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回延安》(精选17篇)
语文教案-《回延安》 篇1
《回延安》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诗歌重在诵读。通过朗读,可以逐步由认知生字词,深化到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感情等。可以将朗读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 中,或范读,或齐读,或分组读,或对口读,变化形式让学生反复诵读,并由浅人深进行朗读指导,启发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最终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新课
二、朗读全诗
要求通过多种形式反复地朗读,引导学生逐步由表及里地体会到文章的形式与内容有关方面的知识要点。
1.教师范读全诗。
(1)教师范读。
(2)疏通字词障碍。
参照“教学设计(A)”。
2.学生初读全诗,体会诗歌的基本特点。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诗。
(2)要求学生说说:这首诗和自己以前所读的新诗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3)教师介绍“信天游”的基本特点。
明确:①章法上:两句一节,节数不定。
②韵律上:几节一韵,或一韵到底。
③语言上:七言为基本句式,可长可短,灵活自由。
④艺术上:多用“比兴”手法。
对于“比兴”的艺术手法,教师可以适当多加介绍,以帮助学生理解。
三、学生再读全诗,逐步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采用问题组合的方式,让学生逐步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1.问题组合一:
(1)学生自行回想诗歌整体内容,然后思考:这首诗的结构层次该如何划分?
(2)概括各个部分的中心意思,并填写下表:
口延安→口延安→口延安→口延安→口延安
(3)体会:你认为洋溢于全诗中的感情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抒发思想感情的线索是什么?
2.问题组合二:
(1)学生齐读第一部分内容,然后标画出表现诗人回延安心情的动词。
(2)请选用其他意义相近的动词来替换你所标画的动词,看看效果有什么不同。
(3)指名学生朗读第二部分内容,思考:诗人写过去延安的生活,有什么意图?
(4)自读第三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根据这一部分内容想像诗人与延安亲人相见时的场面,然后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出来。
(5)在写与延安亲人见面的场景时,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写出这个热闹的场面的?
(6)女生齐读第四部分,然后从中选用一个词语概括这部分的内容。
(7)男生齐读第五部分,然后画出表明延安的历史功绩或者影响的词语或句子。
(8)回答:诗中写道:“赤卫军……青年团……红领巾,徒着咱英雄几辈辈人……”这两句话如何理解?
3.问题组合三:
(1)这首诗歌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你认为这首诗写得怎么样?请大胆谈谈你的看法。
四、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
由于这是一首民歌体裁的诗歌,在语言上有它自身的特点,要求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认真体会。体会时注意结合前面有关的介绍。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引入新课时的学习
二、指导朗读,要求读出诗歌中的感情
1.指名学生朗读全诗,然后教师引导评判朗读在感情表达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2.介绍写作背景。
介绍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背景的把握,领会作者对延安的真挚感情,以理解诗歌中的情感,增强朗读的情感表达力。
3.学生自由地散读全诗,要求尽量读出感情。
4.听朗读带,比较自己与朗读带中的朗读在感情方面的表达差距。
有关朗读的指导请参照“教学设计(A)”。
5.指名学生朗读全诗,或者学生齐读全诗。
学生朗读后,教师注意及时准确进行评价,指出其中的优劣,进一步把握朗读的要点。
三、体会诗歌中修辞方法运用的效果
1.学生默读全诗,思考:这首诗运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哪些?
明确:主要有比兴和夸张。特别是比兴手法的运用,为诗歌增色不少。
2.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诗句体会各种修辞手法运用的效果。
四、学习迁移
1.课前布置:上图书馆或者上网查找有关延安的资料,然后整理成小故事或者小散文的形式。
2.交流。
指名学生讲述与延安有关的故事或介绍有关延安的资料。3.要求学生在课后利用自己查找出来的资料,自由组合,5―10人一组,编一个“延安特刊”,比比哪一组编得好。
语文教案-《回延安》 篇2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了解作者的思路,理解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内容。
二、整体感知
《回延安》是贺敬之1956年重回延安参加“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时写的一首抒情诗。诗人1940年到延安,1946年离开延安。从1946年到1956年,其晨离开整整10年。
全诗以“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共写了五个部分。
三、教学过程
1.检查复习“诗歌一般常识”导入 ,板书课题、解题、简介作者。
2.听录音,要求学生注意有关字的正确读音并体会感情;然后学生分读,教师简评朗读效果。
3.学生自拟、讨论各部分的小标题,清理全文脉络,了解作者的思路。
4.师生共同活动,分析第一部分。
(1)指名朗读第一部分,其余人轻声跟读。
(2)要求学生找出用得准确、生动、传神的词语,讨论这些词语的含义,分析作者运用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总结归纳。学生齐读第一部分。
5.师生共同活动,分析第二部分。
(1)女生、男生交替读第二部分。
(2)结合预习提示讨论重点词语的含义,重点讨论、分析第2、3、4节的意思以及比兴、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
(3)总结归纳。学生齐读第二部分。
6.学生自由朗读第一、二部分,力争能当堂背诵。
四、总结、扩展
诗歌第一部分通过“莫”“抓”“贴”“梦”“搂”“扑”等词语,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踏上延安土地与亲人重逢时的喜悦与激动。第二部分忆当年,写延安在思想、生活上对自己的养育,字里行间流露出无限热爱、眷恋之情。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理解课文第三、四、五部分的内容,掌握全诗的中心意思、写作特点和语言特色,独立完成课后练习二。
二、整体感知
全诗抒发了作者回延安时激动和喜悦的心情,追忆当年的战斗生活,叙写亲人团聚畅谈的热烈场面,描绘延安城的崭新面貌,赞颂延安对革命的伟大贡献,表达了作者热爱延安、歌颂延安、歌颂中国共产党的真挚感情。
三、教学过程
1.检查复习:指名背诵课文第一、二部分,默写有关拼音、词语。
2.师生共同活动,分析第三部分。
(1)学生自读后,要求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团聚的热烈场面和三代人的欢喜、变化及畅谈的情景。
(2)教师点拨、学生讨论夸张、比喻手法的表达效果,最后教师总结归纳。
3.师生共同活动,分析第四部分。
(1)指名朗读,要求思考并能找出本节的中心句――“母亲延安换新衣”。
(2)讨论诗人是怎样围绕这一中心写的:“总――分――总”;讨论夸张、排比、拟人、比喻手法的表达效果以及诗人选取了哪些典型形象来表现延安城的巨变的。
(3)总结归纳,然后学生齐读。
4.师生共同活动,分析第五部分。
(1)教师范读,学生轻声跟读,然后明确:本节是抓住延安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进一步深化主题的。
(2)结合自读提示,讨论诗人是怎样简练地写出延安对中国革命的贡献的,体会末两节的含义。
5.齐读三至五部分。
四、总结、扩展
诗歌三至五部分先画出一个亲人欢聚的特定场面,然后写“老爷爷”“社主任”“团支书”三代人的欢喜和变化;然而选取典型形象,实实在在地勾画出延安的新貌,最后先用“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的飘”起兴,使人产生联想,然后诗人展开联想的羽翼,飞跃了较长的历史跨度,极简练地写了从“宝塔山”到天安门,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几十年战斗历程中延安对革命的贡献。
五、布置作业 (略)
语文教案-《回延安》 篇3
【基础知识点】
1、了解“信天游”的特点;
2. 理解诗人真挚炽热的感情和诗的主题;
3. 学习比兴和夸张的手法。
【教学重点】
体味渗透于诗句中的作者的真挚的感情
【教学难点 】
擅用比兴和夸张是信天游的一个特点,“比兴”的学习是本诗的难点。
【拓展环节】
新诗创作
【教学内容与步骤】
〖导入 环节〗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由现代诗人吸收民歌营养而创作的一篇优秀作品。
〖整体感知〗
1. 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对诗作进行整体感知。
2. 感知问题:这首诗有什么特点,试着用自己的话表达一下。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学习环节〗
1. 关于信天游
信天游是陕北民歌的一种形式,它的曲调纯朴、高亢、悠长,节奏自由。歌词通常为两句一段,长度由一段至几十段不等,每段压一韵。每句字数不定,但基本上以七字句为主。句中多用叠音字,修辞上多用比兴、夸张等手法。
2. 朗读训练
(指导学生读出的亲切、热烈、真挚情感)
3. 讨论学习
朗读这首诗,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看看作者抒发思想感情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本诗的感情线索,是作者对延安母亲的眷恋之情。
4. 难点全解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 比兴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判断 :树梢树枝树根根,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亲山亲水有亲人(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
*夸张
例句: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 双手搂定宝塔山
(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以上两个夸张句)
* 其它修辞
(指导学生自己找出例子并分析)
〖拓展环节〗
山丹丹开花满山坡,
咱陕北变成金银窝。
宝塔山高延水长,
共产党是我们亲爹娘。
_____ 《信天游唱给毛主席听》
指名学生读以上摘录诗节,巩固理解信天游特点。
〖布置作业 〗
运用信天游形式,自创一首新诗
语文教案-《回延安》 篇4
教学建议
一、结构思路
全诗共五节:
第一节,回延安,激动满情怀
第二节,忆延安,圣地养育我
第三节,会亲人,欢聚话今昔
第四节,逛新城,旧貌换新颜
第五节,赞延安,圣地大贡献
二、思想感情
诗贵在有激情。诗人自始至终把握住了对母亲延安的感情,通过回延安、爱延安、会亲人、寿延安、颂延安五部分内容来倾吐自己的激情。在抒情方式上,既有直接倾吐,又有间接抒情.或用动词,或描写,便感情抒发既酣畅淋漓,又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作品中思想感情一步步升华。诗人踏上延安的土地、见到延安的亲人,从。手抓黄土教不放,紧紧地贴在心窝上”,“。头扑在亲人怀”等诗句看出,诗人产生的是激动、喜悦的感情;诗人回忆延安对自己的养育,描写和延安亲人欢聚畅谈的情景及看到延安的新面貌之后,爱延安、爱革命、爱人民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当诗人又要离别延安时,从结尾两句诗可以领会到,诗人难舍难分的惜别之情上升到了巅峰。
三、夸张手法的运用
这首诗里有这样的话:“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极言亲人重逢说话之多。这种为了强调事物的某一特征,作夸大的描述的修辞方法,叫作夸张。又如:“双手接定宝塔山”“满窑里围得不透风”等等,高耸入云的宝塔山怎么楼得过来呢?满窑里真的被人围得一点风也透不进吗?这样写淋漓尽致地表达出诗人热爱延安、热爱延安亲人的思想感情以及延安人民热烈欢迎诗人的真挚情景。
四、富于变化的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作品每小节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富于变化。
①比兴关系:这是“信天游”诗节中大量使用的。所谓“比对,即比喻。古人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所谓“兴”,即起兴。古人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信天游”每节的第一句常用“比”或“兴”,目的都是为了引出第二句的内容来。如。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这一节中,第一句是以“比”开头的,用羊羔吃奶比喻第二句战士的成长,目的是要说明延安母亲对延安儿女的养育之恩,同时也写出了延安儿女对延安母亲的眷恋之情。又如第一句用“兴”开头。如“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高潮”等。这两节的第。句均以“兴”开头,诗人感物起兴,形象地写出了在延安学到了生产斗争的知识和本领,又学到了文化,学到了革命道理;写出了延安在中国革命中所起的作用及做出的贡献。
以上“比兴”手法的例子为前句是比兴,后句是本体,也有前句是本体,后句是比兴的。如“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
②并列关系:如“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此处极言延安发展变化后的崭新面貌。又如“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的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诗人重返延安时之所以按捺不住心脏的跳动,正是因为他永远忘不了党和毛主席对自己的培养,诗人自己曾说过:“我是吃延安小米饭长大的,我喝过枣园和杨家岭的奶汁!”诗句正是传神地写出了作者怀念延安的热切心情。
③顺承关系:如“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这一节前两句写老爷爷进门喘气的动作神态,后句写出老爷爷讲的话,上下句构成了顺承关系。
五、动词的运用
全诗开头第一部分中选用了一连串的动词:“抓”“贴”“搂”“扑”,生动、形象、传神地写出了诗人踏上延安土地时的激动以及与亲人重逢时的喜悦。用“抓”而不用“捧”,用“贴”而不用“放”,“抓”,原指手指聚拢,使物体固定在手中。这里有紧握不放之意;“贴”紧挨的意思,这里表现诗人对延安的亲密无间和诗人珍爱延安土地的强烈感情。“抱”和“搂”都有以手臂围住的意思,但不用“抱”而用“搂”,是因为“搂”表示大幅度动作,富有力度,这就更加反映出作者内心的激动。至于“一头扑在亲人怀”中的“扑”字,更体现出“情动于中而行于外”,这些外在的动作,揭示了作者的内心,表达出诗人见到延安亲人时的极度兴奋、喜悦。
六、鲜明的地方色彩
诗中的枣园、窑洞、宝塔山、糜子等带有延安的色彩,诗中所采用的信天游形式,是陕北民歌;诗中“登时”‘莫要”“几根根”等,取自陕北方言。诗歌表达的是对延安的深厚感情,所以诗中景物的描写、形式的采用以及全诗的遣词造句,都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使诗的内容与形式达到了和谐统一。
教学设计示例1
(-)由以前学过的课文,引出《回延安》(板书诗题)。
(二)简单指出:《回延安》是贺敬之的作品,写于 1956年。诗人从1940年至 1946年,一直在延安学习工作。1956年,在久别十年之后重返延安,写出了这首诗。
(三)简要说明“信天游”的艺术特点。
这首诗是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的。“信天游”:两行一节,一般是一节一韵,也可以几节押同一个韵;多用比兴方法。比,即比喻;兴,先写其他事物引起要写的事物。不少时候,兴中兼比,比和兴融为一体。比兴,一般用在诗节的首句。
(四)要求学生参看注释,理解词义、句意、全诗大意。
(五)指定学生一人朗读全诗。
要求读音准确,读出节奏。
(六)按诗篇标出的五个部分分析这首诗。指定学生朗读第一部分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部分。
1.这一部分描写回到延安(板书:描写回到延安),可分几层,各写出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可分四层。第1节为第一层,写行近延安。第2节为第二层,写踏上延安土地。第3、4节为第三层,抒写到达延安的感情。第5至7节为第四层,写亲人相见。
如有学生把1、2两节合并为一层,或把第7节独立为一层,在肯定这样分层也有道理以后,指出:第1、2两节分为两层,更能体会到诗人行近延安和踏上延安土地的感情发展;第6、7两节,在上节写出欢迎场面以后,连写欢迎群众和诗人自身,且同押一韵,故合为一层为宜。
2.这一部分第一层,运用哪些关键词语,抒发了诗人行近延安时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莫要”,表现出心脏的剧烈跳动;“莫把”,表现出急欲望见延安的心情;抒发了急欲回到延安、行近延安万分激动的感情。
3.第二层运用哪些关键词语抒发了踏上延安土地时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地贴在心窝上”:“手抓黄土”后带“我不放”这个补语来形容,“贴在心窝上”前加“紧紧地”这个状语来修饰,抒发了踏上延安故土时无限欢喜、倍觉亲切的感情。
4.第三层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两节之间构成了什么关系?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楼定宝塔山”,写往日:“几回回梦里”、“双手搂定”,抒发了往日深切思念延安的感情;“干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写现在,“千声万声”的夸张,“母亲”的比喻,抒发了回到延安时无限欢喜激动的感情(板书:夸张比喻)。两节之间构成衬托的关系,以往日衬托现在,往日的思念成梦,衬托、突出了现在梦境成为现实的欢喜和激动。
5.第四层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描写亲人相见?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运用通感修辞方法,从主观感觉描写客观事物,“唱”、“笑”、“把手招”,拟人描写“杜甫川”、“柳林铺”和“红旗”,表现出河流、村庄、旗帜也都热情欢迎诗人等人的到来,体现了诗人故地重回的无限喜悦感情(板书:拟人)。“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富有地方色彩的装束,“迎过延河来”的行动,表现出延安群众的热情欢迎。“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在亲人怀”:前句“满心话”与“说不出来”的矛盾,后句用“一头”修饰“扑”字,表现了满心激动,不可言传的炽热感情。
6.这一部分各层之间体现着什么关系?主要描写出什么?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一部分各层之间体现着递进的关系,主要描写出回到延安,受到延安群众热烈欢迎的场面,抒发了重返延安的满心激动和亲人见面的无限欢悦(板书:递进场面热烈欢悦)。
(七)指定学生朗读第二部分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部分。
1.这一部分忆写当年延安生活(板书:忆写延安生活)。可分几层?各写出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可分三层。第1节为第一层,写亲人送、迎。第2~4节为第二层,写当年延安生活。第5、6节为第三层,收结这一部分。
如有学生把这一部分分为两层,前五节为一层,末节为一层,在肯定这样分层也有道理后,指出:按上述分法更能体现出这一部分的感情脉络、内部结构、描写重点和前后部分的关联。
2.这一部分第一层在诗篇结构上起着什么作用?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追溯当年相送,写出今日相迎,引到忆写当年延安生活,在诗篇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连举两个地名,表现出延安人民当年还送、今日远迎,情意殷殷;诗人深感延安人民的至情,觉得回到了久别的家中,自然地引到忆写当年的延安生活。
3.第二层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描写当年的延安生活?写出了什么样的情况?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第二层运用比兴方法、排比修辞方法描写当年延安生活(板书:比兴排比)。“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兴中兼比,以“树梢”、“树枝”、“树根根”的一体关系,引起并喻写出自己和延安山水、延安人民密不可分的关系。“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兴中兼比,以“羊羔羔”吃“妈”的奶长大,引起并喻写出延安人民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兴中兼比,以大生产运动中“东山”、“西山”的茂盛庄稼,引起并喻写出自己投身其中锻炼、学习。这三个兴中兼比的诗节,又构成排比的形式,逐节递进地表现出诗人和延安、延安人民的亲密关系。
4.第三层怎样收结这一部分?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第三层承接第二层,呼应第一层,收结这一部分。“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承接第二层所写延安生活,呼应第一层的“二十里铺送”,结住延安生活的描写,表明自己在延安人民哺育下锻炼成长,走向前方。“手把手儿”、“打发”等词语的使用,表现了母子般的亲密感情。“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呼应第一层的“分别十年”,抒发了离开延安以后一直未忘延安的深挚感情。
5.这一部分内部构成了什么样的结构形式?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一部分首尾两层呼应,包容着中间主体部分忆写当年延安生活的第二层,抒发了一直不忘延安和延安人民的哺育之思的深挚感情(板书:首尾呼应牢记哺育思情)。
(八)指定学生朗读第三部分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部分。
1.这一部分描写亲人团聚情景(板书:描写亲人团聚)。可分几层?各写出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可分三层。1、2节为第一层,写团聚场面。3~8节为第二层,写团聚情景。第9节为第三层,收结这一部分。
如有学生把第8节归入第三层,在肯定这样分层也有道理后,指出:第8节的内容可以归入上层或下层,但和第7节同押一个韵,故以归入第二层为宜。
2.这一部分第一层怎样描写团聚场面?描写出什么样的团聚场面?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从视觉描写:富有地方色彩的物品和坐状,描写出团聚场面的亲切气氛。“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从听觉描写:用“不透风”这个补语形容“围得”,表现出来的人已经是密密麻麻,用“脑畔上”这个状语修饰“还响着脚步声”,进一步表现出人们还在继续到来,描写出了团聚场面的热烈。
3.第二层按什么顺序描写团聚情景?描写出了什么样的团聚情景?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按由老及幼的)顺序描写三辈人都来团聚的情景(板书:老幼皆至)。
先写老人前来团聚。“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写老人:“气喘得紧”,表现出老人急于和诗人见面,匆匆赶来,心情激动;“梦见鸡毛信”、“可真见亲人”,表现出老人为见到当年共同战斗过的诗人而满心欢喜。“亲人见了亲人面,欢喜的眼泪眼眶里转”,写双方:“眼泪眶眶里转”,表现出双方感情交融的热烈情景。“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白头发添了几根根”,写自己慰问老人:“白头发”的称道,表现出延安父老在保卫延安中经历过艰苦的斗争,赞颂他们为革命立下了功劳。
再写青年人前来团聚。“团支书又领进社主任,当年的放羊娃如今长成人”,“放羊娃”一词的使用,在表明后辈的成长之中体现着亲切喜悦的感情。
再写小孩儿也来团聚。“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白”窗纸、“红”窗花的衬托,“争抢来把手拉”的描写,活画出小孩儿天真活泼的形象,显示了明朗欢乐、无拘无束的气氛。
然后总写话题。“一口口的米酒干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千万句话”,高度夸张,“长江大河起浪花”,形象比喻,表明话题广泛,谈到全国波澜壮阔的发展形势,显示出热烈交谈的情景,体现了欢欣激动的感情。
4.第三层这样收结亲人团聚,产生了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十年来革命大发展,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以革命发展情况说不尽,亲人相聚话语水无尽,收结亲人团聚的描写,产生了韵意隽永、蕴含无尽的艺术效果(板书:话语无尽)。
5.这一部分内部构成了什么样的结构形式?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一部分先总写场面,再分别具体描写人物,最后总括收结,构成了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形式,表现出亲人团聚激情满怀、亲切热烈的真实动人情景(板书:情景亲切热烈)。
(九)指定学生朗读第四部分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部分。
1.这一部分描写延安新貌(板书:描写延安新貌)。可分几层?各写出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可分三层。第1节为第一层,抒发看不够延安的感情。2~4节为第二层,描写延安
新貌。
第5节为第三层,歌颂延安的巨大变化。
2.第一层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抒发看不够延安的感情?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反复使用“千万”和“不够”两个词,高度夸张,抒发出急欲看延安和看不够延安的感情,表现出延安变化之大(板书:反复夸张)。
3.第二层运用什么写法和修辞方法,描写出延安什么样的外貌?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延安城照在我心中”:借“大明镜”之在心中照出延安城,象征看到延安城的新貌(板书:象征)。接着的两个诗节,句首都用了叠词,组成了排比句式(板书:排比),描写出一条条“宽又平”的街道,一座座“披彩虹”的楼房,一盏盏“高又明”的电灯,一排排“迎春风”的绿树,把四个修饰语后直用作谓语,不但押韵,而且强调;“披彩虹”、“迎春风”,又都拟人描写楼和树;从而描写出了延安城一派整齐优美、兴旺发达的景象。
4.第三层这样收结延安新貌的描写,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把延安比作母亲,无限亲切,抒发出由衷歌颂延安旧貌换新颜的感情。
5.这一部分内部构成了什么样的结构形式?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一部分首尾两层抒情呼应,包容着中间主体部分描写延安新貌的第二层,热情歌颂了延安优美兴旺的景象(板书:景象优美兴旺)。
对“头顶着……”这个诗节,有的同志理解为是诗人的设想,并且得到了诗人的同意。但这样理解似与后两节的实写延安新貌不够连贯,放提出上述分析,姑作一种理解。
(十)指定学生朗读第五部分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部分。
1.这一部分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板书:歌颂延安历史)。可分几层?各写出了
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可分三层。1~4节为第一层,忆写延安光辉的革命历史。第5节为第二层,展望革命前程,第6节为第三层,抒发永远不忘延安的感情。
如有学生把5、6两节合为一层,在肯定这样分层也有道理后,指出:5、6两节虽同属展望未来,但第6节又呼应第一部分,故以分为两层为宜。
2.这一部分第一层运用什么修辞方法,表现了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一部分第一层的前三节,都以延安特定的处所和事物,象征延安在三个革命历史阶段发挥的伟大作用,组成了排比诗节的形式(板书:排比),概括出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几十年的战斗历程。“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高潮”,表现出延安曾是革命的中心,推动了全国的革命。“宝塔山下留脚印,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表现出延安革命中心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斗争和胜利。“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表现出延安精神激励着人们继续革命。第4节是对前三节的小结。“赤卫军,青年团,红领巾,走着咱英雄几辈辈人……”,三个专用名词,照应前面三个革命历史阶段,表现出延安哺育了代代英雄,在各个革命历史阶段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第二层怎样展望未来?表明了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以“延河”借代延安革命精神,表明了延安革命精神将统帅人们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
4.第三层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长翅膀”,“脚生云”,夸张修辞,(板书:夸张)并且再把延安比作母亲,抒发了永远不忘延安的炽热感情。
5.这一部分内容构成了什么样的结构形式?和前文构成了什么样的关系?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一部分由追忆过去写到现在,进而展望未来,一气流贯,歌颂了延安精神永放光芒(板书:一气流贯精神永放光芒)。结尾一节呼应开篇回到延安的描写,全篇首尾呼应回环,诗止而意无尽,抒发了眷恋、热爱延安的感情。
(十一)这首诗塑造出诗人自身什么样的形象?创造出什么样的意境?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首诗描写回到延安的经历,展开回忆和展望,塑造出回到延安的诗人自身激动欢喜、情思翻涌的形象,创造出热烈深远的意境,抒发了歌颂延安、歌颂延安人民的感情。(板书:激情翻涌形象热烈深远意境热情歌颂延安)。
(十二)指定学生一人朗读全诗。
要求读出节奏韵律,读出感情。
语文教案-《回延安》 篇5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了解作者的思路,理解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内容。
二、整体感知
《回延安》是贺敬之1956年重回延安参加“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时写的一首抒情诗。诗人1940年到延安,1946年离开延安。从1946年到1956年,其晨离开整整10年。
全诗以“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共写了五个部分。
三、教学过程
1.检查复习“诗歌一般常识”导入 ,板书课题、解题、简介作者。
2.听录音,要求学生注意有关字的正确读音并体会感情;然后学生分读,教师简评朗读效果。
3.学生自拟、讨论各部分的小标题,清理全文脉络,了解作者的思路。
4.师生共同活动,分析第一部分。
(1)指名朗读第一部分,其余人轻声跟读。
(2)要求学生找出用得准确、生动、传神的词语,讨论这些词语的含义,分析作者运用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总结归纳。学生齐读第一部分。
5.师生共同活动,分析第二部分。
(1)女生、男生交替读第二部分。
(2)结合预习提示讨论重点词语的含义,重点讨论、分析第2、3、4节的意思以及比兴、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
(3)总结归纳。学生齐读第二部分。
6.学生自由朗读第一、二部分,力争能当堂背诵。
四、总结、扩展
诗歌第一部分通过“莫”“抓”“贴”“梦”“搂”“扑”等词语,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踏上延安土地与亲人重逢时的喜悦与激动。第二部分忆当年,写延安在思想、生活上对自己的养育,字里行间流露出无限热爱、眷恋之情。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理解课文第三、四、五部分的内容,掌握全诗的中心意思、写作特点和语言特色,独立完成课后练习二。
二、整体感知
全诗抒发了作者回延安时激动和喜悦的心情,追忆当年的战斗生活,叙写亲人团聚畅谈的热烈场面,描绘延安城的崭新面貌,赞颂延安对革命的伟大贡献,表达了作者热爱延安、歌颂延安、歌颂中国共产党的真挚感情。
三、教学过程
1.检查复习:指名背诵课文第一、二部分,默写有关拼音、词语。
2.师生共同活动,分析第三部分。
(1)学生自读后,要求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团聚的热烈场面和三代人的欢喜、变化及畅谈的情景。
(2)教师点拨、学生讨论夸张、比喻手法的表达效果,最后教师总结归纳。
3.师生共同活动,分析第四部分。
(1)指名朗读,要求思考并能找出本节的中心句――“母亲延安换新衣”。
(2)讨论诗人是怎样围绕这一中心写的:“总――分――总”;讨论夸张、排比、拟人、比喻手法的表达效果以及诗人选取了哪些典型形象来表现延安城的巨变的。
(3)总结归纳,然后学生齐读。
4.师生共同活动,分析第五部分。
(1)教师范读,学生轻声跟读,然后明确:本节是抓住延安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进一步深化主题的。
(2)结合自读提示,讨论诗人是怎样简练地写出延安对中国革命的贡献的,体会末两节的含义。
5.齐读三至五部分。
四、总结、扩展
诗歌三至五部分先画出一个亲人欢聚的特定场面,然后写“老爷爷”“社主任”“团支书”三代人的欢喜和变化;然而选取典型形象,实实在在地勾画出延安的新貌,最后先用“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的飘”起兴,使人产生联想,然后诗人展开联想的羽翼,飞跃了较长的历史跨度,极简练地写了从“宝塔山”到天安门,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几十年战斗历程中延安对革命的贡献。
五、布置作业 (略)
语文教案-《回延安》 篇6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陕北民歌―信天游的一些特点。
2体会诗歌的集中性
3领会诗人对党、对延安的热爱和歌颂的深情。
4向延安人民学习,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目标1、3
难点:理解比兴方法的运用
两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当你踏上你离别多年的故土,看到那里的亲山、亲水、亲人,你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贺敬之写的《回延安》。贺敬之于1940年到达延安革命胜地,1946年离开延安,奔赴人民解放战争的新战场。1956年,诗人重回曾经生活战斗过的胜地延安,此时正好是十年时间,那么,当作者看到那熟悉的山水和热情的乡亲们时,他的心情如何,感情又是怎样的呢?
二、熟读、演唱,体会诗人流露的真情。
1、自由读、体会诗情,弄懂本诗的感情基调。
全诗基调:热烈、欢快、亲切、昂扬。第一部分:跳荡、激烈。第二部分:深厚。第三部分:真挚、亲切。第四部分:热情、明快。第五部分:激越、昂扬。
2、弄懂感情基调基础上齐诵,再次体会。
3、大家都读了两遍,我们发现这首诗有什么特点,进而介绍“信天游”的知识,并用《信天游》曲调演唱。
信天游是民歌的一种,属山歌性质,流行与陕北一带。曲调纯朴、高亢、悠长,节奏自由。歌词一般由上下两句构成一段(节),往往是上句旨在比兴,下句道出本意。每句四个节拍,与七言诗句略同。短的只有一两段,长的可接连数十段。每段的两句都押韵,多段可以连用一韵,也可以换韵。多段时,用同一曲调反复演唱。
三、讨论:
1、把“回延安”改成“去延安”、到延安“,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用“回”字说明作者犹如一个远离家乡、久别母亲的孩子,回到了家乡、回到了母亲的怀抱;的过程用“回”字更能表达出诗人与延安有一段特殊的经历和特殊的感情;“回”是全诗的“诗眼”,全诗紧扣一个“回”字,以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抒发了对延安的热爱和赞颂,如改为“去”“到”没有上述表达效果.
2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及感情线索:
回延安 -澎湃激情 兴奋
忆延安 养育深恩 感激
聚延安 亲人心声 喜悦
看延安 崭新面貌 赞颂
颂延安 伟大贡献 热爱
3,小结
4,作业
语文教案-《回延安》 篇7
一、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所深寓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难点
拟人、夸张、比兴等手法的运用及作用。
三、教学过程:
【预习并检查:】
1.指名学生说一说所知道的“信天游”。
2.指明3-5名学生朗读诗歌。要求读准每个字音。
【目标展示】
体会诗中运用拟人、夸张、比兴等手法作用及诗歌所深寓的思想感情。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歌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要求学生参看注释,理解词义、句意、全诗大意。
2.走近作者贺敬之(1924-)现代诗人、剧作家。山东峄县(今枣庄市)人。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1945年,鲁艺集体创作了歌剧《白毛女》,文学剧本由贺敬之、丁毅执笔。主要诗歌集有《朝阳花开》、《乡村的夜》、《放歌集》、《雷锋之歌》、《贺敬之诗选》等。
3.创作背景及特色简介诗人说:“1956年,我跟随当时团中央的一位领导回延安,参加西北五省青年工人造林大会。这时我已经离开延安11年了,回去以后感觉很不一样。我本打算写几篇报告文学和一点新闻报道,青年大会要举行一个联欢晚会,说要我出个节目,我说我用信天游的方式写几句诗,抒发一下感情。夜里我就一边唱,一边写,写了一夜,……当时我是在窑洞里面走着唱着,还流着眼泪。”信天游,也叫“顺天游”,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悠远。有的一节表达一个简单独立的意思,有的几节构成一组,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信天游形式自由,常用来抒情、亦可叙事。注意运用比兴手法,贴切、自然,增强了诗的音乐性;联想丰富,感情深切。
4.整体分析诗歌
学生自行回想诗歌整体内容,然后思考:这首诗的结构层次该如何划分?
第一部分:抒写久别重逢延安的感触。
第二部分:追忆当年延安的战斗生活。
第三部分:描绘会见亲人的热烈场景
第四部分:描画延安城的崭新面貌。
第五部分: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展示继续革命的征程。
5.指定学生朗读全诗
要求读音准确,读出节奏。其他学生进行点评。
6.你认为洋溢于全诗中的感情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作者抒发思想感情的线索是什么?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学生讨论探究本课的重要内容。
1.诗歌第一部分,作者是怎样表达他回延安时的激动心情的?(富有力度的动词,“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省略号的运用,启发想象、体味、联想。
拟人化的环境描写)
2.在第二部分中,延安母亲到底教会了作者些什么?诗歌是怎么写的?
为什么这么写?(诗不宜直说。内容、文字要概括,形象与思想要具体,所以,作者运用诗歌传统表现手法――比兴、借代、拟人等方法,揭示了诗人对于延安热爱、感激的原因。)
3.读了第三部分,我们看到了亲人相见的热烈、真挚之情,看到了延安人的成长和美丽、淳朴的心灵,逐层琢磨一下,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内容的?
(环境的烘托、渲染;三代人的典型;夸张、比喻)
4.“母亲延安换新衣”是怎样的写作方法?诗歌第四部分,是怎样来具体写“换新衣”的?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拟人;排比、铺陈、复叠;写延安的变化,一个“新”字,跃然眼前)
5.结尾一部分,写到了杨家岭、宝塔山、枣园。想一想,这些内容为什么放在最后一部分写?(作者赋予革命历史以色、形、光的鲜明形象,将红旗、脚印、灯光等具体而富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写入诗中,在形象中感受到,革命的力量无比巨大,跟着党,沿着党指引的道路,星星之火,定能燎原。)
6.诗歌结尾说:“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当时作者并没有离开延安。那么,这样的结尾,是不是有问题呢?(紧扣开头和题目;富有浪漫色彩;延安必飞速发展,大步前进;言简意深,情深)
7.探究体会诗中真挚炽热的感情,诗人的思想感情是如何升华的?(激动、喜悦――爱延安、爱革命、爱人民――难舍难分的惜别之情)
8.这首诗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采用“信天游”格式
每小节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富于变化:比兴关系、并列关系、顺承关系
夸张手法的.运用
注重炼字,选用恰当的动词
四、再读课文,品味诗歌的语言
由于这是一首民歌体裁的诗歌,在语言上有它自身的特点,请同学们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认真体会。体会时注意结合前面有关的介绍。
【归纳总结】
这首信天游表现了诗人对延安的深厚情谊。全诗除了真切的情感构成了诗的源泉,就是诗人对陕北风土人情的意象组合描写,它更增添了这首诗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美感,以及从朴实中流露出来的民族音乐般的美。
【巩固拓展】
1.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刚回延安怎样的心情?
2. 诗歌第一部分中选用了一连串的动词“抓”“贴”“搂”“放”“抱”“拥”好不好?请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3. “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你怎样理解这句诗的含义?
【预习并指导】
1. 背诵全文,品味凝练语言。
2.熟读《再别康桥》
四、板书设计
回延安
贺敬之
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看延安→祝延安
写作特点:
1.“信天游”
2.每小节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富于变化:
比兴关系、并列关系、顺承关系
3.夸张手法的运用
4.注重炼字,选用恰当的动词
五、教学反思
语文教案-《回延安》 篇8
一、明确目标
理解课文第三、四、五部分的内容,掌握全诗的中心意思、写作特点和语言特色,独立完成课后练习二。
二、整体感知
全诗抒发了作者回延安时激动和喜悦的心情,追忆当年的战斗生活,叙写亲人团聚畅谈的热烈场面,描绘延安城的崭新面貌,赞颂延安对革命的伟大贡献,表达了作者热爱延安、歌颂延安、歌颂中国共产党的真挚感情。
三、教学过程
1、检查复习:指名背诵课文第一、二部分,默写有关拼音、词语。
2、师生共同活动,分析第三部分。
(1)学生自读后,要求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团聚的热烈场面和三代人的欢喜、变化及畅谈的情景。
(2)教师点拨、学生讨论夸张、比喻手法的表达效果,最后教师总结归纳。
3、师生共同活动,分析第四部分。
(1)指名朗读,要求思考并能找出本节的中心句――“母亲延安换新衣”。
(2)讨论诗人是怎样围绕这一中心写的.:“总――分――总”;讨论夸张、排比、拟人、比喻手法的表达效果以及诗人选取了哪些典型形象来表现延安城的巨变的。
(3)总结归纳,然后学生齐读。
4、师生共同活动,分析第五部分。
(1)教师范读,学生轻声跟读,然后明确:本节是抓住延安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进一步深化主题的。
(2)结合自读提示,讨论诗人是怎样简练地写出延安对中国革命的贡献的,体会末两节的含义。
5、齐读三至五部分。
四、总结、扩展
诗歌三至五部分先画出一个亲人欢聚的特定场面,然后写“老爷爷”“社主任”“团支书”三代人的欢喜和变化;然而选取典型形象,实实在在地勾画出延安的新貌,最后先用“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的飘”起兴,使人产生联想,然后诗人展开联想的羽翼,飞跃了较长的历史跨度,极简练地写了从“宝塔山”到天安门,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几十年战斗历程中延安对革命的贡献。
五、布置作业(略)
语文教案-《回延安》 篇9
一、下列各句中加粗字注音、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白羊肚手巾 肚:d) 白毛巾
b.二十里铺 铺:p) 地名
c.东山的糜子 糜:m0 黍类谷物
d.米酒油馍 馍:m$ 黍米面饼
二、下列各句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 登时:立刻
b.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脑畔上:头上
c.我梦见鸡毛信来 鸡毛信:一种粘附有鸡毛以表示需要迅速传递的紧急信件
d.天南海北想着你 天南海北:形容距离遥远,地方又各不相同
三、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心口呀莫要这么历害地跳
b.红旗飘飘把手招
c.满窖里围得不透风
d.保卫延安你们废了心
四、对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比喻)
b.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夸张)
c.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借代)
d.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拟人)
五、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1.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________定宝塔山。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________在亲人怀。
[ ]
a.抱 扑 b.搂 *
c.绕 扎 d.搂 扑
2.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条条街道________②一座座楼房________
③一盏盏电灯________④一排排绿树________
[ ]
a.①披彩虹 ②亮又明 ③宽又平 ④迎春风
b.①亮又明 ②披彩虹 ③宽又平 ④迎春风
c.①宽又平 ②迎春风 ③亮又明 ④披彩虹
d.①宽又平 ②披彩虹 ③亮又明 ④迎春风
六、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
桂林山水歌(节选)
贺敬之
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
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
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水几重呵,山几重?
水绕山环桂林城……
是山城呵,是水城?
都在青山绿水中……
呵!此山此水入胸怀,
此时此身何处来?
……黄河的浪涛塞外的风,
此来关山千万重。
马鞍上梦见沙盘上画:
“桂林山水甲天下”……
呵!是梦境呵,是仙境?
此时身在独秀峰!
心是醉呵,还是醒?
水迎山接入画屏!
画中画――漓江照我身千影,
歌中歌――山山应我响回声……
招手相问老人山,
云罩江山几万年?
――伏波山下还珠洞,
室珠久等叩门声……
鸡笼山一唱屏风开,
绿水白帆红旗来!
大地的愁容春雨洗,
请看穿山 明镜里――
呵!桂林的山来漓江的水――
祖国的笑容这样美!
1.节选诗句赞美了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
2.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
a.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拟人)
b.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比喻)
c.鸡笼山一唱屏风开,绿水白帆红旗来!(拟人)
d.黄河的浪涛塞外的风,此来关山千万重。(夸张)
3.判断下列破折号用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画中画――漓江照我身千影(转折)
( )
②歌中歌――山山应我响回声(解释说明)
( )
③大地的愁容春雨洗,请看穿山明镜里――(表示声音延长)
( )
④桂林的山来漓江的水――祖国的笑容这样美!(解释说明)
( )
4.本段诗句重点围绕哪两个字展开描写?写出景致的名称。
5.“鸡笼山一唱屏风开,绿水白帆红旗来”从________方面赞美漓江的美景。
(二)
三门峡歌
三门峡――梳妆台
贺敬之
望三门,三门开:
“黄河之水天上来!”
神门险,鬼门窄,
人门以上百丈崖。
黄水劈门千声雷,
狂风万里走东海。
望三门,三门开:
黄河东去不回来。
昆仑山高邙山矮,
禹王马蹄长青苔。
马去“门”开不见家,
门旁空留“梳妆台”。
梳妆台呵,千万载,
梳妆台上何人在?
乌云遮明镜,
黄水吞金钗。
但见那:辈辈艄工洒泪去,
却不见:黄河女儿梳妆来。
梳妆来呵,梳妆来!
――黄河女儿头发白。
挽断“白发三千丈”,
愁杀黄河万年灾!
登三门,向东海:
问我青春何时来?
何时来呵,何时来?……
――盘古生我新一代!
举红旗,天地开,
史书万卷脚下踩。
大笔大字写新篇:
社会主义――我们来!
我们来呵,我们来,
昆仑山惊邙山呆:
展我治黄万里图,
先扎黄河腰中带――
神门平,鬼门削,
人门三声化尘埃!
望三门,门不在,
明日要看水闸开。
责令李白改诗句:
“黄河之水‘手中’来!”
银河星光落天下,
清水清风走东海。
走东海,去又来,
讨回黄河万年债!
黄河女儿容颜改,
为你重整梳妆台。
青天悬明镜,
湖水映光彩――
黄河女儿梳妆来!
梳妆来呵,梳妆来!
百花任你戴,
春光任你采,
万里锦绣任你裁!
三门闸工正年少,
幸福闸门为你开。
并肩挽手唱高歌呵,
无限青春向未来!
1.全诗共有9节,可分为两大部分。请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这两部分是通过什么艺术形象连接起来的呢?
2.“乌云遮明镜,黄水吞金钗”具有双重含义,试加以说明。请从诗中找出与之相对比的句子。
3.写出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百花任你戴,春光任你采,万里锦绣任你裁。
( )
②昆仑山惊邙山呆
( )
③青天悬明镜,湖水映光彩
( )
④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之水天上来!”
( )
【参考答案】
一、d(a项中“羊肚”的“肚”应读为“d(”,是“胃”的意思;b项中“铺”应读为“p)”; c项中“糜”应读为“m6i”。)
二、b(“脑畔上”本诗中是指“窑洞的顶上”。)
三、b(a项中,应改为“厉害”;c项中应改为“满窑”;d项中应改为“费了心”。)
四、a(这句的修辞方法是拟人。)
五、1.d 2.d
六、(一)1.桂林的山水之美 对祖国山河热爱 2.a(这句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方法。) 3.①×(应为“解释说明”)②√③√④√ 4.重点围绕“山”、“水”两个字展开描写。所描写的景致有:漓江、桂林城、独秀峰、老人山、伏波山、还珠洞、鸡笼山。5.色彩(二)1.第一部分(1~4节),写黄河的旧貌及它给人们带来的灾难;第二部分(5~9节),写黄河的新颜,新时代对黄河的治理而带来的巨变,展望黄河未来的前景。诗人巧妙地运用“黄河女儿”这一形象将黄河的过去、现在及未来连接起来。2.这两句既是指梳妆台上的“明镜”被乌云所遮,不能透出光明,梳妆台前的少女为黄水所吞没;又是指黑暗统治暗无天日,黄水滔滔,泛滥大地,给世世代代劳动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第8小节中“青天悬明镜,湖水映光彩”与之形成对比。3.①排比②拟人③对偶④引用
语文教案-《回延安》 篇10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了解作者的思路,理解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内容。
二、整体感知
《回延安》是贺敬之1956年重回延安参加“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时写的一首抒情诗。诗人1940年到延安,1946年离开延安。从1946年到1956年,其晨离开整整10年。
全诗以“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共写了五个部分。
三、教学过程
1.检查复习“诗歌一般常识”导入 ,板书课题、解题、简介作者。
2.听录音,要求学生注意有关字的正确读音并体会感情;然后学生分读,教师简评朗读效果。
3.学生自拟、讨论各部分的小标题,清理全文脉络,了解作者的思路。
4.师生共同活动,分析第一部分。
(1)指名朗读第一部分,其余人轻声跟读。
(2)要求学生找出用得准确、生动、传神的词语,讨论这些词语的含义,分析作者运用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总结归纳。学生齐读第一部分。
5.师生共同活动,分析第二部分。
(1)女生、男生交替读第二部分。
(2)结合预习提示讨论重点词语的含义,重点讨论、分析第2、3、4节的意思以及比兴、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
(3)总结归纳。学生齐读第二部分。
6.学生自由朗读第一、二部分,力争能当堂背诵。
四、总结、扩展
诗歌第一部分通过“莫”“抓”“贴”“梦”“搂”“扑”等词语,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踏上延安土地与亲人重逢时的喜悦与激动。第二部分忆当年,写延安在思想、生活上对自己的养育,字里行间流露出无限热爱、眷恋之情。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理解课文第三、四、五部分的内容,掌握全诗的中心意思、写作特点和语言特色,独立完成课后练习二。
二、整体感知
全诗抒发了作者回延安时激动和喜悦的心情,追忆当年的战斗生活,叙写亲人团聚畅谈的热烈场面,描绘延安城的崭新面貌,赞颂延安对革命的伟大贡献,表达了作者热爱延安、歌颂延安、歌颂中国共产党的真挚感情。
三、教学过程
1.检查复习:指名背诵课文第一、二部分,默写有关拼音、词语。
2.师生共同活动,分析第三部分。
(1)学生自读后,要求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团聚的热烈场面和三代人的欢喜、变化及畅谈的情景。
(2)教师点拨、学生讨论夸张、比喻手法的表达效果,最后教师总结归纳。
3.师生共同活动,分析第四部分。
(1)指名朗读,要求思考并能找出本节的中心句――“母亲延安换新衣”。
(2)讨论诗人是怎样围绕这一中心写的:“总――分――总”;讨论夸张、排比、拟人、比喻手法的表达效果以及诗人选取了哪些典型形象来表现延安城的巨变的。
(3)总结归纳,然后学生齐读。
4.师生共同活动,分析第五部分。
(1)教师范读,学生轻声跟读,然后明确:本节是抓住延安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进一步深化主题的。
(2)结合自读提示,讨论诗人是怎样简练地写出延安对中国革命的贡献的,体会末两节的含义。
5.齐读三至五部分。
四、总结、扩展
诗歌三至五部分先画出一个亲人欢聚的特定场面,然后写“老爷爷”“社主任”“团支书”三代人的欢喜和变化;然而选取典型形象,实实在在地勾画出延安的新貌,最后先用“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的飘”起兴,使人产生联想,然后诗人展开联想的羽翼,飞跃了较长的历史跨度,极简练地写了从“宝塔山”到天安门,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几十年战斗历程中延安对革命的贡献。
五、布置作业 (略)
语文教案-《回延安》 篇11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了解作者的思路,理解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内容。
二、整体感知
《回延安》是贺敬之1956年重回延安参加“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时写的一首抒情诗。诗人1940年到延安,1946年离开延安。从1946年到1956年,其晨离开整整10年。
全诗以“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共写了五个部分。
三、教学过程
1.检查复习“诗歌一般常识”导入 ,板书课题、解题、简介作者。
2.听录音,要求学生注意有关字的正确读音并体会感情;然后学生分读,教师简评朗读效果。
3.学生自拟、讨论各部分的小标题,清理全文脉络,了解作者的思路。
4.师生共同活动,分析第一部分。
(1)指名朗读第一部分,其余人轻声跟读。
(2)要求学生找出用得准确、生动、传神的词语,讨论这些词语的含义,分析作者运用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总结归纳。学生齐读第一部分。
5.师生共同活动,分析第二部分。
(1)女生、男生交替读第二部分。
(2)结合预习提示讨论重点词语的含义,重点讨论、分析第2、3、4节的意思以及比兴、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
(3)总结归纳。学生齐读第二部分。
6.学生自由朗读第一、二部分,力争能当堂背诵。
四、总结、扩展
诗歌第一部分通过“莫”“抓”“贴”“梦”“搂”“扑”等词语,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踏上延安土地与亲人重逢时的喜悦与激动。第二部分忆当年,写延安在思想、生活上对自己的养育,字里行间流露出无限热爱、眷恋之情。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理解课文第三、四、五部分的内容,掌握全诗的中心意思、写作特点和语言特色,独立完成课后练习二。
二、整体感知
全诗抒发了作者回延安时激动和喜悦的心情,追忆当年的战斗生活,叙写亲人团聚畅谈的热烈场面,描绘延安城的崭新面貌,赞颂延安对革命的伟大贡献,表达了作者热爱延安、歌颂延安、歌颂中国共产党的真挚感情。
三、教学过程
1.检查复习:指名背诵课文第一、二部分,默写有关拼音、词语。
2.师生共同活动,分析第三部分。
(1)学生自读后,要求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团聚的热烈场面和三代人的欢喜、变化及畅谈的情景。
(2)教师点拨、学生讨论夸张、比喻手法的表达效果,最后教师总结归纳。
3.师生共同活动,分析第四部分。
(1)指名朗读,要求思考并能找出本节的中心句――“母亲延安换新衣”。
(2)讨论诗人是怎样围绕这一中心写的:“总――分――总”;讨论夸张、排比、拟人、比喻手法的表达效果以及诗人选取了哪些典型形象来表现延安城的巨变的。
(3)总结归纳,然后学生齐读。
4.师生共同活动,分析第五部分。
(1)教师范读,学生轻声跟读,然后明确:本节是抓住延安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进一步深化主题的。
(2)结合自读提示,讨论诗人是怎样简练地写出延安对中国革命的贡献的,体会末两节的含义。
5.齐读三至五部分。
四、总结、扩展
诗歌三至五部分先画出一个亲人欢聚的特定场面,然后写“老爷爷”“社主任”“团支书”三代人的欢喜和变化;然而选取典型形象,实实在在地勾画出延安的新貌,最后先用“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的飘”起兴,使人产生联想,然后诗人展开联想的羽翼,飞跃了较长的历史跨度,极简练地写了从“宝塔山”到天安门,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几十年战斗历程中延安对革命的贡献。
五、布置作业 (略)
语文教案-《回延安》 篇12
教学设想
诗歌重在诵读。通过朗读,可以逐步由认知生字词,深化到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感情等。可以将朗读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 中,或范读,或齐读,或分组读,或对口读,变化形式让学生反复诵读,并由浅人深进行朗读指导,启发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最终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新课
二、朗读全诗
要求通过多种形式反复地朗读,引导学生逐步由表及里地体会到文章的形式与内容有关方面的知识要点。
1.教师范读全诗。
(1)教师范读。
(2)疏通字词障碍。
参照“教学设计(A)”。
2.学生初读全诗,体会诗歌的基本特点。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诗。
(2)要求学生说说:这首诗和自己以前所读的新诗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3)教师介绍“信天游”的基本特点。
明确:①章法上:两句一节,节数不定。
②韵律上:几节一韵,或一韵到底。
③语言上:七言为基本句式,可长可短,灵活自由。
④艺术上:多用“比兴”手法。
对于“比兴”的艺术手法,教师可以适当多加介绍,以帮助学生理解。
三、学生再读全诗,逐步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采用问题组合的方式,让学生逐步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1.问题组合一:
(1)学生自行回想诗歌整体内容,然后思考:这首诗的结构层次该如何划分?
(2)概括各个部分的中心意思,并填写下表:
口延安→口延安→口延安→口延安→口延安
(3)体会:你认为洋溢于全诗中的感情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抒发思想感情的线索是什么?
2.问题组合二:
(1)学生齐读第一部分内容,然后标画出表现诗人回延安心情的动词。
(2)请选用其他意义相近的动词来替换你所标画的动词,看看效果有什么不同。
(3)指名学生朗读第二部分内容,思考:诗人写过去延安的生活,有什么意图?
(4)自读第三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根据这一部分内容想像诗人与延安亲人相见时的场面,然后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出来。
(5)在写与延安亲人见面的场景时,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写出这个热闹的场面的?
(6)女生齐读第四部分,然后从中选用一个词语概括这部分的内容。
(7)男生齐读第五部分,然后画出表明延安的历史功绩或者影响的词语或句子。
(8)回答:诗中写道:“赤卫军……青年团……红领巾,徒着咱英雄几辈辈人……”这两句话如何理解?
3.问题组合三:
(1)这首诗歌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你认为这首诗写得怎么样?请大胆谈谈你的看法。
四、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
由于这是一首民歌体裁的诗歌,在语言上有它自身的特点,要求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认真体会。体会时注意结合前面有关的介绍。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引入新课时的学习
二、指导朗读,要求读出诗歌中的感情
1.指名学生朗读全诗,然后教师引导评判朗读在感情表达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2.介绍写作背景。
介绍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背景的把握,领会作者对延安的真挚感情,以理解诗歌中的情感,增强朗读的情感表达力。
3.学生自由地散读全诗,要求尽量读出感情。
4.听朗读带,比较自己与朗读带中的朗读在感情方面的表达差距。
有关朗读的指导请参照“教学设计(A)”。
5.指名学生朗读全诗,或者学生齐读全诗。
学生朗读后,教师注意及时准确进行评价,指出其中的优劣,进一步把握朗读的要点。
三、体会诗歌中修辞方法运用的效果
1.学生默读全诗,思考:这首诗运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哪些?
明确:主要有比兴和夸张。特别是比兴手法的运用,为诗歌增色不少。
2.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诗句体会各种修辞手法运用的效果。
四、学习迁移
1.课前布置:上图书馆或者上网查找有关延安的资料,然后整理成小故事或者小散文的形式。
2.交流。
指名学生讲述与延安有关的故事或介绍有关延安的资料。3.要求学生在课后利用自己查找出来的资料,自由组合,5―10人一组,编一个“延安特刊”,比比哪一组编得好。
语文教案-《回延安》 篇13
一、明确目标
了解作者的思路,理解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内容。
二、整体感知
《回延安》是贺敬之1956年重回延安参加“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时写的一首抒情诗。诗人1940年到延安,1946年离开延安。从1946年到1956年,其晨离开整整10年。
全诗以“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共写了五个部分。
三、教学过程
1、检查复习“诗歌一般常识”导入,板书课题、解题、简介作者。
2、听录音,要求学生注意有关字的正确读音并体会感情;然后学生分读,教师简评朗读效果。
3、学生自拟、讨论各部分的小标题,清理全文脉络,了解作者的思路。
4、师生共同活动,分析第一部分。
(1)指名朗读第一部分,其余人轻声跟读。
(2)要求学生找出用得准确、生动、传神的词语,讨论这些词语的含义,分析作者运用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总结归纳。学生齐读第一部分。
5、师生共同活动,分析第二部分。
(1)女生、男生交替读第二部分。
(2)结合预习提示讨论重点词语的含义,重点讨论、分析第2、3、4节的意思以及比兴、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
(3)总结归纳。学生齐读第二部分。
6、学生自由朗读第一、二部分,力争能当堂背诵。
四、总结、扩展
诗歌第一部分通过“莫”“抓”“贴”“梦”“搂”“扑”等词语,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踏上延安土地与亲人重逢时的喜悦与激动。第二部分忆当年,写延安在思想、生活上对自己的养育,字里行间流露出无限热爱、眷恋之情。
语文教案-《回延安》 篇14
初三年级组 高琳
【基础知识点】
1. 了解“信天游”的特点;
2. 理解诗人真挚炽热的感情和诗的主题;
3. 学习比兴和夸张的手法。
【教学重点】
体味渗透于诗句中的作者的真挚的感情
【教学难点 】
擅用比兴和夸张是信天游的一个特点,“比兴”的学习是本诗的难点。
【拓展环节】
新诗创作
【教学内容与步骤】
〖导入 环节〗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由现代诗人吸收民歌营养而创作的一篇优秀作品。
〖整体感知〗
1. 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对诗作进行整体感知。
2. 感知问题:这首诗有什么特点,试着用自己的话表达一下。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学习环节〗
1. 关于信天游
信天游是陕北民歌的一种形式,它的曲调纯朴、高亢、悠长,节奏自由。歌词通常为两句一段,长度由一段至几十段不等,每段压一韵。每句字数不定,但基本上以七字句为主。句中多用叠音字,修辞上多用比兴、夸张等手法。
2. 朗读训练
(指导学生读出的亲切、热烈、真挚情感)
3. 讨论学习
朗读这首诗,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看看作者抒发思想感情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本诗的感情线索,是作者对延安母亲的眷恋之情。
4. 难点全解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 比兴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判断 :树梢树枝树根根,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亲山亲水有亲人(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
*夸张
例句: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 双手搂定宝塔山
(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以上两个夸张句)
* 其它修辞
(指导学生自己找出例子并分析)
〖拓展环节〗
山丹丹开花满山坡,
咱陕北变成金银窝。
宝塔山高延水长,
共产党是我们亲爹娘。
_____ 《信天游唱给毛主席听》
指名学生读以上摘录诗节,巩固理解信天游特点。
〖布置作业 〗
运用信天游形式,自创一首新诗
(此题视教学情况而定)
语文教案-《回延安》 篇15
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标要求,教材内容以及初一学生的特点,本节课的三维目标为:
知识目标:
1、学习现代诗的朗诵技巧,学会节奏、重音的确定,能有感情的朗诵。
2、学习这首诗恰当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体会其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能力目标:
品析诗歌凝练的语言,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了解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当是让学生从朗读中理解诗人对革命圣地延安的真挚炽热的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悟诗中感情的层次与变化。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激趣引题,设疑自探(5―10分钟)
1、【导入】(播放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是一首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歌曲。那么这是什么地方的民歌呢?提到陕北,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著名的革命圣地――延安。请同学们根据课前的收集,说说你说了解到的延安。看来大家对延安有了深刻的认识,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感受诗人贺敬之对延安有着什么样的深刻情谊?
(多媒体展示)《回延安》
请同学们根据课前的预习,说说作者、背景
2、学生质疑,教师整合学生所提问题。
通过预习这首诗和自己以前所读的新诗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之处?(从体裁角度)学生质疑预设: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怎样读这首诗?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感情?
二、自学展示,解疑合探(10―15分钟)
(一)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1、走进文本,读中悟情
学生自读,汇报学习成果: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试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
(2)抽学生读,并以第一小节为例,让学生谈谈为什么这样读?
提示方法:理解诗意,读出语气、语速、重音、节奏。学生通过欣赏歌曲初步体会信天游的曲词特点,简单谈听后感受。)
介绍课前收集的背景资料在自我阅读的基础上根据要求提出质疑、学生读课文自学,完成导学案中的问题
学生动手标注诗的节奏、重音展示学习成果。由于这是一首离学生所处年代较远的诗歌,因此应以“信天游”的`歌曲艺术
导入,对信游游的形式加以介绍,使学生在对信天游的感受之中走入课文
培养学生质疑精神,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初步感知诗的内容培养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
培养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
对比自己所做的批注,矫正思维偏差
2、听视频范读。以领会诗人对革命圣地延安真挚而热烈的感情。
诗歌欣赏最重要的就是朗读。请大家听范读,注意诗中感情、节奏和重音的处理。
(1)四人小组合作,朗读训练(读、听、评);
朗读要求:要用忧郁深沉的感情,注意把握好节奏和重音。
(2)抽读、点评;
(3)全班齐读、体会;
(二)研读、赏析诗歌
(1)合作探究下列问题:
(1)这首诗的结构层次该如何划分?
(2)概括各个部分的中心意思,并填写下表:
口延安→口延安→口延安→口延安→口延安
回延安――忆延安――说延安――看延安――祝延安。(课件展示)那么,这些内容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学生回答,并深情朗读相关诗句
(3)学生齐读第一部分内容,然后标画出表现诗人回延安心情的动词。
小结:一“抓”一“贴”逼真的动作,表现了诗人见到时的激动情景。而“双手搂定宝塔山”一个“搂”字,则写尽了作者对延安怀念之情。“唱”“笑”“招”更有拟人的色彩,渲染了欢乐的气氛。最后一个“扑”字,则更加洗炼,表达情意更加强烈、准确的东西寄托了思乡之情。最后,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对祖国的思念。
(4)(2)在写与延安亲人见面的场景时,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写出这个热闹的场面的?
采用多种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
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对表现诗歌内容和诗人的感情都有很好效果。
三、局部细品,质疑再探(5―10分钟)
1、生质疑,师补充:词中的“母亲”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体指什么?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情?
2、诗中哪些语句体现了鲜明的地方色彩?
四、归纳小结,学用延展(8―10分钟)
板书设计:
回延安重见亲人的喜悦之情
忆延安回忆过去,再点喜悦之情
回延安话延安亲人相见时的热烈、喜悦
看延安眼见延安新貌的喜悦之情
祝延安展望前程的喜悦
(内容分析)(作者情感)
贺敬之用“信天游”这样一种特殊的形式为我们带来了一首经典的好诗,请同学们课后模仿《回延安》的形式,试着创作一首信天游,要注意体现信天游的特点
听视频朗读
感受重音、节奏、感情的处理
小组合作,读听评训练
学生动手动脑,合作学习,代表发言,其他同学听取并及时补充
思考、小结知识
倾听、思考
小结赏析诗歌的方法
倾听、思考、回答、批注
按要求试着背全诗
再读诗,提出质疑
配合教师小结所学知识
回答、展示学习成果
小组互读互评,共同提高
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通过小结所学知识,深化学生的认知水平
掌握赏析诗歌的方法
师生共同小结,领会诗的主旨
学生自行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概括;教师适当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训练学生再次质疑的能力
通过小结,形成知识体系,便于记忆巩固
训练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文教案-《回延安》 篇16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下面句子带点的字注音。
①灰尘呀莫把我的眼睛挡住了( )
②娃娃争抢来把手拉( )
③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 )
④米酒油馍木炭头( )
⑤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
⑥羊羔羔吃奶望着妈( )
思维点拨
要注意多音字和形似字的正确读音:
“了”不读le,应读(li3o)。
“把”不读“把柄”的“把”b4,应读(b3)。
2.解释下列词语。
登时:________ 几回回:________
脑畔上:________ 鸡毛信:________
窑:________ 坑:________
思维点拨
要结合上下文句理解词语含义。如“脑畔上”这里指窑洞的顶上。
3.给下面形近字组词。
厉( ) 搂( ) 梢( ) 捎( )
励( ) 楼( ) 稍( ) 哨( )
炕( ) 喘( ) 抢( ) 朴( )
坑( ) 湍( ) 抡( ) 仆( )
思维点拨
注意区别形近字声旁和形旁。
4.填空(每格限填一字)。
①灰尘呀莫要把我眼睛________住了。
②双手________定宝塔山。
③毛主席________上了天安门。
④一头________在亲人怀。
⑤手________黄土我不放。
⑥紧紧儿________在心窝上。
思维点拨
注意动词准确、贴切地运用。“抓”和“贴”用得多么准确、形象。
5.下面各句采用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思想感情?
①千声万声呼喊你________
②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________
③双手搂定宝塔山________
④母亲延安就在这里________
思维点拨
巧妙地运用夸张、拟人、比喻等修辞句,使诗句更加具体、生动、形象。
6.下面各句按照诗句的感情,划分节拍线和着重号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
b.双手/搂定/宝塔山
c.千声万声/呼唤/你
d.十年来/革命/大发展
思维点拨
揣摩语言,分析感情,确定轻、重读音和快、缓、停顿的节拍。
7.诗人以抒情的笔调,描绘了革命延安圣地的地方色彩。请按下面的提示写出有关诗句。
①延安人特殊的居住条件________
②延安人喜爱的衣着________
③延安人居室的装饰________
④延安人待客的食物________
思维点拨
体味抒情意境,背诵美句,找出实写的事物。
二、阅读下节诗歌,回答8―12题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高潮!宝塔山下留脚印,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赤卫军,青年团,红领巾,走着咱英雄几辈辈人……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
8.下面各句采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
a.宝塔山下留脚印
b.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c.延河滚滚向“前进”
d.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思维点拨
要注意区分比喻、比拟和夸张等修辞手法。
9.诗中运用了叠词,表现了陕北口语的特色。叠词可分别用来:a.表示事物 b.表示数量 c.表示情态 d.表示颜色。请摘抄这节诗的叠词,并标上相应的序号。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
思维点拨
按要求摘抄叠词“对号入座”。
10.“枣园的灯光照人心”指的是________
11.这一节写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
思维点拨
解10题要联想毛主席在枣园住过来思考。
参考答案
能力测试
1、2、3.(略) 4.①挡 ②搂 ③登 ④掉 ⑤贴 ⑥抓 5.①夸张,表达了诗人对延安朝思暮想的浓厚感情;②拟人,作者把河水村庄看做亲人,表达了它们无比亲切、真挚、热爱的感情 ③夸张,表现了对母亲的眷恋和怀念的深情 ④比喻,抒发了诗人离别延安十年后,再踏上延安土地时的兴奋、激动,以及见到亲人的喜悦心情。 6.c 7.①满窑里围得不透风 ②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③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 ④米酒油馍 8.a 9.①高高c ②滚滚c ③辈辈b 10.毛主席在枣园手书巨著,他的光辉思想似明灯照亮人们前进的方向。 11.歌颂延安辉煌的革命历史,展望美好的未来。
语文教案-《回延安》 篇17
【基础知识点】
1、了解“信天游”的特点;
2、理解诗人真挚炽热的感情和诗的主题;
3、学习比兴和夸张的手法,语文教案-回延安。
【教学重点】体味渗透于诗句中的作者的真挚的感情
【教学难点】擅用比兴和夸张是信天游的`一个特点,“比兴”的学习是本诗的难点。
【拓展环节】新诗创作
【教学内容与步骤】
〖导入环节〗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由现代诗人吸收民歌营养而创作的一篇优秀作品。
〖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对诗作进行整体感知。
2、感知问题:这首诗有什么特点,试着用自己的话表达一下。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学习环节〗
1、关于信天游
信天游是陕北民歌的一种形式,它的曲调纯朴、高亢、悠长,节奏自由,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回延安》。歌词通常为两句一段,长度由一段至几十段不等,每段压一韵。每句字数不定,但基本上以七字句为主。句中多用叠音字,修辞上多用比兴、夸张等手法。
2、朗读训练
(指导学生读出的亲切、热烈、真挚情感)
3、讨论学习
朗读这首诗,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看看作者抒发思想感情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本诗的感情线索,是作者对延安母亲的眷恋之情。
4、难点全解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比兴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判断 :树梢树枝树根根,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