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教案
一、师生共读,导入新课
(男生):你说你曾一度迷失在无边的苦海,寂寞地被困在冷冷的雨季,只因在雨中相遇的那个撑着油纸伞的女孩,只因伞下那透明闪亮的双眸,那嘴角轻含的淡淡忧郁,呵!结着丁香一样幽怨的女子,竟使你许久不曾开启的心灵,如花般静静地绽放。
哦,女孩,你难道真是从空中翩然而至,在这寂寞的雨季来唤醒我沉睡已久的心灵。要我怎么形容你的美丽,如果你瞬间消失,我也不会惊奇,因为你的出现已是奇迹。如果你真的就此消失,我会于古朝的画中寻你,于幽幽的池边寻你,用我色彩的笔于天边勾勒你丁香花一样的心事。
(女生):轻轻的,我穿过雨巷,穿过绵绵的情诗,就这样来到飘浮着丁香花淡香的雨季,你不必惊讶,也不要多问,我只想跳出发黄的诗页,我只想在丁香花盛开的雨季,重温在深巷中徘徊的忧郁。
(集体):是谁,曾经用美妙的文字,叙我成温柔忧郁的佳人;是谁,用甜甜的木箫,奏我出丁香一样的芬芳;是谁,用流音的古筝,弹我成千年的红颜知音。
(师):精美的诗篇是轻盈的蝴蝶飞跃万年的光阴,是圣洁忧郁的丁香飘过无边的烟雨。呵,丁香般的女孩,你转身离去时的那一声幽幽的叹息和那一层淡淡的忧郁,已经幻化成永不消失的身影,永远留在了每一位爱诗人的心里!好,让我们一起走进戴望舒的《雨巷》,走近那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
二、听视频诵读
我们都知道,鉴赏诗歌有读、品、悟三个环节。
诵读是我们鉴赏诗歌时的一个必要的环节,也是首要的环节。通过诵读我们可以更充分地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和音韵美。下面,我们来欣赏本诗的视频朗诵,进入情境。留心下边三个问题: ①这首诗的基本内容。 ②诗中写了哪几个“意象”?③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随着那深情的诗句、舒缓的音符、沉郁的音调,我们的思绪似乎也飞到了江南悠深、寂寥的雨巷之中,充满了忧伤与哀怨。
第1节:“我”独自彷徨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第2-6节:想象中的丁香般的姑娘从雨巷穿过,从“我”身旁飘过。
第7节: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写出“我”的希望。
飘过过程:默默走近、走近――远去――消失在尽头。
三、走近作者时代
作者简介
戴望舒,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派代表诗人。成名于三十年代。是继徐志摩之后,我国现代诗坛上又一颗璀璨的明星。动荡的年代、个人的遭遇,使他在诗歌创作上经历了一个从歌咏个人悲欢离合到表现爱国情感、民族气节的发展过程。主要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其中,《望舒草》标志着作者艺术性的完成,《灾难的岁月》标志着作者思想性的提高。代表诗作,前期有《雨巷》,后期有《我用残损的手掌》。
早期:个人孤寂、感伤,朦胧含蓄
后期:热爱祖国,明朗真挚
戴望舒生于杭州,望舒是他给自己起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纯洁而温柔,多情又潇洒。
时代背景
《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一二岁。一年多以前,他与同学杜衡、施蛰存、刘呐鸥一起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用他的热情的笔投入了党的宣传工作。1927年3月,还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当局逮捕拘留过。“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望舒草?序》)
四、品意象、意境美、形象美
“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由情和景这两个元素构成,是意和象融会的复合体,是作者主观的心意和客观的物象相凝聚的表现,是精神内容和物质形式的统一。下面,我们试就《雨巷》中个别意象的特点出发,探究《雨巷》的意象魅力。
明确:诗歌所写的人、景、物 ――意象 人――我,姑娘
景物――雨巷,篱墙,纸伞,丁香
第一个是油纸伞
大家最早听说油纸伞是在哪个故事里? 《白蛇传》。
油纸伞出现在白娘子初遇许仙的传说里,出现在丹青绘就的江南烟雨中,出现在少女玲珑的舞蹈中,也出现在歌曲动听的旋律中,不知不觉当中,油纸伞已经定格为美的背景、美的点缀。――这是寻常之物,但又鲜见于传统诗词。唯戴望舒,将其放置雨巷,让油纸伞撑出浓浓的诗意。对这件真实的雨具,作者并没有做过多具体的描写,而是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这样写的好处是一方面免得喧宾夺主,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纸伞的迷蒙意境。因为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巷,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塑造了撑一伞风雨独立消魂的形象。
第二个是江南雨巷
1.江南如梦似幻 2.雨巷
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号。他在西子湖畔青石板铺成的小巷中,度过了自己的青少年时代。那些纵横交错的长长的青石路上留下了他青春的足迹.
中国人对巷的亲近意识异常深厚。北方人称胡同,南方人称巷。
汪曾琪先生在《胡同文化》里说,北京胡同,“不仅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使人怅望低徊”;南方的里巷也能给人相似的感受。对这些传统物象的眷念,其实也是诗人们对闲逸、孤寂、冷清的人居环境的独特向往。这也是中国传统文人的典型心态。戴望舒在传统文学的浸染中,具有典型的传统文人特点(在大多数作家一味抛弃传统进行新文学创作时,他以传统的意象作诗,是那样的不合群,但又是那样的可贵)――忧郁、苦闷、怀旧。小巷的悠长、沧桑、冷清,恰是诗人寂寥心情的最佳寄寓。有雨的南方小巷,人更少,更见缠绵,更易伤情。
江南雨季,细雨飘巷,烟雨朦胧,撩人情思。雨与巷的组合,构成了一个特有的意象,这是戴望舒的首创,难怪叶圣陶会称其为“雨巷诗人”。“雨巷”,较之单独的“雨”或“巷”,更有情致,更见凄切。这是种优美的意境。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雨巷、篱墙及梦一起构成了诗歌的朦胧美。
第三个是丁香
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来源于“丁香”两字。美丽的事物总是和姑娘联系在一起。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一样的忧愁,为什么要选用丁香?
丁香形状像结,丁香是我国特有的名贵花木,栽培历史悠久,四月花开,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清新淡雅,香气浓郁。丁香花因颜色不轻佻,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丁香花开在仲春时节,容易凋谢,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
《雨巷》中写“一个丁香一样地 / 结着愁怨的姑娘”源于李?词: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碧波三楚暮,接天流。
第四个是丁香姑娘
戴望舒在《雨巷》中承续了丁香的传统文化内涵,使丁香的意蕴有了更深的忧郁。更为灵慧的是,诗人刻画的是雨中的“丁香姑娘”,恬淡清幽,更添一分寥落。诗人将丁香的外在之形极端淡化,以“一个丁香一样地 / 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样的偏正短语,将丁香人化,将姑娘物化,将人抽象化,让意象人化,让“丁香一样的姑娘”成了一个有别于传统意义的意象,这个新意象,是一个实在的人――姑娘,但又是一个抽象的意象。这里诗人在雨巷里用心述诗语,人与物天然合一。
象征 姑娘可能是诗人渴望而未得到的爱情;可能是青年时未酬的壮志;可能是年少时青涩的一个愿望;可能是曾经偶遇的少女倩影的空自留恋……
丁香姑娘 象征 美好的理想
诗人将丁香般的姑娘写得那般清雅/凄美、飘渺、哀怨,使这个雨巷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雨巷》是诗人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诗人把美好生活虚拟成了丁香般的姑娘。诗人明明看到了她,却又无法走近她,像梦一样来,又像梦一样地飘逝。所以,丁香姑娘是一切转瞬即逝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美好的、容易破灭的理想;美好的、难以实现的人生)。
求之不得的美(抒情模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诗经?关雎》)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诗经 ?子衿》)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 蒹葭》)
第五个是 篱墙
颓圮,残破,凄凉。
第六个是“我”
彷徨,迷惘,追寻。
总结:诗歌表达的意境、情感?
对丁香姑娘的期盼,对眼前现状的迷茫和对理想之美的深深追寻。
诗人是在现实与理想的碰撞和失落中体验痛苦、无奈、煎熬的进步青年,这彷徨感叹的哀叹不能笼统地说是纯属个人的哀叹,而是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它分明让我们看到了一部分青年人在理想幻灭后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
在当时处境中,戴望舒从原来热情似火的革命青年,一下子堕入了夜的深渊。他找不到革命的前途、前进的希望,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
这是低沉的倾述,失望的自白。然而从这倾诉和自白里,我们可以分明看到一部分青年人在理想幻灭后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
五、再听诵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叶圣陶先生曾经盛赞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老师的朗读,再一次走进那深深的雨巷,思考他的音乐美表现在哪里。
明确:一唱三叹、迂回反复、回肠荡气,缠绵、和谐,读起来像一首轻柔而沉思的小夜曲。
达成以下共识:
①韵脚舒缓悠扬:长,巷,娘,徨,怅……
每一节共六行,每节押韵两次到三次,在相隔不远的行里重复一次韵脚,如“雨巷”、“姑娘”、“芬芳”、“惆怅”、“眼光”等,有意地使一个音响在人们的听觉中反复,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
②词语的反复:悠长,哀怨,走近……
③句式的复沓:丁香一样的……,像我一样……,像梦一样的……
如“哀怨,/ 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样 / 像我一样地”,迂回往复,悦耳和谐,一个寂寞而痛苦的旋律在全曲中反复回响,萦绕在我们的心头。
④诗节的复沓
从全诗看,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除“逢着”改“飘过”之外,其他语句完全一样,这样,同一主调在诗中重复出现,起结复见,首尾呼应,不仅加重了诗人彷徨苦闷的心境,也增强了全诗的音乐性。
六、结语,听《雨巷》歌曲
繁华的城市里,到处都是高楼林立,戴望舒走过的那条雨巷或许早已灰飞湮灭了,找一个悠长的雨巷或许已经不可能了。但“雨巷”的魅力不仅在那悠长、悠长,又寂寥的深巷,更在于那丁香织就的一片美丽而哀伤的心情。
一、师生共读,导入新课
(男生):你说你曾一度迷失在无边的苦海,寂寞地被困在冷冷的雨季,只因在雨中相遇的那个撑着油纸伞的女孩,只因伞下那透明闪亮的双眸,那嘴角轻含的淡淡忧郁,呵!结着丁香一样幽怨的女子,竟使你许久不曾开启的心灵,如花般静静地绽放。
哦,女孩,你难道真是从空中翩然而至,在这寂寞的雨季来唤醒我沉睡已久的心灵。要我怎么形容你的美丽,如果你瞬间消失,我也不会惊奇,因为你的出现已是奇迹。如果你真的就此消失,我会于古朝的画中寻你,于幽幽的池边寻你,用我色彩的笔于天边勾勒你丁香花一样的心事。
(女生):轻轻的,我穿过雨巷,穿过绵绵的情诗,就这样来到飘浮着丁香花淡香的雨季,你不必惊讶,也不要多问,我只想跳出发黄的诗页,我只想在丁香花盛开的雨季,重温在深巷中徘徊的忧郁。
(集体):是谁,曾经用美妙的文字,叙我成温柔忧郁的佳人;是谁,用甜甜的木箫,奏我出丁香一样的芬芳;是谁,用流音的古筝,弹我成千年的红颜知音。
(师):精美的诗篇是轻盈的蝴蝶飞跃万年的光阴,是圣洁忧郁的丁香飘过无边的烟雨。呵,丁香般的女孩,你转身离去时的那一声幽幽的叹息和那一层淡淡的忧郁,已经幻化成永不消失的身影,永远留在了每一位爱诗人的心里!好,让我们一起走进戴望舒的《雨巷》,走近那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
二、听视频诵读
我们都知道,鉴赏诗歌有读、品、悟三个环节。
诵读是我们鉴赏诗歌时的一个必要的环节,也是首要的环节。通过诵读我们可以更充分地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和音韵美。下面,我们来欣赏本诗的视频朗诵,进入情境。留心下边三个问题: ①这首诗的基本内容。 ②诗中写了哪几个“意象”?③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随着那深情的诗句、舒缓的音符、沉郁的音调,我们的思绪似乎也飞到了江南悠深、寂寥的雨巷之中,充满了忧伤与哀怨。
第1节:“我”独自彷徨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第2-6节:想象中的丁香般的姑娘从雨巷穿过,从“我”身旁飘过。
第7节: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写出“我”的希望。
飘过过程:默默走近、走近――远去――消失在尽头。
三、走近作者时代
作者简介
戴望舒,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派代表诗人。成名于三十年代。是继徐志摩之后,我国现代诗坛上又一颗璀璨的明星。动荡的年代、个人的遭遇,使他在诗歌创作上经历了一个从歌咏个人悲欢离合到表现爱国情感、民族气节的发展过程。主要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其中,《望舒草》标志着作者艺术性的完成,《灾难的岁月》标志着作者思想性的提高。代表诗作,前期有《雨巷》,后期有《我用残损的手掌》。
早期:个人孤寂、感伤,朦胧含蓄
后期:热爱祖国,明朗真挚
戴望舒生于杭州,望舒是他给自己起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纯洁而温柔,多情又潇洒。
时代背景
《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一二岁。一年多以前,他与同学杜衡、施蛰存、刘呐鸥一起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用他的热情的笔投入了党的宣传工作。1927年3月,还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当局逮捕拘留过。“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望舒草?序》)
四、品意象、意境美、形象美
“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由情和景这两个元素构成,是意和象融会的复合体,是作者主观的心意和客观的物象相凝聚的表现,是精神内容和物质形式的统一。下面,我们试就《雨巷》中个别意象的特点出发,探究《雨巷》的意象魅力。
明确:诗歌所写的人、景、物 ――意象 人――我,姑娘
景物――雨巷,篱墙,纸伞,丁香
第一个是油纸伞
大家最早听说油纸伞是在哪个故事里? 《白蛇传》。
油纸伞出现在白娘子初遇许仙的传说里,出现在丹青绘就的江南烟雨中,出现在少女玲珑的舞蹈中,也出现在歌曲动听的旋律中,不知不觉当中,油纸伞已经定格为美的背景、美的点缀。――这是寻常之物,但又鲜见于传统诗词。唯戴望舒,将其放置雨巷,让油纸伞撑出浓浓的诗意。对这件真实的雨具,作者并没有做过多具体的描写,而是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这样写的好处是一方面免得喧宾夺主,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纸伞的迷蒙意境。因为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巷,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塑造了撑一伞风雨独立消魂的形象。
第二个是江南雨巷
1.江南如梦似幻 2.雨巷
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号。他在西子湖畔青石板铺成的小巷中,度过了自己的青少年时代。那些纵横交错的长长的青石路上留下了他青春的足迹.
中国人对巷的亲近意识异常深厚。北方人称胡同,南方人称巷。
汪曾琪先生在《胡同文化》里说,北京胡同,“不仅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使人怅望低徊”;南方的里巷也能给人相似的感受。对这些传统物象的眷念,其实也是诗人们对闲逸、孤寂、冷清的人居环境的独特向往。这也是中国传统文人的典型心态。戴望舒在传统文学的浸染中,具有典型的传统文人特点(在大多数作家一味抛弃传统进行新文学创作时,他以传统的意象作诗,是那样的不合群,但又是那样的可贵)――忧郁、苦闷、怀旧。小巷的悠长、沧桑、冷清,恰是诗人寂寥心情的最佳寄寓。有雨的南方小巷,人更少,更见缠绵,更易伤情。
江南雨季,细雨飘巷,烟雨朦胧,撩人情思。雨与巷的组合,构成了一个特有的意象,这是戴望舒的首创,难怪叶圣陶会称其为“雨巷诗人”。“雨巷”,较之单独的“雨”或“巷”,更有情致,更见凄切。这是种优美的意境。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雨巷、篱墙及梦一起构成了诗歌的朦胧美。
第三个是丁香
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来源于“丁香”两字。美丽的事物总是和姑娘联系在一起。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一样的忧愁,为什么要选用丁香?
丁香形状像结,丁香是我国特有的名贵花木,栽培历史悠久,四月花开,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清新淡雅,香气浓郁。丁香花因颜色不轻佻,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丁香花开在仲春时节,容易凋谢,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
《雨巷》中写“一个丁香一样地 / 结着愁怨的姑娘”源于李?词: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碧波三楚暮,接天流。
第四个是丁香姑娘
戴望舒在《雨巷》中承续了丁香的传统文化内涵,使丁香的意蕴有了更深的忧郁。更为灵慧的是,诗人刻画的是雨中的“丁香姑娘”,恬淡清幽,更添一分寥落。诗人将丁香的外在之形极端淡化,以“一个丁香一样地 / 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样的偏正短语,将丁香人化,将姑娘物化,将人抽象化,让意象人化,让“丁香一样的姑娘”成了一个有别于传统意义的意象,这个新意象,是一个实在的人――姑娘,但又是一个抽象的意象。这里诗人在雨巷里用心述诗语,人与物天然合一。
象征 姑娘可能是诗人渴望而未得到的爱情;可能是青年时未酬的壮志;可能是年少时青涩的一个愿望;可能是曾经偶遇的少女倩影的空自留恋……
丁香姑娘 象征 美好的理想
诗人将丁香般的姑娘写得那般清雅/凄美、飘渺、哀怨,使这个雨巷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雨巷》是诗人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诗人把美好生活虚拟成了丁香般的姑娘。诗人明明看到了她,却又无法走近她,像梦一样来,又像梦一样地飘逝。所以,丁香姑娘是一切转瞬即逝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美好的、容易破灭的理想;美好的、难以实现的人生)。
求之不得的美(抒情模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诗经?关雎》)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诗经 ?子衿》)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 蒹葭》)
第五个是 篱墙
颓圮,残破,凄凉。
第六个是“我”
彷徨,迷惘,追寻。
总结:诗歌表达的意境、情感?
对丁香姑娘的期盼,对眼前现状的迷茫和对理想之美的深深追寻。
诗人是在现实与理想的碰撞和失落中体验痛苦、无奈、煎熬的进步青年,这彷徨感叹的哀叹不能笼统地说是纯属个人的哀叹,而是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它分明让我们看到了一部分青年人在理想幻灭后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
在当时处境中,戴望舒从原来热情似火的革命青年,一下子堕入了夜的深渊。他找不到革命的前途、前进的希望,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
这是低沉的倾述,失望的自白。然而从这倾诉和自白里,我们可以分明看到一部分青年人在理想幻灭后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
五、再听诵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叶圣陶先生曾经盛赞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老师的朗读,再一次走进那深深的雨巷,思考他的音乐美表现在哪里。
明确:一唱三叹、迂回反复、回肠荡气,缠绵、和谐,读起来像一首轻柔而沉思的小夜曲。
达成以下共识:
①韵脚舒缓悠扬:长,巷,娘,徨,怅……
每一节共六行,每节押韵两次到三次,在相隔不远的行里重复一次韵脚,如“雨巷”、“姑娘”、“芬芳”、“惆怅”、“眼光”等,有意地使一个音响在人们的听觉中反复,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
②词语的反复:悠长,哀怨,走近……
③句式的复沓:丁香一样的……,像我一样……,像梦一样的……
如“哀怨,/ 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样 / 像我一样地”,迂回往复,悦耳和谐,一个寂寞而痛苦的旋律在全曲中反复回响,萦绕在我们的心头。
④诗节的复沓
从全诗看,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除“逢着”改“飘过”之外,其他语句完全一样,这样,同一主调在诗中重复出现,起结复见,首尾呼应,不仅加重了诗人彷徨苦闷的心境,也增强了全诗的音乐性。
六、结语,听《雨巷》歌曲
繁华的城市里,到处都是高楼林立,戴望舒走过的那条雨巷或许早已灰飞湮灭了,找一个悠长的雨巷或许已经不可能了。但“雨巷”的魅力不仅在那悠长、悠长,又寂寥的深巷,更在于那丁香织就的一片美丽而哀伤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