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同济携手共进教案
框题一 同学、朋友
一、内容及分析
本课要学习的内容是“我的人际圈”,“与友同行”。旨在处理普遍意义上的同学交往问题,核心是交往与友谊。理解他的关键是通过学生生活体验的分析,得出友谊对于人们的重要意义,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获得友谊,如何维系友谊。学生在初一已经学过如何适应新环境,新同学,本课的内容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延升和发展。
二、目标及分析
(一)目标定位:
1. 懂得友谊的含义
2.了解闭锁现象的危害
3.理解交友的的原则
(二)目标解析:
1. 懂得友谊的含义。友谊的含义指的是:给我们温暖,给我们力量的友情。
2.了解闭锁现象的危害。①并不利于交际圈的扩大。②不利于从朋友身上取长补短。③不利于自身的健康成长。
3.理解交友的原则。①平等互惠。②宽容他人,尊重差异。③坚持原则④乐交益友,不交损友。⑤道德高尚,乐于助人。
三、问题诊断分析
1、针对青少年青春期闭锁心理的偏差。现今许多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忽视身边人际圈的构建。针对这种情况,到了青少年期的孩子需要明确交友的好处和意义。
2、无法掌握交友的原则和注意事项。友谊是伟大的,但如何交友,交什么朋友,如何维系得来不易的友谊,确实值得学生思考的问题。
四、支持条件分析
多媒体课件、黑板
五、教学过程
问题1:友谊的含义是什么?
设计意图:使学生清晰的认识到友谊的含义。
例1:人际圈大调查(知心朋友、一般朋友、熟人、陌生人)
变式练习:闭锁心理的危害
师生活动:(1)我们的人际圈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2)如何扩大人际圈?
问题2:交友的原则有哪些?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如何交友
例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做的许多事情,都是自立的表现。这些自立的表现,哪些属于个人生活的范围,哪些属于家庭、集体、社会生活的范围?
变式练习:友谊对于我们的意义
师生活动:(1)如何成为受欢迎的人?
(2)我们应该交往哪些朋友?
问题3:交友的过程中需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使学生懂得交友的注意事项。
例3:一名大学生状告自己已经离异的母亲,要求其支付自己的学杂费,未获法院支持。关于父母是否应当支付子女上大学费用的问题,同学们的议论可以分为两种观点:父母应当支付,父母不应当支付。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说说理由。
变式练习:如何维系友谊。
师生活动:(1)朋友犯错了怎么办?
(2)如果友谊陷入困境怎么办?
六、课堂小结:
本课主题是同伴交友,初中生能够说出自己有哪些朋友,但不一定明了自己的人际状况,也并不了解什么品质的人最受欢迎,但他们渴望获得真正的友谊,妥善处理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问题。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交友的意义、原则、注意事项,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和处理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