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和磁》教学设计(精选2篇)
《电和磁》教学设计 篇1
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整理的高中物理《电和磁》说课稿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磁现象和电现象的基础上初步揭示电和磁之间的联系的,可使学生了解直线电流和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及它们周围磁场的状态和性质,使学生初步认识磁现象的本质,不但为学习电动机和发电机打下基础,还为以后学习电学等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
2、教学内容的特点:
本节教材内容是在实验的基础上介绍电流的磁场。通过奥斯特实验和通电螺线管的实验来概括磁场的存在及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的结论,具有较强的探索价值,因此本节内容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奥斯特实验及其结论。难点是直线电流变环形电流时磁场的变化及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的关系。
二、学生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了简单的电现象和磁现象的有关知识,对磁极、磁场、磁感线有了初步知识,对学习电流的磁场这一新知识已有了认知基础。从对磁体周围的磁场的了解到了解电流周围的磁场,学生会有一种强烈的心理愿望,可望了解究竟。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了解直线电流周围磁场分情况,知道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分布情况并能用磁感线表述。
2、技能目标:会用实验探究问题,用科学方法总结规律,会用安培定则判断电流方向和螺线管磁极。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问题启发、点拨引导学法:实验探究、讨论归纳
五、教学设计:
1、引入新课,提出问题:给同学播放电磁起重机工作的视频材料,让学生指出其中运用的物理知识:电和磁,引导学生思考电和磁之间的联系.介绍1820年奥斯特的发现,并指出今天我们利用前人的启示,在课堂上凭借自己的能力来探求究竟:电流周围是否有磁场存在。
2、实验探究总结规律:
问(1)我们怎样判断磁场是否存在?怎样判断磁场方向?
利用那些工具来设计实验判断电流周围是否存在磁场?
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实验,根据现象总结结论。
(2)既然电流周围存在磁场,那么磁场情况又怎样呢?教师借助实物投影让学生认识直线电流周围的磁场。
(3)把导线弯成环形,环形电流周围的磁场又是怎样的呢?利用自制教具,使学生了解环形电流周围磁场与条形磁体磁场类似,学生用铁屑和通电螺线管做实验进行验证。
(4)改变螺线管中所通电流的方向,用小磁针检验极性是否变化,总结螺线管极性与电流方向有关。
(5)课件介绍安培定则后,每两人一组,用软导线和笔绕制螺线管,并用安培定则判断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六、课堂小结
总结探究结果,体验成功。
《电和磁》教学设计 篇2
第六节 复习和应用●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2.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3.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4.认识电流的磁效应,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磁场相似.5.理解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了解电磁继电器和扬声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6.了解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知道电动机的基本构造.7.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知道发电机的原理.二、能力目标通过本节的例题讲解和做测试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德育目标通过了解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教学重点1.通过对例题的分析和板演,让学生把所学物理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并能自己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理清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教学难点理顺本章的知识点,并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教学过程一、知识结构 二、典型例题用投影仪打出例题.例1:根据图中磁铁或通电线圈旁边小磁针静止时的位置,判断磁铁的南北极,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分析]根据“小磁针在磁场中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磁感线方向”,先按条形磁铁磁感线的形状画一条磁感线,并使它通过小磁针,确定磁感线方向,再根据“磁感线在磁体外部总是从磁体的北极出发,回到南极”,便可以确定条形磁铁的南北极.用同样的方法可以确定通电螺线管的南北极,再根据安培定则确定导线中电流方向,那么电流流出的那一端便是电源的正极.两块磁体的磁极彼此靠近,根据图中小磁针的位置,可以确定两磁极同名,画出磁感线的方向均指向磁极,那么两磁极都是s极.正确答案:
例2:下列所述情况,哪些说明钢棒有磁性a.将钢棒一端接近磁针北极,两者互相吸引,再将钢棒的这端接近磁针的南极,两者相互排斥b.将钢棒一端接近磁针北极时,两者相互排斥c.将钢棒一端接近磁针北极时,两者相互吸引,再将钢棒调转,仍相互吸引d.将钢棒一端靠近磁针北极时,两者相互吸引,将钢棒调转,则互相排斥[分析]磁极之间相互作用规律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而有磁性的物体有“吸引铁、钴、镍的性质”,就是说,磁体能吸引钢,钢棒也吸引小磁针.因此“吸引”现象有两种情况:一是磁体吸引铁、钴、镍、钢之类物体,二是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故以“小磁针一端吸引钢棒”不能判断出钢棒是否有磁性,而“排斥”现象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故以“小磁针一端与钢棒相排斥”可以判断出钢棒有磁性,且这端磁极与小磁针的这端磁极属同名磁极.答案:abd例3:用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研究对象有:铁片、铝片、玻璃片、纸片、钢片,将这些研究对象分别置于u形磁铁与回形针之间,请将实验探究的结果填写在下表中:
哪些物质插入后回形针会下落哪些物质插入后 回形针不会下落[分析]能够被磁化的物质像铁、钢等物质插入后,马上被磁化有磁性,中间磁性很弱,回形针会落下来,像玻璃片、铝片、纸片等物质不会被磁化,放入后磁性不变,则回形针不会掉下来.答案:左侧填:铁片、钢片;右侧填:铝片、玻璃片、纸片例4:关于磁感线,正确的说法是a.用磁感线可以形象地表示磁场的方向和它的分布情况b.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线c.磁铁外面的磁感线是从磁铁的南极出来,回到北极d.在磁场中画出许多曲线,此曲线叫磁感线[分析]磁体的周围存在磁场,是从放在磁体外的小磁针的指向发生变化判断出来的,因为磁场对放入其中的另一个磁体有力的作用,小磁针正是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发生了偏转,如果沿着众多小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连成曲线,就得到了假想的磁感线,这根磁感线的方向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南极,它是用来帮助我们研究磁场的情况.答案:a例5:下图为奥斯特实验示意图,比较甲与乙可得出的结论是: ;比较甲与丙可得出的结论是: .
[分析]该实验中的甲、丙图表明,当有电流通过导体时,就有磁场产生,可通过电流的方向不同,说明小磁针偏转不同,即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乙图断开,无电流,则小磁针不偏转.答案: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或电流的磁效应);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例6:如图是张磊同学在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中为某仓库设计的一种防盗报警器,其踏板放在仓库的门口,电铃和灯泡放在值班室内,观察电路可知,这个报警器的原理是:
(1)有人踩踏板时 .(2)无人踩踏板时 .[分析]当有人踩踏板时,低压电路上触点接触,线圈有电流通过产生磁性,把衔铁吸下来,则电铃响;若无人踩踏板时,低压电路不通,灯泡电路工作,灯亮.答案:(1)电磁铁有磁性,电铃电路工作,铃响报警(2)电磁铁无磁性,灯泡电路工作,灯亮安全例7:如图所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极间运动,图中小圆圈表示导体的横截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a的导线中电流方向相同b.图b和图c的导线中电流方向相同c.图b和图c的导线中电流方向相反d.图a和图b的导线中电流方向相同[分析]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①闭合电路里的一部分导体;②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由图可知,a、b、c中导线都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且又是闭合电路里的一部分导体,所以导线中都有感生电流产生.图a、b中导体运动方向相同,但磁感线方向相反,故电流方向相反.图b、c中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都相同,故电流方向也相同.答案:b例8:关于直流电动机和发电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动机是利用磁场对电流作用的现象制成的,工作时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b.发电机是利用法拉第的发现制成的,工作时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d.交流发电机和直流电动机构造相同,因此它们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分析]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利用这种现象制成了发电机,实现机械能转化为电能.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到力的作用,在磁场里会发生转动,利用这一现象发明了电动机,实现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答案:b例9:如图所示,当手摇交流发电机线圈以每秒钟5转的速度转动时
a.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小灯泡正常发光b.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小灯泡闪烁发光c.电流表指针左右大幅度摆动,小灯泡不亮d.电流表指针左右小幅度摆动,小灯泡闪烁[分析]我们知道,线圈以每秒5转的速度旋转,产生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 hz,即每秒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改变10次,电流表的指针由于受惯性的作用,不可能做大幅度的左右摆动,只能小幅度左右摆动,而小灯泡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交流发电机的线圈在与磁场方向垂直时,不切割磁感线,线圈中无电流,因此灯泡中的电流是周期性变化的,灯丝的亮度也有周期性变化,由于频率较低,这样的变化人眼能分辨出来,发生了闪烁现象.答案:d例10:如下图的四幅图中,用来研究通电直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的实验装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