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数学教案设计 > 《认识图形》教学案例(精选17篇)

《认识图形》教学案例(精选17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认识图形》教学案例(精选17篇)

《认识图形》教学案例 篇1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二册P36

  二、教学目标 与策略选择

  1、通过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并结合相关的情境,让学生经历“摸一摸”、“描一描”等学习过程,体验“面在体上”、“面从体来”, 感知 “体、面”之间的关系。

  2、经历“贴一贴”、“取取名”等学习活动,让学生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及圆的特征,并通过认交通标牌、猜一猜等活动,让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辨认出这四种图形。

  3、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在生活中处处有用,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鉴于以上的目标定位,本课设计了“在活动中认识图形,在破案中运用图形”的总体思路。引入了学生喜闻乐见并感兴趣的卡通――“黑猫警长”,让学生经历了尝试、操作、探究和分析等过程,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心向,使学习数学成为每个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内在需求和追求。同时,学生经历从探索中发现,从发现中体验,从体验中发展的过程,感知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为此,主要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1、创设活动化的教学情境,采用活动化的教学方式。

  2、注重评价的多元化,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张扬他们的个性。

  3、注重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的实验教材中,本课与传统教材的安排有所不同,传统教材先让学生认识平面图形,再认识立体图形。而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更早更多接触的是物体,因此北师大版教材安排非常合理,刚好与传统教材相反:先让学生认识立体图形,再认识平面图形,符合现实生活规律。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幼儿园时期,他们已经玩过积木,画过平面图形,其实也已经接触了立体与平面图形。这样,在教学中就非常有必要让学生体会到“面在体上”、“面从体来”的思想。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应该结合具体、相关的情境进行教学,让学生体会到这些平面图形在生活中是非常多见且非常有用的。综上所述,本课的设计为:从平面到立体,再从立体到平面,即围绕“平面在生活中已经见到,它从哪里来?如何从立体实物中得到平面图形”展开。

  四、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1、学校。余杭区是浙江省的首批国家级课改实验区,经济发达,素有“鱼米之乡、文化之邦”等美称,历史上曾出过沈括、章太炎、陆羽等名人。临平,位于杭州市区东郊,为杭州市副城,又是余杭区政府所在地,人口密集,交通发达,商业繁华,文化底蕴厚。而临平一小,位于临平街道中心地段,创建于1908年,学校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学校积极改革创新,不断注入新的教育理念,努力培养“全面发展、学有所长、健康个性、创造精神”的新世纪少年儿童,初步形成了“个性化教育”的基本特色。

  2、学生。由于临平街道文化底蕴厚,家长素质高,早教意识强,加之中、小、幼学校均为省、市级示范学校,学生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他们的动口表达、动手操作、合作、交往等能力均比周边农村学生强。因此,他们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已有了相当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积累,数学课中的许多知识在没学之前就有许多学生懂或半懂了。在这种情况下,充分了解学生知识起点,了解他们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显得尤为重要。

  五、课堂实录

  (一)引入

  师:小朋友们,在森林里,有一位警长,它既聪明又勇敢,抓住了一个又一个的坏蛋,得到了动物们的尊敬,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生:黑猫警长!(师出示课件)

  师:其实,黑猫警长的破案本领也是在学校里努力学来的,你们也想学学它的本领吗?

  生:想!

  师(面对大屏幕中的黑猫警长):黑猫警长,我们想跟你学学本领,可以吗?

  课件(黑猫警长):想学知识,当然好啊,就先从“涂一涂”开始吧。

  师:每人桌上都有一张纸,请拿出这张纸,(稍等)请你选择一个或两个图案用不同颜色的水彩笔描出来。

  生开始描图案。

  师:谁愿意展示你的作品?你想跟大家说什么?

  生1:我描出的图案象轮船。

  生2:我描出的图案象火箭。

  师:说说你在描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生:很光滑的、平平的……

  师:在这些图案中,有你认识的图形吗?

  生汇报: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师:哇!你们已经认识了这么多图形,真是不错。这节课我们要与这些图形交个朋友。(板书:认识图形)

  (二)展开

  1、说一说

  师:今天,我们也都带来了这些玩具(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及三棱柱实物粘在黑板上),请举起其中一个玩具,向大家说说是什么形状的,谁先来?

  生1:我带来的玩具是长方体的。

  生2:我带来的玩具是正方体的。

  生3:我带来的玩具是圆柱体的。

  生4:我带来的玩具是三棱柱的。

  师:你连三棱柱也认识了,真是了不起。

  2、比一比

  师:你认为这些玩具有什么不同吗?

  生1:我认为它们的大小不同。

  生2:我认为它们的颜色不同。

  生3:我认为它们的形状不同。

  生4:我认为它们的高矮也不同。

  ……

  师:你们真不错。

  3、摸一摸

  师:请摸一摸这些玩具的表面,说说你在摸时的感觉。

  (生摸玩具)

  师:有什么感觉?想说说吗?

  生1:冷冰冰的。

  生2:很光滑的。

  生3:弯弯的。

  生4:平平的。

  师拿起圆柱体和正方体:对呀!象这样弯曲的面,数学上称它曲面,平平的面,称为平面。

  4、描一描

  (师又拿起一张纸):如果要把这个平面形状、大小都不变地画到纸上去,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生四人小组讨论)

  小组汇报:

  组1:可以把这个面贴在纸上,然后用笔沿着外面描一圈。

  组2:可以把这个面贴在纸上,然后把纸沿着外面折一圈。

  组3:可以把这个面贴在纸上,然后用笔在它的四个角上点一点,再把四个点连起来。

  组4:如果有墨水的话,可以在这个面上沾些墨水,再在纸上摁一下。

  师:这也是个好办法,就象老师在你们的成长记录卡中敲图章那样,一敲,五角星就可以原原本本地印到纸上去。

  师: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方法,挑选自己喜欢的一个平面,把它描在纸上。

  生开始动手描一描。

  5、贴一贴

  师:画完的小朋友可以贴到黑板上,不过,在贴之前要先想一想,你画的是哪种形状的面,就把它贴在哪里。

  (部分学生到黑板上贴)

  6、判一判

  师:你认为他们有没有贴错地方的?

  生判断、说理、纠正。

  7、评一评

  师:你认为哪些图形画得比较美观,比较相象?

  生评论

  采访画得美观的同学,叫他传授画时的技巧。

  师评价:其实大家画得都不错,毕竟你们不是用专用的画图工具画的。

  师:这是老师用尺画的,应该贴在哪里?谁帮我贴贴?

  生贴师事先剪好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及圆。

  师:当然,还有很多画法,这是老师用电脑画的(课件展示)。

  师(面朝大屏幕):黑猫警长,我们学得怎么样?

  黑猫警长(课件):你们学得棒极了!今天,小人村村长邀请我去做客,你们也随我一起去看看吧。

  (三)应用

  1、认一认

  师:在去小人村的路上,黑猫警长发现了两件令它奇怪的事,第一件是小人村的村民穿的鞋鞋底的形状是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的,(课件演示)奇怪吧?

  生:奇怪。

  第二件是在路边它看到了一些从未看到过的东西(课件演示:各种形状的交通标志牌),奇怪吧?

  生:不奇怪。

  师:为什么?

  生:这些是交通标志牌,在马路上看到过的。

  师:这些交通标志牌各是什么形状的?表示什么意思?

  生1:我知道最右边的标志牌是正方形的,它表示要走天桥。

  师:真不错。

  生2:第三个交通标志我看到过的,表示要走人行道。

  师:不错,它是什么形状的呢?

  生2:它也是正方形的。

  生3:上面的标志是长方形的,说明这里是小人村的“清河大桥”。

  师:你真是不错。

  生4:左边第一个是三角形的,它表示要注意红绿灯。

  师:好!第二个标志谁知道吗?

  生5:它是圆形的,好象表示这条路上不能开车。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5:有一次听爸爸在车上说起过。

  师:听过看过能记牢,值得我们学习。是啊,这个标志表示禁止通行。

  生6:老师,我还发现圆里面有一个白色的长方形。

  师:你真仔细!

  2、举一举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面是这些形状的?

  生1:黑板的面是长方形的。

  生2:铅笔的这个面是圆形的。

  ……

  3、猜一猜

  师:黑猫警长刚到村长家门口,村长就说,“黑猫警长,真是不好意思,我邻居家的电视机被偷了,现有四个穿不同鞋的嫌疑人,但不知是哪个?你就帮我们抓住这个小偷吧。”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抓住这个小偷吗?

  生齐声:想!

  师:到了邻居家,黑猫警长在客厅门口看到四个鞋印,但由于没保护好现场,鞋印都被污水盖住了,只露出一部分,你能帮警长来分析一下吗?

  课件依次出示:四个大部分被污水盖住的鞋印。

  生1:我认为第一个是圆形的,因为它露出的部分是有点弯曲的。

  师: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很好!

  生2:我认为第二个是三角形的,因为它露出的部分是很尖的。

  生3:我认为第三个是长方形的。

  生4:我认为第三个是正方形的。

  师:到底是什么形状的呢?

  生讨论后汇报:都有可能。

  师课件演示。

  师:这个可能是什么形状的鞋印呢?

  生思考后:应该是个长方形。

  师:根据这些线索能确定谁是小偷吗?

  生:不能

  师:怎么办?

  生:继续寻找线索。

  师:仔细的警长慢慢走入客厅,到了电视柜边,(课件演示)它看到的是电视柜的哪个面?(上面)

  课件演示:电视柜上面的角上有小半个圆。

  师: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经分析,确定圆形鞋底的是小偷。

  4、选一选

  师:小偷见案子被破,撒腿就跑。怎么办?(课件演示)

  生:追!

  师:警长追出门口,看到有四辆汽车。

  课件出示:轮胎形状不同的四种汽车。

  师:请你帮它选择一辆。

  生选择并说说理由。(略)

  师小结:为什么圆形轮胎的汽车开得最快呢?到了高年级我们就会学到,如果你很想知道,可以在课外去查有关资料,也可以请教家长。

  (四)小结

  师:你有什么收获吗?学得快乐吗?对课对老师还有什么要求或建议吗?

  六、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 ,可谓有得也有失,具体如下:

  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展开教学。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以及圆,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到底认识了多少呢?认识了,有点认识,还是不认识?《标准》积极强调要找准学生的认知基础、知识基础。为了体现《标准》精神,我经过了两次不同的试教。第一次,按学生还不认识这些图形进行教学,结果在认识图形的环节中出现了与预计不符的情形:原本想利用让学生给图形取取名字来制造课的亮点(预计他们在取名字时会出现百花齐放的场面),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发散性思维,谁知他们都轻而易举说出名来,而且说出的名是与书上一样的。我原本以为的亮点顿失光彩。当时我马上追问了一句: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学生们自豪地说:“我们早就知道了”。冷静分析后,其实原因在我,在我不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不尊重学生生活经验。于是,我设计了一张调查表,调查我所教的两个班111名学生,看看他们到底有几人认识了这些图形,结果在所调查的学生中,111人都能叫出这些图形的名字,也就是100%的学生已经认识这些图形了,有些学生还知道了椭圆、三棱柱等。既然学生都已经认识这些图形了,也就不需要再让他们为图形“取取名”了,可以将重点放在如何把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体现出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提高一个层次展开教学。

  就这样,第二种教学方案诞生了:直接从学生已经“认识”了上述图形入手,展开教学,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2、从学生喜爱的事物出发展开教学。

  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孔子也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要让学生“乐之”,学习效果一定明显。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引入了他们所熟悉、喜爱、乐见的卡通人物――“黑猫警长”来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特别是让他们帮助“警长”破案,这些对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非常有效。当遇到疑问时,大家运用图形知识仔细分析,寻找线索,排除一个个可疑对象,直至最后抓到小偷。整个破案的过程,既是巩固知识的过程,又是尝试成功的过程。在小结时,有的学生说:“想不到这些图形有这么大的用场,还可以破案。”课后,还有很多学生围着老师说:“这节课真是有趣。”

  3、借助多媒体计算机演示,使教学更贴近学生。

  在整个教学过程 中,我充分利用了现代教学媒体,制作了与课堂教学内容相配套、简单又实用的课件,实现了人(师、生)机(黑猫警长)对话,通过几句简单的人机对话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还把各种交通标志牌,破案情节中的各种脚印、汽车以及四个案发时到过现场的人的图片(GIF文件)通过电脑搬到教室的大屏幕上,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激发了孩子思维的火花。例如,课件中出示各种残缺的鞋印,让学生猜测可能是什么形状的图形,学生们想像丰富,得出五花八门的结果。这些猜测有助于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发展。通过多媒体动画的演示验证学生的猜测,又使学生从中体会到:要正确猜测形状,就必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提高学习的专注力。同时,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融化了知识的难点,让学生学得更有趣、轻松,更有收获、值得回味。

  4、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标准》积极主张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本节课中,教师力争与学生打成一片,为学生创造极大的创造空间:教师站在学生当中或干脆与一位学生合坐在一起,倾听他们的讨论或参与他们的讨论。当老师成了学生的伙伴,成了学生的朋友后,在与学生一起探究知识时,学生便无拘无束,敢于大胆地说,表达自己的观点。

  5、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关于起点。在引入环节,让学生涂一涂时,没有预计到大部分学生用彩色笔涂的速度那么慢,所需的时间那么长。以致影响了整堂课的时间,因此,对学生的起点不能局限于知识起点的研究,还应涉及到技能起点等诸方面。

  (2)关于倾听。能倾听同学的发言,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倾听,有利于提高自己,达到取长补短之目的。几次试教下来,发现学生要表达自己观点的欲望极强,举起高高的手,有的甚至情不自禁站了起来,惟恐叫不到他(她),场面是热闹之至。但是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很差,同学在回答问题或表达观点的时候,另外的同学却往往表现出烦躁、不经意、无所谓甚至为没被叫到而懊恼的现象,或是还是一直举起高高的手,等着老师叫到他……在同学回答问题时,却忙着管自己,学习效果往往打了折扣。

  因此,如何让学生认识到倾听的重要性,进而养成他们自觉、主动倾听的习惯,是值得每位新课程老师研究的。

  七、教案点评

  本节课努力遵照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新理念,力求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以儿童喜欢的卡通英雄――黑猫警长引入,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与黑猫警长一起学习知识。实践表明,学生对情境中的问题很感兴趣,思维活跃,情绪高涨,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师生间交流平等、和谐,课堂气氛活跃。

  2、主体参与,探索新知。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发展人的主体性。基于此,本课以学生玩带来的玩具展开教学,依据课本又拓展了课本,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通过说一说、比一比、摸一摸、描一描、贴一贴、判一判、评一评等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在活动中增强了自主意识,从而主动地探索新知。

  3、联系生活,实践运用。

  生活是现实的,丰富的,数学是比较抽象的,如果不是把两者联系起来,学生必然感到枯燥、乏味。本节课创造了认一认、举一举、猜一猜的活动,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紧紧联系起来,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的同时,也巩固了数学知识。通过这系列活动,贴近了学生,延伸了学习。让孩子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确实就在我的身边。

《认识图形》教学案例 篇2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对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认识。

  2、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图片一幅、纸制小路(上面镂刻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图形)

  2、小白兔头饰一个,内装有形状不同的几何图形多个的“魔术箱”一个

  [教学过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出主题

  1、讲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昨天小白兔打电话给老师,它对老师说:“昨天,森林里刮起了大风,把我的房子都给吹破了(呜…)你能不能帮我造一间新房子呢?”于是,老师就连夜给小白兔造了一间新房子。小朋友,你们看,这新房子漂亮吗?

  2 、出示图片,提问: 师:你们看,老师把房顶盖成什么形状的? 小:三角形 师:房身呢? 小:正方形 师:门又是什么形状呢? 小:圆形 引导幼儿说出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

  二、复习图形 师:小朋友真聪明,全都答对了,今天老师跟小朋友复习这些图形。

  1、出示“魔术箱” 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从魔术师那里借来了魔术箱。今天老师就要为小朋友表演魔术,你们可要仔细地看哟!

  2、提问 从魔术箱内变出图形 师:妈哩妈哩轰,变!你们看老师变出的是什么图形呀? 小:圆形 师:它是怎么样的呢? 小:没有角的 依次变出正方形、三角形并进行提问

  三、游戏―铺路

  1、一名幼儿扮演小白兔打电话给老师道谢,并要求再次帮助 (嘟…) 教师接电话,小白兔说:“谢谢你为我造了一间新房子!刚才我想来跟你道谢时,家门口有很多泥坑,我不小心就摔倒了,老师你能不能再帮助我把这条路铺好呢?”师:小朋友,你们都听到了小白兔的话了,那么,我们一起帮助小白兔把路铺好,好吗?

  2、摆出各种形状不同的几何图形师;小朋友,你们看到了吗?这里有很多不同的形状,请你们把圆形材料放进圆形的坑里,把三角形材料放进三角形的坑里,把正方形材料放进正方形的坑里,直到把坑全铺平!(边讲解边示范)

  3、幼儿操作,要求幼儿根据坑的形状、大小寻找相应的材料

  四、结束部分 让幼儿扮小兔跳,沿着铺好的路去探望受伤的小白兔 。

《认识图形》教学案例 篇3

  课题:认识平面图形

  备课时间:2月 25日

  周节:1周 1 节

  授课时间:3月1 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漂亮的城堡)

  今天,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准备带我们去参观数学王国中的图形城堡,想不想去呢?淘气有个要求,这节课你必须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做到了吗?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字。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的城堡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出示:平面图形)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板书:认识图形)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体”上

  (1)观察操作。

  淘气告诉我们一个小秘密,他说这些平面图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体中,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你桌上的物体其中一个面,并说一说你摸的感觉。赶快行动吧!

  (2)汇报交流

  说一说:你摸一摸自己找的图形的面,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平。)

  2、动手操作,合作学习

  (1)教师启发: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这些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留在桌上的白纸上呢?小组合作讨论方法。引导学生想出多种办法(可用描、画、印等方法),给予赞扬。

  (2)老师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纸张,下面就请大家动手选自己喜欢的'立体图形,把这些平平的面请下来吧。

  (3)汇报、展示不同的方法。

  3、小结

  像这样把物体的一个平平的面表示成一个平平的图形,这些图形就叫做平面图形。

  4、大家真了不起,老师也将这些平平的面请到了电脑上,仔细观察会发生什么变化。

  (演示,出示图形名称,板书。)

  5、想一想,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呢?你想怎么记住这四位新朋友呢?

  6、仔细观察哪两个图形长的比较像呀。怎么区分它们呢?(演示)

  7、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些图形,下面就用小棒来摆一摆,看一看你能摆出哪些图形。(学生动手操作,演示)

  师:有没有摆出圆的?现在能不能快速的将这些图形分一分呢?

  8、间休:幸福拍手歌

  其实这些图形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请你在教师中找一找哪些物体的哪个面是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老师也找到了几个图形,这些交通标志的表面都是什么图形呢?

  小结:正是这些交通标志牌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我们注意交通安全。

  (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

  1、猜一猜。

  2、完成练习一1、2题

  3、欣赏图形。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图形》教学案例 篇4

  一、活动名称:

  认识长方形(中班)

  二、设计意图:

  认识长方形是中班的教学内容。在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过程中,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幼儿已经认识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在此基础上来认识长方形,对幼儿来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指南》中强调,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为此我设计此活动,让幼儿能大胆地参与活动,积极地投入实践中去。

  三、活动目标:

  1、了解长方形的基本特征,正确说出长方形的名称。

  2、能不受大小、颜色、摆放位置的干扰正确辨认长方形。

  3、幼儿通过操作感受数学的乐趣,并养成生活中善于观察的习惯。

  四、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

  1、《认识长方形》的PPT课件

  2、长方形卡片和正方形卡片各一张

  3、闯关游戏幼儿操作卡片人手一份

  4、印有一个长方形的幼儿操作卡人手一份

  5、水彩笔幼儿人手一只。

  经验准备:

  幼儿已经认识常见的图形,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五、教学重点:

  了解长方形的基本特征,正确说出长方形的名称。

  教学难点:

  能不受大小、颜色、摆放位置的干扰正确辨认长方形。

  六、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巩固幼儿对正方形的认识并引出长方形。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收到了图形王国的国王的邀请,要带你们去他的图形王国参观,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图形王国里有这么多好看的图形,我们来看看都有谁。(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3.今天这里来了一个新朋友,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嘛?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吧。

  (二)出示长方形,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长方形的主要特征。

  1.出示长方形宝宝,提问:这个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跟什么图形像呢?

  (有四条边,四个角,跟正方形很像)

  2.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比较他们的异同点。

  观察发现,相同点:它们都有四条边,四个角,四个角都是一样大的。异同点:正方形,四条边都是一样长的;长方形,有两条面对面的边是一样长的,另外两条边是一样长的。相邻两条边是不一样长的。

  3.下定义:有着四条边,四个角,四个角一样大,面对面的边一样长,相邻的两条边不一样长的图形叫做长方形。

  (三)闯关游戏"寻找长方形",幼儿巩固加深对长方形的认识。

  1.图形王国的图形宝宝非常喜欢我们小朋友,邀请我们一起进行闯关游戏,看看我们的小朋友能不能闯过所有的关卡。

  第一关:首先出示颜色相同、摆放整齐,但是大小不同的各种图形的操作卡,让幼儿从中寻找出所有的长方形并用笔将长方形圈出。

  第二关:摆放整齐,但是大小、颜色都不相同的各种图形的操作卡,让幼儿从中寻找出所有的长方形并用笔将长方形圈出。

  第三关:出示更多各种各样的图形宝宝,它们的大小、颜色、摆放位置都不相同,让幼儿从中寻找出所有的长方形并用笔将长方形圈出。

  2.幼儿在操作卡上完成以后,老师和小朋友在大屏幕上共同验证答案。

  (四)引导幼儿寻找生活中与其形似的东西。

  长方形宝宝可调皮了,他来到了我们的生活当中,变成了许许多多的东西,比如在我们的教室里,长方形宝宝变成了房门、窗子、电脑等等,那你们还能想到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是长方形宝宝变的吗?(幼儿举手回答)

  (五)教师小结,活动结束。

  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建筑或者物品都是长方形的或者是由长方形构成的,小朋友们下课后可以比比看,看谁发现的长方形宝宝最多,是最善于观察的孩子。

《认识图形》教学案例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种立体图形的实物及图形卡片

  教学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问: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3)揭示概念。教师拿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

  2、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

  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辨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再出示相应的实物。

  2、记忆想象。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先辨认,再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使出相应的实物。

  (2)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四种图形的样子(教师说图形,学生想)。

  (3)让学生闭上眼睛按教师的要求摸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4)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摸教师给出的一种实物,由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5)出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让学生辨认。

  3、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圆柱、球的实物。

  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做“做一做”

  (1) 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滚动。

  (2) 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搭一搭。

  2. 游戏:“看谁摸得准”。

  (1) 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看谁摸得准(做一做2)。

  (2) 教师说物体形状,学生摸。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

  (3) 数图形。

  五、小结。六、游戏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认识图形 篇13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物体和形状。能够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关概念的意义。

  2、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认识图形》教学案例 篇6

  活动设计背景

  让幼儿认识图形,不但是为了让他们能说出图形的名称,更重要的是使他们通过辨认不同图形的特征,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圆形、椭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主要特征。

  2.练习幼儿的视觉辨别能力。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让他们能说出图形的名称。难点是辨认不同图形的特征。

  活动准备

  粉笔、黑板、彩纸剪成的各种图形。

  活动过程

  一、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各种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

  2.让幼儿比较图形的异同,让他们清楚地知道图形与图形之间有些是完全不同的。

  3.有些是相似的,如:长方形和正方形,圆形和椭圆形。

  4.有些是相关联的。如:长方形和正方形,两个正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三角形和正方形,两个三角形变成一个正方形。

  5.经过反复辨认,幼儿对图形的特征就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

  二、先让幼儿知道物体有名称图形也有名称,以引起他们的好奇心,然后才把图形的名称告诉他们。

  三、引导他们辨认生活中的物体所呈现出来的图形使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

  四、用画纸剪出不同的大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再用纸剪出不同的小几何图形,然后让幼儿把同类的小图形贴在相对应的大图形上面。

  教学反思

  通过此活动幼儿对图形有清晰概念,对不同的图形有了印象。能比较出它们之间的异同,不会把正方形和长方形看成是相同的图形。引导幼儿留心观察环境中的物体,发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增加学习的兴趣。

《认识图形》教学案例 篇7

  教学目的:

  1、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以及它们的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3、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探究和想象、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小叮当这个人物,告诉学生这节课它会陪着我们一起来学习,还给我们带来了礼物。让学生把小叮当带来的礼物分类。

  二、初步感知,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分物体

  请小朋友分组来分一分,老师也参与进去。

  学生汇报

  师给予评价

  师:我们来看看小叮铛是怎样分的,(课件出示)――大家和他分得一样吗?

  2、揭示概念(出示课件)

  小朋友们,为了能区别它们,谁来给它们取个好听又好记的名字呢?

  师出示物品问:起个什么名字?

  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起名字,并说明理由。

  师:(1)、请从桌上拿一个球(放进盒里);

  (2)、请你高高举起一个正方体;

  (3)、请你拿起一个圆柱;

  (4)、请你拿出一个长方体。

  3、初步感知,形成表象

  大家都拿对了,注意,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你手中的长方体,再摸一摸,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的样子给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

  生汇报

  让学生感知长方体有6个平平的面。

  我们已经了解了长方体的样子,请小朋友再仔细看一看,摸一摸正方体、圆柱和球,把你感觉到的给小组朋友说一说。(生边摸边说)

  小朋友表现得都非常好,老师想让你们轻松地玩一玩,想玩吗?请听好,请从盒子里拿出一个圆柱和一个长方体,把它们平躺在桌上,然后用手轻轻地把他们分别推一下,请停下!请问:你发现了什么?

  生汇报,师小结。

  4、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看到的长方体,圆柱和球都穿着花外衣,如果去掉它们的花外衣,你们还认识吗?

  师动手脱掉花外衣,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其实,它们脱掉花外衣的样子就是它们对应的几何图形。(出示课件)老师边讲边出示课件,并把图形贴在黑板上。

  三、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说四种形状的物体

  师:其实,像这四种形状的物体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谁来说一说

  学生举例说明。

  四、活动

  (1)、游戏

  ①抽生上来摸大袋子里的物体,把摸出来的感觉说给大家听,下边的小朋友猜是什么,猜对了有奖励。

  ②由老师当学生,下面的学生出题目让老师来摸。

  (2)数一数

  小朋友表现得都非常好,老师告诉你们关于小叮铛的一个小秘密――其实小叮铛是我们人制造的,它身上有我们今天认识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请同学们找一找,数一数它们都有几个?(出示课件)

  (3)、搭一搭(小叮铛背景音乐)

  小朋友,小叮铛就要走了,你们想送礼物给他吗?请小朋友将自己小组的物体搭一搭,搭什么?怎样搭?先商量一下,商量好后就用你们聪明的才智和灵巧的双手开始工作吧!

  (搭好后学生汇报,评出最好的给予奖励)

  五、总结

  师:小朋友们学会了认识哪几种物体和它们的图形?

  抽生回答: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教学反思:“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学生在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因此,他们已经有了较多的关于形状的感知方面的经验。上小学后,随着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需要将这种感性经验进一步抽象化,形成简单的几种概念,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几何概念,我把目标定为: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他们的名称,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说一说,在玩中进一步巩固各种物体的特点。遗憾的是课堂纪律不够好,有待多加强化管理训练。

《认识图形》教学案例 篇8

  图形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很难掌握,但图形又是幼儿经常见到,因此通过本节课来让幼儿学习图形的特点。

  活动目标

  1、能够认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并知道三种图形的特性。

  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这三种图形。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幼儿能够能够区分这三种图形,并知道它们的特征。,

  活动难点:幼儿能够从生活中发现图形

  活动准备

  各种图形的卡片,图形饼干

  活动过程

  情景导入: 小白兔要请小朋友到他的家里做客,它要去山上去采蘑菇,有要去拔萝卜,最后回到了家里,那老师把小白兔走过的地方连在一起,小朋友看看是什么图形。

  一、引用

  1、引出三角形

  (1)请小朋友观察一下三角形有几个角?几条边?

  (2)请小朋友感知三角形的特性。

  2、出示圆形和正方形

  请小朋友观察圆形和正方形

  二、出示图形宝宝

  请幼儿从图形宝宝的身上找出图形。

  三、请幼儿在班级里找出图形,并说出自己的周围都见过什么图形。

  四、幼儿操作学具,自由练习,感知图形的特点

  五、幼儿操作练习册,教师从旁指导

《认识图形》教学案例 篇9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能够辨别这些图形。

  2.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教具、学具准备:

  一些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同样大小的正方体8个。

  教学过程:

  一、新课

  1.初步认识长方体。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拿出一个纸盒)。大家看,这是一个纸盒,谁知道它是什么形状的?板书:长方形。

  让学生数一数纸盒有几个面?教学生有顺序的数法:上下,左右,前后各两个面,一共是六个面。

  再出示一个长方体实物,其中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要求学生看一看长方体的各个面和相对面有什么特点。

  这样使学生明白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两个面的形状相同。

  2.初步认识正方体。

  出示一些正方体的实物。问:谁知道它们是什么形状的?板书:正方体。让学生数一数正方体有几个面?并且指出正方体的六个面有什么特点?

  3.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

  4.辨认长方体和正方体。

  出示一些实物,让学生辨认。

  课间活动。

  5.做P72的“做一做”

  二、巩固练习

  做练习十五的第1-4题。

  三、小结

  回忆长方体有几个面,相对面一样吗?

《认识图形》教学案例 篇10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分类、建模的过程,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2、能够辨认和区别立体图形,初步感知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可以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中一些物体的形状。

  教材: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本节主要内容是在物体分类的活动中,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四种立体图形,感知它们的特征。

  学情:针对刚上一年级的学生对周围的一切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得他们对立体图形有一定的了解但不能够用语言准确的表述出来,对"特点"一词比较陌生。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师生共同总结提升。

  教学程序:

  一、引入新课

  师:出示学具中颜色相同的一个正方形和一个正方体,请同学们说一说老师手中拿的两个物体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你能形象的说出来吗?

  (这时学生的答案很多,大部分学生认同“一个胖的,一个扁的",此时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师再次出示学具中的一些图形,让学生区别哪些是“胖的、扁的”

  小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这些“胖”的物体,他们都属于立体图形,那么那些“扁的图形我们把他们统称为平面图形,在以后会学习到。

  活动:打开自己的学具盒,把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立体图形都拿出来。同桌相互检查,教师巡视指导。

  二、认识正方体

  活动1、投影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实物,把你认为形状相同的一类放在一起。

  学生观察后独立完成分类,教师巡视。

  (有的学生会漏掉其中的某些物体,有的学生会一个物体重复分类,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其它学生说说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经过讨论总结出可以分一个做一个标记。)

  活动2、针对分类的结果进行讨论

  问题1:这些图形一共分成了几类?

  生:四类。

  问题2:针对第一类(正方体)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起?

  (这时有的学生会说它们都是方方的,有的学生会说到正方体的一些特征如六个面大小一样,而且都是平平的,有的会说到名称)

  小结:经过我们刚才的讨论可以得出虽然这些物体的颜色、材质、用途不同,但从形状方面来观察都是相同的,就是刚才同学们说到的那些特点。

  问题3:你能在学具中找出和第一类形状相同的物体吗?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待学生找出后投影出示正方体模型。

  问题4:我们刚才分的第一类实物图形和这个模型是一样的,那么我们能不能给它起个名字?

  (大部分学生可以说出正方体,但也有的学生会说正方形,这时可以强调回顾一下课前讲到的体和形的区别,避免以后犯类似的错误。)

  活动3: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

  学生举例,教师点评。

  (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到生活中有些正方体棱角不分明,这时可以简单的说它们是生活中美化了的正方体。)

  这个环节中教师出示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有的学生就误认为是正方体,此时可以先请其他学生说一说,之后再进行下面的讨论。

  师:你为什么说它不是正方体?

  生:因为它的六个面不是都一样大的。

  师:那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你的想法呢?

  这时学生的方法很多,有的说可以用绳子比一比他们的边(正方体的棱长),有的说直接用尺子量一量,有的说可以把正方体放在纸上,把它的每个面画下来比一比大小等等。

  教师肯定这些同学的想法,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验证。

  小结:如果用眼睛一下不能辨认出来的时候,这时我们就要根据图形的特征来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法动手去验证它。

  三、认识长方体

  同认识正方体活动一样,针对第二类(长方体)的分类情况进行讨论

  问题1: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起?或者说它们有一些什么样的共同特征呢?

  (每个面都是平平的,都有6个面,对着的两个面一样大等。)

  问题2:你能在学具中找出和这一类形状相同的物体吗?(明确长方体模型后投影出示)

  问题3:那么这一类物体又该叫什么名字呢?(长方体)

  问题4:和我们刚才学习的正方体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学生小组讨论后教师点评,小结:正方体的六个面都一样大,而长方体不是,或者说正方体的棱长都相等,而长方体不是。)

  问题5: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四、认识圆柱

  针对第三类(圆柱)的分类情况进行讨论

  问题1:它们又有一些什么样的共同特征呢?

  学生讨论后小结:有的面是平的(平面),有的面是弯的(曲面),上下两个面都是圆而且一样大,出示圆柱模型图及名称。

  活动:从学具中找出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用手摸一摸,感受平面和曲面的不同。

  问题2: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

  五、认识球

  最后一类球学生能够很快说出它的名称、特点(曲面、易滚动等)及生活中是球体的物体。(有部分学生会认为是圆,这里只需结合实物如篮球或学具盒里的球体与黑板上的圆形做对比,再次强调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区别即可。)

  六、练习设计

  1、课后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通过滚动圆柱、推长方体、转球、摸球等活动进一步感受平面与曲面的区别,初步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

  2、投影出示生活中的一些物体,完成下题,

  正方体( )个,长方体( )个,圆柱( )个,球( )个。

  (巩固对各种立体图形的认识,学会分类的方法)

  3、老师把一个月饼盒放在纸上后描出来一个图形,出示画有圆形的纸片,那你知道我的月饼盒是什么图形吗?如果画出来的是正方形呢?

  (通过想象月饼盒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感受面在体上的关系,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各种立体图形的认识。)

  七、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立体图形)

  正方体 长方体

《认识图形》教学案例 篇1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不同立体图形之间的异同点,理解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2、能够灵活运用立体图形的特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认识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知道不同立体图形之间的异同点,理解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教学难点:

  能够灵活运用立体图形的特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具准备:

  每小组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和球的实物各一个。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各一个。

  橡皮泥一盒。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老师在网上下载了几张图片,非常漂亮。同学们想不想看?请欣赏!

  (点击出示课件。)

  师:从画面上,你看到的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是建筑物。)

  师:如果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这些建筑物,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我看到的一些建筑物都是由长方体、正方体、……构成的。)

  师:对,这些建筑物都是由立体图形构成的,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立体图形,进一步认识它们的特征。

  (板书课题:立体图形的认识。)

  二、新授。

  (点击,出示例3的四幅图。)

  师:首先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把这些立体图形分两类,你打算怎样分?说说理由。

  (学学生讨论后汇报,长方体和正方体为一类,圆柱、圆锥为一类。)

  师:能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分吗?

  (学生回答:因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都是平面分为一类,而圆柱、圆锥都有曲面分为一类。)

  探究一: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各部分名称及其特征。

  1、摸一摸,体验立体图形的特征,并归纳填表。

  师:好!我们就按照第一种分类来整理复习,先研究长方体、正方体,再探讨圆柱、圆锥。

  师:(宣布复习要求)摸一摸你准备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记一记它们各部分名称是什么,它们在点、线、面上各有哪些特点?小组展开讨论,交流意见,整理归纳。合作完成表格一。注意用简练的文字归纳。看哪个小组第一个完成。好,小组活动开始。

  (点击,出示表格。)

  长方体特征正方体特征

  顶点

  线

  面

  (师及时发现并表扬最先完成的小组。)

  2、展示汇报:

  师:谁上台将你们讨论的结果给大家看看,向同学们汇报一下。

  (学生汇报,点击,出示表格内的内容。)

  长方体特征正方体特征

  顶点有8个顶点有8个顶点

  线有12条棱,相对的四条棱的长度相等有12条棱,每条棱长度都相等

  面有6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相对的两个面都是正方形),每相对的两个面

  面积相等有6个面都是正方形,并且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3、共同讨论:

  师:想一想:长方体与正方体有什么共同特征呢?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小结:相同点:长方体与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不同点:(1)“线”上的不同点:长方体相对的棱分别相等,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而正方体的12条棱都相等,叫做正方体的'棱长;(2)“面”上的不同点:长方体至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而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

  师:长方体与正方体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板书: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探究二:复习圆柱、圆锥各部分名称及其特征。

  1、师:你们对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掌握的非常好,真不错!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不会忘记圆柱、圆锥的特点。现在请各小组拿出圆柱、圆锥,摸一摸,感受一下它们的特征,小组交流,合作完成表格二。

  (点击,出示表格。)

  圆柱圆锥

  底面

  侧面

  高

  2、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点击,出示表格内的内容。)

  圆柱圆锥

  底面2个大小相等的圆1个圆

  侧面曲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曲面,展开是一个扇形

  高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

  3、小结:圆柱是一个立体图形,有三个面,上、下两个圆叫做底面,大小相等,另一个曲面叫做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它有无数条高,长度相等。圆锥也是一个立体图形,它有两个面。它的底面是一个圆,它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展开是一个扇形,只有1条高,即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

  三、练习

  师:你们能不能利用立体图形的特征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呢?

  1、看图回答:(课本P109/练习十九11、)

  2、填空: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个顶点,条棱,个面;长方体相对的面,相对的棱。

  (2)用一根长132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立方体的模型,棱长应是厘米,如果围成一个长方体的模型,长、宽、高的和是厘米。

  (3)叫做圆柱的高,圆柱有条高。

  (4)叫做圆锥的高,圆锥有条高。

  (5)圆柱的侧面沿着一条展开会得到一个,它的长等于圆柱的,它的宽等于圆柱的。

  四、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立体图形的特点。

  (点击,出示表格进行小结。)

  五、作业。

  (1)海关大钟时针长2.7米,时针绕一圈的长度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2)右图中,ABCD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分别以AB,BC,CD,DA

  为直径画半圆。求这四个半圆弧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

《认识图形》教学案例 篇12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认识图形》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的起始课,是在上一册认识了几种立体图形的基础上,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教材内容的安排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思路。认识这几种平面图形不仅是今后学习其特征、周长、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孩子们的认知程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会正确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过程与方法: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课的学习内容和孩子们对实际运用的需要,我将教学重难点设定为:

  重点:会正确辨认四种图形。

  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四)教学准备

  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将知识化抽象为具体,提高教学效果,我选在了多媒体教室上课,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另外,我还准备了各种立体模型及平面图形学具,彩色笔、白纸等,来作为这节课的教具和学具。

  二、说学情

  我所教的一年三班共有42名学生,通过平时的课堂教学我发现所有的孩子都有相同的特点:凡事充满好奇,求知欲极强,最突出的是喜欢动手操作。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孩子们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些立体图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对于已经具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他们来说,他们能够根据老师的具体要求进行有目的的尝试,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内完成有些难度的任务,并且80%左右的孩子会对计算机进行基本的操作。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新课标强调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亲身体验、探索,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析与运用。所以,本节课我采用情境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活动教学法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摸一摸、说一说、做一做、涂一涂的活动,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学法: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我还会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观察操作、合作交流,这些学习方法我将它们融为一体,既体现了新教材的特点,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下,孩子们定会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四、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立体图形)请同学们找一找熟悉的好朋友。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忆旧知,为学习新知作铺垫,同时介绍三棱柱,扫清学前障碍。

  2、师:去图形家族认识新的朋友。(板书课题:认识图形)

  (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活动一:认识新朋友

  1、(利用平面图形学具)请同学们分一分,看看一共有几种图形。

  2、你能叫出这些图形的名字吗?

  3、概括:这些图形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就是平面图形。

  【设计意图】用多媒体演示分类过程,摒弃了传统教学中在黑板上逐一粘贴的繁琐,方便快捷,一目了然。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动态过程会与多数学生猜测的思维过程完全吻合,从新课开始就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突出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活动二:了解新朋友

  1、这些新朋友的家在什么地方?我们到哪里找他们?(利用实物找一找)

  2、(出示实物立体图形)摸一摸立体图形的每个面,说说摸的时候有什么感受?

  3、(演示)“面”在“体”上滑下的过程,并概括:“面”在“体”上。

  【设计意图】多数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知道这几种平面图形,但对体和面的关系了解的不透彻,通过多媒体演示“面”从“体”分离的过程,能够直观的、生动的体现出体和面的关系,即“从体上找面,面在体上”。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这一点,从而化难为简的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面”在“体”上。

  活动三:给新朋友画像

  1、小组讨论,看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新朋友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

  2、学生活动,提出要求:请选择一种合适的方法得到这些新朋友。

  【设计意图】经过交流,学生想到折、印、画、圈等方法,再一次深化了教学难点,体会到“面在体上”。在探究合作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合作交流等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并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

  活动四:寻找新朋友

  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这些图形呢?(学生自由说后展示图片)

  【设计意图】传统教学中,只能是一名学生说,其他同学在脑中想象,但是借助多媒体的演示,学生能够真实的看到生活中的图形和交通标志,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在生活中普遍性,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知识与生活间精心搭设了一座桥梁,生动体现了数学的生活化。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连一连。

  2、涂一涂。

  3、画一画。

  4、数一数。

  【设计意图】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这个环节我设置了四项不同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新知。此外,这一环节也是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效果最佳的环节,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完美整合。

  (四)总结反思,深化认识

  你打算怎样把这些图形介绍给爸爸妈妈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说出平面图形各自的基本特征,初步渗透图形特征,为下节课学习作铺垫。

  五、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图文并茂,凸显本课的重点,有助于学生理解接受新知。

《认识图形》教学案例 篇1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7页的信息窗。

  教学目标:

  1、通过实物操作,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形体有初步的认识,能分辨它们的形状。

  2、在观察和触摸中,初步形成立体图形的表象,培养初步空间观念。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简单的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方体图形,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形体。

  教学难点:

  初步形成立体图形的表象,培养初步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学生自己准备各种各样的纸盒、易拉罐、球,鼓励学生收集的这样的生活物品越多越好。教师为每组学生准备一袋装有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的物品的袋子。

  教学过程: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上课。

  同学们好,请坐。

  一、同学们,今天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盒子、积木,你一定非常想看看其他的小朋友都带来什么东西,是吗?

  下面,老师给大家一段时间,自由活动,可以看看自己小组的同学带来什么,也可以到别的小组去看看,好吗?

  二、同学们,请回到你的座位上。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的东西,你想用这些东西干什么?

  有的同学想搭一个城堡,还有的同学想搭其他的东西,下面我们就比一比,谁的手儿巧?

  现在我们分小组来活动,用你手中的物品搭一搭。看你们能搭成什么呢?完成之后安静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哪个小组来说一说你们搭了什么?

  三、刚才每个小组的小朋友都发挥想象力,你们搭得真棒,真是一群小建筑师。现在请小朋友认真观察你们都用了哪几种形状的积木?

  同学们说得真好,很多同学都认识你们所用的积木的形状,那你能把用的积木按他们的形状分分吗?

  自己分一分,然后和你小组内的同学交流,说说为什么这样分。

  同学们真棒,把这些物体分成了这样的四类: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现在我们来分别摸一摸,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呢?

  你来说,谁有不一样的想法?

  说得真好,长方体和正方体方方正正的,圆柱有圆圆的面,球圆圆的。

  四、同学们,我们认识的这四种不同形状的物体,猜一猜哪种形状的物体滚得最快呢?

  同学们猜的真准确,球滚动的快。

  请你把他们滚一滚,试一试。

  五、同学们,我们现在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你能从教室中找到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的朋友吗?

  谁能说一说。

  在生活中你还能找到他们的朋友吗?

  给你的同桌说一说。

  六、你们真了不起,在教室里、生活中都能找到这样的物体。课下请你在家找一找,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并说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下课。

《认识图形》教学案例 篇14

  目标:

  1、进一步掌握几何图形的特征。

  2、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和灵活的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1、三张白纸上分别画好几何图形。

  2、儿人手一支铅笔、一个几何图形、一把剪刀、一张空白的纸以及一张画有几何图形的作业纸;每桌几何图形若干;擦手毛巾;糨糊。

  3、用的几何图形一套(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教学过程:

  一、兴趣激发:

  1、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些朋友要来我们班作客,它们是谁呢?(师出示正方形、圆形)问: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圆形有什么特点?

  2、咦!有什么事让正方形、圆形娃娃这么高兴呢?原来今天它们要一起过生日。许多朋友要来祝贺。你们看!它们是谁?(师分别出示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

  3、师:哟!这么多客人,你们看看谁长得和正方形有些象呢?你们帮正方形娃娃找到了相象的朋友,那跟圆形相象的朋友在哪儿呢?我们也来帮它找找。

  二、兴趣体验:

  (一)观察探索

  1、捉迷藏三角形虽然没有相象的朋友,但大家都愿意和它一起玩。这会儿它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

  (1)找图形并填表格。师巡回指导。

  (2)说一说找到什么图形有几个。师:小朋友真能干,躲在一起的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都被你们找出来了。

  (3)说一说在生活中这些几何图形喜欢躲在哪里?

  (二)趣味游戏1、变魔术现在齐要请小朋友来当魔术师,用这些图形变出许多小图形娃娃来。

  (1)变魔术(大图形变小图形)

  (2)问:你能告诉我你用什么图形变成哪些小图形?

  2、拼图案师:你们变出这么多的图形娃娃,今天是正方形、圆形娃娃的生日。我们就用小朋友变出的小图形和为你们准备的图形拼一幅漂亮的画当作生日礼物送给它们好吗?

  (1)拼贴(师巡回指导)

  (2)说一说用什么图形拼成什么送给正方形、圆形娃娃。

  三、活动结束:

  哎呀!天快黑了,正方形、圆形娃娃要回家了,我们赶快把礼物送给它们吧!

  四、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投放几何图形,自愿组合几何图案。

《认识图形》教学案例 篇15

  教学内容:36―37页的内容。

  教学目的:

  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解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3、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教具、学具:课件、小圆印章,三棱柱、圆柱、正方体、长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联系实践、复习引入。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谁能在我们教室里找出什么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2、从桌面上拿出自己喜欢的物体,并说说它们的的形状。

  3、摸一摸手中的物体,有什么感受?与同学交流想法。

  4、引导学生说出有些物体的一面或几面是平平的,揭示课题。

  二、动手操作,认识图形。

  1、认识长方形。

  A:让学生动手找出长方形的面(生可以用摸、描、印),认识长方形并出示图形。(电脑出示:从长方体中取下长方形。)

  用自己的办法把图形从物体中“印”下来。

  2、能不能找到长方形呢?

  3、汇报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用摸、描、印认识正方形、三角形、圆。(电脑演示)

  、汇报交流,说一说图形形的样子。

  4、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今天我们认识的图形和过去认识的物体(长方体等有什么不同?

  5

  三、联系实际、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出示教材中的交通标志图让学生辨认,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2、在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这些平面图形呢?请同组的同学相互说说。

  四、探索与实践。

  1、淘气和同学们一样也认识了这些图形,这是淘气利用今天认识的图形拼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电脑演示)你们能从这幅美丽的图画中找出今天学的这些图形吗?

  2、下面请同学们小组互相合作,利用老师给你们的图形拼出自己喜欢的漂亮的图画,要尽量和淘气的不一样。

  五、课内小结与课后延伸。

  1、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想今天认识的图形。

  2、在生活中我们到处都可以见到这些图形,同学们回到家后仔细观察家里的物体,看看能在哪些物体上找到这些图形,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好吗?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互相说一说

  学生说

  摸一摸,说说感觉,看一看形状,

  在纸上印出来。

  说一说长方形的样子。

  学生独立找、小组内找、汇报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讨论,说一说。

  学生说一说。

  学生说一说。涂一涂。

《认识图形》教学案例 篇16

  教学内容:

  西南师范大学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准备:

  一些图形纸制品、学具、多媒体课件、小剪刀等。

  教学方式:

  分小组活动,每四人为一小组,设立小组长。

  教学过程:

  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位老朋友,你们认识它们吗?

  1。认一认

  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让学生认一认,并说出物体的名称。(课件出示)

  2。选物体

  你们的学具盒里有这些物体吗?请小朋友挑出自己喜欢的物体,挑好了吗?

  3。初步感知(摸一摸描一描 剪一剪 贴一贴)

  师:请你选择一个面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觉呢?

  那么,你想把摸到的面留在纸上吗?谁能想个好办法?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摸到的面留在纸上,并用小剪刀把它剪下来,我们要听音乐来比一比,看哪个小朋友剪得又快又好。

  你们想把自己剪得图形贴出来让别的小朋友也看看吗?(师生共同贴出剪得图形)

  小朋友们剪得图形真漂亮,你们想看的更清楚吗?看!老师已经把你们剪得图形移到了大屏幕上了。

  谁能给这些图形取个好听的名字?

  现在,大家看一看那些图形长的比较像?

  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

  过渡: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认识图形》。

  这四种图形我们已经认识了,下面我们来动手围一围,摆一摆。

  1、 用钉子板围。

  2、 用小棒摆。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新的图形,孩子们,你们高兴吗?下面就让我们用歌声来庆贺一下吧!(师生共同表演唱《幸福拍手歌》)

  1、找一找(在生活中找有关的图形)。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这4种图形,请大家仔细想想我们的生活中有吗?(有)

  请你找出来,找到的小朋友请告诉你小朋友们!

  2、辨一辨。(教师出示一些实物,指着有关实物有表面抢答。)

  师:小朋友,你们都找了这么多有趣的图形,老师也找了一些回来,你们想不想看看?下面进行抢答游戏,知道的小朋友马上站起来说。这是什么?它的面是什么形状的?(老师出示准备的几个实物课件)

  3、数一数。

  看,数学多有意思,就连我们今天学的图形也能组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孩子们,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数数这些有趣的图形吧!(课件出示组合的图形)

  4、认一认。(多媒体出示交通标志)

  小朋友,看!这是什么?(交通标志)这些交通标志表示什么?每个图形里有哪些图形?谁来说?(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学生要认清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安全行驶。)

  其他学生设计得也不错,课后我们就开个“小展览”大家一起来评一评,好不好!

  今天,我们每个同学都做了小小设计师,只要大家努力学习,长大后,一定会成为著名的设计师。老师相信经你们之手,一定会把我们的祖国设计的更加美丽、壮观!

《认识图形》教学案例 篇17

  活动目标:

  1、认识立体图形的名称和形状。

  2、锻炼观察力。

  活动准备:

  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三角主体和球体的积木。

  2、有儿自备食物。

  3、图画制、彩笔。

  活动过程:

  1、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三角柱体和球体的积木,让幼儿观察和认识各种形状,知道它们的名称,并说说有哪些食物象这些形状。

  2、幼儿轮流抽一块积木,带一种与积木形状相同的食物包装盒到幼儿园。

  3、大家展示带回来的食物包装盒,并简单介绍。

  4、请幼儿把食物包装和每一面的形状印画在图画纸上,然后剪下来。

  5、请幼儿说出这些平面图形的形状,并尝试拼合成立体图型。

  6、可利用平面图形和各类形状的食物包装盒玩游戏,老师出示一种食物形状的包装盒,请幼儿找到相配的平面图形。

  总结分享:请幼儿说说每种立体图形有多少个面。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认识图形》教学案例(精选17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