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字词 练中悟情《暮江吟》教学设计(通用13篇)
理解字词 练中悟情《暮江吟》教学设计 篇1
史桂华 郭锡洋
一、导入 激趣。
复习以前学过的描写景色的诗,采用“古诗接龙”的方法进行。
二、师配乐朗诵《暮江吟》。
生观看图画。
三、初读课文。
师:这首古诗意境很美,同学们,你们觉得美在哪儿呢?试着读一读。
1.学生练读,读通。
2.指名读,集体订正。
3.讨论,你觉得这首诗美在哪儿?
四、看图,播放音乐《古事曲》,边听边看边读边理解。
1.出示图,说一说,画了些什么景物?这些景物怎么样?用自己的话说说看。(同桌练说)
2.出示前两句。
①要求边听音乐边看图画边轻声读这两句,仔细体会。
②结合图,指名说一说这两句的意思。
③评一评。
④再仔细读一读,你不理解哪个词或你认为哪个字、词用得好,为什么?(“铺”与“射”“照”相比较)
⑤这么美的诗句,如果我们用文章写下来,给它定一个什么题目呢?作者是怎么定的?
⑥理解“暮江吟”。
3.学习三、四句。
①读后两句,说一说不理好的词语,师相机指导理解“可怜”。
②这两句是什么意思?讨论设疑:
A.像珍珠一样(晶莹、发亮),夜晚天黑怎么发亮?
B.许多人都喜欢写“月亮像个大圆盘”。如果白居易写“露似珍珠月似盘”你觉得怎样?为什么?
③归纳总结;作者抓住事物的特征,连用两个比喻,贴切地写出了江边美丽的月夜景色。傍晚( ),夜晚( ),天上( ),地上( )。
④用彩色笔画一画这美丽的月夜。
五、再读古诗,加深理解。
1.你们说这首诗美吗?该怎么读呢?
2.配乐朗诵《暮江吟》。
3.指名朗诵。
六、练笔。
1.导入 :这美丽的景色,大家想不想亲自欣赏一番?
2.出示提示语:
①傍晚,微风渐停,我漫步江边( )。
②迷人的景色把我吸引住了( )。
③啊!( )。
3.练写。
4.指名读一读,评一评。
七、总结。
理解字词 练中悟情《暮江吟》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学习《暮江吟》,学会本诗生字.
②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了解此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②能背诵,默写全诗.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此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联想与想象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复习学过的古诗,预习本课,了解诗人
教师准备:课件,诗签
[教 法]
①诵读法――反复朗读,把握语言特色.
②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③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学 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课前)导入激趣(看图猜,背古诗)
一,感受美,进入美的环境
1,解题.
师问:诗题交代了些什么
生答:交代了时间(暮――傍晚),地点(江边)
2,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3,感知诗文,欣赏试吟.
①指名读.
②检查对三个生字"瑟,残,吟"的认读情况.
③生教读.
二,赏析美,展示美的画面
(一)介绍"挑战赛"规则.
(二)第一关:"看美景,说其意"
1,在观察讨论中领悟一番诗中有哪些景物 你认为什么景物最美 为什么 (教师适时点拨)
2,汇报交流.
第二关:"找字词,解其意"
1,请同学们把重点的字词和不理解字词找出来,同桌或上下位解决,不能解决再提出.
(1)小组领读
(2)哪位同学愿意跟大家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个字或哪一句 (分组交流)
(3)解答疑问.
3,再读,领悟诗意
4,抓住重点字词"可怜"等进行小结
5,生想象画面,复述诗意:傍晚( )
夜晚( )
天上( )
地上( )
三,诵读美,想象美的意境
第三关:"悟情感,读其意"
欣赏古诗重要的是进入诗的意境,感悟诗人感情,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白居易,谁来吟吟这首诗.
1,师吟生想象画面.(配乐)
2,生挑战:表演吟诵
3,全班背诵
4,师结合板书小结
四,创作美,获得美的延伸
第四关:"写美景,创其意"
1,小练笔(课后任选一题完成):(1)见课件 (2)见诗签
2,教师总结.
3,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作业.
(2)默写全诗.
[板书设计]
暮 江 吟
白居易
残
――→ 月
阳
→ 美
江
――→ 露
水
附诗签:(任选一题)
1,创作现代版"暮江吟"
2,根据下面的句子再想象写一首诗.
蓝蓝的天上一轮圆圆的月亮……
3,任选一幅美景图,自己或与大家合作创作一首诗.
理解字词 练中悟情《暮江吟》教学设计 篇3
教学要求:
1、理解诗歌《暮江吟》的意思,领悟景物描绘的美丽景色,感受古诗的语言艺术美。
2、体会诗人情感,入情入理地诵读并背古诗。
3、通过学习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热爱之情,并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准确理解诗意,感情地诵读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教具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查找诗人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介绍作者。
二、检查预习
1、学生自由练读(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自在地读,无拘无束地读,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使教师发现学生在练读中出现的问题,为下一步正音探虚实)
2、指名朗读正音。
三、学习《暮江吟》
1、初读,理解诗意
(1)自学:借助注释自己弄懂诗意,感悟诗中最美的地方,并提出疑问。
(2)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汇报:结合手势表现“铺、洒、照”和课件,感受“铺”的意境。
2、品读体会情感
从哪里体会到美丽的江景,边读边品析。
品读:半江瑟瑟半江红
(1)出示课件,用“像、似、仿佛”说一说:
江水是怎样的红,又是怎样的绿。
(2)朗读感悟
品读:露似珍珠月似弓
出示课件,展开想象,感情朗读。
(3)课件展示,体会情感,把体会到的心情读出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4)连读整首诗。
(5)诵读,进入意境。
小组参赛的形式,读出美丽的江景,诵出喜悦舒畅之情。
3、品评欣赏,升华情感
(1)你最喜欢哪一句或哪个词?
(2)背诵古诗
(3)回味诗境,扩展诗境
傍晚,微风渐停,我漫步江边,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展开想象,可以想象诗中的意境,也可以想象诗以外的意境。
(4)此时此景,你用什么方式抒发心中的感情。
4、拓展练习
理解字词 练中悟情《暮江吟》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暮江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色并能有感情地朗读。通过学习,能归纳出学习古诗的方法。
2、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看到奇丽景色时的愉悦心情。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掌握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积累写景的古诗。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诗导课题
1、看图背诗,激发兴趣。
课前,我们先来玩个游戏――看图猜诗。大屏幕上会出现几幅图,请你们仔细观察、想象回忆,看看它们分别是哪些古诗里所描写的景色。
课件分别出示古诗《舟过安仁》、《咏柳》、《忆江南》的插图。指名学生看图背诗。
2、找共同点,引出诗题。
(出示《暮江吟》的插图)这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中描写的景色。这首古诗的题目是《暮江吟》。(板书课题,齐读。)
3、生探古诗题意。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名诗。诗歌作于公元822年。这一年,白居易上任杭州刺史,一路上,他为自己离开了腐败的朝廷,离开了京城感到十分的轻松愉快。游山玩水,走到一处,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便写下了这首广为流传的山水风景诗。那这首诗描写的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景色呢?我们来看看能不能从诗题中找到答案。
看诗题,指名回答。
从诗题中我们知道了诗人在傍晚时分来到江边,看到美丽的景色就陶醉其中、诗兴大发,就脱口吟诵出这首古诗。
4、诗人在江边吟什么呢?(课件出示背景图片和全诗)――师配乐范读。
二.初读感诗意
1、学生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学生读,师生正音、评价。
3、词义理解:翻开书,看看从书上的注释中你理解了哪些词的意思,还有哪些词你不理解?(学生自由发言,师相机指导)
残阳――快落山的太阳,夕阳。
瑟瑟――本是绿宝石的名称,诗中指碧绿的颜色。用来形容没有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颜色。
(指导看图)而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是什么颜色?(红色)所以江水一半是――(生)绿色,一半是――(生)红色。
可怜――可爱,令人爱惜。今义:令人怜悯。用“可爱”代替“可怜”,即“可爱九月初三夜”,用现代的话怎么讲?
想一个感叹句――可爱的九月初三夜啊!九月初三夜真可爱啊!
九月初三――指农历九月初三,这时已进入深秋季节。(九月初三这深秋的夜晚为什么这么可爱?大家看到最后一句诗……)
真珠――珍珠。古时写“真珠”,就是珍珠的意思,但我们现在要写成“珍珠”。
理解字词 练中悟情《暮江吟》教学设计 篇5
一、学生分析
本校是一所各方面比较先进的农村小学。这些小朋友从小生长在农村,对于诗中所描写的山水田园般的美景,有一定的切身感受。此时正是中秋节,学生已经观察了中秋的月亮,并已经在口语交际课作了交流。学习这两首诗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农村学生知识面还比较窄,所以在语文素养,古诗鉴赏方面有一定的欠缺。需要教师协助学生体会写作中的技巧。
二、教学目标和设想
1.通过查字典或有关资料,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能够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
2.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3.有感情的朗诵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4.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掌握自学古诗的方法。
5.想像诗句描述的景象,感受诗人表达的对明月和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准备
1.《古朗月行》古诗课件。
2.《古诗二首》课件。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2.想像诗句描述的景象,感受诗人表达的对明月和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3.掌握自学古诗的方法。自学另一首古诗。
4.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五、教学过程
(一)师板书“暮江吟”。让学生试着猜猜题目的意思
解题:“暮江吟”就是歌咏黄昏的江边美景。
(二)学习古诗《暮江吟》
⑴初读,解决不认识的生字。
师:让我们一起快来一起读读这首诗吧。多读几遍,试着读准字音。
生自读古诗,解决生字。
师:谁有信心站起来读读这首诗。
⑵再读,划出不懂词句。
⑶品读,参考学习资料与同学深入研讨。(可根据学生实际选取其中一种方案)
方案一:学生自由提出问题,自由讨论。
师:大家读得又投入又熟练。诗的意思读懂了吗?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生提问题。师引导学生利用自身查找的资料逐一解决问题。
生可能提出:①残阳?②瑟瑟?③可怜?(师重点解释“可怜”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理解“怜”的几种含义,选择古诗中正确的意思,也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进一步了解“可怜”的意思。)④铺?(师可以让学生自身先展开讨论。学生可能会想到太阳已经落山了,阳光变柔和了,所以不能用“照”“射”这样太强烈的词,应该用词温柔一些。师也可引导学生看图感受。)……
方案二:师引导学生逐句理解。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走入黄昏的江边一起用心灵去感受那如诗如画的美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关于这两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生可能提出:①残阳?②瑟瑟?③为什么“半江瑟瑟半江红”同一江水还有不一样的吗?……(对于学生自身能解决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解决,解决不了的老师可以协助。)
弄明白前两句诗意后,师邀请学生诵读1、2句。
师:当白居易陶醉在夕阳美景中,天色渐渐暗下来。九月九年级的夜晚的景色又怎样呢? “露似珍珠月似弓”。多么美的景色啊!但是诗人为什么不用“可爱”而用“可怜”呢?
生讨论。(“怜”不只有可爱的意思,还有怜惜的意思。这样写更突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理解字词 练中悟情《暮江吟》教学设计 篇6
师:古典诗歌中写景的读句很多,大家能背几首吗?
生:背《望天门山》背《山行》背《绝句》
师:同学们每背一首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题目叫《暮江吟》
(师板书,一边音乐《春江花月夜》起)
师强调“吟”的读音。
师:同学们来看看这个“暮”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面是个日,你能看出什么来吗?
生:有太阳落山的意思。
师:从诗题中看出了时间,还看出了什么?
生:他在江边。
师:傍晚在江边吟诗,这是谁呀?(白居易)
师:谁来介绍介绍。
生:他的诗容易读懂,因为他写诗的时候,总是要把写好的诗读给老百姓听。
师:你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
生:他有个师傅叫顾况。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看书的。
师:你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
师:要了解这首诗,还要回到1083年,在去杭州上任的路上,他看到江边红日落下的美景,陶醉其中,不禁吟诗一首,就是这《暮江吟》(课件出示图片,并范读)
师:听了这首诗,你感到什么?
生:我感到自己是一棵小草,被夕阳的余辉照耀着,一半绿,一半红。
师:你怎么那么会表达呀!
生:我感到自己是一只小螃蟹,在江中游,阳光下的江面照得一半红,一半绿。
师:多美啊!接下来,同学们用喜欢的方式来读诗,可以坐着读,可以站着读,可以离开座位读。
(同学们纷纷找伙伴读)
(两位同学跑到评委席读给评委听,说自己的理解)
师:谁来读?
(指名读诗)(齐读)
师:究竟是何种景物,吸引我们的大诗人白居易。找要好的伙伴,借助注释,理解品味,在讨论中来领悟一番诗中最美的地方在哪里?
(生自由学习讨论)
师:请各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
生:一道夕阳照在水中,一半变成红色,一半变成绿色,草地上的露珠晶莹美丽,月亮就像一张弓一样。
生:我补充,一道残阳并不是一道,照在河水中有很多的。
师:瞧,这两位同学多能干啊!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太阳都是照射的,这里为什么用“铺”呢?
师引导大家做“照”、“洒”、“铺”的手势。从这个手势中你感受到什么?
生:很柔美。
师:你能读出来吗?
(生读)
师:那刚才讨论中认为最美的是什么?
生:半江瑟瑟半江红,最美。因为这种景色像湖面吗?我认为不像。
师:看一看(出示图片)用上“仿佛”、“好像”说一说这是怎样的红?怎样的绿啊?
生:像小孩子脸一样的红,像绿宝石一样的绿。
生:一半是红玛瑙铺成的,一半是碧玉铺成的。
师:还有哪儿很美?
生:我觉得露珠是很美的,就像珍珠一样,珍珠是价值连城的,很美的。
师:当白居易沉浸在这夕照图中,不觉天色渐渐暗下来,低头一看,他看到了什么?
生:露珠。
师: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白居易,你的心情会怎么样?
生:能看到这样的美景真幸福啊!
生:看到这些,我的疲劳都不见了。
生:我心情舒畅。
生:很想去。
师:课文中有一个词就表示这个意思,是什么?对,“可怜”就是“可爱”的意思。能把刚才理解到的读出来吗?
(生读诗)
师:教师从你们的语言和动作中感受到了现在你们就是白居易,谁来吟吟这首诗(指名吟诗)你觉得他吟得怎么样?
生:好,我给大家示范一下。(生读)(学生争着,比着读)
师:看着同学们吟得这样好,老师也想吟一吟,好吗?
师吟诗(同学们鼓掌)
师:我们现在一齐来吟一吟。你们现在就站在江边(生吟诗,音乐起)读了这首诗,你们都有所感悟,那你最喜欢哪些词?
生:我最喜欢“铺”字。因为它表现出美,显得亲切,安闲。
生:我喜欢“瑟瑟”这两句好,因为它刚中带。
生:我觉得“真珠”这个比喻用得好,把露珠写得闪闪发光,很美。
生:“半江瑟瑟半江红”这个句子写得很美,像五彩池。
师:网上也有一些朋友发表了一些意见,有的可能和同学们理解得一样(展示)
师:如果同学们有意见也可以把你的想法发表到网上。
师:照图和月夜图,这两幅图构成了最美丽的风景。能不能背背看。(生背,配动作)
师:其实白居易的写景诗还有很多,接下来我们再简单地学学他写的《忆江南》,出示古诗。
生齐读。
师:大家利用注释来看看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一首是写日出的,一首是写日落的。
生:都是写江的。
生:都是在愉快的心情下写的。
(师讲解对这首诗的评价)
师:我们再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好吗?
(生齐读)
师:同学们也收集了很多白居易的诗,下课后,相互交流。让我们用这样的热情去读古诗,学古诗,成为弘扬中华古典文化的最出色的人才
◆[2004-01-10]
理解字词 练中悟情《暮江吟》教学设计 篇7
一、谈话导入 、简介作者。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一首诗,老师念第一句“篱篱原上草”,大家一起背好吗?你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他就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白居易,他写这首诗时只有15岁,他的诗通俗易懂,在广大群众中广为流传下来的诗有1914首,今天我们学习其中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句,题目是《暮江吟》。板书:暮江吟
二、揭题
①《暮江吟》中的“暮”你是怎样理解的?在这儿起了什么作用?
②“江”在题目中交代了什么?
③“吟”是什么意思?
④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诗人吟唱的对象是什么呢?
⑤从诗的题目上你读懂了什么?
三、新授
1、自由读,初步了解诗歌大意。
思考:这是一首什么诗?写什么时候的景?在诗中画出表时间的词语,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2、范读
3、思考、讨论:
诗人描写了傍晚的哪些景物?抓住了这些景物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4、齐声朗读前两句诗。
5、重点理解词语。
“残阳”是什么意思?
“铺”是什么意思?这个“铺”字你体会到了什么?把“铺”换成“照”、“射”可不可以?
(诗人描写了傍晚的残阳和江水,江水的特点是半江瑟瑟半江红)
6、出示灯片
提问:江水为什么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红色,你看见过这种景象吗?(因为太阳接近地平线,江面有一半已经照不到阳光所以半江是绿色,半江是红色,“铺”既写出了夕阳的柔和,又写出了照得面积广大而均匀。)
7、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8、学习后两句诗。
① 指名朗读后两句诗。
思考:作者描写了夜晚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来写的?
② “可怜”是什么意思?
九月初三:是指农历已进入深秋季节这句点出了观赏江景的季节是深秋。
③ 诗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深秋的夜景?为什么这样打比方?
珍珠晶莹闪亮,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用珍珠来比喻露珠就照应了“可怜”,诗人写的是初三夜的月亮,因为初四是娥眉月,所以把月亮比作弯弓。
④ 指名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⑤ 想象全诗意境,大家闭起眼睛想一想。
(在月色朦胧的夜晚,仿佛我们来到了江中的小岛上,看到了深蓝的天空中挂着弓一样的月儿,月儿倒映在水中,草上的露珠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像珍珠一样可爱,你们看到了吗?)
⑥ 诗人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情,那么诗人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⑦ 齐声朗读
请同学们有抑扬顿挫的语调读出诗人对傍晚时分江面美丽景色的喜爱之情。
四、练习
(1)作画
景色的美体现在哪里?诗人用他的妙笔给我们描绘了几个画面,请同学们根据诗意,把诗人笔下的美景画出来。
一道残阳铺水中可怜九月初三夜
半江瑟瑟半江红露似珍珠月似弓
(2)写话
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人笔下的美景。
◆[2004-01-10]
理解字词 练中悟情《暮江吟》教学设计 篇8
史桂华 郭锡洋
一、导入 激趣。
复习以前学过的描写景色的诗,采用“古诗接龙”的方法进行。
二、师配乐朗诵《暮江吟》。
生观看图画。
三、初读课文。
师:这首古诗意境很美,同学们,你们觉得美在哪儿呢?试着读一读。
1.学生练读,读通。
2.指名读,集体订正。
3.讨论,你觉得这首诗美在哪儿?
四、看图,播放音乐《古事曲》,边听边看边读边理解。
1.出示图,说一说,画了些什么景物?这些景物怎么样?用自己的话说说看。(同桌练说)
2.出示前两句。
①要求边听音乐边看图画边轻声读这两句,仔细体会。
②结合图,指名说一说这两句的意思。
③评一评。
④再仔细读一读,你不理解哪个词或你认为哪个字、词用得好,为什么?(“铺”与“射”“照”相比较)
⑤这么美的诗句,如果我们用文章写下来,给它定一个什么题目呢?作者是怎么定的?
⑥理解“暮江吟”。
3.学习三、四句。
①读后两句,说一说不理好的词语,师相机指导理解“可怜”。
②这两句是什么意思?讨论设疑:
A.像珍珠一样(晶莹、发亮),夜晚天黑怎么发亮?
B.许多人都喜欢写“月亮像个大圆盘”。如果白居易写“露似珍珠月似盘”你觉得怎样?为什么?
③归纳总结;作者抓住事物的特征,连用两个比喻,贴切地写出了江边美丽的月夜景色。傍晚( ),夜晚( ),天上( ),地上( )。
④用彩色笔画一画这美丽的月夜。
五、再读古诗,加深理解。
1.你们说这首诗美吗?该怎么读呢?
2.配乐朗诵《暮江吟》。
3.指名朗诵。
六、练笔。
1.导入 :这美丽的景色,大家想不想亲自欣赏一番?
2.出示提示语:
①傍晚,微风渐停,我漫步江边( )。
②迷人的景色把我吸引住了( )。
③啊!( )。
3.练写。
4.指名读一读,评一评。
七、总结。
理解字词 练中悟情《暮江吟》教学设计 篇9
1、“诗学就是情学,诗是心灵的燃烧。”
古人称作诗曰“吟咏情性”(《诗・周南・关雎序》),读诗或低声吟哦,或漫声长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磋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毛诗序》)。所以诗歌教学与鉴赏,不能只满足于释词译句。读诗也好,讲诗也好,最重要的是自己进入角色,把自己的感情全部投入进去。教师情真,才能以情动情,教师心热,才能点燃智慧的火花,教师意远,才能在学生面前开拓其思路,如果冷冰冰地以旁观者的身份来朗读、分析、讲解,就会索然寡味。老师的一颦一笑,语言声调,无不牵动学生的心弦,师生感情同频共振,才能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2、如果说语文教材是美的矿藏,那么古诗就是这矿藏中的瑰宝。
古代诗人们在诗中使用的字词十分讲究,力求完美,我们应紧紧抓住文本引导学生从品析中领略古诗流光溢彩的自然美。如“一道残阳铺水中”一句中的“铺”,为什么不用“照”“射”等词?看似平凡,其实正是诗人的绝妙之处,诗人不但能发现美,懂得欣赏美,还能用准确的文字表现美。因此,引导学生从品析词句入手,抓住诗中的关键词“铺”、“可怜”等全方位地挖掘美、感受美,使学生在感受古诗语言美、意境美、内容美的同时,心灵也受到了震撼,又体会了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的美。
3、通过多种方式,多条渠道创设情境,引学生入“境”。
在这节课的“吟诵入诗境”环节中,以幽静空灵的《春江花月夜》一曲作背景音乐,轻诉古诗的情境,使学生把画面上看得到和看不到的融为一体,体味到黄昏夕阳残照的空旷、瑰丽和晚上新月初升的静谧、安宁,从这情境中感受到美,认识到美,从而理解了美,达到 “言有尽而意不尽,意有尽而情不尽”的更高境界。
4、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投入的、有感情的朗读、吟诵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还可更好地使学生领会诗的意境,加深体会诗的含义,在读中悟“情”,在吟中入“境”,或共鸣,或陶醉,随其悲而悲,随其喜与喜,从而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理解美,塑造美的心灵。
理解字词 练中悟情《暮江吟》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要求:
1、弄懂每个词语和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和意境,从而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背诵、默写、翻译、改写这首古诗。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体会诗句的意思和诗中的意境。
教学准备:
投影片、录音机、配乐朗读磁带。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板书课题。《暮江吟》
1、了解作者(同学们知道这首诗是哪个朝代、哪位诗人的作品?)
板书:唐代:白居易
2、简介作者:(白居易是我国唐代最着名的三大诗人之一,他和李白、杜甫一样写下了许多千古名句流传至今,《暮江吟》是他的诗词中最浅显易懂的一首)
3、释题:暮江吟的“吟”是什么意思?(歌颂、赞美)
歌颂赞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景色?
“暮”是指一天的什么时候?(傍晚)
赞美了傍晚什么地方的景色?(江上景色)
指名说:歌颂傍晚江上的景色。
二、听录音朗读两遍,小声自由朗读5遍。
要求:1、基本会背;2、注意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那些景物?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再听录音朗读,指导朗读技巧。(要求语速缓慢,读出抑扬顿挫)
四、分组讨论要求2的问题、指名回答板书:
时间:傍望―夜晚(深秋)
地点:江边
景物:太阳、江水、露珠、月亮。
五、学习前两句诗,出示投影片(夕阳西下的江上景色)指导看图。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小学教 学 设计网 更多精 彩 教案]
1、问:一道残阳指的是什么时候的太阳?“铺”是什么意思?太阳照在什么地方?
指名翻译: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江面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色?)
“瑟”是什么意思?(碧绿色)
译:江水一半呈碧绿色,一半呈红色。
2、小结:通过学习前两句诗,我们知道了前两句诗主要写傍晚时分,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是什么样的景色,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一起欣赏和想象当时那美丽的意境。
师述:夕阳渐渐地落下去,晚霞映红了天空,夕阳的余辉洒在了宽阔的江面上,忽然间,江水似乎分成两半,这一半是碧绿碧绿的,那一半是鲜红鲜红的,微风轻轻地拂过江面,江水泛起了粼粼波纹,像一颗颗闪光的宝石,又像空中闪烁的繁星。啊!多么迷人的傍晚景色。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景色美不美?这样的景色会让诗人怎样?用一个词语形容:“陶醉,恋恋不舍,流连忘返”。
六、学习后两句(出示投影片:夜晚月光下的江边景色):“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九月初三夜是在什么季节的夜晚?“可怜”是什么意思?
1、指名译:“深秋的夜晚是多么可爱啊!”
2、问:“深秋的夜晚可爱在什么地方呢?”(请看第四句)
“似”是什么意思?“露”和“月”各指什么?
它们各“像”什么?
指名翻译: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光亮,月亮像一把弯弓悬挂在空中。
3、指名将后两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4、闭上眼睛欣赏体会后两句诗的美丽意境。
师述:不知不觉,夜幕降临了,白居易还立在江边久久不愿离去,秋风拂面,他感到特别地凉爽和舒服,一会儿看看草地,一会儿望望天空,啊,那美丽的小草上挂满了露珠,在柔和的月光映照下像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珍珠,夜空中那一弯新月就像一张精致的弓,他不禁脱口赞叹道:“这深秋的夜晚是多么迷人,多么可爱啊!”
七、这首诗是以写“景”为主的诗句,想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美景,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对暮江美景的喜爱之情)
八、小声读背,然后默写、翻译。
九、总结:这首诗向我们勾画了夕阳西下的傍晚江上美景,同时也描述了深秋夜晚月光下的江边迷人的景色,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美好迷人的景色,让我们再一次闭上眼睛回味诗中美丽的意境。(听配乐朗诵)
十、作业:根据这首诗的翻译和老师提供的内容,同学们再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把《暮江吟》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理解字词 练中悟情《暮江吟》教学设计 篇11
师:古典诗歌中写景的读句很多,大家能背几首吗?
生:背《望天门山》背《山行》背《绝句》
师:同学们每背一首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题目叫《暮江吟》
(师板书,一边音乐《春江花月夜》起)
师强调“吟”的读音。
师:同学们来看看这个“暮”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面是个日,你能看出什么来吗?
生:有太阳落山的意思。
师:从诗题中看出了时间,还看出了什么?
生:他在江边。
师:傍晚在江边吟诗,这是谁呀?(白居易)
师:谁来介绍介绍。
生:他的诗容易读懂,因为他写诗的时候,总是要把写好的诗读给老百姓听。
师:你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
生:他有个师傅叫顾况。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看书的。
师:你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
师:要了解这首诗,还要回到1083年,在去杭州上任的路上,他看到江边红日落下的美景,陶醉其中,不禁吟诗一首,就是这《暮江吟》(课件出示图片,并范读)
师:听了这首诗,你感到什么?
生:我感到自己是一棵小草,被夕阳的余辉照耀着,一半绿,一半红。
师:你怎么那么会表达呀!
生:我感到自己是一只小螃蟹,在江中游,阳光下的江面照得一半红,一半绿。
师:多美啊!接下来,同学们用喜欢的方式来读诗,可以坐着读,可以站着读,可以离开座位读。
(同学们纷纷找伙伴读)
(两位同学跑到评委席读给评委听,说自己的理解)
师:谁来读?
(指名读诗)(齐读)
师:究竟是何种景物,吸引我们的大诗人白居易。找要好的伙伴,借助注释,理解品味,在讨论中来领悟一番诗中最美的地方在哪里?
(生自由学习讨论)
师:请各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
生:一道夕阳照在水中,一半变成红色,一半变成绿色,草地上的露珠晶莹美丽,月亮就像一张弓一样。
生:我补充,一道残阳并不是一道,照在河水中有很多的。
师:瞧,这两位同学多能干啊!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太阳都是照射的,这里为什么用“铺”呢?
师引导大家做“照”、“洒”、“铺”的手势。从这个手势中你感受到什么?
生:很柔美。
师:你能读出来吗?
(生读)
师:那刚才讨论中认为最美的是什么?
生:半江瑟瑟半江红,最美。因为这种景色像湖面吗?我认为不像。
师:看一看(出示图片)用上“仿佛”、“好像”说一说这是怎样的红?怎样的绿啊?
生:像小孩子脸一样的红,像绿宝石一样的绿。
生:一半是红玛瑙铺成的,一半是碧玉铺成的。
师:还有哪儿很美?
生:我觉得露珠是很美的,就像珍珠一样,珍珠是价值连城的,很美的。
师:当白居易沉浸在这夕照图中,不觉天色渐渐暗下来,低头一看,他看到了什么?
生:露珠。
师: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白居易,你的心情会怎么样?
生:能看到这样的美景真幸福啊!
生:看到这些,我的疲劳都不见了。
生:我心情舒畅。
生:很想去。
师:课文中有一个词就表示这个意思,是什么?对,“可怜”就是“可爱”的意思。能把刚才理解到的读出来吗?
(生读诗)
师:教师从你们的语言和动作中感受到了现在你们就是白居易,谁来吟吟这首诗(指名吟诗)你觉得他吟得怎么样?
生:好,我给大家示范一下。(生读)(学生争着,比着读)
师:看着同学们吟得这样好,老师也想吟一吟,好吗?
师吟诗(同学们鼓掌)
师:我们现在一齐来吟一吟。你们现在就站在江边(生吟诗,音乐起)读了这首诗,你们都有所感悟,那你最喜欢哪些词?
生:我最喜欢“铺”字。因为它表现出美,显得亲切,安闲。
生:我喜欢“瑟瑟”这两句好,因为它刚中带 。
生:我觉得“真珠”这个比喻用得好,把露珠写得闪闪发光,很美。
生:“半江瑟瑟半江红”这个句子写得很美,像五彩池。
师:网上也有一些朋友发表了一些意见,有的可能和同学们理解得一样(展示)
师:如果同学们有意见也可以把你的想法发表到网上。
师:照图和月夜图,这两幅图构成了最美丽的风景。能不能背背看。(生背,配动作)
师:其实白居易的写景诗还有很多,接下来我们再简单地学学他写的《忆江南》,出示古诗。
生齐读。
师:大家利用注释来看看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一首是写日出的,一首是写日落的。
生:都是写江的。
生:都是在愉快的心情下写的。
(师讲解对这首诗的评价)
师:我们再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好吗?
(生齐读)
师:同学们也收集了很多白居易的诗,下课后,相互交流。让我们用这样的热情去读古诗,学古诗,成为弘扬中华古典文化的最出色的人才
理解字词 练中悟情《暮江吟》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 能借助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歌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释题激趣,创设语境。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一首诗,老师念第一句“篱篱原上草”,大家一起背好吗?你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他就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白居易,他写这首诗时只有15岁,他的诗通俗易懂,在广大群众中广为流传下来的诗有1914首,今天我们学习其中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句,题目是《暮江吟》。
板书:暮江吟
1.读题、解题:
(1)师强调“吟”的读音。“吟”是怎么意思?吟,古代一种诗体。
(2)同学们来看看这个“暮”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面是个日,你能看出什么来吗?(有太阳落山的意思)这里交代的是(时间)(3)“江”在题目中交代了什么?(地点)
二、初读古诗,感受画面。
1.自由读古诗,读正确,读流利.想一想:这首古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
2.(点读――齐读)读完古诗你有什么感受?(景色美丽、喜爱……)
3.读诗初步感觉很重要,老师读这首诗也有自己的感受,我想通过我的读表达出来。
三、品析古诗,体会情感。
1.思考、讨论:诗人描写了傍晚的哪些景物?抓住了这些景物
的哪些特点来写的?(诗人描写了傍晚的残阳和江水,江水的特点是半江瑟瑟半江红)?
2.齐声朗读前两句诗。
3.重点理解词语。
(1)“残阳”是什么意思?(落山的太阳光)
(2)“铺”是什么意思?这个“铺”字你体会到了什么?把“铺”换成“照”、“射”可不可以?
(“铺”既写出了夕阳的柔和,又写出了照得面积广大而均匀。)
4.质疑:江水为什么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红色,你看见过这种景象吗?(因为太阳接近地平线,江面有一半已经照不到阳光所以半江是绿色,半江是红色。)
5.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理解字词 练中悟情《暮江吟》教学设计 篇13
教材理解:《暮江吟》是一首古诗,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这首诗描写了深秋时候,从日落到夜晚江上的景色.前两句抓住色彩来描绘日落时江面的瑰丽景色;后两句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了江边美丽的月夜景色.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愉悦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掌握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暮江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通过学习,能归纳出学习古诗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看到奇丽景色时的愉悦心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引出课题.
师:古典诗歌当中,写景的诗很多,同学们都记得学过哪些写景的诗 能不能给咱大伙背几首吗
(学生背已学过的写景诗)
师:同学们每背一首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今天咱们再来学习一首写景诗,19课的古诗三首的第三首《暮江吟》(教师板书,出示课件《暮江吟》的内容)
二,解诗题,了解作者
1,学生齐读诗题
2,从诗题中,我们知道了什么
(时间,地点,"吟"的意思的吟诗)
3,诗人是在傍晚江边吟诗的,是谁啊 请学生简单地介绍白居易.
三,录音范读,学生初读古诗.
1, 师:那么这首诗白居易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的呢这还要回到公元822年.这一年,白居易上任杭州刺史,一路上,他为自己离开了朝廷,离开了京城感到十分的轻松愉快.这一天,他一个人来到江边,此时正是傍晚,他看到红日落下,江面光色瞬息变化的亮丽景色时,陶醉其中,当下吟诗一首便是这《暮江吟》.
2,出示课件范读《暮江吟》
3,师:同学们看了,听了有什么感受
4,师:哦,也就是说其实诗里描写的境界是多么美丽啊!(板书:美)这么美的一首诗你们爱读吗
5,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要读准诗中的生字.
6,请个别学生读古诗.
四,自主学习,悟古诗
1,师:究竟是何番景色如此吸引大诗人白居易 现在同学们找一找自己要好的伙伴,借助文中注释,帮助自己去理解诗中的内容,在讨论当中去领悟一番,你们认为诗里面最美的地方在哪儿 (板书:悟)(课件放出古筝乐曲)
2,学生交流对诗的内容的理解.
3,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地方,讨论用"铺"字好在哪里.
4,引导学生练读第一句
5,学生交流:诗中最美的地方在哪儿
①欣赏"半江瑟瑟半江红."
②出示课件,要求学生想象,江水一半是怎样的红,一半又是怎样的绿,用"像,仿佛"等字说说(板书,瑟瑟,红,夕照)
③欣赏"露似珍珠,月似弓"
④出示课件,(一弯如弓新月挂在天空,草丛上颗颗像真珠的露珠)(板书弓,真珠,月夜)
6,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白居易,你的心情会怎样 (学生回答,理解"可怜"领会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7,引导学生练读诗的最后两句.
8,学生品读整首诗.
9,老师范读这首诗.
10,创设情境,学生配乐读古诗.
五,自主交流,赏古诗
1,师:这样一首诗学下来之后,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感触,现在咱们说一说,评赏一番,这首诗你最喜欢哪一句或哪个词 可以随便说说(板书:赏)
2,引导学生读网上一些朋友对《暮江吟》这首诗的评价.
六,加深印象,背古诗
七,课外链接,学习另一首写景佳作《忆江南》
八,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读,悟,赏领略了古代诗歌中的写景诗的艺术魅力.希望同学生从今天开始,继续用这样的热情去学古诗,爱古诗,成为宏扬祖国古典文化的最出色的人才.
板书设计:
读 瑟瑟 红 夕照
悟 美 景
赏 真珠 弓 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