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教案
教育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忆目标
(1)发展的实质、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定义;
(2)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2、理解目标
(1)发展的普遍性;
(2)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事物发展的形式;
3、运用目标
(1)根据所学知识,结合相关原理,分析说明自然界、人类社会是无限发展的。了解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又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
(2)根据有关原理,理解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说明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3)结合古人有关的名言警句,组织学生讨论生活和学习中的具体问题,分析量变和质变的辨证统一关系对于生活和实践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方向、发展的道路和发展的形式,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具有运用科学发展观观察、分析和处理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失败与成功、困难挫折与理想目标之间关系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既要看到事物变化发展的光明前景,同时又要看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艰难曲折性,使学生既具备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还要拥有一份平和的处世心态,提高自己应对社会、承受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起发展的意识和观点,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静止观。
2、增强学生对社会发展的信心,树立为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
3、培养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的精神,让学生切实认识到,做何事情都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既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还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促进质变,才有可能抵达成功的岸。
4、使学生认同并自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重点难点:
1、发展的实质
2、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3、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教学课时安排:3课时
【导入新课】寓言《自相矛盾》
有个楚国人拿着矛和盾在大街上叫卖,“我的矛是世界上最锋利的,能穿过任何坚固的东西。”同时又喊“我的盾是世界上最坚固的,没有任何利器能穿透它。”旁人问:“如果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楚人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寓言中的“矛盾“是人在思维过程中犯的逻辑错误,而哲学中的“矛盾”揭示的是事物客观存在的一种关系。
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那么,什么是矛盾呢?
【讲授新课】
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的定义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都会遇到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两种现象。如
空间上:上下、左右、高低、长短、远近
人的属性:男女、老幼、长晚、胖瘦、高矮、上级和下级、哭笑、悲喜、爱恨、师生;
物质属性:冷热、软硬、黑白、明暗、强弱、香臭、苦甜、轻重;
认识领域:好坏、是非、善恶、美丑、祸福、难易;
社会发展:进步与落后、前进与倒退、文明与愚昧、革命与反动、剥削与被剥削;
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矛盾,改造世界就是解决矛盾。以上这些现象说明:任何事物都包含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举例】赫拉克利特列举出了一系列生活中的例子来解说“对立统一”的道理:“上坡的路和下坡的路,是同一条路。”“在圆周上,终点就是起点。”“疾病使健康成为愉快,坏事使好事成为愉快,饥饿使饱食成为愉快,疲劳使休息成为愉快。”
【课堂探究】P67 A爱因斯坦给光下的定义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
B“自然界喜欢矛盾”,这里所说的“矛盾”是什么意思?
【探究提示】说明了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这里的“矛盾”主要是针对与逻辑矛盾具有不同的含义的哲学意义上的矛盾。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
A概念
a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它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同一事物都有对立面和统一面两个方面,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为条件,彼此谁都离不开谁(形影想随、一个巴掌拍不响、不是冤家不聚头)。
【举例】P67漫画:他敢剪吗?悬挂在山崖上的两个人构成一种动态的平衡。
【举例】磁铁(S极和N极);没有上就没有下、没有香就没有臭、没有福就无所谓祸;
【举例】父子关系(父亲之所以是父亲,因为有儿子,儿子之所以是儿子,因为有父亲);师生关系;
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相关衔接】P68生物变性现象,雌雄转化现象
【举例】生产与消费具有直接统一性
生产家具的过程就是消费木材、油漆、钉子的过程;
消费砖头、木料、水泥、钢材的过程就是生产房子的过程;
消费衣食住行等资料的过程就是生产劳动力的过程;
【举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失败乃成功之母;
矛盾双方的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如a+b=a-(-b)加法与减法相互转化是因为引进了分数。
b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不是冤家不聚头、水火不相容)
【举例】人民内部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学术界的百花争鸣,百花齐放;思想认识上的不同争论;同化与异化的相互排斥;正负极的相互分离;战争双方的你死我活、你争我夺;人类社会各个形态内部的统治和被统治促成了社会形态的更替。
【课堂探究】P68
A猫和老鼠是怎样在竞争中共同生存下来的?
B你还能举出生物界的其他事例吗?
【探究提示】A说明动物之间是通过相互斗争而取得和谐与统一。
B蛇和田鼠、食肉动物与食草动物。
【专家点评】哲学上的“斗争性”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斗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斗争”仅仅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哲学上的“斗争性”包括一切差异和对立。不仅概括了社会领域中或政治用语中经常讲到的“斗争”,而且也概括了自然现象和思维现象领域中的一切对立和斗争。
【举例】生物学上讲的遗传和变异就各有不同特点,他们的对立表现在:遗传指的是亲代与子代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常常相似(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国民间还有这样的说法“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的个体之间,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异,指的是变异现象生物的遗传特性使生物界的物种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生物的变异特性,使生物个体能够产生新的性状,以及形成新的物种。遗传、变异的这种差异性也是哲学上所讲“斗争”的一个具体表现,
【举例】同学们在学习上的比学赶超;理论专家们在学术上不同观点的争鸣、讨论同样也是“斗争”的具体表现。
由此可见,矛盾斗争性的内容十分丰富,形式千差万别,因此,对斗争性不能作简单化理解,不能用具体形式代替哲学上的矛盾的斗争性。(如文革期间,歪曲斗争性,大鸣,大放,大字报,整人,斗人,批人)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P69
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举例】权利和义务
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没有无义务的权利(父母与子女间的抚养教育与赡养)
【举例】自由和纪律(真正的自由必须建立在纪律的约束下)
【举例】高科技对社会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利与弊?
2003年6、7月,在长江三峡,发生了几件令世界瞩目的大事,大坝蓄水、通航、发电成功。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与不建,几乎经过了半个世纪的研究和论证。因为确实有利也有弊;核能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核泄漏事故也是很可怕的;因特网为信息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自由空间,但是它也会对国家安全、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等构成威胁。
无论是对三峡工程的认识,还是人类对核能以及因特网的认识,利与弊的客观存在都说明矛盾是由对立的双方组成的;利大于弊,又说明矛盾的双方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有主次之分。高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既要看到其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又要看到利用不当对人类不利的一面,这样才能趋利避害,使高科技为人类谋福利。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存在于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任何事物中,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具有普遍性。
(1)矛盾的普遍性(共性)
A含义
矛盾的普遍性又叫矛盾的共性,包括两方面:
a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无论是客观世界还是主观世界,无论是宏观世界还是微观世界,都存在着矛盾,没有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举例】自然界
火车、高山、摩天大楼等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化学运动中的化合和分解、酸和碱、正电和负电的矛盾;
生物运动中的遗传与变异、同化与异化、生与死的矛盾;
【举例】人类社会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
阶级矛盾(奴隶主与奴隶、地主与农民、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
家庭矛盾(和谐的家庭不是没有矛盾,而是善于不断解决矛盾);
学习、工作中的矛盾(同学之间、同事之间、师生之间、体脑之间)
经济生活:生产与消费、买与卖的矛盾;
政治生活:和平与战争、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权利与义务;党派之间(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驴象之争;我国:中共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
【举例】思维领域
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创新与保守、先进与落后、美与丑、善与恶;唯物论与唯心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矛盾;
b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任何一个事物,从产生、发展到灭亡,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旧的矛盾不断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不断产生,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举例】人类社会:自始至终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举例】人的一生是充满矛盾的一生,人生几十年是在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中度过并成长成熟起来的。
【举例】我国社会矛盾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人民与三座大山的矛盾;
新中国诞生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文革期间:四人帮反革命集团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改革开放过程中: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矛盾;
【举例】认识领域始终存在已知与未知、认识与实践、对与错、是与非的矛盾,正是在矛盾的不断解决中,人们才有所进步,有所成就;
【注意】把握矛盾的普遍性注意3个问题:
1、不能把“普遍性”理解为每一件事同周围其他各种事物之间都有矛盾
“事事有矛盾”是说每一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而不是说每一事物同所有事物之间都有矛盾。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未处于统一体中,就不构成现实的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才能构成矛盾关系。如鸡蛋和石头,一般情况下并不构成矛盾,假如石头把鸡蛋打破了,两者才成为矛盾双方,构成矛盾关系。
2、人们尚未认识、还不能对其具体矛盾作出科学解释的事物,并不等于矛盾不存在。
3、人们不容易察觉的矛盾不等于矛盾就不存在了。一般来说,处于动态中的、较为激化的矛盾,人们往往容易察觉,而事物处于相对静止时的矛盾或处于缓和状态中的矛盾,需要通过思维才能认识和把握。
B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解决矛盾
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差异也是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C方法论意义: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问题
【举例】评价他人:不仅看到缺点,更要看到别人的优点;
评价自己:既要看到长处,更要看到短处,以便取长补短;
【举例】国王画像
据说古代有一个国王,长得很丑,一只眼睛,一条腿还瘸。他召来全国的画家为他画像。第一个画家把他画得非常漂亮,谁知国王看后大怒,认为善于弄虚作假、阿谀奉承的人必有野心,于是把他拉出去斩首。第二个画家如实给国王画了一幅,呈现给国王。国王看后勃然大怒,以丑化国王,冒犯天威处斩了第二个画家。第三个画家比较智慧,画像令人拍手叫绝。画像画的是国王打猎的场景:国王一条腿站在地上,一条腿蹲在一棵树墩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正在举枪瞄准射击。第三个画家不仅免去了杀生之祸,而且受到重赏,是因为他善于抓住特点,这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课堂探究】P70 A上述事实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B“因地制宜”、“园材施教”、“量体裁衣”等,都体现了针对矛盾的特殊性而采取不同的办法,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成语?
【探究提示】说明家家的矛盾都不尽相同,都有其特殊性。即矛盾具有特殊性。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2)矛盾的特殊性(个性)
A含义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特殊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根据,正是由于矛盾的特殊性,世界上的事物才会千差万别,千姿百态,整个世界才会精彩分呈,纷繁复杂。
它主要有三种情形:
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举例】冰岛有座火山,喷出的不是滚烫的岩浆,而是冰块。
千岛有一种耐热鱼,体温63度,能在50度的热水中存活。
人的指纹各不相同,因此成为警方破案的一条有效途径。
【举例】每个人的气质、性格、脾气不同,个子高矮胖瘦有差异,皮肤有黑有白,打扮因人而异,不可乱赶时髦,否则会闹东施效颦的笑话。
【举例】文学名著中的人物个性鲜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
【举例】世界各国、各民族人民的种族、肤色、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都各不相同。
【举例】同样是感冒,由于个人的体质不同,对疾病的抵抗力不一,症状也各不相同,治疗也就不同。
【名言】福楼拜(矛盾具有特殊性)
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
【举例】人生中会经历新生儿、幼儿、少年、青少年、青年、中壮年、老年等阶段,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矛盾(与疾病抗争)
幼儿、青少年时期:身体与心理的发育、上学;
成年后:就业、成家(事业与家庭);
【举例】中共1921-1949年28年以来的战争划分未四大阶段,每一个阶段的矛盾都各不相同。
北伐战争??国共、人民与军阀的矛盾??国共第一次合作,打倒军阀;
土地战争??国共矛盾,国民党窃取了北伐战争的胜利果实,妄图围剿消灭共产党??工农红军反围剿(长征);
抗日战争??芦沟桥事件爆发,中国人民同日本帝国主之间的矛盾白热化??国共第二次合作,一致抗日;
解放战争??国共两党为争夺天下进行了最后较量,共产党夺得了民心,取得了统治权;
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各有其特点。
【举例】抗日战争时期,中日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八年抗战分为三个阶段,在这三个不同的阶段上,矛盾中的敌我双方各有特点。
第一阶段:敌之进攻战略(敌强),我之防御战略阶段(我弱)
(日本气势汹汹,有备而来,口出狂言,志在必得)
第二阶段:战略相持阶段
日本??力量由强到弱(兵力不足,失道寡助)
我国??量量由弱到强(粮草、兵力补充方便,得道多助)
第三阶段:敌之战略退却,我之战略进攻阶段
日军退出中国,我军收复失地
【举例】P71莱布尼茨的相异律、同一律??说明了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B方法论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举例】教育因材施教、种田因地制宜、看病对症下药、做衣量体裁衣;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逢山开路,逢水搭桥;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区别
共性??概括同类事物中共同的东西;个性??事物各自的特点;
【举例】张三与李四(个性不同,都是学生)
凉鞋与棉鞋(款式、使用季节不同,都是鞋子)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表现在以下方面:P71
a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举例】P71漫画 水果与香蕉、梨子、苹果、草莓等
水果是有水份、可以吃、有营养的植物果实。这一共性存在于具体的香蕉、梨子、苹果、草莓等个性中,并通过它们体现出来,没有具体的香蕉、梨子、苹果、草莓就概括不出水果这一共性。
【举例】文具与铅笔、橡皮、刀子、直尺、钢笔
【举例】阿凡提智斗阿訇(hong)
有一天,阿訇肩扛一匹白布来到阿凡提家,想刁难阿凡提,让阿凡提出丑。阿訇对阿凡提说:“聪明的阿凡提,我知道你有非凡的才华。我想请你给我染一匹布,染的颜色既不是红色,也不是蓝色;既不是绿色,也不是黄色;既不是紫色,也不是黑色;既不是橙色,也不是世上一切所能见到的颜色。。。。。。你能办到吗?” 阿凡提冷静思考片刻,便爽快答应了。在谈到什么时候取货时,阿凡提说:“高贵的阿訇,神明的真主告诉我,请你在一个星期中的这一天来取货:既不是星期一,也不是星期二;既不是星期三,也不是星期四;既不是星期五,也不是星期六;既不是礼拜天,也不是习惯的一个星期七天中的任何一天。”阿凡提以其机智战胜了刁难的阿訇。
【点评】颜色作为矛盾的共性存在于红、黄、蓝、绿、黑、紫、橙等具体颜色(矛盾的个性)之中。离开了各种具体颜色的矛盾个性,也就没有“颜色”这一共性。这正是阿訇刁难阿凡提的所在。而机智的阿凡提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个星期”是矛盾共性,它存在于星期一到礼拜天之中,离开了星期一至礼拜天的矛盾个性,同样没有作为矛盾共性的“一个星期”。
b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举例】水果与香蕉、梨子、苹果、草莓等
香蕉、梨子、苹果、草莓形态、颜色、口味各异,但总是包含了有水份、可以吃、有营养、是植物果实等作为水果的共性。
【举例】文具与铅笔、橡皮、刀子、直尺、钢笔
【学生举例强化】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P72
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
【举例】水果对于香蕉、梨子、苹果、草莓来说具有普遍性,但对于食品来说又具有特殊性;
裙子对于连衣裙来说具有普遍性,但对于服装来说又具有特殊性;
某班对于班中所有的同学来说具有普遍性,但对于预科部来说则又具有特殊性;
【举例】日常生活中特别是政治用语中的“斗争”同哲学上讲的“斗争”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课堂探究】第71页
想一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什么范围是普遍性的矛盾,在什么范围是特殊性的矛盾,为什么?你能否找出实际生活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之间相互转化的例子?
【探究提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对资本主义国家来说是普遍性,而对于一般。
阶级社会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来说,是矛盾的特殊性。这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在社会制度上的体现。
(4)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举例】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在该理论中,社会主义是共性,中国特色是个性。
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方法论)
1、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A含义
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a主要矛盾: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b次要矛盾: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举例】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的主要矛盾是教与学的矛盾。教与学的矛盾处理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前途和命运。而学校内部的同事之间、同学之间、部门之间、师生之间、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的矛盾则为次要矛盾。(评估)
【举例】我国现阶段各条战线、各大产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在诸多矛盾中,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的主要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和影响其他矛盾的解决。无论是发展科技文化教育事业,还是民主法制建设,都最终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堂探究】课本第72页
毛泽东提出先攻打锦州战略决策的哲学依据是什么?结合生活事例,谈谈你在面对复杂事物时是如何分析和解决矛盾的。
【探究提示】在辽沈战役中毛泽东全面分析敌我双方存在的矛盾,做出了先攻打锦州的英明决策,一举夺得辽沈战役的重大胜利,其所依据的哲学道理正是:矛盾分析法,即抓主要矛盾的哲学道理。
B关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主次矛盾共处于同一事物中,两者相对而言,无主就无次,无次就无主。主要矛盾决定次要矛盾,但同时受次要矛盾的影响。随着事物发展阶段的推移,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举例】教师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教学中的矛盾,确保教学质量。个人家庭生活则处于次要地位,但若身体受重伤,住院治病疗养则转化为主要矛盾。
【举例】新中国成立之前阶级矛盾为主要矛盾,经济建设为次要矛盾。新中国成立以后阶级矛盾不再是主要矛盾,经济建设成为主要矛盾。
【举例】就学校而言,教与学的矛盾是主要矛盾,而就社会而言,则为次要矛盾。
C方法论意义:既善于抓住重点,又要统筹兼顾
主次矛盾相互关系原理要求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注意分清轻、重、缓、急,要有中心和重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或主次颠倒。另外,在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的同时,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学会“弹钢琴”。
【举例】擒贼先擒王、打蛇打七寸、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用在刀刃上。
【思想教育】以学业为主,正确处理男女同学关系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课堂探究】课本第72页
这首诗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俗话说,“金无足赤,入无完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同学、老师、家长和自己?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想法。
【探究提示】每个人都不可能做到完美无缺,毫无瑕疵。说明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要学会正确看待他人,正确看待自己,正确处理和他人的关系,要想到每个人都有缺点,都有不足,要学会取人之长,学习别人的优点,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A含义
在复杂的矛盾体系重中,各种矛盾是不平衡的。而不论是主要矛盾还是次要矛盾,每一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又是不平衡的。
a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每一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一方
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当矛盾的主要方面发生了变化,事物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
【举例】当资产阶级为统治阶级,无产阶级为被统治阶级时,社会的性质为资本主义社会。当无产阶级为统治阶级,资产阶级为被统治阶级时,社会的性质为社会主义社会。
b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一方。
【举例】我国的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以公有制为主体、以按劳分配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多种所有制经济、多种分配形式为矛盾的次要方面。
B关系: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举例】病菌的繁殖力与身体的抵抗力就是构成健康的矛盾的主次方面。每一个健康的人都是病菌携带者,当病菌的繁殖力没有超过身体的抵抗力,人是健康的。当病菌滋生繁殖的力量超过身体的抵抗力时,人就会生病。
【举例】抗日战争时期矛盾双方力量的对比发生变化,矛盾的主次方面发生转化,事物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我方化防御为进攻,夺得了八年抗战的胜利)
C 方法论意义:分清主流和支流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但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进程有一定影响。
【举例】辨证看待改革开放过程中的成绩(经济腾飞)和不足(腐败现象):成绩是主流,但腐败现象不严惩,必将影响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影响社会主义建设,甚至会影响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执政党的地位。所以党将反腐倡廉作为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大事来抓是有道理的。
【举例】个人的成长中优点是主流,缺点是支流。但如对缺点不防患未然,任其发展,会影响个人的成长。
【举例】辨证评价毛泽东的功过是非。
【举例】对待学生(对待后进生,要挖掘闪光点,因势利导;对于优秀生,要严格要求,更上一层楼)
(3)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核心) (矛盾分析法的基本点)
对立统一规律转化为方法论就是矛盾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方法论体系的核心。矛盾分析法的基本点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可以说,两点论和重点论是对矛盾分析法的通俗表述。
A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举例】社会主义建设的两手抓方针;
【举例】对于工作和学习既要看到成绩,又要看到不足;
在人生旅途中,顺境时要看到困难,才不会忘乎所以,沾沾自喜,逆境时要看到光明,才不会悲观失望;
接受他人意见: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举例】学会换位思考
【举例】裂缝的水罐
印度一个挑水工有两个水罐,一个水罐有一条裂缝,而另一个水罐完好无损。完好的水罐总能把水从远远的小溪运到主人的家,而那个破损的水罐到达目的地时里面只剩下半罐了。因此,挑水人每次回到主人家时,只有一罐半水。那个完好的水罐不仅为自己的成就,更为自己的完美感到骄傲。但那只可怜的有裂缝的水罐因自己天生的裂痕而感到十分惭愧,心里一直很难过。两年后的一天,它在小溪边对挑水人说:“我为自己感到惭愧,我想向你道歉。”挑水人问:“你为什么要感到惭愧?”水罐答道“在过去的两年中,在你到主人家的路上,水从我的裂缝中渗出,我只能运半罐水。你尽了自己的全力,却没有得到你应得的回报。”挑水人听后说:“在我们回主人家的路上,我希望你注意小路旁那些美丽的花儿。”当他们上山时,那个破水罐看见太阳正照着小路旁边美丽的鲜花,这美好的景物使它感到一丝快乐。挑水人说:“难道你没有注意到刚才那些美丽的花儿只长在你这边,并没有长在另一个水罐那边?那是因为我早知道你的裂缝,并且利用了它。我在你这一边撒下了花种,于是每天我们从小溪边回来的时候,你就浇灌了他们。两年中,我就摘下这些美丽的花去装饰我主人的桌子。如果没有你,主人不会有这么美丽的花朵美化的家。”
B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牵牛要牵牛鼻子”;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做到既全面又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重要原则、活的灵魂)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
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概念解释】A具体分析矛盾的特点 B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课堂探究】课本第73页上述材料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
【探究提示】“天旱盼雨”这句话是不是对每个地方都适用。包含的哲学道理是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因此,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区别不同的事物。
(2)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只有从实际出发,具体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把不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如果离开了对矛盾特殊性的具体分析,就无法区分事物,也就谈不上正确地认识事物。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只有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
析,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就是指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
【课堂探究】课本第74页 孔子的上述做法包含着什么哲学道理?
【探究提示】体现了孔子因人而异的教学思想,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道理。
【举例】皮鞋的来历
很久很久以前,人类都还赤着双脚走路。有一位国王到某个偏远的乡间旅行,因为路面崎岖不平,有很多碎石头,刺得他的脚又痛又麻。回到王宫后,他下了一道命令,要将国内的所有道路都铺上一层牛皮。他认为这样做,不只是为自己,还可造福他的人民,让大家走路时不再受刺痛之苦。但即使杀尽国内所有的牛,也筹措不到足够的皮革,而所花费的金钱、动用的人力,更不知多少。虽然根本做不到,甚至还相当愚蠢,但因为是国王的命令,大家也只能摇头叹息。
一位聪明的仆人大胆向国王提出建议:“国王啊!为什么您要劳师动众,牺牲那么多头牛,花费那么多金钱呢?您何不只用两小片牛皮包住您的脚呢?”国王听了很
惊讶,但也当下领悟,于是立刻收回成命,改采这个建议。
想改变世界,很难;要改变自己,则较为容易。与其改变全世界,不如先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某些观念和做法,以抵御外来的侵袭。当自己改变后,眼中的世界自然也就跟着改变了。如果你希望看到世界改变,那么第一个必须改变的就是自己。心若改变,态度就会改变;态度改变,习惯就改变;习惯改变,人生就会改变。
【归纳本课】1、矛盾、矛盾的基本属性及其关系;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其辨证关系;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及其辨证关系;
4、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的含义及其辨证关系;
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
教育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忆目标
(1)发展的实质、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定义;
(2)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2、理解目标
(1)发展的普遍性;
(2)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事物发展的形式;
3、运用目标
(1)根据所学知识,结合相关原理,分析说明自然界、人类社会是无限发展的。了解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又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
(2)根据有关原理,理解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说明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3)结合古人有关的名言警句,组织学生讨论生活和学习中的具体问题,分析量变和质变的辨证统一关系对于生活和实践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方向、发展的道路和发展的形式,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具有运用科学发展观观察、分析和处理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失败与成功、困难挫折与理想目标之间关系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既要看到事物变化发展的光明前景,同时又要看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艰难曲折性,使学生既具备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还要拥有一份平和的处世心态,提高自己应对社会、承受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起发展的意识和观点,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静止观。
2、增强学生对社会发展的信心,树立为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
3、培养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的精神,让学生切实认识到,做何事情都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既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还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促进质变,才有可能抵达成功的岸。
4、使学生认同并自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重点难点:
1、发展的实质
2、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3、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教学课时安排:3课时
【导入新课】寓言《自相矛盾》
有个楚国人拿着矛和盾在大街上叫卖,“我的矛是世界上最锋利的,能穿过任何坚固的东西。”同时又喊“我的盾是世界上最坚固的,没有任何利器能穿透它。”旁人问:“如果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楚人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寓言中的“矛盾“是人在思维过程中犯的逻辑错误,而哲学中的“矛盾”揭示的是事物客观存在的一种关系。
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那么,什么是矛盾呢?
【讲授新课】
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的定义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都会遇到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两种现象。如
空间上:上下、左右、高低、长短、远近
人的属性:男女、老幼、长晚、胖瘦、高矮、上级和下级、哭笑、悲喜、爱恨、师生;
物质属性:冷热、软硬、黑白、明暗、强弱、香臭、苦甜、轻重;
认识领域:好坏、是非、善恶、美丑、祸福、难易;
社会发展:进步与落后、前进与倒退、文明与愚昧、革命与反动、剥削与被剥削;
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矛盾,改造世界就是解决矛盾。以上这些现象说明:任何事物都包含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举例】赫拉克利特列举出了一系列生活中的例子来解说“对立统一”的道理:“上坡的路和下坡的路,是同一条路。”“在圆周上,终点就是起点。”“疾病使健康成为愉快,坏事使好事成为愉快,饥饿使饱食成为愉快,疲劳使休息成为愉快。”
【课堂探究】P67 A爱因斯坦给光下的定义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
B“自然界喜欢矛盾”,这里所说的“矛盾”是什么意思?
【探究提示】说明了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这里的“矛盾”主要是针对与逻辑矛盾具有不同的含义的哲学意义上的矛盾。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
A概念
a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它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同一事物都有对立面和统一面两个方面,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为条件,彼此谁都离不开谁(形影想随、一个巴掌拍不响、不是冤家不聚头)。
【举例】P67漫画:他敢剪吗?悬挂在山崖上的两个人构成一种动态的平衡。
【举例】磁铁(S极和N极);没有上就没有下、没有香就没有臭、没有福就无所谓祸;
【举例】父子关系(父亲之所以是父亲,因为有儿子,儿子之所以是儿子,因为有父亲);师生关系;
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相关衔接】P68生物变性现象,雌雄转化现象
【举例】生产与消费具有直接统一性
生产家具的过程就是消费木材、油漆、钉子的过程;
消费砖头、木料、水泥、钢材的过程就是生产房子的过程;
消费衣食住行等资料的过程就是生产劳动力的过程;
【举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失败乃成功之母;
矛盾双方的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如a+b=a-(-b)加法与减法相互转化是因为引进了分数。
b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不是冤家不聚头、水火不相容)
【举例】人民内部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学术界的百花争鸣,百花齐放;思想认识上的不同争论;同化与异化的相互排斥;正负极的相互分离;战争双方的你死我活、你争我夺;人类社会各个形态内部的统治和被统治促成了社会形态的更替。
【课堂探究】P68
A猫和老鼠是怎样在竞争中共同生存下来的?
B你还能举出生物界的其他事例吗?
【探究提示】A说明动物之间是通过相互斗争而取得和谐与统一。
B蛇和田鼠、食肉动物与食草动物。
【专家点评】哲学上的“斗争性”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斗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斗争”仅仅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哲学上的“斗争性”包括一切差异和对立。不仅概括了社会领域中或政治用语中经常讲到的“斗争”,而且也概括了自然现象和思维现象领域中的一切对立和斗争。
【举例】生物学上讲的遗传和变异就各有不同特点,他们的对立表现在:遗传指的是亲代与子代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常常相似(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国民间还有这样的说法“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的个体之间,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异,指的是变异现象生物的遗传特性使生物界的物种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生物的变异特性,使生物个体能够产生新的性状,以及形成新的物种。遗传、变异的这种差异性也是哲学上所讲“斗争”的一个具体表现,
【举例】同学们在学习上的比学赶超;理论专家们在学术上不同观点的争鸣、讨论同样也是“斗争”的具体表现。
由此可见,矛盾斗争性的内容十分丰富,形式千差万别,因此,对斗争性不能作简单化理解,不能用具体形式代替哲学上的矛盾的斗争性。(如文革期间,歪曲斗争性,大鸣,大放,大字报,整人,斗人,批人)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P69
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举例】权利和义务
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没有无义务的权利(父母与子女间的抚养教育与赡养)
【举例】自由和纪律(真正的自由必须建立在纪律的约束下)
【举例】高科技对社会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利与弊?
2003年6、7月,在长江三峡,发生了几件令世界瞩目的大事,大坝蓄水、通航、发电成功。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与不建,几乎经过了半个世纪的研究和论证。因为确实有利也有弊;核能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核泄漏事故也是很可怕的;因特网为信息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自由空间,但是它也会对国家安全、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等构成威胁。
无论是对三峡工程的认识,还是人类对核能以及因特网的认识,利与弊的客观存在都说明矛盾是由对立的双方组成的;利大于弊,又说明矛盾的双方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有主次之分。高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既要看到其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又要看到利用不当对人类不利的一面,这样才能趋利避害,使高科技为人类谋福利。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存在于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任何事物中,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具有普遍性。
(1)矛盾的普遍性(共性)
A含义
矛盾的普遍性又叫矛盾的共性,包括两方面:
a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无论是客观世界还是主观世界,无论是宏观世界还是微观世界,都存在着矛盾,没有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举例】自然界
火车、高山、摩天大楼等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化学运动中的化合和分解、酸和碱、正电和负电的矛盾;
生物运动中的遗传与变异、同化与异化、生与死的矛盾;
【举例】人类社会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
阶级矛盾(奴隶主与奴隶、地主与农民、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
家庭矛盾(和谐的家庭不是没有矛盾,而是善于不断解决矛盾);
学习、工作中的矛盾(同学之间、同事之间、师生之间、体脑之间)
经济生活:生产与消费、买与卖的矛盾;
政治生活:和平与战争、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权利与义务;党派之间(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驴象之争;我国:中共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
【举例】思维领域
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创新与保守、先进与落后、美与丑、善与恶;唯物论与唯心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矛盾;
b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任何一个事物,从产生、发展到灭亡,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旧的矛盾不断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不断产生,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举例】人类社会:自始至终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举例】人的一生是充满矛盾的一生,人生几十年是在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中度过并成长成熟起来的。
【举例】我国社会矛盾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人民与三座大山的矛盾;
新中国诞生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文革期间:四人帮反革命集团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改革开放过程中: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矛盾;
【举例】认识领域始终存在已知与未知、认识与实践、对与错、是与非的矛盾,正是在矛盾的不断解决中,人们才有所进步,有所成就;
【注意】把握矛盾的普遍性注意3个问题:
1、不能把“普遍性”理解为每一件事同周围其他各种事物之间都有矛盾
“事事有矛盾”是说每一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而不是说每一事物同所有事物之间都有矛盾。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未处于统一体中,就不构成现实的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才能构成矛盾关系。如鸡蛋和石头,一般情况下并不构成矛盾,假如石头把鸡蛋打破了,两者才成为矛盾双方,构成矛盾关系。
2、人们尚未认识、还不能对其具体矛盾作出科学解释的事物,并不等于矛盾不存在。
3、人们不容易察觉的矛盾不等于矛盾就不存在了。一般来说,处于动态中的、较为激化的矛盾,人们往往容易察觉,而事物处于相对静止时的矛盾或处于缓和状态中的矛盾,需要通过思维才能认识和把握。
B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解决矛盾
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差异也是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C方法论意义: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问题
【举例】评价他人:不仅看到缺点,更要看到别人的优点;
评价自己:既要看到长处,更要看到短处,以便取长补短;
【举例】国王画像
据说古代有一个国王,长得很丑,一只眼睛,一条腿还瘸。他召来全国的画家为他画像。第一个画家把他画得非常漂亮,谁知国王看后大怒,认为善于弄虚作假、阿谀奉承的人必有野心,于是把他拉出去斩首。第二个画家如实给国王画了一幅,呈现给国王。国王看后勃然大怒,以丑化国王,冒犯天威处斩了第二个画家。第三个画家比较智慧,画像令人拍手叫绝。画像画的是国王打猎的场景:国王一条腿站在地上,一条腿蹲在一棵树墩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正在举枪瞄准射击。第三个画家不仅免去了杀生之祸,而且受到重赏,是因为他善于抓住特点,这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课堂探究】P70 A上述事实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B“因地制宜”、“园材施教”、“量体裁衣”等,都体现了针对矛盾的特殊性而采取不同的办法,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成语?
【探究提示】说明家家的矛盾都不尽相同,都有其特殊性。即矛盾具有特殊性。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2)矛盾的特殊性(个性)
A含义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特殊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根据,正是由于矛盾的特殊性,世界上的事物才会千差万别,千姿百态,整个世界才会精彩分呈,纷繁复杂。
它主要有三种情形:
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举例】冰岛有座火山,喷出的不是滚烫的岩浆,而是冰块。
千岛有一种耐热鱼,体温63度,能在50度的热水中存活。
人的指纹各不相同,因此成为警方破案的一条有效途径。
【举例】每个人的气质、性格、脾气不同,个子高矮胖瘦有差异,皮肤有黑有白,打扮因人而异,不可乱赶时髦,否则会闹东施效颦的笑话。
【举例】文学名著中的人物个性鲜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
【举例】世界各国、各民族人民的种族、肤色、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都各不相同。
【举例】同样是感冒,由于个人的体质不同,对疾病的抵抗力不一,症状也各不相同,治疗也就不同。
【名言】福楼拜(矛盾具有特殊性)
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
【举例】人生中会经历新生儿、幼儿、少年、青少年、青年、中壮年、老年等阶段,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矛盾(与疾病抗争)
幼儿、青少年时期:身体与心理的发育、上学;
成年后:就业、成家(事业与家庭);
【举例】中共1921-1949年28年以来的战争划分未四大阶段,每一个阶段的矛盾都各不相同。
北伐战争??国共、人民与军阀的矛盾??国共第一次合作,打倒军阀;
土地战争??国共矛盾,国民党窃取了北伐战争的胜利果实,妄图围剿消灭共产党??工农红军反围剿(长征);
抗日战争??芦沟桥事件爆发,中国人民同日本帝国主之间的矛盾白热化??国共第二次合作,一致抗日;
解放战争??国共两党为争夺天下进行了最后较量,共产党夺得了民心,取得了统治权;
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各有其特点。
【举例】抗日战争时期,中日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八年抗战分为三个阶段,在这三个不同的阶段上,矛盾中的敌我双方各有特点。
第一阶段:敌之进攻战略(敌强),我之防御战略阶段(我弱)
(日本气势汹汹,有备而来,口出狂言,志在必得)
第二阶段:战略相持阶段
日本??力量由强到弱(兵力不足,失道寡助)
我国??量量由弱到强(粮草、兵力补充方便,得道多助)
第三阶段:敌之战略退却,我之战略进攻阶段
日军退出中国,我军收复失地
【举例】P71莱布尼茨的相异律、同一律??说明了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B方法论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举例】教育因材施教、种田因地制宜、看病对症下药、做衣量体裁衣;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逢山开路,逢水搭桥;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区别
共性??概括同类事物中共同的东西;个性??事物各自的特点;
【举例】张三与李四(个性不同,都是学生)
凉鞋与棉鞋(款式、使用季节不同,都是鞋子)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表现在以下方面:P71
a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举例】P71漫画 水果与香蕉、梨子、苹果、草莓等
水果是有水份、可以吃、有营养的植物果实。这一共性存在于具体的香蕉、梨子、苹果、草莓等个性中,并通过它们体现出来,没有具体的香蕉、梨子、苹果、草莓就概括不出水果这一共性。
【举例】文具与铅笔、橡皮、刀子、直尺、钢笔
【举例】阿凡提智斗阿訇(hong)
有一天,阿訇肩扛一匹白布来到阿凡提家,想刁难阿凡提,让阿凡提出丑。阿訇对阿凡提说:“聪明的阿凡提,我知道你有非凡的才华。我想请你给我染一匹布,染的颜色既不是红色,也不是蓝色;既不是绿色,也不是黄色;既不是紫色,也不是黑色;既不是橙色,也不是世上一切所能见到的颜色。。。。。。你能办到吗?” 阿凡提冷静思考片刻,便爽快答应了。在谈到什么时候取货时,阿凡提说:“高贵的阿訇,神明的真主告诉我,请你在一个星期中的这一天来取货:既不是星期一,也不是星期二;既不是星期三,也不是星期四;既不是星期五,也不是星期六;既不是礼拜天,也不是习惯的一个星期七天中的任何一天。”阿凡提以其机智战胜了刁难的阿訇。
【点评】颜色作为矛盾的共性存在于红、黄、蓝、绿、黑、紫、橙等具体颜色(矛盾的个性)之中。离开了各种具体颜色的矛盾个性,也就没有“颜色”这一共性。这正是阿訇刁难阿凡提的所在。而机智的阿凡提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个星期”是矛盾共性,它存在于星期一到礼拜天之中,离开了星期一至礼拜天的矛盾个性,同样没有作为矛盾共性的“一个星期”。
b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举例】水果与香蕉、梨子、苹果、草莓等
香蕉、梨子、苹果、草莓形态、颜色、口味各异,但总是包含了有水份、可以吃、有营养、是植物果实等作为水果的共性。
【举例】文具与铅笔、橡皮、刀子、直尺、钢笔
【学生举例强化】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P72
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
【举例】水果对于香蕉、梨子、苹果、草莓来说具有普遍性,但对于食品来说又具有特殊性;
裙子对于连衣裙来说具有普遍性,但对于服装来说又具有特殊性;
某班对于班中所有的同学来说具有普遍性,但对于预科部来说则又具有特殊性;
【举例】日常生活中特别是政治用语中的“斗争”同哲学上讲的“斗争”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课堂探究】第71页
想一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什么范围是普遍性的矛盾,在什么范围是特殊性的矛盾,为什么?你能否找出实际生活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之间相互转化的例子?
【探究提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对资本主义国家来说是普遍性,而对于一般。
阶级社会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来说,是矛盾的特殊性。这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在社会制度上的体现。
(4)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举例】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在该理论中,社会主义是共性,中国特色是个性。
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方法论)
1、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A含义
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a主要矛盾: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b次要矛盾: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举例】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的主要矛盾是教与学的矛盾。教与学的矛盾处理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前途和命运。而学校内部的同事之间、同学之间、部门之间、师生之间、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的矛盾则为次要矛盾。(评估)
【举例】我国现阶段各条战线、各大产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在诸多矛盾中,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的主要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和影响其他矛盾的解决。无论是发展科技文化教育事业,还是民主法制建设,都最终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堂探究】课本第72页
毛泽东提出先攻打锦州战略决策的哲学依据是什么?结合生活事例,谈谈你在面对复杂事物时是如何分析和解决矛盾的。
【探究提示】在辽沈战役中毛泽东全面分析敌我双方存在的矛盾,做出了先攻打锦州的英明决策,一举夺得辽沈战役的重大胜利,其所依据的哲学道理正是:矛盾分析法,即抓主要矛盾的哲学道理。
B关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主次矛盾共处于同一事物中,两者相对而言,无主就无次,无次就无主。主要矛盾决定次要矛盾,但同时受次要矛盾的影响。随着事物发展阶段的推移,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举例】教师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教学中的矛盾,确保教学质量。个人家庭生活则处于次要地位,但若身体受重伤,住院治病疗养则转化为主要矛盾。
【举例】新中国成立之前阶级矛盾为主要矛盾,经济建设为次要矛盾。新中国成立以后阶级矛盾不再是主要矛盾,经济建设成为主要矛盾。
【举例】就学校而言,教与学的矛盾是主要矛盾,而就社会而言,则为次要矛盾。
C方法论意义:既善于抓住重点,又要统筹兼顾
主次矛盾相互关系原理要求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注意分清轻、重、缓、急,要有中心和重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或主次颠倒。另外,在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的同时,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学会“弹钢琴”。
【举例】擒贼先擒王、打蛇打七寸、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用在刀刃上。
【思想教育】以学业为主,正确处理男女同学关系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课堂探究】课本第72页
这首诗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俗话说,“金无足赤,入无完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同学、老师、家长和自己?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想法。
【探究提示】每个人都不可能做到完美无缺,毫无瑕疵。说明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要学会正确看待他人,正确看待自己,正确处理和他人的关系,要想到每个人都有缺点,都有不足,要学会取人之长,学习别人的优点,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A含义
在复杂的矛盾体系重中,各种矛盾是不平衡的。而不论是主要矛盾还是次要矛盾,每一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又是不平衡的。
a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每一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一方
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当矛盾的主要方面发生了变化,事物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
【举例】当资产阶级为统治阶级,无产阶级为被统治阶级时,社会的性质为资本主义社会。当无产阶级为统治阶级,资产阶级为被统治阶级时,社会的性质为社会主义社会。
b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一方。
【举例】我国的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以公有制为主体、以按劳分配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多种所有制经济、多种分配形式为矛盾的次要方面。
B关系: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举例】病菌的繁殖力与身体的抵抗力就是构成健康的矛盾的主次方面。每一个健康的人都是病菌携带者,当病菌的繁殖力没有超过身体的抵抗力,人是健康的。当病菌滋生繁殖的力量超过身体的抵抗力时,人就会生病。
【举例】抗日战争时期矛盾双方力量的对比发生变化,矛盾的主次方面发生转化,事物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我方化防御为进攻,夺得了八年抗战的胜利)
C 方法论意义:分清主流和支流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但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进程有一定影响。
【举例】辨证看待改革开放过程中的成绩(经济腾飞)和不足(腐败现象):成绩是主流,但腐败现象不严惩,必将影响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影响社会主义建设,甚至会影响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执政党的地位。所以党将反腐倡廉作为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大事来抓是有道理的。
【举例】个人的成长中优点是主流,缺点是支流。但如对缺点不防患未然,任其发展,会影响个人的成长。
【举例】辨证评价毛泽东的功过是非。
【举例】对待学生(对待后进生,要挖掘闪光点,因势利导;对于优秀生,要严格要求,更上一层楼)
(3)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核心) (矛盾分析法的基本点)
对立统一规律转化为方法论就是矛盾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方法论体系的核心。矛盾分析法的基本点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可以说,两点论和重点论是对矛盾分析法的通俗表述。
A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举例】社会主义建设的两手抓方针;
【举例】对于工作和学习既要看到成绩,又要看到不足;
在人生旅途中,顺境时要看到困难,才不会忘乎所以,沾沾自喜,逆境时要看到光明,才不会悲观失望;
接受他人意见: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举例】学会换位思考
【举例】裂缝的水罐
印度一个挑水工有两个水罐,一个水罐有一条裂缝,而另一个水罐完好无损。完好的水罐总能把水从远远的小溪运到主人的家,而那个破损的水罐到达目的地时里面只剩下半罐了。因此,挑水人每次回到主人家时,只有一罐半水。那个完好的水罐不仅为自己的成就,更为自己的完美感到骄傲。但那只可怜的有裂缝的水罐因自己天生的裂痕而感到十分惭愧,心里一直很难过。两年后的一天,它在小溪边对挑水人说:“我为自己感到惭愧,我想向你道歉。”挑水人问:“你为什么要感到惭愧?”水罐答道“在过去的两年中,在你到主人家的路上,水从我的裂缝中渗出,我只能运半罐水。你尽了自己的全力,却没有得到你应得的回报。”挑水人听后说:“在我们回主人家的路上,我希望你注意小路旁那些美丽的花儿。”当他们上山时,那个破水罐看见太阳正照着小路旁边美丽的鲜花,这美好的景物使它感到一丝快乐。挑水人说:“难道你没有注意到刚才那些美丽的花儿只长在你这边,并没有长在另一个水罐那边?那是因为我早知道你的裂缝,并且利用了它。我在你这一边撒下了花种,于是每天我们从小溪边回来的时候,你就浇灌了他们。两年中,我就摘下这些美丽的花去装饰我主人的桌子。如果没有你,主人不会有这么美丽的花朵美化的家。”
B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牵牛要牵牛鼻子”;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做到既全面又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重要原则、活的灵魂)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
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概念解释】A具体分析矛盾的特点 B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课堂探究】课本第73页上述材料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
【探究提示】“天旱盼雨”这句话是不是对每个地方都适用。包含的哲学道理是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因此,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区别不同的事物。
(2)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只有从实际出发,具体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把不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如果离开了对矛盾特殊性的具体分析,就无法区分事物,也就谈不上正确地认识事物。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只有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
析,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就是指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
【课堂探究】课本第74页 孔子的上述做法包含着什么哲学道理?
【探究提示】体现了孔子因人而异的教学思想,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道理。
【举例】皮鞋的来历
很久很久以前,人类都还赤着双脚走路。有一位国王到某个偏远的乡间旅行,因为路面崎岖不平,有很多碎石头,刺得他的脚又痛又麻。回到王宫后,他下了一道命令,要将国内的所有道路都铺上一层牛皮。他认为这样做,不只是为自己,还可造福他的人民,让大家走路时不再受刺痛之苦。但即使杀尽国内所有的牛,也筹措不到足够的皮革,而所花费的金钱、动用的人力,更不知多少。虽然根本做不到,甚至还相当愚蠢,但因为是国王的命令,大家也只能摇头叹息。
一位聪明的仆人大胆向国王提出建议:“国王啊!为什么您要劳师动众,牺牲那么多头牛,花费那么多金钱呢?您何不只用两小片牛皮包住您的脚呢?”国王听了很
惊讶,但也当下领悟,于是立刻收回成命,改采这个建议。
想改变世界,很难;要改变自己,则较为容易。与其改变全世界,不如先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某些观念和做法,以抵御外来的侵袭。当自己改变后,眼中的世界自然也就跟着改变了。如果你希望看到世界改变,那么第一个必须改变的就是自己。心若改变,态度就会改变;态度改变,习惯就改变;习惯改变,人生就会改变。
【归纳本课】1、矛盾、矛盾的基本属性及其关系;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其辨证关系;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及其辨证关系;
4、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的含义及其辨证关系;
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