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马俑》快乐练习:达标训练(通用14篇)
《秦兵马俑》快乐练习:达标训练 篇1
一、给词语分类
昂首挺胸 颔首低眉 腾空而起 愁眉紧锁
若有所思 紧握双拳 目光炯炯 神态庄重
描写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神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连一连
从高处往下看 张望
向远处看 鸟瞰
抬着头向上看 远眺
向四周看 仰望
《秦兵马俑》快乐练习:达标训练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的语言资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借助课文语言文字,感受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秦兵马俑》,谁愿意来说一说兵马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可以用一两个词语也可以用一句话来说说。
2、课文中有一句话概括介绍了秦兵马俑的特点。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这一句子。交流。(课件出示句子: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形象鲜明。)
3、过渡: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兵马俑的世界,仔细看一看这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秦兵马俑。(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第2节。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2节,想一想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的?圈画出相关词句。
2、交流:你从哪些词句中读出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19120 、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 8000个、 230米、 62米 、14120、 6000个 (教师补充:19120平方米,相当于300间我们的教室那么大)
你从这些数字中体会到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能用朗读表现出来吗?(师:不错,有气势。好,真是规模宏大。)
你还从哪些地方读出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2)站在高处鸟瞰,……一行行,一列列,……(出示图片,师介绍)练习朗读。
3、师小结:这1节作者围绕“兵马俑规模宏大”这句话,采用了列数据的方法向我们介绍了气势恢宏、规模宏大的兵马俑。板书:规模宏大
三、学习3-10节。
1、再次出示第3节,引读。
2、下面就让我们进一步接近他们,与每一个兵马俑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去亲身感受它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的4-9节,找一找,你发现了多少种兵马俑?交流。师:这么多兵马俑,真是类型众多啊!板书:类型众多
3、接下来请同学们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兵马俑,仔细地读一读,用一两个词写写它留给你的印象,待会儿向大家介绍一下。
4、交流:你最喜欢哪一种兵马俑?
(1)将军俑
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在你的眼前,这是一位怎样的将军?
(威武,你从哪些词句中读出了他的威武?请你来读一读,把将军威武的形象读出来)
(神态自若,你是怎样体会到的?)(师:将军面前时呐喊着冲杀上来的敌人,自若的神态,给敌人以震慑、胆怯;后面是军吏和士兵,自若的神态,能稳定军心,给人以力量和信心。)你能读出将军神态自若的样子吗?
难怪,作者会认为这是一位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将军。谁还能把这位威风凛凛、神态自若的将军形象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过渡:一位威风凛凛、神态自若的将军形象正留在我们的心中。
你还喜欢哪一种兵马俑?
⑵武士俑,能不能说说它给你留下的印象?(威武凝重、英勇无畏)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师:大敌当前,武士俑们严阵以待,蓄势待发,做好了为国捐躯的准备。你能读出武士俑们的这种精神吗?
有这样一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军队,秦军怎能不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呢?
⑶过渡:课文还写了哪些俑?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骑兵俑,勇猛善战)是的,骑兵俑能骑善射,是马背上的勇士。
⑷还有哪些俑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车兵俑:分工合作,各司其职。
⑸弓弩手:张弓搭箭,眼盯前方,准备就绪,训练有素。
⑹马俑:说到马俑,我想起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来参观时曾说过这样一句幽默的话:“我真担心它会踢我一脚。”克林顿这么说,说明……多么栩栩如生的兵马俑啊。这就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巨大魅力呀!
5、师小结:这些兵马俑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将军俑威风凛凛、神态自若,武士俑英勇无畏,威武凝重,骑兵俑勇猛善战,车兵俑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弓弩手神情专注,箭术高超。马俑形体健壮,跃跃欲试。真是个性鲜明啊!板书:个性鲜明
6、学习第10节。
过渡:兵马俑不仅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而且每一件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引读第10节)作者描写了几种神态的兵马俑?(4种)
兵马俑仅仅就这四种神态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省略号)
是的,已出土的八千件兵马俑,没有两个是完全相同的。8000个兵马俑就有8000种神态。你能模仿课文,用“有的……好像……”,来描述几种兵马俑的神态吗?能说几种就说几种。
交流。
(在你们的笔触中,我看到了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俑,它还带着浓郁的秦朝气息,我仿佛听到了他们的呼吸声,听到了他们的交谈声,听到了历史的脚步声。)
四、学习课文最后一节。
播放课件,师述: 无论多少次,站在秦俑面前,和这些雕塑对视,我们都可以感受到心灵的震撼。在这座规模宏大的地下宫殿中我们看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在每一个兵马俑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让我们一起饱含深情地朗读课文的最后一节。
五、拓展延伸,激发情感。
秦兵马俑的发现,震撼了整个世界。它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板书:世界第八大奇迹
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秦始皇陵(包括兵马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秦兵马俑,已超越了国界。自1979年开馆以来,它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了无数中外宾客纷至沓来,一睹它的风采。在这些参观者中还有100多个国家的元首,他们有的曾这样说:(出示)
身为中国人,面对这举世无双,旷世绝代的艺术群雕,你最想说什么?让秦兵马俑博物馆的留言簿上,也留下我们感受最深的一句话。(学生写话)交流。
千言万语,凝聚的都是一份骄傲和自豪。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朗读:秦兵马俑――世界第八大奇迹。
板书设计:
规模宏大
秦兵马俑 世界第八大奇迹!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教学反思:
今天上了一堂课:《秦兵马俑》,是第2课时。上完后,感觉到一些问题,便写下来,权做反思。
上课伊始,复习导入。让学生用一两个词或一句话说说兵马俑给他留下的印象,调动起学生的回忆。然后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过渡句,以此为切入口组织教学。
一、体悟规模宏大
让学生自己读第二节,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圈画出相关语句,然后组织交流,指导朗读。这一环节我觉得处理的还不错,学生能够抓住重点语句谈自己的体会,朗读也比较到位。
二、体悟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1、在体悟类型众多时,先让学生快速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写了哪几种兵马俑?这一点比较简单,学生很容易找到,花时也比较少。接下来让学生挑选自己最喜欢的兵马俑,仔细读,用一两个词说说它留给你的印象,然后组织交流。应该说,这样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值得提倡的。但这里出现了很多问题,学生大多选择了“将军俑”和“武士俑”,交流的也比较充分,朗读的也比较
到位。但后面的俑由于几乎没人选,课堂出现了一会儿沉闷。此时我并没有改变预设,仍然引导学生一个俑一个俑去学习。因此在这里花了很长时间。这说明教师的教育机智还不够,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在体悟神态多样时,由于时间关系,留给学生想象的时间较少,学生的想象空间尚未打开,因此想象不充分,发言不够积极。
三、学习课文最后一节,主要是展示图片,教师有感情地述说,然后一起深情朗读。图片的展示具有直观性, 学生的感情容易激发出来。
四、拓展延伸
教师补充资料,出示部分国家元首参观时的留言,引导学生抒发此时的感受,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应该说如果时间不紧张的话,学生写话后再组织交流,此时可以达到一个高潮。但由于前面时间安排上出现了问题,导致这一写话练习只能放到课后 。
课后,我们教研组立即进行了评课,针对这节课的优缺点,各位老师都发表了自己的听后感,使我感触很深,受益颇多。
现将各位老师的意见整理如下:
岳林芳:
1、能够抓住教材,利用课件,学习兵马俑的个性。
2、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夏明珠:
1、对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抓的较好,将它与教室做比较,使学生体会到兵马俑的宏大。
2、“将军俑”指导的到位。先让学生自己读,理解,再介绍,学生印象深刻。
王玉琴:
1、设计围绕一句话展开,紧凑、合理。
2、“规模宏大”体会的到位。
3、作业设计的较好,导入语自然。
4、课件制作的较好。
周杏玫:
1、教师课前测量过教室,在教学“规模宏大”时,将兵马俑与教室做比较,学生对“规模宏大”比较清楚。
2、“武士俑”学生介绍的比较精彩。
3、作业设计较好,先出示元首的话,再让学生在留言簿上留下自己的语言。
朱乐妹:
1、准备充分,课件制作较好。尤其是讲一号坑时,出示图片学生一目了然;学习马俑时,补充克林顿的话,学生对马俑的“栩栩如生”印象更深。
2、“规模宏大”体会较好。学习“个性鲜明”时,让学生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一种俑进行学习,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许夏英:
1、围绕一个中心,抓住第3自然段展开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2、在学习“将军俑”时,理解了“威武”后,教师说的一段话有感染力。
陈林男:
1、教师的小结、过渡语都经过仔细推敲。
2、切入口抓的较好,抓过渡段。
3、作业设计的好。
周文英:
1、思路清晰,能够把握关键切入口。
2、摸到了语文教学的模式,展示了清晰的语文教学流程:自学――交流――点拨――朗读。
《秦兵马俑》快乐练习:达标训练 篇3
1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2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条理清楚,语言生动,描写细致。特别是介绍兵马俑的两个特点都用了总分的写法,学生很容易理解。教学时引导学生多读,理清课文脉络,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教学难点:
从兵马俑的艺术价值感受祖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古代劳动人员的无穷智慧。
4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一、激情导入
边放课件教师边导入:
举世闻名的秦兵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它出土于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今天,我们班就组成秦兵马俑考古学习小组,将一起出发。到这个神奇的地下王国去看一看。
学生欣赏完课件后教师提问:
师:看了以后,它给同学们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呢?
(留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让生讨论交流,它如何规模宏大。)
活动2【讲授】讲授
二、精读课文第二段。
1、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在读的过程中,同学们拿起笔,把描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相关语句用“---”标记出来。
2、这一段在说明方法上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站在高处鸟瞰,又是什么样子呢?(让生自由交流)通过看图片,来感受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三、学习第三段中的过渡段
出示过渡句: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观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齐读。
活动3【活动】活动
四、自主探究学习课文
1、轻声读课文内容,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类型的兵马俑?让我们进一步去接近它们,与它们一一交谈。首先我们来到将军俑身边。
1、读一读描写将军俑的语句,你能想象出这位将军威猛的瓷态吗?
2、谁能模仿将军的样子摆一个造型,上我们“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河场,肩负重任的高级将领”?
3、同学评议,他像课文中描述的那位将军吗?
想模仿的像,要想评议得准,就要把书读进我们的心里去,就要通过文字走进人物的心里去。
4、再读课文,说说你从这位将军身上感受到了什么。
5、从你的朗读中,我们听出了你的理解,你的印象,你的感受。
读了作者的描述,看了逼真的造型,听到同学们的朗读,仿佛这位秦厚爱的将军正威风凛凛地站在我们跟前,这就是课文里说的“惟妙惟肖”。
2、我们再去参观其他兵马俑。
1、默读课文与5―10自然段,想象这些兵马俑各自的姿态和神情。同桌可以相互做一做,仿一仿,并按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描述。
2、指名摆出某一兵马俑的姿态,并读背课文中的相关句段。
3、这几位同学惟妙惟肖的模仿,展示出了这些兵马俑各自的特点,而且让我们非常强烈地感受到了。这就叫“个性鲜明”。
4、是的,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它们,那我们不光能发现它们“神态各异”,还能感觉它们内心所思所想。
(引读十自然段,学生读兵马俑的所思所想的相关句子。)
5、闭上眼回味一下,你能看懂它们的神态吗?能听懂它们的心声吗?请用“有的……好像……”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再写几句话。
面对已经在地下埋了二千多年的陶俑,我们仿佛还能感受到它们当年的英武,还能感觉到它们轻细的呼吸声,还能倾听到它们娓娓的交谈。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赞叹: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从而,由衷地热爱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赞美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深切感受到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活动4【作业】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教学小结:
课文生动地叙述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民族艺术的热爱,为中国有如此规模宏大的历史文物而感到自豪。
2、布置作业
秦兵马俑博物馆为了迎接暑假洗旅游高峰,正招聘小导游呢!下去两人一组,每人都当一回解说员,先课文你最感兴趣的一小节做解说词,来给对方介绍一下。
《秦兵马俑》快乐练习:达标训练 篇4
作者:曹凌子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80
《秦兵马俑》教学案例
执教:曹凌子 评析:雷琰
片断一:
师:打开书91页,默读课文 ,然后想一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默读,有几个学生小声朗读,师强调:默读!)
师:谁来说一说你从课文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1:我感受到了兵马俑的坑有多大。
生2:我感受到了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生3:我感受到了兵马俑是举世无双的历史文物。
师:看来刚才大家通过读课文,对兵马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兵马俑究竟有什么特点呢?文中有一句话概括地好,请大家迅速浏览课文,找一找,用笔画下来。
生: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师板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简析:《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中明确提出了中语段的阅读要求: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本课的课文导读中也要求:认真默读课文,想象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再谈谈读后的感受。我们在观察学生时看到,部分学生还不会默读,一说读书就是朗读,因此默读技巧还需要老师的进一步培养。学生在浏览上表现的比较好,能够通过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然后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片段二:
师:篮球场见过吗?
生(齐答):见过!
师:学校就有篮球场,是吧?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学校篮球场的样子,然后将这个篮球场慢慢扩大、过大------扩大到50个篮球场那么大,再想象上面站立着8000个兵马俑。
(生闭上眼睛想象------)
师:看到了没有?来,说说你的感受!
生1:这个俑坑真是大,连8000个兵马俑也放得下。
生2:我的感受是课文用篮球场来作比较,而且有50个那么大,让我们感到兵马俑真大------
师:我们学校操场做操的时候能站多少学生?
生:1000多。
师:那站8000多个兵马俑是我们操场的多大?
生:有我们操场的8个大。
生感叹:兵马俑真是大啊!
简析: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们在这一片段的教学中看到老师引导学生用自己身边熟知的场景来想象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这样就能给学生留下最直接、最深刻的印象,把文本幻化成景象在脑海中浮现,是培养学生再现文本的技巧。这也是一种阅读技巧的培养。
片段三:
师:我们虽然不可能上战场,但是我们可以感受一下当年秦军的强大阵势。想不想试一试?
生:想!
师:听好啊,当我喊到:将军们!请你们用你们最洪亮的声音喊:在!敢不敢试一试?
生:敢!
师:看看你们象不象将军的样子。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
生:不是好士兵!
师:好,准备,将军们!
生(洪亮地齐喊):在!
师:好!我们全体起立!带着你们的气势来读一读将军俑这一段。
生(全体起立,声音洪亮):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 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肩。(课文第四自然段)
师:读得真好!我想你们如果在战场上,也一定是战场上的胜利者!请坐!
简析:在此片段的教学中,老师通过创设情景,渲染气氛,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读出了将军的英雄气概。从而感受到当年秦王朝的强大和秦将军的威武勇猛,骁勇善战。激发了学生读、说的欲望。
片段四:
师:刚才我们从类型众多的兵马俑身上感受到了当年秦国军队的强大阵势,谁能想到这些泥塑的兵马俑会带给人们如此强大的震撼,其实走进兵马俑,仔细端详,你会更加惊叹,你会发现什么呢?在文中找一找。
师:谁来读一读?
生读: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象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人;有的-------好像------;有的-------好像------;
师:我们再来默读这一段。(强调:默读,嘴是不动的)
看看这个句子,有什么发现?
生:都有“有的-------好像------”
师:学过这样的句子吗?叫什么句?
生:排比句!
师:你们还想象出兵马俑其他的样子吗?仿照上面的句子说一句话。
生1:有的将军紧锁眉头,好象在想,如果敌军把我们打败了我们怎么办?
生2:有的武士低着头,好象在想,如果我死了,我的亲人会怎么样呢?
生3:有的将军拿起宝剑,好象正在准备冲上战场。
生4:-------
生5:-------
简析:学习语文的目的不仅在理解,还要学会运用,从言语的内化、组织到言语的生成表达是一个思维训练的过程,也是语言训练的过程。这一环节目的是训练学生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出一个总起句让学生说,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命题,学生可以自设话题,就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乐说,教师指导学生会说,及时鼓励赞赏,让学生体验成功,张扬个性,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更为自由、舒展的课堂。同学们有的说:“有的将军紧锁眉头,好象在想,如果敌军把我们打败了我们怎么办?”有的说:“有的武士低着头,好象在想,如果我死了,我的亲人会怎么样呢?”有的说:“有的将军拿起宝剑,好象正在准备冲上战场。”……一个个鲜活的形象赫然出现在眼前,那是学生的思维闪现出了智慧的火花。
总评:《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中明确提出了中语段的阅读要求: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在本课教学中,教师选择了以默读为主,同时穿插了浏览、自读、齐读、有选择的读、师生配合读这些读书形式。在充分接触文本的基础上,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去想象、感悟、交流。因为《秦兵马俑》是一篇略读课文,它是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所以教师的课堂教学中还体现了多种自学方式的应用,让学生能通过学习略读课文,掌握一定的自学技巧。例如教师在教学秦兵马俑的三大特点时分别采取了三种不同的学习形式:规模宏大:默读批划―反馈―感悟;类型众多:默读―有重点的读―感悟―感情朗读―信息反馈;个性鲜明:默读―感悟―想象扩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渗透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学有所获!
转载
《秦兵马俑》快乐练习:达标训练 篇5
教材简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秦兵马俑》是一篇文质兼美状物类的散文,课文生动地描绘了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设计理念:指导学生书本学习与多媒体、网络学习相结合。引导学生潜心钻研文本,充分感悟,在读中悟情,在想象中悟形,在回味中悟神,在语言文字的理解中感受兵马俑的特点,在听、说、读、写中落实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感受秦兵马俑的特点。
2、利用网络开展拓展阅读,增加对兵马俑等中华民族文化艺术遗产的了解。
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感受各种类型秦兵马俑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1974年陕西潼县东南秦始皇陵的骊山东侧,发现了三个马俑陪葬坑从中出土了大量刻画精致,形态逼真的兵马俑。这便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的秦兵马俑,被人们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一边多媒体显示一边说)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介绍秦兵马俑的这篇佳作。(出示课题并齐读)
[评注: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开始播放反映秦兵马俑壮观景象的录象让学生观看,当那气势恢弘的兵马俑映入学生眼帘以及那雄浑的音乐回荡学生耳际的时候,便会给学生一种强烈的震撼。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这样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他们都将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新课。]
1、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秦兵马俑,是用哪一句话连接起来的?
2、文章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描绘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二、研读文本,感受类型众多的兵马俑
过渡: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形象鲜明。
1、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三段,用笔圈出有关的词。
(板书:将军俑 武士俑 骑兵俑 车兵俑 弓弩手 马俑)
3、这么多兵马俑却个个形象鲜明,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笔画出有关词句,然后再在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相同爱好的同学组成一组),把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介绍给同学听。
[评注:学生在读到这么多类型的兵马俑时,肯定有自己最喜欢、最感兴趣的俑,以次作为教学的契机,顺其自然,让相同爱好的同学组成一组,在一起自由交流、讨论。学生自己通过文章的语言文字已经领会到每种类型兵马俑的特点,又经过分组交流,让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集思广益,丰富、加深知识。]
4、出示兵马俑(多媒体显示)请同学们结合画面再次感受兵马俑的特点。
[评注:在生动形象的画面中学生看到了一个个形象逼真,神态各异的兵马俑,激发他们极其想了解,想表达的冲动,学生们会个个跃跃欲试,都抢着回答自己最喜欢、最感兴趣的俑。]
5、学生代表分别说说每种类型的兵马俑。(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预设1:(介绍将军俑)
生:将军俑身材魁梧……
师:说得真不错!文中通过哪几方面具体描写将军俑的?
生:神态
师: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一位怎样的高级将领?
生:久经沙场、肩负重任、气宇轩昂……
预设2:(介绍武士俑)
过渡:秦始皇当年统率的是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这样的军队不仅要有出色的将领,更要有英勇无畏,冲锋陷阵的武士,谁来介绍武士俑。(学生介绍)
出示:“武士俑高1.8米左右,体格健壮,体态匀称。身上穿着战袍,套着铠甲,脚上蹬着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头发一律挽成了偏向左侧的发髻。它们有的握着铜戈,有的擎着利剑,有的拿着盾牌。个个目光炯炯,双唇禁闭,神态严峻,好象一场大战就在眼前。”这段文字描写武士俑是从哪几方面具体描写的?
生:穿着、动作、神态。
出示词语“握着、擎着、拿着”及相关画面(多媒体显示它们握着铜戈,擎着利剑,拿着盾牌的情形),让学生做做这几个动作说说这几个词的意思。(都有拿的意思)可是作者却用不同的词来表示拿的意思,可见作者用词是多么准确,多么丰富。
师引读:“武士俑高1.8米左右,体格健壮,体态匀称……” ,由此作者想到了“好像一场大战”就在眼前。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朗读(同学们的感受很深,让我们再次来感受一下武士俑的威武凝重。)
过渡:恢弘的秦兵马俑除了形象鲜明的将军俑、武士俑外,还有……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其它的秦兵马俑介绍给别人,使别人听了你的介绍也会向你一样兴奋并喜欢他。(学生朗读)
[评注:一个人的发言难免有不周全之处,让其他同学做必要的补充,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着去读、悟课文的语言,使学生在经历学习过程的同时历练能力,熏陶情感,积淀语感。]
三、续写文本,感受兵马俑的神态各异
教师引读:“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观察它们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垂,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象在暗下决心……”(多媒体边播放边读)
[评注:一边听着抑扬顿挫的朗读,一边欣赏着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让学生神游在兵马俑中,陶醉其中,与文本共舞。]
1、这一段第一句话是本段的( )句?(过渡句:既对上文作了小结,又引出了下文。)
2、本段的省略号表示什么?
3、提示:作者留给我们的是思考,是回味,是创造。让我们与作者一道思绪驰骋,神游兵马俑,用想象的翅膀去触摸兵马俑的神韵,也来描绘一番。有的( ),好像( )。让学生写一写,再交流,评价。
[评注:让学生走进文本,成为文本中的一员,学生才能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才能放飞思维,展开想象,接受艺术的熏陶,才能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四、感悟文本,感受兵马俑的惟妙惟肖
齐读文章最后一段
1、最后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2、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秦兵马俑的惟妙惟肖,从这些惟妙惟肖的秦兵马俑身上你体会到了什么?
3、文章的语言是那么俊美,描绘是那么生动。让我们再一次品读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把这些优美的词句装进自己的“语言仓库”吧!(多媒体放映惟妙惟肖的兵马俑)
[生动画面的再现,一个个兵马俑会在学生的眼前鲜活起来,会激起学生情感的浪潮,迸发出情感的火花,“情自心中来,情从口中出”。学生通过自己的诵读品味,进入课文所描绘的境界之中,受到课文的强烈感染,学生的朗读也会让兵马俑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五、扩展延伸
1、关于秦兵马俑还有许多知识,你想了解什么,从网上搜索一下,把找到的有关图片和资料告诉大家。
[评注: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发挥网络资源快捷、丰富的优势,为学生提供无限的阅读资源。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实现纵向阅读数量的不断递增,还可以实现横向阅读范围的不断扩展,从而充分积累语文知识,丰富语言材料,提升认知情感。
2、请你谈谈学了本课后的感受。
板书:
19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
将军俑:久经沙场、肩负重任
武士俑:威武凝重
骑兵俑:勇猛善战
类型众多,形象鲜明 车兵俑: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弓弩手:张弓搭箭、神情专注
马俑:形体健壮、肌肉丰满、跃跃欲试
《秦兵马俑》快乐练习:达标训练 篇6
★ 学什么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积累四字词语,了解秦兵马俑的规模、类型、感受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 怎样学
一、读文感悟
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从哪两个方面具体介绍秦兵马俑的?
二、日积月累
有不理解的四字词语快查查词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三、质疑问难
为什么说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四、仔细推敲
你最喜欢文中哪一自然段的描写?为什么?
★ 测一测
1、词语广角(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
( )世无双 ( )有所思
所向披( ) 跃跃( )试
2、火眼金睛(比一比,再组词)
拱( ) 吏( ) 戈( ) 跪( ) 拟( )
供( ) 史( ) 弋( ) 桅( ) 似( )
3、择优录用(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用“√”画出来)
擎着(qíng jìng) 模拟(shì nǐ) 战车千乘(chéng shèng)
军吏(shǐ lì) 战靴(xié xuē) 惟妙惟肖(xiào xiāo)
4、课文传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1)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 )平方米,中有( )多个得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 )个,在三个俑坑
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 )米,南北宽( )米,怎面积有( )平方米。
(2)将军俑( ),头戴金冠( ),手握宝剑,( ),站在队伍前列。像是在指挥身后的( )和( )行进。那( )的
样子,一看就知道是( )。( )的高级将领。
(3)课语文从( )和( )两个方面具体介绍兵马俑的,课文第四至第九自然段分别描绘了 、 、 、 、 、 的样子。
5、段落仿写
仿照课文第十自然段的写法写一般话(内容不限)
★ 再提高
课外延伸
读了课文,我想说:
《秦兵马俑》快乐练习:达标训练 篇7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通过本课学习,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抓住过渡句统领全文的结构和内容。
2.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
兵马俑的资料(图片和文字)
【教学课时】
2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秦,指的是秦代;俑,指古代殉葬的偶像;秦兵马俑,是给秦始皇殉葬的军队官兵和战刀的偶像。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读准字音,勾划新词,理解词意。
思考:秦兵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三、检查、交流:
1.指名朗读生字、找出新词。
2.意思:享誉世界:在全世界取得(权利、声誉、威望等)。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形容极其稀有。
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所向披靡: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昂首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若有所思:若:好像。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跃跃欲试:跃跃:急于要行动的样子;欲:要。形容急切地想试试。
久经沙场:形容参加过多次战斗。
: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
身材魁梧:指人的身材长得高大、强壮。
3.朗读词语。
4.指名朗读课文,说每一自然段讲什么意思。
(1)写秦兵马俑和它出土的地方。
(2)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3)写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4)写将军姿态。
(5)写武士姿态。
(6)写骑兵俑姿态。
(7)写车兵俑姿态。
(8)写弓弩手姿态。
(9)写马俑姿态。
(10)写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11)写秦兵马俑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在古今中外雕塑是的。
5.从过渡段入手给课文分段。(将3至10节归并在一起。引导学生用过渡段概括段意。)
四、精读第二段
1.指名朗读,课文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
2.这一段在说明方法上有何特点?(列举了大量的数据,增强直面感受。)
3.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1)这是什么句?(双重否定句)
(2)换一种说法。(走进大厅,所有的人都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走进大厅,人们怎能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
五、指导写字
1.老师示范。
2.学生描红。
六、作业
1.抄写词语
2.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教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课文除了写兵马俑"规模宏大",还写了什么?
二、精读第三段
1.学习过渡句,领会其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找出承上句与启下句。兵马不仅俑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自学课文第三段完成表格。
兵 马 俑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将军俑 久经沙场,肩负重任
武士俑 威武凝重
骑兵俑 勇猛善战
兵车俑 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弓 手 张弓搭箭,神情专注
马 俑 形体健壮,跃跃欲试
3.朗读有关语句。
4.学习第10节引读
5.小结: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三、齐读最后一段
1.这一段写了什么?与第一段是怎样呼应的?划出相互呼应的句子。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与"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是的。")
2.找出两句中的一对近义词。("举世无双"与)
3.体会句中体现出的秦兵马俑的珍贵历史价值,流露出的拥有这样的历史文物的自豪之感。
四、总结课文
1.课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五、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规模宏大
19 秦兵马俑 类型众多 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
《秦兵马俑》快乐练习:达标训练 篇8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2、学习课文中的过渡句的作用。
3、帮助学生体会“想象”在文章中的作用,并发挥学生的想象,体会并学习文章中说明事物的方法。
4、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起学生搜集图片资料的兴趣。
【研究目标】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
【设计意图】
本着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及课改要求,在整体设计上,特别注意了把图片、文字、录象等表象材料相结合贯穿于整个语文课堂中。尤其是小练习这一环节,设计了选择题和看图填空题,让孩子们感到惊喜,也给课堂教学提供了正确的反馈,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方法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法,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适当安排了小练习、课外拓展、资料库等内容,鼓励全体学生大胆学习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做到快快乐乐学语文。
【教学重点】
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他的陵墓在西安城东30公里处。1974年2月,当地农民在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打井时偶然发现了与真人真马一样大小的兵马俑。从此,一个埋藏了两千多年的地下军阵被挖掘出来,并建成博物馆。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展示了古长安往日的辉煌,也是长安会成为丝路起点的一个写照。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九课秦兵马俑。
1、板书课题:
秦兵马俑
2、打开“秦兵马俑”的首页。
3、点击“秦兵马俑概况”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快速的浏览一下,并说说自己知道了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点击“原文”:
⑴ 点击“自学生字词”了解不懂的字、词。
⑵ 点击“自学问题”带着问题快速地读课文,读完后回答自己的问题。
问题为:
这篇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兵马俑,是用哪句话连接起来的?
课文主要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
2、回答问题。
相应的板书: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将军佣 武士佣 骑兵佣 马佣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
三、精读课文
1、点击课文“规模宏大”:
⑴ 自读课文:
找找整个小节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齐读。
⑵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同学们可以找找句子?
① 面积:
已发掘的三个佣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
② 兵马俑个数:
坑内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个左右。
说明方法?
(列数据)
③ 气势恢弘:
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佣、马佣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理解词语“折服”、“所向披靡” 指名读,齐读。读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
2、过渡: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运用的关联词是不仅……而且……
⑴ 谁能用不仅……而且来造个句子。
⑵ 该句子在这几段文字中起到了一个什么作用呢?
⑶ 齐读。
3、点击课文“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⑴ 自由读课文:
边对照图观察,同桌的相互讨论,找出不同的佣类的个性的特点。
⑵ 分小节指名朗读课文:
分将军佣、武士佣……等。
⑶ 在秦始皇陵中除了这些佣之外还有其他很多文物以及兵马俑的种类,接下来,请大家一起点击“课外拓展”去看看,浏览一番,并说说从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⑷ 不错,同学们从书本上以及我们的课外拓展中获得了不少的知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练习,看看同学们的眼力。
⑸ 点击进入“小练习1”先可以根据观察来判断,做完之后就可以看看自己到底做对了多少,可以看看答案。交流你是怎么样来区别的?根据是什么?
⑹ 是啊,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我们点击“神态”这段文字,师引读。
① 自由的读一读:
品味兵马俑的神态各异。
指名读。
② 在这个自然段中,同样运用了修辞手法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a、他们神态各异:
……好象思念家乡的亲人。(排比)
b、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夸张)
③ 齐读。
⑺ 出示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
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说说知道了些什么?抓住词语“惟妙惟肖”、“绝无仅有”。齐读。
(首尾呼应)
⑻ 完成小练习2:
通过自己对课文的了解,做做选择题,看看自己对课文的了解掌握情况。
⑼ 秦兵马俑是我国历史上丰富的瑰宝,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很多资料,我们可以点击“资料库”,在这里面有很多的知识,希望大家利用课余时间自己阅读,此外我们同学还可以自己主动上网搜集关于秦兵马俑的图片及资料,推荐给班内的其它同学阅读。
四、布置作业
学习作者写秦兵马俑的说明方法,选择列数据,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来写一段话。
《秦兵马俑》快乐练习:达标训练 篇9
教学要求:
1、认识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想象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4、联系课文内容领会过渡段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阅读课文, 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彩的神态, 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 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 谈你所知道的被称为历史文物的遗迹有哪些?
2、 秦始皇兵马俑的出土,使世界对中国古代文明有了新的了解和评价。因此,"世界第八大奇迹"在人们心中早已成了兵马俑的代名词。
二、引导探究。
1、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学。
(1)初读课文:标出小节。
(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难理解的词语。
2、交流反馈。
3、再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兵马俑的?课文哪句话告诉我们?这句话在文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三、理解课文内容。(展示学习内容)
1、 速读介绍兵马俑规模宏大一段,说说这段有什么特点?
(运用数字加以说明俑坑气势恢弘。)
2、 作者又是怎样介绍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一特点的呢?
(1)小组合作学习:分读作者介绍的不同的俑,填表
(2)说说你最喜欢什么俑,为什么?
(3)交流汇报。
3、重点品读赏析第8自然段。(投影该自然段)
(1)找出这段话的中心句,说说它的作用。
(2)品读,想象。
4、课件展示秦兵马俑。
小结:作者有详有略地介绍了俑的类型,这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品。
四、总结概括全文,激发民族自豪感。
板书设计:
19、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恢弘气势)(惟妙惟肖)
举世无双 享誉世界
《秦兵马俑》快乐练习:达标训练 篇10
一、看拼音,写词语
yuè yuè yù shì shén tài zì ruò duì wu
( ) ( ) ( )
wéi miào wéi xiào jué wǔ jǐn yǒu mó nǐ gǒng xíng
( ) ( ) ( ) ( )
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正确读音,在下面加“ ”
将领(jiāng jiàng) 身着短甲(zháo zhuó)匀称(chēng chèng)
踏上征程(tā tà) 似乎 (sì shì) 俑坑 (kēng kāng)
三、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将序号填入括号内
1、绝:①断绝;②完全没有了;③独一无二的;④极、最。
绝无仅有( ) 走上绝路( ) 绝佳选择( )
2、举:①全;②往上托;③兴起;④推选。
举世无双( ) 举办奥运会( ) 举重比赛( )
3、张:①使合拢的东西分开或紧缩的东西放开;②陈设,铺排;③看,望;④量词。
张弓搭箭( ) 东张西望( ) 张灯结彩( )
四、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选择两到三个成语描述一下秦兵马俑
( )( )无双 所( )( )靡 南( )北( )
跃跃( )( ) ( )有所( ) 惟( )惟( ) ( )无( )有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兵马俑不仅 ,而且 , 。”这句话在文中起 的作用,从中可知道文章主要写了兵马俑 、 这两方面的内容。
2、“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有的 , ,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 , ,好像在暗下决心;有的 , ,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 ,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
这段话是围绕 这个词来写的,文中把兵马俑写得活灵活现,不仅写出了作者所见,还写出了作者的 。请你展开想像,在省略号处进行补写:有的 ,好像 ;有的 ,好像 。
六、读一读,完成后面的练习《文化遗产》
世界最大帝陵之一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实际上它是一座豪华的地下宫殿。
世界第八个奇迹 外国元首、学者参观秦俑博物馆后认为,秦俑坑的发现,不仅在我国,而且也是世界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可以说是世界第八个奇迹,它可以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腊雕塑相媲美,公认它是世界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
震惊中外的考古发现 1974年,中国考古工作者把沉睡千年的7000多件陶俑发掘出土,被认为是古代的奇迹,是本世纪最壮观的考古发现。秦兵马俑,无论在数量上、质量上,还是在考古发现上,都是世界上所罕见,它对于深入研究公元前二世纪秦代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和艺术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材料。它既是中国人民的艺术珍品,又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文化遗产。
古代泥塑艺术的宝库 秦始皇兵马俑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而塑造的,艺术手法细腻、明快,手势、脸部表情神态各异,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显示出泥塑艺术的顶峰,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添光彩,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
1、 秦兵马俑的研究价值体现在:一是; ;二是 。
2、请你谈谈自己学了课文并读了以上材料后的感想。
《秦兵马俑》快乐练习:达标训练 篇11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理解“举世无双”的含义,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第二段,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理解“举世无双”的含义,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在哪里吗?
2、在中国,在西安!在沉沉的黄土地下,冲出了一支古代帝国的雄兵,这就是被人们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
3、知道“俑”是什么意思吗?
4、“秦”指秦代,秦兵马俑,是给秦始皇殉葬的军队官兵和战马的偶像。
5、通过预习,你对秦兵马俑有了哪些了解?
(可以是收集的资料,可以是书上的介绍。)
6、想亲眼目睹这支埋藏在地下2000多年的古代帝国的雄兵是怎样的风采吗?
(播放图片)
7、看着这一支支金戈铁马,这一尊尊栩栩如生的陶俑,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8、作者亲眼看到这些兵马俑时,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作出了怎样的评价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轻声读一读课文:
看看课文中哪些词语或句子对秦兵马俑做出了高度的评价和赞美,用横线划下来。
2、出示第一句:
理解“举世无双、享誉世界”,指导朗读。
3、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你知道中国还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可以说“举世无双”?
4、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指导理解“惟妙惟肖、绝无仅有”,指导朗读。
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再读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秦兵马俑是举世无双的?
(指导朗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
(配乐及图片)
3、看着这一个个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兵马俑,怎能不让我们为拥有这举世无双的艺术珍品而自豪呢?齐读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精读课文,体悟情感
1、作者是如何表现秦兵马俑是举世无双的呢?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
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你是如何感受到它的举世无双的?
2、讨论交流:
⑴ 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
⑵ 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
3、指导朗读1~4句:
感受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4、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
出示句子:
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折服”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而折服?
5、(出示画面)看着这一行行、一列列栩栩如生的兵马俑,你想到了些什么?
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课文中还有哪一句和它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
6、同学们,那一行行、一列列的金戈铁马,那么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秦朝 兵强马壮,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威震四海的壮观场面,让我们再次自豪地读──(出示字幕再次齐读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升华
法国前总理雅克・希拉克感慨地说:“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来到展厅时,心情激动地说:“我到过许多国家的考古工地,但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雄伟的场面。这里的一切给我留下了永恒的记忆。”现在,学习了课文,我们对秦兵马俑有了更多的了解,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
《秦兵马俑》快乐练习:达标训练 篇12
一、用加粗词语造句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有的紧握双拳,有的凝视远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秦兵马俑在_____出土,已发掘的_____个俑坑,最大的俑坑是___
__号坑。面积差不多有个篮球场那么大,课文主要介绍的兵马俑是_____、_
____和_____。
三、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1、这篇课文的过渡句是( )
① 兵马俑规模宏大。
②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③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这篇课文的中心句是( )
① 举世无双的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②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③ 兵马俑,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秦兵马俑》快乐练习:达标训练 篇13
【教材简说】
《秦兵马俑》是一篇状物散文。课文详尽地介绍了秦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众多的类型和他们各异的神态、特有的气势,发现了作者强烈的赞美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的特点。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用课文中的词语说兵马俑给你留下的印象并读好这几个词语。
⑴ 上节课我们随作者去了秦兵马俑,秦兵马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请用文章中的词语来说说。
(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绝无仅有)
⑵ 指导读这些词。
2、目标揭示,走近兵马俑,体会鲜明个性:
⑴ 齐读第三小节。
(出示第三小节幻灯片)
⑵ 明确第三小节是过渡句。
师:这是文中的一句──(生接)过渡句。
⑶ 揭示目标:
上节课老师和同学们已经研究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那这节课呢,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看一看作者是如何具体介绍兵马俑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的。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兵马俑,跨越时空和他们对话。
二、学习4~8节,感受兵马俑种类众多、个性鲜明
1、浏览4~8小节,明白俑的类型:
⑴ 请大家快速浏览4~8自然段:
看看文中共写了几种兵马俑。
⑵ 指名答:
一共有几种?
2、过渡:
课文又是怎么具体写它的鲜明个性的呢?
仔细读课文,用心观察一下,然后我们来交流交流:
对哪个俑的印象最深呢?他们鲜明的个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⑴ 生自由读4~8自然段。
⑵ 指名交流:对什么俑印象最深?
3、学习将军俑:
⑴ 看来有好多同学喜欢不同的俑,那么将军俑的鲜明个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出示幻灯片)
(服饰、神态、职责)
⑵ 你们觉得将军俑该是什么样的形象?摆个造型吧。
指一学生上台摆姿势。
⑶ 我们来看,这就是一位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神态自若的将军。同学们,能读出将军的气势来吗?
指名读( 2人)。
(出示幻灯片)
师相机评价:
你看,这真一位肩负重任的高级将领。
⑷ 过渡:
同学们,将军俑的个性是多么鲜明啊,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位──
(引读)
4、学习武士俑:
⑴ 这就是武士俑,他是什么模样呢?喜欢武士俑的同学站起来读。
(出示幻灯片)
⑵ 与将军俑相比,他有什么不同?
指名答。
⑶ 对武士俑感兴趣的同学再站起来读。
5、学习其他俑:
⑴ 过渡:
将军俑和武士俑这两种俑作者介绍得很详细,而其他俑则写得比较简略。可是他们的个性也是很鲜明的。谁来读读其他几种俑。
指名几个同学读,请其余同学听好:其他俑鲜明的个性表现在什么地方?待会儿要请大家来认一认。
⑵ 看着图片大声说。
(出示幻灯片)
⑶ 小结:
你们都能根据课文的描述很快地认出来,可见这些不同的兵俑个性十分鲜明。一个个兵俑,他们的身份不同,职责不同,衣着、神态、动作也各不相同。
6、学习第八小节,充分朗读、体会兵俑的神态各异:
⑴ 过渡:
同学们,他们的个性鲜明还体现在什么地方呢?让我们走近一点,再走近一点,把目光聚集在每一个兵俑的脸上,仔细端详,你会有什么发现呢?
(出示幻灯片)
⑵ 读一读第8自然段:
自由读。
交流:有新的发现吗?谁来说说。指名答。
师小结:
你发现他们的神态是各不相同的,这就是──神态各异。
⑶ 过渡:
作者用这一组排比句,四个分句给我们例举了四种神态,用这个冒号作了提示语。有哪几种神态呢?我们再来感受一下。
(出示幻灯片)
① 小组分工合作读。
② 先小组自由练习,然后指小组分工合作读。
⑷ 听了他们的朗读,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各异的神态,还有什么发现?
指名说。
⑸ 指导朗读:
① 你看每一件兵马俑经过工匠们的精心雕刻,他们似乎都有了思想,有了情感,有了呼吸,这沉睡了一千多年的兵俑在我们面前一个一个慢慢地苏醒过来了。所以有了这样一种感受。
(引读──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出示幻灯片)
② 是啊,“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再读一读这句。
⑹ 这八千多件艺术珍品,文中只例举了这四种神态,就这四种神态吗?怎么看出来的?
(省略号)
⑺ 请大家来看这一组兵马俑,能用文中的“有的…好像”句式写一段话吗?
(出示幻灯片)
(配乐)
① 仔细地看,用心地去揣摩,因为每一个兵俑当你去观察他的时候,都会引起我们丰富的联想。拿起笔来写一写。
② 生写,师巡视。
(音乐沉重,肃穆。)
③ 同学们,我们来交流交流。
④ 师评:
说的时候能带着这种情绪来说就好了;好的,同学们想象力真是丰富……
⑻ 大家不仅观察了他们的神态,还想象了他们的动作、揣摩了他们的内心,同学们用生动的描述又让我们欣赏到了这一件件精美的艺术珍品。这神态各异的兵马俑真是个性鲜明啊。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再来欣赏一下这一件件个性鲜明的兵马俑。
(出示幻灯片)
师引读: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走近他们的身旁……
三、学习九节,联系文首,回归整体
1、说说总体感受,读出心声:
⑴ 总结过渡:
(出示视频)
作者例举了兵马俑的四种不同的神态,让我们感受到了兵马俑鲜明的个性,欣赏到了这一件件精美的艺术珍品。让我们的视线随着作者从一号坑恢宏的场景到每一个兵俑鲜明的个性。从两个方面感受到了兵马俑鲜明的特点。面对这八千多个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同学们一定有许多话要说,你想说些什么呢?
⑵ 指名说。
2、联系文首,感知文本结构,提升情感:
⑴ 课文最后一小节就是写出了大家的心声,一起来读一读。
齐读最后一小节。
(出示幻灯片)
⑵ 所以作者在文章开头是这么说的,齐读第一小节。
(出示幻灯片)
⑶ 文章首尾呼应,写出了秦兵马俑非凡的价值和影响。文章最后一节不仅写出了同学们的心声,也写出了我们中国人的心声。我们再来读一读。
齐读最后一节。
(出示幻灯片)
3、配乐朗读,激发民族自豪感:
⑴ 兵马俑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国界,各国首脑前来参观兵马俑,他们感慨万千。
(出示幻灯片)
⑵ 这独一无二的兵马俑在1987年12月被世界联合国教科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文物,我想,这秦兵马俑是全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可以大声地向全世界来宣告,同学们,站起来,我们再来读一读(音乐起),生读最后一小节。
(出示幻灯片)
⑶ 秦兵马俑以他气势恢宏的场景和每个兵俑鲜明的个性深深地震撼了我,成为华夏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星,也被列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秦兵马俑真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绝无仅有。
(师指黑板引读词语)
四、课后联系
1、出示作业:
同学们,关于秦俑的话题、秦俑的谜还有很多很多。这篇说明文只是介绍了其中几个,课后,我们还可以去继续去实践、探索。
出示幻灯片:
探索与实践 :
仿一仿:用“有的……好像……”的句式些一段话。
写一写:摘录文中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
找一找:收集秦兵马俑的相关资料,与伙伴交流一下学习的感受。
《秦兵马俑》快乐练习:达标训练 篇14
一、研究教材
杜威认为教授以知识为中心的教材和由各种教材为基础所组成的学科课程,是传统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杜威批评这种“早已准备好了的教材”强加给儿童,是“违反儿童的天性”的做法,它会阻碍儿童的生长。杜威认为教材的源泉应该是儿童自己的活动所形成的直接经验,应当从“儿童当前的直接经验中寻找一些东西”。针对我国,针对当前,教师手头有的是系统的汇编教材,如语文教材本身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如果对教材的处理变“学教材”为“用教材”,也不失为是对杜威关于教材这一观点的变通。所谓“用教材”我认为本质是挖掘出它呈现知识点的方法,用它来指导学生阅读和作文。每次上公开课,我们又都有这样的体会,思想上重视了,钻研教材的时间长了,发现可教点很多,远不止教参上所给予的。
因此也就有了同课题评优课比赛中“八仙过海”的精彩演绎。如初中语文第七册《紫藤萝瀑布》这篇散文,作者把紫藤萝花描写得极其辉煌,通过推敲文字得出原因:首先,文章抓住了花的“盛”这一特点;其次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再者调动了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最后由“一树花”――“一穗花”――“一朵花”看出,写景中还有一定的顺序。再如《春》里面描写“春花”还写了蜜蜂、蝴蝶,还想象出“闭了眼,树上仿佛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样的虚景。这样,“如何写景”这一知识点就被挖掘出来了:抓住特征、调动感官、运用修辞、注意顺序、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而如何赏析句子的方法也呈现出来了:抓住几个词语、说出修辞、写作手法及其作用,表达作者什么情感。这是教参上所没有的。
试想,如果我们平时的每堂课都能潜心挖掘教材中众多的知识点、能力点,然后结合本班学生实际,选择、确定训练重点,那么学生的语文能力何愁提不高呢?
二、研究教法
杜威把活动(“做”)作为教学的基本方法。他反对学生坐在固定的教室里“静听”和死读书的方法。他认为以儿童直接经验为中心的活动既是教材也是教学方法。在这样的教学中应着重解决的是儿童怎样学。杜威根据自己提出的思维“五形态”理论,设计了教学的五个具体步骤:
(1)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即要有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到兴趣的连续的活动;
(2)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
(3)他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
(4)他必须负责一步一步地展开他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5)他要有机会通过应用来检验他的想法,使这些想法意义明确,并且让他自己去发现它们是否有效。杜威指出,能否“引起思维”是传统教学方法与他的方法的根本区别。
从中我们可以理解为只要是能调动学生体验,激发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教法就是好的教法。换言之就是要加强学生主体性教学的研究。尽管我们知道其重要性,但是教师真正能在平时研究学生主体需要,学生认知规律进行创新教法的又有几许?或许有人会提出质疑,每年各级各类评优课、观摩课、汇报课、公开课还不多吗?他们难道不是在演绎新的教法吗?是的,不管这堂课成功与否,我们都得肯定你,因为你是做了研究,你是在努力贯彻新课程理念。但是即使你得到了特等奖,那也只是对你这一堂课的评价,我要问的是,你平时也能做到如此研究教法吗?我们的学生的能力决不可能只通过一学期一两节公开课上的学习得到提高的。所以,我认为创新教法不仅仅是个观念问题,更是一个坚持问题。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是作些探究的,效果还不错。下面列举几种操作性较强的做法:
1、加强学科综合
教苏轼的《明月几时有》一诗时,我尝试着让学生跟我学唱王菲的《但愿人长久》一歌(其歌词与诗歌的内容是完全一致的)。在婉转动听的旋律之中,学生情趣盎然,在歌声中感悟诗歌的内涵,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意蕴。课后则采用歌唱的形式替代枯燥的背诵,学生对这种教法喜欢极了。
2、引导学生体验
作文教学时,老师即使为学生讲遍写作技巧,读遍美文佳品,学生的作文水平还是捉襟见肘。学生写作需要的是感受,不是概念。令教师苦恼的是学生圈囿于课堂学习,生活经验少,真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就要从现有条件出发,研究对策,寻找、安排一切可让学生体验生活的机会。直接体验如跳绳、踢毽、拔河、喝茶、煮茶叶蛋、挖荠菜包馄饨、实验基地制作茶壶、运动会开幕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观察思考,然后写作;间接体验如国内外各领域发生的大事:经济危机、环境问题、“神六”升天、奥运会、兽首拍卖、感动中国人物等等,让学生上网、看报、找图片、作讲座,然后写作。这样有了体验,再加上一定的技巧,相对而言,学生的作文就鲜活多了。
3、坚持下水作文
作文教学时,教师如果一味“述而不作”,高高在上,他就没有多少信服力。一学期一次和学生一起完成“三规”作文。即规定的地点、规定的时间、规定的题目。师生当堂面对面地完成,师生间交流作文感受,交流作文得失。这是一种很有效果的作文教学研究。说实话,有时学生在语言表达和行文构思胜我一筹。孔子说过“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遇到这种情况,我总是很公正地作评价,学生看在眼里,佩服在心里。慢慢地学生对写作惧怕心理减少了,对写作的热情增加了,如何写好作文的悟性提高了。
三、研究教师角色定位
在杜威的教学过程理论中,关于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员不再是学生的“导师”,而仅仅是学生从事活动的指导者、参谋、助手。应该指出,杜威并没有忽视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在他看来,在教育过程中激发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袖手旁观;而是要参与学生的活动,但仅仅是不要让学生“过多的意识到”教师施教。如在教《孔乙己》一课,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时,有学生突然质疑:“我觉得孔乙己是个呆子,既然去偷了,为什么不偷值钱的东西,而去偷书呢?”师生呀然。这一点是教师所没有预料到的,怎么办?教师索性让全班同学展开讨论,最后得出这样的认识:“在他的生命中书是最重要的,他偷书是为了能看书,看书是为了能中举做官。”学生说得多好啊!教师于是顺水推舟,启发学生领悟:这不正说明科举制度对孔乙己的毒害之深吗?接着又有学生提出:“我弄不明白他有了钱为何不去买饭吃,而专门买酒喝呢?”课堂中突然爆出一句:“借酒浇愁嘛!”顿时大家笑开了。教师抓住这点,及时启发:“好,那你们说说他心里有什么愁啊?”一学生说道:“哎,我读了这么多年书,连半个秀才也没有捞到,真是枉活了啊!”其余学生又笑,并点头赞同。教师此时接上一句:“真是乐而忘忧,那他喝酒也是必然的了。”这不是又一次切中了文章的主旨了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如果教师对这些看似与教学目标无关问题不予理睬,或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的话,恐怕享受不到学生们可贵的真知灼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