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语文教案设计 > 《牛和鹅》教案及反思(通用12篇)

《牛和鹅》教案及反思(通用12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牛和鹅》教案及反思(通用12篇)

《牛和鹅》教案及反思 篇1

  《牛和鹅》  教学设计

  华兴小学  于东

  教材简析:

  《牛和鹅》是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角度”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课文记叙作者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咬,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再不怕鹅的故事。文章故事性强,是一篇语言生动、童趣十足、又蕴含一定哲理的文章。尤其是描写“我”被鹅追赶这一部分时,作者将鹅的嚣张、放肆、不可一世、胆大妄为,以及“我”的胆怯、狼狈不堪、慌忙逃窜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致刻画,通过对鹅的动作的传神描写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最后借助金奎叔的话,告诉我们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写“缚、掐、碗”等9个生字,读准“挣脱束缚、吁哩哩哩、吭吭、扳”等词的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了解文章蕴涵的道理,理解“我们的态度往往决定着别人对待我们的态度” 。

  3、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和对比着、穿插着写活动的双方在表达上的作用。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我们的态度往往决定着别人对待我们的态度”。

  教学准备:电子课件ppt

  教学流程:

  一、课前讲神话故事导入(牛鹅换眼)

  二、教学新课

  (一)初读课文,理解字词,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己大声地读一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注意把字音读准了,句子读通顺了。

  检查生字词语:(任大霖、金奎叔、屁股、饭碗、池塘、惹怒、挣脱束缚、无缘无故、吁哩哩哩、啪哒啪嗒、吭吭、 扳、握、掐)

  (1)(吁哩哩哩)三个读音:

  a刚参加完长跑比赛,我累得——气喘吁吁

  b吆喝牲口家禽时

  c呼吁——学校广播站广播告诉我们要为灾区捐款,要说普通话,叫做呼吁。

  (2) “挣脱束缚”,出示“挣”在字典里的两个读音及解释,出示带“挣”字的词语让辨析。

  2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通过讲有一次我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鹅追咬赶,金奎叔帮我赶走了那只鹅,并且给我讲了一个道理让我再也不怕鹅了,从此以后我对牛和鹅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二)细读品味,理解体会

  3同学们我们读了第一自然段知道了鹅不怕人,但当我们概括了课文内容之后,我们发现鹅不怕我,却怕金奎叔,这是为什么呢?

  4默读课文的5-7自然段,画一画我的表现,画一画鹅的表现,对比着读一读找鹅不怕我的原因。(得出结论:因为我怕鹅,鹅才不怕我)

  交流我怕鹅的表现:

  (1)第五自然段:“我们马上就不响了,……怕它们看见了会追过来。”

  “马上”,马上是立刻的意思。放学后,同学们本来是兴高采烈地回家,有说有笑,但见到鹅马上就蹑手蹑脚,连话都不敢说了多害怕呀!

  “贴”贴着墙壁,说明距离鹅已经远得不能再远了。

  悄悄”可以看出小作者希望自己的脚步声都没有,怕被鹅听到,不想惊动鹅。

  (2)第六自然段:

  从“急急”这个词看出来小作者非常怕鹅,见到鹅追过来了非常慌张,撒腿就跑。

  “这使鹅追得更快了。我吓得腿也软了,更跑不快。”腿都软了可见吓到一定程度了。

  从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看出了小作者太怕鹅了,样子太狼狈了。

  从“又哭又叫”感受到我们怕鹅了,想想鹅也不能吃我,也不会咬死我,可见此时我真是太害怕鹅了。把鹅当成什么了。(老虎、狮子)都要吃人了,太胆怯了!

  5下面老师来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些句子,看一看我们能不能将我的害怕表现出来。

  通过读这些语句,同学们说一说,我对鹅的害怕,在程度上有什么变化?我开始是悄悄地走,接着是跑,然后腿软了、最后都被拖到了而且又哭又叫,感受到小作者越来越怕鹅了。

  6我越来越怕鹅了、狼狈、越来越怯懦了、越来越失态了,那鹅的表现又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按照顺序快速的找一找。(学生找句子)找完后读一读,看看鹅的表现又有什么变化?

  鹅很神气、很傲慢、越来越嚣张、越来越放肆了。不可一世、目中无人。

  7将我的表现和鹅的表现对比着读就更能体会出我怕鹅了。老师读我的表现,同学们读鹅的表现。(指导学生读出鹅的嚣张)

  学生朗读,教师进行相机指导,让学生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声音、样子来刻画鹅的形象。

  男同学和女同学合作读

  8体会语言、写法的精妙

  同学们觉得这段文字写得怎么样,为什么写得这样生动呢?(指着屏幕)

  正是因为作者抓住了人和鹅的动作,神态,心理,语言,而且能交替着、对比着写活动中的双方,所以才这样具体、有趣、生动,才让我们对我的胆怯、鹅的嚣张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9那金奎叔是怎样对待鹅的,鹅又有什么样的表现。(自学2分钟)

  请大家用刚才抓关键词的方法自学后面这一部分。一会我们来交流。

  从金奎叔的表现看出了金奎叔并不像我那样害怕鹅,把鹅轻轻地提了起来。和我急急逃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鹅的表现呢?找出语句说说。

  鹅开始并不怕金奎叔,看到金奎叔一点不示弱、一点不害怕后它就害怕了。

  得出结论:那鹅怕金奎叔并不是因为他强壮结实,而是因为金奎叔不怕鹅。找学生这一部分内容。

  三、教学小结:

  10(内容梳理)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用一句话说说鹅为什么不怕我,怕金奎叔啊?因为我怕鹅,鹅才不怕我,金奎叔不怕鹅,鹅才会落荒而逃。

  由此此我们看出来人对鹅的态度不同,鹅对人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那文中的我又是怎么明白的呢?金奎叔的这番话的启示仅限于人和鹅的关系吗?在做人处事方面,它又有什么更深刻的启迪呢?

《牛和鹅》教案及反思 篇2

  本课是儿童文学家任大霖的一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小时候从怕鹅到不怕鹅的经历,告诉我们:改变看问题的角度,可能改变对待事物的态度,最后导致改变事物的结果。本课的主要目标是:要让学生体会“我”由怕鹅到不怕鹅的思想转变过程,明白:要站在正确的角度看事物,不要盲目的恐惧,也不盲目的欺负别人。

  教学时,我抓住课题“牛和鹅”导入,提问:“你们怕牛吗?你们怕鹅吗?”孩子们开始七嘴八舌,接着我便追问:“课文里的我怕牛和鹅吗?”孩子们又开始议论了,我继续追问:“作者为什么怕鹅?为什么不怕牛?”孩子们开始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了。就这样,在我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追问下,孩子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相关句段,让学生从“我”怕鹅与不怕鹅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学习,主要让学生从文中找到相关句段,感受“我”怕鹅时被鹅欺负的情景,并与不怕牛,并且欺负牛的情景进行对比,从而体会“我”对牛和鹅的态度。

  到课文最后,金奎叔说的话,让“我”明白了,鹅把我们看得小,可我们实际上比它们大啊,所以我们不应该怕鹅,当然也不应该欺负牛,尽管牛把我们看得比它大!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角度”,主要让学生体会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结果就不同。学生理解起来有些抽象,稍有难度,对于学困生,较难理解。所以,在课堂上,遇到学生不易理解时,我便会举很多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考虑,去设身处地的理解,举例子的方法可以让抽象的哲理变得通俗易懂!

《牛和鹅》教案及反思 篇3

  通过本次教学,让我对文本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课文其实就是通过牛和鹅眼里感觉到的人,与实际情况是不一样的,造成了牛和鹅对人的不同的态度。也就是牛和鹅都是从各自的角度去看人,所以得到的结果不一样,反映也不一样。

  我和金奎叔,也都是从自身的角度去看鹅。不同的是金奎叔有自己的想法,尊重了客观的事实――在人的眼里,鹅比人小,没什么可怕。他从人的角度去看鹅,所以他不怕鹅;而我却偏信了大家的传言――在鹅的眼里,人比鹅小,恶不怕人。却忽视了人实际上是比鹅大的事实。我站在了鹅的角度去看人,觉得人应该怕鹅,导致了我见鹅就怕,还遭到了鹅的围攻。

  我觉得编者是想通过语言文字本身,告诉学生:

  1、大家都信的未必可信;

  2、应该以正确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才能正确地对待身边的人和物,正确地对待生活。

  而这些正是通过我和金奎叔对待鹅的不同态度与鹅对我们不同态度的对比突现出来的。因此,课文的5-11自然段应该是课文的核心段落,是我态度改变的真正原因。而1-2自然段的内容是束缚我正确思维的固定思想,正因为我被这个固定的思想束缚了,我才不知不觉地站在了对方的角度来审视自己,因此导致了错误的结果。然而金奎叔的话正是对我所经历的'这件事情的一个高度的理论提炼,是“点睛”之笔。金奎叔先用自己的行为证实了他的看法是正确的,让我有了真切的体验,然后用简单而富有道理的话语,点亮了我的思维。让我从鹅的事件上明白了更多,同时也作出了不再欺负牛的举措。因此大家一致认为的观点和金奎叔的话,是我站错角度和重新认准角度的一个关键。

  所以,我在教学中将课文的重点放在“我怕鹅,被鹅欺;金奎叔赶鹅,鹅被吓跑”这件事情上。我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设计始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后寻找出对牛与鹅的前后不同态度和改变的原因,学生划出有关语句进行感受,再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独特感受,而在整个课堂中教师一个很好的倾听者,只在适当的时候作一些小小的点拨和提示。此外通过对比朗读、自主感悟、揣摩心理,让学生感受到“我”当时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变化,然后说说自己经历过这件事,明白了什么。最后出现金奎叔叔的话,让孩子的体验和感受有一个理论的提高。从而揭示课文所蕴含的道理: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不能被固有的思想左右,只有找准了角度,才能正确地对待身边的人和物,正确地对待生活。

  教学中,对于教学方法的指导也是贯穿在教学全过程中。像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的内容,把自己放入情境中体验朗读,通过品读我和金奎叔对鹅的不同表现的词句对比出人物的不同心态,直至揭示主题等。种种方法渗透自然,过渡巧妙。这些方法都是学生在充分感悟理解的基础上,我相机提炼出来的,让学生知道自己就是在运用这种方法在学习的,并且在之后的学习中学以致用。在本节课的结尾我不仅总结了思想内容方面的收获,还总结了学习方法的运用。长此以往,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这次比赛,也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

  多角度地思考、研读教材是备课必要的一个过程。一篇课文,就像《牛和鹅》这篇课文。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选择不同的切入点,通过不同的方法去组织教学,当然收到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然而,什么才是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最好的角度,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探究、争论、反思,从而达成共识。学无止境,研无止境,我会在探索中,通过充分地挖掘教材,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突破教材中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扎扎实实学知识,简简单单学语文。

《牛和鹅》教案及反思 篇4

  教学一篇课文重整体感悟,最好有一条贯穿、统领教学设计的线索,以达到“牵一发动全身”之效。其实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能找到文章中的“龙睛”,能够从一点辐射全篇。再次多遍研读课文。我发现:

  课文其实就是通过牛和鹅眼里感觉到的人,与实际情况是不一样的。这就造成了牛和鹅对人的不同的态度。也就是牛和鹅都是从各自的角度去看人,所以得到的结果不一样,反映也不一样。

  我和金奎叔,也都是从自身的角度去看鹅。不同的是金奎叔有自己的想法,尊重了客观的事实――在人的眼里,鹅比人小,没什么可怕。他从人的角度去看鹅,所以他不怕鹅;而我却偏信了大家的传言――在鹅的眼里,人比鹅小,恶不怕人。却忽视了人实际上是比鹅大的事实。我站在了鹅的角度去看人,觉得人应该怕鹅,导致了我见鹅就怕,还遭到了鹅的围攻。

  我觉得编者是想通过语言文字本身,告诉学生:1、大家都信的未必可信;2、应该以正确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才能正确地对待身边的人和物,正确地对待生活。

  而这些正是通过我和金奎叔对待鹅的不同态度与鹅对我们不同态度的对比突现出来的。因此,课文的5-11自然段应该是课文的核心段落,是我态度改变的真正原因。而1-2自然段的内容是束缚我正确思维的固定思想,正因为我被这个固定的思想束缚了,我才不知不觉地站在了对方的角度来审视自己,因此导致了错误的结果。

  然而金奎叔的`话正是对我所经历的这件事情的一个高度的理论提炼,是“点睛”之笔。金奎叔先用自己的行为证实了他的看法是正确的,让我有了真切的体验,然后用简单而富有道理的话语,点亮了我的思维。让我从鹅的事件上明白了更多,同时也作出了不再欺负牛的举措。因此大家一致认为的观点和金奎叔的话,是我站错角度和重新认准角度的一个关键。

  所以,我觉得课文的重点应该放在“我怕鹅,被鹅欺;金奎叔赶鹅,鹅被吓跑”这件事情上,通过对比朗读、自主感悟、揣摩心理,让学生感受到我当时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变化,然后说说自己经历过这件事,明白了什么。最后出现金奎叔叔的话,让孩子的体验和感受有一个理论的提高。从而揭示课文所蕴含的道理: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不能被固有的思想左右,只有找准了角度,才能正确地对待身边的人和物,正确地对待生活。

《牛和鹅》教案及反思 篇5

  《牛和鹅》记叙了“我们”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再不怕鹅的故事。借金奎叔的话告诉我们: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本课课文故事性强,是一篇语言生动、童趣十足、又蕴含一定哲理的文章。

  一、教学效果

  依据教材特色,学生的生活积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生活入手,揭题激趣。

  首先课前引导学生交流:生活中的你最害怕什么动物?说一说理由或举真实的例子。此话题一出,学生便七嘴八舌地和同桌交流起来,在巡视聆听中发现很多同学非常怕蛇,有点谈蛇色变,还有的怕狮子、怕老虎、怕狼等等。顺势出示鹅的图画,首先仔细观察,记住它的名字叫什么。这个环节是非常贴近孩子们的生活积累的,他们虽然不像鲁迅说的生活在只能看到墙壁上方四角的天空,但是生活的常识也是了解一二,很是粗浅。认识之后,再接着板书课题,齐读两遍后便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作者小时候很怕鹅,你知道为什么吗?作者的心里有没有变化呢?赶快捧起书去课文中寻找关键的字眼吧。

  2、初读感知,了解故事。

  在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后先发挥优秀生的作用,小组长检查读书情况,把错误的字音或读不好的句子汇总在班内统一练习朗读,为理解文本内容扫清障碍。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再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读完后在班内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文章的内容。在历练中培养概括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3、结合批注,领悟感情。

  潜心自由默读课文:结合课文中出现的批注,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是什么心情。这个环节的第一步是学生自读自悟,从课文的相关内容中发现。第二步是和同桌交流,通过思维的碰撞来达成共识,然后在班内展示,通过交流再次走进作者内心,感受作者的心情,进而在培养语感的同时培养情感。接着指导朗读,想象着就是自己遇到了非常害怕紧张危险的事情,设身处地地让情感共鸣,能读出作者的心声。

  4、聚焦篇末,升华情感。

  聚焦文章最后意味深长的话语:“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知道是什么话;这句话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在交流的过程中把思维引向深入,读懂这句话中作者含着的意思:不管别人是怎么看待我们的,只要我们自己能够正确地、全面地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就会正确地认识生活。那生活中的我们会怎么做呢?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进一步迁移运用。

  二、教学优点

  整堂课如行云流水,学生由不会到会,由不懂到懂的的层次变化明显。

  三、不足之处

  课文很长,描写的细节内容比较细腻,但未能品读,有点遗憾。

  四、改进措施

  如果再重新上,我会聚焦描写动作、神态的等细节描写,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背诵。

《牛和鹅》教案及反思 篇6

  一、缺乏学生的生成预设。

  整个教学设计,对于教学过程的描述十分详细,每一步如何进行教学,展示的思路清晰明了,但课堂教学不是以教师来主导,课堂不是跟着教师的节奏进行,而是以学生的认识进行,因此为了让课堂更具活力,让教学更落到实处,我们的教学设计还应该更多地考虑学生的生成。

  二、重点字句的理解不够到位。

  文章中很多词句都可以充分说明我对鹅内心的害怕,恐惧,如“贴着墙壁”“我吓得腿都软了”……教学设计中也找到了不少,但对这些特别能体味出来的词我们没有很好地去品品,读读,议议。正因为我内心的恐惧才造成鹅对我的欺负,所以对鹅欺负“我”的一些词语也应该紧紧抓住,细细的体味。这样就有利于后文听了金奎叔的话后,给我启发,让我认识到只有胆大,战胜自己,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鹅,觉得鹅一点都不害怕奠定了基础。

  三、钻研教材还不够到位

  在品读课文第13自然段时,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环节:“是啊,金奎叔的话让作者永远难忘!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课件出示)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你有什么启发?谁来说说?”宝带老师提醒说:其实,我们仔细读读文本,就会发现这句话并不是金奎叔所说,而是小作者在听了金奎叔的话以后,自己所感悟到的人生道理。再来品读课文确实是“我”听后的一些感悟,因此在教案的又一次修改中,我们努力改进老师的提问方式和内容。相信这样的改正回让学生能更好地把握教材,理解意思。

《牛和鹅》教案及反思 篇7

  听《牛和鹅》的教学反思

  今天我聆听了由张芒老师执教的《牛和鹅》这篇课文,有很多的地方值得我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以谈话引入,抓住人们对牛和鹅的看法,“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这句话,通过前后对待牛和鹅的态度变化,来引出金奎叔的话,从金奎叔的话中,引申出课文相对应的内容,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通篇采用学生自主读文,抓重点词句体会,教师适时引导的方法来学习,由于教学思路清晰,学生学起来轻松愉快,学生在读文、品句中享受了分析、探讨的快乐。纷纷提出了个人的不同见解,并能从文中的重点词句、前后的变化,不同的角度来分析理解文中所揭示的道理,即: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所得结果不同。”并进到学生从学文中总结道理,运用到处理身边的事物中。

  张老师在教学中将课文的重点放在“我怕鹅,被鹅欺;金奎叔赶鹅,鹅被吓跑”这件事情上。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 “生生交流”。设计始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后寻找出对牛与鹅的前后不同态度和改变的原因,学生划出有关语句进行感受,再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独特感受,而在整个课堂中教师一个很好的倾听者,只在适当的时候作一些小小的点拨和提示。此外通过对比朗读、自主感悟、揣摩心理,让学生感受到“我”当时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变化,然后说说自己经历过这件事,明白了什么。最后出现金奎叔叔的话,让孩子的体验和感受有一个理论的提高。从而揭示课文所蕴含的道理: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不能被固有的思想左右,只有找准了角度,才能正确地对待身边的人和物,正确地对待生活。

  教学中,对于教学方法的指导也是贯穿在教学全过程中。像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的内容,把自己放入情境中体验朗读,通过品读我和金奎叔对鹅的不同表现的词句对比出人物的不同心态,直至揭示主题等。种种方法渗透自然,过渡巧妙。这些方法都是学生在充分感悟理解的基础上,教师相机提炼出来的,让学生知道自己就是在运用这种方法在学习的,并且在之后的学习中学以致用。在本节课的结尾教师不仅总结了思想内容方面的收获,还总结了学习方法的运用。长此以往,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八单元《牛和鹅》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中将课文的重点放在“我怕鹅,被鹅欺;金奎叔赶鹅,鹅被吓跑”这件事情上。我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设计始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后寻找出对牛与鹅的前后不同态度和改变的原因,学生划出有关语句进行感受,再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独特感受,而在整个课堂中教师一个很好的倾听者,只在适当的时候作一些小小的点拨和提示。此外通过对比朗读、自主感悟、揣摩心理,让学生感受到“我”当时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变化,然后说说自己经历过这件事,明白了什么。最后出现金奎叔叔的话,让孩子的体验和感受有一个理论的提高。从而揭示课文所蕴含的道理: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不能被固有的思想左右,只有找准了角度,才能正确地对待身边的人和物,正确地对待生活。

  教学中,对于教学方法的指导也是贯穿在教学全过程中。像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的内容,把自己放入情境中体验朗读,通过品读我和金奎叔对鹅的不同表现的词句对比出人物的不同心态,直至揭示主题等。种种方法渗透自然,过渡巧妙。这些方法都是学生在充分感悟理解的基础上,我相机提炼出来的,让学生知道自己就是在运用这种方法在学习的,并且在之后的学习中学以致用。在本节课的结尾我不仅总结了思想内容方面的收获,还总结了学习方法的运用。长此以往,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牛和鹅》教案及反思 篇8

  《牛和鹅》教学反思

  《牛和鹅》是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角度”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课文记叙作者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再不怕鹅的故事。文章故事性强,是一篇语言生动、童趣十足、又蕴含一定哲理的文章。尤其是描写“我”被鹅追赶这一部分时,作者将鹅的神气十足、胆大妄为,以及“我”的狼狈不堪、慌忙逃窜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致刻画,通过对鹅的动作的传神描写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最后,告诉我们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第二课时在处理重点词句的引导方面,我抓住“挣脱”“连飞带跳”“落”等词语让让学生感受鹅的害怕以及“飞快”“提”“握住”等词语感受金奎叔对鹅的不害怕,并采用多形式的朗读内化词语加深体会。另外在设计中能始终围绕文本思想内涵组织教学,语文人文性特点落实到实处。

  《牛和鹅》教学反思

  教学一篇课文重整体感悟,最好有一条贯穿、统领教学设计的线索,以达到“牵一发动全身”之效。其实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能找到文章中的“龙睛”,能够从一点辐射全篇。再次多遍研读课文。我发现:

  课文其实就是通过牛和鹅眼里感觉到的人,与实际情况是不一样的。这就造成了牛和鹅对人的不同的态度。也就是牛和鹅都是从各自的角度去看人,所以得到的结果不一样,反映也不一样。

  我和金奎叔,也都是从自身的角度去看鹅。不同的是金奎叔有自己的想法,尊重了客观的事实—— 在人的眼里,鹅比人小,没什么可怕。他从人的角度去看鹅,所以他不怕鹅;而我却偏信了大家的传言——在鹅的眼里,人比鹅小,恶不怕人。却忽视了人实际上是比鹅大的事实。我站在了鹅的角度去看人,觉得人应该怕鹅,导致了我见鹅就怕,还遭到了鹅的围攻。

  我觉得编者是想通过语言文字本身,告诉学生:1、大家都信的未必可信;2、应该以正确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才能正确地对待身边的人和物,正确地对待生活。

  而这些正是通过我和金奎叔对待鹅的不同态度与鹅对我们不同态度的对比突现出来的。因此,课文的5-11自然段应该是课文的核心段落,是我态度改变的真正原因。而1-2自然段的内容是束缚我正确思维的固定思想,正因为我被这个固定的思想束缚了,我才不知不觉地站在了对方的角度来审视自己,因此导致了错误的结果。然而金奎叔的话正是对我所经历的这件事情的一个高度的理论提炼,是“点睛”之笔。金奎叔先用自己的行为证实了他的看法是正确的,让我有了真切的体验,然后用简单而富有道理的话语,点亮了我的思维。让我从鹅的事件上明白了更多,同时也作出了不再欺负牛的举措。因此大家一致认为的观点和金奎叔的话,是我站错角度和重新认准角度的一个关键。

  所以,我觉得课文的重点应该放在“我怕鹅,被鹅欺;金奎叔赶鹅,鹅被吓跑”这件事情上,通过对比朗读、自主感悟、揣摩心理,让学生感受到我当时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变化,然后说说自己经历过这件事,明白了什么。最后出现金奎叔叔的话,让孩子的体验和感受有一个理论的提高。从而揭示课文所蕴含的道理: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不能被固有的思想左右,只有找准了角度,才能正确地对待身边的人和物,正确地对待生活。

  《牛和鹅》一课教学反思

  经过近一个月的年级组授课、研讨。《牛和鹅》这一课我在年级组里上了四次。四次中都有不同的感悟,也都有不同的收获。

  第一次上课在二班,跟学生课前没有接触,直接授课。在授课过程中,学生非常配合,上课过程中感觉学生有很大的兴趣,我也的情绪也非常高。一堂课讲起来非常顺。学生好像知道我的设计一样,一步一步非常到位。进行的非常快。唯一遗憾的是在话题交流时我设计的问题是:“说说你身边还有哪些变换角度的事情”这一问学生被我问住了。我考虑到问题可能过深了。学生不知道从何答起。我就引导学生一年之中有四季,有的人喜欢夏天有的人喜欢冬天,他们都有不同的理由。有的人觉得夏天很美,有鲜花有水果。不喜欢夏天的人却觉得夏天蚊子很多。冬天很美,白白的世界,可以滑雪滑冰。可有人却认为冬天很冷,不喜欢。所以个人站的角度不同,见解也不一样。在我的引导下。有一位站起来大概意思是说:在生活中有的人遇到不开心的事,她就想我还是比较幸运的。这样想想就会越来越快乐。生活中就是这样如果你遇事都往开处想就会越来越快乐。否则,就会钻进牛角尖。孩子说的多好啊。但是大多数同学都觉得这个问题很难。我想可能由于第一课时不是我上的缘故。进入写话环节。孩子写的也不太理想。可能前一部分太顺了。后面反而不知道怎么引导了。课程比预计的提前五分钟下课。第二次上课在四班。这次有了前一次教学经验。在前一次备课基础上修改了细节描写。借鉴了网上老师上《牛和鹅》这课的经验。在四班上课觉得学生回答问题不是很踊跃,但我能很清楚的感觉到孩子们喜欢听我上课。他们的眼神告诉我,他们喜欢我。我的激情没有因为下午孩子的情绪而受到影响。我的精神状态非常饱满。前一部分出现了在二班没有出现的几个问题,但都被我灵活的解决了。我暗自得意自己的教学越来越老练了。但到了话题部分又卡壳了。这部分总是处理不好。看来要改变一下提法了。我在心里暗暗下了决心。后面写话部分学生交流的较上一个班级好些了。这次我注意了引导。写话部分时间不够了,剩下的留在课下交流了。

  这课已经上过两次了。但从心里我对这课还是非常的不满意。这次我决定做课件在电教室上。于是我连夜制作了课件。第二天我决定在三班上这一课。没想到上了三次的课,这次是最不满意的一次。我考虑了很久看问题处在什么地方了。我把这课进行了大的调整。为了突出重点,删掉留在课上的阅读题,当作回家作业。为了吸引学生。我把《牛鹅换眼》的故事录成了童声,配上了图片,使故事绘声绘色。至于总是出现卡壳的问题,我换成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并且围绕单元重点让学生展开说话设置了“实话实说”栏目。我换的话题是:你是怎样看待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的?你是怎样看待父母唠叨的?你是怎样看待老师的批评的?这样学生都能结合自身的实际展开说话。学生不但阐述了自己的观点锻炼了说话能力,还深化了本课本单元的重点。可谓一举两得。在授课时我重在文章的对比,对待牛和鹅前后不同态度的对比,引出本文的学习。鹅和我和金奎叔的对比。我前后态度变化的对比。重点指导了文章的朗读,在朗读中学生感受了鹅的嚣张,我的狼狈不堪,金奎叔的勇敢。特别强调练读了“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这句。在读中使学生感受语文的文本作用。在读中让学生重感悟,做批注。这样的学习,把孩子当成了学习的主人。交流话题是本课的亮点。在话题交流时我看到我班一个平时学习有些吃力但最近进步很大的学生在高高的举着手,我就让他来回答。他回答的是“你是怎样看待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他站起来说:“我以前就是一名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那时我就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是个差生,自己都瞧不起自己。但又一次我看到一篇文章讲的是美国有个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但有一次却在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从此以后他对自己有了自信,改变了他的一生。从那以后我也不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了。我也要改变我自己。于是我就发奋学习。现在我也进步了。”听着他的回到答,不知道怎么那一刻我有多么感动,我的心里突然有了一种想落泪的感觉。想想我们的后进的孩子吧,他们有多么渴望被老师被同学承认啊,多么渴望被老师被同学关注啊!我的眼泪在眼圈中,我走到他身边忍不住伸手摸摸他的头,哽咽地说:“老师相信你。老师从来没有嫌弃过你,相信你今后还会有更大的进步!同学们让我们给鼓励。”那一刻掌声响起在我的课堂。现在想起来。当时我如果什么都不说先带头鼓掌效果可能会更好吧。“快乐习作园”中学生练笔时,我课件放了舒缓音乐。随着音乐孩子们笔尖在不停地写着。那一刻我才体会到作为一名学生喜爱的语文老师是多么的重要。学生的思维很广,从各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这节课,总的看来上的还是成功的,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了学生的能力,整堂课不是空架子,而是注重了课堂的时效性,是一节实实在在的语文课。

  这次授课虽然觉得修改的次数比较多,自己也觉得比较辛苦。但每次的修改对自己都是一个提高。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自己能够不断的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也喜欢自己永远是孩子们喜欢的王老师,孩子们能在我的语文课中学到真正的知识!

《牛和鹅》教案及反思 篇9

  本课是著名儿童文学家任大霖的一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小时候从怕鹅到不怕鹅的经历,告诉我们:改变看问题的角度,可能改变对待事物的态度,最后导致改变事物的结果。本课的主要目标是:要让学生体会“我”由怕鹅到不怕鹅的思想转变过程,明白:要站在正确的角度看事物,不要盲目的恐惧,也不盲目的欺负别人。

  教学时,我抓住课题“牛和鹅”导入,提问:“你们怕牛吗?你们怕鹅吗?”孩子们开始七嘴八舌,接着我便追问:“课文里的我怕牛和鹅吗?”孩子们又开始议论了,我继续追问:“作者为什么怕鹅?为什么不怕牛?”孩子们开始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了。就这样,在我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追问下,孩子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相关句段,让学生从“我”怕鹅与不怕鹅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学习,主要让学生从文中找到相关句段,感受“我”怕鹅时被鹅欺负的情景,并与不怕牛,并且欺负牛的情景进行对比,从而体会“我”对牛和鹅的态度。

  到课文最后,金奎叔说的话,让“我”明白了,鹅把我们看得小,可我们实际上比它们大啊,所以我们不应该怕鹅,当然也不应该欺负牛,尽管牛把我们看得比它大!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角度”,主要让学生体会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结果就不同。学生理解起来有些抽象,稍有难度,对于学困生,较难理解。所以,在课堂上,遇到学生不易理解时,我便会举很多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考虑,去设身处地的理解,举例子的方法可以让抽象的哲理变得通俗易懂!

《牛和鹅》教案及反思 篇10

  一、紧扣中心,体悟文章的主旨。

  教学一篇课文重整体感悟,最好有一条贯穿、统领教学设计的线索,以达到“牵一发动全身”之效。我们在研读文本时一直在思考,如何能找到文章中的“龙睛”,能够从一点辐射全篇。在反复的探讨中,我们发现:无论是抓“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这句,还是抓“母亲锁上水窖,笑着对我们说:‘你们真的饿坏了。’这是我至今为止唯一听到的将‘渴’说成是‘饿’的话。”这句,最终还是会回到“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这个中心上来。于是我们就预设了直奔中心这样的教学设计。每个环节结束都要一次次地敲响“中心句”这口钟,从而让学生深刻领悟“水珍贵”,这样才会自动自发地去“珍惜”去“节约”去“保护”……而这个过程也就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注重朗读,凸显语文姓“语”。

  我们特别注重朗读,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立足文本,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感受文本的特色,创设情境,多角度,层层递进,反复诵读,品味文本语言,感悟文本内涵,正是认识到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在设计中努力贯穿这一意图,突出“读”。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带领学生在文本所营造的文字的原野上驰骋。比如:初步接触文本的自由读,逐节读――让学生感知文本,读通文本;第二课时的“走进文本,整体感悟”――使学生宏观、整体把握文本;“细读探究,入文入情”――更是让学生加深了对文本内涵的理解,使学生掌握了读书方法,提高了读书能力。多种形式的读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涌动着浓浓的语文味。

《牛和鹅》教案及反思 篇11

  《牛和鹅》是著名儿童文学家任大霖的一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小时候从怕鹅到不怕鹅的经历,告诉我们:改变看问题的角度,可能改变对待事物的态度,最后导致改变事物的结果。本课的主要目标是:要让学生体会“我”由怕鹅到不怕鹅的思想转变过程,明白:要站在正确的角度看事物,不要盲目的恐惧,也不盲目的欺负别人。

  教学时,我抓住课题“牛和鹅”导入,提问:“你们怕牛吗?你们怕鹅吗?”孩子们开始七嘴八舌,接着我便追问:“课文里的我怕牛和鹅吗?”孩子们又开始议论了,我继续追问:“作者为什么怕鹅?为什么不怕牛?”孩子们开始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了。就这样,在我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追问下,孩子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相关句段,让学生从“我”怕鹅与不怕鹅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学习,主要让学生从文中找到相关句段,感受“我”怕鹅时被鹅欺负的情景,并与不怕牛,并且欺负牛的情景进行对比,从而体会“我”对牛和鹅的态度。

  到课文最后,金奎叔说的话,让“我”明白了,鹅把我们看得小,可我们实际上比它们大啊,所以我们不应该怕鹅,当然也不应该欺负牛,尽管牛把我们看得比它大!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角度”,主要让学生体会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结果就不同。学生理解起来有些抽象,稍有难度,对于学困生,较难理解。所以,在课堂上,遇到学生不易理解时,我便会举很多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考虑,去设身处地的理解,举例子的方法可以让抽象的哲理变得通俗易懂!

《牛和鹅》教案及反思 篇12

  《牛和鹅》这课已经酝酿了很久。如果是一串葡萄,那么现在应该是酿成葡萄酒的时候了!不过,滋味却是那样酸涩!

  开始上课了,按照既定方案,先给孩子们讲一个故事,一个关于牛和鹅眼睛的故事。当然,这是一个神话传说。孩子们听得有趣,自然放松下来,同时,也引入了本文的第一段。这样过渡到课文内容,自己觉得比较自然。

  学生初读课文,随着读我随着讲自己的感受:有趣,读着读着会乐出声。大家也会有这种感受吧?这是情感的渗透吧,也是一种交流。果然,孩子们读着读着,也乐起来,忍不住乐出声儿。为什么会这样呢?说说感受吧:被鹅追、咬时的狼狈样特别生动有趣;金奎叔赶鹅那一段有意思;还有前面欺负牛的那一段,觉得有意思。

  这是预料之中的。接下来做什么呢?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随时将学生的发言整理成板书:我怕鹅,鹅追我,金奎叔赶鹅……在这个基础上请学生结合板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也是帮助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一个方法。只是放在这里,还略显不自然。

  比较乱的地方出现在后面的环节中。我一直没有想好的,本来应该直接切入到金奎叔的话,但怎么切入却没有思路。于是,读事情的过程。为什么要读也并不清楚。只是含糊地说感受生动的语言。每想到这里便觉得发堵,不舒服。甚至现在都有写不下去的感受。不过,为了当初的承诺,我还是要写出来。讲好了给大家当样子,不好是靶子,给大家借鉴。

  重点于是在体会我的表现,鹅的表现;金奎叔的表现,鹅的表现。因为,在此处我总认为是有比较的,正是这种比较使我们认识到“我们不能因为别人对我们的态度而决定我们对待别人的态度”,或者进一步认识到“我们对待别人的态度决定着别人对待我们的态度”。这次讲的时候,我便引导着孩子对比着来读,读出我的害怕,再读出鹅的神气;读出金奎叔的不怕,再读出鹅的害怕。反复指导朗读,这里用了大概十二、三分钟罢。后来想想,这里花的气力显得大了些,尤其是前面的问题不明确的情况下,学生对这些描写生动的语句如此反复诵读也还处在一种无意注意的状态下,效果未必好。

  再就读到金奎叔的话了,抓住“这样看”和“这点”两处让学生说清楚,然后说说句子的意思,再联系生活谈谈启示。基本就是这样的思路下来吧。层次不清楚的感觉始终有,所以课上下来觉得比较累。不知自己怎么讲下来的。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牛和鹅》教案及反思(通用12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