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数学教案设计 > 乘法估算(通用15篇)

乘法估算(通用1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乘法估算(通用15篇)

乘法估算 篇1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科书第46页例三、练习十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两位数的乘法估算。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归纳概括、迁移推理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自主探索、勇于尝试的勇气,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两位数的乘法估算。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生活引入

  我们学校每个学期都举行流动红旗的评比活动,那么一个班怎样才可以夺得流动红旗呢?

  (做好事)

  对,我们班的同学也做了不少的好事,夺得了许多次的流动红旗。老师把大家做好事的情况编成一道应用题:(屏幕展示)我们班有68位同学,平均每人做5件好事,全班同学大约做多少件好事?

  指名口头解答。

  思想教育:一个人做的好事很少,但很多人都做好事,那么好事就变多了。

  但如果做的是坏事呢:(屏幕展示)我校有1825名同学,平均每人丢弃3件垃圾,全校同学大约丢弃多少件垃圾?

  指名口头解答。

  思想教育:一个人丢的垃圾很少,但是如果每个人都不讲卫生,乱丢垃圾的话,那么我们就只能生活在垃圾堆里了。

  二、尝试讨论

  屏幕出示一位下岗工人,播放一段录音:我原是一名工人,下岗以后做起了生意,明天我打算购进52箱苹果,如果每箱苹果38元,那么我大约需要准备多少钱呢?引出问题:一箱苹果38元,买52箱大约需要多少钱?

  指名列式。

  比较算式与复习1、2算式的异同。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

  小组讨论两位数的乘法估算算法。

  三、交流归纳

  小组汇报。并指名上黑板板演本组的方法。

  把各组的方法与精确值相比较,选出最佳的一种,归纳算法:(板书)第一步:求出两个因数的近似数。

  第二步:把两个近似数相乘。

  四、巩固练习

  象刚才的问题,是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解决这些问题可以用到估算。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也可以运用估算来解决呢?

  小组讨论。

  汇报讨论结果。

  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可以运用估算来解决的问题:

  1、一套学生桌椅53元,学校要给四(3)班买68套,大约要花多少钱?

  2、我们学校有29个班,平均每个班有63人,全校大约有多少人?

  3、学校每月节约电费17元,一年大约可以节约电费多少元?

  4、小丽每分钟步行51米,1小时大约走多少千米?

  分小组完成,每组指定一个代表上黑板解答,本组同学可以帮助。最后评出最佳的合作小组。

  五、质疑提高

  1、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

  2、怎样进行两位数的乘法估算?

  3、关于两位数的乘法估算,你还有那些问题没弄明白?

  练习:1、用估算的方法,检验下面各题算得对吗?

  47×52=3414             69×51=2992

  2、一本书有50页,每页排23行,每行26个字。这本书大约有多少万字?

  3、说出下面哪些内容是估算?

  (1)全世界的人口有52亿。

  (2)这辆公共汽车上大约有40人。

  (3)我们班有68名同学。

  (4)在跳绳比赛中,东东跳了98下。

  (5)小红3分钟能写85个字。

  4、扩展题:一箱苹果32元,买52箱大约需要多少钱?(先估算,再算出精确值,把两个结果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六、课堂作业 

  练习十二1、2、3

  七、板书设计 

  两位数的乘法估算

  第一步:求出两个因数的近似数。

  第二步:把两个近似数相乘。

乘法估算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的方法,会进行两位数的.

  2.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归纳概括、迁移类推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自主探索、勇于尝试的勇气,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两位数的.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过程 

  一、生活引入:

  1.小明的家离学校大约十分钟的路程,学校组织活动,要求8点钟集合,小明几点钟从家出发合适?

  (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应该明确:他至少7点50分从家出发,实际上,为了不迟到,他应该提前几分钟,7点45从家出发比较合适.)

  2.这个时间你是怎样得到的?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估算?

  (在估计的基础上进行推算,这就是估算.)

  3.请你举例说明,你在生活中见到过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到过估算?

  二、尝试讨论

  1.在学生举例的基础上,教师出示下面题目:

  a.一所学校的阶梯教室有22排,每排有18个座位.这个阶梯教室大约能坐多少人?

  b.一份稿件,平均每行有29个字,共有31行,这份稿件大约有多少个字?

  c.小明和奶奶在健身区散步,小明每分钟大约走39米,他绕健身区一周走了12分钟,这个健身区一周长大约有多少米?

  2.读题,你有什么发现?(解决这些问题,都要用到估算)

  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3.同学之间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三、交流归纳: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并说出你们是怎样想的?

  a 22≈20,18≈20,20×20=400(人)

  b 29≈30,31≈30,30×30=900(个)

  c 39≈40,12≈10,40×10=400(米)

  2.观察这几道题目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乘数是两位数,都是用乘法.)

  3.根据自己解答过程中的体会和同学的汇报,试着说一说怎样进行乘数是两位数的?(根据学生的发言,对估算的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分别取近似数,再用两个近似数相乘.)

  四、巩固练习

  1.一本书有50页,每页排23行,每行26个字.这本书大约有多少万字?

  2.小丽每分钟步行52米,1小时大约走多少千米?

  3.一个粮店平均每天大约卖切面790千克,一个月大约卖切面多少千克?

  4.一个苗圃有育苗地4块,每块地有91行,每行种89棵树苗.这个苗圃大约培育多少棵树苗?

  5.一块长方形地,长98米,正好是宽的2倍.这块地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6.说出下面哪些内容是估算?

  (1)全世界的人口有52亿.

  (2)在跳绳比赛中,东东跳了98个.

  (3)这辆公共汽车上大概有40人.

  (4)我们班有45名同学.

  (5)小红三分钟能写85个字.

  7.用估算的方法,检验下面各题算得对吗?

  47×52=3414 69×51=2992

  8.估算:

  (1)10分钟你的脉搏大约跳动多少下?

  (2)全校大约有多少学生?

  五、质疑提高

  1.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

  2.怎样进行两位数乘法的估算?请你举例说明.

  3.还有什么问题?学生质疑并解疑.

  六、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一估

  活动目的

  1.让学生经历估算的全过程,学会估算的方法.

  2.让学生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养成估算意识.

  活动准备

  天平、尺子、黄豆、纸

  活动过程 

  1.学生每6人为一组,每组发给一袋黄豆和一打纸.

  2.教师提问:每组有500克黄豆,大约有多少粒?这一打纸大约有多少张?请大家估算一下.

  3.讨论出估算步骤再操作,需要工具可以来领取.

  4.动手操作时合理分工协作.

  5.填写估算报告表,检查计算是否正确,并做好汇报的准备.

  参考1:

  黄豆粒数估算报告

  估算步骤

  先数出10克的黄豆有56粒,再算整袋黄豆500克有50个10克,也就是有50个56.

  所用工具

  天平

  估算结果

  共有50×56=2800(粒)

  参考2:

  纸的张数估算报告

  估算步骤

  先量出1毫米有10张纸,再量出整打纸有4厘米1毫米,也就是有41个10.

  所用工具

  尺子

  估算结果共有41×10=410(张)

  拼摆算式

  活动目的

  1.使学生能熟练进行加、减、乘、除的口算.

  2.增强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写有数字3、+、―、×、÷、(  )等符号的纸牌.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题目:

  下面有5个算式,请你在这5个算式中,添上适当的+、―、×、÷、(  )等符号,使它们的得数都等于100.其中,每一个算式中的3,可以任意分组,例如3,33,333,……

  3  3  3  3  3=100

  3  3  3  3  3  3  3=100

  3  3  3  3  3  3  3  3=100

  3  3  3  3  3  3  3  3  3=100

  3  3  3  3  3  3  3  3  3  3=100

  2.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给一组纸牌进行拼摆.

  数一数 算一算

  活动目的

  训练学生进一步熟悉乘法口算.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题目:开学初,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每套服装是300元.

  2.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分年级调查各班的学生人数.

  3.口算各班应收的服装钱数.

  4.口算各年级应收的服装钱数.

  5.口算学校应收的服装钱数.

乘法估算 篇3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科书第46页例三、练习十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掌握的方法,会进行两位数的。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归纳概括、迁移推理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自主探索、勇于尝试的勇气,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两位数的。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

  一、生活引入

  我们学校每个学期都举行流动红旗的评比活动,那么一个班怎样才可以夺得流动红旗呢?

  (做好事)

  对,我们班的同学也做了不少的好事,夺得了许多次的流动红旗。老师把大家做好事的情况编成一道应用题:(屏幕展示)我们班有68位同学,平均每人做5件好事,全班同学大约做多少件好事?

  指名口头解答。

  思想教育:一个人做的好事很少,但很多人都做好事,那么好事就变多了。

  但如果做的是坏事呢:(屏幕展示)我校有1825名同学,平均每人丢弃3件垃圾,全校同学大约丢弃多少件垃圾?

  指名口头解答。

  思想教育:一个人丢的垃圾很少,但是如果每个人都不讲卫生,乱丢垃圾的话,那么我们就只能生活在垃圾堆里了。

  二、尝试讨论

  屏幕出示一位下岗工人,播放一段录音:我原是一名工人,下岗以后做起了生意,明天我打算购进52箱苹果,如果每箱苹果38元,那么我大约需要准备多少钱呢?引出问题:一箱苹果38元,买52箱大约需要多少钱?

  指名列式。

  比较算式与复习1、2算式的异同。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两位数的。

  小组讨论两位数的算法。

  三、交流归纳

  小组汇报。并指名上黑板板演本组的方法。

  把各组的方法与精确值相比较,选出最佳的一种,归纳算法:(板书)第一步:求出两个因数的近似数。

  第二步:把两个近似数相乘。

  四、巩固练习

  象刚才的问题,是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解决这些问题可以用到估算。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也可以运用估算来解决呢?

  小组讨论。

  汇报讨论结果。

  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可以运用估算来解决的问题:

  1、一套学生桌椅53元,学校要给四(3)班买68套,大约要花多少钱?

  2、我们学校有29个班,平均每个班有63人,全校大约有多少人?

  3、学校每月节约电费17元,一年大约可以节约电费多少元?

  4、小丽每分钟步行51米,1小时大约走多少千米?

  分小组完成,每组指定一个代表上黑板解答,本组同学可以帮助。最后评出最佳的合作小组。

  五、质疑提高

  1、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

  2、怎样进行两位数的?

  3、关于两位数的,你还有那些问题没弄明白?

  练习:1、用估算的方法,检验下面各题算得对吗?

  47×52=3414             69×51=2992

  2、一本书有50页,每页排23行,每行26个字。这本书大约有多少万字?

  3、说出下面哪些内容是估算?

  (1)全世界的人口有52亿。

  (2)这辆公共汽车上大约有40人。

  (3)我们班有68名同学。

  (4)在跳绳比赛中,东东跳了98下。

  (5)小红3分钟能写85个字。

  4、扩展题:一箱苹果32元,买52箱大约需要多少钱?(先估算,再算出精确值,把两个结果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六、课堂作业 

  练习十二1、2、3

  七、板书设计 

  两位数的

  第一步:求出两个因数的近似数。

  第二步:把两个近似数相乘。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科书第46页例三、练习十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掌握的方法,会进行两位数的。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归纳概括、迁移推理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自主探索、勇于尝试的勇气,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两位数的。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

  一、生活引入

  我们学校每个学期都举行流动红旗的评比活动,那么一个班怎样才可以夺得流动红旗呢?

  (做好事)

  对,我们班的同学也做了不少的好事,夺得了许多次的流动红旗。老师把大家做好事的情况编成一道应用题:(屏幕展示)我们班有68位同学,平均每人做5件好事,全班同学大约做多少件好事?

  指名口头解答。

  思想教育:一个人做的好事很少,但很多人都做好事,那么好事就变多了。

  但如果做的是坏事呢:(屏幕展示)我校有1825名同学,平均每人丢弃3件垃圾,全校同学大约丢弃多少件垃圾?

  指名口头解答。

  思想教育:一个人丢的垃圾很少,但是如果每个人都不讲卫生,乱丢垃圾的话,那么我们就只能生活在垃圾堆里了。

  二、尝试讨论

  屏幕出示一位下岗工人,播放一段录音:我原是一名工人,下岗以后做起了生意,明天我打算购进52箱苹果,如果每箱苹果38元,那么我大约需要准备多少钱呢?引出问题:一箱苹果38元,买52箱大约需要多少钱?

  指名列式。

  比较算式与复习1、2算式的异同。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两位数的。

  小组讨论两位数的算法。

  三、交流归纳

  小组汇报。并指名上黑板板演本组的方法。

  把各组的方法与精确值相比较,选出最佳的一种,归纳算法:(板书)第一步:求出两个因数的近似数。

  第二步:把两个近似数相乘。

  四、巩固练习

  象刚才的问题,是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解决这些问题可以用到估算。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也可以运用估算来解决呢?

  小组讨论。

  汇报讨论结果。

  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可以运用估算来解决的问题:

  1、一套学生桌椅53元,学校要给四(3)班买68套,大约要花多少钱?

  2、我们学校有29个班,平均每个班有63人,全校大约有多少人?

  3、学校每月节约电费17元,一年大约可以节约电费多少元?

  4、小丽每分钟步行51米,1小时大约走多少千米?

  分小组完成,每组指定一个代表上黑板解答,本组同学可以帮助。最后评出最佳的合作小组。

  五、质疑提高

  1、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

  2、怎样进行两位数的?

  3、关于两位数的,你还有那些问题没弄明白?

  练习:1、用估算的方法,检验下面各题算得对吗?

  47×52=3414             69×51=2992

  2、一本书有50页,每页排23行,每行26个字。这本书大约有多少万字?

  3、说出下面哪些内容是估算?

  (1)全世界的人口有52亿。

  (2)这辆公共汽车上大约有40人。

  (3)我们班有68名同学。

  (4)在跳绳比赛中,东东跳了98下。

  (5)小红3分钟能写85个字。

  4、扩展题:一箱苹果32元,买52箱大约需要多少钱?(先估算,再算出精确值,把两个结果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六、课堂作业 

  练习十二1、2、3

  七、板书设计 

  两位数的

  第一步:求出两个因数的近似数。

  第二步:把两个近似数相乘。

乘法估算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的方法,会进行两位数的.

  2.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归纳概括、迁移类推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自主探索、勇于尝试的勇气,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两位数的.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过程 

  一、生活引入:

  1.小明的家离学校大约十分钟的路程,学校组织活动,要求8点钟集合,小明几点钟从家出发合适?

  (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应该明确:他至少7点50分从家出发,实际上,为了不迟到,他应该提前几分钟,7点45从家出发比较合适.)

  2.这个时间你是怎样得到的?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估算?

  (在估计的基础上进行推算,这就是估算.)

  3.请你举例说明,你在生活中见到过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到过估算?

  二、尝试讨论

  1.在学生举例的基础上,教师出示下面题目:

  a.一所学校的阶梯教室有22排,每排有18个座位.这个阶梯教室大约能坐多少人?

  b.一份稿件,平均每行有29个字,共有31行,这份稿件大约有多少个字?

  c.小明和奶奶在健身区散步,小明每分钟大约走39米,他绕健身区一周走了12分钟,这个健身区一周长大约有多少米?

  2.读题,你有什么发现?(解决这些问题,都要用到估算)

  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3.同学之间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三、交流归纳: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并说出你们是怎样想的?

  a 22≈20,18≈20,20×20=400(人)

  b 29≈30,31≈30,30×30=900(个)

  c 39≈40,12≈10,40×10=400(米)

  2.观察这几道题目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乘数是两位数,都是用乘法.)

  3.根据自己解答过程中的体会和同学的汇报,试着说一说怎样进行乘数是两位数的?(根据学生的发言,对估算的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分别取近似数,再用两个近似数相乘.)

  四、巩固练习

  1.一本书有50页,每页排23行,每行26个字.这本书大约有多少万字?

  2.小丽每分钟步行52米,1小时大约走多少千米?

  3.一个粮店平均每天大约卖切面790千克,一个月大约卖切面多少千克?

  4.一个苗圃有育苗地4块,每块地有91行,每行种89棵树苗.这个苗圃大约培育多少棵树苗?

  5.一块长方形地,长98米,正好是宽的2倍.这块地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6.说出下面哪些内容是估算?

  (1)全世界的人口有52亿.

  (2)在跳绳比赛中,东东跳了98个.

  (3)这辆公共汽车上大概有40人.

  (4)我们班有45名同学.

  (5)小红三分钟能写85个字.

  7.用估算的方法,检验下面各题算得对吗?

  47×52=3414 69×51=2992

  8.估算:

  (1)10分钟你的脉搏大约跳动多少下?

  (2)全校大约有多少学生?

  五、质疑提高

  1.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

  2.怎样进行两位数乘法的估算?请你举例说明.

  3.还有什么问题?学生质疑并解疑.

  六、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一估

  活动目的

  1.让学生经历估算的全过程,学会估算的方法.

  2.让学生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养成估算意识.

  活动准备

  天平、尺子、黄豆、纸

  活动过程 

  1.学生每6人为一组,每组发给一袋黄豆和一打纸.

  2.教师提问:每组有500克黄豆,大约有多少粒?这一打纸大约有多少张?请大家估算一下.

  3.讨论出估算步骤再操作,需要工具可以来领取.

  4.动手操作时合理分工协作.

  5.填写估算报告表,检查计算是否正确,并做好汇报的准备.

  参考1:

  黄豆粒数估算报告

  估算步骤

  先数出10克的黄豆有56粒,再算整袋黄豆500克有50个10克,也就是有50个56.

  所用工具

  天平

  估算结果

  共有50×56=2800(粒)

  参考2:

  纸的张数估算报告

  估算步骤

  先量出1毫米有10张纸,再量出整打纸有4厘米1毫米,也就是有41个10.

  所用工具

  尺子

  估算结果共有41×10=410(张)

  拼摆算式

  活动目的

  1.使学生能熟练进行加、减、乘、除的口算.

  2.增强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写有数字3、+、―、×、÷、(  )等符号的纸牌.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题目:

  下面有5个算式,请你在这5个算式中,添上适当的+、―、×、÷、(  )等符号,使它们的得数都等于100.其中,每一个算式中的3,可以任意分组,例如3,33,333,……

  3  3  3  3  3=100

  3  3  3  3  3  3  3=100

  3  3  3  3  3  3  3  3=100

  3  3  3  3  3  3  3  3  3=100

  3  3  3  3  3  3  3  3  3  3=100

  2.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给一组纸牌进行拼摆.

  数一数 算一算

  活动目的

  训练学生进一步熟悉乘法口算.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题目:开学初,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每套服装是300元.

  2.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分年级调查各班的学生人数.

  3.口算各班应收的服装钱数.

  4.口算各年级应收的服装钱数.

  5.口算学校应收的服装钱数.

乘法估算 篇5

  乘法估算教学内容:p60-63的内容教学目的:让学生学会乘法估算方法,并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估算方法教学用具:投影仪教学过程:一、新授1、教学例5(1)投影出示例5图,让学生说说题意,明确此题并不用求出准确数,只要估算就行了。教师板书:49×104≈(2)学生讨论估算方法(3)汇报:生:49≈50   104≈10050×100=5000,应该准备5000元。生:49≈50    104≈11050×110=5500,应该准备5500元。(4)比较师:谁的估算好一些?为什么?生:第二种估算方法好一些。要求带多少钱,在估算时要把近似数取大些,才不会造成钱不够的现象,所以这道题用第二种估算好一些。2、p60的“做一做”独立完成,订正时说估算方法。二、巩固练习1、p61、1学生的估计方法可能不一样,只要是正确的都给予肯定,不作统一要求。2、p61、2-4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估算方法。3、p62、5先在小组内交流估计方法,后在全班交流4、p62、7,p63、9、10独立完成,集体订正。5、p63、12答案:203×16,203×26,203×36,203×46三、布置作业p62、6,p63、8、11教学反思:9、练习课教学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及符合应用的练习。(课文第62-63页的第7-11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运算。●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关于两位数相乘时,积随两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通过应用知识解决稍复杂问题的练习,提高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并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和灵活性。教具准备:幻灯或实物投影仪、电子计算器等。教学过程:1、课文第62页的第7题。第7题是整数四则运算的口算的复习,题目主要是以本单元乘法口算方法为主,添加几题前面学过的加、减和除法口算。练习时,要求做到人人参与,并统计大多数学生完成全部12题所需的时间,了解学生口算的熟练程度。练习过程做到:(1)以幻灯或电脑课件呈现算式,算式逐一呈现。(2)为体现人人参与,算式可重复呈现。(3)学生口算时,要求语言表达完整。(4)对口算比较慢的学生,老师要给予特殊照顾,复习口算的方法,提高他的口算水平。(5)最后老师进行简要评价。2、课文第63页的第8题。第8题是本单元的笔算练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因此,老师应该要求学生全面理解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步骤及计算中的注意点,提高学生笔算的技能。本道题突出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笔算,因数中间、末尾有零的笔算正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难点。因此,通过练习能够使学生进一步排除难点,更好地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1)学生独立笔算。(2)老师巡视,注意观察学生竖式书写是否规范、工整,特别关注学有困难的学生,对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能否正确处理。(3)反馈练习结果:反馈时,主要要求学生说明因数中间的0或末尾的0在笔算时的不同操作办法。老师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两道题目,帮助学生理解:如:            7 0 8                       6 4 0×  2 5             × 1 23 5 4 0               1 2 81 4 1 6                 6 41 7 7 0 0               7 6 8 0(4)学生用计算器检验笔算结果。没有计算器的,老师要求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合作交流,完成任务。3、课文第63页的第9、10两题。这两道题是应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的练习。第9题是两数相乘时,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十倍、一百倍时,观察积的变化。过程要求:(1)列出原算式:63×4=。(2)改变因数,再分别计算出它们的积。(3)利用算式进行对比。(4)回答说明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情况。让学生说一说是哪个因数变化了,怎么变的,积又是怎么变的。第10题,是在第9题的基础上进行变式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同样要求学生说一说,是哪一个因数变化了,怎么变的,积又是怎么变的。4、课文第63页的第11题。第11题是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稍复杂问题的练习。练习时,老师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提倡解题策略的多样化。解题过程要求做到:(1)认真审题,弄清题意。(2)回答:从题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3)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提供多种解法。

乘法估算 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的方法,会进行两位数的.

  2.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归纳概括、迁移类推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自主探索、勇于尝试的勇气,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两位数的.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过程

  一、生活引入:

  1.小明的家离学校大约十分钟的路程,学校组织活动,要求8点钟集合,小明几点钟从家出发合适?

  (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应该明确:他至少7点50分从家出发,实际上,为了不迟到,他应该提前几分钟,7点45从家出发比较合适.)

  2.这个时间你是怎样得到的?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估算?

  (在估计的基础上进行推算,这就是估算.)

  3.请你举例说明,你在生活中见到过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到过估算?

  二、尝试讨论

  1.在学生举例的基础上,教师出示下面题目:

  a.一所学校的阶梯教室有22排,每排有18个座位.这个阶梯教室大约能坐多少人?

  b.一份稿件,平均每行有29个字,共有31行,这份稿件大约有多少个字?

  c.小明和奶奶在健身区散步,小明每分钟大约走39米,他绕健身区一周走了12分钟,这个健身区一周长大约有多少米?

  2.读题,你有什么发现?(解决这些问题,都要用到估算)

  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3.同学之间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三、交流归纳: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并说出你们是怎样想的?

  a 22≈20,18≈20,20×20=400(人)

  b 29≈30,31≈30,30×30=900(个)

  c 39≈40,12≈10,40×10=400(米)

  2.观察这几道题目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乘数是两位数,都是用乘法.)

  3.根据自己解答过程中的体会和同学的汇报,试着说一说怎样进行乘数是两位数的?(根据学生的发言,对估算的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分别取近似数,再用两个近似数相乘.)

  四、巩固练习

  1.一本书有50页,每页排23行,每行26个字.这本书大约有多少万字?

  2.小丽每分钟步行52米,1小时大约走多少千米?

  3.一个粮店平均每天大约卖切面790千克,一个月大约卖切面多少千克?

  4.一个苗圃有育苗地4块,每块地有91行,每行种89棵树苗.这个苗圃大约培育多少棵树苗?

  5.一块长方形地,长98米,正好是宽的2倍.这块地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6.说出下面哪些内容是估算?

  (1)全世界的人口有52亿.

  (2)在跳绳比赛中,东东跳了98个.

  (3)这辆公共汽车上大概有40人.

  (4)我们班有45名同学.

  (5)小红三分钟能写85个字.

  7.用估算的方法,检验下面各题算得对吗?

  47×52=3414 69×51=2992

  8.估算:

  (1)10分钟你的脉搏大约跳动多少下?

  (2)全校大约有多少学生?

  五、质疑提高

  1.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

  2.怎样进行两位数乘法的估算?请你举例说明.

  3.还有什么问题?学生质疑并解疑.

  六、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一估

  活动目的

  1.让学生经历估算的全过程,学会估算的方法.

  2.让学生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养成估算意识.

  活动准备

  天平、尺子、黄豆、纸

  活动过程 

  1.学生每6人为一组,每组发给一袋黄豆和一打纸.

  2.教师提问:每组有500克黄豆,大约有多少粒?这一打纸大约有多少张?请大家估算一下.

  3.讨论出估算步骤再操作,需要工具可以来领取.

  4.动手操作时合理分工协作.

  5.填写估算报告表,检查计算是否正确,并做好汇报的准备.

  参考1:

  黄豆粒数估算报告

  估算步骤

  先数出10克的黄豆有56粒,再算整袋黄豆500克有50个10克,也就是有50个56.

  所用工具

  天平

  估算结果

  共有50×56=2800(粒)

  参考2:

  纸的张数估算报告

  估算步骤

  先量出1毫米有10张纸,再量出整打纸有4厘米1毫米,也就是有41个10.

  所用工具

  尺子

  估算结果共有41×10=410(张)

  拼摆算式

  活动目的

  1.使学生能熟练进行加、减、乘、除的口算.

  2.增强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写有数字3、+、―、×、÷、(  )等符号的纸牌.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题目:

  下面有5个算式,请你在这5个算式中,添上适当的+、―、×、÷、(  )等符号,使它们的得数都等于100.其中,每一个算式中的3,可以任意分组,例如3,33,333,……

  3  3  3  3  3=100

  3  3  3  3  3  3  3=100

  3  3  3  3  3  3  3  3=100

  3  3  3  3  3  3  3  3  3=100

  3  3  3  3  3  3  3  3  3  3=100

  2.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给一组纸牌进行拼摆.

  数一数 算一算

  活动目的

  训练学生进一步熟悉乘法口算.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题目:开学初,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每套服装是300元.

  2.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分年级调查各班的学生人数.

  3.口算各班应收的服装钱数.

  4.口算各年级应收的服装钱数.

  5.口算学校应收的服装钱数.

乘法估算 篇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的方法,会进行两位数的.

  2.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归纳概括、迁移类推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自主探索、勇于尝试的勇气,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两位数的.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过程 

  一、生活引入:

  1.小明的家离学校大约十分钟的路程,学校组织活动,要求8点钟集合,小明几点钟从家出发合适?

  (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应该明确:他至少7点50分从家出发,实际上,为了不迟到,他应该提前几分钟,7点45从家出发比较合适.)

  2.这个时间你是怎样得到的?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估算?

  (在估计的基础上进行推算,这就是估算.)

  3.请你举例说明,你在生活中见到过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到过估算?

  二、尝试讨论

  1.在学生举例的基础上,教师出示下面题目:

  a.一所学校的阶梯教室有22排,每排有18个座位.这个阶梯教室大约能坐多少人?

  b.一份稿件,平均每行有29个字,共有31行,这份稿件大约有多少个字?

  c.小明和奶奶在健身区散步,小明每分钟大约走39米,他绕健身区一周走了12分钟,这个健身区一周长大约有多少米?

  2.读题,你有什么发现?(解决这些问题,都要用到估算)

  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3.同学之间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三、交流归纳: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并说出你们是怎样想的?

  a 22≈20,18≈20,20×20=400(人)

  b 29≈30,31≈30,30×30=900(个)

  c 39≈40,12≈10,40×10=400(米)

  2.观察这几道题目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乘数是两位数,都是用乘法.)

  3.根据自己解答过程中的体会和同学的汇报,试着说一说怎样进行乘数是两位数的?(根据学生的发言,对估算的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分别取近似数,再用两个近似数相乘.)

  四、巩固练习

  1.一本书有50页,每页排23行,每行26个字.这本书大约有多少万字?

  2.小丽每分钟步行52米,1小时大约走多少千米?

  3.一个粮店平均每天大约卖切面790千克,一个月大约卖切面多少千克?

  4.一个苗圃有育苗地4块,每块地有91行,每行种89棵树苗.这个苗圃大约培育多少棵树苗?

  5.一块长方形地,长98米,正好是宽的2倍.这块地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6.说出下面哪些内容是估算?

  (1)全世界的人口有52亿.

  (2)在跳绳比赛中,东东跳了98个.

  (3)这辆公共汽车上大概有40人.

  (4)我们班有45名同学.

  (5)小红三分钟能写85个字.

  7.用估算的方法,检验下面各题算得对吗?

  47×52=3414 69×51=2992

  8.估算:

  (1)10分钟你的脉搏大约跳动多少下?

  (2)全校大约有多少学生?

  五、质疑提高

  1.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

  2.怎样进行两位数乘法的估算?请你举例说明.

  3.还有什么问题?学生质疑并解疑.

  六、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一估

  活动目的

  1.让学生经历估算的全过程,学会估算的方法.

  2.让学生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养成估算意识.

  活动准备

  天平、尺子、黄豆、纸

  活动过程 

  1.学生每6人为一组,每组发给一袋黄豆和一打纸.

  2.教师提问:每组有500克黄豆,大约有多少粒?这一打纸大约有多少张?请大家估算一下.

  3.讨论出估算步骤再操作,需要工具可以来领取.

  4.动手操作时合理分工协作.

  5.填写估算报告表,检查计算是否正确,并做好汇报的准备.

  参考1:

  黄豆粒数估算报告

  估算步骤

  先数出10克的黄豆有56粒,再算整袋黄豆500克有50个10克,也就是有50个56.

  所用工具

  天平

  估算结果

  共有50×56=2800(粒)

  参考2:

  纸的张数估算报告

  估算步骤

  先量出1毫米有10张纸,再量出整打纸有4厘米1毫米,也就是有41个10.

  所用工具

  尺子

  估算结果共有41×10=410(张)

  拼摆算式

  活动目的

  1.使学生能熟练进行加、减、乘、除的口算.

  2.增强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写有数字3、+、―、×、÷、(  )等符号的纸牌.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题目:

  下面有5个算式,请你在这5个算式中,添上适当的+、―、×、÷、(  )等符号,使它们的得数都等于100.其中,每一个算式中的3,可以任意分组,例如3,33,333,……

  3  3  3  3  3=100

  3  3  3  3  3  3  3=100

  3  3  3  3  3  3  3  3=100

  3  3  3  3  3  3  3  3  3=100

  3  3  3  3  3  3  3  3  3  3=100

  2.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给一组纸牌进行拼摆.

  数一数 算一算

  活动目的

  训练学生进一步熟悉乘法口算.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题目:开学初,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每套服装是300元.

  2.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分年级调查各班的学生人数.

  3.口算各班应收的服装钱数.

  4.口算各年级应收的服装钱数.

  5.口算学校应收的服装钱数.

乘法估算 篇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的方法,会进行两位数的.

  2.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归纳概括、迁移类推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自主探索、勇于尝试的勇气,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两位数的.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过程

  一、生活引入:

  1.小明的家离学校大约十分钟的路程,学校组织活动,要求8点钟集合,小明几点钟从家出发合适?

  (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应该明确:他至少7点50分从家出发,实际上,为了不迟到,他应该提前几分钟,7点45从家出发比较合适.)

  2.这个时间你是怎样得到的?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估算?

  (在估计的基础上进行推算,这就是估算.)

  3.请你举例说明,你在生活中见到过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到过估算?

  二、尝试讨论

  1.在学生举例的基础上,教师出示下面题目:

  a.一所学校的阶梯教室有22排,每排有18个座位.这个阶梯教室大约能坐多少人?

  b.一份稿件,平均每行有29个字,共有31行,这份稿件大约有多少个字?

  c.小明和奶奶在健身区散步,小明每分钟大约走39米,他绕健身区一周走了12分钟,这个健身区一周长大约有多少米?

  2.读题,你有什么发现?(解决这些问题,都要用到估算)

  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3.同学之间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三、交流归纳: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并说出你们是怎样想的?

  a 22≈20,18≈20,20×20=400(人)

  b 29≈30,31≈30,30×30=900(个)

  c 39≈40,12≈10,40×10=400(米)

  2.观察这几道题目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乘数是两位数,都是用乘法.)

  3.根据自己解答过程中的体会和同学的汇报,试着说一说怎样进行乘数是两位数的?(根据学生的发言,对估算的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分别取近似数,再用两个近似数相乘.)

  四、巩固练习

  1.一本书有50页,每页排23行,每行26个字.这本书大约有多少万字?

  2.小丽每分钟步行52米,1小时大约走多少千米?

  3.一个粮店平均每天大约卖切面790千克,一个月大约卖切面多少千克?

  4.一个苗圃有育苗地4块,每块地有91行,每行种89棵树苗.这个苗圃大约培育多少棵树苗?

  5.一块长方形地,长98米,正好是宽的2倍.这块地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6.说出下面哪些内容是估算?

  (1)全世界的人口有52亿.

  (2)在跳绳比赛中,东东跳了98个.

  (3)这辆公共汽车上大概有40人.

  (4)我们班有45名同学.

  (5)小红三分钟能写85个字.

  7.用估算的方法,检验下面各题算得对吗?

  47×52=3414 69×51=2992

  8.估算:

  (1)10分钟你的脉搏大约跳动多少下?

  (2)全校大约有多少学生?

  五、质疑提高

  1.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

  2.怎样进行两位数乘法的估算?请你举例说明.

  3.还有什么问题?学生质疑并解疑.

乘法估算 篇9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乘法估算”。

  教学目标:

  1、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能根据题目的特点估算。

  2、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估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问题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引入

  师提问: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估算。谁知道什么是估算呢?

  生答:就是估计着算,大概的算一下。

  生答:就是求咱们刚学的近似数。

  生答: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也只要算出近似数,不需要算出准确数。这样的计算叫估算。

  创设情景

  学校开展为灾区捐款活动,一年级捐款714元,二年级捐款987元,两个年级捐款共约多少元?

  师:你能帮老师估算出结果吗?

  生:714+987=1701

  生:714+987≈1700,把714看成700,把987看成1000。

  师:同学们,你们说哪种方法对呢?

  生1:第一种对,算得很正确。

  生2:第二种对,现在要我们算得是大约多少元。

  学生展开讨论

  师总结:在加法估算的时候,就是把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整十整百后,再进行计算。

  深入探究

  1、引出乘法估算

  师出示问题:三年级每班平均捐款202元,4个班大约多少元?

  师:请你试着估算出他们的结果。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把202看成200,然后200×4=800元

  生:乘法估算和加法估算一样,把要估算的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计算。

  小组合作练习

  你现在知道了乘法估算的方法,那就来完成下面的练习吧!

  师出示练习题, 

  妈妈要买5袋饼干,每袋1元8角,带多少钱合适?

  要求(1)你试着估算;(2)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生:练习估算   705×4≈2800   298×3≈900   99×299≈3000   301×11≈3000

  师:你们的答案都一样吗?

  生: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

  师:谁能说一说,为什么用相同的方法而得出不一样的结果呢?

  生:因为前三个算式都只有一个数接近整十整百,所以得数都一样。而后两个式子都有两个数接近整十整百,有的同学只把其中一个数看成整十整百了,所以容易弄错。

  师出示例11

  生:列式解答

  生1:58≈60   60×3=180(元)

  生2:50×3=150(元)    8×3=24元   150+24=174(元)

  师:用这些钱买3个足球,每个足球74元,够不够。

  学生解答,并汇报结果

  生:200元钱不够

  三、巩固练习,完成做一做

  四、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指名回答

  生:学会了乘法估算的方法。

  生2:要想把乘法估算的结果与准确结果接近,就要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而定。

  生3:我们生活中如遇到要估算的情况,我们知道怎么做了。

  教后反思:

  从现在学生们的情况来看,他们习惯于精确计算,对估算的意识很淡薄,对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与作用,还没有真实的体验和感受,从而使他们在认识和行为上都“不太习惯”。具体表现在:估算方法的运用不灵活,要求估算结果却进行精确计算等,因此如何让学生明白估算的作用与价值,弄清精算与估算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在学习生活中自觉运用估算,是我们进行教学的目的。但估算意识的培养,不是一下就能完成的,需要有一个长期的练习与积累的过程,需要我们教师经常的给学生创设估算的情景与机会,作为估算的起始课,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感受估算的意义与价值。

乘法估算 篇10

  在教学乘法估算时,在老师讲解后学生们都说明白了、会了,但过不了几天,再做乘法估算的计算题和应用题时,又有很多同学不会做了。现举例如下: 

  如做应用题“小花家养了一些母鸡,每月生910个蛋,4个月大约生多少个蛋?”容易出现的问题有:

  一、在解题时学生把“大约”忽略而进行精确计算。

  二、是学生知道这是一道估算应用题,但却是910×4=940≈900这样计算就失去了估算的作用和意义。

  在做乘法估算的计算题时,学生有这样的情况,如“714×4≈3000”“392×3≈1000”,学生知道怎样估算,但却又画蛇添足了,把估算的结果又进行取近似数了。 

  以上都是我在教学乘法估算时遇到的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针对以上情况,我就会在复习和下次教学中重点强调学生容易出问题的地方,让学生抓住要点,并多加练习,使学生真正理解乘法估算的方法与意义,并为将来的实际应用打好基础。

乘法估算 篇11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50页《乘法估算》。

  一、说教材

  《乘法估算》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50页的教学内容,这是在三年级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算的基础上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是通过把两位数看成整十数来计算的。教材把乘法估算编排在口算整十乘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后面,这样的安排既能够使学生提高口算能力,又能够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乘法估算方法。 估算是《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估算在实际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是学生应当掌握的一种重要的计算技能,估算活动对于开拓学生的思维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材把估算方法的应用设置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还列举了多种估算方法,切实体现了“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改革理念。

  二 说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我准备从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说一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在积极参与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乘法的估算,并且能够说明估算的思路。

  2、能运用乘法估算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3、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估算知识的空间,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4、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增强学生学好估算的信心。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乘法估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过渡语:如何把教材的内容以生动活泼、清楚明了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是重中之重。这涉及到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教法和学法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三、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

  《课标》中指出,第一学段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当选择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素材。例如选择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景,选用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素材内容,相信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应该创设运用估算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体会估算的意义,形成和掌握估算的技能。在教学中,还要鼓励学生探索和尝试不同的估算方法,发展学生灵活运用不同计算策略来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开拓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法:

  学生在轻松、开放的课堂气氛红,积极参与到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自主探索适合自己的估算方法,开展组员间的合作学习和交流,实现智慧的碰撞,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能够在思考和探究中学习到估算的不同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互相交流中共同进步。 教师的“教”将要做到:创设情景、激发兴趣、鼓励探索、引导发现;学生的“学”才能做到:勇于尝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共同发展。

  四、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产生兴趣。因此,本节课在探索新知识之前,创设了去超级市场购物的情境。 同学们,下午我们将会举行一个联欢会,我们还要买很多很多水果,让我们一起去超市购物吧! 今天特价:柚子每个3元。假如要买21个,大约要花多少元钱? 这是学生以往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是把两位数看成整十数来进行估算的。这个环节不仅使学生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点进行了复习,也为新知识做了很好的铺垫,还让学生热情地投入到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积极参与问题的解决,从而顺理成章地过渡到新知识的探索。假如有350名同学参加联欢会,这个小礼堂能坐得下吗? 在实际生活当中,像这样的问题我们也不需要它的实际数据,可以运用估算的方法算出它的大概数据就行了。 现在就让我们估一估350名同学能不能坐得下? 这样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的必要性。

  (二)、探索新知 叶圣陶先生说过:“当教师就像帮助小孩走路一样,扶他一把要随时准备放,能放手就放手。”因此,我在教学中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已有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经验会把两位数看成整十数进行估算,我估计学生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不成问题,我运用知识迁移这个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在积极主动参与中领悟到乘法估算的方法。

  1、独立思考,想一想你会怎样估算?

  2、然后小组交流自己的估算策略。 郑毓信教授曾经这么说过:“没有经过个体深思而匆忙展开的讨论如无源之水,表达的见解既不成熟也不具备深度,更谈不上个性和创见。”我们的课堂需要静思默想,表面的热闹只会掩盖学生的思维,学生有自己想才会有交流的欲望。因此,合作交流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3、让学生汇报估算方法,并引导说出估算思路。(一边展示算法,一边小结估算方法。)我估计学生会出现这样的几种估算方法: 把两个因数看作与他们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口算确定他们积的范围。 ①1822≈400(个) 20 20 把其中一个因数看作与他们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口算确定他们积的范围。 ②1822≈440(个) 20 ③1822≈360(个) 20 当学生说出估算思路时,老师可以及时适当进行赏识性的表扬。 与此同时,教师对各种估算方法都不急于评价,而是积极引导学生采用多种算法。在刘兼教授的访谈录中,曾经有这么一句话:在提倡算法多样性的同时,老师要不要提出一种最好的解法呢?所谓最好的方法,要和学生的个性结合起来,没有适合全体学生的方法。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都是独特的,我们要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不能以一个或一批学生的思维准则来规定全体学生必须采用的所谓最好的方法。 因此,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你喜欢用哪一种方法?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这样不仅尊重了学生个性的思维方法,还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探究新知后,我安排有层次性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估算方法,培养估算意识,增强估算信心。

  (三)、巩固提高

  1、基本练习 “

  学以致用”,学习新知识后的练习是学生内化知识的主要环节,也是学生巩固估算方法的环节。 出示“做一做”,教材第59页。 a、看图并独立完成,选用自己喜欢的估算方法。 b、完成后请与同桌互相说说估算策略。 让学生将所学的新知识及时反馈,巩固了估算方法。

  2、提高练习

  如果脱离了丰富多彩的背景材料,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基本练习后我把提高练习设置在情境之中,。让学生在具体生活情景中灵活运用乘法估算,提高估算能力。(教材第61页,7、8题) 用生动活泼的动物园图片把学生带进动物园,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估算,再在小组内进行介绍。 在这道练习中,学生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难点:“1分钟”与所给条件的单位名称不一致,老师在这关键处应及时提醒学生。 第8题的练习比第7题更深一个层次,文字中没有把数学信息列举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图中找数学信息。培养了学生搜集数学信息的能力,还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爱玩是小孩子的天性,设置“玩”的环节是针对儿童这一特点及教学目的所考虑的。学生在游戏竞赛中表现自己,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同时估算技能得到提高。 估算抢答比赛,以组为单位,答对一题奖一个苹果,答错一题倒扣一个苹果。 通过游戏,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寓练习于游戏之中,学生将会带着激情参与活动,估算能力得到再一次的提高。

  3、开放练习

  开放性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给学生一个更广阔的能力展现的空间,更能照顾到全班每一个学生。 乘法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使用,而且呀!估算的世界也是多姿多彩的。现在就请同学们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编一道乘法估算的应用题。 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感到“课虽尽,而意无穷。”有助于学生继续保持学生的兴趣,增强估算意识,感受到乘法估算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自我评价

  这节课你学得高兴吗?你有什么收获? 让学生参与总结,既便于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使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享受成功的喜悦。

  (五)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写一篇与乘法估算有关的数学日记。

  小结

  本节课创设情景,让学生充分认识估算的意义,掌握乘法估算的多种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喜欢了估算。在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充分获得成功的体验,学习兴趣高涨,积极投入到探索之中,在合作交流中获得共同发展。课堂就像广阔的天空,每个学生能在这片天空中领略乘法估算的无穷奥妙。

乘法估算 篇12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体验估算的过程,初步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出示P70情景图,生观察思考: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2)这幅图为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你会解答吗?

  2、今天我们来学习估算乘法,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

  1、出示教科书第70页例2:

  三年纪一班29个同学去参观航天航空展览,门票每张8元。

  2、请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补充提出如果老师这时只带250元钱去够吗?

  3、先请学生猜一猜带250元够不够?再请学生思考怎么知道我们猜得对不对呢?看看小精灵是怎么说的?

  4、怎么才能知道8×29大约是多少呢?能不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计算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5、启发学生想出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整十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我们可以把29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来估算。

  6、因为8×30240,所以8×29的积比较接近240。我们可以列成8×29≈240,再介绍约等号。

  7、可见带250元够买门票。

  三、拓展引伸

  1、估计下列几道乘法算式的积大约是多少?

  32×6 49×5 218×4 581×2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说明各应看成几百或几十。说明因数是三位数时,只要看成最接近的整百数既可。

  四、实践应用

  1、完成教科书第70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答案。结合订正答案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估算的过程。

  2、让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72页第4题。

  3、请学生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五、全课总结

  1、上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2、师总结。

乘法估算 篇13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本单元是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口算、笔算以及加减法估算、一位数乘法估算的基础上学习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估算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计算方法。估算的方法虽不确定,但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使估算的结果符合问题实际又接近准确值,使估算的过程尽可能简便。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60页的例5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估算意识。

  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事例,使学生懂得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使估算结果符合问题实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理解、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

  难点:能使估算结果合乎实际情况。

  关键: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铺垫孕伏

  (多媒体出示:一组海南省琼海市美丽的自然风光图)

  师:我们琼海市是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现在就让我们带领客人(这是一节接待课)一起欣赏吧!(多媒体播放,教师介绍:万泉河、白石岭、博鳌、……)

  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做些什么呢?

  分别请几个学生说一说。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在画中来一次“琼海一日游”,好吗?

  [设计思路:选择学生熟悉的当地景点,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数学知识产生亲切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二、探究方法,学习新知

  师:出发前,我们必须准备好车票和门票。

  1、(多媒体出示例题)例5:一套车票和门票49元,四年级一共需要104套票,需要准备多少钱呢?

  2、审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指名口答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用乘法算,加深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

  3、学生独立估算。(当学生选择笔算时,教师把笔算的竖式板书,同时说明:笔算的结果很准确,但当我们去旅游时一般不需要把钱算得那么准,这时我们可以选择估算。)

  师:你会估算吗?

  学生独立估算,算好后,反馈学生不同的估算方法:

  方法一:49×104≈5000(元)

   ↓   ↓

  50   100

  方法二:49×104≈5500(元)

    ↓  ↓

  50  110

  方法三:49×104≈4500(元)

     ↓ ↓

  45 100

  方法四:49×104≈5250(元)

     ↓ ↓

  50 105

  ……

  [教师注意倾听并及时记录学生的不同方法以便及时评价,有便于后面的集体讨论,一方面调动学生情感因素,另一方面从调动学生情感因素出发,巧妙引导学生逐层讨论,逐项比较,发表自己个性化的看法,形成思考的习惯,提高辨别比较的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有序性和口头表达能力。]

  4、讨论、比较。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来估算,在这些估算方法中,你认为哪种估算方法更适合,更符合实际需要?为什么?

  小组内交流自己认为最适合的估算方法,反馈交流情况,引导开展课堂讨论。

  生 :我喜欢第一种估算方法,因为把49看成50,把104看成100,50×100等于5000,计算很方便。

  生 :我喜欢第二种估算方法,因为把49看成50,把104看成110,两个数都看大了,这样估算出来的结果50×110等于5500,肯定大于49×104的结果,还有多余的一点钱,可以防止有什么意外发生。

  生 :我喜欢第四种估算方法,因为把49看成50,把104看成105,两个数都看大了一点点,这样估算出来的结果50×105等于5250,与准确值很接近。

  生 :我觉得第四种估算方法计算不简便。还是第一种计算简便,我喜欢第一种估算方法。

  生 :我认为第三种方法不好,因为把49看成45,把104看成100,两个数都看小了,这样估算出来的结果45×100等于4500,如果带4500元钱肯定不够。我喜欢第三种估算方法。

  生 :第一种方法好,它只把一个因数看小,另一个因数还是看大一点点的,这样,在估算的结果上,再多带一些钱,也是可以的。

  ……

  [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甚至允许学生辩论,但要引导学生符合实际情况,在此题中要估大些,才是合适的方法。]

  5、小结。

  师:同学们都各有自己的想法,这很不错。但是,我们在进行估算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今天的这种情况,我们要把两个因数估大一点才行,因为估小了所带的钱就不够用了。所以方法二的估算方法符合问题实际又接近准确值,计算也比较方便。

  [在学生精彩纷呈的发言后,引导学生注意估算的原则,特别要注意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并学会根据需要调整估算结果,同时,可以使用计算器算出精确值,从而让学生对估算结果有一个比照,综合而优化地考虑较合适的方法,既使学生对估算有一个深层次较准确的认识,又使学生对特定情况如带款外出旅游等要适当估大一些有明确的把握。]

  三、巩固练习

  多媒体出示旅游的路线。

  1、(农家乐)师:买好了门票,我们出发了。第一个参观景点的“农家乐”。“农家乐”里有踏水车等一些农村的游乐项目,瞧,小朋友在玩什么?

  (多媒体出示练习题:踏水车每人需要11分钟,四年级104人约需要多长时间?照这样的速度,在这次旅游中,每个同学是否都能玩到踏水车?)

  (1)学生独立完成。

  (2)反馈学生的估算方法,教师板书记录:

  方法一:12×104≈1200(分)

   ↓ ↓

  12 100

  方法二:12×104≈1000(分)

   ↓ ↓

  10 100

  ……

  (3)师:四年级同学全部玩结束,大约需要1000多分钟,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想法?

  生 :把12看成10,104看成100,都看小了,估算结果大约是1000分钟,相当于17个小时,时间太长了,肯定不能让每个同学都玩到。

  生 :等的时间太长啦!

  生 :可以让一部分同学玩这个项目,其他同学玩别的一些游乐项目,这样花费的时间要少一些,还可以多玩几个项目。

  [先让学生释放情感和天性,再引导学生理智地考虑问题。]

  师:你们的想法很好,老师和你们想的一样,也认为这样的安排不太合理,因此老师决定多安排两个游乐项目,让你们自己从中选择喜欢的玩,这样合理安排,使每个同学都能玩得开心。你们想玩什么,与同桌交流一下。

  [先估算玩弹脚踏水车的时间,是为了让学生进行计算的巩固练习,同时,引发后面的教学环节。]

  2、(多媒体出示)第二站:万泉河游船

  师:走出“农家乐“,我们来到美丽的万泉河,这里有一条豪华舒适的游船,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们来享受一下坐游船的感觉。(好舒服哦!微风轻轻地吹,游船慢慢地行驶在河面上,天是那么蓝,水是那么清!不知不觉船到岸了。好,请大家下船吧!)(学生睁开眼睛)

  3、(多媒体出示)第三站:白石岭

  离开了美丽的万泉河,我们来到险峻的白石岭。白石岭的索道是海南第一条索道。你们想体验一下坐索道的滋味吗?在坐之前我们必须算一算我们四年级能不能一次坐完。

  (多媒体出示练习题:白石岭索道最大承受重量是5000千克,四年级学生平均体重大约是25千克,四年级104人可以同时乘坐缆车吗?)

  (1)学生独立完成。

  (2)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

  4、(多媒体出示)第四站:博鳌亚洲论坛

  现在,我们往最后一站出发,大家猜一猜,最后一站我们会去哪?(学生一般会猜到是博鳌,因为博鳌现在已经闻名世界!)博鳌那儿可漂亮了,我们是该去那儿看看!(师:博鳌亚洲论坛是我们亚洲人讨论亚洲共同发展的地方。能放在我们琼海博鳌建立这样的会址是我们琼海人的骄傲!)

  5、师:参观完最后一个景点,我们该返程回家了。

  (多媒体出示:从博鳌到加积的路程大约是18千米,同学们乘车返回,如果客车每分钟大约行830米,21分钟能否从博鳌返回到加积?)

  (1)学生独立解决。

  (2)展示学生学习成果,评价。

  [这部分五个环节是本课的实践活动部分,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精神,巧妙地将例题与练习贯穿在“琼海一日游”的路线图中,把学生对游玩项目的兴趣引导到估算的运用上。]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乘法估算”。(师板书课题)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吗?(分别请几个学生说一说。)

乘法估算 篇14

  课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用乘法口算直接估算.

  2.通过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产生活.

  教学重点

  用四舍五入法口算进行估算.

  教学难点 

  用四舍五入法口算进行估算.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800×3= 200×9= 250×4= 300×5=

  24×3= 60×4= 240×2= 19×20=

  30×70= 600×3= 80×90= 18×4=

  2.求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

  98 429 591 7692 8170

  二、探究新知.

  1.介绍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也只要算出近似数,不需要算出准确数.这样的计算叫做估算.

  2.板书课题:.

  3.教学例11:

  (1)让学生读题,找了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分析题意.

  (2)提问:大约收大枣多少千克是什么意思?

  使学生明确:大枣的重量不必求出准确的千克数.

  (3)分析:816是800多一些,接近800,多出的16不满100的一半(50),也就是十位上不满5,把百位后面的尾数舍去,816的近似数是800.

  (4)估算时,先求出大枣重量的近似数,为了不忘记,可以把近似数写在816的下面.

  (千克)

  想:816约等于800,800乘3等于2400.

  答:大约收大枣2400千克.

  (5)因为是大约收大枣的千克数,因此用符号“≈”表示约等于,816×3≈2400(千克),答时,不要丢掉“大约”两字.

  (6)反馈练习:714×4.

  4.用类推法分组自学例12.

  (1)每小组派一个代表汇报结果,并口述解题思路.

  (2)使学生明确:

  295接近300,95过100的一半(50),也就是十位上的数满5,把百位后面的尾数略去后,向百位进1,295的近似数是300. 295×9,可以这样估算300×9,得2700.过程如下:

  (米)

  答:小王家离学校大约有2700米.

  (3)用准确数计算.

  295×9=2655(米)

  2655省略百位后面的尾数得2700.

  说明估算和实际乘的结果相同.

  (4)反馈:584×6.

  三、课堂小结.

  ,先把另一个因数的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再和一位数相乘.

  四、随堂练习.

  1. 说一说把第一个因数用四舍五入法看作是多少?(口答)

  826×3 488×6 206×4 692×4 310×7

  2.(1)一个因数是715,另一个因数是7,积大约是多少?

  (2)195乘以4大得多少?估算的结果比乘得的准确数大一些还是小一些?

  五、布置作业 .

  联系生活实际调查一下:

  1.本校有学生( )人,大约是( )人.

  2.本街道(居民楼或本村)有居民( )人,大约( )人.

  板书设计 

  ,先把另一个因数的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再和一位数相乘.

乘法估算 篇15

  一、设计思想

  估算是《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估算在实际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是学生应当掌握的一种重要的计算技能,估算活动对于开拓学生的思维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估算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能力。从以往的教学情况看,学生往往忽视在列竖式计算前进行估算,因此,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更要加强对学生估算技巧的指导,提倡"算法多样化"。

  二、教材分析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70页的教学内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是通过把两、三位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来计算的,把估算放在整百、整十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后面,既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又便于学生理解估算的方法。教材通过创设一个需要估算的实际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进而找出可以把这个数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整百的数来估算的方法。这样的安排既能够使学生提高口算能力,又能够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乘法估算方法。

  三、学情分析

  在前面学生已基本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或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及其应用和两位数乘(或)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在三年级中,大部分学生对乘法口诀能熟练掌握,小部分学生口算速度比较慢,个别学生口诀还不太熟练,需个别辅导。问题最大的是估算,在做计算题目的时候,很多学生往往很少进行估算,部分学生觉得列竖式计算还进行估算很烦,没有样成估算的习惯,我想从第一节课开始,就让学生在进行计算前先进行估算,让他们养成一个很好的习惯。很多题目学生口算就算出来了,学生根本不需要估算,后面一些例题中,很多题目也无需估算,但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总是人为地要求让学生估算,然后笔算,久而久之,学生似乎对估算有一种腻烦心理。这是我们在教学中值得关注的。所以教师应创设一些需要估计的生活情景让他们有所感受,这是非常必要的。只有经过长期的体验,才能培养起他们的估计意识。

  四、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我准 备从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说一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在积极参与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估算,并且能够说明估算的思路。

  2、能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估算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3、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估算知识的空间,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4、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增强学生学好估算的信心。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估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过渡语:如何把教材的内容以生动活泼、清楚明了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是重中之重。这涉及到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教法和学法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课标》中指出,第一学段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当选择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素材。例如选择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景,选用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素材内容,相信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应该创设运用估算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体会估算的意义,形成和掌握估算的技能。在教学中,还要鼓励学生探索和尝试不同的估算方法,发展学生灵活运用不同计算策略来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开拓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的"教"将要做到:创设情景、激发兴趣、鼓励探索、引导发现;

  七、课前准备一

  学生去超市构物付钱 主题图片

  八、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产生兴趣。因此,本节课在探索新知识之前,我让学生猜猜我的年龄和身高。 旨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让学生尽可能的估算。然后出示一个生活情景,去小卖部买水,每瓶水2元,20瓶需要多少钱呢?这道题目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进行了复习,也为新知识做了很好的铺垫,还让学生热情地投入到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积极参与问题的解决,从而顺理成章地过渡到新知识的探索。

  1、猜猜老师的年龄。

  老师今年大约( )岁,实际上( )岁。

  2、猜猜老师的.身高。

  老师大约高( )米,实际上( )米。

  3、小明去小卖部买水,每瓶水2元,20瓶需要多少钱呢?这道题目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进行了复习,也为估算做准备。

  (二)、探索新知

  叶圣陶先生说过:"当教师就像帮助小孩走路一样,扶他一把要随时准备放,能放手就放手。"因此,我在教学中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1、出示第70页的情境图:

  老师带着29个同学去参观航天航空展览,门票每张8元。

  引导学生说说从主题图中你读懂了什么,获得了哪些讯息?

  2、请学生根据主题图提出问题,老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

  设疑: 如果老师这时只带250元钱去够吗?

  3、小组合作讨论:

  (1)、教师先请学生猜一猜带250元够不够?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2)、小组讨论各组的办法。教师提示:小精灵的问题哪组能帮忙解决呢?

  8×29大约是多少呢?能不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计算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启发学生想出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整十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我们可以把29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来估算。

  (3)、小组汇报结果: (在估算的教学中,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估算的意识,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并能加以解释。)

  结果一:29×8232

  结果二:把29看成30

  因为8×30240,所以8×29的积比较接近240。我们可以列成8×29≈240。再由小精灵介绍约等号。 可见带250元够买门票。

  结果三:把8看成10

  因为10×29290,所以8×29的积比较接近290。我们可以列成8×29≈290。可见带250元不够买门票。

  当学生说出估算思路时,老师可以及时适当进行赏识性的表扬。灵活采用多样的估算策略。把29估成30,是估大了,说明即使有30个同学参加,才需要240元,因此带250元肯定是够了。如果把8估成10,估算方法相同,但却还没解决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多估了2个29,即58元,而290元与250元相差40元,因此钱不够。所以我们出门要多带一点钱。"。脱离问题情境,教师对各种估算方法都不急于评价,而是积极引导学生采用多种算法。在刘兼教授的访谈录中,曾经有这么一句话:在提倡算法多样性的同时,老师要不要提出一种最好的解法呢?所谓最好的方法,要和学生的个性结合起来,没有适合全体学生的方法。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都是独特的,我们要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不能以一个或一批学生的思维准则来规定全体学生必须采用的所谓最好的方法

  (4)、灵活采用多样的估算策略。把29估成30,是估大了,说明即使有30个同学参加,才需要240元,因此带250元肯定是够了。如果把8估成10,估算方法相同,但却还没解决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多估了2个29,即58元,而290元与250元相差40元,因此钱不够。所以我们出门要多带一点钱。"。脱离问题情境,孤立地说某种估算方法好或不好,是没有意义的。对于不同的问题情境,甚至同一问题情境,可以灵活采用多样的估算策略。

  4、不同情况,不同对待

  (1)如果有32个学生去,那怎么估算?

  (2)如果是23个学生去,又怎样估算合适?

  通过创设钱不够的情景,使学生体会到在实际的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用估算来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很多问题只要估算就行了,不需要知道精确的结果。

  这样不仅尊重了学生个性的思维方法,还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探究新知后,我安排有层次性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估算方法,培养估算意识,增强估算信心。

  (三)、练习三步曲

  通过练习引发学生思考估算方法,并在小组内讨论,归纳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算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并灵活地应用。

  1、基本练习

  "学以致用",学习新知识后的练习是学生内化知识的主要环节,也是学生巩固估算方法的环节。书中做一做。

  出示21×6 48×5 397×73 510×7

  A、独立完成,选用自己喜欢的估算方法。

  B、小组讨论并订正答案。结合订正答案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估算的过程。说明各应看成几百或几十。说明因数是三位数时,只要看成最接近的整百数既可。

  让学生将所学的新知识及时反馈,巩固了估算方法。

  2、提高练习

  课本第72页的习题7。

  3、开放练习

  (1)开放性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给学生一个更广阔的能力展现的空间,更能照顾到全班每一个学生。

  估计会场大约需要多少人数

  班级三(1)三(2)三(3)三(4)三(5)

  人数

  (2)乘法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使用,而且呀!估算的世界也是多姿多彩的。现在请学生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估算的例子。

  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感到"课虽尽,而意无穷。"有助于学生继续保持学生的兴趣,增强估算意识,感受到乘法估算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自我评价

  这节课你学得高兴吗?你有什么收获?

  让学生参与总结,既便于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使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享受成功的喜悦。

  小结 :本节课创设情景,让学生充分认识估算的意义,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估算的多种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喜欢了估算。在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充分获得成功的体验,学习兴趣高涨,积极投入到探索之中,在合作交流中获得共同发展。课堂就像广阔的天空,每个学生能在这片天空中领略多位数乘一位数估算的无穷奥妙。

  九、知识结构或板书设计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①、29×8232

  ②、8×29≈240 把29看成30 8×30240

  ③、8×29≈290 把8看成10 10×29290,

  十、作业设计

  完成课堂作业本第31页。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乘法估算(通用15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