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阶段特征
春秋战国时期(前771年-前221年)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大变动的时期、百家争鸣是这一变动的思想反映。
1.政治上:列国争霸与兼并战争不断,王室衰微,宗法制、分封制走向崩溃,社会阶级关系变化,变法运动成为时代潮流,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开始出现,为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创造了条件。
2.经济上: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导致井田制遭到破坏并逐渐被土地私有制所代替;兴建都江堰、郑国渠等水利工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重农抑商政策出现。官营(主导)、民营和家庭手工业并存,冶铁、丝织业发展较快。官营局面被打破;出现了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抑商政策开始出现。
3.思想文化上:出现德治与法治之争,科技与文艺成就突出,私学兴起,“百家争鸣”出现,战国时期发明司南,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楚辞体《离骚》。
4.民族关系上:先秦时期从民族交融到华夏认同,诸侯争霸战争客观上加强了华夏族和其他各族的接触,促进了民族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