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语文教案设计 > 《第一次真好》课堂教学实录(精选16篇)

《第一次真好》课堂教学实录(精选16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一次真好》课堂教学实录(精选16篇)

《第一次真好》课堂教学实录 篇1

  师生相互问好。

  按常规学生站着大声读今日名言(名言由学生自己写,可以是自己的话,也可以是名人的话,因为本班学生普遍说话声音很小,故学魏书生此法,发现还真有用)。

  然后学生上台讲成语故事。

  从学生人生的第一次导入新课,由于没有预习,学生先自读课文,解决三个字词:姊 低回 具体而微,根据学生意见,用一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行把三个字词理解并记住。

  师:昨天我们的课文是大家一起来学习的,今天老师希望还是大家自己来学习这篇课文,大家愿意吗?

  生:愿意。

  师:好,大家刚才都读了课文,那么大家看看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文章说:“第一次的感觉很奇妙?那奇妙是指什么?”

  生:喜悦、新奇

  师:好,能准确的用书上的话来回答,还有没有别的看法?

  生: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师:说得好,我们把这两个同学的观点放到一起是不是就很全面了?

  生:课文为什么要选这么多的第一次?

  生:只选了两个,不多。

  学生争论:多?不多?

  生:写了十几个第一次,太多了。

  生:不多,虽然写了这么多,但并没有全部详写,只详写了两个。

  师:好,刚刚这个同学说的大家赞同吗?(学生点头)很好,老师也觉得这个同学说得很有理,

  那么,我们来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只详写着两个而不全部详写?

  生:一个写了动物,一个写植物

  生:好象这两个有些不一样?

  师:哦?能说说哪里不一样吗?

  生:不知道。(笑)

  师:有哪位同学能帮帮他?

  生:我觉得第一个第一次好象比较简单。第二次比较复杂。

  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个第一次的什么比较简单?第二个第一次的什么比较复杂?

  生:第一个就是喜悦和新奇

  师:第二个呢?

  生:第二个有惊喜,有吃不下饭,有喜爱

  师:说得太好了,同学们觉得他分析得好不好?这两个第一次写的事情不一样,感情也不一样,所以,作者选取了这样两个第一次来写,这其实和什么有关?

  生:中心

  师:对,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要特别的注意这一点,选择和中心有关的,有表现力的东西详写。

  生:“这景色不见得美,却是一幅秋日的风情画”这句话是不是矛盾?

  生:不是,因为这里面有作者的感情在里面。

  师:说得好。我们说:“以情观景则情满青山”,不管是看什么都要带着感情去看才能看出美好的东西来。这个句子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个词“风情画”和“风景画”看看有什么不同?能不能互换?

  生:风景画是以景为主,风情画是以情为主,所以这里并不矛盾。

  掌声鼓励。

  生:“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第一次为什么用引号?“低回”后面能不能加“细细”两个字?

  生:表示有很多

  师讲引号的用法,学生得出此处表示强调。

  生:低回是留念的意思,留念本身就有细细的意思,所以我认为不用加。

  师:这个同学提出的是个炼字的问题,比较有研究的价值(笑)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要特别的注意把多余的、重复的字、词删掉,这样文章就能够精炼。

  生:为什么说:“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彩多姿?”“珍重”能不能换做“珍惜”?

  生:因为第一次新鲜而刺激嘛,所以越多生命就越精彩了

  师:如果是第一次杀人,第一次挨批评呢?

  生笑

  师:所以这里的第一次都是指什么样的第一次?

  生:有好处的

  师:对,大家来说说,哪些是有益的第一次,哪些是不能尝试的第一次?

  生:有益的有骑车,受表扬,不能感尝试的有:偷东西,贪污

  生:有益的:谈恋爱,不好的有杀人

  生大笑……

  师:大家都说了很多有益的和不能尝试的,我们来看看这两个词能不能互换?

  生:一个侧重重视,一个侧重爱惜,在这里是应该要重视,所以,不能换。

  师:刚刚这个同学说的很好,作者告诉我们生命中有益的第一次都应该重视,值得珍惜,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也有很多的第一次千万别轻易的去尝试,比如?

  生:恋爱,杀人……

  生大笑

  铃响

  师:好,同学们今天真是太棒了,所有老师想讲的东西都由你们自己提出来了,而你们提的很多问题,老师却没有想到,很多东西真正的读懂了课文了,为此,老师要给今天积极发言的同学奖励5颗红星。好,课上到这,今天的随笔:第一次,我真的难忘记你。

  下课。

  上一篇:《第一次真好》教案1

  下一篇:《第一次真好》说课稿2

《第一次真好》课堂教学实录 篇2

  王叶辉

  教学目的:

  1、认识人生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珍视第一次经验。

  2、学习以小见大和详略得当的写法。

  3、了解选材的典型性。

  教学重点

  认识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

  教学难点 

  为什么“第一次的经历不一定都愉快,但使人回味无穷”?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新课

  同学们,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和我们共赴学习之旅,大家高兴吗?这是老师本学期第一次上公开课,也是大家升入初中第一次和我合作上语文公开课。这第一次难免有些紧张,但老师会尽心尽力,相信同学们在这第一次当中会给老师很多的惊喜和收获。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周素珊的文章《第一次真好》,让我们共同来体验这第一次的美妙吧。

  二、检查预习

  1、请一学生朗读课文。

  大屏幕出示字词:

  注意下列划线字的读音 雏形 丰硕 稀疏 霎时 孵鸟 姊妹 柚子 沉甸甸 结实累累 玲珑剔透

  弄懂下列词语的意思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

  具体而微:整个形体都已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

  不可磨灭: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回味无穷: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多姿多彩:本文指生活丰富而充实。要求其他学生:

  (1)标注自然段

  (2)注意屏幕上划横线字的读音。

  (读完课文后教师引导学生稍做点评)

  2、讲解字词。

  三、快速默读课文,思考:

  1、作者写了她的哪些“第一次”经历?

  学生回答后大屏幕出示:

  2、这些第一次,作者是如何安排详略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组织学生四人小组进行讨论,讨论后明确:

  “第一次看柚子树”和“第一次看孵小鸟”是详写的,其它的“第一次”是略写的。详写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中心,略写是对详写部分的补充,能更好地表现“第一次”的普遍意义,同时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

  3、媒体出示三幅图片(①阿姆斯特朗第一次登上月球及感言。②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进行太空旅行及其感言。③刘翔第一次获得奥运会短跑冠军及其感言。)

  4、引导学生看图片后总结:三位知名人士的第一次,感言各不相同,意义也各不相同。阿姆斯特郎的第一次引起了人类历史的大飞跃,杨利伟的第一次,使飞船升空载上了中国人的名字,刘翔的第一次改写了世界短跑的历史,为中国人乃至亚洲人赢得了荣誉。那作家周素珊的第一次给了她怎样的感想,她认为“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

  要求:速读课文,找出答案。

  学生回答后明确:好在“奇妙”“低回品味”“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新鲜而刺激”“回味无穷”。

  5、探究:既然第一次真好,可文中却说“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为什么“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使人回味无穷”?

  学生思考回答后明确:因为第一次无论愉快不愉快,但感觉都是新的,是从未体验过的,特别富有刺激,给人的印象是不可磨灭的,所以使人回味无穷。

  6、下面请同学们搜索你生活中的记忆,想一想你的生活经历了哪些难忘的第一次,选一次最精彩的告诉大家。然后用一句富有哲理的美句来说明你的第一次好在哪里?

  要求:学生用2――3分钟的时间把经历和句子简单地写下来,然后回答。

  7、学生回答后小结,同学们的第一次真可谓是多姿多彩,因为这些第一次,你们的生命也变得多姿多彩。请找出文中的这句话并理解“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变得愈益多姿多彩。”

  学生交流理解后回答明确:因为第一次越多,经历也多,感受也越多,所以生命便多姿多彩。

  8、怎样才能使生命多姿多彩呢?

  结合课文讨论后回答:要随时留心,寻找机会,大胆尝试,多为自己创造一些有意义的第一次。

  9、说说“你现在最想尝试的第一次是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最想尝试的第一次”,教师要注意引导“哪些第一次是可以尝试的,哪些是不可以尝试的”。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我们要多多地尝试有益地第一次,让万紫千红的第一次,织成我们五彩斑斓的人生,给社会带来进步。

  五、布置作业 

  写一篇题为《第一次,我忘不了你》的作文。

  板书设计 

  第一次 奇妙――喜悦、新奇――低回品味味 不可磨灭 珍 重

  真 好 奇妙――新鲜、刺激――回味无穷穷

  (周素珊) 使生命多姿多彩 第一次

  作者邮箱:

《第一次真好》课堂教学实录 篇3

  《第一次真好》

  学习目标:

  ①认识人生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珍视第一次经验。

  ②学习以小见大和详略得当的写法。

  ③了解选材的典型性。

  教学设计:

  课文导入  

  “第一次”是多么另人难忘的经历啊!你知道第一次吃西红柿的那个人吗?你知道“第一个吃螃蟹”的重大意义吗?第一次远行、第一次脱险、第一次施舍、第一次求助……自从我们有意识以来,数不清的第一次,无一例外地给我们带来莫大的新奇和刺激。但又有谁真正懂得“第一次”的奥妙呢?周素姗的《第一次真好》可以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整体感知

  ①集体朗读

  感悟课文内容。要求学生注意朗读时的情感和速度。

  ②默读课文

  独立思考,出示问题组:

  a.“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

  b.课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c.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两个“第一次”详写?

  d.课文在安排材料上有什么特点?好处是什么?

  e.有的“第一次”是有益的,有的是无益的。本文所说的“第一次”属于哪一种?为什么?

  引导学生探究性阅读,整体把握,筛选信息,猜想印证,形成解释。

  研讨探究

  引导学生采用互动方式,合作交流,使问题逐渐明朗,最终明确;

  a.“第一次真好”指感觉真好: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b.“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c.作者从不同角度写了两件事:前者写的是植物;后者写的是动物。前者写的是静态;后者写的是动态。前者的感觉没有变化:只是喜悦和新奇;后者的感觉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先是惊喜,再是恶心,而后喜爱。这样写使人感到厚重,既表现作者的个性体验,也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有典型意义。

  (学生谈不透,教师要予以引导、点拨。)

  d.详略得当:详写的是看柚子树和看孵小鸟两件事。略写的有六件事,均一笔带过。详写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中心;略写部分是对详写部分的补充,旨在以小见大地表现“第一次真好”的普遍意义,同时,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

  e.本文写的是有益的“第一次”。因为所举的每一个事例,都有益于人生的健康发展,而且“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研读赏析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结合“研讨与练习”,引导学生重点研读与赏析作品的语言,以求达到对课文内容更深刻的理解。可让学生提出最感兴趣或有疑难的问题,供全体同学讨论。

  出示问题组:

  ①为什么说是“一幅秋日的风情画”,而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

  ②“雏形”与“具体而微”有什么区别?

  ③“我喜爱他们又甚于那些老鸟”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表现作者对生命的珍惜和对生命力的赞叹。

  ④找出课文中带有议论性的句子,试分析它的作用。

  本题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逐渐了解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体验反思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解释课文有关内容,并从多角度提出问题,深化理解。

  ①为什么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感觉不愉快的第一次就不能尝试吗?

  提示:感觉不愉快的第一次可能是更有益的,也应当积极尝试。如舍己为人等。

  ②为什么说“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③回忆你难忘的第一次经历,谈谈它对你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④什么样的第一次不能尝试?为什么?

  教师小结:

  同学们,现在我要告诉你们,据说西红柿最早只是一种观赏植物,没人知道它可以吃,且营养丰富。我们应当感谢那个第一次吃西红柿的人,他当时的勇气决不亚于视死如归。我猜想,他尝试以后的感觉一定是新鲜而刺激的,是令人回味的。而他的那个第一次,竟使西红柿成了我们餐桌上的佳品。

  同学们,我们要多多地尝试有益的第一次,让万紫千红的第一次,织成我们五彩斑斓的人生,给社会带来进步。

  拓展巩固: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剩余部分。

  ②习作:写一篇题为《第一次,我忘不了你》的作文,谈谈学习本文的感受

  课后记:本课结合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比较成功

《第一次真好》课堂教学实录 篇4

  一.整体感知:

  这篇短文,详写第一次看见结实累累的柚子树,详写第一次看见十姊妹孵出的小鸟,又说到许多个“第一次”,作者总结自己的感受,说“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标题就命作“第一次真好”。好在奇妙,好在新鲜而刺激,好在回味无穷。具体一点说,第一次见柚子树,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第一次见到孵出的小鸟,更有一阵惊喜。 作者说,“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这就是说,要不断开拓新的生活领域。有的第一次,像见柚子树,见孵鸟,要留心寻找机会,有的第一次,如露营、做饭,则要大胆尝试。随时留心,寻找机会,大胆尝试,才有越来越多的第一次,才能使生命多姿多彩。当然,作者所说的第一次,都是有益身心的第一次。

  二.引导学生自读《第一次真好》,抓住题旨,问一个“好在哪里” 全文就是回答这个问题的。抓住这个问题,就是抓住了中心,就能够把握“好”的具体含义。

  三.引导学生自读《第一次真好》,抓住结尾,领会作者写作意图。探究写作意图,可以根据结尾这样设问:怎样才能使生命多姿多彩?深入一步,可以再思考一个问题:既然第一次真好,为什么不少人生命中的第一次不多?怎样才能有更多的第一次?

  四.探究的收获,首先取决于探究什么问题,问题有价值,探究才有价值。

  你认为阅读这篇短文,提出什么问题最有价值? 如果问题是“为什么说第一次真好”,这样的问题可以使我们对课文内容把握得具体一些,但是思考价值不太大,因为只把课文中的一些词语集中起来就有了答案。“喜悦”“新奇”“奇妙”“值得你低回品味”“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惊喜”“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等等,说的都是“好”,“好”就是指这些。“愿你珍重第一次”,是作者对读者的希望,“珍重”的含义是什么,探究这个问题就更有价值。

  五.问题研究:

  1.为什么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

  钻研这类问题,可以查查工具书,词语即使不陌生,查查还是有好处。“风情”这里指风土人情,柚子树生长南国,作者所见柚子树,旁边又有人家,这景色很见南国风土乃至人情。

  2.“雏形”与“具体而微”有什么区别?

  在词语上辨析一下,可以理解得精细一些,自己用词造句也会细心斟酌。雏形,未定型前的形式。具体而微,则具备了整个形体。可见外形很有差别。把肉球说成雏形,把长大了的小鸟说成具体而微,是十分恰当的。

  3.为什么说“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

  就作者举的例子看,也可以知道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例如见那两团小小的粉红色肉球,“但觉它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这一次并不愉快。又如露营,有时也会遇到困难,睡得也不可能舒适;第一次动手做饭,也是不一定愉快的。

  练习:

  一.1.忧愁的是,城市的污浊,损害着人们的健康,快乐的是,自己能为城市制造新鲜空气,制造清新,夏日能献出浓阴,黎明时能迎接太阳,迎来光明。

  2.第一次的经验有的愉快有的并不愉快,因为有的叫人难受,有的做起来很困难,有的甚至受惊吓,如此等等。但是,无论愉快不愉快,感觉都是新鲜的,是从未体验过的,特别富有刺激,给人的印象是不可磨灭的,所以使人回味无穷。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经历也愈多,感受也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二.本题联系生活体验,加深理解,在合作学习中互相启发,又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1.可以从革命事业、国防事业、科学事业、教育事业等方面去想。

  2.讲述时记录一下,打个分数,评起来就准确了。

  3.有的“第一次”,是坏事,当然不能尝试。如第一次吸毒,就绝对不能尝试。一试,就毁了自己。课文讲的“第一次”,不言而喻,都指好事。设题目的是防止课文的负面影响。

《第一次真好》课堂教学实录 篇5

  许子芬 2004-8-28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①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②感悟并珍视人生“第一次’’的经验。

  ③揣摩形象化的语言。

  ④了解以小见大和夹叙夹议的写法。

  教学重点:

  ①理解两篇课文的深刻内涵。

  ②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

  课前准备

  ①布置学生预习,就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列出思考题,准备讨论、发言材料。

  ②列举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

  ③教师设置精当的思考题备案,以供学生参考。

  第一课时

  《行道树》学习内容:

  ①理解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

  ②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形象化的语言。

  课文导入   :

  同学们,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它最丰富、最准确、最鲜明、最生动。在汉语的宝典里,有许多“言在此而意彼”的妙词佳句,譬如,“牛,吃的是青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等。这些话表面好像在写动植物,其实是有象征意义的。毛泽东有一首词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你们知道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吗?你们知道它的深刻含义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张晓风的短文《行道树》,看看马路两旁的行道树有什么象征意义。

  朗读课文

  1)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2)学生根据自己课前的预习情况,表演自编的朗读剧,加深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

  3)识记字词

  整体感知

  ①思考质疑

  让同学们独立阅读,调动自己的学习经验,归纳学习本课应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提出疑难问题,做好记录。

  ②讨论探究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发现的问题。比较浅显的,组内讨论解决;集中疑难问题,准备课堂发言。

  ③交流研讨

  小组代表发言,提出问题。教师进行组织、引导和调控,将思考题逐渐集中到以下几个方面:

  a.行道树的形象体现了什么精神?

  b.找出本文最富哲理性的句子,并理解:神圣的事业是什么事业?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行道树的“深沉”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

  [有关提示]神圣的事业必须以自我牺牲为代价。从个人利益角度讲,这便是“痛苦”。痛苦的磨练使奉献者具备了以苦为乐的品质,这便是“深沉”。

  c.怎样理解“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研讨赏析

  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疑难问题和值得深究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的问题尽量深刻一些。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写作目的,体会这篇课文的现实意义,进行人文教育。

  ①作者从哪些方面刻画了行道树的形象?

  [提示]自我牺牲、奉献人类、心系社会……

  ②怎样理解“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

  ③“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表现了行道树怎样的思想感情?同时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状?

  [有关提示]保护环境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④为突出行道树的形象,作者都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提示]采用了对比手法:

  a.与同类的优越处境对比;

  b.与人类的盲目和无知行为对比。

  ⑤你认为哪些语言描写最生动,最能突出行道树的形象?试分析说明?

  让学生体会形象化的语言。学生的解答可能是多样的,芜杂的,教师要帮助学生突出重点,明确中心。

  拓展延伸

  鼓励学生结合现实和自己的经历,谈学习感受。

  ①现实生活中有像行道树一样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吗?怎样看待他们的价值?

  ②本文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③本文的中心是通过行道树的自白表现出来的。但有人说像在发牢骚,你怎么看?

  提示:决非发牢骚,而是强烈的呼唤。呼唤更多的奉献者为社会造福,为人类造福呼唤人们尊重奉献者的辛劳,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

  ④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哪些启发?

  教师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了很好的讨论和研究,对无私奉献者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任何意义上讲,我们都应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然。让我们像行道树一样,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点缀美好的社会,也使自己的人生在无私的奉献中大放光彩。

  布置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相关作业 

  基础知识掌握不好的同学布置相关作业 进行强化训练

  ②预习《第一次真好》。

  第二课时

  《第一次真好》学习目标:

  ①认识人生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珍视第一次经验。

  ②学习以小见大和详略得当的写法。

  ③了解选材的典型性。

  教学设计:

  课文导入  

  “第一次”是多么另人难忘的经历啊!你知道第一次吃西红柿的那个人吗?你知道“第一个吃螃蟹”的重大意义吗?第一次远行、第一次脱险、第一次施舍、第一次求助……自从我们有意识以来,数不清的第一次,无一例外地给我们带来莫大的新奇和刺激。但又有谁真正懂得“第一次”的奥妙呢?周素姗的《第一次真好》可以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整体感知

  ①集体朗读

  感悟课文内容。要求学生注意朗读时的情感和速度。

  ②默读课文

  独立思考,出示问题组:

  a.“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

  b.课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c.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两个“第一次”详写?

  d.课文在安排材料上有什么特点?好处是什么?

  e.有的“第一次”是有益的,有的是无益的。本文所说的“第一次”属于哪一种?为什么?

  引导学生探究性阅读,整体把握,筛选信息,猜想印证,形成解释。

  研讨探究

  引导学生采用互动方式,合作交流,使问题逐渐明朗,最终明确;

  a.“第一次真好”指感觉真好: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b.“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c.作者从不同角度写了两件事:前者写的是植物;后者写的是动物。前者写的是静态;后者写的是动态。前者的感觉没有变化:只是喜悦和新奇;后者的感觉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先是惊喜,再是恶心,而后喜爱。这样写使人感到厚重,既表现作者的个性体验,也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有典型意义。

  (学生谈不透,教师要予以引导、点拨。)

  d.详略得当:详写的是看柚子树和看孵小鸟两件事。略写的有六件事,均一笔带过。详写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中心;略写部分是对详写部分的补充,旨在以小见大地表现“第一次真好”的普遍意义,同时,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

  e.本文写的是有益的“第一次”。因为所举的每一个事例,都有益于人生的健康发展,而且“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研读赏析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结合“研讨与练习”,引导学生重点研读与赏析作品的语言,以求达到对课文内容更深刻的理解。可让学生提出最感兴趣或有疑难的问题,供全体同学讨论。

  出示问题组:

  ①为什么说是“一幅秋日的风情画”,而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

  ②“雏形”与“具体而微”有什么区别?

  ③“我喜爱他们又甚于那些老鸟”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表现作者对生命的珍惜和对生命力的赞叹。

  ④找出课文中带有议论性的句子,试分析它的作用。

  本题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逐渐了解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体验反思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解释课文有关内容,并从多角度提出问题,深化理解。

  ①为什么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感觉不愉快的第一次就不能尝试吗?

  提示:感觉不愉快的第一次可能是更有益的,也应当积极尝试。如舍己为人等。

  ②为什么说“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③回忆你难忘的第一次经历,谈谈它对你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④什么样的第一次不能尝试?为什么?

  教师小结:

  同学们,现在我要告诉你们,据说西红柿最早只是一种观赏植物,没人知道它可以吃,且营养丰富。我们应当感谢那个第一次吃西红柿的人,他当时的勇气决不亚于视死如归。我猜想,他尝试以后的感觉一定是新鲜而刺激的,是令人回味的。而他的那个第一次,竟使西红柿成了我们餐桌上的佳品。

  同学们,我们要多多地尝试有益的第一次,让万紫千红的第一次,织成我们五彩斑斓的人生,给社会带来进步。

  拓展巩固: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剩余部分。

  ②习作:写一篇题为《第一次,我忘不了你》的作文,谈谈学习本文的感受

  课后记:本课结合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比较

《第一次真好》课堂教学实录 篇6

  教学目的:

  1、认识人生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珍视第一次经验。

  2、学习以小见大和详略得当的写法。

  3、了解选材的典型性。

  教学重点

  认识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

  教学难点

  为什么“第一次的经历不一定都愉快,但使人回味无穷”?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和我们共赴学习之旅,大家高兴吗?这是老师本学期第一次上公开课,也是大家升入初中第一次和我合作上语文公开课。这第一次难免有些紧张,但老师会尽心尽力,相信同学们在这第一次当中会给老师很多的惊喜和收获。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周素珊的文章《第一次真好》,让我们共同来体验这第一次的美妙吧。

  二、检查预习

  1、请一学生朗读课文。

  大屏幕出示字词:

  注意下列划线字的读音 雏形 丰硕 稀疏 霎时 孵鸟 姊妹 柚子 沉甸甸 结实累累 玲珑剔透

  弄懂下列词语的意思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

  具体而微:整个形体都已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

  不可磨灭: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回味无穷: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多姿多彩:本文指生活丰富而充实。要求其他学生:

  (1)标注自然段

  (2)注意屏幕上划横线字的读音。

  (读完课文后教师引导学生稍做点评)

  2、讲解字词。

  三、快速默读课文,思考:

  1、作者写了她的哪些“第一次”经历?

  学生回答后大屏幕出示:

  2、这些第一次,作者是如何安排详略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组织学生四人小组进行讨论,讨论后明确:

  “第一次看柚子树”和“第一次看孵小鸟”是详写的,其它的“第一次”是略写的。详写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中心,略写是对详写部分的补充,能更好地表现“第一次”的普遍意义,同时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

  3、媒体出示三幅图片(①阿姆斯特朗第一次登上月球及感言。②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进行太空旅行及其感言。③刘翔第一次获得奥运会短跑冠军及其感言。)

  4、引导学生看图片后总结:三位知名人士的第一次,感言各不相同,意义也各不相同。阿姆斯特郎的第一次引起了人类历史的大飞跃,杨利伟的第一次,使飞船升空载上了中国人的名字,刘翔的第一次改写了世界短跑的历史,为中国人乃至亚洲人赢得了荣誉。那作家周素珊的第一次给了她怎样的感想,她认为“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

  要求:速读课文,找出答案。

  学生回答后明确:好在“奇妙”“低回品味”“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新鲜而刺激”“回味无穷”。

  5、探究:既然第一次真好,可文中却说“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为什么“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使人回味无穷”?

  学生思考回答后明确:因为第一次无论愉快不愉快,但感觉都是新的,是从未体验过的,特别富有刺激,给人的印象是不可磨灭的,所以使人回味无穷。

  6、下面请同学们搜索你生活中的记忆,想一想你的生活经历了哪些难忘的第一次,选一次最精彩的告诉大家。然后用一句富有哲理的美句来说明你的第一次好在哪里?

  要求:学生用2――3分钟的时间把经历和句子简单地写下来,然后回答。

  7、学生回答后小结,同学们的第一次真可谓是多姿多彩,因为这些第一次,你们的生命也变得多姿多彩。请找出文中的这句话并理解“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变得愈益多姿多彩。”

  学生交流理解后回答明确:因为第一次越多,经历也多,感受也越多,所以生命便多姿多彩。

  8、怎样才能使生命多姿多彩呢?

  结合课文讨论后回答:要随时留心,寻找机会,大胆尝试,多为自己创造一些有意义的第一次。

  9、说说“你现在最想尝试的第一次是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最想尝试的第一次”,教师要注意引导“哪些第一次是可以尝试的,哪些是不可以尝试的”。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我们要多多地尝试有益地第一次,让万紫千红的第一次,织成我们五彩斑斓的人生,给社会带来进步。

  五、布置作业

  写一篇题为《第一次,我忘不了你》的作文

  板书设计

  第一次 奇妙――喜悦、新奇――低回品味味 不可磨灭 珍 重

  真 好 奇妙――新鲜、刺激――回味无穷穷

  (周素珊) 使生命多姿多彩 第一次

  上一篇:《第一次真好》教学案例

  下一篇:《第一次真好》教案1

《第一次真好》课堂教学实录 篇7

  一、导入

  “第一次”是那么令人难忘的经历啊!你知道第一次吃西红柿的那个人吗?你知道“第一次吃螃蟹”的重大意义吗?第一次远行,第一次脱险、第一次施舍、第一次求助……自从我们有意识以来,数不清的第一次,无一例外地给我们带来莫大的新奇与刺激。但又有谁真正懂得“第一次”的奥妙呢?周素珊的《第一次真好》可以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二、整体感知

  1.集体朗读

  感悟课文内容,要求学生注意朗读时的情感和速度。

  2.默读课文 独立思考:

  “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

  课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两个“第一次”详写?

  课文在安排材料上有什么特点?好处是什么?

  有的“第一次”是有益的,有的是无益的,本文所说的“第一次”属于哪一种?为什么?

  三、研读赏析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结合“研讨与练习”,引导学生重点研读与赏析作品的语言,以求达到对课文内容更深刻的理解。可让学生提出最感兴趣或有疑难的问题供大家讨论。

  思考题:

  为什么说是“一幅秋日的风情画”而比不说“风景画”、“风光画”?

  “雏形”与“具体而微”有什么区别?

  “我喜爱它们又甚于那些老鸟”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找出本文带有议论性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四、体验反思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解释课文有关内容,并从多角度提出问题,深化问题。

  问题组:

  为什么说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感觉不愉快的第一次就不能尝试吗?

  为什么说“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回忆你难忘的第一次经历,谈谈它对你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什么样的第一次不能尝试?为什么?

  五、布置作业

  以“难忘的第一次”为题写一篇作文。

《第一次真好》课堂教学实录 篇8

  初一语文同步辅导教材(第5讲)

  主讲:刘 畛(南大附中  一级教师)

  主要内容:

  第七课:《第一次真好》

  第八课:《人生寓言》(节选)

  学习重点:

  《第一次真好》

  1、理解课文《第一次真好》的主要内容。

  2、学习作者积极的生活态度,尝试有益的第一次,创造生活、享受生活。

  《人生寓言》

  1、了解寓言的特点,理解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学习《白兔和月亮》精美的语言。

  知识讲解:

  一、基础知识:

  1、正确朗读下列词语中的划线字:

  嬉戏xī        撤销chè        风韵yùn        皎洁jiǎo                 

  禀告bǐng      厄运è          金窖jiào        抢劫jié        

  行乞qǐ        落难nàn        泯灭mǐn       俘虏lǔ             

  阴晴圆缺qíng       心旷神怡kuàng        险象迭生dié

  2、辨别下列词语的读音和形体的异同:

  慷慨――灌溉      擅长――禀告      抢劫――胆怯      地窖――窘迫       拐杖――特别      销毁――撤销      皎洁――狡猾      泯灭――流氓      嬉戏――戏耍      玲珑―― 伶俐     雏形――皱纹      孵化――腐化

  羞耻――羞辱      心旷神怡――身心愉悦        阴晴圆缺――多愁善感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具体而微: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

  审美:欣赏、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

  风韵:优美的姿态和神情。

  雏形:事物最初所具备的形态。

  碌碌无为:平庸而无所作为。

  不可磨灭:指功劳业绩等不会因为时间的久远或其他原因而消失。

  闲适:清闲而安逸。

  窖子:收藏东西的地洞或坑。

  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险象迭生:危险的情况一个接着一个发生。 

  禀告:就是指向长辈或上级报告。

  二、重点分析:

  1、作者为什么把短文的标题命名为《第一次真好》?

  作者写了许多的第一次:详写的第一次有――看见结实累累的柚子树、看见十姊妹孵出的小鸟;又略写了许多第一次。作者又对此总结出特殊的“好”的感悟。因而,就把文题命名为《第一次真好》。

  2、《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

  “好”在:第一次的奇妙、第一次的新鲜而刺激、第一次的回味无穷――积极的生活,不断开拓新的生活领域,享受生活。

  3、看见结实累累的柚子树,为什么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而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风情”在这里指风土人情,柚子树生长在南方,旁边又有人家,这是南方的风土、南方的人情。

  4、既然“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又为什么“使人回味无穷”?

  虽然第一次的经验有的愉快,有的并不愉快;或者叫人难受,或者叫人做起来困难、受到惊吓等等。但是,感觉都是新鲜的,从没有体验过的,特别富有刺激,给人的印象很深,所以使人回味无穷。

  5、怎样才能使生命多姿多彩?

  随时留心寻找机会,大胆发现,勇敢尝试,才能有越来越多的第一次,才能使生命多彩多姿。

  6、阅读《白兔和月亮》,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

  寓意是: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7、白兔得到月亮后必然会产生得失之患吗?

  白兔的“得”,不是一般的“得”,试想如果白兔得到一把青草,会有这样的“得失之患”吗?白兔得到月亮,虽然是诸神之王慷慨赐予,但是她实在是不配拥有,因此不能泰然拥有。这样的拥有,看起来是好事,又何尝不是坏事?月亮归属于白兔,其实白兔也成了月亮的奴隶。这种不配拥有而拥有,就会产生无穷的得失之患。

  8、是不是只有一贫如洗才能安闲自在?

  不是。寓言告诉我们,如果某种拥有,带来的是无穷的得失之患,使人紧张不安,那还不如没有。白兔和月亮处于两种不同的关系,白兔虽有赏月之才,但是她自身如此渺小,也就会紧张不安。虽是诸神之王的赏赐,也是非分之财,必然会引起得失之患,就应该放弃这种拥有。如果是天空拥有月亮,天空就泰然拥有。而白兔拥有青草,也应泰然拥有。

  9、《白兔和月亮》的语言很精美,要注意揣摩。

  月色皎洁时,白兔――无忧无虑的嬉戏,心旷神怡的赏月。

  乌云蔽月时,白兔――紧张不安,唯恐宝藏丢失。

  满月缺损时,白兔――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10、阅读《落难的王子》,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

  寓意是: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11、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后来为什么能够顽强的面对厄运?

  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遭遇厄运后历经苦难的磨练,性格坚强起来了,所以能够顽强的面对厄运。

  12、《落难的王子》这篇寓言的编写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

  寓言,主要是通过叙述故事来讲道理。而《落难的王子》这篇寓言的编写方法却很特别,作者假设了一个极端的例子。人物,一个极端脆弱的人,拟定为王子,极写他怎样脆弱。厄运也往极端方面去编:国破家亡,又当奴隶,又成残废,行乞度日。最后,用落难王子之口,说出厄运使人坚强的道理。

  构思也很特别:用第一人称,“我”是落难王子的同时代人,不但亲眼见过王子,还与他有过一段对话,似乎不是寓言故事,而是亲身见闻。

  “天哪,太可怕了!”这句话反复三遍,第一次出自王子之口,第二次出自“我”之口,第三次是在我耳边响起,而且,只重复半截,耐人寻味。王子的故事在前,“我”的经历在后,又将如何?引人深思,给人启发。

  13、落难王子的人生感悟是什么?我们如何面对厄运?

  落难王子的人生感悟是:“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

  如果厄运落到头上,不必倒下,应该顽强的挑战命运。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厄运可以使人变得坚强起来。

  巩固训练

  1、选出下列词语中读音全对的一组(   )

  A嬉戏xī        撤销cè        风韵yùn        皎洁jiǎo                 B禀告bǐn       厄运è          金窖jiào        抢劫jié        

  C行乞qǐ        落难nàn        泯灭mǐn       俘虏lǔ             

  D硕果shuò      霎时shà         玲珑lín       孵化fū

  2、找出下列词语中有错误的一组(   )

  A慷慨――灌溉       皎洁――狡猾      抢劫――胆怯       B地窖――窘迫        拐杖――特别        善长――禀告            C泯灭――流氓          嬉戏――戏耍         玲珑―― 伶俐          D销毁――撤销          雏形――皱纹          孵化――腐化

  3、《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怎样才能使生命多姿多彩?

  4、说说《白兔和月亮》以及《落难的王子》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迁移阅读

  (一)

  张三带着斧头从树林里走过,一棵小树拦住他,对他说道:    “把这些树木砍个干净吧,好心肠的朋友,我希望你砍掉它们!它们不让我自由发展,太阳光照不到我的身上;伸展我的根子吧,我又根本找不到地方;我的四周没有一点儿风的声音,这些树木在我头顶上结成了一个道地的罗网。我告诉你吧,要不是它们挡着我,要是我能自由生长,一年之内你就可以看到我成为这地方的光荣和骄傲,我的友爱的树阴将要一直遮蔽到山谷的左右两边。然而,现在的情况却是如此,你瞧!我是灌木――就这么点儿高。”

  于是张三挥动着他的斧头,为朋友帮忙。他的好心肠没半点儿犹豫,他在小树的四周,开辟出了整整齐齐的一块地方。

  可怜的小树!它的胜利并没有存在多久,起初是炎热晒干了它的汁液,接着是挨到了大雨和冰雹的打击,最后,一场可怕的风暴,把

  它的枝叶都吹折打落了。

  “愚蠢的东西”,小树听见附近有一条蛇说道,“你的毁灭是你自己招来的,如果你在树林的慈爱的荫庇下多栽培些日子,那么,无论炎热也好,大风也好,都不可能这样地逼上门来;你有老树保护你的安全。如果到了那些树木因为寿命已经结束,统统消失了的时候,这就轮到你一年年地成长,长到它们那样的高大,那时候你已经日积月累地锻炼得壮健有力,就不会有今日种种的祸害发生了。即使是再厉害点儿的风暴,你也经得住,也可以安然无恙。”

  1、用一句话概述故事内容。

  2、本文主要的写作手法是什么?

  3、为什么要写小树抱怨老树呢?

  4、联系全文,用转折关系句“虽然……但是……”写两句话,说明其它树木对小树是既有弊也有利的。

  5、蛇为什么说小树是愚蠢的东西?

  6、蛇的话语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二)    池沼和河流

  “这是怎么回事呢?”池沼对她附近的河流问道,“我老是看到你整天奔流不息,亲爱的姐姐,你一定累得要命吧!  而且我老是看到,你一会儿背着沉重的大船,一会儿负着漫长的木筏,在我眼前奔流而过。小船小划子更不用说了,他们多得没有个穷尽。你什么时候才抛弃这样无聊的生活呢?换了我啊,可真要把我烦腻死了,我宁可干涸掉!

  “像我这样安安逸逸的生活,难道你还找得到吗?我承认我并不出名;我没有蜿蜒流过整幅地图,弹琴的也不歌颂我的名声。可是这些个虚名果真有什么实惠吗?我,一个幸福的闲人,舒舒服服悠悠闲闲地荡漾在柔和的泥岸之间,好比高贵的太太们窝在沙发的靠枕里一样。大船小船也罢,氽来的木头也罢,我这儿可没有这些无谓的纷扰,甚至小划子有多重我也不知道哩!至多偶尔有几片落叶漂浮在我的胸膛上,那是微风把他们送来和我一起休息的。一切风暴有树林挡住,一切烦恼我也沾染不上,我的命运是再好不过的了!周围的尘世不断地忙忙碌碌,我却躺在哲学的梦里养神休息。”

  “哲学家,你既然懂得道理。可别忘了这一条法则,”河流回答道,“水只有流动才能保持新鲜,如果我成了伟大壮阔的河流,那么,就是因为我并不躺在那儿做梦,却按照这个法则川流不息。结果呢,我的源源不绝的水,又多又清的水,一年复一年地给人们带来了幸福,因而赢得了光荣的名誉,或许我还要世世代代地川流不息下去;那时候,甚至你的名字也不会有人知道的了。”

  河流的话果然应验了,壮丽的河流仍旧川流不息,池沼却一年浅似一年。池沼面上浮着一层黏液,芦苇生出来了,而且生长得很快,池沼终于干涸了。

  有了天才不用,天才一定会衰退的,而且会在慢性的腐朽中归于消灭;懒惰致命地支配一切的地方,工作,艰难的工作,就没有起色,就无法重振旗鼓。

  1、给下列词语中的划线字写出正确读音:

  (1)池沼    (2)木筏    (3)干涸    (4)蜿蜒   (5)荡漾(6)沾染    (7)懒堕    (8)黏液    (9)腻烦  (10)安逸

  2、解释下列词语:

  (1)安逸:                   (2)干涸:

  3、本文的体裁是:(   )

  A、散文         B、童话        C、寓言      D、神话

  4、本文主要采用什么修辞方法?运用什么写法、写出两者怎样不同的特点?二者结局如何?

  5、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参考答案

  巩固训练

  1、C     2、 B     3、“好”在:第一次的奇妙、第一次的新鲜而刺激、第一次的回味无穷。   随时留心寻找机会,大胆发现,勇敢尝试,才能有越来越多的第一次,才能使生命多彩多姿。

  4、《白兔和月亮》的寓意: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落难的王子》寓意是: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迁移阅读

  (一)1、故事内容是:小树为了自己迫不及待的成长,不惜毁掉周围的老树。失去了老树的荫蔽,小树经受不起炙晒、雨淋、冰雹和风暴,终于毁灭。     2、写作手法是:拟人的手法。     3、目的是:表现出小树自大的特点。     4、虽然老树给小树的成长带来了诸多的不便,但更给小树提供了保护,保证了小树的健康成长。     5、小树只留心到了老树对它形成的阻碍和对它不利的一面,却忘了老树带给它的许多好处。    6、启示是:任何人都少不了别人的关心和帮助,谁也不能单独地生活。

  (二)1、(1)zhǎo  (2)fá   (3)hé  (4)yán  (5)yàng  (6)zhān(7)duò  (8)nián  (9)nì  (10)yì    2、(1)安闲舒适。  (2)水干,枯竭。   3、C    4、修辞方法:拟人。  写法:对比。     特点:池沼――停滞不前。  河流――川流不息。    结局:池沼――干涸。 河流――成为一条壮丽的河流。   5、只有奋斗不息的人才能取得成就,相反者则一事无成。

《第一次真好》课堂教学实录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

  2.辩证地理解文中所讲“第一次”的含义。

  3.培养独立质疑和合作研讨的学习习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整体感知;由教师和学生提问质疑,学生研讨,深入理解文章中心。

  2.教师主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质疑解职疑。

  3.重视积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辩证地理解“第一次”的含义,认识到珍视“第一次”,并不去尝试坏事的“第一次”,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辩证地理解“第一次”的含义,认识到珍视“第一次”,并不去尝试坏事的“第一次”,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策略设计

  本文主要通过两个事例抒写人生的一种体验。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新鲜而刺激,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朗读和字词教学,一方面训练学生朗读的能力,一方面培养学生积累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独立质疑、思考,并与其他同学合作研讨,解决问题;让学生谈自己经历过的“第一次”,联系生活经验,深入理解课文中心意思。

  课文内容较简单,放手让学生做,让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和精神。加强积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一、导入:

  “第一次”是多么令人难忘的经历啊!你知道第一个吃西红柿的那个人吗?你知道“第一个吃螃蟹”的重大意义吗?第一次远行、第一次脱险、第一次施舍、第一次求助……自从我们有意识以来,数不清的第一次,无一例外地给我们带来莫大的新奇和刺激。但又有谁能真正懂得“第一次”的奥秘呢?周素珊的《第一次真好》或许能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学生活动]

  听导入语,引发思考:自己有哪些“第一次”。

  [活动意图]

  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活动]

  二、朗读课文,积累词语,整体感知:

  1.板书词语(见教材);指名朗读,纠正;指名选词造句,评价。

  2.提出朗读课文的要求:注意语速,感情。

  3.提出以下问题,学生讨论、回答。

  (1)“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

  (2)课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3)作者为什么详写两什事?这样详略安排有什么好处?

  (4)“第一次”有的是有益的,有的是无益的,课文说的是哪一种?为什么?

  [学生活动]

  1.学生朗读词语并选词造句。

  2.用适当的语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3.讨论并回答左教师提出的问题,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和中心意思。

  [活动意图]

  朗读、正音、选词造句,让学生正确理解词语含义,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思考、讨论问题,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和中心思想,培养合作研讨的学习习惯。

  [教师活动]

  三、质疑解疑、合作研讨:

  组织学生提出问题,质疑。问题可以是关于课文内容感情的,可以是关于写手法的,也可以是关于词语含义的,还可以的关于文章不足的地方的等。再组织、引导学生自行答疑,学生不能回答的由教师回答。

  [学生活动]

  学生提出问题,其他同学回答问题,由此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意思、写法特点、不足等。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独立质疑、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和精神。

  四、拓展延伸:

  请讲讲你自己生活经历中的“第一次”,看谁讲得最精彩。

  教师适时给予指导、提示、评价。

  [学 生 活 动]

  学生讲述自己生活经历中的“第一次”,力求讲得精彩些。

  [设 计 意 图]

  联系生活拓展延伸,丰富课堂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活动]

  五、小结:

  1.朗读课文(可用齐读,也可用指读)。

  2.谈学习感受(可以是内容上的,也可以是自己学习的经验教训)。

  [学 生 活 动]

  1.学生朗读课文,深入感受课文内容、中心和感情。

  2.谈学习感受。

  朗读,深入感受。

  设 计 意 图

  谈感受,总结学习方法和经验。

  [教师活动]

  六、布置作业:

  1.积累词语(抄写、注音、造句)。

  2.把自己生活经历中的“第一次”写下来,看谁写得最精彩。

  设 计 意 图

  积累优美词语;课外延伸练习。

《第一次真好》课堂教学实录 篇10

  广东省深圳市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初中部葛亮

  一、说教材

  《第一次真好》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短文两篇》的第二篇。第二单元继续第一单元的主题,学习有关人生的课文。怎样才能获取更多更宝贵的生命体验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旨。

  作者周素珊在文中详举了两个事例,第一次看见结实累累的柚子树,第一次看见十姊妹孵出的小鸟,又略写了许多第一次,说第一次的感受真奇妙,新鲜而刺激,从而表达“人生要不断接触新的有益的生活项目,不断尝试新生活,使生活更加多姿多彩”的主旨。这是一篇夹叙夹议的散文,学生不乏阅读这类文章的经验,注意叙与议的关系,再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就不难理解。

  二、说学生

  这篇600多字的小短文语言清新活泼,内容简单明了,对于刚刚升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来说不难于理解,用一节课的时间完成学习任务不成问题。除了语言的积累、内容的结构掌握,主要是解决如何引导学生真正深切体会“第一次真好”的内涵,与作者形成心与心的交流碰撞,以至于让他们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不断勇于尝试,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

  三、说教法、学法

  结合学习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教法学法设计如下:

  1、学习目标:

  ⑴知识与能力:

  ①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

  ②详略得当的写法。

  ⑵过程与方法:

  养成独立质疑和合作研讨的学习习惯。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认识人生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珍视第一次经验。

  ②辩证地理解文中所讲“第一次”的含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学习重难点:

  辩证地理解“第一次”的含义,认识到珍视“第一次”,并不去尝试坏事的“第一次”,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3、学习课时:一节课。

  4、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四、说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

  人生有太多的“第一次”了,第一次学会走路,第一次学会叫爸爸妈妈,第一次学会写字画画,第一次上网,第一次上台表演,第一次住校,第一次参加军训……“第一次”的感觉怎样?中国台湾女作家周素珊说“第一次真好”,下面就让我们她的文章《第一次真好》,让我们共同来体验这第一次的美妙吧。

  设计意图:简单的几句话,切入整体,轻松自如地将学生引入所学内容。

  2、作者简介:周素珊

  设计意图:简单介绍作者情况,并温故知新,回顾这学期已经学过中国台湾作家的作品──杏林子《生命生命》、张晓风《行道树》。

  3、整体感知:

  ⑴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要求:读音准确,大声流利,情声并茂。

  ①请一学生朗读课文。(读完课文后教师引导学生稍做点评)

  ②生字生词:(大屏幕出示字词)

  a、注意下列划线字的读音:

  雏形丰硕稀疏霎时孵鸟姊妹

  柚子沉甸甸结实累累玲珑剔透霎时间

  b、弄懂下列词语的意思: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

  具体而微:整个形体都已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

  不可磨灭: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回味无穷: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多姿多彩:本文指生活丰富而充实。

  ③大声自由朗读课文:(标出段序)

  设计意图:准确掌握生字生词的读音和意思,扎实基础知识的积累;达到基本的朗读要求。以大屏幕显示,节省时间,加深印象。

  ⑵思考:(大屏幕出示问题)

  ①作者写了她的哪些“第一次”经历?感受如何?(请划出原文词语)

  ②这些第一次,作者是如何安排详略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4、深入感知,合作探究:

  找出你最感兴趣、最受启发的句子,或不懂的句子,大家交流讨论。

  问题汇总:

  ⑴为什么说是“一幅秋日的风情画”而比不说“风景画”、“风光画”?

  ⑵既然第一次真好,可文中却说“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为什么“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使人回味无穷”?

  ⑶如何理解“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变得愈益多姿多彩。”

  ⑷怎样才能使生命多姿多彩呢?

  ⑸请同学们搜索你生活中的记忆,想一想你的生活经历了哪些难忘的第一次,选一次最精彩的告诉大家。

  要求:小组为单位,每人讲述一件自己的第一次,看谁讲的最感人,最精彩。

  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在全班讲,看哪组最好。

  让学生较详细地说完过程后,用“第一次真”句式概括,训练概括能力。

  ⑹说说“你现在最想尝试的第一次是什么?”

  ⑺为什么有的第一次是不可以尝试的?

  设计意图:这些问题从对词语、句子的理解,到结合学生自我独特体验,层层推进,带着问题探寻文章的真谛。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养成独立思考、勇于表达、善于交流、积极创新的学习习惯。教师适时点拨,进行引导启发。

  5、拓展延伸:

  阅读资料:(大屏幕出示,文字配以图片介绍)

  ⑴“神六”第一次

  神舟六号飞船在众多科学领域内了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的第一次:

  第一次进行多人多天太空飞行试验。

  第一次进入轨道舱。

  第一次进行真正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

  第一次在太空生活中的创新。

  好消息:国新办新闻发布会透露,2007年左右中国将实现航天员出舱和太空行走。

  那时又将有航空史上新的第一次,我们翘首期盼那一天的到来。

  设计意图:将刚刚发生的我国航天史上的大事推出,在让学生了解这些情况的同时,既认识到“第一次真好”就在身边,又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进行德育渗透的最佳时机。

  ⑵再依次展出文字图片资料:阿姆斯特朗第一次登上月球引起了人类历史的大飞跃;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进行太空旅行使飞船升空载上了中国人的名字;刘翔第一次获得奥运会短跑冠军改写了世界短跑的历史,为中国人乃至亚洲人赢得了荣誉……这些都是中国历史、人类历史上的的第一次,这些第一次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

  ⑶在实践中体会:看图片,说感受。

  (展示校园聚焦新闻图片)

  10月18日~20日,七年四班(此次公开课班级)的全体同学通过自主申请在正、副班主任的带领下,对学校食堂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进行了参观与实践。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自己刚刚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讲一讲“第一次打饭的体会”,联系实际理解“第一次真好”,并润物无声,春风化雨,进行德育渗透。

  6、总结:

  真的不知道与生俱来到底会有多少“第一次”。什么都可以忘记,但我们就是无法忘记我们太多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给我们的感觉是那么的不同,当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去经历一些事的时候,这些我们的第一次那么那么的珍惜。当我们在人生的弥留之即什么我们都带不走,而我们一生的记忆却陪我们到最后,而这些第一次却成了我们最珍贵的财富。

  7、课外延伸,写作训练:

  ⑴写一篇题为《难忘的第一次》或《第一次》的小作文

  要求:描写生动,议论简洁;400字左右。

  ⑵替换式改写,用你亲身经历的某个或某些感人精彩的第一次替换文中的事例。

  要求:描写生动。

  二者选一。

  五、说媒体的应用

  主要利用幻灯片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力求简洁明快,具有实效性。

  展示内容分别为:作者介绍(目的:简单了解)、词语积累(归纳总结,加深印象)、合作探究的问题(目标明确,合作交流,深入探究)、拓展资料(内容丰富,联系实际),作业布置(要求明确)。

  课件制作力求简洁大方,使其有效地服务于内容的讲解。当中不乏有趣的动画,如合作探究部分的“七嘴八舌热烈讨论的场面”,很能激发学生的探讨热情;出示神州“六号”的图片,结合时事,在本文学习时接触这部分内容让学生感到耳目一新;人类重要的“第一次”事件及人物图片展示后,出示由刚刚发表在校园聚焦的新闻重组的“七年四班学生在食堂社会实践”的图片,学生看到自己的照片和名人排列在一起,兴奋不已,以至争先恐后畅所欲言。

  六、说写作要求

  及时安排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写作训练,能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够有效提高写作能力,于是我安排了课外延伸的写作练习。

  一开始的安排是:写一篇题为《难忘的第一次》或《第一次》的作文。要求:描写生动,议论简洁;500字左右。后来想到另外一种方案:用你亲身经历的某个或某些感人精彩的第一次替换文中的事例。要求:描写生动,夹叙夹议,500字左右。这两种方案选择哪一个更合适呢?第二种方案改写的形式比第一种方案传统的形式更为新颖,学生应该更加感兴趣,而且有原文的框架结构,学生在模仿套用的过程中,再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并感性地掌握了相关篇幅散文写作的方法,难度降低又有的放矢,学生面队这种新颖的写作形式兴味盎然。于是我选择了第二种方案以期取得更佳效果。

  上一篇:《第一次真好》课堂教学实录

  下一篇:《第一次真好》说课稿

《第一次真好》课堂教学实录 篇11

  教学目标:

  1、体会短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2、培养学生质疑和探究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

  3、体会拓展短文表达的人生哲理,获得教益。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语句,探究把握课文主旨,领会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体验,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设趣(略)

  2、这也许是你们第一次答错“1+1=?”这么简单的题目,针对这一次,你有何感想?(生谈)

  3、导入:是啊,第一次答错“1+1=?”,你们笑了。情不自禁地笑了。憨厚的笑了,莞然的笑了,你们感悟了。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有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参加比赛,第一次上网,第一次旅游……无数的第一次,促使我们不断成长。那么,怎样才能获取更多宝贵的生命体验呢?周素珊的《第一次真好》可以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板书深题)

  二、感知课文

  1、生:齐读课文

  2、师:第一次真好,这标题也好,寓有概括力,阅读这样的文章,我们可以从题目入手去整体感知课文。我们可以追问作者:第一次真好,好在哪儿?

  3、生:自由读文,思考此问。4生答;师随机板书。

  三、质疑合作

  1、师: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阅读课文应对自己难题之句找出来,去深思明辩,以求真知。

  2、生自由读文,质疑难句。3分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相互质疑,无法解答出来的全班一起商榷。学生疑问可能有:

  ①为什么说结实累累的柚子树是“一幅秋日风情画”,不说是“风景画”。

  ②“雏形”与“具体而微”有什么区别?

  ③为什么“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

  ④为什么“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多姿多彩”?

  ⑤是不是“所有第一次”都能尝试?

  四、体验“第一次”

  1、同学们也一定经历过无数第一次,请你们联系生活体验,讲述自己的“第一次”,看谁讲得最感人,最精彩;

  2、小组内先讲;

  3、每一小组推荐1―2名同学在全班讲,讲得好的同学为自己本组获得商标。

  五、总结全文

  从刚才几位同学的表情来看,我想他们“尝试”第一次的感觉一定是新鲜而刺激的,尽管也有些不愉快,但是是令人回味的。最后,我想借助作者在文中最后的寄语“愿你珍重第一次”来结束课文的学习,希望同学们不断拓宽新的生活领域,以一颗新奇的童心,随时留心,寻找机会,大胆尝试越来越多的第一次,开阔视野,丰富经验。记住,第一次不多,生活就会单调乏味,这是作者对我们的希望,也是我们学习这篇短文的重要收获。

《第一次真好》课堂教学实录 篇12

  《第一次真好》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珍视人生“第一次”经验,不断尝试新生活,开拓新生活。

  2、知识与能力:(1)、掌握散文最基本的特点:形散神聚;

  (2)、初步掌握阅读散文的一般方法:       

  (3)、品味形象而有意蕴的散文语言;

  (4)、学习以小见大,详略得当的写法。

  3、过程与方法:自主,字词教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合作,品味语言、揣摩构思技巧;体验,延伸学生生活,感悟第一次。

  教学流程设计:

  一、检查预习

  1、检查纠正p35读一读,写一写的词(优秀生领读,齐读)

  2、发挥想象,任选其中三个词语写成一段话(顺序可变):不可磨灭 玲珑剔透 硕果累累  回味无穷 多姿多彩

  二、激情导趣:

  第一次是令人难忘的,刻骨铭心的,第一个吃西红柿,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被誉为具有改革和创新的人而载入史册。自从我们有意识以来,经历过数不清的第一次,这些第一次,无一例外的给我们带来了莫大的新奇和刺激,使我们至今回味无穷。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周素姗的《第一次真好》。下面我们将分四个步骤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抽生朗读课文,大家注意听,从字音、情调、停顿、语气和速度五个方面评价

  2、自由朗读后思考:为什么说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文眼”(教师点拨什么是文眼)是哪句?

  四、解读课文,品味情理(从词、句、篇角度)

  (一)选择突破口,设置问题情境导读

  1、作者在文中一共写了8个“第一次”,他选取了哪两个“第一次”来详写?其他的6个“第一次”怎样处理的?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独立思考后发言)

  2、分析详写的两个“第一次”的典型意义(合作讨论解决)

  (二)、披情入境,斟酌品读

  品词:“雏形”与“具体而微”的区别;

  品句: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能否改成“风景画”或“风光画”、)――方法:适宜介绍作者经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品篇:分析第三段和最后一段的作用(过渡、总结)

  五、联想自我,悟读课文。

  1、集体朗读第三段,引出自己的第一次体验

  2、学生畅谈自己第一次独特的经历和体验;

  3、集体朗读最后一段。思考:“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这句话有没有错误?是不是所有的第一次都真好?

  学过这课后,你对“第一次”有什么新的认识?(小组讨论)

  六、探究学法,了解散文:

  整体感知抓文眼   品味情理抓关键

  悟读散文贵有“我” 形散神聚抓特点

  结束语: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用开拓创新的精神多多的尝试有益的第一次吧!让那万紫千红的第一次织出我们的锦绣前程吧!

  七、课外兴趣题:

  回家后,听妈妈讲自己小时侯的第一次故事,然后写成300字的课外练笔。

  教学反思:学生第一次真正接触散文这种文学体例。为了让学生学而有趣、学有所悟、学而得法,在教学方式上,执教者力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积极培养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力争通过作品的例读和学法感悟,起到“授人以渔”、“举一反三”之功效。但是,“授人以渔”并不意味着学生要带着镣铐亦步亦趋的跳舞,而是要教师通过激发学生“临渊羡鱼”的欲望,水到渠成的点拨,让学生在例子的导引下自觉地悟法,自觉地“退而结网”,自觉地“下水游泳”。本课的教学,只是为学生以后阅读散文打开一条门径,至于登堂入室,洞幽探微,体味散文的灵动与纤巧,则需要学生在多读多悟中去体味。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还不能很自觉、很自然地认同这种学习方式,只有通过以后潜移默化的散文熏陶,才能激发学生阅读散文的情趣。

  上一篇:课改研讨课教案《第一次真好》教学设计

  下一篇:《第一次真好》教案2

《第一次真好》课堂教学实录 篇13

  教学目的:

  1、认识人生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珍视第一次经验。

  2、学习以小见大和详略得当的写法。

  3、了解选材的典型性。

  教学重点

  1、 认识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

  2、了解选材的典型性。

  教学难点

  为什么“第一次的经历不一定都愉快,但使人回味无穷”?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孔子曾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老师今天把句话改一下:韩老师说“有家长自四面八方来,不亦乐乎!”

  今天有这么多的家长、老师和我们共赴学习之旅,韩老师既感到很高兴又有些许的紧张哦!这是老师本学期第一次在这么多的家长和老师面前上课,也是你们进入初中以来第一次和我合作上语文公开课,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是高兴、兴奋还是紧张害怕啊?(请一两个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大家不必紧张,老师会和大家一起努力的,相信同学们在这第一次的语文公开课上会给老师带来很多的惊喜,而你们自己呢也会有很多的收获。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周素珊的文章《第一次真好》,让我们共同来体验这第一次的美妙吧。

  二、检查预习,疏通字词

  昨天要求同学们提前做一些预习,你在预习的过程中认识了哪些生字,了解了那些词语的意思?

  1、首先请同学们到讲台上来把你认识的生字词语写在黑板上,难读的字要注上拼音。

  2、然后请你说说你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巧。

  具体而微:整个形体都已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

  不可磨灭: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回味无穷: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多姿多彩:本文指生活丰富而充实。

  (过渡:阿姆斯特朗代表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为人类历史带来了一次巨大的飞跃;杨利伟第一次驾驶宇宙飞船飞向太空翻开了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刘翔的第一次夺冠让世人知道了一个黄皮肤的中国人也能飞翔……这许许多多的第一次都在告诉我们,社会的发展乃至全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第一次。这样的第一次越多,社会的进步就会越快,那么我们来看看作者在她的文章里写了她的哪些第一次呢?她想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三、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下面请听老师朗读课文,同学们拿上笔看看作者写了哪些第一次?文中哪些词语在写作者对第一次的感受?用笔在书上画出来

  2、读完之后先让学生说说有哪些第一次,说完之后幻灯展示。然后再问这些第一次作者都是详细描写吗?(不是)哪几个第一次作者详写了?哪几个第一次作者是略写的?(在材料的安排上这就叫做详略得当)

  (我们在选择多件事情来表现一个主题的时候,不可能把我们脑海里的所有材料都详细的描写出来,所以在写作的时候就要选择主要的事情详写,次要的事情略写或者一笔带过,这样安排文章才不会觉得臃肿)

  3、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两件事情来详写呢?在详写的两件事中作者得到的情感体验是一样的吗?(请学生将1、2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读一遍)

  (不太一样。第一则材料中写他第一次见到的是一棵硕果累累的柚子树,是植物。情感体验是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没有发生变化。第二则材料,写他第一次见到孵化的小鸟,感觉比较复杂,一开始是眼巴巴等候,然后是一阵惊喜,但接着,第一次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但觉它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最后看到具体而微的小鸟时又变得很喜爱他们。情感体验在不断的发生改变)

  4、通过以上两种情感体验,你认为作家周素珊所说的“第一次真好”,究竟“好”在哪里? (速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能体现作者情感体验的词语)

  (好在奇妙、低回品味、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新鲜而刺激、回味无穷)

  5、作者由此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呢?文中哪一句话能体现作者的观点。

  (“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6、师生一起将最后这句话大声的朗读一遍,然后询问:如果说像阿姆斯特朗、杨利伟、刘翔那样的第一次愈多他们的生命就愈益多姿多彩,我们相信!而作者在文章里所写到的第一次都是生活中的微不足道的小事,这样的小事再多我觉得也很难让那个我们的生命显得很精彩。我们要做就一定要做大事,大家觉得我说的对吗?你怎么理解作者说的这句话呢?(要不断开拓新的生活领域,随时留心,寻找机会,大胆尝试,才有越来越多的第一次,才能使生命多姿多彩。)

  7、这样大的关于人生的主题,作者却用平常的生活小事来表现,这种写法叫做什么,你知道吗? (以小见大)

  看见果实丰硕的柚子树(详)

  ◆看刚孵出来的小鸟

  ◆去露营

  ◆动手做饭

  ◆坐火车

  ◆坐飞机

  ◆看见雪

  ◆看见自己的作品用铅字印出来

  四、合作探究,研读赏析课文语言

  本文的语言不仅清新自然,而且有很多词语用的很准确,下面请看看老师出示的这两幅图,请同学们用文中的两个词语来概括他们的特点(雏形、具体而微)

  1、“雏形”和“具体而微”在文章中能不能互换位置?为什么?

  2、老师在读这篇文章的过程中,发现还有很多耐人寻味的句子,表面看上去很矛盾但却蕴含深意,你们在读文章的过程发现了吗?说说你的发现。

  (老师先给大家来个抛砖引玉,说说我发现的这样的句子)

  ① 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看到这句话我有两个疑问,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帮我解答?

  为什么景色不见得很美,却说是一幅风情画?

  能不能把“风情画”换成“风景画、风光画”?

  (你们在文章中还发现类似的句子或者词语吗?)

  ② 我是个生长在都市,从来不曾享受过田园生活的俗子。

  思考:“俗子”在注释里解释为“鄙俗的人”,作者能在这样微小的事情中感悟出这样深刻的人生道理,真的是一个鄙俗的人吗?为什么这么说呢?

  (说自己是“俗子”是一种自谦的说法;“说自己没有享受过田园生活”为后面写自己看到“果实如此丰硕的柚子树产生的喜悦和新奇” 做了铺垫)

  ③ 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思考:作者的观点是第一次真好,为什么又说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作者有这样的经历吗?)

  我们是不是因为第一次的经验不愉快就不去做了?(中国申办奥运第一次是失败了的,但中国人没有停止申办奥运)

  ④生活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愿你珍重第一次。

  思考:这里的“珍重” 能否换成“珍惜”,为什么?

  五、拓展延伸,深入探究文章主题

  1、你们想知道老师第一次走进教室看到你们的时候想了些什么吗?

  第一次走进教室,看到你们安安静静的坐在那里等着我的.到来,我的心里有欣喜也有担忧。我感到欣喜的是我在走进实验初中八年之后又迎来了新一届的学生,你们是我进入实验初中以来带的第二届七年级的学生,我喜欢和七年级的孩子们一起成长,一起走过人生最美好的三年学习之旅。担忧的是不知道在座的你们会不会像我想象的那样可爱、那样单纯、那样懂感情,那爱热爱学习……能和七五班的同学们走到一起韩老师感到特别的幸福,希望我不仅能成为你们喜欢的老师,还能成为你们的朋友、你们的妈妈,在学习上我就会严格的要求你们,在生活上我会像一位母亲一样、一个朋友一样关心你们爱护你们,同时也希望七五班的每个同学都能相互关爱、尊敬师长、热爱生活、快乐学习。

  2、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你们时的感受,那么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有哪些第一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你在这些第一次中悟到了什么生活的道理?

  请前后同学先分组自由畅谈自己的第一次经历以及感悟,然后请几位同学谈谈自己的第一次。

  (失败的第一次让你聪明,成功的第一次催你奋进。同学们的第一次真的是丰富多彩,希望你们珍惜第一次让你们的生命历程更精彩)

  3、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第一次都是你已经尝试是过的,那么还有那些第一次是你没有尝试过,而你有又最想去尝试的呢?也请你说说。

  4、你做过让你的父母感动的事情吗?你做的第一件让你父母感动的事情是什么,让我们来听听父母的心声(两位)

  5、生活中很多的第一次是可以提前预知的,但还有很多的第一次是我们不可抗拒、无法预知的,当那些无法预知的第一次到来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比如:1998年的大洪水、20__年非典的肆虐、20__年的特大地震、20__年的甲型h1n1流感……(心理方面:坚强、乐观;行为方面:积极行动、勇敢面对;能力方面: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未雨绸缪、提前预见)

  6、(出示图片)这些图片中展示的也都是第一次,大家认为我们应该去尝试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有益的第一次我们要积极去尝试,不可预料的第一次我们要勇敢地去面对,有害的、消极的第一次我们要主动地避免。)

  六、课堂小结

  让我们一起大声朗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这一段话:生命属于人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和斗争”

  愿同学们努力去尝试给我们生命中带来宝贵经验的有益的第一次,开拓生活领域,增加人生阅历,让我们的生命更加精彩。

  七、课外作业

  以《第一次,我忘不了你》为题写一篇练笔

《第一次真好》课堂教学实录 篇14

  湖北省汉川市新河中学刘兰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第一次真好》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短文两篇》中的第二篇,是一篇略读课文。教材通过两个事例抒写了人生的一种体验:第一次真好!告诉人们第一次的感觉是生命中难得的宝贵经验,并提醒人们思考怎样才能使生命多姿多彩。《第一次真好》虽是略读课文,但文章却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第一次”不仅带给我们新鲜刺激,更带给我们生活的新领域和人生阅历。珍重“第一次”就是珍重自己的生命。本文叙议结合的写法也很典型,可以作为写作的典范。

  2.教学要求:根据新大纲和本课的特点以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理论。我制定了以下教学要求: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人生第一次经历的意义;学习叙议结合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深入思考,反复咀嚼,领悟文章深长的意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3.教学重难点:重点是领悟“第一次真好”的内涵。难点是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说教法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就一定要体现略读课文的特点,要放手让学生自读,在学习内容上以整体理解为主,不要求面面俱到。《新大纲》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我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以“点拨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围绕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的情感。

  我首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找出关键性的词句。然后引导学生走出文本,进入广阔的生活领域,联系自己的人生经验,体会“第一次真好”的内涵,感悟丰富的人生哲理。将学生由课本迁移到课外,迁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最后在教师适当的点拨、归纳中升华对主旨的理解,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这节课最大的特点是让学生畅所欲言,使课堂充满活力。大文学家巴尔扎克说过:“打开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的是问号。”我充分尊重学生,让每一

  位学生都能畅所欲言,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具体的表现有两点:(1)学生认真思考,自主置疑。学生对文章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此时学生往往会有许多疑问,那么让学生将心里的问题说出来有助于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提出问题后,我会在黑板上记下来,最后归纳他们的问题。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感知,自己的提问又得到老师的认可,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研读的兴趣。(2)老师学会倾听,

  《第一次真好》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第一次真好》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短文两篇》中的第二篇,是一篇略读课文。教材通过两个事例抒写了人生的一种体验:第一次真好!告诉人们第一次的感觉是生命中难得的宝贵经验,并提醒人们思考怎样才能使生命多姿多彩。《第一次真好》虽是略读课文,但文章却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第一次”不仅带给我们新鲜刺激,更带给我们生活的新领域和人生阅历。珍重“第一次”就是珍重自己的生命。本文叙议结合的写法也很典型,可以作为写作的典范。

  2.教学要求:根据新大纲和本课的特点以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理论。我制定了以下教学要求: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人生第一次经历的意义;学习叙议结合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深入思考,反复咀嚼,领悟文章深长的意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3.教学重难点:重点是领悟“第一次真好”的内涵。难点是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说教法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就一定要体现略读课文的特点,要放手让学生自读,在学习内容上以整体理解为主,不要求面面俱到。《新大纲》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我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以“点拨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围绕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的情感。

  我首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找出关键性的词句。然后引导学生走出文本,进入广阔的生活领域,联系自己的人生经验,体会“第一次真好”的内涵,感悟丰富的人生哲理。将学生由课本迁移到课外,迁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最后在教师适当的点拨、归纳中升华对主旨的理解,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这节课最大的特点是让学生畅所欲言,使课堂充满活力。大文学家巴尔扎克说过:“打开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的是问号。”我充分尊重学生,让每一

  位学生都能畅所欲言,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具体的表现有两点:(1)学生认真思考,自主置疑。学生对文章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此时学生往往会有许多疑问,那么让学生将心里的问题说出来有助于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提出问题后,我会在黑板上记下来,最后归纳他们的问题。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感知,自己的提问又得到老师的认可,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研读的兴趣。(2)老师学会倾听,就势引导。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充分相信学生,他们就会最大程度的展示自己的潜能。法国文学家法朗士说过:“教学的全部艺术,就是唤起年轻心灵的好奇心的艺术,它的目的是为了使这种好奇心得到满足。”新课程要求教师有新的课堂行为,教师在课堂上很重要的一点是用一切有效的手段调动学生兴趣,激励学生发展,想一切办法让学生爱说,会说,能说。在这节课上,我将建立一个对话平台,让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比如:当学生结合实际谈自己的第一次经历时,往往会局限于“第一次做饭、第一次洗衣”等等,思路放不开。我会提示他们如:“我与老师――第一次受批评;我与父母――第一次撒谎、第一次欺骗;我与自然――第一次郊游、第一次登山、第一次看日出;我与科学――第一次实验;我与社会――第一次施舍……”我相信越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就越能发掘出亮点,学生只有在有话可说的前提下,才更容易理解“第一次”的内涵。我始终用心和学生、文本进行交流,尊重、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反应,不断刺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我努力营造一种开放的、自由的、融洽的气氛,放飞学生个性,争取给学生一个更为宽广的空间。我认为,唯有让学生畅所欲言,才能使课堂充满活力。

  三.说学法

  根据新大钢的要求和本课的特点,我指导学生先预习扫清字词障碍,然后找出自己不理解的,或是有同感的地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让他们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教学步骤:这节课我是按:“引入新课――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拓展――归纳总结。”这五个步骤进行教学的。

  1.引入新课:我以谈话的方式引入新课。

  2.整体感知:我先对预习的作业进行抽查并明确生字词答案,然后让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要诊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对学生阅读后的提问,我会在黑板上做记号,然后归纳他们的问题。

  3.合作探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课文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课堂上学生的提问可能是多角度的,那么,就以学生为主体,提到什么就讨论学习什么。在此,我预设了以下几个问题:

  (1)文题命作“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抓住关键词分析“好”的含义。

  (2)为什么说“第一次经验并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刺激,使人回味无穷?”试结合实际生活经验举例说说。

  (3)请结合你的实际生活经验谈谈你对“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愈益多姿多彩。”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讨论后明确:第一次不仅带给我们新鲜刺激,更带给我们新的生活领域和人生阅历。第一次的感觉是生命中难得的宝贵经验,珍重第一次,就是珍重你的生命。

  4.反思拓展

  我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围绕以下几个问题思考:

  (1)既然第一次真好,为什么有的人生命中的第一次不多?

  (2)怎样才能有更多的第一次?

  (3)什么样的“第一次”不能尝试?为什么?通过这个环节的讨论学习,学生会明白:只有随时留心,寻找机会,大胆尝试,创造出越来越多的有益于身心的第一次,才能使生命多姿多彩。有害身心的第一次是不能尝试的。

  5.总结归纳

  我在最后鼓励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我认为随时总结学习中的收获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如果能在学习中养成自评的习惯,那么,他们收获的将不仅仅是知识,而是终生受益的学习方法。

  四.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是在教学过程中完成的。这里不做详细介绍。总之,要突出重点、难点。整个板书设计要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上一篇:《第一次真好》说课稿2

  下一篇:没有了

《第一次真好》课堂教学实录 篇15

  学习目标:

  1、学习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2、在朗读中学会抓住文眼,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和主旨。

  3、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文章的写法。

  学习重难点:

  1、学习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2、在朗读中学会抓住文眼,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和主旨。

  学法指导:

  这是两篇散文,散文的学习宜采用朗读的方法――在朗读中把握课文的内容,在朗读中理解课文的主旨,在朗读中体味文本的语言,在朗读中了解文章的写法。

  学习课时: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 一 课 时(《行道树》)

  学习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和主旨。

  2、学会抓住文眼,感受行道树所象征的奉献者形象,树立正确而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课前热身

  1、请给下列加点的生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堕落烟cōng点zhuì繁弦急管

  苦熬牙yín冉冉贪lán污浊

  2、自由朗读课文后思考:

  (1)、课文是用第几人称写成的?

  (2)、课文通篇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表现内容与主题的?

  二、学习研讨

  (一)、导入,交流预习1

  (二)、听读或朗读课文,并交流预习2

  (三)、悟读,理解内容

  1、通过朗读,你感悟到了什么?请你结合文中的语句回答下面的问题。

  这是一列的行道树,我是从课文的

  看出来的。

  2、通过理解,你认为行道树是一种怎样的形象?

  3、请你试着用一句话来概括文章的主旨。

  (三)、疑读,品味语言

  这篇课文虽短,但有些句子的含义深刻,难于理解。请你从文中找出这些难于理解的句子,我们一起来探讨。

  (四)、拓展阅读

  行道树

  陈润曦

  初中时学过张晓风的《行道树》。

  没想到这时会想起它,因为它的渺小。

  我们学校大门外的两旁都是树。很是茂盛。这些树一直贯穿地包围着整个科技园。不知不觉便形成了科技园里一道特殊的风景。

  我不敢说它们给我带来了什么东西,但我却总是感受到了它们用力的呼吸,即使它们不曾引起人的注意。

  第一次感受它们的存在,是在领通知书的那天。天气格外炎热,仿佛太阳只管它不顾死活地放射性“大笑”,把所有的“笑声”散发出来似的。于是,人们变得黝黑。于是,人们变得浮躁。于是,人们懒得不想睁开眼睛……

  所有的一切都那么懒懒散散,惟有树,努力地张开它们的“三头六臂”,努力地与太阳比着“胸怀”的宽广。只是,终究是比不过的。

  但是,即便如此,因为有了树的伟大,才能渗析出太阳的斑斑点点,不能不说,在这个时候,人们应该多么感谢它。

  我总是坐在窗边。我也喜欢窗打开后,蹿进来的新鲜的气息。即使夹杂着许许多多城市中的尘土,但始终不能拂灭那新生嫩芽的生机,高大树木的凉意……这些,总在炎热夏天的午后,为你的心灵带来一次洗礼。

  灯火霓虹的城市,改不了的喧嚣,换不了的颜面。只有那些树让你感受到了时间在变,季节在变,虽然很不明显。但即使是嗅觉不灵敏的我也能从中嗅出点什么。

  我不知道如果没有了这些树,路灯会不会孤独;

  我不知道如果没有了这些树,人们会不会感到缺少了什么。

  我只知道虽然这些树都在,但谁也没有很细心地每天观察它们。它们只是城市的陪衬,可有可无。但它们真的消失的时候,你才觉得生命中真的缺少了、失去了什么。

  是的,这人来人往的城市,总是有些东西在用力地呼吸着,比如行道树。这些东西在默默地创造着属于它们自己的奇迹。

   时(《第一次真好》)

  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整体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对文中事件的概括,了解详略得当的写法。

  3、结合自身的经历,感悟并学会珍惜人生“第一次”的体验。

  一、课前热身

  1、请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柚子树硕大shà时间zǐ妹

  玲珑剔透fū小鸟雏形

  2、默读课文,思考:

  ⑴、全文一共记叙了哪些“第一次”?

  ⑵、作者对“第一次”有怎样的感受?

  二、学习研讨

  (一)、导入,检查交流预习1

  (二)、自由读课文后,交流预习2

  (三)、仔细读课文,并思考:

  1、文中主要写了哪两件“第一次”,请简要概括。

  2、“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

  3、请试着找出全文的主旨句并谈谈你对它的理解。

  (四)、赏析读课文,回答:

  1、课文在安排材料上有什么特点?

  2、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两个“第一次”详写?

  (五)、体验读课文,想一想:

  1、作者既然说“第一次真好”,为什么又说“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这不矛盾吗?

  2、既然第一次真好,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第一次都值得去尝试?试举例说明。

  3、请讲述你生命中印象最深刻的“第一次”。

  4、学完了本文,你一定有很多感触,思考一下:此刻,你最想尝试的“第一次”是什么?

  三、课堂小结

  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愿同学们努力去尝试给我们生命中带来宝贵经验的有益的第一次,开拓暂新的生活领域,增加自己的人生阅历,使有限的生命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第一次真好》课堂教学实录 篇16

  一、学习目标:  

  ①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②感悟并珍视人生“第一次’’的经验。

  ③揣摩形象化的语言。

  ④了解以小见大和夹叙夹议的写法。

  二、学习重、难点:

  1、抓住关键语句。探究、把握课文主旨,领会写作意图。

  2. 抓住两个对比,学习行道树的自我牺牲精神。

  3.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

  四、学习方法:朗读学习法。研讨点拨法。《行道树》借行道树的形象表达无私奉献的人生信念;《第一次真好》则通过两个事例抒写人生的一种体验。两篇短文有叙有议。学生小组探究文中的精辟议论,调动积极思维深入全面地理解课文内容。

  五、课前准备 :

  ①布置学生预习,就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列出思考题,准备讨论、发言材料。

  ②列举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行道树

  学习过程:

  一、课文导入 :

  同学们,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它最丰富、最准确、最鲜明、最生动。在汉语的宝典里,有许多“言在此而意彼”的妙词佳句,譬如,“牛,吃的是青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等。这些话表面好像在写动植物,其实是有象征意义的。今天,我们来学习张晓风的短文《行道树》,看看马路两旁的行道树有什么象征意义。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集体诵读,要求读音准确、语速适中、语调抑扬、读出感情。说说课文写的是什么。

  2、学生自由朗读,圈点勾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语段,并简要陈说理由。

  三、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寻找文章的中心句,理解它的深刻含义。

  四、请同学们按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把握课文精神实质。

  1、为什么行道树认定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

  2、从事“神圣的事业”的行道树承受了哪些痛苦?既然痛苦,为什么“自己选择”这种命运?

  3、怎样理解“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为什么说是“深沉”?

  4、本文首尾两段前后照应,但在语序和用词上又稍有不同,为什么?

  五、品味语言:你认为文中哪些语言你理解起来有难度?

  六、课内练习:阅读文段,完成题目。

  红花草

  也许因为我在江南农村长期生活过的缘故,我特别难忘那朴实无华的红花草。

  红花草,也叫紫云英,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草本植物。南方的水稻种植区里,遍野都有她的足迹。还在早春时节,歇冬的农田仍无生机,倔强的红花草就从隔年的稻茬周围,争先恐后地萌发出来。她那葱绿的羽叶,浅倚着冻土,嫩茎上开着一朵带霜缀露的小红花,恰如举着一支小火把,把大地喂得像红玛瑙,真美。

  然而,我对红花草的喜爱,还不单因为那如火如荼的生命力,更在于那朴实、崇高的情怀。

  数九隆冬,万物萧疏,红花草却冲风冒雪地生长着,她的生命何等蓬勃!春暖花开,百花争艳,红花草又无意争春,默默无闻地扎根成长,她的品格何等谦逊!暮春将临,落英缤纷,红花草更到了全盛时期;这时,她的花蕊深蕴着醇香,香气弥漫,空气好像渗进了糖丝,使无数蜜蜂为之癫狂,终日绕着她采蜜。驰誉中外的“紫云英蜜”,就从这时开始萌出那琥珀色的柔光。一到插秧季节,红花草又慷慨地被翻进土里,泡入水中,变成了好的绿肥,为迎接更大的丰收牺牲自己。

  红花草,活着,敢斗残冬,无意争春,一心为美好的生活酿蜜;死时,默默无怨,死得其所,给永恒的土地再添厚肥。是的,红花草不名贵,不浓艳,也难入观赏之林。但,她那火苗似的不熄的生命,所需极少贡献殊多的无私精神,不正是一种崇高人格的象征吗?

  1、本文最主要的写作手法是____________。

  2、红花草的生命力和高尚的品质分别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 )

  a.由远及近时间顺序             b.由外到里空间顺序

  c.由近及远时间顺序             d.由里到外逻辑顺序

  3、红花草的一些品德与人类的哪些崇高品格相似?完成下列表格,字数不要超过方格范围。

  红花草        人类的崇高品格

  ①敢斗残冬        ②无意争春 一心酿蜜      ③死得其所 给土增肥

  4、在文中找出最能表达中心的句子。

  七、教师小结:

  课文通过行道树内心世界的独白,抒发了奉献者的襟怀,赞美了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八、作业:

  注音:堕落,点缀,苦熬,贪婪,姊妹,冉冉,牙龈 ,自豪

  解词: 堕落:                   繁弦急管:

  点缀:                      深沉:                           

  第2课时:指导自读《第一次真好》

  第一次真好

  学习过程:

  一、

  1、学生朗读课文,思考:“第一次真好”,那么第一次好在哪里?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好”的含义。

  2、作者通过两个事例抒写人生的一种体验。那么文中详细叙写了哪两次“第一次”的人生经历?请加以概括。

  二、合作探讨:本文中有哪些词语你认为难以理解或很有意义?小组交流。

  1、为什么说结实累累的柚子树是“一幅秋日风情画”,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

  2、文中写十姊妹孵出的小鸟时选用的“雏形”与“具体而微”有什么区别?

  3、为什么说“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 但“使人回味无穷”?为什么“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4、短文末句说:“愿你珍重第一次”的含义是什么?

  三、自由发言:

  1、是否所有的第一次都要尝试?

  2、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看谁讲述精彩。

  四、课内练习1:

  请学生熟读短文两篇,仿照文中的句式,完成下列填空,使其成为合情合理的完整的句子。

  (1)当夜幕降临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______硕大的_________沉甸甸垂吊在枝头。

  (3)__________________只是一种点缀。

  (4)__________________值得低回品味。

  (5)第一次看到_______________,但觉__________________。

  (6)愿你珍重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给_________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课内练习2: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5)题。

  ①几年前,家中第一次养了一笼十姊妹。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颗玲珑剔透,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眼巴巴地等候小鸟孵出来。有一天,我们正在吃午饭,孩子忽然大叫:“小鸟孵出来了。”我惊喜地走到鸟笼边一看,在鸟巢里面的所谓小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次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但觉它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我喜欢它们又甚于那些老鸟。

  1、下面是选文1段空白处原有的句子,句序已打乱,请调整句序。

  a.身上只有稀疏的几根毛                   b.仅仅具有鸟的雏形

  c.只是两团小小的粉红色的肉球             d.两只黑黑的眼睛却奇大

  正确的句序是____________:

  2、课文开头既说柚子树“不见得很美”,又说“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语意是否矛盾?为什么?其中包含作者什么样的感受?

  ②第一次生孩子时,护士把包在襁褓中,只露出一张红彤彤小脸的老大抱来放在我的身边。我第一次看到从自己身体中分出来的骨肉,第一次看到如此鲜嫩的,才出生不到一个钟头的婴儿,心情非常复杂,又兴奋又新奇又紧张,只是目不转睛地望着他,惟恐这脆弱的小生命随时消失。

  选文2段中描述“第一次”经历和感受时,交织着千丝万缕的母爱,使人不禁想起唐朝诗人孟郊千古传颂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堂小结:

  生命是美好的,属于人们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行道树的事业是神圣的,因为它蕴蓄着深沉;行道树的形象是感人的,因为它是无私奉献者的写照。生命的意义在于什么呢?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是这样说的:“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请同学们诵读体会这句格言的意义,品味充满理想与信念的人生境界。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第一次真好》课堂教学实录(精选16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