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键(精选8篇)
化学键 篇1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1. 使学生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
2. 使学生了解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能力目标:
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教学,培养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像力。
教学重点:离子键、共价键
教学难点 :的概念,化学反应的本质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引入]元素的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但相同原子形成不同分子时,由于分子结构不同,则分子的性质也不同,今天我们学习分子结构与物质性质的初步知识。
[板书]第四节
[讲解]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而原子又重新结合为分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分子的形成和破坏,因此,研究分子结构,对于了解不知所措垢结构和性能十分重要。
人们已发现了和合成了一千多万种物质,为什么这100多种元素能形成这么多形形色色的物质?原子是怎样结合的?为什么两个氢原子结合为一个氢分子,而两个氦原子不能结合成一个氦分子呢?
实验表明:水加热分解需10000C以上,破坏O―H需463KJ/mol。加热使氢分子分成氢原子,即使20000C以上,分解率也不到1%,破坏H―H需436KJ/mol
所以,分子中原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此作用不仅存在于相邻的原子之间,而且也存在于分子内不直接相邻的原子之间。
[板书]一、:相邻人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
主要有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
我们先学习离子键。
[板书]二、离子键
[实验]取一块黄豆大已切去氧化层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净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预热。待钠熔融成球状时,将盛氯气的集气瓶扣在钠的上方,观察现象。
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了离子化合物氯化钠,试用已经学过的原子结构的知识,来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并将讨论的结果填入下表中。
讨论
1.离子键的形成
原子结构
示意图
通过什么途径
达到稳定结构
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
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Na
Cl
2.离子键: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做离子键。
注意:此静电作用不要理解成吸引作用.
3.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做电子式。例如:
4.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注意:电荷数; 离子符号; 阴离子要加括号; 不写”=”; 不合写.
练习: 请同学们用电子式表示KBr Na2O的形成过程
5.离子键的影响因素:
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键越强。
作业 :复习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第二课时
复习:离子键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
共价键广泛存在于非金属单质和共价化合物里。
[板书]三、共价键
讨论:请同学们从原子结构上分析,氢原子是怎样结合成氢分子的?
[板书]1。共价键的形成
[讲解]在形成氢分子时,电子不是从一个氢原子转移到另一个氢原子中,而是在两个氢原子间共用,形成共用电子对,从而两个氢原子都达到了稳定结构,形成氢分子。
[板书]2。共价键: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练习]请同学们用电子式表示CO2的形成过程。
[介绍]在化学上常用一根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比如:H―H、H―Cl、Cl―Cl。
(建议补充共价键的参数)
共价键存在于非金属单质和共价化合物里,它有三个参数:
[板书]3。共价键的参数
① 键长:两个成键原子的核间距离,一般来说,键越短,键就越强,越牢固。
共价键较强,断开共价键需要吸收能量。如:拆开1molH―H需要吸收436KJ能量。②键能:拆开1mol共价键需吸收的能量。一般来说,键能越高,键越强,越牢固。
1。已知HCl、HF的稳定性,请分析H―Cl、H―F的键长和键能的大小。
2.已知HA的键能比HB的键能高,请分析HA和HB的稳定性强弱。
讨论
③键角:分子中键和键的夹角。
O H 1800
104.50 109028’ H O C O
H H C
H H
作业 :P116 、一、二、三
化学键 篇2
第二章第一节化学键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等概念
2、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实质及化学反应的实质
3、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之间的关系,了解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学习重难点:离子键、共价键的实质及化学反应的实质的理解
学习过程:
一、化学键
1.离子键的形成
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思考:金属钠与氯气是如何形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
na-e → na+ cl + e → cl-
小结:。
离子键:。
nh4no3中是否也存在离子键,为什么?
思考:氢气与氯气是如何形成氯化氢的?原子与原子是如何结合形成化合物的呢?
结论:通过形成共用电子对,两个原子核共同对共用电子对产生吸引,而形成稳定的分子。
2. 共价键:的相互作用。
3、化学键:
强调:①直接相邻原子(离子)强相互作用
②化学反应的实质
4、离子化合物:
如:
共价化合物:
如:
二.电子式
概念:
注意:
①原子电子式的表示:
②阳离子的电子式用表示;
阴离子的电子式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周围标出其最外层的8电子或2电子,用方括号括起来,在其右上角标明该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
③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时,相同的离子单个写,注意箭头。
④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时,都能形成离子键,从而形成离子化合物。
⑤写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不标电荷,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时,先分析涉及的原子的最外层有几个电子,需几对共用电子对才能形成稳定结构,再进行书写。
⑥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可以形成共价键(稀有气体元素除外)
练习:写出下列微粒的电子式
n: o c f k+:
mg2+: o2-: cl-: o2:
nacl: mgcl2: na2o:
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微粒形成过程:
nacl:
hcl:
三、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的过程==破坏旧键(吸收能量)+形成新键(释放能量)。故每一个化学反应都必然伴随着能量变化。
1、从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分析:
若e1<e2:反应能量
若e1>e2:反应能量
2、从反应物、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分析:
若e3<e4:反应能量
若e3>e4:反应能量
3、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
(1)定义: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2)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吸热反应: ba(oh)2晶体与nh4cl固体的反应
碳与水、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所有的燃烧反应
大多数的化合反应
放热反应:酸碱中和反应
金属与酸的反应
铝热反应
学习小结:
1、离子键和共价键比较
比较类型
离子键
共价键
定义
成键微粒
成键性质
成键方式
成键条件
存在
实例
2.化学反应的本质。
练习:
1.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 b.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d.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
2.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相邻两个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化学键
b.化学键通常指的是分子内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或离子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
c.范德华力的强度较小,因为它不是化学键
d.阴阳离子间有强烈的吸引作用而没有排斥作用,所以离子键的核间距离相当小
3.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新键的形成这一观点,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反应的是
a.白磷转化为红磷 b.金刚石变成石墨
c.nacl熔化 d.p2o5吸水
4.下列各组原子序数所表示的两种元素,能形成ab2型离子化合物的是
a.6和8 b.8和11 c.12和9 d.11和17
5.a、b、c三种元素为短周期元素。a元素的阴离子不能被任何氧化剂氧化,则a离子的电子式为。1 mol b单质能从盐酸中置换3 g氢气,此时b转变为与ne原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则b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c元素有3个电子层,且最外电子层比次外电子层少2个电子,则c元素是___________,c与钠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中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___,
6、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a、x所贮藏的化学能一定高于y所贮藏的化学能
b、m所贮藏的化学能一定高于n所贮藏的化学能
c、x+y所贮藏的化学能一定高于m+n所贮藏的化学能
d、断开x及y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比形成m及n中的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多
7、①o2②nabr③h2so4④na2co3⑤na2s⑥nahso4⑦naoh⑧cao⑨ne⑩金刚石
(1)上述只含共价键的是,只含离子键的是
既含有离子键有含有共价键的是(填序号,下同)
(2)上述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3)将nahso4溶于水,破坏了nahso4中的键,写出其电离方程式
化学键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离子键的概念。
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能力目标:
1.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2.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通过分子构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2.通过对共价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3.培养学生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离子键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回忆初中学习过的钠和氯气的反应
播放视频:钠在氯气中燃烧
播放动画:离子键
播放动画前提出要求:
1.钠和氯气燃烧生成氯化钠,从微观角度分析反应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2.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仅仅存在相互吸引力吗?你认为还有哪些作用力?从中你能理解离子键的含义吗?
3.哪些元素的微粒之间可以形成离子键?哪些物质中存在离子键?
通过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认识离子键。
板书:
一、离子键
1.概念: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做离子键。
讨论:如何理解静电作用?
教师分析:除了静电相互吸引的作用外,还有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相互排斥作用,当两种离子接近到一定距离时,吸引与排斥作用达到平衡,于是阴、阳离子之间就形成了稳定的化合物。
讨论:形成离子键的条件
教师小结:易形成阳离子的元素(活泼金属元素)与易形成阴离子的元素(活泼非金属元素)相化合时可形成离子键。
两点说明:
1.活泼金属元素:na、k、ca、mg与活泼非金属元素o、s、f、cl之间易形成离子键。即元素周期表中 a、 a主族元素和 a、 a之间易形成离子键。
2、 等原子团也能与活泼的非金属或金属元素形成离子键。强碱与大多数盐都存在离子键。
板书:成键微粒:阴离子和阳离子
成键本质:阴离子和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
形成条件:易形成阳离子的元素(活泼金属元素)与易形成阴离子的元素(活泼非金属元素)相化合时可形成离子键。
说明:(1) a、 a主族元素和 a、 a之间易形成离子键
(2) 等原子团也能与活泼的非金属或金属元素形成离子键。强碱与大多数盐都存在离子键。
讲解:电子式
1.用电子式表示原子、阳离子、阴离子。
2.以氯化钠、氯化镁和氧化钾为例,讲解物质的电子式和物质的的形成过程的电子式,两者的区别及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
练习:
1.用电子式表示 的形成过程
2.用电子式表示氧化钙、氟化镁、过氧化钾
讲解:通过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均为离子化合物,如强碱、大多数的盐以及典型的金属氧化物等。离子键强弱与离子化合物的性质
板书:4.离子键强弱与离子化合物的性质
(1)影响离子键强弱的因素
离子的半径和电荷
离子半径越小,带电荷越多,阴、阳离子间的作用――离子键就越强。
(2)离子键强弱与性质的关系:影响该离子化合物的熔点、沸点和溶解性等。
小结本节课重点内容:
板书设计:
第四节 化学键
一、离子键
1.概念:
2.成键微粒:阴离子和阳离子
成键本质:阴离子和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
形成条件:易形成阳离子的元素(活泼金属元素)与易形成阴离子的元素(活泼非金属元素)相化合时可形成离子键。
3.电子式
4.通过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均为离子化合物,如强碱、大多数的盐以及典型的金属氧化物等。
离子键强弱与离子化合物的性质
(1)影响离子键强弱的因素
离子的半径和电荷
离子半径越小,带电荷越多,阴、阳离子间的作用――离子键就越强。
(2)离子键强弱与性质的关系:影响该离子化合物的熔点、沸点和溶解性等。
关于本节课的几点说明:和本教案配套的ppt文件教师可以之间使用。其中关于离子键强弱与离子化合物的性质这部分,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取舍。
化学键 篇4
化学键与晶体结构
一.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涵义,了解化学键、金属键和键的极性。
1.相邻的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在稀有气体的单原子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
2.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活泼金属跟活泼非金属化合时,都形成离子键。通过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均是离子化合物,包括强碱、多数盐和典型的金属氧化物。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时都易导电。
3.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电子云重叠)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做共价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都是共价键。其中: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共价键;不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是极性键。原子间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包括酸(无水)、气态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多数有机物和少数盐(如AlCl3)。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时都不(或很难)导电。
4.在铵盐、强碱、多数含氧酸盐和金属过氧化物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
5.金属晶体中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较强作用叫做金属键。
二.理解电子式与结构式的表达方法。
1.可用电子式来表示:① 原子,如:Na;② 离子,如:[:O:]2;③ 原子团,如:[:O:H];④ 分子或化合物的结构;⑤ 分子或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结构式是用一根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的化学式。
三.了解分子构型,理解分子的极性和稳定性。
1.常见分子构型:双原子分子、CO2、C2H2(键角180)都是直线形分子;H2O(键角104.5)是角形分子;NH3(键角10718')是三角锥形分子;CH4(键角10928')是正四面体分子;苯分子(键角120)是平面正六边形分子。
2.非极性分子:电荷分布对称的分子。包括:A型单原子分子(如He、Ne);A2型双原子分子,(如H2、N2);AxBy型多原子分子中键的极性相互抵消的分子(如CO2、CS2、BF3、CH4、CCl4、C2H4、C2H2、C6H6)。对于ABn型多原子分子中A原子最外层电子都已成键的分子(如SO3、PCl5、SF6、IF7)。
3.极性分子:电荷分布不对称的分子。包括:AB型双原子分子(如HCl、CO);AxBy型多原子分子中键的极性不能互相抵消的分子(如H2O、NH3、SO2、CH3F)。
4.分子的稳定性:与键长、键能有关,一般键长越长、键能越大,键越牢固,含有该键的分子越稳定。
四.了解分子间作用力,理解氢键。
1.分子间作用力随分子极性、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2.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点、沸点也越高;但分子间形成氢键时,分子间作用力增大,熔、沸点反常偏高。水分子间、乙醇分子间、乙醇与水分子间都存在氢键。
3.非极性分子的溶质一般能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极性溶剂(即“相似相溶”规律)。若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则会增大溶质的溶解度。
五.理解四种晶体类型的结构特点及物理性质特点。
1.离子晶体是阴、阳离子间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晶体(即所有的离子化合物)。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固态时不导电,受热熔化或溶于水时易导电。注意:在离子晶体中不存在单个的小分子。NaCl晶体是简单立方结构;CsCl晶体是体心立方结构。
2.分子晶体是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而成的晶体〔即非金属的单质(除原子晶体外)、氧化物(除原子晶体外)、氢化物、含氧酸、多数有机物〕。硬度较小,熔、沸点较低,固态和熔融状态时都不导电。注意:干冰是面心立方结构。
3.原子晶体是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空间网状结构晶体〔即金刚石、晶体硅、石英或水晶(SiO2)、金刚砂(SiC)〕。硬度很大,熔、沸点高,一般不导电,难溶于常见的溶剂。注意:金刚石和SiO2晶体都是正四面体结构。
4.金属晶体是通过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较强作用(即金属键)形成的晶体(即金属单质和合金)。硬度一般较大,熔、沸点一般较高,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注意:在金属晶体中不存在阴离子。
5.晶体熔、沸点高低规律是:① 不同类型的晶体:多数是原子晶体 > 多数离子晶体(或多数金属晶体)> 分子晶体。② 原子晶体:成键原子半径之和小的键长短,键能大,熔、沸点高。③ 离子晶体:一般来说,离子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熔、沸点越高。④ 金属晶体:金属离子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金属键越强,熔、沸点越高;但合金的熔、沸点低于其组成的金属。⑤ 分子晶体: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式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但分子间形成氢键时,分子间作用力增大,熔、沸点反常偏高;在烷烃的同分异构体中,一般来说,支链数越少,熔、沸点越高;在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中,沸点“邻位 > 间位 > 对位”。此外,还可由常温下的状态进行比较。
六.注意培养对原子、分子、化学键、晶体结构的三维空间想像及信息处理能力。
七.典型试题。
1.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有共价键 B.共价化合物可能含有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D.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
2.下列电子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H
A.:N:::N: B.H+[:O:]2H+ C.Na+[:Cl:] D.H:N:H
3.下列分子的结构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不能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A.CO2 B.PCl3 C.CCl4 D.NO2
4.已知SO3、BF3、CCl4、PCl5、SF6都是非极性分子,而H2S、NH3、NO2、SF4、BrF5都是极性分子,由此可推出ABn型分子属于非极性分子的经验规律是
A.ABn型分子中A、B均不含氢原子
B.A的相对原子质量必小于B的相对原子质量
C.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D.分子中A原子最外层电子都已成键
5.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A.SO2和SiO2 B.CO2和H2S C.NaCl和HCl D.CCl4和KI
6.下列各组物质中,按熔点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CO2、KCl、SiO2 B.O2、I2、Hg
C.Na、K、Rb D.SiC、NaCl、SO2
八.拓展练习。
1.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A.HClO、NaClO B.NH3H2O、NH4Cl C.KOH、K2O2 D.H2SO4、KHSO4
2.下列各组指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形成AB2型共价化合物的是
A.6、8 B.16、8 C.12,9 D.7,8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
B.只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C.双原子单质分子中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
D.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4.下列各组分子中,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A.CO2、H2S B.C2H2、CH4 C.CHCl3、C2H4 D.NH3、HCl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主族金属的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 B.稀有气体原子序数越大沸点越高
C.分子间作用力越弱的物质熔点越低 D.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易失电子
6.下列有关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金刚石中,有共价键形成的最小的碳原子环上有6个碳原子
B.在氯化钠晶体中,每个Na+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Na+共有6个
C.在干冰晶体中,每个CO2分子与12个CO2分子紧邻
D.在石墨晶体中,每一层内碳原子数与碳碳键数之比为2:3
7.下列电子式中错误的是 H H
A.Na+ B.[:O:H] C.H:N:H D.H:C::O:
8.CaC2和MgC2都是能跟水反应的离子化合物,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的电子式是 [:CC:]2
B.CaC2和MgC2中各元素都达到稀有气体的稳定结构
C.CaC2在水中以Ca2+和 形式存在
D.MgC2的熔点很低,可能在100℃以下
9.根据“相似相溶”的溶解规律,NH4Cl可溶解在下列哪一种溶剂中
A.苯 B.乙醚 C.液氨 D.四氯化碳
10.下列分子结构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能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A.CCl4 B.PCl5 C.PCl3 D.BeCl2
11.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A.COCl2 B.SF6 C.XeF2 D.BF3
12.能说明BF3分子中4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的理由是
A.BF3是非极性分子 B.B-F键是非极性键
C.3个B-F键长度相等 D.3个B-F键的夹角为120
13.下列每组物质发生状态变化所克服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属同种类型的是
A.实验和蔗糖熔化 B.钠和硫的熔化
C.碘和干冰的升华 D.二氧化硅和氯化钠熔化
14.有关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B.原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
C.冰熔化时水分子中共价键发生断裂 D.氯化钠熔化时离子键未被破坏
15.据报道,近来发现了一种新的星际分子氰基辛炔,其结构式为:
H-C≡C-C≡C-C≡C-C≡C-C≡N。对该物质判断正确的是
A.晶体的硬度与金刚石相当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D.可由乙炔和含氮化合物加聚得到
16.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碘升华 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
C.酒精溶于水 D.HCl气体溶于水
17.下列物质的沸点高低顺序正确的是
A.金刚石 > 晶体硅 > 水晶 > 金刚砂 B.CI4 > CBr4 > CCl4 > CH4
C.正丙苯 > 邻二甲苯 > 间二甲苯 > 对二甲苯 D.金刚石 > 生铁 > 纯铁 > 钠
18.关于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晶体中只要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 B.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
C.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 D.分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低
19.已知食盐的密度为2.2 g/cm3。在食盐晶体中,两个距离最近的钠离子中心间的距离最接近下面4个数值中的
A.3.0×108 cm B.3.5×108 cm C.4.0×108 cm D.4.5×108 cm
20.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提供的资料显示,海底有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可满足人类1000年的能源需要。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晶体,晶体中平均每46个水分子构建成8个笼,每个笼可容纳1个CH4分子或1个游离H2O分子。根据上述信息,回答:
(1)下列关于天然气水合物中两种分子极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两种都是极性分子 B.CH4是极性分子,H2O是非极性分子
C.两种都是非极性分子 D.H2O是极性分子,CH4是非极性分子
(2)若晶体中每8个笼只有6个容纳了CH4分子,另外2个笼被游离的H2O分子填充,则天然气水合物的平均组成可表示为
A.CH414H2O B.CH48H2O C.CH4(23/3)H2O D.CH46H2O
化学键 篇5
一、对教材的分析及教学目标的确立
1.教学内容:高中化学第一册(必修)第五章第四节《化学键》第一课时包括:①化学键,②离子键,③共价键,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2.教材所处的地位: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后学习化学键知识。本节内容是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对分子结构知识――化学键的学习,学习这些知识有利于对物质结构理论有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认识。同时对下节教学――电子式的学习提供基础,下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就是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学生首先要知道化学键的概念。学习化学键知识对于今后学习氮族元素、镁铝等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教材分析:第一部分是关于离子键的内容――复习初中学过的活泼的金属钠跟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氯气起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过程。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课堂讨论的形式对这段知识进行复习,同时予以拓宽加深,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离子键的概念;第二部分是关于共价键的内容――跟离子化合物一样,复习初中学过的氯气和氢气起反应形成共价化合物氯化氢的过程基础上提出共价键的概念;第三部分介绍非极性键和极性键,它是对共价键知识的加深,学生学习了共价键之后,必然要考虑成键原子之间对共用电子对吸引能力的大小以及共用电子对在成键原子间的位置,教材回答了学生的疑问,引出了非极性键和极性键的概念。
4.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目标: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条件;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2)能力目标:对立统一论思想:阴、阳离子构成了离子化合物中的矛盾的两个方面。
3)情感目标:通过观察钠跟氯气起反应、氯气和氢气的演示实验,从宏观上体验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所引起的化学变化,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反应的本质的好奇心;通过课件演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是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
难点:化学键的概念,化学反应的本质。
确立依据:化学键存在于微观结构中,我们无法进行观察,只能通过CAI演示,使学生去了解形成过程。这部分内容属于化学基本概念,这在高考试题中也属于重点,所以很有必要去突破这部分内容。
三、教材处理
内容调整:这节课先讲解化学键相关的知识,把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内容放到下一课时去学习。
化学键 篇6
要说好课,就必须写好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 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是教师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下面小编为大家推荐一篇高中化学《化学键与化学反应》说课稿范文,供大家参考。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化学《化学键与化学反应》.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是《化学(必修)2》中第二章第一节内容,继初中的物质变化、化学反应之后,通过对化学键概念的建立,帮助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和化学反应的本质;同时以“化学键”为桥梁,引导学生从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两个角度认识化学反应,为后面研究化学反应的利用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了解化学键的含义以及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增进学生对物质结构的认识。
通过了解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实质,使学生初步学会如何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从微观的角度去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学好问,勇于探索的优秀品质。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和对化学反应的实质的理解。
难点:对离子键、共价键形成特点的理解。
二、说教法
1、情景激发
本节课教学内容抽象,这就需要教师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2、小组讨论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通过小组讨论,学会思考、分析和总结。
3、多媒体教学
本节教材概念多,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强,可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使抽象概念形象化。
三、说学法
本节课我通过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自然而然提出问题,通过观看动画、问题讨论,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从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感受成功的乐趣,同时又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请学生思考为何目前已有的一百多种元素却形成了世界上成千上万种物质,通过问题的提出,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积极的思考回答后,教师给予点评、鼓励。导入新课。
(二)活动探索,建立概念
1、关于化学键与物质变化的教学
让学生观看水分解的微观动画,提出问题:1、水分子是如何分解生成氢气与氧气的?2、为什么要通电?通电的作用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整合,从而引出化学键的定义,并对定义加以强调:
(1)首先必须相邻。不相邻一般就不强烈
(2)只相邻但不强烈,也不叫化学键
(3)“相互作用”不能说成“相互吸引”(实际既包括吸引又包括排斥)。
通过学生对化学键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从化学键的角度去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即为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2、关于离子键的教学
让学生观看NaCl形成过程的动画演示,提出问题:1、如何运用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解释氯化钠是怎样形成的。2如何运用化学键的知识分析这个反应的实质。组织学生讨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从而引出离子键的概念。在讲述离子键概念时,对于学生易于忽略的排斥作用加以强调。通过对氯化钠形成过程的直观演示和具体的分析,既加深了学生对化学键的理解,同时让学生明白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3、关于共价键的教学
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HCl的形成过程是否和NaCl类似?让学生观看HCl形成过程的动画演示,通过分组讨论,分析出HCl的形成过程,从而得出共价键的定义。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学会分析、归纳和总结,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比较
根据所学知识师生共同列表从概念、成键粒子、成键作用、成键条件等方面去比较二者。
培养学生掌握由个别到一般的学习方法。最后得出哪些原子之间会明显以离子键结合,哪些原子之间会明显以共价键结合。从而加深学生对离子键、共价键的理解,突破难点。
(三)巩固基础,拓展提高
1.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键是指相邻原子间的相互作用
B.化学键既存在于相邻原子之间,也存在于相邻分子之间
C.化学键通常是指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吸引作用
D.化学键通常是指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2.下列物质中哪些含有离子键,哪些含有共价键
Na2S、K2O、MgCl2、H2、NH3
3.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A、H2OB、CaCl2C、KOHD、Cl2
(四)交流收获,体验成功
提出问题: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通过讨论,回顾本节课内容,对自己所学知识做出总结。最后教师及时给出课后作业。让学生在练习中评价自己,体会成功。
五、说板书设计
第一节化学键与化学反应
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
1.化学键与物质变化
(1)化学键:相邻的原子间强的相互作用叫化学键。
(2)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2.化学键的类型
(1)离子键
定义: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成键微粒:阴、阳离子
成键方式:静电作用
离子键形成条件:活泼金属元素原子与活泼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易形成。
(2)共价键
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化学键,叫做共价键。
成键微粒:原子
成键方式:共用电子对
共价键形成条件:一般在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易形成。
化学键 篇7
对教材的分析及教学目标的确立
1.教学内容:高中化学第一册(必修)第五章第四节《化学键》第一课时包括:①化学键,②离子键,③共价键,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2.教材所处的地位: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后学习化学键知识。本节内容是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对分子结构知识――化学键的学习,学习这些知识有利于对物质结构理论有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认识。同时对下节教学――电子式的学习提供基础,下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就是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学生首先要知道化学键的概念。学习化学键知识对于今后学习氮族元素、镁铝等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教材分析:第一部分是关于离子键的内容――复习初中学过的活泼的金属钠跟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氯气起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过程。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课堂讨论的形式对这段知识进行复习,同时予以拓宽加深,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离子键的概念;第二部分是关于共价键的内容――跟离子化合物一样,复习初中学过的氯气和氢气起反应形成共价化合物氯化氢的过程基础上提出共价键的概念;第三部分介绍非极性键和极性键,它是对共价键知识的加深,学生学习了共价键之后,必然要考虑成键原子之间对共用电子对吸引能力的大小以及共用电子对在成键原子间的位置,教材回答了学生的疑问,引出了非极性键和极性键的概念。
4.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目标: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条件;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2)能力目标:对立统一论思想:阴、阳离子构成了离子化合物中的矛盾的两个方面。
3)情感目标:通过观察钠跟氯气起反应、氯气和氢气的演示实验,从宏观上体验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所引起的化学变化,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反应的本质的好奇心;通过课件演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是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
难点:化学键的概念,化学反应的本质。
确立依据:化学键存在于微观结构中,我们无法进行观察,只能通过CAI演示,使学生去了解形成过程。这部分内容属于化学基本概念,这在高考试题中也属于重点,所以很有必要去突破这部分内容。
三、教材处理
内容调整:这节课先讲解化学键相关的知识,把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内容放到下一课时去学习。
四、教学方法
3W教学法(What:是什么,Why:为什么,How:怎样做)。
五、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一)、引入:请学生回忆钠和氯气反应、氢气和氯气的反应实验现象。接着播放上述两个实验的录象,让学生加深实验现象。过渡,让学生思考这两个反应的微观实质是什么?引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新课教学:
(1)、离子键:演示NaCl的形成过程引出概念,分析成键原因、特点,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再来分析哪些原子之间会明显以离子键结合?在周期表中处于什么位置?
(2)、共价键:通过演示HCl的形成过程引出概念,分析其成键原因、特点,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同样来分析哪些原子之间会明显以共价键结合?根据原子吸引电子能力不同共价键分为非极性共价键和极性共价键。
(3)、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比较:从概念、成键粒子、粒子间作用、形成条件等方面去比较二者。
(4)化学键:由演示甲烷各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引出化学键的概念。强调:存在与分子内或晶体内,分子间不存在;必须是相邻的原子或阴、阳离子间。
(5)、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通过对NaCl、HCl形成的讨论,得出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及反应条件和反应热的原因。
六、课堂小结:离子键、共价键、化学键的概念,化学反应的本质。
七、布置作业:课后习题一,巩固本节所学内容.
化学键 篇8
【新大纲要求】
化学键(A)、极性键、非极性键(B),极性分子和非级性分子
【知识讲解】
一、化学键
定义: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说明:直接相邻的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破坏这种作用需较大能量。中学阶段所学的化学键主要为下列两种类型:
离子键
化学键 极性共价键
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
二、离子键
定义: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说明:①成键元素:活泼金属(如:K、Na、Ca、Ba等,主要是ⅠA和ⅡA族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如:F、Cl、Br、O等,主要是ⅥA族和ⅦA族元素)相互结合时形成离子键。②成键原因:活泼金属原子容易失去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活泼非金属原子容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当活泼金属遇到活泼非金属时,电子发生转移,分别形成阳、阴离子,再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离子键。③离子键构成离子化合物。
三、电子式的几种表示形式
1.离子
单核阳离子符号,即为阳离子的电子式,如H+、K+、Na+、Mg2+;原子团的阳离子:
H
H
H
[H N H]+、 [H O H]+,单核阴离子:[H ]-、[ O ]2-、[ Cl ]-、;原子团的阴离子:
[ O H]-、[ S S ]2-、[ C C ]2-、[ O O ]2-。
2.化合物
K2S: K+[ S ]2-K+、 CaO: Ca2+[ O ]2-、 CaF2: [ F ]-Ca2+[ F ]-;
Na2O2: Na+[ O O ]2-Na+、 CaC2: Ca2+[ C C ]2-、 NaOH: Na+[ O H]-
H
H
NH4Cl: [H N ]+[ Cl ]-
四、共价键
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共价键。
说明:①成键元素:通常为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②成键原因:同种或不同种元素的原子之间结合成分子时并不发生电子的完全得失,而是通过共用电子对而结合的。③共价键可以形成单质也可化合物。
同种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称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不同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称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共价键。
五、极性分子和非级性分子
六、键能、键长和键角的概念及其对分子的影响。
项 目
概 念
对分子的影响
键 能
拆开1摩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或生成1摩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
键能大、键牢固、分子稳定
键 长
成键的两个原子的核间的平均距离
键越短、键能越大,键越牢固,分子越稳定
键 角
分子中相邻键之间的夹角
决定分子空间构型和分子的极性
六、电子式(结构式)表示共价键的几种形式
分子
H
H
H
H
N2: N N (N=N) Cl2: Cl Cl (Cl―Cl) H2O: H O (H―O)
CO2: O C O (O=C=O) CH4: H C H (H―C―H)
七、几点说明
1.共价键可存在于单质分子、共价化合物分子和离子化合物中。
2.共价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如H2O(共价化合物)
H O O H (由共价键形成),NaOH(离子化合物),Na+[ O H]-(由共价键和离子键形成)。
3.单质分子中的化学键均为非极性键,化合物分子中可有非极键,离子化合物中
可存在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如N N(N N叁键为非极键)H―O―O―H(H―O键为极性键,O―O键为非极性键),Na+[ O O]2-Na (O―O键为非极性键,Na+与O2-间为离子键)
4.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如:NH4Cl、NH4NO3、NH4HCO3等。
5.离子半径的比较。同族元素相同价态的离子随核外电子层数的增多离子半径增大(F-<Cl-<Br-<I-,Na+<K+<Rb+<Cs+)。核外电了层结构相同的离子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离子半径减小(O2->F->Na+>Mg2+>Al3+)。
例1、A元素的最高价离子0.5mol被还原成中性原子时,要得到6.02×1023个电子,它的单质同盐酸充分反应时,放出0.02gH2,用0.4gA。B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A相同,且B元素形成的单质是红棕色液体。
①写出两种元素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_
②用结构示意图表示A、B两元素的常见离子。A__________、B________
解析:红棕色液体为溴单质,则B为溴元素。由An+ + ne =A,可知n=2 ,A的化合价为+2价。
A=40
答案:①A 钙 B 溴 ②Ca2+ Br-
例2、A、B二种短周期的元素可以形成两种不同的共价化合物C与D。A在化合物C中显-1价,在化合物D中显-2价。化合物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生A的单质。化合物D较为稳定。元素A位于周期表第_______周期,______族;化合物C的电子式______,化合物D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解析:短周期元素中,显-2价为第ⅥA的元素,只能是氧和硫。在中学化学知识中硫通常无-1价。而氧在过氧化物中显-1价,因此A为氧元素。但C、D均为共价化合物,故C为H2O2,B元素为氢。
答案:第二周期,第ⅥA族,H O O H、H2O
例3、现有原子序数之和为51的五种短周元素A、B、C、D、E。已知A的单质在常温下为无色气体;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3个;C和B属于同一主族;D的最高正价的代数和为4,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在同主族元素中最强,E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其K层电子数相同。
①试写出它们的元素符号。
②写出B的氢化物的电子式。
③B的气态氢化物与D的气态氢化物互相作用生成的物质,其电子式为_________或___________.
解析:B原子的次外层只能为K层,所以B为氮,C为磷,最高正价和负价的代数和为4时,只有最高正价为+6价,负价为-2价,即ⅥA元素符合,因其含氧酸性为本周期元素的含氧酸中之最强,所以D元素为硫,E为镁,再由原子序数之和为51,而B、C、D、E原子序数均已知,肯定A为氢。
H
H
H
H
H
H
H
答案:① H、N、P、S、Mg ② H N H
③ [H N H ]+[ S ]2-[H N H]+ 或 [H N H]+[H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