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数学教案设计 >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8、9周教案(精选2篇)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8、9周教案(精选2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8、9周教案(精选2篇)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8、9周教案 篇1

  数学课程教案

  周次

  5

  课次

  19授课课题

  认识克

  教学基本内容让学生体会1克有多重,让学生体会克的产生也是实际测量的需要。教学目的和要求1.让学生体会1克有多重。2.让学生体会克的产生也是实际测量的需要

  教学重点及难点

  体会1克有多重。

  教学方法

  及手段与生活实际联系,增强学生的理解

  学法指导

  注重演算过程中的算理说明和习惯养成。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预习

  认识家里一些物品的重量

  教

  学

  环

  节

  设

  计一、   复习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千克和克这方面的知识,谁来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我们要用到克作单位?二、学习新知1.你知道怎样的物品重大约是1克?请举例。2.一根羽毛的重量比1克轻还是重?1.                  一把直尺呢?2.                  用手去掂一掂2分硬币,看它有多重?3.                  看图说出下面的水果大约各重多少克?橙子:150克   哈密瓜:1250克4.                  拿出带来的包装袋,看一看包装袋上,分别标有多少克?学生拿出从家里带来的包装袋,分辨每个包装袋分别装有多少克?三、巩固练习1.  试一试称一称数学书大约重多少克,再称称铅笔盒大约重多少克?2.  做“想想做做”的第1题。你能说出下面的物品各有多重吗?3.  做“想想做做”的第2题。用手掂一掂,估计下面的物品比1克轻还是比1克重?一根橡皮筋、一包餐巾纸、一些铅笔屑。  4.做“想想做做”的第3题。2千克=(   )克    3000克=(   )千克9000克=(  )千克    7千克=(   )克学生先独立完成在书上,在组织交流。  5.做“想想做做”的第4题。  观察杯子里的水与空杯的变化,想一想:(1)杯子里的水重多少克?(2)照样子称一杯水,算算杯子里的水重多少克。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    业

  板书设计认识克2千克=(   )克    3000克=(   )千克9000克=(  )千克    7千克=(   )克

  执行情况

  与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教案

  周次

  5

  课次

  20授课课题

  练习课

  教学基本内容

  通过对实物和相应重量的连线以及选择相应的计量单位,巩固已初步建立的千克和克的概念,体验这些单位在生活里的应用。教学目的和要求巩固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口算和笔算,及除法的验算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及难点1.通过对实物和相应重量的连线以及选择相应的计量单位,巩固已初步建立的千克和克的概念,体验这些单位在生活里的应用。

  2.联系生活实际,应用千克和克,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方法

  及手段联系生活实际,应用千克和克,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学法指导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预习

  教

  学

  环

  节

  设

  计一、估计出示书上的图片,(梨、公鸡、鸡蛋、猪)先让学生进行估计,每样物品大概有多重?然后进行连线练习。二、填空 在括号里填上“千克”或“克”。  铅球重4(  )   篮球重650(  )  乒乓球重(  )   杠铃重50(  )三、填〉〈或=800克(  )4千克   3千克(  )3000克2千克(  )1500克  7000克(  )9千克四、算一算出示一袋重为190克的面包,再出示4个一袋的面包,每个重为70克,想一想这5个面包一共是多少克?

  五、比一比出示一袋牛奶馒头,净含量为400克,一袋素菜包,净含量为420克,一袋三鲜馄饨,净含量为600克。(1)一袋三鲜馄饨比一袋牛奶馒头重多少克?(2)一袋牛奶馒头比一袋素菜包轻多少克?(3)你还能提哪些问题?六、想一想一个空杯重240克,1号杯重300克,(1)1号杯里的水重多少克?(2)你能估计出2、3号杯里的水各重多少克吗?七、实践活动到食品商店去看一看,有哪些袋装食品是用克作单位的,各是多少克;有哪些袋装食品是用千克作单位的,各是多少千克。(请大家利用休息日到商店里去走一走,看一看。)八、思考题每个菠萝都同样重,每个苹果也都同样重。1个菠萝的重量是1个苹果的几倍?在正确的答案下面画“√”。

  作    业完成练习四的第3、4、5题。

  板书设计

  执行情况

  与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教案

  年级  三     主备人 周晓炜   备课时间     年 9 月  27日

  周    次

  1

  课次

  4

  授课课题

  实践活动

  教    学

  基本内容实践活动

  教学目的

  和要求

  使学生加深对千克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应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及难点对物品重量的估计。

  教学方法

  及手段

  学法指导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预习

  完成练习一

  教

  学

  环

  节

  设

  计一、称水果和蔬菜 1.出示:苹果、橘子、西红柿、黄瓜各1个,先让学生估计一下,每个各重多少克?   2.想一想:如果称一千克的苹果,大概是几个?橘子呢?西红柿呢?黄瓜呢?   3.进行称一称的练习。   4.学生将实际动手后获得的答案写在书上。二、  称体重1.  分小组先分别称一称每个人的体重。2.  比一比,谁最重,谁最轻。3.  如果一个小朋友比23千克重一些,另一个小朋友比24千克轻一些,请大家估计一下,这个小朋友的体重大约是多少千克?可以怎么说?三、课外小知识6至10岁儿童体重的千克数一般是“实足年龄×2+7(或8)”。请你算一算自己的体重,再与你称出的实际体重比一比。四、质疑问难对最近所学的知识有没有什么不清楚的,请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五、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称了水果和蔬菜,还称了自己的体重,你有什么收获?六、课外拓展利用休息日,到菜场去走一走,估计一下各种蔬菜大约分别是几千克重?

  作    业

  板书设计

  执行情况

  与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教案

  周次

  6

  课次

  21授课课题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1)

  教学基本内容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能进行一些简单的估算。教学目的和要求能用比较合理的方法正确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能进行一些简单的估算。

  教学重点及难点

  能用正确、合理的算法进行口算。

  教学方法

  及手段与生活实际联系,增强学生的理解

  学法指导

  注重演算过程中的算理说明和习惯养成。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预习

  教

  学

  环

  节

  设

  计一、引入新课出示情景图。(只出现三种玩具,问题不出示)(1)先引导学生看图,选择两种你喜欢的玩具提一个问题。(学生能提出用加法和减法做的两个问题)学生提问后,出示问题,并要求列式解答。说说是怎样算的。(2)观察两道加法算式,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两道减法算式呢?(3)小结。你还能求出什么问题。二、新授出示口算卡片,先算出两个数的和,再算出两个数的差。(1)同桌两人拿出数字卡片。(两位数)同时拿出一张,算出这两个数的和。谁算得快,卡片归谁。比比,谁得到的卡片多。(2)同时拿出一张,算出这两个数的差。谁算得快,卡片归谁。比比,谁得到的卡片多。直接写得数。比一比,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2、夺卡片游3、完成p46想想做做4和p48想想做做4

  作    业完成p46(5)、p48(5)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1)

  执行情况

  与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教案

  周次

  6

  课次

  22授课课题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教学基本内容

  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在练习中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综合运用所学和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教学方法

  及手段

  学法指导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预习

  教

  学

  环

  节

  设

  计一、基本题练习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式。p45(2)p47(2)二、综合题1、完成p46(3)直接填表。集体订正。2、完成p48(3)直接填表。集体订正。3、完成p46(6)看图理解题意。(1)先讨论第一个问题:从熊猫馆到老虎馆走哪条路最近?独立思考后指名交流。(2)再讨论第二个问题:小明从猴山到蛇馆,小红从猴山到孔雀园,谁走的路近?这个问题分2个小问题讨论,先思考小明怎样走近,组织交流;再思考小红怎样走近,组织交流。最后,再讨论小明和小红谁走的路近。4、完成p46(7)读题,理解题意。独立解答。交流订正。5、完成p48(6)看图理解题意。先估计一下哪种球最贵,再算一算。6、完成p48(7)看图后,说说题意。重点理解两个猴子搬的一大筐28个桃子是什么意思。解答交流订正。

  作    业p45(1)p47(1)

  板书设计

  执行情况

  与教学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8、9周教案 篇2

  数学课程教案

  周次

  8

  课次

  24授课课题

  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基本内容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目的和要求初步掌握只给出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以及口头叙述的表述能力;培养良好学习情绪以及乐于动脑,积极思维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及难点

  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初步学会分析综合法分析两步应用题。

  教学方法

  及手段与生活实际联系,增强学生的理解

  学法指导

  注重演算过程中的算理说明和习惯养成。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预习

  初步熟知课

  教

  学

  环

  节

  设

  计一、初步感知1、猜玩具个数今天,李老师先和大家做个游戏。(出示两个盒子)这里有两个盒子,里面装着些动物玩具。红盒子里装着2个动物玩具,猜猜黄盒子里装了几个动物玩具?(指名猜)只要老师送你们一句话,你们就能猜对了:黄盒子里装的个数是红盒子里的2倍。(再指名猜)你怎么想的?两个盒子一共装了多少个?2、验证打开盒子验证玩具个数。我们三(1)班的小朋友真聪明,李老师相信接下来大家的表现一定会更出色。二、新授1、出示情景图玲玲妈妈带着玲玲去去买衣服。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说,齐读两个条件)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吗?(指名提问,问到“上衣多少钱”时,请学生口头解答,老师板书出算式)。2、教学例题(1)(1)理解题意妈妈想考考玲玲,问道:“买一套衣服要多少钱?”你能理解“一套衣服”的意思吗?(指名说)(2)画线段图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一位数学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线段图,听过吗?我们先用一条线段表示裤子的价钱(画线段图),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画多长呢?(指名说,然后再画)为什么画3份这样长?(指名说)要求一套衣服一共要多少钱,也就是求裤子和衣服一共要多少,我们可以这样表示问题(画括号和问题)你会解答吗?做在草稿本上(3)解答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指名说,老师板书)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比较,提示课题这题和刚才那题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题要两步计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出示课题)(5)第二种解法要求“一共要多少元?”还能想出其他方法吗?(同桌讨论,再指名说,老师板书)4从哪里来?懂的小朋友先和同桌说说。(指名说)3、教学例题(2)(1)理解题意妈妈还想考考玲玲,她把问题改了改,谁来读读问题。(指名读)(2)线段图看线段图,问题还能这么表示吗?那怎么表示?你能指出是哪部分吗?(3)解答会解答吗?做在草稿本上。指名板演。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第二种解法还有其他方法吗?(指名说)2从哪里来?(5)比较这两道题在解答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先同桌说,再指名说)出示带子图,说说问题要求什么。独立解答,集体订正。说说你还能求什么。三、练习1、p49(1)出示汽车图,独立解答。集体订正。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2、p50(2)出示情景图。(本子2元,水彩笔的价钱是本子的8倍,铅笔盒的价钱比本子贵16元)3、编题练习编一道今天学习的两步计算解决的应用题。可以用老师提供给你的条件,也可以根据平时买东西的经验,说个条件再编。

  作    业

  板书设计

  执行情况

  与教学反思

  数学  课程教案

  周    次

  1

  课次

  2

  授课课题

  练习五(1)

  教    学

  基本内容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目的

  和要求通过练习,进一步弄清口算时进位加与不进位加、退位减与不退位减以及加与减在方法上的异同,进一步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及难点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及意义。

  教学方法

  及手段通过练习,提高正确率和速度。

  学法指导

  说思路练习和笔算相结合。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预习

  练习题校对

  教

  学

  环

  节

  设

  计一、导入课题二、基本题练习1、完成p51(1)口算卡片出示。指名口算。先比较前两组每组上下两题的区别和联系。再比较前两组每行左右两题的区别和联系。使学生明白加、减法在算法上的共同之处。2、完成p51(2)同桌两人合作练习。一人操作,一人口算,再交换角色继续练习。三、综合题练习1、完成p51(3)先明确题目要求,再交流估算方法。在书本上用“○”圈出得数比50小的算式,用 “□”圈出得数比50大的算式。交流订正。2、完成p51(4)直接写得数。注意速度。3、完成p51(5)要求提一个一步计算的问题。指名提问,并口算出结果。你还能提什么问题?四、练习小结

  作    业

  p51(5)

  板书设计

  练习5

  执行情况

  与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教案

  周次

  8

  课次

  26授课课题

  练习五(2)

  教学基本内容

  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目的和要求着重练习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估计的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进一步感受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明确思路。

  教学方法

  及手段联系生活实际,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学法指导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预习

  教

  学

  环

  节

  设

  计一、补条件,提问题(1)大汽车有45辆,小汽车比大汽车多12辆。               ?(2)白兔有15只,            ,白兔和灰兔一共有几只?二、应用题练习1、完成p51(6)看图理解题意。独立思考,完成在作业本上。交流,说说你怎样想的。2、完成p52(7)看图理解题意。独立思考,完成在作业本上。交流,说说你怎样想的。3、完成p52(8)看图理解题意。说说你知道了哪些信息。组织提问。评评谁提的问题好。4、完成p52(9)看图理解题意。选择你想购买的体育用品,再自己解答问题。组织交流。5、完成p52(10)独立完成,交流估计方法。集体订正。三、讲解思考题出示思考题。组织分组讨论。尝试写出相应的算式。交流。

  作    业p52(8)p52(9)

  板书设计

  执行情况

  与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教案

  周    次

  8

  课次

  28

  授课课题

  24时记时法

  教    学

  基本内容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教学目的

  和要求

  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教学重点

  及难点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教学方法

  及手段实物展示,联系生活

  学法指导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预习

  课前认识钟表,日历

  教

  学

  环

  节

  设

  计一、复习导入1、猜谜语,复习旧知谜底:钟你们认识钟吗?那老师要考考你们。(1)在钟面上拨出一个整点时刻。让学生说说是几点。(2)请学生拨出起床的时间,并说一说。拨出吃午饭的时间,说一说。(3)说说一日有多长。1日=24时2、讲故事,激发学习兴趣小明看节目预报知道星期六有《大风车》的节目,他急忙告诉了好朋友小红和小强,他打电话让他们星期六六点半准时收看中央台。可是星期六的早上小红和小强一早就等候在电视机旁,等了很久,还没看到《大风车》。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思考讨论,可以让学生拨出《大风车》播放的时间。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说?3、导入课题。交通、邮电、广播等部门在工作中需要很强的时间观念。为了计算简便,不容易出错,都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记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记时法。出示课题二、新授1、讲解 0时到12时24记时法是怎样记时的呢?现在我们看钟面。春节是我们每个小朋友最喜爱的节日之一。那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除夕夜晚盼望以久的新年钟声是在什么时间敲响?请生在钟面上拨出这个时间。说明,这是旧的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作为一日的开始,我们把这一时刻称为0时。(在线段图上写出)24时记时法也就是从此时此刻开始计算一天的时间。新的一天开始了,(继续拨时针)接下去是几时?夜静悄悄的,同学们这时都早已经进入了甜蜜的梦乡,在一步一步往下拨,让学生边看边说,2时、3时……6时。(在线段图上依次写出,其中板书2:00,其他让学生学写)天亮了,太阳公公也露出了笑脸,我们该起床了,7时,吃早饭了……中午11时30分,我们该吃饭了,中午12时。问:这个时候时针走了几圈?经过了几小时?下面开始走第二圈,把时针指向下午1时的位置。问:钟面上现在表示的是几时?用24时记时法,我们可以表示为13时。(在线段图上注出)2、讲解12时到24时再拨到下午2时,这时24记时法可以怎么表示呢?让学生说说。(线段图上写出)这一部分不急于给学生说时道理,而是让学生感知,自己感悟出记时的方法。接着往下拨,指向2点30分,问:下午2点30分用24时记时法怎样表示?(板书14:30)时钟在往下拨,到7点,让学生说怎样表示。这时,同学们结束了一天的学习,回到宿舍。时间一晃就到了20时,也就是我们说的晚上几点,这时我们该上床休息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又是午夜12点,夜深人静,一天又过去了。这个时候,我们称为晚上12点,用24时记时法是几时呢?再仔细观察一下,24时又正好是第二天的几时?这时,一昼夜就结束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引导学生明确时针走了两圈,走了24小时。在时间线段上找找普通记时法和24时时法的联系。明确:在一日内,由于第一圈走了12小时,所以时针在走第二圈时,就把时针所指的钟表上的时刻分别加上12。想一想,16:00是下午几时?18:30呢?同桌说说怎么想的。3、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联系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24时记时法来记录时间。把小明看的节目预报用普通记时法说一说。4、交流,练习出示情景图。读出钟面上的时间。说说他们都在做什么。试着用24时记时法表示出来。交流订正。三、练习1、完成p54(1)出示情景图。说说银行储蓄业务上午几时几分开始营业,下午几时几分停止营业?2、完成p54(2)出示情景图。说说这一路公共汽车最早是几时几分开出?最晚呢?看火车票。弄清13:37开的意思,回答所提的的问题3、完成p54(3)看着钟面想一想,这时你可能在做什么?4、完成p55(5)5、完成p55(8)四、课堂小结p55(4)、p55(6)、p55(7)读一读“你知道吗?”

  作    业

  板书设计

  执行情况

  与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教案

  周次

  9

  课次

  29授课课题

  简单的时间计算

  教学基本内容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教学目的和要求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教学重点及难点

  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了多少分钟的问题。

  教学方法

  及手段

  节目预报表

  学法指导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预习

  找寻节目预报表

  教

  学

  环

  节

  设

  计一、复习24时记时法出示节目预报:节目预报上午8时50分  金色的童年上午9时30分  儿童英语……           ……下午2时       六一剧场下午4时       美术星空下午4时40分  七巧板……           ……晚上6时30分  大风车晚上7时       新闻联播……           ……你能用24时记时法播报节目吗?同桌两人练习。二、新授1、教学整时的计算出示节目预报表。说说你喜欢看什么节目,各要多少时间。思考“六一剧场”播放了多少时间。指名说说怎么想的。2、教学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的计算思考“金色的童年”播放了多少时间。出示时间线段图。在时间线段图上找出8:50和9:30。交流怎么想的。有两种思路:(1)先算从8时50分到9时是10分,再算从9时到9时30分是30分,一共播放了40分钟。(2)先算从8时50分到9时50分是1小时,9时50分与9时30分比,超过了20分,所以一共播放了60分-20分=40分。三、练习1、完成p57(1)读题,理解题意。独立思考。交流怎样想的。有两种思路:(1)分别算出上午和下午各有多长时间,再加起来。12:00到13:30是1小时30分,15:40到17:00是1小时20分,合起来是2小时50分。(2)先算12:00到17:00是5小时,再从5上时中减去不借书的一段时间13:30到15:40是2小时10分,所以是2小时50分。2、完成p58(2)看图理解题意。先估计哪个商店的营业时间长,再计算实际营业的时间,验证自己的估计是否正确。(1)百货商店:9:30到20:30是11小时。(2)快餐店:6:00到9:00是3小时,中午11:00到1:00是2小时,下午5:00到8:00是3小时,合起来是8小时。(3)超市:周一至周五8:00到22:00是14小时,周六至周日9:00到23:00也是14小时。3、完成p58(4)看图理解题意。思考解决方法。有两种方法:(1)先算第一天的时间晚上8时到晚上12时是4小时,再算第二天的时间凌晨0时到清晨6时是6小时,合起来是10小时。(2)也可以假设从第一天晚上8时睡到第二天早上8时,共睡了12小时,再减去2小时,是10小时。看懂火车时刻表,弄清到达和出发的时刻,明确“运行”和“停靠”的含义,再计算经过时间。4、完成p59(5)p58(3)读一读“你知道吗?”

  作    业

  板书设计

  执行情况

  与教学反思

  数学  课程教案

  周    次

  9

  课次

  30

  授课课题

  周末一天的安排

  教    学

  基本内容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里的应用

  教学目的

  和要求

  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里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会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及难点

  结合实际,能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方法

  及手段

  学法指导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预习

  教

  学

  环

  节

  设

  计1、了解小华的作息时间表出示小华的周末作息时间表:6:30          起床6:40-7:00    早锻炼7:00-7:30    吃早饭7:30-8:10    做家务8:10-8:40    做作业8:40-10:00   到新华书店购书10:00-11:30  看课外书11:30-12:00  吃午饭12:00-13:10  午睡13:20-16:20  参观动物园16:20-18:00  看电视18:00-18:30  吃晚饭18:30-20:00  制作航模20:30         睡觉从这表中了解小华周末一天的生活,说说,自己从这张作息时间表中了解到哪些信息,能提出哪些问题,受到哪些启发。2、解决教材中提出的几个问题。(1)小华做家务用了多少时间?做作业用了多少时间?到新华书店购书呢?(2)小华参观动物园的时间是从下午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一共用了多少时间?制作航模呢?(3)看了小华周末一天的安排,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制作一张时间安排表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自己哪些方面与小华的安排相近,自己还准备安排哪些活动,然后各自设计一张时间安排表,并在小组里相互交流,在交流中调整自己的活动,使活动安排得更合理、更有意义。

  作    业

  板书设计

  执行情况

  与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教案

  周次

  9

  课次

  31授课课题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基本内容

  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2、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使学生掌握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

  难点:正方形和长方形特征的归纳总结。

  教学方法

  及手段

  联系生活实际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发长自己的空间观念。

  学法指导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预习

  教

  学

  环

  节

  设

  计一、激趣导入1、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些美丽的图片,请大家欣赏。(多媒体显示一组图画,都是由长方形和正方形组成的)看了这些美丽的画片,你有什么感想?发现了什么?2、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哪些物体的面也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呢?3、长方形和正方形中还藏着很多秘密。到底是哪些秘密呢?你们想知道吗?(揭题)二、猜想验证,归纳发现1、观察拿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猜猜它们有什么特点呢?同桌交流。你有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吗?同桌交流。(1)拿出自己的学具,用自己的办法验证。(2)把自己的猜想和验证向小组汇报。2、操作验证(1)对长方形的边你有什么发现?相机板书。你是怎样证明的?(量、折、比等)相机教学“对边”。指一指长方形的对边在哪里,一个长方形有几组对边?长的一条边,请你给它起个名字,你会叫它什么?短的一条边呢?(2)对长方形的角你有什么发现?相机板书。你是怎样证明的?(量、折等)(3)正方形的边你发现了什么?相机板书。怎样来证明?正方形的边你会叫它什么?(4)正方形的角你发现了什么?相机板书。怎样来证明?(1)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了哪些新的认识?3、反馈4、归纳练习:下面哪些图形是长方形或是正方形?哪些不是?为什么?5、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好朋友,它们之间有干什么相同的地方?三、练习1、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再把这个长方形变成一个正方形,再说说它们的特点。2、在书上p64第7题的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再说说小青菜提的问题。3、完成书上p64第4题。先自己拼一拼,再与同桌交流一下。(1)用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2)用1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再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4、思考: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吗?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    业完成练习四的第3、4、5题。

  板书设计板书: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图形        边             角长方形  对边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  每条边都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

  执行情况

  与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教案

  周    次

  9

  课次

  32

  授课课题

  认识周长

  教    学

  基本内容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教学目的

  和要求

  1、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2、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及难点

  认识周长的含义,并能指出并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教学方法

  及手段

  学法指导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预习

  教

  学

  环

  节

  设

  计一、复习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二、导入新课1、初步认识周长(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要来研究周长。你能猜猜周长的含义吗?学生回答。拿出数学书,指一指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在哪里。指一指课桌面的周长在哪里。出示游泳池的图片,你能指出游泳池的周长吗?2、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1)学具盒面的周长在哪里。你能知道它的周长有多长吗?想办法算一算。交流算法。(2)三角尺的周长在哪里,你能算一算吗?(3)拿出一片树叶,你能指出树叶的周长在哪里吗?想办法算出树叶的周长。学生交流算法。先指出这些图形的周长,再实际量一量,算一算,然后交流是怎样计算的。3、教学“试一试”三、巩固练习1、做想想做做第2题沿着图形的边描出一周的边线,增强对周长的理解。用不同的方法算出图形的周长。然后交流算法。2、做想想做做第4题四、课堂小结

  作    业

  完成p66第5题、第6题。

  板书设计

  执行情况

  与教学反思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8、9周教案(精选2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