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语文教案设计 > 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评周亮老师《她是我的朋友》(通用12篇)

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评周亮老师《她是我的朋友》(通用12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评周亮老师《她是我的朋友》(通用12篇)

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评周亮老师《她是我的朋友》 篇1

  2006年第2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在开篇的话中登载了一篇题为《语文课呼唤本色的回归》,文章的开头就写到:要把语文课真正上出原汁原味的语文味,要抛弃浮华,在恰当运用多媒体的同时,要让学生充分朗读,领悟语言文字的美,感受情感的激qing,唤醒童心童真。在周亮老师的这一节课中,我觉得周老师就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舍弃了许多浮华的外表,凸显了语文教学的本色。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其核心理念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材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极大的兼容性,每一篇课文无不涵盖字、词、句、段、篇、语、修、逻,涵盖听、说、读、写。在教学中,教师如果想做到面面俱到是很困难的,所以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应该从大处入手,《她是我的朋友》这篇课文描写的是战争时期,一名孤儿在炮弹爆炸中受了重伤,急需输血。孤儿院的孩子阮恒误以为自己会为此献出生命,但为了同伴,还是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当为他为什么要鲜血的时候,他只是简单地说:“她是我的朋友。”课文具体地写了阮恒的献血过程,生动地描写了阮恒鲜血时的神情、动作,真情地反映了这个小男孩献血时的复杂心情。在教学时,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的动作、神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今天的教学中,周老师紧扣课文的重点难点安排了三个环节,首先由故事引入,周老师将课文中故事的背景编成了故事,一下子把孩子们带入了当时危急的氛围中,同时也引导学生产生一种阅读期待,希望从中读到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然后由一个问题“想知道事情是如何发展的吗?”切入课文,让孩子带着问题初读课文。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周老师通过抓住5句重点句进行研读感悟,围绕阮恒的表现,体会阮恒的情感。整个教学框架看似简单,但是灵活、开放,吞吐量大,即方便了教师在课堂中的宏观调控和微观的随即处理,同时也为学生独立地动脑、动口、动手创造了条件。

  一堂课的实现,尽管有可整体的框架,但从课的形式上讲,却千变万化,绚丽多姿。这是不同的教师在寻找一堂课的切入口都不一样,即使一样,在课堂上经过师生双边的“三度”创造后,也会以不一样的过程形式体现出来,而这个“切入口”(突破口)选择的准否、好否,直接影响到课堂上的“三度创造”。所以当我们从大处着眼抓整体之后,就该从小处着手抓突破口。今天在周老师的课中,我觉得他的操作方法主要有:牵藤、点穴、扣眼、抓读。

  (一)、牵藤。藤,即课文的某种行文线索,循着线索,牵藤取果,条理清楚,水到渠成。《她是我的朋友》这篇课文中,周老师紧紧抓住输血过程中阮恒的表现这条线索,通过品味阮恒的动作、表情,以及阮恒动作、表情的变化,让学生体会到阮恒在献血过程中对死亡的恐惧一点一点地加深,以及为了朋友不断坚持的复杂心情。

  1、点穴:

  穴,即课文的要害,是升堂入室理解课文的锁钥和框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所在。也可以是能辐射全文的重点词句、语段。今天周老师着重抓住了“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了起来,忽然又放下,然后又举起来。”这句话。当小姑娘的生命决定于谁能补足她失去的血液之后,谁愿意为她献血就成了事情发展的关键。二在这一句话中“颤抖举起的小手、又放下、又举起”这些有点矛盾的动作无不暗示阮恒当时害怕、犹豫又无比坚决的心情,理解了这句话,就为孩子们理解献血过程中阮恒的动作、表情做好了铺垫。所以在这里,周老师首先由孩子最关注的“事情是怎样发展的?”引出这一句话,再让孩子自己研读,想想从这句话中自己感受到什么,圈出有关词语。孩子学完之后,周老师并没有马上反馈,而是给了孩子一些相互讨论、交流的时间,因为这毕竟是第一课时,要想孩子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有所感悟,就必须给孩子创造足够的条件。新大纲指出:“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孩子在原有的自己感悟的基础上,通过交流、讨论,再能迸发出思维的火花。事实证明周老师的等待没有白费,孩子们通过独立探究、同伴合作,已经能够体会到阮恒当时的心情,那就是对死的“害怕”以及为了朋友勇敢地坚持。这不仅为孩子接下去理解后面4句做好了铺垫,也为孩子下一步的学习提供了学法上的指导,那就是:通过抓重点词语来感受课文的内涵。

  2、扣眼:

  眼,这里指文章中的关键字眼,它是课文的窗口,通过它可以窥视中心,把握主旨。三年级的教学目标中也明确指出“要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在重点句梳理好之后,周老师就开始引导孩子去关注句子中的词语,通过品味这些词语来挖掘课文所蕴涵的人文精神。而在理解这些词语的时候,周老师还设计了不同的方法,如理解“啜泣”时让孩子演示。在理解“呜咽”的时候让孩子和“啜泣”进行比较,

  这个学习体会作者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方法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在帮助孩子积累的过程。就像著名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的“阅读要带学生从文章中走个来回。”

  在抓住这些重点词、句的时候,周老师并没有忽略文本原有的整体美感,将原本内在联系紧密的内容割裂开来。(例:第3句和第2句的教学、第4句的联系后面的课文来感受)而在逐句品味之后,又重新回归到整体,让孩子从整体上再审视阮恒从“无声到啜泣到呜咽到持续的低声哭泣”这一过程,让孩子感受到他不断加深的害怕,以及为了克服害怕的“不动、捂、掩、制止”的不断的坚持。像这样从整体──部分──整体,综合──分解──综合,就是阅读活动中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框架、感悟文章内涵、领会文章写法的基本规律和方法。

  3、抓读:

  一节阅读课教学是否成功,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有自已的感悟和体验,是否有创新的欲望。而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的感受和顿悟。教师就应该重视读的功能,让孩子在读中领悟,把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新课程明确指出:阅读教学中,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语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今天在周老师的课中,我们就能感受到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读的指导。

  ⑴ 范读:

  周老师的故事引入我们可以把他看作是一次教师的范读,他在让学生了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同时,也迅速地把孩子们带入了“迫在眉睫”的氛围之中。除了教师的范读,课堂中还有许多孩子的范读。

  ⑵ 默读的指导:

  默读比朗读速度快,也比朗读更利于思考。从低年级开始,我们就在训练孩子默读。到了三年级,我们还要继续对默读的指导,要培养孩子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今天,周老师在引导孩子深入理解阮恒举手时的心情后,让孩子们边默读边到课文中去找一找献雪过程中反映阮恒复杂心情的句子,默读前,周老师突出了默读的要求,那就是边读边思考问题,读完后,周老师首先让孩子小组交流自己读后的感受,给了每一个孩子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再来进行班级讨论交流。

  ⑶ 阅读训练的层次性:

  教学目标中指出“读的形式要多样,读的指导和训练要有层次,充分体现由生到熟、有不理解到理解的训练过程”。周老师在今天教引导孩子感悟重点词句的时候,基本都经历了:找句子、初读句子、圈词语、谈感受、感情朗读这几个基本过程,是词句教学的层次性。而在教学献血过程这一部分的时候,四句重点句训练重点他又有所不同。第一句“他一动不东地……”这一句,周老师的教学过程是指名读、谈感受、感情朗读。第二句在上一句的基础上,加入了动作演示“啜泣”,第三句在理解阮恒的动作时,加上了通过对表示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质疑,来了解他内心变化过程,引导孩子联系后面的课文内容来理解,教给了孩子一种“联系上下文理解”的方法。第四句则让每个孩子都通过演示来感受阮恒当时的心情。最后再把阮恒的献血过程完整地进行比较。不难发现,随着阮恒动作、表情的变化,随着阮恒恐惧的不断加深,周老师的训练也在不断加深,孩子情感的体验也在不断加深。

  ⑷ 阅读的差异性:引导孩子读课文,教师要考虑学生阅读能力的差异性。在课堂上我们经常看见一些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很快读完之后就无所事事了。在今天,周老师就关注到了这些孩子,在初读课文的时候,一些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很快就读完了,周老师马上进行跟进式的指导:完成的同学可以和周围的同学先交流一下。

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评周亮老师《她是我的朋友》 篇2

  学习目标:

  1.认识“输、睫、否”等8个生字,会写“炸、医、输”等13个字,正确读写“医院、护士、消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神态、动作变化中体会人物内心,感受阮恒身上所体现出的真诚的友谊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课前准备

  1.文字投影片和课文插图。

  2.学生课前了解关于抽血输血的知识。

  教学设计

  第 一 课 时

  导入课题,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看了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吗?(学生可能问“她”和“我”分别指谁,这对朋友间发生了什么事等),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

  2.下面就让我们自己轻声朗读课文,解决这些问题。(了解到课文记叙了战争时期,一个叫阮恒的小男孩为了挽救同伴垂危的生命而勇敢献血的故事)

  3.出示生字卡片,指导读准字音。“输”shū,不要读sū;“恒”,读héng,不读hén;“拭”读shì,不读sì。

  研读献血过程,体悟美好心灵

  1.小组认真研读第5~11自然段。

  a.个人默读,画出描写阮恒动作和神态的句子,反复读一读、想一想阮恒当时心里在想什么。

  b.组长组织大家按下面的顺序进行讨论。

  献血过程

  阮恒表现

  心理活动

  献血前

  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

  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他想:

  他想:

  献血中

  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他想: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

  他想:

  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他想:

  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

  他想:

  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他想:

  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他想:

  c.组内练习有感情朗读这一部分内容。

  2.全班交流。

  a.出示文字投影片,各组代表汇报小组学习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或有不同意见可展开争论。

  “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阮恒沉默时是在思考,在犹豫;“颤抖”“放下去”是因为对献血、对死亡很害怕;“又举起来”是虽然害怕,但为了挽救朋友的生命,仍坚持要献血。

  “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阮恒在献血时因特别害怕而紧张,但他强忍着不表现出来。

  “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阮恒在献血过程中忍不住害怕,怕自己会死去;但为了不影响献血,又竭力掩饰自己的害怕与痛苦。

  “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阮恒一想到自己会死,他又害怕痛苦得哭了起来,但为挽救朋友的生命,他仍竭力掩饰。

  “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了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随着抽血的进行,阮恒想自己的血一定快抽尽了,自己也快要死了,他的害怕和痛苦越来越无法掩饰,但为了好朋友,他仍在拼命掩饰。

  “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当男孩知道献血没有生命危险,他非常坦然、平静,还可能为自己刚才的表现感到有点不好意思。

  b.通过小组间有感情朗读竞赛,来体会阮恒的心理变化。

  各小组自己设计朗读形式(如分角色朗读、齐读、表演读等),参加比赛。

  识写生字

  “眉”不要少写一竖;“垫”不要少写一点;“酒”不要少写一横;“柔”不要少写一点。

  第 二 课 时

  指名有感情朗读课文

  随文练笔

  1.(出示插图)医生用轻柔的声音安慰阮恒,阮恒立即停止了哭泣。让我们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医生会说些什么?同桌间互相说一说,再写下来。

  2.找学生读一读。

  深入体会人物情感

  1.在上节课我们各小组共同学习阮恒在献血时的心理活动时,老师发现有的小组在议论阮恒一点儿也不勇敢。哪些同学也有这样的感觉?那么,阮恒到底勇敢还是不勇敢呢?我们一会儿要组织一次辩论。

  2.再认真读一遍全文,为自己的观点找一找依据,在文中标上序号。

  3.组织辩论,深入体会阮恒为朋友所做的无私奉献。

  (如,正方──勇敢;反方──不勇敢)

  正方:我方认为阮恒是勇敢的。在女医生告诉这几个孤儿,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位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问是否有人献血时,所有的人都沉默了,最后只有阮恒一个人举起了手。他多勇敢呀!

  教师插入:是呀,课文说小姑娘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情况多么紧急,文中有个词语是“迫在眉睫”。

  反方:但是阮恒在举手时,表现得一点儿也不勇敢,是“颤抖”着,还放下去又举起来;在献血过程中一直在哭。

  教师插入:课文中写阮恒哭用了几个不同的词呢,反方快来找一找都是什么?(啜泣、低声哭泣、抽泣)是啊,阮恒哭得越来越厉害,真是有点儿不勇敢。

  正方:对方别忘了,阮恒之所以哭,是因为他以为把血全献给了朋友自己就会死去。他是害怕这个才哭的,并且他一直竭力掩饰,当医生安慰他后,他立刻就不哭了。

  反方:为了挽救朋友的生命,作者如果写他始终没哭,不是更能表现他对朋友的无私奉献吗?

  正方:请注意,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们再设身处地为阮恒想一想,他还是一个孩子,当以为自己就要死了时,怎么会不感到恐惧与痛苦呢?任何人面对死亡时,都会感到害怕的。而阮恒在感到害怕的同时,一直在努力克制,他为了朋友,已做好了献出生命的准备,这难道不是真正的勇敢吗?

  有感情朗读全文

  在同学们的辩论中, 我们认识到阮恒不仅勇敢, 而且为了友谊情愿奉献自己宝贵的生命。让我们再一次朗读这个真实而令人感动的故事。

  了解综合性学习情况

  1.交流本班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情况。

  2.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了解到很多同学在课外活动中对父母之爱的了解与理解,非常令人感动,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更多的方式来感受这份亲情,比如写日记,为照片写说明,阅读爸爸妈妈为你做的《成长记录》,并准备向父母汇报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评周亮老师《她是我的朋友》 篇3

  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阮恒献血时表情动作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朋友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谊观。

  重难点:

  1抓住阮恒献血时表情动作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朋友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谊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7课《她是我的朋友》,板书课题,齐读

  2上节课我们通过读课文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了战争时期,一个小姑娘在战争的炮弹中受了重伤,急需输血,叫阮恒的小男孩愿意为她输血。)

  3当时形势怎么样?用书上的一个词来形容。(迫在眉睫)

  4齐读1~4自然段,再次感受当时形势的紧迫。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理解输血过程。

  (一)课文的题目是:《她是我的朋友》,她是谁,我又是谁?

  (二)在这紧急的时刻,我的那哪些举动表现了她是我的朋友?

  1在5~11自然段中找出表示阮恒动作表情的句子并勾画出来,

  2出示表格,没找对的学生订正

  3齐读表格中的句子,思考从这些句子中你发现了什么?(阮恒的动作表情在不断发生变化)

  4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呢?我们接着学习。

  (三)献血前阮恒是怎么做的?有什么样的动作表情?指名读。

  a出示: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了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齐读

  b为什么会出现“一阵沉默”(他们还是孩子,献血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他们在思考献还是不献)

  c沉默之后,谁把小手举起来了?阮恒举起手时为什么“颤抖”?

  d阮恒为什么把手“举起来”又“放下去”?这一举一放之间他在想什么呢?出示课件,指名回答

  e再读第五自然段

  (四)献血时我又是怎么做的,有什么样的动作表情呢?

  1出示句子:叫阮恒的小男孩很快地躺在草垫上。

  a阮恒如此紧张害怕,为什么又“很快地躺在草垫上”?

  2出示句子: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句话也不说,一动不动。

  a刚开始献血,阮恒为什么“一句话也不说,一动不动”?

  3指名读句子,体会阮恒心里活动

  4过了一会儿,阮恒又怎么样了呢?出示句子: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指名读

  a为什么阮恒要用手捂住脸呢?

  b“疼吗,阮恒?” 阮恒摇了摇头。既然不是针刺痛了他,为什么要突然啜泣呢?

  5又过了一会儿,阮恒又怎样了?出示句子: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齐读句子

  a从这一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他可能在想什么呢?

  b指名读句子

  6出示句子: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 ,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教师读

  a不时:时有时无     一直:持续不断

  b为什么不时的啜泣会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

  c“他眼睛紧闭着 ,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很痛苦,但是他又为什么要“想竭力制止抽泣”?

  d这时他大概会想些什么呢?你能读出阮恒的感受吗?指名读

  e齐读句子

  7最后阮恒怎么样了?出示句子: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a为什么他现在什么事也没有了?我们来看看阮恒哭泣害怕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师读表示阮恒紧张的原因的段落。

  b医生问他什么原因,然后说了一些话来安慰他,医生会说什么呢?指名说

  三学习最后一部分

  (一)齐读十二自然段,再次了解阮恒害怕的原因。

  (二)他以为自己要死了的想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他颤抖地举起手他呜咽啜泣都是因为他以为自己就要死了)

  (三)阮恒以为自己就要死了,但是他又为什么还坚持让医生输血呢?(因为:她是我的朋友)他一次又一次地掩饰自己的痛苦害怕都是因为小女孩是他的朋友。

  (四)假如你就是为朋友输血的小男孩,你会怎么回答呢?指名学生拌角色

  (五)从小男孩的回答中你懂得什么?

  (六)再读阮恒的回答

  四总结

  齐读课文

  板书:

  她是我的朋友

  迫在眉睫

  深

  啜泣  呜咽   哭泣   抽泣      厚

  阮恒献血       友

  紧闭咬紧拳头       情

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评周亮老师《她是我的朋友》 篇4

  设计理念:

  1、简简单单教语文,轻轻松松学语文,力求实现教学目标简明,教学环节简单,教学内容简洁。

  2、课内外有机结合,实践大语文观。课前布置学生阅读表达真情的文章,为课内学习打下基础;课中教给学生阅读理解的方法;课后拓展延伸激发阅读兴趣,形成阅读能力。

  3、注重学法渗透,逐步培养学生自能阅读的能力。课文是蓝本,是范例,教是为了达到不教这一目的。在课文学习中不断总结方法,逐步渗透学法,提高学生自能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

  1、感情朗读课文。理解并积累“迫在眉睫、啜泣、呜咽、抽泣”等词语。

  2、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情感,逐步培养学生自能阅读的能力。

  3、引导学生从小男孩为了挽救同伴垂危的生命,毅然献出自己鲜血的行动中体味真情。

  重点难点: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态的语句,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二、复习课文,整体感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课题中的“她”指谁? (师板书:小姑娘)“我”指谁?(师板书:阮恒)

  2、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汇报)

  3、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三、抓关键词,感受“危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3、4自然,把描写小姑娘伤得很重的两个句子画出来,读一读。(生自由读课文)

  2、谁来读读你画出来的句子。(生读)(“经过查看,他们确认这个小姑娘伤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 “一位女医生告诉这几个孤儿,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问是否有人愿意献血。” )

  3、情况多危急呀!书上用了一个词说明了输血的紧迫性,是哪个词? (迫在眉睫)

  4、“迫在眉睫”怎么理解呢?(迫,紧急,紧迫;眉,眉毛;睫,睫毛。事情很紧急,都来到眼前了,需要马上解决) 文中说什么事情迫在眉睫?(输血)

  5、让我们一起读读具体描写输血迫在眉睫的两个句子。(指导学生朗读描写小姑娘伤得很重的两个句子)

  小结:刚才我们运用了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迫在眉睫”这个词语。这种理解词语的方法真好!我们今后要注意运用。

  四、抓重点句,感悟真情。

  (一)感悟颤抖句,体会矛盾心理。

  1、小姑娘生命危在旦夕啊!就在这迫在眉睫的关头,一个小男孩出现了,他是谁?(阮恒)谁愿意把文章的第5自然段读给大家听。(生读)

  2、读完这段话后你能感受到什么?(阮恒很害怕;举手很犹豫。)你从哪儿看出来的?(从“颤抖”可以看出他害怕。从“手举起有放下……”可以看出犹豫。)(生交流)

  3、联系前面的内容想想,阮恒和小姑娘都是孤儿院一起长大的孤儿,他们朝夕相处,没有其他的亲人,孤儿院的朋友是他们最亲的人啊。

  4、是啊,阮恒害怕输血,因为他毕竟是个小孩儿。可是,犹豫过后,他还是举起了手。因为——(指课题,示意学生齐读)——她是我的朋友!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体会这个纯洁、无私的小男孩当时复杂的心情,体会同伴间的真情! (齐读)

  (二)感悟哭泣句,体会内心真情。

  1、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也不动,一句话也不说,他多勇敢呀,可是后来他却哭了。九、十、十一这三个自然段中有几个描写阮恒哭的词,找出来,画一画。(生自由读九——十一自然段,边读边画。)

  3、你画了什么词语?(啜泣、呜咽、抽泣) 这三个词都是形容什么的?(生交流) 同样是哭,这三个词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吗? (一次比一次哭得厉害。)

  4、把这三个词所在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看看阮恒当时还有哪些动作,体会一下阮恒当时的心情。( 生自由读找、体会。)

  5、理解“啜泣”句。

  谁来读读带有“啜泣”的句子。

  (1)(课件出示)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

  (2)读了这句话,你感觉阮恒当时心情怎样?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谈体会,再读书)谁愿意再来读读这句话。

  (3)我们大家一齐来读一读这句话,体会一下他当时害怕的心情。( 生齐读 )

  6、理解“呜咽”句。

  谁来读读带有“呜咽”的句子。

  (1)(课件出示)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2)阮恒此时心情怎样? (害怕,痛苦)害怕、痛苦是因为疼吗?从哪里看出来的?(医生问他疼吗?阮恒摇摇头。) 同学们,咱们一起再读读这段话,体会一下阮恒当时的心情,你们读描写阮恒的句子,老师读描写医生的句子。

  师生合作读第9自然段。

  (3)阮恒不是因为针刺痛了他而哭,可是他却哭的更厉害了,谁来把下一段读一读。(生读。)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7、同学们请看图片,这是咱们书上的插图,图上画的正是本段的内容。请同学们看看图上阮恒是什么样的表情、动作? (生汇报,交流)

  8、理解“低声哭泣”句。

  他由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哭得越来越厉害了,那咱们来一起读读这段话,体会阮恒更加痛苦的心情。(生齐读)

  9、我们回过头来再看这三个词,充分地写出了阮恒当时的心理活动,用得多准确呀!我们平时也要注意恰当用词。

  10、阮恒越来越痛苦,医生用轻柔的声音安慰他,阮恒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联系上下文,好好想想,医生会对他说些什么呢?如果你是医生你会怎样安慰阮恒呢?

  11、的确,人体向外输出适量的血液不会有生命危险,但阮恒当时并不知道这些,他以为自己会死,那他为什么还愿意这样做呢? 请同学们齐读文章的最后一自然段。

  (医生转过身向那个小男孩提出同样的问题。小男孩回答说:“她是我的朋友。”)

  12、小结。

  同学们,输血阮恒犹豫再三却又坚定地举起了手,输血过程中又这样害怕,但是,他坚持下来了。因为,他想救小姑娘, 因为她是我的朋友。 这让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伙伴之间的真情!

  五、拓展延伸,介绍名言,推荐文章。

  1、 在众多的中外名言警句中,有很多都在歌颂朋友间的真情,老师从中选出了几句送给大家。(出示)音乐声中学生熟读名言。

  患难识朋友。

  人在危难时,朋友最可贵。

  人生没有朋友,犹如生活没有太阳。

  友情最重要的不是接受,而是奉献爱。

  2、最后老师给大家推荐一本书《爱的教育》,当中的两篇文章《灾难》,《客船失事》,希望课后好好读读。

  板书:

  她是我的朋友

  姑娘      阮恒

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评周亮老师《她是我的朋友》 篇5

  课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人物深刻的内心世界,是学生学习的范文。这篇课文讲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孤儿院的孤儿阮恒,为了救护受伤的同伴,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挽救了同伴的生命,当问他为什么要献血时,他只是说“她是我的朋友”。课文通过对阮恒献血神情、动作的真实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他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

  1、情境的创设

  在一开课,通过配乐描述回顾课文,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更好投入到课堂,更快进入文本,本课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教材,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受到情绪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2、从读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本课着力于结合具体词句体会阮恒献血时的感情变化,但是并不是把这些重点词句都拿出来给学生分析,而是让学生在积极主动读句子,画词语,从个性化的读中感悟文中人物的内心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我抓住一个例句,让学生默读,自主感悟句子,接下来通过朗读把个人的体会读出来,通过引导他:“为什么这样读?让学生理清自己的从哪里感受到的,从而归结出,刚才是从读当中重读了某些词语,就是抓住了重点词句体会人物,这个学习方法是在学生的学中总结的,从引导当中水到渠成的,并适时评价“你已经学会了这种方法。”让学生增强学习的信心。

  3、学生在每个句子中不断运用这种方法体会人物的心理

  当教师创设好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课文规定的情境,入境而入情,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与作者同喜同悲,同爱同憎,甚至能收到震撼心灵、影响一生的教育效果。通过加强默读、自读自悟和加强朗读,培养语感,把理解语言和体会思想感情结合起来,使学生凭借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体会到丰富的思想感情,并在感悟语言的基础上,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从整体上提高语文素养。文章读通了读透了,这时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也会水到渠成。

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评周亮老师《她是我的朋友》 篇6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阮恒无私奉献的品格。

  2、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会本课11个生字,掌握“孤儿院、休克、输血、颤抖、迫在眉睫、草垫、擦拭、呜咽、抽泣、竭力、轻柔”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的复杂心情;继续练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其中,前者还是教学难点 。

  三、课时:2课时

  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

  第一课时

  基本教法:

  指导学生用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方法读懂重点语句,进而读懂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  ,揭示课题

  1、导语 :我们中国有句古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思是说,有朋友自远方来,难道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写的就是朋友间的故事。

  2、揭示课题:20、她是我的朋友

  二、检查预习效果,教学生字

  1、检查朗读

  课前老师要求大家读读课文,现在就请两个组的同学用开火车的形式读。一个同学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字音都读准了吗?(注意正音)

  2、教学生字

  这一课共有11个生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把它记住(重点指导读准“输”、“试”的读音)。

  3、再读课文

  三、引导学生交流初步的阅读感受,并质疑问难。

  1、请同学们再看看课文,想一想,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要点:知道小女孩伤势严重,要马上输血。知道了小男孩为小女孩输血。)

  2、小女孩伤势严重,输血迫在眉睫,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想还有什么疑问,把你最想知道的问题提出来。

  (主要问题:小男孩在献血时,心里怎么想?)

  (板:内心活动)

  四、探究小男孩献血时的内心活动

  1、要想知道小男孩献血时心里是怎样想的,就要从小男孩献血过程中神态、动作入手。(板:神态、动作) 预习时,同学们已经把有关描写小男孩动作、神态的句子画了出来,现在同桌交流一下,看看找的是不是一样。

  2、我们要从小男孩的神态、动作去想象他的内心,思考・练习2的句子可以帮我们的忙。

  出示课件1

  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来,然后又举起来。(阮恒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

  先指名读重点句,再问课文提了什么问题。

  2、请同学们再把这个句子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模仿阮恒的动作,想象阮恒的内心,他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

  (让学生在读句和动作的模仿中体会到:阮恒心里很害怕,举手时才会发抖,才会把手放下,但一想到如果没有马上献血,小女孩就会死去,所以又把手举起来。联系《爬天都峰》理解犹豫的心情。

  (板书:举放举犹豫)

  3、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阮恒的心情。

  (1)指名读。

  (2)老师范读。

  老师也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大家比一比,想一想,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读。你们自己再把句子读一读,体会小男孩害怕、犹豫的心情。

  (3)再指名读。

  (4)从同学的朗读中,老师仿佛看到了小男孩输血前的害怕、犹豫,却又不乏勇敢,全班一起把这个句子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三)重点句2、3、4

  1、终于有个孩子愿意为小女孩输血了,他就是阮恒,输血前,他害怕过、犹豫过,但是仍然数他最勇敢,只有他愿意为小女孩献血。在输血过程中,他又是怎么想的?请同学们分小组学习,一组讨论一个重点句,先提问题,再想答案。等会儿,每组一个同学在班上汇报。

  2、小组讨论。

  3、重点句2

  (1) 课件2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脸。“疼吗?阮恒?”医生问道。阮恒摇摇头。

  (2)哪个小组汇报一下,刚才你们提了什么问题?找到什么答案?

  (问题:阮恒为什么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发抖?为什么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脸?)

  (板:啜泣、捂)

  (答案要点:阮恒心里越来越害怕,所以他突然啜泣一下,而且全身发抖;他想掩饰自己的害怕,所以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脸。)

  (板:害怕、掩饰)

  (3)小结。血就从阮恒的身上抽出来了,此时,他心里越来越害怕,越来越痛苦,但是为了救那个小女孩,他却在掩饰自己的这种害怕和痛苦,多么可爱可敬的小男孩啊!

  4、重点句3

  (1) 出示课件3

  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医生又问是不是针剌疼了他,他又摇了摇了头。

  (2)哪个小组来说一说?

  (问题:阮恒过了一会儿,为什么又哭了?为什么又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板:呜咽、掩盖)

  (答案要点:阮恒心里越来越害怕,越痛苦,所以又哭了。他不想影响给小女孩输血,所以又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板:更害怕、又掩饰)

  5、重点句4

  (1)出示课件4

  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2)哪个组要汇报?

  (问题:他那不时的啜泣为什么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为什么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

  (答案要点:阮恒心里更害怕,更痛苦,所以总是不停地哭,但是他仍然在想救小女孩,所以竭力制止抽泣,掩饰自己的害怕。)

  (板:非常害怕、竭力掩饰)

  6、小结。阮恒在献血的过程中,从啜泣一下,到又开始呜咽,到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说明什么?他一次又一次地掩饰自己的害怕,又说明什么?

  7、感情朗读。

  (1)出示课件5

  请同学们看屏幕,仔细观察小男孩的神情、动作,想象他可能在想些什么,然后把这几个重点句有感情地读一读。

  (2)谁来读给大家听,把自己认为读得最好地方读出来。

  五、人物评价

  阮恒在献血的过程 有过害怕,甚至是非常害怕,你认为他可爱吗?说说你们的看法。

  六、布置作业 

  回去把课文读熟,也可以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内容要点:

  思考・练习第3题和第1题。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指导写字。

  基本教法:

  理解课文用引导想象法;概括主要内容用连接问题答案法;写字指导用重点部位指导法。

  附:板书

  20、她是我的朋友

  神情动作 内心活动

  举 放 举 犹豫

  啜泣 捂 害怕 掩饰

  呜咽 掩盖 更害怕 又掩饰

  哭泣 咬 非常害怕 竭力掩饰

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评周亮老师《她是我的朋友》 篇7

  教材分析:课文写的是战争时期发生在孤儿院的一个故事。孤儿阮恒为了抢救受了重伤的小伙伴,毅然献出自己的鲜血,挽救了伙伴的生命。当问他为什么要献血时,他只是说“她是我的朋友”。

  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查看、休克、迫在眉睫、草垫、呜咽、拳头、竭力”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动作、神情的变化中体会阮恒的内心活动,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谊和阮恒无私奉献的精神。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情进行描写的,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包含的对阮恒的敬佩之情。

  重点难点: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体会阮恒献血时的内心活动,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谊和阮恒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准备:

  学生:熟读课文,了解有关抽血、输血的常识。

  教师:课件(课文插图及主要段落、教学主要环节要求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

  1、同学们提起朋友这个称呼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因为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总会有一些小伙伴陪伴在我们的身边,那么今天老师也要请咱班的小朋友谈谈他和朋友之间的事。

  2、一个请同学说说和和小伙伴之间的美好回忆。

  3、那么今天我们也要共同探讨一篇和朋友有关的课文,《她是我的朋友》。(教师板书课题,同时用红色粉笔写“她”和“我”,用绿色粉笔写“朋友”)

  二、自学课文,出示三步预习法,复习预习的要求:

  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二查:借助工具书,查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查课文的相关资料。

  三思:抓住课文后的练习题(对于阅读课来说就是抓住课前导读中的提示),明确思考重点,试着从课文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文中做以批注。

  三、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如果发现学生不认的生字,多读几遍加以强调。

  2、交流自己记生字的方法,交流时注意渗透字理识字法,如按形声字的规律识记:用会意字的规律识记:  强调难写字:

  3、提字,同桌对改,教师抽查,兼顾好中差,反馈默写情况。

  4、检查生词认读情况,把生词放到课文中读。

  四、检查课文预习情况:

  1、指名分段读课文,在读中边正音,边处理生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同学们真能干,把词句读正确了。老师还想考考同学们,读了课文后,你知道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说,老师板书。(战争时期  阮恒  一个受伤的小姑娘  输血)我们在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时,可以抓住事情发生的时间、人物、事件来概括。

  五、指导学生抓住课后题进行学习、思考,把感受记在旁边,并就不懂的地文提出疑问。

  1、和学生一起看课后题,明确自学的任务。

  2、根据课后题自学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3、交流自己的感受,提出疑问,学生解决其中较为容易的,对有代表性的问题,教师可以把它放到讲读课文时重点解决,而不要急于作肤浅的回答,免得学生一知半解;对于学生提出的有利于深入理解课文的高质量的问题,教师可把问题写在黑板上,围绕这一问题展开学习活动,从而鼓励学生不断去发现,去探索。对于那些能够提出高质量问题的学生,一定要大加表扬,调动其思考的积极性,还要鼓励其深入思考,最好能自己发现问题的答案。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谁和谁之间发生的一件什么事?

  2、指名讲故事发生的起因。

  是啊,情况如此危急,医生告诉我们如果……(引读书上的句子。)小姑娘在生死边缘上徘徊着,扎挣着。就在这迫在眉睫之时,阮恒举起了手,愿意为她输血。

  二、嚼读,体验“忍痛”之“勇敢”。

  1、阮恒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献血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阮恒的内心世界。

  课文5-11小节中那些描写阮恒的语句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许多同学在上节课中就已经划出来了,并记下了自己的感受。下面让我们再次细细地读,说说打动你的理由。

  2、教师根据学生的谈话和提问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三个重点句:

  (1)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2)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

  (3)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

  (4)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指名读,指导学生读出感受。

  3.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支持着他,让他坚持着?

  “她是我的朋友”,这短短的六个字激励着他,支撑着他,克制着他对死亡的恐惧。朋友对阮恒来说是那么的重要。在生与死的选择当中,阮恒以顽强的意志战胜害怕和恐惧,再大的痛苦也改变不了他救人的决心。这一切的一切是因为――她是我的朋友(读出自己的感受)

  三、悟读,体会“舍生”之勇敢。

  1、同学们,对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来说,输血是是可怕的,所以阮恒他啜泣,他呜咽,他哭泣。但他却一直勇敢地在掩盖自己的痛苦。阮恒的行为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可是,你知道吗?他啜泣,他呜咽,他哭泣,不仅仅是因为疼痛啊。请你轻轻地用心地读读文章结尾这段话,相信你对阮恒的勇敢会有新的认识!(出示结尾一)

  事后,医生对周围的人说:“他是以为自己就要死了。他想准会让他把所有的血都给那个小姑娘,好让她活下来。”

  2、你读懂了吗?

  是的,原来阮恒是以为输血是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呀![板书:生命可贵]然而生命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即便是这样,即便是只有一次的无比宝贵的生命,他还是勇敢地把血输给了小姑娘。他是准备着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小姑娘呀!

  3、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崇敬,再回到课文中去读读那些曾经打动你的句子吧。我相信这一次的读你会有另一番感受。

  4、让我们一起来感受阮恒,感受他的勇敢。(出示课文文字,想象说话)

  (1)一阵沉默之后,阮恒想_______,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他又想_______,所以他又放下去,可是他又想______,然后又举起来。

  (2)过了一会儿,他想_______,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

  (3)阮恒摇摇头。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他想到_______,但是他又想_______,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5、看哪,孩子们,他在颤抖地举起手的时候,就以为――

  当他躺到草垫子上时,他也以为――

  当针扎进他血管的时候,他更以为――

  当鲜血汩汩外流的时候,他的确以为――

  所以他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掩盖他的痛苦。鲜血一滴一滴地流失,死亡的恐惧也越来越深,但阮恒却一直在克制。孩子们,这是一份怎样的勇敢啊!这是一份连生命都可以舍弃的勇敢,这是一份连死亡都可以战胜的勇敢,这是一份把爱默默地潜藏在心底的勇敢。[板书:勇敢]

  四、品读,感悟“朋友”之涵义。

  1、敢于放弃自己的生命,去换得别人的生命,这份勇敢让所有的人为之动容,但是,他为什么愿意这么做呢?是一种怎样巨大的力量使他如此勇敢呢?想知道吗?(出示课文结尾二,师深情朗读)

  “但是他为什么愿意这样做呢?”有人问。

  医生转身向那个小男陔提出同样的问题。小男孩回答说:“她是我的朋友。”

  2、没有高大伟岸的理由,没有惊世骇俗的回答,只有简简单单的一句―她是我的朋友。因为她是我的朋友,所以我要给她输血;因为她是我的朋友,所以我要救她;因为她是我的朋友,所以我宁愿舍去自己的生命!

  此时,有两个字在我们心中像花儿一样粲然开放,像树一样落地生根,那就是――朋友。是的,生命诚然可贵,但朋友却是无价的呀![板书:友情无价]

  3、就是这样一句简单然而又不简单的一句话。让我们再次来读读它!

  4、那么,输血到底会不会死人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咱们搜集到的关于输血的知识。

  5、既然如此,就让我们来安慰安慰他吧!如果你是医生,你会用怎样轻柔的声音来安慰他呢?想象医生和阮恒之间的对话,练习说话。

  5、交流

  五、延伸,升华主题

  1、课文学到这儿,相信大家对朋友这个词的内涵有了更深的认识,究竟什么是朋友呢?大家一定有很多话想说,那就写下来吧。播放《朋友》这首歌,学生写话 。

  3、总结升华:同学们,你们说的多好啊!朋友是什么,朋友就是你在困难的时候帮助你的人,雪中送炭见真情,助人为乐献爱心。当你的朋友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请别忘了――(生接:她是我的朋友);当你的朋友遭到挫折需要鼓励时,请别忘了――(生接:她是我的朋友);当你的朋友遇到危险需要救助时,请别忘了――(生接:她是我的朋友);当你的朋友在一切需要你的时候,请伸出你热情的双手吧,因为――(生接:她是我的朋友)!让我们记住这种爱,在今后的人生中能播种这种爱,相信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也定能收获一份这样的爱!

  六:拓展阅读:《平分生命》

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评周亮老师《她是我的朋友》 篇8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古今中外,人们对于“朋友”二字都看得很重。著名的爱死斯坦说(名言用课件出示):

  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

  ——〔美〕爱因斯坦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文学家孔子说: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孔子

  看来,“朋友”是一个很温暖的称呼,是一个人终生的财富!今天我们就走进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去体会“朋友”的真正含义!

  看老师写课题 。18 她是我的朋友   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一)、检查生字词。

  过渡:课前我们已经初步阅读了课文大家能读通这个故事吗老师觉得课文里有几个词语不太好读,你们觉得呢?

  擦拭    捂着

  是否    拳头(是否比较容易读错)

  啜泣    呜咽(这两个词容易读错,教师及时正音,但到读课文的时候还是出错)

  竭力    迫在眉睫(“竭”容易读成xié)

  (在学生读正确的情况下,可以不再强调)

  谈话:老师很高兴,这些词语你们掌握地很不错。养成课前认真预习的习惯,将来我们才成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二)、了解课文大意

  除了难读的词语,老师还想看看大家对故事的内容了解了哪些。通过读课文,你知道课题中的“她”指的是谁?“我”又指的是谁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小姑娘    阮恒

  他们围绕着什么问题发生的故事呢?(在学生提到“血”字的时候,导下:)

  (三)、检查带“血”的读音。

  1、读句子

  过渡:这样词语就读准确了,看下面的句子你能读通顺吗?

  (1)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

  (2)输血迫在眉睫。

  (3)一位女医生告诉这几个孤儿,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他一定会死去,问是否有人愿意献血。

  (4)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5)他想准会让他把所有的血都给那个小姑娘,好让她活下来。

  (读这些句子的时候,“血”的读音读错的很多。出示这五个句子是不是太多?)

  2、对“血”进行正音。

  过渡:在这些句子中,有一个字多次出现?它就是“血”。这个字有两个读音,一个读“xuè”,一个读“xiě”不管读哪个音,意思都一样,但是一般情况下:课件展示:

  在这些词语中,都读“xuè”:输血   血型   血管

  在这些词语中,都读“xiě”:献血   抽血    流血

  失去的血     所有的血

  3、再认真读一读这几个句子,一边读一边想,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是一个什么故事?

  用用课文中的词语填空,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儿:

  我知道啦,课文写了这样一件事儿:

  一次战争中,一位小姑娘生命垂危,输血            ,阮恒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险,给小姑娘         ,她说小姑娘是         。

  三、感受阮恒献血的过程

  (一)、了解事情的起因,理解“迫在眉睫”

  为什么会发生这个情况?教师配乐诵读2.3自然段。

  小姑娘正处在生死的边缘,此时他最需要的是什么?输血

  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的3.4两个自然段,看看从哪些句子能够看出小姑娘急需输血。

  学生读找出的句子,教师整理出示:

  如果不立刻抢救,她就会因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

  如果他们不能不足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

  齐读句子。

  (学生找到“如果”和“死去”,有的学生还说出了“血”,如果提出这个字,应怎样恰当处理?)

  同学们再去读句子,注意两个“如果”和“死去”,看你能明白什么?(学生能说出小姑娘的情况比较严重,如果不立刻输血,她就会立刻死去)

  所以说输血——迫在眉睫。

  读了“迫在眉睫”这个词语,让你联想到了哪些词语呢?(一发千钧 刻不容缓 迫不及待……)

  教师总结: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小姑娘的情况非常危急,如果不立刻输血,她就会死去。这种情况就叫“迫在眉睫”。

  带着我们的理解来读这个词语。

  把这种紧张的感觉带到句子中去读出来。指生读。齐读。

  (这个环节设计不太紧凑,学生的回答零散,达不到预期效果。)

  (二)通过动作、表情感受阮恒矛盾、复杂的心理变化。

  1、 过渡:可怜的孩子们,战争让他们惧怕了鲜血,他们都觉得流血就意味着死亡!面临生命的选择,阮横……

  出示句子:

  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得举起来,然后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

  问题提出来了,那该怎么解决呢?同学们可以试试这种方法:透过几个动作,走进人物内心。我们试试看。出示: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得举起来。(他想:————)

  (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会把后面的问题直接直接回答出来,这个地方不太会处理。举起来,然后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一起出来就行。)

  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读读后面的,先想一想,再和同位交流。

  出示:然后又放下去,(他想:————)

  然后又举起来。(他想:————)

  过渡:通过这几个动作,同学们一定读懂小男孩的内心了,让我们来听听他的心声吧!班内交流。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提示:是“颤抖”地举起来的。并引导到“她是我的朋友”。

  小结:在朋友遇到危险时,热情的帮助,哪怕是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是多么真挚的情谊呀!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些句子,感受“朋友”的真情吧。指生读。

  评价:我仿佛看到那只颤抖的小手了。我好像看到阮恒那矛盾复杂的神情了。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8-10自然段。

  过渡:刚才同学们抓住了“举-放-举”这三个动词读懂了小男孩的内心。读书就要这样,可以通过人物的动作、表情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下面我们也用抓重点词的方法来学习8-10自然段。

  阮恒痛苦的的选择主要只通过什么动作表现出来的?请大家找一找作者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词语。

  啜泣   呜咽   哭泣   抽泣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脸。

  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在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

  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引导学生说出:害怕、痛苦

  小结:他以为自己快要死了,所以心里越来越害怕,越来越痛苦,哭声就越来越大了。是啊,他还是一个孩子呢,他多么希望自己能长久地活着!可是,为了朋友,他还是

  坚持给小姑娘献血,多么令人敬佩、多么令人感动啊!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自然段。自由读。

  师生接读。学生读黑色字体,老师读蓝色字体。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用手掩盖他的痛苦。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了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四、总结中心   感情升华

  同学们声情并茂地朗诵,让我再一次从这些精彩的词句中,从这些细致的刻画中,看到了一个令人敬畏的男孩!

  1、她是我的朋友。

  多么朴实,多么感人的一句话呀!但愿每个人都有好朋友!

  2、小姑娘终于醒来了,她听说了阮恒给她献血的整个过程,来到阮恒的身边,对他说:——————

  (注意关于友情的评价语言)

  用质疑的方式结束课堂。

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评周亮老师《她是我的朋友》 篇9

  教学设计:

  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究竟是怎样的?它到底应有哪些其本的特征?它怎样体现时代的明显标记?“洋思”经验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哪些有益的启示?怎样有效地实施主体教育、创新教育?这些都是我们所迫切探究的事。笔者在这方面也不断进行了苦苦探索。现通过一篇完整课时的教案设计和它的赋诸实施,来试图提出个人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遵循先学后教原则,给足学习时间,调动主体自主发展 学习课文前,重视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查,以如“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等探究、询问式的提问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坚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独立思考,给足思考的时间,绝不走过场,搭“花架”。充分鼓励学生该画的在书上画下来,该写的在纸上写下来,该说的自己要主动地说出来。

  二、展现学习“心理历程”,追求自主发展,着眼学生终身学习学习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学习主体的自我感悟、选择、重建、组合、交融、评价、小结的历程。在这一历程中,学习者知识得到不断地积累,能力有了不断地增强,久而久之,才能够形成综合素质。教学过程 中,我突出: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我个性特点的学习方式,如让学生使用自已喜欢的符号在书上作出标记,便体现了这一思想。通过集体的智慧,帮助小结、点出有关受益终身的学习方式。如在归纳主要内容时,相机点出运用了连段意的方法。让学生熟练使用好工具书,这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也是一项必备的基本功,在教学中抓住“迫”一字字义的理解,培养了学生选择字义的能力。

  三、开展互助合作学习,激活参与热情,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课堂教学过程 ,是若干个充满生命和活力的个体共同协作、相互提升和影响的过程。充分发挥每一个体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一个体都主动参与,这是促使主体主动地最大可能地发展的有力保证,更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教学主要通过个人自学、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的形式来展开,让每一个体广泛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大胆地交流不同观点和看法,允许有争论,允许有疑意。

  四、调动多种感觉器官,活跃表象储备,开发学生创造潜能教学中通过听录音、圈画写、动手查、看画面、感情读,相机说等多种有效途径,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完全解放了学生的眼、耳、手、脑,同时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表象源。还学生一个可以自由驰骋的天地,让学生的思想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这里得到了实现。灵感的再现,思维火花的频频燃起,体现了生命的延续和创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主要内容。 3、讲读课文第一部分。

  教学过程 :

  一、揭题、审题

  1、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课题中的“她”指的是谁?“我”又指的是谁?指点“恒”的读音。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2、通过预习课文我们还知道课题“她就是我的朋友”这句话就是阮恒要救小姑娘的原因。3、示标。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出示预习要求:A、请一个同学来读读。B、从这篇课文的预习要求看,共讲了三方面。[介绍了事情发生的背景;概括了主要内容;提出了预习的要求。理解“挽救”、“垂危”。]

  2、这篇课文非常的感人,下面首先请同学们听录音,想想看:A、播音员阿姨是怎样的读的?你能像她那样读吗?你能达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的目的吗?B、想想阮恒献血的经过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画出描写他献血时的神情、动作的句子,用波浪线作标记。C、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用你喜欢的记号标出。

  3、交流:A、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请读一读,再说说你觉得它为什么感人。B、课文中5--11自然段讲的是阮恒献血的经过。请你读出描写他献血时神态、动作的语句。C、分别指名读读1----4自然段、12----14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D、出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休克 输血 迫在眉睫 阮恒 草垫 擦拭 抽泣 捂住 呜咽 竭力 E、分小组读课文。

  4、这篇课文是写事的文章,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这篇课文分段。请在草稿纸上写出来。

  5、请运用连接段意的方法归纳主要内容。

  6、朗读课文。

  三、讲读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课文,思考:阮恒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输血的?请用三角标出关键的词语。并画出有关的重点句。

  2、出示:A、经过查看,他们确认这个小姑娘伤得最严重,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B、输血迫在眉睫。医生和护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C、一位女医生告诉这几个孤儿,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问是否有人愿意献血。

  3、交流:A、“迫”的部首是,再查几画,用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 逼迫;b 急促;c 接近 “迫在眉睫”中的“迫”的意思应为。B、用“如果.......就.........说话。C、小姑娘的急需输血的这种情况还可用哪些成语来形容呢?D、指导朗读。

  4、小结:A、结标。B、提示下节课的内容。阮恒正是在这样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主动献血的。他是怎样献血的呢?阮恒具有怎样的品质?这正是我们下一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四、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讲读课文第二部分,抓住阮恒献血时的神态、动作的描写,来体会他当时的心情。2、讲读课文第三部分,了解阮恒献血的原因,体会他的高尚的品质。3、对照课文插图,想象说话。4、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阅读了课文,能够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下面老师就来检查一下。A、出示生字词。B、昨天我们又学了课文的第一部分,这部分讲了什么?2、小姑娘生命危在旦夕,输血迫在眉捷,这时阮恒举起了颤抖的小手,阮恒是怎样献血的呢?他为什么要主动献血给那个小姑娘?这就是这一节课学习的重点。〔借机点出教学目标 〕

  二、讲读课文第二部分:

  1、默读课文,思考:A、一阵沉默之后,阮恒是怎样举起小手的?请划出有关的动词。想想通过这些词说明了什么?B、课文从哪一小节开始真正写阮恒献血的?他开时表现怎样?划出有关的语句。C、献血时,阮恒为什么不停地哭?请找出这样的句子,用三角划出表示“哭”的意思的词。

  2、以四人一小组进行交流。

  3、全班交流:A、出示: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B、出示: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C、出示: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抓住情感的变化来体会人物紧张、痛苦的复杂内心。〕

  4、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读出层次。

  5、对照插图,复述内容。

  6、小结。这一段真切地写了阮恒输血时的动作、神情以及小作者的感情变化。

  三、讲读课文第三部分:

  1、阮恒为什么哭得很伤心?他为什么要献血给那个小姑娘?自由读课文第三部分。2、交流。3、你从这里能看出阮恒是个怎样的孩子吗?注意联系上下文思考问题。

  四、结标、质疑:

  五、对照插图,想象说话。要求:认真观察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画上各个人物的动作、神态以及他们的心情怎样。〔可选择其中的一个人物重点说。〕

  六、作业 : 1、摘抄表示“哭”的词。---------、 ------------、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试图 竭力 安慰 持续不断 3、填空。 他眼睛着,用牙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抽泣。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阮恒的心情[ ]。

  教后记:

  通过这两节课的教学,我最深的感触有三点:一是,较好地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自主发展的主体教育的思想,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培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成为学习的主人,寻思、讨论、争辩,圈画、说写、听读、查选,加上足够时间的保证,民主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自由、广阔的空间中得到充分的发展。二是,通过听课文录音,体现人物感情变化的有层次性的朗读,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假想,对照图画有针对性地选择人物想象说话等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情绪被调动,心灵受到触动,被人物美好品质深深感动。三是,学生灵感的被激发,创新欲望的被唤起,首先要依赖于占有大量的表象,这是创新的基础。其次要多给予鼓励,多提供机会,多诱导,多用童心看孩子。

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评周亮老师《她是我的朋友》 篇10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死,活"这两个字,通过理解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朋友之间的真挚友情.

  教学过程:

  一,课前播放有关朋友的格言,营造气氛.

  二,直接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感人的故事.请大家把课本翻到77页,

  自由大声地读这个故事,注意生字新词,将故事读通读顺.

  可以开始了.

  三,检查字词

  1,课文中有这些词语,老师不教,谁会读了

  课件出示:

  迫在眉睫 是否 擦拭 竭力 拳头 医生 轻柔

  啜泣 呜咽 哭泣 抽泣 输血 血型 酒精

  你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吗

  随机

  (1)对于我们三年级来说,这个多音字比较难,黄老师已帮大家归了类,谁愿意来试试.

  xue:输血,血型,血管,流血

  xie:献血,抽血,失去的血,所有的血

  你掌握了吗 这么自信,好,那我来看看你是不是真的胸有成竹

  出示句子: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

  输血迫在眉睫.

  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问

  是否有人愿意献血.

  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他想准会让他把所有的血都给那个小姑娘,好让她活下来.

  (指名读)

  (评价语:我就说比较难吧;看来咱们三(5)班的孩子确实掌握的不

  错.)

  (2)"啜泣,呜咽,哭泣,抽泣"都是表示哭的词语.

  那你还知道那些表示哭的词语呢 (抽噎,痛哭,哭号,泪如雨下,涕泪俱下,哭哭啼啼,泣不成声)

  形容哭的词语可真多呀!

  (3)迫在眉睫里有两个身体的部位,是(生:眉毛和眼睫毛).是的,事情已经碰到眉毛和睫毛,说明十分紧急.你知道哪些迫在眉睫的事那你能用其它词语来代替"迫在眉睫"吗 (火烧眉毛,千钧一发,危在旦夕,岌岌可危,急如星火,燃眉之急,紧要关头)同学们课外词语掌握得真不错啊!

  四,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现在我想再请你快速地浏览这个故事,到时合上书本,用几个字或一句话来说说你的感受.

  (生浏览课文)

  好,请你合上课本,来说一说.

  我读了这则故事后,最后脑子里只剩下两个字,两个意思相反的字,你们猜猜我脑子里只剩下哪两个字 (引出:生,死)(板书)

  对,故事就讲了这两个字,一个是(生),还有一个是(死).整个故事就围绕着阮恒生和死的选择在展开,请你从课文中找一找,哪些句子在讲阮恒面对生死抉择时的动作,表情,用笔做上记号.

  (生自由找,师巡视.)

  说说你找了哪一句

  7,(课件随机出示)

  (1)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能谈谈你的想法吗 谁来补充.

  (预设:颤抖是神情激动有些紧张,从这个词中,我感到阮恒好像有些犹豫不定;

  评价:你能抓住重点词来理解,真好.)

  (预设:阮恒把手举起来,又放下去,又举起来,通过"举,放,举"这几个词,我感到阮恒好像有些犹豫不决.

  评价:你能抓住表示动作的词语来理解,非常好.)

  (预设:我从这句话里感受到了阮恒的害怕,犹豫,担心)

  师:阮恒他不愿意他的朋友死,所以他举起了小手;可他也害怕自己死去,因而他又把小手放下去了,我想,这时他的内心肯定有两个阮恒在不停地对话(课件出示:一个说 另一个说)

  (指名两个小朋友对着说)

  是的,举手意味着自己死,放下去意味着朋友死,这是多么矛盾,多么艰难的生死抉择呀!让我们带着这份矛盾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阮恒害怕失去所有的血,害怕自己因此而死去,但最终他还是举起了自己的手.阮恒举起的仅仅是她的小手吗 (朋友的生命,坚强,勇敢)让我们带着这份勇敢一起读.(生齐读)

  (2)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

  说说你的理解.

  (预设:从啜泣,颤抖看出阮恒心里非常害怕死;我从"捂"这个词看出阮恒想掩盖自己的害怕;我感受到阮恒以为自己就要死了,他虽然害怕死亡,但他还是选择了死亡)

  是的,阮恒一方面在啜泣,在颤抖,另一方面,他又拼命地捂住脸,想让自己不啜泣,不颤抖.之所以阮恒会出现对比性这样强烈的动作,是因为他害怕死,但他又选择了死.

  在故事中,像这样的句子还有,你找到了哪些

  课件出示: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

  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8,这是整个抽血过程中,阮恒哭,但又竭力制止自己哭的句子,你是怎么理解的

  (预设:他哭的越来越厉害;抽血时间越长,他觉得离死越近,他心里也越来越害怕;阮恒心里对死害怕极了,但他仍然想控制自己,想救小姑娘,想把生的希望留给小姑娘,把死留给自己.)

  同学们的体会非常深刻,下面我就请男同学带着这样的感受来读一读,体会阮恒当时的心情.

  (评价:读的不错,但我觉得哭的越来越厉害,害怕死,但又勇敢选择死的心情没有读出来,我们请女同学来试一试.)

  9,既然阮恒害怕死,希望生,那是什么原因让他选择了死呢 (课件出示:他是我的朋友)

  六,小结

  在生与死之间,阮恒宁可自己死,也毅然选择了让小姑娘活,原因只有一个,因为(课件出示:她是我的朋友)(生齐读)

  阮恒能够战胜心中对死亡的恐惧,舍弃生命去救一个人,原因只有一个,因为(生齐读:她是我的朋友)

  阮恒能够如此坚强,如此勇敢,做出这样艰难的抉择,原因只有一个,因为(生齐读:她是我的朋友)

  七,拓展

  或许大家会觉得不可思议,或者会认为这离我们很远,现实当中不可能存在这样的人,可你们知道吗 就在不久以前,就在离我们不远的汶川,就出现了许许多多个小阮恒,大阮恒,谭千秋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个.(课件出示:图片,事迹)

  (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当救援人员挪开一块断裂的预制板时,他们看到了一个头发花白,后脑内凹,被砸得血肉模糊的汉子,趴在一张已被砸得变形了的课桌上,而课桌下,是4个已经昏迷,但却活着的学生.)

  相信当地震袭来的一刹那,谭老师也面临着生和死的抉择,现在我想请你来写一写谭老师面对生,死抉择时的神情,动作以及心里的想法.

  生写,师巡视.

  交流.

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评周亮老师《她是我的朋友》 篇11

  尊敬的领导和老师们,大家上午好。下面我简谈我执教的三年级《她是我的朋友》这节课的一点体会和感受。

  《她是我的朋友》是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五组中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精读课文,写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孤儿院的孤儿阮恒,误以为献血会死,但为了救受伤的伙伴,还是既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当医生问他为什么要鲜血时,他只是说:“她是我的朋友。”课文通过阮恒鲜血时的神情、动作的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他为朋友而无私奉献,甚至是牺牲自己的生命的优良品质。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所以教给学生一些读书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按照三步走:读通、读懂、读情,这样一个步骤,带学生走进这个故事,走入这一文本。在课堂上,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体会阮恒鲜血前的复杂心情,我抓住重点句:“一阵沉默之后……”这个句,在读中学生找到描写阮恒小手的动作的词语有:颤抖、举起、放下、举起,从一系列动作变化的语句中,引导学生感悟他献与不献思想斗争激烈,但为了救小姑娘,下定决心举起来手来,以自己的死去换取她的生命。在感悟中进行指名读、比读、表演读、以加深体验。有了这些铺垫,请学生找找描写阮恒鲜血是的动作或神态的句子,再反复地读一读,从“啜泣、捂、呜咽、掩盖、哭泣、咬”这些词中去体会他是在以顽强的意志战胜害怕和恐惧,再大的痛苦也改变不了他救人的决心,他那不让别人看到自己为朋友牺牲时的痛苦的高尚灵魂也越来越鲜亮感人。最后我还安排了欣赏《友谊天长地久》在他们充满激情的演唱中再次感悟提升对‘朋友’这个字的认识。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但是,我觉得在让学生自己动手体会和感受时,时间不够充分,如果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能够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就更好了。我还觉得自己的课堂教学机智不够,就如学生思路大开后,要讲的很多,而我没有那种收获自如的机智。总之:“课堂是一种遗憾的艺术。”今天我又一次深刻领悟到自己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学习,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我愿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宝贵意见中,在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中,不断地向这门艺术攀登!

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评周亮老师《她是我的朋友》 篇12

  陈素花老师执教的校际公开课《她是我的朋友》一课以其朴拙的常态教学风貌,引发听课者深刻的思考,为提升校际教研内涵提供了鲜活的范例。

  一、常态教学令人欣喜

  与会者一致认为,陈老师的课堂教学摒弃以往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的“教虫小技”,自然纯朴,无刻意雕饰之痕,其浑然天成的教学方式于我们的日常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

  1、文道统一,教学目标多维化:

  《她是我的朋友》的教学目标“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引导学生学会从内容入手体会思想,懂得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由表及里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同时,极其注重语文学习的人文性,让学生体会阮恒待人真诚、无私助人的品格,感受朋友之间的真挚友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2、读悟结合,学习方法探究化:

  让学生读中悟情,把尽量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多读多想。“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从不同方式的朗读中感悟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这样也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多读描写献血过程这一部分,勾画出描写阮恒动作、神情的语句,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学生评议,激励读,创设情境读,让学生明白阮恒献血时内心很复杂。其二,发挥想象,合作释疑。教学时发动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当学生找出阮恒神情动作句子后,引导学生抓住阮恒的异常表现及其矛盾之处提问,以小组的形式讨论,想象阮恒当时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在学生读议之后,各小组汇报本小组的想法,充分展现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学生在此时充分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全班互助互学,共同探究阮恒的内心世界,体会阮恒虽然说以为献了血自己就会死去,但为了朋友能活下去,仍然坚持献血的可贵品质。

  3、读说互促,情感体验生命化:

  语文教学要“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灵魂塑造灵魂”。陈老师在学生理解《她是我的朋友》全文后,用满含激情的语言进行熏陶感染:“小阮恒的鲜血流入了小女孩的身体内,她慢慢地睁开了眼睛,她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她的朋友。是朋友将她幼小的生命挽回,是朋友让她感到了这世界的温暖,是朋友使阮恒勇敢地举起了手,是朋友使他有了战胜面临死亡的勇气。他们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然后发问:“同学们,你们现在的心里有着怎样的想法?最想说些什么?”于是学生有的谈自己读了这个故事以后的感受,有的对阮恒说些什么,也有的对小女孩说些什么。这一设计着眼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利于学生学习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发挥。充分体现了“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理念,从而实现“培养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这一目标。

  二、精彩失约引人深思

  陈老师她在“假如你是阮恒,你会怎么做”这一教学环节中,预设了两种教学方案,即学生“愿意献血”和“不愿献血”两种可能性下的教学思路。结果,课堂上只出现“愿意献血”一种声音,教学流程偏离了教者的“埋伏线”,教者只好将另一方案黯然搁下。对此,刘金山老师不无遗憾地说:“此时的课堂,如果有部分学生提出异议,发出‘另类声音’,教者再顺而导之,便是本堂课的一大亮点。”可惜,亮点与现实教学擦肩而过,精彩失约了。针对这一困惑,我们进一步深入分析课堂教学,认为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真正做到“让预设和生成激情共舞”(周一贯语)。

  1、摒除传统教材观:

  在传统观念中,教材是神圣的,其育人目标是无可置疑的。教者在教学中往往就教参教教材,抱着教参的“最高指示”不敢越雷池一步,本是绚丽多姿的语文课堂成了一言堂。学生的读悟被无形的镣铐锁定,自然就听不到“异音”。《她是我的朋友》一文中,作者抱紧“生命诚可贵,友情价更高”这一主旨,对阮恒的“伟大的抉择”津津乐道。我们如果借此教育学生体会友情、学会奉献当然无可厚非。但如果从“珍爱生命”、“合法献血”(阮恒不满18周岁)的角度来看问题,学生则有一百个理由说“我不献血”。因为,“拥有生命,才有奉献”。我们备课时,要尽量多维度审视教材。教师个性化解读教材,是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前提。教者对教材的理解如果是单层面的,在设计教学时,个性化导读就会被忽略。

  2、优化课堂民主性:

  只有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动态资源才有生成的空间。在陈老师的课堂上,“告诉我”、“跟我说”这一口头禅不绝于耳。试想,面对六十几名学生,教师与学生交流时,要学生“告诉我”、“跟我说”,学生会做何感想?这种“单线性”、“单向性”交流是极不利建立民主课堂氛围的。尽管教师时常很有礼貌地说个“请”字,但在这彬彬有礼的话语背后,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仍然“阳魂不散”。在教学中,“蹲下来”与学生说话,“迎上去”听学生说话,是融洽师生关的技巧,也是不可忽视的小细节。此其一。

  其二,在师生、生生互动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放得开”。本堂课在导入课题时,设计了一个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朋友观的环节,这本身是极为自由宽松的生成性教学环节。教学时,谈话环节浅偿辄止,一两名学生发言就匆匆“收摊”,一张民主气氛的网刚刚撒开就打住。课堂伊始,自由表达的氛围便“胎死腹中”了。

  3、找准生成切入点:

  精彩是可以预约的。找准生成点,顺学而导,教学亮点将在课堂中时时闪烁。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评周亮老师《她是我的朋友》(通用12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