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阅读理解 > 现代文阅读 > 小说《弟子》阅读答案

小说《弟子》阅读答案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
0

   弟子

  聂鑫森

  五十岁的梁林,再一次站在古建筑学家尚成先生的病榻前,已是枫红霜白的深秋。三个月前,尚成因肝癌晚期而住院,他的一本二十年前的旧著《湘楚木构古建筑考订》,出版社拟重新付梓,但须补充一些平面图和剖面图。古建筑系的领导,便安排梁林去做这项工作,因为尚成曾是梁林的博士生导师。梁林高兴地答应了,放下手中为申报博导正在撰写的论文,来和先生告别。

  尚成躺在病榻上,连连摇头说:“你不能去,你要埋头写好你的论文,这本旧著怎么能浪费你的时间!”

  “先生,这书让许多人引颈期盼,我也正好在实地考察中重新温习,何乐而不为?”

  一晃就是三个月,风餐露宿,日以继夜,梁林把该做的都做好了,他可以向先生做个交待了。此刻,他发现先生消瘦得相当厉害,双眼微闭,脸色黄如蜂蜡。

  “先生,我是梁林,我回来了。”尚成缓缓地睁开了眼睛,然后把目光投向梁林的脸。

  “梁林,你回来了,辛苦了。你知道不?你一走就是三个月,把申请博导的时间错过了,我心不安啊。”

  “先生,这不要紧,我还年轻,下次吧。‛”尚成叹了一口气,然后对护士说:“请你坐在外间的会客室里,别让任何人来打扰,我想和我的弟子说说话——我大概没有多少日子了。”

  梁林的眼里忽然盈满了泪水。

  “梁林,坐下吧,说一说你此行的经过。‛”梁林坐下来,轻声讲述他从湖南到湖北,对先生书中所涉及的二十余处木构古建筑的考察结果及心得体会。末了,梁林说道:“先生二十年前所下的结论,现在看来是经得起推敲的……”

  尚成笑了一下,但笑很快便在脸上消逝了。他使劲地摇了摇头,说:“知吾徒者,莫若其师。若只是画几张平面图和剖面图,以你之能力,顶多四十天即可,但你用了九十天,此中一定有你反复勘查反复考证的地方!”

  梁林的脸猛地红了,火辣辣的。

  “我早就想再到实地一趟,然后认真修改这本书。这些年总是忙,忙得抽不出身,可我的脑子里一直想着这本书,怀疑有些结论当时下得过于仓促。现在身染重疴,辗转病榻,追悔莫及!”说完,尚成便连连咳嗽。

  梁林忙把病床的一端摇起来,让先生成一个半躺半倚的姿势。

  “先生,安心养病要紧,这本书古建筑界早有定评的。”

  “不,因为我年长,因为我是一个什么权威,大家也就不再去细究,我焉能不知?你是我的弟子,难道也为尊者讳?”

  梁林低下头,嗫嚅着说:“先生,我不会的……”尚成冷冷地扫了他一眼,说:“比如那座建于初唐的湘东大佛寺的‘释迦木塔’,塔的平面为八角形,外观九层,可用空间实为五层,即‘明五暗四’,采用内外两层环状柱网,故能抵抗住各种外力的摇撼,历千年而不坍,我曾赞扬备至。但有些构件因当时缺少科学计算方法,以致上部集中荷载将个别坐斗压偏或陷入梁枋内。为防止梁枋折断,不得不在梁枋下边加支柱,这显然是应急措施,破坏了整体的结构理念,我却没有深入论及。还有鄂西文庙中的大成殿,史料记载文庙建于明洪武年间,但大成殿的建筑风格极为简洁,其斗拱权衡十分硕大,现在想来,大成殿应是五代或宋初就有的,文庙是在这个基础上扩建的,我却笼统地说它是明时所建的。”

  梁林脊背后沁出汗来,先生所说的这些疑点,他都注意到了,并做了详细的考证笔记。但他不想说,因为先生正在病中。

  “梁林啊,你是不会疏忽这些的,我想,你也一定有了新的发现和求证。这本书重版时,只增加你所绘的图就可以了。你的考证,可另写成一本书,作为明年申报博导的材料。记住了吗?”

  梁林说:“记住了,先生。”

  “你回去吧。不要老往这里跑,一心一意去做你的正事。”

  梁林站起来,给先生深深地鞠了一躬,满脸泪水地走了。

  十天后,尚成魂归道山。半年后,经过重新修订和配上新图的《湘楚木构古建筑考订》面世,梁林将他的考查和论证所得,不露痕迹地添加在各章各节,书的署名仍是“尚成”。梁林在《后记》中写道:“先生于弥留之际,召弟子于病榻前,细说旧著中应当修订之处,目光炯炯,论说凿凿,我详细记之。一代学人之风范,令人感铭不已。”

  申报博导的材料一直没有呈报上去,梁林毫无悔意……

 

  (1)下列对本文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5 分)

  A.小说开篇写“五十岁的梁林,再一次站在古建筑学家尚成先生的病榻前”,从中可以看出这篇小说采用了倒叙的叙述顺序,写发生在一对师徒之间的故事。

  B.梁林“放下手中为申报博导正在撰写的论文”,并能高兴地答应了为导师旧著补充一些图表,其原因是这书让许多人引颈期盼,其学术价值自不待言。

  C.梁林说“先生 20 年前所下的结论,现在看来是经得起推敲的”,表明梁林很虚伪,后文中“梁林的脸猛地红了,火辣辣的”也证明了这一点。

  D.小说以先生和弟子的对话为文章主体,语言平实,补充了很多梁林考察研究过程中的情节,也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E.小说以“弟子”为题,讴歌了我们民族古老而伟大的薪火相传的精神,赞美了薪火相传的过程中耸立着的风骨、标举着的气节和挺拔的人格。

  (2)小说在刻画梁林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品质?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 分)

  (3)小说最后一段的具体作用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6 分)

  (4)小说中的先生尚成在为人和做学问上令人敬佩和感动,结合文本说说塑造这一形象的意义。(8 分)

 

  参考答案

  (1)D E(E项3分,D项2分,B项1分。A项叙述顺序应为插叙。C项理解偏差。B项原因解释片面。)

  (2)①重视师生情谊(尊师重道)。古建筑系的领导安排他为旧著补充平面图和剖面图,他放下手中论文,高兴答应。②挚爱学术,能刻苦钻研。三个月,风餐露宿,日以继夜。③善解人意。因为先生在病中,他不想说出自己做的详细的考证笔记。④淡薄名利。梁林将他的考察和论证所得,不露痕迹地添加在各章各节,书的署名仍是老师。(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3)①结构上:与开头相照应,呼应申请博导一事,使文章结构完整。②内容上:“梁林毫无悔意”这一点体现出了梁林淡薄名利的形象特征,深化了主题。③效果上:结尾耐人寻味,留下想象空间,引人深思,增强感染力。(每点2分。)

  (4)为人:①作为老师的尚成,反对梁林为自己的旧著去考察,怕耽误他撰写论文;②他还告诫梁林不要把这次的考察成果写进旧著,而要梁林另出专著,来年好申报博导。

  做学问:③他面对旧著,当着学生的面,坦陈不足,正告不必为尊者讳。

 

  意义:①作者赞美了这种温馨醇厚、重情重义、认真负责的师道情怀;②也赞美了就像小说中的尚成先生一样的一批批纯粹而坚贞的学人:他们为人真诚,对弟子慈爱;他们做学问时认真钻研,实事求是。他们自觉而忠实地肩负起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为人和做学问每点各2分,意义两个层次,每层次2分。)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小说《弟子》阅读答案

微信扫码分享

月会员
每天200次下载
2元/30天
直接下载
单次下载
0.1元/次
微信支付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支付
金额:
常见问题

请登录之后再下载!

下载中心

您的账号注册成功!密码为:123456,当前为默认信息,请及时修改

下载文件立即修改

帮助中心

如何获取自己的订单号?

打开微信,找到微信支付,找到自己的订单,就能看到自己的交易订单号了。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