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①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①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②高祖置酒雒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掠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功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 高祖本纪》
【注释】①周生:汉时的儒者。②五诸侯:指齐、魏、赵、韩、燕五国后人。
17.解释下列词语(4分,每词1分)
(1)何兴之暴也 (2)不可胜数 (3)自矜功伐 (4)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18. 比较下列“之”、“而”的意义和用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何兴之暴也 ②谓霸王之业 ③分裂天下而封王侯 ④尚不觉寤而不自责
A.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C.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D.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19.翻译下面句子(6分)
(1)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
(2)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20.第二段划线句的句中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划出。(2分)
21.司马迁认为项羽失天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刘邦认为项羽失天下的原因是_____。(2分)
试题答案:
17.①突然 ②尽 ③夸耀 ④治理
18.D①何兴之暴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②谓霸王之业(助词,的)③分裂天下而封王侯(表承接关系)④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表递进关系)
19.(1)而项羽没有尺寸之地,趁着时势兴起于民间,不过三年,就率领齐、赵、燕、韩、魏吴国诸侯的军队灭掉了秦国,然后分割天下,封王封侯。(尺寸,陇亩、将)
(2)而项羽却妒嫉贤能之人,有功的就忌妒人家,有才能的就怀疑人家,打了胜仗不给人家授功,夺得了土地不给人家好处,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贤、能、所以、句子通顺)
20.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
21.自矜功伐 不善用人(意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