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语文教案设计 > 2012届高考语文诗词鉴赏第二轮导练复习教案

2012届高考语文诗词鉴赏第二轮导练复习教案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专题五 诗词鉴赏
考情分析


近三年全国新课标卷与辽宁卷高考诗歌鉴赏考点分析一览表

年份内容
卷别  2009年2010年2011年
全国新课标卷宋词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涉及考点:形象(景象)、表达技巧、思想情感南朝陈乐府诗江总《雨雪曲》
涉及考点:形象(景象)、语言、思想情感唐诗周朴《春日秦国怀古》
涉及考点:思想情感、表达技巧
辽宁卷宋诗欧阳修《晚泊岳阳》
涉及考点:想象、思想、情感、表达技巧宋诗陈与义《雨》
涉及考点:内容与思想情感、表达技巧宋诗黄庭坚《题郑防画夹五首(其一)》
涉及考点:形象、表达技巧


命题规律与备考建议
1.诗歌取材范围主要以唐宋作品为主,主要是为了突出唐宋诗歌的“霸主”地位,而宋代诗歌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因此在备考中全面涉猎各朝代的各题材诗歌作品的同时,仍要加大对唐宋诗歌备考的力度。
2.对形象、思想情感、表达技巧的考查是诗歌鉴赏命题的重点,尤其是思想情感的考查每年都会涉及,因此在依据考纲考点备考的过程中,要侧重对这几个考点的备考。
3.分题材对诗歌鉴赏进行备考,明确各题材的主题内容和情感方向,规范各考点答题思路和答题模式。

真题演练
   1 [2011?辽宁卷]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11分)
题郑防画夹五首①(其一)
黄庭坚
惠崇②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③,
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注】 ①郑防:画的收藏者,生平不详。画夹:分页装潢的画册。②惠崇:北宋僧人,画家。擅长画雁、鹅、鹭鸶及水乡景色。③潇湘:指湘江,流入洞庭湖。

(1)请从画境、真景以及两者的关系上对本诗进行赏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代有人批评这首诗说,要别人提醒后作者才想起眼前只是一幅画,这“太过”、太夸张了。你认为这个批评恰当吗?请简要说明理由。(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作者看惠崇的一幅画,画面上烟雨笼罩湖面,天上掠过归雁;进而作者仿佛已由画境置身于现实的湖上,望着归雁,就想唤一条小船归去;突然,耳旁响起朋友的声音:这是一幅画。于是作者才发现自己是将画境当作真景了。作者从画面引出真景,再从真景返回画境。(答出画境的,给2分;答出想象中的真景的,给2分;答出从画面引出想象中的真景、再返回画面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意象),理解诗歌大意的能力。画境就是画面所画的情景,真景是指真实的现实生活,前者是指艺术情景,后者是指现实生活情景。通过解读诗歌可知,其前三句作为画境,最后一句作为真景。因为画面逼真、栩栩如生吸引作者入境,直到朋友提醒才返回真景,走出画境,这样才能准确理解画境与真景之间的关系。

(2)【答案】 不恰当。表面看,这首诗确有不合常理之处,但其实却十分高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因欣赏画中景色而产生幻觉的一种独特感受,从而赞赏画的高度逼真。批评者却未能领悟诗的这种佳趣。(答出诗表面上看不合理其实很高妙的,给2分;能作简要说明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认为前人的说法恰当,只要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领悟诗歌艺术特色和诗的趣味性。如答“不恰当”,可从诗歌的高妙之处是观画者被吸引进入画面境界因而勾起思乡之情,来衬托画的逼真和绘画者技艺的高超。诗的趣味性就在于欣赏者与绘画者产生了共鸣,共鸣的结果是欣赏者误以为这是真实生活的一部分,这完全符合艺术的表现方式。那种认为“‘太过’、太夸张”的人,其实是理解浮于表面,未领会该诗艺术的妙处与佳趣。当然,学生只要答出其中一种即可,可以认为前人的说法恰当,也可以认为前人的说法不恰当,只要言之成理,都可给分。

【诗歌赏析】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早年以诗文师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后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有《山谷集》、《山谷琴趣外篇》。惠崇的山水、花鸟饶有情趣,王安石、苏轼都有诗题咏他的画作,苏轼的七绝《惠崇春江晚景》更是脍炙人口。

《题郑防画夹》共有五首,是黄庭坚题咏郑防画夹中作品的诗,这是第一首。郑防是藏画的人,画夹大概相当于现代的集锦画册之类。诗的大意是:惠崇画的烟雨归雁图,(让我仿佛)坐在了我(喜爱的)潇湘洞庭(的浩渺湖波)之上。想要呼唤扁舟(载我)归去,老朋友说(这)是丹青(画作)。这首诗前三句写的是湖中景致及景色之动人,待到诗人欲唤舟回乡时,方明白并非真景,原来是画。前三句的烘托作势,目的全为闪出最后一句,足见颇费匠心,深析透辟,即以意胜。诗的首句六字,既点明画的作者,又描绘出画境。画中景物并非只有“烟雨”“归雁”,但作者却有意留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诗中给人们展现了一幅烟雨归雁图。二三句承上,一气而下,写因

欣赏画中景色而生幻觉:恍惚之间,好像坐在潇湘、洞庭的烟波之上,目送行行归雁,乡情油然而生。诗人很想唤一叶扁舟,回归故乡。第三句中的“唤”字,有的版本作“买”。“买”字不如“唤”字灵活。这三句不仅笔致疏朗轻淡,传写出画中的“虚旷之象”,而且化画境为实境,融入思归之情。第四句从前三句中跌落,诗人身心已沉浸于幻境之中,忽听得友人说:“这是丹青!”才恍然省悟,知道错把画境当作真景。这样结尾,峰回路转,饶有情趣。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郭熙《林泉高致》),诗画有相通之处。因此,诗歌可再现画境。但以诗题画,一般不宜于全写真境,更不宜全写画境。全写真境,变成了山水景物诗,不能称其为题画诗;全写画境,用诗句一一描述画中景物,无异于舍弃诗歌的想象和抒情之长,容易写得呆滞。黄庭坚这首诗,便学习了杜甫题画诗的手法,使画中之景与画外真景水乳交融,并同自己的感情发生交流。诗歌的高妙之处是观画者被吸引进入画面境界从而勾起思乡之情,来衬托画的逼真和绘画者技艺的高超。

2 [2011?天津卷]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8分)
骤 雨
华 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翻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晓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据文渊阁《四库全书》)

(1)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全诗,赏析“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 “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袭来时的迅猛态势。“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炼字的知识。解答时首先要字不离句。任何一个汉字都无所谓好坏优劣之分,但一进入具体的语境中,则优劣可辨。还要联句分析。正因为字不离句,所以在赏析某个字时,必须联系其所处的相应句子来分析。答案要有以下几部分:形式上要点明或修辞、或活用、或手法等等,内容上要分析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效果上可从诗中形象(诗人自己或诗中他人)角度分析效果表达得怎样。

(2) 【答案】 “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暗扣诗题。“山又绿”写出了下雨前后的景色变化,隐含牧童因雨停而轻松的心情。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炼句的知识。分析句子要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如本题的“骤晴”“绿”,深挖其内涵和效果。

(3) 【答案】 示例一:不好。开篇写暴雨骤至,先声夺人,和结尾雨的骤然停止形成呼应,体现出作者谋篇布局的艺术匠心。如果把第五、六句放在开头,牧童就成了重心,冲淡了诗的艺术效果。示例二:好。先写牧童悠然自得的情状,衬托出骤雨突至的紧张场面,给读者提供了一个阅读视角,增强了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而按照现在的顺序,在表达上略显突兀。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构思、思路和语言表达方面的知识。虽说这类习题有一定的主观性,但是主流的分析、专家的观点我们绝对不可弃之一边。分析要结合全诗进行,整体考虑。

【诗歌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写牧童眼中的农村夏日急雨之壮观,富于生活情趣。牛尾的乌云如浓墨泼洒,牛头的风雨急如水车,波涌轴翻。顷刻之间,怒涛汹涌卷上了沙滩,就像千军万马,阵阵吼声如飞瀑鸣雷令人心寒!牧童家住溪西曲,清早骑牛去溪北放牧。慌忙中冒雨渡溪返村,没想到暴雨骤停,又绿了群山。本诗语言不事雕琢。通俗易懂的比喻,使人觉得朴实清新;平淡无华的语言组合又极富有生活情趣。本诗给人的突出印象是一个“骤”字。暴雨来得“骤”,去得也“骤”。作者从视觉和听觉的不断转换来描绘这壮观的景色。夏日阴晴瞬息变化的奇景,在作者的笔下自然地表述了出来,使人读罢为之叫绝。

3 [2011?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登 城
刘 敞
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
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
望海楼晚景
苏 轼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1)两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景色各异,《登城》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望海楼晚景》写的是疾风骤雨。(2分)
  (2)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细雨
  (2)刘诗第三句承接前两句,并与??细雨叠加,以形成下句所云“江南水墨图”意境。苏诗第三句从“横风吹雨”转入“雨过潮平”,为描写雷电蓄势。
  (3)刘诗用“雨映寒空半有无”作为背景,用“浅深山色高低树”作为主景,虚实结合,浓淡配置,相互映衬,描绘出“一片江南水墨图”的优美画面。苏诗描绘的是由疾风、骤雨、雷电所构成的壮美景观,“横风吹雨”“电光时掣”先后出现,中间插入“雨过潮平”的短暂平静,跌宕起伏,更凸显其壮观。

【解析】 《登城》中“半有无”意思是“空中细雨丝丝,若有若无”,与“疾风骤雨”相对,自然是“??细雨”。“浅深山色高低树”这句诗非常巧妙。住在江南,自然知道山色浅深是如何的浅深、树木高低是怎样的高低。这一句话,勾勒出作者所在的小城的景致:四周重重叠叠的小山,山上那高高低低的树构成的树丛,层层叠叠,都在微雨后尽显丰姿!《望海楼晚景》中的望海楼,在杭州凤凰山上。在开头,作者看到一阵横风吹雨,直扑进望海楼来,很有一股气势,使他陡然产生要拿出好句来夸一夸这种“壮观”的想法;不料这场大雨,来得既急,去得也快,一眨眼间,风已静了,雨也停了。理解时,要抓住“横风吹雨”“雨过潮平”“电光时掣”等关键词句。

4 [2011?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
春日秦国怀古
周 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 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鉴赏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这首诗是一首怀古诗,追怀秦朝,诗人通过描写荒凉的景物来表达这种怀古伤今之情。首联直言“荒郊”“消魂”便透视出了这种情愫,颔联中“春草尽”、“古碑存”更触发了诗人对秦朝的怀念,颈联进一步的景物描写更是渲染了荒凉气氛,尾联表明强秦已不再,只有黄沙漫漫,不堪回首,使诗人想到了当今的唐王朝,国势衰微,那是一种怎样的伤感之情呢!

(2)【答案】 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这首诗的情景关系处理是很自然和清晰的:作者由眼前实景引发了怀古伤感之情;而且在充沛的景物描写之中又寄寓了作者无尽的伤感之情;并且作者所描写的景物是一种哀景,而抒发的也是一种哀情,这显然是一种以哀景写哀情的手法。

5 [2011?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
蝶恋花 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 总领全词,点明主旨;议论开篇;奠定感情基调。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特点的把握与评析能力。“今古河山无定据”,言江山多更迭的兴亡之感,开篇境界宏大,贯通古今,胸怀天下,更为全词奠定了苍凉悲怆的感情基调;“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借景抒情,境界开阔,写战争的频繁和塞外的荒凉萧索。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词句本身的意思,关注表现手法,分析表达效果,方能全方位地评价其特点。

(2)【答案】 ①以情相问,以景作答。②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③“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能力。“一往情深深几许”是针对“情”的问句,“深山夕照深秋雨”却是写景作答,化抽象之“情”为具体之景,形象生动。在写景句中,三个意象叠加,营造了凄凉忧伤的氛围,委婉地抒发了词人的一腔惆怅。两句词,四个“深”字,加深了凄凉之感,读来颇有意蕴,而无重复多余之感。做赏析表现手法的题目,找准手法就找准了赏析点;另外,基本的鉴赏术语要掌握,结合诗歌分析是必须的。

技法点拨

一、答题技巧
  (一)解读形象、情感。解读形象情感,先要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形象,再结合诗句分析所咏形象的基本特征,再指出所塑造形象的意义、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解读诗歌的形象、情感,通常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切入:从题目序言切入,有的题目序言中点明事件的时间、地点、写作缘起等;从关键的标志性、暗示性词句入手;从背景、作者切入,比如宋代的很多诗词都与破碎山河相联系等;从具体的环境描写及人物动作等方面切入,具体细节具体分析能发现抒情主体的情感变化等。具体解答时一般的答题模式:用了什么手法,刻画了什么形象(或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二)分析意境。分析意境就是先描述一番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再用概括的语言总结出其整体上的特色(如氛围特点“孤寂清冷”“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给人的感受,当然意境的分析离不开对诗人情感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以下几点:1.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3.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4.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鉴赏语言。如果是“炼字炼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应首先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描述景象,然后指出运用了某种表达技巧并分析其效果,必要时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如果是“语言风格”,需用一两个词准确地点明语言特色,举诗中例证具体分析这种特色,表明在表情达意、描绘形象等方面的作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解答这类题时,要先简要给语言分一下类别,再根据不同类别分析鉴赏:典故性词语,挖掘典故之本义,探寻作者之用意,诗歌之内蕴,答题时注意采用“委婉”“含蓄”“蕴藏”等词语;描写性语言,确定语体之基调,分析所塑造的意境(其中注意衬托),体会流露的情感,答题时注意采用“准确”

“生动”“清新质朴”“含蕴丰富”“耐人寻味”“朴实”
“隽永”等词语;动作性语言,采用对照法,分析其传神之处,以寻求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答题时注意采用“生动”
“简练”“形象”等词语。
  (四)掌握表达技巧。熟练地掌握各种常见的表达技巧并准确地识别判定是关键,答题时,要指出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手法)(总述),结合诗句具体的内容来体会运用了技巧的句子或词语,并还原诗境(分述)。明确此技巧(手法)的表达效果,它描写了事物怎样的特点,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五)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立足于对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之上,做到全面、准确、深入、客观地分析评价。第一步,用一两个词准确地点明思想感情(伤感、寂寞、闲适等),并点明这种情感产生的原因(如漂泊天涯、思念家乡);第二步,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思想感情。
  答题时可以:1.置身诗境。通过阅读,置身诗境,借助已有的生活体会与审美经验,与诗人取得共鸣;借助联想与想象,进入诗人所描绘的境界中,获得新奇的审美体验。

2.以意逆志。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这就是以意逆志。可以通过理解文辞,揣摩情意。解读过程中,要“识字”,正确理解字义、词义,关注古典诗词中常见词语的特定含义的理解,只有准确解读,才能窥见诗词的意旨、作者的情感。还可以通过融入体验,体会情趣,调动我们的主观感受、生活体验,去解读,从诗词中领会生活的情趣。如杜牧《山行》诗中“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妙句,一般说是从中看到了作者心情之悠闲,但有着山行经验的人发现诗人行色匆匆,绝不只是漫步山间悠然看景,“停车”赏看枫林,凸现了霜染枫叶之美,诗人爱赏之深。

(六)古诗词比较鉴赏。2011年湖北卷设置了两首古诗,让学生对读后比较鉴赏。比较鉴赏的通常答题格式是:扣住比较角度探究差异,即:(比较对象)A侧重于……,(比较对象)B侧重于……。当然因比较的点不同,答题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比较鉴赏的点主要有:1.比较创作背景。诗人总是最敏感的,他们往往比一般人更能感受到时代的脉搏、社会的声音。他们的呼声常常是历史前进的脚步声,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是我们把握诗人情感的重要途径。2.比较意象的选择。选择什么样的意象,表达怎样的情感,完全是作者的主观行为,即使是同一种意象,在不同的作者笔下,所表达的情感也可能不同。

3.比较情感基调。通过字里行间去捕捉情感信息,感受作者的感情基调。4.比较遣词造句。古人讲究炼字炼句,其根本就是炼意,也就是努力选择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词句。5.比较表达技巧。不同的作家往往擅长或习惯于采用不同的表达技巧,同一作家在不同的作品中出于表达的需要而可能采用不同的手法,以至于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诗词。6.比较意境的营造。抒情诗十分讲究意境的营造,而优秀的诗篇情与景、意与境相互交融的情形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感染力。

二、阅读鉴赏诗词八法
  (一)从题目抓住题材
  即题材写的是什么。主要有:爱国爱民、忧国伤时、建功立业、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孤高傲世、伤春悲离、惜别怀友、羁旅思乡、思亲怀人、即事感怀、咏物言志、借古讽今、怀古伤己、思慕田园、隐逸山水、行役戍边、参禅说理、人民疾苦、劳动生活。特别要注意的是一些咏物之作,要联想到有关背景,思索它是否是借物咏怀或托物言志的作品。

例如: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微之①
白居易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注】 ①微之指诗人元稹。
  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维轨迹】 从题目上一看就知道是一首思念友人的作品,再结合诗句,通过咏物、回忆、写梦来表达思念之情的。
  【参考答案】 诗用故人入梦书写对元稹的关切思念之情。

(二)从关系分析技巧
  关系即诗文中材料和材料之间的相互组合关系。因为诗词讲究简洁、凝练,又受诗句长短限制,所以在诗词中,材料之间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为诗句之间的组合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写作技巧,即表现方法。
  例如: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采桑女
[唐]唐彦谦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
侵晨采桑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
去岁初眠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
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
  【注】 ①初眠:蚕虫蜕皮期间不食不动称“眠”。七日一眠,经过四眠,才吐丝结茧。
  作者运用了描写人物的哪些方法来刻画人物,请结合全诗分别举例说明。

【思维轨迹】 描写人物的方法主要有外貌、动作、心理、神态、语言等描写手段,结合诗中的“手挽长条泪如雨”和“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可知本诗使用了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手段。

  【参考答案】 ①动作描写:“手挽长条泪如雨”,写出了采桑女辛勤劳动而又悲切愁苦的形态。②心理描写:“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点出了采桑女因官府催逼新丝的焦虑之情。

(三)从褒贬辨别倾向
  褒贬即作者的思想感情倾向。这一点从词语的褒贬中流露出来。
  例如: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梅花绝句
陆 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
  这首诗从哪些词语中可看出作者流露出的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维轨迹】 诗人闻说梅花盛开,冒着严寒去赏花,惊奇地发现满山的梅花盛开,却做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这就是“化身千亿”,至此感情完全显露。

  【参考答案】 从“何方”“化身千亿”等词语可看出作者的痴情狂态,欲站在梅花树前尽情欣赏,表达了对梅花盛开的惊喜之情。

(四)从辞色把握风格
  辞色即词语传达出来的各种色彩。包括:1.感情色彩,像褒贬(赞美、批评)、冷暖(悲喜)等;2.性格色彩,像显隐(明快、含蓄)、直婉(直抒胸臆、委婉)、刚柔(豪放、婉约)、庄谐(严整、幽默)等;3.语体色彩,像文白(文采绚丽、文采朴实)、散整(句式错落有致与整齐有力)等。风格即由选材、表达、语言等方面综合形成的艺术特色,如雄浑、旷达、豪放、俊逸、朴实、冲淡、沉郁、悲凉、清新、婉约等。要把握风格,就要特别注意词语的性格色彩和语体色彩。

例如: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湖洲歌(其六)
[南宋]汪元量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 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思维轨迹】 汪诗中的“不尽头”“燕云”“夕阳”“寒鸦”“目断”等,冷暖、语体色彩等都在给人传递伤感的情绪。结合注释的背景可知,诗人是在表达一种家国之痛,与苏轼对英雄人物的呼唤自然不同。

  【参考答案】 “大江东去水悠悠”抒发了作者身处国家衰亡不可挽救之时的悲痛心情,侧重现实。苏轼的诗句则表达了对历史流转、英雄不再的感慨,侧重怀古。

(五)从冷暖体味悲喜
  “墨分五彩,词含七情。”冷暖是从色彩学的角度将词汇分为两大情感色系,以体味诗词文赋中作者所传达出来的或悲或喜的思想感情。冷色调词语传达出来的多是悲伤,暖色调词语传达出来的多为喜悦。当然,词语表达感情多因境而变,婉转曲折,风情万种,阅读时应深加体味。

例如: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 句
杜 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一二两句写景中哪些词语传递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思维轨迹】 这里主要指运用了带有色彩的词语,诗歌中形象的色彩往往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暖色预示着热烈活泼、积极向上。
  【参考答案】 “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色彩,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传达出作者无比欢欣的心情。

(六)从背景联想意图
  背景包括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创作时的思想背景,前者是“文为世”的反映,后者是“诗言志”的表现。所以,要很好地理解一首诗词,一定要联系有关背景。
  例如: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书边事
张 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注】 唐朝自肃宗以后,河西陇右一带长期被吐蕃所占,大中十一年,吐蕃将尚延心以河湟降唐,其地又全归唐朝所有。自此,唐代西部边塞地区又出现了一度和平安定的局面。
  
  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思维轨迹】 仔细看注释,联系作者的创作背景,再结合诗歌的内容,可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 全诗表达了诗人渴望民族安定团结的愿望。

(七)从尾句了解主旨
  许多诗词,往往在最后一两句升华,较为鲜明地表达出主题来。所以,应注意末句,从末句把握诗词的主旨。
  例如: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 画
李 唐①
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
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燕脂②画牡丹。
  【注】 ①李唐,宋代画家,他初到杭州时,靠卖画糊口,但当时之人多崇尚艳丽的花鸟画,无人赏识他的画。②燕脂,即胭脂,画画的红色颜料。

诗的三、四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思维轨迹】 前两句写景、评论,说掩映在云雾中的山村、雨水冲刷过的河滩具有一种朦胧美,村子在云雾中隐约可见,河滩被雨水冲刷之声隐约可闻。后两句才点明观点,可见主旨表达在末两句。

  【参考答案】 讽刺(幽默)中透着愤怒(愤激、愤慨)之情。这是句反语,意思是说,早知道我的画不被人欣赏,就多买些胭脂,浓墨重彩地去画人人都喜欢的牡丹了。既是讽刺“时人”不懂得欣赏自己的画,更透着一种愤激之情。

(八)从整体品评意境
  意境是指由言、景、情、意和谐统一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只有从整体上品评诗歌的言、景、情、意,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意境。
  例如: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 本诗作于诗人被贬永州之时。西园在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结合全诗,说说诗的前六句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思维轨迹】 从景上看,“露”是“坠”的,“月”是“寒”的,“泉”是“响”的,“鸟”是“喧”的;从心情上看,是“寂寞”的。据此可以分析出作者营造的意境了。

  【参考答案】 营造了凄清寂寞的意境。

三、易错提示
  (一)以译代析,没有鉴赏。鉴赏离不开理解,没有理解就没有鉴赏,因此鉴赏诗歌时往往有串释一下诗句内容的必要,但是这种串释只是鉴赏的前提,而不是鉴赏本身。回答时如果只是对诗句作简单的翻译,没有根据题干的要求进行阐述,显然不符合鉴赏题的要求。“以译代析”的结果是没有赏析。
  (二)南辕北辙,答非所问。鉴赏诗歌的题干往往都有具体的要求,如果题干要求回答“怎样表现”,而考生却回答“表现什么”,这就是南辕北辙、答非所问。“怎样表现”也就是作者使用了何种方法、技巧、手段去表现;而“表现什么”一般却是思想情感一类的问题。

(三)浮在表面,缺乏分析。有的考生的答案表面上似乎该答的都已经一网打尽,无一遗漏了。按说该万无一失了,其实不然。如果是回答像“怎样表现”一类的题目,能将诗歌中用以表现的意象等答全是必要的,但它的重点在“怎样”,也即艺术技巧。考生如果只是将意象当作一个个例子,用来证明自己的某些观点,缺少结合诗句本身的分析,将导致观点与例子之间只是一种水与油的关系,观点脱离诗句本身,诗句成了观点的外衣,停留在“观点”加“例子”的层面上,不能体现诗句蕴含的思想内容,没有分析出“意象”的寓意,更没有分析这样表现的艺术技巧。

(四)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比如语言的鉴赏需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对词语内容的正确理解,第二步是对其“表现力”也即表达效果的赏析。没有正确理解也就谈不上赏析评价,而正确的理解又来自对诗歌的整体阅读和把握。也就是说,鉴赏词语时眼里不能只有词语,而应该兼顾全篇,胸有全局。否则就很容易使分析离谱走调,造成只是分析了局部,而割裂了它和整体的联系,从而犯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在整体把握上出现偏差,就会造成观点的偏差或者将有些需要回答的问题遗漏掉了。

(五)望文生义,任意发挥。诗歌中的词语往往具有多义性的特点。不少考生在答题时不领会具体语言环境,常常用词的基本义替代词的语境义,望文生义、牵强附会,以致误入歧途。如由“春”想到“万物复苏”,想到“希望”,想到“热爱生活”,就是典型的以基本义替代语境义的错误。不少考生在答题时抛开诗歌的思想内容大谈自己的感想,结果离题万里。这种任意发挥的答案,无视诗歌鉴赏的根本前提是“鉴”,信马由缰,偏题在所难免也是失分的症结所在。

(六)无中生有,盲目套用。即考生喜欢先从政治角度切入,绞尽脑汁地从字缝里发掘诗的所谓政治意义。结果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如有的考生可以由“春”想到“热爱生命”“为国效忠”“怀才不遇”,乃至“渴望一展雄才的豪情壮志”。这种凭着自己的想象而出现的随意答案,其原因是想用一些名词术语当作万能钥匙,盲目照搬,乱贴标签,以图能骗得一些分数。还有一种就是盲目套用。如鉴赏山水田园诗时就套用“隐逸”“闲适”“热爱自然”;诗词中若有花落飘零之景,就认为是“伤春惜春”;若作者是杜甫、白居易,则主题多是忧国忧民……这种推测,某些时候会侥幸“命中”部分答案,但如果不结合诗人的生平、思想、艺术风格,尤其是诗歌作品本身进行理解判断,分析综合,其结果的千人一面、缺乏个性与灵性的所谓鉴赏只会让阅卷老师产生厌倦。

新题精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11分)
观魏博①何相公猎
张 祜
晓出禁城东,分围浅草中。
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
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
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
  【注】 ①魏博,古地名。

(1)诗歌前两联描写了怎样的场景?有什么作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诗歌后两联,简要分析何相公形象。(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 这两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艳丽、壮阔宏大的晨猎场景(晨猎图),(分析概括3分)烘托了晨猎的氛围,为人物的出场做了铺垫。(作用2分)

  【解析】 可以从“浅草”“红旗”“白马”,分析得出写环境色彩的艳丽;从“分围”“向日”“迎风”等,分析得出写场面的宏大。阅读标题理解诗的内容可以得出它的作用。

(2)【答案】 塑造了一个身手矫健、技艺高超的猎手形象。“背手抽”写出了取箭动作的娴熟利落。“翻身控”展现了猎手动作难度大,技艺高超。尾联通过描写人们的惊叹和大雁应声而落侧面表现出其射箭技艺的高超。(形象概括2分,分析4分)

  【解析】 分析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内容,就可以思考出人物的形象。正面描写主要从动作上分析,侧面描写主要从“万人齐指”和“一雁落”上归纳。

【诗歌赏析】
  总括诗的前半部分,一至三句,是以朝霞满天、晨风拂煦、绿草如茵、红旗向日作为人物亮相之前的壮丽场景,紧接而来的“白马骤迎风”一句,是英雄人物跃马出场,施展浑身“帅”劲的亮相动作。由此而下,此诗便将写作重心转到这位骁勇骑士当众显露猎射飞雁、矫健灵活的杰出身手上去。“背手抽金镞”,是正面描写骑士背手取箭的动作,著一“抽”字,手势的利落可知,加之“背手”而“抽”,又可见身段之灵巧。“翻身控角弓”,弯弓名之曰“控”,这就进一步展现了射者臂力强劲的架势,“控”之而再来一个“鹞子翻身”的漂亮动作,造型又是多么健美!

对于这位英雄射手的真正的评价,当然不是停留在一招一式的动作表面。关键所在,毕竟还有待于亮出他那百步穿杨的惊人绝技。果然,刹那之间,就在围观的人群中间,突然爆发出一阵哄然的欢呼,并且一齐指向遥远的天空。原来蓝天高处,一只带箭的鸿雁,垂着双翅,直向地面坠落下来。此处“寒空”之“寒”,虽有点出时令的作用,但主要在渲染高飞鸿雁的凌绝苍穹,从而加强了一箭高高命中的神异气氛。全诗至此,戛然而止。由于射雁成功而出现的欢声雷动的热烈场面,自可留给读者去想象了。

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问题。(11分)
〔黄钟〕人月圆?客垂虹
张可久
三高祠①下天如镜,山色浸空蒙。莼羹张翰,渔舟范蠡,茶灶龟蒙。故人何在,前程那里,心事谁同?黄花庭院,青灯夜雨,白发秋风。
【注】 ①三高祠,在吴江垂虹桥东,祠越范蠡、晋张翰、唐陆龟蒙,此三人皆功成名就而后退隐。

(1)这首散曲的结尾三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又描绘出一个怎样的游子形象?请分别进行简要概括。(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抒发思想感情?请选取其中两种手法结合作品进行简要赏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①作者以黄花、庭院、青灯、夜雨、秋风等意象描绘出一幅秋风萧瑟、夜雨凄凉的孤寂图景。②这三句描绘了一个人生失意、客居异乡、孤独凄凉、年华老去的游子形象。

  【解析】最后三句都是名词组合成的画面,从意象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幅萧瑟凄凉的秋雨夜图,诗句描绘的是一个游子,其心绪低沉、人生失意、漂泊无依而且白发丛生。

(2)【答案】①用典。作者以范蠡、张翰、陆龟蒙三人功成身退的典故,表达了对古贤的追慕以及由此引起的感慨自伤之情。②直抒胸臆。作者以“故人何在,前程那里,心事谁同”三句反问,直接表现了作者前途渺茫、知音难觅、无人理解的悲凉心境和孤寂情怀。③以景寄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作者以丛菊满院、夜雨青灯、瑟瑟秋风的凄清景象收束全曲,表现了客居他乡、白发穷途的孤寂凄凉之情。
  【解析】首先从“莼羹张翰,渔舟范蠡,茶灶龟蒙”可看出用典手法,表达对先贤的仰慕和对自身的感叹;从“故人何在,前程那里,心事谁同”可看出直抒胸臆,表达前途渺茫和悲凉孤寂的心境;最后以景作结更是强烈抒发了作者的悲凉心情。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11分)
北斋雨后
[宋] 文同
小庭幽圃绝清佳,爱此常教放吏衙。
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
唤人扫壁开吴画,留客临轩试越茶。
野兴渐多公事少,宛如当日在山家。

(1)颔联中的“占”能否改为“站”?为什么?(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为什么会有“宛如当日在山家”之感?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 不能改。“占”是占有之意;双禽占竹,写出了鸟雀在竹间跳跃争竹的活泼和欢喜得意。如改“占”为“站”,只写鸟雀站在竹枝上,就缺少了动感和情趣,索然无味了。(3分,明确观点1分,从正反两面写明理由2分)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的鉴赏,可结合上下诗句的意义,联系两个字的意蕴、作用不同来回答。

(2)【答案】 诗中所写的清幽环境和与友人观画、品茗的生活,勾起了作者对过去山居生活的回忆。“宛如”二字表达了对仕途生活的厌倦与对山居生活的向往。(3分,结合诗歌分析1分,情感2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主旨的理解。要结合北斋环境、雨后之景、闲适的乐趣、过去生活的回忆等内容来作答。

【诗歌赏析】
首联先总写北斋环境的幽静。北斋是作者在府衙内读书休憩的地方,庭院不大,园圃却极清幽。因为作者非常喜爱这个地方,所以常常免去属吏的例行参见,流连其中。这两句总掣全篇,又引起下文。下面各联,即分别从景、事、情三个方面作具体描绘。颔联上承首句,扣住诗题,写北斋雨后之景。鸟雀和蝴蝶最怕雨,雨后天晴,它们也最先出来活动,所以作者最先听到竹上的鸟雀声。“占”是占有之意,写出鸟雀的欢喜得意神情,如改“占”为“站”,那就写成死鸟,索然无味了。上面写室外,下面转到作者在室内的生活。

他们交谈时十分快乐欢畅。观画品茗,都是极其高雅之事,而一为独处之乐,一为交友之乐,情趣不同,而心情之恬淡闲适则相同。这清幽的景色和闲适的乐趣,勾起作者对过去山居生活的回忆,因而引出末联。这句是倒装句,是说因为公事稀少,所以野兴渐渐多了起来,并不是说为了多些野兴而少办公事。而公事之少,又与作者的治理有方有关,这里含着一些得意心情。末句表达了对旧日山居生活的向往。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8分)
鹧鸪天
陆 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①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②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 ①玉瀣:美酒。②元:同“原”。

(1)这首词上片描写了哪些生活画面?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生活态度?(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最后两句“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有何深意?它在词中起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描写了词人读书、饮酒、竹林散步、卧榻看山等生活画面。表明词人喜欢过不问世事、超然物外的隐逸生活。(画面占2分,生活态度占2分)
  (2) 表面意思是本来知道上天另有一种心肠,不把英雄衰老当回事,实则是对统治者不重用人才,致使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愤懑。语意上正话反说,出人意料;感情上饱含悲愤,动人心魄。(深意2分,作用2分)

【诗歌赏析】
上片开头两句把自己所居住的环境写得是如此的优美而又纯净。“苍烟”犹青烟,字面已包含着作者的感情色彩。“落照”这个词里虽然没有表示颜色的字,但也有色彩暗含其中,引起读者的多种联想。词人以“苍烟落照”四字点缀自己居处的环境,意在与龌龊的仕途作鲜明的对比。所以在第二句中就直接点明住在这里与尘事毫不相关,可以一尘不染,安心地过着隐居的生活。后两句的大意是说:喝完了玉瀣就散步穿过了竹林;看完了《黄庭》就躺下来观赏山中美景。一二句写居处环境的优美,三四句写自己生活的闲适,体现了作者惬意的生活。

这几句可以说是旷达到极点也消沉到了极点,可是末尾两句陡然一转,“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这两句可以说是对以上所写的自己的处境作出了解释。词人说原先就已知道造物者无情(他的心肠与常人不同),他白白地让英雄衰老死去却等闲视之。这难道不是在怨天吗?但同时也是在抱怨南宋统治者无心恢复中原,以致使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8分)
清 明①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②。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 ①该诗写于宋徽宗崇宁二年,时黄庭坚因新旧党争被罗织罪名,再贬广西宜州,十个月后,诗人溘然长逝。②介子推事晋公子重耳19年,重耳返国即位,介子推便入山,不仕。后晋文公重耳放火烧山,介子推宁愿烧死,也不出山为官。

(1)简要分析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手法。(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尾联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慨?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这首诗主要使用了对比、用典和拟人等表现手法。(2分)首联,拟人兼对比,写桃李含笑、荒垅生愁,既突出清明节生机盎然的景象,又突出了诗人由野田荒垅生发的生死之悲。(1分)颈联用典兼对比,写齐人乞食自得、介子推被焚不出,表现了诗人对卑俗人格的厌恶、对耿介之士高洁操守的赞美。(1分)
  (2) 历史上,无论贤者愚人,最终都将同归荒垅,黄土一?。(2分)抒发了对奸邪当道、政治黑暗、自己不屑与无行小人为伍的愤懑之情。(2分)

【诗歌赏析】
清明时节,春雷万钧,惊醒万物,宇宙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春雨绵绵,大地上一片芳草萋萋,桃李盛开。野田荒芜之处,是埋葬着死者的墓地,死去的人们长眠地下,使活着的人心里感到难过。诗人由清明的美景想到死者,从死想到了生,想到人生的意义。诗人指出,人生各不相同。古代的某个齐人天天到墓地偷吃别人祭奠亲人的饭菜,吃得油嘴腻脸。回到家里,还要对妻子和小妾撒谎吹嘘,说他是在某个当大官的朋友家里吃喝,主人如何盛情招待他。这种人的人生猥琐卑下,毫无人格尊严。

而另有一些高士,如春秋战国时代的介子推,他帮助晋文公建国以后,不要高官厚禄,宁可隐居山中。晋文公想让他出来做官,下令放火烧山。但是,介子推其志不可动摇,竟抱树焚死在绵山中。黄庭坚由清明的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价值。他感叹地说,虽然无论智愚高低,最后都是蓬蒿一丘,但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

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题目。(8分)
阮郎归 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①
向子②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同③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④还。
  【注】 ①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中原尽失。②向子:南宋初年主战派大臣之一。③同:通“彤”。④鸾辂:帝王所乘的车驾。

(1)这首词的上片是怎样表现“断肠”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①起笔设境,渲染氛围:江南江北,大雪漫天,阴冷苍凉。②展开联想,吐露悲意:易水清寒,国家蒙难,其悲不堪。③即景述怀,强化情感:彤云密布,关山重重,肝肠寸断。(评分建议:答出任两点即可,每点2分。)
  (2) ①对中原尽失、二帝被掳的伤痛之情。(1分)②对“靖康之耻”难以忘怀、难以洗雪的痛切之情;(2分)③对故国故君的思念之情。(1分)

【诗歌赏析】
首两句写作者风尘仆仆于鄱阳道上,正值大江南北风雪迷漫,想起靖康二年徽钦二宗被俘北去,至今已近十年。“易水寒”意味着生离死别和誓杀强敌。“同云”两句,从“遥知”生发而来。“同云”亦作“彤云”,指下雪前密布天空的阴云。“三关”,泛指中原关塞。极目北望,只见山外有山,连绵不断,自己所熟悉的花都汴京和中原父老,已经是不可能见到了。思念及此,怎不令人心碎欲绝。

下片承上而来。“天可老”三句是痛心国耻未雪。“频闻”两句表达了作者切盼和怀疑的心情。经常听说朝廷派遣使臣去金国向二帝问候,但究竟何时二帝才能返回南宋呢?鸾,本为车上的鸾铃;辂,是车上的横木,此处以鸾辂代表帝王的车驾。作者在这结束的两句中针对主和派打着“迎还二圣,恢复中原”的旗号,实际上却在顺应着高宗不可告人的内心活动,即是并不打算部署军事力量挥师北上,只求屈膝苟安,称帝于江左。这是因为如果南宋出师节节获胜,金国就会送还二帝,而他就得让位于钦宗。高宗既无北上恢复中原之意,二帝也不可能南归,亡国之恨也就难以消除。作者不能明说,只是以“频闻”
“几时”进行暗示,使读者领会其弦外之音。

7.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问题。(8分)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江上秋夜
道 潜
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①翻叶动秋声。
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
  【注】 ①井梧,即井边梧桐。

(1)两首诗中诗人都深夜未眠,其原因各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诗的最后一句有相似之处,但在诗中表达的情感却不相同,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第一首:诗人因孤寂伤感而无眠。第二首:诗人因夜雨风急而难眠。(各2分)
  (2) 第一首:“月在梧桐缺处明”展现了梧桐萧萧、秋月悬挂的高远、疏朗秋夜月色图,衬托了诗人孤寂落寞之情。(2分)第二首:“月在浮云浅处明”展现了风停雨驻、月出浮云的清新、宁静秋夜月色图,表达了作者宁静、愉悦的心境。(2分)

【《秋夜》赏析】
前两句叙事。首句直奔诗题,各点“夜”“秋”二字,交代了时间、心态、环境。“夜久无眠”已见怨妇愁绪满怀,而时又逢秋,秋风萧瑟,夜气清凉,锦衾单薄,佳人永夜难寝,更添一层愁苦。次句紧承“无眠”,写人事活动。既然辗转反侧难入梦,那么如何打发漫漫长夜呢?空房寂寥,红烛高烧,百无聊赖中,她只好剪烛花以消遣寂寞了。这一句明写屋内月色之凄美,暗表人心之失落,虚实相生,韵味悠远。末句写窗外梧桐之月,以景语作结,留给读者无穷的想象空间。该句承上句,以顶真手法过渡,从床上之月光、树影写到高天之皓月,表达了诗人望月怀人的乍喜还忧的心理。全诗次序井然,先由屋外(秋气清)而室内(烛花频剪),又由室内(铺床凉)到室外(月在缺处明),逐层递进地反复渲染独处的苦闷。

【《江上秋夜》赏析】
首句写阴雨笼罩中的苍江到晚来还没见晴,这句是从大处落墨,第二句则是从细处着意。井边的梧桐翻动着叶子,飒飒有声,是风吹所致,此时倘若还是“梧桐更兼细雨”,便应是“到黄昏点点滴滴”的另一番景象了。由梧叶翻卷的动静辨别风声,可见此时风还不大,始发于树间,因此这细微的声息暗示了风一起雨将停的变化,又是秋声始动的征兆。第三句写半夜里风声才停时的情景,“吹”与“断”说明风曾刮得很紧,从楼头判别风声,就不同于从桐叶上辨别风声了,必定要有相当的风力和呼呼的声响才能听出是“吹”还是“断”。

所以这一句中的“断”字放在句断之处,与上一句井梧翻叶相应,虽只是写风的一起一止,却概括了风声由小到大,吹了半夜才停的全过程。这两句全从江楼上的人的听觉落笔,真切地写出了秋声来时江上暗夜中凄清的气氛。这个“断”字还承上启下,带出了最后一句精彩的描写:风停之后,乌云渐渐散开,但尚未完全放晴,月亮已在云层的浅淡之处透出了光明。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2012届高考语文诗词鉴赏第二轮导练复习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