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历史教案设计 > 第19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教案

第19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教案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一、教材分析
1.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或模式,对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是一个宏大、全新的命题。
马克思恩格斯只是勾画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大概的轮廓,而没有具体建设方案;列宁虽然有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步实践,但也没有对建设社会主义提出比较系统的意见;斯大林中止了新经济政策,优先发展重工业,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即斯大林模式,历史证明,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存在很多的弊端和问题。
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就开始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曲折”单独建立章节,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加深对当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科学性、必然性的理解。中,教师应该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这个大背景中去把握本节的内容。
2、本课与以往教材的不同之处。
(1)、“一节课一个中心”的特点更为突出。以往教材,写这部分内容,往往比较笼统,很多是以一个时期作为范围,内容比较杂。本课的编写,始终以“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为统领: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结束,4月,毛泽东撰写《论十大关系》,标志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适合中国情的道路;1956年党的八大召开,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的理论认识成果;1958年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严重失误;1961年对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是纠正“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失误,1965年,周恩来总理提出四个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这个中心线索始终贯穿始终。我认为中应该高度关注这个特点。
(2)、引进了史学研究的新成果、新提法,补充了新内容
新提法: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标志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适合中国情的道路;
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失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原因:缺乏必要的经验积累和足够的理论准备;教材中还可以总结出:开展整风运动,反右扩大化,导致左的错误泛滥;落后现状压力下的急于求成、夸大主观作用;
新内容:1965年,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一次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任务
二、教学设计分析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总路线、“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1961年困难时期、国民经济的调整、四个现代化;
理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的背景及八大召开的意义;
理解“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的错误出现的背景及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具体史料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整理归纳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中“左”的错误的表现及其特征,培养学生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中“左”的错误的影响、教训及历史启示”的讨论辨析,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感受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和不易,认识或体悟“国家的经济建设要结合具体国情,重视客观经济规律”。
2、重点难点的分析
教学重点:中共八大。包含八大召开的的背景、内容及其历史地位等。八大召开是中共独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时期的重要会议,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提出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正确地开始了对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对后来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里面有两个问题要重点关注 :第一,八大召开的背景(为何从1956年开始探索适合中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中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的召开,赫鲁晓夫揭露了苏联社会存在的矛盾和斯大林的错误(主要表现:权力高度集中到中央;个人崇拜,破坏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农村政策错误等)。苏共二十大报告给毛泽东以很大震动,结合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毛泽东从1956年2月~4月做了大量系统的调查研究,在4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做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第二,八大的内容及影响。这个问题比较好讲清楚,重点讲清主要矛盾、主要任务。
教学难点:社会主义建设中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等“左”的错误(背景、影响)。这里要重点解决,1956年以后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为何没有沿着中共八大的正确路线和方向走下去,而是很快出现了反右斗争扩大化、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等“左”的错误,使探索出现严重失误。这种失误出现的背景或原因比较复杂,又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会很难理解,因此作为难点。
3、新课的导入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问题比较宏大,学生认知有一定的难度。我认为,应该从学生已学知识出发,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回顾十月革命后列宁、斯大林是如何在俄国、苏联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上 “照搬苏联”。导入花的时间可能是3~5分钟。主要基于两点考虑:(1)、从学生已知已学知识出发,便于学生对新学知识的认知和建构。体现以学生为本。(2)、回顾苏俄、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便于学生形成有关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史观,也为新课学习中设计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问题做铺垫(苏共二十大的召开,赫鲁晓夫揭露了苏联社会存在的矛盾和斯大林的错误,触动中国共产党人独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4、关于重点难点的处理。
关于重点,上面已经清楚说明。教学中适当补充史料,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八大召开的背景(为何从1956年开始探索适合中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八大的内容及影响;
至于难点,由于教学时间安排的限制,不可能面面具到地详细分析。我的办法是:带领学生共同学习,整理归纳: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中“左”的错误的表现及其特征。通过学习整理使学生认识到: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了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严重失误;是导致1959~1961年严重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然后设计一个自由讨论: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中出现“左”的错误的原因?从中得到的启示?这样既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又培养学生学习整理历史知识和讨论分析问题的能力,深入感知理解历史。
5、教学中始终围绕一个中心??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第19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