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二 感悟沧桑巨变
【目标】
1.通过对蓝田人生活区域自然环境特点的认识,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通过对蓝田人家园今昔盛衰历史的感悟,辨证认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树立环保意识与公民责任感;
3.通过对古代人类遗址环境变迁的调查,学会利用书籍、网络等各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客观评价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4.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以及调查的经验,能够辨证地分析历史上有关人地关系的言论。
【重难点】
重点:通过蓝田人家园的今昔巨变,让学生领悟自然条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难点:结合学生的调查,评价、辨析历史上有关人地关系的典型言论,形成正确的人地观。
【教学准备】
选取家乡的某一地区作为调查对象,了解这一地区环境的变化情况。草拟一分调查报告的提纲,并简要分析被调查地区环境发生变化的原因。亦可4―6人为一组。
【课前预习】
一百万年至五十万年前,在今天的__________________生活着一群远古人类,我们称之为蓝田人。
【教学过程】
一、“蓝田人”家园今昔巨变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蓝田人生活时代的环境,以及之后的环境情况,完成下表:
蓝田人家园的今昔对比
项 目
远古时期现实状况
森林
河流
动物
植物
土壤
2.通过对比说明了什么问题?
二、环境变迁的调查
请同学们利用双休日时间,分组对你所在地区的环境进行调查,可从书籍、报刊、网络等各种渠道收集资料,亦可向政府工作人员、爷爷奶奶、父母等采访相关内容,并制定调查表格,如书本第47页,所调查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可进行变动,调查内容可包括好的变化和不好的变化。
范例:
调查项目
历史时期现实状况
气候状况
河流状况
耕地面积
植物状况
废气物排放
……
三、文明反思
1.在调查中,哪些是好的变化?哪些是不好的变化?
2.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变化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
3.面对以上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四、格言的教学
1.结合书本所出示的格言,请你谈谈对这些格言的看法?
2.教师总结,引导学生辨证地看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五、综合与应用
平时,我们应当如何去保护生活中的环境?
六、课后巩固
完成作业本综合探究二
第二单元第一课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埃及文明和古巴比伦文明产生的自然环境,两大文明的起源,勾勒人类文明起源的脉络和方向。
(2)体会大河流域在古埃及文明和古巴比伦文明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自然环境与人类文明的相互关系。
(3)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神秘埃及文明的兴趣,在小组讨论中,树立与他人合作学习的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掌握古埃及、古巴比伦的早期文明及大江大河对其产生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和领会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
【课前预习】
○以____的产生、____的发明为标志,人类历史掀开了文明时代的篇章。
○“新月沃土”是指____
A 非洲东部 B 亚洲西部 C 南亚 D 东亚
【学与教的过程】
【引导探究】
1.关于古埃及文明,设计问题组织学生探究。
○请你结合七年级上册所学的自然环境的知识,分析古埃及的自然环境:那里的自然条件如何(气候、周围地貌、河流)?
○为什么说古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赐给人类的礼物)?我们都知道河水泛滥会造成水灾,为什么埃及人却渴望尼罗河泛滥呢?
○演一演:假如你是一位古埃及人,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后讲述一下你们会如何利用尼罗河?
○画一画:请同学们画出古代埃及历史发展的时间轴。
2.关于古巴比伦文明, 设计问题组织学生探究。
○请你结合七年级上册所学的自然环境的知识,分析古巴比伦的自然环境:那里的自然条件如何(气候、周围地貌、河流)?
○为什么说西亚文明的发祥地在两河流域?
○画一画:请同学们画出古代巴比伦历史发展的时间轴。
【课堂巩固】
1.埃及位于____的东北部,气候____,终年雨量稀少,____是其唯一的水源。
2.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____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强大的国家,定都____。
3.犹太人的祖先是____。
【拓展延伸】
4.智慧延伸:
由于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河水淹没了田地之间的界线,为了避免争执,智慧的埃及人会用哪些办法来解决?
第二单元第一课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印度文明和古代中国文明产生的自然环境,两大文明的起源,勾勒人类文明起源的脉络和方向。
(2)体会大河流域在古印度文明和古中国文明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自然环境与人类文明的相互关系。
(3)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中国文明的兴趣,在小组讨论中,树立与他人合作学习的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掌握古印度、古中国的早期文明及大江大河对其产生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和领会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
【课前预习】
○古代印度文明的发源地是在南亚次大陆的____、____、____流域。
○距今五千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居民的衣料主要是____、____。
【学与教的过程】
【引导探究】
1.关于古印度文明,设计问题组织学生探究。
○请你结合七年级上册所学的自然环境的知识,分析古印度的自然环境:那里的自然条件如何(气候、周围地貌、河流)?
○古代印度人为什么能培植出最早的棉花?那里的自然环境对其有什么影响?
○古代印度河流域还出现过哪些文明的重大成果?
2.关于古巴比伦文明, 设计问题组织学生探究。
○请你结合七年级上册所学的自然环境的知识,分析古代中国的自然环境:那里的自然条件如何(气候、周围地貌、河流)?
○黄河、长江孕育中华文明最早是在什么时候?有哪些文化遗址?
○人们为什么把黄河、长江称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课堂巩固】
文明古国地域年代共同性原因探究
古代埃及
古代巴比伦
古代印度
古代中国
【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被称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你能说出它的名称及出土国家和地区吗?
它精致在什么地方?
第二单元第二课早期国家的形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早期人类社会各阶层人们的生活状态,认识人类社会的阶级分化。
(2)能结合图文资料分析人类社会的阶级分化和阶级统治,分析早期国家军队和刑法的作用。
(3)学会用全面的历史的眼光看问题,逐步培养树立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和掌握人类社会的阶级分化和阶级统治。
教学难点: 认识和理解国家、阶级、王权等出现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
【课前预习】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中,____和____是统治阶级,____和____是被统治阶级。
○商朝的社会主体是____,他们平时从事集体耕作,战时出征。
【学与教的过程】
【引导探究】
(一)分化的社会
○分析古代埃及的社会分化?
○根据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四个等级的不同职业,分辨出四个等级孰高孰低?
○你知道大盂鼎有何作用?在商王朝哪些人属于统治阶级,哪些属于被统治阶级?
○假如你是商王朝的一个奴隶,你会起来反抗吗?面对起来反抗的奴隶,假如你是奴隶主你会怎么办?思考:1、古代军队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古代国家建立强大的军队有什么作用?
(二)军队与刑法
○出示图2-17,提问:看一看,这些文字都与什么有关?这说明了什么?
○分析古埃及以及夏朝、商朝的军队数量及种类?
○汉谟拉比是如何确立其对王国绝对的统治地位的?
○汉谟拉比为什么要称自己是天神地神的宠儿?
出示《汉谟拉比法典》石碑,请学生指图讲解碑的构造。
○小组讨论回答:《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目的、地位、内容及性质?
○了解夏朝、商朝的刑法?
【课堂巩固】
1.在古代埃及处于社会最低层的是____。
2.中国第一位出现在文字记载中的女将领是____。
【拓展延伸】
文明古国城市的出现王权神圣社会等级军队与刑罚
古代埃及
古巴比伦
古印度
古中国
第二单元第二课早期国家的形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图文结合,观察和认识文字、城市、国家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2)学会用历史的眼光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分析历史现象。如国家的形成、王权神圣。
(3)使学生初步树立阶级的观念,培养对劳动人民的感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早期社会文明,了解人类进步的历程;了解和掌握人类社会的阶级分化和阶级统治。
教学难点: 学会从不同角度来认识历史现象。明确城市、国家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认识和理解国家、阶级、王权等出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
【课前预习】
○____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印度河流域的最大城镇遗址是____。
【学与教的过程】
【引导探究】
1. 城市开始出现
教师出示三大遗址图片,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任意选一个遗址,描述其布局、功能和特点?
○猜想古代城市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比较这些古代城市遗址和现代城市有什么异同?
2. 王权神圣
出示《金字塔》图片,提问:
○你知道金字塔是用来干什么的吗?
○法老为什么要建造金字塔?法老的金面具说明了什么?
学生阅读“阅读卡”,提问:
○汉谟拉比是如何确立其对王国绝对的统治地位的?
○汉谟拉比为什么要称自己是天神地神的宠儿?
出示大禹的图片,提问:
○你知道他是通过什么方法当上部落首领的?当上首领后,他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他的权力?
○禹之后,继承王位的是谁?他当上首领的方法和他父亲一样吗?这种方法有什么意义?
【课堂巩固】
1.位于两河流域的城市是____。
2.自称为世界四方之王的是____。
3.传说中划定九州的是____。
【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4.“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1)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何时开始的?
(2)从此什么制度代替了禅让制?
第三课 告别野蛮
【说明】文明的产生并不只表现为压迫与被压迫、统治与被统治,与此相关的还有许多文化上的成就,文明产生的一个重要要素――文化成就与政治、经济方面的内容是分不开的。以往讲历史分成几大块,文化的部分好像与政治、经济的历史不相干,而综合课就是要时刻注意其间的关联性。比如文字的发明是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主要讲它是人际交流的工具和在文化传播、传承方面的意义。实际上文字对于国家的统治极为重要,一个命令、一项政策的上传下达,没有文字是非常困难的;一项法律制订出来以后,没有文字的记录,人们是很难遵守的。中国迄今最早的文字甲骨文是商朝国王占卜用的,但占卜不是简单的宗教行为,它是对一些国家大事进行决策的行为。
在讲述埃及金字塔、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和商朝的青铜器时,主要从技术的角度描述,表现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古人的智慧,但这些东西都是王权的象征,是经济繁荣、文明发达、国力强盛的表现。同时,还讲述了科学和宗教,古埃及的历法成就是与农业分不开的,医学成就是与法老的神权地位分不开的,宗教是与统治者的世俗统治、与社会矛盾的激化分不开的。
【课程标准】
2-4 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文明的文化成就及其特色。
3-3 列举文化传播的一些途径,了解历史上不同地区之间文化交流的结果。
4-2 列举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说出他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作用。
【教学要求】
1.通过对古代埃及、西亚和商代文字的了解,思考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文字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理解文字的产生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关系。
2.通过对古埃及金字塔、古巴比伦空中花园、商代青铜器等文明成就的学习,认识古代东方文明古国在建筑、园艺和青铜铸造方面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
3.通过对古代东方文明古国在天文历法、医学、数学及宗教等方面的了解,认识科学探索和宗教崇拜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和影响。
【教材结构】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文字产生的原因和古代埃及象形文字、西亚的楔形文字、中国甲骨文三种文字的各自特点及意义。认识东方文明古国在工艺、科技方面的杰出成就及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了解“太阳历”的产生源于古代埃及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需要,又为后世历法的传承奠定了基础。佛教的创立和传播过程
教学难点:培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对待与分析人类文明的承。使学生在学习中将世界各地文物、科学成就与现实事物联系起来,领会文明传承的意义并初步树立历史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和群众的观点。宗教在进入文明时代后的社会作用。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歌曲导入,播放歌曲《爱在西元前》。
提问:
? 仔细倾听歌曲,注意刚才所放的歌曲中提到了哪些与“古代文明”相关的信息?
? 你认为人类告别野蛮、掀开文明时代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新课教学
1、从刻划符号到象形文字
出示幻灯片:考考你
? 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文字发明之前,人类历史是靠什么方式流传下来的?
? 你觉得这种方式有什么不足?
? 你知道人类最早的文字是怎样的吗?
出示《刻画符号》和《图画文字》组图,提问:
? 比较它们各自表达信息的根据是什么?
? 人们用它们表达信息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
根据书本小结文字产生的过程:
图画文字
象形文字(真正的文字)
猜一猜:
出示一些象形文字,让学生猜猜这些字与现代什么汉字对应。
辨一辨:
出示“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甲骨文”,请学生辨认这三种文字分别属于哪个国家?这三种文字有哪些共性与个性?
活动:扮演角色
? 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甲骨文三种文字各自的特点有哪些? (在书本上划出来)
? 温馨提示:1、大家可从三种文字的发源地、形成时间、发明和使用者、文字的构造特点、书写材料这些方面着手。2、我是…… 文字,被…… 人发明,我来自……等等,可从这些方面去表述。
在辨一辨和扮演角色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设计表格比较这三种文字。然后教师出示表格。
世界上独立形成的三种古老的文字比较表
古老文字各自特点共同点
发源地形成时间发明者构造特点书写材料都从图画文字发展而来,都有读音,是三地人们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象形文字尼罗河流域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人“画成其物”芦管削尖为笔写在“纸草上”
楔形文字两河流域公元前3200年左右苏美尔人笔画像楔子削尖的芦苇杆、骨棒作笔,在泥版上写字
甲骨文黄河流域(殷墟)商朝中国商朝人“刻成其物”刻在龟甲、兽骨上
教师出示材料,学生亮出观点。
材料一:汉字的起源,自古就众说纷纭,最为流行的传说就是黄帝手下的仓颉造字。相传,他长着四只眼睛,两只用来仰视天上群星运行之势,两只用来俯察底墒龟文鸟迹之象。他从自然造化中受到启示,创造了文字。 ――课文
材料二:……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是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耳相传,文字就多了起来……
――鲁迅《门外文谈》
问:
? 两则材料的观点,你同意哪一种?
? 文字的产生有什么历史意义?
请您欣赏:出示有关甲骨文的图片及甲骨文书法作品。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的文字。
小结
? 文字产生的背景(或原因):记忆和交流的需要
? 文字产生的过程:
? 刻画符号 图画文字 象形文字(真正的文字)
无读音 有读音
? 世界上独立形成的三种古老文字: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甲骨文
? 文字的作用:告别野蛮、走向文明
2、宏大的工程和精巧的技艺
出示《金字塔》的相关材料:
金字塔为何四千年不垮?
埃及的大金字塔――哲柯甫斯,是埃及第四王朝法老的陵墓,在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等七大古代建筑中,它最古老,经历了4000多年的风雨。是什么特殊的建筑材料使其如此坚固恒久呢?
考古学家认为这一奇迹充分显示出古埃及人的聪明才智。古埃及人善于观察研究,他们发现在沙漠长年的风沙之中,金字塔的形态最能耐久,最能经受风吹雨打。考古学家曾在实地考察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风沙多是刮于金字塔的底部,然后沿着斜面绕向另一个角,在后来的风力推送下,呈螺旋形绕着逐渐尖削的塔身旋转,被塔身引导向上,最终从塔尖散失在空中。因此,风沙的破坏力对金字塔起不了大的作用;雨水也无损金字塔的塔身,因为雨水从塔身顺流而下,塔身不积余水。因此,金字塔至今仍然屹立于世。
讨论:金字塔之迷
? .金字塔四千年不倒的原因,除了它的形态特殊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原因
? 请你想象一下,当时的人们是如何建造如此巨大的工程的?
练一练:
? 现存最大最宏伟的金字塔是_________
? 狮身人面像位于________的金字塔旁边
? 金字塔的建造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活动:试试你的想象力
? 空中花园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你能根据它的遗址和想象图向大家介绍一下空中花园吗?
请您欣赏:出示大量青铜器的图片,然后提问。
? 你看到的青铜器有哪些种类?
? 酒器、食器、武器、乐器、礼器、生产工具等
? 你知道青铜器的加工制作过程吗?
? 塑模――制范――熔化合金――铜液浇注――冷却加工
? 人类最先发现和使用的金属是青铜吗?如果不是,那又是什么?
? 红铜,也称纯铜
? 你知道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是什么吗?
? 司母戊大方鼎
小小阅读卡:
青铜:是铜、锡、铅的合金
青铜时代:是指人类社会已经发明和制作了青铜器,并运用于生产和生活领域,使整个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时代。
青铜文化:青铜时代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文化都可称为青铜文化。我国夏商周时代是青铜文化的光辉时期。
考考你:1、你能解释下列成语的意思吗?
尝鼎一脔:鼎主要用途是烹煮食物,意即尝一块肉而知鼎中食物的味道,比喻可以根据部分而知全体。
人声鼎沸:鼎中煮食,水沸扬而且有声响,“鼎沸”用以形容政局动荡不定,或指声音嘈杂。
钟鸣鼎食:鼎虽是炊具,但毕竟是贵族王侯才能使用的,贵族进食,排列好几个鼎盛食物,反映了奢华生活的一个侧面。
考考你:2、你能根据下列意思写出有关鼎的成语吗?
你能根据下列意思写出有关鼎的成语吗?
? 鼎有三足,用“鼎足”、“鼎立”、“鼎峙”形容三个方面的力量互相对立、互相制约。
? 三足鼎立
? 虽是一句话但作用很大。
? 一言九鼎
? “鼎”又从“王权”引申出“重要”、“大”的意思,“鼎鼎”的叠音词,有盛大的意思。
? 大名鼎鼎
3、古老的科学探索
大家都来想一想:
? 马克思说:“计算尼罗河水的涨落期的需要,产生了埃及 的天文学。”你觉得他为什么这么说?
? 我们现在通用的七天一星期制和记时法是谁发明的?
? 木乃伊是将人和动物的尸体用多种材料使之脱水变干而形成的尸体,请问:这是古代哪国人发明的?
? 1、2、3……这些数字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它们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吗?为什么称它们是“阿拉伯数字”?
? 古代奇迹几何学有什么成就?
4、宗教的奥秘
出示与宗教有关的图片来导入新课。
出示《阿蒙神》图片,让学生猜一猜:
? 他是谁?
? 他在古代埃及有什么地位?
? 古代埃及人从一开始就都信奉他吗?
? 宗教在古代埃及社会生活中有什么地位?
出示书中2-35图,问:
? 请你描述图中的内容?
? 图上内容与古代埃及的宗教之间有什么联系?
? 出示木乃伊和金字塔的图片,提问:金字塔、木乃伊和埃及宗教之间有什么关系?
接下来是猜一猜活动:
? 这是一本中国古代的小说。
? 它被称为中国四大古典神话小说之一。
? 根据该书制作的电视剧深受观众喜爱,尤其是我们青少年儿童。
? 该书中的主人公主要有师徒四人。
? 他们分别是:唐僧、猪八戒、孙悟空和沙僧。
(要求:条件逐条出示。)
考考你:
? 唐僧为什么也叫唐三藏?
? 你知道唐僧师徒是到西天去取经的吗?西天是指什么地方?
? 唐僧取的是什么经书?
要求学生阅读关于释迦牟尼的故事,然后回答问题。
? 释迦牟尼为什么要创立佛教?
? 释迦牟尼认为人痛苦的根源是什么?
? 怎样才能消除痛苦?
让学生归纳佛教的教义:
宣扬众生平等
苦谛:一切皆苦
集谛:苦必有因
灭谛:苦能灭寂
道谛:灭寂有道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佛教宣扬众生平等,主要表现为“业报轮回”的平等。认为不管高级种姓还是低级种姓,修了善业的来世将生于富贵人家,修了恶业的来世将生于低贱的人家。但佛教并不主张取消种姓,对现实生活中不平等的事实基本上也是认可的。
问题:1、为什么要宣扬众生平等?
2、佛教宣扬的“众生平等”是真正的“平等”吗?如何理解佛教所宣扬的这种平等?
讨论:佛教为何能广泛的传播?(从佛教的教义和阿育王的贡献两方面来探讨)
结合阿育王的贡献,让学生说一说佛教的传播和影响。
小辩论:宗教在社会上起积极作用还是起消极作用?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刻划符号来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并能通过辩论等多种活动形式达到了上课的高潮,这节课分为两个课时来完成。
第三课 告别野蛮(第一课时)
――从刻划符号到象形文字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古代埃及、西亚和中国商代文字的了解,思考并能归纳出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文字特征,理解文字产生的原因及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关系;
2.能根据图片资料挖掘、获取有效信息,并能整理、归纳有效信息;
3.学会在课堂中恰当地展示自己,与人合作,提高自己的探究学习能力。
4.能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关注世界文明特别是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提升学生探究社会发展奥秘的愿望,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字产生的原因和古代埃及象形文字、西亚楔形文字、中国的甲骨文三种文字的各自特点及意义;
难点: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对待与分析人类文明的传承。
【本课知识要点】
1.了解文字产生的过程;
2.掌握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古老文字: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甲骨文等异同点;
3.理解文字的真正发明者及文字产生的历史意义。
【课前预习】
1.文字发明前,人类历史靠___________流传下来
2.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古老文字:_________、_________、甲骨文。
【教学过程】
一、文字产生的背景
1.口耳相传的方式有什么不足?
2.文字的雏形是什么样的?
3.刻划符号和图画文字表达信息的根据是什么?人们在使用它们时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二、文字产生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三大古老文字
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结合2-25、2-26、2-27,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比较: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和甲骨文
古老文字各自特点共同点
发源地形成时间分明者构造特点书写特点
象形文字
楔形文字
甲骨文
四、汉字―最古老的文字
练一练:
材料一:汉字的起源,自古就众说纷纭,最为流行的传说就是黄帝手下的仓颉造字。相传,长着四只眼睛,两只用来仰视天上群星运行之势,两只用来俯察底墒龟文鸟迹之象。他从自然造化中受到启示,创造了文字。
――课文
材料二:……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是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耳相传,文字就多了起来……
――鲁迅《门外文谈》
1.两则材料你同意哪个观点?文字究竟是谁发明的?
2.文字的产生有什么历史意义
五、知识拓展
三种文字不同的发展演变过程及其原因(明确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六、课后巩固
完成作业本第20页第1、5、6题及第21页第9题
第三课 告别野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古埃及金字塔、古巴比伦空中花园、商代青铜器等文明成就的学习,认识古代东方文明古国在建筑、园艺和青铜器铸造方面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
2.通过对东方文明古国在天文历法、医学、数学及宗教等方面的了解,认识科学探索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和影响;
3.通过引导学生将世界各地文物、科学成就与现实事物联系起来,领会文明传承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东方文明古国在工艺、科技方面的杰出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了解太阳历的产生源于古代埃及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需要,对后世历法的传承奠定了基础;
难点:领会文明传承的意义并初步树立历史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和群众的观点。
【课前预习】
1.古巴比伦人建造的__________,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2. ___________是中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__________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3.古代埃及人根据尼罗河水涨落的规律创立的立法是_________;古代两河流域的人们,通过观察月亮圆缺变化规律编制的历法是_________.
【教学过程】
一、埃及的建筑成就
1.解开金字塔建造之“谜”:
展示金字塔的相关内容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思考:
①知道当时的国王建造金字塔的目的是什么吗?
②阅读教材后你们对金字塔这一工程有什么新的了解和认识?
③教材中关于金字塔有一段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根据传闻写的文字叙述,请根据叙述,展开你们的想象,当时的人们是怎样在没有现代化的运输、起重、建筑辅助工具条件下建造金字塔的?
④你从希罗多德的文字描述中感受到的是一种怎样的历史信息?
⑤狮身人面像体现了埃及法老的什么?
2.空中花园
指导学生观察图2-29,并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图中的画面。教师作适当的补充,讲述其美丽的传说,并让学生思考:
为什么“空中花园”早已不复存在,却至今仍然被人们传诵?
3.青铜文化
①司母戊大方鼎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体现了当时已掌握了什么技术?
②商王下令制造该鼎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
③这么重的鼎是怎样制造出来的?(根据图2-32)
在师生共同交流基础上完成上述探究任务后,思考:
请问同学们在探究这些迷惑之后,你有了哪些收获(感悟)?
4.知识拓展:了解青铜时代和青铜文化的内涵
二、古老的科学探索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太阳历创立的根据:
2.太阳历对埃及农业生产的指导和对后世历法的影响。
3.组织学生看阅读卡,提问:我们现在通用的七天一星期制度是____________发明的?
4.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相关内容,分组讨论:
①埃及人为什么要将尸体制成木乃伊?
②在制作木乃伊的过程中,反映了古代埃及人民在医学方面的哪些成就?
5.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提问:阿拉伯数字是谁发明的?名称是怎么得来的?
6.古埃及的几何学的成就:
五、课后巩固
完成作业本P20第2、3、6、8题及P22第11题完成图册第11页第2大题看图学史
第三课 告别野蛮
――宗教的奥秘
学校:凤桥中学 备课人:蒋青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宗教在古埃及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掌握佛教创立的时间、创建者及传播过程,深刻理解宗教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与远古时候相比,了解埃及宗教的变化,明确埃及宗教在生活中的支配地位;通过组织学生阅读,引导学生概括出佛教的创立过程,归纳出佛教的教义及意义;通过对佛教传播示意图的描述,引导学生得出佛教的传播路线及了解阿育王所做的贡献;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理解宗教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古埃及宗教和佛教的学习,认识宗教崇拜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和影响,使学生能正确看待宗教崇拜。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佛教的创立和传播过程;
难点:宗教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
【课前预习】
1.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_________,创始人是____________,被尊称为_____________,宣扬 ______________。
2.公元________,佛教经由中亚传入___________,此后又由中国传入朝鲜和日本。
【教学过程】
一、埃及的宗教
知道学生阅读教材,基础问题:
1. 与远古相比,埃及宗教的变化?
2.埃及在进入文明社会后,宗教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什么地位?
3.仔细观察图2-35,了解图中所描述的内容,思考这与古埃及宗教的关系。
4.那金字塔、木乃伊和古埃及宗教间的关系呢?
二、佛教
组织学生阅读“释迦牟尼的故事”和相关课文,引导学生概括:
1.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目的。
2.为什么要宣扬“众生平等”?在当时的社会中能实现吗?
3.公元前3世纪,__________在位时,极大地促进了宗教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A.释迦牟尼 B.阿育王 C.阿房宫 D玄奘
4.阿育王对佛教发展的贡献
5.佛教的传播路线
6.学生讨论:宗教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
三、课堂巩固
完成自我测评。
四、课后练习
完成作业本第25页第8、9题,第26页第10、11、12题以及第27页第14题。
综合探究二 感悟沧桑巨变
蒋青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蓝田人生活区域自然环境特点的认识,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通过对蓝田人家园今昔盛衰历史的感悟,辨证认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树立环保意识与公民责任感;
3.通过对古代人类遗址环境变迁的调查,学会利用书籍、网络等各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客观评价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4.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以及调查的经验,能够辨证地分析历史上有关人地关系的言论。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蓝田人家园的今昔巨变,让学生领悟自然条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难点:结合学生的调查,评价、辨析历史上有关人地关系的典型言论,形成正确的人地观。
【教学准备】
选取家乡的某一地区作为调查对象,了解这一地区环境的变化情况。草拟一分调查报告的提纲,并简要分析被调查地区环境发生变化的原因。亦可4―6人为一组。
【课前预习】
一百万年至五十万年前,在今天的__________________生活着一群远古人类,我们称之为蓝田人。
【教学过程】
一、“蓝田人”家园今昔巨变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蓝田人生活时代的环境,以及之后的环境情况,完成下表:
蓝田人家园的今昔对比
项 目
远古时期现实状况
森林
河流
动物
植物
土壤
2.通过对比说明了什么问题?
二、环境变迁的调查
请同学们利用双休日时间,分组对你所在地区的环境进行调查,可从书籍、报刊、网络等各种渠道收集资料,亦可向政府工作人员、爷爷奶奶、父母等采访相关内容,并制定调查表格,如书本第47页,所调查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可进行变动,调查内容可包括好的变化和不好的变化。
范例:
调查项目
历史时期现实状况
气候状况
河流状况
耕地面积
植物状况
废气物排放
……
三、文明反思
1.在调查中,哪些是好的变化?哪些是不好的变化?
2.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变化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
3.面对以上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四、格言的教学
1.结合书本所出示的格言,请你谈谈对这些格言的看法?
2.教师总结,引导学生辨证地看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五、综合与应用
平时,我们应当如何去保护生活中的环境?
六、课后巩固
完成作业本综合探究二
第三课 告别野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古埃及金字塔、古巴比伦空中花园、商代青铜器等文明成就的学习,认识古代东方文明古国在建筑、园艺和青铜器铸造方面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
2.通过对东方文明古国在天文历法、医学、数学及宗教等方面的了解,认识科学探索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和影响;
3.通过引导学生将世界各地文物、科学成就与现实事物联系起来,领会文明传承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东方文明古国在工艺、科技方面的杰出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了解太阳历的产生源于古代埃及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需要,对后世历法的传承奠定了基础;
难点:领会文明传承的意义并初步树立历史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和群众的观点。
【课前预习】
1.古巴比伦人建造的__________,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2. ___________是中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__________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3.古代埃及人根据尼罗河水涨落的规律创立的立法是_________;古代两河流域的人们,通过观察月亮圆缺变化规律编制的历法是_________.
【教学过程】
一、埃及的建筑成就
1.解开金字塔建造之“谜”:
展示金字塔的相关内容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思考:
①知道当时的国王建造金字塔的目的是什么吗?
②阅读教材后你们对金字塔这一工程有什么新的了解和认识?
③教材中关于金字塔有一段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根据传闻写的文字叙述,请根据叙述,展开你们的想象,当时的人们是怎样在没有现代化的运输、起重、建筑辅助工具条件下建造金字塔的?
④你从希罗多德的文字描述中感受到的是一种怎样的历史信息?
⑤狮身人面像体现了埃及法老的什么?
2.空中花园
指导学生观察图2-29,并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图中的画面。教师作适当的补充,讲述其美丽的传说,并让学生思考:
为什么“空中花园”早已不复存在,却至今仍然被人们传诵?
3.青铜文化
①司母戊大方鼎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体现了当时已掌握了什么技术?
②商王下令制造该鼎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
③这么重的鼎是怎样制造出来的?(根据图2-32)
在师生共同交流基础上完成上述探究任务后,思考:
请问同学们在探究这些迷惑之后,你有了哪些收获(感悟)?
4.知识拓展:了解青铜时代和青铜文化的内涵
二、古老的科学探索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太阳历创立的根据:
2.太阳历对埃及农业生产的指导和对后世历法的影响。
3.组织学生看阅读卡,提问:我们现在通用的七天一星期制度是____________发明的?
4.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相关内容,分组讨论:
①埃及人为什么要将尸体制成木乃伊?
②在制作木乃伊的过程中,反映了古代埃及人民在医学方面的哪些成就?
5.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提问:阿拉伯数字是谁发明的?名称是怎么得来的?
6.古埃及的几何学的成就:
五、课后巩固
完成作业本P20第2、3、6、8题及P22第11题完成图册第11页第2大题看图学史
第三课 告别野蛮
――宗教的奥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宗教在古埃及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掌握佛教创立的时间、创建者及传播过程,深刻理解宗教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与远古时候相比,了解埃及宗教的变化,明确埃及宗教在生活中的支配地位;通过组织学生阅读,引导学生概括出佛教的创立过程,归纳出佛教的教义及意义;通过对佛教传播示意图的描述,引导学生得出佛教的传播路线及了解阿育王所做的贡献;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理解宗教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古埃及宗教和佛教的学习,认识宗教崇拜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和影响,使学生能正确看待宗教崇拜。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佛教的创立和传播过程;
难点:宗教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
【课前预习】
1.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_________,创始人是____________,被尊称为_____________,宣扬 ______________。
2.公元________,佛教经由中亚传入___________,此后又由中国传入朝鲜和日本。
【教学过程】
一、埃及的宗教
知道学生阅读教材,基础问题:
1. 与远古相比,埃及宗教的变化?
2.埃及在进入文明社会后,宗教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什么地位?
3.仔细观察图2-35,了解图中所描述的内容,思考这与古埃及宗教的关系。
4.那金字塔、木乃伊和古埃及宗教间的关系呢?
二、佛教
组织学生阅读“释迦牟尼的故事”和相关课文,引导学生概括:
1.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目的。
2.为什么要宣扬“众生平等”?在当时的社会中能实现吗?
3.公元前3世纪,__________在位时,极大地促进了宗教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A.释迦牟尼 B.阿育王 C.阿房宫 D玄奘
4.阿育王对佛教发展的贡献
5.佛教的传播路线
6.学生讨论:宗教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
三、课堂巩固
完成自我测评。
四、课后练习
完成作业本第25页第8、9题,第26页第10、11、12题以及第27页第14题。
【目标】
1.通过对蓝田人生活区域自然环境特点的认识,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通过对蓝田人家园今昔盛衰历史的感悟,辨证认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树立环保意识与公民责任感;
3.通过对古代人类遗址环境变迁的调查,学会利用书籍、网络等各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客观评价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4.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以及调查的经验,能够辨证地分析历史上有关人地关系的言论。
【重难点】
重点:通过蓝田人家园的今昔巨变,让学生领悟自然条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难点:结合学生的调查,评价、辨析历史上有关人地关系的典型言论,形成正确的人地观。
【教学准备】
选取家乡的某一地区作为调查对象,了解这一地区环境的变化情况。草拟一分调查报告的提纲,并简要分析被调查地区环境发生变化的原因。亦可4―6人为一组。
【课前预习】
一百万年至五十万年前,在今天的__________________生活着一群远古人类,我们称之为蓝田人。
【教学过程】
一、“蓝田人”家园今昔巨变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蓝田人生活时代的环境,以及之后的环境情况,完成下表:
蓝田人家园的今昔对比
项 目
远古时期现实状况
森林
河流
动物
植物
土壤
2.通过对比说明了什么问题?
二、环境变迁的调查
请同学们利用双休日时间,分组对你所在地区的环境进行调查,可从书籍、报刊、网络等各种渠道收集资料,亦可向政府工作人员、爷爷奶奶、父母等采访相关内容,并制定调查表格,如书本第47页,所调查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可进行变动,调查内容可包括好的变化和不好的变化。
范例:
调查项目
历史时期现实状况
气候状况
河流状况
耕地面积
植物状况
废气物排放
……
三、文明反思
1.在调查中,哪些是好的变化?哪些是不好的变化?
2.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变化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
3.面对以上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四、格言的教学
1.结合书本所出示的格言,请你谈谈对这些格言的看法?
2.教师总结,引导学生辨证地看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五、综合与应用
平时,我们应当如何去保护生活中的环境?
六、课后巩固
完成作业本综合探究二
第二单元第一课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埃及文明和古巴比伦文明产生的自然环境,两大文明的起源,勾勒人类文明起源的脉络和方向。
(2)体会大河流域在古埃及文明和古巴比伦文明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自然环境与人类文明的相互关系。
(3)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神秘埃及文明的兴趣,在小组讨论中,树立与他人合作学习的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掌握古埃及、古巴比伦的早期文明及大江大河对其产生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和领会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
【课前预习】
○以____的产生、____的发明为标志,人类历史掀开了文明时代的篇章。
○“新月沃土”是指____
A 非洲东部 B 亚洲西部 C 南亚 D 东亚
【学与教的过程】
【引导探究】
1.关于古埃及文明,设计问题组织学生探究。
○请你结合七年级上册所学的自然环境的知识,分析古埃及的自然环境:那里的自然条件如何(气候、周围地貌、河流)?
○为什么说古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赐给人类的礼物)?我们都知道河水泛滥会造成水灾,为什么埃及人却渴望尼罗河泛滥呢?
○演一演:假如你是一位古埃及人,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后讲述一下你们会如何利用尼罗河?
○画一画:请同学们画出古代埃及历史发展的时间轴。
2.关于古巴比伦文明, 设计问题组织学生探究。
○请你结合七年级上册所学的自然环境的知识,分析古巴比伦的自然环境:那里的自然条件如何(气候、周围地貌、河流)?
○为什么说西亚文明的发祥地在两河流域?
○画一画:请同学们画出古代巴比伦历史发展的时间轴。
【课堂巩固】
1.埃及位于____的东北部,气候____,终年雨量稀少,____是其唯一的水源。
2.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____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强大的国家,定都____。
3.犹太人的祖先是____。
【拓展延伸】
4.智慧延伸:
由于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河水淹没了田地之间的界线,为了避免争执,智慧的埃及人会用哪些办法来解决?
第二单元第一课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印度文明和古代中国文明产生的自然环境,两大文明的起源,勾勒人类文明起源的脉络和方向。
(2)体会大河流域在古印度文明和古中国文明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自然环境与人类文明的相互关系。
(3)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中国文明的兴趣,在小组讨论中,树立与他人合作学习的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掌握古印度、古中国的早期文明及大江大河对其产生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和领会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
【课前预习】
○古代印度文明的发源地是在南亚次大陆的____、____、____流域。
○距今五千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居民的衣料主要是____、____。
【学与教的过程】
【引导探究】
1.关于古印度文明,设计问题组织学生探究。
○请你结合七年级上册所学的自然环境的知识,分析古印度的自然环境:那里的自然条件如何(气候、周围地貌、河流)?
○古代印度人为什么能培植出最早的棉花?那里的自然环境对其有什么影响?
○古代印度河流域还出现过哪些文明的重大成果?
2.关于古巴比伦文明, 设计问题组织学生探究。
○请你结合七年级上册所学的自然环境的知识,分析古代中国的自然环境:那里的自然条件如何(气候、周围地貌、河流)?
○黄河、长江孕育中华文明最早是在什么时候?有哪些文化遗址?
○人们为什么把黄河、长江称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课堂巩固】
文明古国地域年代共同性原因探究
古代埃及
古代巴比伦
古代印度
古代中国
【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被称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你能说出它的名称及出土国家和地区吗?
它精致在什么地方?
第二单元第二课早期国家的形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早期人类社会各阶层人们的生活状态,认识人类社会的阶级分化。
(2)能结合图文资料分析人类社会的阶级分化和阶级统治,分析早期国家军队和刑法的作用。
(3)学会用全面的历史的眼光看问题,逐步培养树立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和掌握人类社会的阶级分化和阶级统治。
教学难点: 认识和理解国家、阶级、王权等出现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
【课前预习】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中,____和____是统治阶级,____和____是被统治阶级。
○商朝的社会主体是____,他们平时从事集体耕作,战时出征。
【学与教的过程】
【引导探究】
(一)分化的社会
○分析古代埃及的社会分化?
○根据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四个等级的不同职业,分辨出四个等级孰高孰低?
○你知道大盂鼎有何作用?在商王朝哪些人属于统治阶级,哪些属于被统治阶级?
○假如你是商王朝的一个奴隶,你会起来反抗吗?面对起来反抗的奴隶,假如你是奴隶主你会怎么办?思考:1、古代军队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古代国家建立强大的军队有什么作用?
(二)军队与刑法
○出示图2-17,提问:看一看,这些文字都与什么有关?这说明了什么?
○分析古埃及以及夏朝、商朝的军队数量及种类?
○汉谟拉比是如何确立其对王国绝对的统治地位的?
○汉谟拉比为什么要称自己是天神地神的宠儿?
出示《汉谟拉比法典》石碑,请学生指图讲解碑的构造。
○小组讨论回答:《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目的、地位、内容及性质?
○了解夏朝、商朝的刑法?
【课堂巩固】
1.在古代埃及处于社会最低层的是____。
2.中国第一位出现在文字记载中的女将领是____。
【拓展延伸】
文明古国城市的出现王权神圣社会等级军队与刑罚
古代埃及
古巴比伦
古印度
古中国
第二单元第二课早期国家的形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图文结合,观察和认识文字、城市、国家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2)学会用历史的眼光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分析历史现象。如国家的形成、王权神圣。
(3)使学生初步树立阶级的观念,培养对劳动人民的感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早期社会文明,了解人类进步的历程;了解和掌握人类社会的阶级分化和阶级统治。
教学难点: 学会从不同角度来认识历史现象。明确城市、国家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认识和理解国家、阶级、王权等出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
【课前预习】
○____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印度河流域的最大城镇遗址是____。
【学与教的过程】
【引导探究】
1. 城市开始出现
教师出示三大遗址图片,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任意选一个遗址,描述其布局、功能和特点?
○猜想古代城市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比较这些古代城市遗址和现代城市有什么异同?
2. 王权神圣
出示《金字塔》图片,提问:
○你知道金字塔是用来干什么的吗?
○法老为什么要建造金字塔?法老的金面具说明了什么?
学生阅读“阅读卡”,提问:
○汉谟拉比是如何确立其对王国绝对的统治地位的?
○汉谟拉比为什么要称自己是天神地神的宠儿?
出示大禹的图片,提问:
○你知道他是通过什么方法当上部落首领的?当上首领后,他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他的权力?
○禹之后,继承王位的是谁?他当上首领的方法和他父亲一样吗?这种方法有什么意义?
【课堂巩固】
1.位于两河流域的城市是____。
2.自称为世界四方之王的是____。
3.传说中划定九州的是____。
【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4.“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1)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何时开始的?
(2)从此什么制度代替了禅让制?
第三课 告别野蛮
【说明】文明的产生并不只表现为压迫与被压迫、统治与被统治,与此相关的还有许多文化上的成就,文明产生的一个重要要素――文化成就与政治、经济方面的内容是分不开的。以往讲历史分成几大块,文化的部分好像与政治、经济的历史不相干,而综合课就是要时刻注意其间的关联性。比如文字的发明是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主要讲它是人际交流的工具和在文化传播、传承方面的意义。实际上文字对于国家的统治极为重要,一个命令、一项政策的上传下达,没有文字是非常困难的;一项法律制订出来以后,没有文字的记录,人们是很难遵守的。中国迄今最早的文字甲骨文是商朝国王占卜用的,但占卜不是简单的宗教行为,它是对一些国家大事进行决策的行为。
在讲述埃及金字塔、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和商朝的青铜器时,主要从技术的角度描述,表现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古人的智慧,但这些东西都是王权的象征,是经济繁荣、文明发达、国力强盛的表现。同时,还讲述了科学和宗教,古埃及的历法成就是与农业分不开的,医学成就是与法老的神权地位分不开的,宗教是与统治者的世俗统治、与社会矛盾的激化分不开的。
【课程标准】
2-4 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文明的文化成就及其特色。
3-3 列举文化传播的一些途径,了解历史上不同地区之间文化交流的结果。
4-2 列举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说出他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作用。
【教学要求】
1.通过对古代埃及、西亚和商代文字的了解,思考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文字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理解文字的产生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关系。
2.通过对古埃及金字塔、古巴比伦空中花园、商代青铜器等文明成就的学习,认识古代东方文明古国在建筑、园艺和青铜铸造方面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
3.通过对古代东方文明古国在天文历法、医学、数学及宗教等方面的了解,认识科学探索和宗教崇拜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和影响。
【教材结构】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文字产生的原因和古代埃及象形文字、西亚的楔形文字、中国甲骨文三种文字的各自特点及意义。认识东方文明古国在工艺、科技方面的杰出成就及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了解“太阳历”的产生源于古代埃及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需要,又为后世历法的传承奠定了基础。佛教的创立和传播过程
教学难点:培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对待与分析人类文明的承。使学生在学习中将世界各地文物、科学成就与现实事物联系起来,领会文明传承的意义并初步树立历史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和群众的观点。宗教在进入文明时代后的社会作用。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歌曲导入,播放歌曲《爱在西元前》。
提问:
? 仔细倾听歌曲,注意刚才所放的歌曲中提到了哪些与“古代文明”相关的信息?
? 你认为人类告别野蛮、掀开文明时代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新课教学
1、从刻划符号到象形文字
出示幻灯片:考考你
? 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文字发明之前,人类历史是靠什么方式流传下来的?
? 你觉得这种方式有什么不足?
? 你知道人类最早的文字是怎样的吗?
出示《刻画符号》和《图画文字》组图,提问:
? 比较它们各自表达信息的根据是什么?
? 人们用它们表达信息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
根据书本小结文字产生的过程:
图画文字
象形文字(真正的文字)
猜一猜:
出示一些象形文字,让学生猜猜这些字与现代什么汉字对应。
辨一辨:
出示“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甲骨文”,请学生辨认这三种文字分别属于哪个国家?这三种文字有哪些共性与个性?
活动:扮演角色
? 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甲骨文三种文字各自的特点有哪些? (在书本上划出来)
? 温馨提示:1、大家可从三种文字的发源地、形成时间、发明和使用者、文字的构造特点、书写材料这些方面着手。2、我是…… 文字,被…… 人发明,我来自……等等,可从这些方面去表述。
在辨一辨和扮演角色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设计表格比较这三种文字。然后教师出示表格。
世界上独立形成的三种古老的文字比较表
古老文字各自特点共同点
发源地形成时间发明者构造特点书写材料都从图画文字发展而来,都有读音,是三地人们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象形文字尼罗河流域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人“画成其物”芦管削尖为笔写在“纸草上”
楔形文字两河流域公元前3200年左右苏美尔人笔画像楔子削尖的芦苇杆、骨棒作笔,在泥版上写字
甲骨文黄河流域(殷墟)商朝中国商朝人“刻成其物”刻在龟甲、兽骨上
教师出示材料,学生亮出观点。
材料一:汉字的起源,自古就众说纷纭,最为流行的传说就是黄帝手下的仓颉造字。相传,他长着四只眼睛,两只用来仰视天上群星运行之势,两只用来俯察底墒龟文鸟迹之象。他从自然造化中受到启示,创造了文字。 ――课文
材料二:……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是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耳相传,文字就多了起来……
――鲁迅《门外文谈》
问:
? 两则材料的观点,你同意哪一种?
? 文字的产生有什么历史意义?
请您欣赏:出示有关甲骨文的图片及甲骨文书法作品。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的文字。
小结
? 文字产生的背景(或原因):记忆和交流的需要
? 文字产生的过程:
? 刻画符号 图画文字 象形文字(真正的文字)
无读音 有读音
? 世界上独立形成的三种古老文字: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甲骨文
? 文字的作用:告别野蛮、走向文明
2、宏大的工程和精巧的技艺
出示《金字塔》的相关材料:
金字塔为何四千年不垮?
埃及的大金字塔――哲柯甫斯,是埃及第四王朝法老的陵墓,在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等七大古代建筑中,它最古老,经历了4000多年的风雨。是什么特殊的建筑材料使其如此坚固恒久呢?
考古学家认为这一奇迹充分显示出古埃及人的聪明才智。古埃及人善于观察研究,他们发现在沙漠长年的风沙之中,金字塔的形态最能耐久,最能经受风吹雨打。考古学家曾在实地考察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风沙多是刮于金字塔的底部,然后沿着斜面绕向另一个角,在后来的风力推送下,呈螺旋形绕着逐渐尖削的塔身旋转,被塔身引导向上,最终从塔尖散失在空中。因此,风沙的破坏力对金字塔起不了大的作用;雨水也无损金字塔的塔身,因为雨水从塔身顺流而下,塔身不积余水。因此,金字塔至今仍然屹立于世。
讨论:金字塔之迷
? .金字塔四千年不倒的原因,除了它的形态特殊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原因
? 请你想象一下,当时的人们是如何建造如此巨大的工程的?
练一练:
? 现存最大最宏伟的金字塔是_________
? 狮身人面像位于________的金字塔旁边
? 金字塔的建造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活动:试试你的想象力
? 空中花园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你能根据它的遗址和想象图向大家介绍一下空中花园吗?
请您欣赏:出示大量青铜器的图片,然后提问。
? 你看到的青铜器有哪些种类?
? 酒器、食器、武器、乐器、礼器、生产工具等
? 你知道青铜器的加工制作过程吗?
? 塑模――制范――熔化合金――铜液浇注――冷却加工
? 人类最先发现和使用的金属是青铜吗?如果不是,那又是什么?
? 红铜,也称纯铜
? 你知道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是什么吗?
? 司母戊大方鼎
小小阅读卡:
青铜:是铜、锡、铅的合金
青铜时代:是指人类社会已经发明和制作了青铜器,并运用于生产和生活领域,使整个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时代。
青铜文化:青铜时代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文化都可称为青铜文化。我国夏商周时代是青铜文化的光辉时期。
考考你:1、你能解释下列成语的意思吗?
尝鼎一脔:鼎主要用途是烹煮食物,意即尝一块肉而知鼎中食物的味道,比喻可以根据部分而知全体。
人声鼎沸:鼎中煮食,水沸扬而且有声响,“鼎沸”用以形容政局动荡不定,或指声音嘈杂。
钟鸣鼎食:鼎虽是炊具,但毕竟是贵族王侯才能使用的,贵族进食,排列好几个鼎盛食物,反映了奢华生活的一个侧面。
考考你:2、你能根据下列意思写出有关鼎的成语吗?
你能根据下列意思写出有关鼎的成语吗?
? 鼎有三足,用“鼎足”、“鼎立”、“鼎峙”形容三个方面的力量互相对立、互相制约。
? 三足鼎立
? 虽是一句话但作用很大。
? 一言九鼎
? “鼎”又从“王权”引申出“重要”、“大”的意思,“鼎鼎”的叠音词,有盛大的意思。
? 大名鼎鼎
3、古老的科学探索
大家都来想一想:
? 马克思说:“计算尼罗河水的涨落期的需要,产生了埃及 的天文学。”你觉得他为什么这么说?
? 我们现在通用的七天一星期制和记时法是谁发明的?
? 木乃伊是将人和动物的尸体用多种材料使之脱水变干而形成的尸体,请问:这是古代哪国人发明的?
? 1、2、3……这些数字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它们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吗?为什么称它们是“阿拉伯数字”?
? 古代奇迹几何学有什么成就?
4、宗教的奥秘
出示与宗教有关的图片来导入新课。
出示《阿蒙神》图片,让学生猜一猜:
? 他是谁?
? 他在古代埃及有什么地位?
? 古代埃及人从一开始就都信奉他吗?
? 宗教在古代埃及社会生活中有什么地位?
出示书中2-35图,问:
? 请你描述图中的内容?
? 图上内容与古代埃及的宗教之间有什么联系?
? 出示木乃伊和金字塔的图片,提问:金字塔、木乃伊和埃及宗教之间有什么关系?
接下来是猜一猜活动:
? 这是一本中国古代的小说。
? 它被称为中国四大古典神话小说之一。
? 根据该书制作的电视剧深受观众喜爱,尤其是我们青少年儿童。
? 该书中的主人公主要有师徒四人。
? 他们分别是:唐僧、猪八戒、孙悟空和沙僧。
(要求:条件逐条出示。)
考考你:
? 唐僧为什么也叫唐三藏?
? 你知道唐僧师徒是到西天去取经的吗?西天是指什么地方?
? 唐僧取的是什么经书?
要求学生阅读关于释迦牟尼的故事,然后回答问题。
? 释迦牟尼为什么要创立佛教?
? 释迦牟尼认为人痛苦的根源是什么?
? 怎样才能消除痛苦?
让学生归纳佛教的教义:
宣扬众生平等
苦谛:一切皆苦
集谛:苦必有因
灭谛:苦能灭寂
道谛:灭寂有道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佛教宣扬众生平等,主要表现为“业报轮回”的平等。认为不管高级种姓还是低级种姓,修了善业的来世将生于富贵人家,修了恶业的来世将生于低贱的人家。但佛教并不主张取消种姓,对现实生活中不平等的事实基本上也是认可的。
问题:1、为什么要宣扬众生平等?
2、佛教宣扬的“众生平等”是真正的“平等”吗?如何理解佛教所宣扬的这种平等?
讨论:佛教为何能广泛的传播?(从佛教的教义和阿育王的贡献两方面来探讨)
结合阿育王的贡献,让学生说一说佛教的传播和影响。
小辩论:宗教在社会上起积极作用还是起消极作用?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刻划符号来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并能通过辩论等多种活动形式达到了上课的高潮,这节课分为两个课时来完成。
第三课 告别野蛮(第一课时)
――从刻划符号到象形文字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古代埃及、西亚和中国商代文字的了解,思考并能归纳出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文字特征,理解文字产生的原因及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关系;
2.能根据图片资料挖掘、获取有效信息,并能整理、归纳有效信息;
3.学会在课堂中恰当地展示自己,与人合作,提高自己的探究学习能力。
4.能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关注世界文明特别是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提升学生探究社会发展奥秘的愿望,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字产生的原因和古代埃及象形文字、西亚楔形文字、中国的甲骨文三种文字的各自特点及意义;
难点: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对待与分析人类文明的传承。
【本课知识要点】
1.了解文字产生的过程;
2.掌握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古老文字: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甲骨文等异同点;
3.理解文字的真正发明者及文字产生的历史意义。
【课前预习】
1.文字发明前,人类历史靠___________流传下来
2.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古老文字:_________、_________、甲骨文。
【教学过程】
一、文字产生的背景
1.口耳相传的方式有什么不足?
2.文字的雏形是什么样的?
3.刻划符号和图画文字表达信息的根据是什么?人们在使用它们时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二、文字产生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三大古老文字
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结合2-25、2-26、2-27,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比较: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和甲骨文
古老文字各自特点共同点
发源地形成时间分明者构造特点书写特点
象形文字
楔形文字
甲骨文
四、汉字―最古老的文字
练一练:
材料一:汉字的起源,自古就众说纷纭,最为流行的传说就是黄帝手下的仓颉造字。相传,长着四只眼睛,两只用来仰视天上群星运行之势,两只用来俯察底墒龟文鸟迹之象。他从自然造化中受到启示,创造了文字。
――课文
材料二:……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是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耳相传,文字就多了起来……
――鲁迅《门外文谈》
1.两则材料你同意哪个观点?文字究竟是谁发明的?
2.文字的产生有什么历史意义
五、知识拓展
三种文字不同的发展演变过程及其原因(明确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六、课后巩固
完成作业本第20页第1、5、6题及第21页第9题
第三课 告别野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古埃及金字塔、古巴比伦空中花园、商代青铜器等文明成就的学习,认识古代东方文明古国在建筑、园艺和青铜器铸造方面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
2.通过对东方文明古国在天文历法、医学、数学及宗教等方面的了解,认识科学探索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和影响;
3.通过引导学生将世界各地文物、科学成就与现实事物联系起来,领会文明传承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东方文明古国在工艺、科技方面的杰出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了解太阳历的产生源于古代埃及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需要,对后世历法的传承奠定了基础;
难点:领会文明传承的意义并初步树立历史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和群众的观点。
【课前预习】
1.古巴比伦人建造的__________,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2. ___________是中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__________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3.古代埃及人根据尼罗河水涨落的规律创立的立法是_________;古代两河流域的人们,通过观察月亮圆缺变化规律编制的历法是_________.
【教学过程】
一、埃及的建筑成就
1.解开金字塔建造之“谜”:
展示金字塔的相关内容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思考:
①知道当时的国王建造金字塔的目的是什么吗?
②阅读教材后你们对金字塔这一工程有什么新的了解和认识?
③教材中关于金字塔有一段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根据传闻写的文字叙述,请根据叙述,展开你们的想象,当时的人们是怎样在没有现代化的运输、起重、建筑辅助工具条件下建造金字塔的?
④你从希罗多德的文字描述中感受到的是一种怎样的历史信息?
⑤狮身人面像体现了埃及法老的什么?
2.空中花园
指导学生观察图2-29,并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图中的画面。教师作适当的补充,讲述其美丽的传说,并让学生思考:
为什么“空中花园”早已不复存在,却至今仍然被人们传诵?
3.青铜文化
①司母戊大方鼎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体现了当时已掌握了什么技术?
②商王下令制造该鼎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
③这么重的鼎是怎样制造出来的?(根据图2-32)
在师生共同交流基础上完成上述探究任务后,思考:
请问同学们在探究这些迷惑之后,你有了哪些收获(感悟)?
4.知识拓展:了解青铜时代和青铜文化的内涵
二、古老的科学探索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太阳历创立的根据:
2.太阳历对埃及农业生产的指导和对后世历法的影响。
3.组织学生看阅读卡,提问:我们现在通用的七天一星期制度是____________发明的?
4.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相关内容,分组讨论:
①埃及人为什么要将尸体制成木乃伊?
②在制作木乃伊的过程中,反映了古代埃及人民在医学方面的哪些成就?
5.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提问:阿拉伯数字是谁发明的?名称是怎么得来的?
6.古埃及的几何学的成就:
五、课后巩固
完成作业本P20第2、3、6、8题及P22第11题完成图册第11页第2大题看图学史
第三课 告别野蛮
――宗教的奥秘
学校:凤桥中学 备课人:蒋青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宗教在古埃及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掌握佛教创立的时间、创建者及传播过程,深刻理解宗教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与远古时候相比,了解埃及宗教的变化,明确埃及宗教在生活中的支配地位;通过组织学生阅读,引导学生概括出佛教的创立过程,归纳出佛教的教义及意义;通过对佛教传播示意图的描述,引导学生得出佛教的传播路线及了解阿育王所做的贡献;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理解宗教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古埃及宗教和佛教的学习,认识宗教崇拜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和影响,使学生能正确看待宗教崇拜。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佛教的创立和传播过程;
难点:宗教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
【课前预习】
1.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_________,创始人是____________,被尊称为_____________,宣扬 ______________。
2.公元________,佛教经由中亚传入___________,此后又由中国传入朝鲜和日本。
【教学过程】
一、埃及的宗教
知道学生阅读教材,基础问题:
1. 与远古相比,埃及宗教的变化?
2.埃及在进入文明社会后,宗教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什么地位?
3.仔细观察图2-35,了解图中所描述的内容,思考这与古埃及宗教的关系。
4.那金字塔、木乃伊和古埃及宗教间的关系呢?
二、佛教
组织学生阅读“释迦牟尼的故事”和相关课文,引导学生概括:
1.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目的。
2.为什么要宣扬“众生平等”?在当时的社会中能实现吗?
3.公元前3世纪,__________在位时,极大地促进了宗教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A.释迦牟尼 B.阿育王 C.阿房宫 D玄奘
4.阿育王对佛教发展的贡献
5.佛教的传播路线
6.学生讨论:宗教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
三、课堂巩固
完成自我测评。
四、课后练习
完成作业本第25页第8、9题,第26页第10、11、12题以及第27页第14题。
综合探究二 感悟沧桑巨变
蒋青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蓝田人生活区域自然环境特点的认识,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通过对蓝田人家园今昔盛衰历史的感悟,辨证认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树立环保意识与公民责任感;
3.通过对古代人类遗址环境变迁的调查,学会利用书籍、网络等各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客观评价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4.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以及调查的经验,能够辨证地分析历史上有关人地关系的言论。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蓝田人家园的今昔巨变,让学生领悟自然条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难点:结合学生的调查,评价、辨析历史上有关人地关系的典型言论,形成正确的人地观。
【教学准备】
选取家乡的某一地区作为调查对象,了解这一地区环境的变化情况。草拟一分调查报告的提纲,并简要分析被调查地区环境发生变化的原因。亦可4―6人为一组。
【课前预习】
一百万年至五十万年前,在今天的__________________生活着一群远古人类,我们称之为蓝田人。
【教学过程】
一、“蓝田人”家园今昔巨变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蓝田人生活时代的环境,以及之后的环境情况,完成下表:
蓝田人家园的今昔对比
项 目
远古时期现实状况
森林
河流
动物
植物
土壤
2.通过对比说明了什么问题?
二、环境变迁的调查
请同学们利用双休日时间,分组对你所在地区的环境进行调查,可从书籍、报刊、网络等各种渠道收集资料,亦可向政府工作人员、爷爷奶奶、父母等采访相关内容,并制定调查表格,如书本第47页,所调查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可进行变动,调查内容可包括好的变化和不好的变化。
范例:
调查项目
历史时期现实状况
气候状况
河流状况
耕地面积
植物状况
废气物排放
……
三、文明反思
1.在调查中,哪些是好的变化?哪些是不好的变化?
2.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变化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
3.面对以上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四、格言的教学
1.结合书本所出示的格言,请你谈谈对这些格言的看法?
2.教师总结,引导学生辨证地看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五、综合与应用
平时,我们应当如何去保护生活中的环境?
六、课后巩固
完成作业本综合探究二
第三课 告别野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古埃及金字塔、古巴比伦空中花园、商代青铜器等文明成就的学习,认识古代东方文明古国在建筑、园艺和青铜器铸造方面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
2.通过对东方文明古国在天文历法、医学、数学及宗教等方面的了解,认识科学探索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和影响;
3.通过引导学生将世界各地文物、科学成就与现实事物联系起来,领会文明传承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东方文明古国在工艺、科技方面的杰出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了解太阳历的产生源于古代埃及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需要,对后世历法的传承奠定了基础;
难点:领会文明传承的意义并初步树立历史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和群众的观点。
【课前预习】
1.古巴比伦人建造的__________,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2. ___________是中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__________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3.古代埃及人根据尼罗河水涨落的规律创立的立法是_________;古代两河流域的人们,通过观察月亮圆缺变化规律编制的历法是_________.
【教学过程】
一、埃及的建筑成就
1.解开金字塔建造之“谜”:
展示金字塔的相关内容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思考:
①知道当时的国王建造金字塔的目的是什么吗?
②阅读教材后你们对金字塔这一工程有什么新的了解和认识?
③教材中关于金字塔有一段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根据传闻写的文字叙述,请根据叙述,展开你们的想象,当时的人们是怎样在没有现代化的运输、起重、建筑辅助工具条件下建造金字塔的?
④你从希罗多德的文字描述中感受到的是一种怎样的历史信息?
⑤狮身人面像体现了埃及法老的什么?
2.空中花园
指导学生观察图2-29,并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图中的画面。教师作适当的补充,讲述其美丽的传说,并让学生思考:
为什么“空中花园”早已不复存在,却至今仍然被人们传诵?
3.青铜文化
①司母戊大方鼎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体现了当时已掌握了什么技术?
②商王下令制造该鼎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
③这么重的鼎是怎样制造出来的?(根据图2-32)
在师生共同交流基础上完成上述探究任务后,思考:
请问同学们在探究这些迷惑之后,你有了哪些收获(感悟)?
4.知识拓展:了解青铜时代和青铜文化的内涵
二、古老的科学探索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太阳历创立的根据:
2.太阳历对埃及农业生产的指导和对后世历法的影响。
3.组织学生看阅读卡,提问:我们现在通用的七天一星期制度是____________发明的?
4.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相关内容,分组讨论:
①埃及人为什么要将尸体制成木乃伊?
②在制作木乃伊的过程中,反映了古代埃及人民在医学方面的哪些成就?
5.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提问:阿拉伯数字是谁发明的?名称是怎么得来的?
6.古埃及的几何学的成就:
五、课后巩固
完成作业本P20第2、3、6、8题及P22第11题完成图册第11页第2大题看图学史
第三课 告别野蛮
――宗教的奥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宗教在古埃及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掌握佛教创立的时间、创建者及传播过程,深刻理解宗教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与远古时候相比,了解埃及宗教的变化,明确埃及宗教在生活中的支配地位;通过组织学生阅读,引导学生概括出佛教的创立过程,归纳出佛教的教义及意义;通过对佛教传播示意图的描述,引导学生得出佛教的传播路线及了解阿育王所做的贡献;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理解宗教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古埃及宗教和佛教的学习,认识宗教崇拜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和影响,使学生能正确看待宗教崇拜。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佛教的创立和传播过程;
难点:宗教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
【课前预习】
1.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_________,创始人是____________,被尊称为_____________,宣扬 ______________。
2.公元________,佛教经由中亚传入___________,此后又由中国传入朝鲜和日本。
【教学过程】
一、埃及的宗教
知道学生阅读教材,基础问题:
1. 与远古相比,埃及宗教的变化?
2.埃及在进入文明社会后,宗教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什么地位?
3.仔细观察图2-35,了解图中所描述的内容,思考这与古埃及宗教的关系。
4.那金字塔、木乃伊和古埃及宗教间的关系呢?
二、佛教
组织学生阅读“释迦牟尼的故事”和相关课文,引导学生概括:
1.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目的。
2.为什么要宣扬“众生平等”?在当时的社会中能实现吗?
3.公元前3世纪,__________在位时,极大地促进了宗教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A.释迦牟尼 B.阿育王 C.阿房宫 D玄奘
4.阿育王对佛教发展的贡献
5.佛教的传播路线
6.学生讨论:宗教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
三、课堂巩固
完成自我测评。
四、课后练习
完成作业本第25页第8、9题,第26页第10、11、12题以及第27页第1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