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数学教案设计 > 第七册数学教案(精选17篇)

第七册数学教案(精选17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七册数学教案(精选17篇)

第七册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体会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能将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

  3,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的信息,并进行简单预测。

  教学难重点:

  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用相关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根据图上的信息进行简单的预测

  教学过程:

  一、认识折线统计图。

  通过对条形统计图的复习,引导学生回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然后提出问题:如果要知道蒜苗的生长趋势能用什么办法?供学生讨论,在学生的讨论中,引出单式折线统计图,多媒体出示一份15天蒜苗生长情况折线统计图,对照图上数据,让学生讨论,你能发现哪几天蒜苗生长得比较快?预测第20天蒜苗大约长到多少?说说理由,在回答蒜苗的生长趋势的同时,让学生体会,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二、绘制折线统计图。

  先讨绘制折线统计图的过程和注意事项,并适当提示:一格表示多少比较合适?格子不够怎么办等?然后鼓励大家将自己记录的15天蒜苗生长情况绘制成单式折线统计图,(可绘制在附页4上。)分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

  三、巩固和练习。

  1,练一练第一题,先观察统计图,引导学生说一说非典新增病人的变化趋势和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2,练一练第二题,看图后,首先说说小华每隔几小时测量一次气温,再说这一天气温的总体变化,鼓励学生讨论,从图中,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练一练第三题,组织学生读图,让学生掌握信息后,再根据信息进行适当推理,提醒注意,每一个数量的变化都会受到一定因素的影响,晓玲跳绳数量也不例外。

  四、实践活动。

  1,四人小组互测身高,2人负责测量,1人记录。

  2,小组报告测量结果。

  3,将同学身高的数据按一定的规律分组。并统计人数。

  将这些数据用附页5的格子纸绘制成统计图,并与同学交流。

第七册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77页。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的方法确定位置。

  2、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通过小组活动、游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会“数对”的表示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来确定位置。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座号卡片,方格纸,小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源于生活,激趣导入

  1、找朋友,引起争论

  老师很高兴能认识同学们,通过这节课我想和我们班所有的同学都成为好朋友。首先我想先认识一下我们班坐在第2组第5个位置上的同学,他是谁呢?

  (1)同学们都同意他的看法吗?

  a:(大家都同意)那好,这节课就按同学们的意思把这一行作为第1组。

  b:(有不同意见)同于同学们的分组情况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看来,要想确定一个人的位置,必须要有个标准才行,这节课我们就把这一行作为第一组。

  2、认识第几组

  第一组的同学请全体起立。

  第五组的同学请举手。

  第八组的同学请向这边的同学笑一笑,打个招呼――(嗨!你好)。

  3、认识第几个

  现在“组”同学们已经清楚了,那“个”呢?

  请每组的第1个同学全体起立。

  请每组的第3个同学拍拍手。

  请每组的第5个同学向前面的同学挥挥手,

  4、认识第一组第一个

  看来, “个”同学们也弄清楚了,今天谁坐在教室里的第1组第1个的位置上呢?

  揭示课题:像这样用第几组第几个的形式,就可以确定一个的位置,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共同来学习“确定位置”。

  二、联系生活,自主探索

  1、唤醒旧知,发现问题

  1、现在谁能说出你的准确位置了?告诉老师你叫什么名字,坐在第几组第几个位置上。

  2、同学们都能就出自己的准确位置了,现在老师临时给同学们调一下座位(拿出座号卡片:多数为第×组第×几的形式)想一想你的新位置在哪,然后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如果遇到问题了,先研究研究,解决不了的讨论后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

  2、认识“数对”

  (师将三种形式的座号各拿出两个贴在黑板上)

  (1)第3组第6个 第8组第2个

  这种形式座号的同学都找到自己的位置了吗?

  (2)(8,4) (7,2)形式的数对。

  还有谁手中座号形式的这个座号是一样的,你能说说你的位置是第几组第几个吗?

  数对:它是第几组第几个的另一种表示形式,由于它是用一对数来表示一个人、一个建筑或其它事物的位置,所以叫数对。

  黑板上第2组第5个这一位置用数对应该怎样来表示呢?

  把括号里的2和5调换一下位置行不行?

  表示方法:通常第一个数都表示横向的数,第二个数都表示竖着数第几个,前后位置是不能随意颠倒的。

  把你的座号用数对的形式表现出来。没有座号的同学可以帮你的同桌写。写好之后同桌互相说一说。

  (3)(2, ) ( ,4)形式的数对

  黑板上还有两名同学的新座号,他们能找到自己的新位置吗?(“数对”是通过一对数来确定位置的,只有一个数是无法确定位置的,这两名同学的问题老师暂也无法解决,你们两个先到老师这来等一下吧!其它同学拿着你的学习用具快速地到你的新位置上坐好。)

  找好位置的同学现在看一看你的新同桌是谁呀?他到底是不是你的新同桌,检查一下它的座号。如果确定他就是你的新同桌,就握握手吧,希望你们能友好相处。

  没找到位置的同学,你觉得哪个位置才是你的呢?你怎么想的?

  3、用“数对”确定在教室中的位置

  终于都找到看书的新位置了,也该关心一下自己的好朋友了,他们都换到哪个位置上去了呢?请你用数对的形式来说一说。

  (1)说出你好朋友的名字,让同学说出他的位置。

  (2)说出你好朋友的位置,让大家猜猜他是谁。

  4、用“数对”确定方格纸上的位置

  1新位置同学们又能很快地找准了,教师现在又把同学们的新位置反映到了一幅图上

  (边说边用课件演示介绍位置图)

  2、教室里(1,1)这个位置反映在图上应该是哪呢?

  3、现在老师所指的这个位置应该是哪呢?(任意指出一个位置)

  4、你能在图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吗?

  三、回归生活,解决问题

  游乐场

  1、看,这是游乐场的平面图,你都看到哪些游乐项目了,这些项目你都喜欢吗?

  2、游乐场的地形你已经熟悉了,老师想聘你当小导游,带我在游乐场里逛一圈,怎么样?要求:①从(4,2)这个位置出发,最后到溜冰场。②一边带我游玩一边向我介绍游玩的项目,以及它的位置。③游玩结束后,要说明你为什么要选择这条导游线路。

  3、老师现在突然有点急事要到溜冰场,选择哪条线路最近呢?

  动物园

  咦?动物园里有点奇怪,怎么一只小动物也没有呀?原来今天动物园搬家了,小动物们都迷路了,我们帮帮它们吧!

  猜秘密点

  其实,老师现在也在动物园里看动物,你来猜一猜老师在哪?你有三次机会,猜错了我可以给你提示。

  四、自我评价,情知交融

  结合你这节课的表现,你觉得你能摘到哪颗星,想把它放在什么位置上,为什么?

  教学反思:

  1、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身边找到数学

  新课标明确提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学习的过程”。“座位”是一个学生感兴趣且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但由找朋友而引出的座位纷争却让他们初步感受到:要确定位置首先要弄清确定位置的方法。同时,使学生感到确定位置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加深了学生对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印象。例如导入时的找朋友、根据座号找新位置的活动和练习时选取的动物园和游乐场的场景等,都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回顾这节课,学生在有意创设的来源于生活又富有活动性的学习情境中,学得积极主动,趣味盎然,在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有效利用学生的思维矛盾,为学生良好的求知环境。

  本节课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主线,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有意地为学生的学习活动设置障碍,从学生在教室中的位置入手,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其中有三名学生的座号是数对形式,有两名同学的数对是不完整的而无法确定自己的位置,从而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探究确定位置的求知欲。使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思维矛盾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始终是带着问题探索、研究知识,层层深入、步步推进,使教学结构紧凑而且环环相扣。

  由于学生对第几排第几个有自己的生活经验,所以,第一个教学活动设计了找朋友的环节。学生对谁座在“第2组第5个”位置上产生了纷争,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数学教学中的确定位置是不完全相同的,学生认识到确定位置也是要有一定标准的。当学生明确了用“第几组第几个”的形式可以确定一个人的位置之后,教师又设计了第二个教学活动――请学生根据自己手中的座号找到自己的新位置。在发给学生的座号号中,教师有意安排了几个“数对”形式的座号,还有两个不完整的“数对”,为学生设置了障碍,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不急于解答、揭谜,而是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交流,进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认识了“数对”。在学生认识了“数对”之后,教师马上提出“数对”在写法上可不可以把括号中前、后两个数字调换位置,又引起了学生的一场小争论,最终明确了“数对”中的两个数各自的意义。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同时,使学生逐步突破学习难点。

  3、评价方式的多维性,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空间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是:多角度地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本节课教学在最后一个环节设计了这样的总结方式:请你评价一下你自己这节课的表现,你觉得你能摘到哪颗星,想把它放在什么位置上。结合全课的教学,设置了“守纪星”、“智慧星”、“探究星”、“合作星”,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得到老师的赞赏和肯定,使课堂真正面向全体学生改变了按照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的做法,使每一名学生都得到关怀,让每一个孩子的个性都得到张扬。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换座位的时候教师没有明确地提出要保持安静的要求,所以在这一环节时,教室里有点乱,浪费了一些时间。

第七册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33~34页。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

  2、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解决一些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笔算。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口算练习

  师:口算练习,不是问题吧?

  生七嘴八舌:没问题;小菜一碟;容易……

  师:先别夸口,要细心呀!

  出示:(学生进行口算)

  280÷4 30÷6 11×8 23×2 72÷8 360÷9 22×3 40×6 25×4

  13×3 14×2 15×4 35×2 12×4

  师:刚才这组口算题,同学们不但能正确计算,而且速度很快,下面这两道题呀,要求大家进行估算。28×32这道怎样估算,谁愿意说一说?

  生:我把28看作30,把32 看作30,30×30=900,所以28×32大约等于900。

  师:说得很好,11×71呢?

  生:我把11看作10,71看作70,10×70=700,所以,11×71大约等于700。

  [意图:新课的知识点是学生在三年级已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拓展。因而在新授前,引导学生复习一些简单的口算,估算,可以为下面的学习做好一个过渡。]

  二、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

  出示:神州5号的图片。

  师:同学知道这幅图片里画的是什么情景吗?图中的主人公的谁?

  生:这是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着的情景。画中的人物是杨利伟

  师:神舟5号是我国发射成功的第一艘载人飞船。标志中国进入了太空新时代,中国已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能够独立实施太空载人飞行计划第三个太空大国。

  师:其实我国在1970年就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关于东方红1号,你了解多少呢?

  生:东方红1号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

  生:东方红1号是一个十二面体,上面有望远镜、照相机、雷达等多种先进仪器。

  生:东方红1号运行速度特别快,绕地球1圈只需114分。

  [意图:通过介绍相关的知识,在课堂上渗透思想教育,使学生了解祖国的伟大,增进爱国之情,也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

  2、自主探索

  出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投影图片。

  师:这就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它绕地球一圈需要时间114分钟。同学们,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我想知道它绕地球5圈需要多少时间?10圈、21圈、35圈需要多少时间?

  师:这个同学提出了这么多问题,应该用什么计算方法计算呢?

  生:乘法!

  师:那么,请同学们列出算式。

  师:哪个同学展示一下自己的算式

  生:一圈需要114分,5圈就是5个114,算式是114×5,10圈就是114×10,21圈就是114×21,35圈就是114×35。

  (师随手在黑板上板书算式)

  师:你说得真好,把思路说得很清晰。

  师:我们能直接算出“114×5”、“114×10”的答案,我们选择不能口算的一道,一起研究它的计算方法。

  师:你们能估计“114×21”积的大致范围吗?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你的估算方法。

  生:我把114看作110,把21看作20,110×20=2200,所以114×21大约等于2200。

  生:我把114看作100,把21看作20,100×20=2000,所以114×21大约等于2000。

  生:我把114看作100,100×21=2100,所以114×21大约等于2100。

  师:刚才同学们想得都很有道理,虽然估算的结果不同,但是方法是正确的,这充分证明估算没有唯一答案。那么能不能准确的计算出这道题的结果呢?请大家在练习本上创造性的试一试,注意要自己研究,不用讨论。

  师:谁愿意汇报一下你是怎么算的?

  生:114×20=2280 114×1=114 2280+114=2394

  生:114×10=1140 114×10=1140 114×1=114 1140+1140+114=2394

  生:114×21=114×7×3=798×3=2394

  生:      1 1 4

  ×   2 1    

  1 1 4

  2 2 8

  2 3 9 4

  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并且要求学生说明每一步计算的算理。(重点要求介绍竖式的算理)

  生: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1去乘114,等于114,所得积的末位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2去乘114,等于228,所得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最后用114+2280=2394。

  学生介绍后,再请一些学生进行复述、质疑。

  [意图:因为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与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应用,这已为学生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奠定基础。因而这里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的方法,然后由学生进行质疑,释疑掌握方法。]

  .三、巩固练习

  师: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笔算大家会了吗?我们共同做几道题试一试。

  .1 填空:

  (1)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时,可以用列( )的方法

  (2)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 )去乘( ),等于( ),所得积的( )位和( )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 )位上的( )去乘 ( ),等于( ),所得积的( )位和( )位对齐,最后把( )相加就是所求的积。

  .(3) 2 7 5

  × 3 1

  2 7 5 ……( ) × ( )表示275个( )

  8 2 5 ……( ) × ( )表示825个( )

  8 5 2 5

  (4)估算96×42时,可以这样想,96≈( ),42≈( ),( )和( )相乘得( ),所以96×42≈( )

  2、试一试

  完成p34试一试的内容

  135×45 54×312 408×25 47×210

  3、森林医生

  121 304

  × 14 × 28

  484 272

  121 68

  605 952

  学生先认真观察算式的每一步计算,找出错误的地方,并说明错误的原因,然后,再写出正确的竖式计算过程和结果

  4、神算手。

  138 126 203 632

  × 54 × 25 × 32 ×54

  4、选择完成。

  312×25 437×28 82×403

  208×24 26×137 460×21

  5、拓展应用。

  出示情境

  商店从工厂批发了80台复读机。

  (1) 商店从工厂批发的复读机每台140元,商店要付给工厂多少元?

  (2) 商店在卖出70台复读机,开始降价销售。如果商品全部售出,你认为商店是赚钱还是亏损?与同学进行交流。(每台复读机原价160元,现价138元)

  学生尝试解答,师进行讲解。

  [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而且使学生体验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增进学习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问师的兴趣。]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哪些问题?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表现得怎样?

  生:我学会了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还学会了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我表现不错,估算我赢了对手,但计算时错了一道。

  生:我学会了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我知道了用竖式计算速度快,而且准确率高。我表现比较出色,一道题也没错。

  生:我能通过计算,知道赔钱还是赚钱,我帮商店计算时全做对了。

  师:你觉的哪个同学或哪个组表现得如何,说一说。

  生:我觉得我们组表现不错,在讨论时,我们都积极发言了。

  生:我想对第四组说,他们讨论得很热烈,回答问题很积极,如果讨论时声音小些,不要影响其他同学会更好。

  ……

  [意图:通过介绍本堂课的收获,使学生能够将知识点进行重新的整理巩固,而通过对自我、别人的评价,可以使学生在课间里要认真的观察,聆听他人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改进,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热情。]

  板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

  1 1 4

  ×   2 1    

  1 1 4………..114*1

  2 2 8 …………,,1148*20

  2 3 9 4

  五、教学反思

  《卫星运行时间》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把握如何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如何给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探索的空间,注重了对学生间相互交流、启发、共同提高的能力的培养。在这里,教师创设情境后,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讨论、探究;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解答。适时引导,循序渐进,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求异、探究能力,使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探求新知,最终能够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教学中敢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选取农村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调动了学习积极性,降低了难度。

第七册数学教案 篇4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83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方向和角度确定物体的位置

  2、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观察要有序,表达要有条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能根据一定的方向和角度确定某一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用语言准确判断并描述某一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森林考察队情境图、小动物图片、课件、学区平面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启疑

  1、星期三,我和同学们一起去电教室看电影,我们每人发一张票,你能把你的位置告诉同桌吗?(生交流)

  2、星期日,我准备和同学们一起去郊外野营训练,我们的根据地是大本营,训练地是大鸣山和小清山,你能说出他们的位置吗?

  (出示情境图)生疑惑

  3、导入: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怎样“确定位置(二)”

  二、置身情境,研究位置

  1、量一量,说一说

  看着这幅图,你有什么办法确定大鸣山大本营的什么方向吗?

  学生介绍自己的方法,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确定物体的位置,除了“数对”的方法,还可以画方向图,量一量角度。

  学生四人为一组,自主探索小清山在大本营的什么方向上。(教师点拨)

  2、猜一猜,找一找

  课件出示87页情境图,让学生猜一猜,找一找鱼雷艇、巡洋舰、护卫舰的位置。

  教师小结:确定位置,首先要找准观测点,其次要明确方向,最后要看清或量出角度。

  3、摆图片,找位置

  两人一组,把手中的小动物图片摆好,然后互相提问题,如指定一个小动物,说出它的位置,或根据它的位置说出是哪个小动物。

  三、实践应用,巩固拓展

  1、找一找自己的家

  同学们都爱自己的家,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家在哪里?(出示学区划分平面图)

  同桌互说,全班交流。

  2、以学校为观测点,画一画自己的家的位置,画后展示。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吗?总结一下,自己有哪些收获?(小组交流)

  五、实践作业:打开中国地图,以你的家乡为观测点,用量角器量一量,北京、上海约在什么方向。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们的观察、发现、思考、交流为主,老师只做适时引导,让学生在看、想、说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

  2、精心创设情景,激励学生探索。

  本节课能有效地、创新的利用教材提供教学情景,恰当地为学生创设学习资源,将数学置身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用数学意识。

  3、人人参与,差异发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手、动脑、动口多感官参与,积极探索、自主创新,真正体现了人人学数学,用数学,人人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第七册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

  3、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共同进步的思想

  教学重点: 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难点: 在使用量角器画角时,内外圈不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直角的一半是( )角。

  2、平角除以2是( )角。

  3、平角大于( )角、( )角、( )角

  4、( )角大于直角小于平角

  5、5种角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 )<( )<( ) < ( )

  6、学生任意画角,并量出自己所画角的度数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

  7、展示量角中读错的度数,巩固量角方法,引起学生注意

  二、新课学习

  1、师:刚才画的角度数不一,小组能不能想办法让组内每个同学所画角的度数都相等?

  师巡视,发现:

  有的小组同学没有按要讲求去做,仍“各自为政”,自画自角

  2、教师再次强调要求:

  个别小组:在组长建议下,画相同度数的角:35度、50度。但画的方法不一,且部分同学方法错误

  大多组:由小组同学发现直接用三角板画比较快,统一采用此方法

  3、画角方法

  (1)以50度为例:

  生1:错误画法

  生2:展示正确画法!

  纠正画角中的问题:

  a.先画出一条射线

  b.要通过“点”

  c.添上角度符号和角的度数

  (2)展示借助三角板画角的方法

  4、小组再次画同样的角

  要求:不画直角、平角、周角这类特殊角

  三、在教师要求下画角

  1、画60度角

  大部分同学用三角板画,几个同学用量角器画

  2、画75度角

  部分同学用量角器画,部分同学会用三角板拼

  画150度角

  大部分同学用三角板拼,几个同学用量角器画

  3、画15度角

  在发现用两个三角板拼不出来后,学生们都用量角器画角,只有一个学生采用

  展示量角器画15度角的方法。

  展示用三角板“减角”的方法画。

  4、画100度角

  看到100度角很多学生采用三角板拼的方法,短暂时间后放弃三角板用量角器画。

  师:三角板只能拼(减)特殊角,很多角需要用量角器画

  四、课下思考题

  怎样画一个230度的角(让学生在课下思考,如何画出超180度的角,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唤醒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

  [板书设计]

  画角

  用量角器画角 用三角板画特殊度数的角

  教学反思:

  教学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探索、研究,因为这样理解更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真正的探究性的学习中学会学习,不断地发展自身的认知结构和智能结构。

  在组织学生掌握“画角“这个知识点时,先让学生小组交流,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在互动中对整堂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使学生的大脑中零散的知识形成一个整体,形成牢固的印象。以“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为理念,利用学生的差异,放手让学生小组争论、互补,在相互纠偏、自我梳理中得出结论。

  最后,让知识得到了升华。把画角的方法编成一个顺口溜,再一次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有一个彻底的理解。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往的过程。我们在课堂上多给学生营造探究的情境,以观察和思辩为表现形式,建构对画角的认识。

第七册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 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并能说出这些大数的意义。

  2. 能对多位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3.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

  教学重、难点:

  1. 能对多位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2.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

  教学具准备: 计数器若干、学生课前收集的大数

  活动过程:

  活动一:读、写更大的数。

  1.学生交流收集的生活中的大数。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出示一些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以供学生讨论。

  (1)你能读出这些数吗?

  (2)你能写出香港和澳门的人口数吗?

  2. 让学生对收集的数据根据大小进行分类,然后与学生共同讨论“亿以内的数”的读法,并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能自己归纳读数的方法;接着与学生讨论“亿以上的数”的读法。学生在进行读数时,必须与数位顺序表结合起来,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性。同样,在写数方面,也可以分两步进行,先写“亿以内的数”,再写“亿以上的数”。

  3.如果学生收集的数据中没有特殊的多位数,如“级的中间零”、“级的末尾零”等,教师可以作一些补充,也可以组织学生先讨论这些特殊数据的读写方法,然后再加以指导。

  4.总结讨论。

  (1)与同学交流你是怎样读数和写数的。

  (2)将上面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活动二:完成试一试,体会大数的实际意义。

  第6页“试一试”第1 题,教师在组织学生“说一说”时,可以先让学生收集一些当地的有关人口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出一些比较大的数据,以便于学生能体验到大数据的实际意义。同样,也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其他方面的数据,如当地的工农业生产的产值、城区面积等,通过一些具体的、可以感受的数据,了解较大数据的意义。

  第2题,在学生写数时,安排一些学生身边可以感受的具体参照物进行比较,对学生理解较大数的意义是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写数时,除了让学生掌握写数的方法,能正确写出各种较大的数以外,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能感受到较大数的意义。因此,组织一组组可以对比的数据,说说它们的实际意义是写数的基础。

  活动三:实践练习。

  学生完成练一练的题目,先独立完成,交流方法。

  第7页“练一练”第3 题,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学生在学习“万以内的数”时已经有了基础,所以在练习本题时,可以先安排比较一些“万以内的数”的大小,让学生自己总结比较数的方法。然后,出示一些数据比较大的数,让学生自己进行比较,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也可以安排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数据进行比较,如地区的住宅面积的比较、地区的财政收入比较。经过学生自己的比较与交流,让他们自己概括出较大数的比较方法。

  第4题,本题的练习首先安排学生进行读数练习,接着让学生观察所读的数与哪一个数是对应的,然后用线连接起来。练习本题的重点是培养学生从较复杂的背景中会善于观察,懂得会用排除的方法寻找对应的数。如果班级学生的基础较好,数据安排的干扰性可以更大一些,以促使学生认真地观察,并让他们说一说寻找对应数的方法。

  第7页“实践活动”可以安排在新授学习前进行,也可以安排在学习了多位数的读写后进行,这需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

  <板书设计>

  大数的读、写

  亿级 万级 个级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千 百 十 个

  亿 亿 亿 万 万万 计数单位

  1 2 6 5 8 3 0 0 0 0 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

  1 3 8 2 0 0 0 0 一千三百八十二万

第七册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运用这一规律口算有关除法。

  2、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以及发现规律、探索新知的能力。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每生一只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始动阶段,设疑激趣

  以卡片先出示右三题,指名口算;再出左三题,同桌两人比赛,左边的用计算器算,右边的用口算。

  (36×2)÷ (12×2)=    (36÷2)÷(12÷2)=

  (36×4)÷ (12×4)=    (36÷3)÷(12÷3)=

  (36×8)÷ (12×8)=    (36÷12)÷(12÷12)=

  教师用黄色粉笔写出商后,问比赛的胜负如何?

  师:好多用计算器算的同学赢了!哎哟,用口算的小嘴翘起来了。这个比赛不公平,是吧?那交换一下,再赛一道题怎样?教师板书:(36×100…0)÷ (12×100…0)=

  10 个     10个

  学生皆面有难色。稍后――

  生1:等于2。

  生2:等于3。

  师:请你说说这一题为什么等于3呢?

  生2:36÷12=3。

  师:他的知识面真宽!(在两组口答题上方板书:36÷12=3)那么这一题究竟等于多少呢?是不是与36÷12有联系?(用红粉笔在 “(36×100…0)÷(12×100…0)=”之后板书:?)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授阶段,观察概括

  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两组题。你发现这两组题的商有什么特点?

  生:都等于3。

  师:对!这两组题的商与36÷12的商一样,都是3,没有发生变化。下面我们进行一项公平的比赛,请同桌左边同学观察与思考左边一组题,右边同学观察思考右边一组题,(用绿色粉笔板书:)看谁抢先回答出这个问题:(出示)这些题与36÷12=3比,被除数36和除数12怎样变化,商才不变的呢?

  在有学生举手欲回答“观察与思考”时――

  师:请同桌两位同学交流一下各人的发现。

  同桌交流后集中发言。

  师:观察左边一组题,你发现了什么?

  生1:通过观察,我发现被除数、除数都乘以相同的数,商不变。

  师:请用上“扩大”这个词,把你发现的规律再说一下。

  生1:通过观察,我发现被除数、除数都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师:观察右边的一组题呢?

  生:通过观察,我发现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师:哪位同学能把这两种情况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生: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师:说得真好!谁能再说一说。

  生: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用小黑板出示“商不变的规律“,组织学生齐读一遍。

  师:同学们发现的这个规律是否具有普遍性呢?请你们接下来再举几个例子(手指两组口答题),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变不变?

  生:(36×3)÷(12×3)=108÷36=3

  师:[板书:(36×3)÷(12×3)=3]他举了个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3倍,商不变的例子。谁能举个被除数、除数同时缩小的例子?

  生:(36÷9)÷ (12÷9)=4÷……

  师:12÷9等于多少?

  生齐:12÷9等于1余3。

  师:噢,有余数。这个例子究竟怎么算呢?同学们暂时还不会,哪位能重举个例子?

  生:(36÷4)÷(12÷4)=9÷3=3

  师:他举了个被除数、除数同时缩小4倍的例子,商还是不变。

  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思考、讨论、验证,证实了: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谁能给我们发现的规律取个名字?这个规律人们通常叫“商不变的规律”。(板书:商不变的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示:

  (36×2)÷ (12÷2)=

  (36×5)÷ (12×3)=

  (36÷6)÷ (12÷2)=

  (36+12)÷ (12+12)=

  师:这几题的商也都是3吗?

  多数学生肯定,少数学生否定,双方争执不下。

  师:现在同学们有两种意见,争执不下,大家商量一下:怎么办呢?

  不少学生认为:“算,算!”

  师:好,那我们按照运算顺序算一下,看究竟等于多少?能口算的就口算,不能口算的用计算器算。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得数。刚算出第一题答案是12,少数派学生就欢呼起来。

  师:与36÷12=3比,这几题的商为什么变了呢?请前后桌四人一组讨论讨论。

  学生讨论之后,推举代表发言。

  生1:我看第一题,因为被除数和除数不是同时扩大或缩小,尽管倍数相同,所以商还是变化了。

  生2:第二题和第三题,虽然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同时缩小,由于倍数不相同,所以商发生了变化。

  生3:第四题,被除数和除数不是同时扩大,而是同时增加相同的数,所以商也变了。

  师:三个小组代表的回答太棒了!看来,对商不变的规律我们要全面地理解哦。只有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才不变。

  那现在你看看“商不变的规律”,你认为哪几个词特别重要?

  学生说出“同时”、“相同”、“商”三个词,教师用红笔加圈后,请学生再自由地读一遍。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84页,同桌两人交流交流怎样回答课文中的五个问题。

  学生看书、填表、交流。

  师:同学们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生齐:没有。

  师:那你知道学习商不变的规律有什么用吗?

  生:可以运用商不变的规律,来做整十、整百数的除法口算。

  当教师问:“你会了吗?”绝大部分学生响亮地回答:“会!”少数学生有些迟疑。

  师:谁会举几个例子,教教几个还没有完全会的同学?

  生1:500÷100=500÷100=5。(教师随之板书。)

  生2:600÷200=600÷200=3。(教师随之板书。)

  三、调节阶段,放松愉悦

  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好极了!现在我们来轻松一下,听个故事。(播放配乐故事,出示相应画面)

  “故事的名字叫‘猴王分桃子’。

  “花果山风景秀丽,鸟语花香。桃树上挂满了桃子,桃树下坐着一群猴子,它们在等猴王来分桃子。猴王准时来到。猴王说:‘给你6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吧。’ 小猴子听了,连连摇头:‘太少了,太少了!’猴王就说:‘那好吧,给你60个桃子,平均分给30只小猴,怎么样?’小猴子得寸进尺,挠挠头皮,试探地说: ‘大王,请您开开恩,再多给点行不行啊?’猴王一拍胸脯,显示出慷慨大度的样子:‘那好吧,给你600个桃,平均分给300个小猴,你总该满意了吧?!’ 这时,小猴子笑了,猴王也笑了。

  “同学们,谁的笑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

  教师相机板书: 6    3

  60    30

  600   300

  生1:小猴子的笑是聪明的一笑,因为越来越多的小猴子分到桃子了。

  师:想得有道理!

  生1:猴王的笑是一聪明的一笑。因为猴王利用商不变的规律把小猴子给骗了,每只小猴子还是分的2个桃子。

  师:对!数学变了,但桃子个数与小猴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没有变。我们可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四、反馈阶段,深化认知

  (1)800÷25=(800×4)÷(25×4)      (  )

  (2)48÷24=(48÷4)÷(24÷2)       (  )

  (3)32800÷400=328÷4            (  )

  (4)30×4=(30÷2)×(4÷2)        (  )

  要求学生认为对的话,则举手;错的话,则举拳。第(1)、(4)题要说明理由。

  师:第(1)题为什么说是错的呢?

  生:800×4=3200,25×4=100,3200÷100=32,而800÷25=……

  有几个学生在座位上帮忙:“800÷25也等于32。”

  师:那这道题对不对?

  生齐:对!

  师:可为什么有同学那么快就能很快判断它是对的,他有没有计算呢?

  生:根据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4倍,商不变,所以这道题是对的。

  师:真会动脑子!一学就会用了!

  第(4)题大多数学生很快判断出是对的,少数学生判断出是错的。

  师:哦,有判对的,也有判错的。请不同意见的双方各出一名代表,到前面辩论。

  正方:请说说商不变的规律。

  反方: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正方:这道题中是同时缩小的吗?

  反方:是同时缩小。

  正方:再请看看缩小的倍数相同吗?

  反方:缩小的倍数相同。

  正方:那么这道题符合商不变的规律吗?

  反方:不符合。

  正方:为什么?

  反方:这道题中的30和4是被除数和除数吗?

  正方:……嗯!

  反方:请你再说说商不变的规律。

  正方:(略)

  反方:请把前4个字再说一遍。

  正方:在除法里。

  反方:这道题可是在乘法里啊!

  正方:噢!可是……这是“积不变的规律”……

  反方:积不变的规律?那我们一起算一算:30×4=120,30÷2=15,4÷2=2,15×2=30,120=30?

  学生们笑出声来:“120怎么等于30?”

  正方:我们只看到“同时缩小”和“相同的倍数”,忽视了“在除法里”这个前提条件,错了。

  学生们和教师都热烈鼓掌。

  师:谁能再说一说这道题为什么错?

  生:它错误地把商不变的规律运用到乘法算式中了。

  师:一针见血!刚才判断出这道题是错的同学请笑一笑。希望以后笑的人能更多一些啊!

  出示课本第85页上一个“做一做”,让学生在课本上完成。

  逐条出示口算题:

  2800÷400       3000÷50

  7200÷800       4500÷900

  4000÷200       96000÷6000

  4000÷200、 96000÷6000两题请学生说说想法。强调被除数、除数末尾要划去同样多个“0”。

  师:想一想,现在再出类似的题比赛,一个用计算器算,一个用口算,谁会赢?那现在我们换个形式再赛一场,一场公平的比赛,怎样?

  出示竞赛题:

  在□ 中填数,在空白中填运算符号:

  200÷40=5

  (200×4)÷ (40×□)=5      (200÷2)÷(40÷□)=5

  (200×3)÷ (40 □)=5      (200÷4)÷(40 □)=5

  (200×□)÷ (40 □)=5     (200÷□)÷(40 □)=5

  师:□里可以填“0”吗?为什么?

  师: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谁能不看黑板说一说商不变的规律。同学们在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中,看到了商不变的规律。如果能经常这样观察思考问题,同学们就会越来越聪明。还有什么问题吗?

  现在我们来看(36×100…0)÷(12×100…0)等于多少呢?

  生:等于3。    10个      10个

  师:同意等于3的请举手。(全班皆举手。)哪位能说一说为什么等于3?

  生:36和12同时缩小了相同的倍数,其实这道题就可以算36÷12,所以等于3。

  师:课的开始大部分同学不会解答这道题,通过同学们的努力发现了商不变的规律,现在运用这个规律就可以口算这道用计算器都算不出的题啦!

  课后有兴趣的同学请思考:(在“竞赛题”下方出示)

  (200+200)÷ (40 □)=5

  商不变的规律

  [日期:2005-11-05] 来源: 作者:华应龙 [字体:大中 小]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p8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运用这一规律口算有关除法。

  2、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以及发现规律、探索新知的能力。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每生一只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始动阶段,设疑激趣

  以卡片先出示右三题,指名口算;再出左三题,同桌两人比赛,左边的用计算器算,右边的用口算。

  (36×2)÷ (12×2)=    (36÷2)÷(12÷2)=

  (36×4)÷ (12×4)=    (36÷3)÷(12÷3)=

  (36×8)÷ (12×8)=    (36÷12)÷(12÷12)=

  教师用黄色粉笔写出商后,问比赛的胜负如何?

  师:好多用计算器算的同学赢了!哎哟,用口算的小嘴翘起来了。这个比赛不公平,是吧?那交换一下,再赛一道题怎样?教师板书:(36×100…0)÷ (12×100…0)=

  10 个     10个

  学生皆面有难色。稍后――

  生1:等于2。

  生2:等于3。

  师:请你说说这一题为什么等于3呢?

  生2:36÷12=3。

  师:他的知识面真宽!(在两组口答题上方板书:36÷12=3)那么这一题究竟等于多少呢?是不是与36÷12有联系?(用红粉笔在 “(36×100…0)÷(12×100…0)=”之后板书:?)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授阶段,观察概括

  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两组题。你发现这两组题的商有什么特点?

  生:都等于3。

  师:对!这两组题的商与36÷12的商一样,都是3,没有发生变化。下面我们进行一项公平的比赛,请同桌左边同学观察与思考左边一组题,右边同学观察思考右边一组题,(用绿色粉笔板书:)看谁抢先回答出这个问题:(出示)这些题与36÷12=3比,被除数36和除数12怎样变化,商才不变的呢?

  在有学生举手欲回答“观察与思考”时――

  师:请同桌两位同学交流一下各人的发现。

  同桌交流后集中发言。

  师:观察左边一组题,你发现了什么?

  生1:通过观察,我发现被除数、除数都乘以相同的数,商不变。

  师:请用上“扩大”这个词,把你发现的规律再说一下。

  生1:通过观察,我发现被除数、除数都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师:观察右边的一组题呢?

  生:通过观察,我发现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师:哪位同学能把这两种情况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生: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师:说得真好!谁能再说一说。

  生: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用小黑板出示“商不变的规律“,组织学生齐读一遍。

  师:同学们发现的这个规律是否具有普遍性呢?请你们接下来再举几个例子(手指两组口答题),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变不变?

  生:(36×3)÷ (12×3)=108÷36=3

  师:[板书:(36×3)÷(12×3)=3]他举了个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3倍,商不变的例子。谁能举个被除数、除数同时缩小的例子?

  生:(36÷9)÷(12÷9)=4÷……

  师:12÷9等于多少?

  生齐:12÷9等于1余3。

  师:噢,有余数。这个例子究竟怎么算呢?同学们暂时还不会,哪位能重举个例子?

  生:(36÷4)÷(12÷4)=9÷3=3

  师:他举了个被除数、除数同时缩小4倍的例子,商还是不变。

  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思考、讨论、验证,证实了: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谁能给我们发现的规律取个名字?这个规律人们通常叫“商不变的规律”。(板书:商不变的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示:

  (36×2)÷ (12÷2)=

  (36×5)÷ (12×3)=

  (36÷6)÷ (12÷2)=

  (36+12)÷ (12+12)=

  师:这几题的商也都是3吗?

  多数学生肯定,少数学生否定,双方争执不下。

  师:现在同学们有两种意见,争执不下,大家商量一下:怎么办呢?

  不少学生认为:“算,算!”

  师:好,那我们按照运算顺序算一下,看究竟等于多少?能口算的就口算,不能口算的用计算器算。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得数。刚算出第一题答案是12,少数派学生就欢呼起来。

  师:与36÷12=3比,这几题的商为什么变了呢?请前后桌四人一组讨论讨论。

  学生讨论之后,推举代表发言。

  生1:我看第一题,因为被除数和除数不是同时扩大或缩小,尽管倍数相同,所以商还是变化了。

  生2:第二题和第三题,虽然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同时缩小,由于倍数不相同,所以商发生了变化。

  生3:第四题,被除数和除数不是同时扩大,而是同时增加相同的数,所以商也变了。

  师:三个小组代表的回答太棒了!看来,对商不变的规律我们要全面地理解哦。只有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才不变。

  那现在你看看“商不变的规律”,你认为哪几个词特别重要?

  学生说出“同时”、“相同”、“商”三个词,教师用红笔加圈后,请学生再自由地读一遍。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84页,同桌两人交流交流怎样回答课文中的五个问题。

  学生看书、填表、交流。

  师:同学们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生齐:没有。

  师:那你知道学习商不变的规律有什么用吗?

  生:可以运用商不变的规律,来做整十、整百数的除法口算。

  当教师问:“你会了吗?”绝大部分学生响亮地回答:“会!”少数学生有些迟疑。

  师:谁会举几个例子,教教几个还没有完全会的同学?

  生1:500÷100=500÷100=5。(教师随之板书。)

  生2:600÷200=600÷200=3。(教师随之板书。)

  三、调节阶段,放松愉悦

  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好极了!现在我们来轻松一下,听个故事。(播放配乐故事,出示相应画面)

  “故事的名字叫‘猴王分桃子’。

  “花果山风景秀丽,鸟语花香。桃树上挂满了桃子,桃树下坐着一群猴子,它们在等猴王来分桃子。猴王准时来到。猴王说:‘给你6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吧。’ 小猴子听了,连连摇头:‘太少了,太少了!’猴王就说:‘那好吧,给你60个桃子,平均分给30只小猴,怎么样?’小猴子得寸进尺,挠挠头皮,试探地说: ‘大王,请您开开恩,再多给点行不行啊?’猴王一拍胸脯,显示出慷慨大度的样子:‘那好吧,给你600个桃,平均分给300个小猴,你总该满意了吧?!’ 这时,小猴子笑了,猴王也笑了。

  “同学们,谁的笑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

  教师相机板书: 6    3

  60    30

  600   300

  生1:小猴子的笑是聪明的一笑,因为越来越多的小猴子分到桃子了。

  师:想得有道理!

  生1:猴王的笑是一聪明的一笑。因为猴王利用商不变的规律把小猴子给骗了,每只小猴子还是分的2个桃子。

  师:对!数学变了,但桃子个数与小猴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没有变。我们可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四、反馈阶段,深化认知

  (1)800÷25=(800×4)÷(25×4)      (  )

  (2)48÷24=(48÷4)÷(24÷2)       (  )

  (3)32800÷400=328÷4            (  )

  (4)30×4=(30÷2)×(4÷2)        (  )

  要求学生认为对的话,则举手;错的话,则举拳。第(1)、(4)题要说明理由。

  师:第(1)题为什么说是错的呢?

  生:800×4=3200,25×4=100,3200÷100=32,而800÷25=……

  有几个学生在座位上帮忙:“800÷25也等于32。”

  师:那这道题对不对?

  生齐:对!

  师:可为什么有同学那么快就能很快判断它是对的,他有没有计算呢?

  生:根据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4倍,商不变,所以这道题是对的。

  师:真会动脑子!一学就会用了!

  第(4)题大多数学生很快判断出是对的,少数学生判断出是错的。

  师:哦,有判对的,也有判错的。请不同意见的双方各出一名代表,到前面辩论。

  正方:请说说商不变的规律。

  反方: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正方:这道题中是同时缩小的吗?

  反方:是同时缩小。

  正方:再请看看缩小的倍数相同吗?

  反方:缩小的倍数相同。

  正方:那么这道题符合商不变的规律吗?

  反方:不符合。

  正方:为什么?

  反方:这道题中的30和4是被除数和除数吗?

  正方:……嗯!

  反方:请你再说说商不变的规律。

  正方:(略)

  反方:请把前4个字再说一遍。

  正方:在除法里。

  反方:这道题可是在乘法里啊!

  正方:噢!可是……这是“积不变的规律”……

  反方:积不变的规律?那我们一起算一算:30×4=120,30÷2=15,4÷2=2,15×2=30,120=30?

  学生们笑出声来:“120怎么等于30?”

  正方:我们只看到“同时缩小”和“相同的倍数”,忽视了“在除法里”这个前提条件,错了。

  学生们和教师都热烈鼓掌。

  师:谁能再说一说这道题为什么错?

  生:它错误地把商不变的规律运用到乘法算式中了。

  师:一针见血!刚才判断出这道题是错的同学请笑一笑。希望以后笑的人能更多一些啊!

  出示课本第85页上一个“做一做”,让学生在课本上完成。

  逐条出示口算题:

  2800÷400       3000÷50

  7200÷800       4500÷900

  4000÷200       96000÷6000

  4000÷200、 96000÷6000两题请学生说说想法。强调被除数、除数末尾要划去同样多个“0”。

  师:想一想,现在再出类似的题比赛,一个用计算器算,一个用口算,谁会赢?那现在我们换个形式再赛一场,一场公平的比赛,怎样?

  出示竞赛题:

  在□ 中填数,在空白中填运算符号:

  200÷40=5

  (200×4)÷ (40×□)=5      (200÷2)÷(40÷□)=5

  (200×3)÷ (40 □)=5      (200÷4)÷(40 □)=5

  (200×□)÷ (40 □)=5     (200÷□)÷(40 □)=5

  师:□里可以填“0”吗?为什么?

  师: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谁能不看黑板说一说商不变的规律。同学们在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中,看到了商不变的规律。如果能经常这样观察思考问题,同学们就会越来越聪明。还有什么问题吗?

  现在我们来看(36×100…0)÷(12×100…0)等于多少呢?

  生:等于3。    10个      10个

  师:同意等于3的请举手。(全班皆举手。)哪位能说一说为什么等于3?

  生:36和12同时缩小了相同的倍数,其实这道题就可以算36÷12,所以等于3。

  师:课的开始大部分同学不会解答这道题,通过同学们的努力发现了商不变的规律,现在运用这个规律就可以口算这道用计算器都算不出的题啦!

  课后有兴趣的同学请思考:(在“竞赛题”下方出示)

  (200+200)÷ (40 □)=5

  《商不变的规律》教学反思

  “商不变的规律”是在学习了商是二、三位数的除法之后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的学习,主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这一规律。让学生认识到利用这一规律,可以进行简算,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由于在第一单元学习“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时,通过填表、提问引导学习发现规律时,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因此,在上课时,我改变了一下教材的呈现方式,以几道口算题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口算时发现一个问题:被除数和除数都变了,怎么商不变?然后引导学生找出被除数和除数是怎样变化的,发现规律。接着又让学生自己举例,来验证一下有没有商变化的情况,通过检验,使他们确信被乘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是不变的。

  本节课虽然在设计时力求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但由于备课时不够充分,也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

  一、引入时的材料不够充分。

  课的开始,我先出示了一道题16÷8= 让学生口算。接着又呈现了6道除法算式,让大家口算:(1)48÷24 (2)80÷40 (3)160÷80 (4)96÷48 (5)64÷32 (6)8÷4 从这6道题不难发现,前5道题同16÷8 比较,都是扩大几倍,而只有第6题是缩小的情况。因此学生在发现缩小几倍的规律概括的不是很好。既然是发现规律,就应该从多个材料中去找相同的地方。如果多出示一些口算题,这里面多数是商是2的,还有几道不是得2的,其中商2的口算扩大或缩小的情况尽可能多一些。然后让学生观察有什么发现,接着再探究商都是2的这些题的被除数和除数是怎样变化的,效果也许会更好一些。

  二、小组合作安排得不够恰当。

  探究性学习极力倡导学生在新知学习中积极合作、群体参与。这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及参与、合作的意识,又有利于学生形成会学、善学的良好习惯,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但是,在教学中,还应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合作。在本节课上,出示6道商是2的除法算式,然后小组内讨论:被除数和除数是怎样变化的?结果,我发现有个别学生在悄悄说话,还有的小组内的同学各写各的。这严重背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初衷,从根本上失去了小组合作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在问题情境中让小组内的每个成员主动参与,真正将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从而达到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七册数学教案 篇8

  一教学内容

  旋转与角教材底22、23页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操作活动,认识平角和周角。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

  2.通过教学,知道锐角、直角、钝角、周角的形成过程,理解各角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三重点难点

  1.正确建立平角和周角的概念,能发现五种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知道五种角的形成过程,理解各种角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准备实物投影,活动角,一副三角尺。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在生活中有个一个我们常用的图形,那就是“角”。你还记得什么是角吗?他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学生举列说说身边的角。

  小结: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二)探究新知

  1.转一转

  教师:请同学门拿出活动角,固定其中一条边,旋转另一条边,观察旋转过程中形成各种角,并与其他同学交流。

  同桌之间互相研究。

  教师可以参与其中几组中进行指导帮助。

  研究结束后,可以让学生说出研究的成果及问题。

  教师也可以进行提问:请用活动角摆出一个锐角。(学生动手)

  追问:你怎样严整这是锐角呢?学生可以用三角尺验证)

  锐角和直角有什么关系?(锐角小于直角)

  请学生再摆一个直角,接着用三角尺验证。

  启发:你能再摆出一个比直角大的角吗?

  学生会出现几种情况

  图一①图二②图三③

  教师说:摆成的第一种角我们学过,叫什么角?(钝角)

  质疑:第二种摆法和第三种摆法摆成的角都比直角大吗?

  他们又叫什么角呢?

  经过动手验证,学生比较容易看出②比直角大,但③不容易理解。这时,教师可以请这样摆的同学边摆边说明。

  最后得出结论:②叫做平角, ③叫做周角,他们都比直角大。

  如果有学生摆出了这样的角:

  图50页

  教师也给予肯定,它的名字叫优角,但不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角。

  揭示课题:通过旋转活动角,可以得到好多种角,其中平角和周角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重点。

  2.说一说生活的平角和周角。

  教师:在生活中有没有和周角存在呢?谁举例说一说。

  学生思考后,自由发言。

  例如:打开的扇面等。(实物:扇子)

  教师出事教材第23页上面的两幅图,然后提问:这两幅图同学们熟悉吗?对,它们是娱乐的器材。你们知道这两种器材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吗?

  应该是旋转的运动方式,他们分别是围绕哪一点旋转的?

  (是围绕中中心点进行旋转的)

  (三)课堂作业设计

  1.教材第23页第一题。

  学生说完教材中的由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以后,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想一想,还有哪些时候,时针和分针组成的是直角?锐角?钝角?

  时针和分针可能会组成周角吗?

  学生先要安排好占位置,然后在画。比一比,看谁画得正确、美观。

  (四)思维训练

  1.三时整的时候,分针和时针组成了一个直角,那么3时零1分时,时针和分针组成成了一个直角,那么3时零1分时,时针和分针组成了什么角?

  2.拼一拼。

  请学生用三角尺(一副)拼出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五)课堂小结

  提问: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两种角?(平角和直角)

  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平角和周角?

  小结:平角(转半圈)像一条直线,周角(转一圈)像一条射线。

  板书设计

  旋转与角(平角和周角的认识)

  平角:转半圈,像一条直线;

  周角:转一圈,像一条射线;

  角的关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教学反思

  在旋转与角的教学中,我临时穿插进了师生对口令的练习,即教师说角的度数,学生根据度数判断是锐角、还是钝角或直角。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锐角、钝角和直角的理解。效果很好。判断中,学生明白了锐角有很多个,只要小于90°的角都是锐角等,比如1°、89°。为下一节角的度量和画角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根据过去的教学经验,很多学生在量角、画角的时候,经常把钝角量成了或画了锐角,把锐角量成了或画成了钝角。这除了与量角器的不会使用之外,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脑中根本就没有锐角、钝角应该分别是什么样的,或说印象不深。上述教学中的一临时做法,恰恰可以弥补这点缺陷。

第七册数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拨一拨”“摆一摆”“估一估”“比一比”等活动,对万以内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数感。

  〖教材分析〗

  本节课把认数范围从百以内扩展到万以内。教材的编排可分三部分:认识生活中大数(万以内的数),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方法及估计现实生活中的大数。

  首先,本课通过四幅生活实例图,说明生活中有大数,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其次,教材又安排找一找生活中大数的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大数,并对大数有具体感受。在此基础上,教材又安排了数一数的活动,学生通过摆一摆、数一数的操作活动,感受“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从而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接着,教材又通过说一说、填一填、涂一涂等活动,加强学生对万以内数的具体感受。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感受一千页的书有多厚,结合实际想像一千名学生在操场集合是什么样的,万人体育馆有多大,从而感受一千和一万有多大。然后,教材通过填一填,使学生掌握数位顺序表,为本单元教材第二部分“万以内数的读、写法”打好基础。最后,教材通过说一说“个、十、百、千”的几何模型及涂一涂等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万以内数的具体感受。

  〖教学设计〗

  教具准备:电脑、视频展示台、课件、正方体、千页书一本。

  学具准备:计数器、每人两个由10个小正方体组成的长方体,红色水彩笔、胶带、剪刀。

  (一)联系生活,提供信息,感受新知

  1. 数一数

  (1)这几天同学们都在数夜空中的星星,那么用肉眼看到的星星大约有多少颗?谁愿意告诉大家数的结果?

  (2)请看智慧老人给我们带来的信息。

  电脑出示:夜空图,我们用肉眼能看到的星星大约有三千颗。

  (3)读一读。

  2.提供信息,感知生活中的大数

  (1)电脑出示:东方明珠电视塔图,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图。

  ①请看这两幅图,你们知道它们分别在祖国的什么地方?有多高?

  ②同桌互相议一议,并反馈结果。

  ③请看智慧老人给我们带来的信息。

  电脑出示: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米,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高约8848米。

  ④读一读、想一想1米有多高,用手比画比画。那么468米有多高?8848米呢?

  (2)电脑出示:鸟图。

  ①想一想我国发现的鸟类有多少种。

  ②请看智慧老人给我们带来的信息。

  电脑出示:我国已发现的鸟类有1166种。

  ③读一读。

  3.找一找生活中的大数

  (1)我们已经知道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米,珠穆朗玛峰海拔高约8848米,用肉眼能看到的星星大约有3000颗,我国已发现的鸟类有1166种,像这样生活中的大数还有哪些?

  (2)请五人小组议一议。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大数。

  (4)同学们刚才在生活中找到了许多大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大数。

  (板书课题:生活中的大数)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教具:由1000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大正方体。

  (2)这个正方体是由许多小正方体组成的,请同学们数一数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多少个小正方体组成的。

  (3)学生数,但数不清楚。

  (4)为什么数不清楚?(生:有的看不见。)这时学生就产生了一种好奇,想拆开来数。

  2.动手操作,探索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

  (1)(把大正方体放在视频展示台上)请认真观察大正方体由几层组成,一层有几条,一条有几个小正方体组成。

  (2)反馈观察结果。

  一条有10个正方体组成,一层有10条,表示几个十?(表示10个十)10个十是多少?(板书:10个十是一百。)这一层有100个小正方体组成。你们能摆出这一层吗?

  (3)摆一摆,数一数,探索新的计数单位“百”“千”之间的进率

  ①五人小组合作摆出由100个小正方体组成的一层。

  ②各合作小组数一数摆好的这一层有多少个小正方体组成,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

  ③(视频展台上)展示10个合作组摆好的作品,评出优胜组。

  ④让我们一起拿同学们摆好的作品摞出一个大正方体。

  出示:一层。这一层有多少个小正方体?(生:100个。)

  边摞边数:一层100个,二层多少个,三层呢?……九层呢?

  问:900是几个百?(9个一百)再添一层是几个一百?(10个一百)10个一百是多少?从探索的过程中学生发现10个一百是一千。

  (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4)看一看,数一数,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探索“千”“万”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关系。

  ①电脑出示:1个大正方体有1000个小正方体,2个大方体有多少个小正方体?3个呢?……9个呢?(生:9000个。)9000是几个千?(生:9个一千)再添1个大正方体,是几个一千?(生:10个一千。)10个一千是多少?学生发现:10个一千是一万。

  (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

  ②进一步理解计数单位“千”“万”的实际含义

  a?背鍪敬呛!?

  (a)估一估这本书有多少页?(生:1千页。)

  (b)10本这样的书有多少页?(生:1万页。)

  (c)用手比画一下1万页有多高。

  b?蔽倚s卸嗌倜?学生?(生:大约1千人。)

  (a)电脑出示:升国旗图,结合这个图同学们想一想平时我们升国旗时,全校师生在操场的情境是什么样的。

  (b)再想一想像我们学校规模一样的10所学校共有多少名学生。(生:1万人。)这1万名学生站在操场上升旗是一个怎样的情境?

  (三)应用拓展,解决问题

  我们知道了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那么,我们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下面的问题。

  1. 数一数,说一说,有多少个小正方体木块(第29页说一说)

  (1)学生在书上独立试做。

  (2)集体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学生说,师用电脑演示。)

  2.用红色涂出238个小方格(第29页涂一涂)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方格的排列规律。

  (2)根据小方格排列规律独立涂出238个小方格,并能使大家一眼看出你涂的是238个小方格。

  (3)集体反馈。作品展示,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涂的。

  3.填一填

  (1)10个一是( ),10个十是( ),

  10个一百是( ),10个一千是( )。

  (2)①653是由(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②2300是由( )个千和( )个百组成的;

  ③1万是( )个千。

  4.说数、拨数比赛

  同桌合作进行,一人说数,一人在计数器上拨数,比一比看谁说得多,拨得快。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这节课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轻松,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在整节课中,我为学生创设了数一数、说一说、摆一摆、比一比等系列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主动探索和体验生活中大数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注意观察,从生活中找出大数,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大数。从操作中感受到“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从实践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说数、拨数比赛,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又一次激发学生学习知识、应用知识的兴趣。这节课,学生始终在民主、和谐、愉快的氛围中探索、学习新知识。一节课下来,全体学生基本达到了学习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不仅学习掌握了新知识,而且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也得到了发展。

第七册数学教案 篇10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第26页部分内容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使学生意识到量角的必要,并认识量角器。

  2、初步掌握量角器测量角的使用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测量角的方法

  难点:量角器内外圈的运用以及1°角的理解

  教具:大量角器、课件、展示台、多媒体系统等

  学具:教师准备的练习纸、量角器、牙签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量角的必要

  二、认识量角器

  1、 师:ppt 投影出量角器,看到这个量角器,这么复杂你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或者有什么想说的哪?

  生:

  师:还有其他问题吗?

  师:同学们真积极,想到了这么多的问题,我们现在先不急着知道答案,看我们能不能在下课的时候自己就解决了哪。

  2、 师:我们来讨论这样一个问题,量角器是用来量角的,那么能在量角器上找到角吗?同学们能说一下自己的看法吗?

  生1:

  生2:这里是个直角(指向量角器的90°)

  师: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吗?那么这个角的顶点在量角器的哪个位置哪?看我们的同学能不能用一个词表达出来。

  生:中心

  师:对,这个点是量角器的中心,也叫中心点,ppt出,这一条边是0,我们就叫他0刻度线,ppt出,另外一条呢(90度刻度线)

  3、 师:在第一个纸量角器上画出一个90度的角。想一想,顶点的哪里?画长画短有关系吗(巡堂)

  4、 师:在第二个纸量角器上画一个60度的角。尽可能发挥你的想像,与同学画得不一样。(巡堂)

  (展示两个作品――左右两边的角)

  师:相同的是60度,什么不一样

  生1:位置不一样

  生2:边画的地方不同。

  生3:边长不同

  生4:两条边所夹的角的方向不同。

  师:对,也就是开口方向不同。我们还发现这里是外圈是60度,而另一个是内圈是60度。

  现在你们知道内圈和外圈有什么用了吗?

  生:左边就是内圈,右边就读外圈。

  师:说得非常榜(好卡激励),其实我们也可以不用去记左边右边,这里有一条0刻度线。我们知道0就是……对,就是表示开始,我们只要记住从0这里开始了。

  5、 师:在第三个纸量角器上画上一度的角。

  师:太难了是吗?这里有没有标出1度呢?其实从边开始的一小格就是1度的角。这和我们以前学习的测量物体长度的直尺工具是类似的。

  ppt出示直尺工具(说明每个小格代表一毫米,十个代表一厘米。)

  说明一毫米相当于一度,一厘米相当于十度

  6、 师:在第四个纸量角器上画一个150度的角。

  展示作品。

  作品1:正确(教师简评)

  作品2:(画了一个30度的角)

  学生评价:

  生1:

  生2:

  三、运用量角器

  1、观察刚才画的四个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生1:顶点相同,还有一条相同的横线。

  生2:都是从0度刻度线开始画起。

  2、师:量一量角2 是80度还是100度?同桌交流量法。

  反馈:

  生:要对准顶点,对准0刻度线。

  师:那这个有什么问题吗?(没对准一点)

  (演示学生在认真校正)――这个过程的记忆

  师:那谁能说说量角的过程了呢?

  生:先对准顶点……

  生2:我有补充,应该看另一条边有多少度。

  师:其实就是把量角器上角和要量的角重合在一起。ppt出量角的方法:零线对一边、中心对顶点、对边看度数、内外要分清

  四、课堂巩固练习

  1、师:看看角3,比一比和角2 一样大吗?去量一量

  生:一样大

  师:我们又证明了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

  量一量角4(钝角)角5 角6(开口方向不一样)。

  2、拓展交流:ppt

  德国足球博物馆放着量角器,说明射门角度的精准

  风筝高度怎么量

  3、补充游戏:同桌之间一个说角的度数,一个在自己的量角器上摆出相应的度数。

  4、补充练习:p28 2、3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次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哪?

  教师总结:

  六、课外作业ppt

  假如你就是一个量角器,对于初学量角的同学,你想对他说什么哪?能把你的功能及使用方法介绍给小同学们吗?

  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开的大小,*开得越大,角与越大

  教学反思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角的基础之上,接着学习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在这种氛围中,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创设情境,问题探究生活化

  本课教学,我给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动手实践,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中交流的机会。当学生通过操作体会到用三角板的方法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有一定的误差,比较麻烦,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不可能总是用这种方法进行比较,因此,就引起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激活学生思维的有效问题。我觉得这样的设计既自然,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分析事物。

  二、度、中心点、零度刻度线、内圈刻度、外圈刻度,概念多而杂,本节课用了大量时间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所以学生自己操作量角的机会并不多,这造成后进生的掌握知识的情况不好,下节课应加强练习,及时根据反馈情况做出调整。

第七册数学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认识平行,感知平行线的特征,初步学会画平行线,了解平行线在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与联系实际的意识和能力。

  3、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认识平行

  1、初步感知,尝试判断

  师;上课一开始,让我们先来看一小段录像(播放录像)

  师:录像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啊? 生:开窗户。

  师:开窗户过程中,这扇窗户在做什么运动呢?

  生:平移

  师:是的,平移是我们上个学期学过的知识,你们学得很好。我们看,窗户的一条边一开始在这个位置;平移之后,到了这个位置。你知道这条边与这条边的位置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生:平行

  师:你的知识面真广,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平行线。

  师:你知道平行线吗?

  高老师这里有几幅图,请同学们找一找,哪些图画出了你心目中的平行线?

  生1:第1幅、第5幅、第7幅。

  生2:就第1幅

  生3:1和5

  师:看来,同学们对平行线都有自己的认识。到底你的想法对不对呢?,学完这节课后,相信你一定能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

  2、充分体验,探讨本质

  师:那么数学上,究竟什么是平行线呢?

  我们来看:

  窗户这两条直直的边我们可以看成是两条线段,这条线段如果向两端无限延伸、延伸。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看到的两条直线会怎样?会相交吗?

  生:不会

  师:都说眼见为实,这两条直线我看到的部分的确是不相交的,可是无限延伸之后我看不到,你凭什么说他们永远不会相交呢?

  生1:因为延长是不会弯过来的。

  生2:他们不会越来越近,最后靠在一起。

  生3:它们之间的宽度始终不会变的。

  师:宽度一样,其实就是说他们的距离处处相等。(课件验证)

  因为他们的距离处处相等,无限延伸之后始终保持着这样的距离,所以,他们永远不会相交。

  3、提升概念,再次判断

  (板书并口述: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

  师:两条直线相互平行,我们也可以说其中一条就是另一条的平行线。

  如果我们把两条直线分别标上名字,ab和cd,我们就说直线ab平行于直线cd,记作ab∥cd

  师:我现在如果把这两条直线都斜过来,现在他们相互平行吗?

  生:平行的。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永不相交。

  师:我们回头再来看刚才的8幅图。

  ⑴你能利用刚才学习的概念,找出这里的平行线吗?要说出充分的理由。

  (重点讨论学生初次判断错误的、有争议的或不敢肯定的。是平行线,为什么是;不是,又为什么。使学生对平行的认识更加深刻)

  ⑵指图⑦只有一条直线,你能帮他找一天和他平行的直线吗?

  生:图1

  师:上面一条还是下面一条

  生:两条都和图7的直线平行

  4、生活中的平行线

  师:这些直线是相互平行的,生活中你还能找到这样的平行线吗?

  生1:黑板的上面和下面

  师:是的,黑板的对边是相互平行的

  生2:桌子的这两条边是相互平行的

  师:你指桌子的对边是相互平行的吧,我希望同学们能表达得清楚些。

  师:高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图片,你能从中找到平行线吗?

  生1:那幅画的对边是相互平行的

  生2:楼梯扶手的两条边是相互平行的

  生3:护栏竖的和竖的是相互平行的

  师:是的,现在再来看看这里

  生1:爬干都是平行的

  生2:瓷砖的对边是平行的

  生3:花坛的对边是平行的

  师:看来生活中的平行线还真不少。有个小朋友叫淘气,他发现所有的窗户都太像了,没有一点儿创意。于是,他设计了这样的新型窗户。

  师:你能接受淘气的设计吗?为什么?

  生1:不同意,因为这样的话,窗户就无法移动了。

  生2:如果窗户往右移就会掉下来。

  师:看来,平行不仅美观,还很有用。

  刚才同学们找到的都是静止的,现在让我们看看运动中的平行线。

  每周一我们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国旗的上边从这里平移到了这里,他们是相互平行的。

  师:再看看这副图。箭头从这里平移到这里。同学们,线段 hg一开始在这里,平移后到了h1g1,线段hg和线段h1g1平行吗?那你能从平移前后的箭头中,找出类似的相互平行的线段吗?

  生:线段ad平行于线段a1d1

  二、动手画平行线

  1、师:现在同学们都认识了平行线,你能在白纸上画平行线吗?

  请同学们拿出白纸,看第一题,高老师已经给你们画好了一条直线,现在你能画出它的平行线吗?

  注意:你在画的时候想一想,按照你的画法能保证一定平行吗?

  生:动手操作

  展示:1、量距离。2、沿着一把尺的两边画。3、直尺平移

  师:画这条线的平行线,可以画几条啊?

  生:无数条

  师:现在,你对这三种方法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说说各种方法的局限性)

  师:看来每种方法各有各的有点和缺点,因此我们在画平行线的时候,要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2、师:现在请同学们选择合适的方法完成第二题。

  教师掩饰直尺平移法,

  注意点:1、对 2、靠 3、移 4、画

  2、师:现在先请同学们在纸上画任意一条直线。

  生:……

  师:现在请同桌交换白纸,给同桌画的直线画一条平行线。要求先一个人画另一个看,看同桌画得对不对,然后再交换,听明白我的意思了吗?好,开始。

  三、总结,交流

  学了这节课后,你对平行线有什么新的认识吗?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我们对平行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深刻。

  四、拓展

  师:请同学们看这两条线,它们相互平行吗?

  师:它们都在长方体的哪一个面上?

  师:请同学们注意(转动盒子,使两直线异面)

  师:这两条直线会相交吗?那它们平行吗?

  那你觉得我们在说两直线平行时,是不是还应该加一个前提条件啊?

  概括: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

  [板书设计]

  平移与平行

  平移 平行

  教学反思

  四年级《平移与平行》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平移又认识了直线、线段、射线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设计了六个环节,首先通过“看一看”让学生发现平行线的特征;再通过实际操作“移一移”“折一折”,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平行线的特征;通过后面的:“说一说”让学生知道在我们生活中,每天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平行线,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画一画”,学会画平行线,达到知识与技能的结合;最后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让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知识学会在立体图形中如何找平行线,达到对知识的巩固认识的提升。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渗透新课程理念,大胆开放自主探索空间,实现数学学习的“再创造”。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一、 创设情境,架起新知与旧知的桥梁。

  《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根据这一理念,我在新课导入时,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再平移铅笔、观看生活中的平行现象的图片,从中使学生抽象出平行线的特点和它与平移的关系,不仅架起了新知与旧知的桥梁,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更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了亲近感,激发了他们主动的探索欲望。

  二、 强化动手实践,拓宽探究空间。

  《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应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必须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根据这一理念,我在教学中注重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例如上课一开始,我让学生根据原有平移知识来平移铅笔,从中发现平移与平行关系。再让学生通过“移一移”“折一折”“画一画”“找一找”的实践活动,经历从具体形象的操作中抽象内化平行与平移关系和平行的特点,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活动的探究性和创造性,而且体验到自已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三、 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

  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自已的观察和探索,自主发现、合理建构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平行线的画法过程中,我并没有直接地讲授画法,而是让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先独立尝试,发现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已来尝试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了问题研究的整个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更加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七册数学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了解中括号产生的必要,掌握含有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能准确规范计算有关算式题,感受数学符号的奇妙。

  教学过程:

  一、游戏中创造

  …………

  师(神秘地):孩子们,请看过来――

  (师将板书进行调整:18 2 3 6=18 )

  (学生开始小声询问:什么意思呀?)

  师(对着这些学生):对呀,什么意思呢?

  (师贴出题目要求:添上适当的数学符号使等式成立)

  (学生恍然大悟,继而有的打开本子,有的眉头紧皱,有的盯着题目冥思苦想……教室里一片沉寂。)

  (过一会,有2位同学突然兴奋地举起手来,看看周围,又放下去,继续低头思考。)

  师(适时点评):非常好,两位同学举起手来,又放下去,让其它同学也想一想,自己也再深入思考其它解法,了不起!

  (又过了一会,举起的小手越来越多,师微笑着点头……)

  师:好,哪位同学来说说看?

  生1(激动地):18÷2 +3 + 6=18

  师:行吗?快速算一算――

  生(个个小声地计算18÷2=9,9+3=12,12+6=18;然后高兴地喊出来):对!对!没错!

  师(也为此生骄傲地):一炮打响!

  生2(按捺不住,起立发言):还有――18 +2×3―6=18

  生(很多学生点头称是):和我的一样!我也这么想的!

  生3(自豪而兴奋地站起来):还有呢――18×2÷ 3 +6=18,18×2=36,36÷ 3=12,12+6=18

  (学生热情越来越高,高举着小手不肯放下)

  师(遗憾地):还有很多,那我们就先算到这!后面还有更有趣的题目等着大家呢――

  (学生们都处于期待中,瞪大眼睛看老师的板书――)

  (板书:18 2 3 6=81)

  (很多学生迅速动笔计算,部分学生盯住题目思考,又是一片寂静……)

  师(适时评价):虽然没有声音,却真的让人感受到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意境!(又等了一会儿,没有学生举手。)“要=81,九九八十一――”

  (立刻有学生举手了,举手的学生多起来,指名汇报。)

  生(高兴地讲解起来):18÷2=9,后面再凑一个9,用3+6=9,然后两个9相乘,也就是18÷2×(3+6)=81

  师:一点就通,还真难不倒大家了!

  (师又轻轻地走到黑板前,神秘地把“=81”改成“=1”。)

  (学生们思考一会之后。)

  生(得意洋洋地):很简单嘛――刚刚的算式前面等于9,后面也是9,中间乘号改除号就可以啦!就是18÷2 ÷ (3 + 6)=1

  (很多学生也赞同地使劲点头)

  师:刚刚这位同学用到了一个小括号,这小括号有什么用?

  (学生们争抢着举手发言。)

  生:因为有小括号就要先算小括号里的计算。

  师(微笑着):对呀!我们要除以9,而不能先算除以3了,小括号里面的算式要先算。

  生(七嘴八舌地):小括号是改变顺序的!

  师:对―― 小括号的作用在于能改变运算顺序!看来我们同学对于数学的知识学习都非常棒!师(稍顿,思考着):那么再想一想除了把乘号改成除号,还有没有其它办法?

  (学生们又开始安静地思考,教师静静地等待着,过了一会有学生兴奋地举起手来,请一个学生到前面写一写。)

  生:18÷ 〔2÷(3 + 6)〕=1

  师(环顾学生们,轻轻地询问):还有不同的意见吗?

  (学生中无人举手。)

  师:同意他写的吗?

  (学生们有的点头,有的满脸疑惑地摇头。)

  师(手指中括号):这是什么啊?

  生(一部分异后同声地):中括号!

  师(惊讶地):你们都知道?学过了?

  (知道的学生开心地摇头表示没学过)

  师(佩服地):没学过都知道了?!很了不起!

  (板书课题:中括号)

  师(疑惑地):中括号有什么用?为什么要加个中括号?

  生1:中括号也能改变运算顺序。但是应该先用小括号,不够用时才用中括号。

  生2(刚才写板书的那位同学):我是这样想的,我想先算后面的2×9的乘积,然后再用18÷18得到1,小括号用完了,所以才加个中括号,否则没法算了。所以我想中括号的作用于小括号作用一样,是改变运算顺序的。

  师:看来你不但会用,还能把道理说清楚,真棒!第一位同学是不是也是这个意思呀?

  生:(点头。)

  师:作用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什么?

  生(纷纷说):中括号里面有个小括号

  师:是呀,里面的小括号就好像我们里面穿的衬衣,中括号就相当于笔挺的西装,有人穿件衬衣外面再套件衬衣吗?!

  (学生被老师精彩的比喻逗笑了。)

  师:是不是所有同学都会算这算式呢?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积极地开始组内发言。)

  生1:先算小括号里的计算,再算中括号里的。

  师:中括号里面算完了呢?

  生齐答:再算中括号外面的。

  师:好的,会不会写呢?刚才这位同学已经写过一个中括号了,大家来评一评。

  生纷纷发表意见建议――

  生1:写对了!

  生2:还可以!

  生3:左半边很好看,右半边还可以再写好看些。

  师:要不你(手指刚才板书的同学)再上去改一改吧?

  (板书的学生快乐地上台认真修改,改过后大家给与他热烈的掌声。)

  师(边鼓掌边欣赏地说):改得比刚才漂亮了!

  师:大家能不能也写一个更漂亮的中括号呢?

  生自信而大声齐答:能!

  师:好,打开本,写一写。

  (学生动笔写中括号。写的过程中老师也板书一个中括号。)

  师:同桌相互欣赏一下,看他写的怎么样?再欣赏一下老师写的,看看怎么样?

  二、讨论中理解

  师:刚才我们一起玩了个游戏“添上符号”!游戏中我们明白了要改变运算顺序,有时候不但要用到小括号,甚至还可能用到中括号。老师这有几道题,看一看,能不能说出运算顺序,再把得数算出来。

  (师贴出一些题目90÷10+5×2

  90÷(10+5)×2

  90÷ [(10+5)×2]

  生1:先算90÷10得9,再算5×2=10,最后把两个得数相加等于90。

  生2:先算小括号里的10+5,再算90÷15――得到6,最后算乘法得12。

  师(巧妙地评价):这个同学特别认真,刚才回答问题时,她停顿了一下,我想是在思考两个容易混淆的计算――一个是90÷15=6,一个是80÷16=5。今后我们把它们计算得熟练些就更好了。

  生3:10+5 得15,再算15×2得30,最后计算90÷30=3。

  师:刚才有同学在发言时都把(手指除号)“÷”读成“除”,正确读法是――

  生齐:除以!

  师:对,“除”和“除以”可是大不一样,大家要记得正确的读法呀!

  师:刚才我们都能正确计算这些题了,现在算完以后有没有什么想法?

  生1:我发现数和运算符号没有变,第一题没有括号,第二题有了小括号,而第三个题却有了中括号。

  生2:我发现得数也不一样。

  (一个孩子受到启发,兴奋地站起来。)

  生3:我发现因为有了小括号和中括号,所以运算顺序不一样了,这样计算结果也就不一样。

  (其它学生听后频频点头。)

  三、尝试中规范

  师:刚才练过三道题,有同学就说“呦,这有中括号的题可真好算!”这三个题虽然步骤比较多,但是都可以口算,但是我们有时在计算中会遇到比较大的数,有的计算比较复杂,那就需要我们有步骤、有层次地把它算出来,怎么办?

  生(纷纷争抢着回答):用脱式计算!

  师:是这样的!下面这道题――

  (板书贴出42×[169-(78+35)]的算式)

  师:脱式计算怎么做?自己动手试一试!

  (学生积极打开本子开始计算,师巡视学生的计算。)

  (师选择几位学生的做法投影出来进行展示。)

  出示做法1: 42×〔169-(78+35)〕

  =78+35

  =169-113

  =56×42

  =2352

  师:怎么样?谁来评价?

  生1:脱式计算等号要写在算式外面。

  师:啊,是这样!格式的要求。

  生2:结果是对的,但是过程不好。

  师(对生2):哪里不好?

  (生2 想了想,觉得说不清楚,又叫起一位学生。)

  生3:既然是等于号把两个算式连接起来,那第一个算式和第二个算式应该是相等关系,可是他的算式中两个等式不相等。

  生4:但是这样算也有优点,先做哪一步很清楚,别人能够看明白。

  师:在那么多的同学发现算式有不足的时候,他从中看到了他的优点。是的,这样的过程是能够让别人看的很明白,但是还能用等于号把它连接起来吗?

  生(在下面纷纷开口):不能!不可以!不行了!

  师(肯定地):看来这样一个式子,是能够很好地表达先算什么,运算顺序也完全对,结果也很正确。他注意到了等于号表示算出来的结果,但是忘了等于号还表示上下两个式子完全相等。有一位数学家说过――“用两条相等并且平行的线来表示相等关系是再准确不过了。”所以问题就出在了这儿!

  师:再看看第二种做法呢?

  出示做法2: 42×〔169-(78+35)〕

  =42×(169-113)

  =42×56

  =2352

  师:这个做法哪位来评价?

  生1:这个做法列的算式比刚才的算式步骤要简单一些。

  生2:他算对了!

  生3:其中第二步169-113可以跳过去,直接算出42×56这一步。

  其它学生纷纷表示不同意见:不行!不好!容易出错!

  师(笑着):大多数同学不同意。看来你的计算能力特别强,所以你想跳过去。但是我们要有层次有步骤地把它表示出来,这一步一般是不能省的。

  师:再看看这一种呢?

  做法3: 42×[169-(78+35)]

  =42×[169-113]

  =42×56

  =2352

  (学生看到之后很快出现不同意见,下面开始小声讨论起来,师静静地等待。)

  生1:我认为算式第二步括住169-113的应该是小括号,而不应该是中括号。

  师:他看到了和其它学生作品不一样的地方!

  生2:我认为就写中括号。

  更多的学生反对说:小括号!

  师:为什么?

  生1:因为没有小括号就没有中括号。

  (其它学生纷纷点头赞同。)

  师(不露声色):同意写小括号的举手!

  (大多数举起手来。)

  师:不同意的举手!

  (少数几个学生举手,师请其中一位同学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生1:我觉得计算过程中,无论中括号还是小括号都不应该改变,虽然在算的过程中小括号里算完了,那小括号应该被去掉了,中括号应该照抄下来。

  生2(激动地站起来表示不同意见):可是只有有小括号时才有中括号呢!你不能一上来就出现个中括号呀。

  师(微笑着):看来同学们说得都挺有道理的,没有小括号就没有中括号。有没有看到哪个人穿外套不穿衬衣呀?!

  (学生们开兴地笑了。)

  师:但是刚才那位同学说一般都要不改变运算符号的,也对!看来都有道理,究竟怎么写呢?数学上一般就是写中括号。

  (学生们很好奇地看着老师,等待着继续讲解。)

  师:这个中括号虽然看起来不怎么舒服,但它表达了更多的信息!首先表示到这一步已经把上面一步的小括号算完了,还表示上面的中括号直接落下来不容易错。所以呀,虽然两种写法都对,但是一般都写中括号。

  四、质疑中发展

  师:算过三道题之后,小淘气觉得中括号很好用,写出了这样一些算式,大家看――

  师板书贴题

  〔(36+24)÷15〕+18

  320÷ 〔5×(26-18)〕

  24× 〔19-(2×6)〕

  师:同学们看一看,这些算式在保证运算顺序不变的前提下,哪些括号可以去掉?

  (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举手要回答。)

  生1:第一个可以去掉中括号。

  生2:第二个不能去掉。

  生3:第三个可以去掉小括号,然后中括号改成小括号。

  师:看来我们的数学表达也象歌里唱的一样“该出手时就出手”!简洁是数学永远的追求!那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生齐:中括号!

  师:又为什么要用中括号?

  生齐:改变运算顺序。

  师:是不是有了中括号就行了呢?

  生七嘴八舌:不是!还有大括号!

  师:如果用了大括号还要再改变运算顺序呢?

  生不知怎么回答好了。有学生说“超大括号、大大括号”。

  师:在数学上一般用到大括号就可以了。但是在计算机的程序里面并没有这些中括号、大括号,都是一个一个的小括号,一个小括号不够用外面再套一个小括号,不够再套一个小括号!

  (很多学生感到很神奇,不禁发出惊叹声。)

  师:的确很有趣的!感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再去查找数据。下课!

  【教后反思】

  课始,添数学符号使等式成立的题,“=18”进展得非常顺,学生方法很多,小手如林,三四个学生说完不同的解法,还有不少学生举手要说,我打住了。这一步不是为了发散思维,而是为了预热。

  再做“=81” 时,学生被难住了,三十多秒钟没人应答。当时我想:要不要教给孩子想的方法呢?犹豫了两秒钟:不要,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要引出中括号,不是要教给学生解决这类题的策略,服务于本课目标!要,不教思路的话,学生在此难住了,后面的好戏没法唱。我果断地“进”了:(手指着题目)“要等于81,九九八十一啊 ――”“腾、腾、腾”,一个个小手像雨后春笋似地往上冒,“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多美妙啊!是本来就蓄势待发?还是我妙手回春?导而弗牵,开而弗达,真是享受!如果不是这样立刻蹦出来,而是要再等上十几秒钟,抑或就是启而不发,要你教师自说自话,那多尴尬啊!

  课堂是学生和教师生命的历程,师生本是相依为命的。相得益彰当是理想境界。如果教师能促成这种理想境界的达成,那么教师当然是成功的、能干的、快乐的。

  孩子们说真话、说实话,也让我感动!在课中,统计正确率时,全班只有一个男生没有举手,我好奇地想知道他究竟是什么错?“我看不见。”陶行知先生说“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从心底里感受到戴眼镜的男孩子的可爱:不盲从,不媚师,不悦众!

  后来,我将写有题目的卡片贴在计划中的黑板左端。当回头看到右边的小眼镜正在吃力地看题,我立即不顾板书的布局和美观,将卡片移到右端,贴到本不该的位置上。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美和不美是相对的!

  课堂上,师生不就在共同创造和欣赏着风景吗?我们的人生不就都是为了创造和欣赏美丽的风景吗?

第七册数学教案 篇13

  教学目的:

  1.通过小组活动,进一步感受亿以内大数的实际意义。

  2.会用生活周围的具体数据,形象地描述大数。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感受亿以内大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难点:感受亿以内大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准备:幻灯片。

  教学方法:谈话法;联系实际法

  一、谈话导入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一些数据,而且有的数据还很大,那么,你能真正体会到大数的实际意义吗?

  二、玩中学

  1.引导学生介绍课前收集到的数据信

  如教室面积的大小,课桌面积的大小及学校操场跑道的长短等。鼓励学生依据已知的数据材料进行参照描述,建立大数的表象。

  2.小组活动1。

  a.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描述1万平方米、20万平方米的大小。

  b.统计学校的学生数,明确“一万”“十万”的大小。

  c.对于10万人,20万平方米,小组内还有什么其他方法进行描述吗?全班交流。积累学生的感性经验,为估计更大范围的数打好基础。

  3.说一说。

  介绍日常生活中, 进一步通过具体实例体会。

  还遇到过哪些以亿为单位的数,“亿”的大小,巩固建立的表象。

  4.小组活动2。

  a.不间断地从1数到1亿要多长时间?

  b.1万字的书占多少页?1亿字的书大约有多厚?

  c.估计自己1步的长度。

  d.估计一亿粒大米的有多重。

  三、学中做

  出示一组收集到的数据。

  1、海洋里各种鱼虾的种类超过15亿种,每年我们从海洋里捕捞约1亿吨鱼虾。

  2、.我国冰川和永久性积雪的覆盖面积约7亿平方千米。

  3、体会15亿、1亿、7亿的多少,同时,说说自己的感受。

  四、做中得

  回家后收集一些较大数的相关信息,与同学交流,谈感受。

  五、教学反思

  《国家体育场》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中的内容,教学目标是通过小组活动,进一步感受万、亿等大数的实际意义。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数据,形象地描述大数。万、亿等大数对学生来说非常抽象,估测对于学生来说更是一个薄弱点。

  课上,我先让学生估测所在教室的面积的大小,再与国家体育场的面积作比较。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是200平方米,有的说是300平方米,说得比较接近的是家里住楼房的学生(我所在的学校是农村小学,绝大部分学生住平房),估测为150平方米。我没有急于去纠正他们,而是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直尺、米尺等工具,自己去测量、去计算。一时间,班里人声鼎沸,人人忙得不亦乐乎。最后学生算出教室的面积约为54平方米。

  这时,我问学生:刚才大家都把教室的面积估大了,这是为什么呢?

  生:我家楼房的面积是110平方米,我家有三口人。教室里能容纳四五十名学生,面积应该比较大,所以我们都往大里估计。

  师:每个教室就按50名学生计算,每个学生在教室里占的面积有3、4平方米吗?

  生(环顾):没有。

  师:如果现在让你估测别的房间的面积,你还会漫无目的地估测吗?

  生:不会。

  接下来,学生把教室的面积估为50平方米,通过计算,200000÷50=4000(个),得出,国家体育场的面积相当于4000个我们所在的教室面积大小时,学生发出惊讶的“啊”声,这是我知道他们已经初步知道20万平方米有多大了。

  在这节课上,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测量,通过自己的探索、感性的认识得出了令他们印象深刻的结论,比直接灌输给他们效果要好。但是估测相对于学生来说还是一个难点,怎样逐步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呢?希望能得到各位老师的指导。

第七册数学教案 篇14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4―85温度。

  教学目标:1.了解天气预报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读写。

  2.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教学重点:了解天气预报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地读写。

  教学关键:让学生经历调查气温的活动过程,从中积累感性认识,并通过讨论、交流,把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

  课前准备:教师事先布置学生,对全国各大城市的气温进行调查。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收集全国各大城市的温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温度”的数学知识(板书课题)

  一、探索新知。

  1、引入负数。

  师:谁能说一说你的调查方法与调查结果?

  指名汇报调查结果。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调查方法和结果:

  生1:我晚上看了天气预报,并记录了北京的最高温度是5°c,最低的温度是零下2°c。

  生2:我看报纸,发现哈尔滨的最高温度是零上3°c,最低温度是零下12°c,我还发现零下12度写成―12°c。

  生3:我上网查询,发现青岛的最高温度是6°c,最低温度是0°c。

  ……

  师:大家用了不同的方法进行了调查,并记录了一些城市的温度。刚才小林发现零下12°c写成―12°c。谁还有类似的发现?

  (学生自由发言,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

  师:谁能说一说―12°c代表什么意思?

  教师指名回答,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

  ―12°c表示零下12度,或者表示比0度还低12度。

  师:你们回答的很好,―12°c是一个负数,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生活中的负数,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

  2、认识负数的读写法。

  (1) 举例说明。

  师:谁能说一说―2°c表示什么?

  指名口答,引导学生认识―2°c表示零下2度,即比0度还要低2度。

  教师说明―2°c的写法:零下2度比0度还要低2度,可以用―2°c表示(教师边说明边板书―2°c),让学生在课练本上写一遍

  学生学完后,教师进一步说明―2°c的读法:―2°c读作零下2摄氏度,或者负2摄氏度(让学生自己读两遍)

  (1) 练习

  让学生写出一个用负数表示的温度,并说一说这个负数表示的意义,再读一读。同桌互相说、读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2) 试一试

  指导学生完成第84页的“试一试”。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插图,请会看温度计的同学介绍怎样从温度计上看温度,(不完整的地方,教师予以补充)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表示0°c的刻度线,让学生进一步明确零度以下的温度可以用负数来表示。同时让学生明确:本题的每个插图中“°c”这一竖列的数表示的是摄氏气温,“°f”这一竖列的数表示的是华氏气温。接着让学生独立完成本题,组织学生进行核对。

  一、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练一练中的第1、2题。

  1、第1题

  比较温度的高低可以从零上的温度开始,逐步过度到零下温度的比较。例如:2°c与5°c的比较,1°c与0°c的比较,0°c与零下2°c的比较,零下2°c与零下5°c的比较等。

  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判断,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2、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学生交流。

  本题答案如下:

  (1) 上海与天津,上海的温度高。即:5°c>―2°c

  (2) 天津与青岛,青岛的温度高。即:0°c>―2°c

  (3) 长春与天津,长春的温度低。即:―8°c<―2°c

  (4) 5°c>0°c>―2°c>―8°c

  全班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每小题是怎么比较的.

  3、第85页的“小调查”

  本活动首先要鼓励学生选择某种调查方法获取数据,教学中可以适当总结收集数据的方法。然后,鼓励学生讨论从数据中获取了哪些信息,并回答教材中的问题。在学生交流调查到的数据时,教师最好准备一张中国地图,使学生从地理位置上认识各地气温的特点。

  二、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

  教学反思

  “负数”小学阶段学生初次接触,学生比较陌生,但生活中却普遍存在。数学《标准》中指出:“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很丰富,他们更多的关注周围的人和事,有进一步了解现实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因此,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事例作为认识的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得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根据《标准》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力求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特别注意挖掘现实性的问题,以便于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借助直观形象的材料更好的理解所学的知识。

  每天天气气温的变化情况是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而且了解各种天气情况的途径有多种,可以从电视广播中的节目中了解,也可以从报刊中了解。本节课,事先让学生收集一下各大城市(南方、北方)的天气气温情况,然后,把学生收集的相关数据进行讨论分析,从而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去发现问题,引发求知欲,这一活动不仅仅是为负数的引入积累素材,更可以使学生关注社会,了解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的提出了“-60c” 是不是表示零下6度呢?”这个问题,顺势引入 “零下温度用负数表示”的内容,使学生对负数有了明确的认识。

第七册数学教案 篇1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过程,能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并能正确计算。

  2、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过程,能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并能正确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细心检查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试商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播放赣州南门文化广场的花卉图案造型,喜迎赣州市第三次党代会,这些图案都是园艺师用一盆盆的花摆出来的,今天老师带同学去苗圃参观,看看在参观苗圃的过程中能发现哪些数学问题。贴出课题:参观苗圃。

  2、老师带同学们去苗圃参观,在参观的过程中同学们发现了很多数学问题,我们来看这幅图。(屏幕出现图)

  师:从这幅图中,你了解到苗圃的哪些信息?(根据学生的回答贴出:室内培育22种花,共154盆)

  师:那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随学生的回答板书:每种花各有多少盆?)

  师: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随生答,师板书:154÷22=

  师:为什么用除法算?如果没有这个信息“每种花的盆数相同”还能平均分吗?(让学生感悟到只有盆数相同才能平均分。)

  二、探究

  (一)解决问题(1)

  1、师:先估一估,每种花各有多少盆?(只要合理的都给予肯定)

  2、用竖式算一算: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小组内用竖式算一算每种花各有多少盆?

  ①下去巡视,选一个又快又好的小组代表把竖式写在黑板上。

  ②汇报交流:你们小组是怎样想的?(看能不能说到把22看作20来试商,20×7=140接近150、所以商是7。)

  师问:为什么把22看作20来试商?(更简便)

  154是怎么来的?表示什么?

  如果巡视时发现有错例的,拿到展台上来让同学辨析一下。

  ③师:要想知道答案是否正确,可以怎样做?(验算一下)

  ④师板书:答:每种花各有7盆。

  (二)解决问题(2)

  我们来看第二个要解决的数学问题。

  贴出:园艺师要用120盆花布置广场,每个图案用18盆花,可以组成几个图案,还剩几盆花?

  1、师: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学生列出:120÷18=

  2、师:先估一估可能是几个图案,把你的估算结果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如果你觉得合理,就点点头。

  3、那你能自己独立地用竖式算一算吗?

  (生独立算,选出演板)

  师:你是把18看作几十来试商的?有不同意见吗?

  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有什么好处?(很快找到商几)

  4、验算一下,你的得数是否正确,请一生来写在黑板上。

  评:怎样验算的?

  5、打开书填好第64页和65页(1)和(2)

  (三)阶段巩固

  1、试一试,先说一说把除数看作几十来试商,然后计算。

  ①放展台上,说自己怎样想的?

  ②师:你体会到了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的好处吗?

  2、口答卡片:( )是最大能填几?

  38×( )<243 42×( )<213 61×( )<441

  59×( )<481 67×( )<215 89×( )<884

  第1张先问学生你怎么想得这么快?(估计能说到把38看作40来想比较快)

  师:太好了,其实这和我们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的道理是一样的,这样的题会想了,试商就快了。

  (四)学习拓展

  1、师:(指板书)刚才解决的两个问题商都是一位数,如果把“120盆花改为200盆花”,商是几位数呢?你能用竖式算一算吗?

  一生: (商是二位数,所以商的第1位要和被除数的十位对齐。)

  (在评议的时候让学生明确,10个图案用去了180盆花,还有40盆花能摆2个图案,余下4盆。)

  师:同学们不仅计算正确,而且一眼看出商是几位数,那我们就来讨论这道题。

  2、(屏幕出示)p66.2 填一填

  ①同桌可以先商量一下

  ②随着学生发现规律,点出答案

  小结:三位数除以二位数,当被除数的前两位小于除数时,商是一位数,当被除数的前两位大于除数时,商是二位数。

  ③同桌2人一组,其中1人选做一题商是一位数的,另一人选做一题商是二位数的,完成后互相批改。

  ④收上几组展台上展示。

  3、p66.4 森林医生

  学生在书上改正

  展台展示

  三、总结:

  1、谁来说说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2、屏幕出示;你对自己的学习满意吗?给自己评价一下。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参观苗圃过程中发现的数学问题。其实这些知识还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下次我们再共同探讨。

  教学反思

  1、计算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算理。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问学生:“你是怎样想的?”来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而学生的想法中往往就包含了对算理的理解,如果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不够明确,我又通过追问的形式,作进一步的引导,如在学生解决了前两个问题后追问:“为什么要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在学生完成试一试的两道题后追问:“为什么你要把28看作30来试商,看作20来试商不可以吗?”这样一来,就能加深对算理的理解。计算教学,只有算理理解了,学生才能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也才能运用计算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珍惜错误,善待错误。

  本节课因为学生已有《买文具》一课作基础,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的除法,所以在本节课中,我主要是放手让学生自己来探究,而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我又特别关注学生的错例,并把这些错例展示出来,让学生来评议。由于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错误都是有一定原因,学生在对错例的评议过程中,弄清了错误的原因,从而避免了课堂暴露的问题转移到课后。

  3、调查和分析是反馈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课前,我到将要任教的班级作了一个调查,主要是看学生对上节课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掌握情况,我出了四道题,让学生列竖式计算,分别是:①80÷20②280÷40③175÷30④840÷70,结果发现,全班40名学生全对的占百分之五十,而产生错误的原因是不少的同学对商要和哪一位对齐弄不清楚,还有的学生对计算过程没有真正理解,导致除的过程中出错,所以,本节课我引导的重点是在让学生能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算理。课后,我也请同学把本节课的课堂练习纸交上来进行分析,发现还有4名同学在试商的过程中出现了用看作的整十数来和商相乘,我想,在下一课的教学中这一方面仍需努力,同时在学生最后的自我评价方面,有26名同学对自己本节课的表现选了a等,9名同学选了b等,4名同学选了c等,1名同学选了d等,通过分析,我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比较满意。

第七册数学教案 篇16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活动,认识有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2、 掌握数据改写的方法。

  3、 引导学生关注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

  教学具准备:

  学生学具和计数器。

  活动一: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学生交流在生活中收集到的大数。

  教学时可以从媒体中收集一组改写的实例,让学生比较、讨论同样的数据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以让学生体验到数据改写的必要性,体会数据单位的改写是为了数据记录的方便。

  2. 出示一幅中国地图,并逐步引出一些各省市国土的面积,让学生读一读。

  (1)如果要记录方便,这些数据可以怎样进行改写?

  (2)可能学生会改写成以“百”、“千”、或“万”作单位,只要学生能改写得正确,教师都应充分地肯定。

  (3)将一些改写成以 “万”作单位的数据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这些数据改写中的基本特点,从中发现改写的基本方法。

  3.对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在改写中逐步发现改写的方法。

  活动二:实践练习。

  第9页“练一练”中第1 题,数据单位的改写是实际生活中记录方便的需要,可以多选择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而不要将数据单位的改写成为单纯的为改写而改写的局面。

  练习本题时,先请学生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市的情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具体的各地区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万”作单位。收集一些西部地区的其他信息,以供学生间互相进行改写。

  第2题,在练习“海洋资源”时,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识,特别是我国海洋的区域等。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改写?在此基础上,学生会体会到这些数据改写成以“亿”作单位比较方便。

  <板书设计>

  大数的改写

  为了读数、写数方便,有时需要把整万、整亿数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9600000 = 960 万

  10000000000 = 100 亿

第七册数学教案 篇17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生活实际情景,体验“改商”的过程。

  2、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改商”的方法。

  教学准备:主题图。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某学校要秋游啦,同学们纷纷在做准备,四(1)班有41个学生,老师想让同学们戴上红色的帽子,这样好识别自己班上的学生。超市里有8元、9元、10元的红色帽子,而班费只有400元,请你帮老师算算,可以买那种帽子?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购买方案)

  二、建立模型。

  1、同学们都准备好了,来到了大操场,电脑出示书中的情境图,学生根据情景图,提出有关除法的数学问题。

  (1)说一说了解了哪些已知条件。

  (2) 学生独立试做,然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

  讨论估计试商。

  272÷34= 先估估大概需要几辆车

  (3)全班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明确把除数“34”看作“30”来试商,初商“9”大了,改商“8”的原因。

  3、启发学生想一想,怎样试商?会发现什么技巧。

  (学生自由发言,或者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什么时候商会小?)

  4、由学生发现提出并解答:积大了说明什么?为什么会大呢?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确定商?

  5、继续完成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由学生发现提出并解答:积小了说明什么?为什么会小呢?

  6、引导学生先用估算的方法,然后再进行计算。

  三、知识应用及拓展。

  1、理解改商。

  2、完成“试一试”

  第1题:让学生说一说商的大小情况。

  第2题:认真观察,小组内说一说,解决五年级学生如果都坐大客车,需要几辆?

  3、完成“练一练”,可以适当扩充。

  四、小结本课

  五、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这是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体验“调商”的过程。在试商的过程中,学生回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但在具体的计算时商不是大了就是小了,教学中我重点让学生讨论理解“商为什么大了或小了”然后在掌握“调商”方法的基础上,灵活试商。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第七册数学教案(精选17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