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地理教案设计 > 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教学设计(精选5篇)

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教学设计(精选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教学设计(精选5篇)

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教学设计 篇1

  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        

  课题

  多民族的大家庭(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教学目标

  l          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情况,正确区分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差异,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l          了解我国部分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l          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政策,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观点。

  l          读图并总结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精要分析

  l          读图分析民族的分布特点。

  l          收集资料了解部分少数民族的特色。

  教学设备与资源

  l          用authorware制作的课件。

  l          民族服装和乐器。

  师生活动

  活动立意

  课前气氛渲染:视频极具民族风光和音乐特色的葫芦丝演奏的《月光下的凤尾竹》。

  导入新课:

  同学们,关于刚才大家欣赏到的影片,你知道叫什么名字吗?你知道它是描述的是什么地方哪个民族的风光和音乐的吗?(云南傣族葫芦丝)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有着众多成员的大家庭(展示图片10-8:祖国大家庭),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祖国大家庭。

  (图片10-8)

  进入新课:

  一、  我国民族构成

  播放视频:《我国民族构成》放完停留在最后的画面:

  (10-9)

  关于视频和上图提问:我国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民族?

  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哪个?

  我国人口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还有哪些?(9个,除5个自治区的主要民族外,还有4个:苗彝满土家)

  二、我国民族的分布:

  播放视频:《我国民族的分布特征》停留在民族分布图(图10-10),关于视频和图片提问: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读图回答我国汉族的分布有何特征?(东部和中部)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有何特征?(西南、西北和东北边疆地区)

  少数民族最多的是哪个地区哪个省?(西南地区云南省)

  三、我国各民族的语言和文字

  播放视频〈我国的语言和文字〉

  提问:我国有多少种语言?(56种)我国有多少种文字?(30多种)

  (答案来自一句话: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30多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

  四、我国的民族政策:

  播放视频:(略)

  (过渡)我们这个大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着自己的文化特色,这是我们的民族瑰宝!课前很多同学按老师的要求收集了一些关于民族文化的资料,今天就请他们来做一介绍。

  五、民族文化风情探究

  (一)走进民族村: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集中的地方,4000多万人口中有1200万是少数民族,这里共生活着26个民族,其中15个为云南所独有。其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和专家。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个“民族村”,去撷取其中几朵……

  显示下列互动画面(图10-11),可以随机选取。

  1.白族:金庸的《天龙八部》主人公段誉,是云南哪个政权的储君,你知道吗?他的亲身母亲刀白凤是个摆夷女子,这里的摆夷是指什么民族你知道吗?这个民族最著名的又是什么呢?(大理、白族)展示大理火车站(图10-12) 

  (学生介绍白族“三月三”歌节和三道茶以及白族头饰(风花雪月)的说法)

  l          三道茶就如其名,分三杯逐杯上。第一杯苦涩,比喻少年捱苦;第二杯香甜,喻意中年过幸福生活;第三杯百味交集,又甜又苦,代表老年细味人生。一苦二甜三回味,就是三道茶的人生哲理

  l          三月三:届时,四面八方的壮族男女老少聚集于约定俗成的地点,畅怀对歌。来唱歌和看热闹的年轻人,往往以村屯为单位,打扮得齐齐整整,特别女青年,同一个村屯的便同一打扮,梳同样的发辫,发辫上系同样的头绳、花结,同样的刘海发式,包同样的花头巾,同样色彩、样式的上农、长裤和花鞋。众人进入歌场,先游逛一周物色对象,然后入棚对歌。你问我答,通宵达旦,连唱三天。有的女坐一排,男坐一排,也有男女共坐一排,但保持一定距离。在不流行歌棚的地方,便在野外对歌。也有些地方日间在野外对歌,夜间转到村寨对歌。在三月三歌节中,倘若男、女双方越唱越有情,往往双方互赠礼品,互约今后相会之期,姑娘所赠多为自制布鞋。

  l          白族少女的头饰叫“包头”,据说象征大理的四大特色:白色的,垂在脖子上的流苏由365根绒线组成,象征大理下关的风;包头最上沿的白色绒线象征苍山的雪;下面的花自然象征大理上关的花,整个包头呈半圆形,象征洱海的月。所以大理的四大特色就是“下关的风,上关的花,苍山的雪,洱海的月”,简称“风花雪月” 。

  2.傣族:傣族少女杨丽萍将傣族舞蹈带进北京,享誉全国,名闻世界,傣族著名节日是──泼水节,关于泼水节的来源,版本有很多,估计很多同学都有耳闻,大家也来说一说!

  泼水节的来历,传说不一,西双版纳傣族传说:远古的时候,有个魔王作恶多端,人们都恨透了他,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把他杀死。后来,魔王抢来七个姑娘做他的妻子。聪明的七姑娘从魔王口里打听到他的致命弱点,即用魔王的头发勒魔王的脖子,才能将他置于死地。七姑娘趁魔王熟睡时,拔下他的头发一勒脖子,魔王的头就滚了下来。可是头一掉在地上,地上就燃起大火,姑娘一抱起头,大火也就熄灭。为了避免大火燃烧,她和六个姐姐轮流抱住魔王的头,一年一换。每年换人的时候,人们都给抱头的姑娘泼水,冲去她身上的血污,洗去她一年的疲劳,为新的一年能消灾除难而祈祷。从此形成了送旧迎新的泼水节。(傣族少女和泼水节场面图10-15) 

  傣族舞蹈闻名全国,请同学着傣族服装跳傣族舞(音乐伴奏)

  3.瑶族:盘王节的故事(图和故事见素材)

  4.彝族:火把节(故事)和学生葫芦丝吹唱表演

  (二)调查报告:我班、我校的民族构成

  汉族、满族、回族、朝鲜族(展示有关民族的图片)

  满族          朝鲜族            回族        汉族端午节

  (图10-15) 

  延伸:想办法去了解或调查:我们所在小区、所在地区、所在省的民族构成。

  (三)交流:你所知道的其他民族的文化特征(课件制作成交互式,根据时间调整学生交流量,可能的话,可以增加时间)。

  六、习题:(略)

  七、小结

  今天,我们初步了解了我们祖国大家庭的构成、分布等基本特征,同时,我们还详细了解了一些兄弟姐妹的具体情况,让我们团结起来,相亲相爱,共同建设好我们的家园――

  flash:《爱我中华》大家起立,在歌声中结束这节课。

  未曾上课先进入角色,也可以用学生熟悉的别的民族别的表现形式。

  通过设问点明影片要说明的问题并引入教学。

  介绍我国民族构成,使学生首先明确概况。

  两个问题,提醒学生要注意审题。

  学习通过视频获得知识、读图得出结论以及快速记忆的方法。

  这些问题视频有介绍,图上也能够看出,用在视频后,根据地图提问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信息获取意识和能力。

  这里考查学生获取并辨别信息形成结论的意识。

  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并展示资料的能力(接下来的内容就各具特色了)。

  利用学生查找的资料,老师做成课件展示,并组织解说和表演。

  从学生熟知的传媒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展示和解说中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兴趣和探究意识。

  充分展现学生艺术才华,也起到活跃气氛的目的。

  即兴讲故事,考查也是展现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

  联系实际,了解班级、身边的民族构成情况。

  前后呼应,用歌声表达民族团结、热爱祖国大家庭的情感。

  点评:

  1.充分利用媒体的强大功能辅助教学;民族知识借用视频解说,形式新颖,学生接受也较快,同时,也利用视频画面引导学生充分读图分析得出结论,用口诀的形式记忆人口多的民族,巧妙地解决了记忆难点。民族风情利用图片和视频,形象而且直观。

  2.学生活动充分,既有课前的收集资料过程,也有课上的表达、表演内容。学生的舞蹈、乐器表演,既加深了其他学生的印象,也活跃了气氛,使课堂显得活泼。学生讲故事,锻炼了学生的口才,也让其他学生受到感染、增加了知识的同时,对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3.教学语言贴近学生生活。

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教学设计 篇2

  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节多民族的大家庭。首先,我对本节教材做以下的分析: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要从疆域、人口和民族三个方面认识我国的国情,本节教材内容主要围绕我国的民族构成状况、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及民族分布而展开。从教材结构上看本节课既第二节众多人口的延伸和扩展,又为以后深入地学习民族奠定了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知识技能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我国民族的基本构成,初步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掌握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和民族政策。

  二是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运用图片等资料,说明我国民族的概况,从而提高学生对我国国情的认识。

  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悟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大家庭 , 激发学生对民族大家庭的热爱之情,树立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我国的民族构成,分布特点及民族政策。本节课的难点是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我确定的依据是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点,形式多样,不容易理解记忆。重点和难点已经确定,怎样处理教材就水到渠成了。

  四、教学方法:

  教法的选择要根据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和以学为法的原则。结合我组的科研课题,《有效开发地理课程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在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上设计了学生汇报学习与教师引导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学生们课前明确任务,查找资料,献计献策,用他们所喜欢的方式,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我们献上了精彩的民族风情展,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能够折射出他们的学习热情,折射出他们在课下所进行的精心准备,可以说我也被孩子的热情所感染,他们从心底里喜欢这种方式,当我们给他们这样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时,同学们用了他们最大的努力去完成,去展示。在精彩的展示中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我国一些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对于民族构成、少数民族政策和我国民族分布特点这些内容,则是教师进行点拨、引导。

  五、教学过程:

  略

  六、教学效果

  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教学设计 篇3

  教材分析

  “多民族的大家庭”中蕴涵着丰富的国情教育内容,课文通过图片以及设计的问题和活动使学生了解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其中汉族占百分之九十二,民族分布呈现出“大杂局,小聚居”的特点。我国民族数量多,分布不均,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在衣、食、住、行、节日等方面,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习俗,使中华民族的文化绚丽多彩。这些都是中国人文社会环境的基本概况,本部分内容对学生今后的区域地理知识的学习,树立正确民族观,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热爱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学生们好奇心强,对中国的民族风俗感兴趣,有的学生还会表演民族舞蹈,具备一定的阅读和分析地图的能力,会基本的电脑操作,如浏览网页,复制和粘贴。教学设计中具体方案的难易程度,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能力相适应,同时也顾及程度较好的学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民族数量、构成及分布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自主进行意义建构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在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占有资料,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通过任务驱动式的课堂活动,创设积极互动的情境,展示个性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我国的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激发民族自豪感

  2、在学习中,产生对祖国各族人民及文化的热爱之情,学会尊重各族人民的不同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我国民族的构成和分布特点,民族文化绚丽多彩

  难点: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欣赏“爱我中华”MTV,渲染气氛,让学生置身优美的音乐和画面中,引起学生注意,集中学生思维,使学生放松心情,为上课做好准备。

  在学生课前欣赏了“爱我中华”优美的旋律和各民族风情的情景中导入新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华,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美丽动听的歌曲把我们带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二、自主学习

  1、中国有多少个民族,其中汉族和少数民族占的比例分别是多少?

  2、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和最少的分别是哪个民族?哪些民族人口超过了400万?

  5、中华民族的分布有什么特点?汉族主要分布在哪里?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里?

  三、释疑解惑

  1、中华民族的数量共有56个,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占中国人口总数的91%,所以其他55个民族被成为少数民族,约占中国总人口的9%。

  2、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约有1500万,主要集中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另外,还有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回族、满族、苗族、彝族、土家族的人口数量也较多,超过了400万。

  3、我国各民族在地区分布上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汉族人口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在边疆,汉族多与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东北的边疆地区。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集中的省份,有20多个少数民族。

  课堂体验

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教学设计 篇4

  第一课时

  一、设计理念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设计活动,注重启发性和趣味性;充分利用地理图表,使其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充分利用课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民族构成状况、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2.通过阅读使用地理图表,培养获取信息、归纳地理知识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自我展示能力和合作竞争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课下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有关少数民族的服饰、风土人情和文化的图文资料,然后进行整理,开拓视野,了解我们祖国丰富的民族文化。

  2.通过角色扮演、课堂竞赛和讨论等活动,进一步理解我国民族构成和文化差异性,为下节学习民族分布和民族政策奠定基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

  2.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

  3.培养关心和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

  三、分析教学任务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我国的民族构成状况、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教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体现着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民族知识,是学生必备的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本节课所学知识与前面所学中国疆域和人口知识紧密联系,也为下节学习民族分布、民族政策以及以后学习初中区域地理和高中地理打下基础。

  2.学生情况分析

  年龄特点上:八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

  知识障碍上:学生对少数民族知识了解较少,民族观念不强。

  动机和兴趣上:由于当前初中地理教育的现状造成了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学生没有很好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二)重点、难点及处理

  1.教学重点

  我国民族构成状况。

  2.教学难点

  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3.重点难点突破

  powerpoint软件制成地理课件

  四、教法、学法和媒体

  (一)教学方法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采用谈话法、角色扮演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竞赛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尽量多渠道、多角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二)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从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学会用图;培养学生善于总结,把握要点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归纳;培养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和整理有关少数民族的服饰、风土人情和文化的图文资料的能力,使学生学会收集与整理;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与竞争。

  (三)教学媒体

  计算机辅助教学: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规律和学生年龄特点,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成地理课件,将文字、声音和图像等综合一体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教学设计 篇5

  教学要求

  1.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状况,正确区分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差异,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2.了解我国一些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3.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政策,树立各少数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

  4.读图并总结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课时安排】1~2课时。

  【总体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内容涉及到我国民族的各个方面,内容全面广泛,但是不要求讲得太深。同时,这部分内容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因此是进行国情教育和实践活动课的最佳内容。这样就将课内教学和课外地理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又激发了兴趣、培养了情感。教师可以将本节课分成两个部分:(1)拓展辅助活动部分,(2)课堂教学部分。

  【拓展辅助教学设计】

  拓展辅助活动部分。教师可以尝试多种多样的活动模式。

  设计1: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中华民族园、民族风俗展览、民族文艺演出。

  设计2: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通过各种媒体(报纸、电视、网络、书籍)收集一些有关各民族生产和生活的景观图片、文字资料、录像带、生产生活实物等,搞一次成果展览交流会。

  设计3:设计一张民族基本情况调查表,让学生在同学、家长、亲戚、朋友等范围内进行相关内容调查,了解我们身边的民族情况。

  设计4:组织学生举办一场少数民族文艺演出联欢会,让学生亲身感受少数民族的灿烂文化。

  【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部分。主要进行理论学习、把握思路、总结提高。

  【56个民族】

  1.首先让学生观察课本第15页的景观图片:图1.14“多民族的大家庭”。并请学生用语言描述图片中的情景,引导学生认识在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共同生活着的人民属于不同的民族,各民族的服饰是不同的。接着,教师可以总结出我国的民族构成:我国有56个民族。

  2.让学生拿出一张人民币(纸币),提出一个问题:你可知道人民币上有哪些民族的文字?可以提示学生观察课本第16页的图1.15“几种民族文字”作为参考。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又使学生了解到有些民族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字。老师在这里要强调一个问题:并不是所有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有些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

  3.让学生完成第17页活动2和活动3。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参照教师用书中的参考资料作一些补充,使学生了解到每一个民族都有他们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信仰。同时开拓学生视野和知识面,使学生意识到我们祖国丰富璀璨的文化是由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

  4.完成了以上几项活动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不同民族间的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这样自然而然地使学生理解了民族的概念,并且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区分不同的民族(不同民族的居民具有不同的语言(文字)、文化、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

  5.讲解少数民族的概念。首先列出汉族的人口数和全国人口总数,其次让学生计算出汉族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百分比。接着让学生阅读课本第19页的少数民族数据表,找出人口超过1 500万和400万的少数民族有哪些?计算出55个民族的人口之和以及它们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最后教师总结:相对于汉族而言,其他的55个民族在人口数量上处于少数,因此称除汉族以外的这55个民族为少数民族。

  【民族的分布】

  1.读课本图1.17“我国民族的分布”。学习该图的出发点有两个:一是总结出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二是学会阅读专题地图的步骤和方法。

  2.指导学生使用图例、注记来识别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

  3.请学生带着以下几个问题去阅读分布图:(1)汉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2)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是否存在没有汉族人分布的省、市、自治区?

  4.请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全国没有一个省、市、自治区是单一民族的。相对来说少数民族分布在东北、西南、西北。进一步总结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5.指导学生开展课本第20页活动3。讨论: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对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交融带来的好处。

  【民族政策】

  1.先思考有关问题,例如:(1)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分布在内地还是边疆?(2)因汉族的人口多,是否可以要求其他55个少数民族必须放弃本民族的文化信仰而遵从汉族?

  2.教师最后总结出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性,并针对上述问题讲解相关的民族政策。

  (1)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的安定统一,尊重人权,各民族一律平等)

  (2)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

  (3)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上面就是为大家准备的初二地理教案:多民族的'大家庭,希望同学们认真浏览,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教学设计(精选5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