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语文教案设计 > 《荆轲刺秦王》学案(通用17篇)

《荆轲刺秦王》学案(通用17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荆轲刺秦王》学案(通用17篇)

《荆轲刺秦王》学案 篇1

  学习目标:

  1、①了解荆轲刺秦王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整体感知课文。

  ②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字、词、句解释,提高翻译能力。

  ③学会从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态描写入手,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2、情感与态度:正确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学会历史而辩证地评价人物。

  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字、词、句解释,提高翻译能力。

  难点:分析主要人物形象,如何正确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战国策》 又称      ,是西汉末年      编著,全书共      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历史背景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二、自主探究

  1、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什么作用?

  2、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3、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三、知识归纳

  1、正音正字

  淬(  )  忤(  )  徵(  )  陛(  )  卒(  )  提(  ) 

  创(  )  (  )  拊(  )  樊於(  )期   夏无且(  )

  2、词类活用

  (1)进兵北略地                       (2)樊於期乃前曰

  (3)函封之                           (4)太子迟之

  (5)皆白衣冠以送之                   (6)发尽上指冠 

  (7)群臣怪之

  3、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                  (2)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3)秦王还柱而走                  (4)卒起不意

  (5)今日往而不反者                (6)图穷而匕首见

  4、特殊句式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3)荆轲有所待,欲与俱            (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5)嘉为先言于秦王                (6)群臣侍殿上者

  四、课堂验收

  1、字音:

  a.拜谒(yè)  濡(rú)缕  变徵(zhǐ)  淬(cuì)火

  b.忤(wǔ)视  图穷匕(bì)见(xiàn) 八创(chuāng)

  c.箕(jī)踞  (chèn)之 偏袒(tǎn)  陛(bì)下

  d.拊(fǔ)心  (chēn)目 樊於(yú)期 怒叱(chì)

  2、重点字词新课 标第 一网

  尽收(  )其地                秦兵旦暮(  )渡易水

  微(  )太子言                邑(  )万家

  诚(  )能得樊将军首          秦之遇(  )将军可谓深(  )矣

  顾(  )计不知所出尔

  3、古今异义

  涕:(古义)            ;(今义)鼻涕。

  穷困:(古义)          ;(今义)贫穷。

  可以:(古义)                ;(今义)能够,表允许。

  偏袒:(古义)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4、成语

  切齿拊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一去不复返: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 

  发上指冠:语出《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 

  图穷匕首见: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变徵之声:语出《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五、拓展阅读

  1、战国四大刺客:要离、专诸、聂政、荆轲, 

  专诸 

  春秋时期吴国人,家住阳山之野,靠为人屠猪维持生计,当时伍子胥隐居于此, 与其交好。后来,吴公子光欲刺其兄吴王僚,来见伍子胥,请其荐一勇士,伍子胥荐了专诸。 为了刺杀吴王僚,专诸于是隐太湖学治鱼三月。藏鱼肠剑于鱼腹,成功地刺杀了吴王僚。当时,吴王僚之子公子庆忌与其手握兵权的母弟掩余、烛庸均被派出征楚国,因此,公子光谋成王位,即吴王阖闾。 

  要离 

  春秋时期吴国人,因其折辱壮士丘迮,被推为天下勇士。自吴王僚死后,阖闾立国,公子庆忌逃往艾城,招纳死士,接连邻国,欲待时乘隙,伐吴报仇。公子庆忌骨腾肉飞,走逾奔马,手能接飞鸟,步能格猛兽,矫捷如神,万夫莫敌。因此阖闾日夜忧虑。时伍子胥又荐赢弱体细的勇士要离刺杀庆忌。要离献计残身灭家,取得庆忌信任,终于成功刺杀了庆忌。(典故“壮 士断臂”即来源于此) 专诸和要离成就了一代霸主吴王阖闾(春秋五霸之一)。 

  聂政 

  战国时期魏国人,原居轵地深井,因得罪乡里,带母及其姐窨避居齐国都城临淄,乃吴起好友。后吴起因私利将其荐给豪富严遂,聂政到达韩国都城平阳后,成功的刺杀了忘恩负义的 韩相国侠累。 

  荆轲 

  战国末期燕赵人,受燕太子丹之托刺杀秦王赢政,功败垂成。他的故事家喻户晓,也就不多写了。其友高渐离被后世尊为“乐圣”,高渐离的师傅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后高渐离以灌满铅的筑刺杀秦始皇未遂,被施以瞎眼之刑。

《荆轲刺秦王》学案 篇2

  秦国的将军王翦攻破赵国,俘虏赵王,全部占领了赵国的国土,进军向北侵占土地,到达燕国南部的边界。燕国的太子丹很害怕,就请求荆轲说:“秦军马上就要渡过易水,那么虽然我想长久地侍奉您,又怎么能够做得到呢?”荆轲说:“不用太子说,我也要来同您讲了。现在假如空手而去,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现在的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来购取他的头颅。果真能够得到樊将军的首级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地召见我,我就有办法来报答太子了。”太子说:“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处境困窘而来归附我,我不忍心由于自己个人的私仇而伤害长者的心意,希望您另外考虑对策吧!”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私下里会见樊於期,说:“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是刻毒透顶了。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现在听说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来购买将军的首级,您将怎么办?”樊将军仰面朝天,长长地叹息,流着眼泪说:“我每当想起这一点,常常恨入骨髓,但是想不出什么计策啊!”荆轲说:“现在有一个建议,可以用来解除燕国的忧患,报将军的深仇大恨,怎么样?”樊於期于是上前问道:“怎么办?”荆轲说:“希望得到樊将军的首级来献给秦国,秦王一定高兴而又友好地接见我。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用右手刺他的胸膛。这样,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将军是否有这个心意呢?”樊於期脱下一只衣袖露出一只胳膊,左手握住右腕,走近一步说:“这是我日日夜夜为之咬牙切齿、捶胸痛恨的事,今天才得到您的指教!”于是自己抹了脖子。太子听说了这件事,赶着马车跑去,伏在樊於期的尸体上大哭,非常悲伤。事已至此,没有办法挽回了,于是就收拾安放樊於期的首级,用盒子封好它。于是太子预先寻求世上锋利的匕首,得到赵国徐夫人的匕首,用一百金把它买到,叫工匠用毒药水淬过它。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燕国有个勇士秦武阳,十二岁的时候就杀过人,人们不敢同他正眼相看,于是叫秦武阳做助手。荆轲等待着一个人,想同他一起去。那个人住得很远,没有来,因而停下等候他。过了一阵还没动身,太子嫌荆轲走晚了,怀疑他有改变初衷和后悔的念头,就又请求他说:“太阳已经完全落下去了,您难道没有动身的意思吗?请允许我先遣发秦武阳!”荆轲发怒,呵斥太子说:“今天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有用的小子!现在光拿着一把匕首进入不可意料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下来,是因为等待我的客人好同他一起走。现在太子嫌我走晚了,请允许我告别吧!”于是出发了。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到易水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高渐离敲着筑,荆轲和着节拍唱歌,发出变徵的声音,众宾客都流着眼泪小声地哭。荆轲又上前作歌唱道:“风声萧萧悲鸣啊易水彻骨寒冷,壮士这一离去啊就永远不再回还!”又发出悲壮激昂的羽声。众宾客都睁大了眼睛,头发都向上竖起顶住了帽子。于是荆轲就上车离去,始终不曾回头看一眼。到达秦国后,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优厚地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蒙嘉替他事先向秦王进言,说:“燕王确实非常惧怕大王的威势,不敢出兵来抗拒,愿意全国上下都做秦国的臣民,排在诸侯的行列里(意为:燕国愿意同别的诸侯一起尊秦王为天子)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俾能守住祖先的宗庙。他们诚惶诚恐,不敢自己来陈述,恭谨地砍下樊於期的头颅和献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用盒子封好,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礼送出来,派使者来禀告大王。一切听凭大王吩咐。”秦王听了蒙嘉的话,非常高兴。于是穿了上朝的礼服,安排下隆重的九宾大礼仪式,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荆轲捧着装了樊於期头颅的盒子,秦武阳捧着地图匣子,按次序进宫,到达殿前的台阶下,秦武阳脸色都变了,十分害怕,秦国的群臣对此感到奇怪。荆轲回过头来对秦武阳笑了笑,上前替他向秦王谢罪说:“北方蛮夷地区的粗鄙人,没有拜见过天子,所以害怕,希望大王稍微原谅他些,让他在大王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秦王对荆轲说:“起来,取来武阳所拿的地图!”荆轲拿了地图捧送给秦王,打开地图,地图全部打开,匕首就露了出来。于是荆轲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着匕首刺秦王。还没有刺到秦王的身上,秦王非常惊骇,自己伸直身子站起来,挣断了袖子。秦王拔剑,剑太长,就握住剑鞘。当时秦王心里又怕又急,剑插得很紧,所以不能立即拔出来。荆轲追逐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秦国的君臣都惊呆了,事情突然发生,意料不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态。并且按照秦国的法律,臣子们侍立在殿上的,不能带一点兵器;那些宫廷侍卫握着武器,都排列在宫殿的台阶下面,没有君王的命令不能上殿。当危急的时候,来不及召唤阶下的侍卫,所以荆轲追逐秦王,大家仓猝间惊惶失措,没有武器用来击杀荆轲,仅仅用空手一起同荆轲搏斗。这时,秦王的随从医官夏无且(jū)用他手里捧着的药袋投击荆轲。秦王还正在绕着柱子跑,仓猝间惊惶失措,不知道怎么办。侍臣们就说:“大王把剑背到背上!大王把剑背到背上!”秦王于是拔出剑用来攻击荆轲,砍断了荆轲的左大腿。荆轲残废了,就举起他的匕首投击秦王,没有击中,击中了柱子。秦王又砍击荆轲,荆轲被砍伤了八处。荆轲自己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了,靠着柱子笑着,像撮箕一样地张开两腿坐在地上,骂道:“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活生生地劫持你,一定要得到约契来回报燕太子啊!”秦王的侍臣上前,斩杀荆轲。事后,秦王还头昏眼花了好长一段时间。

《荆轲刺秦王》学案 篇3

  教学目的:

  1、体会作者在尖锐的矛盾中通过人物的言、行、表情、神态表现人物性格。

  2、以教材为例子,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1、本课实词:亲、深解、救、教、敢、还、资、振、图、室、诏、被、穷、兵、阵、私。

  2、通假字:淬、决、卒。

  3、古今异义词:涕、币、提。

  4、学会整体把握文言文的内容。

  教学难点:

  文言文内容的整体把握。

  教学时数:

  3教时

  教学设计:

  第一教时:(了解课文,研读第一部分)

  (一)课文起始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苏询《六国论》

  “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1、荆卿及战国四大刺客(或曰五大刺客)

  2、荆轲刺秦王

  3、《战国策》:

  (1)策士谋臣的`韬略和言论。

  (2)生动写人,流畅语言。《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全文内容写行刺,但行刺之前内容为详。由“准备”→“诀别”→“行刺”三部分组成。读文言文每个语段最要紧的是把握人、事、物三要素及其关系。

  (三)研读第一部分:行刺准备。

  1、〈1-2段〉人?事〉=〉商议计谋

  (1)词句:微、亲、说、穷

  (2)理解:①荆轲刺秦王是在什么情况下?

  ②与太子对话表现荆轲怎样性格?

  2、〈3-4段〉人?事?物?=〉求取信物

  (1)词句:樊於期、深、堪、涕

  见陵、偏袒扼腕、教

  (2)理解①文章写太子“不忍”有什么作用?

  ②荆轲私见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3、(5段)=〉准备匕首

  淬

  4、(6段)=〉配备副手

  敢、忤

  5、(7-8段)人?事?=〉怒斥太子

  (1)词句:无意、竖子

  (2)理解:①“日以尽矣”反映了太子什么心情?

  ②荆轲怒斥太子之因是什么?显示什么性格?

  (四)把握第一部分人、事、物

  (1)人:荆轲――侠肝义胆、果敢勇决、刚直不阿、秉性刚烈秦王

  太子――惊恐焦急、浮躁多疑

  樊於期――义勇刚烈,热肚直肠天下

  (2)事:行刺秦王之前的准备共诛

  (3)物:①督亢地图;②樊於期头;③天下利匕首

  (五)(《辞典》150页)以1994年高考题为例训练文言文阅读能力

  (1)人:何子平、顾凯之

  (2)事:归家养母子平孝顺,忠诚不二

  (3)物:俸禄

  (4)作业:讨论处理8道小题

  第二教时:研读二、三部分

  第三教时:荆轲形象分析及型轲刺秦王的认识,课后作业。

《荆轲刺秦王》学案 篇4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弄清字音,把握文章内容。

  2.结合课文第一、二部分的学习,进一步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学习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重点难点】

  1.了解战国末期燕国与秦国的斗争形势,从整体出发,再来观察燕太子丹遣荆轲刺奏王的意义。

  2.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学习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预习案

  【知识链接】

  1.《战国策》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背景介绍。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统一六国大势已定。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燕太子丹访得荆轲,派他到秦国行刺,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预习自测】

  一、学生诵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王翦谒其胸切齿拊心

  淬濡缕忤视徵

  目陛下卒起不意箕踞

  被八创樊於期偏袒扼腕目眩夏无且

  二、速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本文可分成几个部分?每部分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三、研读第1-2节,完成下列问题

  1.解释加点词语

  (1)进兵北略地

  (2)旦暮渡易水

  (3)长侍

  (4)微太子言

  (5)谒

  (6)购之金千斤

  (7)秦王必说见臣

  (8)穷困

  (9)更虑之

  2.翻译重点句子(学法指导:注意句式特点和重点字词的落实)

  (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2)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3.文段分析思考:

  (1)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

  (2)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什么作用?

  四.研读第3―9节,积累文言知识。

  1.解释加点词语

  (1)秦之遇将军

  (2)深

  (3)仰天太息流涕

  (4)可以解燕国之患

  (5)其胸

  (6)然则

  (7)将军岂有意乎

  (8)见陵之耻

  (9)濡缕

  (10)忤视

  (11)偏袒扼腕

  (12)樊於期乃前曰

  (13)函封之

  (14)其人居远未来

  (15)太子迟之

  (16)请辞决矣

  (17)皆白衣冠以送之

  (18)为变徵之声

  (19)发尽上指冠

  (20)终已不顾

  2.翻译下列语句。(学法指导:注意文言句式的翻译)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

  (3)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3.文段分析、思考。

  (1)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他慷慨献身?

  (2)荆轲怒斥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显示了什么性格?

  (3)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送别这一场面的?

  【学习反思】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不足?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分析课文剩余三、四部分,积累重点字词,翻译重点文句。

  2.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手法。

  3.理解思想内容,辩证的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学习过程】

  一、研读10-18段,完成下列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持千金之资币物

  (2)朝服

  (3)假借

  (4)郎中

  (5)左右

  (6)轲自知事不就

  (7)卒起不意

  (8)秦王还柱而走

  (9)振怖大王之威

  (10)比诸侯之列

  (11)唯

  (12)陛

  (13)顾笑武阳

  (14)发图

  (15)自引而起

  (16)荆轲废

  (17)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18)被八创

  (19)生劫之

  2.翻译重点句子(学法知道:注意重点字词的落实,省略的成分要补充完整)

  (1)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2)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3)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3.文段分析,思考

  (1)用四个小标题概括高潮部分“廷刺秦王”的情节。

  (2)怎样认识荆轲和荆轲刺秦王这一行为?

  二、写法借鉴

  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请举例说明。

  【基础达标】

  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有

  A.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B.秦王还柱而走。

  C.荆轲奉樊於期头函。D.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E.偏袒扼腕而进F.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G.秦王必说见臣。

  2.从下列各句中找出古今异义的词语,并分别写出其古今的不同意义。

  A.仰天太息流涕B.持千金之资币物

  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D.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②又前而为歌曰

  ③乃朝服,设九宾

  ④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⑤使使以闻大王

  ⑥箕踞以骂曰

  ⑦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⑧皆白衣冠以送之

  A.①②③B.④⑤⑦C.②③⑧D.①⑥⑧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愿大王少假借之

  ②自引而起,绝袖

  ③秦王还柱而走

  ④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5.解释加点虚词的意义并指出其用法。

  ①秦武阳奉地图函,以次进

  ②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③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④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拓展提升】

  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苏洵在《六国论》中认为荆轲的行为“始速祸焉”,朱熹认为荆轲是“匹夫之勇”;也有很多人对他表示称赞,比如,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为“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论”,“贱者虽字贱,重之若千钧”,陶渊明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我们来读一读柳宗元和陶渊明的诗,看看他们对荆轲的评价是怎样的,和《荆轲刺秦王》相比有何不同。

  咏荆轲柳宗元

  燕秦不两立,太子已为虞。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穷年徇所欲,兵势且见屠。

  微言激幽愤,怒目辞燕都。朔风动易水,挥爵前长驱。函首致宿怨,献田开版图。

  炯然耀电光,掌握罔正夫。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趄。长虹吐白日,仓卒反受诛。

  按剑赫凭怒,风雷助号呼。慈父断子首,狂走无容躯。夷城芟七族,台观皆焚污。

  始期忧患弭,卒动灾祸枢。秦皇本诈力,事与桓公殊。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

  世传故多谬,太史征无且。

  咏荆轲陶渊明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澹澹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後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殁,千载有馀情。

  【学习反思】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不足?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总结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

  2.使工以药淬火

  3.日以尽矣

  4.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5.今日往而不反者

  6.请辞决矣

  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8.设九宾

  9.图穷而匕首见

  10.秦王还柱而走

  11.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12.卒起不意

  二、重要词语

  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2.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3.可以解燕国之患

  4.人不敢与忤视

  5.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6.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7.持千金之资币物

  8.乃骇而图之

  9.拔剑,剑长,操其室

  10.非有诏不得上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进兵北略地

  ②函封之

  ③发尽上指冠

  ④箕踞以骂曰

  ⑤秦兵旦暮渡易水

  2.名词作动词

  ①前为谢曰

  ②樊於期乃前曰

  ③左右既前

  ④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⑤乃朝服,设九宾

  (二)动词的活用

  使使以闻大王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其人居远

  2.形容词作动词

  则秦未可亲也

  3.形容词的意动

  ①太子迟之

  ②群臣怪之

  四、古今异义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2、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3、将军岂有意乎

  4、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5、终已不顾

  6、左右乃曰

  7、秦王购之金千斤

  8、持千金之资币物

  9、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10、诸郎中执兵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3.仆所以留才,待吾客与俱

  4.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二)省略句

  1.秦王购之金千斤

  2.欲与俱

  3.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4.乃朝服,设九宾

  5.见燕使者咸阳宫

  6.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三)被动句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四)倒装句

  1.常痛于骨髓

  2.嘉为先言于秦王

  3.燕王拜送于庭

  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5.群臣侍殿上者

  六、固定结构

  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2.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3.将奈何

  4.荆轲有所待

  5.将军岂有意乎

  6.荆卿岂无意哉

  7.仆所以留者

  8.事所以不成者……

  七、成语典故

  1.切齿拊心:

  2.一去不返:

  3.发上指冠:

  4.图穷匕见:

  5.无可奈何

  6.悲歌击筑:

  7.变徵之声:

  八、一词多义

  (一)实词

  1.还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秦王还柱而走: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还xuán走:

  计日以还:

  9.图

  乃骇而图之:

  图穷匕首见:

  不图子自归

  10.室

  拔剑,剑长,操其室:

  斯是陋室,唯我德馨:

  今其室十无一焉:

  13.得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非有诏不得上

  诚能得樊将军首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14.诚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15.顾

  顾计不知所出耳:

  荆轲顾笑武阳:

  16.就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轲自知事不就:

  17.见

  图穷而匕首见: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二)虚词

  【之】

  ①使工以药淬之/愿大王少假借之

  ②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

  ③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而】

  ①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②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荆轲和而歌

  ③伏尸而哭/自引而起/秦王还柱而走/倚柱而笑

  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其胸/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图穷而匕首见

  ⑤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以】

  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②使工以药淬之/而乃以手共搏之/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③以次进

  ④日以尽矣

  ⑤皆白衣冠以送之/不敢兴兵以拒大王/遂拔以击荆轲

  ⑥箕踞以骂曰

  【为】

  ①乃为装遣荆轲

  ②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③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

  【其】

  ①尽收其地/疑其有改悔/剑长,操其室

  ②其人居远未来

《荆轲刺秦王》学案 篇5

  一.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荆轲刺秦王》是战国策的名篇。在“新课标”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被选入人教版教材必修1第二单元。通过荆轲刺秦王的过程,抒发了对荆轲的赞美。认识荆轲那种舍生忘死、扶弱济困、反抗强暴的精神和正义行为。学好这篇文章,可以感受荆轲这一悲剧英雄的人格魅力,还可以利用古今视界差异,激发学生读出新意,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性,并在这方面作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二) 三维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1.知识与技能:

  ①、进一步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培养文言断句和翻译的能力。

  ②、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依据:课标指出“阅读浅近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中举一反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设疑、自主探究、合作解决,培养学生的能力。

  依据:目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使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风格、节奏等都刻骨铭心在自己的脑海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思想内容,学习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依据:“理解和评价古代文学作品的方法论的要求:历史眼光与现代观念的统一。”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

  重点:分析人物形象,从对话、动作、神态的角度入手,认识荆轲那种舍生忘死、扶弱济困、反抗强暴的精神和正义行为

  依据:课标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难点: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

  依据: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很可能在这个问题的看法上失之偏颇,无法认识到刺秦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及有机整合

  利用影视资源,通过多媒体进行文稿演示。尤其是“易水送别”和“刺秦”两个精彩片段。展示历代文人对荆轲刺秦或褒或贬的诗词。

  语文新课程认为学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老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是最主要的语文课程资源,要能利用教科书,进行再创造,把教科书变成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内容,赋予教科书内容以生命的活力。因此,老师应创设一种情景,点拨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

  二.说学法

  (一)学情分析

  由于本文主人公所置深的特定时代背景,学生已经习惯接受传统赞赏荆轲的观点,甚至形成思维定势,因此作为老师应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作品,形成个性化的认识。

  (二)心理调节的方法分析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难题,学生往往视为畏途。老师应该少作一些脱离语文语境的、所谓梳理规律的、机械操练性的客观化、标准化练习,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点到即可,重在提高学生古文能力。学习最好的动机是来自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三)知识建构的方法指导

  “新课标”旨在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设计了:

  (1)朗读法——只有反复读才能让学生领会作者的情感。

  (2)探究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不学。本节课,我以语文学习普遍规律“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么写”为指导而设计教学,以教给学生现代诗歌赏读方法为目的而推进教学,以“情”为突破口,以“读”贯穿始终,期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说教法

  朗读法、提问法、讨论法。

  依据:对于教师的作用,“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点拨是重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因此,这堂课我将借助多媒体的手段,运用朗读法,启发探究法,启发学生思考、探究,期望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上新课《荆轲刺秦王》,关于荆轲,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北宋苏询称其“始速祸焉”,朱熹认为他“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司马迁却为他立传,并在《史记》结尾评价其“名垂后世”。还有其他人,如陶潜,称其“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为什么前人对他会做出这种评价。相信我们学了这篇课文,也会对荆轲有更深入的了解。(用多媒体展示上边内容)

  同学们已经做过预习工作了,那该文选自哪里?

  1.交流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了解《战国策》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了解本文的背景。可让同学们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来谈一谈。

  战国末期,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秦灭韩,又破赵,统一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做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行刺秦王。为此,他找来了荆轲,精心侍奉。(肯定学生的预习)

  二、研读课文

  (一).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初读课文,要求划出疑难词句。整体把握作品的故事情节:(板书)

  1、开端(秦将王翦破赵──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缘起。

  2.发展(荆轲知太子不忍──终已不顾):行刺准备。

  3.高潮(既至秦──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廷刺秦王。

  4.结局(末段):荆轲被斩。一幕惊雷乍起、剑拔弩张的活剧,以秦王「目眩良久」告终。

  (二).提问:

  1.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什么作用?

  2.“怒叱太子”表现了荆轲性格的那个侧面?

  3.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问题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利用文本从对话、动作、神态等角度入手,分析悲剧人物形象,认识荆轲那种舍生忘死、扶弱济困、反抗强暴的精神和正义行为。

  4.如果荆轲把秦始王刺死呢,那将会怎样,中国将会出现怎样的局面?

  问题设计意图:以往的课堂,总是老师预设好课堂教学流程,预设好问题,甚至预设好问题的答案。本课教学既有预设的内容和流程,同时也注意课堂的生成。如学生会提出类似的质疑:这是笔者在预设内容里没有的,然而,一发现问题,老师便即时对问题进行整理,把问题摆出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如何能让人人都“动”起来,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

  (三)讨论并小结: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而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荆轲刺秦王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发展过程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局限性。

  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但评者大都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四)布置作业

  把你对“荆轲刺秦王 ”的看法整理成一篇文章。

《荆轲刺秦王》学案 篇6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文基本语法现象,疏通课文内容,理清叙事脉络,对先秦古文简朴的叙事风格有初步体会。

  2、感受荆轲勇于反抗暴秦、慷慨悲壮的人物形象;体会其一诺千金、蹈死不顾、义薄云天的性格,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

  3、感受文学作品中崇高的悲剧美,使学生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心灵震撼,引发较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教学重点】

  1、梳理字词,积累文言知识。

  2、理清叙事脉络,并从中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方法】

  1、诵读感知法

  2、讲解法

  3、自主合作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斩首行动”是现代战争中常用的一种军事手段,其核心是斩杀最高军事指挥首脑。在20__年对伊拉克的战争中美国就使用了这一手段。殊不知,在9000多年前的中国,早就有人使用过这一“现代化战争手段”了,只不过它完全靠个人的力量。这就是发生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末期著名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一方是力孤势单的燕国刺客荆轲,一方是势力强大的秦国皇帝秦始皇。大家想知道这场实力悬殊的斗争是如何展开的吗?想知道这个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故事的结局吗?想去亲历这一惊雷乍起、剑拔弩张的扣人心弦的历史场面吗?那就让我们随着汉代刘向的笔触,走进两千年前的秦国吧!

  二、文学常识

  1、关于《战国策》:《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年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作者不详。后经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总共33篇,按国别记述,计有东周一,西周一,秦五,齐六,楚四,赵四,魏四,韩三,燕三,宋卫合一,中山一。记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政治、外交的情状。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

  2、刘向其人:约―77年至―6年,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人。汉初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治《春秋谷梁传》。曾校阅皇家藏书,撰成《别录》,为我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所著另有《洪范五行传》、《新序》、《说苑》、《列女传》等。

  3、《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1)、人物形象的塑造。全书对当时社会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多有鲜明生动的描绘,尤其描绘了一系列的“士”的形象。《战国策》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语言、传神的形态和细节来描写人物,有时还运用虚构的手法。

  (2)、语言艺术上举得空前成就。《战国策》的文章风格辩丽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用大量的寓言故事、轶闻掌故来增强辩词的说服力;大量运用对偶排比,增强文章的气势;长于铺张渲染。

  4、战国四大刺客

  (1)、吴国专诸

  春秋时期吴国人,家住阳山之野,靠为人屠猪维持生计。当时伍子胥隐居于此,与其交好。后来,吴国公子光欲行刺其兄吴王僚,来见伍子胥,请其荐一勇士,伍子胥荐了专诸。为了刺杀吴王僚,专诸隐居太湖学治鱼三月,藏鱼肠剑于鱼腹,成功地刺杀了吴王僚。当时,吴王僚之子公子庆忌与其手握兵权的母弟掩余均被派出使楚国,因此,公子光谋成王位,即吴王阖闾。

  (2)、吴国要离

  春秋时期吴国人,因其折辱壮士丘迮,被推为天下勇士。自吴王僚死后,阖闾立国,公子庆忌逃往艾城,招纳死士,接连邻国,欲待时乘隙,伐吴报仇。公子庆忌冒腾肉飞,走愈奔马,手能接飞鸟,步能格猛兽,矫捷如神,万夫莫敌,因此阖闾日夜忧虑。时伍子胥又荐羸弱体细的勇士要离刺杀庆忌。要离献计残身灭家,取得庆忌信任,终于成功刺杀了庆忌。(典故“壮士断臂”即来源于此)专诸和要离成就了一代霸王阖闾。

  (3)、魏国聂政

  战国时期魏国人,原居轵地深井,因得罪乡里,带母及其姐宵避居齐国都城临淄,乃吴起好友。后吴起将其荐给富豪严遂,聂政到达韩国都城平阳后,成功地刺杀了忘恩负义的韩相国侠累。

  (4)、燕国荆轲

  战国末期燕国人,受燕太子丹之托刺杀秦王嬴政,功败垂成。他的故事家喻户晓。其友高渐离被后世尊为“乐圣”,后高渐离以灌满铅的筑刺杀秦始皇未遂,被施以瞎眼之刑。

  三、走进文本

  “荆轲刺秦王”是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第六年。秦已于―230年灭韩,秦王又于―228年派秦将王翦破赵,引兵北上,兵临易水,直逼燕境,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喜为了向秦国示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做人质。而太子丹在秦国做人质时,秦王嬴政没有礼遇他(“遇之不善”),太子丹十分愤恨于―232年逃回燕国。于是,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企图达到既报前仇又解国难的目的。本文记叙的就是这件事情的始末。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他的朋友之一。燕太子丹为了刺秦王,先找智能双全的燕国处士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万分高兴,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中记叙的情况。

  四、初步感知

  1、请同学朗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2、正音。

  3、同学自由朗读课文(5分钟以内)。

  4、学生结合注释梳理文字,积累重点字词、句式。

  【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喜欢,高兴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反”通“返”,回来

  (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

  (4)、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露出

  (5)、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走“还”通“环”,环绕

  (6)、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卒”通“猝”,仓猝,突然

  【古今异义词】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穷困:古义,走投无路,陷入困境;今义,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长者:古义,德高望重的人;今义,年长的人。

  (2)、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深: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3)、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可以:古义,两个词,可以用来;今义,能够,可能。

  (5)、将军岂有意乎?

  有意:古义,有心意,此处引申为同意、愿意;今义,故意。

  (6)、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7)、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于是:古义,在这时;今义,连词,表示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8)、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所以:古义,表示原因的虚词,“……的原因”;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9)、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以不顾

  不顾:古义,不回头看;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10)、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古义,礼品;今义,货币。

  (11)、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郎中: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指中医医生。

  (12)、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13)、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柯

  提:古义,掷击,投击;今义,拿着。

  (14)、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

  左右:古义,皇帝身边的侍卫;今义,①表示两种方向,②大约,③控制。

  (15)、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

  (16)、今行而无信

  无信:古义,没有信物;今义,不讲信用。

  (17)、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宾客:古义,门客、食客;今义,客人。

  (18)、愿大王稍微假借之

  假借:古义,宽容、原谅;今义,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

  【词类活用】

  (1)、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北:名词作状语,向北

  (2)、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为歌曰前为谢曰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3)、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封,燕王拜送于庭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4)、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5)、顷之未发,太子迟之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迟:意动用法,认为……迟缓

  (6)、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衣冠:名词作动词,穿白衣戴白帽

  (7)、士皆目,发尽上指冠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8)、使使以闻大王闻:使动用法,使……知道

  (9)乃朝服,设九宾朝服:名词作动词,穿上朝服

  (10)、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怪:意动用法,认为……奇怪

  (11)、倚柱而笑,箕距以骂曰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

  【文言特殊句式】

  A、介词结构后置句

  (1)、秦王购之(以)金千金,邑万家

  (2)、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3)、燕王拜送于庭

  (4)、使毕使于前

  B、省略句

  (1)、秦王购之(以)金千金,邑万家

  (2)、今闻(秦)购将军之首,金千金,邑万家

  (3)、太子闻之,驰往,伏(于)尸而哭

  (4)、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以)百金

  (5)、以(之)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6)、欲与(之)俱(往),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

  (7)、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

  (8)、愿举国为内臣,比(于)诸侯之列

  (9)、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10)、使(之)毕使于前

  (11)、而(按)秦法,群臣侍(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12)、吾每念(之),常痛于骨髓

  (13)、顷之(荆轲)未发

  C、判断句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3)、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4)、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D、定语后置句

  (1)、秦王购之金千金,邑万家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3)、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E、被动句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F、固定句式

  (1)、为之奈何?“为……何?”译为“对……怎么办呢?”

  五、能力提升

  1、请同学讲述本文的故事。

  2、分小组讨论:根据故事发展文章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开端(1―――2):行刺缘起

  发展(3―――9):行刺准备

  高潮(10―17):廷刺秦王

  结局(18):荆轲被斩

  六、分析鉴赏

  1、师生齐读第一段,找出六个动词,提问:文章一开始就连用六个动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开端写行刺的缘起,文章一开始就连用“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写出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如累卵的形势,使得故事一开始就笼罩着紧张的气氛,为后面故事的展开定下了悲剧的基调。

  2、提问:荆轲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提出刺秦王的计划,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什么作用?

  明确:荆轲在燕国危难之际,毅然回答,“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体现了他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精神。然而,“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要取信秦王,则非献“樊将军首”和“燕督亢之地图”不可。主人公一亮相,就表现出他的勇而多谋及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而他是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根深。太子的“不忍”,反衬了荆轲的智谋非凡。

  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默读课文后分小组讨论:刺秦之前,荆轲和太子分别作了哪些准备?

  明确:荆轲―――――头图取信、待客同行

  太子丹―――――药淬匕首、武阳为副

  4、赏析“取头为信”段落,概括两个人物的精神风貌。

  准备信物的关键是激樊於期献头。荆轲体谅太子“不忍”,果断地决定“私见樊於期”。一席对话,先动之以情,激起樊於期对秦的不共戴天之仇;然后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最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荆轲推心置腹,以诚感人,三言两语使樊於期“仰天太息流涕”,继而“偏袒扼腕而进”,甘心自刎献头。这一段对话和动作描写,展示了两个异中有同的人物的精彩风貌。

  荆轲: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老于心计

  燕赵慷慨之士

  樊於期:义勇刚烈、热肚直肠、武将形象

  5、赏析“怒斥太子”段落。

  这一场面表现了荆轲性格的另一个侧面。古来侠士,一诺千金,而太子却怀疑荆轲“有改悔”而开口“先遣秦武阳”,荆轲一反平日之谦和,“怒斥太子”,正是他耿直刚烈、不畏权势性格的表现。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复请之”,一方面表明他在大兵压境之时的惊恐、焦急,同时也说明他浮躁多疑、谋事不周,恰好形成对荆轲的鲜明反衬。

  6、分角色朗读:太子丹、看、荆轲、樊於期和旁白。

  提示:(1)、注意诵读技巧,可适当加上肢体语言。

  (2)、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可设计文言版本、白话文版本、方言版本。

  7、赏析“易水决别”段落。

  (1)、首先,抓住特点。“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衣冠”乃这句话的文眼,简单的三个字,“未成曲调先有情”,是何情?穿着送葬死人的丧服来送别活人荆轲,品味起来,隐隐散发着一股秋水寒潭般冷水浸骨的.悲伤。

  第二,突出重点。在众多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生离死别之际,“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高渐离变徵击筑,荆轲低吟悲歌,此情此景,任是铁石心肠之人,也会心有所动潸然泪下。“天若有情天亦老!”但易水悲歌,是一部悲而壮、哀而不伤的慷慨史诗!“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目,发尽上指冠。”音调陡变,悲去壮来!士皆目,胸中慷慨之火熊熊燃烧!热血沸腾,怒发冲冠,仰天长啸!“大丈夫,生而何欢,死而何苦?”壮胆豪气胸中起,赢得生前身后名。

  第三,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有顾及,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目,发尽上指冠”渲染了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

  第四,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2)请同学深情朗诵本段。

  学生诵读时可能只追求音量宏大,而忽视拿捏感情,可以指导他们学会留白停顿的诵读技巧。如读到“风萧萧子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时停顿,给人一种慷慨悲凉,余音不绝的听觉感受和进一步思考感悟的空间。

  8、赏析第三部分“廷刺秦王”,人物的性格得到了怎样的体现。

  这一部分描绘荆轲与秦王正面交锋,可谓波澜迭起,荆轲的性格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部分情节可概括为:厚遗蒙嘉――――顾笑武阳――――图穷匕见――――倚柱笑骂四个场面。

  “厚遗蒙嘉”而得以引见,可见其行事周密。

  献图时,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竟“色变振恐”,眼看事情就要败露。而在这猝然生变的节骨眼儿上,荆轲面不改色心不跳,几句话,既遮掩了秦武阳失常的表情,又颂扬了秦王的威风,语意圆转,滴水不漏,使秦君臣上下疑窦冰释。再加上一“笑”一“顾”一“前”,沉着机智,镇定自若,表明他的确具有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可谓神勇之人。而与秦武阳的“色变振恐”对照,孰勇孰怯,判然分明,与上文太子丹的疑荆轲信武阳的情节相照应。

  “图穷而匕见”,矛盾冲突达到白刃相见的地步。毫无精神准备的秦王“惊――――起――――绝――――拔――――操――――急”,慌得连剑也“不可立拔”。与此同时,荆轲“取――――奉――――发――――把――――持――――”,双方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斗。霎时间,庄严的秦廷上,荆轲“逐”,秦王“走”,群臣“愕”,上上下下“尽失其度”,最后竟然出现“乃以手共博之”的戏剧性场面。眼看着秦王要成为剑下之鬼,由于侍医夏无且以药囊投击荆轲,荆轲反被“断其左股”,转瞬之间由优势转为劣势,最后反“被八创”,完全失去战斗力。这一部分多用急促短语,突出地渲染了千钧一发的紧张形势。在这惊心动魄的搏斗中,作者以群臣的惊愕、秦王的惶急、左右的惊呼,衬托了荆轲的英雄虎胆。

  “倚柱而笑”,绘形传神,突出了荆轲的视死如归。“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陶渊明语),今天读来,谁不为之感慨唏嘘呢?

  厚遗蒙嘉行事周密

  顾笑武阳武阳:色变振恐

  反衬沉着机智、镇定自若

  荆轲:“笑”“顾”“前”超人的胆识和非凡的气质

  神勇

  图穷匕见秦王:惊―――起―――绝―――拔―――操―――急“走”尽失其度

  秦群臣:愕以手共博之英雄虎胆

  荆轲:取―――奉―――发―――把―――持―――“逐”

  倚柱而笑荆轲:笑箕踞骂视死如归

  七、艺术手法赏析

  1、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

  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在旦夕。荆轲“奉命于危难之际”,此其一。行刺秦王,须以樊将军首为信物,而太子丹“不忍”,此其二。荆轲为等助手,“顷之未发”,太子丹因而“迟之”,荆轲愤然出发,此其三。“朝见”秦王时,秦武阳怯阵,以致秦群臣“怪之”,气氛骤紧,此其四。而最后的“廷刺秦王”,矛盾冲突达到白刃相见的地步。就在这一系列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荆轲这一人物的性格也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示。全文写得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2、精炼传神的人物语言

  太子丹婉责荆轲时,荆轲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快人快语,表现出他勇而多谋、虑事周密的性格特点。“激樊献首”时,荆轲推心置腹,以诚感人,先动之以情,后晓之以理,再告知以谋,使得梵於期甘心自刎献头。太子疑其改悔时,荆轲怒斥太子的几句话,则表现了他不畏权势、耿直刚烈的性格。在秦廷上,当秦武阳“色变振恐”时,荆轲的几句“谢曰”,使秦廷上下疑窦冰释,使剑拔弩张的气氛得到缓解,真正时化腐朽为神奇,令人不由得拍案叫绝!“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是荆轲的最后一句话,也是他自明心迹的一句话。尽管太子丹对他产生过怀疑,但荆轲还是坚守信义,对太子丹忠心耿耿,赤诚之心,苍天可鉴!

  3、悲壮感人的场面描写

  一是“易水诀别”。秋风萧瑟,筑声悲凉。在这悲壮而又凄怆的气氛之中,荆轲先是以歌声抒怀,最后则毅然“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大义凛然,勇往直前。而送行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听到荆轲的歌声后,起初“皆垂泪涕泣”,继而“皆目,发尽上指冠。”三个“皆”字,写出了全体送行者的强烈反应,烘托了送行场面的壮烈气氛。整个送行场面的描写,有主,有次;有景,有情;有呼,有应。不足百字,却写得感人肺腑,撼人心魄。

  二是“廷刺秦王”。一个人,一把匕首,把偌大秦廷搅得上下惊惶,乱成一团。作者即从正面描写了荆轲的语言、行动和神态,也从侧面描述了秦王及其群臣的不同表现;既描绘了人物,也渲染了环境,从而突现了荆轲履险不惊、临难不惧的气度和品格。

  八、拓展延伸

  文章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认为荆轲是怎样的一个人?请根据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荆轲刺秦王》学案 篇7

  当今中学生有三样害怕的东西:写作文、周树人和文言文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讲得过多,以至于原本学生可以自己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上我也并没有给他们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充分发扬自己的自主性,自己解决!比如读音问题,在他们读不出来的时候,没有让他们当场自己查字典,而是直接告知答案;翻译问题,在学生自行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进行翻译后,不会的问题,没有给予时间让他们小组内解决;在总结文言现象的时候,并没有按照一定的类别进行,而是一段过去,所有的种类包括在内,这样不能使学生反复熟悉文章内容所以较好的方法应该是——分类别进行:如分为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类别,先让学生自己查找,然后小组间讨论,加上组与组之间相互补充,最后再师生共同完善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反复熟悉文章,而且还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另:教学的进程也比较慢!

《荆轲刺秦王》学案 篇8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通“悦”,高兴   yuè)

  2.使工以药淬火(通“”,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cuì)

  3.日以尽矣(通“已”,已经)    

  4.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通“凌”,凌辱)

  5.今日往而不反者(通“返”)    

  6.请辞决矣(通“诀”,诀别)

  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通“震”,震慑)

  8.设九宾(通“傧”,傧相[bīn xiàng],迎宾赞礼的人。傧,旧读bìn。)

  9.图穷而匕首见(通“现”)     

  10.秦王还柱而走(通“环”,绕)

  11.荆轲奉樊於期头函(通“捧”) 

  12.卒起不意(通“猝”)

  二、文言实词

  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动词,亲近,接近)

  2.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形容词,刻毒)

  3.可以解燕国之患(动词,解除,解救)

  4.人不敢与忤视(动词,有勇气做,敢于)

  5.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动词,回来)    

  6.秦王复击轲,被八创(动词,遭受)

  7.持千金之资币物(名词,资财、钱物)

  8.乃骇而图之(动词,图谋,筹画)

  9.拔剑,剑长,操其室(名词,剑鞘)

  10.非有诏不得上(名词,皇帝下的命令,诏书)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 进兵北略地(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② 函封之(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③ 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

  ④ 箕踞以骂曰(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

  ⑤ 秦兵旦暮渡易水(名词作状语,马上)

  2.名词作动词

  ① 前为谢曰(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② 樊於期乃前曰(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③ 左右既前(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④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衣冠:名作动,穿白衣,戴白帽)

  ⑤ 乃朝服,设九宾(朝服:名作动,穿朝服)

  (二)动词的活用

  使使以闻大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其人居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2.形容词作动词

  则秦未可亲也(形容词作动词,亲近、接近)

  3.形容词的意动

  ①太子迟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②群臣怪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

  四、古今异义

  1、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4、将军岂有意乎(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今义还有“故意”之意)

  5、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古义:对待。今义:遇到,碰到。深,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6、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7、终已不顾(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8、左右乃曰(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

  9、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10、秦王购之金千斤(金:古代指金属总称,用于流通货币时,先秦指黄金,后来指银,文中指铜。今义:特指黄金)

  11.持千金之资币物(古义:礼物 今义:货币)

  12.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13.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的侍卫 今义:中医医生)

  14.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古义:投击 今义:拿着)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判断句)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判断句)

  3.仆所以留才,待吾客与俱(判断句)

  4.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判断句)

  (二)省略句

  5.秦王购之 (以) 金千斤 (省略介词“以”) (省略句)

  6.取之 (以) 百金 ( 省略介词“以”) (省略句)

  7.欲与 (之) 俱 ( 往 ) (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省略句)

  8.待吾客与 (之) 俱 ( 往 ) (同上) (省略句)

  9.其人居远未来,而为 (之) 留待(省略介词宾语 ) (省略句)

  10.嘉为 (之) 先言于秦王曰 (同上) (省略句)

  11.乃 (穿) 朝服,设九宾 (省略谓语) (省略句)

  12.见燕使者 (于) 咸阳宫 (省略介词) (省略介词)

  13.使 (之) 毕使于前 (省略兼语 ) (省略介词) (省略句)

  14.群臣侍 (于) 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省略介词) (省略句)

  15.献 (于) 秦王 (省略介词) (省略句)

  16.比 (于) 诸侯之列 (省略介词) (省略句)

  17.而 (按) 秦法…… (根据文意省略 ) (省略句)

  18.皆陈 (于) 殿下 (省略介词) (省略句)

  (三)被动句

  19.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动句)

  20.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被动句)

  (四)倒装句

  21.常痛于骨髓 (状语后置句)

  22.嘉为先言于秦王(状语后置句)

  23.燕王拜送于庭 (状语后置句)

  24.使毕使于前(状语后置句)

  2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定语后置句)

  26.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

  27.秦王购之 (以) 金千斤,邑万家 (介宾短语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后置)

  六、固定结构

  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2.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3.将奈何(表疑问,怎么……。下文“为之奈何”“既已无可奈何”意同。

  4.荆轲有所待(意为:有……的人〔东西〕。“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

  5.将军岂有意乎(表揣度,是否……呢)

  6.荆卿岂无意哉 (表反问,难道……吗)

  7.仆所以留者 (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

  8.事所以不成者……(同上)

  七、成语典故

  1.切齿拊心:语出本文,又作“切齿腐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2.一去不复返:语出本文。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后亦称人或者已成陈迹。唐崔颢《黄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3.发上指冠:语出《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本文“士皆目真目,发尽上指冠”暗引此语。

  4.图穷匕首见:语出本文。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5.无可奈何:语出本文。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6.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典出本文。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7.变徵之声:语出《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徵,古代五声之一,读zhǐ。

  八、一词多义

  (一)实词

  1.亲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动词,亲近,接近。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名词,父母。

  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 副词,亲自。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形容词,亲生的。

  2.深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形容词,刻毒。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形容词,深刻。

  夜深忽梦少年事 形容词, ( 时间 ) 久。

  桃花潭水深千尺 名词,深度。一说,形容词。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深失所望 副词,很,十分。

  3.解

  可以解燕国之患 动词,解除,解救。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动词,此用本义,用刀剖开动物肢体。

  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 动词,分开。

  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 动词,解释。

  毁其盆,解其棕缚 动词,解开。

  土崩瓦解 动词,分裂,涣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动词,解答。

  谓颜太师以兵解 动词,解脱躯壳而成仙,解脱。

  缉捕使臣已将秋公解进 动词,解送,读jiè。

  解元 乡试中第一名为“解元”,读jiè。

  4.教

  乃今得闻教名词,指教,jiào。

  曲罢曾教善才服 动词,使,让,jiāo。

  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 名词,教化。读jiào。

  十三教汝织 动词,传授知识技能,读jiāo。

  5.敢

  人不敢与忤视动词,有勇气做,敢于。

  进止敢自专 副词,表反诘语气,为“岂敢、不敢”的省词。

  6.还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动词,回来。

  秦王还柱而走 动词,通“环”,绕。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还走 动词,通“旋”,掉转身。

  计日以还 动词,归还。

  一尊还酹江月 副词,还是,hái。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副词,通“旋”,马上,立即,读xuán。

  7.资

  持千金之资币物 名词,资财、钱物。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名词,资本,依据。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动词,资助。

  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 名词,费用,物资。

  唯是脯资饩牵竭矣 名词,通“粢”,谷类总称,粮食。

  如姬资之三年 动词,为动用法,为……蓄积 ( 准备 ) 。

  8.振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动词,通“震”,害怕,恐惧。

  振长策而御宇内 动词,挥动。

  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通“赈,赈济。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动词,通“震”,震动。

  且迁我如振落叶耳 动词,振动。

  振奋作声 动词,振作奋起。

  9.图

  乃骇而图之动词,图谋,筹画。

  图穷匕首见 名词,地图。

  不图子自归 动词,想,反复考虑。

  10.室

  拔剑,剑长,操其室 名词,剑梢。

  斯是陋室,唯我德馨 名词,居所。

  今其室十无一焉 名词,家。

  11.诏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名词,朝廷。

  非有诏得不上 名词,皇帝下的命令,诏书。

  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动词,皇帝下令。

  12.被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动词,遭受。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 介词,表被动。

  被明月兮佩宝璐 动词,通“披”,戴。

  13.得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 非有诏不得上   能够

  诚能得樊将军首/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得到

  14.诚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    果真,如果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的确,确实

  15.顾

  顾计不知所出耳   过、只是

  终已不顾 / 荆轲顾笑武阳   回头看

  16.就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靠近,登上

  轲自知事不就  成功

  17.见

  图穷而匕首见        通“现”,显现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介词,被

  (二)虚词

  【之】

  ①使工以药淬之/愿大王少假借之    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们)”

  ②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      结构助词,“的”/不译

  ③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而】

  ①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连词,表转折

  ②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荆轲和而歌    连词,表并列

  ③伏尸而哭/自引而起/秦王还柱而走/倚柱而笑   连词,表修饰

  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其胸/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图穷而匕首见   连词,表承接

  ⑤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连词,表递进

  【以】

  ①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介词,因

  ②使工以药淬之/而乃以手共搏之/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介词,用

  ③以次进   介词,按照

  ④日以尽矣   已经

  ⑤皆白衣冠以送之/不敢兴兵以拒大王/遂拔以击荆轲   连词,表目的,“来”/不译

  ⑥箕踞以骂曰    连词,表修饰

  【为】

  ①乃为装遣荆轲    动词,做,整治

  ②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介词,被

  ③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   介词,替

  【其】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它(们)(的)

  尽收其地/疑其有改悔/剑长,操其室

  ②指示代词,那

  其人居远未来

  重要词义

  【略】掠夺,夺取   进兵北略地

  【至】到,到达     至燕南界/至易水上

  【乃】于是、就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 /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岂】①表反问,怎么、难道   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②表揣度,是否、大概   将军岂有意乎

  【微】表示否定的假设或条件,(如果/即使)没有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得】①能够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 非有诏不得上

  ②得到   诚能得樊将军首 /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谒】请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信】信物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诚】①果真,如果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

  ②的确,确实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说】同“悦”,喜欢,高兴  秦王必说见臣

  【更】改变     愿足下更虑之

  【遇】对待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涕】眼泪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顾】①不过、只是   顾计不知所出耳

  ②回头看        终已不顾 / 荆轲顾笑武阳

  【就】①靠近,登上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②成功         轲自知事不就

  【去】离开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遗】赠送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唯】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       唯大王命之

  【次】顺序                       以次进

  【陛】殿前的台阶                 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

  【色】脸色                       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

  【谢】谢罪、道歉                 前为谢曰

  【少】稍微                       愿大王少假借之

  【发】打开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

  【见】①通“现”,显现     图穷而匕首见

  ②介词,被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还】通“环”,绕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走】跑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卒】通“猝”,突然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卒惶急不知所为

  【意】意料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陈】排列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方】正、正当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秦王方还柱走

  【被】受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荆轲刺秦王》学案 篇9

  今天上午开了《荆轲刺秦王》第二课时,刚在七班上完第一节课我就感觉效果很不理想,。我让学生分组朗读课文,目的是看看他们的断句和字词读音掌握情况,可是学生对这篇文言文读的不够好,并且有个别同学因为不习惯读,导致整体效果不好。接着我们又听了朗读,想让学生能跟着朗读走进文本意境,身临其境的感到跟着荆轲一块儿去刺杀秦王的刺激,让学生听过之后,把自己最有感触,印象最深的地方给同学们复述出来,这个环节做得还行,再往下就是理文章思路,根据行刺前的准备、诀别、行刺,把文章分三部分,学生能做到。

  很遗憾的是在讲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时,因为这句话课文下面有注释,昨天备课的时候我也没太在意,可今天讲的时候,这句话里的“谒”字跟同学之间发生了分歧,同学们说是“拜会,前往”而我的注释是“请”,我还急着说他们没好好看注释,我们应该按课本走,正在这个时候下课了。学生拿来他们的课本,下面注释的确是”拜会,前往”。我的课本是前年的,跟他们的产生了出入,我为自己的专制懊悔。正好今天在图书馆里面看到一篇教育文章是讲有关“东方明珠”的一篇文章,老师的课本也是老教材和学生新教材发生了分歧,他就让学生比较出现分歧的两个句子哪个更好,学生的回答很让老师满意,当然也是老师正确的引导,可见我的教学机智还不过关,我为自己感到羞愧。但我知道明天上课应该怎么做了。

《荆轲刺秦王》学案 篇10

  荆 轲 刺 秦 王

  选自《战国策》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1/5]

  秦国大将王翦打败了赵国,俘虏了赵王,全部占领了赵国的领土,向北进军侵占土地,直到燕国的南部边界。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燕国的)太子丹很害怕,就请教荆轲说:“秦国的军队早晚就要渡过易水,那么虽然想经常侍奉您,又哪里能够呢?”荆轲说:“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现在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购取他的头。如果真的能够得到樊将军的头,和燕国督亢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必然高兴地接见我,那我就有机会报答太子了。”太子说:“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处境非常困难才来投奔我的,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私仇,却伤害长者的心,希望您再考虑一下别的办法吧!”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就私下去见樊於期,说:“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太刻毒了。父亲、母亲和宗族,全被杀戮或没收为官奴了。现在听说购买将军的头,赏格一千斤金、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你)打算怎么办?”樊将军仰天长叹,流着眼泪说:“我每次想到这事,常常痛恨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一个计策来!”荆轲说:“现在有一句话,既可解除燕国的祸患,又可报将军的仇恨,怎么样?”樊於期走上前说:“怎么办?”荆轲说:“希望得到将军的头用来献给秦王,秦王必然高兴愿意接见我。(到那时)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刺他胸部。那么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斯侮的耻辱也除掉了,将军有没有这个心意呢?”樊於期脱下一只衣袖,左手握住右腕,走进一步说:“这是我日夜为之咬牙痛心的事,而今日才得听到您的指教!”于是就割颈自杀死了。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1/5]

  《荆轲刺秦王》

  荆 轲 刺 秦 王

  选自《战国策》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2/5]

  太子听到这个消息,急速驾车赶去,伏在(樊将军的)尸体上痛哭,非常悲哀。事已至此,无法挽回了,于是就收拾起樊於期的头,装在匣子里封好它。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预先寻求天下锋利的匕首,得到了赵国徐夫人的匕首,用一百金买下,让工匠用药水加工。于是打点行装派荆轲上路。

  於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个勇士叫秦武阳,十二岁时就杀过人,人们不敢对他正眼相看。就派秦武阳做副手。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等待另一个朋友,想同他一起去,那人居住的远,还未到来,为此而留下等待他。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过了一阵还没有出发,太子嫌荆轲动身晚了,怀疑他改变主意后悔了,就又请他,说:“时间已经快到了,荆卿难道不想去了吗?请允许我先派秦武阳去!”荆轲生气了,呵斥太子说:“今日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用的人。现在只提着一把匕首深入不可预测的强暴的秦国,我所以停留,是在等待我一个朋友同他一起去。现在太子嫌动身晚了,我就辞别了。”于是出发了。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2/5]

  《荆轲刺秦王》

  荆 轲 刺 秦 王

  选自《战国策》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3/5]

  太子和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冠来给荆轲送行。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到了易水边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高渐离敲着筑,荆轲随着拍节唱歌,发出了声调悲凉的声音,送行的人都流泪哭泣。(荆轲)又向前唱道:“风潇潇啊易水寒,壮士一去啊不再还!”筑声又发出激愤的声调,送行的人听了,都怒目睁眼,头发都竖了起来。于是荆轲就上车走了,始终不曾回头看一眼。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微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目,发尽上指冠。於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到了秦国后,(荆轲)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优厚地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蒙嘉替他先在秦王面前说道:“燕王真的惧怕大王的威势,不敢起兵抗拒大王,愿意全国上下都做秦国的臣民,排在诸侯的行列里,象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税赋,只要能够守住祖先的宗庙,按时祭祀就行了。(燕王)害怕不敢自己来陈述,恭敬地砍下樊於期的头,并献上燕国督亢的地图,用匣子封好,燕王亲自拜送庭前,派使者来报告大王。一切听凭大王的吩咐。”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3/5]

  《荆轲刺秦王》

  荆 轲 刺 秦 王

  选自《战国策》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4/5]

  秦王听后,非常高兴,于是穿上朝服,在朝堂上安排最隆重的“九宾”大典的礼节,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捧着装有樊於期头的匣子,秦武阳捧着地图匣子,按次序前进。走到殿前的台阶下,秦武阳脸色变得很恐惧,群臣感到很奇怪,荆轲回头对秦武阳笑笑,上前替他向秦王谢罪说:“北方蛮夷地区的粗陋人,没有见过天子,所以害怕,希望大王原谅他,让他在大王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秦王对荆轲说:“起来,取过武阳所拿的地图!”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荆轲取过地图奉送给秦王,展开地图,地图全展开时匕首就露了出来,于是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着匕着刺他。还没有刺到秦王身上,秦王大惊,自己挣着站起来,袖子断了。(秦王)拔剑,剑太长,握住剑鞘。当时心里又怕又急,剑插得又紧,所以不能立即拔出来。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4/5]

  《荆轲刺秦王》

  荆轲 刺 秦 王

  选自《战国策》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5/5]

  荆轲追逐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群臣都惊呆了,事情突然发生没有意料到,大家都失去常态。并且秦国的法令,群臣侍立在殿上的,不能带一点兵器;那些宫廷的侍卫拿着兵器的,都排列在殿下,没有皇上的命令不能上殿。正急的时候,来不及召唤殿下的侍卫,因此荆轲追逐秦王,而仓猝间惊慌失措,大家没有东西来打荆轲,于是用手一齐同荆轲搏斗。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阵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这时,随从的医官夏无且用他捧着的药袋投击荆轲。秦王正绕柱跑,仓猝间恐惧慌忙不知所措。两旁的人就喊:“大王快把剑推到背后!推到背后!”于是(秦王)拔出剑来击杀荆轲,砍断了荆轲的左腿。荆轲伤残倒地,就举起他的匕首投击秦王,没有投中,投在柱上。秦王又击杀荆轲,(荆轲)受了八处伤。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荆轲自己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了,靠着柱子笑着,两脚伸开象箕的样子坐在地上。骂道:“事情所以没有成功,因为想劫制你订立盟约,一定要得到盟约来报答太子啊。”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秦王的)待臣上前,杀死荆轲。(事后)秦王头晕目眩了好长时间。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5/5]

  《荆轲刺秦王》

《荆轲刺秦王》学案 篇11

  今天开《荆轲刺秦王》第一课时,一上课就给学生讲了“四大刺客”其中三位,学生听得很专注,个个都竖着耳朵去听,然后我们又分析了刺客的共同点,他们共同追求的是“士为知己者死”这一信条,接着又讲到荆轲,他行刺的场面应该更让我们惊心动魄,因为他刺杀的是秦王这位不寻常的人物。“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他在行刺前的慷慨悲歌,已让他的形象在历史的天空包括文学的世界里定格为永恒。接着学生自由朗读,根据刚讲过文言文考试时先把传主找出来,再把与传主有关的人物照出来并分类的方法,学生找得很好,又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他们复述的真的很完美。真为自己的学生骄傲,也为自己

  传授给学生的方法他们能牢固地掌握而欣慰,当然也为自己的这节课喝彩。

《荆轲刺秦王》学案 篇1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中的文言词句并进行归类整理。

  2、正确分析鉴赏荆轲这个人物形象。

  二、过程和方法

  1、课前认真预习,反复诵读课文;

  2、查找资料,研究分析古人对荆轲的各种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荆轲不畏强权,勇敢坚忍的精神

  2、用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评价荆轲刺秦的历史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本文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难点】用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评价荆轲刺秦的历史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串讲法

  【课文分析】

  《荆轲刺秦王》是篇文言课文,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司马迁撰写《史记 刺客列传》时,几乎照录全文。文章记叙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刻画了一个为了捍卫自己的国家安全,不惜牺牲自己性命的英雄――荆轲的形象。文章对荆轲行刺前的精心准备做了较详细的叙述,对行刺的过程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读来惊心动魄,荡气回肠。

  【教学设想】

  1.本文记叙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拟从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确定教学思路,设计导读提问,同时对文章剪裁、记叙与描写的综合运用作适当提示。

  2.在疏通词句和讲读的基础上,开展评述或辩论。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骆宾王的《易水送别》诗: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问:诗中的壮士是指谁?分析诗的意思,引出本文故事――荆轲刺秦王。(板书课题)

  简介荆卿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二、解题:

  1、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是西汉学者刘向所整理、校订的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是一部国别体的史书。该书记载了战国时期二百三四十年间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语言流畅,记人、记事形象生动。全书共三十三篇,十二策。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权、勇于斗争的行为。

  《战国策》的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过分夸张渲染谋臣策士的作用,有时为了突出纵横游说之士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不免违背历史的真实。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简介课文故事发生的背景: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全国的大势已定,弱小的燕国也危在旦夕.(出示战国形势图)燕太子丹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自己在秦国做人质的“见陵”之仇,就想派勇士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如不成,则刺杀秦王嬴政,使其国内大乱,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事败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2年灭燕.燕国被灭了,然而,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由于其悲壮动人而传诵千古。

  三、整体感知:

  1、放配乐朗诵,疏通字词、句读方面的问题。

  淬(cuì)怜(wǔ)徵(zhǐ)陛(bì)卒(cù)提(dǐ)创(chuāng)搭(zhèn)拊(fǔ)樊於(wū)期 夏无且(jū)

  2、学生复述文章的故事情节。

  提示:按文章结构来复述。学生在听读之后把握文章的基本叙述思路,根据文章的主要情节,为文章 划分大致的结构。

  3、《荆轲刺秦王》的结构

  第一部分――开端(从“秦将王翦破赵”到“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的缘起

  第二部分――发展(从“荆轲知太子不忍”到“终已不顾”):行刺的准备

  第三部分――高潮(从“既至秦”到“必得契约以报太子”):廷刺秦王

  第四部分――结局(最后一段):荆轲被斩

  4、学生根据课文下的注解,仔细阅读课文,了解课文详细内容。

  四、课后思考:

  1、荆轲和太子丹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荆轲刺秦王为什么失败了?

  3、你是如何认识荆轲刺秦王这件事情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二、文言知识梳理(小组分工展示整理结果)

  1、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yuè,高兴。

  使工以药淬火 淬,通“”,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陵,通“凌”。

  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

  请辞决矣 决,通“诀”,诀别。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震慑。

  设九宾 宾,通“傧”,傧相 (bīnxiàng),迎宾赞礼的人。

  傧,旧读bìn。

  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

  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通“捧”。

  卒起不意 卒,通“猝”, cù,仓促,突然。

  2、一词多义

  【之】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们)” 使工以药淬之/愿大王少假借之

  ②结构助词,“的”/不译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

  ③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而】

  ①连词,表转折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②连词,表并列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③连词,表修饰 伏尸而哭/荆轲和而歌/自引而起/秦王还柱而走/倚柱而笑

  ④连词,表承接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其胸/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图穷而匕首见

  ⑤连词,表递进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以】 ①介词,因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②介词,用 使工以药淬之/而乃以手共搏之/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③介词,按照 以次进

  ④已经 日以尽矣

  ⑤连词,表目的,“来”/不译 皆白衣冠以送之/不敢兴兵以拒大王/遂拔以击荆轲

  ⑥连词,表修饰 箕踞以骂曰

  【为】

  ①动词,做,整治 乃为装遣荆轲

  ②介词,被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③介词,替 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

  【其】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它(们)(的) 尽收其地/疑其有改悔/剑长, 操其室

  ②指示代词,那 其人居远未来

  3、古今异义现象:

  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 ?萦诶Ь场

《荆轲刺秦王》学案 篇13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6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灭赵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喜为了结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荆轲刺秦王》波澜起伏、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围绕着一个“刺”字展开,人物的性格也随着故事情节的推移,从人物对话、神态、动作的描写和场面描写两方面得到栩栩如生的表现。

  (一)开端(秦将王翦破赵──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缘起。

  文章一开始,就连用“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写出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如累卵的形势,使故事一开始就笼罩着紧张的气氛,为后面故事的展开定下了悲剧的基调。太子“恐惧”,心急如焚,“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一语,婉转含蓄,微带责难,使他与荆轲之间的矛盾也初露端倪。荆轲在此危难之际,毅然回答,“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体现他“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精神。然而“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他提出要取信秦王,则非献“樊将军首”和“燕督亢地图”不可。主人公一亮相,就表现出他勇而多谋、城府很深的性格特点。但由于太子丹“不忍”,与荆轲意见分歧,事情起了波折。

  (二)发展(荆轲知太子不忍──终已不顾):行刺准备。

  这一部分包括准备信物、利刃、配备助手、怒斥太子、易水送别五个场面,其中“准备利刃”“配备助手”是行刺的必备条件,然属次要情节,只一笔带过。其他三个情节均突出了人物性格的不同侧面,特别是“准备信物”的关键是激樊於期献头。荆轲体谅太子“不忍”,果断地决定“私见樊於期”。一席对话,先动之以情,激起樊对秦不共戴天之仇;然后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最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荆轲推心置腹,以诚感人,三言两语使樊於期“仰天太息流涕”,继而“偏袒扼腕而进”,甘心自刎献头。这一段对话和动作描写,展示了两个异中有同的人物的精神风貌:两人都是燕赵慷慨之士,一个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老于心计,侠士风度跃然纸上;一个义勇刚烈,热肚直肠,武将形象栩栩如生。

  “怒叱太子”表现了荆轲性格的另一个侧面。古来侠士,一诺千金,而太子疑其“有改悔”,开口“先遣秦舞阳”,这种不信任之举无异于是对荆轲人格的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一反平日之谦和,“怒斥太子”,正是他刚烈性格的表现。太子“迟之”,“疑之”,“复请之”,一方面表明他在大兵压境之时的惊恐、焦急,同时也说明他浮躁多疑,谋事不周,恰好形成对荆轲的鲜明反衬。

  “易水送别”拉开了慷慨悲歌的一幕,是“行刺准备”中的高潮。“皆白衣冠送之”,一笔道出一场生离死别,加以萧萧易水,变徵歌声,垂泪涕泣,形成一种凄惊悲怆的氛围,使人预感到事有不测。然而作者笔锋轻转,“变徵之声”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目,发尽上指冠”,悲凉变为悲壮,低沉变为高昂,生离死别变为同仇敌忾。这慷慨悲歌的场面,千百年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去赴汤蹈火、义无反顾!描写这一场面,作者像一位高明的电影摄影师,运用点面结合和“蒙太奇”的手法,将全景镜头(“皆白衣冠送之”)、特定镜头(“既祖,取道”)、全景镜头(“士皆垂泪涕泣”)、特定镜头(“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交错次第展开,将一瞬间同时发生的各种现象交织起来写,真是匠心独运。

  (三)高潮(既至秦──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廷刺秦王。

  这一部分描绘荆轲与秦王正面交锋,可谓波澜迭起,荆轲的性格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部分的情节可概括为:厚遗蒙嘉──顾笑武阳──图穷匕见──倚柱笑骂四个场面。

  “厚遗蒙嘉”,得以引见,可见行事周密。献图时,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竟“色变振恐”,眼看事情就要败露。在这猝然生变的节骨眼儿上,荆轲面不改色心不跳,几句话,既遮掩了秦武阳失常的表情,又颂扬了秦王的威风,语意圆转,滴水不漏,使秦君臣上下疑窦冰释。再加上一“笑”一“顾”一“前”,沉着机智、镇定自若,表明他的确具有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可谓神勇之人。而与秦武阳的“色变振恐”对照,孰勇孰怯,判然分明,与上文太子丹的疑荆轲信武阳的情节相照应。“图穷而匕首见”,矛盾冲突达到白刃相见的地步。毫无精神准备的秦王“惊──起──绝──拔──操──急”,慌得连剑也“不可立拔”。与此同时,荆轲“取──奉──发──把──持──”,双方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斗。霎时间,庄严的秦廷上,荆轲“逐”,秦王“走”,群臣“愕”,上上下下“尽失其度”,最后竟出现“乃以手共搏之”的戏剧性场面。眼看着秦王要成为剑下之鬼,由于侍医夏无且以药囊投轲,荆轲反被秦王“断其左股”,转瞬之间由优势转为劣势,最后反“被八创”,完全失去战斗力。这一部分多用急促短语,突出地渲染了千钧一发的紧张形势。在这惊心动魄的搏斗中,作者以群臣的惊愕,秦王的惶急,左右的惊呼,衬托了荆轲的英雄虎胆。“倚柱笑骂”,绘形传神,突出了荆轲的视死如归。“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陶潜语),今日读之,谁不为之感慨欷?

  (四)结局(末段):荆轲被斩。一幕惊雷乍起、剑拔弩张的活剧,以秦王“目眩良久”告终。

  二、问题探究

  1.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什么作用?

  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2.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1)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2)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3)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4)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5)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3.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而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荆轲刺秦王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发展过程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局限性。

  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北宋苏洵非议荆轲“始速祸焉”。南宋鲍彪说“轲不足道也”。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肯定荆轲的人也很多,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评者大都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关于练习

  一、熟读课文,理出故事梗概,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荆轲的性格的。

  设题意图:本题意在让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出故事梗概,要对情节作适当概括。荆轲的性格也是在情节的发展中体现出来的。

  参考答案:

  可分若干情节概述。如:大军压境、计议行刺、求取信物、准备匕首、配备副手、怒叱太子、易水诀别、慷慨悲歌、计见秦王、顾笑武阳、秦廷搏击、倚柱笑骂、遇难身亡。荆轲的性格:深沉(准备信物时深谋远虑)、刚毅(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机智勇敢(秦廷搏击)。

  二、背诵易水诀别一段,并说说这段描写烘托了怎样的气氛,其中的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设题意图:本题意在让学生鉴赏这篇文章的优美段落。

  参考答案:

  这段描写,烘托了一种慷慨悲壮的气氛。如“白衣冠”“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目,发尽上指冠”“风萧萧兮易水寒”等都是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其中音乐描写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也是渲染悲壮气氛。

  三、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

  1.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2.持千金之资币物

  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4.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5.诸郎中执兵

  6.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7.断其左股

  设题意图:本题意在让学生了解古今词义的差别。

  参考答案:

  1.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2.币:(古义)礼品;(今义)货币。

  3.穷困:(古义)走投无路;(今义)贫穷。

  4.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5.郎中:(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

  6.提:(古义)投击;(今义)拿着。

  7.股:(古义)大腿;(今义)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

  四、对于荆轲其人其事,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荆轲那种舍生忘死,扶弱济困,反抗强暴的精神是感人的;有人认为荆轲用行刺手段来达 到某种政治目的,这种举动不足取。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谈谈你的看法。

  设题意图:本题意在让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作出自己的评价。

  参考答案:

  见“问题探讨”。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言之成理即可。

  教学建议

  本文的人物形象刻画很成功,如太子丹焦虑仁慈,樊於期豪爽慷慨,秦王贪残怯弱,秦武阳外勇内怯,荆轲忠义、刚直、果敢、机智。本课的教学,不要给人物贴标签,要着重指导学生掌握语言材料,让学生在课文中圈点批画,自己得出结论,养成独立思考的读书习惯。

  有关资料

  一、作者、作品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篇,分国别编辑,依次是:西周一篇,东周一篇,秦五篇,齐六篇,楚四篇,赵四篇,魏四篇,韩三篇,燕三篇,宋、卫合一篇,中山一篇。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XX年),共245年。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战国策》的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过分夸张渲染谋臣策士的作用,有时为了突出纵横游说之士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不免违背历史的真实。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译文

  秦国的将军王翦攻破赵国,俘虏赵王,全部占领了赵国的国土,进军向北侵占土地,到达燕国南部的边界。

  燕国的太子丹很害怕,就请求荆轲说:“秦军马上就要渡过易水,那么虽然我想长久地侍奉您,又怎么能够做得到呢?”荆轲说:“不用太子说,我也要来同您讲了。现在假如空手而去,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现在的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来购取他的头颅。果真能够得到樊将军的首级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地召见我,我就有办法来报答太子了。”太子说:“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处境困窘而来归附我,我不忍心由于自己个人的私仇而伤害长者的心意,希望您另外考虑对策吧!”

  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私下里会见樊於期,说:“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是刻毒透顶了。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现在听说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来购买将军的首级,您将怎么办?”樊将军仰面朝天,长长地叹息,流着眼泪说:“我每当想起这一点,常常恨入骨髓,但是想不出什么计策啊!”荆轲说:“现在有一个建议,可以用来解除燕国的忧患,报将军的深仇大恨,怎么样?”樊於期于是上前问道:“怎么办?”荆轲说:“希望得到樊将军的首级来献给秦国,秦王一定高兴而又友好地接见我。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用右手刺他的胸膛。这样,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将军是否有这个心意呢?”樊於期脱下一只衣袖露出一只胳膊,左手握住右腕,走近一步说:“这是我日日夜夜为之咬牙切齿、捶胸痛恨的事,今天才得到您的指教!”于是自己抹了脖子。

  太子听说了这件事,赶着马车跑去,伏在樊於期的尸体上大哭,非常悲伤。事已至此,没有办法挽回了,于是就收拾安放樊於期的首级,用盒子封好它。

  于是太子预先寻求世上锋利的匕首,得到赵国徐夫人的匕首,用一百金把它买到,叫工匠用毒药水淬过它。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燕国有个勇士秦武阳,十二岁的时候就杀过人,人们不敢同他正眼相看,于是叫秦武阳做助手。

  荆轲等待着一个人,想同他一起去。那个人住得很远,没有来,因而停下等候他。

  过了一阵还没动身,太子嫌荆轲走晚了,怀疑他有改变初衷和后悔的念头,就又请求他说:“太阳已经完全落下去了,您难道没有动身的意思吗?请允许我先遣发秦武阳!”荆轲发怒,呵斥太子说:“今天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有用的小子!现在光拿着一把匕首进入不可意料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下来,是因为等待我的客人好同他一起走。现在太子嫌我走晚了,请允许我告别吧!”于是出发了。

  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

  到易水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高渐离敲着筑,荆轲和着节拍唱歌,发出变徵的声音,众宾客都流着眼泪小声地哭。荆轲又上前作歌唱道:“风声萧萧悲鸣啊易水彻骨寒冷,壮士这一离去啊就永远不再回还!”又发出悲壮激昂的羽声。众宾客都睁大了眼睛,头发都向上竖起顶住了帽子。于是荆轲就上车离去,始终不曾回头看一眼。

  到达秦国后,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优厚地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

  蒙嘉替他事先向秦王进言,说:“燕王确实非常惧怕大王的威势,不敢出兵来抗拒,愿意全国上下都做秦国的臣民,排在诸侯的行列里(意为:燕国愿意同别的诸侯一起尊秦王为天子)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俾能守住祖先的宗庙。他们诚惶诚恐,不敢自己来陈述,恭谨地砍下樊於期的头颅和献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用盒子封好,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礼送出来,派使者来禀告大王。一切听凭大王吩咐。”

  秦王听了蒙嘉的话,非常高兴。于是穿了上朝的礼服,安排下隆重的九宾大礼仪式,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

  荆轲捧着装了樊於期头颅的盒子,秦武阳捧着地图匣子,按次序进宫,到达殿前的台阶下,秦武阳脸色都变了,十分害怕,秦国的群臣对此感到奇怪。荆轲回过头来对秦武阳笑了笑,上前替他向秦王谢罪说:“北方蛮夷地区的粗鄙人,没有拜见过天子,所以害怕,希望大王稍微原谅他些,让他在大王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秦王对荆轲说:“起来,取来武阳所拿的地图!”

  荆轲拿了地图捧送给秦王,打开地图,地图全部打开,匕首就露了出来。于是荆轲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着匕首刺秦王。还没有刺到秦王的身上,秦王非常惊骇,自己伸直身子站起来,挣断了袖子。秦王拔剑,剑太长,就握住剑鞘。当时秦王心里又怕又急,剑插得很紧,所以不能立即拔出来。

  荆轲追逐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秦国的君臣都惊呆了,事情突然发生,意料不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态。并且按照秦国的法律,臣子们侍立在殿上的,不能带一点兵器;那些宫廷侍卫握着武器,都排列在宫殿的台阶下面,没有君王的命令不能上殿。当危急的时候,来不及召唤阶下的侍卫,所以荆轲追逐秦王,大家仓猝间惊惶失措,没有武器用来击杀荆轲,仅仅用空手一起同荆轲搏斗。

  这时,秦王的随从医官夏无且(jū)用他手里捧着的药袋投击荆轲。秦王还正在绕着柱子跑,仓猝间惊惶失措,不知道怎么办。侍臣们就说:“大王把剑背到背上!大王把剑背到背上!”秦王于是拔出剑用来攻击荆轲,砍断了荆轲的左大腿。荆轲残废了,就举起他的匕首投击秦王,没有击中,击中了柱子。秦王又砍击荆轲,荆轲被砍伤了八处。

  荆轲自己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了,靠着柱子笑着,像撮箕一样地张开两腿坐在地上,骂道:“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活生生地劫持你,一定要得到约契来回报燕太子啊!”

  秦王的侍臣上前,斩杀荆轲。事后,秦王还头昏眼花了好长一段时间。

  三、《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荆轲的部分

  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荆轲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沈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而秦王政生于赵,其少时与丹欢。及政立为秦王,而丹质于秦。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归而求为报秦王者,国小,力不能。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楚、三晋,稍蚕食诸侯,且至于燕,燕君臣皆恐祸之至。太子丹患之,……荆轲遂见太子……荆轲坐定,太子避席顿首曰:“……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足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燕小弱,数困于兵,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诸侯服秦,莫敢合从。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势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委命,唯荆卿留意焉。”久之,荆轲曰:“此国之大事也,臣驽下,恐不足任使。”太子前顿首,固请毋让,然后许诺。于是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姿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久之,荆轲未有行意。……(以下为荆轲刺秦王的情节)已而论功,赏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而赐夏无且黄金二百溢,曰:“无且爱我,乃以药囊提荆轲也。”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十月而拔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尽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急,代王嘉乃遗燕王喜书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

《荆轲刺秦王》学案 篇14

  《荆轲刺秦王》导读单

  第一节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弄清字音,把握文章内容。

  2、结合课文第一、二部分的学习,进一步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学习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目标重难点】

  1、要了解战国末期燕国与秦国的斗争形势,从整体出发,再来观察燕太子丹遣荆轲刺奏王的意义。

  2、目标2

  【学法指导】

  诵读法  讨论法

  【知识链接】

  1、 关于《战国策》的知识

  课文节选自国别体史书(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战国策•燕策》。初中语文第六册的基本课文《唐雎不辱使命》节选自《战国策•魏策》。《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原书没有标题,课文题目都是后加的。

  2、关于士阶层

  士是周以来的一个贵族等级,是贵族的最下层周代分封制规定贵族有四个等级:天子、诸侯、大夫和士以上三个等级都有一定的田产,全国土地归天子所有,天子封诸侯国给诸侯,诸侯再封邑给大夫,而士不能占有土地,也就是孟子所说的“无恒产”但是士阶层也有自己的贵族尊严,佩剑是贵族的标志,因此无论士有多穷也要佩剑,因为这代表他贵族的尊严,也就是孟子所说的“有恒心”在战国时代,士阶层的地位有所提高,春秋时期一些居于士阶层的大夫家臣就掌有重权,例如孔子时代的阳虎,到了战国时代,士主要分为几个类型:文士、武士、辨士和谋士,根据他们的名字就能够猜出他们的专长这些士依附在大夫和诸侯身边,为他们出谋划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门客,主公为他们提供食宿,他们就要对主公尽忠,但他们绝对不是奴隶,因为他们享有人身自由,如果主公失势或对他不好,他就可以选择离开战国四公子都有蓄养门客的习惯,经常门下食客三千,信陵郡窃符救赵中的鸡鸣狗盗之徒就是士,只要有一技之长就是士士后来发展成为农民和小地主在孔子的学说中,士被赋予了管理国家的重任,孔子认为当时的士是周朝的希望东汉之后出现的士族已经和周代的士很不一样了士这个阶层一直维持到西汉,韩信的谋士蒯通就是士

  3、背景介绍: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燕太子丹访得荆轲,即尊为上卿,然后派他到秦国行刺,其目的是要荆轲“劫秦王,使悉返诸侯侵地”,如不成,使“因而刺杀之”。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还是毅然前往,当事败后,荆轲身被八创却“倚柱而笑,箕踞以骂”壮烈而死.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4、两位主人公 :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轲,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秦始皇,秦孝公的第六世孙,秦庄襄王异人的儿子。他出生于赵国,所以又叫赵政。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逐步富强起来,前247年,赢政即位为秦王,前238年亲政,从前230年到前221年,先后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天下。统一全国后,自称皇帝,他通过一系列的统一措施,建立了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交通道路,统一货币,在中国的历史上都是重大的举措。但始皇以猛治国,法律苛严,终于在他死后激起民变。秦始皇多次出巡,前2XX年7月,秦始皇于沙丘死,时年50岁。

  5、

  于易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1)诗文助读:

  ①.燕丹:战国时燕国太子丹。②发冲冠:形容人极端愤怒,因而头发直立,把帽子都冲起来了。

  (2)妙题诱思:请你联系本诗的写作背景,分析此时诗人的心境。

  赏析点拨:因为骆宾王的“讨武檄文”流传天下,所以他被武则天抓进了监牢。武则天念其才华而不忍杀之,想让他为朝廷做事,但骆宾王拒绝了,想返回家乡。骆宾王非常苦闷:一方面为自己的处境愤愤不平;另一方面想为匡复李唐王朝干出一番事业,又要念及武则天的不杀之恩。在这种彷徨压抑中,他写出了“易水送人”这首诗。这首诗虽然名为“送人”,实际上重点确是借描写燕丹送荆轲变现出今日送人的壮烈情景,抒怀咏志,曲折地表达了诗人苦闷的心境。

  【学习过程】:

  一、学生诵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王翦(  )  谒(   )  (   )其胸    切齿拊( )心   淬( )    濡( )缕  

  忤( )视     徵( )      ( )目      陛( )下    卒( )起不意     箕(  )踞(  )     被八创(  )   樊於( )期    偏袒扼(  )腕    目眩( )  夏无且( )

  二.速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本文可分成几个部分?每部分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三.研读第1-2节,完成下列问题

  1.解释加点词语

  ①进兵北(    )略(     )地     ②旦暮(    )渡易水       ③长侍(     )   

  ④微(     )太子言    ⑤谒(     )    ⑥购(    )之金(       )千斤  

  ⑦秦王必说(     )见臣     ⑧穷困(      )       ⑨更(       )虑之

  2.翻译重点句子(学法指导:注意句式特点和重点字词的落实)

  ①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②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3.文段分析思考:

  ①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

  ②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什么作用?

  四.研读第3-9节,积累文言知识

  1.解释加点词语

  a秦之遇(        )将军   b 深(          )  c仰天太息流涕(        )

  d可以(     )解燕国之患    e(           )其胸    f然则(       )

  g将军岂有意(     )乎   h见(   )陵(   )之耻   i濡(       )缕 

  j忤(      )视    k偏袒(   )扼腕      l樊於期乃前(     )曰 

  m函(      )封之  n其人居远(      )未来    o 太子迟(      )之 

  p请(      )辞决(     )矣       q皆白衣冠(       )以送之  

  r为(     )变徵之声   s发尽上(    )指冠   t终(    )已不顾(      )

  2.翻译下列语句。(学法指导:注意文言句式的翻译)

  ①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②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

  ③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④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3.文段分析、思考。

  1. 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他慷慨献身?

  2.荆轲怒斥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显示了什么性格?

  3.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送别这一场面的?

  《荆轲刺秦王》导读单

  第二节

  【学习目标】:

  1.分析课文第三、四部分,积累重点字词,翻译重点文句。

  2.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手法。

  3.  理解思想内容,学习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学习重难点】:

  目标2

  【学法指导】:诵读法、讨论法、比较法

  【知识链接】: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战国策》的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过分夸张渲染谋臣策士的作用,有时为了突出纵横游说之士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不免违背历史的真实。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学习过程:

  一. 研读第三、四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1. 解释加点词语

  a持千金之资币(        )物    b朝服(         )    c假借(          )  

  d郎中(        )    e 左右(           )    f 轲自知事不就(              ) g  卒(        )起不意   h秦王还(           )柱而走  i  振(    )怖大王之威 j比(          )诸侯之列    k唯(          )  l陛(          )

  m顾(            )笑武阳    n发(        )图      o 自引(        )而起 

  p荆轲废(            )    q乃引(       )其匕首提(         )秦王)

  r被(          )八创(          ) s 生劫(          )之

  2.翻译重点句子(学法知道:注意重点字词的落实,省略的成分要补充完整)

  ① 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② 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③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3.文段分析,思考

  ①用四个小标题概括高潮部分“廷刺秦王”的情节。

  ②怎样认识荆轲和荆轲刺秦王这一行为?

  二、课堂小结

  文章以洗练而又生动的文字,通过“私见樊於期”、“易水送别”、“秦廷行刺”等情节,塑造了荆轲这位敢于扶危济困、助弱御强、有勇有谋、视死如归的古代侠士形象。荆轲刺秦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千百年来被受压迫的人们敬仰的原因,在于他站在了斗争的最前列,去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本文揭示了弱小燕国和强大秦国之间的尖锐矛盾和激烈斗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秦燕之间的兼并与反兼并的斗争。

  三、写法借鉴

  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请举例说明。

  四、学习反思

  拓展延伸

  1.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苏洵在《六国论》中认为荆轲的行为“始速祸焉”,朱熹认为荆轲是“匹夫之勇”;也有很多人对他表示称赞,比如,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为“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论”,“贱者虽字贱,重之若千钧”,陶渊明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下面我们来读一读柳宗元和陶渊明的诗,看看他们对荆轲的评价是怎样的,和《荆轲刺秦王》相比有何不同。

  咏荆轲

  柳宗元

  燕秦不两立,太子已为虞。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 穷年徇所欲,兵势且见屠。

  微言激幽愤,怒目辞燕都。 朔风动易水,挥爵前长驱。函首致宿怨,献田开版图。

  炯然耀电光,掌握罔正夫。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趄。长虹吐白日,仓卒反受诛。

  按剑赫凭怒,风雷助号呼。慈父断子首,狂走无容躯。夷城芟七族,台观皆焚污。

  始期忧患弭,卒动灾祸枢。秦皇本诈力,事与桓公殊。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

  世传故多谬,太史征无且。

  咏荆轲

  陶渊明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澹澹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後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殁,千载有馀情。

《荆轲刺秦王》学案 篇15

  课文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阵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段解

  ・第一段: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兵临城下”。

  ・第二段:太子丹请计,荆轲提出以“樊将军首”为信物,太子丹不忍。为下文设置悬念。

  ・第三段:故事的发展。荆轲私见樊於期,说出一箭双雕之计。樊於期知恩图报,为荆轲之计而自刎,其言行令人叹惋。

  ・第四段:太子悲恸,荆轲之计实现第一步。

  ・第五段:得到刺杀秦王的利器。

  ・第六段:配备助手。

  ・第七段:交代荆轲迟发的原因。

  ・第八段:怒叱太子。

  ・第九段:易水诀别。“易水送别”拉开了慷慨悲歌的一幕,是“刺秦”准备中的高潮。

  ・第十~十一段:荆轲为达刺杀目的,贿赂秦王宠臣,表达忠心,从而得以见秦王。

  ・第十二段:荆轲的目的达到,秦王接见燕使。

  ・第十三段:顾笑武阳。

  ・第十四~十六段:以上是故事的高潮:图穷匕现,荆轲刺杀秦王,秦王惶急反抗。这一部分描写人物生动形象,荆轲的勇猛无畏,秦王的狼狈惊慌,群臣侍从的失态无奈,无不跃然纸上。

  ・第十七段:荆轲倚柱笑骂。

  ・第十八段:结局:荆轲被斩。

  译文

  秦国的将领王翦打败了赵国,俘虏了赵王,占领了所有赵国的土地,派兵向北侵占土地,一直到燕国南边的边界。

  太子丹非常的恐惧,于是就请求荆轲说:“秦国的军队早晚就要渡过易水了,那么即使我想长久地侍俸您,又怎么可以呢?”荆轲说:“即使太子不说(也可译为“假如没有太子的话”),我也要请求行动。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也可译为“那么秦王是不可以亲近的”)。现在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做赏格,悬赏他的头。如果真能够得到樊将军的人头和燕国督亢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会很高兴地接见我,我这才能够有办法来报答太子。”太子说:“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我自己的私仇,而伤害长者的心意,希望您再想想(考虑)别的办法吧!”

  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就私下拜见樊於期,说:“秦王对您樊於期,可以说是十分的刻毒。父母宗族,都被杀害和没收。现在听说秦王用一千斤金、一万户人家的封地来悬赏将军的首级,您打算怎么办?”樊将军仰天叹息流着眼泪说:“我每次想起,常常痛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罢了!”荆轲说:“现在有一个建议,可以解除燕国的后患,并且报樊将军的仇恨,怎么样?”樊於期于是走上前说:“到底怎么做?”荆轲说:“希望借您樊将军的首级来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非常高兴而好好地接见。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然后这样就可以报将军的仇,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将军你可愿意?”樊将军脱下一只衣袖,握住手腕走上前说:“这是让我日夜咬牙切齿非常痛心的事,现在才能够听说指教!”于是自杀。

  太子听说这件事,驱车前往,伏在尸体上大哭,非常伤心。但已经是无可奈何的事了,于是就收拾盛装好樊於期的首级,用盒子封装起来。

  于是太子事先寻求天下最锋利的匕首,用百两黄金从赵人徐夫人那儿买到,让工匠在淬火时把毒药浸在匕首上。用来试用他人,鲜血沾湿衣缕,人没有不立即死亡的。于是打点行装送别荆轲。

  燕国有勇士叫秦武阳的,十二岁的时候就杀人,人们不敢和他正视。于是命令秦武阳作为他的助手和他一道去。

  荆轲等待另一个人,想和他一起去,可那个人住得很远没有来,就一直在等他。

  过了一些时候,还没有出发,太子嫌荆轲动身太晚,怀疑他可能反悔,于是又去请他动身,说:“时间跨度不早了,您难道不想去吗?就让我先打发秦武阳动身!”荆轲非常生气,怒斥太子道:“如果现在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向太子)复命,那是没用的人!如今拿着一把匕首到生死难测的秦国,我留下来的原因,是想等我的朋友一道。如今太子嫌我动身太晚,请允许我辞别。"于是就出发了。

  太子和那些的知情的宾客,都穿着白衣白帽来给他送别。

  到了易水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了。荆轲的朋友高渐离拍打着乐器,荆轲和着音乐发出悲凉的声音,大家都流着泪哭泣。荆轲又走上前唱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又发出激愤的声音,大家都圆睁着眼睛,头发向上顶起了帽子。于是荆轲就上车而去,始终不曾回头。

  到了秦国之后,带着价值千金的礼物,以厚礼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

  蒙嘉事先为他对秦王说:“燕王确实非常害怕大王您的威风,不敢派兵来抵抗大王您,,愿意拿全国的百姓来做您的臣子,排在诸侯的行列,像秦国的郡县那样向秦国进贡,只求能够守住祖先的宗庙。他们非常害怕,不敢自己来陈述,现在谨斩杀樊於期的头并献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用盒子装好,燕王很慎重地在朝廷将它送出,派遣使者来把这些告诉大王。一切听大王您吩咐。”

  秦王听了之后,非常高兴。于是穿上朝服,设九宾之礼,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

  荆轲捧着装着樊於期的头的盒子,秦武阳捧着装有地图的匣子,按先后顺序进来。到了殿前的台阶下,秦武阳害怕得变了脸色,群臣对此感到奇怪,荆轲回头对他笑了笑,走上前替他向秦王道歉说:“北方边远地区的人,没有见过天子,所以有些害怕,望大王能够稍稍原谅他,让他能够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秦王对荆轲说:“起来吧,把秦武阳的地图给我拿来。”

  荆轲拿来地图之后捧着,打开地图,地图全部展开后露出了匕首。荆轲乘机抓住了秦王的袖子,右手拿着匕首去刺秦王。没有刺到,秦王非常吃惊,耸身站了起来,挣断衣袖。拔剑,但剑太长,于是拿起剑鞘。当时非常危急,剑插得太紧,没办法抽出来。

  荆轲在后面紧追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群臣非常吃惊,事情突然发生,根本没想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态。而按照秦国的法律,在殿上侍俸的群臣,不能带一点点兵器;那些带了兵器的侍卫,都在殿下侍候,没有命令不得上殿。正在慌急之中,而且也来不急召来侍卫,因此荆轲不断地追逐着秦王,而大家在惶急之中,也没有什么东西来对付荆轲,仅仅只是用手来和荆轲搏斗。

  这时,秦王的御医夏无且用他手里的药袋扔向荆轲。秦王正绕着柱子跑,惊惶之中,不知所措。左右大臣都提醒说:“大王快把剑背在背上!大王快把剑背在背上!”于是秦王拔剑刺向荆轲,砍断了荆轲的左大腿。荆轲伤残倒地了,就举起匕首投向秦王,没投中,击中了柱子。秦王又砍杀荆轲,荆轲身中八处剑伤。

  荆轲自知事情不能成功,靠在柱子上大笑,两腿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痛骂道:“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活捉你呀,然后要你同我们订下誓约来回报太子呀!”

  秦王的左右大臣上前,斩了荆轲。秦王吓得很长时间头晕目眩。

  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二)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三)掌握文言常用实词:亲、深、解、救、教、敢、还、资、振、图、室、诏、被、穷、兵、阵、私;通假字:淬、决、卒;古今异义词:涕、币、提、股。

  (四)复习文学常识:《战国策》。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本文向读者展示了哪几个角度?

  分析:角度之一: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在旦夕。荆轲“奉命于危难之间”,此其一。行刺秦王,须以樊将军首为信物,而太子丹“不忍”,此其二,荆轲为等助手,“顷之未发”,太子丹因而“迟之”,荆轲愤然出发,此其三。“朝见”秦王时,秦武阳临阵怯场,以致秦群臣“怪之”,气氛骤紧,此其四。而最后的“廷刺秦王”,矛盾冲突达到白刃相见的地步。就在这一系列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荆轲这一人物的性格也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示。全文写得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角度之二:精练传神的人物语言。太子丹婉责荆轲时,荆卿曰:“微太子方,臣愿得谒之。………”快人快语,表现出他勇而多谋,虑事周密的性格特点。“激献樊头”时,荆轲推心置腹,以诚感人,先动之以情,后晓之以理,再告之以法,使樊於期甘心自刎献头。太子疑其改悔时,荆轲怒斥太子的几句话,则表现了他不畏权势、耿直刚烈的性格。在秦廷上,当秦武阳“色变振恐”时,荆轲的几句“谢曰”,使秦廷上下疑窦冰释,使剑拔弩张的气氛得到缓解。真正是化腐朽为神奇,令人不由得拍案叫绝!“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是荆轲的最后一句话,也是他自明心迹的一句话。尽管太子丹对他产生过怀疑,但荆轲还是坚守信义,对太子丹忠心耿耿,赤诚之心,苍天可鉴!

  角度之三:悲壮感人的场面描写。重点分析两个场面。一是“易水辞诀”,二是“廷刺秦王”。秋风萧瑟,筑声悲凉。在这悲壮而又凄怆的气氛之中,荆轲先是以歌声抒怀,最后则毅然“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大义凛然,勇往直前。而送行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听到荆轲的歌声后,起初“皆垂泪涕泣”,继而“皆目,发尽上指冠。”三个“皆”字,写出了全体送行者的强烈反应,烘托了送行场面的壮烈气氛。整个送行场面的描写,有主,有次;有景,有情;有呼,有应。不足百字,却写得感人肺腑,撼人心魄。

  二是“廷刺秦王”。一个人,一把匕首,把偌大秦廷搅得上下惊惶,乱成一团。作者既从正面描写了荆轲的语言,行动和神态,也从侧面描述了秦王及其群臣的不同表现,既描绘了人物,也渲染了环境。从而突现了荆轲履险不惊、临难不惧的气度和品格。

  (二)疑难词句解释。

  分析:

  (1)秦王必说见臣: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困,困窘。樊将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可见“穷困”。私:自己的(事情)。意:情意。全句意为: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

  (3)见陵:被凌辱。

  (4)乃今得闻教:乃,语气副词,表转折。教:指教。全句意为: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5)函封之:函,盒子。这里名词作状语,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来。

  (6)乃为装遣荆轲: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7)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8)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供应、贡献、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庙。给(jǐ),供应,供给。职:贡赋,赋税。

  (9)北蛮夷之鄙人:北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蛮夷:古代泛指少数民族。鄙:边疆,边远的地区。

  (10)负剑:背剑,即把剑推到背上,以便拔出。

  (三)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认为荆轲是怎样一个人?速读课文,根据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分析: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

  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四)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分析: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复习关于《战国策》的知识:

  课文节选自《战国策・燕策》。初中语文第六册的基本课文《唐雎不辱使命》节选自《战国策・魏策》。高中语文第一册(必修)自读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原书没有标题,课文题目都是后加的。

  2.补充介绍: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轲,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士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侍奉……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二)整体感知课文。

  1.阅读“预习提示”,了解背景和课文特点。

  2.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初读课文。

  要求:

  (1)根据“思考和练习”一的提示,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2)划出疑难词句。

  3.正音正字。

  淬(cu@)忤(w()徵(zh!)陛(b@)卒(c))提(d!)创(chu1ng)(zh8)拊(f(樊於(w&)期夏无且(j&)

  4.分段:

  第1段:自“秦将王翦破赵”至“遂发”写行刺准备;

  第2段:自“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至“终已不顾”,写易水诀别;

  第3段:自“既至秦”至“秦王目眩良久”,写秦廷行刺。

  (三)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

  提示: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课文写形势,连用几个动词短语,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尽收其地”的“尽”,写出了秦军之“强”,也应了太子丹“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足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者,其意不厌”的判断。太子丹认为“秦兵旦暮渡易水”,“日已尽矣”,因而催促荆轲实施刺秦王的计划,意图抵抗秦军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

  2.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提示: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3.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提示:荆轲三问樊於期,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进而从“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反映;在樊将军急于知晓的情况下,他才和盘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荆轲胆大心细,自知知人,对樊将军有着深刻的了解。荆轲舍身取义的精神,更使樊将军激动得“偏袒扼腕而进”。樊将军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4.太子丹求“天下之利匕首”并“以药淬之”。“令秦武阳为副”为何略写?提示:不是主要情节,因而只作必要的交代。详略得当,剪裁合理。

  知识点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2.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3.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4.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害怕。

  5.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捧着。

  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出现。

  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8.卒起不意;而卒惶急无以击轲卒,卒,通“猝”,仓促,突然。

  二、古今异义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2.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5.持千金之币物古义:礼物今义:钱币。

  6.秦王方还柱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7.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侍卫今义:指中医。

  8.左右既前,斩荆轲古义:周围侍从。今义:表方向或大约。

  三、词类活用现象:

  名词作状语

  1.进兵北略地

  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3.函封之

  4.发尽上指冠

  名词作动词

  1.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为歌曰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左右既前,斩荆轲

  2.皆白衣冠以送之

  3.乃朝服,设九宾

  使动用法

  1.使使以闻大王

  2.使毕使于前

  3.自引而起,绝袖

  意动用法

  1.太子迟之

  2.群臣怪之

  四、文言句式:

  判断句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3.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省略句

  1.秦王购之(以)金千斤

  2.欲与(之)俱

  3.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4.而(群臣)卒惶急无以击轲

  被动句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介宾短语后置

  1.常痛于骨髓

  2.给贡职如郡县

  3.燕王拜送于庭

  定语后置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2.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五、一词多义

  1、发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打开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出发

  发尽上指冠头发

  2、故

  故遣将守关者特意

  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缘故

  鲰生说我……故听之所以

  君安与项伯有故故交,老交情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登上

  轲自知事不就成功

  故人具鸡黍老,旧

  3、诚

  诚能得樊将军首如果真的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的确,确实

  4、度

  度我至军中,君乃入估计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常态,气度

  5、顾

  顾计不知所出耳只是,不过

  荆轲顾笑武阳回头

  大行不顾细谨顾忌,考虑

  6.为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

  为之奈何对付,处理

  乃为装遣荆轲准备

  乃令秦武阳为副做为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因为

  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发出

  7.而

  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并且,表递进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因而,表因果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却,表转折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就,或不译,表承接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相当于“地”或不译,表修饰

  六、固定用法

  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2.然则将军之仇报(既然这样,那么)

  3.荆轲有所待(有……的)

  4.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

  5.而卒惶急无以击轲(“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6.以故荆轲逐秦王(因此)

《荆轲刺秦王》学案 篇16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战国策》,识记文学常识,积累文言文常见的字词和句式。

  2、找出文中准确生动的细节描写,体会这些细节在表现人物性格上的作用,初步体会先秦古文简朴的叙事风格。

  3、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表现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与翻译的能力。

  2、学会整体把握文言文的内容,编写课文的情节提纲。

  3、通过自读训练学生文言语感,通过对细节刻画的作用和人物形象特点的分析,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材料深入思考的能力。

  德育目标: 

  1 、学习以荆轲为代表的义士,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得失,舍生取义,为国家危亡而英勇献身的爱国精神以及体会荆轲临别时悲壮的心情。

  2、感受文学作品中崇高的悲剧美,使学生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心灵震撼,引发其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3、用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评价荆轲刺秦的历史。

  教 学 重 点  1.诵读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本文对人物性格的刻画。

  3、正确认识荆轲刺秦王的行动,学习评述荆轲这一历史人物。

  教 学 思 路  梳理字词,读懂全文――编写提纲,整体把握――合作探究,评述人物――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主要 教学 方法  教法 :重视感悟、熏陶和积累。主要采用朗读法、质疑法、讨论法、探究法等。

  学法:①自主学习法:指导学生参照注释,圈点、勾画、思考,理解课文大意。②合作、探究法。

  教 学 资 源  多媒体

  剪辑电影《荆轲刺秦王》片段

  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

  第 一 课 时

  一、课前自主探究,了解《战国策》及时代背景  1、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是汉代刘向编订的,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共33篇。《战国策》是一部历史文献,为我们研究战国时代的社会斗争提供了资料。同时它也是一部散文集。它的语言流畅犀利,是论辩文的典型。每论述一个问题,都能反复纵横曲尽其意。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深刻而具体,又善于运用寓言故事来说明抽象道理。对后世的文学语言有很大的影响。

  2、时代背景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时期,各封建诸侯国为夺取土地和人口,战争连绵不断。秦国受益于商鞅变法,逐渐强大,不断向外扩张势力,六国日益衰弱。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发动了更大规模的兼并战争,十年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统一了中国。

  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攻赵,大军曾逼近燕国的西南边境。原在秦国为人质的燕太子丹已逃回燕国,为报质秦之恨,并解燕国之危,于前227年派荆轲刺杀秦王,未遂。不久。燕为秦所亡。

  3、了解战国四大刺客。

  学生搜集资料,识记、摘抄要点,了解作品及背景。

  课前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

  预习课文。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拓宽学生知识面,为研习课文作铺垫。

  二、导入新课  

  播放电影《荆轲刺秦王》片段后教师谈话导入课题:

  大导演陈凯歌拍摄的一部《荆轲刺秦王》,动人心魄,催人泪下。荆轲是一个英雄,浑身充满着坚持己见的义无返顾的决绝,即使毁灭自身也不损大义,并以一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慷慨高歌传诵千古,这节课让我们通过文字一起来感受“刺秦”这场惊心动魄的历史场面吧。  

  学生感受画面的悲壮氛围,明确学习内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诵读课文,归纳文言现象,疏通文意

  1、  放课文录音。

  2、  帮助学生积累古汉语知识

  ⑴重点词

  微 、信 、诚 、以 、购 、迟、 顾、 遗 举 、就 、引。

  ⑵通假字

  说、 淬、 以、陵、  反、决、振、 宾、

  见、还、奉、卒。  

  ⑶文言多义实词

  兵、私、穷、为、就、引、见、意、使、还、陈、顾、提。

  ⑷、词类活用  

  北、 函、前、 远 、闻、  迟、上 、怪  、箕踞、 旦暮、生。

  ⑸、古今异义  

  涕、穷困、长者、 有意、遇、深、于是、 不顾。

  ⑹、文言特殊句式。  学生跟读,正音,然后借助工具书,参照注释,圈点、勾划出疑难词句,思考,理解课文大意。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完成课后练习三。

  突破教学重点,培养文言语感。

  四、编写克课文情节提纲,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写出全文结构提要:

  第一部分(1―2):故事的开端,交代刺秦原因。

  第二部分:(3―9)故事的发展,交代刺秦准备。

  第三部分(10―17):故事的高潮,交代刺秦经过。

  第四部分(18):故事的结局,交代刺秦结果。

  2、根据结构提要,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饱含情感地复述全文。  学生探究讨论,组内交流,展示研究成果。

  由各组推荐学生进行故事接龙。  熟悉课文内容,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五、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怎样表现荆轲的性格的。  课外完成。  为进一步研讨课文作准备。

  第 二 课 时

  一、品读第三段:樊荆会面

  1、 荆轲是如何劝说樊於期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荆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将奈何?” “……何如?” “……将军岂有意乎?”三个问句,先激之以仇,次探之以义,三询之以谋,层层深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中可以看出作为燕赵之士的荆轲,真诚细致,勇敢果决,擅长辞令,老于心计,其侠肝义胆跃然纸上。

  2、在这个场面中,作者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

  明确:通过对话(精练传神的人物语言)及人物的举止神态等。 

  学生分角色朗读,进行人物对话。

  分组探究交流,回答问题。  

  由面到点,从荆轲说服樊於期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形象特点。把握课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 、品读第九段:易水诀别

  1、探究: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

  明确:荆轲赴秦刺杀秦王,是件极难办到的事,是要付出血的代价,不论成功与否,其结果都是可悲的,故太子及宾客 “皆白衣冠以送之”,表示这是生离死别,是永诀,也以此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同时渲染了送行时的悲壮气氛。

  2、探究:“易水诀别”这段文字的音乐描写有着怎样的作用?

  明确:音乐描写使荆轲的内心世界得到比较充分的展现,使这一场面更悲壮,情节更感人。荆轲用慷慨悲歌来表达对高渐离等知己生离死别的悲凉心情,抒发自己的壮烈情怀。音乐由悲凉变为悲壮,低沉变为高昂,送行的人们也由感动、惜别转为激奋、激励,生离死别变为同仇敌忾。

  3、探究:由此体现了荆轲什么性格?

  明确:(不惧死,不为己)忠、勇、义(侠肝义胆,为救六国人民的侠义之心)

  赏析完毕,要求学生深情朗诵。播放背景音乐苏格兰风笛《勇敢的心》。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跟上音乐节奏。指导他们学会留白停顿的诵读技巧。

  思考问题,分组探究交流,积极作答。

  学生集体朗读。

  培养学生语感。

  理解“易水诀别”这段描写对于塑造人物所起的作用。把握课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第

  二

  课

  时   三、品读13―18段:廷刺秦王  1、探究:这几段文字是如何塑造荆轲这一人物形象的?

  明确:⑴“年十二”就杀人,“人不敢与忤视”的勇士秦武阳,在关键时刻,竟然“色变振恐”,说明他临阵怯场,非真正勇士,和荆轲在朝廷上的表现一对照,孰怯孰勇,判然分明。这对刻画荆轲的形象起了衬托作用。

  ⑵在秦武阳“色变振恐”的情况下眼看事情就要暴露,在这生变的节骨眼上,荆轲面不改色心不跳,“顾笑武阳”,又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这几句话既掩饰了秦武阳失常的表情,又颂扬了秦王的威风,语意圆转,滴水不漏,使君臣上下疑窦冰释。再加上一“笑”、一“顾”、一前的动作,表现出荆轲沉着机智、镇定自若的步履神态,表明他的确具有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可谓神勇之人。

  ⑶“刺秦”是整个故事的高潮。在这一情节中、,全文的矛盾冲突最为激烈,荆轲这一任务的性格也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示。在这场惊心动魄的较量中,一方是身佩长剑的强秦的君主及戒备森严的满朝文武,一方则是一人、一匕首,力量的对比悬殊。在同秦王进行的生死搏斗中,毫无精神准备的秦王“惊-引-起-拔-走-击”,慌得连剑也“不可立拔”。与此同时,荆轲则“取-奉-发-把-持-逐-提”,双方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斗争。

  ⑷荆轲在同秦王的生死较量中,虽身受重伤完全失去了战斗力,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充分显示了荆轲英勇顽强、不畏强暴、视死如归的英雄本色和豪迈气概。

  ⑸荆轲被斩以后,秦王“目眩良久”。这是以秦王的虚弱、惊恐,来反衬荆轲的威武壮烈形象。

  2、表演:要求学生结合上面刺秦场面的分析,在课堂上表演刺秦场面。  1、学生自读讨论。

  2、学生合作交流。

  圈点、勾画:①抓人物的言行神态,把荆轲置身于与其他人物的关系及环境中分析。

  ②找出文中描写荆轲的句子。找出文中描写周围人物的句子。

  3表演刺秦场面。

  内容:学生甲饰荆轲、学生乙饰秦武阳、学生丙饰秦王、学生丁饰夏无且、一些学生饰大臣和侍卫,表演荆轲刺秦王惊心动魄的场面。  理解“廷刺秦王”这段描写对于塑造人物所起的作用。

  体会《战国策》“长于叙事,精于描写”的写作特点

  学编课本剧,通过表演展示学生的表演才艺,力图让学生如临其境,使课堂气氛活跃。

  一、总结人物形象特点及鉴赏方法

  荆轲虽然没有成功,但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在威严的秦廷中,面对着瑟瑟发抖的助手,面对不可一世的秦王,他的谈笑自若,慷慨赴死能让秦王狼狈不堪,让秦臣惊惶失措,让秦廷的威严不再,更让他的助手自惭形秽……

  1、总结人物形象――(忠、义、勇、智……)

  2、总结鉴赏方法――

  ①通过人物自身的语言、行为、神态等来分析人物形象。

  ②在场面中分析人物。(通过分析环境及周围人物来分析人物)。

  ③在情节的发展中分析人物。  学生结合第二课时的研习进行总结归纳,然后发言。

  做笔记。  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材料深入思考的能力。

  通过总结鉴赏方法,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二、启迪深究  1、历代对荆轲的评价:北宋苏洵非议荆轲之行曰:“始速祸焉”。

  南宋鲍彪为《战国策》作注说:“轲不足道也。”

  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但肯定荆轲的人更多,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

  2、你怎样看待荆轲和荆轲刺秦王这一行动?

  明确: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但客观评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要区分荆轲事迹与精神的历史影响和今天对荆轲的再认识。②要区分荆轲个人的动机与客观效果。③要区分客观上的历史趋势与微观上的具体环境。如,

  荆轲作为英勇机智、济弱扶困、反抗强暴、敢于自我牺牲的英雄形象留传后世,在历史上曾经起过积极地作用,这是客观存在,应当受到尊重。荆轲的报恩思想是和当时保卫燕国、反抗侵伐的思想结合在一起的。秦国统一天下是历史的趋势,但秦国兼并的残暴,却又是不可否认的。荆轲采取个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图凭借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更是不可能的,但也应该看到荆轲刺秦行为的实质是正义的,而当时广大人民对强权暴秦的反抗也是多种层次的,我们不能苛求古人。 阅读提供的语言材料,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分组探究,相互切磋,相互启发。  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在语文阅读中自由赏析和深入探究的能力,从而发展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辨证的历史观点――多角度认识、理解事物。

  三、拓展延伸  苏轼在《留侯论》中写道:“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苏轼说出了自己评价豪杰的标准。那么,你心目中评价英雄的标准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讨论发言。  学生深入思考,分组讨论,相互交流,然后各抒己见。  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使每个学生都有思考、发言、解决问题的机会,并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布置作业

  以“我看‘荆轲刺秦’”或“论英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课内编写提纲,课外完成习作。  通过写作训练,巩固研习成果,做到听、说、读、写相结合

  自我反思

  主要特色

  与

  创新之处  

  1、教学思路明晰,内容详细实用,便于实施。

  2、加强了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训练,注重积累。

  3、有效使用了多媒体,增大了课堂容量。

  4、教学方法多样,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体现了新课程“自主、探究、合作”的理念,真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存在的问题

  与不足  

  1、归纳文言知识时耗时较长,应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时进行整理,检查后教师加以补充即可。

  2、其他几位人物的形象特点可稍作点拨。

《荆轲刺秦王》学案 篇17

  《荆轲刺秦王》说课稿

  说教材

  《荆轲刺秦王》是《战国策》的名篇课文记叙了荆轲刺秦王的过程,再现了荆轲献图和血染秦廷的壮烈场面,塑造了一个扶危济困、助弱锄强、视死如归的侠士形象

  《荆轲刺秦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第二课的讲读课文课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对于学生了解先秦文学,体悟中华文化的精华,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文言文教学要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积累语言知识,同时,根据本课人物形象个性化描写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如下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培养学生翻译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诵读质疑、自主探究、合作解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学习荆轲的忠义正直、英勇爱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教学难点: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说教法

  文言文教学应重视感悟、熏陶和积累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据此,本课教学主要采用朗读法、质疑法、讨论法、探究法等

  说学法

  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参照注解勾画圈点法,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斩首行动”是现代战争中常用的一种军事手段,其核心是斩杀敌方军事指挥首脑,借以瓦解敌军在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国就使用了这一手段而战国末期势单力孤的燕国,使用过这一手段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场惊心动魄的历史场面吧本课以此导入,借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落实基础,整体感知

  a.引导学生了解故事背景以及《战国策》相关知识b.指导学生朗读,指导学生参照注释,圈点、勾画、思考,理解课文大意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完成课后练习以此突破教学重点c.探究荆轲刺秦王的过程了解行刺的缘由,认识荆轲“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精神借助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理解人物的形象,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3.深入理解,朗读背诵

  朗读并背诵易水诀别一段,结合课后练习,引导学生探讨景物描写与音乐描写的渲染悲壮气氛的作用探讨课文中所展现的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充分体会人物的性格

  4.课堂小结

  多角度的描写,有利于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来本文通过环境描写、音乐描写、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生动地刻画了荆轲这一勇武、侠义、果敢、忠义的人物形象

  5.布置作业

  搜集课文中的省略句并补足省略成分,根据课后练习,探究荆轲刺秦王的行为,正确评价荆轲的行刺

  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我的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行刺的缘由:“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精神 行刺的准备:白衣冠――荆轲刚烈勇武

  行刺的过程: “顾”“笑”“前”――超人的胆识和非凡的气质 行刺的结果:视死如归的英勇气概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荆轲刺秦王》学案(通用17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