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
1、学习紧扣线索、集中叙事的记叙方式和在事件中刻画人物的方法。
2、通过学习,进一步学会借助工具书和注解阅读文言文,积累文言字词和经典名句,增强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学会客观地看待历史,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并有自己的思考与感悟。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紧扣线索集中叙事的方法,在阅读中巩固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增强语感,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正确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把握人物形象,了解陈涉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一、掌握材料,初步感知
1、同学们查找了一些资料,对司马迁的《史记》有了一定的了解,请大家交流一下。
同学们有的会介绍司马迁的生平,有的会介绍《史记》的特点──纪传体,有的会介绍《史记》的体例:本纪、世家、列传、书、表;有的还会介绍《史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语)等等。
2、老师介绍“世家”中的特例:《史记》中有三十篇“世家”,多记载王侯之事。王侯是一个地区的实际统治者,世代保有其国,对全国政局有一定的影响,故其传记称“世家”。陈涉是一个特例,他出身低微,起义后虽自立为王,但为时仅六个月。之所以列入世家,是因为在秦王朝的严密统治下首先发难,的确是非常之功。这种不寻常的做法,更足以说明司马迁所看重的是功业,而不以成败论英雄。
(课文虽然较长,但要长文短教,尽量不要陷于繁琐的分析。重点要使学生较好地理解这次起义的原因、舆论准备的情况和起义发动的经过。)
3、请同学简要讲述陈胜吴广起义的经过。
教师提示:陈涉,就是陈胜。关于我国古代陈胜、吴广提竿而起,反抗秦王暴政的史实大家一定有所了解,请同学们简介。
4、简评同学发言,导入课文。
陈胜吴广起义是在怎样的背景和环境下发起的呢?这翻天覆地的壮举是一时心血来潮吗?陈胜凭借什么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袖呢?那么,就让我们一起随着司马迁的讲述,重新回到那风起云涌的历史画卷中吧!
5、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圈点勾画,初步感知。
二、合作交流,疏通文章
1、同学们再读课文,把读不顺的句子勾画下来,进行交流,共同解答。
文中的一些长句,如: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在师生的相互交流中,引导学生根据词句的意义来把握朗读的节奏,这也是学习文言文的窍门之一。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内朗读,其他同学审听,看有没有断句不准确的地方,以达到读通读顺的目的。
2、理解词句: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借助注解和工具书,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鼓励大家先个人思考,小组讨论交流,集思广益,解决问题。实在解决不了的疑惑,全班一起攻关。
老师可以提示同学们注意一些字词,如:
⑴通假字:
“唱”通“倡”
“被”通“披”
⑵多音多义字:
以数(shuò)谏故
卒数(shù)万人
大楚兴,陈胜王(wàn?)
又间(jiàn)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⑶古今异义字:
今亡亦死
古:逃跑。
今:死亡。
等死,死国可乎?
古:同样。
今:相等。等等。
⑷常用文言虚词:
之、以、其、而等等。
三、归纳小结,再读课文
学生再读课文,最后教师作鼓励性总结:看来同学们学得不错,很多方法得到了巩固,不仅积累了许多文言字词,读懂了文章大意,还享受到了合作学习的快乐,使我们的学习收获十分丰富,学习效率也得到了提高,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保持和发扬。
第二课时
一、仔细品读,善于发现
1、齐读课文,进一步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2、通过上一节课的朗读和讨论,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把握。课文中哪句话点出了这个事件发生的背景呢?
明确: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3、请睁开发现的眼睛,说说你从这句话中还读出了什么呢?
学生可能有的发现:
★当时的贫富之间的矛盾很激烈:“闾左”是穷人的代称,当时只有穷人被征发,富人却可以免除这样的苦差。
★这里还交代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基本队伍,最开始的反抗力量就是这“九百人”,是他们点燃了反抗秦王朝暴政的烈火。
4、以点带面,拓展思维,鼓励用这样的方法阅读课文,鼓励新的发现。
老师充分肯定前面同学的读书方法,希望同学们在不断的发现中增强阅读理解,收获新的体验,理清文章脉络,把握起义过程。
学生可能有的发现:
★陈胜年少时就有了超乎常人、不同凡响的伟大抱负和志向,如“苟富贵,勿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为他后来的壮举奠定了基础。
★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是:
直接原因(导火索):“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陈胜策划起义很有谋略,表现在:
其一,假借公子扶苏、项燕的名号,倡导天下,迅速产生影响,赢得人民的支持。
其二,利用人们的迷信思想,做好舆论准备。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吴广也很有谋略,很有领导和组织才能,也有牺牲精神。如:“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他还使用“苦肉计”,故意说要逃跑,导致被鞭打,激起大家的愤怒。
★那个卜者也不是等闲之辈,特地授意陈胜吴广“卜鬼”,为起义起到策划作用。说明这次的农民起义不是某个人的心血来潮,而是广大被压迫人民的共同愿望。
★陈胜还召令徒属,先揭露秦的苛政,晓之以利害,然后用“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来坚定抗争的信念。这一席话令人信服地说明,参加起义是士卒们的唯一出路;陈胜理所当然地得到了全体士卒的拥护。
5、老师小结: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面对要么是死,要么是反抗的抉择,他们义无反顾,同仇敌忾,才首开先河,势如破竹地摧毁了秦王朝的残暴统治。
二、客观评价,感悟人物
1、同学们,当我们睁开了发现的眼睛,我们就感受到了《史记》的魅力,司马迁如一位画家,为我们展开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他如一位摄影家,为我们记录下风云变幻的历史场景;他如一位雕塑家,为我们刻画了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通过我们的发现,陈胜、吴广起义这一历史事件的过程梳理得清楚明了了,那么,陈胜这个人物给你有什么启发和感受呢?文章对陈胜这个人物的描写手法有什么可取之处呢?同学们展开讨论。
2、同学们结合文章和课后练习,特别是要在理解陈涉说的几句话的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思考、讨论。
3、交流学习,取长补短:
⑴陈胜这个人物给你的启发和感受:富有政治眼光,敢想敢干,有勇有谋;少年立志,理想远大,不甘平庸,终成大事;有反抗精神,不屈服于命运;建立政权后急功近利,背信弃义,导致覆灭。等等。
⑵人物描写手法的可取之处:故事性强,在情节中刻画人物;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用吴广衬托刻画;抓住人物语言刻画人物形象;司马迁在高度评价陈涉的同时,也并没有掩盖他的错误和局限性,使我们学会了客观公正地看待历史人物的功过得失,全面理解了文章的内容。
三、巧妙延伸,拓宽空间
短短的两节课,我们只是叩开了《史记》的大门,要充分领略历史人物的风采,要充分感受《史记》语言的精妙,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希望同学们能在课外去读完这篇《陈涉世家》,课外多读些《史记》中的精品,多了解这部伟大的史书背后的精彩故事,相信你一定会对鲁迅先生的那句评价有更深刻的认识。
【资料宝藏】
〖司马迁与《史记》〗
公元前99年,骑都尉李陵率5000士卒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居延千余里追击匈奴。谁知这个熊包将军李广利一遇敌接仗,便大败亏输,然后就逃之夭夭,把李陵的几千步兵,孤零零地扔给了十几万的敌骑。李陵陷入重围,他不惧不屈,接连奋战九天,宰杀敌骑五、六千,终因众寡悬殊,粮尽矢绝而被迫投降。时为汉帝刘彻天汉二年。消息传出,朝野震荡。好大喜功的刘彻勃然大怒,把李陵妻儿老小悉数逮入死牢。
满朝文武,无不附和皇帝,纷纷指责李陵的不是。惟独太史令司马迁出来为李陵辩解,说他之所以不死而降,可能还另有原因。刘彻自然不悦,于是把司马迁也关入大牢,并以“诬上”的罪名,被定了死罪。按照汉旧例,有两种情况可以免去死罪:一是拿钱赎,二是被处宫刑。
于是,司马迁面临三种选择:接受死刑,用钱买命,被处腐刑。花钱买命,当时需要五十万钱,相当于五个“中产之家”的财产,司马迁是一个穷“太史”,根本付不出;受死,司马迁不是没有想到,并想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羽毛”,但他想到了父亲的遗命,想到了毕生的使命还未完成,他不能就此去死;那么只剩最后一条路──接受宫刑。这可是奇耻大辱,过去说,“刑不上大夫”,更何况是宫刑呢!但为了事业,司马迁忍辱偷生。出狱以后,刘彻还封他为“中书令”,名义上比“太史令”职务要高,可却是宦官担任的啊!为了完成《史记》的创作,司马迁把这一切都忍受了下来。
他用先贤的事迹来激励自己:“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用历史人物在不幸的境遇中著书的故事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努力著述,把其余的一切均抛诸脑后。“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连精神都有点恍恍惚惚了。他的内心忍受着痛苦的煎熬和无限的悲愤,“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衣也”。
终于,在征和二年(公元前90年),司马迁53岁,完成了《史记》的著述。他在给朋友的信上这样说道:“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只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始终,稽其成败兴坏之记,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十二本记》、《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自此以后,司马迁的事迹已无从可考,只是在他的一篇《感士不遇赋》里,诉说道:“谅才韪而世戾,将逮死而长勒。”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饱经忧患,感慨而又深沉的老人坚持理想、百折不挠的复杂而又痛苦的心情。鲁迅先生生前给予《史记》高度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与《史记》(韩兆琦/文)〗
司马迁(前145~前90),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市)人,生活在西汉武帝时代,前后曾为郎中、太史令、中书令等职。《史记》共130篇,52万字,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记事上起轩辕黄帝,中经唐、虞、夏、商、周、秦,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史记》包罗广泛,体大思精。它不仅写了远古、近古,也写了现代、当代;不仅写了中原、华夏,也写了边疆、外国;不仅写了政治、军事,也写了经济、文化;不仅写了帝王将相、英雄豪杰,也写了下层社会各色人等。这种囊括古今各类知识、各家各派文化于一炉而加以融会贯通的气魄,是前无古人的;司马迁自述其写作此书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种打通一切领域,自立学术章程,总结一切规律以求为现实政治服务的宏伟目标,也是前无古人的。
《史记》中最激动人心的思想在今天看来主要有四点:
其一是它所表现的进步的民族观。司马迁吸收了战国以来有关中国境内各民族以及周边国家发展来源的说法,在《史记》中把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原、荆楚、吴越、秦陇、两广、云贵、塞北、东北各地区的国家与民族都当作黄帝的子孙,这对于两千年来我国这个多民族的友好大家庭的形成与稳定,起了难以估量的作用。不仅如此,司马迁在写到汉王朝对周边国家、周边民族用兵的时候,又总是站在反对穷兵黩武,反对扩张、掠夺的立场,他所追求的是各民族间平等友好地和睦相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司马迁是当时汉族被压迫人民与各周边少数民族的共同的朋友。
其二是它所表现的进步的经济思想。这包括强调发展经济,认为经济是国家强大的基础;反对单打一的“重本抑末”,而提倡“工”、“农”、“商”、“虞”四者并重;反对从政治上对工商业者的歧视,而歌颂他们的本领、才干,并专门为他们树碑立传等等。
其三是它所表现的强烈的民主性与批判性。《史记》是先秦文化的集大成,司马迁是先秦士大夫优秀思想人格的继承者与发扬者。他之所以写《史记》不是单纯地为了记载历史陈迹,而是明确地为了“成一家之言”,因而《史记》中就突出地显示了一种作者所追求的理想政治、理想社会的光芒,和对现实政治、现实社会的种种批判。其中有些是相当深刻、相当准确,甚至有些是两千年来常读常新的。
其四是贯彻全书的那种豪迈的人生观、生死观、价值观。司马迁在《史记》中所歌颂的几乎都是一些勇于进取、勇于建功立业的英雄。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他们为了某种信念、某种原则可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都有一种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司马迁曾在《报任安书》中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他遭受宫刑,痛不欲生,为了完成《史记》顽强地活了下来。他视为榜样的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司马迁的个人奋斗经历与《史记》中所歌颂的这些艰苦奋斗的思想,是司马迁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财富,它永远给我们以激励,给我们以启迪,当我们灰心丧气、濒临绝望的时候,给我们以无比的力量、信心与勇气。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历史著作,同时也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文学著作。从历史的角度讲,《史记》开创了我国古代两千多年纪传体的历朝“正史”的先河;从文学的角度讲,《史记》第一次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给人们展现了丰富多彩而又各具个性的历史人物。有震铄古今的帝王如秦始皇、项羽、刘邦、汉武帝;有家喻户晓的朝臣如管仲、晏婴、萧何、张良;有百战百胜的名将如白起、韩信、卫青、霍去病;有改革家如吴起、商鞅、赵武灵王;其他节烈型的有屈原、王?;口辩型的有张仪、苏秦、郦食其;侠义型的有鲁仲连、荆轲、朱家、郭解;滑稽型的有淳于髡、优旃等等。他们千姿百态,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大约有一百多个。
《史记》人物与先秦文学人物的显著差异在于它们鲜明的个性。由于作者十分注意设身处地揣摩每个情节、每个场面的具体情景,并力求逼真地表达出每个人物的心理个性,因此《史记》的描写语言和他为作品人物所设计的对话都是异常精彩的。我想只要我们细心地把《廉颇蔺相如列传》、《荆轲列传》中有关“完璧归赵”、“渑池会”、“易水送别”、“秦庭惊变”等情节、场面的具体描写分析一下;把《项羽本纪》、《高祖本纪》中有关项羽、刘邦、张良等人物的对白分析一下,我们会深深为作者那种出神入化的匠心独运所倾倒。《高祖本纪》写刘邦与项羽相峙于荥阳时,项羽的部下一箭射中了刘邦的胸口,而刘邦当时竟“乃扪足曰:‘虏中吾趾!’”这对刘邦那种绝顶聪明,那种像是条件反射一样迅速而自然的随机应变,而同时又是“恢宏大度”、好骂人、好调笑的性格是多么生动的刻画!当项羽被围垓下,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的时候,他“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清代周亮工说:“垓下是何等时?虞姬死而子弟散,匹马逃亡,身迷大泽,亦何暇更作歌诗!即有作,亦谁闻之,而谁记之与?吾谓此数语者,无论事之有无,应是太史公‘笔补造化’,代为传神。”此话可谓道出了《史记》文学性的某些重要诀窍。也正是从这些方面,我说《史记》在塑造人物的方法上,似乎有一种飞跃性的超前的成熟。
《史记》文学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它的抒情性。《史记》中有些作品篇幅不长,而通篇像一首诗,如《伯夷列传》、《屈原列传》、《游侠列传》就是这样的。但《史记》中大量篇章的抒情性是在于作品的夹叙夹议,以及融浓厚的爱憎感情于叙事、描写之中。如《项羽本纪》、《魏公子列传》、《李将军列传》等就是这样的。整部《史记》是一曲爱的颂歌,恨的诅曲,是一部饱含作者满腔血泪的悲愤诗。鲁迅曾说司马迁“恨为弄臣,寄心楮墨,感身世之戮辱,传畸人于千秋,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汉文学史纲要》)《史记》的主观色彩与其抒情性,在历朝“正史”中是最浓厚、最突出的。
《史记》的出现,确定了我国古代传记的基本格局,诸如思想方面的以史为鉴,富有教化作用;形式方面的篇幅短小,强调表现人物性格,而不在堆砌材料的多与全,以及语言的精美、抒情等等。而《史记》写人物、写故事的方法则又给我国后世小说、戏剧以深刻影响,《史记》中的诸多主题,《史记》人物的诸多范型,以及《史记》故事的许多情节场面,都为后世的小说、戏剧开出了无数法门。
《史记》作为第一部传记文学的确立,是具有世界意义的。过去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他们称古希腊的普鲁塔克为“世界传记之王”。普鲁塔克大约生于公元46年,死于公元120年,著有《列传》(今本译作《希腊罗马名人传》)50篇,是欧洲传记文学的开端。如果我们把普鲁塔克放到中国古代史的长河里来比较一下,可以发现,普鲁塔克比班固(32~92)还要晚生14年,若和司马迁相比,则要晚生191年了。司马迁的《史记》要比普鲁塔克的《列传》早产生几乎两个世纪。
〖历代名家评《史记》(薛万田/文)】
司马迁是世界文化名人。司马迁的人格名扬千古。司马迁的文章为旷代雄文,备受推崇。历人名人对司马迁多有赞语,介绍如下。
一、汉代
汉代是《史记》的传播时期。司马迁的外孙杨恽将《史记》向社会一公布,立即引起巨大反响,研究者蜂起。汉代研究《史记》的名家当推杨雄和班固,他们都肯定了司马迁的实录精神。
杨雄(前58~公元18),西汉文学家、哲学家。他在《法言》一书中写道:“太史迁,曰实录”。“子长多爱,爱奇也。”杨雄是赞扬司马迁实录精神的第一人。他提出的实录与爱奇,为历人者所赞同,直到现在。
班固(32~92),东汉史学家,文学家,《汉书》的作者。班固是汉代系统评论司马迁的第一人。《汉书》中有《司马迁传》。班固在赞语中说:“自刘向、杨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状况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说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可谓一语中的,世称其当,后人皆服。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已成为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
二、唐代
唐代《史记》研究的重要贡献在注释。最主要的著作是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和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加上南朝刘宋年间裴的《史记集解》,被后人称为“史记三家注”,成为史记注释的经典之作。
唐代研究《史记》成就最大者当推散文大家韩愈、柳宗元。韩、柳肯定了《史记》一书的文学价值,奠定了司马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韩愈(768~824),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十分推崇司马迁的文学才华。他说:“汉朝人莫不能文,独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杨雄之为最。”他认为司马迁作品的风格是“雄深雅健”。《史记》成为韩愈作文的样本。
柳宗元(773~819),散文学家。柳宗元认为《史记》文章写得朴素凝炼、简洁利落,无枝蔓之疾;浑然天成、滴水不漏,增一字不容;遣词造句,煞费苦心,减一字不能。
三、宋、元
宋代是《史记》大量刊刻印行,广为流传的时期,官私刻本达数十种之多。现存《史记》最早最好的刻本为南宋黄善夫刻本。
代最重要的贡献是将《史记》中的大量故事改编为民间戏剧,其剧目之多,剧作者之众,令人叹为观止。如:郑廷玉的《楚昭王》,纪君祥的《赵氏孤儿》,李寿卿的《伍员吹箫》,尚仲贤的《气英布》,狄君厚的《晋文公火烧介子推》,金仁杰的《萧何月夜追韩信》,高文秀的《渑池会》等名剧一直传播至今,计达180多种。《史记》故事改编为戏剧,大大促进了《史记》在民间的传播。
宋人赞司马迁,其著名者为马存赞司马迁的壮游和郑樵赞司马迁的五体结构。
马存认为司马迁平生喜游,足迹不肯一日休。司马迁壮游不是一般的旅游,而是尽天下大观以助吾气,然后吐而为书。所以他的文章或为狂澜惊涛,奔放浩荡;或为洞庭之波,深沉含蓄;或春妆如浓,靡蔓绰约;或龙腾虎跃,千军万马。司马迁世家龙门,念神禹立大功;西使巴蜀,跨剑阁之鸟道;彷徨齐鲁,睹天子之遗风。所以,天地之间,万物之变,可惊可愕,可以娱心,使人忧,使人悲者,子长尽取为文章,因而子长的文章变化无穷。
郑樵(1103~1162),福建人,南宋史学家。郑樵认为:诸子百家,空言著书,历代实迹,无所纪系。而司马迁父子世司典籍,工于制作,上自黄帝,下迄秦汉,勒成一书,分为五体:本纪纪年,世家传代,表以正历,书以类事,传以蓍人。使百代而下,史家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易其书。六经之后,惟有此书。可见郑樵对《史记》评价之高。
四、明、清
时代对《史记》的研究开始兴盛,清代已趋繁荣。明、清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成就卓著的学者,对司马迁的人格和《史记》成就作出了惊世骇俗的赞叹。
金圣叹(1608~1661),明末清初杰出的点评家,一个思想敏锐而多才多艺的知识分子。他把《史记》作为“六才子书”之一,评论《史记》序赞九十多篇。他在评《水浒传》、《西厢记》中多次赞扬司马迁,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他说:“隐忍以就功名,为史公一生之心。”在评《屈原贾生列传》中说司马迁“借他二人生平,作我一片眼泪。”金圣叹可谓司马迁的知音。他对《史记》与小说关系的探讨独树一帜。“《水浒传》方法即从《史记》出来”,“《水浒传》一个人出来,分明是一篇列传。”清人张竹波更直言:“《金瓶梅》是一部《史记》。”可见《史记》对后世小说写作技巧的广泛影响。
钱谦益(1582~1664),明末清初江苏常熟人。曾任礼部尚书,诗文甚负盛名。他在《物斋有学集》中说:“司马氏以命世之才、旷代之识、高视千载,创立《史记》。”他认为司马迁创立的五体结构,成为历代史学家编史的样本,发凡起例之功“炳如日星矣”!
章学诚(1738~1801),清代史学家、思想家。是继唐代刘知几之后又一位杰出的史学评论家。他在史学理论名著《文史通义》中说:“夫史迁绝学,《春秋》之后一人而已。”他认为《史记》一书“范围千古、牢笼百家”,司马迁有卓见绝识之能,《史记》有发凡创例之功。由于司马迁有卓绝千古的识力和笔力,《史记》是“经纬乎天人之际”的一家之言,章学诚俨然比于后无来者。
赵翼(1727~1814),江苏武进人,清代史学家、文学家。长于史学,考据精赅。他在《廿二史札记》中说:“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本纪以序帝王,世家以记侯国,十表以系时事,八书以详制度,列传以专人物。然后一代君臣政事贤否得失,总汇于一篇之中。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司马迁的五体结构史学框架,一经创立,即为经典。纵观廿四史,无一例外。赵翼称为“史家之极则”,可谓精当之至。
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改良主义者、学者。梁启超认为:“史界太祖,端推司马迁”,“太史公诚史界之造物主也”。梁启超对《史记》评价颇高,认为《史记》实为中国通史之创始者,是一部博谨严著作。他认为:史记之列传,借人以明史;《史记》之行文,叙一人能将其面目活现;《史记》叙事,能剖析条理,缜密而清晰。因此他主张对于《史记》,“凡属学人,必须一读”。
五、现代、当代
建国前《史记》研究收获颇丰,名人迭出。鲁迅、郭沫若等大家的评论惊世骇俗;建国后《史记》研究高潮迭起,人才济济,择其要者,介绍如下: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一生酷爱《史记》,在《汉文学史纳要》一书中有专篇介绍司马迁。鲁迅认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司马迁写文章“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因而《史记》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的评价成为《史记》评论中的不朽名言。
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韶山冲人,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他在《为人民服务》文中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毛泽东对司马迁很佩服,认为“司马迁览潇湘,泛西湖,历昆仑,周览名山大川,而其襟怀乃益广”。
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郭沫若特别赞赏司马迁的文学才华。他说:“司马迁这位史学大师实在值得我们夸耀,他的一部《史记》不啻是我们中国的一部古代的史诗,或者说它是一部历史小说集也可以。”1958年郭沫若在为司马祠题写的碑文中对司马迁有“文章旷代雄”、“功业追尼父”的赞语。由此可见,郭沫若认为《史记》的文学成就是极高的。
翦伯赞(1898~1968),湖南桃园人,近代史学家。他认为司马迁是中国历史学的开山祖师,《史记》是一部以社会为中心的历史。他说:“中国的历史学之成为一种独立的学问,是从西汉起,这种学问之开山祖师是大史学家司马迁。《史记》是中国历史学出发点上一座不朽的纪念碑。”他还说:“《史记》虽系纪传体,却是一部以社会为中心的历史。”司马迁“几乎注意到历史上社会之每一个阶层,每一个角落,每一方面的动态,而皆予以具体生动的描写。所以我以为,《史记》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的社会史”。
郑振铎(1898~1958),现代作家、文学史家,福建长乐人。郑振锋认为:自司马迁以来,便视历史为时代的百科全书,所以司马迁取的材料,范围极广,自政治以至经济,自战争以至学术,无不包括在内,其所网络的范围是极其广大的。所谓“文学史”也常常被网络在这个无所不包的“时代的百科全书”之中。
杜鹏程(1924~1991),陕西省韩城市苏村人。当代著名作家,原陕西作家协会副主席。他在《韩城市志》序中说:“韩城素称文史之乡,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司马迁的故里,一向文化较为发达。……历朝各代,名人辈出,其中以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最为著名,其宏伟巨著《史记》闻名中外,影响深远。”
师哲(1905~1998),陕西省韩城市井溢村人。著名翻译家,原任毛泽东俄文翻译、顾问,中央编译局局长。他说:“1940年3月,我从苏联回到延安后的第二天,周恩来领我去见毛主席,他同我亲切握手之后,问我是哪里人,我回答韩城人。司马迁是同乡。”对此我十分惊诧,我想,毛主席说:“喔,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你和司马迁是同乡。”对此我惊诧,我想,毛主席领导全国人民抗日,领导全国人民翻身闹革命,昼夜操劳,日理万机,还不忘读《史记》,而且还能准确记住它的作者的籍贯,真了不起。”“司马迁刚直不阿,秉笔直书,所以封建统治阶级不喜欢他。现在是人民的天下,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我们应该大张旗鼓地、理直气壮地宣传其人其书其精神,还历史以本来面目,给司马迁以应有的历史地位。像他这样对人类历史文化有贡献的,举世公认的人,历史文化名人,全国有几人?我们应该好好地读其书,学其人,弘扬其精神。”
〖《陈涉世家》课本剧〗
第一幕──陈胜谈志
(幕启)
地点:田野边
人物:陈胜及同他一起做工的同伴
后台台词:陈胜是阳城人,字涉。吴广是阳夏人,字叔。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
陈涉(停止耕作到田边高地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很久):伙伴们,如果有一天咱们富贵了,不要彼此忘记哪!
同伴们(笑着):你是个做雇工为人家耕地的人,哪里谈得上富贵呢?
陈涉(长叹一声):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凌云志向呢!
(在同伴们的笑声中,幕渐落)
第二幕──决定起义
(幕启)
时间:秦二世元年七月
地点:大泽乡
人物:陈胜、吴广
后台台词: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调贫苦平民九百人去戍守渔阳,驻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按次序编入戍边的队伍里面,担任了小头目。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误期,按照秦朝法令都要斩首。陈胜、吴广于是一起商量。
吴广:现在逃跑也是死,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咱们为国事而死可以吗?
陈胜:全国百姓长期受秦王朝压迫,痛苦不堪。我听说秦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应当立为皇帝,应当立为皇帝的人是公子扶苏。扶苏因为多次劝谏秦始皇的原因,被皇帝派在外面带兵。现在有人听说扶苏根本没有罪,二世却杀了他。百姓多数听说他贤明,却不知道他已经死了。项燕做楚国的将领的时候,多次立有战功,又爱护士兵,楚国人很爱戴他。有人认为他死了,有人认为他逃跑了。现在如果把我们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该会有很多人响应的。
吴广:嗯,你说得很对。不过我想我们还是先去占卜的好。
陈胜:那好吧。
(吴广认为陈胜所说的正确。于是二人去占卜。)
(幕落)
第三幕──占卜预言
(幕启)
时间:接上幕
地点:一占卜人家里
人物:陈胜、吴广、占卜人及戍卒们
事因:陈胜、吴广打算起义,特来为此占卜
后台台词:占卜的人知道他们的意图,一开始便直话直说了。
占卜人:你们的事情都能成功,将建立功业。如果不信,你们把这件事向鬼神卜问一下吧?
后台台词:陈胜、吴广很高兴,又考虑卜鬼的事。
陈胜:这是教我们首先威服众人罢了。
吴广:那好办。
后台台词:于是用朱砂在丝绸上写上“陈胜王”放在别人用网捕获的鱼肚子里面。戍卒买到那条鱼回来煮着吃,发现了鱼肚子里面的帛书,本来已经对这件事感到奇怪了。陈胜又暗中派遣吴广到戍卒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去,在晚上用竹笼罩着火装作鬼火,像狐狸一样叫喊道:“大楚复兴,陈胜为王!”戍卒们在夜里都为这件事搞得既惊慌又恐惧,第二天,戍卒中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互相示意看着陈胜。
(在大家的指指点点中,幕渐落)
第四幕──陈胜起义
(幕启)
[时间:接上幕
地点:军营中
人物:吴广、陈胜、三老、豪杰、众士卒及军官
后台台词:吴广向来爱护士卒,士兵们有许多人愿意替他效力。押送戍卒的两个军官喝醉了酒,吴广故意多次说想要逃跑,惹军官恼怒,让军官责辱自己,以便激怒那些戍卒。军官果真用竹板打吴广。军官又拔出宝剑来威吓,吴广跳起来,夺过宝剑杀死军官。陈胜帮助他,一同杀死了两个军官。
陈胜、吴广:(召集并号令众戍卒)我们碰到了大雨,都已经误了朝廷规定的期限,误期就会杀头。就算朝廷不杀我们,但是戍边的人十个里头肯定有六七个死去。再说好汉不死便罢,要死就要取得大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众戍卒(听后铿锵有力地):我们听从您的命令。
后台台词:于是他们就冒充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为了顺从人民的心愿而揭竿而起。军队露出右臂作为标志,号称大楚。他们筑起高台,在台上结盟宣誓,用军尉的头祭告天地。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起义军首先攻下大泽乡,吸收民众参军后接着攻打蕲县。蕲县攻下之后,就派符离人葛婴率领部队去夺取蕲县以东的地方,攻打?、?、苦、柘、谯等地,都攻占下了。在行军时又沿途吸收群众参加起义军,等到到达陈县,起义军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步兵几万人。攻打陈县时,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城中,只有守丞的谯门中同起义军作战。守丞战败,被杀死了,起义军就进城占领了陈县。过了几天,陈胜下令召集三老、豪杰一起来集会议事。
三老、豪杰:(都说)将军亲身披着坚固的铁甲,拿着锐利的武器,讨伐无道的秦王,进攻暴虐的秦朝,重新建立楚国,论功劳应当称王。
后台台词:陈胜就立为王,宣称要重建楚国。在这时,各郡县受秦朝官吏压迫的人,都惩罚那些郡县的长官,杀死他们来响应陈涉。陈涉起义的队伍越来越扩大。
(幕落)
〖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吴广是中国著名的农民义军领袖,他们领导的起义是爆发于秦末(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即位,这就是秦二世。
秦二世是个昏庸而残暴的皇帝。在他的统治下,老百姓的徭役赋税负担更为沉重,刑法愈加苛毒。广大劳动人民在饥饿与死亡线上挣扎。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下令征发淮河流域的900名贫苦农民去防守渔阳(今北京密云)。
雇农出身的陈胜和贫农出身的吴广被指定为屯长。当他们走到蕲县大泽乡(安徽宿县西南)的时候,连绵的阴雨把他们阻隔在这里,不能如期赶到渔阳戍地。按照秦法规定,误了期限就要全部被处死。
押送他们的两个军尉非常凶暴,陈胜和吴广就借机把军尉杀掉,接着对大家说:各位遇到大雨,都已误期,误期要被处斩。即使不杀我们,而戍边死的也有十之六七。何况壮士不死则已,如果死,就要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他们的话激励了戍卒的斗志。大家推举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提出了“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组成一支农民起义军。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
为了扩大影响,他们夜晚在驻地附近神祠中燃篝火,作狐鸣,发出“大楚兴,陈胜王”的呼声,被民间传为神话。陈胜、吴广率领农民起义军,占领大泽乡、攻下蕲县,很快攻占了五六个县城。起义军所到之处,贫苦农民纷纷响应。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军攻占陈县后,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为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革命政权。
起义军乘胜前进,分三路攻秦。这时起义军已发展壮大到几十万人,有兵车千辆。
起义军的一路人马由周文率领的农民军很快进抵关中的戏地(今陕西临潼境),逼近咸阳。秦二世见起义军打到都城附近,十分惊慌,急忙派遣少府章邯率领几十万在骊山修墓的刑徒,迎击起义军。同时,又从边塞调军队30万人,与起义军对抗。周文农民军虽然英勇作战,但因孤军深入,缺乏作战经验,在遭到秦军突然袭击时,打了败仗,被迫退出函谷关,驻扎曹阳(河南灵宝东),等待增援。
农民军的另一路人马由武臣率领占领了旧赵都城邯郸后,在混进起义军队伍的旧贵族势力的代表人物张耳、陈余怂恿下自立为赵王。陈胜为了顾全大局,勉强予以承认,并命他率军西上支援周文。张耳、陈余不但不救援周文农民军,反而割据自立,不听陈胜指挥。接着,六国旧贵族相继割地称王。这样,就造成陈胜、吴广所领导的起义军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周文率军在曹阳坚持斗争三个月,多次失利,终因众寡悬殊,又无后援,损失过重,周文最后自杀。不久,围攻荥阳的吴广被部将阴谋杀害。吴广死后,军心涣散。其他几支起义军,先后也被秦军各个击破。公元前209年12月,章邯率秦军向陈县扑来,陈胜亲自领导义军奋力抵抗,因兵力太少,不幸失利。陈胜被车夫庄贾暗杀了。
陈胜的部下吕臣等人坚持斗争,这支起义军后来与项羽、刘邦等人领导的起义军会合,继续同秦军战斗。公元前206年,秦王朝在农民起义军的沉重打击下灭亡了。
〖毛泽东《贺新郎 读史》(1964年春) 〗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1、学习紧扣线索、集中叙事的记叙方式和在事件中刻画人物的方法。
2、通过学习,进一步学会借助工具书和注解阅读文言文,积累文言字词和经典名句,增强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学会客观地看待历史,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并有自己的思考与感悟。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紧扣线索集中叙事的方法,在阅读中巩固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增强语感,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正确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把握人物形象,了解陈涉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一、掌握材料,初步感知
1、同学们查找了一些资料,对司马迁的《史记》有了一定的了解,请大家交流一下。
同学们有的会介绍司马迁的生平,有的会介绍《史记》的特点──纪传体,有的会介绍《史记》的体例:本纪、世家、列传、书、表;有的还会介绍《史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语)等等。
2、老师介绍“世家”中的特例:《史记》中有三十篇“世家”,多记载王侯之事。王侯是一个地区的实际统治者,世代保有其国,对全国政局有一定的影响,故其传记称“世家”。陈涉是一个特例,他出身低微,起义后虽自立为王,但为时仅六个月。之所以列入世家,是因为在秦王朝的严密统治下首先发难,的确是非常之功。这种不寻常的做法,更足以说明司马迁所看重的是功业,而不以成败论英雄。
(课文虽然较长,但要长文短教,尽量不要陷于繁琐的分析。重点要使学生较好地理解这次起义的原因、舆论准备的情况和起义发动的经过。)
3、请同学简要讲述陈胜吴广起义的经过。
教师提示:陈涉,就是陈胜。关于我国古代陈胜、吴广提竿而起,反抗秦王暴政的史实大家一定有所了解,请同学们简介。
4、简评同学发言,导入课文。
陈胜吴广起义是在怎样的背景和环境下发起的呢?这翻天覆地的壮举是一时心血来潮吗?陈胜凭借什么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袖呢?那么,就让我们一起随着司马迁的讲述,重新回到那风起云涌的历史画卷中吧!
5、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圈点勾画,初步感知。
二、合作交流,疏通文章
1、同学们再读课文,把读不顺的句子勾画下来,进行交流,共同解答。
文中的一些长句,如: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在师生的相互交流中,引导学生根据词句的意义来把握朗读的节奏,这也是学习文言文的窍门之一。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内朗读,其他同学审听,看有没有断句不准确的地方,以达到读通读顺的目的。
2、理解词句: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借助注解和工具书,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鼓励大家先个人思考,小组讨论交流,集思广益,解决问题。实在解决不了的疑惑,全班一起攻关。
老师可以提示同学们注意一些字词,如:
⑴通假字:
“唱”通“倡”
“被”通“披”
⑵多音多义字:
以数(shuò)谏故
卒数(shù)万人
大楚兴,陈胜王(wàn?)
又间(jiàn)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⑶古今异义字:
今亡亦死
古:逃跑。
今:死亡。
等死,死国可乎?
古:同样。
今:相等。等等。
⑷常用文言虚词:
之、以、其、而等等。
三、归纳小结,再读课文
学生再读课文,最后教师作鼓励性总结:看来同学们学得不错,很多方法得到了巩固,不仅积累了许多文言字词,读懂了文章大意,还享受到了合作学习的快乐,使我们的学习收获十分丰富,学习效率也得到了提高,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保持和发扬。
第二课时
一、仔细品读,善于发现
1、齐读课文,进一步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2、通过上一节课的朗读和讨论,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把握。课文中哪句话点出了这个事件发生的背景呢?
明确: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3、请睁开发现的眼睛,说说你从这句话中还读出了什么呢?
学生可能有的发现:
★当时的贫富之间的矛盾很激烈:“闾左”是穷人的代称,当时只有穷人被征发,富人却可以免除这样的苦差。
★这里还交代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基本队伍,最开始的反抗力量就是这“九百人”,是他们点燃了反抗秦王朝暴政的烈火。
4、以点带面,拓展思维,鼓励用这样的方法阅读课文,鼓励新的发现。
老师充分肯定前面同学的读书方法,希望同学们在不断的发现中增强阅读理解,收获新的体验,理清文章脉络,把握起义过程。
学生可能有的发现:
★陈胜年少时就有了超乎常人、不同凡响的伟大抱负和志向,如“苟富贵,勿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为他后来的壮举奠定了基础。
★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是:
直接原因(导火索):“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陈胜策划起义很有谋略,表现在:
其一,假借公子扶苏、项燕的名号,倡导天下,迅速产生影响,赢得人民的支持。
其二,利用人们的迷信思想,做好舆论准备。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吴广也很有谋略,很有领导和组织才能,也有牺牲精神。如:“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他还使用“苦肉计”,故意说要逃跑,导致被鞭打,激起大家的愤怒。
★那个卜者也不是等闲之辈,特地授意陈胜吴广“卜鬼”,为起义起到策划作用。说明这次的农民起义不是某个人的心血来潮,而是广大被压迫人民的共同愿望。
★陈胜还召令徒属,先揭露秦的苛政,晓之以利害,然后用“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来坚定抗争的信念。这一席话令人信服地说明,参加起义是士卒们的唯一出路;陈胜理所当然地得到了全体士卒的拥护。
5、老师小结: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面对要么是死,要么是反抗的抉择,他们义无反顾,同仇敌忾,才首开先河,势如破竹地摧毁了秦王朝的残暴统治。
二、客观评价,感悟人物
1、同学们,当我们睁开了发现的眼睛,我们就感受到了《史记》的魅力,司马迁如一位画家,为我们展开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他如一位摄影家,为我们记录下风云变幻的历史场景;他如一位雕塑家,为我们刻画了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通过我们的发现,陈胜、吴广起义这一历史事件的过程梳理得清楚明了了,那么,陈胜这个人物给你有什么启发和感受呢?文章对陈胜这个人物的描写手法有什么可取之处呢?同学们展开讨论。
2、同学们结合文章和课后练习,特别是要在理解陈涉说的几句话的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思考、讨论。
3、交流学习,取长补短:
⑴陈胜这个人物给你的启发和感受:富有政治眼光,敢想敢干,有勇有谋;少年立志,理想远大,不甘平庸,终成大事;有反抗精神,不屈服于命运;建立政权后急功近利,背信弃义,导致覆灭。等等。
⑵人物描写手法的可取之处:故事性强,在情节中刻画人物;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用吴广衬托刻画;抓住人物语言刻画人物形象;司马迁在高度评价陈涉的同时,也并没有掩盖他的错误和局限性,使我们学会了客观公正地看待历史人物的功过得失,全面理解了文章的内容。
三、巧妙延伸,拓宽空间
短短的两节课,我们只是叩开了《史记》的大门,要充分领略历史人物的风采,要充分感受《史记》语言的精妙,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希望同学们能在课外去读完这篇《陈涉世家》,课外多读些《史记》中的精品,多了解这部伟大的史书背后的精彩故事,相信你一定会对鲁迅先生的那句评价有更深刻的认识。
【资料宝藏】
〖司马迁与《史记》〗
公元前99年,骑都尉李陵率5000士卒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居延千余里追击匈奴。谁知这个熊包将军李广利一遇敌接仗,便大败亏输,然后就逃之夭夭,把李陵的几千步兵,孤零零地扔给了十几万的敌骑。李陵陷入重围,他不惧不屈,接连奋战九天,宰杀敌骑五、六千,终因众寡悬殊,粮尽矢绝而被迫投降。时为汉帝刘彻天汉二年。消息传出,朝野震荡。好大喜功的刘彻勃然大怒,把李陵妻儿老小悉数逮入死牢。
满朝文武,无不附和皇帝,纷纷指责李陵的不是。惟独太史令司马迁出来为李陵辩解,说他之所以不死而降,可能还另有原因。刘彻自然不悦,于是把司马迁也关入大牢,并以“诬上”的罪名,被定了死罪。按照汉旧例,有两种情况可以免去死罪:一是拿钱赎,二是被处宫刑。
于是,司马迁面临三种选择:接受死刑,用钱买命,被处腐刑。花钱买命,当时需要五十万钱,相当于五个“中产之家”的财产,司马迁是一个穷“太史”,根本付不出;受死,司马迁不是没有想到,并想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羽毛”,但他想到了父亲的遗命,想到了毕生的使命还未完成,他不能就此去死;那么只剩最后一条路──接受宫刑。这可是奇耻大辱,过去说,“刑不上大夫”,更何况是宫刑呢!但为了事业,司马迁忍辱偷生。出狱以后,刘彻还封他为“中书令”,名义上比“太史令”职务要高,可却是宦官担任的啊!为了完成《史记》的创作,司马迁把这一切都忍受了下来。
他用先贤的事迹来激励自己:“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用历史人物在不幸的境遇中著书的故事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努力著述,把其余的一切均抛诸脑后。“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连精神都有点恍恍惚惚了。他的内心忍受着痛苦的煎熬和无限的悲愤,“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衣也”。
终于,在征和二年(公元前90年),司马迁53岁,完成了《史记》的著述。他在给朋友的信上这样说道:“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只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始终,稽其成败兴坏之记,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十二本记》、《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自此以后,司马迁的事迹已无从可考,只是在他的一篇《感士不遇赋》里,诉说道:“谅才韪而世戾,将逮死而长勒。”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饱经忧患,感慨而又深沉的老人坚持理想、百折不挠的复杂而又痛苦的心情。鲁迅先生生前给予《史记》高度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与《史记》(韩兆琦/文)〗
司马迁(前145~前90),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市)人,生活在西汉武帝时代,前后曾为郎中、太史令、中书令等职。《史记》共130篇,52万字,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记事上起轩辕黄帝,中经唐、虞、夏、商、周、秦,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史记》包罗广泛,体大思精。它不仅写了远古、近古,也写了现代、当代;不仅写了中原、华夏,也写了边疆、外国;不仅写了政治、军事,也写了经济、文化;不仅写了帝王将相、英雄豪杰,也写了下层社会各色人等。这种囊括古今各类知识、各家各派文化于一炉而加以融会贯通的气魄,是前无古人的;司马迁自述其写作此书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种打通一切领域,自立学术章程,总结一切规律以求为现实政治服务的宏伟目标,也是前无古人的。
《史记》中最激动人心的思想在今天看来主要有四点:
其一是它所表现的进步的民族观。司马迁吸收了战国以来有关中国境内各民族以及周边国家发展来源的说法,在《史记》中把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原、荆楚、吴越、秦陇、两广、云贵、塞北、东北各地区的国家与民族都当作黄帝的子孙,这对于两千年来我国这个多民族的友好大家庭的形成与稳定,起了难以估量的作用。不仅如此,司马迁在写到汉王朝对周边国家、周边民族用兵的时候,又总是站在反对穷兵黩武,反对扩张、掠夺的立场,他所追求的是各民族间平等友好地和睦相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司马迁是当时汉族被压迫人民与各周边少数民族的共同的朋友。
其二是它所表现的进步的经济思想。这包括强调发展经济,认为经济是国家强大的基础;反对单打一的“重本抑末”,而提倡“工”、“农”、“商”、“虞”四者并重;反对从政治上对工商业者的歧视,而歌颂他们的本领、才干,并专门为他们树碑立传等等。
其三是它所表现的强烈的民主性与批判性。《史记》是先秦文化的集大成,司马迁是先秦士大夫优秀思想人格的继承者与发扬者。他之所以写《史记》不是单纯地为了记载历史陈迹,而是明确地为了“成一家之言”,因而《史记》中就突出地显示了一种作者所追求的理想政治、理想社会的光芒,和对现实政治、现实社会的种种批判。其中有些是相当深刻、相当准确,甚至有些是两千年来常读常新的。
其四是贯彻全书的那种豪迈的人生观、生死观、价值观。司马迁在《史记》中所歌颂的几乎都是一些勇于进取、勇于建功立业的英雄。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他们为了某种信念、某种原则可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都有一种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司马迁曾在《报任安书》中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他遭受宫刑,痛不欲生,为了完成《史记》顽强地活了下来。他视为榜样的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司马迁的个人奋斗经历与《史记》中所歌颂的这些艰苦奋斗的思想,是司马迁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财富,它永远给我们以激励,给我们以启迪,当我们灰心丧气、濒临绝望的时候,给我们以无比的力量、信心与勇气。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历史著作,同时也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文学著作。从历史的角度讲,《史记》开创了我国古代两千多年纪传体的历朝“正史”的先河;从文学的角度讲,《史记》第一次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给人们展现了丰富多彩而又各具个性的历史人物。有震铄古今的帝王如秦始皇、项羽、刘邦、汉武帝;有家喻户晓的朝臣如管仲、晏婴、萧何、张良;有百战百胜的名将如白起、韩信、卫青、霍去病;有改革家如吴起、商鞅、赵武灵王;其他节烈型的有屈原、王?;口辩型的有张仪、苏秦、郦食其;侠义型的有鲁仲连、荆轲、朱家、郭解;滑稽型的有淳于髡、优旃等等。他们千姿百态,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大约有一百多个。
《史记》人物与先秦文学人物的显著差异在于它们鲜明的个性。由于作者十分注意设身处地揣摩每个情节、每个场面的具体情景,并力求逼真地表达出每个人物的心理个性,因此《史记》的描写语言和他为作品人物所设计的对话都是异常精彩的。我想只要我们细心地把《廉颇蔺相如列传》、《荆轲列传》中有关“完璧归赵”、“渑池会”、“易水送别”、“秦庭惊变”等情节、场面的具体描写分析一下;把《项羽本纪》、《高祖本纪》中有关项羽、刘邦、张良等人物的对白分析一下,我们会深深为作者那种出神入化的匠心独运所倾倒。《高祖本纪》写刘邦与项羽相峙于荥阳时,项羽的部下一箭射中了刘邦的胸口,而刘邦当时竟“乃扪足曰:‘虏中吾趾!’”这对刘邦那种绝顶聪明,那种像是条件反射一样迅速而自然的随机应变,而同时又是“恢宏大度”、好骂人、好调笑的性格是多么生动的刻画!当项羽被围垓下,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的时候,他“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清代周亮工说:“垓下是何等时?虞姬死而子弟散,匹马逃亡,身迷大泽,亦何暇更作歌诗!即有作,亦谁闻之,而谁记之与?吾谓此数语者,无论事之有无,应是太史公‘笔补造化’,代为传神。”此话可谓道出了《史记》文学性的某些重要诀窍。也正是从这些方面,我说《史记》在塑造人物的方法上,似乎有一种飞跃性的超前的成熟。
《史记》文学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它的抒情性。《史记》中有些作品篇幅不长,而通篇像一首诗,如《伯夷列传》、《屈原列传》、《游侠列传》就是这样的。但《史记》中大量篇章的抒情性是在于作品的夹叙夹议,以及融浓厚的爱憎感情于叙事、描写之中。如《项羽本纪》、《魏公子列传》、《李将军列传》等就是这样的。整部《史记》是一曲爱的颂歌,恨的诅曲,是一部饱含作者满腔血泪的悲愤诗。鲁迅曾说司马迁“恨为弄臣,寄心楮墨,感身世之戮辱,传畸人于千秋,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汉文学史纲要》)《史记》的主观色彩与其抒情性,在历朝“正史”中是最浓厚、最突出的。
《史记》的出现,确定了我国古代传记的基本格局,诸如思想方面的以史为鉴,富有教化作用;形式方面的篇幅短小,强调表现人物性格,而不在堆砌材料的多与全,以及语言的精美、抒情等等。而《史记》写人物、写故事的方法则又给我国后世小说、戏剧以深刻影响,《史记》中的诸多主题,《史记》人物的诸多范型,以及《史记》故事的许多情节场面,都为后世的小说、戏剧开出了无数法门。
《史记》作为第一部传记文学的确立,是具有世界意义的。过去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他们称古希腊的普鲁塔克为“世界传记之王”。普鲁塔克大约生于公元46年,死于公元120年,著有《列传》(今本译作《希腊罗马名人传》)50篇,是欧洲传记文学的开端。如果我们把普鲁塔克放到中国古代史的长河里来比较一下,可以发现,普鲁塔克比班固(32~92)还要晚生14年,若和司马迁相比,则要晚生191年了。司马迁的《史记》要比普鲁塔克的《列传》早产生几乎两个世纪。
〖历代名家评《史记》(薛万田/文)】
司马迁是世界文化名人。司马迁的人格名扬千古。司马迁的文章为旷代雄文,备受推崇。历人名人对司马迁多有赞语,介绍如下。
一、汉代
汉代是《史记》的传播时期。司马迁的外孙杨恽将《史记》向社会一公布,立即引起巨大反响,研究者蜂起。汉代研究《史记》的名家当推杨雄和班固,他们都肯定了司马迁的实录精神。
杨雄(前58~公元18),西汉文学家、哲学家。他在《法言》一书中写道:“太史迁,曰实录”。“子长多爱,爱奇也。”杨雄是赞扬司马迁实录精神的第一人。他提出的实录与爱奇,为历人者所赞同,直到现在。
班固(32~92),东汉史学家,文学家,《汉书》的作者。班固是汉代系统评论司马迁的第一人。《汉书》中有《司马迁传》。班固在赞语中说:“自刘向、杨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状况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说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可谓一语中的,世称其当,后人皆服。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已成为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
二、唐代
唐代《史记》研究的重要贡献在注释。最主要的著作是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和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加上南朝刘宋年间裴的《史记集解》,被后人称为“史记三家注”,成为史记注释的经典之作。
唐代研究《史记》成就最大者当推散文大家韩愈、柳宗元。韩、柳肯定了《史记》一书的文学价值,奠定了司马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韩愈(768~824),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十分推崇司马迁的文学才华。他说:“汉朝人莫不能文,独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杨雄之为最。”他认为司马迁作品的风格是“雄深雅健”。《史记》成为韩愈作文的样本。
柳宗元(773~819),散文学家。柳宗元认为《史记》文章写得朴素凝炼、简洁利落,无枝蔓之疾;浑然天成、滴水不漏,增一字不容;遣词造句,煞费苦心,减一字不能。
三、宋、元
宋代是《史记》大量刊刻印行,广为流传的时期,官私刻本达数十种之多。现存《史记》最早最好的刻本为南宋黄善夫刻本。
代最重要的贡献是将《史记》中的大量故事改编为民间戏剧,其剧目之多,剧作者之众,令人叹为观止。如:郑廷玉的《楚昭王》,纪君祥的《赵氏孤儿》,李寿卿的《伍员吹箫》,尚仲贤的《气英布》,狄君厚的《晋文公火烧介子推》,金仁杰的《萧何月夜追韩信》,高文秀的《渑池会》等名剧一直传播至今,计达180多种。《史记》故事改编为戏剧,大大促进了《史记》在民间的传播。
宋人赞司马迁,其著名者为马存赞司马迁的壮游和郑樵赞司马迁的五体结构。
马存认为司马迁平生喜游,足迹不肯一日休。司马迁壮游不是一般的旅游,而是尽天下大观以助吾气,然后吐而为书。所以他的文章或为狂澜惊涛,奔放浩荡;或为洞庭之波,深沉含蓄;或春妆如浓,靡蔓绰约;或龙腾虎跃,千军万马。司马迁世家龙门,念神禹立大功;西使巴蜀,跨剑阁之鸟道;彷徨齐鲁,睹天子之遗风。所以,天地之间,万物之变,可惊可愕,可以娱心,使人忧,使人悲者,子长尽取为文章,因而子长的文章变化无穷。
郑樵(1103~1162),福建人,南宋史学家。郑樵认为:诸子百家,空言著书,历代实迹,无所纪系。而司马迁父子世司典籍,工于制作,上自黄帝,下迄秦汉,勒成一书,分为五体:本纪纪年,世家传代,表以正历,书以类事,传以蓍人。使百代而下,史家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易其书。六经之后,惟有此书。可见郑樵对《史记》评价之高。
四、明、清
时代对《史记》的研究开始兴盛,清代已趋繁荣。明、清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成就卓著的学者,对司马迁的人格和《史记》成就作出了惊世骇俗的赞叹。
金圣叹(1608~1661),明末清初杰出的点评家,一个思想敏锐而多才多艺的知识分子。他把《史记》作为“六才子书”之一,评论《史记》序赞九十多篇。他在评《水浒传》、《西厢记》中多次赞扬司马迁,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他说:“隐忍以就功名,为史公一生之心。”在评《屈原贾生列传》中说司马迁“借他二人生平,作我一片眼泪。”金圣叹可谓司马迁的知音。他对《史记》与小说关系的探讨独树一帜。“《水浒传》方法即从《史记》出来”,“《水浒传》一个人出来,分明是一篇列传。”清人张竹波更直言:“《金瓶梅》是一部《史记》。”可见《史记》对后世小说写作技巧的广泛影响。
钱谦益(1582~1664),明末清初江苏常熟人。曾任礼部尚书,诗文甚负盛名。他在《物斋有学集》中说:“司马氏以命世之才、旷代之识、高视千载,创立《史记》。”他认为司马迁创立的五体结构,成为历代史学家编史的样本,发凡起例之功“炳如日星矣”!
章学诚(1738~1801),清代史学家、思想家。是继唐代刘知几之后又一位杰出的史学评论家。他在史学理论名著《文史通义》中说:“夫史迁绝学,《春秋》之后一人而已。”他认为《史记》一书“范围千古、牢笼百家”,司马迁有卓见绝识之能,《史记》有发凡创例之功。由于司马迁有卓绝千古的识力和笔力,《史记》是“经纬乎天人之际”的一家之言,章学诚俨然比于后无来者。
赵翼(1727~1814),江苏武进人,清代史学家、文学家。长于史学,考据精赅。他在《廿二史札记》中说:“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本纪以序帝王,世家以记侯国,十表以系时事,八书以详制度,列传以专人物。然后一代君臣政事贤否得失,总汇于一篇之中。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司马迁的五体结构史学框架,一经创立,即为经典。纵观廿四史,无一例外。赵翼称为“史家之极则”,可谓精当之至。
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改良主义者、学者。梁启超认为:“史界太祖,端推司马迁”,“太史公诚史界之造物主也”。梁启超对《史记》评价颇高,认为《史记》实为中国通史之创始者,是一部博谨严著作。他认为:史记之列传,借人以明史;《史记》之行文,叙一人能将其面目活现;《史记》叙事,能剖析条理,缜密而清晰。因此他主张对于《史记》,“凡属学人,必须一读”。
五、现代、当代
建国前《史记》研究收获颇丰,名人迭出。鲁迅、郭沫若等大家的评论惊世骇俗;建国后《史记》研究高潮迭起,人才济济,择其要者,介绍如下: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一生酷爱《史记》,在《汉文学史纳要》一书中有专篇介绍司马迁。鲁迅认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司马迁写文章“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因而《史记》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的评价成为《史记》评论中的不朽名言。
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韶山冲人,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他在《为人民服务》文中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毛泽东对司马迁很佩服,认为“司马迁览潇湘,泛西湖,历昆仑,周览名山大川,而其襟怀乃益广”。
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郭沫若特别赞赏司马迁的文学才华。他说:“司马迁这位史学大师实在值得我们夸耀,他的一部《史记》不啻是我们中国的一部古代的史诗,或者说它是一部历史小说集也可以。”1958年郭沫若在为司马祠题写的碑文中对司马迁有“文章旷代雄”、“功业追尼父”的赞语。由此可见,郭沫若认为《史记》的文学成就是极高的。
翦伯赞(1898~1968),湖南桃园人,近代史学家。他认为司马迁是中国历史学的开山祖师,《史记》是一部以社会为中心的历史。他说:“中国的历史学之成为一种独立的学问,是从西汉起,这种学问之开山祖师是大史学家司马迁。《史记》是中国历史学出发点上一座不朽的纪念碑。”他还说:“《史记》虽系纪传体,却是一部以社会为中心的历史。”司马迁“几乎注意到历史上社会之每一个阶层,每一个角落,每一方面的动态,而皆予以具体生动的描写。所以我以为,《史记》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的社会史”。
郑振铎(1898~1958),现代作家、文学史家,福建长乐人。郑振锋认为:自司马迁以来,便视历史为时代的百科全书,所以司马迁取的材料,范围极广,自政治以至经济,自战争以至学术,无不包括在内,其所网络的范围是极其广大的。所谓“文学史”也常常被网络在这个无所不包的“时代的百科全书”之中。
杜鹏程(1924~1991),陕西省韩城市苏村人。当代著名作家,原陕西作家协会副主席。他在《韩城市志》序中说:“韩城素称文史之乡,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司马迁的故里,一向文化较为发达。……历朝各代,名人辈出,其中以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最为著名,其宏伟巨著《史记》闻名中外,影响深远。”
师哲(1905~1998),陕西省韩城市井溢村人。著名翻译家,原任毛泽东俄文翻译、顾问,中央编译局局长。他说:“1940年3月,我从苏联回到延安后的第二天,周恩来领我去见毛主席,他同我亲切握手之后,问我是哪里人,我回答韩城人。司马迁是同乡。”对此我十分惊诧,我想,毛主席说:“喔,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你和司马迁是同乡。”对此我惊诧,我想,毛主席领导全国人民抗日,领导全国人民翻身闹革命,昼夜操劳,日理万机,还不忘读《史记》,而且还能准确记住它的作者的籍贯,真了不起。”“司马迁刚直不阿,秉笔直书,所以封建统治阶级不喜欢他。现在是人民的天下,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我们应该大张旗鼓地、理直气壮地宣传其人其书其精神,还历史以本来面目,给司马迁以应有的历史地位。像他这样对人类历史文化有贡献的,举世公认的人,历史文化名人,全国有几人?我们应该好好地读其书,学其人,弘扬其精神。”
〖《陈涉世家》课本剧〗
第一幕──陈胜谈志
(幕启)
地点:田野边
人物:陈胜及同他一起做工的同伴
后台台词:陈胜是阳城人,字涉。吴广是阳夏人,字叔。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
陈涉(停止耕作到田边高地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很久):伙伴们,如果有一天咱们富贵了,不要彼此忘记哪!
同伴们(笑着):你是个做雇工为人家耕地的人,哪里谈得上富贵呢?
陈涉(长叹一声):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凌云志向呢!
(在同伴们的笑声中,幕渐落)
第二幕──决定起义
(幕启)
时间:秦二世元年七月
地点:大泽乡
人物:陈胜、吴广
后台台词: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调贫苦平民九百人去戍守渔阳,驻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按次序编入戍边的队伍里面,担任了小头目。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误期,按照秦朝法令都要斩首。陈胜、吴广于是一起商量。
吴广:现在逃跑也是死,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咱们为国事而死可以吗?
陈胜:全国百姓长期受秦王朝压迫,痛苦不堪。我听说秦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应当立为皇帝,应当立为皇帝的人是公子扶苏。扶苏因为多次劝谏秦始皇的原因,被皇帝派在外面带兵。现在有人听说扶苏根本没有罪,二世却杀了他。百姓多数听说他贤明,却不知道他已经死了。项燕做楚国的将领的时候,多次立有战功,又爱护士兵,楚国人很爱戴他。有人认为他死了,有人认为他逃跑了。现在如果把我们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该会有很多人响应的。
吴广:嗯,你说得很对。不过我想我们还是先去占卜的好。
陈胜:那好吧。
(吴广认为陈胜所说的正确。于是二人去占卜。)
(幕落)
第三幕──占卜预言
(幕启)
时间:接上幕
地点:一占卜人家里
人物:陈胜、吴广、占卜人及戍卒们
事因:陈胜、吴广打算起义,特来为此占卜
后台台词:占卜的人知道他们的意图,一开始便直话直说了。
占卜人:你们的事情都能成功,将建立功业。如果不信,你们把这件事向鬼神卜问一下吧?
后台台词:陈胜、吴广很高兴,又考虑卜鬼的事。
陈胜:这是教我们首先威服众人罢了。
吴广:那好办。
后台台词:于是用朱砂在丝绸上写上“陈胜王”放在别人用网捕获的鱼肚子里面。戍卒买到那条鱼回来煮着吃,发现了鱼肚子里面的帛书,本来已经对这件事感到奇怪了。陈胜又暗中派遣吴广到戍卒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去,在晚上用竹笼罩着火装作鬼火,像狐狸一样叫喊道:“大楚复兴,陈胜为王!”戍卒们在夜里都为这件事搞得既惊慌又恐惧,第二天,戍卒中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互相示意看着陈胜。
(在大家的指指点点中,幕渐落)
第四幕──陈胜起义
(幕启)
[时间:接上幕
地点:军营中
人物:吴广、陈胜、三老、豪杰、众士卒及军官
后台台词:吴广向来爱护士卒,士兵们有许多人愿意替他效力。押送戍卒的两个军官喝醉了酒,吴广故意多次说想要逃跑,惹军官恼怒,让军官责辱自己,以便激怒那些戍卒。军官果真用竹板打吴广。军官又拔出宝剑来威吓,吴广跳起来,夺过宝剑杀死军官。陈胜帮助他,一同杀死了两个军官。
陈胜、吴广:(召集并号令众戍卒)我们碰到了大雨,都已经误了朝廷规定的期限,误期就会杀头。就算朝廷不杀我们,但是戍边的人十个里头肯定有六七个死去。再说好汉不死便罢,要死就要取得大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众戍卒(听后铿锵有力地):我们听从您的命令。
后台台词:于是他们就冒充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为了顺从人民的心愿而揭竿而起。军队露出右臂作为标志,号称大楚。他们筑起高台,在台上结盟宣誓,用军尉的头祭告天地。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起义军首先攻下大泽乡,吸收民众参军后接着攻打蕲县。蕲县攻下之后,就派符离人葛婴率领部队去夺取蕲县以东的地方,攻打?、?、苦、柘、谯等地,都攻占下了。在行军时又沿途吸收群众参加起义军,等到到达陈县,起义军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步兵几万人。攻打陈县时,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城中,只有守丞的谯门中同起义军作战。守丞战败,被杀死了,起义军就进城占领了陈县。过了几天,陈胜下令召集三老、豪杰一起来集会议事。
三老、豪杰:(都说)将军亲身披着坚固的铁甲,拿着锐利的武器,讨伐无道的秦王,进攻暴虐的秦朝,重新建立楚国,论功劳应当称王。
后台台词:陈胜就立为王,宣称要重建楚国。在这时,各郡县受秦朝官吏压迫的人,都惩罚那些郡县的长官,杀死他们来响应陈涉。陈涉起义的队伍越来越扩大。
(幕落)
〖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吴广是中国著名的农民义军领袖,他们领导的起义是爆发于秦末(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即位,这就是秦二世。
秦二世是个昏庸而残暴的皇帝。在他的统治下,老百姓的徭役赋税负担更为沉重,刑法愈加苛毒。广大劳动人民在饥饿与死亡线上挣扎。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下令征发淮河流域的900名贫苦农民去防守渔阳(今北京密云)。
雇农出身的陈胜和贫农出身的吴广被指定为屯长。当他们走到蕲县大泽乡(安徽宿县西南)的时候,连绵的阴雨把他们阻隔在这里,不能如期赶到渔阳戍地。按照秦法规定,误了期限就要全部被处死。
押送他们的两个军尉非常凶暴,陈胜和吴广就借机把军尉杀掉,接着对大家说:各位遇到大雨,都已误期,误期要被处斩。即使不杀我们,而戍边死的也有十之六七。何况壮士不死则已,如果死,就要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他们的话激励了戍卒的斗志。大家推举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提出了“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组成一支农民起义军。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
为了扩大影响,他们夜晚在驻地附近神祠中燃篝火,作狐鸣,发出“大楚兴,陈胜王”的呼声,被民间传为神话。陈胜、吴广率领农民起义军,占领大泽乡、攻下蕲县,很快攻占了五六个县城。起义军所到之处,贫苦农民纷纷响应。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军攻占陈县后,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为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革命政权。
起义军乘胜前进,分三路攻秦。这时起义军已发展壮大到几十万人,有兵车千辆。
起义军的一路人马由周文率领的农民军很快进抵关中的戏地(今陕西临潼境),逼近咸阳。秦二世见起义军打到都城附近,十分惊慌,急忙派遣少府章邯率领几十万在骊山修墓的刑徒,迎击起义军。同时,又从边塞调军队30万人,与起义军对抗。周文农民军虽然英勇作战,但因孤军深入,缺乏作战经验,在遭到秦军突然袭击时,打了败仗,被迫退出函谷关,驻扎曹阳(河南灵宝东),等待增援。
农民军的另一路人马由武臣率领占领了旧赵都城邯郸后,在混进起义军队伍的旧贵族势力的代表人物张耳、陈余怂恿下自立为赵王。陈胜为了顾全大局,勉强予以承认,并命他率军西上支援周文。张耳、陈余不但不救援周文农民军,反而割据自立,不听陈胜指挥。接着,六国旧贵族相继割地称王。这样,就造成陈胜、吴广所领导的起义军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周文率军在曹阳坚持斗争三个月,多次失利,终因众寡悬殊,又无后援,损失过重,周文最后自杀。不久,围攻荥阳的吴广被部将阴谋杀害。吴广死后,军心涣散。其他几支起义军,先后也被秦军各个击破。公元前209年12月,章邯率秦军向陈县扑来,陈胜亲自领导义军奋力抵抗,因兵力太少,不幸失利。陈胜被车夫庄贾暗杀了。
陈胜的部下吕臣等人坚持斗争,这支起义军后来与项羽、刘邦等人领导的起义军会合,继续同秦军战斗。公元前206年,秦王朝在农民起义军的沉重打击下灭亡了。
〖毛泽东《贺新郎 读史》(1964年春) 〗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