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识字教学设计(精选12篇)
《守株待兔》识字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读9个生字,一个多音字,会写三个字,培养学生随文识字和识记生字的能力。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会认读9个生字,一个多音字,会写三个字。
2、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随文识字和识记生字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或者教学挂图,生字卡片等。
2、指导学生认读9个生字,一个多音字,会写三个字,培养学生随文识字和识记生字的能力。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四、教学重点
1、会认读9个生字,一个多音字,会写三个字。
2、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随文识字和识记生字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或者教学挂图,生字卡片等。
六、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出示守株待兔的图片。
师:孩子们,你们能不能猜出这幅图画的是哪一则成语故事啊?
生:守株待兔。
师: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则很有趣的成语故事,注意 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先写一个宝盖头,下面是寸字,合起来念什么呢?写拼音,注意把翘舌音读准,请你再来拼读一遍,第三声,我们一起读一遍。
看下一个字,(看图理解)株,在这里指的是树桩,待,就是等待,
守在树桩旁边等待什么呀?
生:等兔子。
师:就是这只可爱的小兔子(出示图片)。
下面老师要写 “兔”字了,同学们注意看:一个刀字头,就像兔子的长耳朵,再写一个扁口,撇,竖弯勾。看这只小兔子,它还有一个毛茸茸的短尾巴呢。它在这里变成了一点。下面你也伸出小手指把它书空一遍。
生:书空。
师:再一起读一读课题。
生:读课题。
二、随文识字
师:大家再看看图,是谁守在树桩边等待兔子啊?
生:是农夫。
师:贴图(农夫)。
古代把农民叫农夫,板书古代,认识“代”
生:读“代”字
师:这位农夫为什么要守株待兔呢?你们想知道吗?请同学们打开书,把书端好,听老师给你们读一读这个成语故事。
师:讲读故事 (配乐 )
有意思吗?你也像老师这样借助拼音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遍圈出课文中要求我们认识的10个生字(同时屏幕出示生字)
师:刚才我们读了一遍课文,(指板书)现在你知道这位农夫为什么要守株待兔了吗?
生答:因为农夫捡了一只死兔子。
师:(边板书“捡”边说):原来他毫不费力白捡了一只兔子啊!
(认识“捡”)做捡的动作,看捡东西要用手,所以捡字的左边是提手旁。大家拼拼吧,注意拼音要读准。生:拼读。
师:读得真好!农夫怎么会捡到一只兔子呢?读读第一自然段,你就明白了。
生:读
(屏幕出示“兔子见了人――把脖子撞断了。”)
师: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这句话里有还有四个生字宝宝呢!你愿不愿意做一次小老师,把你认识的那个字教给同学们!
认识“慌忙、逃走、撞断”
师:板书“慌忙”,这两个字都是竖心旁,从慌忙这个词中我们能看出小兔子怎么样啊?
生:很害怕 很紧张 很慌张 很慌乱。
师:是啊,它又紧张又害怕。
师:板书“逃走”。小兔子这么慌张的逃跑难道是遇到什么危险了?
师:小兔子多害怕呀,所以才慌忙逃走。
指板书巩固认读“慌”“逃”。
板书:撞断。
师:(指板书)说:这只小兔子太紧张了,又看到农夫,所以他一不小心撞断了脖子,死了。
我们把这几个生字再放回到这句话中,再来读一读,注意一定要把字音读准(自读)
(指名读,指导读“慌忙” “一不小心”)
三、律动
我们都替这只兔子着急啊,是吧。心里可紧张了!现在咱们来放松一下吧!
四、巩固字词
师:刚才我们认过得生字还能记得吗?咱们试一试啊,你要是认识就大声读出来
生:读生字和词语。(课件认一认)
师:太棒了,这么短的时间里你们就认识了7个生字,真了不起,老师为你们感到自豪。刚才我们知道了农夫在田里干活时没花一点力气就白捡到了一只撞死的兔子,这意外的收获真让他开心啊!我们也用高兴的心情读一读这句话(课件:这可是白捡来的-------兔肉)
注意这里也藏着一个生字,你要把它读准。
这个生字你读准了吗?(卡片“肉”)声母是r,大家一起读,指名读
师:出示图片,你看农夫在想什么呢?
生:读课文。
师:他还会想什么呢?
师:是啊,他想,我不用种田了,明天我还来这里等着白捡兔子,我天天来。
农夫越想越高兴,一路唱着歌提着兔子回家了。
师:看图片,你看他多高兴啊,多得意啊,我们再读读这一部分。
生:看大屏幕读(他想----最后)齐读
师:这为农夫真是太可笑了,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吧,指名读。(配乐)
师:孩子们,生字宝宝都从课文中跑出来了,你还能认识他们吗?
(以下略)
(一)
1.字、词语,
2.选词填空
代 带 待
今天,老师我们学习了一个发生在古的成语故事,名字叫《守株兔》。
(二)记字,写字
师:书读好了,问题也就解决了。下面请大家把课堂习字簿拿出来,我们来完成写字任务。注意,一要正确,二要规范。每一个字描红、仿影、临写各一遍。
师:自己检查一下写字姿势,"三个一"做到了吗?好,先描红一遍。 (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并提示保持适当的速度)
师:哪些字的笔顺你拿不准,需要老师帮助?
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了哪个字?
指导写字“兔”,“跑”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成语故事《守株待兔》知道了(指板书)
古代有一个农夫,在田里干活的时候白捡了一只兔子,它为什么能白捡到兔子呢?是因为兔子在慌忙逃走时,一不小心撞到了树桩上,撞断了脖子,死了。这样的事情还会发生吗?接下来农夫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
板书设计:
守株待兔
慌忙
古代 农夫 捡 兔子 逃走
撞断
《守株待兔》识字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初步掌握归类识字的方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研读中明白寓意:不劳动不会有收获,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
教学重点、难点:
研读课文,明白寓意。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初步解题
1、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再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
2、谁能把题目读一读?能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吗?
3、质疑:根据这个课题,你能提几个问题吗?板书:怎么等?等的结果?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把生字的音读准了。
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1)这些生词你会读吗?
(2)请大家帮忙为这些生字找好朋友。
3、再次解题:你们都已读了课文,现在你能用一句话解释一下课题是什么意思了吗?
三、深读课文,明白寓意
种田人守呀守,等呀等,结果呢?板书:庄稼全完野兔没来(课件出示句子):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他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
(一)研读课文,知道不劳动是不会有收获的
1、田里的庄稼怎么会全完的呢?请你找一找,课文中哪句话告诉了我们原因,把它用横线划下来。
2、学习句子:从此他丢掉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1)自由读读句子,看看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2)交流预设:
(3)朗读指导:
A、谁愿意来读读这个句子?先自己准备一下,指名读。
B、你对他的朗读满意吗?那你能试一试吗?
C、寓言的朗读和其它课文的朗读有点不一样,它就好象在讲一个笑话故事,听老师来读一读。
D、谁还愿意读?
E、一天、两天、三天,从此他再也不出门劳动了,就在树桩旁傻等,让我们一起读,一起去感受一下吧!
(4)小结:种田人整天什么农活也不干,也难怪,他的庄稼全完了!
3、学到这儿,你明白了什么?(板书预设)不劳动是不会有收获的。
(二)研读课文,知道不能凭着运气生活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因为没有劳动,所以庄稼全完了,可是他整天都在傻等,怎么又没等到野兔呢?
2、读第一自然段,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窜是什么意思?笔直地向前跑,能叫窜吗?究竟怎样的跑才叫窜?(窜就是没有方向地乱跑)
3、什么原因,野兔要这么慌乱地从树林了跑出来,四人小组想象野兔窜的种种原因。
小结:你们刚才说的种种情况确实都有可能发生,但是因为这些原因,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就撞死的可能性大吗?
4、种田人意识到这一点了吗?从哪里知道?能给乐滋滋换一个词吗?(喜滋滋、美滋滋、乐呵呵、乐哈哈、喜洋洋)
5、朗读指导:想到今后每天都能捡一只野兔,种田人更是开心极了,你能把他心里想的这句话读好吗?
6、因为有了一次意外的收获,种田人便希望每天都能碰到这样的好运气,正因为有了这种不
切实际的想法,所以从捡到兔子的那天起,他便一直坐在树桩旁傻等(课件: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一个星期后……一个月后……)每天,他就是在那儿撞运气,可直到最后,他还是没又等到兔子。
7、学到这儿,你又明白了什么?(板书: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
(三)朗读全文,加深理解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如果你看见那个种田人,你会怎样劝他?找你的好朋友说说。
3、小结:靠碰运气是不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只有实实在在去做,才能有收获。
四、指导背诵
可选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背,也可整篇背诵。
五、布置作业
板书预设:
野兔没来(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
守株待兔
庄稼全完(不劳动不会有收获)
《守株待兔》识字教学设计 篇3
紧张而激烈的大比武终于结束了,我的心里松了一口气。整个比赛中上课这一关对教师的要求最高,半天的备课时间,自己独立完成。
我上的是低年级第二册第四单元《守株待兔》这一课,是根据同名寓言故事创编的,让学生唱一唱,演一演。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帮助学生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体验。现在就自己的备课、上课的情况进行总结:
我备课时教学设想是让学生首先学会这首歌曲,然后进行歌表演。表演时争取人人参与到歌曲表演中,从而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及创造力。
然而对学生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了解,这给上课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当我上课时发现学生已经会唱这首歌了,我的心理就更紧张了,心想:如果再上一遍学生肯定是没有兴趣的,那重点只能让学生进行歌表演了。于是我让学生把歌曲唱了一遍,把学生在歌曲中存在的休止符问题解决了,把歌曲复习演唱后就让学生分组表演。当第一组学生表演歌曲时,其他组的小朋友就参与这组小朋友的表演活动,帮助他们思考需要哪些角色,然后帮他们演唱并且参与点评,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近来了。
这次大比武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通过这次比赛我发现了自己存在很多的不足,这也督促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反思,我想只有在平时扎实认真的对待每一节课,在关键时刻才能把自己的才能展现出来。
《守株待兔》识字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片断1: (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那只兔子是怎么死的?
生:是撞死的。
师:说得真不错!能说说哪些词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不知怎么的”
生: “一头撞倒”
师:兔子的死你感觉怎样?
生: 感觉很奇怪。
师:能读出这个意思来吗?(学生试读)
(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品读和感悟,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
教学片段2:(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读了这一段你感觉农夫的心情怎样?
生:乐滋滋
师:你能仿说几个这样的短语吗?
生:胖乎乎
生:黑漆漆
生:金灿灿
……
师:他为什么这样乐滋滋的?
生: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拣”
师:他还会想些什么?(启发想象)能读出这个种田人此时的心情吗?(试读)
(体现了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abb式短语的积累运用及带着个性化的想象教活了语文。)
教学片段3:(课件出示句子: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生读句子。(读时强调了‘每天’)
师:从你的读中我感受到这个种田人希望天天能捡到一只野兔。谁还能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这句话?
生:读句子。(读时强调了‘一只’)
师:从你的读中我感觉这个种田人希望每天不多捡,只捡一只野兔他就满足了。
师:同学们,能不能带着你自己的理解,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个性化朗读句子。
师:兔子撞死在树桩上,这样的好事情会不会每天都发生?
生:不会!
师:也许几十天以后会再次发生,也许几十年以后会再发生,也许永远都不会再发生。像这样不经常的,很少发生的事情,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
生:偶尔。
生:偶然。
师:这两个同学说得非常好!我们把不经常,很少发生的事情,用“偶然”、“偶尔”来形容。今天我们又学到了一个新词,跟老师读一读。(板书:偶然)
生:(齐读)偶然
(教师通过学生个性化的朗读体现了语文教学中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偶尔”、“偶然”一词,加深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守株待兔》识字教学设计 篇5
巧设铺垫 揭示寓意――《守株待兔》教后记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寓言故事的“寓眼”,关键在于寓意的揭示。
上完这一课后,我感觉自己对寓意的揭示安排得较为巧妙,水到渠成,学生揭示的教好。主要原因是我在前文的铺垫做得较好,突出表现在:
(1)学生质疑问难后,我便请学生带着“为什么要守在树桩旁边等野兔”这一问题读课文从文中找到答案,不一会儿学生便汇报所划的句子。我根据学生所找的内容出示了这句话“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话一点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体会,随着学生的回答,随即启发引导学生,像种田人这样白白的捡了一只野兔这叫什么?学生回答后及时板书:不劳而获
而后再请学生从他的想法上谈一谈这种不劳而获的高兴心理,随即揭示出他的想法对不对?继而让学生得出种田人捡到野兔是碰巧的事。
(2)请学生细读第一段划出有关野兔撞死在树桩上是碰巧的句子,引导学生抓住“忽然”“窜”“撞”这几个词来引导学生想象一下造成野兔惊慌失措的原因,继而得出野兔一定是遇到了危险的事,碰死在树桩上纯属一件巧合的事,“巧合”换个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偶然。”接着便让学生谈他们对这个词的理解,得出偶然的事件是不能经常发生的,但种田人不知道,却执迷不悟,不知是偶然发生的事。顺理成章再让学生划出表现他不知是偶然发生的有关语句。
(3)正因为前文为学生揭示种田人错在哪儿做好了铺垫,所以当我提出那个人错在哪儿时,学生纷纷举手,回答的十分精彩!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这个人的悲惨下场一无所有,接着让学生入情于境发挥自己的想象:请同学们看图,你看这个人还在那儿呆呆地、傻傻地等着,假如这时你从他身边走过,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话音刚落,学生想象的闸门便一发而不可收拾,课堂气氛也随之推入了高潮,同学们的精彩回答比比皆是:有的学生说:“你真傻呀!你捡到一只撞死的兔子,那只是偶然发生的一件事,怎么能天天想好事呢?”有的学生说:“你赶快醒悟吧!快快起来好好种庄稼吧!要不然你明年吃什么呢?”还有的学生说:“你可要老老实实地劳动,只有这样才能有好的收获,才能过上好日子。”
总之,寓言所内含的深刻的寓意就这样从学生的口中以不同的语言表达效果揭示出来。由此可见,寓意的揭示贵在做好铺垫。
《守株待兔》教学反思
《守株待兔》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最后一组课文的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放弃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一比较深奥的道理。本着三年级语文教学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教学《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时,我以新基础教育理念为指导,主要通过在教课本知识的同时,也教给学生学习这类知识的方法程序结构,也就是把“两类结构”的学习和运用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揭题伊始,我就呈现学习方法,接着通过解题:“守株”、“待兔”,让学生很快地把握了这则寓言的主要内容,并巧妙地根据题目“守株”和“待兔”,让学生既快速又准确地理清了文章的段落。这种做法不仅化难为易,而且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也获得了新知的方法,得到了积极主动的发展。然后通过设计的表格让学生自己读,自己想,自己填,最后归纳出寓意。这样就克服了传统教学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学生经历了这样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不但对新知识掌握得牢固,而且掌握了学习这类知识的方法程序结构。教学中我还努力地为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谈谈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守株待兔”的人和事,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并力求通过读作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寓言故事,体会寓意,受到教育。整个课堂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将课堂教学时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获得健康主动的发展。
《守株待兔》识字教学设计 篇6
一、教学目标:
了解成语故事,理解其寓意课时。
二、教学准备:
故事讲述所需三幅图片。
三、教学过程:
1、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们讲一个故事:
一天,一个农民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兔子从他身边跑过,一头撞到树上,死了。农民捡起这只死兔子,高兴地把它拿回家。(展示第一张图片,换到第二张)
农民心想:“如果每天我都能抓住一只兔子,何必要在地里拼命干活呢?”第二天他便坐在那棵树下,等着其他兔子来送死。他在那儿坐了几天,可连一只兔子的影子也没有看到。(展示第二张图片,换成第三张)
田里的禾苗却因为没有浇水枯死了,这个农民最后没有得到兔子也没有得到田里的收成,他最后只好躲在树底下听着小鸟嘲笑流着眼泪过日子了。(展示第三张图片)
2、师:故事讲完了,你们知道小鸟是怎么说这个农民的么,让我来告诉你们听,它们说:守株待兔。守株待兔跟老师读一读。
生:守株待兔。
3、师:对了,如果我们今后看到只是凭着自己想法做事,而不考虑实际情况的小朋友,我们就说用“守株待兔”羞羞他。
四、板书设计:
守株待兔。
五、教学反思:
1、教学寓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运用,要让幼儿会读并理解到寓言的含义。
2、在故事情节中增添一些动物的有趣言论,可帮助幼儿处于模仿的天性会不自觉的理解记忆寓言,重点不要放在寓言字面意思的解释上。
《守株待兔》识字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能掌握5个生字,并能理解生词;
2、能熟读课文,并知道寓言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并弄懂寓意,受到不能有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的教育;
4、能认真抄写最后一个自然段,并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5、结合插图,续编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寓言的寓意
教学准备:《守株待兔》的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动画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可以有个要求吗?请说说这个动画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教师播放《守株待兔》的动画片)
2、学生观看之后概括主要内容
3、其实,这个故事就是――学生说《守株待兔》
4、想学这个故事吗?(教学板书课题)能大声地读读课题吗?
二、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内容
1、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边读准字音边思考:你读懂什么了?从哪里读懂的,找出有关语句,你还有什么疑问呢?
前后两桌四个同学交流,讨论:①交流自己读懂的,并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②把疑问提出在小组内讨论
全班交流,并抓住关键语句相机进行朗读指导,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生字教学
野兔的撞死是偶然的:学生读句子,说重要词语,教师相机追问,野兔为什么撞死在树桩上,是它想自杀吗?理解“窜”字的含义,指导朗读( 忽然、不知怎么、一头撞在)
种田人把野兔的撞死当作是天天都有的事(每天、整天)种田人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你觉得他做得对吗?
三、表演故事,揭示寓意
1、角色扮演,进行劝说。如果你看见了,会怎么劝他?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2、教师扮种田人,劝说学生扮演劝说角色
3、由“劝说者”对“种田人”进行劝说
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四、续编故事,拓展延伸
1、种田人看到长满荒草的庄稼,他又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他明白道理了吗?最后怎么做?能展开想象把你的想法告诉给你的同桌吗?然后把你所编的故事写在300格的稿纸上(教师出示课件)
2、学生片断练习
3、学生习作交流
五、布置作业,巩固加强
(出示课件)
同学们,“六一”节将到了,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其中有讲故事比赛、画画比赛、硬笔赛等,为了展示我班同学的风采,也为了我中队不输于其它中队,经决定我三(2)中队希望每位队员完成以下任务:
笔认真抄写《守株待兔》最后一个自然段
以下任选一题
1 给《守株待兔》画展一幅插图
2 讲《守株待兔》的故事给别人听
《守株待兔》识字教学设计 篇8
读悟结合 理解寓意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与反思
[理想描述]
有幸聆听了吉春亚老师执教的阅读课和习作课,在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上,我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一节好课,没有花里胡哨的装扮,没有夺人耳目的设备,没有华而不实的铺设,一切自然而不雕琢,平实而不平淡,热烈而不张扬。通过读、悟,学生能获得知识,这就是一节好课。
[实践呈现]
教材分析:
《守株待兔》一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7课《寓言两则》中的第二则寓言。《守株待兔》讲的是古时候一个种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守在树桩旁边等着,结果再也没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懂得不要把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看成是会不断发生的事情,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2、继续练习默读课文的方法,在读的过程中感知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一件极偶然的事情、那个种田人“白捡”到野兔后“乐滋滋”的心情和盼望天天能捡到野兔的心理,悟出他“不劳而获,心存侥幸”的错误。
3、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教学重点:
1.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教学难点:
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的道理。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解题。
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地方,我们一起到田地里去看一看。(课件出示田地图)你们瞧,春天来了,田里已经长出了绿油油的庄稼。在田边曾发生过一个有趣的故事。
师:故事的名字就在老师的板书中。拿出小手来跟老师一起写一写课题。(板书课题)
生:跟着老师一起书空写课题。
师:(指着‘守’)这个字怎么读?
生:读“守”。
师:谁能给它组个词?
生:防守。
师:“守”在这里指的“守侯”。
师:谁能用“待”来组词?
生:看待。
生:等待。
师:“待”在这里指的是“等待”。
师:“株”指什么?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
师:“株”在文中指的什么?
生:“株”指的是树桩。
师:你们同意吗?你们看这是什么?(图片:树桩)。树桩是露出地面的大树的一部分。(出示词卡:树桩)这个词谁会读?
生(齐):树桩。
师:弄清楚了“株”的意思,我们再来看课题,“守株待兔”就是什么意思?
生(齐):守着树桩等待兔子。
生: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质疑课题
师: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种田人为什么要守株待兔?
生:是怎样守株待兔的?
生:守株待兔的结果怎样?
师:同学们,答案就藏在我们的书里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23页,自由地读课文。听清楚老师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且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师:课文读完了, 老师要检查一下你们的读书情况。
1、这些生字你们认识吗?谁来叫出它的名字?(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读,齐读。去掉拼音指名读。
2、叫3名同学接读课文。
生:小声读课文,用自己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说。
四、深读课文,明白寓意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种田人守株待兔的起因是什么?
生:有一天他在田里干活,一只野兔忽然从树林里窜出来,撞到田边的树桩上死了。
师:这只野兔不知怎么的,它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死了。想一想,“撞”会发什么样的声音?板书:撞
师:这只野兔怎么会一头撞死在树桩上呢?请大家拿起书来,带着这个问题,齐读第一自然段。
生:兔子从树林里窜出来,撞在树桩上就死了。
师:“窜”是什么样子呀?我们跟着种田人一起去看一看。(课件演示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的动画)你们注意看这只野兔怎么样的从树林里跑出来?
生:野兔飞快地从树林里跑出来。
生:野兔向闪电一样从树林里跑出来。
生:野兔慌慌张张地从树林里跑出来。
师:同学们,像刚才大家说的那样,飞快地、慌乱地跑就是“窜”。板书:窜
师:什么原因,野兔会这么慌张地从树林里窜出来撞在树桩上呢?大家猜一猜?
生:也许是一只老虎在追它。它就从树林里窜出来,不小心撞到了树桩上。
生:也许是猎人在追它。它跑得太快,就撞到到了树桩上。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想一想这段我们该怎么读呢?谁来试着读一读?
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声音真洪亮,读得很流利。老师也想读一读行吗?
生:行!
师:范读第一自然段。谁能评价一下我的朗读?
生:老师把“忽然”读得很快,让我感觉想不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生:老师把“窜”读的很重很快,让我感觉野兔真的从树林里飞快地跑了出来。
师:大家听得真仔细。我们一起读第一自然段。还可以把你自己的体会也融入到朗读中。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课件出示句子: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师范读。“白捡”是不是白天捡呀?
生:不是。
师:那“白捡”指什么?(板书:白捡)
生:没花一点儿力气就捡了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生:不费吹灰之力。
师:面对这样意外的收获,种田人的心情怎样?谁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
生:乐滋滋。
师:“乐滋滋”是什么样的表情?
生:很高兴。(露出高兴的神情)
师:我们一起乐滋滋的读一读这句话吧。
生:读句子。
师:种田人捡到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心里乐滋滋的,他会自言自语地说些什么呢?
生:哎呀,你看我今天运气真好!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生:我今天没想到能捡到这么肥的野兔,真幸运。
师:同学们,这个乐滋滋的种田人还有一个更美的想法。
生:(课件出示句子: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读句子。(读时强调了‘每天’)
师:从你的读中我感受到这个种田人希望天天能捡到一只野兔。谁还能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这句话?
生:读句子。(读时强调了‘一只’)
师:从你的读中我感觉这个种田人希望每天不多捡,只捡一只野兔他就满足了。
师:同学们,能不能带着你自己的理解,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自由朗读句子。
师:兔子撞死在树桩上,这样的好事情会不会每天都发生?
生:不会!
师:也许几十天以后会再次发生,也许几十年以后会再发生,也许永远都不会再发生。像这样不经常的,很少发生的事情,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
生:偶尔。
生:偶然。
生:巧合。
师相机板书:偶合、巧合。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种田人他知不知道这是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呢?
生:不知道。
师:他是怎么做的?请大家默读课文,读完之后划出有关语句。注意我有要求,默读要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生:默读课文后划出有关语句。
师:谁来读一读你划出的语句?
生: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师:(课件出示:从此句)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吧。
生(齐):读句子。
师:(出示词卡:从此)同学们这里有一个词,谁来读一读?
生:从此。
师:从什么时候起,他就丢下了锄头?
生:从他捡到野兔以后,他就丢下了锄头。
师:(出示锄头图片及“锄”字)你们看,这就是锄头,知道锄头是干什么的吗?
生:除草的。
生:挖土的。
师:老师来告诉你们吧。锄头是除草的、弄松土地的劳动工具。他丢下了锄头说明了什么?
生:他以后不再干活了。他准备不劳而获。板书:不劳而获。
师:种田的人,他不干活。那他能干什么呢?老师这里有两句话。(课件出示句1:种田人丢下了锄头,坐在树桩旁边等着。句2:种田人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我请男同学读第一句,女同学读第二句。读完以后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读句子。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第一个句子没有“整天”,第二个句子有“整天”。
师:这个同学观察得非常细致。(板书:整天)有“整天”和没有“整天”的句子,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谁来说说怎么不一样了?
生:第一句没有“整天”,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在等。第二个句子有“整天”,就是不管刮风下雨,不管白天黑夜他都在那里等着不离开。
师:想一想第二句话该怎么读呢?哪个词要重读?
生(齐):读句子。
师:种田人为什么“守株待兔”?现在你们明白了吗?(课件出示:因为这个种田人看见 ——,他想—— ,所以他 ——。)谁能用上这样的句式,说说原因?
生:因为这个种田人看见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他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所以他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师:谁还愿意再来说一说?
生:因为这个种田人看见一只野兔撞死在树桩上,他想这样的好事会天天发生,所以他就守株待兔。
师:(看课文插图)请同学们看到课文中124页的插图,你们瞧!种田人丢下了锄头,他呀,不干活了。当别人在地里浇水施肥时,他在守株待兔;别人在地里拔草捉虫时,他在守株待兔;当别人的庄稼大丰收的时候,他还在?
生(齐):守株待兔。
师:他守株待兔的结果怎么样呢?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生(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师:他守株待兔的结果就是?
生:庄稼全完了。(板书:庄稼全完了,一无所获)
五、深化明理,拓展延伸
师:现在假如你从种田人的身边走过,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师:通过劝告种田人,我们也明白了。(指着板书)有些事情是偶然的,巧合的,不能有不劳而获的思想,不然最后将一无所获。
师:像守株待兔这样通过一个故事说明道理的文章,我们称它为寓言。像这样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课后我们可以读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相信你们会有更大的收获。
六、观察分析,练习书写
师:认读了生字,学习了课文。下面我们一起来写写字。
师:拿出小手,我们一起来写一写“些”这个字。 “些”是左右结构,教师范写。
生:跟着书空。在书中练写两遍。
师:强调写字姿势。字写得端正、整洁的,老师就会给他画一个笑脸。
师: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课后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长听。
板书设计:
〈寓言〉守株待兔
撞 窜 偶然 巧合
白捡 整天 不劳而获
庄稼全完了 一无所获
《守株待兔》识字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理解“窜、乐滋滋、守株待兔、整天”等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悟出故事寓意:对意外的收获不能有侥幸心理,劳动才能有收获。
一、动物词语巧填空,引课题
1填动物词语
2板书:守株待兔 范写“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渎(提示注意平翘舌音、前后鼻音)
2、读生字、词语:带拼音、去拼音、单个生字分类读
3、分段读课文,找出表示“守株待兔”意思的句子。
三、细读感悟
(一)交流“守株待兔”的意思。
相机理解“株”“待”的意思;连起来说说整个词语的意思。
(二)研读守株待兔的原因
引:种田的人本应该好好种田,辛勤耕耘才是,却为何要丢下锄头,坐等野兔跑来撞死呢?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相机引导学生感悟相关句子
1、一天……窜出来……死了。
教师读,学生听、想象,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怎样叫“窜”呢?可能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使这只野兔窜出来?
你对这件事是怎么看的?(意外、凑巧、碰巧)(板书:意外)
2、种田人没花一点力气,白捡了一只又大又肥的野兔。他乐滋滋……,那该多好啊。
着重理解“白捡” 、乐滋滋
3读、感悟种田人想不劳而获的想法(板书:意外收获 不劳而获)
(三)如何守株待兔
1句式比较,理解整天
2、创设情景,句子练习,感悟整天守
(四)守株待兔的结果
师: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他等来了什么呢?
(板书:一无所获)
四、劝戒种田人,明白寓意
读了这个故事,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种田人说吧?假如你是他的邻居、朋友或亲戚,你会怎么对他说呢?动笔写一写。(写后交流)
拓展:《守株待兔》的古文
五、书写生字:此 桩 肥
《守株待兔》识字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随文识记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而明白寓意:只有辛勤付出才会有所收获!
3、培养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认读、书写生字,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明白寓意。
2、培养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课前谈话:游戏:大小声说话!正话反说!(由兔年聊到兔年有关的词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瞧!这是什么?(板书:兔子),喜欢吗?今天啊,咱们要学习一篇和“兔子”有关的寓言故事,如果你愿意就请你举起小手和老师共同书空,好吗?(教师板书课题)“守”字写在田字格里。。
2、红色字是咱们的新朋友,谁有办法记一记?(加减法、熟字换偏旁)组词:守候、守门、看守!组词:等待,你有等待过什么呢?同学们都各种等待的经历,可是,文中等待的却是(学生一口同声的回答):一只兔子。真有意思!想知道怎么回事儿吗?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27寓言两则中的一则:守株待兔,打开课本第123页。(板书:寓言二则)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小声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试着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上自然段号;
2、 同桌两人再大声地合作读课文,找一找课文的哪句话说的就是《守株待兔》的意思呢!(同桌共同汇报)
3、 学生汇报:从此他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咱们一起读一读,想想,“株”是什么意思呢?(找到了吗?):树桩。对,《守株待兔》这篇文章讲的就是:种田人,守着树桩等待兔子的事。瞧,这句话中还藏着四个生字宝宝,谁?此、桩、锄、撞
4、 谁有好办法记住他们:桩:瞧,这是什么?(板书:树桩图);锄头,看图片,为什么是金字旁呢?有什么作用?撞,提手旁,代表与手上的动作有关。做做动作;(老师给大家猜个字谜吧:“些”字少二就是(此),组词会吗?)
5、 咱们班小朋友记字本领真强!去拼音,还能认吗?会认的站起来大声的读一读。
6、 真响亮,生字宝宝快乐地跳回了句子中,会读吗:从此他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7、 孩子们,读了这句话,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等?等到了吗?)真善于提问题。你真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
8、 这两个问题对我们的学习最有帮助,学习的小秘诀呀就是要学会一边读一边想。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默读课文,找出写为什么等的句子用“——”画出来,写等到了吗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三、学习课文:
1、 我看到了许多同学在读书与思考中找到了问题的答案,露出了自信的微笑并举起了胜利的小手。
2、 谁愿意来分享分享你的答案呢?为什么等?谁来回答。
3、 这个问题藏在哪个自然段里呢?谁来说说。
4、 (一)
a、出示:一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兔子从树林里窜出来。不知怎么的,它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死了。
b、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他乐滋滋地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
4、同学们,兔子是怎么死的,让我们跟着种田人一块儿去看看吧?(出示课件)
5、兔子是怎么跑的呀?乱跑,对,乱跑用课文中一个词来说就是“窜”,不仅是没有目的的跑而且速度还很——快!这就是(板书:窜),读拼音,平舌音。
6、孩子们,树林里发生了什么事儿,让这只可怜的小兔子从树林里窜了出来呢?
评价:
(同学们刚才说的种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但是因为这些原因,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就撞死的事情会经常发生吗?)对,这只是一次:偶然、碰巧(学生板书)为什么?(有想法,尊重你的意见!)
7、种田人面对这样的意外收获,他是怎么做的?谁愿意来表演表演呢?注意观察观察他的表情。。你捡着了就是你的了。。用文中一次词是:能给“乐滋滋”换一个词吗?(喜滋滋、美滋滋、乐呵呵、乐哈哈、喜洋洋)你为什么乐滋滋啊?课文中怎么说的,谁把这句话读出来。。“白捡”什么意思?能联系上下文解释,真会学习!!
8、想到今后每天都能捡一只野兔,种田人可开心啦,谁来读读他心里想的这句:(1)指名读(2)每天都白捡一只野兔,多美的事呀,谁再来读读?3)不是一只,也不是两只,三只、四只……而是每天都有一只呀,谁还想再来读读?(4)让我们带上“乐滋滋”的表情,都来做做这样的美梦吧!齐读;
9、过渡语:哇!种田人想的真是美啊!可是,梦想是美好的,可现实也是残酷的。他等到兔子了吗?
(二)、汇报交流第2个问题:等到了吗?没有。文中那句话告诉了你。
1、个别读。(找对了吗?微笑点点头,一起读读)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他的田里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
2、庄稼怎么会全完了呢?再一次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哪句话告诉了我们原因。
3、比较句子:
(a)从此他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我有个疑问,从此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老师这儿还有个句子,读读,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b)从此他丢下了锄头,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是啊!整天更加准确的表达了从早到晚的意思,今后我们在写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用词准确】把句子写清楚、写具体。
4、转眼,一寸光阴寸金啊!
春天,大家正忙着播种,种田人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夏天,大家正忙着除草、施肥,种田人还是——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秋天,大家正忙着大丰收呢,种田人仍旧——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5、说话训练:
(1)同学们!此时,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2)小结:是啊,不劳动,怎么会有收获呢?这个种田人想的是什么?
生:不劳而获。(学生板书:不劳而获)
(评价:1、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付出就想捡到便宜,那是不可能的。2、天上不会掉馅儿饼,什么事情都要有所付出,不付出就想得受益。)
6、经同学们这样一说啊,想必种田人也明白了,这件事是偶然发生的,要想有收获,不能全靠运气,得学会——付出!!蜜蜂收获蜂蜜需要付出,园丁收获芬芳需要付出,种田人想要获得丰收也需要付出。板书:只有辛勤付出才会有所收获。
7、小朋友们,在生活中你有见过这样不付出却想不劳而获的人吗?
8、 是啊!千百年来, 为了告诫人们要学会辛勤付出,流传着许多的名言警句,你知道哪些?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几条,咱们一块儿来读一读。
a、有付出才有收获;b、天才是1%的天赋加上99%的汗水。
c、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过渡语:是啊!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寓言故事总能借着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咱们明白一个含意深刻的道理,同学们猜一猜,种田人在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又可能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四、作业超市:
1、展开想象的翅膀,写一写《守株待兔2》的故事。
2、运用生动的语言,讲一讲《守株待兔》的故事。
3、走进浩瀚的书海,读一读其它的寓言故事。
《守株待兔》识字教学设计 篇11
新课程改革已以不可阻挡之势走进了我们每一个教师的心头。怀着对新课程教学的学习、探索、思考,我两次执教了人教版第六册《寓言两则》之一《守株待兔》一文。以下是我在两次教学中的反思和点滴想法,坦诚相告,以求得发展,求得进步。
第一次反思
一、自我评价
1、课堂气氛不活,没调动起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
2、课文朗读不够,不到位。
3、课文复述时,没能紧扣课文,学生发散的东西多而散,以致不能顺利领会寓意。
4、学生评价粗浅,老师没有进行引导。
5、教案设计面面俱到,教学目标不够明确,重难点不很突出。
6、课堂教学时间安排前松后紧,导致重点部分的训练时间不够而拖堂。
二、自我反思
1、课堂气氛不活:《守株待兔》是一个较简单的寓言故事,绝大多数的孩子能够用自己的话比较完整地加以讲述。原以为导入时就让学生简单地讲一下故事,会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但由于讲故事的同学声音不够洪亮,讲述不够生动,所以一开始就营造了课堂的沉闷的气氛。后面出示了五幅图画,原意是要求学生图文结合复述课文,希望可以掀起一个高潮的,且这也是老师在设计教案时动了脑筋的地方,夸张一些的说,是老师苦心策划的一个环节,但学生明显兴趣不大,复述时随意且无内容,说者激昂,听者淡然。少部分学生甚至开起了小差,见此情景,老师也没了激qing。
2、在教案的设计过程中,没能充分把握教材,总想面面俱到。结果是在教学中指东指西,盲目教学。尽管老师全场奔命,极力煽情,忙得不亦乐乎,学生却是气定神闲,任你风狂雨骤,自是岿然不动。就别谈完成和落实朗读、复述课文,领悟寓意的教学目标了。
3、拔高要求,总喜欢要学生进行评价。学生评价时,老师应抓住最佳时机给学生予以点拨。大多数时候,教师成了一个洗耳恭听的观众,没有穷追猛打,乘胜追击。一味对孩子讲的东西表示认同,似乎是不管你讲什么,只要你能说就行。局面失控,变成了老师被学生牵着走了。
4、对学生情况估计不足。比如:在拓展想象时,我在五幅图后出示了一幅空白图,原意是想通过学生自行补充的内容,又能达到更深刻地挖掘,领悟寓意的教学目标。没想到一些孩子提出"他可以一边劳动,一边等野兔"或是"他可以改行做猎人"等一类完全在我意料之外的回答。无奈之下,老师只好硬生生地抛出了自己准备的问题。这次原以为学生又会顺藤摸瓜地回答,没想到学生的回答竟然又是大出所料。好几个孩子都说他的亲人、邻居、朋友都会鼓励他,他一定可以等到更肥更大的野兔,与原先料想的回答整个儿不挨边。学生回答问题时的随意,说明了老师平时没有做过这样有方向性的训练,学生也没能接受到有目的的系统的训练。我姑且把它叫作学习过程中"导定向"的训练吧!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既是平时训练的体现,又是训练效果的检验,更能充分体现出老师驾驭课堂、把握课堂的艺术。新课程提出了新的理念:一个"纲",七个"性"。一个"纲"就是指要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面对这些自由程度极强的孩子,老师还是要拿出农人种庄稼的精神来开荒、耕耘的。"在孩子心灵的土地上,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有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有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有品德的收获"。这样做的好处,受益的绝不仅仅只是学生。
5、忽略了朗读的重要,以致复述不能顺利进行,寓意的领悟不能水到渠成。在本课的教学中,朗读和复述课文是重点,生字教学完全可以紧扣课文进行教学。但在这一环中,老师忽略了朗读,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这样做,学生表面上得到了机会,得到了锻炼,因为他们去想了,有发散的东西了。顺应了现在一再强调的要让学生自由地学习,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要求,老师也可以乐得清闲,这样做不是很好吗?但实际上却背离了课本。只听老师滔滔不绝,学生口若悬河、不闻学生书声琅琅的语文阅读课,不是好的语文课。学生一节课之后,到底能收获什么?可能是课本上的东西知之甚少,课外的东西也淡而忘之。"以读为本" 是近几年来教育界
呼声很高的一种教法,也是一种反璞归真的学法。牢牢抓住朗读,扣住重点朗读,读好、读懂,加强感受与体验,使老师在课堂上能游刃有余地教学,学生也不会总是在大门外徘徊,举足不前;老师可以胜似闲庭信步,学生也能遇事迎刃而解。
三、仍存在的困惑
1、有关老师和学生主体地位的问题:到底该怎样做才能算"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老师决定学生的思维,牵着学生走"不对,但"学生自由发挥,老师跟在学生后面走"似乎也不对。老师和学生谁才是课堂上的主体?这个度如何去把握?
2、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语文教学的路子是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还是套用某种固定的模式?是给个问题,然后小脑袋一碰,你们讨论去吧,再找几个人汇报汇报完事?还是你一句我一句热热闹闹来个大讨论、大辩论?如今开放的教学课型如"百家争鸣",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质疑式、讨论式、辩论式、茶馆式、小组式、采访式、主题式……"到底是套用?还是要努力形成自己的风格?
3、有关语文学科性质定位的问题:语文课堂上到底是突出"读"?还是突出"演"?是突出让学生去"想"(即发散思维)?还是重点引导学生去"悟"(在读中悟)?老师能不能在课堂上对知识进行蔓延?这个度又应该如何去把握?|
第二次反思
一、自我评价
《守株待兔》这一课我前后共备课三次,第一次教案突出了老师的主体地位;第二次倒是训练了学生,但目标又不够明确;到第三次时,我将教案重新做了较大的调整,思路变得更清晰, 重难点更突出,目标更明确了。我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为了三个:
1、学会生字和词语。
2、朗读、用自己的语气有感情地复述课文,领悟寓意。
3、拓展想象,训练口语交际。
教学时我紧紧抓住这三个目标进行教学,这节课条理清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字教学自然、灵活,学生完成了从积累到运用的过程。
第二、以训练为主,训练学生读书,说话。老师所设置的每一次的练习,都结合课文朗读进行。
第三、学生的提问,学生的回答离教学目标更近了,避免了盲目性,因而能较自然地带出寓意。
第四、问题的设置带有层次性,关注到每一个学生。
第五、老师注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在课堂上,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性,尊重学生,让学生自己体验,自己感悟。
二、自我反思
1、如何开课?如何营造开课的气氛?如何掀起开课的高潮?排球运动中,扣球手在扣杀时要做到"短、频、快",老师是不是可以借用并充分运用?
2、在梳理问题进行点拨时,老师的语言要拿捏到位,明白如话。如果把拓展想象中"他的亲人、邻居、朋友纷纷劝他说"这个问话设置为:"假如你就是他的亲人、邻居、朋友,你会怎样劝他?"这样更直接,更有针对性。
3、学生所提出的所有问题都应该给予及时的回答。对一些很明白的问题,应该当时解决,涉及到课外知识的问题,可以告诉学生通过课外查有关资料获得,而对牵涉到文章主要内容,即本节课教学目标的有关问题,则放在学课文当中去解决。
4、当学生在表达不清楚时,老师该怎么办?学生回答问题声音小时,老师又应该怎么办?"放大学生优点,不要吝啬你的表扬。"善用赞扬和鼓励,才能引发学习动机。
5、在教学的最后两个环节出现失误:一是点明寓意时,老师太苛求学生的寓意尽量靠准老师心中的标准答案,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正如《画杨桃》一文中告诉我们的一样:"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苏轼也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限制孩子思维的发展,等于为孩子和老师"画地为牢"。老师应该如何去把握好这个度?二是拓展想象时,因为已下课,学生半
天不往老师心中的答案上靠,又因为怕完不成教学任务,一着急,脑子出现瞬间空白,忙不迭地追问学生:"他们应该怎样说?"似有你今天说不出来,就休想下课的架势。学生早被吓回去了,那里还会有言语?欲速则不达,破坏了整个教学过程的流畅性。新课标提出要尊重学生,倡导自主性,加强实践性,作为新时代的老师,应该努力往这方面靠近。"自由程度愈高的学习,身心投入的程度就愈高。"
6、在教学中对每一个环节的时间应该充分把握,有备无患,老师也不会自乱阵脚。
三、解答困惑
1、"突出学生主体"应该围绕教学问题来进行。"引而不发,助人自助",教师无论是"带"还是"跟",都应该视情况而定。目标中说"要注重情感体验、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教会学生"怎样学",比让学生"学会什么"重要。学的过程比获得的结果重要。孔老先生在两千多年前不是早就教诲我们:"知其然,亦要知其所以然。"在过程中学会了、掌握了方式方法,结果自会水到渠成。
2、要强化问题意识。在任何教学活动中,师声双方均是主体活动者,任何单一的答案都应该得到否定。但教师所起的作用就是"导引"。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提问题,不能漫无边际。这也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导定向"的系统训练。
3、有关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问题。情感浓烈的课文要引导学生以"读"和"悟"为主,故事性强的课文要突出"演"和"想"。
4、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明确教学目标,一切教学环节都应围绕教学目标服务。教学目标的确立要简洁、突出重点,而切忌枝蔓太多。一节四十分钟的课堂,要做到有的放矢。点、线、面都想顾及,是绝对不可能的。这样既影响了教学的正常进行,又使得教学效果不突出。
5、"高潮"一词的理解是比喻事物高度发展的阶段,具体到教学中来,就是要能使学生兴奋,老师兴奋,体现出一堂课中最精彩、最引人入胜的地方。一部影视作品能否引起观众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剧的精心策划,导演的精彩拍摄,适度引导,演员的出色表演。同样的道理,一节四十分钟的课堂就是一部微型作品,导演是老师,演员是学生。这部作品的好与坏,老师要承担很大的责任,因为老师面对的是一群特殊的演员,是一群没有接受过专业化训练的演员,或者说是一群正在接受训练还不够成熟的演员,高潮的出现绝对要靠老师的引导。一节课的高潮可能出现在四十分钟的每一分钟里。具体的问题是如何引起这个高潮!开课时需要高潮,课中时需要高潮,课尾时仍然需要高潮。讲故事、游戏、表演、唱歌、猜谜……种种种种都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关键是看老师如何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让这种积极性充满整个课堂,乃至自己的每一个课堂。换句话说,就是老师要给学生永远的"新鲜感",而这个"新鲜感"的保持确实是值得每个教育工作者深深思索的,特别是经验尚浅的年轻教师.
两课之后的感想:
任何思想的转变和观念的蜕变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新课标带来的新观念对我们习惯了传统教学的老师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冲击。面对冲击,我们应该有怎样的态度?是退缩?是无畏?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怎样才能让这种冲击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而不是一种束缚?通过"两课两反思",使我逐渐进入蜕变的过程。终于把读书挤进了课堂,终于向传统教学发起挑战了,终于把训练学生作为重中之重了。第一次上课时,总想面面俱到,什么都想展示,结果是所有自己能想到的都展示了,却没一样落实了,活活给自己上了一副枷锁,导致第一节课的失败。第二次上课前,我努力要求自己跳出这个框框,力求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教学,得到的结果是:它只给我指出了前进的大方向,至于如何迈步则是我自己的事情。于是我思考,我改进,我努力。虽然仍有缺憾,但我想我至少已完成了重塑自我的轮廓。如果进行第三次、第四次的教学,我相信我会使雕像更趋完美。
由此可见:理想的教学设计与教师的课堂实施总是有一定差距的。差距会带来困惑,更会带来冲突,但困惑使人奋进,冲突使人成熟,而成功就静候在冷静的思考与沟通之后。
《守株待兔》识字教学设计 篇12
一、揭示课题,书写“守”字
1、看情境揭题
2、指导书写“守”
二、初读课文,理解“守株待兔”的意思。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文中的字宝宝并记一记。
(1)、检查生字(读音、根据结构和读音分类)
(2)、检查词语(去掉拼音)
2、理解“守株待兔”的意思。
(1)、“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找出文中的一个句子。
(2)、集体交流(出示: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3)、“守株待兔”这四个字的意思就藏在这句话里,想一想,找一找。
(4)、连起来说说它的意思。
三、学习课文,理解寓意。
1、学习第3自然段。
(1)请3位小朋友读课文,大家思考:种田人守株待兔的结果怎样?用“------”划出。
出示: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他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
朗读指导并板书:庄稼全完了
(2)庄稼为什么会全完了?自由读课文,用浪线划出。
出示:从此,他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看有没有野兔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a、你从哪里读懂他不再干活,都在等野兔?
理解“丢下”
当别的农民在田里( )时,他在等;
当别的农民在田里( )时,他也在等;
当别的农民在田里( )时,他还在等。
引导:一个农民在田里会干些什么?(浇水、施肥……)
理解“整天”
师:天刚蒙蒙亮时,种田人就穿好衣服,跑到树桩旁边等着--(野兔撞死在树桩上)
太阳升起来,人们都到田里去干活了,他呢--(坐在树桩旁边等野兔撞死在树桩上)
中午,太阳火辣辣地照射着大地,人们都到树荫下吃午饭,他--(坐在树桩旁边等野兔撞死在树桩上)
傍晚,人们都收拾工具,高兴地回家了,他--(还坐在树桩旁边等野兔撞死在树桩上)
师:这就是“整天”,齐读这句话。
b、读到这儿,你明白了什么?
交流后板书:不劳动,不会有收获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想想:他是怎么捡到野兔的?
出示:(课文第一段)
理解“窜出来”
想象:可能是什么情况使这只野兔慌慌张张地窜出来?
小结:这件事是恰巧碰到的,是偶然的。
3、学习第二自然段
出示:他乐滋滋地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
(1)给“乐滋滋”找个近义词。
(2)看图想象:因为有了这一次意外的收获,种田人希望每天都有这样的好运气。
师:第一天,种田人坐在树桩旁边,美滋滋地想--(生读: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
第二天,他仍然坐在树桩旁边,乐滋滋地想--(生想象说话)
第三天,他依然坐在树桩旁边,乐陶陶地想--(生想象说话)
小结:他等到野兔了吗?(板书:没有等到)你觉得他怎么样?(板书:不能光靠碰运气过日子)
四、理解寓意
1、字面意思:守着树桩等野兔;
2、寓意: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小练笔:看着这傻傻等待的种田人,如果你从他身边走过,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出示:我想对种田的人说:“ 。”
4、小结:(略)