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语文教案设计 > 《山寨》教案(通用16篇)

《山寨》教案(通用16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山寨》教案(通用16篇)

《山寨》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3、培养学生感受山寨的美以及发现自然美的能力。

  4、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体会祖国山寨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通过学习,理解想象山寨的特点,体会山寨有趣的现象。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出示课件,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三位朋友(课件:少数民族人物)。你们看,她们的穿着打扮和我们的是不是一样?对,因为她们是少数民族的。她们不但穿的不一样,连住的地方也不一样。请看她们住的地方(出示课件)。刚才我们看到的小村庄,就叫山寨。

  2、板书课题:山寨。认识“山寨”的“寨”(出示课件:少数民族住的房屋,从而让学生从图与字进行联系识记)。

  二、初读课文,扫除生字障碍。

  1、自读课文,不懂的字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解决。

  2、多媒体范读课文。

  3、检查读课文、词语、生字的情况。

  (1)、多媒体显示课文内容,指名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小节读。

  (2)、检查词语,运用课件设计成“爬山活动”,读对一个词语登上一步。

  (3)、检查生字。先运用生字卡片进行多种形式的抽读生字,再运用课件出示生字,让学生讨论、汇报识记生字的方法。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

  1、按要求默读课文。

  2、小组分享读书收获,交流不懂的地方。

  3、学生汇报,教师适时指导感情朗读。(课件出示:七拐八弯的山路、林遮树掩的景象。)

  4、配乐朗读。(多媒体播放音乐)

  四、总结。

  1、让学生在书上画一画山路。(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画的山路)

  2、展开想象,你在上山路时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

  板书设计 :

  山寨

  七拐八弯

  林遮树掩

  课后反思:

  《山寨》是一首很有情趣的小诗,诗中有景有情有韵,孩子们读起来朗朗上口,课堂上以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在读中识字,读中理解诗意,体会山寨的美。由于这首诗比较短小,语言生动有趣,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边读边想象边体会,让优美而富有情趣的文字触及孩子的心灵,在熟读中成诵。

  在教学挂图的运用上还存在不足,应该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找到袅袅炊烟中若隐若现的山寨,再找一找隐约绵长的小径,体会山路的曲折蜿蜒,借助图画理解内容,更好地体会小诗的意境。

《山寨》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教育学生爱护环境才会有美丽的家园。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力及想象力。

  认字识词;通过朗读体会山寨的美;能画出上山的路线图。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体会山寨的美。

  教学难点:对学生语言感悟力及想象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有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村寨建在了青青的山上。绿树遮住了美丽的小窗,整个村寨座落在绿色的海洋。让我们一同前往,看看这个美丽的地方。(电脑课件,录像。 )

  【点评:优美的诗歌一般的语言,配上舒缓动听的民族音乐,将学生一下子带入课文的情境之中。】

  观看山寨录像,感受其特点。

  (1)看到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谈感受)

  (2)这些寨子建在什么地方?(引导学生体会山寨的特点)

  (3)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山寨。(板书课题)

  【点评:由音乐到画面,符合低年级小学生感知事物的规律,进一步加强情景渲染。】

  你们是否很积极,是否真的没问题?

  聪明的我们很积极,动口动脑没问题!(师生互动调动积极性)

  二、新授:

  让我们做一下出发前的准备,ok?

  阳光互助学文:

  以小组为单位,读课文,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开始!(小组整体感知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点评:在轻松舒缓的音乐声中,一束束温暖的阳光照耀着伙伴,孩子们感到了合作学习的愉悦。此环节体现了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充分发挥感悟力强的孩子的作用,又为学习有困难的孩子创造学习的环境,通过生生互动,相互启发,在讨论中加深理解,从别人的思路中得到启示,从而培养不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谁最强,谁最棒,谁是真正的好儿郎?”(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读书积极性)

  “我最棒,我最强,我是真正的好儿郎!”(第一遍读书)

  (3)“谁比他还棒?”

  “我比他还棒!”(第二遍读书)

  (4)“还有比他们更棒的吗?”(激励更多的人参与读书)

  【点评:教师运用激励手段,充分调动全体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读准生字,认识生字新词。】

  (5)“你们的热情很可贵,是否真的已学会?”

  “没问题没问题,聪明的我们最积极。”(出示电脑课件,学习生字“飘”)

  【点评:调动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飘”字,了解形声字偏旁表义的特点,通过组词的练习,扩大学生词汇量。】

  2.深入感知课文:

  (1)把你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反复读一读。(自我理解)

  (2)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的伙伴,告诉他你之所以喜欢的原因。(彼此交流)

  (3)全班相互启发。

  “请说出你点点滴滴的言语,请把你自豪的手臂高举,你是真的了不起,你的参与会给大家带来惊喜!”(鼓励学生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勇敢地挑战自我)

  【点评:富于鼓动的话语令更多的学生敢于突破自我,表现自我!】

  a.炊烟(什么是炊烟?你能读出炊烟轻轻飘荡的感觉吗?)

  b.七拐八弯的小路(板书:七拐八弯。七拐八弯是什么意思?你能读出那种弯弯曲曲的样子么;

  用手在桌面画一画弯弯曲曲的小路;想不想真的画出来----在书上画一画;找一人板演。)

  c.林遮树掩(板书:林遮树掩。这个句子能让你感觉到什么;想看一看这种情景吗---出示电脑课件;树木高大茂密,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就像绿色的海洋,你能把这种绿海的味道读出来吗?试着自己读,自告奋勇)

  d.小狗(可爱,善解人意,帮了我们的大忙,所以你读这句时,应该特别高兴惊喜,男、女生分别读。)

  (4)有那么多你们喜欢的句子,那我们合作,整个读一遍,好不好?师生读文。(感悟语言的美)

  还想读吗?(配乐读文)

  【点评:通过谈感受、画小路、赏图片等手段,引导学生在读文中品句,在品句中理解重点词语。】

  3.欣赏

  一路笑语欢歌,一路迷人景色,我们终于走进了林遮树掩的村舍。朴实的主人热情地说:“请进请进,远道而来的贵客!”(电脑课件,展示山寨的生活场景及美丽景色。)

  【点评:简朴的农家生活,勤劳的山寨姑娘,悠闲自得的林中动物,迷人的山林景色,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三、总结全文,进行思教。

  夕阳西下,鸟儿已经回家,我们也要走啦,你们舍得么?为什么呀?(因为这里环境太美了。

  那你们知道为什么这里的环境如此秀美么---引导学生体会要爱护环境,做一个文明的小游客。)

  【点评:自然引入爱家园、保护自然环境的德育教育,贴切、适宜,水到渠成。】

  结束语:小路是七拐八弯,村寨被林遮树掩,山民们热情款待,迷人的景色让我们流连忘返。和这里说再见,再见美丽的山寨,再见那一张张笑脸,记得啊,有缘的我们还会相见……

  【点评:照应导语,在优美的诗歌般语言中结束此课,使人回味无穷。】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通过课上用儿歌与音乐这两种最为儿童接受与喜欢的形式,我感到事半功倍。悠扬的音乐让孩子们的身心感到了愉悦,同时渲染了整个的课堂氛围。明快流畅的儿歌使学生们情绪空前的高涨,师生相互应和,令四十分钟教学轻松愉快。利用孩子们感兴趣的东西去学习新知,有利于孩子们学习兴趣的提升。孩子们乐于参与,积极性很高,表达与竞争的意识特别强烈,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这种课堂教学形式已经实验了近两年的时间,整体感觉学生还比较乐于接受。且课堂的气氛令传授者与接受者感到了松弛自然,师生间比较融洽和谐,“亲其师,信其道”的哲理得到了印证。不断更新与完善的儿歌,在逐步完善着日益更新的课堂环节,通过时间长河的证明,但愿事如人愿,我愿为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抛砖引玉。

《山寨》教案 篇3

  教材分析:本课教材描写的是山寨的自然风光,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体会山的美丽与神奇,引导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体验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感受。

  设计理念:

  《山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紧扣“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策略,采取让学生自主识字、自读自悟、自我发现问题,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等形式,给学生一个广阔的空间,并充分利用艺术与语文的学科整合,让学生通过画画进一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对意境的感受,把学生对初读的感知和细读的感受,引发为真正的感悟,从而热爱大自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的意境。

  2、能用画画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教师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复习导入

  师: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搭乘生字快车去领略山寨的风光。(课件出示课题:山寨)

  ①看谁读得棒!(课件:山寨  炊 烟  拐弯  林遮树掩  青藤垂挂  多亏  汪汪)

  ②瞧瞧我读得最棒!(课件:寨  炊  烟  拐  掩  藤  亏  汪)

  师:大家读得真不错,掌声鼓励自己!

  二、质疑解惑

  1、现在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小组里读课文,如“同桌互读,小组齐读,一个同学读其他同学听……”,然后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①学生自由读课文。

  ②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大家帮忙解决。

  生:什么叫“七拐八弯”?

  师:一位同学来演一演“七拐八弯”。

  生:为什么山路会七拐八弯?

  课件:七拐八弯的山路。

  生:为什么“分明是到了寨边,怎么一户人家也不见?”

  ……

  (问题出现在哪个小节,就围绕那个小节进行问题解决、朗读指导。)

  ③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扫清障碍)

  2、师:现在我们有感情地一起把诗歌朗读一遍,想一想自己最喜欢哪节诗?

  [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借助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质疑、解惑,让课堂始终充满着活力,从而进一步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意境。]

  三、再读,感悟意境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里把自己所喜欢的小节美美地读一读,再根据自己的理解,把你所喜欢的景物画出来。

  1、学生一边读一边画。

  2、每小组评出一位画得最好的同学。

  3、展示:告诉同学们你喜欢的是哪个小节?画的是什么景物?

  [淡化、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借助绘画这一学生十分喜爱的手段,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四、总结延伸:

  同学们回到家里,把自己的感悟放到诗歌里,背给爸爸、妈妈听,好吗?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更有特色的山寨正等着我们去欣赏、去赞美、去描绘呢!同学们有机会可以请爸爸妈妈带我们到外面去看看,说不定我们也能成为诗人!

  教学反思:

  本节课,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优势,运用多种途径进行阅读教学,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互动讨论,师生共同读文解惑,将质疑紧密与读文、学文、感悟结合在一起。在这种平等、互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既能让思维活跃的学生大胆表现,也能带动思维不够活跃、表达不够流畅的学生得到锻炼。而且,释疑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方式、语言组织能力的过程,也是学生将语言文字知识与生活,与其它学科结合的过程。通过这样一节课的学习,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提高,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问题探究解决能力得到了培养。

《山寨》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3、培养学生感受山寨的美以及发现自然美的能力。

  4、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体会祖国山寨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通过学习,理解想象山寨的特点,体会山寨有趣的现象。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出示课件,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三位朋友(课件:少数民族人物)。你们看,她们的穿着打扮和我们的.是不是一样?对,因为她们是少数民族的。她们不但穿的不一样,连住的地方也不一样。请看她们住的地方(出示课件)。刚才我们看到的小村庄,就叫山寨。

  2、板书课题:山寨。认识“山寨”的“寨”(出示课件:少数民族住的房屋,从而让学生从图与字进行联系识记)。

  二、初读课文,扫除生字障碍。

  1、自读课文,不懂的字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解决。

  2、多媒体范读课文。

  3、检查读课文、词语、生字的情况。

  (1)、多媒体显示课文内容,指名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小节读。

  (2)、检查词语,运用课件设计成“爬山活动”,读对一个词语登上一步。

  (3)、检查生字。先运用生字卡片进行多种形式的抽读生字,再运用课件出示生字,让学生讨论、汇报识记生字的方法。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

  1、按要求默读课文。

  2、小组分享读书收获,交流不懂的地方。

  3、学生汇报,教师适时指导感情朗读。(课件出示:七拐八弯的山路、林遮树掩的景象。)

  4、配乐朗读。(多媒体播放音乐)

  四、总结。

  1、让学生在书上画一画山路。(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画的山路)

  2、展开想象,你在上山路时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

《山寨》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识字8个,写字9个,用“怎么”写一句话。

  2.结合“金钥匙”,初步学习默读的方法。

  3.准确流利读文,感受意境,从而热爱大自然。

  〖教学准备〗

  教具:一些山寨景致的影音剪辑

  学具:搜集的、自己画的山寨图片,与山寨有关的见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我们贵州是许多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一些少数民族喜欢十几家、几十家、几百家聚集在一块儿住。他们这种住的地方就是山寨。板书课题。你们搜集到了和山寨有关的资料吗?

  (学生交流搜集到的与山寨有关的图片、见闻资料。)

  2.师:大家搜集到的资料真丰富。今天我们要学习《山寨》这首诗,大家轻声读读课题,看看自己想从诗歌里了解些什么?

  生1:我想知道是我旅游时看到的山寨美,还是诗歌里写的美。

  生2:我想知道诗歌里写的山寨和我找到的资料有什么不同。

  生3:我想知道诗歌里写的山寨是什么样的。

  3.师:只要同学们能够在读中体会,你们的愿望就一定能实现!

  [由学生自己的愿望引出学习的内容,增强了下一步学习活动的趣味性、主动性。]

  二、自学生字,合作识文。

  1.师:请同学们轻声自由读课文,试着读准字音,把自己没有把握的字勾出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读不通的句子就多读几遍。

  (学生读文、识字。)

  2.师:大家一定有好的记字方法想交流吧!

  生1:“弯”字下面的“弓”字就是弯过来弯过去的,我们就不会把“弯”字写成“变”字了。

  生2:记住有两股小小的西风就能让我们的头发飘起来,我就把“飘”记住了,不会把“示”字下面的“小”字写出了头。

  生3:我们挂起东西总是用“手”,所以“挂”字是“扌”旁,两个“土”字就像两张小凳子,我们的个子矮,挂东西时要垫上两张小凳子。这样记,大家一定不会把两个“土”字写成一竖四横。

  生4:叫唤是用嘴,所以“唤”字是“口”旁,小狗喜欢跑到屋子外面玩,所以“唤”字下面的“大”字跑到了“冂”的外面。我们写的时候不要把“冂”加“大”字写成“口”字加“人”字。

  3.师:同学们想到的记字方法真新颖!我们试着用用别人说的好方法,把生字放到诗歌里读一读。然后四人小组互查,看看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把诗歌读通顺了。

  (学生先自读文,然后小组内读文互查。)

  三、质疑、解惑。

  1.师:同学们,通过读课文,读诗歌,我们可以增长许多知识,感受到我们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大家能回忆出我们已经掌握了哪些读文的方法吗?

  (生大声朗读、轻声自由读、小组比赛读、诵读。)

  师:今天,“丁丁”和“冬冬”在“金钥匙”里要教给我们一种新的朗读方法默读。请大家把书翻到第34页,轻声自由读一读“金钥匙”,想想,“丁丁”和“冬冬”是怎么说的?你读懂了什么?

  生1:我读懂了默读时不能出声音,不能用手指读。

  生2:我明白了默读时嘴不能动。

  生3:“丁丁”告诉我们,学习默读不要着急,要慢慢来。

  [从旧知识的复习过渡到新知识的感知,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另外,通过学生自读自悟总结默读的方法,学生更易接受与记忆,同时也从点滴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2.师:《山寨》这首诗歌有几个小节?

  生:三个小节。

  师:我们试着默读第一小节,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生1:什么是“炊烟”?它是什么样的?

  生2:“炊烟”就是一种烟。

  师:对,是什么时候会看到的烟?

  生3:是东西燃烧的时候冒出的烟。

  师:春游和秋游时,我们喜欢到花溪河畔烧烤、野炊。那个时候,会有……

  生4:会有许多呛人的烟。

  生5:我懂了,那就是“炊烟”。

  师:对了,“炊烟”就是人们烧火做饭的时候,冒出的烟。

  生6:为什么“看着飘起的炊烟,好像离山寨不远”?我们都已经看到了山寨了,为什么还要“一走就是半天呢”?

  (学生读文讨论:)

  生1:人其实可以看得很远。就好像你在黔灵山上,你可以看整个贵阳市,可以看到阳明祠,可是,如果我们走到阳明祠,就要走很久,可能也是半天。

  生2:从我们搜集的图片里,我们发现山寨都是在大山里。如果我们看到了山寨,可以走直线,可以飞的话,一定能很快到。但是,我们小组的曾诚说,有一次他和爸爸、妈妈去山里的一个苗寨玩,发现到那个寨子的路是弯弯曲曲的。所以,我们小组想:因为山路总是弯弯曲曲的,到山寨的时间就要半天。

  生3:我们小组和第二小组讲的差不多。课文里面也说“哪知道上山下山,一走就是半天。”就是在告诉我们,到山寨要走上山路、下山路,路很长,要走很久。

  3.师:同学们今天的思维很活跃,表达很流畅。能试着默读第二小节,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吗?

  生1:我不明白“分明”的意思。

  生2:你可以试着把“分明”换成“明明”读一读。

  生3:为什么诗歌里写“分明是到了寨边,怎么一户人家也不见?”已经到了,怎么会连一户人家也看不到?

  生4:我知道,山寨里的人种田去了。我看到过他们种的梯田,可美丽了!

  4.师:你说对了一部分,很多山寨里的少数民族是种梯田的,梯田可以保证水分流失得少。不过,你提出的这个问题我们还要联系第三小节,联系插图,才能理解。请大家把第2、第3小节连在一块儿读一读,再观察插图,思考思考:如果是我们到了寨边,一定会看到什么?

  生1:许多绿色的树木。

  生2:还有脚边的小路。

  生3:树木和青藤把山寨挡住了。

  生4:小路拐过来拐过去,我们不知道往哪里走才对。

  师:看来,联系上下文讨论还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你看,我们一用这个方法,就弄明白了一个难题。那刚才大家在读第三小节时,有没有不清楚的地方?

  生1:“青藤垂挂屋檐……”为什么用省略号?

  生2:诗歌在告诉我们,有许多的青藤垂挂屋檐,太多了,写也写不完。

  生3:谁能告诉我“多亏”的意思?

  生4:“多亏”的意思就是“幸好”。就好像今天突然下了雨,第一节课下的时候,我给你说“幸好我带了雨伞,要不然就惨了”,也可以说“多亏我带了雨伞,要不然就惨了”。

  师:你解释得真有特色,将我们的生活和语文学习联系在一起了。

  [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借助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质疑、解惑,让课堂始终涌动着一潭鲜活的水,从而为体会诗歌意境铺平道路。]

  四、体会意境、朗读感悟。

  1.师:诗歌有三个小节,把山寨的路远、弯、树木茂密这些特点写得十分生动,默读课文,想一想,自己喜欢哪些生动的词句?能说出理由的就说说理由。

  生1:飘起的炊烟,让我觉得远远地看,山寨很热闹。

  生2:飘起的炊烟,让我觉得山寨像是神仙住的地方。

  生3:一走就是半天,让我明白了到山寨的路很长、很远。

  生4:“七拐八弯、左转右转”这两个词我喜欢。

  师:还有同学也喜欢这两个词吗?能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吗?

  生1:这两个词让我觉得山路弯来弯去,很长、很有趣。

  生2:“林遮树掩”、“青藤垂挂屋檐”,告诉了我们山寨的树木又多又茂密。

  生3:多亏小狗儿声汪汪,才把客人唤到门前。我读到这,觉得很有趣,让我感觉到了终于到了山寨大门时高兴的心情。

  2.师:同学们试着把这些生动的词句读出韵味来。先在小组内读一读,然后选出一位代表在班上读文。

  生1:我喜欢听一组同学读“飘起的炊烟”,她读得有些轻,就像飘起的炊烟一样。

  生2:我觉得二组同学读“多亏小狗儿声汪汪,才把客人唤到门前”读得好,读出了终于到了山寨时高兴的心情。

  生3:三组同学,你读“到处林遮树掩”同我读的不太一样。你把“林遮树掩”读得重一些,我想把“到处”读得长一些。请大家听一听,哪一种更好?

  生4:我觉得把“到处”读得长更好一些。这样才感受到山寨的树木太多了,哪个地方都有。

  生5:“分明是到了寨边,怎么一户人家也不见?”这一句你没有读出问的语气来,下次请注意。

  [真正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的独特见解与体会、个人感受与感悟充分地得到交流与展示。]

  师:哪些同学也能够读好这一句?请起立读。(部分学生起立读。)

  3.师:同学们评议、交流得很有水平。老师这儿有一些我们贵州少数民族山寨的景致。大家欣赏欣赏,也许它能帮助我们把诗歌读得更优美呢!

  (教师播放vcd,学生欣赏。)

  师:现在,还有谁能读好诗歌?我们学习别人读得好的地方,把诗歌读给自己喜欢的伙伴听!

  师:大家从自己和学习伙伴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1:山寨的树林很茂盛。

  生2:到山寨要走很远的路,而且路七拐八弯。

  生3:山寨里有很轻柔的炊烟。

  生4:山寨里的小狗很有趣。

  师:同学们体会到了山寨的美,那想不想自己到山寨里看一看?可是,到山寨我们要走路呀!请大家在插图里画出去山寨的山路,顺着你画的小路,你一定能到达山寨!

  (学生画山路,教师巡视。)

  [淡化、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借助绘画这一学生十分喜爱的手段,一方面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一方面可以反馈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山路又长又弯的特点。教师可随之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

  4.师:请大家把书翻到32页,大家轻声自由读一读第3句。同桌先试着说一说,然后写下来(学生练习说,教师巡视,及时纠正错误的说法)。

  五、总结延伸。

  师:同学们,回到家里,把自己的感悟放到诗歌里,背诗歌给爸爸、妈妈听,好吗?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更有特色的山寨正等着我们去欣赏、去赞美、去描绘呢!同学们有机会可以请爸爸、妈妈带着我们多到外面走走看看,也说不定有一天,我们也能成为诗人!

  〖教学后记〗

  对一些相对较有难度的文章来说,教师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互动讨论,师生共同读文解惑,是极好的一种的教法与学法。在这种平等、互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既能让思维活跃的学生大胆表现,也能带动思维不够活跃、表达不够流畅的学生得到锻炼;而且,释疑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方式、语言组织能力的过程,也是学生将语言文字知识与生活、与其他学科结合的过程。相信通过长期的积累,学生的语文素养会得到长足地发展。

  不过,在师生互动解惑的过程中,教师要正确理解“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指导思想的内涵,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一不能让学生千头万绪的思维如脱缰的野马在短暂的四十分钟里无拘无束地驰骋,脱离、失去与学习目标的联系。二是不能让质疑成为师生互动的问答练习,解决完学生的疑惑便告一段落,而应该将质疑紧密与读文、学文、感悟结合在一起,质疑、解惑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方法,不是学习的最终结果。

  总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考虑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应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本课教学设计就是根据诗歌语言文字的特点而巧妙设计了教学环节,其目的就是鼓励学生有独特感受、独特体验、独特理解,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火花。开课伊始,教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来引出课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活思维火花,从而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活动中。

  从本课教学设计来看,教师很好把握了第一学段教学的重点,即:抓好识字教学,使之更好的为读文感悟打好基础。就词解词,就句解句,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非常困难的。然而,老师让学生借助插图,回想自己所熟悉的生活中的事,不仅降低了理解的难度,而且把课堂与生活衔接起来,将生活的经验运用于课堂,加深了学生的体验,碰撞着学生的心灵,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情不自禁”是“诗”与“文”的联系点。在联系上下文读好词句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想像,理解词义便水到渠成。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本课体裁是诗歌,它的语言高度凝炼,蕴含深刻。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细细反复品读体会诗歌的意境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通过让学生把语言文字与生活实际联系,想像诗文所描绘的画面,借助多媒体手段展示画面,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情境,体味诗句,朗读感悟。通过画面演示、教师评价等方式来促使学生乐读,改变了“讲深讲透”的做法,给学生留下自我感悟,自求得知的空间。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聚集于“喜欢”和“能读”上。从本课实录可以看到,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听读、自读、默读等方式,使他们在自主、合作的氛围中,充分调动积极的学习情感,享受阅读的乐趣,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山寨》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青青的山”这一主题,编排了两篇主体课文,一篇自读课文和一首古诗。本单元从诗歌、散文、古诗不同的形式来描绘山中美丽的景色。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山寨》是本单元第一篇主体课文,这是一首充满情趣的小诗,通过描绘山寨路上的景色,真实地再现炊烟袅袅,绿树掩映,小路蜿蜒绵长的山寨风光。这首诗的语言颇具特色。每一段都是一正一反、一扬一抑地表达上山人急切和欣喜的心情。

  二、学情分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山寨风光,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来说,没有这样的经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观看有关“山寨”的图片及电脑课件等,细细品读,产生美丽的遐想,在通过讨论理解诗的意境。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对二年级学生的要求及本课特点,制定目标如下:

  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10个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独立识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读懂诗歌内容,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四、重点与难点:

  体会诗歌的意境,有感情朗读。

  五、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收到情感讯号,获得思想启迪。这首诗比较短小,语言生动有趣,所以,要让学生反复朗读,边读边思考,放手让学生的感官在文字中停留,让优美而富有情趣的文字触及孩子的心灵,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思维。

  六、教学准备:

  收集山寨的有关资料,关于山寨风光的多媒体课件或图片。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切入课文

  同学们,贵州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一些少数民族喜欢十几家、几十家、几百家聚集在一起住。他们这种住的地方就是山寨。你们收集到了和山寨有关的资料吗?

  学生交流收集道德与山寨有关的图片、资料。

  是啊,山间村舍零零落落,掩映在树林里,与高楼林立的城市有着截然不同的风貌,充满了别样的情趣。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山寨,游览一番。轻声读课题,看看自己想从诗歌中了解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

  2、同桌合用一本书,相互检查正音。

  3、通过指名读、开火车、擂台赛等方式检查识字情况。

  4、指名分节读课文,这首小诗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

  (三)品读感悟,体会意境。积累词汇

  1、这首小诗主要描绘了上山寨的路上的美丽景色和作者急切与欣喜的心情,请同学们选择你最喜欢的地方反复朗读,体会一下该怎样读。再按自己的理解配上图画。

  2、引导学生理解山路远、弯,七拐八拐,左转右转,林遮树掩,青藤垂挂等词,体会作者由高兴到失望再到惊喜的变化历程。

  学生汇报一小节,教师播放音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到黑板画出诗中所描写的景色,并适机指导朗读。

  山寨之行给你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学生自由发表看法,体会作者的心情和上山的情趣。)

  请画出你认为最美的词,小组内读词,互相品评,欣赏。

  (四)配乐朗读,升华感情。

  是啊,山寨太美了,真是鸟语花香,空气清新,那就让我们有感情地读一读,会背的同学背一背,再一次感受它的美。

  (五)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请你当小导游,结合收集到地资料,用自己的语言给我们介绍一下风景如画的山寨吧。

《山寨》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识字8个,写字10个;

  2、正确流利读文,感受诗歌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

  1、学认学写本课生字;

  2、感悟诗歌的意境。

  三、教具准备:课件   字卡   学生搜集的有关山寨的图片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诗歌,题目是《山寨》(齐读课题)

  问:看到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山寨资料:(图片)

  师介绍:我国的少数民族喜欢十几家、几十家甚至几百家聚集在一起住在山上,他们住的地方就是山寨。诗人根据山寨的特点写了一首小诗,你们想听吗?

  (三)课件播放:边看边听

  (四)师:多么美的山寨,多么美的小诗,你们想读读这首小诗吗?

  读诗歌(会读的大声读,不会读的小声跟读)

  (五)读文识字,读中感悟:

  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或句子,画出小节;

  分组交流;(相互答疑)

  质疑: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全班交流)

  问:你能从哪些语句中了解到山寨的特点?(学生自我感悟)

  师小结:看着不远的炊烟,来到山寨一走就是半天,可见,山路绵长。小路七拐八弯才到寨边,可见,山路蜿蜒。听到小狗汪汪,方知到了门前, 噢,原来,主人家掩映在树林与青藤之间。

  试着背诵《山寨》这首诗(采用多种形式)

  (六)测读生字:

  师:同学们读课文读得这么好,那么,课文中的字你们都认识吗?让我来考考你们吧!

  师出示字卡:让学生给生字照像,指名生读生字,再组词。

  补充:说说“飘、炊、烟、弯”等字你怎么记?(教师鼓励学生用识字法识记)

  请小老师测读(以多种形式)

  (七)游戏:

  爬山比赛(读对一个词就向前前进一步)

  (八)指导写字:

  观察:本课九个生字,说说哪个字最难写?

  重点指导:

  师强调:飘:左上是“西”,右边是“风”

  唤:右边是“奂”,横两边要出头

  按“观察——提醒——描写——评议”四个步骤进行

  例:飘

  观察字的结构

  提醒哪一笔易错(结合课件)

  描写范字,生边描边说笔顺笔画,再写一写

  评议(师生评议、自评)

  作业:

  1、生字

  2、把这首诗歌朗读并背诵给家人听

  3、画一幅《山寨图》并配上一段话

《山寨》教案 篇8

  2004年3月24日在中关村一小举办的“京津”两地课程改革的评优课上,我有幸听到了北洼路小学的刘茵老师的《山寨》,更让我体验了一堂别具特色的教学方式,生动活跃的课堂形式。在此我姑且经他称为“游艺型”课堂,现将我的一些感悟谈一谈。

  巧妙地运用激励性话语把学生引入课堂。在上课伊始,教师就运用鼓励性的口号把学生带入到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之中。如:“二(9)二(9),我们是自信的小朋友!”……老师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在教学上是动了脑子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教师正是利用一些“上口”的积极性话语调动了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做出了课堂上师生尊重、合作、平等式教学的有利探讨。

  教师导入的情境入诗入画,恰到好处。刘茵老师运用带有云南傣家风格的葫芦丝作背景音乐,并贯彻课堂的始终,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促进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其中,板书更是独具匠心。教师深厚的的简笔画功力让在场的老师为之惊叹,短短的2分钟,就将一幅群山环绕中的山寨栩栩如生的画在了黑板上,不得不令在场的老师折服。但就是这短短的几分钟,却令孩子们有了更深的体会。课文中提到了“山路七拐八弯”,教师就此让学生想一想,再到书上、黑板上画一画,给课文插图补白,充分的利用了教材,并把“读书动脑”这一学习过程贯彻于课堂始终。以上看似平常又起到了不平常效果的教学设计充分的体现了一位身居课改前线教师对情境教学的独特见解。课文的拓展环节适当,起到了“画龙点睛”之笔。教师在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

  师:同学们,我们马上就要离开山寨了,你们舍得吗?

  生:不舍得。

  师:为什么?

  生:因为那里环境美。

  师:原因何在?

  生:以内那里的人保护环境。

  师:作为一名小游客,你到那里会怎样做?

  生:不乱扔纸……

  教师如此设计,突出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特点,注意培养了学生情感教育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儿童的综合性学习是这样提到的:“综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教师正是利用“山寨”这样一片简短的小诗,对学生进行了恰到好处的人文关怀。

  在听取了刘茵老师的《山寨》一课教学之后,针对自己在教学时的一些设想,给了我一些反思,也有一些不同的想法,在此机会提出来,争取得到大家的指正。刘老师在学习本课时,学习过程始终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设计从“哪里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入手,学生结合自己实际进行全文教学,但我在此有一点拙见:本文的诗人是按照不同的情境体会到“山寨”的不同感受,是一个有层次、有顺序的不同感触。经过老师、和学生的一再分离,是否是学生真正感受到了不同情境下的不同感受呢?教师如此的做法是否真正体现了“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了呢?我们不妨在激情过后静下心来想一想,在教学这样的课文时只有这样一条路是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吗?如果教师能够从不同的情境下对学生进行及时的点拨,是不是会更好呢?我们不妨再做探讨。

  总之,“山寨”一文的教学设计是教师努力在向《语文课程标准》探索的一个缩影,给新时期的教师们起到了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教师把“幸运52”式的游艺性语言引入课堂,不乏乃意见胆大、创新之举。我想,新时期的语文教师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善于发现,激发学生内在的潜力,使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喜获丰收,刘茵老师正是在此作了有力的初探。

《山寨》教案 篇9

  我参加广西(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执教《山寨》一课。这节课让我感到,课堂教学做到既真实又扎实,既生动又生效才是一节好课。这节课使用了EEPO方式中的要素组合方式,努力体现知识性、个性、创造性和互动、主动、能动等特色。

  这节课课堂朴素平实,避免形式化学习,注重实效性。

  首先,扎实地掌握知识技能。如句、词、字的学习,配合学习卡的使用,认字、识字、写字、辨字等;感悟诗意,有感情读文,学会从诗中提问题和找答案的方法等。既让学生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又能扎实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其次,有效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都有明确的合作要求,操作简单,避免了合作形式化。同桌互说、互考,4人小组读诗、背诗,找小伙伴互学等合作学习,促进了学习的实效。

  第三,适当的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鼓励性的语言,自己为自己鼓掌,同桌互评能得几颗星,同桌互夸互画小红旗等,这些评价不多,但恰到好处,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共分四部分完成。识字、写字共16个,感悟诗歌、背诵诗歌等,看起来容量很大,但在教师为学生创设的学习环境中,每个学习情境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有不想下课的感觉。下课时,学生们都围在我的身边,争先恐后提出很多有关山寨的问题和说对山寨的感受。这种情形,在我上公开课还是第一次碰上。这也恰恰说明,教师所创设的学习环境是有效的、成功的。轻松、机智、民主、竞争的环境,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本节课的教学也有不足。新课标要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相结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应该相辅相成。在品悟诗意的学习中,虽然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从诗歌中提问题和找答案,在读有所悟。但教师没有让学生再进一步去从诗歌中思考、寻找问题。学生的学未能充分体现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山寨》教案 篇10

  教材解析:

  《山寨》是北师大版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青青的山”的第一篇主体课文,是一首简短而富有情趣的小诗。作者描绘了上山寨的路上所看到的奇丽景象。以拜访山寨着的角度,写出了山寨的位置、周围的环境,抒发了作者兴致勃勃的心情。山寨的直线距离近,实际路程远,加上林遮树掩,产生了奇妙的线性。全诗共三节,分贝写出看去山寨的感觉、山路的曲折绵长和山路边、山寨里的景色。本课插入只有一幅,画出了山寨的远景,想象空间很大。课文中的词语挺多,但是都可以结合实际和插图理解,识字十个,写字五个,有书写难度的“垂”字需要进行观察指导。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十个生字,练习自主认识形声字,重点指导“垂”的书写。能够认读七拐八弯、林遮树掩、分明、多亏、垂挂、炊烟等词语,并能运用已学方法了解词语的意思,尝试简单运用,在此基础上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尝试背诵诗歌。

  2、 通过朗读诗歌,了解山的特点、山路的特点、山寨的景色,体会山寨的美丽。

  3、 激发学生对山寨生活的喜爱和向往,引导学生寻找美丽山寨,体会祖国山河的美丽。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生字,学会正确书写,积累本课的新词。

  2、体会山寨的特点,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结合语句和课文插图想象体会山路、山寨的特点,体会山寨的情趣并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主题导入

  这一单元我们要走进“青青的山”,一听到这样的题目你会想到什么?(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用完整清晰语言进行描述)

  青青的山,不仅景色优美,还有许多有趣的山寨,今天我们就当一名游客,一起去寻找山寨吧!

  (板书课题:山寨)

  课题中的“寨”字是今天要学习的第一个生字,再读一读。可以组什么词呢?(学生口头组词)你可以记住它的字形吗?(结合学生的发言,回顾巩固识字的方法,比一比、换一换等。)

  二、 自读课文,识字学词

  1、 这是一首小诗,一共有三节,先自己试着读一读,努力做到读准每个字的字音。(学生自读课文,识字正音)

  2、 读得怎么样呢?同桌两个人互相读读,每人读一节,如果你的同桌有读得不准的地方,帮帮他。(同桌合作学习,互相检验正音。)

  3、 可以读下来吗?谁愿意试一试?(指名朗读诗歌,全班听辨)

  4、 诗歌是动听的,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词句中的停顿,尤其是节与节之间的停顿。(教师范读课文)

  5、 你想读读吗?自由朗读,把诗歌的美读出来吧!(学生自由读文)

  6、 诗歌这么美,诗中的词语也很有意思呢!你有发现吗?

  (学生自主发现,找出课文中的新词,学习、积累。)

  (“七拐八弯”、“左转右转”、“林遮树掩”、“多亏”、“分明”“炊烟”)你有什么办法可以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呢?

  (结合学生发言,指导学生拆分词语、根据生活经验、结合课文插图、想象对比、同义词辨析、画简笔画等方法了解新词。)

  (出示词语卡片)如果你已经会用那个词了,我就把它送给你,谁来试试看?(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尝试运用)

  7、 在读文学词的时候,我们认识了许多生字,如果他们单独出现你还认识吗?(出示课文生字,再次认读巩固)

  三、 学习课文

  1、这么美的山寨,咱们一起去找找吧!

  2、齐读诗歌第一小节

  站在山脚下,你看见山寨了吗?(注意标志:飘起的炊烟)

  山寨看起来离我们不远啊?是吗?(结合“哪知道上山下山,一走就是半天。”体会山寨的遥远)

  仅仅读了一节诗,我就发现了山寨的奇妙,山寨看起来挺近,走起来很远。我想这样读,来展示。(教师范读)

  你想怎么读呢?(学生自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3、为了找到山寨,我们继续走吧!

  (指名朗读第二小节)

  你有什么发现啊?这里的山路有什么特点?

  (了解山路的曲折回转)

  如果你走在这样的山路上,心情怎么样?

  (学生自主发言)

  4、 有人说,这样的路越走越有意思,你听

  (教师范读第三节)

  指导为什么这么长时间没有走到,我还是这么高兴吗?

  (结合学生发言引导学生发现山路的趣味,路边的美景,体会寻找山寨的乐趣。)

  最终是谁帮我找到了这个山林中的寨子?(小狗)

  对这个答案你有什么问题吗?(激发、引导学生质疑:为何山寨的小狗知道主动欢迎客人)

  小狗“唤”我们来到门前,这一个字你体会到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小狗以及它背后的主人对于所有来的客人是多么的热情)

  5、 情境创设

  (1) 如果你就是这里热情的山民,我问你:老乡啊,你们居住在这里,让我们好找啊!为什么要把家安在这里呢?

  (以山民的角度描绘山寨的美)

  (2) 如果你是寻访山寨的游客,我问你:上山下山、七拐八弯地来到这里,值得吗?

  (以游客的身份赞叹山寨的美。)

  (3) 听了你们的描述,我也想去找找那美丽的山寨,你能告诉我,怎么才能找到吗?

  (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寻找山寨的路线和标志,再次体会山寨的特点。)

  6、那就让诗歌当我的导游,告诉我怎么走吧!

  师生合作,再次巩固朗读,识记主要环节和词句。

  7、我们找到山寨,了解了山寨的特点,欣赏了山寨的美景,见到了热情的山民还有他家的小狗,在家里读起《山寨》时,好像是回家以后的回忆和感受,我们一起想聊家常一样讲一讲吧!

  (指名分节背诵)

  让我们合起书,把《山寨》动情地讲个更多人听。

  (师生合背诗歌)

  四、 拓展资料,布置活动

  青青是山在我们国家有许多座,每座山的山脚下、山腰上都会有美丽而奇妙的村寨,如果你想看到更多,那就去找找它们在哪里吧!

  五、 作业

  1、 认读字词,熟读背诵诗歌。

  2、 运用网络资源寻找中国最美的山寨,说说它的美。

  板书设计:

  山 寨

  我的发现

  七拐八弯 炊烟 引到寨前

  左转右转 小路 带到寨边

  林遮树掩 小狗 唤到门前

《山寨》教案 篇11

  广西容县容城镇第三小学  植瑞媚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3、培养学生感受山寨的美以及发现自然美的能力。4、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体会祖国山寨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感情。教学重难点: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通过学习,理解想象山寨的特点,体会山寨有趣的现象。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1、出示课件,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三位朋友(课件:少数民族人物)。你们看,她们的穿着打扮和我们的是不是一样?对,因为她们是少数民族的。她们不但穿的不一样,连住的地方也不一样。请看她们住的地方(出示课件)。刚才我们看到的小村庄,就叫山寨。2、板书课题:山寨。认识“山寨”的“寨”(出示课件:少数民族住的房屋,从而让学生从图与字进行联系识记)。二、初读课文,扫除生字障碍。1、自读课文,不懂的字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解决。2、多媒体范读课文。3、检查读课文、词语、生字的情况。(1)、多媒体显示课文内容,指名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小节读。(2)、检查词语,运用课件设计成“爬山活动”,读对一个词语登上一步。(3)、检查生字。先运用生字卡片进行多种形式的抽读生字,再运用课件出示生字,让学生讨论、汇报识记生字的方法。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1、按要求默读课文。2、小组分享读书收获,交流不懂的地方。3、学生汇报,教师适时指导感情朗读。(课件出示:七拐八弯的山路、林遮树掩的景象。)4、配乐朗读。(多媒体播放音乐)四、总结。1、让学生在书上画一画山路。(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画的山路)2、展开想象,你在上山路时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 板书设计 : 山寨 七拐八弯林遮树掩      

《山寨》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及组成的新词,学习认读字。

  2、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体会祖国山寨的美景,体会上山人急切和欣喜的心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3、培养学生感受山寨的美及发现自然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以读代讲,以读为本,理解想象山寨的特点,体会山寨有趣的现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川秀丽。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

  2.播放多媒体

  同学们,谁来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生自由说)这“丛林掩映、绿树环绕”的地方,就是山寨,是少数民族在山中居住的地方。大家想去那儿做做客吗?今天,我们就一块来学习《山寨》。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随题识字: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己试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你喜欢的办法解决它。

  2、指名三人读课文,集体纠正字音。

  3、同桌两人互读,检查字音读的是否准确。

  三、学习课文,深化理解

  1、山寨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在小组内用你们喜欢的方式一起读一读吧!

  2、学习第一小节:

  (1)请两名同学分别读第一小节的两句话,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生:“飘起的炊烟”,“分明是到了寨边”,为什么还要一走就是半天呢?)

  (2)相机指导朗读

  3、学习第二小节:

  (1)自读第二小节,这节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生:为什么到了寨边,却一户人家都不见呢?)(小组讨论)

  (2),如果你就是那些游客,你的心情会有什么变化?(急切、奇怪、失望、无奈) 相机指导朗读

  4、学习第三小节:

  (1)指名读第三小节,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山寨周围的环境是怎样的?(生:到处林遮树掩、青藤垂挂屋檐)

  (2)老师这有一些树的图片,谁来贴贴什么叫“林遮树掩”?

  (3)这样的情景使人几乎看不到人家,客人又是怎样找到门前的呢?如果是你,当你真正见到山寨真面目的时候,你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惊喜)怎么读出这惊喜的感觉,谁试试?看到同学们读的这么高兴,老师也想读,想和老师比一比吗?(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5、聪明的小游客们,请你们想象一下,当我们走了这么长的山路终于走到了山寨,你都会看到些什么?(生自由说)

  四、有感情朗读全文

  山寨那美丽的景色让我们留恋往返,让我们带着想象,全班一起再配乐背读一遍课文,好吗)

  五、总结

  今天我们的山寨之旅就要结束了,大家玩的高兴吗?希望我们大家有一天都能有机会体会山寨的美丽。

  六作业?

  拿起手中的画笔,画一画印象中的山寨。

《山寨》教案 篇13

  本节课,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优势,运用多种途径进行阅读教学,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互动讨论,师生共同读文解惑,将质疑紧密与读文、学文、感悟结合在一起。在这种平等、互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既能让思维活跃的学生大胆表现,也能带动思维不够活跃、表达不够流畅的学生得到锻炼。而且,释疑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方式、语言组织能力的过程,也是学生将语言文字知识与生活,与其它学科结合的过程。通过这样一节课的学习,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提高,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问题探究解决能力得到了培养。

《山寨》教案 篇14

  这节课让我感到,课堂教学做到既真实又扎实,既生动又生效才是一节好课。

  首先,扎实地掌握知识技能。如句、词、字的学习,配合学习卡的使用,认字、识字、写字、辨字等;感悟诗意,有感情读文,学会从诗中提问题和找答案的方法等。既让学生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又能扎实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其次,有效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都有明确的合作要求,操作简单,避免了合作形式化。同桌互说、互考,找小伙伴互学等合作学习,促进了学习的实效。

  第三,适当的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鼓励性的语言,自己为自己鼓掌,同桌互评能得几颗星,同桌互夸互画小红旗等,这些评价不多,但恰到好处,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充满了灵性和生机。

《山寨》教案 篇15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实践也证明,越是敢于质疑的学生,其主体作用越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只有学会提问的孩子,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在课堂上,我们锻炼孩子的质疑能力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例如:在读了课题后,可以让学生质疑;在初读课文后,可启发学生质疑;在读到重点段,重点句时,可引导学生质疑;在学完课文后,还可问问学生哪里还不懂或对哪儿还有疑问。总之,一堂课中,可训练学生质疑的地方有很多,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训练。

  例如:在《山寨》中,“林遮树掩”就比较难理解,此时,就可让学生通过自己朗读课文,自我发现其中的问题,提问,并一起研究讨论,再结合图片理解此个词的意思。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发现只要启发得当,学生是能抓住课文的重点难点提出问题的,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发现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但训练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个应引起重视的问题。那就是质疑能力跟学生原有的语文素养有着密切关系。往往语文素养较好的同学,善于提问,而且提的'问题很有价值。而语文素养本身较弱的学生,要么发现不了问题,要么提问质量不高,甚至东拉西扯远离课文中心。因此,我认为在训练中,要把提高语文素养较弱的这部分学生的质疑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我们老师要有耐心,多采用鼓励的方法。我相信,只要我们对学生报有期望,愿意为之付出努力,那么我相信,学生的质疑能力一定会逐步提高,进而也会带动他们学习能力的提高。

《山寨》教案 篇16

  一、复习导入

  ⒈  昨天我们已经用各种识字方法和《山寨》这篇课文的生字成为了朋友,那现在老师要来考考大家,看看你们有没有睡一觉就把这些朋友给忘了呢?

  ⒉  /出示课件

  吹变睡夸句

  炊弯垂亏狗

  ⒊  指名回答,师出示相应课件

  二、初读课文

  ⒈ 这篇课文有几个小节呢?(三小节)。

  ⒉ 师说出“朗读三步曲”:

  ⑴自由大声地朗读一遍课文,读通读顺。

  ⑵和同桌一起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更流利,同桌有困难的可以互相帮助。

  ⑶把自己最喜欢的小节默读两遍,边读边想象。

  ⒊ 把读懂的小节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师课件出示绘画的切入点:

  ⑴山寨在什么样的地方?

  ⑵通往山寨的路有什么特点?

  ⑶山寨有些什么特点呢/

  三、以画入手,品读课文

  ⒈师:有谁画了和第一小节相关的?(找到了廖川同学画的,指着他画的炊烟,提问),你说说你画的是什么?你为什么这样画呢?

  生:我画的是炊烟,因为书上的第一小节有一句“看着飘起的炊烟”。

  师:哦,你很会抓住词语来作画,不错!

  (师相应出示课件,一幅飘着炊烟的山寨图片,加上课文第一小节文字)

  师:谁来读一读这一小节?(一学生起立读)

  师:谁来说说他读得怎样?

  生1:声音有点小。

  生2:他读起来感情是平平的。

  师:哦,那你认为应该以什么样的感情来读呢?(学生一时难住)。

  师:客人看着炊烟,就快到山寨了,这时心情怎样?(学生大喊“高兴”)。

  师:那后来走了半天还没到,客人的心情又有什么变化?

  生1:伤心。

  生2:痛苦。

  师:客人只是没马上看到山寨,不是什么痛苦的事情,刚刚快看到了,现在走了半天还没到,应该是?(一学生喊出了“失望”)。

  师:你太会用词了,那谁还喜欢这一小节?试一试读出高兴变为失望的感情。

  学生跃跃欲试,几个学生读完之后,还是有些没找对感情,师放录音带范读,学生用心听,再指名读,感情基调找对了。

  师:老师心里也痒痒的,想和你们比一比。(师范读)

  ⒉(继续拿廖川同学的画展示)

  师:刚才看见很多同学都画了和第二小节相关的,谁来说说你为什么把路要画成这样?

  生1:因为去山寨的路是弯弯曲曲的。

  生2:书上写了是“七拐八弯”的。

  师:嗯,你们都看得很认真,画得也很认真。那如果是你,走在这七拐八弯的路上是怎样的心情,请你们看看老师带来的两种图片。(出示课件第二小节文字,两种图片,用鼠标在图片中的小路上走一遍,演示什么是“左转右转”)

  生1:老师,他刚才看到山寨快到了,应该是很高兴。

  生2:不对,都没一户人家啊。

  生3:后面没看到人家就很着急了。

  师:你们好像把自己当成了客人一样,体会得很到位。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先高兴后着急的心情把这一小节读一遍。

  师:谁还想读一读?(李鑫起立读)

  师:谁来说说她读得怎么样?(杨宏伟举手起立后但不说话)

  师:你是想读呢还是想评价?

  生:想读。

  师:嗯,“怎么”后面的停顿把握得很好。

  师:现在,我们分男女生比赛读,这次男同学要加油哦。

  (全部读得都不错)

  ⒊  师:那么客人最后找到山寨了吗?是怎样找到的呢?(出示课件第三小节)

  生1:找到了,是小狗的叫声帮助了他。

  师:哦,那山寨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啊?为什么这么难找呢?

  生2:被树林遮住了。

  生3:是“林遮树掩”。

  师:谁知道“林遮树掩”是什么意思?(学生大喊就是很多树挡住了)。

  师:老师有一张图片,你们一看就会明白到底什么才是“林遮树掩”。(出示一张被丛林遮住的隐约的山寨图片)

  生:哦,知道了。怪不得那位客人找不到呢!

  师:走了这么久,一会儿好像到了,却又没到,在最失望的时候,又找到了,这时候客人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生1:非常高兴。

  师:比非常高兴还高兴应该是怎样的心情?

  生2:激动。

  生3:兴奋。

  生4:惊喜。

  师:那你们就带着这样的感情自己试着把第三小节读一遍。(学生兴致勃勃地读)

  师:看你们读得津津有味,老师给你们配点音乐吧。(全班配乐齐读)

  师:这么好听的音乐,我也想读一读,你们闭眼想象一下山寨的路,山寨的景色。(师配乐范读)

  四、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蒙古族、羌族、傣族等少数民族的民居蒙古包、碉楼、竹楼等图片,并告诉学生,这些少数民族的民居是我国独有的文化遗产,是很值得保存发扬的。

  五、总结全文

  附:

  板书设计:

  山寨

  看着近——飘起的炊烟

  走着远——七拐八弯、左转右转

  山寨的特点——林遮树掩、青藤垂挂屋檐

  课后作业:

  1、把刚才没画完的“美丽的山寨”完整的画下来;

  2、背诵《山寨》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山寨》教案(通用16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