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数学教案设计 > 分 苹 果(通用15篇)

分 苹 果(通用1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分 苹 果(通用15篇)

分 苹 果 篇1

  分 苹 果

  教学目标:

  1、具体的问题情境,体会平均分有两种不同的情形。

  2、通过独立操作(小数目的平均分)与合作交流,发展平均分的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感受平均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进一步体验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平均分有两种不同的情形。

  教学关键: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具准备:苹果图片    盘子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活自主探索与解决问题的兴趣

  看,谁来了?智慧老爷爷不但来看同学们,还给同学们带来了礼物,(把12个苹果卡片很整齐地贴在黑板上)智慧老爷爷要求:把这些苹果平均分给咱们班最爱吃苹果的四个同学。怎么分?

  (生动手分一分。)

  你怎么分得这么快?

  用乘法口诀来帮助我们解决平均分的问题,这个办法好,值得大家学习。嘿,老师刚把话说完,机灵狗不服气了,它说:“这不就是昨天学过的平均分吗,我这里有一个难题,你们敢和我挑战吗?”(师边讲边把机灵狗贴在智慧老爷爷的旁边,机灵狗的问题是:“每个盘子放2个,可以放几盘?”)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全班交流。)

  机灵狗提出的新问题,实际上也是平均分,因为每盘放的苹果是同样多的。所以,平均分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平均每盘放几个”,一种是“平均可以放几盘”。

  二、提供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1.小熊分苹果。(第34页试一试第1题)

  小熊把家中吃不完的10个苹果拿来了,要分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同学们愿意帮助他吗?(小黑板出示:(1)如果每2个装1袋,可以装几袋?(2)如果每3个装1袋,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

  学生独立思考或动手操作。

  2.小松鼠分松果。(第35页第2题)

  (出示小松鼠采松果的挂图,让学生猜一猜,说一说。然后投影出示:(1)每个篮子装2个松果,需要几个篮子?(2)有六个篮子,平均每个篮子装几个松果?让学生独立解答,把结果填写在书上的方框内。

  3.小兔运萝卜。(第35页第3题)

  (出示教材第35页第3题“小兔运萝卜”的挂图)这六只小兔子用课余时间,帮助农民伯伯收萝卜呢!它们费了好大的劲,拔到12根萝卜。唉,它们怎么一个个愁眉苦脸的,好像遇到了什么难题,那是什么难题呀?同学们愿意帮助它们吗?(引导学生阅读书中的问题,让他们独立解决,再利用这个具体情境,想一想还可以提出哪些平均分的数学问题。

  三、活动延伸,检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平均分”的问题?在咱们学校生活中有吗?(师边问边出示课本35页第4题的挂图,引导生探索出不同的排法。)

  四、赋予学生总结评价的权利

  今天,咱们学习了什么?他说得好吗?(让学生参与评价。)

  板书设计:

  分 苹 果

  平均分有两种情形:

  1、一种是平均每盘放几个?

  2、一种是平均可以放几盘?

分 苹 果 篇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初步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

  2.初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及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3.在活动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材分析〗

  10以内的数组成和分解虽然不再作为10以内的加减法的逻辑起点,但它仍是熟练口算20以内加减法的有效手段。教材不但没有削弱对数可分可合的认识,而且还创设丰富多彩的问题或游戏活动,不断强化数的“分”与“合”的意识。有关10以内的加减法在计算教学中十分重要。教学时让学生用苹果卡片,自己动手分一分,并说出相应的算式。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共同整理出有关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在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教学条件比较好,学校有多媒体教室、微机室、课件制作室;教室里配有电视机、vcd、实物投影仪等。

  学校本着就近入学的原则,划片招生,这样学生来源较复杂,有县直机关、街道、个体经商者的孩子以及借读生等,学生的学前教育及环境影响各不相同。今年的学生年龄偏小,一般在 5.5~6.5岁,学生的知识基础只是直观地用手指算出10以内的加减法或死记硬背几个10以内的算式。我是第一次使用实验教材,前两单元的教学,有点不习惯,学生也有点不适应。但是学到第三单元开始入门,越琢磨教材越有味,越教越顺手。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小朋友,你们喜欢吃苹果吗?(生:喜欢)苹果营养丰富,吃苹果可以增强体质,我建议同学们每天都吃一个大苹果。

  老师没有带苹果,咱们就用苹果卡片来代替行不行?(生:行)出示苹果图:

  看到这堆苹果,你们想到了什么?(生:想到了数字10)板书:10

  现在要把这10个苹果分成两堆,并且每分一次都要写出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这个问题,把机灵的小猴都难住了。看:小猴正在发愁呢?(把发愁的小猴图片放在苹果边上)你们愿意帮助小猴分一分吗?(生:愿意)你们真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二)探究新知,体验发现

  1.在操作活动中体验加减法的含义。

  (1)同桌合作:一人分苹果,另一人根据分法写算式,看哪个同桌合作得好,分法多。

  (2)小组交流:你们的分法有规律吗?互相说一说。

  (3)展示交流结果,并让个别小组汇报操作过程。随学生汇报板书:

  你们帮助小猴解决了问题,小猴高兴极了。看,小猴在夸你们呢?(用小猴大笑的图片盖住小猴发愁的图片。)

  动物大王雄狮看见了,也想让你们帮助解决问题。

  2.独立思考,填写算式。

  出示雄狮带的题目,可以根据上面的表格进行填写。

  □+□=10

  10-□=□

  随学生回答,板书:

  1+9=10

  9+1=10

  10-1=9

  10-9=1

  2+8=10

  3+7=10

  4+6=10

  5+5=10

  0+10=10相应的减法口述即可

  小朋友真厉害,连动物大王也没有难倒你们。

  (三)应用拓展,寓学于嬉(做个游戏轻松一下吧)

  1.玩中学。

  (1)伸手游戏。

  师:我出3。

  生:我出7,3+7=10,……

  (师生、生生活动)

  (2)拍手游戏(师生、生生合起来是10)。

  (有个学生做出要拍手的架势,但没有拍响,还说:这表示没拍,是0下。)

  2.配钥匙。

  你们会给锁配钥匙吗?(学生皱眉头)别发愁,只要开动脑筋,一定能配出合适的钥匙把锁打开,出示锁图:

  师:锁上的数和钥匙上的数合起来是10,就能打开。

  教师巡视,发现5号锁没有配上钥匙,让学生动手画出5号钥匙,然后展示连线的结果。

  3.爬台阶。

  出示课本第41页第3题:

  (1)让学生给这幅图起名字。

  生:爬山、上楼梯、爬台阶、小狗抢骨头等。

  (2)说图意(略)。

  (3)交流:把你所想到的数学问题说给大家听听(让学生畅所欲言)。

  (4)列算式,并解释算式的含义。

  (最后有个学生说:小狗爬到顶吃到骨头了,就是10-10=0)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4.出示教科书第41页第4题图:

  让学生看图意,填算式。

  学生很快完成书上的要求,并能讲解算式的意义。

  (学生踊跃举手发言,其结果出乎意料:从小鱼的颜色、游的方向、翘尾巴的方向、吹泡泡、张嘴巴、鱼身上画虚线等等方面列出了好多有关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学生的表现精彩极了。)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的开始,我借助小猴为“分苹果”发愁的画面引入教学,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标倡导:“学生的数学学习必须是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的学习方式。”本课让学生动手分,自主观察,列出合适的算式。当学生未发现减法时,教师及时点拨,然后小组交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激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

  3.注重改变教学方式,利用学生对游戏极大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既强化10以内的加减法,又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同时激发了学生不断创新的能力。例如,生生拍手游戏,最后一个学生说:“老师我有不同的拍法!”,结果是两手做出要拍手的架势,但没有拍响,其他学生发愣、等待,这个学生接着说:“我给同学们解释一下,我两手没碰一块,就是没拍,是0下。”0+10=10,10-0=10,10-10=0。多么开阔的思维啊!通过师生、生生的伸手、拍手游戏,学生学习热情异常高涨,每张小脸都洋溢着兴奋的表情,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4.通过“爬台阶”看图说话,列算式,讲算式含义,鼓励学生想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个学生说:“10层台阶,小狗全爬上去了,吃到骨头了,并且吃得特别香,就是10-10=0。”听课的教师欣慰地笑了,这样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5.教材的设计不但能开发学生的智力,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例如:第41页第4题“说一说,填一填”,完成这个要求对学生来说远远不够,学生抢着说:我和他们想得不一样。结果学生从鱼的颜色、游的方向、翘尾巴的方向、吹泡泡、张开嘴巴和身上画虚线等不同的观察角度,列出好多有关10的加减法算式,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6.师生关系融洽、平等。在本节课上,师生一起玩拍手游戏,让学生帮老师给锁配钥匙并谢谢学生,出现了师生同乐的愉悦场面,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案例点评〗

  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对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十分重要的。本案例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借助动物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所体现的重要思想,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这也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促进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共同整理出有关10的加减法算式,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

  点评人:王光勋(山东省临沂费县教育局教研室)

  〖编者点评〗

  由于我们采用的是十进制计数法,因此有关“10”的加减法对后续学习显得更为重要。张老师组织了多种儿童喜爱的数学活动,练习有关10的分与合,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熟练计算有关10以内的加减法,同时为后面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打下基础。

分 苹 果 篇3

  10、分 苹 果

  教学要求:

  1、学会有关“10”的加减法,初步理解得数是10的加法和减法,发展学生的数感。

  2、初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有关“10”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小圆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40页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分苹果

  1、用小圆片代替苹果,动手分一分,并说出相应的算式,同时课件播放。

  先自己分,再小组交流。

  2、分组发言,整理板书

  在发言过程中,指导学生有条理地说。

  3、完成书上10的组成练习。

  课件播放,以游戏形式进行。

  指导游戏过程。

  二、练一练

  1、哪两盘合起来是10个?连一连

  先指导读懂题意,再连一连。

  生独立完成,同桌检查。

  课件播放连成的数。

  2、口算。

  10-3=  5+4=  10-5=  2+8=   8-2=    10-7=  

  10-4=  10-6=  3+7=  +6=   9-3=    0+10=

  生独立练习,集体订正。

  三、数学游戏(课堂轻松)

  1、提出要求:

  请同桌两人一组,一人随意拿出几个豆子,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另一人根据拿出的豆子,说出相应的算式。

  2、小结教学内容。

分 苹 果 篇4

  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

  1. 在具体的情景和教学活动中认识“10”的组成,并初步理解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算式,进一步体验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2. 初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及善于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的加减法;

  2.难点: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并整理出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三、         教学准备:

  1.教具:磁性苹果、课件

  2.学具:苹果图片

  四、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情景导入  :

  师:同学们喜欢吃苹果吗?今年苹果大丰收,老师也摘了些回来。瞧,咱黑板上这一堆苹果,你估计估计有多少个?我们一起数数吧!

  学生估计苹果数量。

  1个、2个……10个。

  2.实践操作:

  师:大家都想亲手吧?咱们按小组吧!(板书:)

  活动要求:4人一个小组,同学之间要合作,有想办法的、有操作的、有记录的,比比哪组合作的最默契,分的而且方法多。

  小组一边动手分,一边记录。(附小组活动记录表)

  3.汇报情况:

  (1)师:10个苹果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

  (2)进一步理解:课件再现学生的情况,渗透整体与部分的思想。

  小组汇报,展示活动记录表。

  10个苹果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另一部分是;……

  4.理解10的加减法

  师:苹果分成1和9,你想到了什么算式?说一说你列的算式是什么意思?苹果还可以怎样分,你想到其它算式了吗?

  1+9=10  9+1=10

  10-1=9  10-9=1……

  学生解释算式的意思。

  5.练习口算10的加减法:

  (1)师:数一数、连一连,哪两盘合起来是10个?

  想要两盘合起来是10个,还需要一盘有几个的?

  (2)找规律填空。(附题目)

  学生连线,发现其中有一盘是5个的没的连。

  还需要一盘有5个的。

  找规律,口算填空。

  6.数学活动:猜猜老师家的电话号码

  10-4= 10-8= 10-1= 10-2=

  10-10= 4+5= 10-9= 10-3=

  学生口算得出号码:

  6 2 9 8 0 9 1 7

  7.小结:

  师:把今天数学课上有趣的事告诉爸爸妈妈或同学,然后把自己家的电话号码编成算式告诉给大家!

  课后编电话号码,同学之间可以练习10以内的加减法。

  附1:学生活动记录表                 附2:找规律填空

分 苹 果 篇5

  一、教学内容:第1、2页

  二、教学目的:经历分苹果的实际操作,学习用竖式计算的方法,与分苹果的活动紧密联系起来,明白竖式中的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

  三、教学重点: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

  四、教学难点 :竖式中商的位置。

  五、教学关键:理解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六、课    型:新授课。

  七、教学方法:讲授、实际操作

  八、教具准备:学具材料

  九、教学时间:一课时

  十、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同学们,这里有20个苹果(板书20个苹果),每盘放5个(板书),可以放几个?

  学生在自己本上做练习。集体交流。不论什么算式,只要学生能把计算过程说合理就行。

  (二)新授

  (1)学习用竖式计算。

  针对20÷5=4讲解。我们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解答。就是竖式。有几个苹果?写20,除号就用一个新的符号来表示,在外面写5,教师板书。说说竖式的含义。如何来计算呢?几和5相乘得20。四五二十,4写在什么地方呢?4就是我们要求的得数。到这儿不算完,还得检查一下对不对。如果每盘放5个,放了4盘,共需要几个苹果?怎么算?四五二十,写上20,20-20=0。等于0说明什么?20个苹果,每盘放5个,正好放4盘。看20÷5=4 复习每部分的名称。看竖式知道每部分名称。

  (2)试一试

  集体做第一个式子。假设有8个苹果,平均每盘放4个,可以放几盘?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写。8除以4等于2,如果每盘放4个,放了2盘,需要几个苹果?二四得八。最后等于0。

  (三)练一练

  (1)做试一试的第二个式子。找学生上黑板做。简单说说计算过程。再练习剩下的两个式子。做完了再出几个题练练。

  (2)延伸

  如果20个苹果,每盘放6个,可以放几盘?有时间的同学可以想一想,算一算。留作思考题,课后做做。

  (四)总结

  20÷5=4还可以表示成竖式,用竖式来计算。除法都可以表示成竖式,用竖式来计算。

  (五)课堂练习:用竖式计算

  24÷6       42÷7       64÷8        72÷9

  (六)作业 :p1试一试

  板书:                    分苹果

  20÷5=4

  竖式

分 苹 果 篇6

  教学目标:

  1、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引导学生在分的过程中,通过操作、表达、思考体会平均分的含义;进而体会分的不同策略。

  3、我认为:变式练习是提高数学练习的有效方法。进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教学重点:通过通过操作、表达、思考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验分的方法的多样性,且有不同的策略。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片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引入活动

  谈话:在上课之前咱们先来个热身游戏。麻花路线,乘法口诀为秘诀,看谁又快又准。(小结)口诀熟了,有什么好处?(你能知道学习的目的,了不起!)

  接下来,我们再次一同发觉学习的目的,好吗?淘气家里来客人啦,妈妈拿出了一些苹果招待客人,要淘气把苹果分一分.(出示课件12个苹果)

  现在要把苹果放在4个盘子上,想一想怎样分才合适?说说理由

  学生讨论,汇报不同想法。

  板书:平均每个盘子放4个,并突出“平均”两字。

  探索活动,感知“平均分”

  1、把12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几个?怎么放?

  (1)引生说一说。*(学生可有不同的方法:一个一个放;两个两个放;三个三个放

  (2)全班活动,用学具独立分一分,学生汇报分的方法

  2、12个苹果,每个盘子里放2个,可以放几盘?请你们用学具分一分

  学生独立分,展示、汇报分的结果

  活动二:自主分

  1、以上你们已经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了4盘和6盘,还可以平均分分成几盘?小组讨论试分,每盘是几个?

  学生汇报:还可以平均分2盘、3盘和12盘,对有剩余的分法也要鼓励。

  2、组织学生讨论:怎样想才能想的完整?(学生讨论:有序的思考)

  3、升华,深化

  小组讨论:分得的盘数与每盘的个数有什么关系?能运用已学的乘法知识想一想吗?

  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习题一作为重点进行指导。首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集体反馈。

  追问:还可以怎样装袋?如果每袋装4个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如果每袋装5个呢?

  习题2、3留做作业

  拓展思考题4看看每排几个人?有几排?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在做操?(24个)

  还可以怎样排?同桌合作用学具摆

  每排2人,可以排12排;每排3人,可以排8排;每排4人,可以排6排;

  每排6人,可以排4排;每排8人,可以排3排;每排12人,可以排2排;

  每排24人,可以排1排;

  教学反思:

  作业:预习下一课

分 苹 果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2、进一步引导学生在分一分的活动中,领会等分的含义。

  教学重点:进一步领会等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提高自己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挂图、20个圆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谈话:淘气家里来客人啦,妈妈拿出了一些苹果招待客人,要淘气把苹果分一分.

  2.板书

  二、问题探究

  1.出示12个苹果图片和4个盘子图片贴在磁力板上。

  2.问:看到了什么,能帮淘气分一分吗?

  3.老师收走盘子,问:现在没有盘子了,还可以怎样把这些苹果平均分呢?

  a老师巡视,指导。

  b老师边听汇报边板书:

  12个苹果,每个盘放( )个,需要( )个盘子。

  三、体验感悟

  尝试第1题

  你还发现了什么?

  基本练习

  试一试第2题,帮助学生弄清题意

  四、实践应用

  试一试第4题

  1.出示做操图

  2.还可以怎样排?

  五、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六、布置作业

  一课一练第20页

  板书设计

  分苹果

  平均每个盘子放3个

  每个盘子里放2个,可以放6个盘子。

分 苹 果 篇8

  分苹果教学内容课本第34、35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等分的含义。2、让学生看懂图意,明确两次分苹果的不同要求。3、通过动手分一分,使学生体会等分的不同方法。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等分的含义。教学难点如何对发散性问题进行讨论。教学方法:动手操作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手段:主题图,小圆片或小棒若干。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师:(出示图片)小熊想让大家帮它分苹果,我们一起来,好吗?生:好。师:谁能说出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生:12个苹果,放在4个盘子里,平均每个盘子放几个?生:12个苹果,每个盘子放2个,可以放几盘?(教师板书问题)二、问题探究1、解决第一个问题:12个苹果,放在4个盘子里,平均每个盘子放几个?师:你能用小圆片表示苹果分分吗?看谁分得最快。分完后在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分的。学生用小圆片代替苹果开始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师:你是怎样分的呢?

  生:把12个苹果分成4堆,每堆3个,3个放一盘,这种分法最快。生:先往每盘里放2个,再往每盘里放1个,每盘就是3个苹果。……教师给予评价鼓励。2、解决第二个问题:12个苹果,每个盘子放2个,可以放几盘?师:同学们分分看,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生:我就把12个苹果2个2个的分,就可以分6盘。生:我知道12里面有6个2,我就知道可以分6盘。……三、体验感悟师:刚才小朋友们已经解决了两个问题,大家动脑筋想一想,除了书上的这两种分法,还可以怎样平均分?用小圆片试着分一分。 生:把12 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个。生:把12 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个。生:把12 个苹果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2个。生:每个盘子放6个苹果,可以放2盘。……四、实践应用出示试一试的1、2 、3题。教师说清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汇报,出示结果,集体订正。第4题,让学生利用学具摆一摆,探索出不同的排法。生:可以排4排,每排4人。生:可以排3排,每排8人。生:可以排2排,每排12人。教师小结。练习设计:第32页的分一分、33页的试一试。板书设计:            分苹果

  平均每个盘子放 3 个。

  每个盘子放2个,可以放 6 盘。

分 苹 果 篇9

  活动目标:

  1、学着仔细观察图片,用简短句说出小红分苹果的经过。

  2、体验关心家人的愉悦,初步懂得从小要尊敬、关心老人。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分苹果》。

  2、一盆切好的苹果片,一些小叉子。

  活动重点:

  通过故事,懂得从小要尊敬、关心老人。

  活动难点:

  用简短句说出小红分苹果的经过。

  活动过程:

  1、出示布娃娃——小红,引起活动兴趣。

  ——“这个小朋友叫小红(鼓励幼儿与“小红”打招呼,今天我们一起去小红家玩。”

  2、出示背景图,观察讲述图片内容:

  教师边操作插入教具,边引导幼儿看看、讲讲:

  ——“小红妈妈端来一盆什么?小红看见了说什么?”

  (教师可以以小红的口吻说:妈妈,我来帮你分苹果。然后请幼儿学说小红的话)

  “小红先把苹果分给谁?她对奶奶说什么?”(集体~个别学讲)

  (“小红又把苹果分给谁?她对爷爷说什么?”)(集体~个别学讲)

  教师设疑,引导幼儿讨论:

  ——“小红为什么要先分给爷爷、奶奶?”

  “爷爷、奶奶高兴地怎么说?”

  “接下来,小红把苹果分给谁?”(个别幼儿学讲对话)

  “盆里还剩下一个苹果给谁吃?”

  教师带领幼儿完整讲述。

  3、联想迁移,愿意学做有礼貌的孩子:

  ——“你们喜欢小红吗?为什么?”

  “你们在家里是怎么关心爷爷、奶奶的?”

  4、品尝水果,体验谦让。

分 苹 果 篇10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上《分苹果》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具体操作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

  2、在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表达、合作的习惯,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组织学生分苹果,并把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产生计算的必要性。并让学生通过操作的具体分,抽象出算式符号,让学生经历建模的过程。

  课前谈话:和学生一起整理桌面。(每一组发了一张白纸,一张表格)请把老师发给你的表格放在左边同学的桌面上,把白纸放到右面同学的桌面上。

  师:今天老师要一年二班的小朋友上一节数学课,特别高兴,送给小朋友们一首儿歌:认真听课多动脑,小组合作静悄悄。大胆表达勤思考,刻苦学习本领高。(用大白纸并标上拼音出示)听了这首儿歌后,你们从儿歌里知道了什么?

  生:上课认真听讲。

  生:上课纪律好。

  生:多思考。

  生:同学合作时要静悄悄的,没有声音,不要影响别人。

  师:刚才的同学说的特别好,上课操作的时候不要有声音,小组合作的时候也要尽量静悄悄。奖励这个同学一个小太阳。

  师:刚才上课的一年三班上课的时候表现的特别好,你们一定能比他们表现的还好,有信心吗?

  生:齐有。

  师:准备好上课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上课。(师生问好)

  (因为第一次和孩子们接触,把一首儿歌送给孩子,让学生知道课堂上应该如何表现。)

  新课教学:

  1、 数

  师:手指儿歌动手合作静悄悄现在请同学们打开学具包,看看老师送给你礼物,(学生打开后看到里面的苹果学具)数一数里面有几个苹果,记在心里,千万别说出来!别让其他的小朋友知道呀。(小朋友已经数好了,都举手要告诉老师,但是没有学生说出来)

  师:请同学们用手势告诉我,你的学具包里有多少个苹果?(有四个同学包里面的苹果不是10。)

  师:请同学们相互数数,你的同桌数的对吗?如果他数的对,请你送给他一个大拇指,表扬一下你的同桌。

分 苹 果 篇1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体会平均分有两种不同的情形。

  2.通过独立操作(小数目的平均分)与合作交流,发展平均分的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感受平均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材分析〗

  教材一开始就呈现学生最熟悉的实际情境分苹果,引导学生体会平均分的两种不同情形,再结合“小熊分苹果”“小松鼠分松果”“小兔运萝卜”等情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对比、概括,进一步体验平均分的两种不同情形,以及平均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44人,其中一部分来自城镇,受过较好的学前教育;而另一部分来自农村,所受到的学前教育较差,但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走上正轨,学习差距不太明显了。

  〖课堂实录〗

  (一)激活自主探索与解决问题的兴趣

  师:看,谁来了?

  生:智慧老爷爷。

  师:智慧老爷爷不但来看同学们,还给同学们带来了礼物,(把12个苹果卡片很整齐地贴在黑板上)智慧老爷爷要求:把这些苹果平均分给咱们班最爱吃苹果的四个同学。怎么分?

  (生动手分一分。)

  师:你怎么分得这么快?

  生:我用“三四十二”的乘法口诀,就知道每一个同学分得三个苹果。

  师:用乘法口诀来帮助我们解决平均分的问题,这个办法好,值得大家学习。嘿,老师刚把话说完,机灵狗不服气了,它说:“这不就是昨天学过的平均分吗,我这里有一个难题,你们敢和我挑战吗?”(师边讲边把机灵狗贴在智慧老爷爷的旁边,机灵狗的问题是:“每个

  盘子放2个,可以放几盘?”)

  (学生先独立思考或具体操作,再进行全班交流。)

  生:可以分6盘。用12根小棒代替苹果,每次取走2根,取了6次就全部分完。

  生:我是想到“二六十二”这句乘法口诀,知道可以分6盘。

  师:(小结)机灵狗提出的新问题,实际上也是平均分,因为每盘放的苹果是同样多的。所以,平均分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平均每盘放几个”,一种是“平均可以放几盘”。

  (二)提供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1.小熊分苹果。(第34页试一试第1题)

  师:小熊最佩服智慧老爷爷了,因此它向智慧老爷爷学习,把家中吃不完的10个苹果拿来了,要分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同学们愿意帮助他吗?(投影出示:(1)如果每2个装1袋,可以装几袋?(2)如果每3个装1袋,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

  学生独立思考或动手操作,教师指定一名学生把答案填写在投影卡片上,再展示,并请他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提倡并鼓励学生尝试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2.小松鼠分松果。(第35页第2题)

  师:小熊回到动物王国后,夸同学们聪明,已经学会分东西了!可小松鼠听了,不服气,它给我们送来难题,你们能猜到是什么难题吗?(出示小松鼠采松果的挂图,让学生猜一猜,说一说。然后投影出示:(1)每个篮子装2个松果,需要几个篮子?(2)有六个篮子,平均每个篮子装几个松果?让学生独立解答,把结果填写在书上的方框内。汇报交流时,用乘法口诀计算松果共有18个的,给予表扬;进而还会用乘法口诀解决平均分问题的,给予肯定和鼓励。)

  3.小兔运萝卜。(第35页第3题)

  师:同学们,动物王国里的孩子们可佩服你们啦!它们开始向你们学习,看,(出示教材第35页第3题“小兔运萝卜”的挂图)这六只小兔子用课余时间,帮助农民伯伯收萝卜呢!它们费了好大的劲,拔到12根萝卜。唉,它们怎么一个个愁眉苦脸的,好像遇到了什么难题,那是什么难题呀?同学们愿意帮助它们吗?(引导学生阅读书中的问题,让他们独立解决,再利用这个具体情境,想一想还可以提出哪些平均分的数学问题。)

  (三)活动延伸,检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师: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平均分”的问题?在咱们学校生活中有吗?(师边问边出示课本35页第4题的挂图,引导生探索出不同的排法。)

  师:做操的方阵有3排,每排8个学生,一共有多少个学生?请在草稿本上列式计算。

  生:共有24个学生(3×8=24,三八二十四)。

  师:还可以排成什么样的队形?

  生:排成3列,每列8个学生。

  生:排成4排,每排6个学生。4×6=24,六四二十四。

  生:排成4列,每列6个学生。

  生:排成2列,每列12个学生。(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把4列并成2列,每列就变成了12人。

  师:真聪明,只要动脑筋,每个同学都会变得越来越聪明。

  (四)赋予学生总结评价的权利

  师:今天,咱们学习了什么?

  (生自己总结,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师:他说得好吗?

  (让学生参与评价。)

  〖教学反思〗

  我很少用多媒体教学,因为,我校是刚成立不久的学校,多媒体教学设备还不齐全,只有投影仪器。但我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直观的活动情景,如经过冥思苦想,我在12个苹果和12个萝卜卡片后面,用胶带纸粘上磁铁,让学生在黑板上分一分、摆一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在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整个课堂活动中,让学生个个参与,真正“活动”了起来,而且有收有放,收放有序,使整个课堂活而不乱。

  我最大的感慨是:我有幸加入了课程改革的行列,真正和新课程一起成长着!同时我发自内心地感到:现在的学生赶上了好时光!

  〖案例点评〗

  有没有多媒体教学设备不是能不能上好数学课的决定因素,不用多媒体完全可以上出好课来;有时,使用多媒体反而把简单的课复杂化,适得其反。所以有些地方把“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规定为评选优质课的必备条件,是没有道理的。这节课就上得很不错,好不好的重要标志是看学生是否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思维是否活跃,有没有创造性的表现,有没有进步和发展。这节课学生有比较明显的进步和发展,表现在有一部分学生已经可以摆脱学具操作,应用乘法口诀进行平均分了。

  作为教学实录,应该更关注学生的课堂言行表现,可惜在解决“小熊分苹果”“松鼠分松果”“小兔运萝卜”等问题时,我们只看到教师的〖教学设计〗,看不到学生有声有色的具体表现,因此也看不到学生在解决问题与交流过程中一些有意义的情节了。

  北师大二上<分苹果>教学设计、反思与点评 来自第一范文网。

分 苹 果 篇12

  课标内容

  有关10的加减法在计算教学中比较重要,它是10以上数的认识和10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基础。本节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学生可以初步理解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得数是10的和相应的减法

  2能用得数是10的加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合作交流的能力

  重点难点

  10的组合和分成

  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

  教学用具

  学具,一盒乒乓球,10个一角硬币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1、: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带来了几个苹果,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边数边贴,并且用1,2,3标出)8,9。这些都是我们的老朋友,在贴上一个苹果,它是多少?是怎样表示的?

  2、把10和其他几个数字进行比较,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3、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地方藏着10。(例如10个手指头;一盒乒乓球有十个;一元钱有10个一角等。

  4、揭示课题:生活中有那么多10,今天我们就用10来分苹果。

  出示课题:分苹果

  二,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师:老师今天带来了10个苹果,想把它分成两堆,该怎样分呢?我们大家一起来分分看。

  (1)师生共同参与分苹果,例如1个和9个。看到这两堆苹果,你能想到什么数学问题?(1+9=10/9+1=10)

  (2)还可以怎样分?同桌一起分一分,摆一摆,其中一同学把发现的数学问题记录下来。

  (3)全班交流找到的数学问题,并把问题呈现在黑板上。

  (4)看到这些加法题,小朋友们能想到相应的减法题吗?开动脑筋,我们一起写一写。

  2、小朋友还记得手指头游戏吗?老师出“1”,小朋友出?可以组成10?现在同桌互相考一考,玩一玩,看看谁是我们班的小机灵,做的又对又快。

  三,练习巩固。

  1、现在打开书本40页,我们来连一连。

  (第1题:哪两盘合起来是10个?连一连)

  2、爬台阶

  师:看,小老鼠正拿着1块大骨头引机灵狗上楼梯,总共有10级台阶,小狗爬到第2级,还有几级?.......你能用数学表示吗?

  (1)同桌互相完整说一说,带上自己的描述性语言

  (2)刚才你的同桌是怎样说的?

  3、说一说,填一填。

  (1)师:小朋友看到右边的表格没,你会填吗?

  (2)同桌互相检查

  (3)你能用像“机灵狗爬台阶”这样的故事来说一说小猫钓鱼吗?回去向你的同学、爸爸妈妈说一说。

  四、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在生活中你用的上吗?

  五、布置作业

  练一练第2题

  通过学生间的合作、探究,并亲手将学习成果展现出来,使学生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建立学习自信心。

  数学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10的加减法。

  初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倾听和叙述。

分 苹 果 篇13

  一、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一个新的知识点,平时教师讲授了一遍又一遍,也自认为讲得够透彻了,该交待的该提醒的也都有了,学生也似乎在自身形成概念了,基本上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但为什么有些学生做题时又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我想问题的关键就是我们并不清楚学生把我们所讲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了吗,他们到底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学习通过预习,自觉地对课本提供的信息进行独立选择、吸收、存储等处理,这时让他们自主提出问题,这就是他们不明白的问题。把存在的问题给解决了,不就化解了本课的难点了吗?

  这些问题,其中有的没有多大的思考价值,但只要是敢问的学生,我都表扬了他。学生敢提问题了,还要再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于是平时在鼓励他们提出问题的同时,还引导他们什么是好问题,什么是有价值的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二、培养学生用心体验数学。

  提出问题是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善于思考、敢于创造的一种手段,但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在学习过程中怎么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数学上有所发现,有所体验,这才是最重要的。学生在积极的心态下,恍然大悟了,不仅他们知道怎样做了,而且学生也懂得怎样做好,从而促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等得到较好地提高。

  三、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只有知识的授权,没有知识的对话;只有情感的倾注,没有情感的交流,这样的课堂缺乏个体的灵动,缺少个性的独特。课堂教学,只有进行师生“视界融合”的对话,在相互的磨擦碰撞交流中才能迸发出创造思维的火花,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探索新知的探索者,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引领者,共同提升对真知的理解与认识。

  四、困惑的问题。

  课堂上学生会提很多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教师都要一一回答吗?如果回答了,就影响了课程的继续进行;如果有些问题没有回答,是否又影响了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怎能样处理较好?

分 苹 果 篇14

  一、         教学目标 :

  1. 在具体的情景和教学活动中认识“10”的组成,并初步理解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算式,进一步体验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2. 初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及善于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的加减法;

  2.难点: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并整理出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三、         教学准备:

  1.教具:磁性苹果、课件

  2.学具:苹果图片

  四、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情景导入  :

  师:同学们喜欢吃苹果吗?今年苹果大丰收,老师也摘了些回来。瞧,咱黑板上这一堆苹果,你估计估计有多少个?我们一起数数吧!

  学生估计苹果数量。

  1个、2个……10个。

  2.实践操作:

  师:大家都想亲手分苹果吧?咱们按小组分苹果吧!(板书:分苹果)

  活动要求:4人一个小组,同学之间要合作,有想办法的、有操作的、有记录的,比比哪组合作的最默契,分的而且方法多。

  小组一边动手分,一边记录。(附小组活动记录表)

  3.汇报分苹果情况:

  (1)师:10个苹果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

  (2)进一步理解分苹果:课件再现学生分苹果的情况,渗透整体与部分的思想。

  小组汇报,展示活动记录表。

  10个苹果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另一部分是;……

  4.理解10的加减法

  师:苹果分成1和9,你想到了什么算式?说一说你列的算式是什么意思?苹果还可以怎样分,你想到其它算式了吗?

  1+9=10  9+1=10

  10-1=9  10-9=1……

  学生解释算式的意思。

  5.练习口算10的加减法:

  (1)师:数一数、连一连,哪两盘合起来是10个?

  想要两盘合起来是10个,还需要一盘有几个的?

  (2)找规律填空。(附题目)

  学生连线,发现其中有一盘是5个的没的连。

  还需要一盘有5个的。

  找规律,口算填空。

  6.数学活动:猜猜老师家的电话号码

  10-4= 10-8= 10-1= 10-2=

  10-10= 4+5= 10-9= 10-3=

  学生口算得出号码:

  6 2 9 8 0 9 1 7

  7.小结:

  师:把今天数学课上有趣的事告诉爸爸妈妈或同学,然后把自己家的电话号码编成算式告诉给大家!

  课后编电话号码,同学之间可以练习10以内的加减法。

  附1:学生活动记录表                 附2:找规律填空

分 苹 果 篇15

  教学内容:

  P2~P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密切联系。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体会余数一定比除数少。

  3、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

  重点难点:

  1、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2、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教师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仪

  学生准备:

  每个人准备若干圆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分苹果

  二、探索新知

  1、学生自学教材“分苹果”,认识竖式。

  2、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3、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

  有20个苹果,如果每盘放6个,可以放几盘呢?

  (1)进行全班集体交流。

  (2)同桌同学合作摆20个圆片,验证推算结果。

  (3)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

  a.除法横式: 20 ÷ 6 =3(个)……2(个)

  b.除法竖式

  3、体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1)先由学生操作(用圆片分一分)。再列出除法竖式,独立解答“课本第3题试一试中的第(1)题”。

  (2)学生讨论:淘气的列式对不对,为什么?

  (3)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认识“6还可以接着分”,正确的式子应是笑笑做的。

  (a)讨论:根据刚才这道习题,你发现什么?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b)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

  指名板书,全班齐练。练习完,比较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回答: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巩固练习

  第3页“练一练”第1、2题。

  四、总结

  除法竖式的写法,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分 苹 果(通用15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