疑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集中探讨。
三、说学法:教学相长,学生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以提升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为目标,有针对性的引导他们自学自我提升。
1、 课前预习,明确课堂任务,提高效率;课后拓展,多渠道阅读相关文章,广开眼界,锻炼自身收集信息、自主阅读能力。
2、 多模仿示范朗读,是提高朗读水平的有效途径
3、 深入研读课文,课堂上积极参与,提高思辨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 导入(2分钟)1、拟用旧知识导入法,让学生列举关于“荷”“月”的古诗词等名句,如“小荷才露尖尖角”“出污泥而不染”“月上柳梢头”“月儿弯弯照九州”,等等。2、明确本堂课教学目标为赏析语言美,感受画面美。
(二)4、5、6段课文分析(33分钟)
先介绍作者是为了排遣不宁静的心情,选择了独游荷塘,然后自然过渡到4、5、6段荷塘月色的学习。(一两句简单的过渡必不可少,即可突出重点,又保证课堂结构的完整性和严谨性。)
1、朗读训练(8分)
课前预习已整体感知文章,课堂设计配乐朗诵,加深美感印象,可挑选学生代表与老师一起声情并茂的朗读,并进行点评。
2、赏析语言美,品味画面美(25分)
提问:这几段写了什么?都说它美,它美在何处?
理论依据:美感是一种心理现象,美感产生的生理基础有视、听、味、嗅觉等多种感觉器官,品味作者笔下的荷塘月色也需要调动多种感官的想象,这种美的想象属于心理学中的再造想象,即是根据别人的描述或图样进行的想象。一句话,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想象,给予学生充分自主感受的空间,才能深刻品味到这种美。
⑴语言美
本文语言突出特点,运用大量修辞手法,神采飞扬,其中的博喻、叠词、通感为重点,对此学生却较生疏。
①博喻就是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又叫连比,运用博喻能加强语意,增添气势,使得意象更形象,如文中荷花的博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如此光洁、莹润、精致的荷花,你能不多看几眼吗?
学以致用:发挥想象,仿写或扩写,写出你心中的荷花(仿写、扩写是高考考察的语文能力之一)
②叠词
切入角度:用音乐的击鼓打节奏方式领略叠词独有的韵律感,如“曲曲/折折”“阴/森森”“脉脉”节奏分别是……(学生会用手指叩响桌子去感受叠词带来的音乐美感,荷塘月色的灵动飘逸。)
课外拓展:《诗经》中的大量叠词,如“关关雎鸠“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③通感:
明确定义和用法,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典型例句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让读者通过联想、想象得到了嗅觉、听觉上的双重美的享受,似真似幻,若隐若现、扑朔迷离。
课外拓展: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大量的通感现象,注意积累。如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 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
学以致用:当堂造句,巩固消化,锻炼文笔。
⑵画面美
语言的美即表现出了画面的美,详见板书。
根据学生对美的体验以及老师的总结,列出本堂课的主板书,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二)能力训练目标
1.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2.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3.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教学建议:
一、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结构安排、写景的层次和运用语言的技巧上。
二、本文语言精美,写景状物传神,应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自然地受到感染,体会文章的韵味。
本文语言朴素、典型,充满诗意,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巧妙运用比喻、通感,精心选用动词、叠词的表达技巧。
解决办法
1.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
2.引导学生品味表达作者感情基调与感情发展变化的关键语句。
3.引导学生体味本文描写景物的特点,从中领悟寄寓的思想感情。
4.通感的修辞方法学生第一次接触,可以结合练习题讲一点知识,必要时可扩展一些练习。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要点:
讲解《荷塘月色》,弄清作者写作的缘起及描绘月色下的荷塘的特点,环境描写与抒发感情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巧妙运用比喻、通感,精心选用动词、叠词的表达技巧。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解题:荷塘月色(加点部分板书,下同)是朱自清的早期散文作品之一。荷塘,是指作者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表明作者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是文章描绘的中心,它是作者心目中向往、追求的和谐宁静的境界。
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朱自清陷入苦闷之中。他既对现实不满,又不敢投入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去,因而借赏景来排遣苦闷。本文中所反映出来的憎恶现实,想找一个安宁的所在而不得的苦闷心情,在当时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中很有代表性。
二、学生默读课文,参照“练习”一,初步理解文章的意思。
三、教师先读课文、正音并解释词语。
四、理清全文的段落。教师归纳:全文分三大段。第一大段,(即第1自然段),写作者夜深人静时去荷塘观赏月色的缘由。第二大段,(2―6自然段)是全文的主体,细致地描绘荷塘月色的迷人、恬静,抒发作者淡淡的喜悦和哀愁。第三大段(末两个自然段),写江南采莲习俗及惦念江南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文结构完整,衔接自然紧密,写景与抒情有机地揉合在一起。
五、讲读第一段。
(一)指名朗读。
(二)提问:作者为什么惦念起荷塘来了?作者写自己离开沉浸在寂静中的家有什么用意?
师生共同谈话,注意“忽然”两字。
月亮升高了,马路上孩子们的嬉笑声听不见了,妻子拍着闰儿也渐入睡。周围已经沉静下来了,本来可以好好想一。些问题,但是,许多的事萦绕在自己头脑中,无法理清,“忽然”想起了荷塘,作者是为了排遣内心的烦恼,找寻片刻的心灵的宁静而去荷塘边的。
第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它象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在全曲中回荡。
六、讲读第二段:
(一)提问,这一段是按照什么线索来写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这一段是按照作者漫步荷塘的过程来写的。按照作者的活动、视线的转移,有层次地展现荷塘月夜的美丽景色,抒发作者的感情。
小路(第2节)――荷塘(第4节)――月色(第5节)――荷塘周围的树(第6节)
漫步――思索(线索)(板书)
(二)讲读第2节:
文章先写去荷塘必经的小路。提问:这条小路有些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作者抓住了小路的曲折、幽僻,多树的特点(板书),这三者中,幽僻是主要的特点。曲折与多树是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小路沿荷池而筑,随荷池弯曲,呈曲折之态。多树则蓊蓊郁郁,更显幽深僻静。
文章用了对比的方式,衬托出月下小路的美。看看作者是怎样进行对比的?
用白天(少人走)、一般的夜晚(更加寂寞)、没有月光的晚上(阴森森的)和今天的淡月比,写出景色朦胧,富有诗意,第一次把“月色”点了出来。
(三)讲读第3节:
提问:这一节写作者去荷塘时的感受,请你说说这种感受的具体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请学生把“象今晚上,……现在都可不理”这段话划出来。这是作者感受的具体内容。作者感到在这种幽僻的坏境之中,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在这种环境里,可以不做违心的事,不说违心的话,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抛弃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可以理解这种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进一步点明了夜游的原因。
(四)讲读第4节:
背诵课文第四段,讨论以下问题。
(1)作者写月下的荷塘景物顺序是如何安排的?有何特点?
先总写荷塘,再写叶子、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定点观察,由近及远,由上到下,先静态后动态。
(2)鉴赏景物特色及语言技巧
荷塘曲曲折折用叠词,突出广度
荷叶田田用叠词,突出密度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用比喻,以动写静,写出了高而圆的风姿
荷花袅娜,拟人,饱满的花朵姿态柔美
羞涩,拟人,含苞欲放的娇美情态
明珠,比喻,晶莹剔透地闪光,暗写月光柔和
星星,比喻,忽明忽暗地闪光,暗写月光柔和
美人,比喻,纤尘不染的美质
荷香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通感,将嗅觉形象诉诸听觉形象,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扩大意境,烘托环境优雅、宁静,这是月夜独处的独特感受
荷波闪电,比喻,突出快速
凝碧,以静写动
流水脉脉,拟人,默而有深情
(3)归纳月下荷塘的总体特点,寄寓的感情素淡,宁静,寄寓了淡淡的喜悦之情。
(五)讲读第5节:
背诵课文第五段,讨论以下问题。
(1)这一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
先写月光,再写月影,最后写光与影。
(2)作者选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月光,有什么好处?
“泻”,照应“月光如流水一般”中的“流水”这个喻体,增强动感,表现了月辉照耀、一览无余的情景。
“浮”,水气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以“青雾”衬“月光”,表现了月光的朦胧、淡雅。
“洗”,“牛乳”的比喻承上文“泻”字而来,一个“洗”字表现了月光洁白柔和而又鲜艳欲滴。
“笼”,“梦”的比喻承上文“浮”字而来,一个“笼”字表现了月光下叶子与花的轻飘柔美的姿容,衬托了月光的朦胧、柔和。
(3)月光朦胧、柔和的原因是什么?“酣眠”比喻什么?“小睡”比喻什么?作者为什么说“恰是到了好处”?
原因是天上有一层淡淡的云。“酣眠”比喻朗照,“小睡”比喻淡淡的云遮住了满月的意境。这种朦胧柔和的恬淡正合作者此时的心境,所以说“恰是到了好处”。
(4)作者为什么又要写月影?哪个动词用得精妙?
荷塘四周有蓊蓊郁郁的树。月影当是景中一景,塘上月光、塘中月影交相辉映,能使月色表现得更为精妙。
一个“画”字用得精妙,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5)写光与影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运用了比喻与通感的手法。将视觉形象化为听觉形象,光与影的黑白块儿仿佛变成了活泼跳跃的音符,化静为动,写活了。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和谐动听,两相烘托,扩大了意境。
(6)这段描写荷塘上的月色,总体特点是什么?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朦胧,和谐,寄寓了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
七、讲读末两节。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想到古代诗词中对采莲的描绘从而引起对江南美好生活的怀念,表现了作者对眼前的寂寞、毫无生气的环境的不满之情,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在思乡的哀愁中结束全文。
八、写作特点:
本文语言朴素典雅,准确生动,富有韵味。作者是如何使语言表达得如此美的?
(1)作者精心选用恰当的动词,使语言准确、贴切,创造出生动的意境。
(2)作者善于运用叠词,传神地描写事物特征,加强语气,舒展文气,增加音韵美,深化物态情貌。
(3)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形象生动,创造出引人入神的意境。
九、归纳中心思想。让学生归纳,教师总结。从荷塘月色美丽景色的描绘中,表露了作者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结、扩展
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善于通过鉴赏作者的景物描写去把握其中寄寓的情感。而鉴赏作者的景物描写,要善于分析景物描写的层次、景物描写的技巧造成的效果,要品味景物的特点,最后归结到美感特征。
课外阅读朱自清的另一篇散文《绿》,领悟寄寓在梅雨潭的绿中的思想感情,并与《荷塘月色》表现的思想感情进行比较。
十、布置作业
自由命题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要求运用比喻、通感的修辞方法,在选用动词与叠词上下点功夫。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 篇15
重庆市江北中学 孙存鹏
各位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有幸在各位专家面前来说课,的确使我感到有些尴尬和紧张,此时,给我的一个感觉就是:好象“班门弄斧”“贻笑大方”这两个成语是专门为我此时的情景而产生的,我要感谢教育学院的领导给我这次锻炼的机会,同时,我也真诚的希望能借此机会能得到老师们的批评和教导。
这次我说课的内容是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朱自清这位作家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就熟悉的作家,《春》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写景抒情散文,《背影》是一篇包含父子深情的叙事抒情散文,朱先生的散文语言清新,凝炼,象诗一般,感情真挚,深厚,意蕴深厚,悠长,读来回味无穷,而且他的不少经典名作,给人以“常读常新”的感觉。
《荷塘月色》就是朱先生的又一篇散文中的经典美文,下面我就要说说我对《荷》的一点肤浅理解和感悟,以及我讲授这篇课文的一些设想。我主要讲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标题有形有色,体现图画美
标题由两个名词自然组合构成一个偏正短语,它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幅有形有色的图画,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似乎让读者眼前浮现出由绿色的荷叶,粉红色的荷花,皎洁的月光所组成的一幅清新的夏夜荷塘图。这个命题还巧妙地点明了本文写作内容的季节,时间,地点,景物。(荷叶――夏季,月色――晚上,荷塘――地点,“荷塘月色”概括全文主要景物,)简炼的文字表达了丰富的信息。
二.结构成显圆型,体现图形美
通读全文,我们去整体感知文章的结构,我们会发现贯穿全文有两条线索:
1.作者行踪:出门――小径――荷塘――归来(进门) [空间外结构]
2.作者情感:不静――求静――得静――出静(不静) [思想内结构]
这篇文章的结构精美 密,段落的划分比较灵活。
“五个场景”:
第一个场景:(1)在院子里,写院内外景色,点明作者心境,为下文定下情感基调。
第二个场景:(2-3)去荷塘的小路,勾勒荷塘轮廓,写我路上的思绪,表达求静的愿望。
第三个场景:(4-5)写月下荷塘及荷塘月色的奇景。
第四个场景:(6)写荷塘四周及远景。
第五个场景:(7-完)回家路上,忆江南采莲盛况对比现实淡淡的凄凉。
“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想起荷塘。第二部分:(2-6)夜游荷塘。第三部分:(7-完)荷塘归来。
文章的4,5,6三个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行文层次清楚,写景形象生动:先写荷塘,继写月色,后写荷塘四周。作者的观景角度富于变化:从平观到俯视,从细察到鸟瞰;由近及远,从里到外,层层铺陈,使整个画面富有层次感,立体感,传神的勾勒出了月夜荷塘的风采,给人如临其境之感。
[学生朗读4,5,6自然段加以体会]
文章第7自然段开始笔锋一转,由前面按空间顺序写景抒情,转向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又形成清晰的时间顺序,联想南朝江南采莲的热闹场面,与现实心境作对比,表明作者对现实处境的不满与苦闷情绪,同时表现作者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一段又写那晚的情景,“推门”与前文的“带上门”遥相呼应,自然结尾,干净利落而又余味无穷。文章写作思维十分活跃。
三.主题深刻含蓄,体现意境美
主旨和情感是一篇文章的灵魂,要能准确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必须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选择题材的用意。首先,从背景看:本文写于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当时正是中国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时候,中国军阀割据,国共第一次合作不久,国民党就背叛革命,发动叛乱,不少革命志士惨遭血腥屠杀,蒋介石在上海制造了四.一二政变,屠杀工人300余人,七.一五汪精卫集团叛变,使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作为民主战士的朱自清,对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极为担忧,这就是作者在文章开头所交代的“这几天我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作者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通过描写一个幽静美丽的荷塘,来表现自己的一段心理历程,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彷徨,苦闷;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其次,从题材看:本文以“荷花”,“明月”为重点题材,“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亭亭玉立,不蔓不枝,可谓性格高洁,“明月”离俗尘而高挂,象征明净圣洁,古人常以二者比喻人的坚贞志向和节操,我想,在这里朱自清独巨匠心,托物言志,借物抒怀,借用古典文学的传统手法,目的是委婉曲折地谱写作者在大革命失败后那特定的时代环境里的一曲心灵之歌,所以,我们不能把《荷》仅仅看作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更不能把它说成是作者逃避现实斗争的写照,因为朱先生在他其他的文章中就表明了这一观点,(教材后的资料)因此,本文的主题和情感我认为应该这样理解:
作者怀着“颇不宁静”(忧国忧民)的心情,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写和抒情,委婉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对当时污浊颓废社会的不满,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未找到正确道路的苦闷情绪,同时也表明了作者保持高洁情操,不与丑恶同流合污的志向。
板书:描绘荷塘月色奇景
抒发对社会的不满和苦闷 意境美
表达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表明高洁坚贞的志向和情操
四.语言清新凝炼,体现艺术美
[以4,5,6自然段的具体例句说明]
修辞和表现手法:比喻 拟人
通感
对比
烘托 艺术美
用字用词: 动词
活用
叠词
五.课时安排:
两课时:第一课时,学生熟悉课文,谈阅读体会,教师讲题目和结构。
第二课时,师生共同赏析课文,重点理解分析课文的思想感情和语言艺术。
六.教法和学法设计:
1.教法体现课改理念,教师为主导,激发思维,学生是主体,参与学习。用课件展示 “背景资料”,启发式教学。
2.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课堂主动探究,积极讨论,发表个人见解,课后练习,进行写作片段练习,大量阅读散文。
结束语:
以上我从六个方面讲了自己对《荷》的理解和感悟,以及我讲授该文的教学设想,有不当之处,敬请老师们指正。好的文章总是给人常读常新的感受,只要我们去深入研读它,就会有更多,更新的收获。谢谢!
2004-10-25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 篇16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是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在此,我来谈谈自己不很成熟的教学设计,有不妥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几十年来一直脍炙人口。相信阅读过这篇散文的朋友都知道,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她结构精致,语言生动、优美,感情细腻、含蓄,通篇气韵贯注,灵动多姿,给人以强烈的审美愉悦。此外,由于本文系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开篇之作,对他们初步感受到高中语文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加之高中语文和其他学科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它既承担着培养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本任务,又肩负着培学生养人文素质和健康性情的重任。因此,我们要根据不同课文和情境进行因材施教,这里的“材”,既是指教材,也是指学生。教授此课时,我们面对的是刚上高中的学生,在初中,他们学过朱自清的散文,可以说对语言美、意境美有所领会。因此,我确定《荷塘月色》学习的重点是通过引导学生欣赏物境美、语言美、结构美,进而体会意境美,培养学生感受美、接纳美的能力。今天,我从五方面谈谈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分析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同时,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和双线索环形结构。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恰当的点拨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思考探究、活动体验”的学习方式,并掌握赏析散文的方法。
(3)情感与态度目标: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荷塘月色》是写景抒情散文的典范之作,因此我确定重点是通过4―6段赏析,品味文章语言美,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由于学生散文阅读知识积累较薄弱,所以我把教学难点确定为两个:一是分析散文的表现手法,二是理解写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
三、教学时间:拟定两课时。
四、教具使用:多媒体
五、教学设计原理
第一课时
一、通过预习,让学生归纳,这篇散文我们学什么?
1、教师明确教学目标
2、释题:思考问题,文题改为《清塘荷韵》好不好?
此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教师明确荷与月组成的文题具有象征义,在此讲析象征的概念,为学生现代文问阅读中表现手法做知识积累。
二、让学生课前查阅资料,学生简介作者,教师补充明确(从作者人格美角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高洁的品格)
三、学生配乐默读,通过情景式阅读,引导学生进入审美意境(教师准备课件),同时思考问题,你觉得课文那段几段语言最美?将重点转到4、5、6段
四、教师鼓励学生站起来,配乐朗读,再次体会三段语言美。思考问题:为什么这几段最美?
将重点转为语言
五、比较阅读:展示《拿来主义》片段。
提出问题:鲁迅的语言让我们感觉到的是犀利,而这篇课文语言读来感觉如何呢?
学生明确:清美柔和,
六、思考问题:课文运用那些技巧使语言达到这种效果?
学生明确:比喻和叠词的妙用。
七、分小组合作学习:请同学们找出含有喻词的句子?(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为现代文筛选信息打下学习基础)
学生讨论明确,用比喻的句子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特点,为诗歌鉴赏和现代文阅读教学打下基础。
八、接着,从《再别康桥》切入,体会叠词的妙用,播放配乐诗,体会这首诗的语言美,思考三个问题。
1、问题:这首诗语言有何特色?
明确:运用叠词
2、问题: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出现的叠词?
3、思考问题:如果把“曲曲折折”换成“曲折”好不好?(引导学生用词语替换法揣摩语言,明确叠词的表达效果,为完成诗歌鉴赏中炼字题做准备。
九、运用叠词,仿《再别康桥》的结构,写一首关于语文课的现代诗。(培养学生诗歌写作兴趣,为语文审美教学打基础)
第二课时
一、展示作业,让学生评价成果,教师给予肯定,当堂完成此教学过程。
二、速读全文思考问题
1、思考问题:第6段,为了意境,何不删去“蝉鸣”和“蛙声”,那不是更能突出幽雅宁静的环境吗?
教师在此明确这就是衬托,是高考现代文阅读中的表现手法的考察重点。
2、请同学找出表示作者出行路线和心情的句子,并绘制双线索环形结构(板书设计),学习本文艺术特色,同时培养学生文章分析概括能力。
外:作者的游踪(明线)(带上门― ―荷塘上的月色― ―月色下的荷塘― ―江南旧俗― ―回家)
内:作者的情感变化(暗线)情感(心中颇不宁静― ―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 ―思乡愁-----不宁静)
内、外结构呈圆形,浑然天成,这是本文的一大特点。
三、探究讨论
1、《荷塘月色》中有一段不写‘荷’与‘月’的文字,在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版的《高中语文》中删去了,你们猜我们现在读到的版本中的哪些部分被删节了?删得有无道理?”(明确:从“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2、现在教材上又恢复了原貌,说明了什么?
3、问题:这几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明确:对比,表达作者现实中淡淡的哀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向纵深思考。
四、知识迁移
1、20xx年高考湖北卷试题,积累语言表达题答题方法。
2、仿写对联
问题:教师在学习《荷塘月色》中提炼出或短或长的句子作上联,让学生对下联,初学对联知识,同时加深学生对课文意境的感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也能对出一些佳句
五、阅读与写作:课后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特定时辰,如朝霞中、烈日中、秋雨中某处事物投入真情实感,学习朱自清的遣词用句,写短文一篇。(本教学环节重在知识转化与应用)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 篇17
教学目的:
1、分析、揣摩《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精练优美的语言,体会贴切、生动的比喻表达效果及其他修辞手法的运用。
2、掌握《荷塘月色》描绘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教学重点:
1、揣摩细腻的,具有特色的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结构安排,写景层次。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找出作品中一明一暗两条线索。
教学工具:
多媒体、学生课下分组在网上查阅的资料实物投影文字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前背景:在屏幕上投影一张清华园中月下荷塘的照片,并播放《荷塘月色》的范文朗读录音
1、提问:在上节课的阅读中,我们走近了朱自清,走近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走近了清华园中的月下荷塘。而散文的优美的韵味应怎样更好地来品味呢?
回答:通过朗读来体会。
2、大家一起朗读课文中的写景重点段落四、五、六3节。
(二)质疑
1、提问:在朗读中,大家有没有感受到荷塘月色的美,有怎样的特点?
回答:一种朦胧的美。
2、点拨:很好。那大家读过几遍后,有没有想过文中的朦胧感是怎样产生的?同时,大家预习过课文,还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呢,现在可以提出来。
回答1:作者的笔下景物的朦胧美与作者的心境有一定联系,因为情景是相交融的。
回答2:这篇散文除了写景很美外,有些语句不太明白。
如: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白天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但热闹的是他们,我什么也没有。
(三)资料交流:
1、提问:我们仔细读读这些语句,它们有什么特点?大家是否想过为何不理解呢?这些语句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我们对写作背景不了解。大家课下已经分组查找了资料,现在根据大家在网上查找的资料,体会一下这些话的内在含义是什么,并说说你的理由和结论?(大家集体交流讨论)(由同学上来展示资料)
2讨论:《一封信》“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可以看出作者孤独彷徨和烦闷的心情。
《哪里走》“在歧路之前,我只有彷徨罢了。”表现作者不满现实,但对革命力量还缺乏认识,看不清前进的方向。
3、结论:从朱自清的生平了解到,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作为一位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自由知识分子,他也有过苦闷彷徨。
4、 小结:不错,有了这么多资料,可以看出大家不理解的几句话和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当时的心情有很大关系,请大家谈谈自己看法。
讨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从写作背景看,开门见山点明了作者当时的苦闷彷徨的心境。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结合本段其它语句,作者越是喜爱这片静谧的月下荷塘,也看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彷徨,想逃避又难以超然的感受。
“但热闹的是他们,我什么也没有。”点明了作者虽然在月下荷塘中得到了释放,但又不能完全超越现实之外的淡淡的哀愁。
(用多媒体把同学们的观点显示在大屏幕上)
(四)、课文解读
第四段月色下的荷塘
1、“弥望”――充满视野,满眼。 “田田”――多,连绵不绝。
(通过直观优美的荷塘图片来启发引导)
2、第二句,采用了比喻,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这个比喻是“多边”的,即它不仅表达了“荷”的高贵,还传达出它的标志,典雅,圣洁,飘逸,灵动,清峻等魅力,使叶子产生了动感,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
(展示动感的荷叶图片)
3、“层层”――高低有序。(图片)
4、“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本句运用了拟人;拟人的运用可以回应上面的“舞女”,荷茎象舞女,叶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颜,这样把整个舞女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展示对比图片)
5、“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格,为什么把荷花比喻成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呢?因为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点缀着”的,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的“星星”相似;荷花是“袅娜”、“羞涩”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
(展示对比图片)
上面作者通过叶子、花,描绘了荷塘的形态美,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荷塘的动态美。
6、重点理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句把“清香”比喻成“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这里作者使用了几种感官感觉?
(展示powerpoint课件中的对比页面)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造成感觉的转移。
这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我们把它叫做“通感”。所以这句话作者同时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大屏幕展示例句强化理解记忆)
7、“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中的“颤动、闪电、霎时、穿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微风过处一刹那间,荷塘的整体形态,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这是作者观察仔细,用词的精妙之处。
(展示动感荷叶图片)
8、“一道凝碧的波痕”,就给人一种船航行留下的痕迹的感觉,作者表达得生动传神。(图片)
9、“脉脉的流水”怎样理解?
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表现流水的静态美。(图片)
“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是因为静静的流水更反衬出,动态中的叶子的美的姿态。(图片)
【小结】从形态、动态、静态多个角度来反映荷塘的美。
第五段荷塘上的月色
1、本段有三个动词用得很形象生动,使一切的事物都充满了动感。 “泻”、“浮”、 “画”、“洗”。
“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有一种自上而下的动感和立体感,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
“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洗”能理所当然地把叶子、花更淡淡的月色和薄薄的轻雾联系起来,“薄薄的轻雾”也成为了“牛乳”、“轻纱”。
“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
2、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了联想?
运用了比喻和通感(视觉与听觉的呼唤)。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互相交叉,如名曲中的高、低音。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一切融为名曲。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小结】作者从正面和侧面描写荷塘上的月光。
第六段作者的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
从这一段开始,作者的心情又发生了变化,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忧愁。
第二部分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第三部分(7~8)江南旧俗引起的思乡之情。
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小结】作者第三部分巧妙地运用了《采莲赋》和《西洲曲》中采莲的情景,反衬出自己的思乡之情,更衬托出作者当时的淡淡的忧愁的难以解脱,“猛一回头”回到家,又把自己的心情引向了低潮,一切都回复现实,作者又开始彷徨苦闷起来了。
【全文总结】根据作者的游踪,可以引出一条线索。
带上门――小路――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四周――江南旧俗、回家
(空间线索――明线)
导出:暗线――情感
颇不宁静――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愁――思乡愁――不宁静
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五)确立课题(作业)
在比较中,我们也加深了对文意的理解。有些同学还有想进一步了解朱自清的想法,这很好,可以把刚才在比较中的出的结论总结成文,也可以提出,你在资料收集过程中,想从哪方面继续了解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朱自清散文研究”这个大课题下,确立自己相关的子课题。
课后自评:
研究性学习旨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求新知的能力。所以本课教学主要从以下两点入手:
1、 《荷塘月色》中关键语句的理解一向是全文学习的难点,特别是写作背景的介绍很难使学生感兴趣,所以在教学中,通过质疑,明确问题,有的放矢地让学生去查找收集朱自清的相关资料,包括网上查找信息、阅读朱自清的散文资料等,再到课堂上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寻找答案的能力。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手段,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利用图片、朗读录音以及动感的flash音画配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强了直观性,加大了课堂的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了阅读分析鉴赏的能力,课堂效果好,事半功倍。
3、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的能力。朱自清的散文名篇很多,学生也有兴趣多了解他的散文。所以课外推荐阅读,在教学中,学生更容易理解作品各自的特点,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视野,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