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历史教案设计 >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通用5篇)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通用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通用5篇)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篇1

  四川省郫县唐元镇初级中学 张洪文

  指导教师:四川省郫县教育局教研室 江永辉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知识掌握:通过本课的学习,知识郑和下西洋的史实;知道闭关锁国的含义和主要表现。

  2、 能力要求:培养运用识读历史地图的技能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运用比较方法分析对外开放与闭关锁国政策对国家发展的影响,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 创设情景,让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船队的壮观景象。

  2、 阅读《郑和下西洋航线图》,体会、感悟郑和下西洋的伟大之处。

  3、 学生讲述郑和下西洋对航线沿途经济、社会等方面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小故事。

  4、 比较、分析开放政策与闭关政策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有关郑和下西洋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勇于开拓创新的意识,树立民族自豪感;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树立对外开放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备的一个条件的观念,是我们每一个未来的建设者都应具有开放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郑和下西洋

  教学难点 :我国明清时期从开放走向闭关的原因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1、关于教学重点的分析。郑和下西洋是我国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在明初,我国社会安定,国力强盛,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中国明帝国无疑是当时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之一。郑和下西洋在主观上是宣扬国威,但在客观上促进了船队所到地区特别是南洋一带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传播了中华文明,是进行本册内容中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题材之一。在另一方面,郑和下西洋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航行最远一次远航,开拓意识浓厚,对学生树立开拓创新的观念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2、关于教学难点 的分析。我国在明及其以前各统一王朝时期大多是开放,为什么到明末清初时逐步走向了闭关锁国?由于教材在这方面述及不多,学生容易形成疑问:很显然,任何一个王朝都希望自己有雄厚的国力以稳固统治,既然开放能够促进国家的强盛,明末清初为什么要走向闭关锁国?而闭关锁国导致我国清王朝时期国力逐渐衰落的重要因素,是我国清王朝最终被西文用炮舰叩开国门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学生应该对这一转变的原因有所了解。

  难点拟采用学生收集一些材料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探讨的方式突破。

  三、教学方法

  采用教师提供部分材料和学生收集一些材料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探讨的方式学习。

  四、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我国历史上造船业发展情况的材料和有关郑和下西洋的小故事,有关清朝“迁海”的材料。

  向学生推荐借阅《三宝太监下西洋演义》

  四、教学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具

  多媒体投影仪 《明清时期--从开放到闭关锁国》光碟一张(或相关录像) 自制课件

  六、板书设计 :

  第23课

  (一)郑和下西洋

  1.条件:社会安定,国力雄厚;先进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

  2.壮举:规模大 时间长 次数多 时间早 航程远

  3.作用: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二)闭关政策

  1.原因:明→倭寇 清初→郑成功抗清

  2.影响:

  (1)积极方面:防御侵略

  (2)消极方面:限制发展,阻碍交流

  七、教学过程 设计

  同学们,咱们祖国在历史上有很多时候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各个强大时期的表现都有所不同。下面先请同学们看一段片子:

  (投影仪)(播放《明清时期--从开放到闭关锁国》片段,约2分钟)

  在这段片子里,给我们讲了明初时明太祖派遣郑和下西洋的时间和出发点。

  1.请同学们回忆我们介绍过的我国造船业发展的情况。

  (学生回答。要点:三国、宋、元等时期的造船业的情况)

  2.咱们知道,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强盛时期之一,当时对外交往情况怎样?

  (学生回答:活跃、开放等)

  3.唐朝对外交往情况呢?举两个例子。(学生回答:唐僧西天取经、鉴真东渡等)

  到了明朝,对外交往又有我们前边看到了郑和下西洋。可见,在我国历史上,强盛时期的朝代在对外交往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开放。但是同学也知道,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鸦片战争,这说明了我国在鸦片战争时国力已经衰落,为什么会这样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这一原因。

  (一)郑和下西洋

  1、条件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如果你处于郑和同时代,要想组建大型船队下西洋,需要具有哪些条件?(学生讨论约2分钟后回答。要点:社会安定,国力雄厚;先进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

  (学生回答后教师根据回答情况简单评述:)在明朝初年,社会安定,国力雄厚,同时还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这些条件的具有,使郑和下西洋能够成为现实。

  2、壮举

  课本上说“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结合课文和《郑和下西洋航线图》以及《郑和与哥伦布远洋航行对照表》,说说哪些方面体现了这一“壮举”?

  (学生讨论并回答后教师归纳:)规模大,(船只多,人数多)船队由200多艘船组成,参加航行的人数达2万多人;造船技术先进,最大的船长151.8米,宽61.6米;时间长,次数多,1404―1433年共远航七次;时间早,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航程远,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这些无一不证明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3、作用(意义)

  (1)在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中,流传了许多故事。哪位同学来讲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小故事?

  (随机找两位同学讲述小故事。)

  (学生讲完小故事后,教师随机点出:)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并且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2)请同学结合《郑和下西洋航线图》,说说南洋指的是什么地方?课本上说郑和下西洋“推动了华侨移居南洋”,什么又是华侨?

  (学生回答,教师简要随机点评)

  (二)闭关政策

  1、原因

  (1)郑和下西洋后,同学们听说过我国在这以后还有没有大规模的远航?原因又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点评)

  明朝初年的郑和下西洋一方面表明了在这一时期国力强盛,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明初我国对外交往中仍以开放为主。

  明朝中后期后为什么会出现闭关锁国呢?我们还是先来看看一些学者的看法吧,请同学们看仔细一点,看完后回答问题:

  (投影仪:播放《明清时期从开放到闭关锁国》片段,约5分钟)

  (2)这段片子给我们说明了从开放到闭关锁国并不是一个短暂的时间,那么,这一过程中导致闭关锁国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要点:明朝中后期,倭寇侵忧沿海一带和荷兰侵入中国台湾,明朝逐渐采取了一些禁海措施;清初,郑成功以及东南沿海一带人民的抗清活动,使清朝的禁海措施更加严厉,闭关政策形成。)

  (3)在清初,为了巩固统治政权,实行过“迁海”。哪位同学来简单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后,教师根据学生介绍情况进行简单点评:)

  可见,闭关政策是由于当时的历史环境所形成的。我们通过以前所学的知识知道,国家开放与否,与国家的强盛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对于统治者来说,他们当然希望国家强盛以稳固政权,但当国家强盛与政权的稳固与开放发生矛盾时,他们宁愿放弃开放。

  (4)关于我国这一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马克思评论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你能用你知道的史实来印证这句话吗?

  (学生讨论后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点评、补充。)

  (教师小结:)

  清政权在稳固后,它的闭关政策并非是与世界各国完全断绝往来,而是主要表现在对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上,中外经济交往不仅只允许官府,而且还限定了地点。

  2、影响

  (1)那么,实行闭关政策对我国社会发展会产生什么样影响呢?请同学讨论。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点评并总结。要点: A、积极方面:防御西方殖民势力对我国的侵略;B、消极方面: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进一步导致闭塞、停滞、倒退,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并不能扭转中外力量的对比,不能从根本上抵挡殖民势力的侵略。)

  (2)我们研究到这里,同学们能不能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对外交往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或建议呢?

  (学生自由提出问题或发表感想。提出的问题由师生共同讨论。对提出问题或发表感想的学生都进行适当鼓励。之后,教师对本目内容进行小结:)

  在明朝时期,我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正是由于清朝初年闭关政策形成后,使我国与世界其他各国的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中断了,我国逐渐开始落后。到了十九世纪,中国在世界历史舞台上就处于了被动挨打的地位。

  小结:这一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我国历史上从开放到闭关锁国的原因和简要过程。“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我们从伟大的航海家郑和身上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开拓进取、积极创新的优良传统;从国家对外态度由开放到闭关锁国的转变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可以给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有用的借鉴。

  作业 :

  请同学课后思考:

  1、从郑和的经历或精神中,你觉得给自己的学习有什么样的启示?

  2、从开放到闭关锁国政策转变的史实中,给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以哪些方面的借鉴?请谈谈你的看法。

  教案点评:

  教师能根据本课的内容特点,较好地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注意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把历史读物的推荐和音像材料播放揉和在一起,材料的补充程度和方式较为恰当;同时注意了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学习过程中逐渐深入,循循善诱,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历史思维方法的训练。该教学设计,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感情的教育,最后思考的两个问题提出又顾及了对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影响和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思考,兼顾了历史学科的人文素养的教育功能和历史教学的开放性。

  不足的是本课教学设计几乎没有学生动手操作方面的内容。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篇2

  四川省郫县唐元镇初级中学 张洪文

  指导教师:四川省郫县教育局教研室 江永辉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知识掌握:通过本课的学习,知识郑和下西洋的史实;知道闭关锁国的含义和主要表现。

  2、 能力要求:培养运用识读历史地图的技能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运用比较方法分析对外开放与闭关锁国政策对国家发展的影响,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 创设情景,让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船队的壮观景象。

  2、 阅读《郑和下西洋航线图》,体会、感悟郑和下西洋的伟大之处。

  3、 学生讲述郑和下西洋对航线沿途经济、社会等方面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小故事。

  4、 比较、分析开放政策与闭关政策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有关郑和下西洋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勇于开拓创新的意识,树立民族自豪感;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树立对外开放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备的一个条件的观念,是我们每一个未来的建设者都应具有开放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郑和下西洋

  教学难点 :我国明清时期从开放走向闭关的原因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1、关于教学重点的分析。郑和下西洋是我国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在明初,我国社会安定,国力强盛,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中国明帝国无疑是当时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之一。郑和下西洋在主观上是宣扬国威,但在客观上促进了船队所到地区特别是南洋一带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传播了中华文明,是进行本册内容中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题材之一。在另一方面,郑和下西洋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航行最远一次远航,开拓意识浓厚,对学生树立开拓创新的观念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2、关于教学难点 的分析。我国在明及其以前各统一王朝时期大多是开放,为什么到明末清初时逐步走向了闭关锁国?由于教材在这方面述及不多,学生容易形成疑问:很显然,任何一个王朝都希望自己有雄厚的国力以稳固统治,既然开放能够促进国家的强盛,明末清初为什么要走向闭关锁国?而闭关锁国导致我国清王朝时期国力逐渐衰落的重要因素,是我国清王朝最终被西文用炮舰叩开国门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学生应该对这一转变的原因有所了解。

  难点拟采用学生收集一些材料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探讨的方式突破。

  三、教学方法

  采用教师提供部分材料和学生收集一些材料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探讨的方式学习。

  四、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我国历史上造船业发展情况的材料和有关郑和下西洋的小故事,有关清朝“迁海”的材料。

  向学生推荐借阅《三宝太监下西洋演义》

  四、教学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具

  多媒体投影仪 《明清时期--从开放到闭关锁国》光碟一张(或相关录像) 自制课件

  六、板书设计 :

  第23课

  (一)郑和下西洋

  1.条件:社会安定,国力雄厚;先进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

  2.壮举:规模大 时间长 次数多 时间早 航程远

  3.作用: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二)闭关政策

  1.原因:明→倭寇 清初→郑成功抗清

  2.影响:

  (1)积极方面:防御侵略

  (2)消极方面:限制发展,阻碍交流

  七、教学过程 设计

  同学们,咱们祖国在历史上有很多时候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各个强大时期的表现都有所不同。下面先请同学们看一段片子:

  (投影仪)(播放《明清时期--从开放到闭关锁国》片段,约2分钟)

  在这段片子里,给我们讲了明初时明太祖派遣郑和下西洋的时间和出发点。

  1.请同学们回忆我们介绍过的我国造船业发展的情况。

  (学生回答。要点:三国、宋、元等时期的造船业的情况)

  2.咱们知道,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强盛时期之一,当时对外交往情况怎样?

  (学生回答:活跃、开放等)

  3.唐朝对外交往情况呢?举两个例子。(学生回答:唐僧西天取经、鉴真东渡等)

  到了明朝,对外交往又有我们前边看到了郑和下西洋。可见,在我国历史上,强盛时期的朝代在对外交往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开放。但是同学也知道,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鸦片战争,这说明了我国在鸦片战争时国力已经衰落,为什么会这样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这一原因。

  (一)郑和下西洋

  1、条件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如果你处于郑和同时代,要想组建大型船队下西洋,需要具有哪些条件?(学生讨论约2分钟后回答。要点:社会安定,国力雄厚;先进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

  (学生回答后教师根据回答情况简单评述:)在明朝初年,社会安定,国力雄厚,同时还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这些条件的具有,使郑和下西洋能够成为现实。

  2、壮举

  课本上说“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结合课文和《郑和下西洋航线图》以及《郑和与哥伦布远洋航行对照表》,说说哪些方面体现了这一“壮举”?

  (学生讨论并回答后教师归纳:)规模大,(船只多,人数多)船队由200多艘船组成,参加航行的人数达2万多人;造船技术先进,最大的船长151.8米,宽61.6米;时间长,次数多,1404―1433年共远航七次;时间早,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航程远,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这些无一不证明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3、作用(意义)

  (1)在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中,流传了许多故事。哪位同学来讲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小故事?

  (随机找两位同学讲述小故事。)

  (学生讲完小故事后,教师随机点出:)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并且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2)请同学结合《郑和下西洋航线图》,说说南洋指的是什么地方?课本上说郑和下西洋“推动了华侨移居南洋”,什么又是华侨?

  (学生回答,教师简要随机点评)

  (二)闭关政策

  1、原因

  (1)郑和下西洋后,同学们听说过我国在这以后还有没有大规模的远航?原因又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点评)

  明朝初年的郑和下西洋一方面表明了在这一时期国力强盛,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明初我国对外交往中仍以开放为主。

  明朝中后期后为什么会出现闭关锁国呢?我们还是先来看看一些学者的看法吧,请同学们看仔细一点,看完后回答问题:

  (投影仪:播放《明清时期从开放到闭关锁国》片段,约5分钟)

  (2)这段片子给我们说明了从开放到闭关锁国并不是一个短暂的时间,那么,这一过程中导致闭关锁国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要点:明朝中后期,倭寇侵忧沿海一带和荷兰侵入中国台湾,明朝逐渐采取了一些禁海措施;清初,郑成功以及东南沿海一带人民的抗清活动,使清朝的禁海措施更加严厉,闭关政策形成。)

  (3)在清初,为了巩固统治政权,实行过“迁海”。哪位同学来简单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后,教师根据学生介绍情况进行简单点评:)

  可见,闭关政策是由于当时的历史环境所形成的。我们通过以前所学的知识知道,国家开放与否,与国家的强盛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对于统治者来说,他们当然希望国家强盛以稳固政权,但当国家强盛与政权的稳固与开放发生矛盾时,他们宁愿放弃开放。

  (4)关于我国这一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马克思评论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你能用你知道的史实来印证这句话吗?

  (学生讨论后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点评、补充。)

  (教师小结:)

  清政权在稳固后,它的闭关政策并非是与世界各国完全断绝往来,而是主要表现在对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上,中外经济交往不仅只允许官府,而且还限定了地点。

  2、影响

  (1)那么,实行闭关政策对我国社会发展会产生什么样影响呢?请同学讨论。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点评并总结。要点: A、积极方面:防御西方殖民势力对我国的侵略;B、消极方面: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进一步导致闭塞、停滞、倒退,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并不能扭转中外力量的对比,不能从根本上抵挡殖民势力的侵略。)

  (2)我们研究到这里,同学们能不能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对外交往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或建议呢?

  (学生自由提出问题或发表感想。提出的问题由师生共同讨论。对提出问题或发表感想的学生都进行适当鼓励。之后,教师对本目内容进行小结:)

  在明朝时期,我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正是由于清朝初年闭关政策形成后,使我国与世界其他各国的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中断了,我国逐渐开始落后。到了十九世纪,中国在世界历史舞台上就处于了被动挨打的地位。

  小结:这一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我国历史上从开放到闭关锁国的原因和简要过程。“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我们从伟大的航海家郑和身上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开拓进取、积极创新的优良传统;从国家对外态度由开放到闭关锁国的转变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可以给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有用的借鉴。

  作业 :

  请同学课后思考:

  1、从郑和的经历或精神中,你觉得给自己的学习有什么样的启示?

  2、从开放到闭关锁国政策转变的史实中,给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以哪些方面的借鉴?请谈谈你的看法。

  教案点评:

  教师能根据本课的内容特点,较好地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注意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把历史读物的推荐和音像材料播放揉和在一起,材料的补充程度和方式较为恰当;同时注意了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学习过程中逐渐深入,循循善诱,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历史思维方法的训练。该教学设计,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感情的教育,最后思考的两个问题提出又顾及了对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影响和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思考,兼顾了历史学科的人文素养的教育功能和历史教学的开放性。

  不足的是本课教学设计几乎没有学生动手操作方面的内容。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篇3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郑和下西洋。

  学习难点

  我国明清时期从开放走向闭关的原因 。

  知识点

  1.西洋是指今天哪儿?

  2.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是哪一时期?

  3.郑和下西洋会遇到哪些困难?

  4.郑和下西洋的时间、路线、次数分别是?

  5.郑和为什么能够成功完成这么大规模的航海?

  6.郑和下西洋有什么影响?

  7.郑和与欧洲航海家有什么共同的精神?

  8.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 “闭关锁国”政策?

  9.具体表现有哪些?

  10.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篇4

  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自学目标]

  1、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能够说明它的历史作用。

  2、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

  3、通过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地图,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历史想象能力。

  [自学重点]

  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培养识图能力和历史想象能力

  [自学难点]

  正确分析闭关政策的影响。

  [自学指导]

  对于闭关政策,要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既要看到其作用的支流(积极作用),更要看到其作用的主流(消极作用)。

  [自主探究]

  清朝的闭关政策        

  [合作探究]    

  对比清朝的闭关政策和我国目前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谈谈你的认识。

  [达标反馈]

  1、 东南亚一些国家至今还保留“三宝港”、“三宝庙”、“三宝塔”等遗址,是为了纪念(   )

  a、郑和     b、戚继光     c、郑成功     d、鉴真

  2、 明初之所以能出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主要原因是(   )

  a、海上交通发达           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c、指南针用于航海         d、造船技术高超

  3、“凤凰卫视”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驾驶一艘名为“凤凰号”的单桅帆船,重走郑和下西洋的航线,他们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是(   )

  a、印度洋沿岸    b、红海沿岸    c、非洲东海岸    d、地中海沿岸

  4、有关郑和下西洋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②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③加强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友好往来 ④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5、清人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以下对此诗提到的“国初”之政策所做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该政策禁止任何人的海外经商活动     b、主观上有维护清朝统治的意图

  c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体现      d是重农抑商政策在特定时期、特定领域的体现

  6、历史小组就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严重后果展开讨论,你认为后果最严重的应是(   )

  a、限制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b、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c、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

  d、限制了航海事业的发展

  7、读“郑和下西洋航线图”,回答问题:

  (1)从       年到        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 今年是郑和首次下西洋           周年。

  (2)请填出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点和最远到达的地区

  a、                      b、                        c、                      

  (3)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但是最后还是被当成“弊政”遭废止,这是因为什么?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篇5

  课题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个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知道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了解闭关政策产生的原因,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正确分析其历史影响。国古典小说的四大名著,了解明清时期世俗文学的成就。过程与方法:通过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地图,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历史想像能力。阅读课文中提供的历史材料,培养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有条件的地区,参观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名胜古迹、历史文物,收集相关材料,写一篇历史游记,培养检索资料的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相比时间早、规模大,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他的远航,增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交流。清朝的闭关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对中国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教学重点:郑和下西洋教学难点:闭关锁国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述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明初,对外交往活跃频繁,中华民族实现了人类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那就是郑和下西洋。到了清代,中国的对外政策却转向了闭关锁国与保守落后。你想了解郑和创建亚非海上通道的壮举吗?清朝为什么要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这种变化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内容分析本课内容介绍了明清两朝的对外关系和对外政策。一、郑和下西洋“西洋”是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一带。明朝前期社会经济繁荣,国家强盛。我国的造船技术进步,指南针的发明及其应用于航海事业等,这些都为郑和下西洋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从14XX年到1433年近30年里,郑和率船队先后航海7次,到过中南半岛、南洋群岛、孟加拉、印度、伊朗和阿拉伯等地区,共经历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每到一处,都向当地宣扬明朝的政策,赠送礼物,同该国建立友好关系;并和当地商人、居民进行互惠互利的贸易活动。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促进了中国人民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政府间和人民间的友谊,推动华侨移居南洋。二、闭关政策闭关政策的含义:是指清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的政策。清朝前期实行闭关政策的原因:一是经济上没有迫切的需要――清朝前期,封建的自然经济比较稳定,不需要外来商品可以自给自足;二是为巩固清王朝的统治――从18世纪下半期起,中国的封建社会已处于“衰弊陵夷之际”,清统治者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接触,会“滋扰生事”,推翻它的统治。闭关政策的主要表现:限定通商口岸;对进出口货物的限制;提高关税,抑制进口;实行行商制度,垄断对外贸易,监视外国商人。闭关政策的影响。重点难点本课的重点是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史实;本课难点是正确分析闭关政策的影响。教学建议充分利用地图,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用讲故事、设计表格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比较归纳的能力。问题解答为什么说郑和远航是世界航海使上的壮举?提示 郑和下西注的七个首创:时间最早,航行次数最多,航行人数最多,船队船只最多,船体或排水量最大,航行范围最广,航行设备最先进。清政府的这些规定会带来一些什么后果?提示 限制了我国队伍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材料阅读  文中的“衰弊陵夷之际”指的是什么时候?提示 18世纪下半期,康乾盛世之后。想一想,清代闭关锁国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提示 从正反两方面来考虑。该政策虽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抵抗作用,但它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使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生产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中西文化的交流;该政策不能扭转中外力量的对比,反而导致了中国的闭塞、停滞、倒退,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作业  一课一练板书设计: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通用5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