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物理教案设计 >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三节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一、内容及分析
(一)内容:长度、时间及其测量、误差
(二)分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国际制单位、长度的测量以及时间的测量,指的是会用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其核心内容是长度的测量,学生在数学学科中已经学过关于长度的单位,本课的内容是长度和时间是生活中遇到最多的两个基本物理量,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让学生知道物理要对有关现象进行定量研究,比如测量物体运动的快慢,就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本节介绍了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常用工具,目的是使学生认识这些工具,使学生能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利用有限的工具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从而测量出物体运动的速度,以提高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准备:
二、目标及分析
(一)目标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二)目标分析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就是指学生知道怎样去测量一个物体长度,以及如何正确读数。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就是指学生要明白在试验中那些事错误那些事误差,还要让学生知道如何减少误差。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读数,不知道如何去估读,形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学生不会处理对于不同刻度尺在什么时候估读,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让学生熟悉不同刻度尺,让其明白不同的分度值。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试验器材:
教具:刻度尺、卷尺、沙漏、石英钟、多媒体课件、挂图
学具:刻度尺、课本、铅笔、图片、停表
五、教学过程:
(一)阅读课文35页想想议议,引入新课:
感觉不可靠,需进行测量
(二)进行新课
1、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直尺和三角板进行观察,了解它们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35-36内容,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归纳出长度的国际单位、常用单位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将长度单位用“拾级而上”来表示,便于学生记忆)
长度单位换算练习题:(1)2.5km=  m=  ?= nm
(2)6×105nm=  m=  cm
问题一:如何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设计意图:旨在通过探究体验来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合作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和知错纠错能力、学生的动手参与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师生活动:让学生用手边的刻度尺来测量物理课本长和宽,老师巡回指导。
教师从学生中找出在使用刻度尺时错误的操作,进行展示,让学生们进行纠正,然后教师示范归纳出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指导学生讨论P37“想想议议”,找出人体各部位的长度,(让每两位学生一组利用手边的刻度尺测出自己身上“尺子”的长度)找两学生到黑板上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分别画出约1cm和1m的长度。
问题2:如何使用秒表测量时间?
1、让学生阅读课文P39的“科学世界-计时标准和工具的变迁”和P38面的“小资料”,根据所列举的例子讨论P38的“想想议议”,让学生归纳古代人和现代人所使用时间测量工具发展变化及方法上差异。
2、教师指导学生归纳出时间的国际单位,常用单位以及他们之间转换,并要求学生记忆。
3、通过分组实验,熟练地掌握秒表的使用(让学生通过做一些小游戏来测量时间)
教师讲述关于“时间”的小故事。
问题3:前面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中,测量结果是否就是它的真实值呢?
设计意图:旨在让学生养成科学的实验品质。
师生活动:
1、教师出示一支笔,问:这支笔有多长?然后找两位学生用不同的刻度尺进行测量和用同一刻度尺找两个学生进行测量,从而引出误差的概念,引导分析误差产生原因及怎样减小误差。
2、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38-39归纳出减小误差的方法及误差与错误的区别。教师点拨。
目标检测
教材40页1、2、3。
六、课堂小结
1、长度的测量注意事项?
2、如何用停表测量时间?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