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时期:(1949年——1956年)新旧交替;社会转型;开基创业
过渡时期(1949至1956年)是新中国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时期。新中国的建立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站起来的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成果的基础上,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和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1:政治上:(1)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暂时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新中国建立,推翻了三座大山,人民成为国家的真正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改变了世界格局,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
(2)巩固新政权:为了巩固人民政权,对国民党残余势力进行追歼、剿匪镇反以及应对美国发动侵朝战争给国家安全带来危害的抗美援朝(打出国威军威、提高国际地位、民族凝聚力、鼓舞保家卫国和建设祖国)等;
(3)特色民主政治奠基:《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施政方针),具有临时宪法作用;1954年一届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所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等初步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基石)。
2.经济上:(1)国民经济恢复(49~52年):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土地改革、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等,到1952年第,解放区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为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为了制止投机资本制造的市场混乱,党和政府采取有力的经济措施和必要的行政、法律等手段,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到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结束了连续十几年物价暴涨的局面,人民政府赢得全国人民的信任;为了从根本上稳定物价,1950年3月政务院通过采取统一财经政策(统一全国财政收入,使国家收入的主要部分集中到中央,用于国家的必要开支;统一全国物资调度,使国家掌握的重要物资从分散状态集中起来,合理使用,以调剂余缺;统一全国现金管理,一切军政机关和公营企业的现金,除留若干近期使用者外,一律存入国家银行,资金的往来使用转账支票经人民银行结算);
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全国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都已完成。农民从封建土地关系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1950年6月(党的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全会把合理调整工商业列为争取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重要条件之一,确定调整工商业必须本着“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基本方针,抓好调整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这三个主要环节,重点是调整公私关系,也就是人民政府、国营经济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讲,政府要求国营经济机构根据需要,对私营工业企业实行有组织的加工订货和收购农产品,解决私营工业在原料来源、产品销路和资金周转方面的困难,帮助他们维持和恢复生产。
(2)“一化三改”(53-56年):1953年,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经济、政治条件及国际形势的变化,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确立:到1956年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到1957年,经过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一五计划”的大多数经济指标超额完成,开始改变工业结构、工业布局不合理、工业落后的面貌,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工业体系,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
(3)统购统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53年开始(1993年取消)实行的一项控制粮食资源的计划经济政策。统购统销,就是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统购,就是对农民的绝大部分粮食都按国家制定的价格统一收购,粮食只能卖给国有粮食机构,农民自己食用的粮食以及种子数量和品种也必须由国家批准。统销,就是全社会所需要的粮食全部按国家规定的标准和价格统一配售,城镇居民只能向国有粮食机构按固定标准购买粮食。
实行统购统销后,1954年的粮食征购量比上年增加了77.78%,缓解了粮食供应的紧张程度,也控制了物价上涨的指数,帮助国家渡过了困难时期。从统购统销开始到改革开放前期,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总计达4481亿—7000亿元。农民以自己的牺牲支持了国家工业化的发展。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也对农民的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到1978年,尚有30%的农民(2.5亿人)未能解决温饱。农产品市场关闭,禁锢了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农民失去了生产粮食的积极性,致使农村生产力长期得不到充分发挥。统购统销,加之后来实行的户籍制度,造成了中国壁垒分明的城乡二元结构,社会分为吃“商品粮”与吃“农业粮”两大阶层,身份世袭,限制了人口和生产要素的流动,扩大了城乡和工农矛盾。
3.外交上: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奠定新中国外交的基础,为国家建设争取到有利力的国际环境。
(1)二战后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两极格局对峙局面;而以美为首的帝国主义经济上封锁、政治上孤立、军事上包围威胁,企图扼杀新生政权。基于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新中国奉行“一边倒”(与苏联等十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谈判再建交)等外交政策,新中国迎来了第一次建交高潮;
(2)开始步入国际外交舞台并发挥重要作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掀起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成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务实外交;
日内瓦会议——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重要会议;印度支那问题得以政治解决,显示了刚刚登上国际舞台的新中国坚持正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形象和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所起的积极作用;
万隆会议——"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避免了可能走上歧路的危险。中国代表团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
4、思想文教上:毛泽东思想的进一步发展,重视科技文教事业。
(1)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把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开辟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2)文艺:1956年4月提出“双百”方针(“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文化艺术工作者的思想活跃起来,他们紧跟时代,创作了一大批反映时代变化和新人物、新思想的文艺作品(调动了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推动了科学文化艺术的发展);
(3)教育:《共同纲领》提出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同时,国家积极改革学制,对各级学校进行调整,顺利完成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确立了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教育方针;重点开始扫盲教育,学校向广大工农开门;参照苏联高等教育模式,对高等教育院校进行改造调整;1954年宪法确立新中国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