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语文教案设计 > 桃花源记(教案)

桃花源记(教案)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他山之石】

日本近年来对古典文学的教学要求有降低的趋势,新教学大纲把原来规定的350课时减为140课时,但是做为一个邻国在高中语文课中还把汉文做为“古典”之一(另有日本古文),让学生涉猎诸如先秦诸子、陶潜散文乃至唐诗等我国古典文学,这对我们正在讨论的文言文在中学语文课中应占的位置和比重等等,不无启发。

日本汉文教学设计在课时分配上同作文指导的教学设计相反,用时很少,这恰恰同我国目前一些中学的实际做法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教法上统观一些日本中学的汉文教学设计,没有一个是用串讲法的。日本教师重视指名朗读,重视提出具体问题,把要讲的知识尽量从不同角度编成各种带思考性的作业题,用讨论法教学。外国人教汉文古典文学,尚可用此法,我们更无理由非抱住串讲法不放。当然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分别对待,不可一刀切。但改革势在必行。香港“中国语文科暂定课程纲要”有一段话,可供参考:

“在读文教学上,有些教师喜用‘串讲’方式把课文从头到尾,逐字逐句讲解。这种教学法对于特殊的文章如文词僻奥、典故太多的古典文还可勉强适用,但对浅易的语体文式普通的文言文,却很不适宜。“串讲”式教学法,不但单调、呆板,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同时更使他们养成了倚赖的心理,懒得动用脑筋去思考。因此教师应用讨论式去教一篇课文,利用问题去启发学生的思考力,利用谈话式去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课文。”这些见解与日本国语科高中汉文的一些教法不谋而合,值得我们深思。

日本教学中成绩考查贯彻始终并注意通过写感想文和整理笔记等方式检查学生的理解水平,克服教学上的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这也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

今介绍《桃花源记》一课的设计,原作者远藤哲夫是日本岩手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日本高中国语科(汉文)教学设计

单元:诗、散文远藤哲夫

教材:《桃花源记》(所需时间二课时)

单元学习的目标

(1)从汉文教材中选取散文形式的作品,体会汉文独特的笔调和明快的论点,提高阅读能力和欣赏能力。

(2)加深对特殊语句和句法的研究,理解其表现方法。

(3)着眼于文章的脉络和段落,总结其展开形式,正确地掌握内容。

(4)在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的同时,加深对事物的认识、感受和理解。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地训读(按日本国有语音读汉字),着眼于特殊的语句和句法,进行解释。

(2)分段、归纳各个段落的段意,理解文章的结构。

第一课时的学习活动

(1)就查阅到的有关作者的情况或其他已知事项,叫几名学生发表意见。注意事项:如学生发表的意见不充分,教者应给予补充说明并结合下述第(2)项,掌握作品写作背景的大致情况,以便导人新课。

(2)提出本文中的“晋太元中”,明确其时代的历史的位置。

(3)把课文的分量适当地分配好,指名朗读并就朗读方法互相评论,对误读或难读的语包给予适当的指导。

注意事项: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预习情况判断,如学生难以正确地训读时,教师应适当地进行范读。

(4)分为短小的片断,指名令其译成口语。

(5)就译成口语的情况互相评论,提出特殊的词语和句法,反复质疑问答,教者适当地给予解释。

注意事项:就下列一些语句质疑、解释。

1、“桃花源”或者“桃源境”,除做为地名以外,还有什么意义?

2、应指出“捕鱼为业”是“以捕鱼为业”,省略了一个“以”字,注意用“以A为B”的句法进行解释。

3、所谓“缘溪行”,具体地说,是怎样一种行动?同下文的“便舍船”一句相照应,明确其含义。

4、“忘路之远近”是指什么情况说的,这也可从下文“舍船”一语具体掌握。

5、“忽”虽被训读为タチマチ于(taqimaqi)但要注意这和做为国语使用时的一般意义不同。

6、要留意“林尽水源便得一山”的“便”字的用法,要使学生下工夫能把“得一山”用简明的口语翻译出来。

7、使研究“良田、美池、桑竹”和此处居民的生活有何关系?

8、叫学生思考“鸡犬相闻”要表现一种怎样的情景?

9、“黄发垂髫”是指的什么呢?

10、使注意“见渔人乃大惊”的“乃”字的用法,具体地研究“惊”的理由。

11、使学生考虑如何把“问所从来”用简明的口语翻译出来。

12、明确指出“具答之,便要回家”的各个主语是什么?

13、“答之”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结合前文,进一步明确。

14、使留意“设酒杀鸡作食“是出自什么心情的行为。

15、“自云”的主语是什么?

16、就“秦时乱”一句,理解其时代和大概情况。

17、“不复出焉”是怎样一种情况?用纯朴自然的现代语译出。

18、注意“遂与外人间隔”和“遂”字的口语译法。同时要使学生注意研究这里的“外人”与前文的“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的“外人”在内容上的不同。

19、使注意“今是何世”的疑问句法。

20、使注意“乃不知有汉”的“乃”字的用法。

21、使准确地用现代语译出“无论魏晋”并使弄清楚秦、汉、魏、晋的时代。

22、注意“为具言所闻”的“为”字,并使推断所说内容的大概。

23、“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外人”是指什么人?说这话表现怎样的心情?

24、使注意“太守即遣人”的“即”字的用法。

25、使注意“太守即遣人”的“即”字的用法。

26、使注意“遣人随其往”的使役动词的训读。

27、注意“不复得路”的解释,使同“复不得路”对比研究。

28、使推察“欣然前往”是出于一种什么心情?

29、启发学生把“未果”补上主语和目的语,然后译成口语。

(6)使每人充分理解全文的内容,划分段落。

注意事项:关于分几段为好,由教者事先予以启发。

(7)使就各段段意发表意见,在互相加以评论的同时,明确全文的结构和展开方法。

注意事项:如有时间可采取叫学生板书段意要旨并加以增删的做法。

(8)出一个改写的题目:把全文改写成一个平易的传奇故事。

注意事项:此项练习,除供考查学生的理解水平和内容掌握的情况以外,也可供以导向第二课时的欣赏。

考查:

(1)能达到正确的训读。

(2)观察预习的情况,对学习着的学生给予特殊的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掌握文章写法的特点,欣赏文章的结构与展开的方法等等。

(2)理解作者的意图,结合其为人,研究其考虑问题的方法。

学习活动

(1)就前一课时布置的作业(改写成传奇故事),指名令其发表并互相展开评论。

注意事项:要指定前一课时没有发言的学生,一定要明确全体学生理解的情况。

(2)重新朗读,使指出文章写法上的优点。

注意事项:使注意场面转换的写法,简洁而得要领的描写,对偶句,四字句的组成等。

(3)使讨论“桃花源”是否实有其事或是怎样的情况。

(4)使研究作者基于什么意图在文末提出了真实的人名。

(5)使讨论作者寄希望于“桃花源”的是怎样的社会理想;充分了解作者写本文的意图。

(6)就作者理想的社会申述意见,研究其产生这种想法的社会环境。

注意事项:自始至终要引导学生结合作品的内容互相讨论。而不要抽象地空发议论。还有,对作者的为人,必要时教者还应给予补充说明。

考查:

(1)根据学生的发言,观察其理解的深浅,对理解不充分处,要给予启发。

(2)使写出感想文,以检查其是否有了准确的理解。

(3)从作者的人生观了解道家的思想。

原设计附《桃花源记》的训读原文(略)。

【课堂实录】

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教师:“人们说,青年时代是一个多梦的时代,在你们多姿多彩的生活中,一定有不少美梦吧。我国东晋时期有个叫陶渊明的诗人,他也做过一个美梦。他梦见了什么呢?”(范读课文)

二、反复诵读,理解句意(学生置疑,共同讨论)

三、进入梦境,欣赏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一)领略桃花源的自然美

设问1:作者描写桃花林用了几个短语?(四个)

设问2:四个短语分别描写了什么?(溪、树、草、花)

具体欣赏:夹岸数百步_____小溪悠远;中无杂树____桃林纯艳;芳草鲜美______绿草映红花,更增娇媚;落英缤纷_____桃花茂密。

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感受这里有水,有花,有草;有动态,有静态;有视觉上的色彩缤纷,有嗅觉上的芳香扑鼻,进而使他们理解为什么渔人“甚异之”,“欲穷其林”,并为下一步理解桃花源之美做铺垫。

(二)体会桃花源美好的生活画卷

设问1:作者描述的桃花源是什么样的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良田美池……)

设问2:这里写的也是环境美,与。写桃花林的一段相比,这里的美突出的是什么?(宁静、富足、美好)

设问3桃花源除了景美,还能让我们感到什么美?(人美:人们勤劳、热情、纯朴)

设问4:这里的统治者是谁?衙门在哪里?(没有统治者和专政工具,人们是平等的,这更加增添了和平恬静之美)

教师:“这里是没有战乱、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的社会,人们自食其力,过着怡然自得的生活,是一幅幸福、快乐的生活画卷。”

四、理解作者意图

设问1:陶渊明把桃花源写得这么美,这地方存在不存在?(不存在)

设问2:你怎么知道它不存在呢?(渔人“寻向所志,遂迷”,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

设问3:作者在告诉人们什么呢?(暗示桃花源并不存在)

设问4:明明不存在,为什么要写呢?(当时的社会黑暗纷乱,作者是借此表达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既是作者的精神寄托,也是广大人民愿望的体现,所以说这是作者的一个美丽的梦)

五、启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

教师提示:“生活在东晋的陶渊明描绘了这样的美好境界,却是并不存在的,那么,生活在现在的你们,已经拥有了幸福美好的今天,一定对明天有着更为美好的憧憬。你希望自己生活的未来社会是什么样的呢?请用美丽的语言加以描绘。”

六、教师总结:

“陶渊明的理想是无法实现的,但你们的理想经过努力一定会成为现实。”

上一篇:笑 的 武 器

下一篇:十三岁的际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桃花源记(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