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历史教案设计 > 活动课四家庭的照片(精选2篇)

活动课四家庭的照片(精选2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活动课四家庭的照片(精选2篇)

活动课四家庭的照片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展示家庭、社会不同时期有关“衣、食、住、行、用”的照片,反映我国家庭、社会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用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眼光看待家庭、社会生活的变迁,认识到社会主义祖国的强盛与发展、文明与进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收集专题历史资料的能力,并初步认识历史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加强保护历史资料、历史遗迹、历史文物等的意识。

  3.通过活动,安排分组分类收集照片,组内分工明确,组内整理汇编,培养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的学习方法。

  4.通过活动,学会开展社会调查的一些基本方法,并通过在课堂上展示介绍成果的过程,提高学生口头表达历史知识和阐述历史认识的能力。

  课前指导

  1.根据学生的性格、性别、能力、家庭背景等将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各小组在“衣、食、住、行、用”五组主题中抽取一组作为收集照片的方向,并于活动课前一周开始准备。

  2.随时了解学生收集照片的进展情况,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协助,如思路、途径或资料等,以及怎样将相关内容表述成文。

  3.提醒大家如果收集一个家庭相关主题的照片有困难,可以由全组同学共同提供,最后由一名同学执笔撰写讲演稿,并在活动课上代表本小组发言。

  4.指导学生制定出演讲的评价标准,并制作评价表。

  活动资源

  1.从自己家中或亲戚、邻居家中,收集到的与“衣、食、住、行、用”主题相关的不同时期的照片。

  2.各小组准备一个展板或一张大白纸、一卷双面胶、一把剪刀和若干支彩色笔。

  3.在课堂上,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中的实物投影展示台,对各组照片边展示边解说,还可以配上背景音乐。

  --

  活动过程

  教师导入

  同学们,上个世纪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就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下面问大家几个学过的历史问题。1978年,中共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是什么会议?(同学回答)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作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同学回答)对,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7年,中共十三大又制定了“百年三步走”的战略,即到20世纪80年代的中期解决温饱问题;到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到21世纪中期,也就是建国一百年的时候,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1992年,中共召开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改革开放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xx年,中共又召开了第几次全国代表大会?(同学回答)对,xx大。这是党在新世纪召开的首次代表大会。当全国各族人民满怀豪情迈进21世纪的时候,我国在整体上已实现了小康,并正在向全面小康的目标奋进。今天,让我们用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来说明改革开放带来的种种变化,体会家庭、社会和历史的变迁。下面就以“衣、食、住、行、用”的顺序,请各组推荐的代表发言,让我们大家一道来看一看,这一组组的镜头里都记录下了些什么?

  “衣”组代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引领中国人民走向了开创幸福生活的阳关大道。改革开放后,人民的生活更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这次活动课我们小组抽到的题目是“衣”,为此,组员们精心准备了五幅照片,向大家展示人们衣着的变化。

  第一幅照片是组员小艳叔父的照片。那是刚刚建国不久,人们普遍穿着中山装,显得庄重、精神。中山装的颜色单一,走上街就仿佛走进了蓝色和灰色的海洋。就像大家所知道的,中山装十分正统,上衣的纽扣很多,四个口袋也都平平整整,但样式过于呆板,缺乏创新。

  第二幅是我父亲小时候的照片。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个特殊的岁月里,中山装逐渐被解放装、黄军装所取代。照片上的父亲,身着草绿色的军装,头戴草绿色的军帽,肩挎草绿色的书包。这一身在我们看来十分老土的服饰,在当时来说可算是很奢侈、很派头的了,能穿上这样的一套衣服上学,可是很多孩子梦寐以求的了。

  第三幅照片上的年轻人显得意气风发,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抱负,只见他穿着褐色的夹克衫,下配藏青色的细长裤子,脚蹬沾了些许污泥的皮鞋,两眼炯炯有神地望着远方。我们重点看衣服,夹克衫不失为当时的主流,下摆收紧的样式显得人有些臃肿,却也不失年轻人的朝气,颜色也比从前有所增多。

  接下来的这幅照片是我的妈妈,算算看,拍照片的时间大概是上世纪80年代吧,这张照片与前几张照片比起来,使人眼前一亮,因为颜色鲜艳了许多嘛。袖子又大又长的蝙蝠衫和肥大的灯笼裤虽不免有些可笑,但还是看出了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内心观念的转变的。

  最后的这张照片大家都认识,她是我们的组员小凌。大红颜色的t恤衫,荷叶边的牛仔裙,时尚的运动鞋,将小凌的青春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充分展现了人的个性。

  怎么样,同学们,通过这几幅简单的照片,你看到人们穿着、人们生活的变化了吗?正如我一开始所说的,新中国的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的好处是无法说尽的,这小小的衣着变化只是一个侧面。是党为我们送来了改革和发展的春风,为了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让我们好好珍惜、好好把握、好好努力吧!

  (执笔:熊姗姗)

  “食”组代表

  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可以说人们将“食”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同时人们也将“食”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从这“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从这“食”的变化中,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于是,我们小组收集了一组有关“食”的照片,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的“食”作一比较。

  第一幅照片摄于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照片里的人是我的爷爷,他的脸不是胖,而是有些浮肿,那是因为缺乏最基本的营养。当时正是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粮食、蔬菜紧缺,在吃不饱的情况下,往往以胡萝卜充饥。

  第二幅照片摄于上世纪70年代初,可以看出那是一个下雪天,一个不大的商店前正排着长队。原来是春节前,各家各户可以凭票证购买一些年货,如木耳、金针菜等,每份只有2两。当时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虽然高喊“抓革命,促生产”,但经济并未发展,人民生活依然清贫。

  第三幅照片摄于上世纪90年代末,照片是我们组员小佳在一次家庭聚会时拍的,但拍摄地点并不是在家里,而是一家装饰得富丽堂皇的餐厅。现在,人们已不满足于在家里聚餐了,因为不仅仅要吃得好,还要追求精神享受,对就餐的环境也提出了要求。

  第四幅照片摄于今年,照片是在我们班级一次春游时拍的,照片里的同学大家都熟悉,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正在做什么?原来是小组聚餐,熟食、休闲食品、巧克力、面包、各色饮料……应有尽有。比起父辈们我们有了太多的口福,改革开放让我们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在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今天,恐怕很少有人会想起饥饿的滋味了。改革开放已使我国解决了最基本的温饱问题,并且在上个世纪末已整体实现小康。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训,我们依然不能忘!

  (执笔:陈佳玮)

  “住”组代表

  我们小组抽到的题目是“住”。下面我们就用组员共同收集的四幅照片,来谈一谈这些年来我国人民在“住”方面的变化。

  这是一张上世纪60年代我国农村一户民宅的照片。屋中的什物很简单:一张方桌,一条长凳,还有一根用于挑水的扁担。屋中间是用石头围成的地灶,屋后是石头垒的储藏室。墙是用花岗岩砌成的,屋子小得给人以压迫感。原始、朴素,写满了历史的沧桑。

  第二幅照片摄于上世纪70年代,当我们的耳边还能听到换麦芽糖的小贩吆喝时,我们的居住条件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从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片片鱼鳞状的瓦片取代了破旧的屋顶,木制的柱、门、窗。从敞开的门内可以看到院中有一口水井,屋内有八仙桌、木椅等家具。屋子宽敞、整洁,洋溢着和谐与宁静。再看那墙,已不是石砖堆砌而成的了,而是用石灰泥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墙面。

  第三幅照片摄于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城市人口也快速增加起来。老式的普通民居已不能满足人们居住的需要,于是新型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照片中就是一个新建的小区,楼房鳞次栉比,犹如一座新城。

  第四幅照片摄于近日,是以俯视的角度拍摄的城市一景。照片中的高楼如雨后春笋般耸立在我们的面前。当登高远眺时,我们与蓝天白云更近,在都市里也体会一下“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改革开放使时代进步,科技发展,人们的生活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行”组代表

  每当人们从甜蜜的睡梦中醒来,即开始新的一天“行”的里程。

  当我站在自家的阳台上,俯瞰着楼群下纵横交错的马路,仿佛也置身于这幅流动着的画面里……如今,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这一切,是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的一方面。对比改革开放以前的情景,单从“行”这一方面来说,就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因此,我们小组首先向大家展示的,是一幅改革开放前我市某区道路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那个建筑的周围是一片田野,人们进进出出走的竟是田埂。根据图片,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交通很不发达,公交线路也就那么几条。最方便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偶尔也能看见少量拥挤不堪的公交车。可见,改革开放以前,我市的交通资源相当贫乏。人们除了用双脚行走之外,能够代步的交通工具实在是极为有限,更何况,当时的道路建设也十分的落后,这些都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其次,我们小组展示的是一幅对比图片。对比的是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出差、买票、候车的不同景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政建设步伐加快。比较图片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知道,原来由南京去一趟上海,乘车需用6个多小时,乘坐轮船竟要花十几个小时;与此同例,到南通一趟,乘车需用近8个小时,乘坐轮船还要托人开后门才能买到船票。而今非昔比,如今,从南京到上海乘车才用3小时,乘高速豪华客轮也才3个半小时;到南通乘车也不过3个半小时,而且是一天有四队班车。南京市市政建设随着一小时经济圈的提出,道路交通建设日趋完善,人们出行可以乘车、乘船、乘机,交通工具由原来的车选人,到现在的人选车,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一变化,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市政交通近期高速度的变化,市内原有的几十条公交线路,发展到目前一百多条公交线路,不夸张地说,你出行的任何目的地均有车可到。

  最后,我们小组向大家展示的是色彩缤纷的现代大都市的道路。图中穿梭的车流和涌动的人群,使我们看到了现代化都市的勃勃生机,奔驰在柏油马路上的交通工具,可谓是“花色品种”多样化。图中向我们展示了,现在社会上不仅有普通公交车,还有较为先进的豪华大巴。载客出租车,也由原来单一品种的夏利轿车,到近期七八个新品种的轿车。

  原来家家当作宝的自行车,也开始由私家轿车所取代。

  我们感谢改革开放,在这一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的交通事业迅速发展起来。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中,是否也曾不经意的发现,出行的来回行程已缩短,道路也变得越来越通畅了……让我们沿着改革开放这条康庄大道,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吧!

  (执笔:沈撒)

  “用”组代表

  这次活动课我们小组抽到的是最后一个专题──用。“用”往往能够体现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这些年来,我国人民在“用”的方面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我们请大家一道来看下面几幅照片,让我们从“用”的角度,认识家庭、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一幅照片是一个小女孩捧着一个半导体收音机。这个物件在上世纪70年代可算是家庭的高档消费品。听父辈们说,当时半导体收音机是了解外面世界的重要渠道,也是他们业余时间的娱乐用具。

  第二幅照片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向阳院里看电视的场景。那时只有黑白电视,一般是12英寸或14英寸的。就是这样的黑白小电视也不是家家都有,有的人家就在晚上七点钟前将电视搬到院子里,之后几户人家围坐在电视前津津有味地看。

  第三幅照片是现在商场的彩电柜台。彩色电视机品种齐全,有平面直角的,有数字的,有等离子的,还有背投液晶的……在我们的家中,一般都有两台以上的电视,以满足大家的不同需要。真可谓“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第四幅照片是我和我的电脑。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电脑也在逐渐地走入寻常百姓家。电脑可真是无所不能,今天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电脑了。在学习中,电脑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轻点鼠标便可游历大千世界,这时我又不禁感慨:世界变小了!

  发生这一切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当然是因为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如春风雨露般,滋润着神州大地,滋润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田。

  (执笔:江霞)

  教师小结

  今天大家的表现都很出色。通过一组组照片的展示,和各小组代表的精彩发言,看得出大家在课前都做了精心的准备。下面请大家思考一下,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有哪些心得体会?

  同学们积极思考,热烈讨论,举手发言。

  教师总结

  大家说得都很好。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改革开放给我们的国家,给我们的每家每户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同时,我们也体会到了探索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乐趣。好,下面我们来推选优胜者。

  根据课前设定的评价标准,推举出优胜小组和优胜同学,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活动课四家庭的照片 篇2

  点击::第一范文

  活动内容

  收集、交流、展示反映不同时期社会风貌的照片。

  活动目标

  1.通过收集家庭照片,培养学生对实物的收集、筛选、鉴赏的能力。

  2.通过学生为照片配文,培养学生历史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展示家庭不同时期的照片,培养学生用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眼光看待家庭生活的变迁。

  4.通过家庭生活变化,看到国家的强盛与进步,培养爱国情操。

  课前指导

  1.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自己家庭的照片,要求“能从一个侧面反映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家庭的和美”。要求清晰度要好。

  2.布置学生自己拍摄一些符合活动目标的照片。

  3.布置学生对自己最感兴趣的照片配文字说明。

  活动过程

  导言:

  一定有同学看过自己家庭的老照片!那一张张发黄的照片用历史的语言来诉说:那就是承载着历史的遗迹,记录着历史。它给人带来无限的回忆和遐想,让人浮想联翩。小小的家庭照片,传递着温馨的家庭寄语,它可能饱含着辛酸与痛楚,也可能娓娓道来一个个的故事和传说。家庭连接着你、我、他;照片诠释着昨天、今天、更昭示着明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乘着照片这艘小船,共同驶进回忆的港湾。

  师:先出三组学生最为熟悉的明星照片,分别代表三个年代,邓丽君,刘德华,李宇春,这些照片看后,让我们激动不已,赏心悦目,那么从照片的观察中,同学们发现有什么变化?

  生:穿的衣服越来越好看了,

  生:头型越来越酷了,

  生:衣服的款式越来越时尚了……

  生:舞台效果越来越好……

  师:从明星的成长照片中,我们又能感受到些什么呢?

  生:(互相交流)

  生:从明星的成长照片中,我们感受到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审美观点在不断上升,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

  师:明星的生活如此,同学们说我们身边的生活有没有变化呢?

  生:有!

  师:我们生活的变化,你们想通过什么体现出来呢?

  生:家庭照片!

  师:对,一幅家庭照片就是一幅凝结的历史画面,它以无言的形象,诉说令人难忘的岁月,下面让我们动起来吧,以小组为单位,把你们收集的照片拿出来,进行汇总。

  师:布置学生活动要求

  一、 选择和确定符合小组展示主题的家庭照片。

  二、 各小组围绕主题将照片形成展板。

  三、 每组派一名讲解员为照片配文,例如:主要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讲:照片中景物与自己所住的街区或村镇关系。照片所反映的时代的情况,照片说明词写好后,也要在小组内交流,取得小组共识后方能定稿。

  生;(开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

  生:开始汇报总结。

  第一组:主题:成长的背后

  时光如水,如水的岁月一路流过,陈年的记忆却历久弥新。相隔若干年后,面对那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搜寻那曾经的一点一滴,千般怀念,万般感慨,此刻竟只汇成一句感慨──变化真大!

  是的,变化真大!看看这张最老的老照片,它已残缺了一角,照片中是爷爷年轻的时候,爷爷背后则是一片荒野,曾经的凄凄荒野,曾经的茅屋草舍变戏法般立起高楼,“长出”大厦,而生活其间的人们亲历着这种变化,感受着这种变化,我们知道,这种变化不是从天而降,而是来自于改革开放的政策,来自于建设者们的辛勤劳作和无私的奉献。不错,家乡的这种变化就是祖国变化的缩影。

  再看看这张又老又沉的旧照片,上面是妈妈小时候在家乡的情景。三十多年前,家乡只不过是一个小村庄,道路全是泥路,坑坑洼洼的,路边连路灯也没有,交通很不方便,道路两边的瓦房,刮风下雨时,轻则水进屋,严重的则会倒塌,一间工厂都没有,经济十分落后,妈妈身上的衣服都打了补丁,听妈妈说以前有句老话:“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就是说一件衣服要穿很多年,因为没有钱买,他们穿的鞋子,不管是草鞋还是布鞋,都是用自己的双手做出来的。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家乡有了很大的变化,经济迅速发展,平整、宽阔的马路上,车辆穿梭来往,川流不息,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厂房林立,以前的小房子变成了豪华的住宅,高高的企业大厦。

  看着这些成长的照片,很多很多,从爷爷到妈妈,从妈妈到我,心中的感慨、感动无从说起,是啊,变化太大了,党的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祖国大地,吹绿了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祖国,因为有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我们的家乡将变得更加繁荣,人们的生活将更加富裕。

  历史见证过去,过去见证未来!此时,耳边又想起那熟悉的旋律:“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近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师:感谢第一小组的精彩展示,他们以成长的背后为主题,利用爷爷,妈妈,自己的三组片,通过细心的观察,找出了生活的变化所在,并谈出了自己的感慨,思路清晰,分析到位,真的很精彩!

  第二组:主题:从黑白到彩色想到的……

  这几幅照片展现的是从上世纪70年代到现在不同时期的人物服饰及生活状况,照片的颜色由黑色到彩色,拍摄者由照相馆的摄影师到照片的主人,地点也由单独的白布转换成郊外的绿野,浩瀚的大海,从照片中,我们感受到,在自己父母小的时候,他们的服饰与现在迥然不同,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他们穿的很多衣服色彩单调,形式单一,在今天看起来似乎有点土里土气,但那在当时已经算是较好的了,而我们现在呢,衣服的颜色,款式多种多样,只要你所想到的,就能在商店买到,这在当时几乎是不敢想象的。从这些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服饰的变化情况仅仅是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缩影,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不仅是我们的家庭生活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变得更幸福,更美好,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也在不断地强盛与发展,让我们共同期待我们的祖国明天会更好!

  师:第二组的讲说朴实无华,小到家庭,大到国家,是啊只有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了,我们的家庭生活才能更美好,我们才能照出更美丽的照片呀,同学们能想象到四五十年后我们照的相片会是什么样子吗?

  第三组:主题:绿色的回忆

  生:这是一张很普通的黑白照片,但它却记录着当时青年人的向往……

  这张照片拍摄于1981年末,图片中的三位解放军分别是我的爸爸和他的两位战友,听爸爸说,他当时正在延吉市81290部队服役,这张照片是为送别战友而留下的珍贵回忆。在当时那个年代,凡是能穿上绿军装,就算是一种“时尚”,尤其是年轻人。我还听爸爸说过:那时每个月的津贴费是8元钱。本想买点特殊的纪念品,但想来想去也没什么可以留念,最后就决定拍一张照片做永久的回忆,比任何礼物都好。当时那个年代,不兴吃饭,唱歌,战友分别互赠一个日记本,也算表达一下真情。这张照片虽然很朴素,但却记录了那个年代青年人的激情,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与当今的彩照相比,确实逊色,尤其是现在的军装,实行军衔制,显得特别威武、庄重。

  通过这张小小的照片,也反映出我国国力大大增强,军事、国防实力猛增,正迈着雄壮的步伐向现代化社会进军。

  师:第三组同学从另一个角度讲述了照片背后的故事,同时也从国防军事方面反映了祖国的发展变化。

  师:通过刚才这三位同学的讲述,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生:(谈感受)

  自由发挥空间:(学生兴趣被激发,跃跃欲试,展示不同时期、不同内容的相片)

  师:(给学生展示的平台)

  生:听妈妈说,原来她们过生日,吃上一个煮鸡蛋就不错了,前几天我姥姥六十大寿,我们全家到吉塔庆祝的呢!

  生:这是我爸爸小时候穿的鞋子,这是我爸爸现在的皮鞋。

  生:这是我上小学时骑的自行车,现在我上学爸爸用我自己家的车送我。

  生:原来妈妈扎头发就用一根红头绳,现在妈妈的发卡可漂亮了!

  师:看来同学们对于这个话题很感兴趣,而且课前准备做的也很充分,对于你们的这种学习态度,老师很欣慰,刚才同学都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你们自己家庭的相片,重温了那段令人怀念的亲情、友情、战友情等等,而且感受颇深,老师也被你们的这种热情感染了,课前老师也准备了一组相片,一组关于我们伟大祖国这个大家庭的相片,它从不同时期,不同角度,反映了我们国家的成长历程,请大家欣赏。

  师:(总结)是啊,我们今天的生活只所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都得益于我们的邓小平爷爷,我们的党实行的改革开放这一政策,说到这,我们的耳边仿佛又响起了那首熟悉的歌曲,“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在歌声中结束!

  <

22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